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学生教育基础

中学生教育基础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9 09:02: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学生教育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学生教育基础

篇1

“发现学习”是美国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所提倡的。他认为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自主探索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养成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中我们一直都很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现式学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认为发现学习就是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同时批判接受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陈旧发霉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发现学习”也相应的有其自身的不足点,就它的学习过程来说,它要求学习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对一定基础知识的储备,同时,它也并不具备让所有的学科或是学习阶段都能适用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真正获取似乎并不应该简单的以何种学习模式作为条件,发现学习确是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又怎能说教师讲授式的学习抑或接受式的学习不够传达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应有的技能呢?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所谓的机械性学习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进行自我的一种思考,而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此种学习既没有激发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也没有提升智力水平,与此同时,发现学习也不会绝对等同于有意义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或是不同的知识类型下,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时候孩子相对来说,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自我理解能力也没有达到学习某些知识的要求,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实际的,在此情况下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和片段化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应该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我们应该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类型等的不同来具体规划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应该“一刀切”地认为发现学习或是接受学习抑或是某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最适合、最唯一之选。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们经常把传统和落后结合起来,认为传统的必定就是落后的,就是应该摒弃的。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能也不可以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现代教育也正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变革起来的,就像杨启亮先生在他的《困惑与抉择》书中所说的:“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有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大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痼疾’。”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有需要改革的一面,就拿学习方式来讲,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法,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悟自得。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我们也不应该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彻底摒弃,而是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方式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传统与革新的融合也才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特有的或应有的教育特色。

2.教育体制的制约

如果就单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就单改变学习方式来医治教育问题,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变教学方式似乎可以改变教学的很多东西,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提倡,但是其关键作用的评价体系———升学考试如不作根本的改变,哪怕平时的“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喊得再响亮,一遇到中考或高考,教学也都不敢自主了,学习也都不敢靠学生的发现了,都要紧紧围绕考试这一个唯一的目标行事,无论平时的评价如何重过程,如何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中考或高考的一张试卷照样可以堂而皇之地约束学生的自主。升学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教育的现实印证了教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等有密切、复杂的关系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中发展的。教育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还是功利化的,学习就是为了谋得生存,其次才是自我提升及至精神层面的满足。

篇2

我校设有三个专业:金融、会计、商务英语,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公司等,工作岗位有银行柜员、公司出纳、文员等。近两年学校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到,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比较强,但职业素养有待加强,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对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专业课教师,笔者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2001年的报告《职业技术教育建议》中强调,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适应21世纪知识型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型社会应当以价值为中心,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尊重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将人类的劳动和工作作为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源泉,同时也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教育,它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职业所要求的道德与价值观。价值观能激感,给予人思考的动力,构成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价值观教育就是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既有的价值观加以选择、过滤、重组,并传递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有多种,包括公民价值观教育、家庭价值观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等等。职业价值观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更是用人单位对人格素质要求的发展取向,具有时代性。

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渗透的职业价值观内容,笔者归纳为认真做事、细心规范、诚实守信和团队合作四方面。

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逐步培养认真做事的价值取向,懂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把认真做事的学习态度和意识灌输给学生。例如,会计核算工作,像凭证、账簿、报表都是要做给别人看的,其内容要清晰明了。要养成这种习惯就要先培养认真做事的态度,要求学生作业字体书写工整,数字书写清晰,会计凭证填制内容完整、会计科目要写全称等等,慢慢地让学生形成习惯。陶行知一贯主张以生活教育为中心,认真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十分注重把认真做事价值观融入到与生活技能相关的教育过程和情境中。例如,在了解到某班班费在生活委员的手中保管,没有收支清单,不符合现金管理制度,容易引起同学们对班费去向的猜疑时,指导生活委员设立了“班费收支登记簿”,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做记录,每月末在班内公布,使同学们对本班班费收支情况都能了解。此后,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班学生的赞赏和信任,生活委员也成为同学心中的好干部,同学们也懂得了该如何认真做事。

形成细心、严谨的职业习惯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具备严谨、细心的职业习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此时,《基础会计》教学应在授予他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做账规范、细心、严谨的职业习惯习惯的形成需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笔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多练(强化训练)、多问(堂上提问)、多测(范围小、内容少的小测验)。一学期过后.学生已形成了较规范的做账能力和严谨、细心的处事方式。表l是笔者对所任教某班学生(53人)在《基础会计》学科关于“原材料明细账登记”规范性的调查结果。对比可知,期末考试规范登记人数大幅提高.不规范登记人数有不同程度减少。说明学生的记账能力提高了,较好地形成了严谨、细心的职业习惯和处事认真的工作态度。

