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0 08:37: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X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24-03

1 引言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通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去促进安全方针和理念的落地,成了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于196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随后在《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规或政府文件中,又进一步阐明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分析近年来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往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导致的。只有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源头上把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和意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各部?T、各岗位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增强其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性,确保安全生产。

3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订“重形式,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时还存在着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现象,不系统、不配套、不科学。

②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③未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制定配套的贯彻、落实措施,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没有真正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各岗位的积极性。

④没有形成PDCA的体系化流程,未系统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宣贯、落实、监督、考核、完善等环节,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安全责任制的制定环节,其他环节的缺失或者弱化将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一纸空文”。

4 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化建设思路及方法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责任制的宣贯、责任制的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考核、评审和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的体系化流程。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化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4.1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原则

企业必须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并实行安全管理分级负责制,下级对上级负责;坚持“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其他领导在履行自己分管工作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好分管工作所涉及的安全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其部门所辖业务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员工在部门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各自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4.2 责任制的制定

4.2.1 责任制制定的基本要求

①应严格落实国家、上级单位以及企业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定。

②应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体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权利关系协调的原则。

③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应结合部门职责以及岗位职责进行编写,既要有全体员工共性的“应知应会”职责内容,也要有与其从事的工作相匹配的个性化安全职责内容,做到可量化、可执行、可考核。

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覆盖企业全体员工和所有岗位,其内容应在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具体体现。

4.2.2 制定范围

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范围应覆盖本企业各组织机构、各部门和各岗位,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横向方面,应根据本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分别制定出各组织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纵向方面,应根据本企业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别制定出各级领导干部、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2.3 制定流程

制定流程包括:核实本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情况;识别和评估本单位组织机构和各岗位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和大纲;组织有关机构、部门、人员开展责任制编制;审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审查意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企业安委会批准。

4.3 责任制的宣贯

在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工作后,要统一组织培训、宣贯,务必深入人心,确保全体员工不但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而且要落实岗位安全职责,确实做到“职责、履责、担责”。同时,为了提高培训宣贯的效果,可以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作成宣传小手册,人手发放一册。

4.4 ?任制的落实

①要合理设置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且都能对管辖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②要合理设置部门岗位编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安全职责,防止岗位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工作无人负责。

③要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规必究,有效遏制“三违”现象。

④要根据本企业年度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落实,确保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⑤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实施。

4.5 责任制的监督检查

为了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形成约束机制。由安全部对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跟踪责任部门不符合项的整改。

4.6 责任制的考核

企业应成立责任制考核小组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流程包括:考核前组织制定考核方案;开展现场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公布等。考核结果作为安全奖惩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对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应严肃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分级实施,可按下列层次进行。

4.7 责任制的评审和调整

篇2

一、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1、继续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搞好县农业监测站的升级改造,增加仪器设备,拓展检测范围。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站检测服务工作,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风险监测任务。积极引导农事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室,开展自检工作。

2、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及范围。秉承“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质量方针,结合“双认证”到期复评审工作,将检验检测范围由过去的三项(土壤、肥料、农产品)拓展到六项(农产品、土壤、肥料、农田灌溉水、农田大气、植株),参数由过去的89个增加到162个,不断提升全县现代农业的服务水平。

3、进一步强化监控平台管理。将监控平台软硬件进行更新改造,安排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将全县重点农药商店、重点果蔬生产基地、所有检测室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切实发挥互联网+农产品监管的作用。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措施,落实监管责任

1、进一步加强农药经营管理。以源头可追溯为目标,按照先审查、后备案、再经营原则,对全县农药经销商店进行统一排查、备案管理。

2、严格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由县农经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拉网式打假整治和执法监管行动,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3、加大农产品风险监测力度。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重点抽检树莓、辣椒、白菜、菠菜等重点品种,确保农产品安全产出。

