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3: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18
1 引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优势已全面扎根于各个区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载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六亿七千多万,占全部人口的50.32%,由此我国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正成为各地政府和电商企业谋求新一轮发展和转型的新动力。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正式达成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的协议。2016年1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10月总理再次提出加快构建农村及偏远地区电商,推进快递业发展的观点。在国家政策的全面推动下,农村电商作为农村新型产业持续升温,受限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等方面,特物流体系的构建也成为推进农村电商急待弥补的一大“短板”。本文就以分析河南省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典例,提出若干存在问题与建议,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起到积极作用。
2 文献综述
业界有关中国农村物流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研究多注重于农产品的上传探索,对城市商品下达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的研究成为业界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冯佳(2015)分析到,现阶段出中国邮政外,没有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农村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突出表现。何娟(2016)表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表现为:速度慢,无法送件上门,易丢失。胡包冬(2012)认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地考察的角度,以展现河南临颍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及展望。
3 河南临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派送现状调研
3.1 问卷设计
在前期资料文献整理及院老师指导下,问卷设计共分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填写;第二版块为受访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自身网购的经历,本部分由18个简易中性选择题构成,未含有带有导向性题项,主要包含受访者自身网络消费经历和电商认知度相关问题;第三版块为受访者自身对本地网购的满意程度,本部分由7个选择题及两个简答题构成,主要包含受访者对本地网购的便捷性及实用性思考以及对本地物流体构建建议等相关问题构成。
2016年6月底在我院老师指导下正式完成问卷,由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大一至大二金融学等专业9位同学成立中州临颍实践队,针对河南省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课题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实践。2016年7月4日到7月7日期间,实践队对临颍县农户进行口述问答队员填写方式,在当地共计发放1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问卷回收率为95.7%。实践队使用SAS9.4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2 问卷数据分析
3.2.1 调研群体样本信息
本次调研发放对象为河南省临颍县三镇五村上农村地区的原驻居民,主要集中在较年轻对电子商务认知度相对较强的群体。样本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区间,共57人,占50.9%;其次集中在21-30区间,共37人,占33%。具体村镇问卷分布如表1所示。
3.2.2 问卷统计性描述
在农村受访者中,有网购经历的占主要比例,对电子商务认知度较强。共73人,占调查群体的65.2%。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的仅有23人,占20.5%。由于调研项目本身特点决定的效率较低,调研对象较少,导致某些数据波动性过大,但65%的对电子商务认知度群体也直接表明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也将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更高的便捷度与生活质量,对于提升临颍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2.3 农民对村镇物流派送分析
在有网购经历的73位受访者中,在问卷中进一步追问临颍的物流派送情况,以及对本地物流构建的满意程度。针对该问题,47位受访者表示持一般态度,占42%,59位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满意表示还存在很多进步空间,占52.7%。原因中物流下乡对户派送速度过慢占绝大部分,派送点的环境便利度与服务态度较差也是受访者不满意的原因。由此我们推断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建还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地方有待完善。
3.3 调研结论
在临颍县三镇五村为期四天的实地问卷调查,我们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12份。在统计问卷基础数据的同时,进一步经过多层关联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物流体系建立缺乏经验;(2)临颍县乡镇物流基础设施欠缺;(3)物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河南临颍物流体系初期构建问题及建议
4.1 体系构建缺乏经验,需制定切实方案
目前河南临颍乡镇电商物流体系建立相对较晚,对于乡镇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此前县内仅有邮政一家大型物流中心,此后虽又兴建了“四通一达”的物流中心,向下压力有所缓解,但依旧在物流管理和资源调配上存在问题。实际开展企业“农村淘宝”乡镇快递收发的个体是电商服务点。“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点采取合伙人方式,对农村物流采取站点式方法,以求实现点对点。
目前规划中40个站点中32个已开业(2016年7月),剩下8个未开业有的是出于合伙人自身的规划,还有的则是村庄购买力有限,村民购买习惯不在于线上,直接导致的订单量小,不具备服务点开业条件。目前32个营业点中盈利为21个,剩下11个处于收支相抵或亏损状态。乡村一级的物流站点能否降低成本提升收益,依旧是需要经验来解决的问题。
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中国邮政与第三方物流对临颍当地的物流状况进行交流,总结邮政此前在临颍下属乡镇运营的方法与经验,第三方物流则结合自身优势,拿出相应的提高资源效率的方案,实现在政府主导下的经验互通。
4.2 乡镇基础设施欠缺,需改善资源建设
乡镇道路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物流运输的安全成本以及效率。临颍县约50%的主要乡镇为县级道路,具体到电商服务点后,将大量面临三级和四级公路通行的状况,在我们的实际了解中,临颍县的县级及县级以下道路都存在年久失修,地面凹陷等问题。当到达行政村时,道路多为非硬质路面,为砂石土路,路面狭窄且遇到大雨后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的现象,而这些也是物流运输中最大的问题所在。结合上述的物流体系建立较晚问题,有关道路方面的维护和改造将是电商物流体系的重中之重。
临颍县县内的主要乡镇目前大都已经接通了互联网和移动4G网络,但是因为用户少,资费贵,普及率和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用户的带宽依旧只能在4M-6M范围,资费也居高不下,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建立物流企业与交通部门的交流互通机制,调配政府有限的资源建设最需要改善的道路,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鼓励电信部门引进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真正的让利于民。
4.3 物流的可持续发展,需探索新增长点
电商服务点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有许多非物流体系经验所能解决的困境。盈利问题是一大痛点。32个服务站点日均订单仅为300件,无法维持服务点的基本运营需要。尽管电商服务点主要的职能是代购、代卖、收发快递。物流仅是其运营中的一部分,而在将来会发展信用贷款业务。目前乡镇人口结构注定对电商方面的接受程度会相对有限,也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电商服务点除快递业务外,其他业务的普及也面临较大的问题,电商服务点模式的可持续性,依旧令人担忧。在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条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代购和代卖是注定萎缩的业务,物流和将来要开展的信贷业务也会是电商服务点转性的根基;对于乡镇物流体系能否持续,还其将面临诸多的挑战。
建议:在现有体制下逐步放开服务点赋予的职能,使其找到新的增长点,在服务点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有具体产业的单位,从而降低整体物流体系的成本。
5 结语
本文以通过对河南临颍县三镇五村居民调查问卷方式实地研究临颍县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在当地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整理调查数据并分析初期构建存在问题,合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全球“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该全面看待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道路,在发展道路中逐渐完善存在的问题,在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冉卓玉,李广.平凉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6,(03).
