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合同电子化管理

合同电子化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0 08:37: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合同电子化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311-01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利用电力通信自动化优质可靠的通信手段,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电力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中,电力通信的物理结构和服务对象决定了电力通信与电网密不可分。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优管理,进而实现配电系统持续可靠、高效、低耗运行。本文在分析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1、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优点

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具有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有利于达到企业经济运行目标。通过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通过自动化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配电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进—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由于是管理系统的规范化,使得配电设备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这样就降低了总的投入;最后,统一数据采集的方式,减少了相当一部分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收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对企业而言,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服务水平。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采取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通过配电自动化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快的处理解决好,这样就使得整个企业的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服务质量上去了,竞争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1.3 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电力通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的业务信息就不是通过人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发展,使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更多地是借助网络来进行输送,这样就减少了很多手工操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不仅如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还可以综合地掌握业务相关数据,使得运算效率、运算速度极大提高,进而使工作的运行更加准确高效。

2、防雷设备接地电阻与屏蔽

通过介绍雷电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其对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危害,提出了通信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方法。

2.1 接地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通信调度综合楼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共同接地网并尽可能与防雷接地网直接相连。通信机房内应敷设均压带并围绕机房敷设环行接地母线。在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内,需另设接地网的特殊设备,其接地网与大楼主地网之间可通过击穿保险器或放电器连接,以保证正常时隔离,雷击时均衡电位。接地的其他方面均应严格按有关规程办理。

2.2 屏蔽

为减少雷电电磁干扰,通信机房及通信调度综合楼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大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销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室内应将错带与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若在室外入口端将电力线与铁管问加接压敏电阻,防雷效果会更好。

3、完善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措施

电化自动管理的深入发展,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和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其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等一系列的优点日益凸显,使网络管理更加集中维护和方便及时,并且这种自动化管理系统随着实践的发展将会越发完善。在电力通信及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中,完善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即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建设好配电的基本框架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3.1 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

要想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了解自动化管理的条件是关键。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要求方面,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必须在0℃~5℃之间运行。除了温度,终端设备还会受到湿度、散热、雷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就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加以支撑。另外,电力通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对于终端设备的稳定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稳定性不够,会给终端设备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3.2 建设好配电的基本网架

建设好配电基本网架,是实现电力通信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为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在配电网架建设方面,根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最常用的配网接线主要有几种形式,包括树状接线、放射状接线、环网状接线等,其中环网状接线是最常见的形式,也可看作是树干式的另一种接线形式,环网配电供电能力强、范围广、形式方便灵活,能够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有足够的转移负荷的能力,将配电网环网化,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稳定性,都会有一定的保障。

篇2

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功能,开发了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消缺、管理等方面,实现自动化主站信息、现场设备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在管理上,更加合理地统筹安排现场工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各应用系统在安全、可靠、有序、可控的环境下运行。本系统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并为调控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出现自动化设备及其配套通信设备故障,从而导致该设备通道退出,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调度控制功能受到影响。当主站维护人员确认某个自动化终端通道中断后,需填写自动化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单,派发给现场人员消缺,通信设备故障还应联系信通中心和移动公司消缺。这种消缺流程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环节:

(1)主站运维人员发现缺陷后,需对缺陷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排查确定故障类型,填写故障处理流程单,并报送相关部门安排消缺,整个流转过程耗时较长,无法快速处理故障。

(2)终端维护人员接到消缺工作后,对需消缺设备的故障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全面。

(3)终端维护人员对自动化设备地理位置不熟悉,导致人员到达现场耗时较长。

(4)消缺工作结束后,主站运维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消缺情况及结果。

1 建设目标和功能实现

本成果立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旨在建立一套完备、准确、实时的自动化设备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配电自动化主站运维人员对故障研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可为自动化终端维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可建立多部门多班组协作的设备缺陷处理闭环流程,在充分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极大提升自动化维护工作的系统性,实现自动化运维闭环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具体实现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管理。

(2)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3)地理信息功能,标注地理位置,便于现场工作。

(4)提升自动化维护工作系统性、实现闭环管理、精细化管理。

2 关键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成。服务器端需要支持php5.0以上版本、mysql数据库并搭建web访问环境,客户端推荐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并能够接入互联网。自动化主站运维人员可根据配电自动化实时数据更新云端服务器数据信息,现场运维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作为客户端,登录到本系统进行查询,录入,修改等操作,消缺完成后,将相关消缺信息录入系统,主站运维人员即可得到反馈,极大减少了沟通、查询、记录等人力成本,且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及配电自动化运行质量。

2.1 关键技术介绍

(1)主要采用html5,根据jqurey、javascript、ajax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服务器端主要采用PHP语言与mysql互动并生成操作日志。

(2) html5页面间的传值采用了个人编写的加密算法,传送页面会把明码用javascript变成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进行混合的暗码,接收页面会把暗码用javascript转换成明码赋值给需要的全局变量。

(3)数据库组建。服务器端通过PhpMyAdmin管理,建立dianli数据库:

包含category,linkage,location,member,solve,state 6个数据库表。

2.2 Web客户端设计

使用DIV+CSS(级联样式表及其定位技术)构建客户端Web界面。具有以下优点:

(1)精简代码、降低重构难度;

(2)网页访问速度快,网站用户体验度得以提升;

(3)浏览器兼容性好。

2.3 Baidu地图嵌入显示

使用Javascript API功能,引用百度地图显示于客户端页面中,系统维护员只需将自动化设备在百度地图中的经纬度显示值上传至数据库,即可显示出来,百度公司在国测局制定的GCJ-02地理位置加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BD-09二次加密措施,保护企业隐私。

