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5 10:53: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作档案和人事档案

篇1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调查显示: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在管档意识、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上与新《条例》对干部工作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㈠管档意识滞后。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全面地了解干部,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具有重要意义!从事干部工作的许多同志,干部档案意识是比较强的,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是明确的。但也应清楚地看到,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的、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的同志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还有的同志认为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也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却不够重视,这些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人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意识还是不强的。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部分的管档人员对新《条例》一知半解,在对干部工作的服务上不与时俱进,因而不可能以新《条例》来指导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管档意识上的滞后,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新《条例》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㈡管理机制滞后。

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计划”色彩浓厚,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机制滞后,已不能适应干部工作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档案材料收集制度过分“行政”化。材料收集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项工作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材料收集范围和如何对进档材料进行鉴别等各项制度与新《条例》对干部考察任用时需提供材料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新《条例》对干部个人经历和基本情况的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另外,对离任审计、任前公示等材料应如何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在制度上没有明确,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㈢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局限于“看堆式”的管理。重管理,轻服务,方法繁锁,不易操作,反应较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滞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干部考察任用对干部个人经历和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依据是干部档案所记载的,这就要求干部档案在管理上要主动适应干部工作的要求,不能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档案方法的繁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档案工作本身的繁锁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必须改进档案管理方法。现实昭示:造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成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体制上的问题。因此,必须围绕新《条例》的要求,适应形势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档案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管档人员队伍的培训,为干部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更新思想观念。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还落后于干部工作发展的需要,当今处于信息化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已提上日程。因此,从领导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要跟形势的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深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更好地跟上干部人事工作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党的干部管理和中心工作服务,是个新课题,要实现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要冲破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管理模式,立足于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陈旧观念,调整宏观思路。

二、健全工作制度。

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就会使我们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应围绕新《条例》对干部工作的要求并结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三、改进管理方法。

保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科学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就会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干部工作的需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篇2

1.社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不够重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平凡琐碎的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更不容易干出工作成绩,所以很难引起社会的重视。一些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用起来需要”,认为人事档案工作无非就是“修修补补、抄抄写写、查查看看”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重要工作。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半路出家”,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许多用人单位尤不愿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投入人员和财力。许多毕业生意识不到档案的重要用途,工作后流动性强,档案又不能随身自带,只好把档案长期留在学校或人才交流中心置之不理,导致大量“死档”。

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普遍重视不够,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难于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2.档案管理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材料主要包括个人履历、自传、鉴定考核、学籍和职称、政审情况、党团关系、奖励与处分、职务任免、工资晋升等方面的材料。这些档案材料只能片面反映一个人的历史面貌和静态情况,很难全面、完整地将个人的特点和才能表现出来。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形成的能够真实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表现、具有长期查考价值的材料(如年终测评分数、个人特长、信用记录等)未能及时补充到干部人事档案中来。这样就使人事档案很难对人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对用人单位的参考价值也就非常有限。

3.档案材料不够规范

一是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更新,造成材料缺失现象严重。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客观上给档案材料的及时收集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转出和转入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协调,没有及时提供新的材料,造成很多档案材料不连续,出现空白,造成“断档”。二是档案材料格式混乱。有些档案材料的手续不齐全,缺少日期、印章、签字等程序,影响档案的效力;有些材料用纸大小不一,难以进行装订;有些档案装订混乱,乱孔、脱页现象较多,影响档案的保存。

4.档案材料失实现象严重

有些档案材料如考核鉴定、个人总结、入党申请等只写成绩,不写问题,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写对自己有利的,不写对自己不利的,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有些人为了利益需要,擅自涂改年龄、工龄等档案信息,更有甚者,不惜买假文凭、造假档案,欺骗组织,近年来发现的王红英、黄梅芳、王亚丽、薛新民、徐楷、沈庆华等档案造假案典型地反映出当前人事档案诚信缺乏的严重程度。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5.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多数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电子化、信息化程度很低。有些只是录了工作人员“三龄一历”、职称、职务等基本信息和人事档案目录,没有使用专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管理,没有实现档案数字化等;有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甚至还处在手工、半手工状态。这种状况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对档案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毁损,容易弄虚作假,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领导干部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挑选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原则性强,保密意识强、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尤其是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熟练掌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程序和要求,熟悉计算机操作并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软件应用技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同时,要向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督促其及时更新、收集员工的档案材料,保持档案材料的连续性。向各单位员工和高校毕业生宣讲档案在就业、升职、出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尽量避免“弃档”、“死档”等现象。

