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09:00: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科技伦理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号角也响彻全国,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内容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这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物理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由此可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本应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共同体被瓦解了。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关系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进行着,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也是看你是否把学生教会了。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教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及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追求新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也不只是注重结果,而是更加看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理解和体验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真谛,在感悟中逐步内化,并在实际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切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摈弃那些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东西和模式,把更新教育观念落到实处。
二、物理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的确立,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走向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堂堂三尺讲台,有我在此,谁敢与之争锋!”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永远唱的是主角,学生充其量也只是观众而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并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学生的“地位”可谓大大提高了,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对象,相反教师成了学生的服务者。可真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对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年形成的教学方式、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等都将付诸东流,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可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也只有一种正确的选择: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究,尽快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到课堂的合作者、由大纲的执行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到探究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的转变,以便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这四大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四大要素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及所包含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课堂这四大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这四大要素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若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则教师就是教材的搬运工,这就是“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相反,若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则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且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素质型课堂教学。
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多种信息的载体,多种媒体元素的集合,因此如何设计课件使其呈现的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形成工作记忆,并顺利进行认知和加工就变得非常重要。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中减少认知负荷理论的途径,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设计:
1.邻近减负原则。邻近包括空间上的邻近、时间上的邻近。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时,同质和相似的知识点或元素需要整合在一处。又例如,音画不同步的视频,会让阅者增加认知负荷。
2.多通道减负原则。人类获取信息有多种途径,如果仅仅让媒体通过视觉通道来呈现,效果不如同时通过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传递的好。
3.清除冗余减负原则。减少冗余的干扰信息。例如使用华而不实的、与主题相关度低的复杂图文,使用过度美化的用户界面、不易识别含义的图标。
4.形象具体减负原则。让设计的多媒体元素清晰具体、直观呈现、逻辑严谨,减少认知过程中的消歧义的代价。
5.分割减负原则。当学生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要加工的信息量,都超过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则要通过分割减负来降低认知负荷。将连续的信息拆分为片段,不同的片段可以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适度分离。
6.先行组织减负原则。有些复杂信息之间联系紧密,分割减负技术不那么适用时,可以通过提前训练、提供先行组织的方法解决认知超载的问题。
7.引导减负原则。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下,制作出严格意义上的简洁呈现材料是不可能的,设计者可以将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引导学生向重难点分配注意力。通常方法如下:将重点语句用加重字体、替换颜色或加框标记;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用圆圈、箭头标识,使用渐变模糊或边缘虚化突出主体,展现特质;图表增加注释阐明重点;使用思维导图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视频中增加警示音、闪白等来提示重点。通过主动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选择和组织信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工内容,从而减轻认知负担。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内容呈现策略
基于以上的一些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多种媒体内容的呈现策略:
1.动画、解说、字幕的组合媒体呈现策略。研究证明,同时呈现动画和解说,效果比动画和解说顺序呈现要好。同时出现动画、解说、字幕的时候,比只呈现动画、解说的效果好。
2.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媒体呈现策略。图片的介绍文本应邻近或嵌入图片,不应分离太远。图片和文本的呈现应尽量不要超过屏幕的显示范畴,避免阅者频繁的拖拉观看。例如,网站设计时为了避免“越界”,网页框架、图文资料一般都使用目前最低的pe屏幕分辨率,即1024*768。
3.导航和链接。导航及链接作为学习软件的结构骨架,利于体现结构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可以增加软件的可操作性,可以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目标。导航应该简洁合理,各级菜单逐层深入至全面,并注意帮助信息的设计。导航所占位置、比重、功能、使用字体、颜色、特效、实现方式等也要体现整体性原则,既要融于当前页面的设计,又必须保持页面与页面之间的一致性(例如,界面同等位置、同等),不能随意更改。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一日千里,并逐渐成为一种新思潮。到了7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西方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是由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组成的。
1.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离不开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认知学习过程。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习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联系,进而使得学习者获得新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奥苏伯尔提倡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3.构建注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信奉的真理很可能会被推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
二、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特点
体育课是大学里的一项必修课,和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复杂,人和外界发生的相互影响比较多。由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他们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时候表现也参差不齐。
1.认知定向阶段
