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53: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5-0241-03
1乡村医生基本概况
1.1我国乡村医生的特色
我国乡村医生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其前身称为赤脚医生,指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1985年更名为乡村医生,赤脚医生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乡村医生的资格。没有通过考试的,可成为卫生员,在村医的指导下工作。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90万人具有乡村医生资格,有10多万人具有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生数量总共100多万,却承担了保护9亿农民健康的重担。他们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除了初级诊疗还担负辖区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指用简单医疗技术解决老百姓的头疼脑热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甚至有时他们也要调解邻里纠纷、婚姻问题,在农村他们充当了一个混合型的角色。
乡村医生服务功能广泛,服务方式简捷,职业作风朴素。农村没有很多医疗设备,除了个别地方有心电图机,最常见的就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看病也不存在挂号、排队,或是先交钱后看病。他们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和自己的责任心,发挥了农民健康卫士的重要作用,把初级合作医疗建成了较为规范的农村卫生网络。但是他们的现况不容乐观,医生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这些都阻碍了乡村医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 。
1.2乡村医生面对的困难
1)养老问题。乡村医生养老困难的最根本原因是乡村医生是农民,国家没有为乡村医生建立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和民办教师相比差距还不少。在我国农村有文化的人主要是民办教师和乡村医生,前者因为国家重视教育转成了公办教师,但乡村医生没有相应的政策,因而基层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
2)收入问题。乡村医生的收入偏低。从国家层面上说,尚无规定量化的固定收入(比如每个月最低拿多少钱),政策由地方制定,或好或坏、或多或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偿制度。其中提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新农合门诊统筹的方式解决;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依靠均等化的收入解决,2010年国家财政对每个农民投入15元,2011年增加到25元;养老保险问题主要通过新农保的方式解决,国家主管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西部地区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承担。乡村医生的养老收入大概是普通农民的2倍左右,但是城乡仍然存在差别:在农村60岁以后,每人每月补助55元,每年只有660多元。在北京,2010年每人每月补助280元,2011年将上升到310元。
3)后继乏人的问题。政府尚无形成完备的外部制度环境来吸引农村有文化的青年投入到乡村医生行列。限于各种利益纠葛和职业发展有限的问题,大多数乡村医生的子女或者有文化的农村青年不愿做乡村医生。
4)服务能力的问题。相对大医院的医生,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优势是掌握多方面的本土知识,人文、地理、社会、心理及内科、外科都懂一点,但是每一种知识深度都不够。
5)身份的问题。乡村医生是“亦医亦农”的农民,他们希望转成国家公办的医生,由国家发工资,纳入国家单位的系列。国家目前对机构编制限定严格,另外国家财政支出紧张,财政支出预算比较严格,所以现行政策还不能一揽子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
2上海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培养工作
2.1上海市乡村医生基本情况
本市有9个郊区县,1 805个行政村,1 642所卫生室,乡村医生3 520人,服务人口200余万。平均每村卫生室仅有乡村医生2.1人,现有乡村医生队伍中45岁及以上人员占67.5%(乡村医生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4.4%。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直为各级政府所关注,近年来本市围绕国家医改方案,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乡村医生本土化规范培养,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提高在岗人员待遇等,力求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熟悉农村,掌握一定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素质的新型乡村医生队伍。
2.2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2.2.1在岗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对乡村医生严格执业准入。根据《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上海市卫生局于2004年动员组织已获得乡村医师或乡村医士职称的在岗人员参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全市共有2 939名乡村医生获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对余下的长期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采取了“先培训后考试”的方式,对其进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颁发乡村医生证书。通过分类执业管理,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存量乡村医生因政策因素而流失,有效稳定了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业务水平。比如开展在职大专学历教育,自2005年起,依托医学院校,通过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校接受为期4年的大专学历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等手段,逐步提高在岗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累计招收258名学员。
开展定期的岗位培训。通过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施每两年1次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以及计算机操作等。培训结束,对受训乡村医生进行统一考试,颁发合格证书,保证培训效果。
注重现场带教。通过一体化管理,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团队下沉到村卫生室,实地指导乡村医生开展各项安全、适宜的“小伤小病”诊治以及基本的预防保健工作。通过现场带教,带动乡村医生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解决社会保障问题。2007年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本市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通过分类施保的方式,将本市郊区村卫生室所有在岗、退休和因特殊原因离岗乡村医生纳入社会保障。所需经费由所在地区县及乡镇政府予以落实,解除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提高收入水平。贯彻国家医改方案关于“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的精神,2010年7月,我局对全市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上海市郊区乡村医生基本收入和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意见》。通过市、区、镇三级财政对在岗乡村医生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明确并落实到位,使乡村医生年收入能从目前的2.28万元提高到3.2~3.5万元(中位数)。目前,部分乡村医生年收入可达到6~7万元。
2.2.2新一代乡村医生的创新培养机制
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农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乡村医生培养的通知》。在全市郊区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新一代具有临床医学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郊区县均出台了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本区县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激励政策,为他们减免学费、书杂费和住宿费,并每月给予生活补助。2007-2010年全市分别招录了72名、58名、150名 和142名新生入校就读,总数达到了422人。新的乡村医生培养体制首次通过市级层面制定统一标准,明确要求,确保培养工作的长效、有序,有利于保证学员的质量,满足日后岗位工作的需要,实现对现有乡村医生的逐步替代。