[2]卢东,郭进利.基于互联网+形势下农村物流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
[3]史晓原.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农村市场物流配送研究[J].物流技术,2015,(05).
[4]李亚杰.“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J].商界论坛・物流交通,2015,(29).
[5]赵志田,何永达,杨坚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7).
(一)研究背景。生产是农业的本质需求,它的发展反而取决于市场与流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方面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现代化农业,而我国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人民大众都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和“乘倍效应”,促使农业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广大民众的关注,因为其作为新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主要适应何种商业模式,什么样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成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是否可行,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且根据近几年所总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以求在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上寻找到最合适的又很有发展前景的模式,这样能够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可行,因此本文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策略及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农业企业提供理论借鉴,以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二)文献综述。全世界都着重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开发,并赋予了超高的关注力以及投入了大量的支持。美国在1970年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理论上的研究日趋成熟,对其的实际运用也达到一定水平。而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法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也十分关注,并且将其进行了推广及付诸行动。近几年,国内许多研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贸易、物流等。陈天宝(2015)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且必须加大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建立示范体系,培养新一代“电农”。吴玉刚(2016)则研究了在贸易领域应用中其可行性,并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实现全面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关的众多参与者和中介机构,努力培养网上交易的客户群体,必须从法律、技术方面确保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安全实施。尹艳冰(2015)在其毕业论文中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电子商务整体的规划方案。胡天石(2014)在研究电子商务模式的过程中,指出产业价值链是目前而言最适合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式。在分析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麻茵萍(2014)讨论了政府应采取的公共政策。上述的这些研究比较侧重于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方面的应用,反而在生产领域上的运用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设计的很少。随着现在网络越来越普及,全社会应用水平的提高,理论界深化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研究水平,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是无法分割的,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优先发展工业等产业,使农业产业薄弱,也导致其信息化相对落后。据CNNIC 于2015年初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78亿,网民普及率是27%,并且在同一时间内,乡村网民数量是城市网民数量的20%,普及率与城市相差甚远,而这个概率与全球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相同。在我国,农林牧渔的农民上网人数在总人数中只占1.39%,还是有大部分农民没有参与过网络销售的,农民得到农业网站的信息,还是需要通过其他的网络设施或者凭借其他方法。由于信息化水平落后,使得农民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并利用信息。此外,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导致信息素质也不够高,缺乏对市场消息的灵敏反映能力。因此,他们在农业生产上就只会一味地模仿他人,缺乏目的性和独特性。根据一些资料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我国有大半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一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部分都是依据自身的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来决定种植生产什么,或者是随大流,这就导致了出产的农作物与市场上所需求的完全不匹配,进而导致供求矛盾的产生。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供求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典型平台为中国农业信息网,政府部门建设的涉农网站都包含其中,这些网站里也包括B2B、B2C形式;二是各大企业所设立的商务服务网站。这些企业商务电子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便是安排农产品的生产、供货、销售等,其主要的客户便是一些大型企业。此类网站发展快速,基本上就是用上述两种形式。从如今的发展程度来看,北方区域没有南方区域发展得快,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内陆来说则发展更迅速一些,在不同的地区,农民在电子商务上所表达出来的意识、捕捉以及利用能力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绝大多数农村人而言,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这一方式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那些沿海居民却早早实行在网上销售,他们就很好地利用了信息化社会这一点优势,并很快进入了实战阶段,现在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从其应用的形式上可以看出,我国既有期货市场(如小麦、大豆、棉花之类的),也有现货交易(比如一些时节农产品等)。而且,网上销售的品种也是多样化的,不再只是粮食、油类、化肥等,还增加了家禽、蔬菜、土特产、花卉、水果、水产品、茶叶之类的货品。基于价值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分析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的性质是经济性的,利益对象主要为客户、员工、股东等,最早是由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先生提出,其具体概念提及出现在《竞争优势》这一书籍中。他提出众多增值环节的价值链的结合体便是一个企业,并将价值链定义为:企业的价值实现,是由众多活动共同建立而成的,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各不相同却有紧密联系,而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经济学家Kaplinsky R.在企业价值链模型中融入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即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链接关系的集合地,该集合地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企业满足需求的依据是某种核心技术。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上,各环节上参与的角色不一,所呈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同,并且各自获取着相对应的利益。其最终的目的“创造价值”在产业价值链上便显现得尤为突出,产业价值的传递、转移以及增值过程更清晰地展现了价值的创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在农户至最终消费者这一完整价值链中创造价值的过程,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网络平台、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构成了其价值链主体(见图1)。在该价值链上,各主体被组合在同一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紧密联结了主体之间的价值,相互作用下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和价值。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部分价值链主体可以直接参与电子商务,创造以及配置价值,直接参与主体为网络平台、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网络平台是其核心部分,间接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为支付平台、认证机构以及物流企业,他们主要提供基础设施以从产业链价值中获得报酬。价值分配的间接主体还包括监管机构,但其并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之中获得对应的回报,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农产品电子商务制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具体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价值链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及困境
(1)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因此农产品销售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产品自销、风险抵抗的能力大大加强,减少了流通的繁琐环节和流通成本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同时也减少了中间销售商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消耗。
(2)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
