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53: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思乡的诗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国古代诗歌众多,类型多样,而同一题材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
1.咏物诗。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2.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3.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表达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主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
5.惜别送别诗。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①直接表达诗人的深情厚谊;②间接写离别之情;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长的勉励;⑤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⑥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6.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主要包括羁旅诗和闺怨诗。羁旅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憧憬。闺怨诗一般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学会精细解读,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时候,要学会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人性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达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诚、乐观、豁达、宽容、崇高、纯朴等特性,显示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人性之美。
参考答案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无忧无虑的两个小孩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生活的纯真,尽显其中。
2.品味诗中的人情美。诗歌以情为本,情是诗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把握诗歌当中的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便能轻而易举地读出古代诗歌的人情美。诗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请简要赏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词为悼念亡妻之作: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如玉玦般残缺。如果月亮始终皎洁,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只有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
这种无穷无尽的哀悼之情,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诗歌的哲理美。什么是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语言。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无不充满着哲理的智慧,无不闪耀着打动人心的灵光,显示出美的语言的魅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哲理美。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题要领,应对诗歌鉴赏
考生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1.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①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趣?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题:①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术语:迷恋、忧愁、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惜春悲秋、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略)
一、诗歌情感的普世性
蒋述卓说:“古典诗词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就因为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古人的生命感,并且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今,让我们读来还能感受到一种生命激情,似乎觉得唐人、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是文化血脉上的一脉相承,是在生命感受上的相通。”(《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王羲之则感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两位大家所说“若合一契”的“生命”是什么呢?四句杜诗可作注解,“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是情感,情感的普世性使它能穿越千秋,也包括理想、意志、愿望、情趣等,那流淌文字间的情感是诗歌涌动的生命,或因其情感历程的似曾相识而感动人,或因诗人的悲悯情怀而感动人。
情感的普世性体现为时代特征,如盛唐气象、建安风骨。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论述:“《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万岁更相送,毛贤莫能度’;‘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如改说一字千斤,那么这里就有几万斤的沉重吧。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揉杂在一起,使这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愈显其沉郁和悲凉……”
二、诗歌意象的俗成性
诗的意象是诗的情感符号,是诗的密码,是人把情感用物象含蓄呈现的一种方式,彰显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唯其形象生动,更是蕴藉,显中国风。叶嘉莹认为,意象的产生跟诗歌赋比兴的创作方法有关,情感与意象的关系是心与物的关系,由心到物是“比”,由物到心是“兴”。
意象特征:①文学作品赋予的内涵。作品中的某个物象很形象地传达了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或理想,或志趣),并被后人认可,该物象所代表的意义被固定下来。如杨柳,便源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因“柳”与“留”谐音,于是成了惜别之情的意象。如鱼肠雁足,因“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南朝梁王僧孺《捣衣》)而成为书信的意象。如“东篱”意象给人的是超尘脱俗之感,是因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②故事或传说。如杜鹃,源于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的故事,还有“投笔”、“长城”等。③诗人据物象的物理特征与生活、情感的相似性,来类比或比喻自己的情感,当它成为诗歌语言,就被人们接受。如“月”有朗照天下和阴晴圆缺特点,漂泊者借此寄托思乡情怀,月就有了望月思乡怀人之情;月色清凉,失意文人借以渲染凄凉气氛,烘托悲苦之情。如“清秋”成为感伤意象,是因为“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物候特征。如候鸟“大雁”因每年随季节迁徙活动而成为“思乡怀人”意象;又因群体活动特征,孤飞的大雁便成为“孤独”意象。如“莲”因“出淤泥而不染”特征成了高洁的意象。
这些人们熟知的意象,其内涵有了俗成性,人们就可以据此解读诗歌。意象不仅具有个体性,还具有相同性,如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芭蕉等表达凄怆、孤独、惆怅,松、竹、菊、冰雪等表达忠贞与高尚。
三、诗歌内容的整体性