目前,2007级学生除1名应征入伍外,其余71人均到全市8个郊区县正式上岗,成为服务农村基层的新一代乡医。新“春苗”的工作包括方便农民,有急病能及时得到救助;督促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疾病预防服务工作;承担全科医生职责,负责计划生育、常见多发病的治疗、小药房管理、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等,使其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乡村医生。
2.3上海市乡村医生培养工作前瞻
1)工作设想一――
当前形势下,乡村医生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乡村医生更符合实际需要?本市城镇化进程进展迅速,但要为各郊区县的200多万农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乡村医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需要的。现阶段培养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较符合上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海重点做好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教育。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工作若干年后,可推荐其在职就读专升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可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的理想人选是本村村民,可以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乡村医生。学生到医高专报到时,须有乡镇政府或区县卫生局的委托培养协议,毕业后统一安排至乡村医生岗位。
2 )工作设想二――
根据需求,确定培养计划,明确未来3年需要培养的既具备大专学历又适应农村工作的乡村医生数量。本市村卫生所共1 642所,其中中心村卫生室787所,一般村卫生室855所。《关于印发2006年市政府实事项目300所郊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单位名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沪卫基卫[2006]5号)的文件中规定:“每个中心村卫生室配备3~5名、每个一般村卫生室配备1~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按中心村4名,一般村2名计算,全市应配备乡村医生4 858名,与现有3 520名相比,缺口为1 338人。考虑未来三年将有1 123人到龄退休,2010-2013年累计需要补充2 461名乡村医生才能基本达到规定的配备要求。
根据最近一次调查摸底,各区县上报未来3年对定向培养生的实际需求约为1 000人,每年平均需要培养约33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在招聘引进新人,建议实行一体化管理,将农村卫生与社区卫生逐步实行工作并轨,人员逐步统一,这样就不再需要单独培养乡村医生。由于各区县对乡村医生需求不同,全部通过高考一把尺子,不能保证每个区县都能招到足够的乡村医生,所以建议扩大自主招生人数,使区县卫生局有更大的自。其次考虑拓宽培养渠道,招收优秀的医学相关类中职生,然后继续两年医学专业的高职教育,可以加快本市新一代乡村医生的培养步伐。
3) 工作设想三――
将乡村医生逐步纳入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落实编制,留住人才,真正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水平。其中关键是妥善解决一体化管理中“人员如何统一”的瓶颈问题,鼓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乡村卫生工作。有效的办法是将定向培养本土化乡村医生逐步纳入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凡通过规范化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经考核后择优录用。例如上海嘉定、金山等区的做法:定向培养生毕业后,由区县卫生局统一分配,采取由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再下派至村卫生室工作的方法,参照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使用管理,待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后,纳入区县卫生局当年度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计划。
各区县可根据2008年市编办、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和市民政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沪编[2008]133号)中关于“编制配备”的有关要求,在区县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和岗位总额内,有条件地择优落实定向培养生的编制。
一、多措并举培养人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
一、临猗新农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必要性
我县的苹果.梨.枣.石榴.桃子.杏和柿子都是在经过长期的失败与成功之后筛选出来的定性品种,这些都有着很大的区域性质。例如我县坡上种植的苹果就有鲜明的区域对照性。坡上的土质属于黄土,土质松软,抗旱力强,不易结块,碱性很小,很适合苹果的生长环境要求,产出的苹果果肉鲜美,甘甜可口,色泽鲜艳,易于储藏。而在坡下,土质属于褐色土,水分容易蒸发,又属于碱性土地,苹果生长在这种土质上就会严重影响到它的口味及果面的光泽。而枣正好适宜在这样的环境区域里生存,这种地理区域上的筛选是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同时也是品种对我们地理区域的选择。选好对的产品后接下来就要有对的商品经营模式,我们的传统模式是等着果客上门收购,几乎也是由着果客在定价位,为什么这样呢,那就是我们还缺少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现在的农村有一小部分人也会自己弄个小作坊之类的深加工产品,但是在质量上和产量上与市场的竞争上都缺乏力量,“一村一品”正是靠引导村民放弃一手一户式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采用联合起来的规模化生产方式而获得成功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是它组织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而我县的产品,特色都可以说是上流的,但是为什么卖不上价位呢?那就是我们缺乏品牌意识,缺乏产品的知名度,怎样提高我们县的农产品知名度呢?那就要靠我们的农户自己去为我们的产品注册商标或者是县领导为我们县的产品注册了,唯有有了商标,才可以打出我们的名气,打出我们的实力。
二、发展“一村一品”的典型事例
临猗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一半的土地都种了苹果,因缺乏经验,产出的苹果卖不出去,形成销售难。农民对苹果这一产业毫无信心,就在这关键时刻,在北辛卓逸村的王万保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王万保凭着闯一闯的精神,当年就将全村及周边村果农的苹果全部卖出,一下子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年收入也比往年翻了几翻,于是王万保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首先在村里建起了恒温果库,使全年无论什么季节都能吃上苹果,当年果库的效益相当可观。另外,为使这一产业顺应市场需要,他毅然决定注册了王万保牌果品,成立种植、销售合作社,一下子名声大振,万保牌苹果远销三晋大地。近年来,农产品安全是头等大事,他着眼这一大事,大胆对他的合作社进行了无公害认证,这让他的产品再次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但这些仅仅是个开头,近两年,王万保的苹果在全省组织的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这对一个庄稼汉来说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也正因为这项荣誉,使他对苹果这一产业上档升级又作起了文章。为了使果品的品质、质量上档升级,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果品在色泽、甜度、红度、大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有了好的产品更增添了他销售苹果的信心,几度把苹果打入北京、武汉、上海等地超市,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销售大王和行来带头人。
三、“一村一品”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动物防疫队伍青黄不接
