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男生教育

初中男生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9 09:02: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男生教育

篇1

2.许多男生偏科现象严重,英语成绩差让许多理科比较好的男生无缘进入示范性高中的大门。

3.有好多男生到了八年级下半学期就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对其他课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女生普遍在学习焦虑上低于男生,女生在这初中阶段智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比男生快,语言学习上更具有天赋,学起英语来明显感到比男生容易,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女生更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保持一种较男生更为密切的关系,这在学习中较好地降低了她们的焦虑。

二 下面是作者对该校九年级男生的一项关于学习英语焦虑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

1.百分之七十的男生表示不喜欢上英语课。

2.在英语课上说英语时,男生有百分四十找不到自信。

3.上英语课时有百分之二十的男生老想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

4.英语课上自愿发言时有许多男生感到很尴尬。

5.有百分之二十五常常希望最好不用去上英语课。

6.许多男生认为英语课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一门课程。

三 焦虑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1.农村小学阶段师资力量令人担忧。

作者所在的地区英语教师严重短缺,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这些只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不会音标发音不准,不懂英语教材教法,学生到了七年级学了四年的英语有一半的男生生已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初中阶段的男生比较好面子,怕自己在课堂上说错同学和老师笑话,在课堂上不主动举手,不主动回答问题,时间一长害怕上英语课,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3.有的学生有的是因为自我期望值过高,遇到挫折,信心不足,久而久之形成焦虑。

4.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家庭影响,许多男生脑袋聪明英语很差,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懒惰,不吃苦,不愿花时间背单词背课文,没有积累下词汇,没有语感,觉得英语难学,记不住忘得快。从而产生焦虑。

四.问题的解决

英语焦虑与其他类型的焦虑是不一样的,它对英语学习的成绩学习过程,考试成绩,

英语焦虑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的英语焦虑感越强,英语成绩越低。

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有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掌握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探索出避免、减轻和消除学生焦虑情绪的方法,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和高效。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枯燥无味的英语课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做到这一点就要就我们教师首先要在新课的导入上下功夫,让一堂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可以用多媒体导入,可以用游戏导入,也可以用实物图片,视频导入。

2.其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一堂课40分钟尤如一天,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他们的焦虑显而

易见,诸如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小游戏、猜迷、唱歌等多种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

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

幅度的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同个性的学习者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焦虑。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把学生进行分组,实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地选择所学内容来进行的。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虽然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没有任何事比失败能更快地扼杀动机。学生渴望成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保护这种内在的成功欲望,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减轻失败的恐惧,克服英语学习焦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好试题的难度,适当给予学生的作业面批面改,多鼓励少批评,不断肯定成绩,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之情。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焦虑的良药,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喜欢英语老师而喜欢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充满爱心,教师还可利用家访,与学生谈心,与班主任交谈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发挥其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6教师的正确评价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Boys

XU Shaochen

(Jiangsu Huisha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 Wuxi, Jiangsu 214153)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group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focu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boys, respectively, from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in three shallow to talk about how vocational school carry out the boys'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boys' education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纪律观念差、心理健康程度低等共同特征,给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以男生为主体构成的学校,这些情况显得尤为突出。科学合理的男生教育,有利于他们生理、心理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他们注重自身形象;有利于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他们收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如何进行男生教育?笔者认为,必须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

1 学校教育是中职男生教育的关键环节

中职生被社会认为是中考中的失败者,鲜有成功的体验,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很好胜很要强而且叛逆,一旦遭受到挫折会变得一蹶不振,长期这样容易造成心理疾病,他们的心理就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疏导与教育,循序渐进的层层深入研究与教育,最终在本质上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1.1 加强男生心理研究,擅用男生教育方法

了解男生的内心世界来开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对男生教育也有指导意义的。教师应了解男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在学校的想法。善于倾听的教师,在学习上是他们佩服崇拜的偶像,在生活中是他们可以求助、信赖、交心的朋友。教师要经常有意做个求助者,向他们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让学生深切地感觉你真心把他们当朋友,你就是他们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他们就可以向你敞开心扉。

1.2 开设男生教育课程,加强课堂教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也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教育,给男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男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也从而达到男生教育的目的。

中职校应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却还有那么多违法乱纪的中职生,其中男生占的比例很高。中职校阶段不仅是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年龄段,也是一个情绪易波动、行为易出轨、交往易出岔的年龄段,更是身心发育的一个突变期,他们生理和心理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在慢慢发生变化,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容易产生放弃心理,开始逐渐迷失自己。在课堂内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可以让男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护自我、调适自我。

中职校的课程是以专业课为主的,基础文化课为辅的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将男生教育渗透在一些专业课和文化课中去,将教育教学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男生为主的中职校多是机械类的专业课,要学习对机械的各项操作,就要培养男生有吃苦耐劳、胆大心细、开拓创新的素质。文化课中的语文课可以注重培养男生人文素养,让他们懂礼节、礼仪、修养等。中职校应开设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课程,培养他们踏入社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3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提高男生教育实效