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准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声誉,不仅包括职业活动,也包括平时的待人接物。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朱铭基总理于2001年考察国家会计学院时强调“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目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受利益驱使,社会上不守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并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以财经法规对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要求作比(见表2),说明在校学生诚实做人、信守诺言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提出了“宁要自己的60分,不要别人的100分”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上学年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在本学科测验、考试中没有出现作弊现象,抄袭作业的现象也明显减少,诚实守信的意识正渐渐在学生中形成。著名教育家先生说过:“欲知未来的社会,须看今日的校园。”因此,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道德品质,就应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从学生的行为品质抓起。 培育团队合作的创新精神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技术,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技巧。”未来社会将是合作与协作的社会,是发挥群体智慧的社会,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将成为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当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表现欲很强,在工作中较难给自己恰当定位,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我校开设有为期两天的企业认知实训(沙盘手工模拟训练),全程学习在实验室完成,做到学习环境一体化。小组制的经营方式,有助于学生自我定位,激发学习动机。岗位角色的扮演(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促使小组内各成员间讲求协作性、计划性及可行性。例如,过多

采购材料会占用资金,过少采购会造成停工待料影响生产,生产总监要做好生产的调控和组织工作,营销总监要看准市场,顺利卖出产品,为企业创利。它体现部门间的牵制对企业的生存、效益、成败的影响,驱使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群策群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产生竞争意识,努力经营“企业”。沙盘手工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学生与人交往、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明显提高。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篇3

二、解决好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能力问题

篇4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主动去学习,在课堂上表现出活跃的气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过去的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大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于死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缺少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所以说,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激发学生的学生主动性,才是解决英语成绩难突破这道难题的关键所在。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呢?接下来笔者将在文中详细进行阐述。

二、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叛逆心理很强。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才能够做好和他们的沟通工作。这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可忽视的步骤。在很多的初中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有很多教师在众多的学生面前批评和教育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其中英语课堂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英语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不但数量要多于其他学科,在理解上也难于其他的学科。同时,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教师只会批评他们,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这将直接影响一个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初中时期的学生往往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事情的,如果学生喜欢他们的英语教师,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的。

三、乐在其中的初中英语课堂

新课改以后的初中英语不管是在教材上,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情境课堂的创立为初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初中的英语课堂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下面我们仅以各例子来说明创新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游戏教学方式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当中,大量的单词往往令学生很是头疼。不好记、记不住是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难以理解和消化的单词,以游戏的方式出现,就可以让学生一下就记住。比如,apple,orange,book这几个单词。教师可以将这几个单词做成卡片的形式,再配以图形,然后让学生来根据图画记单词,再让学生分别来说出这几个单词的词性和用法。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完全被激发出来了,让学生争相发言,同时,他们也会记住单词,而且记忆深刻。

(二)创立情境教学的模式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当中,英语对话是英语教学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当中的对话部分来设计一个合理的情境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模式的训练增加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生能力。例如,“Please close the door.”“What is doing?”“he is closing the door.”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创立一个情境,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然后再将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完成时,完成时该如何使用了。

四、功夫在课内,应用在课外

课堂上的学习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时间。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了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这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做一些有利于初中英语学习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开拓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是课外的时间,所以少了课堂上的严谨氛围,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段时间,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安排自己的英语训练方式。例如,“英语角”的设立就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口语的能力。还可以设立英语竞赛和英语相关的晚会、游戏、情境剧等。只要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都是可以拿来开展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行查缺补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知识海洋的信心。所以,一名好的英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出来,然后再加以良好的引导。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兴趣建立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更好地挖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薛冬梅.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城市建设理论

篇5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emotional

Lin Shao-biao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new educational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ir passion for learning is not high, not enough emotion invested.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emotions, students will be easier to enter the text context. To do this of course is not easy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only through continuous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Arouse our emotions; Explore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然而,初中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却有待提升。

针对这一点,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即就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1 多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又精彩的新课切入,可以立即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要是能调节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去,只要是能起到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就是好的、切实可行的导入。新课导入可以是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话语,创设的新课导入要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迫不及待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2 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感情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常规“武器”,是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激发学生感情的有效载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悟之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一文时设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没有穿那件显示身份的长衫,那么他的长衫哪去了?他以后还会穿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笔者问:菲利普夫妇为何不认于勒?学生回答说于勒穷。笔者追问:为什么穷就不认?“因为穷,就会拖累菲利普夫妇”;还有学生说,怕女婿知道,会影响女儿的婚姻。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就慢慢清晰了。