电子商务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成本和人为干预,保证了市场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使信息更加真实有效的反馈给消费者和生产者更有利于健全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提高市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有利于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中国农业的方式使农产品流通渠道狭窄,限制了农民的交易方式,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电子商务环境下使农产品的信息共享度提高,市场化透明度提高,使政府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农产品市场从而及时调控使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稳定,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市场状况的出现。
(4) 有利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农产品流通要想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下站稳脚跟需要新一代的农业研究人才,来构建农产品的信息化、技术化的流通模式。
2.研究目的
(1)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主要途径。
现代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和国家政策对互联网经济的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2)电子商务农产品提高市场稳定性。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日益突出然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比例却很少,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产品的市场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3)电子商务农产品模式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梦走向全满小康建设之路的重要工作必经之路,只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和对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类别和范围
1.农产品的特点
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季节性。肉类,蛋类,奶制品类,蔬菜等都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的,这些产品都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等影响。
(1)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和不稳定性
各种农产品的生长?h境有一定的差异,南方和北方所生长的农作物,蔬菜等类型是大不一样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农产品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气候,土壤,温度等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2)农产品的生产地受限
农产品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土壤,水源,还需要撒肥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等,所以农村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地,资源优势明显。
(3)农产品在流通的储存环节
因为农产品的类型不同,所以各类农产品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在储存的过程中,空间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它们原有的新鲜状态。
2.电子商务信息化对农产品流通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交易方式。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农产品的交易方式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次,电子商务扩展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在国内与国外之间的流通,使我国农产品交易趋势更加全球化,农产品交易渠道更加宽广,使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再次,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农业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趋势,农产品的发展链条也得到改造与升级。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1.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观念的影响。
首先, 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够完善,仍然以传统的流通模式为主,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水平低,各个流通环节连接不协调,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农民的收入。
2.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问题。
首先,对于物流基础落后,因为没有良好的保鲜技术,使我国相同的农产品,由于缺乏一定的保鲜技术,而在成本上失去了先机,增加了农产品的营销难度;其次,由于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大,市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使我国的农民没有一个很好掌握市场动态的机会,从而丧失一些良机,造成市面上缺失某些农产品,造成农产品价超所值和农产品滞销的状况。因此在电子商务下,我们应该注意农产品物流信息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产品的品牌培育经验不足。
当前的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分析,由产品引发的问题较多,产品难以保证,产品交付时限无保证等等不足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消费者就会逐渐流失,将会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的发展。
4、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农产品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人才稀少,也没有形成足够好的职业道德,使农产品的价格在产地与销售地之间差距大,且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政府对此也没有制定更好的政策去管理。
5.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农民的观念问题,农产品的成本问题、农民的培训问题都使中国的农产品销售滞后,没有竞争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没有与国家制度很好的衔接在一起没有与电子商务的法律联系在一起,使农产品的发展极其缓慢,没有依据。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应用O2O的销售方式
扩大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范围。降低门槛限制利用网络优势打破以传统流通方式为主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应用线上线下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量更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失提高质量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的需求。
2、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中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3、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国农村地域广、差异大、信息入户难,农民缺乏获取农业知识的有效途径等问题,可着重研究多种信息渠道(电话网、互联网、4G通信)应用中的网络融合和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建立一套基于“三网融合”的低成本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村提供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2]汪向东,张才明. 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J]. 信息化建设,2011,(2).
[3]罗江月,唐丽霞. 扶贫瞄准方法与反思的国际研究成果[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4]法国明年欲推互联网扶贫计划[J]. 中国信息界,2006,(13).
[5]田甜,杨柳青. 把“互联网+”引入扶贫攻坚[N]. 湖南日报,2015-08-05(001).
[6]Knight, F.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M]. Houghton Mifflin, 1921∶28.
[7]朱靖. 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J]. 情报科学,2015,(5).
[8]李红霞.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5,(9).
[9]周克全. 电商扶贫要有新思路[N]. 甘肃日报,2015-07-03 (013).
[10]魏嘉文,田秀娟. 互联网2.0时代社交网站企业的估值研究[J]. 企业经济,2015,(8).
[11]陈亚琦.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路径探析[J]. 河北学刊,2015,(5).
[12]牛新建. 探路电商扶贫助力脱贫致富[N]. 甘肃日报,2015-07-03(013).
[13]李逢春,唐端. 农产品电商为精准扶贫探路[J]. 国家治理,2015,(33).
[14]张茜岚. 苏宁与扶贫办合作电商扶贫[N]. 北京日报,2015-09-26(007).
[15]姚建莉. 风口上的农村电商:巨头已“下乡”不只为扶贫[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9-26(007).
中图分类号:F252.1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terminal logistics. And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model can't be good to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Therefore, firstly the existing modes of terminal logistics are classify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ending distribution pointed to at both ends. The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rminal logistics mode, The C TO C terminal logistics model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is proposed. And compare it with traditional model. Fin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wheat commune is analyzed as example.
