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37: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及主要问题
1.教学任务重,无暇进行科研。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资源变得日益紧张,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师既要承担本专业的课程,又要兼顾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备课的时间都不充分,更没有时间做科研。教学任务重使得广大青年英语教师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作科研。科研上不去,青年英语教师就不能将先进的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因此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源不足。
科研环境的不佳突出体现在许多高校的青年英语教师缺乏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据夏纪梅教授的调查,没有出国进修过或没有参加过国外外语教学研讨会的人数比例达84%,没有参加过国内外语教学研讨会或进修的人数占到35~40%。此外,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及地方院校的图书馆,由于资金问题或对外语科研的重视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尤其缺乏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这导致青年英语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前沿研究及最新动态等问题。
3.科研意识薄弱。
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做科研的动机比较实际,即为了晋升职称,很少有发自内心地想自我提升的。一直以来,科研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一个弱项,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和地方新建本科院尤其突出。多数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认为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重数量,轻质量,只顾东摘西抄,自己并没有认真投入地做学问。
4.研究方向不明,申报经验不足。
不少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虽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在申报科研课题时研究方向不明确,无从下手,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经验不足,也是影响申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
5.科研经费分布不均。
在科研经费分布、科研课题审评、科研条件提供等诸多方面,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都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在高校的科研经费分配中,大量的科研经费分向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在省部级、国家级等重大的课题上,青年教师几乎没有经费,甚至没有申请资格。其次,高校科研课题审评和经费分配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审评过程受到外部及人为因素干扰较多,青年教师很难独立成功申报一个科研课题,从而挫伤了一部分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经验不足,选题缺少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这和青年教师掌握学术动态,以及理论基础、基本技能的能力有关。当然,客观上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因而也没能引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应有的重视等有关。
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1.丰富学科内涵,支撑教学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学研究往往是围绕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应用而开展的,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理论,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发展了学科理论知识,解决了许多实践中的难题,还可以用科研的实践和成果充实教学。而且,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往往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可以将其科研中学到的新知识、取得的新成果穿插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显得更生动、更具活力。
2.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未来人才的塑造者,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多功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完成这一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青年教师如果自身不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引导、造就创新的学生?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科研工作。如果教师不从事科学研究,就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最终会导致教学水平无法提高,无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青年教师自身发展成才的需要。
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应该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指标。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那么,他就不是“称职”或“合格”的高校教师。在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异常活跃、终身教育备受推崇的信息社会里,鼓励高校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提高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能力,无疑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时代要求。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向讲台的,以前在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并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参加科研工作,可以将以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取得将理论联系实际甚至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只有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开展研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我发展。
三、培养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就高校的实际而言,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一项基本的科研素质。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试想,一个写不好科研论文的教师如何能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论文呢?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开设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修课程,学术论文写作也不是必修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科研锻炼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着手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许多人不懂得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写作中存在写作用语公文化、参考引文不标注、论文摘要不简洁等问题。走上高校教师这个岗位后,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承担科研任务的机会少,所以,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相对较弱,但面对职称评聘、学科建设和个人发展等,又不得不写科研论文。因此,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成为困扰许多青年教师发展的一道难题。写好科研论文至少必须把握三点:一要真实,忌无中生有地编造、拼凑或东挪西借地剽窃、抄袭,只有亲身参与实验,占有第一手的材料和科研数据,才能写起来自然流畅;二要会写,把握写作技巧,符合规范要求;三要多写。
2.科研项目申报能力。
科研项目申报是科研工作的开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现在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都要经过专家评审才能立项,能否立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申请书写作的好坏。申报科研项目是一项严谨而艰辛的工作,它要求申请者做长时间的准备,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一份科研项目申请书看似简单,实则要求甚高。好的申请书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既要给人以美感,又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科研选项要做到目的明确,有一定的意义;项目设计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科学,经费预算要合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申请书的语言表述要紧扣主题,详略得当,表达准确;其中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可靠,要标明出处,不能凭印象而为之。
3.科研选题和立项能力。
科研课题是科研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好科研课题是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寻找科研课题就是要寻找那些尚未解决但又急需解决的矛盾,或从已知的东西中了解到的应予以研究和解决的未知的东西。要取得立项成功是很有技巧的:一是要吃透某个课题意向的核心范围,抓住其关键;二是要有明确的、科学的科研构思设计,拟定具体设想;三是要掌握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显示本研究的独创性或先进性;四是要有合理的人员搭配,包括人数、职称、专业、经验等因素,尤其是课题负责人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科研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五是经费估算要准确,要实事求是;六是进度安排和经费使用要合理,应分阶段出成果。
4.搜集科研资料的能力
占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是搞好科研的基本保证。资料和信息一方面要靠文献搜索,另一方面要靠实地采集。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要比以前方便得多,如图书馆、资料室中都有许多科技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视听资料、文献检索刊物等,都可以利用。
5.加强外部科研环境建设
各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或大学英语教学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英语教师提供专业进修、访学、参与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建立一系列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研项目奖励制度,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结语
为了改善高校的科研状况,必须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培养青年教师科研队伍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高校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2]张庆宗.漫谈外语教师如何做科研[J].中国外语,2010(4):104-108.