诗歌从题目到内容是一个整体,围绕情感主题,不能因表现手法与写作角度而断章取义。厉鹗《晓至湖上》的情感只能是向往自由不得的惆怅,而来到幽静的自然正是在现实中向往自由不得的表现。叶绍翁《夜书所见》的“思乡念亲、怀想故园;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不过是羁旅愁思细说。王维《山居秋暝》是表达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颔联颈联以融情入景表达,尾联则化用诗句表达,殊途同归。
什么是意象呢?通俗地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在诗歌创作中,作者通常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一组和谐统一的意象表达出来。因此,把握住了诗歌中主要意象的特点,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2012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这个鉴赏题,本身就是围绕意象来出的,完成的最佳角度自然也是抓意象。抓住主要意象的特征,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也就不难了。首联中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加上“雁声”、“霜月”、“枫桥”和“孤舟”等意象,再结合“客程遥”,就不难理解诗人漂泊中孤独思乡的思想情感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独之感。
方法二:借助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可能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有时它会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看诗题,便可知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宫女失宠后的哀怨;又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看诗题,便可推断出诗歌抒发的情感中,有“外弟”到家探望的喜悦之情。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诗歌鉴赏题(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第8题是围绕情感出的,而把握这首诗的情感,题目便可以给我们帮助。“思远人”已经表述得十分明白了,再结合词中的“红叶黄花”、“念行客”、“归鸿”、“寄书”、“别”、“红笺”等内容,词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了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方法三:借助诗歌作者
诗人的创作,通常要受时代背景、人生际遇、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也会形成自己常规的选材倾向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高适的边塞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婉清雅、超凡脱俗;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是乱离时代的悲歌;陆游诗中的爱国主题和壮志难酬的愤懑随处可见……如果诗歌的作者是我们熟知的,借助作者,“知人论诗”,也是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门径。
如2009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诗歌的常规题材是“言收复征伐事”。甚至在他临终时给儿子写遗嘱,也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应该说,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是陆游一生的牵挂。完成第2小题,就可以结合陆游诗作一贯“热爱祖国山河,抒发亡国之恨”的写作风格,从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方法四:借助题目注释
有些诗歌有特定的写作背景,或有较深沉的内涵,直接理解有较大的难度。有时,出题人为了降低难度,在题目中附有注释。注释的类型大致有四种:一是题目注,二是作者注,三是词句注,四是背景注。我们可以借助题目注释,找到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捷径。
如20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③春天树,江东④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注】①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③④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⑤论文:此处指论诗。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完成第2小题,就要借助注释的帮助。不然,对“渭北”“江东”二句的所指就不好理解。结合注释,就明白“渭北”指杜甫的生活地,而“江东”则指李白的生活地。再联系题目“春日忆李白”中的“忆”字,以及尾联渴望相见的心情,就不难诗句中寄寓的思念之情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方法五:借助诗眼末句
写文章,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常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这种手法就是常说的卒章显志。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也可以借助末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另外,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常能凝练集中地反映诗歌的思想情感。有的诗歌,可能末句就是诗眼,命题人也常围绕它出题。
如2011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诗的尾联说山泉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那么清澈。诗人托物言志,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高。诗人用极其质朴平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绘山泉,直到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泉恬淡和自清的本质。抓住这一点,完成第2小题就比较容易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的功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方法六:借助人文背景
在文化演进中,人们赋予了某些事物特定的人文内涵,如“四君子”的品质分别是:梅傲、兰幽、竹坚、菊淡。在诗歌中,如果选择了有人文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引用了有丰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或者涉及某一地域的历史背景,这些都可能与诗歌的主题相关,借助这些人文背景,也可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2012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04-01
一、通过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营造出“诗化”的歌曲意境
任何一首成功的艺术歌曲,实际上都是风格鲜明的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的完美结合,是沟通文学和音乐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成功的艺术歌曲创作要求创作者本人不仅要对艺术歌曲创作的音乐技巧造诣精深,而且对艺术歌曲的文学内容要有超人的感悟能力和发自内心的眷恋和热爱。黄自先生能够创作大量的艺术歌曲,和他骨子里对中国诗词的深厚情感是分不开的。他自己曾说过:“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当时年幼,连字的意义都不能完全了解,更谈不到什么领略诗中深意。我喜欢它,只因为它的音节铿锵,念起来非常好听。这种对于诗歌的素朴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年时期黄自先生的艺术创作倾向,并成为其后来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艺术歌曲《思乡》创作于1932年,韦翰章词。歌词似于散体诗结构,长短句的歌词清丽典雅,富于韵味,语言凝炼,但寓意深刻,是一首对故乡深情的恋歌,表现的是悠长、缠绵的乡愁情绪,情感的表现是深切、怀念的,音色的基调突出沉静、悠远的特点。歌词所表现的意境是“清明刚过,柳树也已绿上梢头,正是游子思念故乡的时节。当我凭栏而立,无语思乡之时,那杜鹃也在喊着:‘不如归去!’。我不禁在心中激起了万般离愁别绪,恨不能随微波向南流去的落花,一同归去。”黄自先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旋律与和声技法成功地渲染了景物和心境的对比,比如,在歌曲开始时,音乐用“抑扬抑”(弱强弱)的摇弋的织体表现柳丝轻拂、和风暖照的画面,把人带入明媚的春天。上下起伏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又衬托出了温暖宜人的景物和心中惆怅的思乡情绪相互左右的心境。当人声进入时,带入的是淡淡的忧愁情绪,声线由低到高,情感由浅入深。让听者仿佛融入歌曲之中。