从本地已有的资料看,一是乡镇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乡镇兽医的年龄30岁以下的很少,以40~55岁的居多;二是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由于体制等问题,基层兽医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新鲜血液难以补充,影响了工作开展;三是基层防疫人才缺乏,原有防疫人员不能适应疫病防疫技术发展要求,而新防疫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基层防疫人员素质不高,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文化程度偏低、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的意识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生活,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干部还兼做其他事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发展后劲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体制改革后组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从人员情况看比较复杂。有从事多年兽医工作的老兽医,也有兼职的或不懂业务知识的人员,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影响,难以吸收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业务培训较少,素质低,专业技能难更新,致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难于胜任新时期防控动物疫病工作。
2.基层动物防疫难于监管
在农村,畜禽养殖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使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难以全面推广。现行的动物防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制订的动物防疫策略、技术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监督执法强制手段不够,不能有效打击阻挠、抗拒强制免疫现象。近年来,为鼓励农民养殖致富,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如能繁母猪、新建或改造场区建设、奶牛等补贴,将这些补贴直补到养殖户手中,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但是未能与强制免疫工作结合起来,有的养殖户拿了政府补贴,仍不按照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等工作,出了问题还要求相关部门补偿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赔偿,就到处上访。发生疫情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现象严重,病死畜禽依法处理难,传染源难于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动物防疫执法困难。
二、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对策
1.加强宣传,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
加强宣传,加强监督和管理,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要认真宣传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要帮助畜牧兽医站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票证管理制度、防疫注射规程、检疫规程及动物检疫员管理制度等,通过有效的制度促使其搞好自身监督和管理,使检疫执法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逐步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良、精干、高效的队伍。
2.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工作
让广大基层防疫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及时更新,提高对兽医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首先,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兽医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一方面促使基层兽医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另一方面形成广大群众对执政兽医的信任和有效的群众监督;其次,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每年由财政解决一定培训资金,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对于从事畜牧、防疫、检疫、兽药执法以及兽医诊疗等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加强法律及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三,要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疫病防治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集中培训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在培训的过程别要密切联系大专院校的知名老师,定期强化对基层防疫队伍的培训。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旧知识的更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3.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
村级防疫员队伍作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在整个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要按照要求制定《乡村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以乡镇为单位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和防疫工作协议书,实行合同化管理,量化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将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加挂畜禽标识、建立防疫档案、监测和报告动物疫情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将工作绩效与经费补助挂钩。同时,实行动态管理,防疫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乡村防疫员队伍。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技术装备
由于基层兽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装备、技术手段落后,使得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因此要提高动物检疫队伍的战斗力,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检疫队伍,而且还要用先进的硬件配套设施加以装备。要多项投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基层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如必要的通讯储运设施、影音取证工具,分析检测仪器、快速检测设备和检疫行业标志服装等,各级政府应将此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尽快改善目前基层检疫部门技术装备落后状况,以适应现代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5.建立强有力的考核用人机制
将动物防疫考核结果记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能有效督促政府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投资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搞活用人机制。坚持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积极吸收有知识、有经验的畜牧兽医人员进入基层防疫队伍。要实行考录制、聘任制、合同制等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保持队伍的应有活力。