4 故事、趣闻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尽量描绘生动一点,这样才能更大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5 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6 赏词析句,激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例如: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体验作者的博襟;在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鉴赏,通过佳句将学生带进远离世俗的桃源仙境,感受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7 故意留白,激发学生回味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8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9 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篇6

2.1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只要能够真正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之中,才能够对初中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基于此,笔者建议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率更高,初中教师可以在详细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设备制作出相应的教学课件,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教学课件放映出来,此时则能够缩短在课堂中写板书的时间,进而拥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分析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当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后,学生也能够更有效地融入于课堂中。

例如,开展《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与文章相关的角色对话视频,此时学生在动画视频的影响下,能够更加注意教师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而掌握疑问句的表达形式。

2.2 引入学生感兴趣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初中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首先就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通过总结与分析学生对不同英语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以及课堂参与程度,来判断学生对哪方面知识更感兴趣,进而在后期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引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引入学生感兴趣内容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到该方面内容与本节课教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有效地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例如,为学生讲授《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课时,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更感兴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自己在假期中通常会进行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

2.3 引入角色扮演游戏,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基于对初中学生的分析,发现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性会更高,此时不仅有助于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师生交流,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基于此,笔者建议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为学生提供公平的角色扮演机会,促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在英语课堂中展示自身的英语水平,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英语知识,同时也能够结合相应场景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英语对话,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例如,讲授《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放映图片创设特定的场景,使学生可以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设定故事情节来交流“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一话题,此时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于课堂中,同时尚未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也能够被本节课活动所吸引,为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活跃的课堂环境。 3. 总结

篇7

On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Li Cong

【Abstract】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to high-quality teachers as an intermediary,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language knowledge,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into.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heard that bridge the gap between read and write, to strengthen heard literacy skills in all aspects of the training,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effect. This article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are described.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select appropriate content, the creation of vivid scenarios and carry out oral teaching through a variety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oral communication to enhance the skills, knowledge, skills, emotional young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3D target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的开展口语练习,让他们在自己所熟知的环境中实现与他人沟通信息,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并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口语环境,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说英语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兴趣能够使人产生学习上的冲动,能够使人产生~种积极向上,乐于探索的力量。”英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首先要求英语教师做好表率,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吸引学生去模仿。而后,调动学生进行尝试,从简单的问候语到一些特定的场合的交际用语,逐步体会“说”英语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7A)Unit 2《My Day》时我拿出一节课作为对话、句型操作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本课所学词汇、句型来表述日常活动的对话能力。包括单词fun,sleep,a,m,p,m,homework,model,make,newspaper,film,mum,should,right,的使用;重点短语wake up,g0 to sleep,have assem―bIy重点句型I get up at 6 a,m every morning,When doyou get up?When d。you go to school?What do youdo after school?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的用这些对话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问答。从《My Day》进一步拓展到问候(Greefings)、介绍(Introduction)、告别(Farewe~s)、感谢(Thanks)、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等等。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音乐、广播、影视等平台进一步了解其口语应用,打破语法的局限性,了解英美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强口语的表达能力。

由于英语在表达方式和汉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口语练习初期,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准确程度。教师要循序善诱,鼓励他们大胆说英语。教师要首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预先把口语练习涉及的词组、短语提供给学生,学生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即可,以此来降低口语练习的难度;要给学生提供“犯错”的机会,消除学生羞于启齿的心理,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挑错,教师进行总结,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对于学生身上的些许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录音、多媒体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复述或练习,也可以由自己进行发挥和想象进行二次“创作”,只要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一定的英文含义,这样的活动就是成功的,这样的形式就是可以借鉴的,逐步让学生由“要我说”,变以“我要说”。

二、营造说英语的氛围

笔者认为,学英语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缺少相关的语境。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译等环节。如果把英语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练习与语法讲解势必会逐渐丧失语言的交际功能。如何帮助学生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确实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1 用学习卡片点缀教室

把一些常用的口语练习句型制作成卡片,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便于学生识记与练习。尤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卡片的作用,鼓励大家写卡片,读卡片。

2 适时开展英语辩论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适时开展英语辩论活动。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围绕某一主题确定正反双方的观点。在活动中可以通过组内同学协调配合来完成口语训练。如一个同学用英文进行辩论,同组同学进行中文翻译,对方辩手同样如此。也可以把英文内容通过投影进行展示,供在场评委进行参考。

3 定期举办英语角沙龙活动

为了模拟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一个学英语、说英语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英语沙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做法。在活动中既要有交流的主题,也要有讨论的重点。可以重点模仿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来展开活动。如打电话,问路,自我介绍等。Hello,How are you。How d。you d0,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Thank you,Excuse me,I’msorry,That's alI right,You’re welcome,See you later,这些语句在初中时大多数学生都已比较熟悉,交流起来应该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用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句型结构进行交际,如用英语聊天:Doyou feel cold today?