在中职校开展一些以男生教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能充分促进男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组织男生观看教育题材的电影和参加各种科技文化展示活动,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组织男生参加技能大赛,可以锻炼男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开设一些男生社团,可以陶冶男生情操和培养男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男生参加就业与创业的培训与比赛,可以锻炼男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当然在校园内也可以通过黑板报、海报、校刊、校报等形式宣传男生教育的信息。

2 家庭教育是中职男生教育的必要环节

事实上,学校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两者要密切配合。大学者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当然,家长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成为伟人,但肯定不希望孩子走上歪路。作为中职男生毕业后马上要进入社会就业与创业,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家庭没有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就会无法适从社会而被淘汰。

(1)注重言传身教,培养良好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的关爱国家、社会、他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行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

(2)营造和谐环境,塑造健康心理。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影响男生成长的关键因素,要建立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对男孩子的心灵影响不可低估,男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自信、自爱;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自闭;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正义、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实际上,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联合起来,家长与老师利用网路通讯加强联系,学校可开展家长培训班,建立家长网上论坛等等。

(3)加强沟通交流,锻炼交际能力。家长不仅要关心男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男孩子的精神生活,要多谈心,多给予理解,切忌对他不闻不问;家长要注重对男孩子的教育管理方法,对他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他的不足或缺点要及时帮助他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多鼓励少责骂,多谈心少动粗,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意识;家长也要多安排时间组织家庭文体活动、旅游,从而调理男孩子的心理情绪,更能锻炼男孩子的交际能力。

3 社会教育是中职男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如果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教育则伴随着人的一生。中职男生的社会教育,在学校与家庭之外,当职业学校男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时,通过一定的文化设施和机构,组织一定的活动,对他们的身心具有一定的影响,使他们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迪与感触,从而来达到提升其社会意识、公民意识的目的,顺利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是:

(1)参与文体科活动,培植阳光心态。科技文化活动可以开阔中职男生的视野,激励其努力学好技能、以技兴邦;社会图书馆要针对当前中职男生的思想主流,多储备符合男生需求的书刊、杂志,以提高其再学习能力;社会技术技能大赛可以锻炼职校男生的操作能力、竞技能力、学习能力。

(2)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高奉献意识。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中职男生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勤工俭学可以锻炼中职男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社区服务着眼于教育,重点培养中职男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积极的进取精神;街道义工义卖活动可以培养中职男生对社会的奉献意识。

(3)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积累社会经验。社会化的就业与创业培训,可以培养中职男生就业与创业的意识,可以使其得到更多的社会实践和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校企合作单位可以锻炼职校男生的工作能力、就业意识;创业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创业平台和模拟市场交易锻炼男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通过这些途径既能锻炼男生的能力,又能提高男生的综合素质,更能提供给男生就业与创业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男生经过中考的失败却没有放弃学业,而选择中职校学技能,希望将来踏入社会凭一技之长而有所成就。在此过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面,加强了对中职男生的综合教育,使他们成为厚德精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蒋向阳.以“心”换“心”带出一片蓝天――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9).

篇3

二、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方法是成功的钥匙。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的阅读习惯很不好,阅读时嘴里小声嘀咕或用手指着所读内容,偶尔还有回读现象,更有个别学生脑袋来回跟着单词走着读等。这些现象都会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小学低、中年级阅读应以听、说为主,在图片、视频和教师的辅助下,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阅读效果。例如,在Whatwouldyoulike?的教学中,在对“Whatwouldyoulike?”“I’dlikevegetables.”这一核心句型的训练时,我设计几个小故事情节,通过生动的讲解,加以图片、视频的辅助,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切身感受故事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我用PPT课件出示几个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理解单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教师最后释疑解惑。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小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把知识表达出来。比如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材料的复述等。通过各种方式使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篇4

一、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或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有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并且对于子女学习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家的学习状况。由于自身等原因,对于孩子的作业无法进行检查,更谈不上辅导孩子的学习了。而且很少直接到学校,向教师询问一些具体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居然赞成孩子退学。认为上学没用,不如外出打工挣钱。还有的家长重男轻女,认为女孩读书无用。这些家长的表现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子女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产生了惰性,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差。因此,成绩更是明显下降。

(二)知识、技能掌握不系统,缺乏基础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知识的系统性变强。已经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这种性质首先表现在各个章节知识的链接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都是在上一个章节的基础上进化的,而且还是下一个章节的基础:并且知识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需要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因此,如果在学习中学生对于一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就会让他在后继的学习中遇到很大的障碍。因为基础不行,自然难以维持,最终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三)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差,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也缺乏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往往是上课听完课后,课下迅速完成作业就完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在学习中自卑感强

由于来自教师、家长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有些困难生在未接触到某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有种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一不慎,就会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以致最终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转化措施

(一)随时保持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针对第一种原因,与家长多沟通、勤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使学生明白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很高。