[3]骆爱凤.高校在职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7(4):51-55.
[4]龚云霞.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53-156.
[5]吴亚欣.关于提高外语教师科研水平的思考——由《外语界》十年来发表的文章想到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36-39.
[6]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为了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许多高职院校均招聘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总体上来看,这些毕业生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接收能力强、新知识多等优势;但其弱势也很明显,他们都是一离开校园就匆匆地走上讲台,大部分又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既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又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更不熟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所以,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的培养。而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模式需要创造型与科研型教师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深入地观察分析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尊重、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其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由经验型、辛苦型向科学型、研究型转变。
(二)教育的终身化需要不断钻研、不断探索的教师
人类科学知识每3到5年增加一倍,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即有五分之一已被淘汰,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专业设置的特点,教师必须转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认真学习和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把最新科技成果及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见带入课堂,传给学生。同时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及教育技能,从而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与时代同步,与知识更新同步,不断钻研探索,始终走在科学知识,能力技能的最前端,才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永葆活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备受社会欢迎。
(三)高职教师要适应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要不断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主动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调研,将困扰社会与企业的经济及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并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顽强地去攻克它;要主动介入产业活动,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依据国家需要和行业发展,超前起步,探索研究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向,提出前瞻性指导性的结论,使社会、企业做好技术储备,形成超前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现状
(一)青年教师科研畏难意识严重
不少青年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他们中为数甚多的人,对此既不愿做,又不敢做,更不会做。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他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实现教育教学意图,充其量也仅是个"单纯教学型"的教书匠而已。
(二)科研意识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不明,申报课题经验不足
由于现实的诸多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即使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大部分青年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不能迅速融入现有科研队伍中。
(三)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这种认识反映了旧的教育观念仍然禁锢着不少教师的头脑,错误地认为,只要守着两本书(课本与教参),一支粉笔,所教学生成绩合格,找到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搞教育科研,就要有更大的投入和付出,且出不出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冒一定风险,因而吓退了不少教师,也为其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长期以来,人们还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只要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优秀教师。其实这是对优秀教师的一种误解。真正优秀的"辛勤园丁",无可置疑地应当是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有着良好的师德,能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上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四)科研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研究方向摇摆不定,教师科研协作与团队精神欠佳
三、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是教学创新的源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学校应提供有利于科研的平台。为了加强教师科研队伍建设,应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以绩效工资为平台,把教师的科研成绩列入考评项目,引导、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工作,认真搞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青年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准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点,学习和创新科研方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政策平台,资金平台以及信息资源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加入科研团队,全面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融人到教学中。教学不是孤立的,科研可以充实教学。科学在日新月异地飞快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总是讲一些陈旧的东西(包括基础课在内),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很乏味。因此,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前沿,并适当引人教学,会丰富讲课内容,使课堂效果更好。尤其是介绍自己亲身从事的科研工作,会使学生感到更有兴趣和动力。
(四)通过企业实践调整科研思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锻炼,应有计划的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定期安排他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科研教学中及时补充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新工艺、新科技。还可将教学中的一些科研课题带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五)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注重研究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一览众山小,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因此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了教师的生活内涵。青年教师应把自我诱导、自我培养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时时激励自己去刻苦学习。同样,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就必须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教育理论,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很难有教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视野,就没有新发展、新突破。青年教师必需加强基础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理论与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和初步学会并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增强科研信心,激发科研激情。信心和激情是搞好科研的两大要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自身的文学功底,以更好地体现和传递科研成果。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系统地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全面地培养,在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玲.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74-02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编号为XHZ115-093),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编号为0708319B),于2006年4月13日正式开题。课题组从59所申报实验校中确定了48所中小学为实验校,其中中学15所、小学30所、综合中学(含小学)2所、完全中学1所。参与课题实验的人员达千余人。
在课题启动后,总课题组为摸清现状,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了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用信函方式联系,进行三次不同内容的问卷,共回收了888份问卷。在剔除无效卷后,统计有效问卷762份,占参与实验教师的70.8%。(2)组织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组围绕课题拟出提纲下去调研。先后抽取了13所实验校进行访问、座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做如下汇总: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参与课题实验人员的自然状况
参与课题实验的专业教师919人,管理人员153人,共1 072人。年龄结构见下表:
(二)参与研究的实验学校基本情况
在48所实验学校中,办学综合实力较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约占1/2以上,其他为一般或较差的学校。这样做有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各层次的学校基本上都具有如下特点:
1.积极主动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他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学校当前所需要的,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本校的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而很多学校都要求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总课题组考虑到学校太多不便于开展研究活动与管理,所以,最后压缩到48所学校。
2.领导重视。各实验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牵头人、以教学校长和科研主任为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选择和确定了实验人员,健全了研究制度。
3.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48所实验校普遍都承担过研究课题,仅在“十五”期间,就承担或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审批的科研课题204项,平均每校4项,最多一所学校承担大小7项课题,均较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得到了课题审批部门赞扬。平时都能组织尽量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搭建教师间合作交流平台,在“咖啡吧”、“科研巴士站”等活动中,介绍开展研究的做法、体会和经验,培养了一支科研骨干队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科研激励机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组织科研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及时推广科研成果,并与晋职评优挂钩,健全奖优评先等制度。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内涵的研讨情况
