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54: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外合作交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月日—月日,在县举办“天佑德杯”第届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本届赛事是历届比赛中参赛队、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共有51支运动队、462名运动员参加,其中8支外国代表队,16名外国选手参加了比赛。本届赛事第一次有外国选手抢渡黄河成功,在六年的赛事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为了鼓励参与者勇于拼搏精神,本届赛事特设了“抢渡成功奖”,凡参加预赛成功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每人奖励200元,并颁发《抢渡成功证书》,旨在通过这种特殊奖励手段来吸引更多游泳爱好者加入到极具挑战意义的黄河极限挑战赛中来,最终把这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体育赛事办成一项深受国内外群众喜爱的游泳竞赛活动的精品赛事。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赛事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万人次,同比增长17.4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146万元,收入同比增长13.6%。赛事期间,全县13家宾馆,10家招待所和50户撒拉人家2200张床位入住率达100%,其中仅撒拉人家接待游客12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万元,具博艺旅游公司参观人数达到5000人次,销售石画产品3000余件,销售收入达20万元,以上数字说明,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所给举办地带来的无论是对外宣传,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转变政府理念等方面的功效远远超过了体育赛事本身,应该视为成为旅游、文化和公共服务产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赛事举办六届来创下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要政府投入,完全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的国际赛事纪录。
2、申办了首届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
今年我们申办成功了首届“五彩神箭杯”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比赛在尖扎县举办,共有45支运动队,6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有8支外国运动队参加了比赛,其中波兰队还获得了传统弓5人组第二名、韩国队获得传统弓5人组第三名,法国队获得反曲弓5人组第三名。
我们依托赛事,举办了首届“五彩神箭杯”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高峰论坛。本届论坛以“中国射箭民俗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为主题,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渊源和文化内涵,共同探讨民族射箭传统与民族文化的变迁及保护、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射箭运动的文化品牌效应。中国民族传统射箭专家、原国家射箭队教练徐开才,中国著名射箭运动员、国家射箭队教练、世界射箭竞标赛冠军孟繁爱等100多名国内外知名的射箭运动专家和记者参加研讨。论坛以扩大民族传统射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的,旨在通过这个平台,推动不同地域文化的来往与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拉近高原民族与现代世界的距离,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友人了解、了解体育。
3、承担了第届省运会成年组项目的竞赛任务
第届省运会共有全省20个地区、17个行业系统代表团组队参加本次运动会,有4486名运动员参加了24个大项比赛。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赛程,共有6人次破2项省成年纪录;共产生金牌282枚、银牌229枚、铜牌251枚。
本届省运会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各省(市)运动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通知》,从宣传学习、健全制度、监督制约入手,促使赛风赛纪有了很大的改善,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和谐的竞赛环境,组委会对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打分项目也派出了有实力的赛事监督,对各项比赛进行重点监督。本届比赛严把运动员资格审查关,严格按照“省第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中的参加办法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对不符合规定的运动员,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接受所有代表团的公开监督,办理制作运动员参赛证,有效地避免了冒名顶替等问题的发生。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工作进展顺利,各赛区赛风赛纪良好,做到遵守赛纪,服从裁判,尊重对手,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29个代表团、55个代表队、32名裁判员、478名运动员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
本届省运会体现以群众体育为主、竞技体育为辅的办赛原则,突出全民健身,淡化金牌意识,设立了群众喜闻乐见且参与广泛的趣味项目,扩大了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4、参加了第届全国体育大会
我们组队参加了在举行的第届全国体育大会,25名运动健儿参加了中国式摔跤、攀岩、公开水域游泳三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公开水域游泳比赛成人女子2000米团体三等奖的成绩。
本届赛事正值发生强烈地震,全国人民情系灾区,全力抗震救灾的时机举行。我们邀请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参加了开幕式,利用现场直播的时机向全国人民表达了谢意,并展现了600万各族儿女坚强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和自信、自强、自立的新形象。
5、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发挥各单项协会骨干作用,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强协会建设,开展30余项(次)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展示活动。我们指导钓鱼协会举办了“中国移动杯”全国钓鱼锦标赛(站),共有全国29家俱乐部、26个省市队,共244名运动员参加国内最高水平的垂钓竞技较量;棋类协会组织了西部七省(区)围棋联赛,共有来自内蒙、陕西、甘肃、新疆、宁夏、、等七个省(区)的八支队伍4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健身气功协会组织了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暨省第七届千人健身气功展示活动;门球协会组织了“黄河流域杯”部分省市门球邀请赛;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义海能源杯”全省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比赛,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总体来看我省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社会认知度较高。
6、完成了国际间体育交流和合作任务
今年我局系统共有17人(次)因公出国(境),其中厅级4人(次),处级6人,科研人员3人、运动员2人(次)。外事工作严格按照“两办”规定,根据总局任务通知书和国外邀请单位邀请函件,经局党组研究,外事主管部门审批出国执行比赛、培训、考察任务,没有计划外和违规出国的现象。
今年我们还接待了台湾体育总会赴青考察团和澳门体育发展局、体育记者考察团共41人,向台湾和澳门的体育同仁介绍体育发展的情况,加强了体育的交流和合作。
二、存在问题
1、赛事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今年黄河极限挑战赛争取到了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企业赞助款25万元,解决了部分赛事经费,但企业对该项赛事的宣传要求期望值过高,目前还未寻找到长期合作伙伴。
2、体育协会建设水平较低。各单项体育协会三无问题十分突出(无专职人员、无专项经费、无办公场所),协会数量较少,骨干老龄化现象严重;资金短缺,搞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体育场地与运动设施不足,普及全民健身有较大困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落后,个别协会活动不经常、作用不明显;管理人员文化层次不高,办事效率偏低。
三、几点经验
1、要加强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地处边疆,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政府给体育社团的投入极少,我们在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方面有相当大的压力和困难。今年举行的届省运会,财政拨款严重不足,企业赞助又不能补足经费缺额,为搞好赛事我们积极与体彩中心协调,争取了200万元彩票赞助款,在30余项(次)比赛中均冠名为“中国体育彩票杯”,既合理使用了“体彩”公益金,又树立了体育社团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要不断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省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今年我们组织了30项(次)群众体育竞赛展示活动,特别是千人以上的大型活动,如体育舞蹈、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展示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今年,我们又成功举办了中国“五彩神箭杯”首届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邀请国内外民间射箭爱者来参加此次盛会,搭建起国际间民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3、要加强体育社团骨干的培养。每年我们都安排社团骨干参加全国性的骨干培训班和各类展示、竞赛活动,学习外省体育协会建设的先进经验,我们还举办全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安排师大体育学院的教授进行授课,为基层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四、年主要工作
1、承办第届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
为了进一步加强云南工会与越南工会友好往来,提高交流水平,经云南省总工会请示全国总工会批准,自2013年起在北京用三年时间,由全国总工会对越南老街省劳动联团工会干部进行培训。今年6月4日—8日,第一批以谭氏金蓉为团长的越南老街省劳动联团一行10人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在顺应外事发展形势上下功夫,注重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培训工作纳入中国工会外事工作层面中来把握。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工会交往力度,每年都采取培训班、工作论坛、考察互访等形式加强沟通往来,并支持各省市自治区工会开展相关交流活动。云南省总工会对外交流中心抓住机遇,于2012年底多次向全国总工会汇报,积极争取培训资源。对此,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并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外事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坚持把培训工作纳入云南工会在桥头堡建设中创新发展这一高度来把握。省外办对省总工会外事工作加强帮助指导,为云南工会外事工作拓宽思路、扩大交往给予了支持。省总工会对外交流中心认真学习云南外事工作“大周边”、“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大窗口”、“大外事”发展目标的有关指示精神,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培训班的意义,力求把培训工作打造成宣传云南桥头堡建设、加强两国人文交流的平台。三是坚持把培训工作纳入展示云南工会新形象上来把握。省总党组把树立中国工会良好形象作为重点,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专题安排研究,并给予经费保障,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实施。在省总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2010年—2012年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培训工作在滇圆满结束,取得较好效果。在总结三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此次培训省总党组加大了与全总联系力度,并安排专款支持,为首期培训班顺利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再次树立了中国工会良好形象。
二、规划协调到位,在及早加强沟通联络上下功夫,坚持做到“三个及时”。一是及时对接。省总对外交流中心及早动手,加强越南老街省劳动联团联系,明确培训程序,及时与越方达成初步协议,而后做好后续工作,确保整个筹备工作能够有序衔接。二是及时汇报。今年1月份,由省总分管副主席潘红伟前往全国总工会国际部汇报培训方案。经过沟通联系,今年3月份全总国际部回复云南省总工会,负责在京期间培训工作,并在授课安排、经费上给予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培训工作上水平、得实效。三是及时谋划。省总工会对外交流中心不断加强与全国总工会国际部联系,在授课计划、内容设置、教案准备、培训地点、考察方案等方面多次进行沟通谋划,选择最恰当的授课内容,确保培训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外交、中国工会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更好地宣传中国和云南架起友谊桥梁。
三、组织实施到位,在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授课质量。全总国际部与对外交流中心坚持把宣传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工会基本情况、云南桥头堡建设发展形势、云南与周边国家交往概况及对外交往方针政策等方面作为培训主要内容。二是坚持“大方热情、避免铺张”的原则,尊重越方风俗习惯,为他们提供周到服务。省总对外交流中心主要领导前往河口县中越国界线迎送越南工会干部。分管领导在昆明亲自接见,并宴请代表团成员。在北京期间,全总国际部领导也亲自宴请代表团一行,并在中国职工之家全程安排培训班的食宿、授课等活动,尽量体现中国工会的热情和好客。三是注重拓宽视野。在京期间,全总国际部增加了参观考察内容,组织学员参观了全国总工会机关、北京市主要风景名胜,为学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不仅增进了两国工会干部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密切了友好往来的关系,还为下一步做好老挝琅勃拉邦省工会干部培训工作,以及后两年每年对越南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总结了经验、提供了借鉴。经过此次培训,参训干部普遍认为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工会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独具特色,成果喜人,大有可为。他们对中国工会长期开展的为困难职工“送温暖”、“寒窗助学”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工作兴趣浓厚,同时对全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目标高度赞扬,大力支持,并对今后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32-02
一、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了更多的期待,高校也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效果普遍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外部因素。
(一)自身因素
