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53: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广告宣传在经济、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市场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我校从2001年开设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以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企业所需的艺术设计技能人才作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明确专业定位,突出职教特色
专业定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企业需求,然后结合中职学校生源现状,制定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出有一定审美能力、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学习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的广告设计技能人才。
教师统一思想,围绕着专业定位而展开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是独立的,上美术基础课的教师只管教会学生画好色彩、素描;上构成课的教师只管教学生怎么作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作业,大家各行其是,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针对专业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现状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使各门课程的教学和班级文化建设都具有明确的专业倾向,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往既定的目标发展,体现职教特色。
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突出职教特色。中职的新生,多数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初中毕业生,甚至是初中辍学的、被开除的学生,很多学生对平面设计专业并不了解,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要学习什么?学了之后干什么都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学习就是盲目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新生入学后专门进行专业教育活动,系统介绍专业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专业,包括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企业实际,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直观了解企业工作现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
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定位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深入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按计划有序进行,逐步实现人生理想。
二、建构合理的、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学生就会学得艰难,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放弃学习,成为难以管理的问题学生,所以我们教改的一个重点是建构合理的、以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阶段,各阶段的课程设置的依据并非来自于社会需求分析和岗位工作分析,而是来自于课程的学科体系和学校的主观愿望,三段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我校根据平面设计专业的特点,将在校学习期间的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阶段:通用技能教育阶段(第一学年)、岗位定向教育阶段(第二学年)。按这两个阶段分别设置通用技能课程和岗位定向技能课程。
通用技能教育阶段。
从新生进校开始,到第二学期结束为通用技能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矫正学生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掌握通用的知识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阶段的课程有:体育、职业生涯规划、普通话、应用文写作、美术基础、设计基础、图案设计、photoshop、coreldraw、AI、办公自动化。这一阶段的课程设计虽然还是以学科体系来设置,但是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却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定位为依据,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打破传统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一些难学、少用的内容删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特色。比如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对形、色、空间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构成表现力。传统的教学形式就是让学生作一些纸上的单项练习,用色块作一些小构图,毫无职业特色,枯燥乏味。性课程体系将设计基础课程和实用美术结合,学生的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在纸上涂色块,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法制作装饰画。学生的作业就是一件件实用的装饰品,可以用于寝室、教室等场所的装饰,也可以作为学生赠送亲友的礼物。学生不但不需要死记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享受动手的乐趣,制作出好的作品后也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岗位定向教育阶段
第二学年为岗位定向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分流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使学生达到特定岗位的工作要求。平面设计专业就业面较广,相关的岗位群有:广告设计与制作、影楼美工、印前设计、建筑表现图、网页美工、商场美工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各有侧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也较多,中职学生只有短短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无法将这些岗位所涉及的知识全都熟练掌握,只能有所侧重地针对某一岗位定向学习,方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招招会不如一招熟”,什么都只会一点的“通才”其实等于什么都不会,“专才”在岗位竞聘中才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从第三学期开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一个定向岗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岗位定向将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向各自的就业目标发展。比如,平面广告组,强化学习海报、名片、LOGO、画册等的设计技巧;网页美工组学习Dreamweaver、flash、网页配色与布局、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建筑表现组学习3ds Max、AutoCAD、建筑建模等相关内容;数码美工组,学习摄影基础知识、照片调色、照片合成、相册设计等。采用分流不分班的形式,多位教师轮流辅导。教学方法上,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模拟现实教学法等注重动手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场景,培养职业习惯。
经过第二阶段的岗位定向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就业目标,将有限的学习时间充分用于岗位所需技能的学习,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通过教改,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2011级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这是市场对我们改革措施的肯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①《试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新理念》 李美莲 信息系统工程 2012年 第一期
2“Photoshop平面设计”的课程特点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图像处理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灵活运用Photoshop进行办公图像处理、平面设计领域的创意设计等工作,形成满足图形图像处理类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就是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为例,将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高职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就业为导向,让课程教学走向应用、走向实践,在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和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碎片化学习实践能力,同时在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扩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缩短学生与实际工作间的距离,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CDIO教学模式的应用