参考文献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城市化建设事业目前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系统的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1%,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从国际标准来分析,城市建设速度超过50%之后,就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出现较大的提升。要想保证城市化发展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进行,就要对市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进行完善,保证市政建设活动更加有效、科学以及持续,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事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它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1]城市市政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不断加大的投资力度、体质改革活动顺利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不断完善;建设总体水平显著提升等不同方面。要想在在此基础上提升市政建设水平,就要对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以及处理措施,保证城市发展以及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统筹区域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市政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区域有着较大的差距
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呈现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基础设施键位比较完善的区域一般集中在城市中心或者周边一定距离的区域,一些偏远郊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为落后,这从根本上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对于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只有制定出较为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方案以及设计书,对于其余基础设施相关建设工作进行落实,才能够保证不出现任何不均衡问题。
(二)市政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差距较大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市政企业一般会比较重视关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这是保证经济发展持续进行的主要途径,城市基础设施不同建设活动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基础设施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均衡的状况,道路交通设施已经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在近几年内已经对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意识开始不断提升,但是,与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比较,其发展速度依然较为落后。
(三)市政基础设建设活动缺乏统筹协调力度
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在进行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方案编写内容存在很多缺陷,基础设施整体布局以及选址等工作都不能有效进行落实,提前对各种信息进行,但是具体的实施工作较为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导致工作安排不科学,很难有效对其进行控制。[2]很多基础设施布局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从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城市市政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各项基础设施行业分布较为零散,建设活动之间缺少配套以及协调,导致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复现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一)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配置的实际水平
在进程市政建设活动中,首先要对城市建设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对规划活动进行合理布局,从根本上保证城市空间实现集约型、高效性的布局分布。[3]对于城市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的现状,要保证城市空间布局朝着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市政建设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解决城市发展空间,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推动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以及进步。
(二)实施低碳环保的管理模式
市政建设过程中,不仅好考虑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现状,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人与自然之间的稳定和谐发展。[4]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要保证市政企业在进行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环保节约的材料以及方法,建设能源消耗,对各种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市政建设项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三)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市政项目建设以及施工水平在新时期环境下得到较大的提升,保证建设资金的稳定投入是整个市政建设活动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水平来分析,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能够保证市政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这样还能够减轻当局政府的财政实际压力,促进建筑行业实现不断发展。通过多种合理有效的途径或者合法的渠道来对社会各界实施项目招标,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5]利用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解决市政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保证市政建设带来更大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四)加大监控力度,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就要对质量监督工作加大控制力度,首先进行定期抽检以及随机抽检的检测制度,保证市政工程在两种检测制度的共同约束下提升工程质量,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施工材料实施“双保险”,从根本上避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以及损失和事故。改变传统的监测工作方法,实施全程监测,市政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原料、施工过程以及生产过程,要改变传统的通过检测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的方式,从产品形成的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环节来把握产品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水平。[6]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适应现代市政在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建立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决策,明确工程管理方面的权利、质量责任、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建设管理道路。
结语:
我国市政建设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从城市发展总体水平来分析,市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析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市政单位或者市政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还要对不同的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进步的实际状况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施合理科学的规划,保证各种制度能够准确落实,不断提升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推动市政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浩.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之己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2] 陈建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3).