开展好本课题研究的前提是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由此才能明确培养科研能力的系列目标。为此,第一步是在问卷中提出“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都应包括哪些方面?各方面又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等问题,广泛征询实验教师的看法,然后进行汇总梳理;第二步是通过科研书刊和上网,查阅了有关内容;第三步是经专家组集中讨论,最后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下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指教师承担和完成课题研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从课题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本课题重点研究培养十种科研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选择科研课题能力,设计研究方案能力,运用科研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能力,优化研究过程能力(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全局与关注细节相结合、实际操作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能力),合作研究与交流能力,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积累和分析研究资料能力,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包括案例、经验总结、论文、研究报告等的写作),科研成果应用、宣传推广和吸收能力。
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估应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看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具体运用和发挥的水平;(3)所取得的实际科研效果。
(四)实验学校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
我们在交给实验学校领导的问卷中,请他们根据上述教师十种教育科研能力和评估标准,按“强”、“较强”、“一般”、“弱”四个等级,首先组织教师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估(共有762人参加),然后由领导进行综合评估,为每人评出一个相应等级,以此作为实验的“前测”。结果如下:
在十种科研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和“优化研究过程能力”尤为薄弱。
二、课题调研组下基层,开展面对面调研活动的情况
在总课题开题后,为更好完成本课题,总课题组组织部分专家指导组和课题组成员,组成了“课题调研组”对基层14所实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研。主要内容是:
1.学校汇报:(1)学校承担“十一五”课题的情况;(2)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及需要;(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打算(重点是如何结合课改和课题研究的实践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4)对总课题组的希望与要求。
2.教师座谈:(1)在结合课改开展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2)教师从事教科研有什么困难;(3)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提高科研能力有何需要与建议。
3.与学校共同商量下一步如何开展本课题研究。
从学校汇报和教师座谈中看出:
1.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通过参加本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科研能力,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十一五”课题;
2.对如何开展本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准备,也有一些打算,但在措施上还不够具体,认识上还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如“工作研究算不算科研?”“经验总结算不算科研?”等;
3.迫切要求总课题组派人下去做一些具体指导。
调研组成员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1)求实:以在课改和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重点,实心实意奔目标,实实在在抓过程,实实惠惠求效果。课题研究要和课改、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为实现办学目标服务。(2)求真:从实际出发订计划,区分层次定目标,开展活动重实效,过程资料重积累,实事求是做总结;要拿出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来。(3)创新:勇于创新,积累经验,认真反思,探索规律,不等不靠,摸索出一些体现本校特色的好的做法来。(4)协作:各实验学校之间、各实验教师之间要集思广益,同心协力,及时沟通信息。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升
从问卷和调研情况中反映出,近年来实验教师越来越重视读书学习,但总的来看,读书较少,而且需要拓宽知识面,加强针对性。
建议实验学校要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科研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根据本课题需要,指定读书书目(今年主要读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教师科研有问必答》两本书)。每月要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采取网上论坛、课题研讨、课题讲座等方式交流读书心得,增强教师自修提高意识,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
从问卷和调研情况中反映出,一些学校在课题选择上有盲目跟风、求大求全、超过学校实际条件的倾向。
为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议实验学校首先在选题上要“小课题,深研究”,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急需解决且便于实施、可行的课题,尤其要突出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研究;确定好研究方案和制订周密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调整课题方案;在研究实践中及时运用课题研究成果去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3.建立研究团队,集思广益搞好课题研究
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的课题只是单个人在操作,没有形成拳头,没有集中力量进行集体攻关,研究队伍较松散。
建议各实验校努力找到已申报审批的“十一五”课题与本课题的结合点(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与优势,确定1-2项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不分散学校有限的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将本课题深入研究下去,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达到互补双赢。以校际、教师间交流观摩的方式,研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互相交流,共同合作,以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注意资料的搜集、积累和利用
调研中发现,有的学校掌握相关资料较少,平时积累研究资料也不够。
建议各实验校有效地利用本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图书资料,大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个案分析、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日记等资料,并分类管理,以便查阅。鼓励课题实验教师积累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教学交流、研讨记录、教学笔记、教育随笔、会议记录、专家讲座笔记等,把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及闪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灵感和感悟都随时记录下来。只有重视研究资料的长期积累、分析和加工升华,才能高质量完成本课题研究工作。
5.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和成果应用、推广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young teachers;educa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rain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78-02
0引言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所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1]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不仅要能教书育人,还要―边教书一边搞科研,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两个拳头都要硬。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代表着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目前,对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从各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出发,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其教科研能力构成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1 申报课题的能力课题申报是教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教科研的基础。课题申报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教师个人教科研能力积累的佐证。该能力集中体现在选题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上,其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课题项目申请书填报的好坏。一个好的课题项目申请应该有新颖的选题、全面的知识背景、实在的研究内容、合理的技术方案、新颖的创新点、强大的研究队伍、可靠的研究基础、恰当的经费预算及恰当的成果形式等。
1.2 组织实施课题的能力课题的组织实施是指课题立项后由主持人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分工协作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其中,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科研课题完成的质量。在此过程中,课题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重要。青年教师在担此重任时往往更具挑战性,除思索如何做好科研外,如何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充分调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也是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提升和锻炼。
1.3 撰写论文的能力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论文写作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其撰写论文质量的优劣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通过论文的撰写也可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科研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数量相对较低,由青年教师担任完成的课题更是聊聊无几,这种现象表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总的说来,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科研意识薄弱、功利思想严重高职院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薄弱,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即可,教科研工作搞不搞不重要。据统计有65%以上的青年教师对教科研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教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2]。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搞教研及科研,认为教科研工作费时、耗力,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2]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教师只是到了评职称、定骨干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等方面需要教科研成果作为学术支撑时,才意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教科研工作抱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想法。