三、注重品牌培育,着力提升品质

1、狠抓“标准化”生产。围绕出口树莓、辣椒、寒富苹果、西红柿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示范园10以上,面积65万亩以上。制定标准化栽培模式图,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篇3

全力抓好安全体系建设。作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地面试点单位的**选煤厂按照“职责明晰、分级负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原则,抓好安全体系创建工作,将基层安全管理好经验、好做法融入体系建设,把体系建设15个要素合理分配到各个责任主体,全面、细致的落到实处,做到全面覆盖、条块分明、职责明晰、权重合理,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形成具有淮选特色,简洁实用、易于推广的安全体系。目前,已制定下发了《**选煤厂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单位正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选煤厂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正对每道工序、每项操作、每个岗位进行对标整理,做到班中有检查,班后有验收,班班见实效,使标准化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做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处处把关、环环控制。安监部门还强化巡查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篇4

0.引言

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指的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总称,由于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是在实际工作中密不可分,石油企业将健康、安全、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必然的结果。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油田企业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积累的成果[1]。HSE管理体系中的十大要素是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职责,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运行和维修,事故处理和预防,装置或设施设计和建设,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检查和监督。HSE监督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领导和承诺,承诺是HSE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动力。由于油田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强有力的HSE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持。

1.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其一,HSE管理体系工作建设发展不够平衡。近年来,我国油田企业为了实现建设综合性国家能源公司的发展目标,广泛运用先进的安全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完善油田企业中的HSE监督管理工作,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油田企业中的HSE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不够平衡,铺盖面不够广,使得一些单位对HSE监督管理工作认知不够充足,要求不够严格规范,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甚至HSE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脱节。HSE监督管理工作从整体上就缺乏基础性和长效性的措施[2]。

其二,油田企业中HSE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油田企业涉及到诸多领域的工作,包括采油、钻井、勘探、修井作业、石油储运、工程建筑等,在进行HSE监督管中,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因此就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但目前我国油田企业的HSE监督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文化水平等差异明显、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对监督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掌握不够准确,现场的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多领域、全方位、多专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的需求。

其三,基层HSE监督管理结构不够完善。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油田企业基层单位的HSE监督管理结构不是很健全,只在少数的修井作业、采油采气等具有高危险工作的单位建立了专业的HSE监督管理机构。部分单位的HSE监督管理工作由安全科代管,大多监督管理工作是综合部门的人员兼管的,甚至有些单位没有建立HSE监督管理机构。

其四,监督管理中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即使油田企业整体上均建立了安全责任制,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落实不够到位。首先相关责任人员对自己的安全职责不够了解,对安全职责的制定只是为了应付上层管理人员的检查,徒有其表而已。其次,相关责任人员没有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对安全意识不够了解,认为安全与自己无关[3]。最后,大多工作人员具有等靠思想,均认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专职监管人员的职责,将安全责任推卸给监督管理人员,使得直线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不到位。

2.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2.1深入推进HSE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并对其进行完善

油田企业中的各级领导要全力支持和推进HSE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带头遵循和学习HSE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核和HSE管理体系审核工作,通过开展安全联系活动、检查基层隐患违章行为、开展风险识别活动等,落实好安全环保工作。管理HSE管理体系的相关部门要根据油田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完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HSE监督管理体系。另外,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得全体员工提高对HSE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深刻认识到HSE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系统性、长期性,转变传统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对HSE监督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积极参与HSE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文化的建设。

2.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

由于我国油田企业产能建设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各项管理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从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4]。首先,要严格选用符合管理标准要求的人员,通过基层推荐、竞聘上岗、组织考核等方式选取政治素质较好、懂业务、会管理、责任心强、有活力的人员调配到HSE监督管理岗位。并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建立持证上岗的制度,实施业绩考核,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案,进一步提高监督管人员的素质。

2.3落实好安全责任制

各级领导要从大局角度出发,重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将重视逐渐向重实转变,为员工做出表率。油田企业的各级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HSE监督管理责任,由参与逐渐向负责转变。油田企业中的全体员工要履行好自身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由全员参与逐渐向全员负责方向发展,由岗位操作者不断向属地管理者转变,从而使得全体员工从被动履行规章制度转变为主动执行HSE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能够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3.总结

要确保油田企业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健康的发展,就需要HSE监督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认真执行相关工作,将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HSE监督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改进HSE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油田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l]宁善文,朱鲁洋,等.HSE管理体系在油田企业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化工,2012,15(07):134-136.

