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9:02: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专题设计与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35-02
一、引言
与传统课堂型教学不同,专题研讨课(英文为seminar)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形式[1]。专题研讨课的开设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面向具体专题,通常融合课堂讨论、讲台授课、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其与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不同,专题研讨课的形式更加灵活,师生互动更加深入,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更深。因此专题研讨课在鼓励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交流和组织能力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二、国内外现状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研究生教育中,专题研讨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为例,开设了包括Geog 224: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Geog 275:Seminar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eog 279: Seminar in Geostatistics等多门专题研讨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各领域的知名教授组织授课,为学生开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这种灵活的讨论方式在实际教学效果上却往往比课堂授课更好。专题研讨课并不像基础必修课那样,需要指定教材,执行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并实现相对稳定的考核目标。基本上专题研讨课安排讨论某个领域的最新前沿,因此每年的课程内容都与上一年度的有较大的变化。课程具体安排都是由主讲教授来灵活制定,内容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因此较好。其次,专题研讨课通常以阅读研究论文为主,少量涉及一定的教材,这样不仅保证了讨论问题的现势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观点,培养他们辨识阅读和思维能力。专题研讨课与传统课堂授课教学不同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了。每次课由一位或一组学生来组织讨论,这样学生在某种形式上“被迫”对该次课程的讨论议题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工作,才能在课堂上较好地引导和组织讨论。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从而可以有效碰撞,有助于师生纠正以前错误的观点、产生新的研究思想,同时培养学生交流和协作研究的能力。
与欧美大学研究生教学相比,国内的研究生教学普遍依赖于课堂授课形式。虽然目前许多学科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采用专题研讨课形式进行教学实践[2,3],但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专题研讨课的探索还相对较少。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下,学生的听课、上课和作业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体现在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许多课程为了照顾部分跨专业学习的学生,较多地重复了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总体上教学安排较为成就,缺乏更加贴近学科前沿的介绍和讨论;另一方面,课堂授课形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难以保持。
三、专题研讨课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应该基本都学习过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计算机程序设计、遥感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生阶段,专题研讨课就需要相应地提高深度,选择具体的专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招收的研究生质量差异较大,如果在一年级就安排专题研讨课,部分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因此,专题研讨课建议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选课学生规模。通常面向较广专题,可能吸引较多的研究生选修。如果是交通地理这样较为具体的题目,可能选修的学生较少。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组织讨论,每个学生都可能在课堂中参与发言,学生数量不应超过20人。同样,为了保证一定数量的交流,学生数量也不应该少于5人。实践表明,8~15人左右可以取得较好的讨论效果。
课程的专题选择方面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应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专题讨论的掌控,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第二,专题应该是结合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在这些课程基础上选取,否则学生将无法跟上讨论的进展。如在修完电子地图可视化工程后,相应地开设地理可视化中的空间认知方法专题研讨课,让学生深入学习最新的地学可视化技术,鼓励他们设计符合人类空间认知原则的地理可视化方法,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设计方法。
课程的组织方面,第一次课可以由教师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安排,帮助选修的学生确定是否选课。此后的课程则可按照具体议题,每次安排一组学生进行讨论课的实际授课和组织。教师应该提前两周左右指定阅读材料,并安排主持讨论的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讨论的主持与组织,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教学的过程,增进师生理解。如果涉及较为复杂的方法,则应让学生在课堂先进行初步的介绍,然后让负责学生引导讨论,教师则负责总结和建议。课程的后半段,也可以让学生建议讨论的议题,进行开放的探讨。课程最后应该就学生自己组织的议题让其完成一项开发任务或专题论文。
四、专题研讨课实施与管理
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理工科学生课堂发言非常被动,交流的气氛较弱。因此需要采取特别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关键是要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和记录笔记的形式。这可以从课堂环境的转换做起,即尽量选用圆桌式等面对面的课堂环境。通过隐藏讲台这一教师的权威形式,提高学生发言的自信。教师在实际讨论中,需要鼓励学生的发言与讨论,从正面语言上肯定学生的参与,同时对发言积极和讨论深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激发学生深入探讨专题问题的热情。要特别注意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并给予他们专门的发言机会。
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发放教学大纲。提前让学生知晓课程包含的内容、需要阅读的资料、组织安排的次序等。可以让选修的学生及时确定是否选课,同时还能让相关学生提前进行准备或提出建议。指定阅读的资料建议难易适中,并具有较好的时效性。阅读资料应该包含必读和选读两个部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扩展知识面。从教学实践来看,每周的必读阅读量控制在2~3篇外文文献,总阅读量在20页左右比较合适。在教学大纲中,还可以提前安排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思考并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讨论水平。
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是把握课堂教学方向的关键。在每次课程的开始,应由教师首先对需要讨论的议题进行初步的背景介绍,梳理与前次讨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议题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教师应避免过多打断学生的讨论,但是在冷场的时候,应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进行总结发言,或转换到下个议题。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本次讨论的进展进行简短总结。对于课堂中争论处理,教师应及时介入,让争论朝着逻辑和理性的角度发展,而不可任之发展为争吵。
图1描述了专题研讨课设计、实施的流程,这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循环改进过程。通过与最新科研前沿的融合,体现了教学相长、教学研究互相促进的目的。
五、小结
专题研讨课对促进学生加强专业素养的学习、提高学生研究兴趣和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研究课题都有较多的帮助。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实际教学来逐步推广这种教学方法,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70-04
Web 4.0时代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发展,在此环境下E-learning(在线学习)应运而生。作为E-learning的新生事物――微课自2011年由胡铁生教授提出后,便迅速风靡全国,线上微课视频在网络上蔚然成风,线下全国高职院校的微课热愈演愈烈。此时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关注重点在于单个知识点的设计与开发,尚处于“小微课”时代。随着微课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逐步深化,未来微课将跳出“小微课”的局限,迈向“大微课”时代,即将大量无序化和碎片化的微课视频形成专题式微课,借助有序的知识脉络体系打破“快餐式碎片化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Web4.0环境下专题式微课内涵
(一)微课定义变迁
微课始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Second Course(60 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一分钟演讲)”。国内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微课”,被称为“国内微课第一人”。
随着对微课的深入研究,微课的概念几经变迁,截至目前,国内的微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①微型资源构成(微课1.0版本):把微课作为新的资源建设方式和教学资源类型,定义侧重于“教学资源的基本构成”;②微型教学活动(微课2.0版本):把微课视为基于知识点/环节的教学活动和应用过程,定义侧重于“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并重”;微型网络课程(微课3.0版本):③把微课定位于一种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呈现载体的微型在线视频课程,定义侧重于“微课程”。
