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5 10:5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18-04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以达到预期根治目的。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切除大量的组织,手术创伤面较大,从而可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进而导致患者术侧肢体功能发生障碍及改变患者的躯体形象等并发症,以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够显著地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欠佳。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延续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的一种典型,也是医疗护理走向社区服务的扩展,从而延续护理服务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满意度[41。我院就护理延伸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乳腺癌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研究组患者45例,年龄21~49岁,平均(37.6±4.9)岁,其中小学学历13例,初高中文化12例,大专以上学历2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为20~47岁,平均年龄为(37.2±4.7)岁,其中小学学历15例,初高中文化8例,大专以上学历17例。两组患者年龄及各项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规入院指导、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方法及健康指导,出院后定时进行电话回访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研究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干预: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邀请治疗效果理想的患者为其讲解在各治疗期间的心理调整方法;为同患乳腺癌的病友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接触氛围,使患者拥有积极的治疗心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对治疗充满自信。此外多角度的指导患者,从主观上改变患者的不良治疗心态。(2)行为干预:术后初期为限制患者的肩关节活动,需要对患者术肢体行肩关节包绕;抬高患者术肢体,指导并协助术肢体伸指、腕部关节活动;护理人员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血块凝结的现象。(3)认知干预:讲解围术期相关知识和手术肢体功能锻炼的作用,减少或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缓解疼痛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手术部位的肿胀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术后护理: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家庭支持、社会关系等等情况,及时为患者的需要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指导、并嘱咐患者坚持术肢体功能锻炼,定期电话回访,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

1.3评价指标

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17-36)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项目。

依从性评价标准:完全依从主要是指患者主动按时完成规定动作锻炼;部分依从主要是指患者处于被动,同时动作不完整或者锻炼次数减少;不依从主要是指偶尔进行功能锻炼或者不进行锻炼;依从率=完全依从/总例数×100%。

优良率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患肢上抬高度与健侧肢体的差值进行评价,优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5cm,良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在6~10cm,差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在10cm以上。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数据,(x±s)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的情况分析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82.2%,对照组为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585,P

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优良率为91.1%,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54,P

3讨论

篇2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29-01

妊娠期大量进食和高脂肪饮食均可阻碍胰液和胆汁的正常引流,使胰腺细胞受损,出现急性胰腺炎(AP)。妊娠期AP较非妊娠AP病情重、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因而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共收治5例妊娠期AP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年龄25~33岁,妊娠16~35周。初产妇4例,经产妇1例。均有上腹胀痛, 4例伴剑突下压痛,1例伴剧烈恶心、呕吐及腹胀。所有病例做B超检查均发现胰腺增大伴胰周积液,4例并存胆囊结石、胆囊炎,1例CT检查发现胰腺轮廓增大,胰腺密度不均匀。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生育要求选择治疗方式。

2 护理

2.1 加强监护①严密观察宫缩的频率、强度及胎心音的变化,给予吸氧,6~8 L/min,防止患者缺氧造成胎儿神经损害。患者先兆早产,遵医嘱应用硫酸镁治疗,严格控制滴速(<2 g/h),以免出现呼吸抑制。并将10%葡萄糖酸钙10 ml作为解毒剂,置于患者床边以备急救。该例患者未发生镁中毒,胎儿情况稳定,5 d后宫缩停止。②SAP需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腹痛、腹胀程度、性质、特点;遵医嘱补充晶体和胶体液体,维持有效循环容量,积极纠正休克。外周静脉补充营养需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监测肾功能,预防低钾、低钠、低钙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患者非常担心胎儿的健康及能否安全渡过分娩关。妊娠晚期增大上抬的子宫压迫胰腺,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致使胰液排出不畅,若精神紧张可导致Oidds括约肌痉挛,从而加重病情[1]。给予个体化心理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予孕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

2.3 营养支持SAP患者因严重胃肠功能障碍及长期禁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肠道屏障功能损害、菌群移位,造成胰腺、胰周及全身感染。①在肠道功能恢复前以肠外营养(PN)为主,遵医嘱经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途径补充全营养混合液(TNA),全天匀速输注。本组行中心静脉营养1例,外周静脉营养4例。中心静脉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每日消毒后更换无菌敷料贴膜1次,每日更换3 L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导管,定时巡视,定期做穿刺点培养,如培养结果阳性,及时拔管,以免引起更严重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②随着胃肠功能逐渐恢复,血淀粉酶正常,开始过渡到肠外营养(PN)加肠内营养(EN)。EN液浓度、速度应循序渐进,温度36~40℃为宜。当患者完全适应EN时,开始行全肠内营养(TEN)。EN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一过性腹泻,每日可多达10余次,可减慢滴速,降低浓度。未出现腹泻,在经EN同时恢复经口进食,并最终过渡到全口饲。饮食顺序由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饮食过渡,如米汤、鱼汤、豆浆、稀饭、面条[2]。进食原则少食多餐,循序渐进。