[3] 杨子跃.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投资与合作 ,2013(8)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南地区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创造普通但又具有地域特点、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的学校建筑。最终,结合以上理念并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构思和设计龙坪子村小学。
[
关键词 ]乡村教育;小学建筑;乡土材料;地域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48
1项目概况
1.1方案背景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是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地带上的一座小学,与云南省级文化名村可渡村毗邻,同时也是滇黔两省村落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办学思维有了新的升华。所以,对教育的硬件设施需求也迫不及待(见图1)。
1.2方案提出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二是,再加上近几年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山区的经济,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也投入许多。三是,现有的教学建筑老旧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了。
1.3项目意义及目的
此次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探索乡土建筑、环保节能建筑,让在农村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能够舒适快乐学习的教学建筑。特别是在当代混凝土,钢架建筑充斥的年代,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回归,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自然、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活主题,已成为当下追求的新潮,当然公共建筑(学校)亦是如此。
本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龙平子村小学建设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小学典范;让家长放心;营造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探究当地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建筑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设计意义。
2调查与分析
2.1地点分析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位于龙坪子村的东面,北面与贵州省隔河相望(可渡河)、南面紧靠自然山地,坐南朝北、东面是逐级下降的耕地,地势较平缓、西面紧邻居民区,交通方便。立体气候突出,大部分属温带气候,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区属亚热带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特别是冬季气温比较低(见图2)。
龙坪子村小学整个用地地形相对平坦,略似一个水壶形。坐南朝北夹在两山之间,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470米,最低海拔1480米,高差990米。
2.2现状分析
学校规划面积8560m2,学校现在有632名在校学生,1到6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还有3个班的幼儿教学班(大、中、小)。在校老师15名,及一些后勤人员(注:在校生包括滇、黔学生)。
学校现在有2栋老旧教学楼,1栋半新教师住宅楼、1栋半新一层的公共厕所、1栋新建一层的保卫室。一部分住校学生暂住老式的教学楼里,没有食堂,没有大的公共交流的室内空间、室外活动空间。如图3所示,校园环境很简单,主要是要预留建设空地来做绿化,且没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绿化面积也不够。
2.3问题分析
学校的建筑老化破旧,且建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学校规模;建筑没有考虑环保节能设计;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校园显得有些杂乱;校园建筑只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模式,没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学生的室内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把学习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我们认真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理环境,通过对景观的最大化设计来提升校园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研究项目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建筑材料(回收砖瓦)的运用和结构(砖混结构)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来达到建筑的最优化。
3规划方案设计
3.1规划目标
建立人文校园:以龙坪子村小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轴,继往开来,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山地园林校园:节地为主要目标,配合地形,体现山地特点,营造园林校园,使校园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学习交流场所。培养生态校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合理组织建筑布局形态,以优化的设计体现校园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运用先进节能技术,使建筑更加环保健康,使校园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校园。学校规划呈现的是对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的开放与包容姿态,对具有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保留、传承,追溯历史的文脉记忆。
3.2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生态化原则:设计始终坚持节能与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开放性原则:以开放的原则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继承与创新:设计应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地域性原则:设计应延续龙坪子村的历史文化,体现龙坪子村的地域特色,营造山地园林景观特征。
3.3规划理念
以“脉”相“承”,包容向上,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脉”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字,人类通过血脉繁衍生息,通过建筑,书籍、习俗等传播文化。“脉”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通过当地的文化研究和发掘,我希望以“脉”为载体,以“承”为目标。达到包容向上的规划愿景和独具特点的建筑设计,也是对处于滇、黔交会处的龙坪子小学的一次全方位解读(见图4、图5)。
3.4规划结构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用地结构,形成“单环,两轴、九片区、一核心”。“单环”单环主要是指整个校区的消防通道。“两轴”,一轴是以从入口到校区尽头的文脉轴线,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另一轴是以南北的空中廊道为包容连接轴线,暗喻滇黔两省通过可渡河聚集在此共同学习交流。“九片区”:是把各种不同功能区很明确的划分开来。“一核心”是以空中廊道的读书亭为核心,把整个校区分为内院和外院,同时也把幼儿教学区和小学教学区划分开来,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见图6)。
3.5规划功能分析
根据学校的功能构成的特点,结合用地形态,把次要功能区布置于整个校区的西侧,主要功能区基本上和原来的位置不变。空间形态上采用连廊的方式把各主要功能区联系在一起,方便教学管理。在校区的各个节点中插入公共交流空间,这也符合当代以及未来学校对学生教育教学(与人交流)方面的要求。学校功能分区清晰,交通组织便利,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组织景观及建筑组群形成了较好的校园风貌(见图7)。
3.6规划道路分析
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使用要求,沿西侧道路设置礼仪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也便于形成完整的文脉轴线,在东侧沿次要道路设置次出入口。方便疏散和来自不同方向的学生上课。同时,校园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校园内人流道路流线,以读书亭为核心联系着各个功能分区,方便,明确、流畅。并预留停车场,停车场地分为生活停车场和工作停车场,这样既方便又安全(见图8)。
4建筑方案设计
4.1建筑设计概念
4.1.1概念来源“索桥”