篇5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基石。后勤服务工作由于其在校园中服务范围广、服务责任重的特点,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后勤安全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意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部门作为高等学校的保障部门,是高等学校进行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服务部门,后勤安全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建设平安校园,是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保障师生员工学习和生活的民心工程,对维护学校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勤工作的安全稳定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提升“平安校园”安全系数、保障教学科研各项任务完成的有效途径。

二、北京科技大学后勤安全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加强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应对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1.高度重视后勤安全是做好平安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为全面落实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后勤服务集团成立“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加强六大体系建设:一是以机构和队伍为核心,以责任制为保障,建立统一高效的后勤指挥协调系统。二是以搜集情况信息为先导,以正面教育引导为基础,以管好后勤思想文化阵地为关键,健全完善维护稳定工作体系。三是以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基础,以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为重点,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四是以网格化安全管理为核心,以科技创安为支撑,不断提高后勤整体防控水平。五是以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管理为手段,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六是以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应急演练为重心,健全完善后勤应急处置体系。

在后勤集团高度重视下,通过“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后勤安全稳定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了安全稳定长效工作机制,达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有效、秩序良好”的工作目标。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中心任务

结合后勤实际和建设平安校园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饮食安全和卫生管理、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水电暖等重要后勤保障部位的安全管理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四级联动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为推动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构建了“分级管理、层层履责、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完成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使安全工作实现精细化。同时,为全面落安全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保证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集团建立了四级联动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形成了严密的安全责任工作体系,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强化后勤员工安全教育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保障

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加强宣传、进行安全演练等形式来提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防患意识。一是工作技能培训,对于需要有专业资质的岗位,确保上岗人员岗前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做好各专业岗位涉及到的饮食卫生许可证、锅炉司炉证、电工证、驾驶证、消防监控上岗证、电梯监控上岗证或其它专业证件的审验工作。二是遵循“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的原则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工作方针、要求,操作安全事宜,安全逃生等内容有针对性地传达到每一名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三是加强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宣讲会、发放信息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形式,时刻提醒要员工注意安全生产。四是进行安全演练,重点进行消防安全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措施。

篇6

全力抓好安全体系建设。作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地面试点单位的__选煤厂按照“职责明晰、分级负责,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原则,抓好安全体系创建工作,将基层安全管理好经验、好做法融入体系建设,把体系建设15个要素合理分配到各个责任主体,全面、细致的落到实处,做到全面覆盖、条块分明、职责明晰、权重合理,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形成具有淮选特色,简洁实用、易于推广的安全体系。目前,已制定下发了《__选煤厂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单位正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__选煤厂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正对每道工序、每项操作、每个岗位进行对标整理,做到班中有检查,班后有验收,班班见实效,使标准化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做到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处处把关、环环控制。安监部门还强化巡查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篇7

1.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全年不发生各类人员伤亡事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生活、交通、消防等)。

2.遏制险性事件、防范责任事故。全年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险性事件,不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火灾和设备事件,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不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其他责任事故。

3.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持“提前想到”的安全防控理念,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实行重大隐患领导分工负责和挂牌督办制度,杜绝因重大隐患的存在而受到惩戒。

4.规范安全投入管理。建立安全投入长效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预算)、管理、使用制度(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养护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杜绝违法行为。

5.严防安全生产失信惩戒。杜绝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而被国家有关部委实施联合惩戒和纳入“黑名单”、

