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教学的步骤

课堂教学的步骤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0 08:37: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课堂教学的步骤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堂教学的步骤

篇1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现象,本文拟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反思,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情境性与数学性相结合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等,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都在为创设情境这一环节绞尽脑汁,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至于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情况,如笔者听的一堂连加计算课,短短四十分钟竟创设了五个教学情境:动物运动会——热闹的操场——动物打靶——学具操作——模拟购物,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学生开开心心,回顾当今的公开课,哪节课不是这样?我们深思下:在这些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数学思考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以至于丢失数学课的数学味,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应是我们数学课的终极目标。我们应从现实性、基础味性和思考性四个维度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做到情境性与数学性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探究式与接受式相结合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新教材为教学留下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整个教材贯穿着“导学不包办,引探不封闭,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解答,结果让学生归纳,这就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想象验证、探究、讨论的空间,但也有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探究式学习,认为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探究,出现了重“探究”轻“接受”的不良倾向,一段时间以来,老师的“讲”成了说教式、注入式、置学生于被动的旧教学模式的代名词,教师的“讲”成了公开课、教学经验交流中的忌讳,老师的“讲”被推到了被告席,横遭口诛笔伐,出现了“谈讲色变”的怪现象。

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但并没有否定接受式学习。现代教育应该是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紧密结合的,我们在倡导探究式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运用两种学习方式。有些约定俗成的内容,如混合运算顺序、竖式计算、几何形体的名称、约数、倍数、倒数等概念,就可直接采用讲授法;而有些内容如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则可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数学规律并进行交流,总之,探究与接受并不是对立的,一节课既应有探究,也应有接受,别让探究冲淡了接受。

三、合作性与思考性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和结果。新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极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教材也设置了较多的合作交流场景。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不能为合作而合作.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新”“奇”,一节课下来,一个接一个的合作学习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学生却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丢掉了数学课应有的特性.怎样才能使热闹、漂浮的课堂安静下来,做到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有机结合呢?

在倡导合作学习的同时,也应看到合作学习本身存在的弊端,爱表现自己的同学如果一味表现,会让个别学困生在合作中更加怯懦、懒惰。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间与合作形式,讲究合作策略。可以在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观点不统一时激烈辩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独特的特性,那就是思考性,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必须在讨论程序的指引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有一定思维空间的讨论题可设置一些讨论提纲,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小组交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以拥有学生理解内化的时间为保证,这样做才能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四、个性化和规范化相结合

篇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还是在学生人格的塑造上,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一条优化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小组不同于班级授课制,它会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我在实践中总结得出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自愿原则。首先可以考虑学生的性别自愿,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性别观念在他们之间初步表现明显,为了达到目的,最好让他们自愿选择搭档。

2.成员互补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要实现互相提高,首先要实现学习水平的互补,最好要一对一地互补,让他们在小组内有较多时间和空间的合作;其次是性格的互补。实践表明,让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搭配,性格活泼小组和性格孤僻的小组合作,才能实现合作的顺利进行。

3.人数要少原则。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应该以2―4人每小组为宜。对于优等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应该以2人小组进行,实现一帮一的效果;对于优等生与中等生的合作,可以以3、4人小组进行,以便实现互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小组合作分为目标描述、划分小组、确定职务、设定规则、开展合作五个步骤进行。

1.目标描述。目标的设定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目标明确,课堂上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逐步提高自我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2.划分小组。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那种单一的“教师―学生”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学生划分小组,无疑是促进学生多向交流的一种好方法。