(二)将情感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致力于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困难生也希望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这就需要教师从关怀、信任出发,深入了解学困生的认识障碍与情感创伤,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拨动学生心弦的说明教育,进行引导学生奋进的榜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潜能,要综合应用道德导向、情趣导向、法纪导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增强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的内在动力。

(三)在因材施教上有所作为

我们可尝试把学生按差、中、优分为三层次,对学习困难生在知识方面要了解。在技能方面要模仿,在自学时教师的指导应有所倾斜。设计的问题可简单点,梯度小一点,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如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概念的教学,对学困生只要求在一些常见图形中能找出即可。

(四)不惜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大胆探索、独立思考

在解完每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想一想: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证明的关键是什么?是如何想出来的?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例如:对于条件“在三角形ABC中,D在AB上,E在AC上且DE∥BC”从这个条件出发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又如:直线DE交三角形A曰C的边AB于D。交AC于E,问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相似?通过这样的开发型试题,培养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

五、题设置尽量做到层次化

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问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上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下层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中层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各类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知识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

六、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自己要学好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能学好数学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困难生的学习情绪。困难生往往上课容易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课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篇5

把握好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作文的过程至关重要。由于小学阶段的作文以教师手把手地辅导为主,学生基本上按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写作,顺着教师所讲的思路去发挥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了。写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学生都是同一个口吻,有些文章简直是一个模子制作出来的,写读后感也是同样的感受。应用文也是生搬硬套的,所以个体变化不大。而到了初中阶段,随着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头脑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个体变化较大。到了这一阶段辅导方式自然不能像对付小学生那样了。何谓知识?学术界早有共识: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即谓知识。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社会,我们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鉴赏水平和对作品的评论能力,做到主题突出,独立思考,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口头表达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写讲稿、登台演讲、群体答辩,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是语言和思想交流的很好渠道。这些活动有益于写作技术的提高。这正如最近版的《科技哲学十五讲》一书中论述的:“技术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但技术本身也可以看成一种使用性知识。”当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时。就能使作文由“难”变“易”

二、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去写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般说来儿童少年的大脑发育差异是很小的,智商值极高极低者分别仅占总数的极小比重。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阅读面还是有限的,他们除了语文教材和几本优秀作文外,很少有机会能看到一些课外读物。所以,写文章对他们来说是很单调乏味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我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试。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把现成的文章进行改写,按照自己的意愿写出自己的观点,发挥个体的独创性,也可对现有的文章进行续写,写出故事情节的转变,由喜剧变为悲剧,或由悲剧变为喜剧。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把现有的文章进行扩写和缩写。小学阶段教师着重强调详写,要把文章写得越详细越好,所以学生扩写文章并不难。但是我们现在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这就是一个新的题目了,他们往往难以掌握。要把长篇大论缩写成文言式的只言片语,假如不下点工夫是难以做到的。从现阶段看,把文章写得短小精悍也是很有经济效益的。如某产品的介绍、某一科学技术的介绍、某一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等等,有时往往要求简略地加以阐述。所以提倡学生对现有的文章进行缩写比扩写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由“浅”到“深”发展。

三、让学生从现状的生活实践中去挖掘整理材料

要辅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去挖掘整理写作材料。从题材来看,传统的小说、戏剧等都是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等。大多比较讲究情节性和传奇性,不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现在我们要求学生从普通的人和事中去发现和体悟人性、人生的哲理性,进行超越性的命题,写作中强调注重刻画人物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题材,要求实话实说,初中生写文章的题材除了书本知识外,其余部分靠的是从日常生活整理出来的,也就是学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这是活生生的东西。因各个学生的处境不同,感悟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但是个人的意志,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最终还是会判定谁是谁非的。因为人们在实践中总是活动的参与者,一个人的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是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的。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篇6

为了解云南省初中教师的压力现状,我们采用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设计的“教师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云南寻甸、西山、官渡地区的初中在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试卷259份。调查结果显示:从对工作压力的感受程度来看,1.2%的教师感到没有什么压力;98.8%的教师感到有压力,其中25.1%的教师感到有一点点压力,38.6%的教师感到压力比较大,35.1%的教师感到压力非常大。说明中学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

仔细分析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从性别差异来看,77%的男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70.4%的女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说明在云南寻甸、西山、官渡地区,男教师比女教师的压力更大。可能是社会对男性有较高的成就期望,而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看到成就,而且教师的收入低干地方公务员工资水平,故男教师感觉到压力更大。从年龄来看,73.3%的21~30岁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69.1%的31~40岁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88.9%的41~50岁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说明41~50岁的教师感觉到的压力更大。可能是面临新的教学改革,年龄大的教师已习惯于原来的教法,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因而感觉到压力更大。其次是21~30岁的教师感觉压力大,年轻教师在处罚学生、维持班级秩序、对学校领导的态度方面比老教师或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压力大。从教龄来看,教龄2年以下的教师70.8%感觉压力比较大,教龄3~5年的教师72.7%感觉压力比较大,教龄5~10年的教师73%感觉压力比较大,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75.6%感觉压力比较大。说明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感觉到更大的工作压力。这是因为年轻教师思想活跃,更容易掌握新的教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由于年龄与学生相近,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受学生欢迎;另外,他们精力充沛,自己本身又没有生活负担,故感觉到的压力没有老教师大。而且由于新课程的推行和教育改革的进行,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来已习惯的教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这使教师们感觉到较大的压力。