首先,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导致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在学习的定位上,多数学生一般都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其实,知识既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发展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为得到一个好职位、出人头地、报答父母、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等,多涉及自我及个人利益方面。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近视或短浅,学习心态的浮躁,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妨碍了需要以长期、稳定的学习作支撑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习方式单调以及学习内容狭窄。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且以课堂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主。通过这种学习,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个体经验,但其创新能力是难以形成与发展的。大学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阶段,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这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成点线结构。大学阶段这种分科过细、专业性太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大学生成才。
(二)外部因素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和异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制度弱化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参与研究制度以及小班化教学制度。在美国,专业教育已经过度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之作为一种必要的人才培养制度。中国的高校在这方面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计划”。但我国高校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体系,更没有在高校中产生普遍效应。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然而我们由于考虑教学成本,更多选择了大班上课,显然研讨无法展开。
其次,教师及学生评价制度。按照教师活动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相对而言,由于科研提升学校地位与层次见效快、科研考核易于操作,教师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如何把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如何把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学成果,在我国这些方面普遍没有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不断推动高校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之一,但我们看到高校纷纷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同时,学生的评价制度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人才一个主要特征是可持续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延伸至毕业后的若干年,所以评价主体不应该仍然是学校范围内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还应该注意社会评价主体;当评价指标与评价主体发生变化时,评价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统一化、刚性化的评价方式只会抑制“创新”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必然呼唤多样化、柔性化的评价方式。
二、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必然选择。正如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所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全球性大学’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通过先进的通信科技将世界更多的听众带入课堂。”耶鲁校长的话充分表明了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全球性大学”的四个要素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环节密切相关,大学国际化为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多路径。
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大学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培养创新人才为大学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国际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和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在国际化进程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国际化也因立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大学国际化只有从外部的人才流动转向内部的人才培养,渗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要素中,才能真正找到深化大学国际化的突破口。若从基本要素考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龙头,课程与教学是着力点,实践环节是催化剂,师资团队是保障,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要素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大学国际化只有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重置课程体系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立足我国实际,通过社会对专业的需求预测,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旨在引导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个性化原则设置特色明显、社会急需、交叉综合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需具有国际认可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因此加入国际认证是专业建设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专业结构意义重大。我国的课程国际化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才能与国际接轨。一是课程体系要冲破学科壁垒,优化重组。根据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层次模块重新设置,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自主研学课程、网络助学课程于一体,课程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加入国际前沿;引入国外教材,供学生比较学习。二是要提高双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当前,我国高校的双语课程实施问题颇多:双语课程设置没有统一规划、双语课程覆盖面不够广泛、双语教学理念不清、双语课堂中“仅学习外文单词或翻译”的做法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二)开展国际联合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引入先进教学理念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国际联合教学有助于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寻求平衡点,既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又可推广我国教学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学分互认,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子来中国学习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构成国际化联合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国际公认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标准、具备一定数量的学分互认课程、国际知名教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师资。
(三)重视学习体验,扩大国际交流
目前,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其实验教学、毕业设计、专业实践往往局限于国内的实验室与企业。这样的学习体验常常难以与国际前沿相联系,学生的思维也难以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得到激发,最终必然影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重视学生学习体验的紧迫之举是扩大国际交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由国内延伸到海外。国外学习体验、国际合作项目和研究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国内外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建立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不无裨益。
(四)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国际化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32-01
随着全球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机遇,更是挑战,民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发展较慢。目前,民办高校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48项,分别占全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量的0.046%;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民办高等院校有31所,涉及到的境外教育机构来自俄罗斯、美国、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加拿大等8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38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达37个,覆盖文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 3+1、2+2、2+1.5 等多种办学形式。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模式
尽管我国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多种多样,很难对其进行简单归类,但依据中外双方合作的办学内容和合作方式,可以总结出几种主要模式:
1.国内培养,获国外大学文凭
这是由国外院校提供教材、师资、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进行培养,由国外的大学授予学历文凭或学位。如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等即属此类模式。
2.可在国内也可在国外接受教育
这种模式为国内学历教育与国际正规高等教育相结合,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后,经考试合格,在国内获得学历文凭、学位,或是出国完成学业,获得国外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学位。如北京民办高校英迪经贸学院的学生在完成大学经贸基础课程后,可以选择进入本院的国际经贸学士学位课程,也可以直接前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大学完成全部专业课程获取学士学位。
3.共同培训实用技术人才
这种模式认证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合作开办一些国际国内专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与专业,学习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如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西兰、荷兰等11个国际名牌大学合作,共同开发、设置了14个国际合作专业,跟国际市场需求接轨,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复合型实用人才。
4.合办二级学院
依托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成立中外合作的民办二级学院。如河南西亚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是西亚斯国际学院与郑州大学合作,与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协办,属于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是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能很好地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是“不出国门的出国留学”
举办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借助国外的力量培养国内急需的人才、紧缺的人才。民办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必须要积极慎重地对外国合作者进行认真的选择和了解,对其办学的真正意图及其在本国及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教师和教学水平、社会背景、资信情况等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核查。但许多民办院校就背离了这个原则,存在“有市场就上”,“有对象就合作”的状况。
2.没能完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克服经济利益的诱惑
我国的《教育法》和《暂行规定》都明确规定,举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一些国家的合作者和国内办学者过于看重经济利益,以此为办学的出发点。如某一个国家的一所二流大学竟然同时与中国5 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开设专业多达十几个。我们的一些办学单位只是简单地聘请1-2 名外籍教师,就打出中外合作办学的牌子,“名正言顺”地收取高额学费而不着力于办学的实际效益。这显然偏离了正确的办学方向。
3.没能完全依法办学,严格审批,规范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事物,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涉外工作。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管理松懈,没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周密的论证;没有重视对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这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4.加强政策指导和配套不到位
中外合作办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因此应有完善的、相应的配套政策。教育、税务、人事、物价、银行、专家外教的聘请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是个重要的问题。如:引进外籍教师,涉及审批聘请手续的主管部门和多次往返签证问题较多;引进国外的教学器材、设备、软件等又需报批海关和税务部门,等等。
5.师资、经费不足制约发展规模
高校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师资不足是较大问题。中外合作办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授课教师不但要承担本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还要求用全英文教授本课程,这对绝大多数民办院校的教师来说难度较大。费用问题是当前民办高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优质的教育要付出优越的成本,先进的课程、师资、理念的引入,都需要坚实的投入。这对自给自足的民办院校也是一大挑战。