3.确定职务。确定职务,明确职责,是促进小组成员有效交流的保证。英语小组划分后,要注入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让每位小组成员做到分工合作。一般应分配以下职务:小组长,常由英语成绩好,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能够在小组里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副组长,常由活泼好动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纪律的维持。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课前合作预习。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预习是语数这类主科应做的工作,他们也许根本不重视教师布置的这一任务。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尝试着认真预习,然而往往力不从心,不会读的单词、理解不了的句子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在残酷的敌人面前,他们只好一步步地退缩。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你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在学生二至四人开展合作预习后,会取得显著的效果。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课堂合作学习。学生有了参与学习的热情,还需要有合作学习的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的设计上下工夫,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共同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1)小组会话。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加口头操练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小组会话,会话可以是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会话等,方法以轮流说、派代表说、抢和快速反应等。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用所学的日常用语进行操练。例如,在学习了“May I come in?”“Come in,please!”的对话后,我让同桌相互对话,轮流进行,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好。通过这种对话活动,不仅能增加口头操练量,使每个学生都开口操练,达到互通信息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还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2)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具或问题、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会话,使他们身临其境,说者言而有物、言而有趣,听者闻有所得。提供的情境可用给予提示,根据情境中人物数量的多少,可让2―4个学生同时进行。一般可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编对话,然后进行对话表演。通过这种情景表演,让学生在编、说、演的合作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十分感兴趣。

(3)竞赛活动。青少年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只要把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整个课堂气氛就肯定会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可设计合作性竞赛,让学生通过彼此合作,取得胜利。竞赛形式有: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例如,在教单词时,可请组中成员一对一,最后看小组得分,哪一组说对的单词最多就获胜。

3.课后合作复习。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课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需的。

篇3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同于高中阶段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它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必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

在上课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教师来讲,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教学设计的立体化,要用立体化的思想去进行教学设计,把教材内容、要使用的多媒体以及课外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充分考虑进去。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即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支持多种模式的教学环境。不仅要支持传统课堂上面对面的教育形式,也能支持远程教育或网络化教学的需要。比如在处理Unique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课文以及与此有关的文化背景,还应了解在具体的贸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如何应对及解决。同时应该制作有关的电子教案和课件,充分考虑上课时应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利用报纸、图片、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各种资源,来做大量的工作:搜集资料、调查问卷、分析材料、整理材料,或者以电子文档或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这种大量的课后工作,不是个人来完成的而需要小组协作、共同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提前了解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享学习的乐趣,交流学习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二、课堂的实施阶段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一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有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目前的网络学习环境之下,网络、多媒体、报刊等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不可取代的场所。因此,课堂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尤为重要。在处理Unique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先充分熟悉课文。这一课的标题是Unique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那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What unique problems can traders mee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r doing business overseas?(2)Why do these unique problems exist?(3)Can you show us some examples to show these unique problems?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采用scanning(查阅)和skimming(略读/跳读)的方法,也可采用讨论的方式,然后逐一回答。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形式,完成有关背景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立体地展现具体的情景。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以对话或演讲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假设,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遵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课后的反思阶段

英语教学,还应该在课后进行反思。这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由高职英语教育目的三重性(教育目的、教养目的和实用目的)决定的。

高职英语教学仅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实用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够用,要实现英语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体现高职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综合文化素质课程的作用,必须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智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充实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这是对知识素养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还应当通过文化对比,培养学生在品格、智力等方面的全面素质,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实现语言教学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从这层意义上讲,高职英语教学的“立体化”就更加明显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传授能力,还应该具有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篇4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前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宰课堂上的一切,老师的指令就是圣旨”,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我出题你作题,不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即使是提问,也是老师问学生答,最后又回归到老师或教参的标准答案上来,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学习激情,不能体现个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必须实现转换: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工具”,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有效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方法

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有了体验,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属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感性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它强调学生的身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体验尤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多解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体验,就是要让他们体验语文、感悟语文。

3.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

对话首先能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编者间的平等。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当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话题的发起者。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取代了以讲解、分析为线索设计教学的传统做法。可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最大程度地生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4.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