2.完善丰富档案内容,提升档案利用价值

在档案内容上,要与时俱进,除了现行规定收集归档的材料外,还应逐步建立起档案管理部门与用人单位、教育、纪检、公安、银行、民政、社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收集平时工作业绩材料(包括工作实绩、获得奖励、科研成果、培训学习等)、个人信用记录材料(包括银行信用和社会信誉记录等)、缴纳养老金材料、户籍材料、签订合同材料以及个人特色材料等,提升人事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3.统一档案材料要求,促进档案材料规范化

一要规范档案材料收集途径、内容、时间,确保及时归档、更新;二要督促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及时收集档案材料,避免档案材料的缺失;三要严格把关,规范档案材料的手续,对于缺少日期、签名、印章等的材料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完善,避免档案材料的效力缺失;四要尽量统一纸张大小,便于档案材料的整理和装订。

4.加大教育和惩处力度,增强人事档案的公信力

篇3

(一)认识缺位,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干部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重要的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但在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领导干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取得成绩,很多人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存放、装订、收发等一些机械性的、琐碎的工作,不是单位的主业,只要保管好、不丢失、不泄密就行。认识上的缺位导致一些卫生系统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工作已成,或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管理混乱,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早在1991年我国就出台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制定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对干部档案管理实行的是统一、集中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部门,干部档案管理的集中化与干部档案的分散化之间的矛盾大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管理。比如,关系干部的学历、学位等材料由院校出具,支撑评定材料由人事部门出具,表彰等材料由单位出具等等,档案材料十分分散。需要把不同部门、人员和时间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涉及的部门多、人员杂,工作量很大。而我国实行的是”档随人走“的档案管理制度,干部档案随着干部的调动在不同单位、部门或地区之间变动,档案材料很容易出现断档,导致干部档案中材料出现不齐全、不完整等问题。

(三)技术落后,档案管理效率低下

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一些卫生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但档案管理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一方面,电脑设备、系统更新不及时,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简单的接收移交档案、编目立卷、查阅调卷、存出入库等,缺少扫描机、机读等先进技术,大部分单位的干部管理档案都采用手工收集、检索,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快速、准确、系统的利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档案室的建设不规范,设备老旧,保管条件简陋,存在这潮湿、“六防”不到位等问题,容易引发档案的霉变、虫蛀等问题,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四)观念陈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卫生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 完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把人事档案管理放在加强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真、正确的对待,要摆在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探索建立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采取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明确主体,落实档案管理相关责任

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通过制定目标责任工作机制,明确主体,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要落实好卫生系统单位领导的责任。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档案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其次,要落实好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单位全员共同提高档案意识,养成良好的档案收集归纳的习惯。作为分管负责人,对档案管理负直接指导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再次,要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管档人员对接收的材料,做到认真检查鉴别,发现材料残缺不全、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等,及时退还,并要求补办,经认真鉴别后再进行登记、归档。对收集的材料,鉴别后及时归档入卷,不长期积压。

(三)完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坚决避免人事档案出现涂改、丢失等现象,严格落实操作要求,方便查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把关,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严肃性,强化保密意识,确保对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干部基本信息、数据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严禁对外公布;对所审核的档案和信息严格保密,严禁涂改档案,严禁无关人员翻看档案等。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安排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再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守则》等相关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篇4

二、人档分离的影响

人档分离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这一现象越来越多,势必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使就业单位不能及时查阅人事档案,造成管人与管档相脱节,使档案不能很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同时也失去了档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人档分离条件下,采取的政策

面对人档分离现象,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政策,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转变人们传统的档案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是一种趋势,相关单位无法阻碍档案的转移,不得不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一)加大档案投资力度,适当提高档案员的待遇。人事单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档案硬件设施和工作软件的投入,有效开展档案工作。要认识到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提升档案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管理档案的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二)加强档案网络化管理,应对人档分离现象。要逐步运用新手段管理档案,通过开发管理软件,对档案信息实行维护和动态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不仅可以防止纸质档案的丢失,还可以方便查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不断提升。

(三)用IC卡形式实现对档案的管理,解决人档分离现象。档案的电子化将普遍应用,它以IC卡形式实现对档案的管理。个人的基本资料储存在IC卡里,个人可以持有,当转单位时,马上可以输进电脑。如果企业想查询个人的相关资料,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一切。目前,国家档案局开通了相关网站,以实现全国各地档案网站联网,方便查询各界人士的档案信息。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很有好处:一方面是安全,传统纸质档案容易搁置、遗失或出错。另一方面是方便,任何单位需要时都可查阅,更方便及时,这样有效地避免了人档分离现象,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大大提升了,就不会有人轻易放弃自己的档案了。