6.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尽管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努力寻求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的机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合作办学的层次还是不高,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外方合作办学者的课程质量、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学术声誉都很难判断与保证;甚至还有些外方学校本身并不具备合作办学资格,也被国内的学校引进,损害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未来十年,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我国民办高校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民办高校领导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基础上,充分认识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从而把国际资源的引进、利用、转化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之中,把国际化发展确立为学院发展的战略之一,把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促进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因地制宜,提炼特色
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在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动力、有一定基础的方面,有选择地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不断挖掘项目的内涵,拓展项目的外延,跟进项目的效果,尽可能保证做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并以此为突破口争取配套政策的落实、相应机制的形成。
3.加强建设,提升能力
民办高校在主动应对国际化趋势、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内涵建设,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保障,不断提升对外合作能力。许多民办高校内部目标不明、机制不顺、职责不清、协调不够、政令不畅、效率不高,这些都是民办高校管理中的“硬伤”,它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要主动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抓手,大胆突破一些运行机制中的障碍,提高管理能效,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4.引进人才,培养师资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双语、“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学校要分层次制订好师资引进和培养的详细计划,对学科、专业、人才需求有重点地进行规划。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的双语教师,内化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学校可以选送优秀教师攻读海外学位或在跨国企业挂职锻炼;大力支持教师考取高水平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等。
5.改革课程,构建体系
从长远来看,课程的国际化既能给那些没有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也能提高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是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的最好体现。民办高校要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必须充分考虑院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课程内容看,除一些反映本民族或本地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外,其余课程均应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国际化,达到国际化标准;尤其是应用技术领域、高新技术领域更要推进课程国际化的进程。
6.多元途径,促进交流
民办高校要积极寻求学生国际交流的多种渠道,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开辟国内外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不出国门就具有国际体验。学生国际交流的途径有海外升学、海外实习、合作院校短期交换生、姐妹校互访、国际大赛、文化交流活动等。
7.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民办高校要努力把单纯向跨国企业输送人才转变为“校企合作”,利用跨国公司的行业前沿技术标准改造民办高校的专业标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平台锻炼师资。跨国公司期望获得的是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在国际流动、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能人才,因此,民办高校要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观念和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去。
8.创造条件,大胆输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当前民办高校可以充分评估自身实力,结合本校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吸引海外学生; 也可以招收外国学生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利用合作办学的国际资源共享的平台,帮助学校积累经验,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还可以针对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发优势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包,招收海外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淑荣.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与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0):106-108.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也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在2004和2005年对所有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和项目进行审查和复核,整顿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笔者从2005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秘书,深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而其中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对于提高办学单位声誉、维护受教育者利益更显得尤为重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有其自身特色,笔者试分析其特点和难点,并试图探析中外合作项目管理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在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把握中方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特点
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以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的刑事司法学硕士项目(Master of Criminal Justice,以下简称中美MCJ项目)为例,其招生对象为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不限本科专业、不限是否在职、不限年龄大小,这就使得合作项目学生的生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在管理中要注意各类学生需求的特殊性,及时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要引导应届本科毕业生逐渐进入硕士角色、参与科研。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进行合作研究的团队精神,又要兼顾在职人员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引导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
与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不同,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管理特别强调对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教学与管理。中外合作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时刻都离不开英语:入学需要参加英语水平测试,或参加托福、雅思的培训及测试;外方授课前需要预习专业英文著作或论文:外方授课过程中需要与授课教师课堂互动或参加随堂测试: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英文;毕业论文的答辩需要英文。为此,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多听英文专业讲座、开展英语沙龙、与留学生交流等,更好地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开拓更广的视野和就业空间。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授课时间在中国,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多通过网络,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中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制作幻灯片(PPT)能力的强化;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查找外文资料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网络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提问和提交作业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等等。当然,对于普通的硕士研究生而言,也需要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中外合作项目对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研究的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力求使学生更加适应信息时代。充分运用网络和计算机工具进行交流和研究,学习外方先进的研究方法,从而终身受益。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学生管理中必须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更为严格地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
2、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和外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教育领域的国际化,随之便带来其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首先,项目管理方式具有涉外性。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是硕士层面的教育,但其中方的归口管理单位并不是校研究生部,而是校国际交流处。相应的,项目要接受的是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的评估与审查。此特殊性也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外方教授来中国授课中方要签发邀请函,并向国际交流处提供教授简历、护照个人信息页、来中国的行程安排等,以便省教育厅签发签证表。这就要求中方办学单位尊重并按照外事程序和礼仪来进行项目的管理。
其次,项目管理方式具有合作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在管理方式上的合作性。以中美MCJ项目为例,美方在中国设国际教育项目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并与中方共同管理项目的相关事宜;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主要由中方进行日常管理,而在美国期间则由外方管理。这就要求中外双方办学单位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共同管理好项目。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难点
1、教育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第四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由此可见,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当然,这一原则也应贯彻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中,时刻铭记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秀建设人才。
要达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的要求就必须紧抓教育,但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际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难点。以中美MCJ项目为例,因为学生的录取权在美方,学籍在美方,颁发学位证的权力亦在美方,这就导致中方在项目管理中的权限极为有限。中方合作进行招生宣传但却没有录取权,日常管理学生却没有中方学籍且不颁发任何中方证书。由此可见,中方在项目的许多管理上并没有实权,直接导致中方在项目管理中处于弱势。这就使得“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得到实施。
2、学生意识问题
学生在中方校园学习,但因其学籍不在中方且其归口管理单位也不是校研究生处,中方不发给合作项目学生研究生证,这使得学生在中方校园的身份比较尴尬,由此带来学生在意识上对中方管理的忽视。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学生的学籍不在南京师范大学而在马里兰大学,所以学生对美方的课程学习态度上均比较认真,但对中方开设的课程态度上却相差甚远。作为中方合作办学单位,我们应反思中方开设课程与引进专业的切合度及授课教师的授课态度与授课方法。当然,教学是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意识上的重视与配合,做再多的努力可能也收效甚微。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方法
1、紧抓教育
管理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维护着办学单位的形象和声誉及学生的利益等等。各办学单位应在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下紧抓教育,把“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中外合作办学原则贯彻在项目的管理中。
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首先要维护中方办学单位的主动权。中方应是办学的主体单位,而不是外方的附属。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这决定了在选择合作单位及专业上必须根据中方办学单位的需求,把握选择的主动权,宁缺毋滥。以中美MCJ项目为例,南京师范大学选择的合作单位是同样具有百年历史和良好声誉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根据USNEWS上的统计,2005年马里兰大学的学术声望在美国的250所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5名。马里兰大学的刑事司法系更是堪称该领域的泰斗。这样首先从资源上决定了该项目的优势性。
其次,在教学的管理中,中方办学单位也应紧抓教育,维护中国学生利益、确保教学质量。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录取权、发证权在美方,但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在中国进行。中方监督美方的录取,确保公平公正;监督美方教师的教学,确保课程质量;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维护学生权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对于国内普通硕士而言,其收费一般较高,中方要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值,学到更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方法。毕业后能服务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再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中方也应紧抓教育。纠正学生偏颇意识。以中美MCJ项目为例,虽然学生的学籍不在中方,但学生的日常管理却离不开中方。中方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实行提供了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后勤保障。该项目的学生虽然没有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证,但他们享受的是南师大研究生的同等待遇,切实生活在校园中。我们要消除学生的孤立感,让他们感受到南师大大家庭的温暖;鼓励他们听取相关学术讲座,共享法学院资源;鼓励他们和普通硕士一起参加活动,增进友谊和情感。