脱离探究、实践的语文教学不能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探究和实践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1.学生阅读文本,提出疑点,然后师生共同探究;2.学生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基础上找出重点,然后师生共同探究;3.学生在和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小组探究;4.选点探究,每篇文章由若干个信息点组合而成,大至主题立意、结构安排,小至词句理解,不一而足,在时间极为有限的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探究重点、难点、疑点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究,深入学习。5.拓展探究,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关注文化、自然、生活,选择富有创意的课题进行探究。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指导学生进行以“月”为话题的拓展探究。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以活动为教学板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学《藤野先生》为例,《藤野先生》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语言富含感情,在教学此文时,可以安排五种活动:一是竞赛活动,主要是字词的学习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采用卡片、抽签的形式小组共同完成。二是探究活动,又分整体探究和局部探究,以探究的形式完成师生和文本及作者的对话。三是品读活动,主要是品读精彩语句、段落。四是辩论活动,本文主题争论颇多;有“爱国说”,有“怀念说”等,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辩论。五是创新活动,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叙述和鲁迅交往的一些事件;叙述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小学老师的事迹。以这样五个活动为板块完成了《藤野先生》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课堂教学活动化,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语文课堂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6.以合作为平台实现教学目标

合作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为平台。这种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学生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86-02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每一个小组实力相当,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赶超的氛围,如何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内容。我的具体做法是将班里30个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比例分成四个等级,再将这四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四个小组。这样,四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实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较容易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活跃小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他们取的名字分别为:春意盎然小组、雄鹰展翅小组、傲雪冬梅小组、厚积薄发小组。从四个小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氛围。

二、正确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1.小组合作学习应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学生因性格、知识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组的难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对小组成员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组这个团队里,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发言比较积极踊跃。反之,性格内向、对小组成员不太熟悉的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这个时候,小组其他成员就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融入到团队中。影响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还有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可以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多说,这样,其他小组成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同时,也鼓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多说,经过反复地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春意盎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因来自农村,见识少,没有自信,总是羞于开口,还结结巴巴,我带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他,让口才好的学生先发言,让他跟着说,到模仿说,再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大家共同鼓励他,逐渐地,他已经能跟其他同学一样,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要学会用心倾听。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倾听,而不是发言,所以,用心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小组成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出现讨论主题不明确,讨论一会就跑题,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执的现象,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乱成一团,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给了学生用心倾听的方法,让大家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认真分析他们见解中你认为可以借鉴的东西及你认为理解不到位的东西,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好的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组讨论,不再有学生东张西望了,也不再有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讲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学生的发言也更加透彻、深刻。

3.要敢于表达。作为小组成员,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表达。有些学生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同学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没经过思考就去否定。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篇6

分步骤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真正得到运用却是实施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以后。所谓分步骤教学,就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划分成几个有递进、并列等关系的阶段或层次,依据各个阶段和层次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进行分步完成,通过完成各阶段、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效果。

分步骤教学结合了现代的系统学思想,将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各小节的内容视为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通过分步骤将各小节进行分类整合,依据知识内容的关联性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由繁变简,由多变少,增强了师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从而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分步骤教学效果的方法

分步骤教学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教学方式,它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课前要充分准备,明确列出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是分步骤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课前准备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的效果。

1、明确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入门课程,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教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的列出每次教学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并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点逐一列出。

2、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就要针对每个教学目标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以及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多种教学方式,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

(二)课上将知识和乐趣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不只是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乐趣的培养过程,这也是情感教学的由来原因之一。在分步骤教学的课堂授课阶段,一定要重视知识和乐趣的相互柔和渗透,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课最关键的是教学气氛的营造,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情感教学、提问教学、互动教学等,结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多方式的讲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比如通过提问教学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让课堂活跃起来,有助于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将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整个课堂充满一种求知的乐趣在里面。

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条件之一,也是分步骤教学课堂阶段的关键所在。营造宽松、愉悦的的课堂气氛只是方式,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目的。教师一定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下讲台,积极的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融入到学生的世界,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认知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有明显不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着和总要意义。此外,不只是学习上的交流,在生活上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关心,从生活和学习上真心关心、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三)课后训练要与课堂紧密衔接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很紧密,课后复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通过课后的训练、总结,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分步骤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