四、人档分离时规范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档案管理工作,对贯彻国家人才政策,实现人才合理流动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既可以保障流动人口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实现用人单位对流动人员的有效管理。要抓紧完善和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责任和审核制度。对每一份档案的进出,都要明确审核管理的程序、内容和责任人,建立档案登记制度。有效地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使之走向科学化、正规化。

五、转变观念,正当的人才流动应予以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高速发展,部分高科技人才主动放弃公职,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涌进,流向高薪聘请单位,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支持这种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原单位负责人应当接受这种新生事物,支持人事档案的转移,使档案随着人才的流动而转移。不要人为地制造障碍。相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的人事调动观念,支持流动人员转移档案,做到人走档走,使档案转递与人才流动同步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人档分离现象。

六、流动人员应重视自己的档案,使之及时合理归位

流动人员要重视自己的档案,落实了工作单位以后,要把原单位的档案带走,使之合理归位,如果在具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工作,应主动联系原单位将档案转递到新单位;如果新单位不具备人事管理权,则应将人事档案托管到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以便招聘企业查看。

对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具体分析,因情况而定。如果没有申请待业,把人事档案回转到生源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这类毕业生应及时到当地人事部门报到,办理人事档案转移的相关手续,以便企业查阅招聘,避免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此外,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在毕业离校前仍?]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请延长择业期,和学校签订相关的协议,档案在学校可以保留两年。

篇5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起来的。它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事档案工作体系的完整,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关系到依法治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

1、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为人才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创造了条件。传统体制下的人事档案对人才的流动有较大的制约作用。会产生“人走档不走”的情况。这给流动人员的工作、生活、待遇、户籍等方面带来麻烦。但是流动人员在身份认定、工龄计算、求职就业、出具证明、职称评审、计划生育、办理保险、退休审批等方面都需要人事档案。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推动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一方面促进了单位用人自和人才择业自的落实,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才能进能出的渠道畅通。消除了人才流动中的体制。促使企事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推动了政府人事部门的职能转变与服务空间拓展,这是对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历史性突破。

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了依据。具备重要的凭证价值。它是用人单位准确选择、正确评价、科学管理与使用人才的可靠依托,是流动人员从学校到工作各阶段诸多情况得到权威性证明的最有效保障。

二、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各个环节规范化管理

1、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档案材料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物质对象,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为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流动人员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根据材料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定时收集、定向收集、跟踪收集、补充收集等方法;与流动人员或用人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严格执行,确保形成的材料及时归档:流出或接收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接收人员在验收时。如发现材料不齐或丢失,要设法查找或索取必要的组织证明。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2、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流动人员人事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同时也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管理和利用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这一信息资源。

3、全面普查案卷,改进和完善档案功能。对接收到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应重新整理。剔除无用的案卷资料,对所保留的案卷资料重新组卷,使其记录内容全面、客观、动态。同时对档案的功能应进行重新定位,档案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

三、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的现代社会,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信息,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也是如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等,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是当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篇6

引言

人事档案是个人经历和实践的历史记录,是个人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和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人事档案既能反映出人们经历、学历和技术职称,同时又能反映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奖惩等情况。在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方面,人事档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事档案必须保管好,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对人事档案的认识问题

人事档案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但它不是时刻都在发挥作用。人们往往在用的时候想起了它,不用的时候不闻不问。领导不重视,工作人员责任淡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由于认识不到位,服务观念不强,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缓慢,跟不上档案服务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差,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档案管理混乱,严重制约着人事档案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2.档案工作人员的问题

第一,用人随意性。因人事档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不被看重。许多单位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简单化,不可能把优秀人才放在档案管理岗位,也没有根据人事档案的特点考虑、筛选合适的档案员,导致一些档案员不胜任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新时期的档案员不但要具备人事、档案专业素质,也要有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能力。第二,缺少专职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处境如同鸡肋,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通常兼任其他工作。这样档案管理未必是档案员工作的重心,兼职档案员没时间熟悉人事档案业务,更没有时间学习和补充人事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工作中难免出现纰漏。第三,人员不稳定。人事档案工作是一个专门性工作,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法规和方法,具有独立的范围、任务和程序。熟悉人事档案业务需要一个过程,而忽视人事档案工作业务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视为见习岗位,工作人员经常流动,势必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混乱。给档案利用带来很多麻烦,一些人因档案中缺少证明材料,涨不了工资,办不了社保,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待遇,人才流动受阻等,让当事人产生诸多不满,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要强化档案意识,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在人事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清楚人事档案的社会价值。本着对组织和个人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人事档案工作。其次要找准工作的重心,从约束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人事档案管理是基础,服务是宗旨。把人事档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上来是形势的需要,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提高档案员素质

