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8 08:20: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篇1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篇2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8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篇3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95-01

一、右江河谷壮族童谣的现状分析

对于童谣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有所建树,特别是按照区域性来分类的童谣,比如山东民间童谣、桂林童谣、闽南童以及有深圳童谣节等等,这些童谣都是有歌谱记载,形成一种文化链,并得以开发保护和利用。但是,据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就右江河谷一带的壮语童谣,在各大期刊以及历年来人们对民俗文化开发领域研究中并未发现,至于开发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研究的措施

(一)对壮语童谣进行走访、调查、研究,找出更具要有学术研究性作为切入点,并将其进行创新性开发并合理利用,在走访的过程中要分配好路线,搭配好人员,分工要明确,尽量不要出现重复工或者重复路线的错误,安排点要采集到实质性材料,不能弄虚作假。

(二)在采集、收录、记谱、创编、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采用会议研讨形式,统一行为,不单独行动,以此来提高采集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准确性,进而为材料后期加工制作提供各方面保障。

(三)将采集收录壮童谣进行深度研究:包括调性特点研究、与其他地区民族童谣做出对比研究、语言特征研究、歌曲内容研究、歌曲趣味性与民族特点的关系研究等。

(四)习唱并将改编完整的作品精心录制、并制作出完整的音频材料。在习唱的过程中,首先攻克语言关,深入了解壮语语言文化深入了解,进而掌握其发声特点。

(五)利用整理好的歌谱在教学中试行,准确找出弊端并及时修改后最后定稿;在前期成果完成的基础上,将歌谱进行创编,在进行歌曲的创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抓住原始材料作为作品创作的主要材料去发展作品。

2.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壮族音乐特点去创作。

3.音域的选择要采取大众能够驾驭的程度去考虑,这样的作品传唱度、广泛度才高。

4.作为参赛的作品,要严格区别于教材作品,参赛作品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具备壮族音乐的特点,特别是多声部交叉的特点,除此之外,又要融入当前音乐最先进的手段和审美,让作品即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更具有科学性,这样才生在各类赛事的优胜中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并为赛事的获胜奠定基础。

三、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研究意义:右江河谷壮语童谣广泛收录、整理并规范记谱,这一研究为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举措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研究意义:壮语童谣的收录记谱和开发利用,使得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范围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更准确;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直接的儿歌教学参考书;也为大学民间音乐课提供直接的谱例;为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提供直接教材;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文化传承保留了直接有力的证据材料;挖掘本土童谣收录记谱,形成直接教学参考书;为民族音乐作品提供直接创编素材;口传记谱成册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最准确、最迅速和最广泛的形式。

(三)传承保护意义:口传心授的流传形式,一直是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文章的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开发利用,在研究之前,我们已经最原始的材料录制并保存,这样的原始收集和整理变相等同于口传心授,这一举措也是保护并传承本土文化的行为,并潜移默化的得到推广。

(四)在整个走访、采集、汇编、录音、后期制作等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养借此机会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比如民族语言的学习、民族音乐特点掌握的丰富性;这样的研究也为终日守在课堂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这样一来,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又得要新的提高;另外,这样的研究过程和素材的采集又能为教师个人的科研能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研究切入点,为新的研究领域找到切入点。

总结:童谣是音乐类型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一些历史沉淀较为深厚、经济科技较为发达地区的地方,童谣的传播性较为广泛,为大多数人所认知,比如,广东、福建、上海、台湾等地的童谣,都深受欢迎,而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所处地域相对偏远、贫困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要坚定研究的信念,将本土文化义无反顾的推广并传承下去,让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篇4

湖北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一为钟祥明显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代诸陵等众多王室陵墓合为“明清皇家陵寝”世界遗产)。先人留下的这两笔文化遗产,珍贵且稀有,都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杰出代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黄陂县发掘出土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距今也有3500多年。还有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群遗址、随州擂鼓墩遗址、建始巨猿洞遗址、大冶铜绿山遗址等等。湖北大地还是一个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适合“建设一些天然的生态博物馆”,以便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原生态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更多地保留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文化多样性。湖北大地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间文化。其境内共有少数民族40多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共存共荣,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区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充分展示和合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多样性的文化、多重性的知识系统、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能够为方兴未艾的知识创新、欣欣向荣的知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潜能,为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新型人文经济的形成开辟可观的前景。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生态的破坏是人类历史的最大悲哀。文化生态的保护要求人们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