2、注重中外特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教育市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是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这就注定了在项目的管理上必须注重中外特性。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管理上需注重中国特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对国外开放教育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可以不出国门留学,是中国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生活多在国内办学单位,相应的项目及学生的管理也多数依附于中方办学单位,对项目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也是中国的教育行政部门。这就要求中方办学单位在具体的管理中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接受检查和评估、做好汇报和备案等等。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也要根据中国校园管理的方式为其提供后勤保障等。因此,在合作项目的管理工作上注重中国特点必不可少。
首先,创新了办学机制,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师培养,增强了办学活力,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其次,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明确、合理,强调培养多元文化环境中学生的理解、适应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策略系统、科学,通过借鉴国外质量认证与评估的经验,建立了系统的人才培养策略与质量保障体系,搭建了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办学机构形成了章程规范、师生参与度高,以委员会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在考虑本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招生办法,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招生模式。从2014年一项针对13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展的调研来看,应届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达到88.32%,二次就业率达到95.61%以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达到92.57%;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中,48.59%获得了到世界前100名大学就读的机会,70%的学生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工作,有45%就职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人才。
再次,丰富了我国教育供给,满足了多样化教育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学历教育和培训项目,增加了受教育机会,丰富了教育供给。仅从职业教育领域来看,其项目及机构数量占全部数量的三分之一,在校学生约15万人。中国高校引进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不仅创新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另外,开辟了“不出国留学”途径,促进了国内教育消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教育资源和国内民间资本投向教育,推动了办学体制改革,使“不出国留学”成为可能,进而扩大了国内教育消费,也降低了学生的教育支出。中外合作办学学费总体较出国留学低。按2015年最新数据核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年学费平均约为3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自费留学年学费平均约为12万元左右。按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45万人中一半出国留学测算,当年学费支出将节约200亿元左右。
最后,推动了教育国际合作,加强了人文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拓展了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了中外学校间的人员往来,加强了中外人文交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一些学校在引进教材、培训教师、交换学生、文化交流等方面搭建了稳固的平台,显著提升了教育国际化水平。
当前,国家战略与国际形势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统筹发展合作办学、来华留学与境外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者,要努力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提升办学层次与办学质量,增强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带动作用,以此共同把握新的历史机遇,顺应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趋势。
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目前,全国有500多所高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未来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在提升学校教学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工作,规范办学秩序,加大处罚和引退机制建设,部分未达到法定办学要求,未按照合作办学协议约定投入办学资源,以及质量评价较差的机构和项目,必须淘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16-02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共同推动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壮大,对我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合作交流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办学实力以及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在项目操作阶段由于教育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中外教育理念的相互撞击,在项目管理、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对策和解决方案,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中外合作办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以来在我国已有20年的历史,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和兴起。1995年至2003年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发展阶段,在此时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找到了合作办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使合作办学能在中国发展起来。2003年至今是中外办学健康发展的阶段,随着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找到了法律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条例》,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条例》和《办法》的相继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对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促进合作办学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合作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层次逐年提高,合作形式趋于多样化,并逐步走向规范。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优质的外国教育资源,加强我国教育同国际的交流与接轨的探索与实践,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欠缺、现有师资质量不高
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必须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但从实际过程来看,师资队伍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水平,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需求,但目前有些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水平仍达不到此项要求,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和专门知识,不能适应双语授课的要求,不能完全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相关部门在聘任外籍教师的过程中,只注重数量,不讲求质量,外籍教师水平和资质良莠不齐,且不能保证一个聘任周期,更换频率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引进教材方面,教材和课程具有不固定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
(二)资质评估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条例》和《办法》,但这两个法规仅仅在原则上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规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我国各省市地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监管的主管部门众多,使高校面临众多管理部门管理的局面,致使管理混乱;在对外方合作机构的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上也未能形成一套体系完整、行之有效的资格认证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而造成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缺乏常规性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外方教师与中方教师、外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缺乏沟通,外方教师授课效果缺乏监督。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这是鉴定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和中外合作项目真伪优劣的基本保证。
(三)重合作项目审批,轻项目实施管理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上,较为注重开发合作项目,在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项目开拓,但在该项目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后却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另外,我们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时往往只重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管理,忽视教学理念、管理模式等资源的管理。如果按照此管理方法进行,会造成中外合作冲突性,对长期开展合作项目不利。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加强合作双方的合作交流,夯实合作内容,进行系统全面化的管理。特别是由于有时双方都有资金投入,都参与办学的全程管理,双方的利益和责任没有完全明确规定出来,因而更注重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时矛盾更容易凸显,影响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外合作办学双方不但是沟通传播各国教育理念的桥梁,是加强教育全面合作的纽带,更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如果在合作办学方面管理得当,一定会使教育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增加一个新的渠道。
三、中外合作办学问题解决措施和对策
(一)树立正确办学理念、科学制定总体规划
真正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这对指导合作办学是至关重要的。管理部门必须明确办学思路,确定合作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教学内容。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应该在认识原有做法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观念对待这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开拓创新,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交流。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高等学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和形式学历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扩大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实力的必须选择。因此必须根据高校自身条件,围绕管理体制、办学规模、合作模式、教学方法、合作对象等方面,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质量优先、规范管理、有序引导的原则,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
(二)完善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管理是否有成效,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管理中,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监控,严格组织实施教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严格按照双方确定的专业计划和课程安排,努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结合我国的实际,采取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要注意借鉴和学习外国教学机构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管理经验,通过消化吸收,真正将引进的外国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自身的资源,使我国教育事业真正实现优先、优质的发展,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仅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在教学管理中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把教学质量引入到教师聘任、工作量计算、课时津贴等方面,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只有强化教学质量,中外合作办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规格的人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办学质量