二、通过旋律音韵之美,深化歌曲的“诗化”特征
黄自先生作为艺术歌曲创作的大师,成功地利用了词的句式结构,结合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诗句音韵特点,巧妙地表现出了诗词的深厚意境,从而实现了对艺术歌曲“诗化”特点的深化。
以《思乡》的歌词为例: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我愿与它同去!这首词短短几句,却已经向读者描绘出了一位异乡旅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惆怅之情。那么运用怎样的旋律来衬托才能为诗词的意境锦上添花呢。黄自先生曾在《音乐的欣赏》一文中提到:“我们需能辨别什么是主要‘乐意’,然后追溯其如何经各种变化……一方面要使各句、各段变化万千,层出不穷。音乐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用一个主要‘乐意’加以各种变化……什么是‘乐意’呢?‘乐意’是一个有个性的精短乐句。”这里的“乐意”指的就是旋律的表现,它的特性是由长短、节奏、曲调起落而定的。作为音乐中达情表意的重要因素,黄自艺术歌曲中的旋律与诗歌语言的配合可谓恰到好处,就象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一样。他善于根据诗词的内容,使用多变的旋律手法,抒写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情感内涵。就《思乡》歌词情绪的起伏来说,情感的推进大致是一个推进的波浪式。
三、通过和声之美,来深化诗词的“诗化”意蕴
黄自先生艺术歌曲创作的成功,除上面提到的通过音乐与诗词的结合和旋律的运用来深化诗词的“诗性”意蕴外,和声技法的运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黄自先生的和声技法集中表现在他的和声手法的多样化、民族化以及恰到好处的运用等方面。他系统接受了西方的正规音乐教育,精通西方和声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和声风格民族化的早期探索。在和弦结构上,他较多地运用了附加音和弦、四五度叠置和弦、空五度和弦等,使和声音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五声性的风格,从而与五声调式的旋律或具有一些五声音调的大小调旋律更为融洽。
和声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性的选择。在《调性的表情》一文中,黄自详细地论述了其所持的调性观念“:作曲家表情的方法很多,或以曲调,或以和声,或用节奏及音色,但我以为最细腻而微妙的要推调性的表情”“大调的色彩是鲜明的,好似晚霞那般的红,晴空那般的碧。小调是幽晦的,或如薄暮的暝色,或如昏夜的漆黑。”黄自不仅对调性的色彩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文中还对转调的手法及转调对乐曲意境、色彩的影响作了仔细的描述,他所持的调性观念对其艺术歌曲的创作自然产生了深刻影响。《思乡》作为黄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这首作品就很能体现他的调性手法的特点。在这首歌曲中一开始便是一个#F音,形成小二度的旋律进行,之后多处出现这样升高半音的旋律,增强了乐曲的色彩变化。
综上所述,以《思乡》为例纵观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他以诗词为载体,运用其灵活多变的音乐手法与和声技巧,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深化了诗词的美学内涵和美学意蕴。更尤为难得的是,在《思乡》这首歌曲中,更融入了中国儒家的“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并没有一味地沉溺于低沉、惆怅的情绪,而是强调情感的节制与和谐,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关注与推崇,这种重视人与自然契合的思想,既有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子,更有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意味。黄自先生用他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品味将中华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后人的艺术歌曲创作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丰碑。
参考文献:
[1]黄自.《黄自遗作集》之《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
[2]黄自遗作集·音乐的欣赏(文论分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3]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32-02
诗歌的形象,也叫意象,是寄寓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可以是大自然中的某一自然景象,可以是诗人在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当这个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时候,诗人自身就成了诗中的形象),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的事物。这些客观物象经过艺术加工,具有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便成了意象。美育,即审美教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的道德与智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言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如何借助诗歌形象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一、认识诗歌景物美
优秀的古典诗歌中描绘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表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壮美。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展示的是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象。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的是静之极致的古寺风景,是自然景物的幽静之美。除此之外,古诗中亦有悬崖峭壁、参天古木、雷鸣电闪、瀑布飞流之类奇伟险峻惊心动魄之美。李白《蜀道难》中描绘蜀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让人享受了一番大自然的阳刚之美。
这一幅幅用诗的语言组建的自然风景画,写尽了祖国大好河山秀丽的田园风光,幽静的山中景致,惊险的山谷风情。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天地万物的鬼斧神工,让学生在细细咀嚼这些具体的景物意象时,心领神会,让他们感受自然美的无限魅力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古代杰出的诗人们在描绘这些看似简单的自然景物时都融进自己的主观情感,创造出“意与境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使诗中之景成为“情中之景”,更能给读者以情感上的共鸣。如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如此走马观花平淡不过的事,被作者一个“疾”一个“尽”,写得那么神采飞扬,那么喜不自胜。座下的马儿似乎感受到了主人志得意满的心情,也高兴地撒开四蹄,带着主人疾驰在长安大街上,似乎要把内心的喜悦尽数展现在奔驰的身姿上。那沐浴在春光中的长安花,也迎着春风展开笑颜,对着踌躇满志的诗人表示祝贺。平凡的街道一景,因为诗人内心的无限美好,而多了一份人的智慧和情趣,平凡的本身增添了生命的灵动之美。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说:“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学生在鉴赏这几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时,深入认识了生活的美,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方法,感受到了精神美、情感美的重要性。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用美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草一花,用美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长此以往,人人都将有着美好心灵,有着美好情操,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伟大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释放着大自然巨大的感染力量,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心灵愉悦,让我们品尝到以文字和情感烹调的美不胜收的精神饕餮大餐,沉醉于感人的艺术境界之中。