3.1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综合项目的选取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课程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依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归纳为图像处理快速入门和平面设计项目应用两大部分的9个教学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将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有机地融合到相关的应用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专业技能。
3.2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组织以就业为导向,运用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以达到能力培养项目化.教师指导个性化的教学要求。为了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课程组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学习过程,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实施、能力训练”等环节进行能力培养,并把教学放在多媒体教室、平面设计工作室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
3.3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实景参观法、分组教学法等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工学结合。
3.4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课程通过“三平台+三训练+三结合”的方法将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以三平台为基础,三训练为过程,三结合为手段,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平台”是指:多媒体教学平台+互动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三训练”是指:校内实训室+平面设计工作室+顶岗实习。“三结合”是指: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实现了教学团队的提升,学生在工学结合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率高,就业率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4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资源设计介绍
4.1教学资源开发流程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的网络资源开发流程如下,首先,已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以及专业相关企业、行业所需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明确岗位标准;其次,引入CDIO教育理念,根据工作过程、职业岗位对技能、知识、情感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从实际岗位中选择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再次,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重点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设计,引入企业标准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设计;最后,通过专家论证、教学试用和市场反馈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体系。
4.2教学资源详细介绍
教学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资源相辅相成,从多个角度支持本课程课内外教学。(1)基本教学资源。基本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微视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习指导、教学素材库、子学习情境表等内容。这些内容从基础知识延伸到项目案例,学生在了解“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软件应用的基础上,从具体知识点到项目,再到模块,这样由知识点串起来成为线,多条线联合就成为独立模块的面,面面俱到之后,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具体应用基础阶段完成。这一阶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具体资源设计时,将CDIO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与此同时,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完成项目系统能力4个层面的综合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课程的预定目标。(2)拓展教学资源。拓展资源主要包括:模拟课堂、拓展学习资源、工作室助学案例、综合技能测试题库、设计师认证专栏等内容。这些内容作为基础资源的拓展,能有效地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模拟课堂有针对性的补充知识点;拓展学习资源完成知识面的扩充;工作室助学案例主要完成项目的拓展;这三者结合使学习资源更加立体化。综合技能测试题库实现教学的阶段测试和考核目标,是教学效果反馈的支撑材料;设计师认证专栏将目光转向行业认证,以就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资源从另一个层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面设计领域,引导其完成从课堂到职场的过渡。
5学生碎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为了使学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碎片化得特点,我们通过以下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能力。
5.1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中职学生,也有普高学生,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图像处理基础,对图像设计软件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因此将课程中的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和软件操作界面的介绍,以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量身设计教学内容。
5.2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本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内容,依据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设计课程方案。通过实际调研,结合专业本身特点,培养学生的对设计项目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依靠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微信、QQ群、飞信等形式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衔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网络教学视频等等形式展开学习。在提供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前提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完善课堂评价模块,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3种方式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生平时的实践细化成具体任务和项目,碎片化课程考核,记录学生每次实践的成绩,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会更高。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刚入学便开始美术基础方面的学习,但往往是纯粹绘画技巧方面的学习。学生刚入校时对专业的认识是白纸一张,他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此时他们所学的就是今后要用的。但中职教育特点决定学生如果不继续升学则很少能成为职业画家,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平面设计、装潢设计和动漫设计方面的技术人才。最近教二三年级室内设计课时,我发现了问题,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后,很难在后面的设计课上很好地应用,如我们要求学生对一个电视墙进行设计,即便是在一再提示之后,他们也很少有人能把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知识很好地运用起来。要对卧室进行颜色搭配,他们对色彩的运用也往往差强人意。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一些学生一年级时对画画有极高的兴趣,到了二年级开始电脑软件还有后面设计类专业课的学习时,他们无法接受,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们不学画画了吗?”他们在专业课课堂上无精打彩,更有甚者对学习产生怀疑和逆反,自暴自弃。我们要花上更大精力才能把他们重新引导到专业学习的道路上。针对以上种种现象,结合自身并不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就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美术基础课(绘画类)和专业课(设计类)如何更好地结合、融合,帮助学生一入学就有清晰的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把专业特色融入美术基础课,帮助学生及早认识专业