按照国际化的思路,实施国际化合作办学,所有的事情都应规范化、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承担着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引进国外智力对于提升国际化办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短期外国专家的聘用过程中,我们应衡量该专家的专长是否与本校的教学科研和新学科建设的方向相吻合,是否具有解决本校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到来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弥补和充实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薄弱环节,以及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二级学院(系、部)是做好专家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要做到制度化,明确引智工作的重心,为专家配备工作助手或科研团队,以使其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同时应注意把专家的专长用在培养我方的人才上,让专家与我方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开拓共同研究的领域和机会,使我方教师受益。
四、结语
随着国际教育的不断深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和合作层次逐年提高。而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师资队伍欠缺、现有师资质量不高;资质评估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重合作项目审批,轻项目实施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依法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和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树立品牌,加速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及交流与合作是一种包含多种多样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高等学校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的策略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2).
[2]魏敏,蒋光祥.中外高校合作办学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思考[J].管理观察,2008,(23).
[3]周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2,(5).
[4]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46万人,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在留学的诸多限制因素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化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其低门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其中。本文以吉林省高校为例,通过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其现状,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中外办学基本状况
截至2016年,吉林省已经有5个地区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办学项目。就中外办学而言,我国主要有四种模式:融合型、嫁接型、松散型、网络教学型。无论何种模式,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它增加了师生交流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以吉林省为例,开展合作办学的机构有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开展的项目包括了中美、中英、中俄以及中韩等4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高校中外办学现状调研
我们采用问卷、专题组座谈等方式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以及延边大学等20所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进行了调研,从中随机选取了300名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样本男女比例分别为43%和57%,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且大约65%的学生就读于长春市高校。在专题组座谈方面,我们随机挑选了18名大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了讨论。此外,我们也对海外留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访谈。
二、基于学生感知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常见问题
(一)学生期望偏高
问卷调查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李克特量表测量学生对于综合素质提升、项目自我认同感的态度,以下将完全同意、较同意的答案归入支持该项论点的数据。分析表明,认为“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让我有更强竞争力”、“开阔视野,与国际思维接轨”者占58%,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锻炼了我的社交技能”者占67%,认为该项目“有利于提升自身职业发展深度”者占63%,向往“更加自由、个性教育方式”的学生占60%,认为“国外教育资源优于国内”的占56%。总体来看,学生对本项目抱有较高期望,认为可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同时拓宽眼界、使未来职业的发展更具多样化的可能,对未来的国外交流学习也十分憧憬。但是过高的憧憬也存在隐患,部分项目合作的海外院校资质并非上佳,以2015年下半年为例,申报的数百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有25个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申请项目水平不一,且据笔者对名单的查询,能跻身世界大学百强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学校的QS世界排名都在三百名开外,这与学生憧憬的浓厚学术氛围、多元文化交流可能存在较大出入。
(二)学生专业能力及英语水平不过关
在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中外合作专业课业负担较重。为了适应未来可能的海外深造课程,学生在自身专业课之外还要加开英语听说课、英语国家概况甚至天文学、心理学等课程,大量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对专业课的关注度稍显不足。且中外合作办学更适用于小班授课,在高校大量招收中外合作学生的情况下,难免有班级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表现突出的学生更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交流,而内向、成绩稍差的学生外语能力不易得到锻炼。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部分高校已经完成英语资格审查和海外深造申请,成功达到对方学校所需英文水平要求的学生仅有35.3%,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两年后仍然没有通过六级考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较重的课业下,部分同学专业能力欠缺,且并未真正从合作项目中提高英语成绩的事实。
(三)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
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双城教学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因此开设“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希望提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然而数据显示,在文化常识、生活常规知识和文化词汇三个方面的测试中,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其中学生掌握度较高的是文化常识,这可能归功于学校新开设的一系列课程,但大部分学生对生活常规方式、文化词汇的掌握仍有欠缺。另一方面,外教课堂上也和国外一样,大量使用了课堂展示这一作业形式。但与专业水平、英语水平不过关的原因类似,少数表现突出的同学能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会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主要机会就是在外教课堂上,如果在课堂上无法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可以预见学生将在适应国外文化上遭遇阻碍。
(四)学生职业定位模糊
在就业方面的回答上,学生们呈现了意料之外的答案。仅有二成的学生希望在国外就业,二成的学生向往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余下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在二线的省会城市工作生活。在风险与薪酬方面的问题上,89%的学生将稳定放在了第一位,而选择有风险、高收入职业的只占7%。在认为“项目办学前景良好”、“所读项目对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同学超过八成的情况下,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对于职业选择的保守性让人惊讶。在专题组座谈中,仅有少数同学表现出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如先就业、攻读MBA、拿到学位后申请投行方面工作。其他大部分同学仅仅是努力准备英语测试,没有仔细思考如果在国内就业应选择怎样的发展轨迹,如果出国如何利用导师和国际条件拓宽职业道路,甚至没有明确思考就业方向。对于职业发展的缺乏规划和对于定位的模糊,是合作办学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同于普通本科生的学业历程意味着他们有更多可能,但这也需要他们有更明确的自我规划。
三、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完善反馈机制
针对学生自我期望、项目期望过高的问题,高校需根据其特殊的压力及心理咨询需求,设置相关心理咨询室,用专门的评测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定位。同时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收集和反馈,进一步增强院方与学生的交流,使得中外合作这个年轻的教育形式能够及时地认识问题,改正问题。最后院方应在宣传合作院校时做到如实呈现,不过高吹捧,给学生更真实的留学讯息。
(二)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学生感知
针对中外合作专业学生课业较重的问题,校方应砍去不必要的课程,将班级尽量细分,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与外教交流、思维对话的过程。其次加强对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考核,鼓励学生以自我陈述的方式说出对于课程的感受,而不是机械地检验历史、地理知识。
(三)整合现有资源,举办交流分享会
学校应邀请有双城教学经验的外教,以及已经成功留学的师兄师姐回校与在校生交流心得。在校生可以从留学的第一线收集有用的信息,在出国之前就找到自身不适应海外学习的部分,专门加以改进。
(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尽早进行职业定位
在交流会上,大部分成功出国的学生已经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为在校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建议。同时校方应将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与其他专业学生区分开,尽早开设、着重开设,引导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紧张起来,留出更多的时间准备英语学习及专业技能培养。
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便利的求学平台,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到此类项目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才能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东敏.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主要体现在2003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规定中。《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本条例。”可见,政府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条例》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又规定了政府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条例》第3条第3款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其他条款中也有体现。其二,满足国内对教育的需求。《条例》第5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条例》第2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表明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是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其三,促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实施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这条规定体现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存在的问题
(1)目标范围狭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直接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外资投入,改善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增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了部分教育需求,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是我国直接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捷径。但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来看,仅仅上述三个目标不能涵盖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三个政策目标内涵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没有指明引进后的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没有体现出中外合作办学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2)具体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缺乏具体措施予以支持,或者提出的措施无目标可循。
中外合作办学中政府政策功能的实现源于政策目标的切实可行,然而从中外合作办学这几年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的配套细则。如国家鼓励在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没有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引导国外教育机构与西部地区高校合作办学,也没有对参加合作办学的西部地区高校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国家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缺乏具体的相关政策来引导举办这一类的专业。
从《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的种种具体措施来看,仅有少数几项能够将具体措施与特定政策目标联系起来,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给予支持,这些具体措施的合理性就容易令人怀疑,进而影响到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
二、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性政策目标体系
在我国今后的教育发展中,中外合作办学将大有可为。根据《条例》,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与合作的含义是指除了把教育资源“引进来”,还应当强调“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从最终发展目标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是国际化”。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是现有的主要政策目标,也将是我国今后中外合作办学长期的发展目标。首先,这是政策目标稳定性的要求。政策目标必须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今后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是不同时期人们对优质资源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就目前而言,有学者指出,“优质教育资源”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的教育水平、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概念资源的综合”。其次,从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真正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很有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任重而道远。
