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9 09:02: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等教育学概括论文

篇1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篇2

教育理论的源泉有三条渠道:第一条是教育史研究,第二条是比较教育研究,第三条是现实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高。这三条源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历史的与外国的,是借鉴前人和国外的经验及其所总结的理论,而现实的经验总结,是根据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或研究者个人的教育实践所总结提高的。这三条源泉的价值比较,可以说第三条最为重要。历史的、比较的所获得的经验、理论,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通过实践经验,才能被确认而体现它们的社会价值。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人的实践经验有局限性。这些经验可能包含某些必然性的规律,也存在许多偶然性的现象。坐井观天,视野狭窄,很难看得深远,往往被许多表面现象所困惑、干扰。而历史与比较研究,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观察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视野开阔,又能集古今中外无数前人的智慧结晶和国外学者在不同情况下所提出的一些精辟见解,使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攀登。

如果对这些智慧结晶、精辟见解,不能很好地吸收,我们现实的理论研究,不但视野狭窄,以偏概全,流于肤浅,而且往往要重复历史上或外国已经历过的错误,在指导教育实践上难免不发生误导,这种教训是很多的。例如,“”前和“”中,所谓“教育革命”的某些理论和措施,除了政治原因之外,就教育本身来说,主要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的精华与糟粕的无知,把实用主义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被证明为糟粕的东西充作“革命”的货色,强行推广,造成教育秩序的混乱和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在处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史的关系上,我们要批判。在50年代末的“教育大革命”中,有一种权威性的谬论,认为教育史所讲的是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教育,从这样的教育中找出来的是剥削阶级的教育规律。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只能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以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教育史的研究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提高。

这样说,是不是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就只是为了服务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无裨于教育史研究呢?恐怕不能作如此理解。教育理论研究,有赖于教育史研究的支持;教育史研究,也有赖于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史学研究上,还有“以论带史”的说法,如果说的是先有史论,再找史料来论证,作为史学研究方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如果所指的是以新的科学观点与方法来指导历史研究,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必须在掌握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充分掌握教育理论,教育史的研究只能做到史料的罗列,很难从教育的历史演变中探讨教育规律,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做出深入、正确的评价。当前高等教育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研究,还不成熟,往往使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感到困惑。例如,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高等教育的起源问题,包括高等教育为何产生,如何产生以及何时产生等问题。就何时产生来说,外国高等教育史就有五、六种说法,最远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最近的只承认欧洲中世纪大学为高等教育的起源;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最远的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夏商,最近的只承认始于清末按照西方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为什么如此分歧,究其原因,是由于对高等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大家的理解很不一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确认的界定。至少不要看到“大学”、“太学”一词就理所当然地比附为高等教育。在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上,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说是源于中世纪大学,理由是中世纪大学已经具有近代大学的某些特征。例如,它是按几类需要高深知识的职业或行业来进行分科教学的。但中世纪不是近代,高等教育不可能超前于时代几百年。那么,中世纪大学如何、何时演变为近代大学?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至今还是高教史上的一个“黑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也同样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明清的书院就是近代大学了,一般则是从1862年的算起。把1862年作为中国新学校的开端,也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倒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是按照近代科学分化来设置分科课题,则我宁愿认为,1866年的算学馆才算得上近代高等教育。

其实,高等教育史的研究,总要接触到许多高等教育的理论。例如,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才观、质量观等等一连串理论或原则。至于对历史上高等教育思想和思想家的评论,就更需要高等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所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史研究之间,是相互支持的。

在当前,我们特别希望高等教育史研究,尽可能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带着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史。历史与现实是不可能割断的,要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差不多都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历史经验与教训,纵观历史发展的趋势,即所谓“观今宜鉴古”。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有许多问题,弄不清它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得失,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弄清楚。例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教育观的演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作用与影响,大学在创造与发展文化上的作用,大学在促进科技发展上的作用,通才教育观的演变,学分制的演变及其在各国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各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留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经验,世界和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演变,等等。正因为如此,每一本高等教育理论著作,差不多都要有专章作历史叙述,每篇较完整的论文也要作历史回顾,但一般都不够系统深入。

教育史研究结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它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古为今用”,为当前教育改革服务;另一方面,在“古为今用”中,教育史研究也能较好地体现其现实的价值,使研究工作富有活力与生机。当然,不应把“古为今用”作狭隘的实用主义理解,更不能要求每本书、每篇论文都要直接针对实际问题来写作,更不是像有人所误解的那样,要求教育史研究给处理具体问题提出什么方案。相反,教育史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深层次上使人通过历史演变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及其作用。总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函需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等教育史研究下作者的合作。这就是这次会议的实质性的意义。

篇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人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于是乎有人提出我们有必要单独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虽然大家在研究教育本质上达成了共识,但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却有着多种多样的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也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必须弄清高等教育的本质,达成统一意见。

通过研究中国学者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的工作,总结他们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展望我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工作的未来。

一、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阶段

在高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也会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产生影响,而中国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的研究的不同特点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不同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程度

通过分析中国这些年来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发现可将其发展历程总结成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是1994年到1995年的两年时间。在此阶段,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有些人认为应该由教育的本质出发,类推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剩下的人认为应该使用历史考察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剩下的人中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同的。这些人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于是他们研究出的高等教育的本质也很难达成一致。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才刚刚处于兴起阶段,研究者们会选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另外在这一时期,更多的人主张用教育的本质推出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相对沉寂阶段