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把文化与其历史和环境协调起来,使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持它原生态的状况。湖北民族地区开发涉及多个民族,没有文化的沟通与认同,就会在文化交融中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纷。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发展的最初根源与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没有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扶植保护,不仅难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也难以完成建设新文化的历史使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活力的源泉和体现,但是,“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人类文化的趋同性、单调性、重复性色彩日益加重。无论是原有文化多样性的继承还是新的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构建,都面临重重困难”,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丧失。因此,区域开发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好与坏,也决定着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任何一个地域和民族,如果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其特定的文化系统都终将走向单一化。同样需要关注的是,民族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力冲击下,正以惊人的速度与现代文化融合或走向弱化,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因此,文化发展也需要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像关注自然生态那样关注区域民族的文化生态。无论是有形的文化还是无形的文化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湖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是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生命线,尤其需要加以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倘若失去原有的文化生态,其利用也就无从谈起。而保护又应是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性的保护,能逐步调整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使该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二、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需要创新

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及制作技艺,如土家吊脚楼建筑工艺,坝漆生产技术,西兰卡普制作,民族美食合渣,炸广椒制作等;传统医药,如1500余种乡土药物,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两大类独特医术;濒危的土家语言;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剪纸等民间文艺,如建始丝弦锣鼓、宣恩耍耍、长阳和巴东撒尔嗬、恩施山民歌、利川龙船调和肉连响、鹤峰和恩施傩戏、土家族古老而特有的来凤摆手舞等;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禁忌、等传统习惯,如土家族人的情人节七月十二“女儿会”,男婚女嫁唱《哭嫁歌》,死人唱《丧鼓歌》,跳撒尔嗬,建房唱上梁歌等;土著知识;以及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等等。所有这些底蕴丰厚的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文化遗存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都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文化资源。

合理地开发这些资源,就有可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商品化程度却很低,已有的文化产业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较低,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空守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能必然等来发达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性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利用多少资源。湖北民族地区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必须实行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与开发,特别是需要学会用市场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资源,用市场的机制来整合现有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掘优势,弘扬传统,发展特色。发展文化产业,物质投资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也不是可以依赖的必要条件,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智慧,特别是需要有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这里尤其要强调创新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要靠实践、探索和创造。20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在世界强国进程中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最大历史性挑战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还沉淀着一些保守封闭的因素,使得荆楚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和市场优势,传统的历史文化优势难以转变为综合创新的新文化优势。同时,人们陈旧的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不规范的准入制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亟需以观念、战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向发达的文化产业转化。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是在观念上创新。在市场主导生产的条件下,文化部门是一个精神型产业部门,文化产品是具有思想内容的物质产品,是精神价值具体物化的载体,文化生产部门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只有消除了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狭隘、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也需要创新。战略是着眼于全面与长远的思考和决策,必须合乎实际,因地制宜。首先,要在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确定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湖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存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其次,要以恩施、襄樊等民族州和历史名城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地区间的联动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再次,要加强与文化产业化发达的国内、国际各地区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要发展湖北民族地区基础性文化产业,如艺术演出业、文学艺术创造业、教育产业、科研产业等。

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要制度创新。具体包括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秩序;实践广泛开放、灵活适用的新的文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湖北民族地区现有的文化单位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建设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将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向企业型、产业型文化单位转变,形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大力扶持文化个体户和民营文化企业,鼓励个人、单位、团体捐赠和设立文化发展基金。诸如此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设计应该自始至终融入我们对古典,也就是传统文化精髓的推崇,使得文化发展中质朴与华贵、现代与古典相得益彰。通过创新和开发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品位,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享受现代文明,是湖北民族地区在当代腾飞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各种文化在互补中的优化和创新;还可以利用系统优势,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文化产业化不但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使其地方文化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转化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自然延伸。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文化可促使社会跨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深度发展。一种文化太古老,也势必会太沉重。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沉淀有保守封闭的因素在所难免,因此,建构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需要有勇气打破传统文化中僵化保守的因素,打破现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格局,在文化大开放中实现文化大开发。

