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难忘的一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8 08:20: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难忘的一课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难忘的一课教案

篇1

一、研究背景

1.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具有普遍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职校园里,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普遍。由人际冲突引发的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与异性的过度交往问题也并不少见。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反映情况来看,在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发生的冲突也较为频繁。另外,从个别心理辅导以及班主任工作反馈中了解到,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也已成为困扰他们成长的一大烦恼。

2.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具有特殊性

从横向比较来看,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从小到大都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听到的都是大人的指责和批评。周围人的否定使得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成长中的他们,内心也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他们容易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施测心理测验和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2.行动研究法

根据调查结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构建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体系。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取得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和完善。

三、研究对象

以笔者所在学校全体在校生为调查问卷的施测对象,以25名一线教师为访谈对象,以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为课程实施的对象。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1.同伴关系

在同伴关系方面,学生在人际交往技巧方面较为缺乏,学生的合群性并不高。在开放题中,多数学生提到了容易被人误解、忽视等。在异往方面,80%的学生表示在高中阶段谈过恋爱,68%的学生表示在于异性相处时感到拘谨。可见,学生在异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他们难以把握异往的度。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笔者设计了促进学生同伴交往的六堂课,分别为《寻人行动》、《难忘初相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和《学会有效沟通》。其中,《寻人行动》是在新生刚入学时,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新同学,融入新的班级。《难忘初相见》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管理,很多学生刚来到新环境时,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印象先入为主,造成人际困扰,这一主题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

在异往方面,笔者设计了三堂心理辅导课,分别为《爱自己多一点》、《爱的美丽等待》和《红灯停、绿灯行》。其中,《爱自己多一点》以人际交往中的性骚扰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异往中把握好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爱的美丽等待》主要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正内涵以及高中阶段还需要在爱情中做好充足的准备。《红灯停,绿灯行》是针对目前中职生中异性之间过度交往的现状而设计的。这三节课之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2.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方面,老师和学生一致感觉到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并不十分和谐,师生交流少,冲突偶有发生。在原因探索上,师生双方的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是双方相互影响的结果。尊重学生人格和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学生最看重的老师的特质。代沟、偏心、不被理解、态度、距离感成为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最困扰的问题。

由于师生关系是一组相对特殊的关系,而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针对学生的,因此,更多的考虑是从学生的角度作出改变。本版块设计的课题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双重奏》和《当冲突发生时》。《师生之间》一课围绕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展开,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探讨如何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效沟通双重奏》一课将重点放在如何进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上,通过现场角色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在老师面前正确表达自己并做到认真倾听。《当冲突发生时》一课是针对师生之间的冲突而设计的,着重探讨如何解决师生冲突。

3.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方面,中职生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在最希望父母关心哪方面@一问题上,有68%学生选择情绪感受,由此可见,学生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在情感上得到父母的关心。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亲子关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侧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更懂父母,在懂的基础上能做到更爱父母。本版块共设计了三堂课,分别为《我想更懂你――亲子沟通中的换位思考》、《我想更懂你――亲子沟通中的PAC运用》和《我想更爱你――亲子沟通中的感性领悟》。前两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读懂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的父母,《我想更爱你》一课是在前两堂课的基础上,深入领悟父母的爱,只有更懂父母,才能更爱父母。

五、研究成效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课程多数为各种主题拼凑而成,不具备系统性,学生的体验也缺乏连贯性,课堂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本研究所形成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校本课程是对这一现象的改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程逐步得到领悟,获得成长。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对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满意,也更容易接受。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系列,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作出的积极改变。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64-02

特级教师的语言,语音优美、节奏适度、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现实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语言存在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于漪和苏静的语言风格及形成原因,以期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形成优秀的语言素养提供借鉴启发。

一 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的内涵及重要性

教师语言风格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教师语言特点、再综合上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言语气氛和言语格调,具有独创性、稳定性、整体性等特征。

靳立鸿认为,教师课堂语言风格主要有典雅庄重型、情感激扬型、方法导引型、沉稳理智型、知识渊博型、语感体验型、质朴自然型等类型。刘启珍指出:于漪老师以抒情的语言风格领先;钱梦龙老师以诱导的语言风格著称;魏书生老师则以商量的语言风格取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语气如果单调平板,儿童就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语言艺术。《学记》明确指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可见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的重要性。

二 于漪与苏静课堂语言风格

1.于漪的课堂语言风格及分析

第一,生动亲切。课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于漪这样设计教学语言:“京剧讲究脸谱、颜色、线条,红脸表示赤胆忠心,黑脸表示憨直无私,白脸表示内心奸险。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高大身材,青白脸色,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自命清高的性格。最后一次出场,黑瘦,破夹袄,蒲包,草绳,用手爬着走来。突出塑造了受摧残的形象。可见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十分重要。艺术高手有时只用语言描写,同样能深刻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言为心声,作者抓住了反映人物内心深处的关键语言来表现,使人听声如见其人。要做到这点,需有很深的功力,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善于敏锐地捕捉。”