6.配齐专职安全人员。。依据上级单位相关文件,切实抓好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包保责任、班组工前教育、一线员工收入与安全行为挂钩、重点管控、安全许可、应急救援、专职安全人员配备等工作的贯彻实施,确保全覆盖、真落实、见实效。

二、安全工作总体思路

根据市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上级单位工作要求及高速公路自身的特殊性和政治敏感性,安全养护部提高思想站位,将安全工作定位至精细化管理,总体思路分为四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化;

第二阶段---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

第三阶段---达到安全管理精细化;

第四阶段---形成安全精细管理常态化机制。

2021年安全工作以上级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集团《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为主线,以“杜绝伤亡事故、遏制险性事件、消除重大隐患”为工作目标,切实落实关口前移、隐患即是事故的管理理念,以管控风险为主要切入点,以隧道安全应急管理为主要任务,将本年度定位为“安全筑基年”,分为三个中心任务来推进安全工作,一是建立制度体系、责任体系、风险和隐患两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五大体系,搭建安全管理总体框架,筑牢安全基石;二是过程中扎实开展责任落实、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及各项安全管理活动,在年底实现交通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三是切实做好重大活动及恶劣天气的安全保畅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三、2021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一)落实制度体系建设

以上级单位下发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评价管理办法》及等各项制度、办法为导向,结合市交通委、应急管理局相关规定及公司运营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剖析分解,制定适用于运营期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规章标准,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达到安全制度全覆盖,扫清安全管理盲区,理顺工作流程。计划3月底前完成本项工作,总办会研讨后下发执行。

(二)落实责任体系建设

1、明确全员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及上级单位要求,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划分各部门、各中心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编制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并完成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的分级签订工作,形成安全包保责任台账;对于服务区经营单位和加油站经营单位交叉作业的现象,组织签订三方(公司机关、服务区、加油站)安全生产协议,进一步细化责任划分。

2、强化监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安全责任落实的监管分月度检查和过程监管两种方式。一是安全养护部每月对各一线机构及合同单位进行一次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二是对每个中心指定一名安全养护部管理人员对口负责,参与中心及合同单位的安全会议、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及应急演练,对其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切实保证全员安全责任时刻落实到位。

(三)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两体系建设

1、全员参与风险评估工作

根据上级单位安全风险工作管理要求,建立安全风险调度机构,指定安全风险调度,负责公司安全风险的收集、辨识、告知、防范等工作,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评估工作,要求各中心主要负责人(主任、副主任)、管理员、安全员每月每人至少识别1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并上报安全养护部汇总;各合同单位每月上报不少于3条安全风险。各中心及合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核实本单位上报的安全风险,确保风险信息真实准确。安全养护部根据汇总的安全风险信息及相关专家意见,于4月底前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情况修订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手册》,确保风险识别到位,评估准确,控制措施有效。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根据市交通委及上级单位的相关要求,各中心及合同单位根据安全养护部下发的《隐患排查清单》,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安全养护部,并将未整治完成的隐患在“隐患公示牌”予以公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根据本单位隐患排查公示情况,及时跟踪直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养护部联合其他业务部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患排查,对各中心及合同单位的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开展各类安全检查

安全养护部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一次月度安全检查,根据上级单位的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特殊时段开展专项安全检查,采取不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方式进行4次突击检查,全面有效的监督各单位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四)落实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1、落实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考试合格后方准予上岗,各中心及合同单位安全员要建立本单位全员安全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2、安全养护部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每月计划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其中2次聘请外部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及安全运营经验教育及分享。

3、安全养护部建立专门的班前安全教育微信群、QQ群,实时监督开展班前教育,联合运用执法记录仪留存班前教育视频音像资料,同时充分利用教育培训平台软件,要求班组接班前每位成员进行5道安全题目的小测试,起到加深安全印象,深化安全意识,切实做到提前告知风险、提前防范风险,杜绝“三违”作业现象的良好效果。