3 效益分析

本系统使用前,对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设备从通道中断到缺陷消除时间进行统计,2013年12月共消缺7次,平均用时33.8小时/次,使用本系统后,2014年9月共消缺6次,平均用时17.6小时。更短的消缺时间使得配网自动化系统终端月平均在线率得以有效提升,从2013年12月的91.4%提升到2014年9月的94.7%。

经济效益:终端在线率的提升使得配电自动化主站对终端设备的监视水平同时提高。保障了调度遥控开关的成功率,节省了现场操作开关的人工成本,保证了停电时间最短和售电量最大化。

社会效益:不仅保障了重要客户及广大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可靠、合理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大幅提升电网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大幅提高企业优质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用电满意度,维护电力企业的形象。

篇3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44-01

前言

随着我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个生产领域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对于电力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家和社会对电力系统配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引领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继电保护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做好电力系统自动化才能够让继电得到更好的保护,只有做好继电保护,才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才能够让电力系统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后盾和保障。因此,探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不断探究新的措施和手段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应当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1.1 电力系统结构的简单化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为电力系统结构简单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近十几年来,我们都见证了电力系统结构的变化,电力系统结构内部相关的设备以及零件,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其功能却越来越强大。电力企业为了提升输电的质量,不断优化电力系统结构,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都有了极大的更新。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高效、简化的连接方式,推动了电力输电事业的进步。

1.2 电力系统操控的一体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为实现电力系统操作的一体化提供了可能。电力系统操控的一体化,不仅节省了电力输电的运行效率,而且使得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简单、易于操作。电力系统运行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将电力系统各个运行环节都掌控在计算机中,将电力人员从日日夜夜的监测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突况及时预警、预报机制。

1.3 电力系统功能的多样化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电力系统结构虽然越来越简化,但是电力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力系统功能的多样化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实现多样化的电力系统功能,能够无时不刻的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根据电、输电效率以及继电保护设置的运行状态等相关信息,对于电力运行状态做出调度,进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1.4 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生产、配备、输送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电力系统的运行来支撑。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直接弥补了电力系统运行人工操作的效率低、误差大等局限,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完成对家家户户的输送工作。电力系统经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后,实现了电力系统计算机操控,进而编制程序代码,加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控制,提升了运行的效率。

2 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关键环节

2.1 可靠性和灵敏性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平稳、安全的输电,提高电力输电质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的作用。而且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全天候的监督和反映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的运行状态,一旦在工作范围内出现异常状况,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及时做出应急方案,从而保证电力运输的通畅和安全。也就是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性,维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大大延长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寿命。

2.2 选择性和快速性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计算机的反馈系数对于出现故障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的筛选出故障线路,并及时切断故障线路,防止故障线路威胁到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促使电力系统能够在正常状态下进行工作。其次,继电保护装置在处理电力故障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工作的快速性直接决定了电网运行的效率,及时控制住故障问题的蔓延和扩大。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快速性对于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产生了积极作用。

3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优劣性分析

自动化装置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质量性,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起到了保护、屏障的作用。而且,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做出及时的反馈,凭借着自身快速选择性、优化智能性等特征,能够及时切除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线路,防止故障线路的蔓延和无线扩展,并威胁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继电保护装置弥补了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失灵或者迟钝的缺陷,将电力人员从高强度、高密度的监测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我们也必修看到,继电保护的劣性在于其在我国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时间不长,存在着相当大的技术局限性。目前的自动化装置尚且满足不了不断发展的电力运行系统要求。因此,真正做到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作用的发挥,必修要做好设计成本的投入,设定更好的工作目标,提升相应技术,让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完美结合在一起。

4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4.1 发电机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应用到发电机当中,大大延长了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实施的保护方法,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在众多的保护方法中,重点保护的方法是固定在发电机内部的定子绕组上的一种保护装置,这种保护装置,大大缓解了电路短路故障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通过调节电流的移动范围,能够有效的控制住不平稳电流对于发电机的影响。另外,发电机与继电保护装置的结合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备用保护法,防止发电机出现绝缘击穿的现象。

4.2 变电器的应用

变电器是继电保护装置又一重要应用,利用继电保护装置对发电器展开保护,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接地保护法;二是瓦斯保护法;三是短路保护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想要实现的共同目标都是借助外在的设备,当电路故障发生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并且迅速切断故障线路,通过故障线路切断的方式达到电能的保护。

5 结语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无法替代,也将会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高新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促进电气自动化向着新的目标前进。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积极探索,通过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提升,达到继电保护的优化,让电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电能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更大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信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88,91

篇4

中图分类号:TS73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计算业的广泛应用,电力自动化这几年也相应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响应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改革大潮,“大运行”体系的形成,自动化机房汇聚的电力行业的业务不断增加,针对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为了提高电力自动化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电力自动化安全及可靠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更好的为电网及其他各部门提供服务,加强自动化设备和环境的综合监控管理势在必行。

1 运行概况

铜陵市的供电公司在实现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其先进的机械设备等逐渐增多,而且电力自动化的网络也日趋完善。因此,业务量也在不断提升。具体来说,自动化系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

采集类:一次SCADA数据采集前置器和二次电量数据采集前置器

交换类:采用调度交换设备及中兴行政交换设备。

安全防护设备:一、二区网络安全,纵向加密装置和网络防火墙,一二区向三区传输数据、网络隔离装置UPS

电源类:逆变电源,电源分配屏,蓄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源等。

其他类型:电力机房的动环系统、门禁系统、一体化计算平台、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和主站五防系统。