可见于漪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来自她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熟悉和运用。精彩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适时的设问、反问能启发学生深究;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学生感情的波澜;必要的反复强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词采丰美。于漪善于运用同义词、近义词的转换和成语、俗语等避免语言贫乏。教学《茶花赋》时,于漪这样做结:“祖国如此伟大,人民精神如此优美,一朵茶花能给人以启发吗?能。为什么能?那是由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不断开阔读者的视野。由情入手,由景入理,水融。从包蕴的春色,我们看到祖国的青春健美,欣欣向荣;从茶花栽培者的身上,我们感到创业之艰难,任重而道远;从茶花的含露乍开,形似新生一代鲜红的脸,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意境步步深化。而三幅构图又十分传神,像拨亮一盏灯,使满堂顿时生辉;又似金线串起散落的珠子完成了一件艺术珍品,促人深思,引人遐想。”她在教学中索引古人之语更是常事:“诗以一字为工”、“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她对古典文论烂熟于胸,才能这般自如。

第三,节奏鲜明和谐。于漪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导语:“巍峨啊,它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看现在获得解放的幸福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在新中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从句型上看,有陈述、感叹、疑问、祈使;从句式看,有单句、复句;从长短看,短则二三字,长则近二十个字。句式富有变化,句法参差有质,产生了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和谐节奏。加上于漪调控得当的音量,柔和自然的音质,时而舒缓徐慢,时而高亢激奋,时而停顿间歇,时而一泻千里的语调语速,入耳入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苏静的课堂语言风格及分析

第一,富有描绘性和感染力。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苏静请孩子们总结蟋蟀的精神。孩子们很容易总结出了如“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词。但她并没急于肯定,而是写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解释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而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它堪称动物界的真君子。所以,这句古代名言浓缩了我们刚才对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可谓言简意赅,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如此一番讲解后,加上苏静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声音悦耳动听,注意语调节奏,分析讲解声情并茂。孩子们不仅佩服老师学识的渊博、见解的深刻,也钦服于古人的智慧。寥寥数语,让孩子们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难点,记住了经典之句,还由此对古典语言的简约丰厚之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第二,逻辑严密,以情感人。讲《白杨》时,苏静说:自古以来,多少真名士为后人称道,无不源自他们高尚的人文修养。孔子称赞其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作《梦的解析》时,他身患癌症,朋友都离他而去。而事后回忆时他竟欣然说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我最光荣的时候,它成就了我最终的辉煌。”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正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建设者之所以能够扎根边疆无怨无悔,不仅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坚守信仰的真名士,视苦难为人生高贵的财富,把清贫当人生永恒的享受。苏静饱含感情的诉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伟人的故事,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边疆建设者们伟大的精神。她用语言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以情感人,表达丰富,典故、诗句、对联等信手拈来,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三,诗意流彩。这是苏静语言风格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她给她孩子的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比如:杨凡:“虽然你不是苏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你一定是苏老师最难忘的学生。你无孔不入的叛逆因子常让老师头痛不已,你肝胆相照的侠义之举又总令老师感动至深,你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让大家望尘莫及。”智英轩:“李贺有诗云:‘十年磨一剑。’如今英轩的剑已是初露锋芒,虽然‘霜刃未曾试’,但苏老师相信待到‘今日把示君’时,英轩必定学有所成,今非昔比。我欣赏你‘淡泊以明志’的心境,更为你勇挑重担的精神喝彩。”苏静给学生的评语中无处不流露出浓浓的诗意,蕴藏着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欣赏,师生间达成了一种内在和谐的默契。

三 于漪和苏静成功的原因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点和信念。于漪说:“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在她的教学中,不仅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其全面和谐地发展。而苏静对孩子们说:“苏老师之所以让你们学习诗词,并不是想让它成为你们将来谋生的手段,而是想用它为你们的精神打底。”正因为这样的教育理念,苏静的诗教中到处都渗透着育人的功用。

2.具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语文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对其他各科知识有所涉猎,此外还要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发展规律。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学,一生致力于把自己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实际。苏静广泛涉猎古今诗词、散文,对古代建筑艺术、甲骨文、音乐也有浓厚的兴趣,出口成诵,并掌握了许多遗闻轶事,这使她的诗化教育在适当的时机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创造出了诗界的神话。

3.热爱学生

于漪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她眼中,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她身体不好,孩子也经常生病住院,但她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从没因此落下过一节课,且有很多视学生如子女的感人事迹。在苏静诗教课堂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任意挥洒创意,并都给以鼓励和赞美。她由衷地赞叹“我的学生最好,我的学生美丽无比、潜力无限,我为我的学生深感骄傲!”

4.勤奋执著

于漪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她认真钻研教材,每堂课教案详到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修改,改好就背,背下来再口语化。因此她能使学生着魔般地跟随着她渐入文章之佳境,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和感染。苏静也一直在她诗教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丝毫不敢懈怠。

综上所述,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进师生平等和谐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位教师因其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兴趣特长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只要教师热爱教学,心系学生,勤奋执著,积极上进,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在教育事业上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启珍.教师语言风格的性质及美学特征[J].修辞学习,2005(1):34

[2]靳立鸿.教师语言风格类型摭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1):28~29

[3]刘启珍.教师语言风格的性质及美学特征[J].修辞学习,2005(1):35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小英.用语言“粘”住学生[J].教学理论与经验,2007(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