2.2 申报经验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当前有些年教师虽然萌发了一定的教科研意识,也已经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想要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但是,由于有些青年教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对申报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缺乏相应的课题申报经验,致使申报教科研课题时无从下手,对课题申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3 合作意识不强、组织实施能力差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现象十分普遍,合作也只是为了申报课题而进行的名义上组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评价制度更多倾向于对教师个人的定量考核,弱化了团队考核,从而加大了教师个体的竞争,忽略了团队攻关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得项目的研究因缺乏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扩展、缺乏个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后,在负责项目时由于教科研经验的缺乏,使其在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等方面能力缺失,容易导致立项的教科研项目难以如期完成。
2.4 缺乏教科研能力、研究层次较低高职院校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平时上课忙,缺乏对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的学习,不会利用数字期刊。如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专门给教师们购进了中国知网数据资源库,但是平时在线检索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另外,青年教师的科研论文的撰写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上,研究层次和水平较低,很少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而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涉及的则更少。据统计有近80%的青年教师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有90%上的青年教师没有主持过市级以上的教科研课题。
3高职院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学校的教科研状况,并预示着学院以后的教科研发展趋势,面对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下大力气尽快提高现有青年教师队伍的教科研水平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
3.1 组织学术沙龙,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学院应每学期组织一些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沙龙,传授青年教师如何围绕高职院校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对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探讨;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要把教科研工作当作终生的事业来对待,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长期规划。通过学术沙龙,最终使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青年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教科研兴趣和意识。
3.2 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院的相关部门如科研处应定期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向青年教师详细介绍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检查、鉴定、结题的具体要求,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成果的评奖、出版资助的具体程序、学院教科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中国知网数字化期刊群的使用方法以及科研处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揭开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纱,消除其对教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畏难情绪,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3.3 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激发教师青年的教科研热情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们的特长,形成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带年轻教师;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欠缺教师的局面,从而保证青年教师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做法如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成立研究小组,共同申请课题,通过这种方法来带动各二级学院的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学科带头人要负责申请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推动研究的进行。从细节上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做科研,包括研究具体方案的制定;数据的搜集、处理;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等,并推荐。而研究小组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帮助缺乏教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期望通过一两项课题研究能提高青年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以期能培养出一批教科研能力较强的骨干。
3.4 加强团队建设,发挥青年教师的组织协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共同奋斗求得教科研持久、突破性发展,是教科研人员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条件保障。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智慧火花的碰撞,会进一步增强信息化的交流。在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在互动中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抢占学术制高点。在团队中相互支持、真诚合作、共同研究,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自我,实现以往未能做到的事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因此,要鼓励青年教师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积极加入到团队中去。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教科研项目后,不仅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还负责项目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在教科研工作中不仅能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还能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完成。
3.5 实施教科研激励机制,建立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关键。教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内容的不同,制定出适合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能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对参加不同层次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组成员,按照教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成果开发程度和成果大小,在评聘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奖金等方面给予奖励,以激励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建立一只优秀的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
4结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活动成为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断前进的火车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必由之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2011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球教育届。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改革,彻底打破了“先教后练”的传统课堂模式。[1]
表 1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各要素的对比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重,目标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课程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便于组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类型的教学活动,适合开展和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
一、教师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3]
二、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的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第一,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利用教学视频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允许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确保课前深入学习真正发生;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确保课堂上能够真正引发观点的相互碰撞,使问题引向更深层次。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于上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
1.学生的内驱力不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发放教学视频或者学习资料,有部分学生不提前预览视频,有可能在该教学模式中迷失。这是实施翻转教学模式过程将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为了促使这种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
2.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不论是在课前、课中或课下,都要求教师为这一堂课付出的时间更长,需要的知识量更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停地充电,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3.应因材施教。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验的学科多为实训类课程。实训类课程知识结构良好,讲授的逻辑明确,便于翻转课堂的应用;而理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有时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理论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渗入更多的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式学习。
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1.加强师德教育。进行政治思想、心理健康、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
2.教学能力培训。开展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训练;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培训。
3.科研能力培训。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
4.开展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并对优秀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积极营造教学技能竞赛氛围。通过竞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5.坚持教学反思。重视反思的质量,注重反思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反思等。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37-02
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后备力量。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摇篮,地方高师院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历史使命。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关乎到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了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还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其他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可见,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瓶颈