4、安全养护部利用教育培训平台软件,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80分以下60分以上的需经过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考核成绩60分以下的员工,安全养护部会根据情况上报公司申请换岗。

5、根据上级单位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全员持证上岗工作:

(1)公司领导班子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参加集团统一组织的安全“三类人员”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安全证书。

(2)公司各部门、各中心主要负责人(主任、副主任)、管理员、安全员参加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的安全人员考试,获取安全培训合格证,本项工作计划6月底完成。

(3)做好机电人员、机械操作手的证件复审工作,杜绝特种作业人员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

(4)强化对养护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管,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其立即进行更换。

(5)积极响应应急管理部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改革,充分调动全员考试取证,强化安全理论知识。

(五)落实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 第708号,第十条规定。计划整合清障救援单位、养护单位及路产中心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成员及分工,完善值班值守制度,并适时组织救援培训。

2、完善应急预案建设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于3月下旬完成公司综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4月中旬完成预案的专家评审并正式行文下发,4月下旬在交通委及应急管理局完成应急预案体系的备案工作。

3、开展应急演练

安全养护部计划于4月份和9月份分别组织开展2次重大活动保畅方面的应急演练,于6月份安全月期间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应急演练,以隧道火灾应急处置为主题,邀请交委、消防、交管、医疗及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开展。

各中心及合同单位需结合运营管理实际情况,每季度组织进行一次专项应急演练,并在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总结,报安全养护部备案,安全养护部根据应急演练评价总结,每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完善,三年完成一次修订。

4、加强联动,强化应急机制

安全养护部着力构建安全应急共管体系,深化与交警、路政、消防、医疗、地方政府等各方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沟通协调,力求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长期勤务联动,共同开展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优势,切实打造安全畅通的高速公路运营态势。

(六)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建设本身即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亮点,年度交通部逐渐将此项工作列为半强制性要求,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未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企业将会影响企业信用等级,安全养护部在完善体系建设,并确保运转良好的前提下,于本年度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工作,以此激励公司安全工作趋于规范化,规范的管理更能有效规避各类不必要的风险,计划9月底完善资料后提交申请,11月底力争完成达标。

篇8

1.开展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继续深入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生产、经营、使用特种设备的法律意识;开展安全节能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使用、节能减排和应急处置常识,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正确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和应急救援能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及时通报相关事故,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继续做好《美丽中国梦质检安全行》中国首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系列科教片播放观看工作,扩大科教片的社会影响;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做到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新媒体有内容;通过《百姓质量讲坛》平台、安全检查、检验检测等途径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学校、社区、医院、商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广场宣传并与公众互动。

3.开展重点突出的宣教活动。针对工业园区船舶、冶金、危化品企业多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安全科重点宣传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常识;开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宣教活动,重点对社会公众宣传电梯和气瓶的安全常识;与文教部门联合对全区(镇)中小学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并实施学生与家长互动的“小手牵大手”活动。

二、全面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形成多元共治的责任体系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推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通过广泛发放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告知书的形式推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确权签约”形式落实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的形式,落实气瓶充装单位对气瓶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推动落实特种设备出租、承租合同约定双方安全责任,推动落实物流园、批发市场、游乐场所等经营管理单位对进场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新颁布的《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明确的各方监管职责,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村(居)、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和主体责任。

6.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执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与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能的区(镇)有关部门和村(居)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根据安全形势及时布置相关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7.明确区(镇)有关部门责任。按照各部门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厘清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并认真履职。

8.明确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村(居)、部门、驻镇机关应协助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处理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执行安全检查督查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指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三、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9.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市质监局下达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重点组织开展对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体育场馆、公园等)、物流场所、部分重点企业及薄弱环节的特种设备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省质监局工作布置开展工业管道的安装监检、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的日常监督检查。

10.开展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在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布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并组织检查,开展“两节两会”期间、“五一”节前、高考期间、夏季汛季、中秋国庆节前、冬季等安全大检查,根据政府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专项检查。