二、云南省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列举了20种可能造成压力的原因,结果表明,造成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按压力值的大小)依次为: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考核与评比,经济负担重,职称评聘,被动适应单位的各种改革,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支持与理解,担心学生出各类问题,工作岗位的竞争。

三、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深层原因分析

1,薪酬方面

68.7%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报酬与付出的辛苦不太相称或不相称,只有11.3%的教师认为相称或基本相称。和其他行业相比,89.8%的教师认为自己获得的报酬不太合理或不合理,88.8%的教师认为社会地位与教师职业不相称,这说明教师对自身获得的报酬和社会地位很不满意。教师的工作负荷很大,许多教师工作时间过长,56%的被调查教师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8~10小时,34%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在一些中学,教师早晨7点到校守学生上早自习,直到晚上7点学生放学,教师才能离校。据调查,86.1%的初中教师工作一天之后感到非常疲劳,教师常年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投入大量的心力和情感,但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教师工资少、地位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也面临着贷款买房、养育孩子成才等问题,而多数教师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一些地区还经常挪用、拖欠教师的薪金,工资发放不及时,影响了教师的生活,所以59.9%的教师认为经济负担重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

2,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

62.5%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我国的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那些自己经历坎坷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更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学校和教师寄予很大的期望。学校在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时也比较看重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排名情况,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的评职晋升和工作业绩息息相关。据调查,91.4%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时,是或基本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直接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挂钩,95.3%的教师认为升学率是或基本是他们的最大压力来源。校方在评价教师时,普遍认定考试成绩高的班级中的任课教师能力强,考试成绩低的班级中的任课教师无能力。每次考试完毕,学校都要对教师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成绩优秀的班级的任课教师在评职时被优先考虑并得到奖励。于是教师们为了追求高分,只得不断给学生施加压力;甚至在寒暑假期间,教师也只休息几天,就返校给学生补课。在访谈中,有的教师反映,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死板,只会记忆、背诵和解题,不会对知识灵活应用。

3,考核与评比方面

61.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考核与评比(比如评比太多,考核的内容与模式僵化)是重要的压力源。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法简单、片面,只用学生考试的分数、排名、及格率等指标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没有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所做出的努力;而且有些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教师付出十分的努力,也不可能赶上好班的学习成绩,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排名情况来评价教师,让教师感到不公平。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固定了师生比,紧缩了教师的编制,因而有的学校实行的末位淘汰制,使教师面临下岗的威胁,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些学校的评优、奖金发放、职称评聘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教师在接受工作时就已经决定了他的考核分数,有些青年教师资历浅、职称低,这就意味着即使工作再努力,成绩再好,也有可能拿不到中等以上的合理的考核分数。有些学校在教师的考核、评优等方面受社会腐败因素

的影响,过多地照顾关系,使工作突出的教师丧失工作热情,产生失落情绪。另外,每天的班级纪律评比、清洁卫生评比、学生出勤情况评比、校际之间的成绩对比等让教师不胜其烦,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4,职称评聘方面

57.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职称评聘是重要的压力源。职称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总体水平的标志,不仅可以满足教师丰富强烈的精神需要(如被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晋升职称对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晋升职称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再加上职称评定过程中的许多不正之风的影响及指标紧缺等,致使教师晋升职称难上加难。许多学校实行的岗位聘任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教师们都要通过进修或其他途径进行再学习。进修培训的费用、学习具有的难度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5,学校管理方面

教师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大的直接原因。由于社会依据教学成绩评价学校,学校又以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因而学校习惯于在期末给教师所教学科或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排名次,公开表扬或批评,并以此为标准来奖惩教师,这种做法伤害了教师的尊严,增加了教师的压抑感。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立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竞争导致教师们认为每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致使私藏资料、封闭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更有像“末位淘汰制”一类的管理方式,使得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所以有51.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岗位的竞争”是造成职业压力的较重要的原因。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日益严格,考核与评估频繁,教师面临着评聘、晋升、转岗、淘汰等多重压力,过多过细又不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使教师的精神更加紧张。有的学校频繁地对教师进行教学检查,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突击听课”和“随时监控”;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评教,学生给授课教师的打分情况被绘制成柱状图、曲线图反馈给校方领导,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新课改的推行,带来了新旧观念的冲突,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有些学校教学设备落后,缺乏配套教材和教学资料,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因而教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寻找相关的材料,这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因此,有56.7%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56.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57.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总是在“被动地适应学校的各种改革”。

6,担心学生出各类问题

51.7%的被调查教师有此压力。初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增强,求知欲与知识能力、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矛盾交互影响的中学生,大多数学生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提早觉醒,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所以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由于自主性强、自我控制力差和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由于缺乏学习动机,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出现喝酒、早恋等偏差行为,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外部的监督和管理,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辅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四、初中教师及所在学校对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