一年级绘画类基础课都是为后面的专业课打基础的,此时不应该只是教授单纯的绘画技巧,而应在刚开始时就进行专业学习。但这不是说简单地把专业课调到绘画类基础课之前上,如果学生没有美术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课程知识,最终反映在作品上就会缺乏美感、缺少创意。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运用色彩、空间体现作品的设计理念。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合理地把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在一起,对具体课务有细致安排。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我校一直进行积极探索,如通过刚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专业概念,还需要对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做大胆改革,让美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比如,一年级的色彩课在进行了基础教学后,就可以针对动漫、平面和装潢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方向教学。对他们进行卡通画色彩、卡片色彩设计、室内色彩搭配等实用性色彩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因为是一年级基础课,我们不能对课程方向的划分过于明确以至于成为毫无联系的不同课种,而是分而不离,目的只是通过基础课的学习为学生找到兴趣点,也为以后的专业课教学做好准备。让整个中职学习变成一个整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无需过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制定清晰目标,集中全力进行专业学习。
二、改变从教师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的老师都是纯艺出身,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进行美术基础课教学时往往从纯粹的绘画技巧出发。他们对设计知识知之甚少,专业引导无从谈起,甚至有的老师尽心尽力地把学生引导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要改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就要从改变教师的知识架构开始。教师的专业不能有清晰的分类,而要求教师全能全通,绘画出身的老师要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设计出身的教师要加强美术基础。如教素描的老师应该清楚掌握各类造型艺术对素描要求的不同,装潢设计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训练上更注重理解与分析,对形体的比例、透视、空间的理解更重要。而动漫设计则注重在素描训练时对人物表情和动态的刻画,侧重稍瞬即逝的灵动的情绪的捕捉。又如教速写的老师要根据将来的专业方向分阶段分类教学,既要学习理性的建筑速写,又要让他们为动漫打基础,练习远比建筑速写复杂得多的人物速写,其中人体的内部构造,肌肉和骨骼,身体四肢的比例都是学习动漫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科放在整个中职教学安排中进行考虑,要对中职的所有课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务安排,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寻找体现各专业特点的实际任务,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图案课时就可以穿插欣赏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现有的平面构成和图案方面的知识设计自己的班徽,从而接触标志设计。让他们利用三大构成知识布置教室,从而接触室内空间设计。让他们在速写课上先画模特画像,再试着把模特卡通化,还可以试着画一些学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谁画得最像。通过初期的简单任务训练对他们进行专业启蒙,让他们及早树立起专业概念。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际任务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际任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及早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
四、编写专门教材,使教学规范化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美术基础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有选用高中课本的,也有从其他教材或网络上收集的,只要教师认为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就可以。如我们学校的素描色彩就是选用的高考应试类书本,但这些教材根本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061-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高职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建设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的关键阶段,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必须有更高的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创新型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建立起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研究巧妙利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三元素,根据“点线面”的思路,分别展开课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四个环节的构造工作,以此来构造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基本“点”构造
1.1课程中的“关键点”
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毕业后可以有几个就业方向,例如广告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网页设计方向等。我们从这些不同方向的课程中选定多门代表性课程作为“关键点”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关键点”课程以完成大项目为最终目标,将工作过程细致划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肩负着锻炼学生的某一项能力的任务。例如我们将《Photoshop》定为“关键点”课程,课程设置了多个子项目,有“修图”、“调色”同时也会包括“网页界面设计”和“广告编排设计”子项目训练。
1.2教师中的“责任点”
每门课程,均应该配备有2~3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责任点”,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并且丰富的企业一线经验。这样安排的理由是:首先2~3个人,能够保证在有教师外出的情况下每门课程依然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不会导致特殊情况(比如某位老师下企业半年或则某女老师休产假)时专业课教学出现薄弱环节;其次长期的企业锻炼深知市场当前动态,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亦能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毕业后能够更快融入市场。
1.3学生中的“突出点”和 “闪光点”
学生群体中的“点”包括两方面内容: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和某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教师通过观察,确定每个班在实践教学中,表现最优异的几位学生,设定为 “突出点”,;其次,在其他学生中注意发掘各人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孩子天生色彩很敏感,配色很漂亮,但排版不是很好;而另外一个孩子天生排版很别致,但是色彩搭配很糟糕,这些孩子本身天赋很高,只是由于缺少磨炼或者足够的引导,无法完成更高质量的作品。将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1.4实习平台中的“感情点”
平面设计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虽然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实训环节,但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效率都与实际工作中的要求相差甚远,许多毕业后的学生反馈:在学校的两年多还不如就业后的三个月练得多,因此校外实习平台建设极其重要。此处有位著名的学者的方法值得借鉴:各专业每年都可以扶持几位特别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机遇,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指导。当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其所在公司的中坚力量时,他们所在的公司就很可能是下一个实习基地!而且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些孩子也就是新实习基地的“感情点”。
2 “点”到“线”的升华
2.1课程中的“点”到“线”
专业课程中的“关键点”课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例如,我们选定《Photoshop》、《Illustrator》、《广告设计》为“关键点”,与之相关的有《平面美术基础》、《版式设计》等课程。首先是《平面美术基础》,讲授平面中的点线面构成和色彩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紧接着开设《Photoshop》将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训练,同时发现编排和绘图方面的不足;于是《版式设计》训练版式编排;同时开设《Illustrator》进行绘图训练并作为版式设计的必用工具;当完成这一系列学习后,就为《广告设计》做好了所有的铺垫(如图1所示)。这些原本看似独立的“关键点”,最后很自然地被其他关联课程串联成了就业“方向线”。
2.2教师中的“点”到“线”
假定每个课程都有2~3个教师的“责任点”,这些“点”串联起来,会是一根非常牢固的线。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不及时交流,容易出现“盲点”。例如,甲老师在教《Photoshop》时会注重钢笔工具训练,以适应第二学期《Illustrator》课程中的鼠绘;然而乙老师教《Photoshop》时可能更喜欢注重调色训练,可能钢笔练习不多,于是第二学期甲老师教《Illustrator》时就会发现学生们不熟悉钢笔工具,作图效率降低。而当后来两位老师及时进行了沟通后,根据彼此需要调整了自己的授课侧重点,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各衔接课程的教师应当长期保持课后交流,以形成良好的“交流线”。
2.3学生中的“点”到“线”