二、品析诗歌人物美
古典诗歌中也塑造了各具情态,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李白的傲视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杜甫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有陶渊明的寄情山水,钟情田园的形象;“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有白居易的漂泊在外,思乡愁苦的形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有王昌龄的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有柳永的离别相送,爱恨情长的形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有柳宗元的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
正是这一个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执着,或洒脱的艺术形象,因作者的生花妙笔而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触摸,去感受,我们才最终领悟了那些跳动的心脉里涌荡着的思想、情感、处世的观念以及人生的价值。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分明看见一个驰骋疆场的将军,面对残缺的半壁江山,内心的无比愤怒。凭栏眺望,将军仰天长啸,发出“还我河山”的豪壮誓言。国家受辱,百姓遭灾,激起诗人满腔义愤,勾起诗人揪心之痛,更让诗人担起收复失地,统一河山之大任。
学生若能读到诗歌中这些东西,对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大任,更加珍惜美好现实,积极乐观,追求崇高理想无疑是一个很有力的帮助。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类。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含着许多健康的思想情操,我们只要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就可以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使他们的人生向健康的轨道发展。
三、感悟诗歌事物美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通常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咏物诗大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寄托在某一具体事物上,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代表思乡思人的月亮;寓意离愁别恨的芳草、芭蕉;象征高洁人格的梅花;抒发惜别不舍的杨柳;代表高洁、清高的蝉;代表书信、音讯的鸿雁;寓意悲苦之事,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的子规;表示戍边思归的羌笛、胡笳等等。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很多作者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不正面说出自己的本意,而将上述物象放入诗歌文本进行细致描写,营造出审美物境,表达自己的情怀,使得诗文表现出含蓄蕴藉的美。如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傲雪迎霜,盛放于百花凋谢的数九寒冬,在了无生机的冰天雪地中。梅,以她独特的气质、坚定的意志,显示着她的潇洒,她的孤高,向世人证明她的生命价值。这不是林和靖先生的真实写照吗?他不慕名利,不求显贵,惟愿纵鹤放飞,与梅相狎。他满腹才华,却性喜恬淡,归隐林间。一字不著己,却句句写己之风流,所谓“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说的就是这样的诗歌。这样的诗歌有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含蓄美。再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蝉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在古代文人眼里,它是高洁的象征。作者在狱中听到树上的蝉声,以蝉喻己,表明自身之高洁,抒发含冤莫辩的深痛悲哀。这正如王国维所说:“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若言尽意穷,读者便不会再有任何联想的兴趣和思考的余地,这样的诗歌必定嚼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我们的学生在欣赏此类诗歌时,若能领悟诗歌言外之意,意中之美,必将有助于唤醒欣赏者的审美想象,提高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世间真、善、美的载体,高中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若能利用好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让我们在诗歌艺术的海洋中期待新一代莘莘学子真诚、善良、完美人格的形成,期待那一轮旭日东升时他们的起航。
参考文献:
0 引言
爱德华·艾斯特林·肯明斯(1894-1962)是美国著名的激进派诗人代表之一。他诗歌特点在于敢打破以往的常规诗歌形式,冲破英语词法和句法的束缚,创造出一种独特、新奇、神秘的诗歌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独特的诗歌形式,往往令读者耳目一新,由此也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然而国内却鲜少有人从象似性角度对其诗歌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他的诗歌中的语音层面的象似性表现,探究肯明斯诗歌在这些奇异的视觉形式下所蕴含的诗意。
1 语音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能指)及表达内容(所指)之间存在着某种象似关系。象似性可分为三类: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其中映象象似性包括语音象似和视觉象似(谭武英,2008,p19)。语音象似性,又称听觉象似性,指其语言的语音(能指)直接或间接地模仿世界的声音。在语言学界,不同的学者对语音象似性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 Anderson(1998)把语音象似性分为以下几类:动觉(kinesthesia)、拟声(onomatopoeia)、色觉(chromaesthesia)、语言通感(linguistic synaesthesia)、联觉(phonaesthesia)等。而Hinton等人认为语音象似性包括模仿(imitative)语音象征、规约(conventional)语音象征、通觉(synesthetic)语音象征、实体(corporeal)语音象征四类。本文对各种分类进行比较之后,采用了曹道根(2004,p85)分类法。他认为语音象似最终可归结为模仿类(imitative)和通觉类(synesthetic)两种。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来分析肯明斯是如何运用语音象似性,以强化其诗歌的主题。
2 肯明斯诗歌的语音象似性
2.1 肯明斯诗歌中模仿类语音象似性
模仿类语音象似指语言的语音表达方式直接模仿自然中所发生的声音。诗人运用此种象似,使读者阅读他们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联想。如下将举例分析肯明斯是如何模拟自然声音,描绘真实的自然世界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如肯明斯诗歌L(a),该诗的正常文字表述是:loneliness, a leaf falls。此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的寂寞。在此诗人故意把“寂寞”插入“一片叶落下”之间,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自己如同那片落叶一样寂寞。因为人的寂寞加上眼前一片飘落的树叶,更加激起了读者的孤独感觉。为了营造种悲伤孤单的气氛,诗人在诗歌中借用了唇齿音[f]模仿自然中拂拂的风声,而齿龈擦音[s]则模拟树叶飘落在地的“嘶”“S”的一声。从而使读者眼前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孤单一个人眼前一片树叶寂寞地下落,耳边同时吹着拂拂的秋声和响着树叶落地发出的嘶嘶声。这样多么地凄凉啊!此外,诗中树叶leaf与离开leave构成谐音,给读者增添了种离别的痛苦。读者不由得会想,诗人是在告别这个季节(fall)?或是告别亲朋?又或是告别一个时代?甚至告别尘世的离去?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诗歌主题:loneliness.