面对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压力应对是当个体面临环境中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压力,而为了重新建立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如果应对方式恰当,则可减轻或免除压力困扰,如果应对方式不恰当,不但不能克服压力,反而可能形成新的压力源。莫斯将压力应对行为分为:功能性应对和非功能性应对,前者是对问题采取行动去学习、求助,设法面对困难和压力,并加以解决;后者是面对工作压力有反向的行为,如攻击无辜、责骂他人、孤立自己或吃东西消除紧张。应对行为如果选择非功能性的行为,如逃避,可能使自己更容易陷入不敢正视问题、孤独和疲惫的状态,可能引发更多的压力。

1,教师应对压力的方式的调查分析

49.8%的被调查教师会分析遇到了什么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25.7%的被调查教师会向家人、同事和朋友倾诉,以缓解压力。18.5%的被调查教师花更多时间做其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购物、上网);3.95%被调查的教师告诉自己:有人还不如自己;1.9%的被调查教师不采取任何措施,拖一天算一天。从调查中可以看出,75.5%的教师采用的是功能性应对方式,20.4%的教师采取的是非功能性应对方式。非功能性方式可以让人暂时忘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纾解工作压力的目的,但是引起压力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这些压力仍然会让人烦恼不安。

2,所在学校对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的调查分析

61%的学校不重视,从来没有考虑过教师的压力问题,39%的学校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教师预防或者减轻压力。从调查中可看出,大部分学校不重视也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教师预防或减轻压力。

3,关于教师是否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的知识的调查

13.1%的教师不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的知识;52.1%的教师通过非正式渠道(比如杂志、报纸或者图书)了解一点;34.7%的教师通过正规渠道(比如学校的宣传或者培训)有一些了解,知道如何去应对压力,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关心心理健康和减压的有关知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五、减轻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的几点对策

1,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依法保障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安心地从事教育工作,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制度

中学教师工作强度大,课业负担重,终日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升学压力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最重要来源。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改革考试制度,使得分数不再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同时引导学校关注教师在引发学生兴趣、塑造良好行为、品德和价值观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调整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要改变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做法,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注重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关注教师教育教学本身,如教师怎样工作、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教师工作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才能科学地反映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有利于教师心理压力的疏解。

4,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篇7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56-0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自2010年以来,农村中学教师的培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谓轰轰烈烈,名目众多,海南省也开展了多项活动,其中包括“国培计划”、“播种希望工程”、“双五百人才工程”等,培训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态势,有专家讲座、对比课分析、在线交流等。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长期和海南许多农村中学物理教师保持联系,经常听到他们对于工作的各种感慨,近年来,他们对于职后培训的感慨颇多,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为了真正了解职后培训对中学农村教师的影响,我们对海南省部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职后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分析教师职后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更好地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东方、临高、陵水、琼中、屯昌、保亭等6个市县下辖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师65名,其中:男教师49名,女教师16名。调查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采取的是邮件的形式发放和回收,访谈也基本以在线交流为主。有效问卷63份,有效率96.9%,有效率很高。

二、调查结果

(一)对培训形式的看法

1 培训过于密集,教师们疲于应付

海南省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队伍并不壮大,物理学科从初二才开始开设,周课时为3节,很多农村学校近几年生源萎缩,学校的自然班不多,导致很多学校只有两三名物理教师。这两三名物理教师要参加所有的关于物理学科教师的培训活动,基本没有轮换的机会,很多教师表示:平时的周末要参加“周末流动学院”,寒暑假参加远程学习,有时还要进行置换学习,培训密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样高密度培训的攻势下,很多教师只能疲于应付。61.9%的教师承认他们的参加远程学习的作业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的。

2 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各有所长,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95.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各种培训形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能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对于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教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30.1%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的形式比较好,因为面对面地进行对比课,不仅可以直接看出不同教师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还能听到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教师们可以直接从中借鉴很多东西,最为实用;26.9%的教师认为在线培训的形式较好,理由是时间比较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自由调配,而且,在线培训的资源比较广泛,从专家讲座到教学视频,再到教学资源都可以涵盖;22.2%的教师则希望脱产培训,进行系统的学习;另有20.6%的教师则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建议优秀教师和专家与农村教师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能够通过其他的交流途径实时地进行沟通,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一刀切的培训形式不适合所有教师

海南省农村教育质量落后,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甚至在有些学校由数学教师或化学教师来兼任初中物理教师,少数物理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科训练,35岁以上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不高,而新上任的年轻教师则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人数有限,无法对他们进行分层培训,所有教师接受的培训几乎是一样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显然是不适合的,有2名年轻教师告诉笔者,他们这三年已经被派出去脱产学习3次,少则2周,多则3个月,而培训内容大同小异,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教师的提高也没有什么帮助。