从以上微课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出,微课的定义正沿着“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轨迹发展变化,其中“微型网络课程”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和表现形式。“微型网络课程”是基于某一门学科/课程的某个重要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专题式微课是未来微课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专题式微课内涵
专题式微课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一学科或专题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并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制作出若干个系列化、有序化的微课。微课专题式开发之后,学习者既可以将知识点分开加以学习,也可以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加以体会,可有效地避免知识碎片化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二、Web4.0环境下高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
专题式微课所具备的“小资源粒度”特点既迎合了当下Web4.0环境泛在学习行为,而其固有的“有序的知识脉络体系”又能够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要设计开发专题式微课,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多是在学习国外微课教学经验基础上,基于专家、教师的认识和各级微课教学比赛而开展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应用效果却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微课设计主要是基于教师主观愿望和理论分析而构建的,缺乏对学生需求和期望的了解,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所以,在专题式微课开发之前,进行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是有必要的,如微课视频的知识点选取、呈现方式(动画、图片等)、教师/学生出镜的期许(是否出镜、出镜的频次等)、教师授课语言风格(小品形式、相声形式、新闻联播形式等)、教师授课方法(角色扮演、小组研讨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其亲身体验专题式微课教学带来的益处。
(二)有序性原则
高职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微课的“微”学习内容正契合其认知特点。但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容量小,学习内容孤立、破碎,容易造成学科知识碎片化问题。与专注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的零散、碎片、杂乱相比较,专题式微课虽然也采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但微课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层次性、逻辑性,有序的内容衔接能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我知识体系建构”和“问题解决能力”[3]。所以,专题式微课开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需要结合某一学科模块或专题标准要求,从整体知识体系出发进行规划,并用相应的图文(如思维导图)明_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实用性原则
微课因其开发方便快捷、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短小精悍而在高职院校广受追捧,特别是随着各级各类微课大赛的推动,近两年微课开发数量更是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微课不威(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基于微课的“草根”特性,技术门槛低、人人皆可参与开发,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沦为“带讲解声音和人头像的播放课件”;而部分参与比赛的微课过于关注特技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复杂的背景音乐、动画所吸引,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思路,学习效果甚微[4]。因此,专题式微课在开发的时候,需要合理确定哪些知识点(如有代表性、普遍性及关键性的知识点)必须开发微课,哪些知识点(如能用文字、图片就可以说明的知识点)不宜开发微课。专题式微课的开发对象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划定范围,也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得出结论。此外,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喧宾夺主,演变为“信息技术秀”。
(四)共享性原则
微课只有能够共享,才能体现其教育教学的应用价值,否则便失去了开发它的本来意义。Web4.0环境下,开放的平台为微课共享提供了便利,如微课网、微学习等。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也建立了独立的信息资源平台,供本校师生共享和使用。目前,大部分微课平台缺乏系统分类或排序,学习者查找所需的微课资源较为盲目和随意。虽然设置有搜索引擎,但由于开发者在上传微课时设置的关键词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检索效果和学习效果[5]。有序化、系列化的专题式微课对平台的要求更高,需要将与某一专题或学科相关的专题式微课整合成一个网络化学科体系,形成知识结构树,以避免彼此之间孤立而形成信息孤岛,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全面、准确地找到专题知识,并明确学习路径。
三、Web4.0环境下高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
微课开发一般需要经过选题设计、视频拍摄、后期加工、在线等环节。作为专题式微课,由于其固有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开发设计过程就显得更为繁杂。
(一)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流程
如图1所示,专题式微课开发与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选定开发主题(一般是某一模块或某一专题知识的学习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或技能考点),结合学情分析(分析学习对象、 学习需要、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分解知识点(将专题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发微课资源,制作出若干个系列化、连续性的微课(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微反思),最终选定平台共享微资源。
(二)专题式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
在学习高职课程“移动室内覆盖工程”时,由于设备种类较多,且参数指标比较复杂,学生设计移动室内覆盖方案进行设备选型时容易出错,针对此类现象,确定专题式微课设计开发主题为“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具体如图2所示。在明确此学习主题的学习对象、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后,进行知识点分解。在课程标准中“移动室内覆盖设备”需掌握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分类、有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和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三个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教师课堂教学反馈,得出“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多拓展和补充的案例,且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之间既存在逻辑上的关联,又相互具有独立性,非常适合开发成专题式微课。
1.合理规划微知识点
对知识点“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进行微知识点分解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修改和重组,如图2所示,除课程标准要求的功分器、合路器、耦合器、电桥、衰减器及接头的选用(见图2微知识点1、2、4、6、7、9)以外,还结合学生平时易出现的问题或常见的需求设计了一些实用的、拓展的或具有引导性的微知识点“功分器与合路器的选用区别”、“功分器与耦合器的选用区别”、“衰减器与放大器的选用区别”(见图2微知识点3、5、8)。通过合理的规划,专题式微课的微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可以单独提取学习,又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最后,通过微知识点“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选用案例”将前面的微知识点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我知识体系”。
2.高度重视微教案设计
专题式微课的核心竞争力是微教案设计。基于“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微知识点的教案设计首先务必定位准确,“无源式移动室内覆盖设备”专题式微课如针对高职二年级学生,则教学设计应着重于新知识的讲解,如针对高职三年级学生,则教学设计应着重于知识框架的构建。此外,由于专题式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微教案设计应力求引入方式新颖,但需快速入题;内容主干要清晰,可剪掉不必要的旁枝末节,但需论据充分准确,不给人留下疑惑;课堂小结务必干脆利落,但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有效推进微课资源库建设
专题式微课制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为保持其生命力,还需周期性地更新。在专题式微课制作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的素材如课件、图片等,同时也会不断生成一些微课成品或半成品,如微课课件、视频片断、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等,这些微课素材与成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要使庞大、繁杂的资源库变废为宝,将资源分门别类并建档,如有必要,可建立相应的导航界面。资源库的建立对于后期的微课更新或资源快速重组是非常实用的,可大大缩短微课制作周期。
此外根据教案设计制作微课件时,应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图片、文字、内容应准确无误。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出有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在微课程拍摄制作完毕后作为观摩和分析环节的微反思,应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Web4.0r代为微课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网络环境,高校微课正向专题式微课迈进。笔者仅针对专题式微课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关于制作评价与有效应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3.