2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构想

2.1监控内容。主站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SCADA、电能量、OMS系统,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一体化计算平台、负荷预测系统、主站五防系统,小OMS和录音系统的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2.2数据采集方式。由于监控的自动化设备数量繁多,且厂家不同所生产的类型和型号也有很大不同,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集中监控,首要条件按就是统一数据采集方法。自动化综合系统通过能兼容各类接口来完成与被监控自动化设备的数据交换,并进行数据的处理,有的设备直接通过配置远端传感器等方式采集相关数据;对于不具有监测单元的交流电源、配电设备、蓄电池等,可通过配置电压、电流感应器等方式采集自动化电源运行数据,告警接点接入等方式采集设备的告警信息,机房温湿度采集、水浸告警、烟雾告警、门禁、机房图像监控、蓄电池与UPS电源的监测分别设置遥测采集模块采集电压电流值。实现对自动化设备及其环境的工况采集。

3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3.1监控措施。所谓的监控策略,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些电力设备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实现告警信息和机房图纸的有机结合,在界面中出现警示信息,其中包括颜色、声音等等,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地对相应的设备以及工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获取告警越限数据,实现对设备进行监视,如调度数据网、数据网交换设备、二次安全防护设备、机房环境设备等。

3.2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功效。当系统发现非正常运行状态时可及时报警通知值班人员,作相应处理,及时恢复设备安全运行状态。该系统可解决自动化机房设备安全的集中管理问题,大大提高电力自动化管理水平,全面把握机房动态,实现综合监控,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的系统,能够将设备如交换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采集监测,通过IP网络上传到综合监控系统,服务器自动保存并处理各种数据,并能够根据通过相应告警呈现手段即时提供相关信息给运维人员。

4 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管控

4.1数据处理。在系统中可定义各个所采集的自动化电源、环境数据的门限值,当所采集的数据超过门限时,系统将产生告警。从而实现对各类自动化运行设备与环境设备以及电源系统的监控。

4.2人机界面。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综合信息以网络组织图、机房平面图和设备面板图等多种视图表现网络的拓扑结构,使运维人员能够直观、方便地浏览整个网络上的被管设备的实时运行工况。网络组织图能够以电子地图为背景显示整个传输网范围内全部局站和线路的分布情况;机房平面图显示局站机房内自动化设备位置摆放分布情况。

4.3故障管理及消缺分工:(1)故障管理。包括告警配置管理、告警的监视、告警信息处理等功能。由运维人员自定义告警级别、类别及告警的显示方式等。监视告警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定义进行过滤、呈现,对告警进行分析,进行故障定位。多样化的告警定义,并采取多种手段向有关人员告警。可即时分析告警,定位故障,准确地向工作人员呈现故障位置。系统提供告警筛选和过滤功能,从大量的告警信息中筛选出根告警,能够找出系统中需要重点进行保护的业务,以预警的形式告知,提高故障发现效率。(2)消缺分工。通过故障管理功能,判断故障属性从而直接将消缺任务分配并通知到该故障的系统管理消缺人员。减少了层层上报,层层下发的冗余时间,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自动化的维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模式也得到了有效地完善,主要表现在其规模上。在进行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做好在线监控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以后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这也是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网络的运行管理需要利用一些通信设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网络监控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对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发出声音或者信号灯的警报。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电力自动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设备故障检测点的位置进行准确地定位,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洪,金李莎.关于电力自动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

篇5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quantity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chemical industry design institute greatly increased,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is a problem worthy of discussion. This paper mainly needs to solve the current archiv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of CAD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has made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Key words】Design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Electronic documents;Management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工设计院作为企业产品设计与研发的重要平台,设计院每天都会生成许多的档案信息以及设计文本,面对每天庞大的档案信息,化工设计院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 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能够对自动的对每天的文件进行搜集并管理,实现电子图档的信息化管理。

1.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安全方面的保护工作,档案需要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化工设计院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文件,这些文件会因为各种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文件查找方面比较困难。化工设计院所设计的新产品是需要在老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所以经常要查阅以前的档案[1],当时由于传统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一些缺陷,使得文件查找方面非常的困难;其次,在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需要对文件进行修改,但是文档版本的管理不善会给所修改内容与原来的内容不一致,所以档案版本的一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三,产品设计的数据放在计算机中这些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这些数据很容易被复制或者更改,安全问题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问题。档案的安全管理上需要根据人员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权力。第四,现在的数据几乎所有的交流过程全部都在网络上,信息的共享非常的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信息共享上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第五,电子图档设计好之后,往往还需要打印出底图,晒蓝图,所以保证电子图档、底图、蓝图的一致性非常的的关键。

2.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2.1图档建库

电子图档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化工设计院的具体情况来对库进行设置。图档管理员可以在基本字段的基础上对图库进行排序,设置图库的访问权限,根据化工设计人员的职位级别来设置他所能够访问的范围。对于设计院具体的人员访问权限可以进行如下设置:可访问图库、不可访问图库、可直接下载文档、需审批下载文档。

2.2文件管理

设计人员在设计新图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管理员已经设计好的模板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就可以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图标文字的排版,非常的方便。另外,在设计人员出图时,系统可以自动收集DWG和它引用的文件,这种方法有效的保证了文件的完整性,而且系统可以将DWG文件转化成其他各种格式的文件,使用很方便。在出图的过程中[2],系统可以将包含图形较多的文档拆成多个文档,使每一个仅仅包含一幅图,同时也可以将引用文件拆分出来,方便文件的归档管理。

2.3文件的查询

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系统非常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查询,所以新的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资料的查询方面做了一些改进,非常方便设计人员DWG文件的搜索。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所搜查内容的图号、名称、设计人员等一些信息进行文件的查询,快速的帮助设计人员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标。