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教师的言语讲解或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试着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表象,此时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实践。在认知定向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的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这个阶段教师精简扼要的讲解与准确优美的示范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十分重要。
2.动作的连结阶段
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进行初步的实践活动,这时运动技术的学习进入动作的连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靠学生的思考与练习,将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动作的连结阶段,因为技能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所以学生的动作还比较生涩,时常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忘记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他们完成动作时紧张的心情较之先前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完全消失,错误的动作仍时有发生,但在认知定向阶段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慢慢减少。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动作基本定型,多余动作、遗漏动作出现的频率逐渐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让各种动作更加熟练灵活,得心应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灵活运用。
3.协调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已经十分熟悉,动作以肌肉运动感觉为主进行控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已经十分流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的完成整个动作,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还能有所创新。此时达到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
三、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师教的启示
(1)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落脚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结论,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这个技术动作应该怎么做,要领是什么,这么做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的用命令式的口令来统领整个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出发点,把所学内容稍加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依靠已有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多观察学生,帮他们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学生怕老师,怕练习,束手束脚做不好动作的局面。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应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动作时,尤其在动作的认知定向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继续参与运动的动力。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钻研教学方法上,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发展。
(2)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和以往体育课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待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是有的问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仍然能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做出解释。由于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所处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也不同,无论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还是从意志力、认知力来看,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习效率”“练习密度”而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用同样的标准、进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体育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能力又比较差的同学,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适当的增强练习并加以指导;对于那些体育基础好,体育能力高的同学,让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基础与体育能力的差异,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并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尽最大的力量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3)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在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组织教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的结构,变换课的教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的准备部分,练习方式可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能行进间练习,根据具体情况变换队形,提高学生学练兴趣;在基本部分的讲解中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促使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完整、准确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基本部分的中段,也就是学生动作的连结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一些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灵活运用循环法、重复法、间歇法、持续法等合理安排课的密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基本部分末尾可以安排一些教学比赛,竞技游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其次,让学生尝试自我创作。比如说在健美操的学习达到协调完善阶段后,学生动作已经十分流畅自然,对于所学内容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然后选一节课让大家展示成果。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学练上。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练兴趣的一项重要内容。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融入到学生中,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达到师生互信,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的启示
(1)学会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讲解、示范、督促学生练习,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学生一般都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被动的接受,缺乏计划性与创造性。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而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以往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去探索,从而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而这种结合靠教师“手把手”的教是没有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自主学习赋予教师“教”以新的内涵,促进教学实践活动,达到师生之间的帮教互助。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2)重视合作学习。在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动作需要多人来完成,这里就需要提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体育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针对一些问题一起研究,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使他们有更多发展空间,看待问题也能更加全面,这样不仅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Abstract】On the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aised new risks, through the system of ethics education has created for others and the community to bear responsibility. Activation function of ethics educ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hroughout the world view of ethical responsi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sion and Moral Education vision urgent docking, ethics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deal with the risks brought about by modern technology, ethical dilemmas, but also a timely adjustments to meet the educational dimens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Technology Risk;Ethics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 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 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一次次的科技浪潮,在给世界带来许多惊喜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特别是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给我们带来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等,给人们的生活以许许多多的方便。