@一时期大致为1996年到2001年。在这一时期,依然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了何为高等教育的本质,虽然他们并没有发生争论,但是他们也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达成一致的观点。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文章很少,在少有的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章中,作者重点批评了在高等教育本质的探究过程中,有人提出的“政治论”以及“经济论”。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已经明白想要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是建立高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他们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热烈讨论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是从2002年到今天的这段时间。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是受到了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的高校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实践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许多人将目光放在了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上。在这一时期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章越来越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可发现,他们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多元化。在这一时期的文章中,很多作者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比如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导致他们得到高等教育本质的结论是很难达成统一的。

第二,研究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丰富。在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由的思考高等教育和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它们的关系大致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喜欢用教育本质推出高等教育本质的人都持第一种观点,坚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都表现着高等教育本质是很特殊的。

第三,有人开始进行反思。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不仅仅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他们开始反思过去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并将它们写在文章中。在这些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反思文章中,有的是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还有一些事对国外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

第四,开始阐述高等教育本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一件事物的本质必然是先研究这件事物的基本概念,然后确定研究它的方法,最后再提出研究路径。这是研究一般事物的过程,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原本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但事实是一些人已经开始阐述高等教育的本质,当然他们发表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依然没有在高等教育本质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观点。

二、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取得的进展

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无论是对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还是对高等教育的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在目前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中还没有达成一致观点,但是总得来说,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种观点。

(一)双重属性说

在很早的时候,有关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时就对高等教育的属性产生疑问。在现实生活中,高等教育到底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它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上层建筑?最后由于早前人们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于是人们参照教育的属性定义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关于教育的属性,许多专家进行了争论,但是很难达成统一意见,最后有人提出教育既是生产力也是上层建筑。高等教育于是就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是生产力也是上层建筑。

(二)动态性说

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是变化的。问题的答案只有“是”与“不是”两种。这两种观点都有人推崇。推崇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是一种客观事物,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高等教育本质自然而然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实践变化而变化。推崇第二个观点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高等教育的实践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变化中总是有不变的东西,高等教育本质之所以是本质也恰恰因为它是不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就衍生出了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性。在这一学说中,高等教育本质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不同的:过去早期的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优秀职业人员主要是通过传授以及探究高深学问。现在的高等教育的主要是培养出一批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的人,这就体现了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本质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以及职业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将会更加注重传授的知识的高深程度,应该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尽量增加传授知识的难度,更多的是进行学术上的研究,于是未来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更加注重学术性以及高深性。

(三)文化本质说

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会强调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研究教育的人在研究过程中会关注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经过他们的研究,教育对文化后会产生一些作用,这些作用大致是传承、选择、批判以及创新。因为之前就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者们从不同教育探讨总结出的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和教育的一样,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也是传承、选择、批判以及创新。

(四)集多方面为一体的本质说

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应该只是育人的,它承担着传授高深学问、培养人才的职能,还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应该是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当然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不可能与社会相脱节,它应该是服务社会的。总结以上观点,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应该是集研究高深学问、育人以及服务社会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传递知识和技能而展开的教学、管理、服务以及科研等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综合。这种集多方面为一体的本质说算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但是其中有些地方的正确性还值得商讨,比如,这种观点还是将高等教育归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和教育在概念上就是有区别的,也没有区分高等教育的概念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最后将高等教育总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不是十分令人信服的观点。

三、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展望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大致状况,在这之后我们要明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通过总结之前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工作未来的发展会有以下趋向:

(一)确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

在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中,许多人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之间可以就高等教育本质进行交流,但是有些人的观点之间就是不可交流的,原因所在就是前一种人与人之间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观点是一致的,后一种人与人之间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观点是不同的。

在目前阶段,中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者们就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还没有达成非常统一的意见,可以说是大家的观点是不尽相同,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中国研究者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各执己见就导致他们研究的对象就会呈现多元化的结果,也就是他们也很难关于高等教育本质达成一致的观点。有些人将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理解成什么是高等教育,还有就是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是什么又有许多更加细致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在实际中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以及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那高等教育是什么以及什么是高等教育之间有没有区e呢?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高等教育表现的是高等教育的定义,而高等教育是什么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在实际中高等教育是什么以及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最后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这些疑问涉及到研究者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到底是如何理解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

“高等教育是什么”表现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既然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那么尽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高等教育本质都是不变化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包含不同时期的,有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的,这些不同特点都是一些表象因素所呈现出的,而骨子里的却是不变的,骨子里不变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寻找适合的研究方法论

针对方法论,探究者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只要方法论正确,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可以探究到高等教育的本质。

在目前的这个阶段,研究者们对于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所以我们在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其中甚至不乏有人直接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还有的认为相对于教育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在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摆脱教育的本质的束缚,寻找到时候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种方法论都会涉及到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关系,于是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教育。教育因为空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学校教育是占主体的,一些人意识里的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代名词。学校教育又会因为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划分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空间形态上教育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学校教育划分的不同阶段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原本教育学概念只是为了在大学科上与其它的学科有所区分,而在教育学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知识是一个类概念,我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不能将教育的本质直接用在高等教育身上,更不能将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本质相同作为方法论来进行探究高等教育本质的工作。

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即使之后的过程都是正确的,但是之前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例如在找到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合适的方法论就一定要在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前提之下,想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内涵就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概念。只有保证从一开始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正确的,最后研究者们才能真正探究到高等教育的本质

结束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就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和高等教育实践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所导致的。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关于探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的观点以及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队伍中,他们应该在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之后找到合适的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马颖. 文化流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研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宗旨和实现过程的解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90-92+107.