Key words: terminal logistics; convenience; distribution costs; C TO C terminal distribution mode
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得到长足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前3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1]。同时大数据理念在商业运用中迸发出的巨大利益也驱使着众多企业竞相角逐电子商务下“最后一公里”的利益链条,并开始对其配送模式进行一些创新性尝试,如以亚马逊、京东、凡客为代表的电商自建物流模式,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社区物流搭建模式;又如以圆通、顺丰为代表的快递企业社区物流的合作模式[2];再如以“快递超市”为代表的综合物流配送平台模式。然而这些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却不尽如人意:末端配送成本较高、节假日快递爆仓与快递员暂时性流失导致的不平衡、配送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笔笔皆是。因而,探讨哪种模式更符合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利益需求势在必行。
1 末端配送模式现状
末端物流是整个物流运作程序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将货物送至客户手中的一种最为直接的物流服务,其直接目的是实现对消费者的“门到门”配送服务。本文借鉴电子商务分类依据按照配送两端所指向的对象将现有末端物流配送分为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D TO C(Delivery point TO Customer)两大类。
1.1 B TO C配送模式。B TO C配送模式是最为传统的末端配送模式,其指由快递员直接将货物送至客户手中的一种形式。该模式由于采用快递员直接投递的方式,减少了物流公司在收货地设立派件点的成本,且由于快递员直接与客户接触并对业务进行直接操作,使得公司能够更及时、有效地掌握客户反馈,控制配送质量。但B TO C模式采用分散投递的方式,直接增加了配送成本,且派件时间较为固定,对客户取件的时限要求较强。此外,客户需到达快递员指定地点提货也使得该模式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1.2 D TO C配送模式。D TO C配送模式是指由公司快递员将货物集中送至社区服务派件点后,由客户到派件点自提一种形式,即配送两端所指向的对象分别为派件点和客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派件点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2.1 “家庭作坊+自提”模式。“家庭作坊+自提”模式是现阶段各物流公司较为常用的一种末端配送模式,其是指物流公司与社区物业、便利店、药店、按摩店等便民门店合作,以投递包裹件数进行计量付费,进而实现货物接收的一种形式。该模式较物流公司独立设置门店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快递员根据派件点进行集中送货,也能较好控制配送成本。但是,由于受便民店营业时间限制,对客户取件时间仍存在一定要求,且客户仍需到指定便民门店进行自提,末端配送的便利性仍无法很好体现。此外,该种模式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配送员”为便民店店主或工作人员,该类人员并不属于物流公司管辖,因而物流公司无法直接监管该类“社会配送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在配送质量监控与客户反馈信息收集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同时,客户取件多为中午及晚上下班空余时间,一旦遇到取件高峰,则可能出现配件混乱或客户等待时间过长等现象。
1.2.2 “取物柜+自提”模式。“取物柜+自提”模式是指物流公司通过本公司设立或租用其他公司在社区内部的24小时自动取物柜进行配件存储,由客户根据电子取物码进行自行取货的形式来实现货物接收。该模式具有集中配送、节约成本、无取件时间限制等优势,但仍存在便利性不足及无法更好掌握客户反馈的不足之处。且一旦客户无法及时取货,过长时间占用货柜,则会影响货柜周转利用率,若遇双十一等派件高峰期,必然会降低配送效率。
1.2.3 “公司自设门店”模式。“公司自设门店”模式是目前多数物流公司正在尝试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物流公司实现“O2O”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模式指通过公司在社区自设门店来实现货物的配送交接,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提或公司送货等形式,该模式以顺丰嘿客为主要代表。“公司自设门店”模式通过建立多功能门店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如顺丰嘿客在门店中设置了试衣间,方便客户及时退换衣物类货品,同时也与部分电商合作,提供优惠信息及试用平台。但由于门店维护成本较高,因而在设置门店时通常选择跨社区的设置方式,进而导致门店离终端客户较远,自提便利性较差,且仍无法完全解放快递员工作。
现行末端配送模式对比如表1所示:
2 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客户是我国目前末端物流需求主体之一。现阶段我国电商客户数量巨大、分布范围广,在城市相对集中,在农村分散度高,且大部分人对可提货时间以及便利性要求较高,但在距离方面对取货的需求并不苛刻[3]。可见,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在降低配送运营成本的前提下,提高配送便利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就目前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来说,在配送运营成本控制以及便利性方面尚存在不足。因而综上考虑,作者提出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
2.1 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描述
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指以跨社区综合服务性平台为依托,在建立客户信用体制基础上,实现客户互助式配送的末端配送模式(如图1所示)。即客户“快递员”直接将货物送至最终客户手中的一种形式。该模式的实施存在以下几个要素:
(1)跨社区的集成性综合服务中心。集成性综合服务平台是指在末端物流中,物流公司将快件集中送至该服务中心,并支付一定相应的末端配送费用后由该服务中心对快件投递信息进行整合,并完成由服务中心至最终客户的共同配送。根据调查研究,大部分人在取货距离方面的需求并不苛刻,即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人群能够接受取货距离在500米以内和1 000米以内[3]。因而集成性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半径可不必拘泥于同一社区内部,即可建立跨社区设置。
(2)C TO C客户互助式配送体系。C TO C客户互助式配送是指在综合服务中心的指示下,由有信用监管的取件客户将与其同一或相近投递地点的快件送至终端客户手中,并获得由物流公司或服务中心发放的一定奖励的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是在一定客户信用机制及奖励机制基础上而进行的。
(3)集成信息管理系统。该集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物流公司―服务中心―客户投递员―终端客户之间有关快件投递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反馈、分析以及监管。该集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快件信息监管、“客户投递员”信息及信用监管、客户投递员奖励监管、由客户反馈搜集监管以及客户资料偏好分布统计分析等功能。
2.2 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与传统模式对比(如表2所示)
(1)较好控制物流公司末端配送成本。该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采用跨社区建立综合服务中心的方式拓展了配送服务半径,避免了物流公司自设门店或在相同服务半径内设置更多加盟家庭作坊而增加的运营成本。同时实现了多小区的集中配送,较好规避了B TO C模式下分散配送的配送成本。
(2)提升便利性的同时增强对配送质量的监管。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是采取客户互助式的配送方式,通过在服务平台信用备案的客户为与其投递地点相近的客户代送快件的形式,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前提下,缩短了客户平均取件距离的同时,也尽可能避免了因客户不能在工作时间及时取件带来的时间限制,进而缩短了快件在服务中心的滞留时间。该模式较传统模式更能真正满足客户送货上门的需求。此外,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更有利于实现客户反馈信息的搜集,进而有利于物流公司及服务中心对配送质量进行监管。
(3)降低客户取件高峰的发生,同时增强物流公司在爆仓期或节假日的物流应对能力。由于客户取件时间多集中在中午及晚上下班时间。有限时间段内,对派件点的配件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采用客户互助的模式,可减少高峰时期取件的客流量,降低高峰峰值。此外,在爆仓期或节假日,末端物流需求激增,物流公司派件员人数配置无法满足末端物流需求时利用“客户快递员”的社会资源可更快完成配送,解决人员空缺问题。
(4)模式推广不具有地域限制。该模式的推行不仅适用于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区,更适用于需求分散的农村地区。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有可能突破4 600亿元[4]。可见,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农村对于末端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电商货物的接收地址分散度很高,直接送货上门会导致极高的成本[5],因而末端物流已成为各大物流公司在农村布点的掣肘。而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的实施则可通过村民互助取件,明显降低物流公司在农村末端配送成本,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5)有利于客户资源及消费偏好的收集,获得新的商业契机。该模式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集成性信息系统搜集客户资料以及消费偏好,并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综合处理,可为企业“O2O”布局提供依据。
3 实例分析
2013年10月,“小麦公社”在北京理工大学应运而生。该公司致力于解决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小麦公社”配送模式主要采用自提为主、配送为辅的模式。同时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也是其采用的模式之一。通过麦客系统,学生可加入麦客团队,在自取包裹的同时,通过“小麦APP”接受代取任务,按要求在规定时间送至指定地点,为需要代取的同学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并赚取一定佣金。而麦客佣金由“小麦公社”进行支付。
一年时间内小麦公社已覆盖全国70个城市,日均处理包裹20万单。并于2014年下半年,获得红杉资本1 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且未来将与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公司合作推出校园O2O业务,提供校园生活服务,该业务的延伸同时也是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的延伸。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对末端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末端物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C TO C配送模式。虽然,该模式较传统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但潜伏在其背后的诸如“客户快递员”信用监管、快件配送安全、终端客户信息安全以及“客户快递员”奖励机制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2014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十七:完善环境促进应用推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EB/OL]. (2015-01-27)[2015-02-05]. http:///article/ae/ai/201501/20150100879604.shtml.