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例,当确定了“突出点”和 “闪光点”后,教师要在不经意间保持课堂每排座位至少有一位“突出点”学生;其次,“突出点”周边安排几个具有“闪光点”的孩子,尤其是“闪光点”互补的要故意安排在一起,以能互相影响为宜;剩下的则由学生自己搭配,往往都是各自的室友或者好朋友(非常理想)。这项研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验证:那些 “闪光点”孩子彼此会在心中暗暗较劲;同时由于同排还有一个学霸级别的“突出点”,“闪光点”会有一种追赶的动力,不知不觉就接近了“突出点”;而“突出点”也会看到“闪光点”的追赶,同样会受到激励,努力坚持做到最完美;同理,由于最后有越来越多的“突出点”,“近朱者赤”,其他学生亦会不约而同进行追赶,于是最后结果就是整排学生都能训练的很好,最后形成了一条“共进线”。
2.4实习平台中的“点”到“线”
如果每年扶持几个优秀的学生,等他们成为中坚力量时,他们将是他们所在公司与学校的“感情点”,是未来建设新实习平台的希望。以自主创业毕业生为例,因为起初力量薄弱,人脉关系少,经验不足,单打独斗发展艰难。老师要给于创业的毕业生更多支持,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促成已经成功的学生带动新手,大家互相扶持。一个“感情点”是孤单的,而如果许多个“感情点”串联起来,往往会发酵出更多的机会,成为“互助线”。
3 “线”到“面”的拓展
3.1课程中的“线”到“面”
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平面设计的课程理出了一条条的“方向线”,比如“平面美术基础-Photoshop-版式设计-Illustrator-广告设计”属于广告设计方向;“平面美术基础- Photoshop-网页设计-版式设计-Flash”则属于网页设计方向;“平面美术基础-Photoshop-设计速写-Autocad-3Dmax”则属于室内设计方向。这些“方向线”共同组成了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观察发现,每根“方向线”之间都有重复的课程,这些“方向线”通过重复的课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专业面”。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设计的全面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的学习,在毕业时就可以有多重选择,增加就业的机会。
3.2教师中的“线”到“面”
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校内,而应走出校门,积极地与外界的同行们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教师自己“走出去”,把校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带回到本校专业中来;定期把外校的专家学者“请进来”,不仅要长期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们上课,也要定期聘请企业专家给教师们做短期培训,让暂时不能外出实践锻炼的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当前平面设计专业市场发展动态。假设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是纵向线,那么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则是横向线,这些纵横交错的“交流线”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交流面”,能够源源不断的汲取到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即时的市场动态信息,有助于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3.3学生中的“线”到“面”
当课堂中形成一条条“共进线”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设计大项目训练,以每排为单位,项目要全组成员合作完成,每次完成的作品组与组之间进行PK。此时组员为了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不仅全力以赴,而且会有激烈的组内讨论,在不断磨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经过数次PK后,教师应该能观察到每排与每排之间的差距,适当组与组之间成员进行局部调整,继续进行新一轮PK。这样不同风格的学生之间又会产生一次碰撞,然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相当于班级内部进行了一次大交流,各种“闪光点、突出点”交织,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整个教学班都取得全面进步,形成“共进面”。
3.4实践平台中的“线”到“面”
随着时光推移,毕业生越来越多,各企业中成为中坚力量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自主创业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需要一个大的交流平台供他们自己联络。本文的经验是由教师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比如QQ群或者微信群。老师将历届优秀毕业生都邀请到平台中,注明毕业年代和从事的专业方向。起初可能“关系线”两两认识,通过“关系线”互相介绍,志同道合的人们会逐渐交织成一个巨大“关系面”,这个“面”可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各类行业信息可以随时分享;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也可以共同商量一个想法,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互相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更可喜的是,成功的学长经常提供实习机会给弟妹们。因此,这个交流平台将是同行学生学习和求助的最好场所。
4 结论
本文中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点线面”的细致划分,从细节到整体,各项研究工作逐步展开,避免了从大框架上泛泛而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空谈”;从“课程、教师、学生、实践平台”四个方面分类进行研究。其中,“点”是“线”的铺垫,“线”是“面”的铺垫,各项工作层层展开;无论是课程中的“关键点”与“方向线”,教师中的“责任点”,学生中的“闪光点”还是实践平台中的“感情点”,都是该研究设计者提出的新概念,因此该研究方法也必定别出心裁,不落窠臼。
参考文献:
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杜明汉来我校做报告,有一段话深深振憾了我,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常常站在老师的角度,抱怨学生不好好学,文化基础不好,而学生、家长、社会会怎么说呢?说教育这么多年就没有变化?看看商品市场发生的变化有多大,看看企业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你们学校却四平八稳的,老师夹一本书,在课堂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久就讲多久,然后离开学校,还埋怨学生不听!学生为什么对游戏那么感兴趣?对网络上的东西那么感兴趣?我们需要反思,反思什么?之后,我们努力在课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为了教软件而教软件,而要把软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来,那么如何灵活运用成了我们探索的方向。现在我就从三方面说明一下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浅薄认识。
一、单科教学,不便于融会贯通,不利于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首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方正书版、3DSMAX、AUTOCAD等,以前我们采用的都是类似《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类的单科教程,每节课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一门软件的某些工具(命令)进行案例教学,一个案例做完后不知道这个工具(命令)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哪个地方会常用,做好的案例也不知往哪儿用,时间长了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了,这个工具(命令)的用法也会因为印象不深刻,记忆不牢固而忘掉。也就是说学只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用。
其次,每门软件都有它的特色,比如PhotoShop在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强功能,这是其他软件所不能及的,在绘制平面矢量图时CorelDRAW和IlluStrator无疑又是最方便的、方正软件在报刊杂志排版方面又简单又快捷,3DSMAX在做三维立体构图时功能又是无可比拟的、AUTOCAD在制图方面又是强手。平时我们每个老师只熟悉其中一门课进行教学,遇到一个实际任务,往往仅凭一个软件很难快速完成,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很难适应工作中的综合设计要求。经过企业专家的访谈和论证,老板想要的毕业生不是只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员,而是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应变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这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和需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变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业务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再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多个学科横切,重组教学内容,教材就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
经过到企业的多次实践,和企业专家多次交流沟通后,我们专业的老师有一个共同认识,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应该是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从接到客户的一个要求开始,到分析、决策,设计多种方案,确定方案后,打印印刷、裁切出成品、客户提货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呢?教材又该怎么编写呢?我初步认为我们不按软件来分课程,按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来分课程,至少分四门课程《数码图像后期处理》、《网站美工》、《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比如《数码图像后期处理》一书则主要是PhotoShop软件调图修图功能的应用,项目一:婚纱影楼的数码照制作(5寸照、7寸照、写真照等),项目二是证件照制作,(1寸照,2寸照、驾照、身份证照、护照等)项目三:婚纱照制作(婚纱相册,大幅婚纱照,电子相册等),这块可能用到电子相册制作软件或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教程。《网站美工》主要针对网站设计前期的静态网页设计,主要是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素材的调色、再加工,网页插画设计等知识点。