三、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

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既要从区域文化的现状出发,又要服从于为实现区域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个大前提,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野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培育现代文化人,凝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现代文化人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逐步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培育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广义的文化人群体。美国学者英克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可见,在日益变迁的湖北民族地区文化氛围中,直面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胸怀“文化人”的理想,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塑造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全新的自我,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培育和形成一个广义的文化人群体,既是区域文化建设的先导,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应该立足当下,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新发展时代文化的精髓,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推动社会的进步。二是植根于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和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的精神支柱与民族根基,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增强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地位和作用的了解,增强对传承人作用的认识,推动他们肩负并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和培育工作中去,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对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推动和促进。

篇5

一、重庆土家族文化的特色及旅游价值

渝东南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造就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艺术。文学有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之分。以口头文学最为丰富多彩,有歌谣、传说故事,还有音乐舞蹈、戏剧等。

1、重庆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民间传说:黔东北土家族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数量也多,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历史传说,英雄人物故事,与大自然作斗争故事,神事。历史传说中,以《还人头愿》故事流传最广,故事叙述了由“杀人祭白虎”转变“梯玛”在额头上划口子以血代替杀人的经过。《香火与财神》描述了土家族人民至今还供奉的求财四官司神的原因。传说严、罗、冉、唐四人逃来印江,因烧沉香木取暖,香烟飘到南天门里,感动了玉帝,玉帝赐他们四块金砖,并封其执掌民间生财致富的官职,因此在黔东北地区,特别是印江一带的土家族,家家户户的香火上都贴“酉溪显化求财有感四官神主”或“酉溪显化严罗冉唐四官神位”,以求保佑。此外,还有与历史事件有关的题材,如反映清初吴三桂反清故事的《落印潭和马脚迹》等。

音乐舞蹈:音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演唱时有的还需乐器伴奏,有的边唱边舞。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如锣、钹、鼓,其次是吹奏乐器,摆手舞是其传统歌舞,称为“舍巴”,来源于古代“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纣时,军中的巴人作战时手持坚锐的兵器,边舞边进,勇不可挡。由此便发展成为一种摆手舞。

戏曲:戏剧有傩戏、花灯戏和木偶戏等。木偶戏传入较晚,大约在清末才传入黔东北地区。花灯戏较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傩戏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2、重庆土家族文化的旅游价值

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别致,装饰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土家族建房习俗一般包括看风水、挖屋基、伐青山、立屋竖柱、上大梁及落成仪式等环节,体现了土家族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无处不在的神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居住文化。是土家人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还有土家族的民俗风情,特色的摆手舞、歌曲、戏曲都是发展旅游的亮点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二、旅游开发对重庆土家族文化的影响

重庆地处西南地区,经济相对东中部地区来说还比较落后,旅游开发能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对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在就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增加渝东南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民族文化得到延续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

(3)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当地居民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消除了过去面对所谓主流文化的文化自卑感,越来越倍加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由衷地产生了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2、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1)民族文化被同化加快

旅游的开发使大批游客持续不断地长期涌入,每个游客所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旅游目的地民族——土家族人来说,每天都在接待游客。因此,这种接触与冲击是持久的。一般而言,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接待地居民会起一种示范效应,其所带来的思想及文化由于成为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争先效仿的对象。现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2)传统文化被商品化