[2] 张昕. 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基于电商物流和社区服务的供需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3(3):123-129.
墙里开花墙外香,国内的读者也许还没意识到,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关注的话题和焦点,这版广告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
在美国,舆论左右着人们的视听,看一看过去一二年里,美国主流媒体对国内电子商务的报道,就可以了解美国人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关注程度。
据全美最大的新闻数据网Proquestproquest.com)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0年的时间里,全美媒体关于中国网络发展和电子商务现状的报道和文章有将近90篇,而且集中在2000年。而美国新兴的在线杂志“电子商务时代”(E-CommerCETimesecommerCETimes.com),近年来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的专题报道就有2600篇之多。
除了文章的篇幅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关注中国IT产业、网络发展和电子商务的现状和未来,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另外,在美国拥有大量读者、颇具权威性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以及总部设在香港的《远东经济评论》也加入到对中国电子商务报道的行列。这些媒体以不同的新闻体裁,如人物专访、研究分析、综述、 报道评论、实地采访等手法,系统地把中国电子商务的状况介绍给美国的读者。总结这些报道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舆论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西方行之有效的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
美国媒体普遍关注的中国电子商务的三大问题是:产业结构、信用体系和配送体系。2000年5月号的《工业周刊》在评论中国电子商务现状时认为:虽然中国电子商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制约:
1) 信用体系。中国人传统的购买行为和付款习惯多以现金交易为主,“信用卡”在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银行“现金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而信用体系是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所以,中国迈向真正电子商务的道路任重道远。
2) 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其中,配送体系的落后阻碍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该媒体还大胆地论证:“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模式(Dotcom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美国的市场调查咨询机构Gartner Group对此也有同样的看法。这家机构对亚洲包括中国的Dotcom公司发出了类似的警告。该公司亚洲研究总监JoeSweeney先生表示:到2004年,由于增长缓慢的在线广告和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亚洲网络公司将有85%倒闭或被更大的公司吞并。他强调说:“像Amazon.com或是eBay那样的美国模式的网站并不是为亚洲市场而设计的”,照搬美国的模式并非一定行得通。
3) 除了信用体系和配送体系两大障碍之外,这篇文章还分析说,中国电子商务目前仅仅是区域性地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它所形成的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而地区的差异性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另一大障碍。比如中国大部分的人口分散在偏远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地区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地方差异性因素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是不能忽略不计的问题。文章提醒华尔街的投资家们:既不能忽视中国这个未来贸易潜力高达7000亿美金的市场,又不能够简单地认为通向中国电子商务的道路是一条轻松的“坦途”。去年 7月28日《华尔街日报》以“Internet 吸引众多人数,花钱人数寥寥 ”为题,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的“中国网络用户的研究报告”的部分研究结果。文章对中国网络用户的数量、收入、消费能力、对网上广告的态度等问题都有如实的转述和报道。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实是,美国的9000万网民(截至2000年7月)中,30%的网民平均每年消费在1000美元以上。而中国1700万网民(到2000年7月)中,2/3的网民收入少于240美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国内B2C的规模和消费能力目前还与美国相去甚远。
“鼠标+水泥”:一条中国电子商务的可行之路
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包括信用体系、配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就现阶段而言,“鼠标+水泥”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而可行的电子商务策略。
最近,美国出现了一个时髦的新名词“整合零售”(Integrated Retailing) ,即纯粹的网上企业(Click)与传统企业(Brick) 形成的策略联盟,网上企业通过市场行销的手段吸引大量的网络用户,而这些网络用户需要购买商品时可以有选择地在网上或者零售店里购买。这样,网上企业把大量的客户转化成了零售店里潜在的用户,从而增加了销售额。同国内一样,非常多的美国人担心网络安全问题而不愿意网上购物,因此传统的零售业并没有因为网络零售业的兴起而衰退,相反,网上企业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潜在的客户。 在美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整合零售”案例,比如:美国最大的网上宠物店Petopia和美国最大的宠物零售商Petco相互融资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就是一个成功的“鼠标+水泥”的典型。AOL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是另一个好例子。 以零售鲜花起家的1-800 Flowers为了适应网络用户日益增长的网上消费的需求,把鲜花零售店同时搬到了网上,并将公司的名称改为1-800-Flowers.com 。
难怪《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说:“无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的时机是否成熟,你必须使你的生意满足市场的需求”。言外之意,中国市场出现了电子商务的需求,无论它现在多小,你都必须满足它。
中国概念股下跌的背后
提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子商务”,不能不提到以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亚信所代表的中国网络科技概念股。他们是美国Nasdaq的一支新军,也是国内众多人士关注的焦点。然而,美国Nasdaq在2000年一年之内跌幅高达 39.3%,从而使整个中国概念股也随之全面下挫。仔细探究中国概念股下挫的原因,实际上是美国投资人开始对整个“网络经济”的规模特别是“网络股是否可以盈利”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担忧,因而波及Nasdaq所有网络类型的股票,而不仅仅是中国概念股。投资人对中国网络企业的盈利未来所持有的担心,导致中国网络股随大盘整体滑坡。
其实,投资市场上资金不足的状况在去年的中后期已经出现了。据纽约一家叫VentureWire 的金融投资公司统计:去年3月份有77个BtoB模式的交易市场(E-marketplace),共获得了8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到8月份仅有35个B2B平台得到了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投资者们的投资速度和力度显然是放慢了。以前从不考虑网络公司盈利的投资家们现在更注重对可行性、经营模式、盈利的实现性的分析和研究了。这一现象还表明:电子商务单靠一个好的点子、一份好的市场策划报告或者跑马圈地式的行为已经没有太多的可能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暂时低潮只不过是全球电子商务低潮的一个协奏曲而已。难怪“中国人网站”(已并入搜狐)的CEO Michael Robinson先生去年9月份对美国《广告年代》的记者说:“由于财政原因不得不解雇270位员工中的102位”,“我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看好中国电子商务的前景
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德鲁克就已经提出了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主要通过销售产品赚取成本和销售额的差额。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近十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企业的客户来源、销售的形式、盈利模式都发生了改变,每一个环节的价值体现也千姿百态,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企业经营规律和商业模式,进而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重视。吴晓波给出了商业模式的定义: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此外,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并且商业模式是其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来源。
1.2 物流商业模式
物流的两大功能是仓储和运输,但是物流并不是将运输和仓储进行简单地相加,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给出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在起始点和消费点之间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在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不仅仅是运输和仓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电商+物流+金融的模式。电商提供线上服务,物流提供线下配送,互联网金融提供支付手段,三者的融合极大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物流新的含义。
2 实证研究
京东于2004 年推出京东商城,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十一年来,逐步由网上 IT 卖场,网上3C卖场发展到全在线生活平台,目前,京东商城是中国B2C 市场最大的3C网络购物专业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
对比2004 年的商业模式,京东2015 年商业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自建物流平台, 拥有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和价值;腾讯等企业纷纷合作入股京东,合作伙伴提供用户入口,增强企业推广营销能力;开拓金融业务,引入供应链金融,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京东商城平台由自营到开放:自营产品以标准件为主,非标准产品平台开放;运营卓越,布局O2O;渠道下沉,接近农村消费者和低层消费群体。
3 京东商业模式分析
3.1 定量分析
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关键在于该商业模式为企业带来的财务收入的能力。对比京东2004 年和2015 年的商业模式,并结合销售收入和股价走势,分析京东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价值和盈利模式。
3.1.1 销售收入
本文收集了京东从2004 年到2015 年销售收入,分析可知:从初创期开始,京东销售额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在迅速增长。从2013 年开始,营业额超千亿大关。反应了京东在这10 年的销售额增长情况。