又如在o(round)moon这首诗歌中,肯明斯所措之词round,多处含有合口双元音[au],因而致使读者阅读这首诗时,他们的口形总是圆的。此处作者在采用了声音联想来深化诗歌的主题:the moon is round (月亮是圆圆的)。
2.2 肯明斯诗歌中通觉类语音象似性
通觉类语音象似与模仿类不同,其语言表达形式(语音)不能直接模仿自然的声音,却和某些意义有着模糊的联系,即某个语音或一组语音与某个意义相连。这种联系方式有多种,如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某些字母组合在发音上与所指之间存在着近似的模仿或这些音素的联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特定含义的联想。正因为这样,诗人能更多地运用语音象似,巧妙地利用语音来体现诗歌不同凡响的声音效果。下面我们将分析诗人肯明斯是如何利用通觉类语音象似性来阐述思想。
如在诗歌“ECONOMIC SECU”中,肯明斯故意把“security”、“curious”和“excuse”三个单词中的相同音节[kju:]放到每行末尾押韵,来强化诗歌主题“经济保障不过是一个荒谬的借口。”
第二次教学《故乡》时,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先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初步熟悉课文,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主要分析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先要求学生在文中画出闰土、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再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有哪些变化――读懂课文,理解变化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理解变化的原因;作者写出这些变化想告诉读者什么――探究小说的主题。同时也学习了人物描写方法和对比的写法。第二课时主要品悟语言,重点段落精读。至于课后作业关于小说主题多样性的理解,只选择一两个较浅显的让学生议议,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读,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
以后在教学《故乡》时,我基本上采用的是这种方法,效果还很不错。教学这篇课文对我的启发很大,那就是一个老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有灵气,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注入自己的灵魂。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呢?
一、 课前要备好自己的课
所谓“备好自己的课”是指教案是自己原创的,而不是抄录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下来的,是适用于自己的课堂的。
⒈结合学情,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开发
目前的新教材是开放的,处处有许多“留白”,这不仅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有思想的老师总是能在完成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取舍开发,他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地“用教材教”。比如数学,他可以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可以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比如语文,不是每篇课文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有侧重点。对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都教,可能只让学生在课外读一读就行,但他可能会补充一些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中来品读。
⒉敢越雷池,有创新精神
陶行知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是开辟精神。”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为此,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探索和创新精神,需要不断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构思新方法。一个没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必然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创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
⒊批判地运用备课资料
日前,教学参考资料五花八门,甚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往往是照抄一通,至于自己的课到底要如何去上,根本不想,结果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课前不磨自己,课堂上去磨学生,很多低效、无效的课堂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案原创,并不排斥备课资料。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他的案头也有教学参考书,但他不抄,而仅作为参谋而已,作战思路、作战方法还得由自己定。面对各种资料,必须批判地运用,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适用自己的,必须通过筛选,再融入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要用心去写教案,拒绝因应付而抄录。
二、 课中要敢于张扬个性,追求教学风格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新的教育理论像风一样东南西北地吹过来,往往搞不清该跟哪片云。一个有思想的老师,绝不人云亦云,绝不邯郸学步,总是执着个性,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与思考中沉淀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不断地改进。通过模仿―选择―成型―创新的过程逐步形成。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第一步,模仿的目的是对不同教学风格有所了解,不断熟悉,但不能简单地模仿,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模式,贵在随势,盲目模仿反而弄巧成拙。在熟悉众多的教学风格后,根据个人的特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模式。选择了某种教学模式之后,就应该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做初步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朝这一方向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就是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层次的教学风格的过程。这种创造是自觉地将教学艺术运用于教学实践,将各种教学要素融为一体,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 课后善于反思
教而不思则罔。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同时站上讲台的老师,善于反思的老师总是成长快。做有思想的教师,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能时常进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因此,我们应常常“三省吾身”,认真地解剖自己:当学生违纪时,我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我的课上得不好;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是否由于上课未听懂……然而,一个可悲的事实是,极少有老师站出来勇敢地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更多的是怨天尤人,埋怨学风,埋怨班风,埋怨学生不来神,就是不反思自己。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敢于认识自己、反躬自省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当你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还做得很不够。面对周遭的教育现象,我们只有不断反思、不断追问,才会让我们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条理,在内因和外因的不断促变中去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担当起作为教师的责任。