[2]丁俊苗. 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1):1-6.

[3]何文晓. 高等教育合理存在的哲学基础――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与认识论[J]. 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8):5-7.

[4]衣俊卿.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02):21-24.

[5]袁洪志.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景――兼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J]. 江苏高教,2003,(02):45-48.

[6]何云坤. 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与适应性变革的限度――高等教育的本质存在与变革发展的本质规定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四[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123-129.

[7]何云坤. 高等教育的两对基本矛盾和两条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本质存在与变革发展的本质规定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4):133-14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88-03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述

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理念融合入本国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功能中,使一国的高等教育更完善并走向世界。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职场型人才。

20世纪80至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结束了冷战时期对发展中国家免费的教育援助,其高等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始实施跨国教育,开拓海外学生市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开始输送人才到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或者与外国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始大规模的展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开始为有需求的亚太国家如中国、韩国、印度等创造海外留学的机会。发展中国家随着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上升,也开始对外接收留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动因研究、内容分析、策略研究。

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分析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等宏观层面来展开的。加拿大教育学家简・奈特(Jane Knight)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包括了拓展人力资源、加强区域性联合、促进贸易发展、加强国家建设及推进社会文化发展;另一个是高校层面,包括了提高高校的国际声誉、增加经济利益、提高师生水平等。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概括了四种不同的角度或方法。第一是活动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美国学者阿勒姆(Arum)和瓦特(Water)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包括了课程国际内容;与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技术援助和合作。第二是能力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这体现在了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国际教育理事会专家小组的观点之中。第三是精神气质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形成和发展国际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美国教授哈若瑞(Harari)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强调态度和观念方面的国际化,包括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第四是过程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简・奈特(Jane Knight)和威特(Wit)都赞成该观点。

第三,策略研究。英国和美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都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就阐述了欧洲各国在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各自的差异和特点。

二、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从1978年到2013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305.86万人。其中,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同比增长了3.58%;来华留学生总数356,499名,同比增长8.58%。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速度是较快的,而地方高校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近几年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的地方高校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开始探索采用“2+2”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2+2模式即是学生两年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学习,两年到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外国院校学习。合作的外国院校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荷兰。学生完成四年国内外的学习之后将获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外国院校的学位证书。截至2014年两届已出国的学生共有19人,男女比例为1:1.2,其中4人去英国院校,15人去美国院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在2013年开始有CIMA(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考证方向。学生在通过所要求的考试之后,将能获得CIMA特许会计师证,以提高今后就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的办学实践情况,以及了解100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学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总结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当前地方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1.探索灵活的合作办学模式。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再停留在单纯的人员交流,而是学习英国和美国的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办学模式。这是因为单纯培养出国留学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学生的需求。在受访学生回答选择国际班的原因时,只有25%的学生计划出国留学,30.36%的学生想要在国内体验国际化教育,26.79%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国际班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正因为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2+2”模式允许中国学生有一定时期的外语学习准备,通过国内的教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为更好适应外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CIMA方向也满足了学生想在国内体验国际化教育和转专业的目的。

2.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近年来中国的高等院校课程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体现在强调双语教学,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采用英文的课件和以英文为主的授课方式,以及全英文的考核方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的课程设计是与合作院校接轨的,参考了外国院校的课程设计,让有留学经历的老师或博士进行双语授课,保证上课的质量。同时国内课程的学分与外国合作院校的学分相互承认和互换,以完成获得学位所要求的所有学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对学生有比较大的挑战。80.36%的受访学生对国际班的课程任务感到有压力或者压力非常大(详见图一)。

3.加快办学质量标准化。中国高等院校的某些课程正逐步向全球标准化和统一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英语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语言,雅思(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考试已作为欧洲国家和美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入学英语考核的主要途径。此外,某些具体的学科领域也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模式,颁发统一的资格认证证书。例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际班的CIMA方向学生所学习的课程,运用的教科书、参与的考试都是全球统一标准的。

(二)现存问题

1.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难以满足需求。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这是目前地方院校较为薄弱的环节。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国际班授课老师的期望较高,他们认为授课老师的能力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知识、引发学生兴趣、英语口语、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详见图二)。

42.86%的受访学生认为国际班授课老师应多采用案例学习+专题研讨的模式(详见图三)。受访学生对国际班课程教学课堂的建议有:提供更多的案例进行讨论(60.71%);增加英文教学的比例(55.36%);给予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53.57%);补充更多的理论背景知识(41.07%)。在课程设计上,受访学生希望增加英语强化训练(73.21%);外国文化和习俗的了解(66.07%);经济学或管理学的专业知识(64.29%);丰富的课外活动(44.64%)。可见,国际班的学生看重老师的英文水平和跨文化的知识背景,希望有一个比较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2.学历认证制度没有与时俱进。中国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仍然不完善。目前教育部设立的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体系主要还是为传统的出国留学人员服务的,而对新涌现的合作办学模式保持较为保守谨慎的态度。例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2”模式的毕业生由于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外国院校修读,所以外国院校的学位和学历证难以得到官方的认可。学生必须重新在国外考试,通过那些已经在国内修读过的课程以获得成绩和学分,才能得到官方的学历认证。这是明显不利于培养适合中国和外国的复合型人才。