11.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气瓶充装单位充装过期瓶、报废瓶、无码瓶和不使用气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行为,严肃查处钢瓶检验单位翻新报废瓶、交付无码瓶和不及时录入检验信息等行为,全面推动气瓶监管信息化升级,有计划地对气瓶加装陶瓷二维码,为跨部门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继续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对电梯安装维保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开展工作质量评价,对电梯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状况、隐患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开展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使用(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合格、无证操作和违章作业的行为,加强租赁使用叉车的安全管理。

12.开展其他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以及单位和个人投诉举报反映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反映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实施监督检查。

13.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整治行动。对发现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违法责任,对发现的隐患建立隐患台帐并督促整改,重大隐患按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督办、公告制度》(泰市监管特监〔2016〕1号)文件要求处理。

四、加强和完善隐患治理体系、诚信体系、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2015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泰市监管〔2015〕22号)文件精神继续完善区(镇)、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重点加强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厂级(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及时、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作出记录,及时妥善处理发现的隐患和异常情况。

15.建立和完善安全诚信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特种设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泰市监管特监〔2015〕4号)文件,重点推进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利用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完善信息查询系统和基础信息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激励扶持政策,对失信企业、不良记录企业、列入“黑名单”企业实行惩戒制度,对电梯维保单位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16.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专家库、救援装备库和专业救援队伍信息库,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次,依法报告和参与调查处理事故。

17.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依据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各使用单位要将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纳入“三级安全教育”范围,必须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无能力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单位应通过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能,今年将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18.指导并督促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厘清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落实检验计划并实施;督促企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和按规操作;督促企业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开展日常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指导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工作,将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化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督促企业开展对标检查、对标整改、对标达标和持续改进工作。

五、开展特种设备节能环保工作,促进全市特种设备低能耗、低排放运行

19.继续实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将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融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意识,对司炉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和教育,开展10t/h以上锅炉能效普查工作,推动锅炉系统安全节能标准化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广高效锅炉、实施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配合环保部门整治落后燃煤小锅炉。

篇9

二、工作任务

围绕着力健全完善“各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社会监督全覆盖”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各乡镇要切实对辖区内药品安全负总责。

要切实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药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本乡镇年度总体工作计划进行部署安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强目标责任考核,有效促进监管工作责任落实。

要深入一线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药品市场状况和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药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掌握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有效解决药械市场和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

要加强政府层面的协调促进,深入推进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扎实开展药械安全社会宣传,大力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药械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促进完善保障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协调联系,促进监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要协调建立完善与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促进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促进村级基层组织有效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积极参与药品安全管理。

要建立完善乡、村两级药品安全监管相关工作机构,保证一定的人员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为有效履行职责提供基本保障。

二)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食药监部门是药械监管执法主体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执法主体的责任,有效履行监管职责,认真扎实地推进保障药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要深入推进药品安全、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着力查处非法经营药品行为,切实加强对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行为的整治,加大虚假药品广告的监测和对广告产品的查处力度,促进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切实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要全面推进落实规范化管理措施,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突出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加强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四大类”药品的监督管理,全面实施网络电子监管,着力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评价,促进提升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水平。

要深度推进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大力推进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扎实开展药械安全社会宣传活动,切实加强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推进健全完善药品安全长效保障体系。

药品安全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药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年度总体工作计划进行部署安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强目标责任考核,有效促进监管工作责任落实。要立足各自职能,切实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密切协作配合,齐抓共管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管理,严厉打击无证诊所非法开业等行为。要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和“规范化药房”建设,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开展抗菌药物整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工商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药械广告的整治力度,对以知名人物代言、含有低俗内容、以专家患者名义宣传治疗作用、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等违法违规药品广告要坚决依法查处。