而与此同时,这些现代科技的产物也给社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如:臭氧层的破坏、日益泛滥的黄色不健康印刷影视作品及逐日增多的高科技犯罪等等。作为维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科技的现状及其发展进步。这样,在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就产生了种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并且,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一步一步地突现出来。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三种观点:(1)科技决定论。这种观点及其相近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而且对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道德决定论。这种观点及其相近看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而社会的存在和维系又离不开道德,要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所以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存在,没有它,也就不存在科学技术了。(3)科技中立说。这种看法认为,对于科技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好与坏。要是科学技术为好人所掌握并使用,会给人类和社会造福,但如果一旦为坏人或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失乃至无尽的灾难。于是就得出结论说科技与伦理道德无关,有关的也只是取决于人的素质罢了。
2、科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关系
当我们运用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1)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4.1 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科技、道德伦理约束与法律约束的双重制约机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核技术等涉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就要求人们超越政治制度差异和民族国家界限,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人类的本性更多是讲求合作互助,而不是竞争,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同志明确表示“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拓宽科学合作的渠道,积极参加更多的重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项目” 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普遍繁荣,减少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各国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
4.2 加强科技伦理道德的主体建设和科技伦理道德的普及教育
科学活动是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认识活动,因此献身科学,追求真理,是科学家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科学工作者是处于活动中心的人群,科学技术的成果及其应用直接来自他们的活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使得他们对可能产生的危害比别人有更清楚的认识,科技伦理要求他们对明显的危及人道的科学问题不参与,对隐含的伦理问题提出警示。如对今天的高尖端的生物技术来说,这项技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获取和满足个人私利的手段。此外,政府理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能否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对未来社会非常关键。政府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好,不仅能有效控制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能使之造福于人类;相反,如果使之处于失控状态,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全民中普及科技伦理常识。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使科技精神人格化,让科技活动标准化。新闻媒体也应在伦理宣传中发挥作用,要灌输知情权原则和公众参与意识。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87-03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随着高科技引发的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交通、网络等问题的出现,科技道德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科技伦理状况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是当今大学生在学术伦理道德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科研项目上存在严重的抄袭、作弊、造假等现象。同时,大学生对科技伦理效应的关注相对欠缺,其认知亟待提高。
一、科技伦理道德内涵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客观规律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由何人来掌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科技伦理道德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二是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即目前高技术引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能源、交通、网络等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状况。
二、调查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科技伦理的现状,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采访为辅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再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个案采访则更深入了解被调查者对科技伦理的态度与认知。
问卷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被调查者自然情况,据以分析不同的因素对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影响程度。二是学术伦理,了解被调查者本人对其自身及周围学术道德失范的态度与认知。三是被调查者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关心程度和对待科技伦理的态度。
(二)研究样本说明
本项目以江苏省普通公立全日制大学和独立设置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方便和随机的方式选取8所学校,每所学校发放100份问卷。在发放问卷时尽可把握性别和年级的比例。其中研究生比例设置为30%,但由于部分学校无研究生,所以在最终数据有所差异。另外每所学校专业调查对象至少包含3个学科。问卷发放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97.4%。
调查对象中,女生占50.6%。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占数据总数的12.5%、67.9%、19.6%。其中专科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0%、7.2%、4.3%;本科一至五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9.1%、21.4%、16.4%、10.2%、0.8%;研究生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9.1%、5.8%、4.7%。调查对象涉及10个主干及部分其他学科:哲学(1.5%)、经济学(8.6%)、法学(4.7%)、教育学(2.4%)、文学(6.8%)、理学(9.4%)、工学(42.7%)、医学(10.5%)、管理学(9.6%)、艺术学(2.6%)、其他(1.0%)。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
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的探究,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以及对学术不端的认知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7%的大学生用规范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格式上,有47.8%的大学生使用过中英文摘要,关键字的使用比例为67.1%,参考文献86.5%,脚注3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只有15.5%。从结果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用规范的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必备的格式要件中,参考文献和关键字的使用程度较高,而中英文摘要、脚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较少被使用。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认识不足。
问卷还对老师和学校对大学生学术规范的教授和培养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12.8%的学生曾听老师详细讲解过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相关知识,大致讲解过的有37.6%,只是提到过的有29.8%,从没讲过的占19.8%(下图1);在学校是否开设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课程、讲座等相关活动上,经常举办的占9.9%,偶尔举办的有41.1%,从未有过的是10%,而学生自己不知道有没有的占到39%(下图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学术规范的资源较少,对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少,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