2.4 术后护理

2.4.1 预防产后抑郁:因术后留置管道多,病情重,而且产后体内激素的变化,患者容易悲观、烦躁、激动。多关心、体贴患者,注重个体化沟通。同时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及心理疏导,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不良情绪。本组患者未发生产后抑郁。

2.4.2 产褥期护理:观察伤口渗血及阴道流血量、性状,子宫收缩情况。行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浴,2次/d;外阴擦洗,3次/d;定时开窗通风,限制探视,用空气灭菌机行室内空气消毒1 h,2次/d[3]。观察患者有无乳汁淤积、头昏、乏力、嗜睡、厌食、咽喉部异物感、咳嗽、排尿刺痛、伤口红肿、硬结等异常情况。本组3例剖宫产患者术后子宫收缩良好,恶露少,术后乳汁淤积,给予肌内注射乙烯雌酚2 mg,3 d后症状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

2.4.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将导管贴上标签后与引流装置正确连接固定。分别观察记录引流物的量、色、性状及是否通畅,防止导管滑脱、扭曲、堵塞、污染、移位。

2.5 康复期护理讲解胰腺炎诱发因素及易复发的特性,指导患者产后节制饮食,勿盲目进补,进低脂肪、营养丰富、易消化软食。指导家属做好新生儿喂养、抚触和沐浴等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强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及交流,协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讨论

妊娠期胰腺炎少见,发病率约1/6 790[4],75%发生在妊娠晚期。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妊娠期妇女盲目进补、暴饮暴食;②生活水平提高,部分患者存在高脂血症;③妊娠剧吐所致十二指肠液反流;④部分患者并存胆道疾病。这些因素使胰腺充血、脂肪栓塞或胰腺实质脂肪变性从而导致胰腺炎发生。此外,增大的子宫压迫胰腺管导致内压增高及内分泌的影响,可使胰腺泡分泌增多,导致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发生胰腺炎。SAP本身是一个连续进展性的动态过程,病死率高,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严重腹腔高压、早期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停止排便排气,腹部压痛、腹胀明显,而且当妊娠并发SAP更加重患者病情,腹腔高压更为严重[4]。上述一系列病情变化,若不及时中断或逆转其病程演进,异常激活的胰酶造成自身损害的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炎症细胞,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5],极大威胁母婴生命。根据妊娠期特点实施护理,对降低由SAP引发病死率有重要意义。如做好重症监护,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治疗AP,最大限度减轻创伤和防止感染,创造最佳手术时机;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解除心理顾虑,预防早产,保护胎儿健康。手术后针对特殊生理期,做好产褥期、腹腔引流管等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理的变化,加强沟通,防止产后抑郁症及SAP术后并发症。行剖宫产者康复阶段,注重饮食调养和新生儿喂养,协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8

[2] 吴莉,丁洪琼.1例先兆早产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2):75-76

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5-0083-02

产后42 d内是妇幼保健的关键阶段,关系着初产妇能否顺利调整心理适应角色变化、能否实现产后康复、能否掌握好产后母婴保健知识以及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1]。因此探索延伸服务在促进母婴产后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多种帮助和支持,促进妇女和婴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2]。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2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200例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初次分娩,年龄21~32岁,平均(27.5±4.23)岁,根据住院病历号的奇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试验组产妇住院病历号全为奇数,对照组100例产妇住院病历号均为偶数。试验组平均年龄(27.21±4.56)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1例(早产5例),剖宫产分娩59例(早产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62±4.06)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3例(早产4例),剖宫产分娩57例(早产4例)。两组产妇均活产、单胎。两组初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产妇接受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护理服务。