作者简介:李甦,白柯晨(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昆明650000)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学习的一种,翻转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了在线学习经验。[1]尽管教学者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实施的基本思路大都是把基础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课堂之外,然后用课堂时间开展活动进行知识的深化。但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内容的教授转移到课堂时间之外,它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待学习过程的。更具体地说,如何让学生在课外独立地进行像知识获取之类的低层次认知工作,而把知识应用、分析、综合等高阶认知转移到有同伴和教育者支持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而在我国当前翻转课堂实践中由于有些教师对翻转教学自身定位不准确,在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有师生关系“失位”、知识难度“越位”、适用对象“错位”等问题。[2]因此,只有对翻转课堂的源起目的和本质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翻转课堂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和步骤,才能真正发挥翻转课堂在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业表现的作用和价值。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基本内涵
翻转课堂的产生主要归因于两个运动:第一个运动是全球技术运动,使信息技术和教育“以极低成本”进行了整合;第二个运动是思想运动,思想通过技术渠道得以传播。[3]一些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并不是一种新的教育运动,因为教师很早以前就鼓励学生为课堂做好准备以便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教育电视和计算机支持的教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翻转课堂有规则地、系统地使用交互技术融合在了学习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转课堂为把新兴的在线学习技术与主动和协作学习整合起来提供了框架,对于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教育技术的新趋势。与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将学习内容和材料在课堂之外传送和讲授,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问题和推进概念,并进行协作学习。[4]通过技术在课堂之外完成内容的教授和材料的展现,而把课堂时间用来在同学和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地协作应用所学的内容。该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学习步调独立地学习材料,把重点从教师转向学习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
目前,在实践中尚没有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或标准的方法。内容传送、教授的方法以及面对面课堂时间的使用方式将会随着学生的特征、教学者的知识背景、可获得资源以及学科问题的改变而变化。对于考虑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者来说,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把课程讲授转移到课堂之外,内容的传送仅仅是全部学习体验很小的一部分。翻转课堂需要把学生视为积极的学习者,把对学习和课堂的控制权从教学者转到学习者手中,重视对学生高阶认知活动的促进。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创始人JonathanBergmann认为翻转学习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通常的学习有两个方向:一是注重对新知识传送的传统课堂,即教师上课,学生做笔记;另一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习得式的学习。应当指出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相反,翻转课堂吸收了传统以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是把教师精讲知识的这部分内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为课堂上的促进知识应用的小组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学习者能够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同伴和教师支持,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学习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翻转课堂的学习吸收了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有利因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综合体。这种混合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翻转常规的教学方法:把原来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通过教师创建的视频和交互式课程让学生课前在家里进行学习,而把原来在课堂之外完成的作业和练习等任务转移到教师在场的课堂上来完成。此外,研究显示:混合学习环境要想成功,重要的是使面对面和网上这两部分的学习经验保持一个良好的结构,让它们彼此能够持续地相互支持。[5]
(三)翻转课堂的本质
按照JonathanBergmann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翻转课堂解决的是传统课堂中课堂结构的设计问题,为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时间。因此,在课堂上确保和保持足够的、丰富的专题讨论、问题解决、合作与有效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机会在课前学习新内容并能够反复地复习这些媒体资料直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媒体上呈现的新内容。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为课堂活动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设计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来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和参与度。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翻转课堂能够让教师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可获得的在线教学资源,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选择最适合课程内容、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促进学习。教师在设计策略启发,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性认知的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与对应的学科系统结构相联系。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协作者)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建构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回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翻转课堂可以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翻转课堂中,与当前被动课堂体验相比,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当前学习内容,有机会学习如何成为独立思考者。因此,如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得当,有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者的潜能。根据Young的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互相帮助的合作者,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通过与自身、同伴、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此外,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在日常的课堂中和每个学生个体进行交流会话。
研究表明,参与度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调查研究的领域。关于此类研究的很大一部分的文献都重在通过详细描述促进积极参与的多种因素来阐释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和意义。Skinneretal认为学生参与度是获得更好成绩、在标准化学业测试中取得高分、更强的个人自我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几项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生成就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辍学率越低。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因素有很多,与学生学业表现的提升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包括:教师支持(来自教师的支持)、教学质量、同伴联系、课堂结构与管理、家长参与。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参与度的相关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1.教师的支持
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学业参与度、学业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对中小学生的研究中,Klem和Connell通过分析学生记录以及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教师支持、参与度和学业成就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教师的支持是增加学生参与度和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认为教师要创造一个有爱心、结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学习环境中,高期望、目标明确和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较高的参与度。相应地,较高的参与度又和更高的考勤记录以及考试成绩相联系。
Furrier和Skinner发现感到自己被教师的赞赏和重视的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是有趣的和令人兴奋。相反地,那些没有被教师赞赏和重视的学生就会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无聊、不满意甚至愤怒。
Connell和Wellborn研究结果显示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困难但与教师保持着积极、融洽关系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来展示他们的努力学习课程内容的动机。类似地,在Akey关于449名高中学生对于学校环境、学生态度与行为,学业成绩的解释性分析中,Akey发现,有过教师鼓励性支持体验的学生在学校中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营造并维持一种互相尊重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会被尊重,学生的努力会得到赞赏,学生将会更愿意在课堂活动中来展示和交流。而且,教师真诚、公正地思考学生的观点和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对话并进行决策,这样将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Cothran和Ennis把教师称为学生参与度与学业表现之间的“搭桥者”。他们发现教师在课上课下和学生交流学习内容之外领域的意愿对学生参与度和学业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学生感到自身未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决策过程之中,那么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会降低。此外,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于与他们一起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且表现出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安全的关心,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会更好。
2.课堂结构与管理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能够和每一个学生进行会话交流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在不用课堂时间进行内容的专门讲授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动手实践的活动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融入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3.教学质量
参加翻转课堂实践的学生认为直接授课和记笔记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反,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更有效的,因为这种方法包括了各种教学实践,包括:小组工作、动手实践活动、发现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此外,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中技术的使用和一对一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4.协作
小组工作具有提高课堂参与率和课堂参与度的作用,学生协作完成小组工作任务远比听课、做笔记有效得多。让学生通过小组以共同工作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当前学习内容,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和学习同伴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学习者讨论问题、分享解决方案并验证他们的思维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样的交流沟通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流程
1.前期分析
(1)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类型,思考是否适合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无实行课堂翻转的必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否会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是否有助于教学问题的真正解决。
(2)基于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如果确定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那么接着就要思考是否当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课堂翻转。能否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翻转。也就是说,不进行整堂课的翻转,而是针对某个知识块和教学环节的部分翻转。
(3)如果确定了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紧接着教师就要思考如何翻转;要确保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经过精心教学设计的资源。
(4)教师要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预期,思考翻转课堂教学下学生应当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2.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1)创建不超过10分钟的学习视频;分析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主题,进行问题设计,要求问题是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2)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引材料,向学生说明如何使用在线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最好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供学生适时查阅。
(3)设计附在教学视频后面的练习题,这一方面是为学生评估和确保自己是否理解了教学视频中的关键内容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的参考,另一方面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疑惑。
学生活动:
(1)根据学习指引材料观看教师视频和其他的学习材料,记录有困惑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2)完成视频后的测试进行自我评估,概述自己的学习收获。
3.课中组织
学生活动:
首先分成三组,第一组:聚集到一起,在教室的电脑和个人电子设备上合作地审查回顾那些媒体资料;第二组:把收集的相关资料汇集在一起,和教师一起回顾这些内容;第三组: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马上开始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理解水平自行加入这三组中的其中一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轮换在这三组之间直到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教师在课前给出的来自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
教师活动:
(1)根据课前制定的课堂观察表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协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地点拨和引导。
(2)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观点和思路等给予及时、充分的反馈和评价,以增强师生互动。
学习评价:
(1)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主探究或同伴协作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进行同伴互评和组间互评。
(2)来自教师评价:收集学生作品等实践成果,观看学生的展示汇报,结合课堂观察表的记录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课堂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广泛的评价。
三、翻转课堂实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重构学习·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中,翻转教室创始人JonathanBergmann在名为“我们在如何引领美国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精彩演讲中指出,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存在五个常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翻转课堂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不足。这五个问题是:
(1)没有对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和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前和课堂不能相互支持以促进提升学生学习,使得课堂时间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性和没有效果。
(2)很多教师只是把视频传送给学生而没有教学生如何来看这些视频。
(3)很多教师常常完全用别人的视频来做自己的翻转教学,但是效果不理想。
(4)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够活跃,缺少和学生的互动。
(5)教师会把视频时间做得太长,学生在线学习时容易产生倦怠。
(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产生的困难
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学习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学生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策略的准备有限。在近期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习惯了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对第一次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一些抵触。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不习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在寻找搜集在线学习资料时感到有困难;要阅读和理解更多的内容;当课前没有学习已的在线资料时,他们在课堂上感到很有压力;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翻转课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教师、学生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者应该目标明确地思考课程的设计,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力地补充在线的学习内容,从而才能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实施翻转课堂之前,必须要确保学生做好了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方法来学习的准备。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对是否要接受这种改变感到犹豫,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这种策略之前,向学生介绍关于翻转课堂的目标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2)学习工具、材料和资源,尤其是教学视频应该精心准备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想法的产生和问题解决技能。
(3)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要超负荷,否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4)在课堂活动中应注重讨论、问题解决和提供足够的反馈。这有助于学生对正在学习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可促进创造力的生成。也就是说,当学生需要与同伴、教师进行沟通商量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案时,学生首先就需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为问题解决贡献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在这个过程中,讨论将会帮助和促进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关键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偏差,训练学生有逻辑地表述、论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评估应该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评价过程应当涉及翻转课堂的各个方面,包括授课视频,学习资源和其他课程材料的设计。评价还应该包括对课前、课中与教学者、学生相关的所有活动进行评估。
五、有关翻转课堂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1-0033-03
一、背景
根据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本科第八学期执行,实际持续时间往往3~5个月不等。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高等院校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以“毕业设计”为关键词搜集相关的网站和公开出版的书籍,发现目前网站主要针对的专业是计算机、土木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等,并且主要功能以毕业设计论文赚钱为主要目的。公开出版的图书关于毕业设计的主要集中在2006~2009年,主要针对的专业是计算机、土木、美学、建筑设备工程、汽车、电气工程、建筑装饰、电子及通信、给排水及工程等。关于油料储运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无论是书籍还是网站均为空白,启动油料储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网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为了使网站建设反映用户的真正需求,实现有效互动,我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网站框架和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该网站研究用户定位为所有经历过毕业设计的学员、教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学员确定为所有大四、研究生一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的学员。大四学员主要针对毕业设计进行了一半和已经完成毕业答辩两个阶段的学员,这两个阶段的学员随着毕业设计研究的深入,对毕业设计有了一定的看法和经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员主要针对刚刚入学的学员,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有很多新的想法;研究生二年级的学员在11月~12月中旬即进行研究生开题,进入课题研究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对毕业设计有更深的研究和领悟,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
教员确定为所有具有本科毕业设计导师资格的教员,以初次和经验丰富两种教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次获得本科毕业设计导师资格的教员,在开始接触时,对毕业设计的整体概念比较模糊,存在对毕业设计研究的深度和工作量把握不准等问题。但是他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想法,以这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获得更多我们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但很重要的信息;经验丰富的教员,通过多年带毕业设计,对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设计有较为成熟的看法,积累了大批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指导性的信息资源,需要一个平台进行交流。
相关管理人员为所有与本科毕业设计相关的管理岗位人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相关教研室领导、教学参谋、系首长等教辅人员在设计环节中起到一定的把关作用,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对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想法。
2.问卷调查的设计
我们认为:平台不过是研究内容的充分展示,展示的内容才是研究的重点。所以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展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为主。平台在应用过程中,是通过信息的交互进行的,交互过程中,如何高效快捷地获取信息,有效地进行交流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此,主要围绕网站平台需求调查、网站主要栏目需求调查、网站内容具体需求调查、网站交互调查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问卷设计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怎样使被调查者愿意回答问题,确保被调查者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以及怎样才能使所得信息后期处理更为方便。问卷调查设计时严格遵循设计准则,注意措辞修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问卷内容主要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方式,封闭式便于后期数据处理分析,开放式适合了解用户在设定问题之外的真实想法。
3.研究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学员采取教员对自己所带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答辩委员会秘书、队干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的形式进行。教员调查通过业务学习时间采用专题形式探讨,座谈时邀请主管毕业设计的参谋参加。
为使获取的数据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使获取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学员的想法,项目组成员针对调查问卷的问题以座谈的形式和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学员在设计过程中和导师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座谈中,更容易快速进行话题,并能畅所欲言。根据学员反馈的信息,问卷调查设计时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问的模糊,不容易回答等,项目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形成较为完善的问卷调查。
先组织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四油料储运工程专业学员进行,采取自愿填写自愿上交方式,调查时间选择在答辩进行时,由每组的答辩秘书发给学员,让他们在答辩结束后进行填写,然后再交给答辩秘书。这样既不影响学员的答辩,而且又给学员大量的思考时间,刚刚结束答辩,对毕业设计肯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样获得的数据更接近学员的真实心理,达到问卷调查的目的。本次调查共计发放96份,收上来78份,无效3份。我们将未收上来的和无效的均默认为不需求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我们发现:80%的学员选择了“需要建立专题网站”。对网站需求最多的是资源共享86.7%、课题指南80%、往届论文70.7%。98.7%的人选择“希望有毕业设计选题指南”;93.3%选择“愿意在使用时上传自己搜索的信息资源”;97.3%选择“在线交流时,遇到您能解答的问题,愿意回复”;半数以上的人喜欢论坛和留言等在线交流方式。这些数据均表明;网站建设投用后,有一定的用户群体,能够较好实现互动,达到网站建设的目标。
根据统计结果,项目组进行座谈,对学员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详细问卷,增加了“您希望毕业设计指南包括哪些内容”,取消学员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反复推敲,几易其稿,由29题浓缩为14题。
我们将定稿的14题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10份,回收510份,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
(1)网站需求分析如表1所示。
(2)网站主要栏目需求调查如表2所示。
(3)网站具体内容需求调查如表3所示。
(4)网站交互调查如表4所示。
2.调查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是首次在院内进行,由于调查样本选取科学,参与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信息准确,数据真实,为确定专题网站的框架及建设具体内容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1)网站框架确定。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网站的主要栏目为常用工具、课题指南、典型案例、资源共享、往届论文、基本概况、讲座培训、在线交流、问题集锦、在线办公、导师队伍等。首页主要展示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著作、学术期刊、常用软件、按论文陈述、精彩问答和常见问题列出的问题、按工程设计类、科学研究类和实验验证类等类别列出的典型案例、教研论文、标准规范、在线办公、课题指南、基本概况、讲座培训、网络课程、导师队伍等。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63-04
自2001年江西省高校增设社会体育专业以来,至今已有6年的历史。在这几年的办学过程中,这个专业出现许多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以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对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简称“社体专业”)几年来办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问题的症结,拟解决实际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以江西对社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条件、改进管理方法,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其中以最具代表性的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为个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对社体专业研究文献,涉及领域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其它有关专业文献资料。
收集了江西省7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第一手数据;收集了国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数据。
1.2.2调查法1) 调查2005届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对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2) 调查2003级在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3) 调查部分高校教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1.2.3访谈法对江西6所高校的从事社会体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专家面谈,对国内部分高校专家面谈和电话访谈。
1.2.4比较法将个案研究的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因素与各高校同类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1.2.5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谈归纳得出的数据进行SPSS13.0统计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见论文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