再如:《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两本书以CorelDRAW软件或IlluStrator软件操作为主,针对不同的任务用到什么软件,教什么软件,比如每幅作品中都有数码照片的调色和图像再加工,那就讲PhotoShop的调色技巧,书籍装帧项目中书内页排版就讲方正飞腾软件,封皮就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软件,这两本书我们主要提取了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彩页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报纸排版设计、异形不干胶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板面设计、字体设计、卡片设计。这样,我们把教材就变成了企业中常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一个项目任务涉及到多个软件的操作技巧,用到哪科就讲哪科,教会学生把所有学科融会贯通起来,灵活把握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每一个项目涉及到不同的输出工具和制作流程,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就能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个项目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到企业中就能很会适应工作环境。
三、投身企业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适应教师岗位更高的要求。
1、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 目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少社会实践, 对平面设计软件了解不够
平面设计的软件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图形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图文混排软件。 著名的有 Adobe 公司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Macromedia 公司的 Freehand;Corel 公司 CorelDraw,Painter 等。 大多数院校都会有所选择地在每类软件中开设一种,由于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环节,对于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平面设计软件的学生来说, 平面设计软件看似简单,却难以熟练应用,要创作理想的作品难度较大。
2.2教师大多采用理论加简单实例的教学方法
这一点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课程的学习过于片面,往往死学死记,只掌握了少数几个实例,却无法活学活用,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学生手中的资源有限
学生手中的资源包括相关图书、教程、素材和软件外挂等, 而且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找到这些资源并加以应用。学生的视野局限于很小的一个圈子里,无法接触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3.1依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广告领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怎样培养出具有综合性设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平面广告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能力在广告公司、装饰公司、出版社、印刷厂等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上出版等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实有必要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2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
笔者认为,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从软件使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只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只能教会学生最简单的软件本身。而从学生易于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的角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关键在于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美感;如何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丰富的资源不断充实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3.3根据专业市场需求,设置相关实训课程
设置实用的实训教学内容框架,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提供了保障。与企业挂钩,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企业所需的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中等职业学校迫切要求校企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联盟性质的伙伴关系,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一线生产环境,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学生根据实训课程上课既能接触社会,又能在师傅的带领下感受到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市场导向,最让学生自豪的可能就是他们接触到了最尖端的设备,用到了最先进的设计软件。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做好坚实的基础。
将平面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中的各种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外延。直接去培养计算机生的平面设计能力要比教艺术生学技术简单的多。
目前,无论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还是各个高等院校,有关平面设计(有的也称为电脑美术)的培训和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这种多媒体辅助工具。而这也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多媒体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打开电脑和手机,无论是图片、网页还是闪烁的flash广告,都是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对于我们职业院校而言,我们有着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方面的师资以及全新的高配置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对于我们的生源而言,生源质量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是每个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会做开发,在探寻涉及面广泛的就业渠道而言,通过开设基本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辅助计算机软件的学习,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多软件课的开设,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不能拿去解决与软件本身相符合的实际工作中的岗位需求。就拿网页设计、图形图象以及
flash等软件来说,学会使用这个软件并不难,难的是我们的学生并不能将这些软件的应用结合到实际中发挥作用。对于软件本身的操作,就算学生学习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最后做出来的作品没人想再多看一眼,这无疑是很失败的。这个社会不缺软件操作能手,但是更多的工作岗位要求员工能够将软件的使用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发挥应用,艺术生源学软件的难度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能很容易去接受平面设计知识的熏陶,将自己的创造通过软件这个工具发挥到极至,我们的学生缺少的就是创造性思维,而这个恰恰是工作中创造附加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需要寻找更多的途径,如何在这个专业里面挖掘更多的外延促进就业,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作为设计这个领域,没有人是用手绘来完成最后作品的,没有哪件作品的完成能离开电脑的使用。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虽然我们没有开设平面设计的相关课程,但我们却开设了与平面设计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软件,例如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这三门课是平面设计专业里面必开的三门软件课,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的常用工具完成设计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基本的平面设计方面的知识。虽然学生没有绘画基础,没有艺术设计的知识做后盾,但这些却都可以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学会。对于目前高校的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她们的设计知识也就是从大一开始打基础的,之前有的也仅仅是一些绘画基础而已,而区别于纯艺术,设计艺术却更多的运用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当然还有日常的视觉传达方面,这里重点考虑的是我们的生源,他们最基本的设计知识是可以进行培养的,而且也有很多学生有这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只是苦于没人引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只能淹没于枯燥的软件操作中,俨然是使用软件的机器人,而没有思想可言。