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三、渝东南土家族文化开发的战略

1、土家族文化开发的优势

(1)品牌优势

篇6

在我国现有5大宗教中,海西地区分布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4种。现有宗教团体2个(州佛教协会、州伊斯兰教协会),宗教活动场所60处,其中:藏传佛教28处,伊斯兰教32处。海西地区宗教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历史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并与雪域高原土生土长的苯教进行长期斗争和融合,同时吸取汉地、西域、克什米尔和尼泊尔等比邻国家和地区佛教之精华,形成独领,至今依然在世界宗教园林中大放异彩的藏传佛教。海西地区寺庙多,且建筑规模大,历史上这些寺院不仅是当地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巨大财富宝库,藏有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卷帙浩繁的藏族文献和佛教经典。到9世纪中叶,达玛的“禁佛运动”使佛教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吐蕃3位智者经阿里、于阗(今和田)、霍尔地区(今海西地区)到西宁一带,最后隐居于今化隆县境内的“丹斗”和“阳斗”佛教圣地。11世纪初,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由于■厮■政权的支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政教合一制度初见雏形,此后开始形成藏传佛教各派系。元朝初期,中国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发展,已形成庞大体系的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皇室的支持下广为传播,蒙古族上层人士开始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寺院所在地逐渐成为城镇,并相继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15世纪初,宗喀巴实行“宗教改革”并创立了格鲁派。明宣德9年(1434)格鲁派传入内蒙古地区,明正德4年(1509)内蒙古土默特阿勒坦汗(既明史所载俺答汗)率部驻牧青海湖地区,明万历3年(1575)在今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筹备修建寺院,明万历4年(1576)邀请索南嘉措,明万历5年(1577)寺院建成,明廷赐额“仰华寺”,明万历6年(1578)5月15日举行“仰华寺”开光法会,10万余人参加,阿勒坦汗赠号于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索南嘉措赠给阿勒坦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的尊号。从此格鲁派迅速传遍了蒙古族地区,湟源东科寺活佛成为格鲁派派往蒙古族地区的联系代表。明万历16年(1588)第3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病逝于内蒙古后,阿勒坦汗孙苏密尔被认定为转世灵童,成为第4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明万历38年(1610)格鲁派传入卫拉特蒙古地区,明崇祯5年(1632)喀尔喀蒙古信奉噶玛噶举派的却图汗入据青海湖地区。明崇祯10年(1637)正月,顾实汗率军从新疆入青海湖地区击败却图汗,随后其部众迁入青海。明崇祯11年(1638)顾实汗扮成香客朝佛入藏,5世达赖喇嘛在大昭寺为之举行吉祥法会,赠号“丹增却杰”(持教法王)尊号;至明崇祯14年(1641),顾实汗占据康巴和卫藏地区,建立起和硕特汗延后,清顺治2年(1645)给扎西伦布寺法台罗桑却吉坚赞崇上“班禅博克多”尊号,请他管理后藏,请5世达赖喇嘛管理前藏。从此以后海西地区藏族和蒙古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最初兴建起帐房寺院及土房寺院。直至1958年前,海西地区共有佛教寺院18处,清真寺2处。

1958年进行宗教制度改革,出现了“左”的倾向,全州各类寺院全部拆除或封闭,一些寺主和宗教职业人员被关押,大部分僧众还俗参加生产劳动。古老的宗教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后,全面落实党的自由政策,宗教文化得以传承,寺院恢复重建。

(二)内涵博大精深。宗教文化资源大多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察价值。从文化方面来讲,寺院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旅游观光、珍藏文物,以及天文历算、民族医药等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利用寺院和宗教活动吸引游客和外地香客,进一步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从宗教方面来说,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族宗教文化,已成为既有高原地域特色又十分兴旺发达的一种自成体系的宗教文化。藏传佛教推动藏族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更为突出。对此,藏族人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藏传佛教的寺院,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不拘一格的绘画雕塑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它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像一块磁铁般地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观光。比如,天峻县的西王母石室,坐落在关角山的一座玲珑小山,高20多米,西侧有一神奇的山洞,洞内有一个可供4人并坐的天然石炕,天生一个仙人洞。距此不远处有一座山,山顶如斩削的平台,而石室所在的这座山峰传说是美猴王与二郎神大战被斩削下来的山尖。许多美妙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感叹不尽大自然的奇巧与神秘。

(三)藏族宗教文化神秘独特。宗教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或多次飞跃发展之后,才逐渐具备了独立存在的结构和功能。比如,藏族宗教文化最终以藏传佛教为主流,在藏族地区特别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诸多高原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资源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如都兰寺北的塔延山,此山中有一棵奇特的伞状柏树。相传在17世纪末,都兰寺二世丹津呼图克图(法名楚臣嘉措)在塔延山隐居参禅,当活佛功德圆满之际,紫气祥云从天而降。活佛为牧民祈愿,掬清泉做法,祈祷上天普降甘霖,泽被苍生大地。清泉落处,神柏顿生,迎风而长,苍翠欲滴,佛许下偈语:但待此树常青翠,永保大地甘霖普降,水草丰美,六畜兴旺,苍生幸福。佛语过后,神柏秀气四溢,迎风呼雨,但见山峰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山峰以下细雨蒙蒙,谷中山泉喷涌,化作喷珠溅玉的溪流。采摘周边树上枝叶煨桑有驱邪祛痛之神效,后人称之为神树,常年煨桑祭奠。寺前的都兰河,如一青龙跃出群山。位于寺院西北面的赛特尔达吾,是近年来新建造的第七、第八世呼图克图舍利子纪念塔所在地,信教群众十分敬仰,经常前去煨桑祭奠。又如天峻县舟群乡的扎西郡乃神山等宗教名山,都与宗教文化息息相关。