一堂课结束,必须坚持问自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在备课时是否考虑到了这些因素;难点突破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双边活动的方式是否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多层次性;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是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是否及时到位,是否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培养学生能力上还有哪些不足等。把这些思考在课后写下来,这既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还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他不但反思自己,也反思别人。反思别人,是指对别人的教育教学进行思考:他的这种教法好吗?好在哪里?适用我吗?还要进行哪些改造才适用于我?如此等等。这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考等都是一些好方法。
四、 课余要勤于学习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时空,提升理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中,如果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就可以大胆拿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为我所用。即使他人的教训,同样也有借鉴作用,可以避免走弯路。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尤其要养成阅读教育报刊的习惯,因为教育报刊能快速地反映人们对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是教育动态的前沿,是教育新理念的前沿。阅读它们,能帮助教师用相对少的时间获得相对多的信息。
一、领域的拓展
近两年出版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趋势,应该说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与研究内容的细化。
首先是研究时段上的拓展。我国的出版史研究中,印刷革命兴起的晚清和民国时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中之重。近两年的研究也不例外,《民国出版史》、《民国出版的特点探析》等为代表的专著和论文,占据着出版史研究的主要份额。对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张元济等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物的研究云蒸霞蔚,反映着民国出版史研究的盛况。但近两年的变化是民国之外其他时段的出版史也得到了集中的研究。
一是晚明时期。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晚明的图书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此,张献忠的《明中后期书商的市场意识和竞争策略》、许军的《明末纸价急降与大众图书市场的繁荣》、陈清慧的《明代藩府刻书研究》、章宏伟的《明代杭州私人刻书机构的新考察》和《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潘星星的《晚明杭州坊刻曲本研究》、罗志的《明清政治文化与内府刻书》等从图书市场、出版机构、出版物等方面对晚明图书业进行了审视。
另一个时段是宋代。宋代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关节点之一,不但出现了活字印刷的革新技术,而且宋代市民文化蓬勃兴起,为私刻的兴起准备了经济和读者基础。对此,杨玲的《宋代出版文化》、周宝荣的《走向大众:宋代的出版转型》、郭冰丽的《宋代私家刻书之贡献》等,立足于宋代的出版市场进行发言,重点探讨了出版业兴盛之后,以儒家经典和历书为核心的出版物,如何重建了新型的思想世界和都市文化秩序。繁盛的出版业同时催生了当时先进的出版制度,袁的《图书版权保护始于宋代》和杨春密的《宋代版权保护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探讨了人文性凸显和制度性缺失的宋代版权保护;方宝璋、高月梅的《论宋代的出版管制》,则从另一侧面考察了宋代出版制度的局限一面。宋代开始,官刻大型图书兴盛,以《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为代表,系统整理了传统文化。苏勇强、陈久恩的《北宋经书子籍刊刻与“典籍中心主义”》、王建华的《唐宋时期道教典籍出版史研究》,张立园的《中国古代养生典籍出版史研究——以宋元养生典籍出版为中心》等,都从具体的典籍出版案例入手,探视了典籍的大量印刷传播与宋代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出版地域上的拓展。出版的繁盛,历来与经济、文化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出版史的研究地域也多集中于这些地方。譬如宋代的开封、杭州、苏州、南京,明代的杭州、建阳、眉山,近代的上海和北京等地。近两年的研究中,一些非中心区域也获得了不少关注。譬如山东地区的出版,近两年就有唐桂艳的《清代山东刻书史(一)》、任利荣的《清代山东坊刻举业书研究》、杨轶男的《清代运河城市聊城的坊刻出版业》和《市民文化视阈中的清代山东运河城市民间坊刻:以聊城书庄为中心的考察》、李红霞的《胶东书业与民国时期的济南出版业》等文章。作为一个在出版史上并未占据核心地位的出版区域,能得到如此关注,此前是不多见的。其他地域,尤其是一些非经济发达区域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如关于四川的张忠《民国时期成都出版业研究》,关于山西的张苏梅的《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崔波的《1949年前山西境内新华书店的出版事业综述》,关于甘肃的白玉岱的《甘肃出版史略》、张晟国的《陕甘宁边区图书出版事业研究》,关于藏区的白冰、孙洋洋的《康巴藏族地区民族出版研究》,关于内蒙古的胡红梅的《民国时期呼和浩特蒙文编辑出版活动之概述》、哈顺通拉嘎的《“东蒙书局”之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虽然只是地方出版史研究的吉光片羽,却反映出当前的出版史研究由中心地域向全方位区域的一个转换。
二、视角的转变
中国的出版史研究,经历过几次大的研究视角的转变。早期的研究,注重于史料的收集。从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孙毓修的《中国雕板源流考》到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张静庐《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都延续着史料传统。直到当下,史料传统依然有着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之后,宋应离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宋原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出版史料》、袁亮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等,仅从书名就可看出编者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模式是最为吃力的,也最见功夫和价值。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研究思潮的引入,把出版物视为影响社会变革的文化元素来进行探视的研究视角逐渐兴起。这一研究视角抛弃了在文本内容或者出版机构内部进行史料考辨的研究路数,把探究的重点放在了出版物和出版机构与某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上来。这些研究者大都来自于文史学界,他们从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切入,使中国出版业的历史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近年来,随着媒介环境学派的思想在国内影响越来越大,加之文化研究思潮、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等西方学说成为热潮,走这种文化研究思路的人越来越多。以近两年的研究来看,周其厚的《中华书局与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张世海的《论商务印书馆与中国出版文化》、肖超的《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肖朗等人的《民国教育界与出版界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王云五的人际交游为考察中心》、王建辉的《教育与出版——陆费逵研究》、高奋的《前国内重要翻译机构的出版活动与西学的传播》、冯保善的《明清江南出版业与明清话本小说的兴衰》、刘天振的《明清江南城市商业出版与文化传播》、代晓冬的《“民族镜像”的认同之舞:试论〈新青年〉的出版史意义》、喻永庆的《〈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张霞的《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博玫的《中国近现代出版理念与知识分子现代性转型的内在关系》等一大批成果,都采用了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换句话说,在近两年的研究成果中,某某书局、某某人物与某某文化现象的关系”这样的题目,已经成为出版史研究一个不胜枚举的研究现象。