3.1.2 京东股价
京东2014 年5 月22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本文收集了京东从上市开始的股价到2016 年1月收盘时股价,分析可知:京东股价从上市以来到2016 年1月,由上市时的每股19 美元,涨到近32.26 美元,涨幅近69.78%,期间股价波动幅度不大,总体走势上涨,股价稳健。京东股价上行趋势明显,公司市值远超过融资金额,有很强的生命力。表明京东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全体股民和市场的认可。
3.2 物流效率和价值
综述结果与分析
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①。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入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17],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18];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19];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20],以及四川[21]、山西[22]和赣东北[23]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24];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25,26]、消费者特征分析[27]、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28]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29];③主体(agent),如主体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30-32];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33];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34]。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35]、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36]、导航系统[20]、位置服务系统[37]、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38]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39]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40]、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21]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41]。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37]、导航[42,43]、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34,36,44,45];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46]、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47]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48]。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49]。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50],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4,51,52];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4,51-53],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35]、餐厅[36]以及住宿[54]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50]、语义网[24,53]、移动应用[36,45]、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36]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55]、系统架构设计[56]等方面。语义网(semantic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57]。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58]、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59]、旅游网站信息系统[60]、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61]以及旅行推荐系统[24,30,53,54,56]。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62]、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24]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Web服务(Web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57]。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63,64]。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65]。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52]。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66]、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67]、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68]。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69]。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experiencewithactivecultural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70]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71]。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72]。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73];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74]。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75]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76]等。
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①。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77]、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78]、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79]。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80]、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81]、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82]、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83].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84]、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85]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86];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87]。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88]、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89];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90];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91];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92]、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93]。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94]、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95]、旅游电子商务模式[96]以及运营模式研究[97]等。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98]、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99]、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100]、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101]。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102]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103]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104]、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105];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106]、基于Web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107]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108];③网站分类,如Web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109]。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110]。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111]。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112]、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113]、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114-116];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112]、可用性评价[114,117]、使用分析[118]、功能分析[113,119]、网站设计[116,120]、网站旅游本体分析[121]、游客价值[116]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119]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114]、启发式方法[115]、数据包络分析法[122]、内容分析法[113]、网站日志分析法[118]、领域本体分析法[121]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123]、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124]。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125]、忠诚度与推荐行为[126]、在线分享行为[127]。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3,108,128],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3]、统计与语言学分析[128]、人工神经网络方法[108]以及数据挖掘技术[127]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129]。