篇7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其固有的特点,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所必需。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量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基本呈下滑趋势,大多数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感到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已成为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体现应用性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特点,打破刚,案的框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做出取舍、补充,便于因材施教。比如,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意义,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备课时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好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分析知识点的背景及来拢去脉,分析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结构、技能训练、发展能力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内容,分清授课内容的主次、轻重、缓急,从而避免全面开花,有利于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

2.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方法多样性

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可以尝试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避免千“课”一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启发”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特有的逻辑性,用“讲”来引导、启发、组织和激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积极的思考。

善于“对比”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抓住高等数学中的各种矛盾(例:数与形、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等)做文章,采用对比法教学。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对比等

加强“直观”教学,对于高等数学中抽象、复杂的理论和思想方法,教师应尽量运用猜想、画图、类比等直观性教学法,使其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常用的“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类比,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但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局部“以直代曲”。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不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把握教学规律,完善课堂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步骤是教师通过优化整和各种教学方法、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形成的。一般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复习导入,结合学生基础和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复习的方式可采用提问学生、师生协作或者教师以最简洁的语言总结等。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有效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选好要教授内容的切入点,抓住每一个机会,创设学生愿意学习新知识的可教学时刻。教师通过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潜在知识,把数学学习任务抛锚在为未来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的任务或问题中,通过几句点拨,几笔勾画,理清知识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眼界。

2.教师精讲示范,再现主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精讲内容时,能理清要点,用严密的数学语言把主要内容概念化、系统化、结构化,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使用大脑中的典型题进行例题的示范讲解。实验证明教师讲解自己编的题,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书上例题大部分可略讲,引导学生把书上例题当成参考,当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再回到书上,参考或模仿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3.组织学生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也是教学步骤中的主要环节,占用课堂大量的时间。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较大,所以笔者在组织的学生课堂练习中尝试了一些有效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在黑板上写出已做完的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即练习题题解,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简单回顾与总结,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简单回顾与总结能使师生积累有益的经验,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在回顾知识要点和总结方法时,教师要把重点、难点讲到点子上,讲得恰到好处。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通过师生协作或生生合作,指出学生积极的课堂表现,汇聚学生进步的闪光点,形成有效的过程评价。因此,教师要给出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表现的量化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过程评价。

5.布置分层次作业和预习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一定的课前预习为基础,课后复习为补充的。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可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从教材的基础练习,巩固提高练习或课外升学复习资料中选取。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是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数学史、数学常识、数学研究动态及需要上网和查阅资料才能获得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振林.浅谈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太原科技, 2006,(5).

[2]秦桂香,谢永钦.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与实践.数学理论与应用,2005,(12).

篇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而集体磨课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就以一堂公开课《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胚胎移植》的磨课过程为例,谈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的认识。