2.1.1社会体育专业在校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2001年社会体育开始招生。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即不分专业招生)。2001年招生人数是241人(其中78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252人(其中84人是社会体育专业)、2003年286人、2004年284人、2005年291人。江西师大从2000年开始推行学分制以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文理渗透、学科渗透”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从2003年开始,按学科类招生,一年后再选专业,实行“理理渗透、文文渗透、文理渗透”,即学生的20%~30%可以在一年后,跨学院、跨系科选专业。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院只可在学院内选专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选专业后的实际人数是2001年91人、2002年98人、2003年56人、2004年29人、2005年22人。选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主要集中选在体育教育专业,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数急增。
从2001年开始招生人数趋于稳定,且逐年稍有增加,而一年后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逐年减少。2002级前,二个专业的人数比例正常。2003级开始自选专业后,学院内部专业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学校的规定有一定关系,学校对跨学院之间的专业选择有20%~30%的限制,而对于学院内部专业的选择,学校不作限制,且规定音乐、体育、美术三学院学生只能在本学院内部自选专业,限制了跨学院选专业。学校对学院内部没有限制性条件,是造成学院内部各专业人数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学生在院内选择专业时,除对专业有自己的判断外,从众心理也起了一定作用。所以,在各学院内部的各专业的选择上,我认为,也应该有限制性的比例。才能使各专业的人数比例不至于出现严重失调。现在,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成本过高,使该专业濒临死亡。
2.1.2社会体育专业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江西师大担任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的专业教师有34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经济管理和康复保健二个方向各二位教师,占11.1%。88.9%是非专任教师,教师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教师兼任。社会体育专业中经营与管理和体育康复二个方向各只有二位专任教师,几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是由二位教师分别担任的。也就是说,这二位教师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方向知识的唯一来源。 担任社会体育专业课的教师,平均年龄35.7岁,平均工作年限13.75年;所有教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大、四川大学、曲阜师大、江西师大6所学校;教师中,博士占11.8%,硕士占32.4%,学士占47%;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58.8%,社会体育专业只占5.8%,医学等其他专业占26.4%。
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年龄偏轻,工作年限短(表1),实际上,2005年以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学校、学院应该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水平。
2.1.3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近几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更是步履坚难(表2)。从表3看,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就业方向基本相同。二个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6%之间;公务员在1%~2%;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47.6%,社体专业毕业生在教育单位的占34.2%;国企的只占1%左右;非国企的占9%~10%;其他占到17%~18%;从总体就业方向看,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大的差异,且都是以学校为主。
2.1.4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存在问题分析从专业实习点看,经营与管理方向,实习初定在健身俱乐部、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康复方向,实习定在康复保健医院;从指导实习的能力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缺乏实习指导教师。高校自身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很少,都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同时实习点也没有接受过实习生,也没有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从实习内容看,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规范的实习内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实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模糊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土壤,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也就缺乏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标准、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缺乏针对性。
2.1.5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从表4看,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数量相当。专业主干课程中有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主干课程中的66.6%;专业任选课中有28门课程相同,相同课程占70.0%;专业限选课程中也有6门课程相同,占70%。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重复太多,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
2.2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社体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2.2.1对培养目标的比较社会体育专业主要是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才应运而生,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在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应该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使定位低些、准确些,才能扩大就业面。培养目标中用“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定位太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利于学生找工作的定位,从而影响学生就业。我认为,江西财经大学定位在“技能”“应用型人才”更有利专业的发展。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必须依据江西的经济发展,以具体的“技能型”、“操作型”、“服务型”为培养的主要目标,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表5)。
2.2.2对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比较
2.2.2.1课程分层比较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社会体育专业在结构体系的称位上稍有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后文简称“北体大”)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师范性和综合性院校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
2.2.2.2省内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较由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也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复杂性。各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规范,围绕“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几大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并设置不同类别的课程。但如何考虑各学科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学科与术科之间的课程比例、专业课与综合素质类或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等并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则成为各院校制定教学计划的难点。
在必修课中,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在6~10门,各校课程基本相同,公共必修课程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各校在 15~18门之间,其中有9门课程相同,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各校在19~22门之间,其中有12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间,其中有24门相同,专业任选课程是提高知识和专业能力重要保证,是各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从各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看,有89%~92%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学校把相同的课程放在了不同的模块中。如把田径、小球等课程,有的学校放在专业必修模块中,有的学校放在专业限选模块中。江西师大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没有大的差异。
2.2.2.3对课程结构学分分配的比较学分的结构上看,江西师范大学的学分结构没有差异(表7)。理论上是要尽可能扩大选修比重,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有利于个性化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原因是:一是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学生选课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 选课的从众性;三是由于有些课程选课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在任意选修课中,有课程从设立以来就一直未开过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有的学校称拓展课程)各校在37~48门之多,江西师大是48门,有16门从未被选过,有的被选,但由于选课人数(学科少于20人、术课少于8人)少,而未开课。真正开课的只有几门。
2.3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2.3.1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社体专业就业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毕业生就业直接受到市场的调节和检验, 就业情况的好坏,反映出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这将影响招生的生源并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社体专业设有体育康复保健和体育经营管理2个方向。对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回访了解到:我们的二位学生在南昌市职工疗养院做按摩医生,,没有行业资格证书。虽然是正式职工,但学生处境非常尴尬,用学生的原话说:“编外资格”,进职、加薪非常尴尬,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专业的发展。
2.3.2课程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无太大区别,80.6%课程相同,专业特色课程不突出;2) 课程学时分配不够合理,如专业主干课学时不足,专业方向课程的学分比例太小等;3) 开设了专修或专项技能提高课,但授课学时有限,难以使学生胜任健身教练岗位工作需要;4) 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5) 受学校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等条件限制.缺乏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这些都成为当前制约江西师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
2.3.3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2003年后,按学科类招生,把所有当年招收的学生分成甲、乙二个班,每个班学院配备一名班主任。当一年选专业以后,没有增加班主任。本来选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又分散在甲、乙二个班上,给开展活动和教学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学生本来就是很难在一起听课,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分散在二个班中,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和成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江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且模糊。如对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管理型"、“开发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不符合社会需求实际。2) 在课程设置上,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针对职业需要,提高课程与职业的关联性和实效性。3)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处理好社会体育专业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限选与任选课程的比例;没有合理分配学分,从而减弱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4) 学校缺乏对本专业社会需求信息的调查,没有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论证,及该专业就业情况的有效信息反馈,使办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2建议1)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第一年进校就应该进行专业教育。建议体育专业按专业招升,进校后就按专业培养,不进行分流。因为特殊专业的技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相反,间隔时间太长就会生疏。2) 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注意吸纳不同学校和不同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注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3)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办学,走联合办学的路,联合办学解决了学生的职业准入问题。4) 建议课程设置时,从学生人文素养考虑,要加大人文课程的内容的比重。从学生的专业能力考虑,要增加一些兼具健身、休闲和娱乐的目的大众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即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在具体的操作上,从第四-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按排有2~3周的见习、实习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6) 制定培养方案要个性化。7)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的“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大昭.积极探讨社会体育发展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2-11-30.
[2] 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
[3] 董新光.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2002,5.
[4] 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5] 许红峰,黄汉升.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1999,5.
[6] 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刘善云,仇丽琴.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
[8] 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9] 王伟廉.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10] 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教学与研究,2006,3(1).
[11] 关聪聪, 李子明.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12] 尚宁宁.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8(3).