史料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思路,构成了出版史研究的主线,至少在近十年内,出版史的主要成果是可以划分在这两大门类之下的。但近年来,随着出版学科的日渐成熟,出版史研究的另一视角——“出版”研究,开始成为学界逐渐考虑的一个问题。1982年,罗伯特·达恩顿发表开创性的论文《什么是书史》,从出版学意义上,为书史的研究画了一个循环的圆圈。圆圈从作者开始,经过编者—印刷商—运输商—书商—读者等多个环节,构成了图书出版的全过程。因此,“出版”意义上的出版史研究,似乎更应该从以上的几个关节点入手进行考察,而不仅仅是出版内容的审视。在这种思路之下,近年来的研究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2011年10月,赵健的《范式革命: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1862—1937)》从书籍装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书籍设计的现代性如何发端这一问题。其采用了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在线装书到洋装书这一图书形制的转变之外,又探讨了平装书具有的现代化表征、版面结构与阅读习惯的革命等版本之外的问题,从而具有了现代出版学的特征。此外,近两年体现出版史研究中“出版”特征的,还有出版流通和出版制度的研究。出版流通方面,杜金的《明清民间商业运作下的“官箴书”传播——以坊刻与书肆为视角》和《清代高层官员推动下的“官箴书”传播——以陈宏谋、丁日昌为例》二文,从民间、官员两个层面分析了“官箴书”的传播方式,甘于黎的《中国古代的“佣书”业与图书流通》,则从古代出版业独特的“佣书”现象入手,分析了印刷术发明之前的图书流通渠道。出版制度方面,张运君的《晚清书报检查制度研究》、袁的《图书版权保护始于宋代》、杨春密的《宋代版权保护及其社会功能研究》、范军的《略论中国近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三种形式》、张天星的《晚清报刊摘录转载的实践与中国现代版权制度的建立》、王昌善的《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吴科达的《近代中国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历史反思》、罗执廷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民国出版机制》等等,从不同方面审视古代版权、出版审查等制度因素,也反映了出版业改制后出版史研究的一个自觉回应。
三、理论的凸显
出版史,在欧美学界的对应产物,应为“书史”(book history)。欧美学界的书史研究,起步很早,也更为成熟。尤其是书史理论方面,产生了罗杰·夏尔提埃《文本、印刷、阅读》、罗伯特·达恩顿《什么是书史》、戴维·芬克尔斯坦等《书史导论》和《书史理论读本》、媒介环境学派瓦尔特·翁、伊丽莎白·爱森斯坦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和理论著作。近两年,随着出版文化成为学术热点,一些学者也开始涉猎出版史元理论的研究。
对于出版史理论来说,首先要提到的是刘光裕发表在《出版史料》上的《关于出版史料学》和《关于出版史料学(续)》。刘先生提出“出版诞生是出版史的历史起点,出版诞生以前的历史是出版的史前时期”;“书商的作用与读者传写的作用,两者此消彼长,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成功”;“从出版学分析,……读者传写兼有书籍生产与书籍流通两种功能”等等。诸如此类观点,都代表着老一代学人对出版史研究理论的拳拳之心。刘先生在综合学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出版史料学的建议,是本土学者试图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史理论的报春之燕,其意义是不能单纯用理论创新的尺度来衡量的。
其次是对西方书史研究的引介。2012年底,何朝晖先生翻译了英国学者戴维·芬克尔斯坦和阿利斯泰尔·麦克利里合著的《书史导论》。两位作者多年从事书史的研究和教学,编过知名的《书史理论读本》,涵括了西方学界的所有出版史理论。《书史导论》就按照《书史理论读本》中的分类,从书史理论、媒介技术、读者理论等多个方面,集中梳理了20世纪西方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变化趋势、学术流派和理论方法。理论介绍之外,西方书史的专题研究著作,近年来也翻译日盛。2011年8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荷兰H.L.皮纳的《古典时期的图书世界》,概括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图书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读者范围和阅读习惯的演变,以及经典文献的传播过程。2012年12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启蒙与出版:苏格兰作家和18世纪英国、爱尔兰、美国的出版商》,上下两卷,系统研究了出版业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作用,同时涉及英国、美国和爱尔兰的出版业。可以说,对于中国出版史研究理论的建设,如果要向西方学界寻求资源的话,书史理论的介绍和书史专题著作的译介,正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就此而言,近两年的出版史研究在这方面的步伐是明显加快了的,譬如商务印书馆的“书史译丛”,列了《书史导论》、《莎士比亚与书》等六本,而不再像此前那样把某一本放在“社会史”、“文明史”之中进行译介。
四、研究力量的多元
出版史的研究力量,最初是由古代藏书家们组成的。编制目录,考辨版本是藏书家们经常从事的工作。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开此源流,此后徐康《前尘梦影录》、钱曾《读书敏求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等一直到清末民初叶德辉《书林清话》、叶昌炽《藏书纪事诗》,都是藏书家从事出版史研究的代表。到了当下,这个传统依然余脉流传。譬如近年来在期刊界异军突起的谢其章先生,就是国内民国期刊收藏的翘楚。他借助丰富的藏品,《创刊号剪影》、《终刊号丛话》、《书呆温梦录》等一批书话体的集子问世,保留了一些出版史的原始材料。此外,近年来出版史研究界的知名人物如收藏古籍的田涛先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陈子善先生、亦编亦作的姜德明先生等,也都有着藏书家的身份。
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新出版业的兴盛,出版家和编辑家成为出版史研究新的力量。张元济《校史随笔》、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杨家骆《出版学》、平襟亚(秋翁)《三十年前之期刊》等,都有出版家的切身关怀。此后赵家璧《编辑忆旧》系列、张静庐八卷本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延续了这一传统。当今出版史研究界的先进王仿子、宋应离、方厚枢、吴道弘、李瑞良等先生,都从事编务多年。新世纪以来,出版史界有两套大书,一是宋原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出版史料》,一是原新闻出版总署领导领衔的《中国出版通史》,前者的主编宋原放早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来又担任了出版界的领导;后者的作者群体中,好几位都是出版界的元老。中青年一辈的学人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范军先生、曾主持长江出版集团的王建辉先生,也是出版人从事出版史研究的典范。
但近年来新的变化,是出版史的研究力量日趋多元。一是研究群体的多元。在藏书家和出版人之外,出版史的研究队伍首先加入了一批与出版学科关联密切的文史学者,并带来了前文所说的“文化研究”视角。此外,一些自然科学如医学、理学、农学等学科,也开始认识到作为一种主要媒介,出版业的变革,带给知识系统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值得所有学科去审视。二是专职研究群体的出现。对于出版史的研究力量,我们提及藏书家、出版家,或者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总有些旁敲侧击的意味。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出于什么初衷,出版史的研究都不是本职工作。近年来,则出现了一批专一从事出版史研究的学人。他们一方面来自研究机构,主要是社科院系统和原新闻出版总署下设的新闻出版研究院。另一方面来自大学,或是设在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学科,如北京大学的王余光,南京大学的张志强、徐雁,武汉大学的吴永贵等;或是设于文学门类的编辑出版学科,如复旦大学的姚福申、河北大学田建平等。如果从广义的出版史来说,还可以加上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先生以及他的众多弟子。这些专职研究者,与其他学科旁敲侧击的研究者一起,构成了当下出版史研究力量百花齐放的局面。
(王鹏飞,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苏晓珍,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孤岛文学期刊研究”(项目编号:13YJC751056)和河南省社科项目“‘孤岛’文学研究——以文学期刊为中心”(项目编号:2011CWX007)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只停留在作业和应付考试的层面上。这不是学生的错,也不是语文的错,而是语文老师的错。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发现文学的美,发现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先让学生爱上语文,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务之急。人说“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而我要让学生明白“一词一语文,一语一人生”。从学期初起,我坚持向学生渗透“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力求将课上得灵活轻松,让学生感觉“语文是一场游戏,语文是一种情趣,语文是一种智慧,语文是一个美丽奇妙的世界”,消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恐惧和厌倦。所以在学生阅读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尽量多搜集一些美文,领着学生品读,品词,品义,品人,品情,甚而上升到品技巧,品章法。在这一点点的品读当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升着。
二、远离死水无澜与课堂喧嚣
1.自由讨论激发兴趣