1.2.1 试验组 延伸护理服务参考文献[3-6],对产妇提供的服务内容有:(1)为产妇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入院诊断、分娩方式、手术方法、术后诊断、出院日期等建立电子档案,并通过回访,及时更新信息,以便于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2)针对产妇产后生殖器官形态变化进行康复治疗,即应用现代医疗修复技术进行子宫复旧,帮助体型修复,协助产妇解决泌乳不足的问题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3)对初产妇产后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产后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经常随访产妇,与产妇积极沟通,给予产妇安慰和关怀,并且嘱咐产妇家属对产妇的心理变化予以重视,关怀初产妇,并解决产妇困惑。(4)组织孕妇和家属集体学习婴儿的护理知识,并对关键内容进行演示。(5)新生儿护理服务指导,早期医院进行专业的护理并指导家长学习,住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家长护理情况并给予指导。护理内容主要有:为婴儿建立电子档案;婴儿抚触;婴儿沐浴;婴儿游泳。每周定期随访一次,连续6周,共42 d。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加随访次数,其余时间可电话随访,了解初产妇及新生儿具体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一次家庭随访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母婴健康状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7]。

1.2.2 对照组 住院期间接受传统护理服务,42 d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同试验组。

1.3 评价指标

(1)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问卷调查结合随访情况,对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打分,同时调查产妇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2)母婴健康情况:包括母乳喂养情况、初产妇心理、辅食添加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试验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母婴健康情况比较

试验组母婴在母乳喂养情况、母亲心理状态、新生儿护理及辅食添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整体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济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产妇产后保健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也对相关医疗保健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虽然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积极服务,但由于医院与家庭脱节,导致产后母婴健康保健服务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些新妈妈和新生儿在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9]。因此探索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有良好的实践意义。目前而言,延伸护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护理人员直接上门为新妈妈提供包括心理安抚喂乳喂养技能指导及辅食添加知识培训、婴儿护理技巧等在内的护理服务,能通过促进新妈妈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掌握好护理技能、提高母乳喂养比例、迅速排出恶露等方面促进产妇康复并切实提高新妈妈对新生儿的照顾水平[10]。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母婴在母乳喂养情况、母亲心理状态、新生儿护理及辅食添加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例数较少,整体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延伸护理服务,切实促进了产妇知晓母婴保健知识并掌握相关技能,促使产妇尽早调试心理,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既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也提高了新生儿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产后延伸护理切实提高了母婴身心健康水平,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回.60例产后延伸护理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14-115.

[2]范桂红,王秀清,方淑彩,等.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73-74.

[3]王小雨.产后入户随访对母婴保健影响10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5):301.

[4]王娴娴.产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方式与途径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353.

[5]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81-1982.

[6]周丽娅.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35-36.

[7]焦蕤.产后延伸服务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9):799-800.

[8]陆少霞,粱燕华,吴秀娥,等.对产妇实施延伸的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107-110.

篇4

血液透析结束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护理人员从心理、饮食、用药、血压监测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通过信件、网络、电话随访、病友会等方式进行延伸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1心理护理延伸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因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对其身心和家庭、经济均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对未来的治疗和生活感到悲观失望,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家访、信件、网络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消除其悲观、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饮食护理延伸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电话、网络及随访等各种方式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饮食上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尿量+500ml),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3~5g/d)[3],严格控制每天的进水量和进食量,根据患者体质量、每周透析次数以及个人口味和喜好,制订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膳食食谱。

1.3用药护理延伸服用降压药物是血液透析患者降低血压的重要手段,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仍需坚持服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定时与患者随访交流,了解其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提醒患者及家属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并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按时测量血压,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血压稳定。

1.4血压监测护理延伸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监测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患者利用家庭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血压发生异常变化时应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控制,若控制效果不佳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1.5健康教育护理延伸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病友会,常规每15天组织1次,及时了解每例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告知患者透析班次,提醒患者按时做血液透析,若出现不良症状随时与透析治疗中心联系。

1.6观察指标延伸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1.7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从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从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18/18),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83.3%(15/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脑梗死后的抑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延伸护理"的研究进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为接受延伸护理,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住院期间均接受健康教育(疾病的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康复锻炼等相关知识。出院时均告知康复锻炼及按时复诊要求。

延伸护理在以上基础上给予4个"一"服务。前2个"一"是指每半个月"一"次电话随访、每个月"一"次入户随访,重点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康复锻炼情况,症状、血压等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及时复查相关指标;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心理安稳指导。后2个"一"是指给患者留"一"个联系电话,给患者指定"一"名责任护士,患者有疑问及时来电并找相应责任护士反映病情和咨询。