(四)突出民族宗教文化结合的特点,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民居、岩画、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宗教艺术、民俗婚庆以及“那达慕”和“六月歌会”等等,正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亟待加以整理和开发利用。同时,展示名胜古迹的访古文化。如都兰县热水吐蕃墓葬群和诺木洪等古文化遗址都具有较强的可研究性和鉴赏性的文化内涵。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宗教文化很好的结合点,民族宗教文化更能发挥它的旅游价值。

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宗教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疏导情绪、净化心灵、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也是宗教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多年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恢复开放了一批宗教活动场所,有重点地保护了一些文物建筑,投资修建了寺院管委会办公用房,规范了宗教场所,引导宗教团体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宗教文化为纽带,宗教友好交往有了扩展。虽然我州在发挥宗教文化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宗教文化意义的认识比较滞后。多数人缺乏对宗教的深层次认识,把研究宗教文化混同于宣传,把弘扬宗教优秀文化混同于传播宗教思想,甚至不自觉地一概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第二,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挖掘还很肤浅。宗教文化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组织不力、经费不足、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研究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支持等,致使研究成果在本地区媒体得不到很好的宣传,对如何挖掘利用宗教文化资源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更是不够,优秀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严重不足。

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海西优秀的宗教文化是建设旅游强州的一个重大资源,也是打造“文化海西”的重要元素。开发利用好宗教文化资源,有利于提升海西文化品位、丰富海西文化形象、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增进对外开放和友好交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营造亮点、把海西拥有的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优势。

一、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有神论的宗教思想不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它对其信徒有道德教化、止恶从善、心理抚慰的积极作用,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宗教文化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虽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西深厚的宗教文化资源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他可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宗教场所多种风格的建筑可以美化城乡,宗教作为民间文化的联系纽带可以推动与境外、海外的友好往来,提高海西的知名度。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内涵丰富的海西宗教文化,充分发挥宗教文化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的积极作用。

二、采取措施,强化宗教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要强化奖励引导机制,把各方面的研究人才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对海传佛教历史、宗教名人、宗教名胜的挖掘和研究。要建好海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平台,确保必要的研究经费,新闻媒体及文化、文联、旅游等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创建各种传媒平台,为全方位展示海西宗教文化及历史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利用研究成果,搞好宗教文化规划和开发。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宗教文化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利用,要研究和制定开发利用宗教文化资源的总体规划和逐步实施的工作目标。要组织宗教、规划、文化(文物)、建设、旅游等部门,对全州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提出利用和开发的方案,并将宗教文化开发利用规划和逐步实施的工作目标渗透到城乡建设规划、历史文物保护规划和旅游资源整合发展规划中去。政府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建立能发挥各方积极性的宗教文化开发投入机制,政府也要有重点地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缓解宗教文化开发中的资金“瓶颈”。

篇7

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幼儿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比较缺乏,但是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却是幼儿教育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是包含了自然及社会的综合体,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一)充分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古迹

很多的城市经过历史的沿革发展,都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属于自身的历史名胜,例如,武汉的黄鹤楼、宝通寺、泉州是不仅拥有开元寺等历史建筑,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这些历史文化古迹都是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它不仅仅能够节省幼儿教育的资金,同时这些历史实物显示还能够促进幼儿对美学的追求,加强幼儿和其他人的交流沟通,其对与幼儿智力开发、美学审美、社交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大有益处。幼儿擅长形象思维,因此对于直接感受到的事物印象更为深刻。可以直接组织幼儿对这些文化古迹进行参观,老师可以从旁进行引导,讲解一些有趣的与这些建筑有关的小故事,对相关景点展开详细介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得幼儿情感上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扩展知识面。