通信、邮政部门要配合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邮寄等方式销售假药行为。

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文广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开设药品安全大讲堂,广泛宣讲药品安全常识,宣传报道监管动态,“问题药品”安全警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工信、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立足各自职能抓好相关工作。

三)督促企业切实落实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要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通过正面引导、诚信建设、质量承诺、约谈问责、强化监管等多项措施,同时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推动,促进企业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全面建立落实保障质量安全的规范制度,要监督促进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配备与药品生产经营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设备,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四)促进落实社会监督职责,实现社会监督全覆盖。

要结合促进“一主三辅”食品药品监督网络有效发挥作用,使县、乡、村药品安全社会监督覆盖面达到100%实现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全覆盖。

街道办、各乡镇和村级基层组织要从加强社会管理的职能出发,有效发挥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切实加强面向群众的药品安全宣传教育,从社会管理角度加强对区域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管理,及时调查了解药品市场状况,定期进行反映报告,参与协助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参与清理“问题产品”积极履行药品安全社会监督职责。

要促进各级药学会等行业学(协)会组织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促进行业自律,宣传贯彻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开展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推动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药品。

要加强政务公开,畅通举报渠道,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举报监督。要认真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加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报必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要切实落实对举报案件的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投诉举报等的监督作用。

三、时限要求

从现在开始,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落实,10月底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参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自我测评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提出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汇总形成全县试点工作总结,提请县政府审定后上报市政府。县上在适当时候将组织对试点工作进行抽查评价,总结推广先进的经验做法。

四、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评价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是进一步促进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的制度创新。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对此都要有充分的认识,认真扎实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评价试点取得积极效果,同时也推进我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10

2011年全国共接报火灾125402起(快报数),死亡1106人,受伤572人,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5.4%、8.2%、8.3%和4.1%。从分场所的火灾情况看,住宅共发生火灾48548起,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共发生火灾12471起,比重较大。从区域火灾情况看,城市发生火灾43171起,死亡331人,受伤196人,直接财产损失55330万元,从时段分布情况看,以两个小时为一个时段,22时至凌晨6时的4个时段生产经营活动及生活用火用电减少,火灾次数明显少于其他时段,但由于该时段人员安全防范能力最为薄弱,是亡人火灾特别较大以上火灾高发的时段。笔者认为,只要构建完善的火灾防控体系,有重点的推动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农村消防建设、社会单位消防建设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整个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物防、人防、自救能力和社会抗御火灾能力,才能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

一、大力推动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增强居民自防自救能力

(一)规范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社区消防工作的要求、标准,并根据社区的规模、性质,新建社区和老城区,分层次对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等制定相应的规定。对新建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要坚持高标准,把实现规范化管理作为这类社区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对老城区,有步骤的进行消防设施改造,并从软件上下功夫,突出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二)组建社区消防组织网络。

社区消防工作应依靠社区内的各基层组织,主要应建好“四张网”:一要建好组织管理网。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要建好自救网。组织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业主等,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扑救火灾的能力。三要建好防护网。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定期开展巡逻。四要建好监控网。赋予社区民警做好社区消防监督工作职责,依法强化对社区业主的消防监督。同时,依靠社区保洁员等服务人员建立松散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

(三)构筑群防群消的格局。

实践证明,社区消防工作单靠公安消防机构,难以全面开展。因此,要坚持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安全文明小区创建”社区治安联防等工作中去,与社区其他工作结合,使消防安全成为社区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立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首先,公安消防机构要协调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社区的规划、建设、验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解决好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其次在街道、社区之间,公安消防机构、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之间,社区、居民小组、楼道负责人之间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要定期召开例会,总结了解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情况,剖析存在问题,对工作作出部署,有序推动工作落实。社区、派出所、物业公司、业主要定期召开四方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动。

二、大力推动农村消防建设,增强农民自防自救能力

(一)制定政府规章,改善农村消防安全基础条件。

地方政府应将农村消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责任、保障、考评机制,大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二)继续抓好农村消防规划建设和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