1.3抑郁的评定 Hamilton编制发表的抑郁量表目前广泛应用于抑郁状态的评定,本研究也利用该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随访时进行评分。>17分为轻度抑郁,>20分为中度抑郁,>30分为重度抑郁。

1.4患者随访 患者出院后3月,对所有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评分,判定其抑郁情绪。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两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纳入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5±11.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A检查和头颅MRI检查,并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其中前循环梗死36例,后循环24例,入院时平均NIHSS评分为(5.3±2.8)分,入院时Hamilton抑郁评分为(10.7±4.2)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基础NIHSS评分及Hamilton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抑郁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3月进行随访及Hamilton抑郁评分。结果提示对照组11例(36.7%)评分为有抑郁,其中5例轻度抑郁,6例为中度抑郁。观察组抑郁人数为3例(10%),其中1例为轻度抑郁,2例为中度抑郁。两组抑郁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梗死后的抑郁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约为40%~50%[1]。脑梗死后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所谓的延伸护理,实际上服务模式,是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目前,延伸护理已被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如金秋月等人的研究显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又如吕慧颐等的研究提示了延伸康复护理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长期效应及社会对康复的认知度[3]。我们的研究也把延伸护理应用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管理当中,观察了其对抑郁的影响。对照组(常规护理组)随访中有11例抑郁患者,而观察组(延伸护理组)只有3例,提示延伸护理管理科降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

以往的研究显示脑梗死后抑郁更容易发生于女性脑梗死患者。另也有研究认为脑梗死后抑郁与梗死的部位有关,前循环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4]。但是从基线资料可见,两组的性别构成比及梗死部位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基本可排除性别及梗死部位对本组研究结果的影响,提示延伸护理应该有效降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

那么,延伸护理是如何影响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①提高了患者的遵医率。如白润莉的研究@示延伸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在合理饮食、坚持康复锻炼、自我监测血压、规律生活等方面的遵医率[5]。正因为遵医率的提高,患者功能的恢复更快、卒中的二级预防更有效;②延伸护理深入到家庭,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心里上更加积极面对疾病;③延伸护理能更多的让患者认识脑梗死,更及时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消除患者的疑虑,从而增强其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④延伸护理深入家庭,更能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使得患者及时得到治疗方案的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提示延伸护理可以减少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玲俐,张志瑁.卒中后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J].中国卒中杂志,2007,2(11):2907-2911.

[2]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24):146-148.

篇6

2006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200例,其中剖宫产63例(3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7例,新生儿203例接受产后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期产妇200例,其中剖宫产70例(1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0例,新生儿101例为对照组,出院前同样接受病区责任护士有关母婴保健知识的常规教育;对实验组产妇在出院前讲解延伸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母婴保健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做好详细的登记以便联系。

方法:①设立产后“亲情服务”中心小组 :在产科门诊及病房的护理队伍中选出资历较深、临床经验丰富、语言沟通能力较强、富有爱心、有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人员6人,组成产后“亲情服务”中心小组,其中由产房的护士长为组长,“亲情服务”中心根据产妇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在产褥期为母婴提供充满“人情味”的多样化的保健服务及连续性的、专业性的帮助和支持。②亲情服务“中心小组上门服务:

产妇出院后,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保健问题,如母乳喂养困难、新生儿皮肤及脐部感染、新生儿护理问题、产妇心理适应问题等,需要护理人员指导及帮助解决时。由产妇提出或产妇家属提出建议,有亲情服务”中心的人员进行有偿的家庭访视服务,上门服务前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及需求,上门时必须穿上医院专门为“亲情服务”配置的粉红温馨色调的服装,同时佩戴胸卡,服务后征求产妇及家属意见,并跟踪服务。 ③电话咨询:在产科设“亲情服务”咨询电话,通过咨询电话,指导新妈妈解决在产后母婴自我照护中的常见的问题,产妇在家遇到困难时可随时电话咨询,护理人员会给予咨询者满意的指导。 ④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

在产科门诊设“新妈妈”课堂,产妇满月后,新爸爸妈妈们自愿参加,进行互动式的小教学班,每次15~20人,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宝宝养育及自我康复经历相互交流,育儿技能比赛、产后疑难问题咨询,育儿专家授课或解答疑问,技能示范;寓教于乐,以人性化服务,巩固产妇及丈夫为人父母的技能,增添信心,使产褥期成为幸福快乐的过程。