根据笔者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配套师资队伍来看,完全可以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多途径就业,就是通过增开设平面设计课程,给我们的学生打基础,学习电脑美术方面的基本功底,从他们的绘制当中讲授设计方面的知识,只有带他们绘制出大量目前流行的电脑美术作品,才能既提高他们的软件操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目前艺术生源的队伍比较庞大,而各大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的招生数额是很有限的,都是全国范围的招生,大部分生源都被无情的拦截在这些高校的门外而流入高职高专这类学校,而这类学校开设的专业就是计算机艺术设计这个方向。我们有着计算机软件方面的雄厚师资队伍,完全有能力去接受和培养这样的生源。而且这样的生源有着一定的美术功底,能和计算机软件进行结合,会更容易掌握这些软件在实际中的创造性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软件的学习不是问题,若有这么一个辅助的专业方向来让他们将软件的学习加以多方面的实际应用的话,我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会得到充分发掘,他们在就业上就能有更多选择。
计算机技术中的平面设计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时代需要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计算机专业学习平面设计操作课程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探讨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的教学,以便充分实现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
以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为例。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Photoshop时,把这门课程单独孤立了起来,前置课程一般只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在学习时,只是一味地记录老师或者教程的案例步骤。虽然最后也能熟练操作软件中的各个工具命令,但处理出来的图片总是显得不是那么美观。艺术类学生可以把Photoshop当做一种工具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想法,是因为他们的前置课程开设了素描、色彩等专业课,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看做了处理图片好坏的标准。
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学好Photoshop软件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软件的应用领域。Photoshop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出版等方面都有涉及,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只要与图片有关的公司都少不了用它,它可以修去图片上你不想要的任何东西,也可以在图片上添加你想要添加的东西,以准确表现商业视觉。因此在这时,就需要对已有的图片进行处理,那么这些资源从哪里可以获取呢?最主要的是靠数码相机摄影来完成,然后导入Photoshop软件中进行处理,最后将其输出图像打印出来。这里我们有了三个知识模块:一是前期的摄影知识,二是Photoshop的软件处理,三是印刷知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Photoshop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知道Photoshop只是一个操作工具,在我们上述的三个知识模块中它的比重只占20% 左右。当学生在对两张或者两张以上图片的局部进行合成时,会发现操作上没有错误,构图合理,抠图精细,但是图片与图片之间无法很好的融合,很多学生会说:“怎么我做的图片很假呢?”这个“假”到底假在什么地方,很多学生说不清楚,导致无法修改,不知从何下手。其实他们做的图片“假”在摄影相关的光影问题上,制作的图片缺乏立体感,如同一张没有厚度的纸贴在画面上。不同的图片它们原先的光影位置各有各的不同,可能这张图片是阳光的效果,那张图片是灯光的效果;可能这张的影子效果是从左边打的光,影子在右边,那张是右边打的光,影子就在左边。当他们合成到一起去的时候,光影不统一,在一个平面下,物体就会看得别扭。因此老师在讲解Photoshop平面设计这门课程时,操作部分是大致讲解主要工具,然后让学生课下自学软件的操作,在课堂上主要讲解一些与摄影相关的知识,如摄影的构图、摄影的色彩及光影等。课后,留一些上机操作的任务,结合摄影相关的知识点来完成Photoshop作业,这样,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图片处理的精髓。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属于应用型的专业,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然而中职院校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经常会忽视这方面,对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学生多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相关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实践能力自然无法提高,学校也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并没有细分,只是笼统的教授学生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学生各个方面的计算机知识都会学一点,但是都没有深入的研究,学地不精。有些中职院校虽然进行了细分,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技能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单调乏味。
1.2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多数中职院校都配备了齐全的计算机教学设备,建立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为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大多数中职院校都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配备了专业教师,但是如今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所教授的知识自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中职院校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少,学校无法提供高等进修和锻炼计算机教师能力的机会,许多计算机教师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今许多中职院校的老师教授的计算机课程缺乏实用性,过于刻板,内容比较陈旧,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2.1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开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应对教材理解透彻,对教法有全新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全新的指导方案。计算机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平面设计知识概念性的讲解与分析,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联合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深入的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并且自如的运用到实践中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学生才会敢于与老师沟通交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向老师询问,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平面设计知识,主动的与老师进行沟通。
2.2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职院校应该注重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学校应经常对计算机专业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提供高等进修的机会,锻炼计算机教师的能力,培养技能型的专业计算机教学老师。计算机教师自身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更好的教授给学生。学校还要完善计算机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中职院校应积极引进能力高的计算机教学人才,能切实的教授学生计算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来,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3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117-02
1工作过程导向的提出
平面设计的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但通过对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存在着市场对平面设计人才供不应求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口就业困难并存的局面。解决好这一供需矛盾是各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国内平面设计领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各中职学校必须重视解决好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改变脱离市场需求、闭门造车的教学现状,从而造就一批毕业则能上岗的高素质人才。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职业教育专家们提出了各种改革措施,其中姜大源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受好评。什么是工作过程?它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过程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通过对典型的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对现在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即在确定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为课程最终目标。