2.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身边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情况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整体把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身边学术不端现象较为普遍,62.8%的学生认为存在一些,11.2%的学生觉得很少存在, 1%的认为身边不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再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学术研究中的挂名现象,25.9%的学生认为存在并且很多,67.1%的认为存在但是少数,6.9%的认为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尽量预防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方面。有52.2%的大学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会浪费公共资源,损害公共利益,有81.4%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有70.2%大学生认为会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79.5%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学术虚假繁荣。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再次,面对身边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大学生如何对待?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16.4%的学生平时较为关注,46.6%的很少关注,35.6%的只是听说过,而1.4%的没有听说过。在对考试抄袭和作弊的态度上,40.8%的大学生是坚决抵制, 48.5%的大学生表示可以容忍但自己不作弊,10.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结果让人担忧,大学生普遍不关注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身边考试抄袭和作弊也是一个平和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和对于学术不端的危害的认识上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深刻的意识到了学术不端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既不关注也不抵制。这表明我们需要推动大学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来抵制学术不端,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问卷从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减少学术不端的措施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因选项中,63.3%的大学生选择了“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68.9%选择了“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74.8%的选择了“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45.1%选择了“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措施选项中,75.4%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66.1%的选择了“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55.6%选择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64.4%的选择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这样的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普遍赞同学术不端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要解决这种情况,需要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
(二)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
下面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现状。
1.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
关于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问卷中采取了相对简明的问题设计,从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入手。调查结果显示,52.1%的被调查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46.7%的大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只有1.2%的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很了解。另外,96.7%的大学生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由此可知,虽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相对明确的价值判断,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
2.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具体问题的认知状况
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态伦理和信息伦理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引起这些生态问题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对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9.2%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36.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只有4.6%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对于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19.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14.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只重视自身发展忽略环保,31.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54.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口膨胀,54.4%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如法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等。
对于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39.9%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5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5.9%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关于沉溺网络社交以及身份虚拟化对人道德、情感的影响,50.2%的被调查者赞成网络让人肆无忌惮,逃避现实,49.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图4)
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导致生态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口膨胀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是主要原因。与生态伦理相比,人们对信息伦理的关注程度要低一些,当问及网络社交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时,被调查者则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赞同与否定的观点各占一半左右。
一、科学技术的应用
20世纪以来,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改革及转换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1]。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更加深了对生命奥秘的认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类的研究与实践迈向了太空,开始探索在其他星球生存的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并且,随着遗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消除了不同物种之间杂交的障碍,培育出了种植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又能抵抗病虫害的高产作物,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高科技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应用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全按照最初所设想的路线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就产生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其中争吵最为激烈的要数科技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了。
二、科学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突现
任何事情都像硬币一样拥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它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不安。对网络技术依赖程度的加深,使得作为个体解放工具而出现的网络正逐渐沦为束缚个体自由的新型工具;在充满仇恨和敌视的社会里,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成果之一的飞机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克隆人技术将打破人类原有的繁衍的方式,用一个人的体细胞克隆出的人与体细胞提供者之间的人伦关系很难界定,现有正常的人伦关系就会被变形和扭曲,其后果将令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000 年8 月5 日同志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精辟地指出:“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志的这个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3]。因此,伴随着伟大科技成就的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这就使得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科技应用上负效应的产生原因