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两组产妇均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参照文献自行设计[1],结合互动活动中产妇经常提出的问题,设立问卷的项目。问卷项目的内容包括:①孕妇的基本情况、分娩及喂养方式等;②接受医院延伸服务情况以及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③产后母婴健康状况、产妇角色适应及心理状况、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技巧的掌握等。由产妇自愿填写调查表,根据自己的感受或问题产生的程度不同,按5分制评分,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

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营养状况、产前及产后的教育方面相似;年龄在22~36岁,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母婴健康评价及保健知识需求的项目都有较高的反映,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腹泻、脐部及皮肤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实验组为91%,对照组为63%(P<0.01)。在产褥期皲裂、乳汁分泌不足、乳汁淤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

讨论

医院的延伸服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我院开展延伸服务的形式特点是:产妇根据需要选择服务形式,产妇的家属可以参与有关的活动,在家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通过电话得到保健人员的帮助,或根据自己的需要请服务中心的人员上门服务;产后“亲情服务”中心人员处处为产妇着想,耐心热情的服务,不仅为产褥期的母婴提供了连续性的帮助支持,以及充满“人情味”的关爱,还能与产妇成为好朋友,成为产妇的精神支柱;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有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走向家庭,提供优质的母婴保健服务,扩大了服务领域,是临床整体护理的延伸[2],通过延伸服务,能及时得到医疗质量的信息反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也从不同的角度补充了社区的服务力量,解决了产妇出院支持不足的问题,拓展了医院的服务领域,促进了医院自身的发展,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需求是现代医院的发展方向。

母婴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繁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产褥期妇女和新生儿及早期婴儿属社会的高危人群,此期,母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期,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必然存在着诸多健康的问题。需要给母婴提供有效的、连续的母婴保健支持[3]。

社区母婴保健服务由于其职责、作用权限,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家庭对母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避免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产妇出院后母婴保健服务、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产褥期母婴健康的需求,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c)-017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 for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cervical cancer operation.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and discharg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provided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supplied 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t admission and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admission(P>0.05).The scores were both increased in the quality of life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Cervical cancer;Self care;Quality of life

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为宫颈癌,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宫颈癌手术治疗后,虽然切除肿瘤,但是患者常需要面对巨大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远低于正常人,且同时低于其他疾病患者。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目的不单单是对患者生命进行保障,同时也需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更能准确反映患者治疗及康复情况。目前公认的患者疗效指标之一为生存质量,故如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护理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1]。在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持续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对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给予护理延伸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出院的宫颈癌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宫颈癌且手术治疗后出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30~72岁,平均(41.4±4.9)岁;病理类型:10例鳞癌、10例腺癌;文化程度:5例本科,5例大专,4例中#3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年龄31~74岁,平均(42.6±5.5)岁;病理类型:11例鳞癌、9例腺癌;文化程度:5例本科,4例大专,5例中专,3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具体内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发放出院指导事项书,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并给予支持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延伸服务,具体内容如下。在出院前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详细指导,告知患者自我护理方式如测量血压、体温以及脉搏的方法等。给患者发放“专科知识宣传册”以及“出院指导卡”, “专科知识宣传册”内容包括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等。“出院指导卡”包括饮食、运动、用药以及疾病监测方法等,并使患者知晓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复诊时间以及科室电话。医护人员每月至少一次通过电话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每周至少一次给予患者邮件提醒。电话时间应为下午2~4点,通话时间>7 min,通话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真诚的倾听患者诉求,认真解答患者疑惑,并向患者强调下一阶段的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患者当时体征情况及癌症扩散转移情况,提醒患者注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服药剂量,令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运动方式,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护理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自我护理量表内容包括饮食干预、服药管理、症状管理、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每项总分2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好。采用欧洲癌症功能与治疗研究机构设计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生命质量量表内容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提升,但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却始终不理想[2]。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接受放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3]。患者因对疾病了解不足及对手术存在误解,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在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4]。张友梅[5]研究表明,在宫颈癌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护理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延伸服务为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持续的护理指导,通过电话或者家庭访问等形式与患者保持联系[6],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治疗情况,给予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指导,提醒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指导患者服药剂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7],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积极认真回答患者疑惑,倾听患者诉求[8],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延伸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护理范围不再局限于病房内,通过对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宗旨[9]。

本研究显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在入院时无显著差异,出院6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给予护理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康复更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变歌,顾浩.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124-125.