(二)对培训内容的看法

1 内容丰富多元,但有些不适合农村教学实际

仅有一位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其他教师都选择了培训内容丰富或比较丰富,但同时,教师也表示,虽然内容丰富了,但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教学实际。深入的访谈发现,尽管很多教师希望得到专家引领,但他们对教学理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理论的讲解对他们来说太深奥,而且枯燥,似乎和实际教学脱节,意义不大。而在线培训中提供的大量优质授课视频和他们的教学实际也相差较大,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村教学现状,是受培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2 培训内容众口难调

“在培训中你最想学到哪类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回答更是丰富,几乎每个选项都有不少于一半的教师选择,学生心理、班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实验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和家长、学生的沟通技巧等都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面对如此众多的培训需求,给职后培训增加了难度。

3 培训部门各行其是,缺乏统筹规划,培训内容出现重复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教师提到了有些培训内容多次重复,究其原因,由于培训项目较多,而培训的管理机构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各种活动政出多门,没有系统规划和安排这些培训项目,项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和结构关系,结果导致培训内容庞杂,甚至重复。

4 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名目繁多的培训中,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培训,原因在于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太容易开展,受训教师也承认,如果要进行中学物理知识培训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物理知识的培训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觉得没有必要,所以很多培训都是以讲座的形式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介绍一下物理学的前沿进展,几乎不涉及中学或大学物理知识本身,但是对于物理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可能帮助不大。

5 关于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的培训内容较少,但效果较好

由于农村中学生源的问题,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很多教师抱怨,自己想尽了方法,可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他们急切地希望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这方面的训练,获得一些实用的技巧,以改善班级管理的困境。可71%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偏少,但效果很好,一些方法使用起来并不困难,学生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反思,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够在以后的培训中提高效率。

(一)统筹规划,模块管理

整合培训项目,由一个部门统一规划,设立多个模块,例如,“专业模块”、“教育理论模块”、“教育实践模块”、“实验模块”、“校本研究模块”等,每个培训机构负责对其中的几个模块进行培训,做到互不交叉。

(二)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培训

根据受训教师的学历不同、任职年限不同等对受训教师进行分类,每类教师接受的培训模块应该不同或有所侧重,各个受训学校也应该对本校教师进行受训规划,避免不同教师饥饱差异。

(三)建立“学习共同体”

篇8

【关键词】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影响

【科研课题】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省级名师培育项目培训对象科研课题《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0216008)。

随着中招体育分值的逐步提高,中考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6年,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由原来总分50分提高为70分。这足以说明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2016年河南省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及方法分析

1995年,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做出了重大改革,学生不仅要参加文化课考试,还要参加体育项目考试,体育成绩满分为30分,计入中招升学总成绩内。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转发教育厅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3〕58号)并要求:从2013年起,全面组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我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分。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将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由原来总分50分提高为70分。这是对中考体育加试时隔不到三年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2016年进行的中考体育加试中,河南省所选取的考试科目及分值为:总分值70分,项目分别为必考科目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20分,选考科目(一)技巧类(50米跑或跳绳)14分,选考科目(二)素质类(立定跳远或投掷实心球)14分,选考科目(三)技能类(篮球运球或足球运球)14分,过程管理为8分。这一考试内容及“必考+选考+过程管理”的评分标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所秉持的开放性理念,使学生有了更多贴近自身实际的多样化选择,保障了每个学生的体育加试都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公平性原则。

二、河南省部分地市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现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教学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安阳、平顶山三市的调研,笔者基本掌握了这些地区体育教学的现状,就教学内容来说,三地略有差异。

在郑州市所调查的17所初中中,开展的体育教学内容除长跑、短跑、掷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足球外,还包括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内容,基本涵盖适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全部运动项目。而安阳市和平顶山市的调查结果则让人不很满意,除了中考体育加试所列的7项运动项目外,只有很少部分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多数学生只能够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体育课上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内容的训练。而对于对场地要求相对高的足球运动,其在各个地区的开展明显不如篮球。

三、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与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关系分析

(一)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积极影响

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终考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每一分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作为选拔性考试,相对于文化课长时间积累的来之不易,学生通过自己的锻炼和良好发挥,在中招考试中获得相对较好的体育加试成绩的难度并不很大。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体育课的价值,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中考体育项目的合理设置,能够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一个相当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检测实际的教育教学成果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设置了考核的目标,可操作性也较难处理。例如,对于初中毕业生需要达到的具体体能标准是非常明确的,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存在由于方法、技巧等问题不能掌握而导致未达标时,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时间,这些任务还是能够完成的。中招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检验效度提供了明晰的标准。

(二)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的消极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对初中体育课堂内容“应试化”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试教育是我国几千年教育形成的巨大缺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在持续进行,但我们不可否认,目前中学体育课堂仍存在“应试化”因素。

在“应试化”的影响之下,中考体育考试考什么,我们的体育课就教什么,学生也就练什么。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错误,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而不在于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消极影响还会随着体育加试所占比例的增加而愈演愈烈。这尤其要引起我们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四、结语

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安阳市、平顶山市的认真调研,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应试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好在近些年体育新课改的目标也在不断得到实现。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日益受到重视,必然会带来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变革。只有深入教学的一线,才能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首先,要不断加大对体育新课改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教师不断增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对于广大初中体育课教师来说,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新课改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一线教师队伍。

其次,要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是非常不利的。相对于应试教育的重灾区,体育课的“应试化”程度已经如此明显,那我们就不应忽视“应试化”的危害。这当然需要家长、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国家、社会的层面,全面动员起来,将素质教育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郭蔚蔚.认真领会《意见》精神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16(06):17-18.