[13] 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2006,6(6).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一体化课程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要适应这些变化。
一、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原则
一体化课程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实际工作能力为导向,按照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在设计一体化课程时,应体现科学性、梯次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二、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
作为技术院校,学校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校由学校到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上。数控技术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坚实的教学资源。同时该专业每年为省内外的机械加工行业输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随着行业转型升级,对学校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一体化课程设计研究的实施
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深入有代表性的生产一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本专业的技能人才数量、等级需求现状以及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各级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和对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分析,明确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岗位需求。
2、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由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生产一线专家和从事技工教育的课程专家参与,通过分析职业发展阶段与代表性任务,结合实践,经汇总并反复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数控技术专业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
3、确定一体化课程框架。
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结合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把几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职业行动领域,形成《一体化课程转化表》。根据转化表,兼顾“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内容与目标”“基础教育与职业素养”,依次制定相关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中要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工具和教师与学生应具备的技能有详细的描述。然后对各学习领域的课时进行分配,最后形成《一体化课程框架表》。
4、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资源的设计。
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资源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学材是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包括工作页、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其中工作页开发是重点,现以其中一个中级学习任务――传动轴的数控加工为例进行说明。
例:中技学习任务;传动轴的数控加工
学习任务描述
由车间生产计划部要求,生产一批传动轴。经教师和学生分析图纸,可以利用车间的CK6140车床等设备工具,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该项任务。通过该项任务,可以使同学们学习CK6140的操作及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刀具刃磨等知识。具体任务要求及技术条件如下:
(1)同学们进入机加工车间作业时,严格按照安全防护要求着装,并按教师要求作业,否则会因违反安全作业规程造成身体或设备的伤害。
(2)5人一组学生从教师处接受任务,读懂传动轴图样信息和加工工艺步骤卡,能利用AUTOCAD描画图样。根据图纸要求选用合适的刀具和量具,完成零件的加工。
(3)每组选一名组长,由教师示范操作教会组长机床的操作方法,每位组长再教会本组成员的操作。
(4)以工厂实际生产的形式,安排组长扮演角色,从计划部领取任务单,从工具库领取工具、材料、刀具,从资料室领取图纸、手册等,加工完成后,把零件交由质检员检验形成检验报告单,合格后签字,归还工具,完成任务。
(5)同学们按照图纸自行记录加工传动轴的步骤,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最后形成一份加工说明书,上交教师评阅存档。
(6)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PPT、现场操作、实物展示等形式,向全班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对于优秀作品在车间展示柜中展示。
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初步成果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教师深入企业和一线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交流沟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形成了本专业培养人才规格的基本印象。且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明确本专业的教学重点、难点、要点,能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进行课业设计,展开教学活动。
2、教学适应了行业企业的需求
一体化课程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实现企业的需求为准绳。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由于一体化教学都是在一体化教学场所进行,打破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讲授、示范和实际操作同步进行,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边听边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交流和合作意识,提高了其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4、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中国艺术类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潮起潮落,如今正稳步的向前发展,时间证明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综合训练能培养出能力型较强的人才,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受到社会的欢迎,职校生就业高于本科生的局面。
职业教育改革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词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因数。现代职业教育室内设计教学就应该根据设计专业的学科性质,对教学做相应的要求。这种局面的突出点在于职教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课程的设置也就形成了这样的体系,课堂—艺术工作室—社会实践。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敢于提出构想,能把设计思想与创新理念变成成品,抽象的东西变为现实的物质形式。这里要经过一段有些漫长的过程,简单说教师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室内设计学生的职业教育。而这种教育就需要与实际的流程相结合,了解设计过程、设计工艺等,能熟悉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从草图到样稿到成品)表达设计意图,除此之外还应参与理论的实践活动,这点也是当代对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
1、包豪斯的教育启示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自包豪斯开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近些年,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认识到这种教育体系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面对我们今天的学生群体,实行三位一体的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现在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大量高新技术的出现,也可以使我们直接采取高新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既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又充分体现了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原理。
2.工作室的模式
包豪斯作坊的形式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工作室形式的雏型,它完全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具备企业的某种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在硬件设备和环境与符合产生需求,不同的是它又是一个教育的场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从经济角度上关心,直接与服务于大众和工业界,接触外部世界,防止它变成一座象牙塔,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充分做好准备去面对现实生活。
工作室的设置是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依据,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组群,在学科组(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组)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方向,建立各个工作室。工作室的开设必须具备研究的基础,包括师资的能力、水平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及比较充足的项目支持,经过申请学术委员会专家的讨论和考核方能开设。专业的教学完全由工作室自行组织,如课程的开设时间、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方法、课题案例可直接从实际的课题研究中来,可聘请企业的专家、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把企业的实际课题引入课堂教学。
实行双向选择的形式,学生进入工作室要求达到一定的条件,如专业基础、文化水平、学习、工作态度等(具体条件由工作室根据自身的教学发展提出)。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从专业课的教学到毕业设计都是在工作室的导师指导中完成。工作室在学生进入前应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向学生宣传和公布,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目前室内设计职业教育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设置下列工作室模式:1)灯光水电布置工作室 ;2)装饰建材工作室;3)模拟施工工作室。
包豪斯的作坊大师必须是天才的工匠、优秀的教师。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士都出任过包豪斯的"作坊大师",如画家约翰·伊顿,出任形式大师,印刷作坊形式大师里昴耐尔·费尔格,格哈特·马克斯出任陶艺作坊大师。
室内设计教育的成败及水平的高低关键是由师资的配置水平决定的,合理的师资配置能使教育、教学正常健康发展。学科需求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决定了师资的配置,作为艺术、技术、经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工作室的师资来源必须是以这三方面为主。如果按一定的比例去配置就会体现有具体的知识结构上的比例,目前有不少院校在专业办学上实行文理科兼招的办学形式,因而师资的配置及知识结构亦会存在差异。室内设计专业是跨界专业,主要是建筑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结合体,适用于建筑类师资加艺术设计类师资结合。如果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师资的配置,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组织工作室的学科教师群主要是由责任教师根据学科的研究方向来组织,对工作室助手的学识、能力、素质的提出要求。
3.教学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教学势必与经济挂钩,因而也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何摆正社会实践、创收、教学、研究等的关系,既重要又相当棘手。有不少院校成立了以教学、实践、营利为一体的研究所,事务所以及公司等,教学成果很快通过这些渠道服务于社会,与此同时也把教学的实践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把产、学、研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如何处理好工作室的社会实践与教学的关系是室内设计教育管理中新的课题,要注重其实质及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开放型的教学是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室内设计教育水平和重要环节,教学通过与社会实践联系,使学生直接深入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发展规模、生产状况、产品生产决策过程、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理念以及市场营销、消费心理、购买力、区域文化、风土人情、国策、国情、新观念、直至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寻社会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工作能力。但是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原有的教学秩序,如:削弱了基础教育,因迎合市场需求而降低创意层次,设计缺乏超前意识,深度不够,更严重的会影响到教学大纲的规范。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其一,基础教学时数要保障充分;其二,课题选择要合符教学要求;其三,在教学大纲制定时,拟定目标方向的提下对课程内容、时数规范等尽可能宽松。
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外部条件,从课堂到学术上都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气氛,减少指令性的课程,缩短学习时数,不使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开设专题设计讨论课,由教师拟定和编导讨论的要点和提纲,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未来空间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教师不作裁判,只作引导和评价。通过讨论、评价、评估,对热点问题各自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融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形成创新的概念,为进一步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环境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工作室的教学环境中包括了软、硬二环境,软环境指: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风建设;硬环境指:教学需求的一切设施如:专业图书室、展示橱窗、电化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等。教学环境的完善要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及经济基础。利用好实践环境去辅助完善教学环境的完善,促使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弥补经济上的缺陷,加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知名度,立足社会,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堂及社会实践的时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如一、二年级以课堂实践为主,三年级则倾向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师生的关系会出现变化,教师既是导师又是合作伙伴、或是老板。学生的地位不可能因为牵涉到经济的问题与教师平起平坐,如:在某项工程竞标中,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标,那么,师生就可能成为合作伙伴。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经验与资历不等于成功,有时候学生的作品因迎合了市场的某种需求而获认可,但并不等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已达到很高的境界而无需再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管理上应尽可能明确师生的地位属性,要求教师从中起到主导作用。