首先要在地方性消防条例或规范性文件中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消防经费保障和有关工作制度,抓好农村消防规划建设,补充完善公共消防设施,防止“欠账”。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在无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重点镇建立配备消防车或具有灭火功能的多用途车辆的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在村一级配备手抬消防泵等轻便消防设备,加强农村初起火灾的扑救。再次要制定各种形式乡镇消防队伍的管理规定,加强队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三)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协调民政、司法、教育、文化、妇联等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并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三下乡”活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等工作中,推动消防知识的普及。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村民防火公约等形式,引导群众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结合农村的特点,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消防宣传,重点加强对老人、妇女、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标语、编制画册、宣传册等形式,把消防知识送到每个镇、村,发到每个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普及防火、灭火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

(四)明确派出所消防管理职责。

明确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将农村消防监督工作列为派出所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每个民警的日常任务,切实加大监督力度,扩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加强对派出所消防监督业务的指导,完善工作考评机制,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大力推进单位消防建设,增强单位法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一)确立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篇11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大力实施放心工程,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坚决杜绝重特大旅游食品卫生事故,努力减少一般食品卫生事故,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县食安委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旅游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强化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完善责任考核办法,使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深入实施放心工程,努力净化食品市场环境。

1、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提高食用农产品安全性。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广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合理使用化肥、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激素。

2、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提高企业食品质量可靠性。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监管,大力实施食品及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推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全面治理,提升食品行业整体水平。

3、加强流通环节监管,提高市场食品安全稳定性。继续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顿规范力度,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5%以上,巩固生猪瘦肉精宰前检测制度,有效保障肉品安全。

4、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监管,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满意度。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切实开展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90%的A级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餐饮单位实施“五常法”管理;加强农家乐旅游点、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卫生监管,深入推行“厨师培训”、“家宴申报”、“现场管理”等制度。

(三)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1、监管责任网落实到位。

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完善区、村(居)等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继续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真正形成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首责、消费者人人参与负责的责任机制。

2、农村现代流通网提质、扩面、增效。大力扶持连锁龙头企业的发展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食品统一配送能力,农村放心店统一配送面达到98%以上,连锁便利店行政村覆盖率达80%;对农村“放心示范店”保持全覆盖并继续实行动态管理,着力扩大放心店示范效应,不断提高农村放心店的建设水平。

3、群众监督网有机整合。加大群众监督网整合力度,确保群众监督员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区食品安全监督站,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员工作制度,强化教育、培训与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群众监督网运行效能。完善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和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四)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1、抓好联合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和企业互查机制,增加检查的密度和力度,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努力遏制旅游企业中出现重大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严厉打击牲畜私屠滥宰和制售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继续以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为重点品种,以广大农村、城郊结合部和校园周边地区为重点区域,以农业投入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及消费领域为重点环节,采取联合执法和部门专项执法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深入持久地开展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农药、兽药及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坚决防止农产品源头污染。

3、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进一步推动南北湖风景区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全面治理,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4、抓好食品流通环节整治。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市场秩序,加大对制假售假窝点和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食品,切实维护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5、抓好餐饮消费环节整治。加强旅游点农家乐、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卫生监管,深化小餐饮业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农村小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及旅游景区餐饮店等整治力度。

6、落实专项检查,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⑴做好假日旅游“黄金周”食品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各黄金周前两周内,组织完成对旅游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查。重点监督完善星级旅游饭店食品准入制度体系。

⑵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食品卫生专项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食品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五)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以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为龙头,全面推进南北湖风景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创建工作。

(六)加强信用信息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1、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总结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表彰一批诚实守信的企业。同时在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产业中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要督促和指导试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台账制度,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在尽快实现各监管部门间基础监管数据库互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公众信息网、内部数据库、电子办公系统三位一体,企业信用信息内循环、外循环独立运行的格局,实现企业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的资源共享。

2、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科学布局、合理分工、资源共享、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快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环节的检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