2.4日志生成

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跟踪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详细的记录设计人员的操作情况,包括:人员名称、时间、事件、结果等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方便了系统的维护,能够很好的保障系统的安全,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功能。

2.5版本控制

考虑到设计人员会需要不定时的对文档设计图进行修改、变更等一些情况,电子图档管理系统在每次设计人员对设计图进行修改之后[3],都会重新生成一个新的版本,并且快速的清理旧的版本,非常好的解决了版本控制的问题。 电子图档的功能图如下所示:

3.应用效果

新的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合理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系统保证了文件的搜集归档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地解决了资源流失的状况;设计人员也可以在网上很方便的查询所需要的文件,提高了文件共享率;系统在出土的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的生成清单,不需要设计人员再手工进行填写,非常的方便。而且,电子图档管理系统还有非常开放的报表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各类项的总和计算,按照设计人员的意愿进行分类排序,快速将报表输出。总之,电子图档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4.总结

CAD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合理应用,大大减轻了化工设计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满足了设计人员的需求。电子图档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化工设计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科]

【参考文献】

篇6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的改造,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个条件是:①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②可靠的继电保护;③高素质的调度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加强调度管理,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1 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

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

“三个管好”: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站(所)长抽查,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同时在保护校验后或因异常情况保护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

“三个检查”: (1)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断路器确已合上外,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2)停电后的检查: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3)事故跳闸后的检查: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2 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1) 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

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

(2)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对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2条线路,或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例也应进行分析。

(3)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网架变化以及严重故障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

(4)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指挥停送电操作和处理事故过程中,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调度人员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并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坚持定期安全活动,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真正吸取教训的目的。如某公司在调度组开展的调度命令无差错活动,将调度命令无差错作为安全考核小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年终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堵绝习惯性违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如调度员在受理线路工作票时,必须严格把关,仔细认真地进行审查,对工作票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项审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下倒闸操作命令,术语要规范,并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票制度。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调度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培训工作应以实用为目标,突出技能训练和注重岗位练兵。如我公司调度人员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再送到仿真机进行培训,使之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即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缩小事故范围。调度人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指挥电网的运行和事故处理中做到准确无误。

(4)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调度员要对电网运行方式、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当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当时天气、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果断进行处理。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要重点警示,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3.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制定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策略的重要性

近年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涵有了较快的延伸,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功角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数据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一般要求数据网络安全可靠,实时性要求在秒级或数秒级,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及隔离处理。

建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制定安全防护策略。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位于安全防范的最高一级,是决定系统的安全要素。从大的方面讲,安全策略决定了一个系统要达到的安全级别及可以付出的代价;从小的方面讲,安全策略的具体规则用于说明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系统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初设计时制定的安全策略,因为今后的安全措施,都围绕这一策略来选择和使用,如果在安全策略上出了问题,将会给今后的应用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从而使将来的安全建设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考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应首先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2)信息系统的安全分层理论

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含五个层面,即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人员管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包含上述五个层面的所有内容。

物理安全主要包含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问题,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重要数据、口令及帐号丢失,称为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层面的安全。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的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是指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包括系统存取授权设置、帐号口令设置、安全管理设置等安全问题,如未授权存取、越权使用、泄密、用户拒绝系统管理、损害系统的完整性等。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

(3)国家对网络及信息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对安全问题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对制定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策略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篇7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首先,功能更强、更全,其次,测量更精确,操作更简便,运行也稳定和可靠,管理智能化。同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不同的是:各个保护、测控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又通过计算机通信的形式,相互交换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工作,减少了电缆和没备配置,增加了新的功能,提高了变电站整体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

智能变电站,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将成为变电所主变压器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和设备。在自动化系统,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用网络来取代第二电缆。新一代网络的应用将成为第二和连接电缆设计工作到通信结构、配置文件下载工作,监控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的大变革。

2.1 系统设备管理

应用微处理器和最新的光电技术设计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使其结构简化,取消传统的导线连接方式,改用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代替。在变电站二次回路中使用可编程序来替换常规继电器,使用光纤和光电数字替换传统的控制电缆和模拟信号。电子变压器通常从传感器模块和合并单位两个组成部分,感应模块安装在高压面,负责传来的信号进行同步合并的感觉处理模块,然后分配给其他设备,在信号传入到控制系统中时,翻译成数字信号、合并单元安装在二次侧的。由于变压器生产商改变速度和力量并不好,因为二次设备行业,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将配置的传统方法将智能信号进行储存。通过智能终端获取设备状态、断路器、隔离开关、设备寿命周期长,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其他设备,得到保护和监控指挥一个仪器的操作。

2.2 系统监控管理

使用微机监测系统来实现监测、评估和报警等功能,采集的报警信号经过监测微机数据处理,再将数据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到控制中心的监控计算机,控制和保护信号也经过微机数据处理后通过光纤传输到主控室电脑监控,防止监控机器损坏或偷窃造成重大损失,系统监控软件和数据需要实行实时备份管理。监控系统是一个实时运行的控制系统,如果系统受到攻击其后果很严重,为此必须有独立的综合自动化网络,并在监控网与其它网络联接处,装加硬件防火墙。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不受其他变电所设备的影响。

2.3 系统安全管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处理功能强大,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变电站信息传输都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的,如在传输过程中收到恶意攻击,变电站监控中心处理不当的话,有可能对自动化系统带来极坏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做好预防措施,在主站端定期作好数据库备份,同时作好防止主站系统崩溃时备用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所以在先进设备和通讯网络,建成投产的同时必须同步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尤其是网络安全管理。在使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之间,适当控制通信网络规模,控制通信模式,实行网络点对点通信,在局域网络加上单向隔离装置,装置在任何隋况下,都要隔离措施通过软件实现,如闭锁软件控制网络安全。安全监督管理软件操作系统和软件监控实施保护,为监测机与特殊的力量,以工业控制系统的雷电防护。