[2]戴斌,陈文兵.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50-53.

[3]伍李明,王丽.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4):677-680.

[4]肖惠敏,郑建伟,兰秀燕,等.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对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15-419.

[5]张友梅.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6):I0015-I0016.

[6]营克琴.对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后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99-100.

[7]周春兰,李晓瑾,李文姬,等.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663-665.

[8]刘小红,张子云.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31):3955-3957.

[9]田莹.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延续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51-352.

[10]张玉颖.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1(6):143-145.

[11]高平.护理延伸服务在改善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01-104.

[12]王兰芹,田松焕,程欢.延伸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36-2039.

[13]秦洁丹,蒋兰芳.延续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1-223.

篇8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选择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50例,将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32例,女93例,年龄16~70岁,平均(43±8)岁,1型糖尿病64例,2型161例;延伸服务组:男136例,女89例,年龄18~72岁,平均(45±7)岁,1型糖尿病患者66例,2型1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接诊,进行床边健康教育,定期集中讲课,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延伸服务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指导外,出院后1周内电话或上门随访,以后每2周一次,1个月后每月一次,并建立随访档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状况、是否执行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是否遇到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并征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两组患者均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血糖检测。血糖控制标准及疗效判断:空腹血糖在4.4~6.1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4.4~8.0mmol/L之间为控制佳,8.0mmol/L以上为控制不佳。医院从保健服务中心和病区责任护士中选定资深护师6人组成保健服务小组,其中管理者2人固定,其余4人兼职,她们临床经验丰富,态度和蔼,富有爱心,沟通能力强,具有人文关怀理念,随访工作,由病区责任护士具体执行,护士长全面监督,建立专册登记随访方式、次数、和基本情况。

2结果

对照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44例,不佳81例,血糖控制率64.00%;延伸服务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98例,不佳27例,血糖控制率88.00%。两组比较,χ2=3.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除遗传因素外,糖尿病是一种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已是公认的事实,饮食不合理、缺乏锻炼、吸烟、缺乏依从性……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务,是医院临床整体护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3.1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服务的必要性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易致人死亡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协同努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医护服务。实施社区医疗保健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其职责、作用有限,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家庭对健康保健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把服务延伸到院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

3.2对糖尿病患者延伸服务可提高健康指导的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瞩、指导的服从或遵守[2],表现在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患者的依从是治疗有效的基础。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现象和保健重点,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3]。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对医生护士的嘱咐会逐步淡忘,依从性降低。延伸服务能监督患者遵从健康指导的内容,维持其依从性,继续认真遵守医嘱。有报道约84%的患者愿意接受随访和健康教育[4]。患者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联系,不仅增加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也给患者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平时电话随访中可以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的干预,及时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行为。

3.3延伸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患者满意延伸服务的这种形式和内容,说明这种护理工作的扩展形式,将服务延伸到院外,避免了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5],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状态,且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护理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而且能体现出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张缨,洪水玲,裘佳清,等.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499.