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瓶颈,既有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各种外因。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以陕西地区为例,由于高师院校的生源以西北地区为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与东部沿海学生相比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听说、阅读、写作及翻译等方面,其中听、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学生很难克服方言发音习惯对英语语音语调的影响。发音不规范既妨碍了学生听力的提高,也严重挫伤了学生们进行口头交流的兴趣和信心。
2.跨文化意识薄弱。为了获得各类英语证书,学生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忽略了文化因素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使用英语时,往往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的语言上去,这使得英语教学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功能成了空谈。
3.科研能力欠缺。由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直接经验对学生发展的现实意义,故学生们习惯了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没有质疑能力和探究精神,不愿意主动去探寻和创新。这使得学生们发现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强,不重视对信息的检索和搜集,对科研活动没有兴趣。
4.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教育实习是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意识形成、角色转换和职业定位的重要过程。但现实情况是:学生的教学实习被安排在第7学期,时长为2―3个月,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有些学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参加招聘会,没有把心思放在教学实习上;部分指导教师责任意识不强,只布置实习任务,很少抽空对实习生进行指导。这使得教育实习指导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地方高师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运行的地方高师院校培养模式一成不变,教育观念比较滞后。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已经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既阻碍了地方高师院校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推行。
2.教学方法死板。地方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并未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许多教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接受各种培训,还要完成科研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的教育思想,不能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课程设置落后。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都是按照《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来制定的,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高级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教育类课程设置仍以“老三门”为主,没有结合新课改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这会造成学生视野短浅,知识面狭窄,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要求相脱节。
4.复合型教师缺乏。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语专业毕业,但并非毕业于师范类院校。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和各个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不十分清楚,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基础教育情况不了解,不接地气。因而,他们在给学生上课时单纯按照个人的经历和习惯组织课堂教学,没有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
5.师范生技能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即只要学生修够学分,经过了毕业见习和实习,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体检合格,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根本不能对培养效果做出科学有效地评估和反馈。
三、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要打破地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瓶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念。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教育观念。作为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师院校,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打破过去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避免封闭式办学。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实了解地方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师范院校和地方基础教育三方合作、共同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机制。
2.改革教学方法。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模拟课堂、案例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可以邀请当地中小学的英语教研组组长或者优秀教师走进大学,介绍成功的教学经验,辅导学生讲课。还可以安排学生观摩中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反思自身教学,丰富学习经验。
3.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要打破封闭的课程结构,把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专业基础课,还应在原有“老三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教师教育课程(新课程标准与英语教材分析、英语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术、英语测试与评价、现代教育基础、英语微格教学等),加强潜性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加强实践环节。地方高师院校要改革教育实习制度,把短期集中教学实习改为长期连续教学实习,拓展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把教学见习和实习贯穿到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具体来说,在大一时可以安排少量的教育见习,大二时以模拟课堂为主,大三以教育实习为主,时间可以定为4个月,大四时以实结和反思为主,辅以少量教育实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对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
5.改革考评体系。评价体系应当多元化,不仅要考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制定科学、具体的量化考核细则,除了对书写、歌唱、备课、课堂组织、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课外活动组织等传统技能的考核,还应结合新课改的需求,增加对教学设计与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能力的考评。
为了培B出满足新课改和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优秀英语师资,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教育实践,构建科学的英语专业师范生技能评价体系,以提升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让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罗秋兰(1962- ),女,湖南零陵人,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2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80-03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人智慧在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保障措施提出;教育部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个建设内容之一;在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可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妨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提出建议。
一、妨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分析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对更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观念和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忽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专家和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高校教师重点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其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也有人认为,高校教师是传授学科高深知识,而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和学习习惯,高校教师授课不需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讲究教学方法。高校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专业训练,他们只要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就可以成为高校的“大师”“名师”和优秀教师,因此,高校教师没有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培养教学能力。鉴于这些观念,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多是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高校教师缺乏教育专业训练和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能力较薄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普遍欠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学术发展中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从职前看,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主体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大都经历过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获得了学科专业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未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
从入职资格看,虽然实行了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准入制度,但资格认定门槛不高,对资格准入认证缺乏严格有效的执行和管理,聘用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基本标准,并且是“一聘终生”。
从入职教育看,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方式进行,由于对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加之培训时间短暂,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很难起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