[2]甘琼,童斌,张胜.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05):16-18.

[3]陈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历史变迁路径与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32(02):116-120.

篇9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观察与思考发现,学生产生畏难和胆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使学生缺少锻炼,导致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就退却。第二,有的学生体能发展缓慢,跟不上学习的要求,在学习中困难较大,失败的体验也比较多,因此就对体育课产生畏难和胆怯情绪。第三,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有的学生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或者身体笨拙,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是去刻苦练习和勤于思索,而是退缩。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如有的教师在新教授某个动作前喜欢提醒学生说:“这个动作难度较大,比较难学”或“这个动作危险,要注意安全”等,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认真学习这个动作,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动作,心里没有把握,听教师如此一提醒,就会产生畏难和胆怯的情绪。第五是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有些学生领会要领的意识差,做出来的动作比较难看,形成技能慢,有困难不敢说,而且又无法处置困难去学习技术,使胆怯状态成为其主导心境。第六,现在的学校、家庭都在为孩子的安全着想,经常为孩子灌输一些安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对于一些活动不敢有冒险精神。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教学方法要科学化

第一,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保护帮助法。这是克服畏难和胆怯情绪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想到针对学生的畏难和胆怯情绪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他们实施重点保护与帮助。尤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学生,教师在让他们练习的时候,就不离学生左右,让他们感受到教师随时都可以帮助他们,保护他们;对那些身体弱小,技能水平差,荣辱感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进行心理鼓励,鼓励他们,失败了也不要紧,只要多练,就可以成功。教师还可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技巧,多鼓励、多欣赏,让他们时时感受到自己也有成功的可能。一旦他们成功,教师更要进行表扬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降低难度法。降低难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也就是在保证不改变基本动作的情况下,降低器械的要求难度或多提供一些练习条件,给予外在条件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他们在体育课上的畏难和胆怯情绪就会有所下降。如教学跳山羊时,把踏板拉近些,降低山羊的高度;教学跳高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减低高度,并对他们的动作标准适当放低;教学推铅球时,可以用重量较轻的实心球等。这样学生练习时就不会感到太难。

第三,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动作分解法。动作分解法就是将要求学生掌握的动作进行分步讲解,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体会理解,然后分步进行练习,进行体验。如果遇到关键的动作,教师可以再三进行示范,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分步体验。这样就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这种方法就是能够把难度较大的动作“化整为零”,学生在掌握好分解后的身体练习,再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学习就比较容易掌握。

第四,在教学中采用树立表率法。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素质比较好的学生,他们身体素质好,掌握要领比较快,这时候,教师除了自己示范外,还可以让这些学生进行示范,让他们来影响一些技术差、胆子比较小的学生,这些学生看到同伴能做好,而且没有危险,自己的畏难和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除,从而大胆地进行练习。

第五,在教学中采用激励评价法。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刺激学生。尤其对一些胆子小、素质差的学生,一旦他们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要及时鼓励与欣赏,肯定他们的成绩与进步,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提醒他们在做动作时要注意幅度与力量等等,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和指出克服的方法,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完成动作的速度、力量、节奏同步活动,转移和分散学生畏难和胆怯的情绪障碍。

三、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发现,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

篇10

经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文情怀,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优化教育发展路径、厚植教育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举措,要真正内化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关键有赖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不懈行动和稳健步伐。峰会汇集优秀论文近百篇,发表主题演讲42人,14位专家学者和参会者与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研讨。

篇11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781-03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Needs Among Middle School Boys in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WANG Yan-hua*, LIU Feng, LIU Tie-jun. * School Health Care Institute of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Beijing(1000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levels of demand among middle school boys in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argete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6 037 to study their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Results About 19.1% of boys cleaned penis regularly, and 59.1% turned up the prepuce, with boy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junior(χ2=116.286,P

【Key words】 Reproduction;Knowledge;Health behavior;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Students

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男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还相对薄弱。为了解西城区中学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以便为开展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7年9月对北京市西城区所属中学初一和高一年级在校男生进行了生殖健康知识、行为及需求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一和高一年级男生6 037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 037份,收回有效问卷5 961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其中初一年级男生2 885名,高一年级男生3 076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等内容。在学生体检前,统一由专人讲解问卷填写方法,由学生自己填写。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采取不记姓名、现场答题、现场收卷的方法。

1.3 统计分析 资料整理和分析按照统一的编码过录调查表,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SPSS 11.0软件包进行逻辑纠错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