科技应用之所以会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出现违背其本身宗旨、损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本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负效应,其原因大体有五个方面:
1、科学技术认识上的局限性
人类认识事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尤其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整体分成了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过分的把目光集中在事物的细部,只见局部的事实和规律,而忽略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人类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规律。
2、科技知识应用范围上的失当
科学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下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则有可能是片面的、局部的和错误的。人们以这种在某一条件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中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认识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就可能潜伏着某种巨大的的危险。
3、科技应用价值选择时的迷误
科学技术产品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都是与人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不受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有纯粹的、孤立于人类价值之外的创造物。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念,往往使人类容易看到眼前的价值,而难以充分觉察和预料长远价值利益,这就违背了人类道德意志。
虽然高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人类重大问题,但高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经营者往往并不是为了优先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而首先是为了满足本身的利益,这就扭曲了科学技术研究造福人类的根本目的[4]。可见,真正纠结不清的是科技伦理实践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模式与充满利益考量的复杂伦理现实之间的冲突。
4、科学技术负效应的直接原因是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与伦理产生负面影响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将科学技术成果不恰当地运用到人类社会,不恰当运用到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现代著名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说过:“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成就的人”[5]。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与道德的矛盾实际上是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人自身的伦理精神问题。
四、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我们需加强科技法和相关政策的强制保障,使科学技术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像其他行为一样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的约束;(2)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他具有科技行为选择的自由,因此,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严肃的社会责任,并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其执行;(3)对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奖励,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科学研究给予严厉的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妥协。将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更好的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了社会秩序的井然。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既要保证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活动始终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进,又要保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和谐,确保科学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治东.发展中的科技伦理问题[J].创新科技,2008.3
[2]肖耀根.现代科技发展视野下的科技伦理问题探析[J].理论月刊,2008.3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62-03
人类一直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撞击与融合中寻求发展,而一次次的撞击无时不对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没有什么比生物医学科技制造出更多新的伦理难题了。一方面,生命科技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生命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人类有可能进入一个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生命及新物种的科学领域,它标志着人类在更深层次上认识自身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但同时,随着生命科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传统的生命伦理秩序被打破,并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价值冲突的主要表现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到了21世纪,生命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正由于其发展往往具有超前性,而生命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又往往滞后,再加上社会舆论对生命科技的鼓吹,以及别有用心社会力量的诱导,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碰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当前其冲突的主要表现。
1.生殖干预技术遭遇伦理困惑。一般意义上的生殖干预主要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在生命体诞生过程中对生殖各环节实施有目的行为影响,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设立精卵库、代孕技术、避孕技术等。2002年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伦理学中心主任斯科特.盖尔芬德博士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关于人造子宫和设计婴儿伦理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名称叫《自然母亲的终结?》,言下之意是随着人造子宫的研究向前推进,那种在母亲中怀胎分娩的自然生育方式或许会终结。”不可否认的是,从医学角度来讲,人造子宫(如果技术上可行)确实能够解决人类生育中的某些难题,但人们也对人造子宫技术所牵扯到的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不得不表示担忧。其实,这反映出的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生殖干预技术的担心。一方面,因为“这种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自然生殖规律,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遗传性状,使生命的产生具有强烈的‘人为’色彩,使人成为生殖的选择者、设计者和干预者,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人们关于生育模式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它还冲击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给父母子女亲情的严格定义带来疑问,对“血缘”亲情关系定义直接构成挑战,还关系到各种社会权益保障问题,引发夫妻关系、夫妇的权利与义务、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可见,生殖干预技术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且要以对传统观念(尤其是宗教文化和伦理观念)的突破为前提。
2.“克隆技术”引发伦理价值的反思碰撞。从克隆人体胚胎,然后到克隆人,克隆技术的不断突破,生命科技不得不面对社会价值的两难反思,引发科技与人性的深层次的争论。就目前来看,世界宗教界、民间和政府大都不反对用于医疗治病的胚胎克隆,但绝大多数明确反对克隆人。2002年4月,美国前总统布什呼吁参议院通过法律,禁止克隆人类,包括禁止克隆用于研究的人类胚胎。布什在一次向175名医生、科学家、议员、宗教界人士和残疾人的演讲中指出:生命在于天然创造,而不是日用品。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不能以牺牲人类的良知为代价,当我们寻求可能发生的事物时,我们必须记住问一问什么是对的,我们不能忘记即便是最神圣的结果也不能用来证明手段是对的。在美国,曾有一个民意调查显示,有五分之四的人都反对克隆人类,但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反对美国联邦政府出资资助干细胞研究。毕竟,克隆出人体器官用于移植的治疗思路太有诱惑力。另一方面以美国男科研究所所长授帕诺斯、扎沃斯为代表的三个号称“科学狂人”科学家等社会部分力量仍然坚持并积极从事克隆人的实验和研究。克隆技术这些生物、医疗技术上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冲击,对传统伦理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提出了许多生命伦理学现在还难以解答的难题,而事实上这些难题的提出和解决又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目光加以看待。