从职中看,教师的职中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训练缺失。在20世纪以前,教研室作为高校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研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高教学能力。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不正常,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基本丧失。新教师、青年教师仅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直接充任一线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如何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从职后看,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提高, 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访问学者为主,其中心主要是学科专业方面的学历教育、学术能力培养,很少有职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缺乏职前、入职、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较低,教学能力较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3.高校办学上“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使科研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的评价,如在“985”“211”重点高校遴选和评审,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和硕士博士点的遴选与评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关系到高校声誉与发展资源的竞争性活动中,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科研指标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指标,而教学工作状况、教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则放在次要位置。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如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的数量、重点学科的数量、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博士和硕士点数量、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都与科研紧密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于学校综合排名的影响则无足轻重。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片面地把高校科研等同于学术研究,而否定了教学研究的科研地位,且学术研究项目经费要多于教学研究项目。因而,学术研究成果的“含金量”比教学研究成果更高,从事学术研究比从事教学研究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更多。
在这种导向下,高校为了生存与发展,自然对科研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的各项制度设计,科研就成为“硬指标”。如,人才聘用,重学历、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科研论文、论著、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的质和量来确定,教学虽然也作了许多规定,但除基本教学工作量能够达到之外,关于教学工作的“质”则是定性描述,笼统模糊,缺乏可比性;教师绩效考核,主要以量化的科研成果为“硬”指标,而教学能力是“软”指标;教师奖励制度,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且“含金量”高,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成果是软成果,“含金量”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更热衷于攻读学位、争做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对于教学则应付了事,只求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高校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精力导向于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工作。其结果导致教师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不重视,进而更加不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4.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单一,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教师培训途径单一来完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两类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一类是兼有培训基地和组织协调职能的国家、省和区级培训中心,另一类为承担高层次培训任务的重点高校培训中心。在高校教师培训实践中,开展的培训较好地满足了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培训与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相互不适应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缺乏系统、科学、长期的规划,高水平教师队伍短缺,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方式整齐划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忽视教师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此外,目前各高校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落实、措施不配套,教师培训与教师本人的职务晋升、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相脱节,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宏观层面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建立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教师任职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证。
教师专业化通常被认为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确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只要是教师,就有专业化的问题。既然高校教师也从事着教师职业,也就有专业化问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高深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掌握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
诚然,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化的指向和重点也应不同。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对待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根据其不同定位应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引导高校重视教学能力建设,进而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更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尤其是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2.树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以学术传播和学术创造服务于社会。学术职业不仅仅包括学术研究活动,还包括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应包括教学和教学研究。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应该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长期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内涵理解的偏差,纠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误区,纠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使教学和教学研究得到重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学术落实到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使教学和科研得到同等的重视;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3.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人格的自主建构、提升的过程,发展的动力有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外部动力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奖与惩,包括组织上所制定的检查性评估、职称的晋升、工资及其他待遇的提高、优秀教师的评奖、社会声望的提高等等;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主动性强, 影响更加深远,优于外部动力。然而, 高校教师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外部动力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激励作用,因此,外部动力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当设计好激励机制,协调好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 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激励教师注重自身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学校管理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向,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内在需要和自我提高动力。
结合当今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领域知识学习、轻教育教学知识学习”“重科研能力提高、轻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学校应在教学学术的思想指导下,即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思想,确立保护教学学术的制度体系。应根据教学学术的思想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设计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制度。如,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职务晋升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奖酬金的制度设计、学术水平的评价,以及评优评先等,应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效果等作为核心要素予以体现,并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比重,建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使不论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还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4.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经费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与规章,这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同时,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也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将在30所高校建设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推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并起到区域内带动辐射作用。
学校作为责任的主体,应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培养培训工作常态化与制度化。同时,建立教师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制订专门的管理方案,完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并在资源分配中划拨专项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随着高等学校对于专任教师的任职要求提高到博士生学历的标准,以及高校对于博士毕业生的不断需求,致使很多博士生毕业后都选择到高校任职,成为一线的专任教师。据统计,在对2016年应届博士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有90.5%的博士生志向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工作。[1]50%以上的博士生毕业后选择在高校工作,其中41%的博士生从事教学工作。[2]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博士生成为未来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正成为未来高校教师培养的主阵地。因此,深入了解这部分有志于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博士生的培养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未来高校教师加强教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党的十曾明确指出,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更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3]那么,毕业后意愿走向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未来教师们,是高校教师教学队伍的主要力量,承担着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他们的职业素养与总体水平,对高校的未来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内涵发展都有着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升。2.