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01]。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130]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131-133]等;案例包含欧洲[131]、意大利厄尔巴岛[132]以及河北省[134]等。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13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1,136]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137,138];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139]等。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5]、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140]、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141]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142];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127];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143]、旅游者在目的地[144]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6]。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145];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146];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6,143,144]。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147,148]。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149]、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150]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151]。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152]。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153],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154]。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155]。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23]、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156]。数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叉研究主题,在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既包含了偏重技术的研究,如数字旅游的体系框架[157],也包含了围绕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158]。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34
1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必要性
在技术变革更加迅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产品同质化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一切都体现出营销渠道的重要性: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营销渠道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有效地拓展营销渠道也是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手段。但是,就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营销渠道。在现今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营销渠道的弱点也越发突出。
农产品一般都存在季节性,有淡旺季之分,相同的农产品在不同季节的价格也波动较大。一般来说,“反季节生产”的农产品,其销售价格一般要比正常生长时节高得多。与此同时,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也非常强,南北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农产品的生产也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不同的地区种植,其生长时间、收获时间、单位面积产量、质量以及价格往往都有较大差异。为了最大化利用农产品的价值,充分解决农产品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创新营销渠道。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农产品营销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积极构建新型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2制约农产品营销的因素分析
21物流政策及设施不完善
物流企业数量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物流标准难以统一;规模小,先进技术难以推广,资源浪费的问题突出;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市场鱼龙混杂,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水果蔬菜无论在品质还是数量上均占世界首位,但由于物流方面的缺陷,损耗量高达25%~30%(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750亿元,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其中80%以上的生鲜品是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加工的。据统计,常温物流中粮油损耗约15%、蛋约15%、肉干约3%。
22农村信息传播技术相对落后
我国很多农村地理位置偏僻,规模较小,居住分散,分布广泛,且大多数地区经济水平仍有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很多信息机构仍然不健全,信息通达度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2014年5月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而城镇则为62%。从目前来看,虽然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进一步缩减,但与城市相比,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依然较低,与城市尚有非常大的差距。农村信息传递滞后,信息准确及时的传播仍然有很大的阻碍。想要获取信息就必须依靠农村集市,消息经过大众口口相传,其真实性大大降低,造成农产品信息不对称,跨区域购买难度大,也增加了购买成本。而且农民还不能很好地获取和鉴别信息,不能准确地了解市场走向,判断市场需求。就目前农村的状况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需求。
23农民缺乏市场营销意识
农村现在的营销模式仍然是在当地购买和消费。突破地域限制的可能性小,推广范围小。受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再加上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农民很少关注市场走向和市场需求,一般都是盲目跟风市场,只考虑生产,且大多数农民会生产市场上适销价高的产品。这就会导致来年同类产品富余,价格必然随着供过于求而降低,销售产品所得的利润往往远低于人工费用。我国农产品的营销状况并不乐观,农业企业数量少,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缺少正确的指导,发展缓慢。
24销售层次过多不利于农民增收
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分销渠道多,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从生产者到农产品分销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再从各分销市场分销给各中间商,最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农产品营销渠道层次过多,产品流通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产品的破损和腐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导致农产品价格产销差异大,而农民却没有得到较多的利益,长此以往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25农产品加工方法落后,设施简陋
凉山地区,农业发展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产能也相对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地初加工发展不足,主要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这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整个农业的发展水平。有关数据显示,由于产地初加工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我国的粮食产后损失率达7%~10%,远高于发达国家1%的水平,其中玉米的采后腐损率高达8%~12%,马铃薯为15%~25%,由此测算,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超过3500×104吨,以每吨4000元计算,则损失产值约15亿元。我国的果蔬产后损失率为10%~2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其中水果为10%~15%,蔬菜为15%~20%。
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初加工不仅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质量、稳定价格、增加有效供给,还可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3借鉴“宏林”发展模式服务农民
“宏林”从事绿色农业,拥有土豆、洋葱、韭黄、石榴、葡萄、猕猴桃等多种水果蔬菜种植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公司主要经营批发零售各类农副产品以及对各类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宏林”农产品配送中心更是整个地区的先行者。建设有2500平方米农产品电子信息商务管理平台、电子商务果蔬检测检验中心及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这不仅能拓展交易的宽度与广度,也为交易货品质量提供科学支撑。“宏林”建设有1500平方米的农产品分类加工车间和15000吨规格的商用气调保鲜库,引进德国冷藏技术,购进全德国进口设备,打造攀西地区最大的冷链流通运输体系和现代化的冷链存储系统及全世界最先进的农产品五次追溯系统。这势必将大大打开凉山地区优质农产品外销的大门,源源不断地将凉山地区优质的马铃薯、洋葱、苦荞麦、苹果、草莓等时令果蔬销往全川、全国。此外中心还建设有近10000平方米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区(水果交易区、蔬菜交易区、药材交易区、预包装食品交易区),建成凉山州农产品区域性物流配送集散中心,满足凉山州、西昌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承接成昆,联动雅攀”的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该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农产品旺储淡销,实现从产地到市场的无缝对接,降低30%以上成本,减少中间损耗,助农增收30%左右。有效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真正解决凉山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凉山农产品的均衡供应。让大凉山优质农产品走出家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4创新营销方式促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农产品营销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积极构建新型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41网络营销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改变传统的在农村集市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及时与收集产品需求、价格、农业政策等信息,并依靠农业生产基地和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进行农产品买卖的营销方式。