这座索桥横跨可渡河,连接着贵州省和云南省,当地许多贵州省的孩子们都是通过这座索桥来到云南省的龙坪子小学上课学习。这座索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载体,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滇、黔两省人民的相互包容,团结、友爱的象征。
4.1.2概念抽象“丝带”
丝带柔顺、细腻,而丝带也是使人联想到纽带,纽带又是“联系”的另一种解读。暗喻着滇、黔两省学子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4.1.3概念的延伸“团结、友爱、包容”
概念的延伸,绿色的丝带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在此项目中,丝带又代表滇黔两省人民团结,友爱、包容的寓意。
4.1.4概念的运用“桥堂”
“桥堂”的概念,是源自对当地地域文化有着特殊含义的索桥和项目的特点——学校项目而来的。用桥抽象而来的丝带串联着几个主要的功能区,既方便而又符合项目特点。在项目中心地带的读书廊就很好地诠释了桥、丝带以及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见图9)。
4.2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如图10所示。
4.3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
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如图11所示。
5结论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呼声日益渐高,乡村学校建设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龙坪子村是一个地处滇黔交界的地方,中间隔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可渡河,素有“桃花溪水天上来,烟波浩渺可渡关”的美誉。本着以“脉”相“承”,包容向上为校园规划理念,我们对龙坪子小学的规划与建筑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努力将学校打造
图11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成一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乡土公共教育建筑空间。同时,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筑规划及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了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终我们期望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能为我国乡村小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文娟,赵小凡,张丹玮.能效投融资研究[J].中国市场,2014(28).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墓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挖掘道德资源,包括对家规家训的重释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转换[4]。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传统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制度与非制度形式,民众娱乐、传统活动等系列活动形式,融于乡村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德育的载体。乡规、村规、族规等道德规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习惯法作用。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公共秩序、移风易俗、推动乡村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6]。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撒并,机构上收,弱化了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丽江市在农村地区乡镇设有营业网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三家机构,其中农行仅有3个网点,邮政储蓄在乡镇设立的机构均不办理对公业务,农村信用社就成了农村支付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
(二)农村地区金融网点机构人员数量少,且业务素质与金融产品“扩容”需求还有差距
由于农村金融网点机构留不住人才,再加上支付结算人员少、忙于应付日常业务,对新上线运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知识、票据知识以及其他支付工具不熟悉,对新业务系统操作不熟练,对票据和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知识不掌握,不但影响了现有业务系统作用与效率的发挥,而且制约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三)农村地区受传统习惯的局限,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普遍不高,新型支付工具难以推广
长期以来,无论是乡下农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形成了现金结算的偏好。相比之下,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具有专业性强、手续繁琐的特点,加上农村地区对这些结算工具认识不足,因此对它们的利用程度较低;另外,银行卡的年费和工本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办卡的积极性。
三、相关建议
(一)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优惠和扶持,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设网点,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让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走进农村,同时进一步完善“农”字号支付结算服务功能,为它们创造条件,发挥这些农村营业网点的作用,其他银行也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力度,承担起为“三农”服务的社会责任。
(二)提高结算人员素质,增强结算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4-02
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休闲体育经济、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体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将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主要指在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休闲体育建设,引导农民依据自身资源和需求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加强组织和宣传,形成新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有效机制。农家乐体育休闲发展推动政府引导与农民自身发挥作用相结合,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与体育文化等建设的新兴产业,政府加强对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发挥出政府的调控功能;同时还要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使新农村体育经济文化得以积极健康的发展。
农家乐休闲体育方式的形成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健康意识,促进了农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在农村营造出和谐健身气氛,同时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到体育健身的热潮中。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农村有效健身机制。政府在农民体育健身热潮中引导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带动群众参与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政治建设提供基础。