Have you had breakfast?D。youhave some questions to ask?Please talk about yourfamily,D。you like English?

4 教唱英文歌曲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很多英文歌曲很受中学生的欢迎,选择一些矮小精悍,节奏感的英文歌曲让学生进行传唱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如电影《Titanie》中的《My heart will g0 0n》,以及《say you say me》、《Yesterday once more》等名曲。传唱也是一种口语的练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掌握爆破音的发音方法。

三、协调好口语与英语其他技能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口语与其它英语技能之间的关系。其余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能力是口语英语的具体运用,也是其他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与写作、笔译被认为是书面英语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听说领先,阅读与写作、笔译来巩固英语知识点,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将英语技能有机的进行融合,实现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灵活自如的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有开口实践的机会,并通过训练不断消化、吸收、运用和发展,以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推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内江科技》,2010.1。

篇8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的开展口语练习,让他们在自己所熟知的环境中实现与他人沟通信息,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并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口语环境,以生活为背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说英语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兴趣能够使人产生学习上的冲动,能够使人产生~种积极向上,乐于探索的力量。”英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首先要求英语教师做好表率,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吸引学生去模仿。而后,调动学生进行尝试,从简单的问候语到一些特定的场合的交际用语,逐步体会“说”英语所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7A)Unit 2《My Day》时我拿出一节课作为对话、句型操作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本课所学词汇、句型来表述日常活动的对话能力。包括单词fun,sleep,a,m,p,m,homework,model,make,newspaper,film,mum,should,right,的使用;重点短语wake up,g0 to sleep,have assem―bIy重点句型I get up at 6 a,m every morning,When doyou get up?When d。you go to school?What do youdo after school?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的用这些对话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问答。从《My Day》进一步拓展到问候(Greefings)、介绍(Introduction)、告别(Farewe~s)、感谢(Thanks)、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等等。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音乐、广播、影视等平台进一步了解其口语应用,打破语法的局限性,了解英美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强口语的表达能力。

由于英语在表达方式和汉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口语练习初期,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准确程度。教师要循序善诱,鼓励他们大胆说英语。教师要首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预先把口语练习涉及的词组、短语提供给学生,学生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即可,以此来降低口语练习的难度;要给学生提供“犯错”的机会,消除学生羞于启齿的心理,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挑错,教师进行总结,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对于学生身上的些许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录音、多媒体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复述或练习,也可以由自己进行发挥和想象进行二次“创作”,只要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一定的英文含义,这样的活动就是成功的,这样的形式就是可以借鉴的,逐步让学生由“要我说”,变以“我要说”。

二、营造说英语的氛围

笔者认为,学英语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缺少相关的语境。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译等环节。如果把英语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练习与语法讲解势必会逐渐丧失语言的交际功能。如何帮助学生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确实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1 用学习卡片点缀教室

把一些常用的口语练习句型制作成卡片,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便于学生识记与练习。尤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卡片的作用,鼓励大家写卡片,读卡片。

2 适时开展英语辩论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适时开展英语辩论活动。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围绕某一主题确定正反双方的观点。在活动中可以通过组内同学协调配合来完成口语训练。如一个同学用英文进行辩论,同组同学进行中文翻译,对方辩手同样如此。也可以把英文内容通过投影进行展示,供在场评委进行参考。

3 定期举办英语角沙龙活动

为了模拟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一个学英语、说英语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英语沙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做法。在活动中既要有交流的主题,也要有讨论的重点。可以重点模仿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来展开活动。如打电话,问路,自我介绍等。Hello,How are you。How d。you d0,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Thank you,Excuse me,I’msorry,That's alI right,You’re welcome,See you later,这些语句在初中时大多数学生都已比较熟悉,交流起来应该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用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句型结构进行交际,如用英语聊天:Doyou feel cold today?Have you had breakfast?D。youhave some questions to ask?Please talk about yourfamily,D。you like English?