3.“安乐死”面对的生命伦理的质疑。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力,有没有选择死的自由呢?怎样面对安乐死不仅是一个医学话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人们从伦理、道德、法律等不同维度去思量。东方传统和西方的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对待死亡的态度一般是顺应自然,提出要尊重人的生命,要尽一切可能去拯救人的生命。当前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因此保护、延续生命的行为被认为是绝对的善,反之,医务人员放弃抢救濒临死亡的患者的行为则是恶,何况是“赐人死亡”的行为。如对于一个垂危不可救治而自身又倍感痛苦折磨的人,采用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去挽救是对这些临终病人的“延长生命”,还是“延长痛苦和死亡”呢?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何在,安乐死是不是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呢?虽然对实施安乐死限定了严格的条件,但有谁能确保安乐死不被滥用呢。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国家仍然反对安乐死。目前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但曾一度出现了许多打算安乐死的人涌向荷兰求死的怪现象,这也不得不引发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思考。
4.器官移植掀起道德争论的波澜。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展了人类各种同种器官移植以来,移植数量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移植学出现突破性进展,器官移植日益成为常规手术,同时脑移植也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心脏、肝、肾等都已可以成功地移植了,器官移植无疑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也为患病者带来了福音,但面对带来的伦理问题却经常难以给出合理答案。如捐献者与接受者的矛盾;什么时候可以移植?移植后的人社会关系如何定位?等等。就一般移植而言,也面对如移植是否符合传统伦理(特别是对身体、发肤很看重的中国传统伦理);身体能否成为商品,供体是否可以自由买卖,如何定价,谁有优先权;废弃的病损器官归属问题等伦理争论。一方面社会大力提倡遗体、器官捐赠的风气,以造福别人,但同时捐赠器官必须出于自愿,不得强迫,才是合理的手段。可见,关系器官移植的实施还有不少社会伦理问题要面对。
5.“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的较量。所谓的“人类基因组”指的是人类体细胞核中一套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它包括约6万到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进入全面解析人类基因组,绘制“全基因组序列精细图”的阶段。“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意义的片段,它携带遗传信息的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组成,是基本的遗传单位。它决定人的所有形状,甚至包括智力与行为。医学研究还表明,不仅是遗传病,而且许多非遗传病的发生也与人的基因有关。”医学研究还表明,不仅是遗传病,而且许多非遗传病的发生也与人的基因有关。这项工作的研究进展已使我们对于人类自身(人类疾病与健康、包括生育健康)、人类的前途与未来有了新的认识。然而HGP的研究“在建立‘人类知识库’,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如:基因研究和人类的尊严、遗传信息的隐私权及获知权、基因组图谱的信息使用与人的社会权利、基因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的不可预测性等。特别是遗传信息的隐私权问题,如当前社会一部分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一样,若基因歧视再进一步,势必以基因划分人群,所谓好基因、优良基因人群与坏基因、缺陷基因人群,出现新的社会对立和分裂。
二、价值冲突的主要特点
1.冲击传统伦理。生命科技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它标志着人类在更深层次上认识自身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但随着生命科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传统的伦理秩序被打破,并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对生命本质的重新认识及定义;人为干预生殖过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理解遗传、发育、进化的统一性;对健康的重新定位;对民族、传统意识文化的冲击;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等等。
2.对“人的定义”、现有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提出挑战。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关于干预技术、“克隆人”的争论,必然涉及“人”的观念反思。生命伦理学的争论,提出了“人的存在”的内部界限或极限的问题:究竟如何理解“人”的生命或存在的空间与时间界限?笔者认为,人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动物。也就是说,种种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因素,恰恰是无法从技术上“克隆”出来的。因为从自然生命的“人体”到完整意义的现实“人”之间,客观上有一个社会发生的过程,主观上也有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界定问题。人类的繁衍受到生命科技的影响,由于生殖干预、克隆人有悖于传统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几千年牢固的血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定位也必然要受到质疑和挑战。
3.提供便利与增加危机并存。生命科技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类的创造力、征服力,但其技术所带来的对人类、社会潜在的威胁也构成了人们对生命目的和社会价值伦理的莫大嘲弄。除了上述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着很多有关制约生命科学发展的危机。例如用遗传工程方法制成对人有危险的微生物或是新种生物完全可能造成人类对未来的恐慌;生物武器和毒素的研制和使用尽管与科学的道德规范相违背,但已确确实实地出现在具有毁灭性的世界军事战场上。尽管科技本意是好的,是中性的,但由于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必要的防患意识,使得生物技术产品的作用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造成各种危机、毁灭性灾难等。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生命科技在改造和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增加给现代文明带来危险的可能性,曾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沙林毒气事件和美国的炭疽菌事件等都是一个个血的教训。
三、价值冲突的成因分析
1.生命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生命科技与其他科技一样,由于独特的客观规律、价值尺度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对生产、生态环境、文明的影响自然会显示出其双重性的作用。生命科技在人们摆脱自然界的威压,争得相当的人身自由的同时,又给人类降下了潜在的危机,如1960年避孕药的出现,但随之就是各种性病的泛滥。我们知道,生命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到从事科技工作的当事人,而且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因此生命科技的研究成为人们探索生命本质,攻克重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的一把钥匙,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各种生命科技等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2.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发展的不同步性。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人类的道德水准与科技水平呈现交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生命道德水准和生命科技水平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恰恰相反,生命科技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处于日新月异的活跃变化状态;而生命伦理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容了许多世代相袭的观念,没有大的触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便导致了人类对生命科技的认识与接纳水准与生命科技水平之间经常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之一是人类生命科技水平超前和生命道德水准相对滞后。因此,新的生命科技出现必然导致生命伦理的真空或对未来恐惧。
3.传统消极科技观的影响。在20世纪以前,即使是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的人们,也只是把科学技术看成外在于社会、从社会之外作用于社会的独立力量。只是到了20世纪,人们才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处在社会之中、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社会建制。就认识根源来看,生命科技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归咎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对自然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原因,即人们在选择、运用生命科学技术时的某些短视行为,只顾眼前的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忽视了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
4.生命科学技术的非人性化发展。满足人性的内在需求,塑造完美的人性,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遗憾地看到,生命科技的残缺经常被忽视,任何人为的东西都不如自然的生命那么和谐,原因就在于自然的生命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高度协调的体系。过分夸大科技的作用,只会导致生命科技与人性需求的异化,遭受自然和社会被动的惩罚。就社会因素而言,生命科技所追求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后果,都要受科技主体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人文、社会、经济、政策条件下,不同的技术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人类现在只是构建了基因草图,可以想象,如果实现基因重组的话,基因工程无限制地使用会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后果,那样就可能出现新的物种,尔后可能构成现代人类自然物种一个崭新的但人类自身可能无法控制的生态环境。因为在自然环境下,每种物种都有天敌,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使得自然界的平衡不至于被打破。人为制造的东西,由于没有天敌,很可能出现极度的繁殖,进而出现生态失衡,给原来天然物种带来危险。