2 工作过程导向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施
在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平面设计工作岗位和职业行动能力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平面设计岗位人员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从而更好地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真正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达到做学教合一,培养出毕业则能就业的平面设计人才。
2.1培养目标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观,具有一定艺术审美能力和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的平面设计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可以根据企业的宗旨、经营理念,从事企业形象策划与推广的VI视觉传达设计、产品外包装、广告招贴、网页美工、商业环境展示设计和印前设计等业务范畴工作。
2.2平面设计工作岗位和职业行动能力的需求分析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是广告公司、印刷厂、印务公司、网络公司、报社、出版社、杂志社、包装设计公司等。针对这一现状,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平面设计工作者主要应该具备职业行动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些能力恰好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平面设计工作者职业行动能力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平面设计工作者职业行动能力需求
[岗位\&能力分类\&职业能力需求\&平面设计工作者职业行动能力需求\&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设计理论,熟练使用流行设计软件,并综合利用多个软件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能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印刷设备等\&方法能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会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较强的法制观念、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3 平面设计岗位人员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资料的收集,得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典型工作务就是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对相关的产品和内容以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根据专门化方向的不同,具体可细分为五个职业岗位: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数码影楼设计、网站设计、企业宣传策划,并对应着五大典型工作任务,这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参见表2的具体描述。同时为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在学生毕业前应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获得五个工作岗位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五个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对应关系
[职业 岗 位\&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职业资格证书\&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绘画基础
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设计、形象标志设计,
标准颜色、标准文字、标准字体、形象办公室用品、形象户外媒介等应用形象设计技巧与方法
影集、写真画册、婚纱摄影的复杂处理、美化与制作
网页的美工、布局、制作
撰写企业策划与活动策划书
\&图像制作员 平面/广告设计师\&平面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名片设计、画册设计、宣传页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文字排版等\&平面设计员\&数码影楼设计\&数码照片处理、电子相册设计\&图像制作员\&网站设计\&网页动画设计、静态网页设计\&网页制作员\&企业宣传策划\&展板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师\&]
3构建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议
3.1一切教学和学习活动围绕着市场需求展开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技能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相关联,从而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平面设计人才。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强调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而必须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去除无关紧要的学科知识对平面设计活动的干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持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毕竟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做出标准成品化方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工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必须使用到的核心软件技术。
3.2 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聘请平面设计相关企业的一线技术骨干座谈,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汇集平面设计相关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合并,根据已经确立的典型工作任务安排相关专业教师抽取一定的时间全程跟踪企业技术专家,获得全部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并重新分析工作任务,将工作过程进行归纳整理,从而获取可以用于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充分论证后,再次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向企业专家展示前期调研总结和成果,并请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对成果进行论证、修订;专业教师们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出学习领域内容,并依此确定课程体系。
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下企业调研及与企业专家的交流,确定相关的几个完备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学习和设计。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近距离地接触到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3.3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的老师,一定要不断地补充养分,注入新的知识,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平面设计人才。学校要鼓励老师参加各种新技能、新知识的培训如省级、国家级的培训,定期派出教师去企业学习,让教师能掌握企业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把在企业的经验所得直接传授给学生,并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同时学校最好能聘请相关企业技术骨干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让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实践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最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技能。
3.4编写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平面设计相关教材