(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需注意的事项

组织幼儿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对于幼儿教育有很多的益处,但是这项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的繁琐复杂。不仅仅因为历史文化古迹的地形曲折复杂,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还因为幼儿数量很多,导致幼儿走丢,并且一些历史文化古迹属于重点保护区域,幼儿因为年龄较小,不懂世故,因此可能会乱写乱画,或者是折枝摘花,对古迹造成破坏。所以,在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实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进行组织参观之前,老师需要能够提前去实地考察,同时对于路线进行优化设计,对于能够对幼儿起到教育作用的区域重点标注;第二,在实际参观时,一定要有医疗保护人员陪同,以便意外情况发生可以及时救援;第三,在较为拥堵或者是游客众多的景点,要能够积极组织幼儿牵手结队行走,前后都有老师照料,避免幼儿走丢;第四,在提前考察时要能够明确厕所位置,同时幼儿在如厕时一定要能够有老师陪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大多数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老师极少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去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所以,幼儿有很少的机会可以从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教育体验。一位有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要使得幼儿的眼界得以拓展,丰富其生活,就需要幼儿能够多与广阔的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而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就需要幼儿能够走出教室,去认识世界,大自然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一)带领幼儿走出校园,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1.从四季的交替变化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春天,鸟语花香,老师就能够组织学生去公园玩耍赏花,寻找春天的气息和脚步,从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花朵中感知春天的特色以及勃勃生机。在夏天。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去湖边观赏荷花,绚丽开放,亭亭玉立,或者是组织学生在树荫下面团团围坐,在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或老师讲故事,或组织幼儿去海边捡贝壳,玩沙子等。在秋天,秋高气爽,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小麦收割,喜气洋洋,各种树木的叶子也在慢慢的脱落,在空着肆意飞舞着,脚踩上去发出婆娑的声音。可组织学生去果园参观,亲身感受沉甸甸的果实丰收的喜悦。在冬天,万籁俱寂,有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整个大地被银白色给覆盖着,可组织幼儿去打雪仗,堆雪人,充分体验冬天所独有的乐趣。

2.积极开发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花、虫、鸟、树、砂、石等等天然材料都是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都能够用来帮助幼儿去认识世界,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带给他们不同的启发和灵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积极搜集身边存在的天然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进行开发创造。例如,一片落叶,可以以此展开想象,编造童话故事,也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书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石头、树枝等都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进行创造发挥,展开对世界自然的认识,达到一些生活经验,感受乐趣。

(二)营造一种富有自然气息的幼儿教育氛围

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不一定非得去大江大湖,高山大海,也可以自己在幼儿园中营造一种富有自然气息的教育氛围,自己在园中种植植物,方便孩子进行观察辨认,同时这些种植的植物应该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参与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去,使得他们对于其生长过程认识的更加透彻。可养一些小金鱼、小乌龟等,教育幼儿自己去饲养培养。

四、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积淀,涵盖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民间文学,还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歌谣等。对这些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加以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德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这些资源的对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作用,开始逐步探索展开了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其基本原则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得幼儿可以受到美得熏陶的享受,从中感体味到乐趣,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一)营造一种优美艺术的环境氛围

一种带有艺术氛围环境的熏陶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仅能够激发幼儿积极感受美好艺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这种艺术环境的营造可以是在课堂活动中,开展艺术教学,例如学习简单的剪纸折叠,学做风筝,或者是教授陶瓷艺术等等,因为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幼儿直接参与进来,因此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一种直接的感受,对于民间艺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对当地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利用

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就要从本地区着手做起,每个地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包括剪纸艺术、京剧、皮影戏、陶瓷艺术等,这些民间艺术代代流传,不仅仅技艺精湛,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体验。例如在运用京剧展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可以创新设计教学环节,确定主题,之后用多种形式来展开,例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京剧说唱、京剧服装绘画、京剧知识竞答等,使得幼儿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从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审美洞察力。

篇8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保护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1]群众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主体的群众性、风格的通俗性、来源的基层性、效果的实用性、作用方式的渗透性等显著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是the Cultural 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起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所设立的项目“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译成中文则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杰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非物质”的涵义为“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1、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基础、互相丰富