3.远程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地理局限传播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教育的模式有利于解决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保证授课质量标准化和全球化,能让学生不出国门即可接受外国优秀教师的授课。目前国外院校的远程网络教学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是网络公共平台的公开课,真正通过网络学习而获得学分学位者仍寥寥无几。中国对远程教育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仍然欠缺。教育部目前对于通过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等非面授学习方式获得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不给予学位和学历认证。这不利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三、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切实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今中国政府和大多数国内高校学者都基本认同国际化道路,但如何做到跟随环境的变化而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和工作者都应当尽快转变观念。

第一,政府部门作为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应当认识到国际化应涵盖各类高等院校,让各类专业人才都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应当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再只是传统的人才流动,对新涌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及时给予认可和管理,保证国际化教育的质量。第二,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应认识到国际化已不单只是留学访问交流或者外事工作,应将国际风范融合到日常教学和行政服务中。行政服务教职工应了解出国的手续和流程,尽量为学生办理签证和外国院校申请提供便利。高校教师应多了解外国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手段。

(二)完善学历学位认证机制,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水平

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式,国家应完善原有的外国学历学位认证机制,公平公正地对待非传统模式的国际化教育。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规则应当透明化,减少本国学生在本国大学学分或学习阶段承认的不确定性。国家可以将合作办学模式和传统出国留学模式相区别对待,但是合作办学的国外留学阶段还是应该予以承认的,这样才不会浪费学生的时间,造成额外的学习负担和考试。

在未来信息化学习将会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远程学习也将会是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中国应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加强高校的网络、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建设,研究网络交流的潜力,对相关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迎接新时代国际远程教学的挑战,也让学生拥有方便的途径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的最新动态。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设计立足本土化的国际化课程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推行国际化的首要问题。国际高等教育项目的质量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推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一是聘请有外国留学经验的中国老师,或者邀请海外学者来学校任教、讲学;二是派遣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外访学和进修,拓宽老师们的国际视野,学习外国的前沿知识;三是个别科目可以尝试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让外国学者通过网络直接向学生授课,让学生直接接受外国课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是以本土化为基础,重视传统教育的延续性,维护中国的教育。设计国际化课程时应考虑本国的文化特点,在制定课程教材、培训方案和教学方法的时候,注意融合本国文化,不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设计多元化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反思,培养他们正确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哲.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夏辽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谷海玲.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宋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21.

篇5

G643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职教硕士需求的不断增长,职教硕士的教育规模也迅速的扩大,其教育质量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出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因此,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来保障职教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2010 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包括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等各个环节。加强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举措。

二、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要素

1.生源质量

生源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材料;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起点,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保证。近年来,尽管近些年来招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提高。一方面,“非科班”出身的学生占生源比例的大多数,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本科化”倾向,硕士学位的攻读相当于在自身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修了一门专业;另一方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参照其它文科学科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学者提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时,学生掌握的与未来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以及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程度。”“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如此,才引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审视,而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硕士培养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教硕士教育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好坏的是“竹竿原理”,即决定职教硕士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现阶段,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导师对学生的投入不足。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是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使教授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指导研究生,是现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所谓课程, 即学校对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据调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仍然属于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课程设置“学科”导向的味道浓重。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上, 如“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心理学”、“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史”等课程, 教育类课程占主要成分, 而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性”、“技术性”课程很少涉及; 只注重学生师范性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应用能力, 无法做到与相关专业的结合, 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4.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是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撰写和提交的论文。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可以衡量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影响到研究生教育|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综述、论文成果、写作能力,反映了其在研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因此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

三、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与完成的基本程序与手段,是系统或组织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规则所形成的制度,包括系统的运行过程及在各个运行阶段与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等。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政府宏观调控,培养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参与监督,市场自主调节。具体来说:(一)外部支持系统输入。接受政府的委托(或社会的资助),外部在资金、项目及人员上提供支持,构成外部输入系统。(二)教育评估机构评估:第一步,高校质量综合评估一般程序;第二步,评估机构接受政府、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委托;第三步,政府、社会、学校代表参与一的专家组;第四步,根据政府或社会用人部门制定的政策及标准,结合学校的自我价值取向研制评估议案;第五步,对学校实施评估;第六步,专家组提出评估意见;第七步,高校根据专家意见作出整改。(三)向社会、政府、高校输出。(四)反馈信息。评估机构提出反馈信息,政府利用评估结果作出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起到舆论监督及促进政策的作用。以上构成政府、高校、社会和评估机构之间的有效运行机制。

四、完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质就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和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所有可控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保证质量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管理两个子系统。

1.完善外部质量保障的探讨

(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观。

职教硕士培养院校必须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观。因此,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在岗对社会的贡献,是判断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目前,职教硕士招生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生源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生源,那么加大招生规模和提高生源质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加强招生宣传、提高中职学校师资水平势在必行。加大宣传不仅要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要上层管理部门出政策支持、招生学校出特色办学。上层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相关行业的联系,将学位与从业资格、职称评定等挂钩,在政策导向上进行扶持,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另外,招生单位还要积极争取优秀生源,主动与中职学校和相关部门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针对中职学校和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为学校培养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公共治理作用