2.4 系统运行管理

变电站运行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管理和运行操作管理。运行数据管理有数据分析、分流交换等,特别是运行故障信息分析自动化处理,即时为运行故障提供故障数据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及时为系统运行状态提供数据支持,用变电站运行“状态检修”替代原来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使得变电站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管理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技能,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系统和各种设备的工作效率,严禁随意接入系统,防止数据遭到破坏。形成操作规范,操作过程实行流程化,操作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突然监控机器正常运转情况下发生故障,严格执行操作机器管理规范,防止监测机受到感染,使用专用移动存储介质,严禁使用外来移动存储设备。加强部门管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 系统网络化管理

电站自动化系统实行自动化管理的关键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与采集。网络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命脉,它的可靠性与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0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利用网络实现多个CPU协同采样、MD转换,运算、输出控制命令,形成整个流程更加快速和简捷,如何控制好采样的同步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是一个复杂问题,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网络的适应性,要害技术是网络通信速度的提高和合适的通信协议的制定。假如采用通常的现场总线技术可能不能胜任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要求。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两级网络全部采用100MHz以太网技术是可行的。

3、结语

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传统的繁琐和复杂的控制与保护系统必将逐渐被淘汰。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逐渐提高,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一些新型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智能化、数字化是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今后发展的方向。

篇8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最重要的桥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供电质量,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性,变电站科学整合电力应用控制技术、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电力信息处理技术,建立起了一个能够有效监督、调控,实现变电站最优经济性运行,保证变电站运行质量和安全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装机容量扩大化和变换电压、汇集、分配电能智能化、最优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对变电站日常工作、交接班、倒闸操作、验收和故障处理的管理监督,实现了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供应和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共赢。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整合处理技术将变电站的控制、测量、自动保护装置、远程运行及信号接受和数据测量等二次设备进行功能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最佳系统重构,在实时系统处理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础上,对保证变电站高效运行的设备进行监控和协调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功能考虑具体可以分为监督控制系统、运行保护系统和断路器闭锁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和功能整体化应用,变电站内的常规二次设备直接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具有测量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在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入及控制输出真正保证了信息数据共享、有限资源整合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质上是对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处理的一种时代性发展要求,将监督、控制、保护、测量装置运行完全数字化,通过信息网络功能性连接和传播,有利于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分层、分流和交换,便于接口功能模块信息的扩充,减少了调度执行操作程序,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即使设备发生故障也能及时有效准确的提供相关数据,为事故的处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 现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保证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实现了电力的经济效益性运营。但是,我国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应用及相关理论还不是很成熟,科学性、体系性的运行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相关性设备、技术、管理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

系统的相关性设备、技术及管理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基础,科学统一标准下的自动化系统才能完全发挥出其理论上的全部功能作用。首先,在设备的具体生产方面,生产厂家投机变电站过度追求强调系统高技术性的要求,单纯以不成体系的高端技术组合应用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中,忽略对产品实际性能和应用的质量保证,仅以技术含量鉴定评价设备好坏。其次,在系统相关设备的接口标准方面,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由于缺乏绝对权威性政策要求,受到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产品的数据接口标准缺乏沟,对应设备之间关联性连接困难,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了设备运行效率的底下和发展升级空间的狭隘。最后,在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方面,调度端和站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应当遵循DL/T634-1997标准,实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应当遵循DL/T719 -2000标准,继电保护和间隔层设备与变电站层设备间的数据通信传输应当遵循DL/T667-1999标准。

2.2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大部分变电站没有专业化、专门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保养、维修人员队伍,相关设备的保养和出现故障的装置的维修主要依靠产品生产厂家进行,对数据信息监控具有真实性、实时性高要求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单纯依靠外来力量的保护其安全是不可靠的,应该培养和引进一部分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保证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其次,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系统保护概念,职业道德素养较低,存在大量的监控期间利用监控计算机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的现象,甚至一些私用C盘和光盘传输或读取数据引起计算机的病毒感染,造成监控事故。

2.3 后台监控机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后台监控机的运行管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应用中存在着大量实际问题。首先,抗干扰能力较差。现有的大部分变电站没有使用专业性的高性能工控机,传统的商业机、家用机等难以保证在强电磁环境中对大量数据的高强度处理,干扰信号产生的错误数据直接影响到监控人员的判断,产生了巨大的安全运行风险,埋下了事故隐患。其次,信息传递不畅,告警信息不直观。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通道还不太完善,对现场实际的监控不能完全反馈会后台监控机界面,事故或故障表现为大量的信息数据,对数据的监控和处理人员有极高的专业化要求,人为性失误容易延误事故原因的认定和故障的处理。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综合自动化系统标准性、制度性建设

首先,要对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联的设备生产标准,特别是数据接口的标准进行权威性的统一认定,减少在设备升级和设备匹配性投资的成本,拓宽计算机升级空间。其次,加强制度性的安全运行保护,对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定期进行正确性调整和数据核对,必要的自动化系统信息调度和遥控传动试验必须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得到相关确认和允许,专门性的画面、数据等内容的变更应该有书面申请和通知,监督控制中心的环境应该严格要求,五防解锁钥匙应在站长授权下管理和使用。

3.2 加强对日常操作、事故处理异常的监控力度

首先,要加强对系统运行保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对日常信息如日报表中各整点时段的参数、电气运行参数等进行合理的监督、处理和控制,对变电站主设备和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及站用电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其次,要对变电站中的具体操作如倒闸操作、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投退操作等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以降低设备操作带来的风险,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最后,要重视事故处理异常的监控,对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主变压器过负荷或冷却器故障等相关事故内容的前后特定时间段进行专门分析,保证正确处理各类问题,最终确保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3 加强对信息验收和事故异常的管理