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主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有助于提高未来教师发展的质量。高等教育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高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制造者”,理应对博士生的教育质量和求职竞争力承担一定的责任。[4]2016年最新调查显示,博士毕业生在求职时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专业能力、沟通力、教学科研能力是求职成功最关键的因素。[5]而现在博士生的培养却缺乏对其职场竞争力、教学适应能力、人格素养等方面的内容。鉴于此,博士教育阶段加强其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博士生质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注入的新鲜血液,除肩负着高校科研重任外,还承担着高校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质量提高的任务。因此,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保障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3.加强未来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每一个未来高校教师的最大期望,也是高校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项指标。然而,那些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科研成果较好的博士生,去高校任职后在课堂教学的呈现效果、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课堂氛围的和谐性等方面却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些方面的不足不仅降低了他们的专业自我认同感,而且使他们的专业发展受到影响。为了促进未来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呈现效果、人格素养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发展,加强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视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忽视职前培养。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职前培养、岗前培训、职后培训,但是,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普遍存在重视后两个阶段而忽视第一阶段的培养。高校教师的“使用者”——高校用人单位,较多关注的是即将任职的教师是否具有胜任某一岗位的教学资格,而很少关注未来教师在博士生教育阶段是否进行教学素养的培养。未来高校教师的“生产者”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缺乏专门性、专业性的教学素养培育。正因此,高校用人单位都会按照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规定投入较大的精力在岗前培训中,重点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的培养,而对于教学实践的培养却几乎没有。这种时间短暂而且内容简单仓促的岗前培训,根本不能够满足未来高校教师对于从教之后的教学需求。由于任职后专业发展的需要,对于职后的专业性培训的重视度也不亚于岗前培训。2.重视科研素养的培养,忽视教学素养的培养。高校、博士生导师等对于博士生的阶段性评价大多是根据该生所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或申请的课题数量来决定,而博士生所在的研究生院系却很少注重博士生教学效果的培养和反馈。致使未来高校教师就业时教学素养方面的竞争力不强、从教时教学素养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加强博士生教育阶段教学素养的培养才是当务之急。[6]3.重视专业学科知识培养,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系统性。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但最后却不谋而合地做到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重视传授某一学科的知识、重视博士生在该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专业见解并完成相应专业学位论文,或是让未来高校教师们长期沉浸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实验研究,却未被安排在他们本应该在的实习场所——学校与课堂。而且对未来教师在教学语言表达、教学教育能力以及课堂教学风貌的系统性呈现上都缺乏相应的系统教育,也几乎没有列入教学培养计划的范畴内。致使未来教师在进入职场后苦于有满腹的知识,却不能够高效地传达给所教授的学生,以致于在高校的课堂上出现学识渊博的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瞌睡连天,难以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情况。究其缘由就是未来教师在职前培养的时候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系统性。
三、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路径创新
结合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具体情况和未来高校教师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未来教师培养计划”的内容,中国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路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更新观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精神核心。所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做好未来教师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一是要摒弃重岗前培训轻教学素养职前培养的理念,正确认识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各个阶段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未来高校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三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承前启后、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让这三个阶段的培训做到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科学规划,才能够使未来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要做好未来教师职前教学素养培养的全面化。在未来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对于那些有意向进入高校任职的博士生,除了进行基本的科研工作任务外,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人格素养、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培训。尤其是在非师范类的高校,更应该加强这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不是把这些本应该在学生阶段学习的知识放在岗前学习。而且,应把未来高校教师们安排到不同高校、研究所进行教学实习,对他们进行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教学讨论等环节的锻炼。培养博士生的研究生院系还要定期评估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三是要加强岗前培训的衔接性。岗前培训应该把培训重点集中于提高教学实践设计、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课堂教学处理等方面的实战训练。或者是与不同高校的资深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历中找到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有益启示,进一步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素养,减少教师招聘中重视教师资格而忽略教师教学能力的现象。四是要完善职后培训的普遍性。教育教学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复杂性的能力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师的职后培训,提高其教学素养。但是,职后培训的名额和机会比较少,而且费用相对比较高,所以其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做好未来教师与其博士生培养阶段所在学校导师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多校联合的教师进修中心,扩大职后培训的资源,缩小职后培训的压力,以加强职后培训的普遍性。五是要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为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职前培养、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做好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只有更新观念,加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才能够真正促进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进一步完善,培养出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注重实效,增强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做好博士生的就业目标分流。就像香港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一样,高校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把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分为科研型、专业型、应用型。[7]而其中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主要倾向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提高博士生的从业能力,尤其是教学素养的提升。及时做好准博士生的就业去向分流,统计每位博士生的就业目标,然后针对不同的就业目标进行针对性相应的培养。对未来想要从事教师岗位的博士生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专业课堂或者是院校进行实习,增加他们的教学实践经历,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素养的培训。一是要完善未来教师教学素养考核。把对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考核纳入博士生学业阶段考评中去,通过导师组的反馈、博士生日常课堂教学反馈、教学评比等方面所进行的考核,及时反馈他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能力等各方面对于教学素养的掌握水平,对于不符合相应教学素养标准的未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达到要求。二是要加强教学导师组建设,提高未来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导师组,有助于减少单个博士生导师注重博士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学素养培养的弊端。所以,应该加强导师组的建设,形成由一个导师作为未来高校教师的根本负责人,其余导师(这些其余导师可以是本校中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导师,也可以是未来教师目标就业单位的教学老师,他们都在教学素养等方面有比较资深的见解和造诣)作为教学负责人的教学导师组,通过这些导师对未来教师教学素养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那些愿意成为高校教师的博士生进一步了解教师的责任、不同类别学校的角色、教学方法等,以促进教学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3.加强引导,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成果在教师职称评价中的地位。高水平、多数量的学术论文是衡量高校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师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而没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教师,即使课上得再好,教学成果再多,也几乎与教授无缘,这致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学术科研压力,为此,不断压缩教学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8]所以,在教师的考核上,应合理分配对于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的评聘标准,对于教学型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重视他们的教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一线工作者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二是提高教学成果激励的力度。我国每年的科研奖励经费1000多万,而教学优秀奖等方面的经费仅约70万元。这种在科研和教学奖励上高差别的激励机制打击了高校教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阻碍了他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合理的教学成果奖励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必不可少的举措。完善高校教师的评聘制度、较大的关注教学成果的评价、加大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促进未来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传承文化、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博士学位获得者职业取向调查研究报告[R].2016,(12).