一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巧妙,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高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外部因素,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内因。要着实把握好从现实中来到生活中去,能激发学生真实的生活感悟与体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新教材中的导学环节,首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学生围绕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或上台演讲,或自设问题,或生活小品,形式不拘一格。讲一段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设一道扣人心弦突出重点的题,演一出人间酸甜苦辣的小品剧。如我们在教湘教版"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时,首先要求学生上台讲自己知道的有尊严的人或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发言,由于讲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事,或名人或生活,所以学生讲的真实,有真情实感,启发也说得特别深刻,课堂中激起学生心底的涟漪,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导入新课成功地进行了铺垫和引路。
一节课由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而导入新课,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展现在课堂,风采在瞬间,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昂,课堂导学就成功了一半。
2.学设问题合作探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一节课应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明确那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学会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教师提出问题告诉给学生,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思考过程,而是被动的学习,机械的接受,实践证明课堂效果并不好。人们都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的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不让学生学会走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这里最关键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要站在创新育人的高度。否则,"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学设问题,自己发现问题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好的体现。对教学而言,就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自设问题,自己积极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的大脑开发,对人的思维锤炼,对人技能培养,对人能力的提高。效果差异截然不同。
新教材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学会设问解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改与创新的重要一环。
3.成果交流拓展提升
学生提出了问题,探究了问题,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团队协作能力。一旦自己经过苦解决了某个难题,成功,喜悦,激动之情就会溢于言表,学生也不例外。我们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现,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我风采的拓展提升,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狠抓这一环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主动学习能力,获得知识和自信心。让学生也亲身感受到学习是快乐而富有意义的事。"二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流后手中的就只有一个苹果,而二个人一人一种思想交流后,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
思想品德课教师引导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成果,增进友谊,培养集体的凝聚力,而且可以取长补短,找出自身差距和不足,促进自己再次探究学习,深化提高,更好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如此引导既拓展思维,又培养能力。
4.创设情景 敢于成功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会共处和生存。学习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导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导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和实践。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验。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现实中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看,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师生隋感出现隔阂、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意识和物质水平失衡等不良倾向;从教育环境角度看,存在“重智轻德”的认识误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存在着不相协调的现象,“5+2=0”的问题普遍存在。为此,中小学校就应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方面下工夫,力争在队伍建设、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保障机制上寻求新突破,实施“四个四”工程,切实加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打造四支队伍,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人力基础
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学校德育工作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从“育人先育师”着手,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一是精心打造班主任工作队伍。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完善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和激励制度,加强班主任的学习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二是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根据教师专业结构及其爱好特长,选拔一批学有所长、教有特色、富有经验、敬业奉献的教师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以“问题学生导师制、”家校联系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心理咨询信箱为载体,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强化学科教师德育意识。围绕新课改学科培训、好课标准研讨等研训活动,督促指导教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落实有机的融人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当中,加大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四是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长开放日、推行家访制度、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提升家教水平,为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营造“第一环境”。
二、突出四个重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实效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不良倾向,中小学校要围绕四个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扎实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搭建四个平台,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