要以发展的目光,根据长远的需要选用合适的人员负责人事档案工作。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具备熟悉人事工作、熟悉档案工作、能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能力。同时,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保密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原则,树立牢固的保密观念。档案员要通过学习、业务培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以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

3.健全工作制度

篇7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事档案涉及的范围较广,牵扯的人事也较复杂,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新科技的帮助,但是这其中仍是困难重重,经常会出现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件,同时也由于管理人员的复杂性,一时难以找到其负责人解决问题,这就更增加了其中的困难。

(一)、人事档案的复杂性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生命,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材料内容前后不符。比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每次填写时也往往不一致等等。这些问题都给材料的归档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然而,相关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任其一错再错,致使人事档案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整理不规范

由于时代的变革,出现很多新型的档案,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多的“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等,这就给管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前提。在现实中许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随已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整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更加的混乱。

(三)技术手段滞后,运行效率较低

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启用干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查、借、阅档案过程中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与行业整体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三、解决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单位领导,尤其是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应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近期或远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等,这些都可以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要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为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现人事档案升级达标任务,应当按照政策规定选好、配足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效性,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上水平;在现代社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认真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2]其次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要让管理人员有危机意识,因此可以经常组织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等等。由于档案管理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严格的保密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纪律性,可以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实施。

(三)实现现代化管理

篇8

(一)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于收集起来的杂而乱的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清理和鉴别,确定和进行取舍,是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假如略去这一环节,不该归档的没有清理出去,该归档的又没有收进来,就会直接影响后面的环节,甚至造成整个工作的全部返工。

(二)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与人事档案工作的其他环节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通过鉴别工作,可以发现哪些档案材料不齐全,以便及时收集,同时还可以提高收集工作在来源上的质量,不应把―些不必要的、没有价值的材料都收集起来。再比如,鉴别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事档案保管工作,通过鉴别,把那些不需要归档的材料从档案中剔除出去,减少档案的份量,可以节约馆库面积,有利于保管工作。此外,鉴别工作还可以促进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鉴别工作中取舍恰当、合理,就能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精炼性,否则一旦该归档的材料销毁了,就不可复得了,会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鉴别工作的内容范围

(一)判断材料是否属于本人。鉴别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

1.辨认姓名的异同。下列几种情况比较容易混淆。

(1)同姓同名。这是最容易混淆也最难发现的一种情况。对这种情况的辨认方法是逐份地核对同姓同名的材料,尤其是核对材料上的籍贯、年龄、家庭出身、本人成份、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工资级别等情况是否相同。主要经历是否―致。为了达到互相印证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多核对一些项目,使鉴别结论有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2)同姓异名或异姓同名。这是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时造成的。鉴别时要特别留心材料上的姓名,对那些姓名有某些相同之字的材料,更要提高警惕。如果在鉴别材料时只注意看内容,而不大注意看姓名,就很容易让那些同姓异名或异姓同名的材料蒙混过去。

(3)一人多名。有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孩童时期有乳名(或叫小名),上学时有学名,还有的人有字号、笔名、化名等等,如果不认真辨认,就很容易使以个人的档案材料身首异地。辨别这种情况的方法有三种:第―,核对后期材料姓名栏内曾用名,是否有与前期原名相同的名字;第二,清查档案内是否有更改姓名的报告和审批材料;第三,将不同姓名的材料内容进行核对,看看每份材料的年龄、籍贯、经历等情况是否相同。

2.辨认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主要方法是:(1)看内容。即审核材料的内容是否与该人员的问题有关,比如政审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与该人员的结论是否有内在联系,是否是结论的依据。(2)看用途。比如对于证明材料,要详细审查,看此材料用于证明谁的问题,也就是被证明人是谁?如果被证明人不是该人员,那么这份材料一般也就不是该人员的。该人员所写的证明他人问题的材料,由于它的用途不是证明该人员的,所以不该归入该人员档案中。

(二)判断材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

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包括人事档案内容的材料及非人事档案内容的材料两大部分。在非人事档案材料之中,有的是属于文书、业务考绩、案件等档案内容的材料,有的属于本人保存的材料,有的是应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材料,鉴别工作的任务就是将人事档案材料与非人事档案材料严格区分开来,择其前者归档,并将那些非人事档案内容的材料另加处理。