二、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休闲体育资源蕴涵着独具魅力的地理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吸引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前去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这些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农村环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农家乐休闲体育的立足点,通过推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特色产品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休闲体育产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在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提升农村的环境和发扬农村的整体精神风貌。从提升综合环境的角度,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开展增加了农村体育健身设备、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可以优化农村的综合环境。从发扬农村精神风貌的角度,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以其老少皆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涵,强身健体、实现自我的功能作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需要,必将对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体育文化对人口素质作用分析,农家乐休闲体育对体育文化建设最直接作用是吸引农村人口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中,提升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从而让他们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另外,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农村人口从事了体育健身活动,就自然把闲暇时间从扑克、麻将、甚至赌博等活动中脱离,把拼搏进取的精神融入自身,从而显著提升内在素质。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影响主要指在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经济、文化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休闲体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休闲体育产业制度,以农家乐休闲体育产业解决农村就业等社会问题。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在农村的农家乐休闲体育消费和投资对农村地区来说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家乐休闲体育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农家乐休闲体育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由于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迅速和广泛,其工作岗位增多,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为不具备太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中、低层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纳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论
休闲体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的体现和客观需求,而农家乐体育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泛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农村休闲体育工作,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活跃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为全面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现阶段,我国很多省市都已经开始了对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大力的建设,这不仅将所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同时也便于农民学习先进的职业技术,因为农村社区培训实际上就将培训给直接送到农户门口,农户可以就近学习。现如今,我国很多省市在这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使得更多的省市加入到了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中,但是在发展建设中,一些省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体现如下:
第一,某些省市领导依然不够重视,因为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一些省市领导更多的关注城市建设,教育经费也倾向于城市,这就导致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明显不足,不仅缺少场地,还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正是如此,我国的农村社区职业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第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这与培训资金不足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自身没有实践经验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农民越来越多的是选择进程务工,城市中的很多行业对农民工的需求非常高,比如保安、物业管理、汽车修理等,但是因为教师通常是来自毕业生,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通常都是边教边学,其教学水平可想而知;第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个省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再加之,各个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所以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不一,有些地区各方面制度建设已经相对完善,但是有些地区甚至还未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不愿意长久的成为农村社区职业教师,另外,很多教师没有相应的职称,交通、住房也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很多优秀的职业培训教师只能选择离开。
2 加强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随着农业生产逐渐的实现了机械化,很多农村劳动力闲置下来,因其没有相应的就业技能,即使到城市务工,也只能出卖劳动力。但是如果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能够掌握相应技术,进城务工时,就可以选择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收入也会增加,也就能够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可以帮助农民工更好的就业,这就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也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短期上看,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可以提高每位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而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职业培训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经济的作用。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成功开展培养的大量专业人才,必然会为当地的企业注入强有力的力量,促进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量优秀技术人员的聚集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的投资,这必将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促成当地经济的腾飞。
3 加强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区
发展农村社区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离不开有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协调,所以,政府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把农村社区培训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大力提高硬件建设,建设与现代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践操作设备。二要促成资源整合,探索多部门联合办学的道路,加大职业培训机构与当地基础教育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3.2 努力创造条件引进专业人才
人才是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瓶颈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适当放宽吸纳人才的条件,积极引进各种人才,特别是“双师型”人才。一是要吸引那些高学历的人才,现代的工人绝不单单是靠体力干活,还要靠头脑,所以,农村社区职业培训不仅要培训技术,更要提高农民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二是要大胆吸纳在某领域具有过硬技术的老工人做实践老师或者技术顾问,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缺乏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工人的言传身教是不行的。三是要加强城乡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建立农村社区职业培训与城市的职业学校互相交流的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农村社区职业培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