构建我国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学校、行业协会、评估机构及社会各界等齐抓共管,并促进管办评分离。具体地说:(一)是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多中心治理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职责定位,涉及教育公共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能应尽可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二)是加强对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统筹协调。亟待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据信息平台等;(三)是支持学会或协会(学校联合体)加强自律管理。支持协会以吸纳会员的方式开展职业院校资质认证,并对全国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进行资格认可,鼓励专业学会开展相关专业评估等;(四)是鼓励社会行业组织开展专业认证。结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对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认证,并加强与国际相关专业认证组织的合作。

2.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

(1)招生制度改革,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职教硕士教育质量获得保障的最基本前提。生源质量控制可从国家和培养院校两个层面来保障,建立起国家基本质量控制与学校特色质量控制有机结合的选拔机制。首先,被录取的研究生应是达到国家的一些基本要求。其次,被录取的研究生应在报考学校所设学科的专业方面具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考试和面试来甄别。无论是国家组织的入学考试,还是学校组织的考试和面试,都要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确保入口竞争的公平与公正,尤其是主观性极强的面试环节;近年来部分学校采取的同学科或同专业统一面试、统一阅卷、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安排在正式录取之后等做法,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道德风险和学术腐败,但这只是部分学校出于责任与公平考虑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保障制度,而且没有形成具有实际效力的问责机制。因此,职教硕士招生环节期待有利于保o公平、有利于甄别与竞争的选拔机制。

(2)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是决定职教硕士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制定合理的导师队伍发展规划,形成由专业课老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等构成的导师团队,并考核导师团队的指导方案、指导工作量和指导效率。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选拔实践经验丰富,兼具课堂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或者聘请企业与公司内业务精通的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担任职教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师。第二,明确和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主导地位。构建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究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度,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促进职教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导师的招生数量主要由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来确定,导师注重在科研活动中培养人才,研究生则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赋予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科研和资助等方面更大的自的同时,也强化了导师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研究生既负有培养的责任,也负有资助的责任;研究生导师既有责任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活动,也有责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严格学位论文标准,控制“出口关"

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位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获取学位的核心依据。毕业论文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实质性审查以确保其质量。目前,很多学位论文流于形式,评审程序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要正确把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严格控制“出口关”。职教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当达到硕士水平应有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也应体现一定的工作量。论文不应忽略其职业性,选题应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毕业论文评审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行网络匿名评审。从技术上来说,这点不难实现,且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1] 高先燕,职教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5月.

[2] 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篇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完善,竞争也更加激烈,知识经济的挑战,其核心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专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的形成。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尤为重要。

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在检索到的文献中,90年代的文献很少,只有寥寥几篇。最早将专业素质一词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是王培英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2000年以来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研究视角宽泛。

一、专业素质的内涵研究

基础概念的研究是每项研究中都要首先进行的部分,只有将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张庆奎,周春燕(2004)[1]概括性的指出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翟国栋(2007)[2]强调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将知识内化,胜任本职工作。梁机、陆道调(2007)[3]在总结了之前其他学者的定义后,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将专业素质概括为: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文、理、社会知识;比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专业素质的基础概念研究这方面,各位专家学者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概括,虽然说法不完全一致,但是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内容。即,专业素质概念的核心主要是两方面内容,即: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具体实践问题的熟练操作。

二、专业素质的构成研究

专业素质的构成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因专业而异,它的构成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特性。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具备统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外,还应具备不同于其他专业、符合自己本身行业特点的素质。

郭平(2006)[4]简明扼要的将大学生专业素质概括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王江生(2010)[5]认为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早在1999年,王培英学者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6]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四大构成,分别是: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刘洋(2003)[7]则创新性的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旅游管理人才应有竞争力、重注非智力因素、有创新力、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要有综合知识的能力。贺建武、陈炜(2006)[8]认为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包括:较高的道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这四个部分。米舜(2010)[9]根据旅游专业的专业特性,提出了五个层面的专业素质构成,与贺建武、陈炜的观点基本相同,但增加提出了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一个层面。

专业素质构成这方面的研究多数学者主要是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两部分来探讨。尽管以上学者对所界定的专业素质结构的名称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阐述存在相当的一致性,即核心都是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一部分的研究已趋于成熟,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构成日趋成熟。

三、专业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专业素质对他们来说都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无论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加以重视。

刘景军(2004)[10]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的“重视”,分别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工作的开展。林华东(2006)[11]认为要落实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改变过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观,重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增强意识、强化训练、注重养成、科学引导。翟国栋(2007)[12]认为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应从院校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目标、重视实践活动以及借助社会力量这几方面进行加强。米舜(2010)[9[持与翟国栋相类似的观点,但是提出了微格教学法这一创新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路径。周自坚、曾鸿鹄(2012)[1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论、三观、一法”的标准,认为这一标准是指导本科教学及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学者对于培养路径这一的研究大都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某一专业的细致研究较为匮乏。笔者认为培养路径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以实行的具体的方案,而不应只是泛泛而谈。

四、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核心,也成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

陈义彬(2010)[14[认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色创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改革考试考核制度,并建立多层次的时间教学体系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高岭(2011)[15]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高失业率的情况,从人才培养观、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途径这五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秦兆祥(2012)[16[指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要采用新型旅游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厘清旅游科学体系,科学设置课程群,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袁海霞(2012)[17]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置各类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素质培养观念升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对策。

培养体系构建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研究了基本理论之后要将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当其冲。通过检索发现,这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缺乏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体系构建,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