5.社会控制力的缺失,为生命科技成果滥用提供了可能。作为新生事物的生命科技往往是在人们的观望中诞生的,社会和政府以及相应的学术科研机构的约束都显得滞后。加上部分科学家、企业,包括大众媒介坚持技术无论点,技术至上主义过于甚嚣尘上,生命科技的运用容易失去方向和控制。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我们所面对的更多地是一个自然物的世界、甚至还有人类自身(现代医学中的器官移植)都已成为科技利用的对象,而真正的自然、或者说本原性的存在却隐而不显。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一样:科技的敞开越是透亮,自然的隐匿越是深沉。更进一步地说,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西方特有的狭隘的科学思维,对于科学内在价值的剥离,构成了世界现代化的支柱。市场利益与科技猎奇心理导致了生命科技滥用的内在动因。因此,现代社会在道德、思想和机制上都缺乏一种对生命科技负面作用的制约体系和应对灾难的准备,这本身就必然会产生生命伦理困惑,甚至是一种更可怕的灾难。
6.世界伦理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使得科学研究、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地区、民族伦理观念的冲突。如:在对待人的生命优先价值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是以施悲曼为代表,认为人的生命都是等价的,这种价值具有绝对性,神圣性、不容挑战和质疑,人的生命在任何阶段和情形下都应该得到维护和关照。因此反对堕胎以及宣布脑死病人为死亡等善意的对人的伤害。另一派则是以哈里斯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在其他生物面前有优先权是因为人是有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主体,是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之人,因而认为只有具有理性之人才谈得上拥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一种结果的完全道义上的生命权利。同样,对生命科技理解和运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看法是存在不同的。在对待克隆人、克隆器官,以及在器官移植等方面,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地区也都会出现分歧。如在对待基因技术知识产权,美国就与许多国家都有争议。因此,在21世纪初就有不少学者和国际伦理研究组织建议成立地区性伦理协调组织,沟通和协调一些伦理观点,以便促进包括生物人体试验在内的研究工作开展,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得到各界的关注,或许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本文为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生命伦理视阈,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系列成果]
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2002.3.21
2.倪慧芳,刘次全.“基因与生殖干预中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5卷,1999(1)
3.尤鲁明.人民日报,2002.4.11
4.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2001
5.上海三联书店编著.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学技术的现在与未来:生命、农业.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
6.倪慧芳,刘次全.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福祉。同时,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对立与疏离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惶恐与不安。爱因斯坦说:“科学就其意义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展的成果,任何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1](P259)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剖析科技与伦理分离的原因和实质,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与伦理疏离的表征
科学技术本质上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同时,利用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科技似乎辜负了人类的期望,背离了科技服务于人、完善于人的初衷。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p78-7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3](P458)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影响社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深,科技异化的现象也在日益严重,人类对科技的恐惧和担忧与日俱增。
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恩格斯说:“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P517)当人类的行为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就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类的行为。
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4](P463)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丧失了其为人的本质。
人类社会道德的沦丧。马克思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伤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在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4](P463),“就机器使肌肉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讲,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4](P433)工人的劳动一切服从于资本家的发财欲,在“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4](P436)的环境中工作,人的生命和价值被极大地践踏,道德颓废,技术成为统治人类社会的工具。
高科技对伦理的冲击。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积淀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试管婴儿、基因重组、克隆人等生物技术开始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人类对此忧心忡忡,争议不断。
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对科技的价值以及科技和伦理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科技追求“理性”,合规律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伦理追求“人性”,合目的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了科技与伦理的疏离和对立呢?理性与人性两者之间能否协调、统一发展?如何去实现?这是科技时代必须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疏离的根源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唯经济主义发展观。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增长是最高目的,所有活动都应当服从经济活动。这种发展观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5](p295-296)唯经济主义发展观奉行的是一种简单、功利、线性的思维,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利益原则与效益原则,人类的伦理道德被大大弱化了。
传统的发展观又是一种唯科技主义发展观。在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主要是自然生存,科技与伦理基本上是同一的。到了近代,笛卡尔在其理性哲学体系里,把“我思故我在”确定为第一哲学原理,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世界观,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中,由过去依附于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由崇拜自然的力量转向崇拜科技的力量。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占主导思潮的完全是一种唯科学主义、科技决定论思想。这使得科技的工具理性被极度张扬,价值理性被排斥或否定,导致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分道扬镳,理性与价值的分裂。
综上所述,传统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物本主义的价值观,前者称之为经济物本主义,后者称之为技术物本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中心全部聚焦到物质利益和经济增长上,把物凌驾于人之上。科技作为手段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伦理道德遭受排挤,科技与伦理的天平向科技方面极端倾斜,破坏了二者应有的张力,人类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的单行道。
三、科学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相互制约与协进的理论支持
1、目的的一致性。
尽管科技与伦理属于不同的范畴,科技是求真,伦理是求善,但本质上两者还是统一的。因为人类的善是以真为前提,脱离了真而求善,善没有意义;同样,脱离善而求真,则真往往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从本质上来说,科技活动本身就蕴涵着求真求善,它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一切道德、科学、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棵树上的各个分支。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4](P149)。
科学与伦理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这一崇高的目标而存在与发展着的,因而“人”是它们统一的内在根据。人类从事科技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人类造福、为人服务。因此,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为了获得自由的需要。
2、相互的制约性。
科技影响伦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科技对伦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从而产生与科技实践相适应的新的伦理观念。第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科技人员伦理道德水准的提高。第三,科技的发展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扩大了伦理道德评价的范围。