4.结语
包豪斯时代的作坊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解决了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经济问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训练,显然与现代室内设计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立足解决好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培养体系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社会需求的室内设计艺术人才,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课题项目:2013年度江西省教育厅职业学校省级立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美)诺曼(Norman,D.A.)著,付秋芳等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2]沈祝华著, 《设计策划》,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10月
[3]荆雷编著,《设计概论》,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12 月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突出体现,其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关系到高职学院办学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特色高职院校,对学院的专业设置现状进行研究,不仅对学院的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有推动作用,也对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专业设置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003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由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联合组建而成。2007年成为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10年批准立项为国家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在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的发展思路和专业布局结构,随着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专业设置也经历四个阶段的调整。
第一阶段:2003年两校合并之前。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于1960年建校,开设漆雕、玉雕、木雕、象牙雕刻和织绣等专业。上海第二轻工业职工大学成立于1979年,先后开设有机械设计、工业电气自动化、模具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行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合并前的两校也在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7年,两校合并,学院建院之初。此阶段,两校合并之后,各种资源处于整合阶段,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步完善,从2003年开设12个专业,到2007年开设24个专业,专业设置数量不断增加。
第三阶段:2008年至2010年,示范性院校建设阶段。该阶段是学院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学院今天的良好发展态势打下了基础。2008年、2009年、2010年均开设19个专业,三年中专业开设总量没有变化,具体开设专业有调整,这一时期学院专业设置方向性逐渐明确。
第四阶段:2010年至2014年,后示范阶段。该阶段是学院迅速发展的阶段,是学院办学水平提升和学院各项管理逐渐规范化的阶段,也是学院专业设置调整较大的阶段。2011年开设20个专业,2012年开设21个专业,2013年开设22个专业,2014年开设20个专业。
二、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学院专业设置也趋向稳定发展。但从近年来招生专业变化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从学院专业演变过程来看,在保持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一些新专业的开设市场需求调研不足,对专业市场需求反映迟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导致部分专业报到率和就业率低。第二,部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变动频繁。从对近年专业增减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学院的部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开设缺乏连续性,尤其专业方向的设置随意性较大。例如,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在2011年招生,在2012年和2013年停招,但又在2014年招生;2013年专业设置22个,专业方向55个,但在2014年专业设置中取消了7个专业方向,造成学院教学资源浪费。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建议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与优化要以学生为本
首先,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学生个人需要得到满足,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办学宗旨才能得以落实。其次,高职教育作为终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应贯彻终生学习理论,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院特点,开设满足学生终生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院性质和学生的智力特点及学习风格,决定了在专业设置时要考虑生源能力和个性等方面与一般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
(二)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调整专业布局结构
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定位,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院在专业设置与优化上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整体优势和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优势,在继续保留传统优势专业之外,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要关停、并转部分与产业需求脱节的专业,适时开设新专业,树立品牌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三)建立专业调整优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专业设置和优化是动态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功近利,要建立管理机制,对其进行长效管理。首先,要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设置和调整进行指导和审核。其次,要建立专业预警制度,由教务处、招生处和就业处等部门协同各专业,定期对行业的发展态势、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以前瞻性的评估专业的发展前景。第三,要建设专业设置的评价体系,要制定“第三方评价”满意制度,突出学生和行业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等综合指标。
(注:本文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级课题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编号:GMKY2013008)
参考文献:
[1]徐梅.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高职专业设置问题研究――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
关键词:社会体育;实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24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主渠道。高校在提高社会体育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应受到重视。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来讲,实践教学尤其重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已成为时代必然。
一、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具有的内涵及特点
1.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亲身经历去验证理论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技能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它们是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重点,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关键。
2.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是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开展课堂外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具有参与性。实践教学是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以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主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术以及技能并结合自身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具有教学性。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教学的一般属性。
二、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社会体育教学的实质和任务要求重视实践教学
我国社会体育院校教育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体育技能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争得过,立的稳,站的久”,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守卫自身和学生的健康。这就要求院校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实践中的摸爬滚打、亲身感受和反复锻炼。同时,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激发社会体育人才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工具与手段,为社会大众健身锻炼提供科学的健身方法和知识。社会体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确立牢固的实践教学观。
2.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由技能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加速器
当前,健身养生科学突飞猛进,体育科学和养生科学对社会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人才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争得赢、干的稳”。这并不是一个自然实现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实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过程。院校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社会需要、以市场需要而灵活教学,培养出能适应未来大众健身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社会体育人才。社会体育人才如果没有实践或近似实战的经验,只凭技术或知识作指导,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大众健身市场上取得胜利,而实践教学能够加速学生由知识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转化。
3.实践教学是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效形式
在顶岗实习、实训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将院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运用于解决指导学生健身实际问题的成效上。运用知识技能的层次越高,熟练程度越强,就越利于加快知识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转化。而实践教学恰恰满足了这个要求。实践表明,一个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所需基本素质的培养,必须在打牢理论基础、练精技术的前提下,置身于市场或近似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通过实践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当前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社会体育院校对实践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与大众健身市场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教育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社会体育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注重理论和技术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近似实践和实训课教学;注重考试成绩,忽视职业能力等。特别是把实习和实训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工作,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实践教学长期缺乏应有的教师队伍,缺乏必要的教科书,更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有的院校错误地认为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以后的事。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技术和理论知识和实践上的脱节,毕业后感到力不从心,职业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2.实践教学内容的市场针对性不强
社会体育办学以来,全国院校对实践教学内容摸索着进行了一些改革,根据大众健身市场的现实需求,对教学项目、内容进行了一些的调整、整合,淘汰了某些陈旧的教学内容,新开设了一些新兴的健身项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院校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还相对滞后,对大众健身市场的现实需要反应迟缓,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还难以跟上市场需要的发展;许多实践教学内容与大众健身市场实际需要严重脱节,造成了管用的学不到、学到的不管用,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
3.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尚待提高