五、个人评述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搜索,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几方面进行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献数量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文献较多,但针对旅游专业素质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较少,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研究。这也证明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关注度较低,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专业素质的掌握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十分重要,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到旅游管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中来。

(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关于专业素质内涵及构成的研究较多,理论基础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虽然各家学者的表述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思想趋于一致。关于培养途径和培养体系的研究多是针对大学生总体素质培养方面的,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文献多是理论型的研究,没有和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可以与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调整培养体系,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创新型的研究较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专业,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研究。

(三)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运用的比较少,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类型运用某种技术手段,论文更具说服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在旅游教育研究中借助较多,如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操作等。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并可以不断吸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概念不是十分明确,在检索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资料有限,导致论文写作存在不足,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庆奎,周春燕.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4,5:89

[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14-15

[3]梁机,陆道调,秦武明.加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6):217-220

[4]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231

[5]王江生.对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视野本刊视点,2012,12:4

[6]王培英.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函授教育,1999,4:68-69

[7]刘洋.旅游高等教育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J].长春大学学报,2003,10:63-63

[8]贺建武,陈炜.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30-131

[9]米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及培养途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12:141-142

[10]刘景军.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3:121-122

[11]林华东.大写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9:15-16

[1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

14-15.

[13]周自坚,曾鸿鹄.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素质与五个观念[J].科学教育,2012,1(18):96

[14]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探索,2010

[15]高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校教学之我见[J].教学探蹊,2011:88-89

[16]秦兆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95-98

篇7

一、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目的观及发展观

高等教育的功能观是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其各种作用(或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过去学术界通行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主要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功能,二是个体发展功能。过去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值得一提的是从社会学角度所揭示的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社会职能:其中之一是社会升迁职能。它使进入高等学校并获得文凭的人能够在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上比未进入高等学校的人获得更多的机会。高等学校的这一职能是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的观则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结果的期待。宏观层次的目的观是对整个社会或国家高等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期待。目的观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人的生长过程本身就是目的。目的观不同,学校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在总体上就会不同。

发展并不单纯指数量的增长,不仅涉及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也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目标、形式、途径、条件、布局、宏观结构、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问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观是对所有这些方面所持的看法。

二、加强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专业队伍建设

纵观国外近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无不是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美国从20世纪初以来课程改革经历了多次,在国际课程改革中最有代表性。他们每一次课改都有课程理论的支持。有人把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概括为前后相继的9种流派,即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范式、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主导的课程范式、实践的课程范式、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这9种课程理论在美国20世纪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依次发挥着作用,指导着美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课程研究与开发组织共有130多个,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1)课程的关系理论;(2)合理性理论;(3)课程的过程理论;(4)课程结构化理论;(5)课程实施理论。德国的课程改革凭借着理论的指导,不断推动了课程实验、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深入发展。

由于我国建国以来学习凯洛夫教育学,一度中断了课程理论的研究,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狭窄范围研究课程,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在课程政策上由国家颁布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制统一的教科书,各地学校和教师遵照执行。导致课程研究人员少,课程理论贫乏,从事课程实践的专业人员也十分稀少。改革开放以后,课程论开始成为专门研究领域,1980年国家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1981年创办了《课程、教材、教法》杂志,1997年成立了课程专业委员会,有关课程论的译著、论著、论文纷纷问世,引介了国外课程理论,总结了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探讨了课程论的学科建设。但由于课程政策的原因,情况并无大的好转,课程统得过死,课程观念陈旧,课程变革缓慢。这些都与课程理论研究薄弱有关。因此,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专业队伍建设是课程创新的迫切任务,首先可以在全国建立和运作“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负责课程理论问题的设计和招标以及对全国课程改革的理论性指导工作;其次,可以在高校和省市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和指导中心”,对课程改革的实际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和推动;第三,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这样就可以把理论研究、实验工作及课程专业队伍建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研究与实践行动结合起来,使课程理论与实践都得到发展。

三、变革课程形态,完善课程类型

课程形态是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我国当前的课程形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10余年的课程改革,各方面有了变化,如增设了选修课,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加大了实验操作方面的要求,但作为课程形态的学科课程模式,在总体上基本没有被改变。它重视经典内容的学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采用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种传统的学科课程形态已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它培养的人主要是一种接受型人才,创造性低,实践能力差,合作意识弱。这种课程形态必须被新的课程形态所取代。这就是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形态。从近些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就是建立一种由两大类、三大板块课程构成的课程形态。所谓两大类即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三大板块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学科课程进一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四、更新课程内容,面向生活和社会

一方面,要更新内容的结构形式,使内容结构从“学科”转变为“类”与“范畴”的有机结合。从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一方面,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工具类”、“人文类”、“科学类”等三大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知识范畴”、“基本技能范畴”、“基本能力范畴”和“健康个性范畴”等四个范畴。另一方面,需要新的实施新课程内容的主体。这就是组织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科学学者,脱离现有课程内容和教材,独立地按照有关原则重新选择出新的适合中国高等教育课程内容。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在这方面必须调整和变革。

首先应加强基础核心学科课程。寻求教材内容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生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为学生获得系统基础知识和创新素质的全面生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应注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综合活动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要通过活动课程建设,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