[2]高耀,沈文钦.中国博士毕业后都去哪儿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
[3]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一 现阶段教师在高校改革存在的问题
1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改革出现一些偏向: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等。教师难以将精力放在教学上,反而出现轻教学,重科研的趋向。高校教学管理中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考评,职称评定和奖金的发放实际上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导致了轻教学的现象。这种错误的教学观遏制了高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教学模式较单一。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是服从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导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淡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教师讲课变成了知识的灌输,考试成为测试学生知识水平的手段,不能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估。
3教师教学观念滞后。高校教学中长期忽视创新教育和实践观念,使学生的知识面变狭窄,科学与人文相分离,动手实践能力降低,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忽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当然也要跟上改革大潮的变化。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怎样转变教学观念、怎样创新教学方法及内容也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问题。
二 教师创新地推进高校改革的策略
1 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念应用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教师还应转变局限于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 要自觉地贯彻启发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新东西的理解更深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上,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进行教学,注意学科渗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学校可以开展转变教学思想讨论,引导高校教师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将现代教育和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改革过程和教学环节中。
2 教师应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大量具备创新和开拓能力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任务。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追踪学科研究的前沿,钻研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高校教师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重科研而轻教学的错误思想。高校教师应把科研中获得的知识和最新科技创新成就及时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将课堂教学与学术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高校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
3 教师要创新教学思维,改革授课模式。高校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高校教学模式环境下,创新备课模式是创新授课模式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研究讲授的方法,更要研究本次授课的对象及授课的具体以内容,改变以往的“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的教学模式。备课务必充分而又贴近学生的现实,做到知识先进,理论要详实,并能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能掌握最前沿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教师要把教学当作艺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进步和升华。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4 尝试名师授课制,培养创新人才。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要革新观念,大胆尝试。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来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管理方式,建立竞争、引入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在教师培养方面来讲,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重点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教师队伍结构方面来讲,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完善、成员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鼓励名师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各高校应该创新教育方式改革,大力推进名师授课制、支持名师教学和科研项目,为名教授编写教材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三 总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社会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期的新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高校教学改革。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教师,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目前我国高校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教学改革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术格局,营造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14-01
一、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弊端,这在大学综合素质排名、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的硬性指标,而教学只是科研的附庸。[1]这种“重科研”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效应的冲击与“科研是王道”的舆论导向,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了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学漠不关心,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高校教师看重科研经费,热衷出版学术价值不高但市场看好的论文或著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教师纯粹只是为了课时数量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考前划范围、指重点现象,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听课。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学生对高校教师的“默许”。
第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结合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两种不尽相同的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深入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皆与目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下降有关。
二、教学、科研联姻成长,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仍需加强
(一)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教学和科研从内容到形式有很大区别。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源与流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正面驱动作用。[2]比如科研成果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利于其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教学也为科研培养后备人才,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未来科研人才的摇篮。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育伦理素养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只有在道德化的制度指导下高校教师才能熟知并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更是重中之重,切勿将红头文件当空架子摆设。必须加强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评价机制相结合,以评促进,督促师德建设逐渐走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健康运行的轨道。
(三)达到“科研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双平衡
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估必须同时包含科研伦理素养和教育伦理素养的评估,比如可根据单位的工作现实需要以及教师的能力素质特点,将教师区别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对其评估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3]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通过专项的荣誉授予、宣传导向等方式对教师加以提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情,参与科学的发展工作,而不应该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四)教育伦理要达标,师生关系很重要
高教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该相互理解、肯定接纳进而达成视界融合;或者表现为师生在认同中质疑、趋近中批判、融合中反思。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表现为灌输与接受、演员与观众的关系。[4]为形成高校教师与学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两者更多参与到对方的活动范围内。例如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既有助于教师科研活动的完成,又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也为学生了解教师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
(五)高校文化氛围与舆论引导
高校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激励高校教师建设及提高自身的教育伦理修养。同时,高校应参与协调学校和社会舆论方向。在舆论上充分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本职工作,肯定高校教师教育伦理修养的重要性,鼓励高校教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24(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