2 满足我国教育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弥补教育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增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部分满足了教育消费者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我国目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不同程度地覆盖了除义务教育领域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之外的所有教育层次,增加了受教育机会,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要。其次,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资金和国外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拓宽了教育筹资渠道。教育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和高效率的教育管理方式对于当前我国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中外合作办学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费用接受国外较为优质的教育,节约成本。
3 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应该按照既定目标配置教育资源,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管、教育资源的整合、不良发展的控制、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发挥对市场的监管作用,使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首先,确立教育资源在各层次上的合理配置的政策目标。我国目前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不同程度地覆盖了除义务教育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之外的所有教育层次。然而,就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整体发展而言,各层次发展不均衡,缺乏政策的有效指引。其次,把促进学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配置作为一项目标,鼓励引进急需的学科专业,抑制重复引进。最后,在政策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地域因素,把教育资源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作为一项具体的政策目标,引导和鼓励根据地域特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2)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肩负着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任。所谓的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公平和公开两部分。
第一,把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作为一项政策目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把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政府支持的目标还应该关注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当前,人们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远大于现实的教育供给,在这种卖方市场中,如果任由市场来调节,尽管会带来竞争,促进效率的提高,但必然会诱发教育的垄断行为:学校(特别是办学水平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通过较高的教育收费抑制教育需求,从中营利甚至获取垄断利润,由此形成许多教育不平等现象。”因此,应引导和鼓励中外合作办学面向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招收学生。
第二,把信息公开在政策目标中加以明确。在信息时代,为了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的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信息搜集和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抑制中外合作办学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中应强调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并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4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开展国际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鼓励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把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一个目标,是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1995年WTO的《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教育界定为第五个服务贸易领域,国际性教育进入到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教育”时代。作为我国“跨境教育”主要方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把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来应对“跨境教育”作为国际贸易竞争这一趋势。
(2)把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一项政策目标。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其显著优势就是能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它能够优化教育课程,改进教育方法。使大学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等等。在国际合作办学中,除了政府的调控外,更多的要遵从国际市场上的“优胜劣汰”法则,教育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所输出、输入的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把质量问题作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政策目标来加以落实。
(3)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把扩大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作为一项政策目标,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个体向一定规模发展,培育更多的具备实力和规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重要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宏观上要进一步发展,扩大开放,形成规模,才能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彰显出国际竞争力。
5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提高本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很多国家确立的教育目标。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定位,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以2003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为标志,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之初至今的20多年时间中,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纵观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主权问题、经济驱动以及与WTO的关系等宏观机制层面,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对微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笔者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客体的多元化、教育环境的多元化、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由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其对跨文化教育的影响人手,依托跨文化教育理论,对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教育援助”,努力扩大其政治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教育时代逐渐来临。在WTO乌拉圭谈判缔结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教育界定为12个服务贸易领域的第5个领域,同时又将教育领域划分为5个分领域,对全球教育服务的基本模式进行了规划。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从此,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开放。1986年9月,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一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崭新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形式主要有4个方面:互换留学生、专家学者互访、教育和学术交流、教育项目合作。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呈现规模逐步扩大、地域分步宽广等特点。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20多年来,对于引入国外先进高等教育思想,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构筑培养国际化人才平台,提高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拓展和丰富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和资源,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文化输出,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进而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合作与交流的空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学者张星渝认为中国中外合作办学逐渐形成了3种主要模式,即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松散型模式。融合型模式包括4个主要环节:首先,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其次,聘请对方教师讲课,派遣我方教师去对方进修;第三,引进对方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环节、案例教学;其四,以双语授课。嫁接型模式又可分为2-2模式、1-2模式、3-1模式,即在国内国外分学期学习,互开课程,互认学分,互发文凭和学位。松散型模式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和国际接轨。
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资源共享的角度,学者周文婕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分为开放与远程教育;引进国外院校项目并设立分校区;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3种模式。
从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的角度,学者杨辉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分为合作模式和办学模式两大类。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一对一合作和一对多合作;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单方投资与双方投资;局部合作和整体合作;外方教师为主和中方教师为主等5种类型。办学模式又可以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单校园与双校园;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等6种模式。
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差异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同一文化背景的教育,或者同一文化背景的个体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不管是施教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还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从教育学的观点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差异
所谓教育价值取向,是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向或倾向。从近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科技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具体来讲,即教育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技价值在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中有着不同的权重,以至于受教育者在选择、接受和评价所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不同的意向。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实施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施教者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对受教育者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教育实施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思维方式差异
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环式的。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西方人“直来直去”和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行为习惯。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两个极端中的程度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障碍。也正是这种障碍的存在,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复杂而困难。由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培养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尽可能克服思维方式的差异,将沟通的障碍最小化,以使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健康有序开展。
(三)环境影响差异