群众文化起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体现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不断发现、创造、积累的文化艺术财富。那些动人的先民故事以及神秘的远古神话,手口相传,经过几代的积累,形成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是民族个性及民族审美习惯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技能。它的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这些都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文化中。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也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2]鲁迅先生这段话十分生动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置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道理。应该说,不论何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抒发心声、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效率的 “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我娱乐。

2、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群众文化的生存、积累、发展、创新与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群众文化要在群众中扎根,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群众文化重视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就繁荣;当脱离或摒弃了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群众文化就萧条就衰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应当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断增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熏陶习染、承传积淀下来活在当代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使之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例如民间秧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客家山歌等。

二、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及存在问题

博罗位于珠三角东北端,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文明古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罗县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申报,目前博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石湾镇端午龙舟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福田舞春牛、龙华大鼓、罗浮春酒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观音阁德源楼糖果、湖镇围点灯习俗、横河扎灯技艺等。

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宣传工作滞后,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对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造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淡薄。

2、流失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经济项目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综合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使得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及流失。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3、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文化上的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

4、人员资金不足。基层保护机构非常薄弱,博罗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缺乏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正常的进出机制,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5、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抢救性的工作,而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但目前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不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却只有文化部门在唱“独角戏”,未能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影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可喜的是,博罗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及民间群众已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既是宝贵的资源,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流失的问题。今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1、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保护。博罗积极配合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非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挖掘申报工作。今后应当加大工作力度。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申报工作。

2、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程序,对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进行域名登记和商标注册保护。

3、将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运用学校教育手段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把非物质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在学会自己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潜移默化中融入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节庆搭台,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繁荣群众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塑造民族心理的平台。利用节日展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有效推动博罗文化旅游的发展。

5、强化对外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一是创作原生态歌曲,拍摄电影、微电影等,弘扬传统文化;二是编辑书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永远保存下来;三是利用各种传媒宣传传统文化,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对于可以实现产业化开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着重把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经营创新,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品牌,组建非物质文化支柱产业。在开发利用上要重申适度、合理原则,不能过多过滥,因此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开发,有序开发。

四、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统筹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加强督导,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文化传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市场机制与规划调控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新时期群众文化。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的结合,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展现巨大魅力,其发展道路越发宽广。但是,民俗体育的功利化倾向和传承渐衰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民俗体育尚未受到体育社会科学界和民俗学界的重视。因此,提高民众民俗体育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

1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在基础理论、民俗个案、民俗应用和发展对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慢慢为现代时空观所代替,不可逆转的改变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却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民俗体育竞技性偏弱,难以纳入正规的比赛,造成其难以推广,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随着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正面临传承衰落的堪忧境况,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人为民俗体育商品化,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

2 民俗体育文化开发价值

民俗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及风俗等文化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为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开辟新途径。民俗体育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我国体育文化,也促进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和推广。

民俗体育本来就属于体育的范畴,因此,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是民间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

3 民俗体育文化开发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开发

借助各种大众传媒手段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工具的优势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中深人人心.通过宣传引导,人们认识到民俗体育的作用。加强民俗体育的组织与开发,积极拓展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加强政府政策、组织和经济的大力支持,将民俗体育推广到人们日常的体育生活当中。

3.2 加强队伍建设

民俗体育的开发、组织和推广离不开相关的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工作,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继承、整理和推广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介入,加强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弘扬民俗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基层的力量,有计划、有规划地进行民俗体育调查、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以树立和巩固学校和社会体育教育中民俗体育的地位。

3.3 提高娱乐审美性,增进现代性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其活动大都适于业余时间进行,且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项目运动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只要我们注意发掘其中的娱乐审美价值,增进民俗体育的现代性,对其组织和形式进行不断地改革、拓展,这些体育活动必将显出活力而逐步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所接受、喜爱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艳茹,汪普健,张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7):88-91.