在信息验收方面,主要是针对的是遥测量、遥信量、遥控量、遥调量)四个内容,这些内容分别反映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运行参数、电力系统结构状态的各种信息、改变设备运行状况的控制命令、连续或断续改变设备运行参数的有关信息,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保障管理最直接、最基础依据。在事故异常管理方面,要重视变电站现场事故处理预案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设备操作的安全运行的事故要及时有效的按照应急处理预案处理,同时进行一、二次设备的必要性检查,严格制定监控机发出异常报警后的处理程序,相关的运行交接和二次回路上的工作根据实际状况延迟或停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电力系统运营管理理论发展的客观性产物,以计算机网络处理技术为系统核心,进一步发展空间较大,延长了相关设备的使用周期,与计算机相关性设备升级和维护,相对减少了二次建设投产成本,是现代化电网发展的必然性要求,有利于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营和经济效益性发展,加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实践性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祥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篇9

作者简介:张江(1983-),女,内蒙古四子王旗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226-03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在地区电网内的普及,加上地区电网监控中心的投运,初步完成了变电站无人值班和集控运行维护模式。与此同时,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数据量急剧增加,异常天气情况或故障时变电站事故跳闸,大量信号上传到地区电网监控中心,会影响运行值班人员的事故判断,延误事故的处理。此外,一定数量信号的持续上传,也会使运行值班人员产生麻痹心理,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异常信息,这将会给无人值班变电站及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隐患。

本文从地区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系统信号目前的现状和地区电网监控中心反映的运行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技术上和管理模式方面的探讨。

一、系统信号的现状

某地区电网现有厂站37座,其中220kV变电站5座,110kV变电站24座,10kV开闭所4座,全部为综自站。[1]厂站端自动化设备大多采用国电南自、南瑞继保、东方电子等厂家产品,因此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存在着站际间的差异,而且不同厂家对相应的故障或异常现象的描述并不一致,从而给地区电网监控中心的日常运行与监控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困难。

目前地区电网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光字牌形式和告警窗口形式两种告警方式。

光字牌形式就是在监控中心工作站监控画面上通过点亮光字牌对异常信号进行告警,每个光字牌对应一个告警信息,由于变电站内告警信号众多,一个显示画面不可能将全站光字牌全部体现出来,目前在监控中心主要通过在变电站全站按电压等级设置各变电间隔及主变压器的光字牌总目录,然后在各自电压等级下设置全部相应间隔的光字牌画面,同时在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画面上就各变电间隔分别设置间隔光字牌画面。

告警窗口形式主要是在监控中心工作站屏幕告警窗内显示告警条文信息来进行告警,当发生事故跳闸等异常时,屏幕上的告警窗内会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列出所有的告警信息或异常信息,同时伴有相应的告警音响。[2]

以上两种告警方式中,光字牌形式在告警时不会自动弹出,需要运行值班人员手动点击进入光字牌总目录或间隔光字牌画面进行查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不适用于发生故障跳闸等事故处理;告警窗口形式虽然要比光字牌形式更为直接和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监控中心接入了地区电网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日常运行与监控中告警窗内显示的信息量太多,而且信息主次不分,无论是开关、刀闸变位等一般遥信,还是装置异常、保护动作等重要遥信信息都会上告警窗,如果有某变电站上传的重要告警信息没有及时处理,即使告警信号一直存在,也会被大量新上传的信息刷屏而不容易被运行值班人员发现,从而使得缺陷或异常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演变成事故。[3]

二、系统信号的分类及合并与选取原则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是反映站内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信号,根据信号的性质和重要性,可以分为以下三类:[4]第一类为事故信号,主要反映由于非正常操作和设备故障导致电网发生重大变化而引起的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影响全站安全运行的信号(如全站通讯中断、消防系统火灾告警等),出现这类信号运行值班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处理,汇报相应调度部门、检修部门等进行事故处理;第二类为异常信号,主要反映变电站内一次、二次设备状态异常及设备健康水平变化的信号(如控制回路断线、主变过负荷等),出现这类信号运行值班人员需要通知维操人员到相关变电站现场及时查看,以准确判定设备状况,能恢复的则进行恢复,不能恢复的需要立即通知检修部门做相应处理;第三类为状态信号,主要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的信号(如保护功能压板投退、远方就地开关切换、操作开关后的变位信号等),此类信号运行值班人员知道即可,不需要进行处理。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的选取,无人值班变电站当地后台需要选取以上三类信号;监控中心需要经各专业会议讨论后确定由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上传的一类、二类、三类信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的合并则秉着在不掩盖严重的设备及电网缺陷前提下精简信息量,同时满足监控中心日常运行值班的要求,对地区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坚持有效监控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设备的同类型信号进行合并,不同电压等级设备的信号不合并。合并信号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上传监控中心的报警信号。一次设备或保护装置在检修、定检过程中产生的频繁变位、动作的信息可以在监控端进行屏蔽,其他无效信号则可以经调度自动化、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以及综自厂家等多方经过专业会议讨论通过后予以屏蔽。[5]

三、系统信号的标准化管理

1.信息内容及作业流程的标准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虽然数据总量庞大,但其信息内容却是相对固定的,实施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改善系统信号的现状。