教学做一体化教材不是系统的学科知识描述,不是指导学生获取系统学科知识的参考书,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工作项目的各个工作任务,形成职业岗位必需的职业能力指导书。做学教一体化教材应该围绕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规划的项目为载体,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包括明确任务、收集信息、计划和决策、实施与检查、评价与总结在内的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如在确定了企业VI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后,应在此任务章节穿插标准色、标准字体、形象办公室用品、形象户外媒介等应用形象设计技巧与方法的相关知识,而不是脱离工作任务纯粹介绍理论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效果,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中心;还要为学生配套专门化实训设备及联系对口的实习基地,从而更好地根据工作流程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完整的生产过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论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平面设计的教学趋向于市场性、实用性,从而使培养出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更加专业化、技能化。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6.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柳国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158-159.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知识能力较慢,对知识缺乏学习的耐心和毅力,自觉性和自律性弱,对自身学习能力及将来就业不够自信等问题。假若一味按照以前“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演示操作,学生练习操作的模式教学的话,学生仅仅学习了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平面广告制作的肤浅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与规范,当学生独自面对企业的平面广告项目时无从下手,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调动。同时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特别是部分学生会在上机期间出现不制作老师布置的任务打游戏的毛病,导致教学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面对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缺陷,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以及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特征,结合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要求,笔者提倡在这门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平面广告设计》由于是门对计算机实用技能要求很强的课程,所以以学习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技能以及平面广告设计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按照企业的要求通过设计制作团队的协作完成平面广告项目。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让学生充当课堂的学习主体,老师传授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引导,笔者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 教材分析与课程设置
现在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材都以演示操作为主,往往学生按照书本就能学会软件操作技能,但是操作完后学生无法独立地进行一个新的项目制作。那么,笔者按照平面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与课时将书本上的内容分为若干模块。例如:报纸广告制作、杂志广告制作、POP广告制作、DM广告制作等等。
2 课程实施过程
2.1 课程引导
新课开始前,让学生到市场上收集相关的广告信息。以DM广告课程开始前为例,叫学生去超市或百货商场收集各类DM广告宣传单,新课程开始第一节课让学生将搜集的DM广告宣传单带到教室,在课堂跟学生一起讨论同学们收集的哪些是DM广告宣传单,哪些不是,为什么,引导出新课程DM广告制作的概念。这样也就让学生对DM广告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
然后按照企业的小组运作模式,设置个情境,假若我们都是一个个公司设计团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当然在分组的时候,先是学生自由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情况再做调整。这样,让每个小组的项目能协作完成,并让学生能从组员的协作中互相学习。
2.2 课程讲授与演示
在项目制作前,老师让学生看各种DM广告,分析它们的区别与特点,讲授广告的制作原理,同时告知企业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然后老师演示这个项目所要进行的软件操作,并当场拿出一个案例:为一超级市场制作一促销DM广告,显示这个项目的制作过程。这个阶段的时间不会花费很长,但却是必要的,是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演示传授过程。
2.3 学生在“做中学”
学生按照分好的组,按照企业的模式,模拟制作一个广告项目。学生在小组中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分工,让学生在讨论与相互协作中完成制作,而老师只充当指导与解决疑难问题的角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与分工,所以也不会存在在课堂上玩游戏、看网页的现象。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4 课程考核
改变以往单一的老师评价的考核模式,以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老师最后点评的方式相结合。在每个小组完成项目制作后,把所有作品打印出来让学生互相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点评,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互相点评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从而也在自我点评中分析了自身的不足。老师则在最后对作品进行逐一点评,综合优缺点,并提出在制作与设计中还可以改进的方法。
2.5 课程拓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平面设计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利用计算机将点、线、面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的图形空间感,以此来传递信息的过程。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对实践性要求很高,同时其应用性也很强,然而,当前的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灌输教育,从而使学生缺乏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必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从而降低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这迫切的需要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的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有针对性的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注重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的专业技能,学生掌握了平面设计的相关技能后,可能会从事广告设计、居室装潢、影视动画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重视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与平面设计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观
中职学校设立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专业技能,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有效性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说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教学质量是高效的。这不仅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包含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是否进步等。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时,要以当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为基础,将其与计算机平面设计过程中的教学观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的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2.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企业发挥作用。企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在改革时,要以此为导向,构建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3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是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其最终目的。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计算机平面设计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2.4强化关联性教学
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多样性的教学,让学生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在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学生从一个企业的设计体系中观察其综合的形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并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关联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商业活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语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改革是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的改革必须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中掌握对相关知识的运用,并通过“动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