2.1.1 外生殖器卫生保健行为 在接受调查的5 961名男生中,只有1 140人经常清洗外生殖器,占被调查人数的19.1%。有3 522人清洗外生殖器时把包皮上翻,占被调查对象的59.1%。其中高中男生的情况明显好于初中男生(χ2=116.286,P

2.1.2 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认知情况 见表1。西城区男生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率依次为包皮过长(62.1%)、包皮炎(32.2%)、包茎(31.9%)、隐睾(18.2%)、鞘膜积液(13.8%)、精索静脉曲张(11.6%),认知率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升高,高中男生与初中男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生殖健康知识来源 见表2。

西城区中学男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依次为学校(41.9%)、父母(32.6%)、同伴(23.9%)、广播电视(22.7%)、网络(21.2%)、书刊杂志(20.4%)、咨询(6.0%)。除广播电视途径无差异外,高中与初中男生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生殖健康知识需求 见表3。初中男生与高中男生对“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男生对获取“生长发育知识”及“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初中男生(P

2.4 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指导和服务的途径 见表4。

被调查的男生在遇到生殖健康方面困惑时,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指导和服务的途径依次为医生(53.1%)、家长(35.2%)、网络(25.3%)、同学和朋友(24.5%)、教师(18.7%)、咨询电话(15.0%)。对于初中男生排在前3位的是医生、家长和教师,而高中男生更愿意求助于医生、同学和朋友或网络。与高中男生相比,选择家长的初中男生明显多于高中男生(P值均

3 讨论

男青少年的生殖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有包皮过长、包茎、单侧或双侧隐睾、男性发育、精索静脉曲张、生殖器官感染等[1]。包皮过长、包茎易在包皮下积聚包皮垢或包皮结石。由于包皮与头之间不能充分清洗,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包皮炎。据国内统计,癌病人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占86.8%~98.0%。包皮及头皮肤长期受包皮垢刺激,并发感染及慢性炎症,是致癌的重要因素[2]。男性青少年的一些疾病如位置异常、精索静脉曲张、青春期腮腺炎后附睾炎、男性和尿道先天性疾病等,多数可以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及早得到有效处理,并防止成年后的生育能力受损[3]。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隐睾等疾病是可以通过掌握相关知识由学生或家长早期发现的。养成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清洗头的方法,是避免包皮炎等生殖器官感染的有效方法。调查显示,只有19.1%的男生养成了经常清洗外生殖器的良好卫生习惯,40.9%的男生没有掌握正确清洗外生殖器的方法。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不全面,初中男生的认知率低于高中男生。所以从初中开始增加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知识,加强男生外生殖器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强。目前,虽然我国中学普遍开设了与生殖健康相关的课程,但主要涉及生理卫生和青春期知识,内容也不够细致,只能使学生对生殖健康有最基本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变化带来心理困惑增加,他们了解自身变化的渴望也随之增强,所以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更广泛深入。

从被调查男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不难看出,学校的男性生殖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大漏洞,加强中学男生生殖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建议:(1)初中阶段除讲授青春期知识外,还应本着浅显易懂、实用的原则,增加青春期男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指导(如外生殖器清洗方法等);注意学生知识掌握与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步。增加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中阶段生殖健康知识的内容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深度和广度。(2)从初中开始对男性青少年进行系统正规的生殖健康体检,使一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既可避免诱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危险,又能减少男性成人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及成年后因不育导致家庭不稳定的社会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方面,尽管初中男生与高中男生选择排序上略有差别,但学校、父母、同伴、网络的选择率仍较高。在“希望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指导和服务”选项时,家长、网络、同学和朋友仍名列前茅。由此可见,虽然学校教育仍是中学男生学习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家长、同伴、网络等渠道的作用仍不可小视。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网络、大众媒体等文化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应开辟社会途径共同参与。

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殖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处于青春发育早期的初中生对于家长的需求更明显。然而,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父母忽略了对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关注[4]。35.8%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生殖健康教育[5];刘峰等[6]在对西城区324名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学男生的家长进行生殖系统疾病认知情况询问调查时发现,家长或监护人对疾病不了解的占83.33%,了解但认为不重要的占11.73%,认为重要但未治疗的占4.30%。可见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家长很少起到作用,家长本身缺乏生殖健康知识,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要实现家庭教育途径,只有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或媒体等多渠道对家长进行男性生殖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对青春期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才能确实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调查还显示,在“当你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困惑,希望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指导和服务”选项时,高中男生选择从同学和朋友中寻求帮助的占32.6%,明显高于初中男生(P

调查还发现,有53.3%的男生首选医生作为他们的求助对象。说明在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指导和服务方面,医疗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妇幼保健机构为女性青少年提供保健服务时,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利用医疗健康机构为男性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保健指导和医疗服务,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64.

[2]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697.

[3] 孙红霞.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24-725.

[4]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项目组.PLA调查: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当代青年研究,2002(1):22.

[5] 陈晶琦,李保光.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67-468.

[6] 刘峰,王彦华.北京市西城区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及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