近年来,社会体育院校比较重视邀请健身教练、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等一线人员到学校办讲座、做兼职,以增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市场信息的针对性和前沿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当今社会体育市场的最新动态,社会体育市场的社会需求状况,了解自己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以及现在自己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等。这对社会体育院校的实践性教学以及教师专业视野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社会体育院校引进了不少专业技术优秀的年轻教师,尽管这些年轻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技术比较扎实,但她们都来自于高校,大多数没有接触过社会体育市场,对社会体育需要了解甚少。从学校到学校,从技能到技能,使这些年轻教师缺乏相应的职业能力锻炼,应对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不强。虽然有的院校规定学生在毕业前有实践实训课,但都是针对技能教学的实践课程,对社会体育市场状况并不了解。在社会体育专业课教学中,重视技能教学忽视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被放到次要位置,造成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理论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政策而言,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机制明显滞后,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建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传授为主,用于职业培训式的角色训练较少,教学评价也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从而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实践教学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5.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吸引力
实践教学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课堂训练与社会职业角色相结合。然而在社会体育院校实践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同时,学生也早已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对职业角色教学方式不适应,开展模拟场景教学困难较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加强职业角色教学,加大场景模拟教学的投入,使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改革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设想
1.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重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原理,致力于将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实践教学则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促进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着眼于客体知识的内化,而实践教学关注于主体的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的生成与转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知识传授与主体实践协同发展,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
应以适应社会体育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学校各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从而建立起一个与技术及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实习(包括平时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社会角色实践。这些环节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方能促进整个体系的运行。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其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敞开思路,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所长,把实践活动切实放到市场需求和学生特长的交汇点上。应根据学生到市场角色的需要,确定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比如考察、调查能让学生获得对市场的感性认识,是职业规划教育课的延伸。顶岗实习能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更直接地了解将来工作的内容、特点,加深对未来职业的感情,深切体会健身市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合作观念。学校应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坚持“从难、从严、从职业需要”出发,遵循“市场需要什么,院校就建什么、课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的原则,提高学生解决职业过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4.造就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一是坚持把实践能力作为选任教员的基本条件,如要求教员晋级晋职必须有社会体育市场工作经历等。二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如对赴健身市场锻炼的教师除保留原待遇不变外,再给予锻炼补贴或奖励等。三是采取不同形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建立市场教学实践基地,安排教师深入第一线锻炼;定期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社会组织的培训等重大活动;组织教学观摩,使新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根据院校的培养任务,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社会体育人才充实到院校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中来;也可从社会上聘请既有理论、技术水平高又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练担任院校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通过内练外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5.建立“学校-市场”双重客观的实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近年来,实践教学已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在社会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思想的逐渐成熟,实践教学也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然而,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岗位要求相适应。建立“学校—市场”双重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不但有学校说了算,还要有用人单位承认才算合格。因此,建立“学校—市场”双重评价机制是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接轨的一种形势。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模式科学性的检验,是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使其适应社会需求,构建科学、客观的实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坚持各种评价相统一的原则下,结合院校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调研,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评价要素,使要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尽量使指标最大的量化,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在评价过程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本固.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M]//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克健.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35-237.
[3]杨宏郝.以创新思维改革高校的实践教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12-215.
[4]潘尚莲.我院体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之探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4-76.
中图分类号:G8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089-01
1、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与教学现状
在我国,目前以电脑游戏为代表的电子游戏市场正处于繁荣的高速增长期,并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仍将保持强劲的态势。2010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达到61亿元,比2004年增长51%。随着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我国电脑游戏产业已基本进入理性、成熟的发展期,国产原创电脑游戏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赶上和超过欧美、日韩的游戏产品.自主研发的国产电脑游戏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权威机构统计,2005年我国的国产电脑游戏市场占有份额已达到42%,而韩国电脑游戏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则从68%下降到49%。从这些统计结果中不难看出自主研发的国产电脑游戏“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
我国高校游戏设计专业的设立大多是建立在动画、漫画、多媒体等专业基础之上的。尽管游戏行业在其项目开发上通常都是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研发过程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作用。但是游戏行业因为有其自身的行业规则以及受游戏开发硬件技术的限制。目前中国高校的游戏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以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中心围绕图像设计为主,课程有《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场景设计》、《三维游戏角色制作》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共同点就是设计与制作。对于游戏美术设计课程来说软件学习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课程是基于软件学习基础之上展开的。在游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侧重软件教学的比重,强调学生对软件技法上的训练,相对忽视美术、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教学的现象。而过于追求学生的软件技能、技法训练会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游戏设计的知识结构在理解上走入误区,轻视了对文学、美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游戏创作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却缺乏基本逻辑性和设计的合理性。
2、高校游戏设计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由于游戏是一种集剧情、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为一体的复合技术,在整个游戏设计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游戏策划、游戏内容编辑、游戏美工、音频制作、游戏开发、游戏测试等多种角色。而选修该课程的多数学生并不具有很好的程序开发或动漫设计基础,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课程体系要突出游戏开发与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注重基于Flash软件介绍游戏开发和设计的具体实现,主要的教学内容及目的如下:
2.1.1 计算机游戏概述
主要包括计算机游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计算机游戏的特点;游戏的分类方法及类型包括动作游戏、冒险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游戏、模拟游戏、竞速游戏、智力游戏、运动游戏等);游戏运行平台介绍。本部分内容将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游戏的发展过程、特点等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游戏的分类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游戏观念。
2.1.2 游戏实现基本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编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流程(Flas、ActionScfipt编程基础);游戏可视化(Flash中游戏交互的实现);游戏听觉化(Flash中声音的播放)。通过本部分的内容学习,学生将掌握利用Flash设计并制作游戏的基础知识,包括Flash~画制作的基础知识、ActionSefipt编程基础、以及Flash游戏交互方式、声音播放等的实现,为利用Flash制作游戏奠定技术基础。
2.1.3 游戏设计的实现元素
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界面设计及故事叙述;游戏中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原型化方法以及游戏场景构建;游戏的完成。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游戏界面设计、故事叙述的基本知识,理解游戏中的数学和人工智能,并通过一些实例分析Flash游戏的具体实现,使学生掌握将有创意的游戏设计转变为可玩的Flash游戏的方法。
2.1.4 游戏的商业层面
主要介绍游戏营销;游戏行业中的经济学。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游戏的营销方式和市场行为,了解游戏的赚钱和花钱之道。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2.2.1 建立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为加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的立体化教学环境。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计算机游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主要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游戏(OH开心网、魔兽世界等避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部分是有关Flash游戏制作的技术,考虑到选修该课程的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编程能力较差,因此在简单介绍ActionScfipt语法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Flash游戏实例进行讲解。
(2)实验教学。只有让学生动手,才会使他们感到有成就感,进而才会对课程产生兴趣,学起来才会变得比较从容。因此本课程要安排三个比较大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完成动画制作、Flasb游戏编程和游戏制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进行实验,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搜集和归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及时进行总结和强调。形成课堂一一实验――课堂的循环信息刺激,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强化记忆。并且,考虑到有些实验难度较人,因此每个实验都提供了相应的实例和制作视频,使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对照的方法完成实验。
(3)网络教学。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料、课程信息,以及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
2.2.2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节奏。该课程涉及内容多,多数同学又不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进度方面采用“慢快结合,实例示范”的方式。“慢”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接收新概念;“快”是当讲授日常接触的内容时,使学生理清知识强化记忆即可,避免让学生产生“我知道,没意思”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