篇10

一、乡土资源在英语教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窄化乡土资源的内涵。英语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市、县、乡)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形势等,内容十分丰富。

很多教师认为乡土资源就是身边无需加工、方便利用的现成资源。其实,乡土资源的种类甚是繁多,有有形物质方面的,也有无形精神方面的,即使是有形物质方面的乡土资源,有时也不是取来即能用的,何况由于资源取来的途径和形式不同,其资源价值也就大不一样了。以泉州市为例,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⑴自然景观、文化场所类。泉州地处风景秀丽的江南,这里的自然景观,千奇百态、绚丽多姿,山山水水都是景,春夏秋冬皆风光。如、清源山、清水岩、永春牛姆林、深沪湾、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等。

⑵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类。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使泉州成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全市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4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7处。主要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反映海交史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宋代古船,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及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并称古代“三大丛林”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全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代表古代建筑杰出成就的东西塔、洛阳桥、安平桥,被台湾人民称为“开台烈祖”的郑成功陵墓和史迹,以及的台湾民间有着广泛影响的泉州天后宫、安海龙山寺、花桥慈济宫,通淮关帝庙、泉州富美宫等等。此外,还有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天后宫、郑成功史迹、涂门街等。

⑶历史宗教文化类。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⑷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类。泉州还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及新兴的侨乡歌剧等富有充沛活力的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

篇11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65-01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毛南族人民世代居住。这里山青水秀,洞多景奇,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外来的文化,现代社会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毛南族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窘境。

一、毛南族概况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他们是岭西的土著居民,主要居住在环江县一带的山区,素称“毛南之乡”。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工艺精湛;毛南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庙节、分龙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过程中始终戴着被称为傩面的木制面具;“毛南三宝”――菜牛、石雕和花竹帽,特别是花竹帽编织工艺则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上述种种民族文化使得毛南族人民具有许多无形的、内在的、体现毛南族文化价值所在的民族精神。

二、毛南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毛南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旅游冲击带来的严峻现实,使得开发毛南族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和创新毛南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一)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毛南族那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与恢复,传统的编制手工艺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发展,传统的戏剧、舞蹈等重新被挖掘搬上舞台。这些原先几乎被遗忘和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发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二)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毛南族地区有着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毛南族文化开发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毛南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本身,反过来也能有效地促进毛南族文化建设。

三、发展现状

(一)传统手工艺陷入困境。花竹帽是毛南族的象征,实用又美观,既是毛南族妇女日常喜爱佩戴的生活用品,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定情的信物。在现代社会及旅游开发的冲击下,花竹帽编织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花竹帽编织工艺技术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困境显得越来越紧迫。首先是花竹帽编织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其次,传统毛南花竹帽的用料是金竹和墨竹有资源匮乏的趋势。(二)民族节日中不良成分的影响。节日文化中畸形的消费观所造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节日中的诸多禁忌严重束缚着毛南人的思想行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等。民族节日就应体现这个民族精神世界,但是一味地扩大其中的不良成分,甚至为了迎合某些旅游者那种猎奇的心理,那么对于构建其精神家园、发展民族文化都是一个桎梏。(三)戏剧歌剧遭到严重断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靠毛南族艺人在民族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想象创作。由于傩文化主要靠历代傩师招收传人,目前掌握此种技艺的人是少之又少,复杂的工艺加上旅游业的冲击,很多年轻人缺乏动力去学习,使之遭遇严重断层。

四、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能,保护传统的毛南族艺术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保护传统的毛南花竹帽手工艺,就需要提升其价值,使之具有一定的效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编织花竹帽的工作,手工艺人也才有动力去继续延续这一传统工艺文化。而在这方面,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形成一定的旅游开发市场,针对特殊工艺制品,发掘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加强相关培训;针对傩文化的流失,应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为其调查、传承做好基础工作,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二)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使节日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历史遭遇,他们的节日文化也各具特色。在发展旅游业中,应积极开发利用毛南族节日文化中独有的民俗风情,并加强节日集会的物资交流功能。要使毛南族的节日文化更加富于生命力,除进一步发挥民族的独创精神外,还应积极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尤其是与临近民族相同的节日,在各民族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吸收其他民族节日中的积极成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三)毛南族发展文化产业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毛南族文化建设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要充分利用毛南族文化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理念,推出毛南族文化精品,并大力宣传,树立形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铺垫。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充实和巩固现有文艺表演团体,并有计划地组织各团体之间的以及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使其健康发展。

毛南族文化绚烂多彩,具有独特风格,不仅是毛南族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精神源泉,而且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毛南族文化建设,对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促进毛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张艺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刘正明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覃立新.毛南族史志概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华,张周来.广西毛南族文化在呵护中传承.西部时报.2005年第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