伦理规范科技。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指引。科技究竟向何处发展,不是由科技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必须借助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1](P182)第二,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第三,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通过伦理道德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
3、发展的共同性。
科技需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是它的必要手段。当今社会出现的环境危机、能源短缺等问题仍有待科技的发展来解决。我们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被技术所奴役和支配。人是科技的主体,人决定科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这唯一的价值目标作为鞭策和指引。弗洛姆曾经说过:“这就是说,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6](p96)只有实现了科技的人文化,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才能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科技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伦理观念的提高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最大利益,使人类受惠无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人的心灵。”[1](P135)纵观科技史,重大的科技进步,一方面都会引发出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孕育出一些新的伦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伦理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对科学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也要不断地汲取科学进步的积极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内容。
4、融和的现实性。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人胚胎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进步给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暂时还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负效应,但却存在着可能的潜在的风险,从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科技专家在进行科技研究过程中应当自觉地进行伦理道德的追问,必须遵循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根本伦理原则。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应关怀人性,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现代科技伦理观的要求。对于背离人性的一切科技活动应严格禁止,防止科技变为异化人类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也产生了一些与伦理道德价值相冲的事件,这时我们就不得不反思高科技在提高着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违背伦理道德价值的事件呢?特别是生命科技的发展对伦理道德的挑战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内涵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合称,关于科技的含义要从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来阐述。科学的内涵一般遵从的是者的观点,在学派看来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识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我们要想通过这种知识体系来改造世界则需要具体的工具,而技术恰恰就是把科学的知识体系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工具。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生活中被创造出来的,即一种方法论。科学被看做是一种认识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把这些理论体系变为现实生活中人类自身需要的工具。因此,科学技术能够被理解为是一种在科学体系下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方法论。科技所崇尚的是科学的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求真,追求的是一种事实。生命科技实质就是科技所引起的医学上的改变。
伦理,一般与道德联系起来。其实伦理道德严格来说也不是一个概念。伦理通常指的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制度,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人们行为的秩序。而道德是我们在遵循这些伦理标准时进行的一种善恶判断,是一种我们对事情进行的客观评价。比如我国古代的孟子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的“性恶论”。道德所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善恶的判断。西方人的理性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偏向伦理的概念,而东方的人情世故特色使东方人偏向道德的概念。道德其实是我们在遵循着世界秩序的同时对事情的一种善恶价值观的判断。
二、生命科技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器官移植引起的伦理道德争论。记得小时候到处弥漫着着这样一件事——有不法分子从活人身上摘取器官,一时之间这件事弄得人心惶惶。如今这件事已经无法辨别真伪了,但这难道不是器官移植带来的负面效应吗?器官移植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器官移植似乎更能被大众所接受与理解了。现在随时可以听到有关于一个生命在意外去世后捐献了自己的器官给更多需要的人带来福祉。前几天微博上报道了一个美国妇女在儿子意外死亡后将儿子的心脏捐献给了一个患者,在这位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后这位母亲听到儿子心脏跳动的瞬间由刚开始的高兴到最后的落泪。我们不知道这位母亲是高兴自己儿子的心脏可以换取他人健康还是伤心自己儿子已不在这个世界但心脏依然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跳动。这确实是医疗科技的进步能够改变更多需要的人的一生。这样一个医学技术的成长本来是一件造福人类社会的事情,但也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挑战。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生命的完整性,孔子就曾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历史运转这种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我们的血液里始终有追求生命完整性的基因在作怪。这时或许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病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可以挽救以后的生命,但是另外一家人由于深受这种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追求的是生命的一个完整性。这时候他可能会深受来自自己内心的煎熬以及其他外在原因的压力。器官移植带来的另一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可能产生器官买卖。器官买賣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他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危害。试问一个健康的人走在大街上被不法分子致残或致死只为了摘取他身上的器官获得高额的利润,那么谁能够为这个人的生命买单。器官移植获得的高额利润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一种毁灭性打击呢?
安乐死对生命道德的挑战。每个个体生命从生到死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也一直遵循着生命自然老死的规则。但是科技的发展却打破了这样一个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规律。我们常常说我们的出生是自己选择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死的权利,但是我们真的有选择死亡的自由吗?安乐死到底是医学的发展还是人性的堕落?医疗的改进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病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是为了还给患者一个生的希望,可是医学进步之下安乐死又该如何解释呢?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一直都是要尊重生命要敬畏生命,哪怕面对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物体比如一株草,一只蚂蚁等等,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利来决定它的生死,他们的生死在这个自然界中遵循着应有的规律,更何况这个自然界中最伟大的生命人呢?面对安乐死到底是科技进步下医疗器械的改进还是科技进步下人的价值观的退步?我们是不能否认安乐死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但是我们是否有权利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而选择让病人安乐死呢?我们是否能够信誓旦旦的说这个病人不需要生命毫无意义的延续,毕竟我们不知道这个人他是希望这样一直生活着还是就此为了减少痛苦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安乐死对人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面对生命是顺其自然,是生老病死的观念,而不是为了减少痛苦结束生命的价值观。今天面对安乐死依然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这其中不仅涉及了道德更涉及的法律的问题。面对安乐死对传统道德的挑战,法律也要从侧面做好。
针对科技带来的道德冲突爱因斯坦就曾明确的说过:“我们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成果在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但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2]因此强调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科技对伦理道德的挑战,平衡科技和伦理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让科技过分凌驾在伦理道德之上,泯灭伦理道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