标准化信息表包括硬结点信息和保护软报文。其中硬结点信息由设计部门提供,综自厂家按照相应要求结合保护装置自身特点提供保护软报文,统一并规范各报文信号名称后,设计部门确定最终的变电站标准化信息表。信号的标准化工作由生技部门牵头,协调调度自动化、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以及综自厂家等多方开展信号的分类、选取、合并等工作,规范信号的名称,屏蔽无效信号,经审核后确定最终的标准化信息表。相应的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设计阶段完成的标准化信息表中的基础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地区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遥信、遥测和遥控信息,在监控中心建设初期,省公司生技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信息配置规范标准,[6]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上传监控中心的信号信息做了充分详细的规定,该配置规范标准也是作为地区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接入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标准。同时,地区电网全部的无人值班变电站都是在运行的情况下接入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后期仅能够结合停电计划进行一部分远动调试试验,只有少数几个厂站因为后期进行了全站综自改造,才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远动调试的全部工作。考虑到监控中心的实际运行与监控,以及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日常维护的实际需要,实现监控中心新旧两套自动化系统的平稳过渡,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采用了与地调主站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全一致的信息表,[2]在相关名称和描述上考虑到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参照了省公司无人值班变电站信息配置规范标准,并逐步在以后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过程中,结合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参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进行信息配置。

2.信息内容选取与合并的标准化

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较为合理和理想的情况是地区电网内的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信号完整上传变电站当地后台,同时经过必要的选取与合并以后再上传监控中心,而不是不做选择的全部转发监控中心。考虑到目前监控中心的实际运行与监控需要,以及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已运行的变电站接入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后的安全可靠运行,采用了与地调主站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全一致的远动信息表,而在以后新建扩建变电站或无人值班变电站综自系统改造时再做变电站自动化信息的选取与合并。

目前国内调度自动化系统习惯采用二次传输的方式,即首先在发生遥信变位的第一时间内传送一个不带时标的单点(或双点)信息,用于提示和告警;稍后再传送带时标的单点(或双点)信息作为SOE供事故分析,如果厂站端只能一次传输的话,那么必须选择带绝对时标(7个字节时标)的传输报文,而且必须以一级数据来传输。[7]无人值班变电站端上传的SOE信号,可以为相关事故的分析与处理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对于监控中心的运行值班人员而言,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所监控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考虑到目前监控中心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较多,每一个遥信变位都采用两次传输的话,无疑增加了告警窗内的告警条文信息。如果能够实现仅对事故处理分析有实际辅助意义的SOE信号上传,并对告警信号按照信号类别和危急程度进行上传,这将会有效地改善监控中心运行现状,在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对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际监控水平,有效保障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

依据信号合并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电网实际情况,为准确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要求220kV所有间隔保护和110kV主变保护信号全部上传监控中心,保护动作引起开关跳闸时有发出事故总信号,能够在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事故推画面。同时尽量将站内每个间隔上传监控中心的信号总数控制在25个以内,其中一类、二类信号总数控制在15个以内,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信号可以精简至8个以下,其中10kV系统经合并取舍只需要3到5个保护信号。

3.验收工作的标准化

为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规范变电站的验收管理,供电企业创新编制并实施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验收工作优化管理指导书》,建立了规范的以新建扩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验收组织网络化、验收内容标准化和验收流程明晰化为主体内容的验收指导书,实现了“零缺陷”移交和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8]

验收内容标准化流程中针对验收对象的不同分别注明了引用文件、现场验收规则、试验验收和现场验收、验收要求、验收资料、技术指标要求、验收内容和检查要求等条款。其中的二次部分验收作业指导书设有自动化相关部分,并且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常编常新以适应现场实际应用的需要。

4.运行与消缺工作的标准化

监控中心运行值班人员在日常监控工作过程中,以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提供的各类综自信号为主要监控手段,必要时需要结合到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缺陷或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修改以进一步提高监控中心监控水平的,应及时汇报相关部门,检修维护人员在接到任务后要及时前往无人值班站现场进行处理,现场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相关的配置和修改。工作任务完成后,检修部门应及时做好相关后台监控软件配置的备份,同时以书面形式将相关变动和修改知会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主站维护人员,并向生技部门反馈,统一及时更新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化信息表,以保持与现场实际的一致。[5,9]

四、结语

地区电网内所辖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以后,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将完全依赖于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上传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的信号种类繁多,故障时大量信息应分类显示,并将部分信号进行合并,以确保运行值班人员及时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第一手信息,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采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有效避免部门间的推诿和管理上的死区,切实提高地区电网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地区电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楼书氢,林梅,傅裕,等.CDT规约及其在吉安地调自动化中的应用[J].华中电力,2010,(3):35-38.

[2]楼书氢,彭哲续.吉安地调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容灾备份建设探讨[J].华中电力,2010,(5):72-74.

[3]李彬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告警方式的改进[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3):29-31.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分类和传输规范[Z].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6.

[5]张国平,黄巍,华建卫.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号的标准化管理[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120-124.

[6]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系统信息配置规范(试行)[Z].江西省电力公司,2010.