总之,课程是学生展开学校生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的中介,课程设计得合理与否,内容与结构、与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生活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单丁.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篇8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提高,而更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变得更为突出,有一定文化内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而追求更高的艺术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职业教育方式的改革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内涵、社会综合能力等等,而良好的艺术素养亦是不可或缺,下面我们就将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现状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力、创造力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养也可概括为三种能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思维能力。

二、职业教育学生艺术素养之现状

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就目前情况来讲还未能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生审美意识不强,甚至对美与不美没有具体概念只凭个人喜好进行判断;

② 艺术基础知识和常识知之甚少,不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

③ 艺术兴趣不高,只接触少量通俗的艺术门类,对其他艺术形式不闻不问;

④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守旧。

那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 职业教育学生的生源多数来自中小城市或县乡一级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存在一个普遍特点,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对不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较落后,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音乐会、画展等等)普及性低。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之前较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艺术门类及作品,艺术兴趣低,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第二,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据调查,大多数艺术家都出生于艺术世家,如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等,都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并且从小就开始进行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的训练,在年幼时就已经有很高的音乐造诣;;又例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二王”、“三苏”都说明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可见,父母艺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营造出后的家庭艺术氛围。

第三,小城镇艺术教育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较薄弱,乡镇一级的地区除民间艺人外甚至没有艺术门类的职业从业者,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参加艺术培训和接受正规艺术课程的教育,导致艺术理论基础差,艺术思维无法发展,创造力也得不到激发。

三、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学生自身素质来说,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力和感受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艺术、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在精神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从学生的发展能力来看,艺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提升,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生动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创造力将成为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尤其是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修养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将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这一阶层的艺术素养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也有着推动型的意义,是我们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不能轻视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的提高对职业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实施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常识及艺术基本理论的了解

开设艺术门类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理论教育,使艺术常识及各艺术门类不再“神秘”和“遥不可及”。

2、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

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比如组织观看艺术影片、戏剧,参观画展、艺术展、艺术节,听音乐会演奏会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艺术氛围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

3、校园内开展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学校可经常开展艺术节、艺术展等活动,加强同学的参与性,使同学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得以发展的空间,从欣赏者向创作者的方向转变,培养学生创作艺术的主动性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4、艺术学科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艺术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

如设计类专业除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的训练、构成训练、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结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同学构件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和应用技巧,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5、 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校方可为学生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开设创新奖学金等方式,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奖励。

五、小结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完全取决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决心和努力,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专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素养,就能打造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品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等编著:《教师艺术素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

[2] 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9.

[3] 王一川:《谈谈国民艺术素养及其意义》,人民政协网 ,2011-9.

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9-0033-05

2014年12月27~28日,第九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在石家庄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发展策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衔接体系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学校管理模式改革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职业学校校长与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制度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分为中青年论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博士研究生沙龙、硕士研究生沙龙四个部分。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40多名研究者作了主题发言。本文旨在对相关主题发言及提交论文中的重要观点进行概述和评析。

一、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应用型本科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根据国家政策部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有20余位代表提交了论文,多位青年学者作了学术交流。

天津大学贾F博士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演变也遵循了这样一个逻辑过程:职业教育被纳入国家体系――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地位――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渗透、整合,表现为职业技术以及职业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实践路径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机构组织形式上,不同教育机构相互协作、企业积极参与;在学校管理运行上,完善分系统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体系。

与普职融通相对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纵向衔接。沈阳师范大学蒋春洋副教授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介绍了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一是日本的对口入学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在高等专门学校实施五年一贯制来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二是英国的单元衔接模式,其实质是把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根据培养标准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对课程进行统一编排,分别属于五个阶段,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属于前三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属于后两个阶段,通过自然过渡来完成衔接;三是美国的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模式,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实现其与高中后技术课程的衔接来完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四是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根据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AQF)的标准,“培训包”也分为不同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这几种模式出发,蒋春洋认为,有效的中高职衔接具有如下特征: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策支持、重视课程内容衔接。据此,她提出,我国中高职衔接要采取如下策略:建立并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制度,制定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唐林伟博士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用动态的发展眼光看待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上升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关系也不是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基于职业资格体系的等级的上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但仍需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中高职衔接不仅是中职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更是他们职业成才的通道。

江苏师范大学陈鹏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大职教观的视野,全面考察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三个基本维度。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应在满足经济发展的“高端性”需求、人民群众的“广泛性”需要和职业人个体的“普适性”需要等外部需求的基础上,建构包容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前后一体化内部结构,并试图通过学科课程渗透、高等预科教育、院校合作联盟和职业精神训育等模式实现不同层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合。

天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闫智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旨归是,在国家层面统一标准和法制保障下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学校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培训和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齐抓并举且能互通互融,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一脉相承且能兼顾分流、就业和转岗换业等多种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且能双向转换,其目的一是以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解决职业教育自身在空间上的二元对立性和生产力分布的不均衡性。二是以一贯制的办学体系和职普融通、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等值互换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为平台,满足主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推动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与会人员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论证,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具体策略。江苏理工学院臧志军博士从西方高等教育产生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深层机制。他认为,可以将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实践之间的互动作为考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中国大学的问题不在于“应用性”是否足够,而在于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实践之间的失衡。在大学中增强职业主义并不一定必须要把大学或大学中的学院整体职业教育化,也不一定必须要把大学中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化。应该像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一样,建立起课程分类体系,将那些贴近生产实际的知识按照职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将那些在专业内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按照专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相当一部分课程的职业教育化,而不是整个学校或整个专业的职业教育化。