4 教唱英文歌曲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很多英文歌曲很受中学生的欢迎,选择一些矮小精悍,节奏感的英文歌曲让学生进行传唱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如电影《Titanie》中的《My heart will g0 0n》,以及《say you say me》、《Yesterday once more》等名曲。传唱也是一种口语的练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掌握爆破音的发音方法。

三、协调好口语与英语其他技能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口语与其它英语技能之间的关系。其余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能力是口语英语的具体运用,也是其他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与写作、笔译被认为是书面英语能力,同样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听说领先,阅读与写作、笔译来巩固英语知识点,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将英语技能有机的进行融合,实现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灵活自如的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有开口实践的机会,并通过训练不断消化、吸收、运用和发展,以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推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内江科技》,2010.1。

篇9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21-01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合理利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感

1、跟录音机读。

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教育学生先听懂,然后一句一句地模仿,接着以段为单位,反复操练。读熟后,以最好的状态录在磁带上,再挑出一些读的较好的录音,在早读时间里播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想知道是谁的声音,自然而然就听得非常认真。

2、培养领读同学,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同学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的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同学,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领读老师。

3、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

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

4、复述课文。

首先,我们要熟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结构、了解叙述顺序、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然后,对文章语言进行口头加工。如果是简要复述,就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压缩,略去一般枝节,抓住主干连缀成篇。如果是详细复述,尽管文章的内容原封不动,但也要把它改成自己的话去讲。

二、抓基础,促交际

英语课是语言实践课。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才能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抓好单词的拼读,词语的运用和句型结构的掌握等。学习生词的拼读,主要靠模仿。每教一个生词,我都要多次示范,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口形,然后再跟着读。复习熟词读音,学习生词的读音。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熟词的元音字母的读音,发挥其“积极迁移”的作用来学习生词元音字母的读音。例如,在学习生词age时,我们可先复习A, Dale , Grace等熟词,这三个熟词中a都读作[Ei],从而引导学生拼读生词age。

我们在教学词语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词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比如,go表示(去),而gohome(回家),gofishing(去钩鱼),goswimming(去游泳),have表示“有”,而haveatoothache(牙痛),haveabackache(背痛),haveastomachache(胃痛),havesoreeyes(眼痛),haveaflu(流感)。这里的have,就都不当汉语的“有”解释了。词不离句,让学生结合句子来学习词语。

当出现某些复合词时,我们要归纳一些简单的构词规则,比如,care+fulcareful.work+placeworkplace.work+mateworkmate. class+mateclassmate wonder+ful wonderful.

三、创设情景、气氛,激发交际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爱说、爱动,而且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我们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采用情景教学,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创设情景,进行真实或逼真的教学演示。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Go for it!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hat’s this in English?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n orange. C:It’s a map. D:It’s a ruler. E: It’s a pen. F: It’s a jacket.…… 新课开始时,我借助这些实物,一边说英语,一边进行演示,常伴以手势、动作等表情。有些内容,我利用模象(或图画、挂图)来进行教学演示,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ere’s the post office? Section A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图加以放大,指着图来进行英语对话,把学生带到图中的情景,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图中的情景之中去。

Teacher: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Students: Yes, there is. It’s on Center Street.

Teacher: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Students: Um, yes, there is. There’s one on Bridge Street.

A: Is there a restaurant near here?

B: Yes, there is. It’s on Fifth Avenue.

A:Is there a supermarket near here?

B: No, there isn’t.

让学生进入图中的“情景”后进行对话的教学,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英语交流

篇10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然而,初中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却有待提升。针对这一点,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又精彩的新课切入,可以立即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要是能调节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去,只要是能起到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就是好的、切实可行的导入。新课导入可以是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话语,创设的新课导入要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迫不及待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感情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常规“武器”,是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提问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激发学生感情的有效载体,是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激起学生的情感。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悟之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一文时设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没有穿那件显示身份的长衫,那么他的长衫哪去了?他以后还会穿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笔者问:菲利普夫妇为何不认于勒?学生回答说于勒穷。笔者追问:为什么穷就不认?“因为穷,就会拖累菲利普夫妇”;还有学生说,怕女婿知道,会影响女儿的婚姻。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就慢慢清晰了。

四、故事、趣闻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尽量描绘生动一点,这样才能更大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赏词析句,激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例如: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体验作者的博襟;在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鉴赏,通过佳句将学生带进远离世俗的桃源仙境,感受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七、故意留白,激发学生回味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九、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篇11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修养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教师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