篇10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未来制造业人才的技能与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通过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造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圈。合作成立‘能源管理及其自动化联合实践基地’是施耐德电气推动本地技术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输送智能制造人才。我们期望未来能和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战略性合作。”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历程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整个实践基地拥有30多套先进的实验装置,覆盖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形成了一个能源管理及其自动化的综合实践平台,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篇11

(一)纸质手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按照传统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必须持政府批准的加工贸易合同到主管海关备案,申请保税并领取加工贸易纸质手册,之后才能进行料件的进口和加工成品的出口。但是企业申领纸质手册的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首先,要到商务主管部门取得其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然后到相应的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凭税务登记证明以及加工贸易批准证等文件向主管海关申请备案。需办理开设台账手续的,企业还需向银行(一般是中行、工行)办理台账保证金专用账户设立手续。已设立台账保证金专用账户的,凭“海关注册登记证明”向银行进行一次性备案。可见,企业在办理纸制手册的过程中,需往返商务主管部门、税务部门、主管海关、银行4个部门奔波并涉及行政审批、税务登记、海关备案、银行设立保证金台账等20多道环节。据调查,一本纸质加工贸易手册要申领下来一般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显然,对追求效益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是不能适应的。其次,纸质加工贸易手册是以合同为单元进行监管的管理模式。一个合同对应一本纸质加工贸易手册,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必须同时向主管海关进行一次性备案,而且合同项下备案的进口料件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等必须与加工出口成品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完全对应。对于实施现代化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纸质手册的一次性备案显得呆板不灵活,不符合企业高效运作的需求,因为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料件的进口、储存、运输、加工装配、销售等都与海关数据系统联网,进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因此,企业需要采取分段备案,先备案进口料件,在生产成品出口前(包括深加工结转)再备案成品及申报准确、实际的单损耗情况。

由此可见,传统的纸质加工贸易手册存在以下缺点:首先,一个合同只有一本纸质手册,手册难以周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进口一个合同项下的料件时,要分批和在不同口岸进境,这样,企业不得不将一本手册在不同货代、不同口岸之间接力,在接力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造成货物进出口的延误。其次,由于纸质手册实行进口料件、出口成品及单损耗关系同时一次备案,进口料件备案表的数量、品种与出口成品清单备案表的品种、数量需完全一致,而企业在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受到设备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损耗的情况不可能控制得与备案的数据完全一致,这样就会造成纸质手册进出口数量、金额倒挂问题,而企业为了解决单本手册进出口难以平衡等问题,不得不在海关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这种背景下,电子联网监管模式应运而生。电子联网监管模式包括电子账册模式和电子化手册模式。电子账册模式的适用对象是加工贸易进出口较为频繁、规模较大、原料和产品较为复杂、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较完善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而电子化手册适用对象正是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

(二)电子化手册

电子化手册管理仍然以企业的单个加工贸易合同为单元实施对保税加工货物的监管,但不再使用纸质手册。海关为联网企业建立电子底账。一个加工贸易合同建立一个电子化手册,对企业实行电子化手册管理,电子化手册有以下特点

1.以合同(订单)为单元进行管理。商务主管部门审批每份加工贸易合同(订单),海关根据合同(订单)建立电子底账,企业根据合同(订单)的数量建立多本电子化手册。

2.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申请办理合同审批和合同备案、变更等手续。

3.纳入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管理。

4.纳入电子化手册的加工贸易货物进口时全额保税。

5.无需调度手册,凭身份认证卡实现全国口岸的报关。

(三)两种手册管理模式比较

自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急剧变化,电子商务的应用,迫使江门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改变了传统加工贸易观念,普遍采用了电子化手册管理模式。电子化手册和纸质加工贸易手册在监管的特点上存在以下显著区别,具体如下表:可见,电子化手册以网络技术取代人工作业,避免了纸质贸易加工手册中每个合同都要到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税务登记、海关备案、银行设立台帐等繁琐手续,电子化手册由于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整个审批备案过程只需半个工作日,企业不用派人往返各部门奔波,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审批备案。同时,由于实行联网管理,企业可以在全天24小时内随时在网上进行进出口申报,向海关发送电子报关数据,海关计算机进行电脑自动审核,符合要求的就发送通过的电子回执,企业收到电子回执后,再进行现场交单审核,这样企业报关时就不受报关现场上下班时间的限制。

三、电子化手册管理模式的功能

自从2004年6月11日江门海关关区第一家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试点企业——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加工贸易电子账册监管模式以来,江门关区加工贸易开始向网络化、无纸化方向发展。在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下,企业可以按生产周期将进口料件、出口成品通过与海关联网的计算机完成审批、备案,建立电子账册,从而免除了以往为申办一本加工贸易手册而往返奔波的麻烦,也降低了经营成本。与电子账册不同的是,电子化手册管理是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的另一个监管方式。它是电子账册和纸质手册的结合体。由于江门市加工贸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电子化手册的建立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具体分析电子化手册具有哪些功能。

(一)备案环节

1.分段式备案。分段式备案指将电子化手册的相关内容分为合同备案和通关备案两部分分别备案,通关备案的数据建立在合同备案数据的基础上。合同备案环节的备案内容包括表头数据、料件表和成品表三部分。电子化手册备案时,海关审核要求与对纸质手册的审核要求完全一致:审核企业的备案申请内容与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是否相符,备案申请数量是否超出了商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加工生产能力,企业的相关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电子化手册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手册编号。

2.备案变更。企业办理合同备案变更手续应当通过电子口岸向主管海关发送合同备案变更数据,并提供企业的变更申请与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业务批准证变更证明”,以及相关单证材料。如果通关备案已通过,则合同备案变更通过后,系统将对通关备案的数据自动进行变更。

(二)进出口报关环节

实行电子化手册联网监管的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时,有进出境货物报关、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和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三种情形。

1.进出境货物报关。企业在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境报关前,应从企业管理系统导出料号级数据生成归并前的报关清单,或通过电子口岸电子化系统按规定格式录入当次进出境的料号级清单数据,并向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报送。数据中心按归并关系和其他合并条件,将企业申报的清单生成报关单。

2.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电子化手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与纸质手册管理下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货物报关一样,分为备案、收发货和结转报关三个环节。

3.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电子化手册管理下的联网企业以内销、结转、退运、放弃、销毁等方式处理保税进口料件、成品、副产品、残次品、边角料和受灾货物的报关手续,与纸质手册管理下的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