广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狭义的教育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育管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无论对于施教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全部发生变化,无论从物质意义上的由好变差还是由差变好,都必然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带来巨大陌生感、距离感。在强调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受教育者对不同环境的适应。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语言交流差异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语言交流差异问题。语言教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施教者往往仅仅简单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加以审视,强调受教育者语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看作是文化内涵的影射,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过语言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注意,逐步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实现跨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办学基本模式以及其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其具有显著的跨文化教育特征。笔者认为,从教育学研究的观点看,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跨度和频度的不断提高,跨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当解决好跨文化教育的问题。
五、跨文化教育理论综述
跨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虽然在发展的背景、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跨文化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其共通的规律。
(一)文化变迁论
文化变迁论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和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前者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因而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变迁。此外,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当来自另外文化基团的排斥威胁过大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从而对自身文化基团的诸多文化形态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适应”。后者对文化变迁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的个人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范畴的定量分析,并且采用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同时提出,变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上的差异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行为进行类型的划分。
(二)文化同化论
其核心理论是以帕克和巴杰斯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民族同化周期说”,也称为“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民族同化的周期一般包括接触、竞争、冲突、调整、同化等几个阶段,最终被支配集团的文化所同化。
(三)文化融合论
“融合”与“同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不完全排除各少数民族固有的宗教及文化背景,提出在相互吸收其他民族,包括非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部分地放弃或修正本民族的文化,将各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共同创造一种综合的、创新的第三文化。
(四)跨文化适应论
该理论主要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对待异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反应和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个人的文化态度、思维方式、信念、动机、民族归属感意识、文化摩擦、人际关系、文化调整、文化交际能力等诸多因素。心理学家博瑞根据该理论,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将人群划分为4种类型,即文化迁移型、拒绝型、平衡型和放弃型等等。
(五)跨文化交流论
文化与交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以此为基础,研究者提出跨文化交流是在某种文化的信息输出者和不同文化的信息接受者之间进行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当中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分为3种类型:一是不发达民族向发达民族之间的交流,有“文明开化”的特征;二是发达民族向不发达民族的文化输出,有“文化侵略”的特征;三是平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即所谓“文化相对主义”。第三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是目前世界所倡导的文化交流形式。
(六)跨文化理解教育
此观点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等各个方面。首先,必须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来增加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即所谓文化的认知过程;其次,是情感的转变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学会心胸宽广和平等对待不同文化;最后,将这些知识和情感在跨文化交流中付诸实践。
(七)多元文化论与多元文化教育
两种观点均属于“文化的多元主义”范畴,伴随着反对文化同化和文化融合的运动逐渐发展。两种理论的核心是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尊重各民族的独自特征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的多样一体,逐渐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后者,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的平等教育,以及如何在平等教育中保持多种多样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六、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
分析上述跨文化教育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从关注外化行为到注重内部心理,从部分理解到整体把握,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充分反映了跨文化教育理论不断走向成熟、日趋完善的过程。但是这些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有着本身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这些社会变革背景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并不完全符合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需求。因而,深刻反思和全面总结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正确解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本原则
人类的跨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各种积极的文化心态观念,有利于跨文化交往。因此,跨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等基本原则,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歧视、偏见、狭隘等消极的跨文化态度。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开放的原则
开放即敞开,是双向的敞开,既是主动地走出去的敞开,也是欢迎走进来的敞开。开放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形态和人的本质特性,同时,也是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外合作办学是世界不同文化广泛接触的过程,对异文化的开放就是对世界的开放。同时,对世界的开放也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2.平等的原则
尽管人类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征,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成就,但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某一群体的生存方式。人类不同群体在人本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决定了人类不同文化在本质上的平等诉求。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必然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形成文化冲突。
3.尊重的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对文化的尊重,首先是对呈现这一文化的人的尊重,包括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价值取向的尊重等。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异文化的尊重。进一步讲,真正的尊重还包括对与本民族文化相对立、甚至试图消灭本民族文化的异文化的尊重。当然,尊重不是放弃与妥协,而是强调多样性的存在。
4.宽容的原则
宽容是基本的文化态度,是跨文化尊重的必然结果,宽容的本质是对于不同于本民族文化以及所认同的异文化的公正的容许,特别是对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异文化形态的公正的许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其基本要求是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逻辑前提下,克服文化偏见、消解任何形态的文化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将宽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思维和行为,同时,要提倡双向、多向以及互动的宽容,宽大为怀、、共同发展。
5.客观的原则
客观对于实现跨文化教育中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就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能够摒弃自身的主观观点,而从异文化的观点,或者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全人类的视角,分析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总结跨文化教育的经验教训,把握跨文化教育的方向。客观的原则要求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歧视、不偏见,不只是从自己的本位立场出发认知、反思和处理与异文化的差异。简而言之,客观要求跨文化教育的主客体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
6.谨慎的原则
文化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系统,因而,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非常认真、细致、周全而不是简单、贸然地处理各种问题。对异文化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准确的现象,想当然的态度往往会造成对异文化的不尊重。谨慎是以充分认知、深入思考为基础的。谨慎不是封闭,而是对跨文化教育过程的警示。
(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能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以此为依据,从跨文化教育的观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具有以下4个特征。
1.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能力,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的本土型人才培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球人才竞争的格局。而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外合作办学,为人的成长提供了国际化培养的平台。国际化的培养平台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同时,也只有清晰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2.人性化的培养理念
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求施教者必须满足受教育者个体的实际需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教育者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下,呈现出文化、思维、语言、环境的多元化特征。在此情况之下,要求施教者遵循人性化的培养理念,必须把受教育者作为整个教育实施过程的核心,围绕受教育者的需求展开教育过程。
3.科学化的培养方法
各国、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是勿庸置疑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即是在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努力将世界范围内所认可的现代教育手段实施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入开展心理认知学领域的研究、拓宽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等等。
4.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人的个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其接受教育的认知过程中,受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约束,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亦千差万别。施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和实施更加符合个体实际的培养方案,甚至采取订单式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能,为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三)实践路径
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专业教育传授跨文化知识
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教育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不管是从量的储备,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深刻性等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系统、不广泛、不深刻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准确、敏锐地把握文化交流中的内因、外因以及决定因素。因此。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传授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跨文化知识的储备,并进一步增强其知识储备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比如,可以通过加强针对跨文化理论的研究,建立有效的指导纲要,逐步形成自觉的教育实践规范;可以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跨文化建设,把跨文化教育贯穿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语言甚至是工程类学科的教学之中,扩大跨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教育者自身的跨文化素质,把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将跨文化素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
2.德育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