篇9

延续性护理服务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主要针对在出院后仍然存在较高护理需求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现场咨询等措施将医院高质量、专业水平的医护服务延伸到社区与家庭,使护理服务方式变得更为现代,既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了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也更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也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二胎”的全面开放,出现产妇的年龄日趋高龄化的现象,随之带来的是对产科护理工作更高的需求。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是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护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也将是产后护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40例高龄产妇采取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高龄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年龄均≥35岁;(2)均为单胎分娩;(3)顺产;(4)未合并内科疾病的并发症;(5)均无交流障碍,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6)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其中观察组年龄35~44岁,平均(38.3±1.8)岁;妊娠周期36~42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27例。对照组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39.1±1.7)岁;妊娠周期36~43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4例,自然分娩26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期、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住院期间按产后护理常规落实相应工作,如:子宫复旧、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以及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等至出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和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为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拟定高龄产妇产后康复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方式包括电话随访、上门访视、微信咨询等,由经过正规培训的产科护理人员或社区护理人员对符合条件出院后的高龄产妇进行护理服务。具体方法:(1)电话随访:健康服务中心专职护理人员每周按随访的内容进行一次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睡眠、饮食、心理状态、情况、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恶露、会阴伤口等情况,并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指导。(2)上门访视:由社区专职护士定期上门访视,访视内容见产后访视评估记录表。(3)微信咨询:将观察组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将母乳喂养技巧、产后注意事项、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饮食指导、心理减压技巧、育婴知识等放群里共享,并设专职护士24h负责指导与答疑。(4)产后保健操的训练:根据产妇的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环渐进行练习,直至产后6周。出院后由专职护士每周对观察组进行评估与指导。保健操训练方法如下:①深呼吸运动:仰卧位,双腿伸直,全身放松,慢慢地吸气扩张胸部,腰部紧贴着床,然后慢慢地呼气。目的:锻炼新妈妈的膈肌和胸腹部肌肉,提高肺活量。②缩肛运动:仰卧位,双膝分开,并放松,双膝用力向内合拢,同时收缩,然后双膝分开。目的:锻炼盆底肌肉,用助于预防产后尿道松弛而引发的溢尿及子宫脱垂。③伸腿运动:仰卧,两臂伸直放于身旁,两腿轮流上举和并举,举时须与身体保持直角,该运动有利于腹肌力量的加强。目的:锻炼腰部、臀部、腿部肌肉,有助于身形的恢复。④腹背运动:仰卧位,双膝屈起,双足平放床上,抬高臀部,使身体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持。目的:锻炼腰部、腹部、腿部的肌肉,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并防止子宫脱垂。⑤仰卧起坐:仰卧位,双手叉腰坐起。⑥腰部运动: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于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摇摆运动。⑦全身运动:跪姿,双手支撑于床上,左右替向背后高举。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d的泌乳量、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入骨盆时间以及恶露平均消失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表格评估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泌乳量评价标准,以婴儿满足进行评价:(1)乳量多,除能满足婴儿每天所需母乳量外仍有部分剩余;(2)乳量适中,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3)乳量少,无法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调查,总分30分,分值≥10分为抑郁筛查阳性。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态度、效果等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身体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7.2±2.5)d、血性恶露消失时间(18.8±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2±2.5)d,(21.7±5.9)d,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6.8±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2.4),护理满意度评分(98.2±1.7)明显高于对照组(91.4±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篇10

维持性血液透析在挽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命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患者因存在肾脏排钠能力降低的问题,极易诱发体内水钠潴留,因而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并发依赖性高血压,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早期临床上对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常采用降压药物以及降低干体重等干预措施进行治疗,但降压效果却不十分理想,为此,我院引入了序贯透析治疗联合延伸性护理干预,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且透析时间均超过3个月,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1.20±3.64)岁;原发病类型:肾衰竭21例、尿毒症18例、高血液肾病11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51.23±3.65)岁;原发病类型:肾衰竭20例、尿毒症19例、高血液肾病11例。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的+个性化降压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院内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则给予序贯透析治疗联合延伸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S透析机,将可调钠值设定为(140±2)mmol/L,血流量参数设定为250ml/min,每周透析2次。②延伸性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延伸:由于需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其容易出现悲观、害怕、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结束血液透析治疗后应通过电话、信件或者网络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关心、鼓励患者以帮助其保持健康的心态。b:饮食护理延伸:患者出院之前为其指定一份针对性的饮食表,出院之后要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家庭随访的方式监督并指导患者控制每日饮水量及钠盐的摄入量(3~5g/d),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时帮助患者调整膳食食谱,以尽可能的达到营养均衡。c:用药护理延伸:患者在血液透析完成之后仍然需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提醒并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嘱咐患者不可自行增加药量,按时测量血压,以将血压控制于稳定范围内,要告知患者一旦有控制不佳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以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后,测定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干预前,对照组收缩压为(162.3±12.1)mmHg,舒张压为(96.7±6.6)mmHg,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为(124.9±13.7)mmHg,舒张压为(82.8±5.7)mmHg;(2)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为(163.3±13.1)mmHg,舒张压为(94.5±6.8)mmHg,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06.7±9.8)mmHg,舒张压为(74.7±5.2)mmHg;(3)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是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可通过超滤脱水、口服降压药以及改变透析模式等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但某些患者经上述治疗后仍然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相关研究[2]显示,此类患者的发生率约为25%~40%。分析依赖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自身疾病诱发的植物神经功能兴奋;②在透析间期,病人存在有效血容量显著增加的现象,诱发体内水钠潴留;③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存在功能障碍;④患者机体的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抗高压因子存在分泌减少的现象。序贯透析主要是指在前1h行单超滤,通过不透析的方式将血液中的水分快速除去,以有效维持血浆渗透压,同时能够促进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快速向血浆中移动,通过促进血浆再充盈而达到维持血压的效果,在进行后4h的透析时,通过降低每小时的超滤率而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3]。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配合延伸性护理干预,能够将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从院内延续到院外,有助于解决出院后患者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对促进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的用药习惯均有积极意义,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显示,给予高血压患者序贯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延伸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控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彬彬,范凤燕,刘霞,等.可调钠曲线透析和序贯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24-25.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icacy of extended care in the nursing of pediatric pneumonia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hildren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admit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 60 patients,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patients, extended c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icacies, complications, family nursing satisf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ime of breathlessness relief and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Extended care; Pediatric pneumonia;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Gongren Hospital, Wuzhou 54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27