一、导入的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精彩有效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只有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基础和风格,设计出适宜的课堂导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才能为整堂课的和谐生动定下基调,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我最初在导入环节设置了如下情境:国产蒙古黄牛价格低廉,但经济价值不高,澳大利亚纯种海福特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价格高昂,不可能大量引进。而牛的生育率又很低,如何使引进的良种牛快速大量地繁殖呢?学生讨论引出主题胚胎移植。同事都觉得这个导入比较普通,没什么新意。经反复商量讨论后初步定了两个新的导入方案。方案一:展示一张黄牛哺乳奶牛的图片,要求学生思考:黄牛怎么会生出了奶牛?方案二:新闻回顾“湛江产天价牛肉千元一斤有钱还难买”,配以著名的日本神户牛肉图片,同时给出情境:某养牛场引进了一雌一雄两头价格高昂的神户肉牛,欲大量养殖经济价值高的神户牛,请你给农场主提个建议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优质神户牛呢?我们最终选用的是方案二,原因是方案一虽然更直观,但以社会新闻导入,并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学的切入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的设计是有效性设计的关键。最初的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胚胎移植的概念介绍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视频展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学生看书完成流程图教师补充讲述各个步骤注意点讲解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课堂反馈。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整合,对教学流程做了适当调整,同时把重难点知识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和生理学基础交叉在一起讲解。最终流程为:情境导入视频展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学生讨论完成流程图教师补充完善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同时把生理学基础渗入其中讲解介绍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学生自主生成胚胎移植的概念课堂反馈。将生理学基础包含在一些主要步骤的注意点中,这样处理更自然,也避免了重复,节约了课堂时间,还实现了知识之间的整合,帮助学生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而胚胎移植的意义在学生了解基本程序后更能体会,所以放在基本程序后介绍。这些内容教授完后,胚胎移植的概念就可以由学生自主生成了,这比一开始生硬地给出概念要好得多。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之一是提出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效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更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教授知识点、巩固小结和过渡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如问题1:供、受体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为此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供、受体?问题2:对供、受体进行哪些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问3:可用哪些方法使卵母细胞受精?……利用上述这类问题可引导学生观察流程图,并结合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提醒学生既要关注宏观步骤,又要关注对一些重要步骤的解读和理解。而如问题:什么叫冲卵?为什么要在配种或输精后第七天进行冲卵?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不仅强调了步骤四中的注意点,还可以引出一个生理学基础(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形成后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了可能)。又如在步骤八的讲解中提问:胚胎移植后,供、受体之间会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样又自然地引出另一个生理学基础。当步骤全部讲完后可用问题:你能归纳出胚胎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有哪些吗?作为小结回顾相关步骤和注意点。其中有些注意点又能够引出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在步骤讲完,生理学基础有哪些也就自然总结出来了。而将问题“请你给胚胎移植下一个定义,并说明其实质是什么?”放在课堂结束前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概念拓展和建构胚胎移植的概念。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要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篇9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其固有的特点,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所必需。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量的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基本呈下滑趋势,大多数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感到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已成为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间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体现应用性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特点,打破刚,案的框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做出取舍、补充,便于因材施教。比如,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意义,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备课时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好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分析知识点的背景及来拢去脉,分析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结构、技能训练、发展能力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深人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内容,分清授课内容的主次、轻重、缓急,从而避免全面开花,有利于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

2.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方法多样性

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可以尝试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避免千“课”一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启发”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特有的逻辑性,用“讲”来引导、启发、组织和激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积极的思考。

善于“对比”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抓住高等数学中的各种矛盾(例:数与形、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等)做文章,采用对比法教学。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公式间的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对比等

加强“直观”教学,对于高等数学中抽象、复杂的理论和思想方法,教师应尽量运用猜想、画图、类比等直观性教学法,使其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常用的“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类比,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但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局部“以直代曲”。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不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把握教学规律,完善课堂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步骤是教师通过优化整和各种教学方法、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融人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形成的。一般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复习导人,结合学生基础和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复习的方式可采用提问学生、师生协作或者教师以最简洁的语言总结等。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有效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选好要教授内容的切人点,抓住每一个机会,创设学生愿意学习新知识的可教学时刻。教师通过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潜在知识,把数学学习任务抛锚在为未来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的任务或问题中,通过几句点拨,几笔勾画,理清知识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眼界。

2.教师精讲示范,再现主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精讲内容时,能理清要点,用严密的数学语言把主要内容概念化、系统化、结构化,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使用大脑中的典型题进行例题的示范讲解。实验证明教师讲解自己编的题,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书上例题大部分可略讲,引导学生把书上例题当成参考,当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时,再回到书上,参考或模仿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3.组织学生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也是教学步骤中的主要环节,占用课堂大量的时间。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较大,所以笔者在组织的学生课堂练习中尝试了一些有效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在黑板上写出已做完的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即练习题题解,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简单回顾与总结,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88-01