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养成跨文化意识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心态和跨文化观念。笔者认为,尽管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跨文化素质培养的责任,但无疑德育教育是完成此项任务的最主要渠道。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当前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针对国外的泛民族主义情绪,这与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跨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一是要把握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二是对异域、异质、异民族伦理道德的认知,应着眼于吸收可以同构的部分;三是对于与主导价值完全对立的伦理道德,应采取抵制的态度;四是对于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特殊性质的异文化,则应当采取理解与宽容的态度。
3.综合实践提高跨文化能力
卓越的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的重点。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并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选择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要实现跨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是立足课堂实践,充分挖掘跨文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语言教学的实践性特征也为跨文化能力提高提供了实践平台。二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积极有益的跨文化体验活动。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来增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自主体验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能力。三是运用网络教育技术,拓展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领域。网络文化具有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特征,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网络文化克服主客观的分离,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在实现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个性更加鲜明。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交流是全球性的,实现了传统意义上跨文化交流的时空跨越。因此,通过网络途径,受教育者能够直面多元伦理文化,为跨文化能力的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一、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21世纪初,不少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纷纷组建机构,申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探索,许多高职院校都引进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我对5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相关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交流显示,有近50%的调查对象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的成效并不满意,缺乏对学生群体特点、学生工作实效性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的特点与难点
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大潮中,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合作项目更加多元化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有实力的高职院校纷纷致力于培养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年轻一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样,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管理模式的思考。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初期,采用将学生按专业群分类划归普通专业系部进行学生管理的模式,与普通专业学生一同管理。由于系部学生工作已基本实行二级管理,工作面宽量大,而且中外合作学生在专业系部只占很小比例,因此这部分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并未得到特别的关注,该学生群体的特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海外合作交流部门负责与外方合作院校人员接洽和交流,外教的课堂信息、师生交往信息等并不能顺畅地反馈到专业系部,这种信息流的单向性,造成教学信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脱节。
(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招生中并不是统一批次,且专业方向差别性较大。在江苏地区,有些院校同一年录取的学生中,高考总分跨度从160分至300多分,分数相差非常大。由于不同考分段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道德素养、社交能力、生活习性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距,这些给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生综合能力差,政治意识不强。
中外合作办学费用相对较高,报考的学生绝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且90%以上是独生子女,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堂中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个性比较张扬,考虑问题时很少为他人着想;学生的政治意识还不够强,在国际化大环境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而且合作办学学生处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碰撞的最前沿,他们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又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被动承受者[1]。他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会受到西方国家经济文化、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潮的影响与辐射。由于这些学生年龄小、阅历少、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被“西化”。
(四)学生学习动机不同。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本科院校的有所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努力方向并不是出国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在国内就业或专转本,其选择中外合作专业只是上大学的一条途径。当然,随着中外合作项目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近几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在逐步提高。此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学习动机会发生变化,原先不打算出国留学的可能会改变为出国深造,原先打算出国留学的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计划而选择在国内就业。学生学习动机不同,其努力方向的选择、学习重点的把握、相互间的共同话题、相互间的彼此影响等将伴随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来说,能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很重要。这些也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学生工作理论和经验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江苏省内高职类中外合作项目已有200余项,占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总量的55%左右。有些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由原先的一至两个发展到现在的近十个,学生人数也从100余人发展到现在1000余人的规模。由于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趋于多样化,其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并未有太多的沉淀。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没有现成的套路可以效仿。不少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都简单地直接套用普通院系模式,缺乏国际化教育元素和教育手段。
三、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发挥好学生工作的成效能够有助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合作办学效果的实现,从而有助于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并提高其实效性,具体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明确合作办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要密切结合国家、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相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本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院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实力的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培养政治意识强、道德素养高、分析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且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二)缩小学生层次差异,提高生源质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原材料质量太低,也很难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习要求比较高,高素质的学生是中外合作办学中课程教学和学生工作得以顺利而高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招生过程中要尽量提高生源质量,缩小学生层次差异。只有这样,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培养目标才能实现,这些学生才能得到校内师生、外籍教师、国内社会、国外合作院校的认可,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
(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中西文化知识交错,不断丰富学生的认识领域,中外合作学生工作者要时刻让学生铭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使命,即在吸取国外先进思想和知识的同时要为强国富民奉献自身的力量。一方面,精心设计和实施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情感,帮助青年学生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开展国际形势与经济发展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让其感受到作用一名中国公民的荣誉感;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投身到国家发展需要的领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形成优势互补。
建设和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战斗且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学生工作者队伍是提高学生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合作院校双方学生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大胆引进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外藉教师到中国开展交流学生工作。另一方面,要主动选送中方学生工作者赴海外进行学术访问和进修。这样有助于国内学生工作者及时吸收国际知识和经验,积极研究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的学生工作理论,以指导实践工作,促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实效性的提高[2]。
(五)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激发学生的进取热情。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上未能触及的,自然在行动上很难有进展。许多学生对于国际合作专业的优势,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学生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开展引导和教育,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这一育人载体为有效之法。在教学大厅里、走廊里、学生教室里、学生宿舍里,开展励志和引导信息的传递,如:国家留学政策、合作院校学习生活指南、国际合作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优秀校友国外留学深造经历与心得、优秀校友国内就业创业案例等,定期更新,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环境里不断感受到一种推其前进的动力,以促其明确奋斗方向,激发进取热情。
(六)采用分类化教育,对学生实施引导。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呈现出专业方向差异、深造与就业差异、深造方向差异、职业发展差异等特征,即学生的专业方向包括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学生在毕业后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有的选择直接就业;选择深造的学生又包括在国内学习和出国留学等;在职业发展方面,有的学生将从事操作技术类,有的学生将承担继承家族企业的重任,等等。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与普通类学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工作应有意识地分类化,对学生实施分类引导。首先,帮助和引导学生较为科学和合理地分析和选择今后自身的发展方向;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展方向,根据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类实施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成长和成才。
(七)关注留学初期学生,实现学生工作无缝对接。
留学深造初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易出现不适应现象,国际合作学生工作老师要利用如“留学生网络论坛”与“心灵交流电子邮箱”等形式建立与留学生的长期交流平台,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从国内向国外的延续[3]。通过学生工作的对接,一方面让老师、在校同学等与海外学子进行“心灵对话”,体现母校对他们的关怀,给学生情感上的慰藉、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有温馨感、归宿感。另一方面有利于着手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留学初期学生易遇到的困难,可在今后的教育中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准备。
四、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鲜明特征,学生工作应该在普通类高校现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教育管理方式和载体[4]。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要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规律,提高工作成效,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香君.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3(5):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