小儿肺炎为临床较常见病症,好发于婴幼儿群体,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报道发现,每年我国小儿肺炎住院数约占45%[1]。临床研究表明,因婴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主意识,依从性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方法的意义重大[2]。本院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旨在提高护理效果,使患儿更好地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3岁,平均(1.8±0.4)岁;病程7~15 d,平均(9.3±2.6)d。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4岁,平均(2.1±0.5)岁;病程8~16 d,平均(9.8±3.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流鼻涕、咳嗽、发热、打喷嚏等症状;(2)均符合小儿肺炎相关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3]。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2)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4]。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1)日常护理:适当开窗,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维持环境的整洁、安静。病房湿度应控制在55%~60%,温度20 ℃为宜[5]。注意患儿的保暖,勤换潮湿衣物,以免加重病情。根据小儿缺氧情况给予适当吸氧,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达到有效吸氧的目的。(2)饮食护理:肺炎患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下降,如果饮食不当易引起腹泻和消化不良,应根据患儿年龄特点选择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喂食时需将患儿头部抬高,以免呛咳。由于患儿呼吸频率过快,导致机体水分蒸发过多,因此,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食用鸡、鸭、鱼等高蛋白食物和辛辣、生冷、酸性食物等。(3)用药指导:服药较困难者,可分2~3次服用,且服用药物时应避免喂水过多,以免呕吐。服用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以免降低药效;禁止滥用退烧药[6]。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伸护理。(1)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疾病、诊治内容、性格特征、年龄等进行充分考虑,采用温柔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交流、沟通,充分利用聊天、游戏、动画片、玩具、电视节目、讲笑话、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治疗对患儿的刺激和疾病疼痛;适当改进病房环境,可放置儿童漫画、玩具等,提高病房舒适度,缓解患儿抵触情绪。(2)因担心患儿病情,其家属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仔细讲解小儿肺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病情、治疗相关信息等,使家长积极配合,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告知患儿家属自我护理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端正自身心态,消除其担心、焦虑情绪;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沟通交流、按摩、抚触。(3)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征询专家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延伸护理计划,包括延伸护理实施方案和延伸护理内容两部分,了解患儿及其家属康复期间的健康需求,评估患儿具体情况,从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指导患者顺利完成延伸护理措施。(4)定期安排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个性化家庭随访,帮助患儿家属解决相关疑问,利于家庭护理效果的提高;组织患儿家属互相交流,让治疗效果良好的家属做经验介绍,使家属自觉采取有利于患儿康复的行为。(5)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特点,定期电话随访并登记,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具体状况,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家庭护理方法、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醒复诊时间,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建立健康档案,在不同阶段追踪回访,详细记录每次回访情况,有效促进患儿康复。(6)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及患儿基本身心情况,安排延伸护理进程,可邮寄、每月1次专题讲座、每周2次电话随访,视患儿家属需求预约复诊、上门服务等;多提供小儿肺炎宣传资料和相关手册,强调要点、重点[7]。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肺气肿、呼吸衰竭)、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0~100分为十分满意,80~90分为满意,70~80分为基本满意,少于70分为不满意)等。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为(3.2±0.4)d,对照组为(5.9±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6,P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肺气肿1例,无呼吸衰竭病例;对照组肺气肿4例(6.7%),呼吸衰竭4例(6.7%)。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2, P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85.0%,其中十分满意20例(33.3%),满意12例(20.0%),基本满意19例(31.7%),不满意9例(15.0%);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6.7%,其中十分满意40例(66.7%),满意15例(25.0%),基本满意3例(5.0%),不满意2例(3.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90,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