(三)判断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做人事档案工作必须讲究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其词,由此要求人事档案材料所记述的内容必须真实而且准确,不能前后矛盾,模棱两可。在鉴别工作中一旦发现内容不属实,观点不明确、言词不达意或词义含混的情况,应立即退回原单位重新改正。

(四)判断材料有无重复

要保持人事档案的精炼,重份材料或内容重复的材料必须剔除。鉴别的时候,无论是正本还是副本,只需保留一份,多余的可以剔出。比如有的人在入党之前写了许多份入党申请书,鉴别时可以只选取其中内容最完整、手续最齐全、字迹最清楚的归入本人档案的正本和副本中即可。

(五)确定材料是否有保存价值

归档的材料要能反映个人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成绩、专长爱好等方面倩况。对于一些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材料以及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能说明问题、没有定论、起不了说明作用的旁证材料,不要归档,尤其对内容不真实、不准确、甚至诬蔑陷害等材料更不能归入。

三、对不在归档范围的材料的处理

对不归档材料的处理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

(一)转。凡是经过鉴别,并不属于本人的材料,或者根本不在归档之列的材料,必须剔出转给有关单位保存或处理。

篇9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334-01

人事档案鉴别工作应当本着“取之有据,弃之有理”的原则来进行,即凡要确定有关材料应当归档就要符合有关规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办事,不该归档的材料,一份也不能归档;应该归档的材料,一份也不能销毁。人事档案鉴别工作的内容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判断材料是否属于本人

鉴别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1、辨认姓名的异同。(1)同姓同名,这是最容易混淆也最难发现的一种情况;对这种情况的辨认方法是逐份地核对同姓同名的材料,尤其是核对材料上的籍贯、年龄、家庭出身、本人成分、人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工资级别等情况是否相同,主要经历是否一致。为了达到互相印证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多核对一些项目,使鉴别结论有可靠的依据和基础。(2)同姓异名或异姓同名,这是收集人事档案材料时造成的。鉴别时要特别留心材料上的姓名,对那些姓名有某些相向之字的材料,更要提高警惕。如果在鉴别材料时只注意看内容,而不大注意看姓名,就很容易让那些同姓异名或异姓同名的材料蒙混过去。(3)一人多名,有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孩童时期有乳名(或叫小名),上学时有学名,还有的人有字号、笔名、化名等,如果不认真辨认,就很容易使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分散保管。辨别这种情况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核对后期材料姓名栏内留用名,是否有与前期原名相同的名字;第二,清查档案内是否有更改姓名的报告和审批材料;第三,将不同姓名的材料内容进行核对,看看每份材料的年龄、籍贯、经历等情况是否相同。2、辨认材料的内容和作用。(1)看内容,即审核材料的内容是否与该人员的问题有关,比如政审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与该人员的结论是否有内在联系、是否是结论的依据。(2)看用途,例如对于证明材料,要详细审查,看此材料用于证明谁的问题,也就是被证明人是谁。如果被证明人不是该人员,那么这份材料一般也就不是该人员的。该人员所证明他人问题的材料,由于它的用途不是让明该人员的,所以不该归入该人员档案。

二、判断材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

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包括人事档案内存的材料及非人事档案内容的材料两大部分。在非人事档案材料之中,有的是属于文书、业务考绩、案件等档案内容的材料,有的属于本人保存的材料,有的是应转送有关部门处理的材料,鉴别工作的任务就是将人事档案材料与非人事档案材料严格区分开来,择其前者归档,并将那些非人事档案内容的材料另加处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事材料:1、政审材料,审查结论、复审结论、甄别结论或决定,通知、批复、组织批注意见,带结论性的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交代和本人对组织结论签署的意见和对有关问题的主要申诉材料。2、纪检案件材料,处分决定、批复、通知、调查报告、复查、甄别、决定,个人检讨、申诉,本人对处分决定签署的意见的复制件或打印件。3、任免、调动材料,职务任免、调级、出国人员审查材料、调动登记人、调级审批表、出国人员审查表。4、入党入团材料,入党志愿书、入团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入团申请书(也括自传材料)、转正申请书以及入党入团时组织上关于其本人历史和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社会关系情况的调查材料。5、司法案件材料,判决书复制件及撤销判决的通知书。6、晋升技术职称、学位审批表以及业务考绩资料,晋升技术职称、学位审批表,技术人员登记表,考试成绩表,业务自传,技术业务方面的个人小结以及组织评定意见,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的评价材料,考核登记表,重要论文篇目和著作书目。7、奖励材料,授予先进模范称号的决定、通知、批复、授勋申批表、事迹材料。8、考核及考察材料,组织正式的考核、考察材料,考核登记表。9、离退休材料,退休、离休审批表和有关工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调查审批材料,个人申请材料。10、履历、自传或鉴定材料,各种履历表、登记表、本人或组织写的个人经历材料,本人写的自传,以及各种鉴定表。11、其他材料,个人与的思想、工作、学结或检查,近期的体检表,残废登记表,死亡报告表,悼词。