随着职业院校教改成功经验在各地的广泛推广,关于职教课程教学改革的系列观念和做法,引起越来越多同行的高度关注。汽修专业课堂教学设计可分为教材的整体教学设计,某一章或单元教学设计和某一章节课即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但最基本的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简述了汽修专业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1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汽修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

课堂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进行。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然后考虑用何种项目、方式、手段、素材对学生进行训练。

1.2 应贯彻生本教育思想,这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所决定的

汽修职业技能和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不是老师一讲就会的,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才能得以提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上面。

1.3 项目化教学,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要求

这里所说的项目,是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需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如“对发动机进行整体拆装”、“排除传感器报警故障”、“制作某种零件的工艺图”等等。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且引入职业活动作为训练素材,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做到学用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

1.4 教与做一体化安排

所谓教和做一体化安排,指一堂课中知识讲授和职业能力训练应有机结合,不能分离。一堂课应该从出示实例、学生试做或教师示范操作开始,不应从概念、特征等知识的讲述开始。一定要先将知识讲清讲透再让学生做、将知识认知和能力训练分离开来。

2 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2.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不能以教科书为依据,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够用的原则,不能以教科书的理论框架为依据。

2.2 项目训练任务

项目训练任务是为实现课堂目标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要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设备及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

2.3 职业能力训练素材

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指项目训练使用的实例。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应体现“实、足、新、趣”四个特点:实,即与职业岗位实际活动和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相适应;足,即充分满足训练项目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对比性和丰富性;新,即体现职业活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趣,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

2.4 项目教学过程控制

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细致、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设计得好,职业能力训练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课程目标水到渠成;设计不好,则会忙乱无绪、劳而无功。项目教学过程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项目训练过程和步骤。即设计训练项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分几个步骤进行、各步骤问怎样衔接和过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怎样融合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过程和步骤:①告知:交代本堂课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明确要完成的项目;

②导入:出示实例,教师示范或学生试做;③初步归纳:教师或学生初步归纳完成项目的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④系统归纳:教师系统归纳能力和知识要点,化解难点;⑤深化:从正、反、错等各个角度出示实例,继续让学生操练,巩固、拓展和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知识;⑥课堂总结:综合归纳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形成体系,并进行课堂项目考核。

(2)项目训练方法和手段。即设计项目训练各个环节、步骤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训练组织形式。如教师方面:示范操作、归纳讲授、课件演示、实物展示、挂图展示、板书、提问等等;学生方面: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分组操作、分组比赛、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个别回答、代表发言、互相评点、作品展示等等。要求形式多样、方式灵活、能调动学生兴趣、切合训练项目的实际。项目教学过程控制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要注意行为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

篇11

一、通过培养师生的情感提高教学的效果

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除了需要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渊博的知识外,还需有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情感。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更应注意感情投入。如何来增进师生情感?首先,多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看学生所做、听学生所谈,并适时加入他们,让学生感觉老师是自己的朋友。其次,利用考试和平时的作业批改多关注差生,可经常在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试卷或作业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语,比如说:有很大进步,加油!相信你还可以做的更好……等等这样充满热情的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学生却对老师充满了感激。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可以“传染”的,一批学生对某位教师的喜欢可以带动整个班级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就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渴望上生物学课,在课堂上思维更集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二、通过具有生物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①安放距桌边一掌;②对光要目物通光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③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像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然后绘出看到的图像。

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作为教学的辅助达到这一目的。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展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效果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好的课堂提问对教学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性。问题设置要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启发诱导性强,能够搭建学生的实际经验到学科知识的桥梁,实现两者之间的自然过渡,如“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那么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合成场所在哪里?”、“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否用于同时观察两者的实验?”、“从哪几个方面区分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等等。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注意倾听,给以适当的鼓励、表扬,使其有成就感。答错,要给予必要的疏导,让大家都来参与,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