二、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点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为缓解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职业院校推行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关注点。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如何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上海师范大学关晶博士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她认为,现代学徒制的现代化特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功能目的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性质从狭隘到广泛,表现为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制度规范从行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表现为国家法规的保护、国家机构的统筹、课程框架的统一、认证资质的通行;利益相关者机制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跨部门合作机制、培训合同的约束、多方严格的监督;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表现在教学场所上,现代学徒制通常包括职业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她强调,我国应从一种更广泛的视野发展现代学徒制,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方式,特别是面向农民工开展现代学徒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为农民工搭建一条与职业学校教育并行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与这一观点相吻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田立博、赵宝柱在提交的文章《从现代学徒制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中也提出,可以将现代学徒制作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的路径。

对于现代学徒制概念的理解是会议的重要关注点。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张霞在提交的论文《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中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的结合。其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中技能传承的特点,又增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基础,是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王喜雪博士后在提交的论文《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建构》中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基于工作进行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其综合了学历职业教育和在职职业培训的优点,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工作的学习是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教育部门,必须是由政府主持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河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王辉对英国近年来的高等学徒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介绍说,2005~2014年间,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初起到初兴,再到勃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英国高等学徒制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成为英国企业界人才引进的关键路径。2013年,英格兰地区54%的青少年已将高等学徒制视为个人发展的首选路径。他认为,英国学徒制的勃兴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人才培养框架日益完善,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以及政府政策和行动的大力支持。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应重视学徒制的发展,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创新和校企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实现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重点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刘家枢博士作了主题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思考”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应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混合所有制是推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职业院校成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经济组织,其内涵就是产权发生革命性结构变化,由单一所有制主体办学,转变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投入、建立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共同实施职业学院决策、实施、评价、改进的新型办学主体,建立新的产权结构。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可以采用如下模式:公办高职院校与外资企业联合组成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公办高职院校与国内私营独资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办学体;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事业单位联合组成办学体。

沈阳师范大学张淼提交了《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论文。文章提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职业学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为协调各种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系列有效协调各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制度体系,具体包括:简政放权的行政管理制度,多元办学和投资体制,民主决策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国家统筹、法治推进的校企合作制度,完备灵活的职业学校课程制度,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制度。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多名研究者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聂伟博士认为,职业教育责任属于企业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有内外之分。企业将内生责任前置到职业院校,转化为外部责任,成为当前政策环境下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和有效途径。这种途径以订单培养为具体实施形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还使其争取了相应权利,积累了社会资本,从而激发了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成为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天津大学张驰博士提出,职业院校自身难以胜任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责任,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应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径,将多元主体纳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之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祝成林提出,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地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的产教融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天津大学祝士明教授在提交的文章中提出,校企有效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源泉,互惠双赢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有效合作的基础。天津大学陈胜博士提出,校企合作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企业和职业院校是直接参与者。实现校企合作的功能,关键是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共同体。

四、建设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

作为论坛的重要一部分,会议还专门召开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天津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多位研究者就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意见。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全作了题为“概念、框架、范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范式创生思维”的主体发言。他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面临三方面缺失:一缺“特质性”的概念,二缺“学理性”的框架,三缺“科学性”的范式。基于此,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要追求“三有”:一是建构体现五大特征的学科概念,包括来源性概念、专业性概念、解释性概念、结构性概念、全息性概念;二是建构体现三大特征的“学术框架”,包括领域性框架、分析性框架、法则性框架;三是建构体现四大特征的“科学范式”,包括理念性范式、模型性范式、程序性范式、纲领性范式。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教授指出,学科发展是一种在特定学术规范作用下的科学活动,需要学科共同体成员在学术活动中保持相对的边界一致、标准一致以及行为模式一致。她强调,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人”为目的的超越性教育,是以“探索为本”的创造性教育。研究生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坚持如下原则:原创性――研究生不仅能解决常规问题,而且通过研究、探索,提出并解决新问题。整体性――以广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基础理论形成宏大的知识背景。前沿性――研究生教育应是动态的过程,注重把科学体系中的问题和争论介绍给学生,并启发学生用科学的逻辑分析手段予以梳理判断。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徐国庆作了题为“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创新”的主题发言,他通过介绍德国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情况,认为“如何规划学科点的师资结构、如何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如何转换研究范式、如何使学科从边缘走向次中心”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海宗副教授介绍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关系。他认为,学术性硕士更加关注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求更高。专业硕士在保留了学术性学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此出发,两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和侧重点。如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位,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因此其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河北省职业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孙志河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包括建立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建立研究生科研专项经费、建立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基地、建立职业院校实践制度、建立职业能力提升平台,等等。

五、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所提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目前学界和政策层面的视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正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首先,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角度看待应用型本科的转型问题。江苏理工学院臧志军提出的从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等视角看待应用型本科转型问题,为当前的应用型本科转型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依据这一视角,应用型本科发展并非仅仅是高等教育分类的问题,而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职能定位的问题。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实践发展迅猛,开设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000所,但当前广告设计实践发展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丛生。目前我国虽然拥有10万多家广告公司,但是广告产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至今没有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进入世界级跨国大型广告公司的行列;虽然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但是尚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引领世界广告设计教育的学术潮流……这些广告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广告设计教育中找到回应。新一轮产业竞争环境下,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何去何从?其中,重要的经验,来自对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的总结。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