三、判断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人事档案工作必须讲究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其辞,由此要求人事档案资料所记述的内容必须真实而且准确,不能前后矛盾,模棱两可。在鉴别工作中一旦发现内容不属实、观点不明确、言词不达意或词义含含糊的情况,应立即退回原单位重新改正。

四、判断材料有无重复

要保持人事档案的精练,重份材料或内容重复的材料必须请出。鉴别的时候,无论是正本还是副本,只需保留一份,多余的可以清出。

五、确定材料是否有保存价值

归档的材料要能反映个人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成绩、专长爱好等方面情况。对于一些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材料以及似是而非、模梭两可、不能说明问题、没有定论、起不了说明作用的旁证材料,不要归档,尤其对内容不真实、不淮确其至诬蔑陷害等材料更不能归入。

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容不得马虎,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按要求和规定来处理档案,杜绝错误。

作者单位:伊春职业学院综合档案室

篇10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分管部长任组长、有关同志任成员的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档案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县委组织部及时安排了档案查阅负责人,落实具体工作,配合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工作,促进干部档案在换届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部门领导深入档案室,指导档案借阅工作,切切实实发挥干部档案的作用,使档案工作成为把住干部任职的一个窗口。

二、严格制度,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

在换届工作中,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第四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阳信县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和《阳信县干部任前档案借阅制度》等,使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外,档案借查阅工作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确保借查阅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提供服务。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干部换届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主题。在硬件设施上,配备了微机、复印机、阅档室等,大大改善了档案查阅条件。在软件设施上,进行了档案检索、统计、编目等工作,制作规范的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等检索工具,加快档案目录检索的速度,提高了档案技术的现代化水平。自换届以来供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提拔考察干部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120人次,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_2

为扎实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规范化整理相关要求,我局立即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对我局13位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了详细核对、分类整理、查漏补缺和资料完善,现将档案整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干部档案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干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各项工作的具体反映,是培养和考察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按要求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向党的事业负责,向干部本人负责。

二、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陈晓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充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对干部人事档案中缺件、缺项、缺章等问题经查证后进行了补充,对材料中前后冲突、记录不清等问题进行了逐一核实。

三、查漏补缺,修正完善。

我局共有干部16人,除3人档案保存在人才交流中心外,其余13位干部人事档案均存在以下问题:

毕业生登记表、成绩表缺件,入党材料遗失,《干部履历表》缺版,年度考核材料不齐,参加培训无记录,以及任职审批材料、专业技术资格材料、获奖材料和工资材料缺失,部分材料缺章等。

篇11

县委组织部保管的主要是科级干部、党群系统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务员、参公人员和卫生系统部分干部的档案。组织部档案室共有干部人事档案1513人,其中,县级干部3人,正科级干部249人,副科级干部512人,一般干部749人。

二、做法和特点

组织部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干部档案室2间,实现了库房面积达标和“三室”分开的要求,配备了防盗门窗、灭火器、温湿度表、空调等,为圆满完成干部档案审核整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过程中,我们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各个工作阶段的具体要求,认真检查、核对、装订每一本档案,自始至终做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在“三个时间”和干部身份认定上突出一个“准”字,对收集上来的归档材料都要严格审查、核对,经过审查凡有疑点的全部退回,并深入审核对象的相关单位实地调查核实。截至目前为止,审核登记档案1513卷,无问题的780卷,需要调查核实的干部人数300人,已经核实完毕的干部人数433人。应上会认定的档案卷数1513卷,已上会认定780卷,形成认定表的70份。

在档案装订的同时,我们将所有的档案资料,包括目录、“三个时间”、干部身份认定表以及一些原始材料都录入了档案室电脑中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中,并且连接配备了32寸显示器。比如需要查找某人的档案资料,通过计算机查询其编号或姓名就可以直接快速的将个人信息清楚的显示出来,真正做到了一目了然和快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