互联网突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就传统的商务活动而言,网络营销更具有实效性。传统模式下,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速度慢,易造成买卖双方信息失衡。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网络营销,需做好如下工作。
411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政策
从1998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金贸”(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工程开始,电子商务逐步进入可持续稳定发展时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的蓬勃发展更是成为电子商务大踏步向前的强劲动力。电子商务现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规范电子商务的管理和服务,完善关于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推进电子商务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在2012 年提出了“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明确指示,但对于符合农产品特点的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出台政策,比如规范发展流程、制定标准、完善追踪体系等方面需要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农产品特点)的政策。
412及时更新农产品网络信息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真正成为人们交流、沟通以及信息交互的必需工具。互联网可以传输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极大地简化了人们面对面的信息交互方式。消费者自主浏览企业的产品信息,根据各自不同喜好和具体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产品。农产品是时效性比较强的商品,所以及时更新网络信息非常重要,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消费者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产品。
413加大网络地域的普及率
互联网快速、便捷、低成本的特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了农民能更好地与各界联系,国家应该加大网络的布局范围,要求网络运营商必须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建立网络,在降低网络费用上给予优惠政策,真正做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42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是国外农产品生产销售普遍采用的模式,亚太地区的农产品经超市销售比例达70%以上,但中国只有15%左右。我国农业大部分是分散生产,分散销售,组织化程度低。农超对接的出现无疑是一种进步,直接到基地采购,压缩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另外,对于缓解特色农产品被局限在产地无法进入大市场销售和解决农民卖菜难,以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会起到很大作用。“农超对接”既可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不新鲜、时间受限制的难题,又解决了菜农难以预测销售市场的后顾之忧,也节约了商家成本,多方受益。正因为如此,才真正做到了将更多利益留给农民和消费者。
43完善冷链物流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进一步推进,物流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而现代物流则是企业网络营销、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物流的发展,拉近了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其关系更加密切。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民现在早已越过温饱问题,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性。每日必备的瓜果蔬菜的新鲜程度,更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冷链物流指易腐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并以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来实现物流配送的物流方式。
虽然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但在未来,大量农产品投入冷链流通则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人民的要求,更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产品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引入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可大大降低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44更新农产品初加工设施
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包括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以及其他农新产品的初加工活动。由于产地初加工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我国的农产品损失率较高。因此,国家与企业应该加快加工设备的更新,引进现代化、机械化的机器或作业流水线,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的有效成分损失率。
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满足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研究人员等旅游活动参与主体的各种信息化需求,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行业的集合,主要分为交易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硬件服务、相关支撑服务等五个层次,相应地,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包括旅游电子商务业、旅游网络媒体业、旅游软件服务业、旅游硬件服务业和旅游信息化支撑服务业等五大产业。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旅游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进入到ICT阶段,从互联网进入到即时网络时代,物联网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也成为了信息化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使得旅游进入了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信息化朝着工具化、协同化、网络化、移动化、社会化以及智慧化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广西省桂林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桂林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广西桂林是国内少数几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的城市之一,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研究其旅游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
广西桂林是国内少数几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体系的城市之一,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团购、旅游网络媒体、餐饮软件、酒店软件、景区软件、旅行社软件、旅游电子政务等领域均有比较典型的代表厂商。
(二)广西桂林的旅游网站数量多、密度大
广西桂林的旅游网站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拥有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1000多个,网站的密度之高位居全国之列。同时,桂林市旅游网站的投资主体呈多样化特征,主要有各类旅游企业、科技公司和传媒公司等。
(三)入境旅游电子商务位居全国首位
广西桂林是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四大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引领着我国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桂林市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具有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模式新和前景好等七大特征。其中,桂林国旅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一位,唐朝国旅位居前四位,桂林康辉、天元国旅等入境旅游电子商务业务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名城效应和宜居环境优势。桂林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是我国最早开发的24个旅游城市之一。同时桂林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成为我国最合适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旅游名城和宜居环境,是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本。
2.交通便捷。桂林自古就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地,目前桂林市已经建立起水陆空立体式的交通网络。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已经开通60多条航线,直达国内外大中城市,吞吐量在全国178个民航机场中位居第30位。湘桂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了广西贵州、湖南和广东四省的2小时经济圈。
3.人力资源丰富。桂林市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拥有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旅专等9所普通高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桂林市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4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所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院所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人才,为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4.成本优势。桂林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生活成本明显偏低,企业的经验成本优势明显。
5.产业载体优势。旅游业是桂林市的支柱产业,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5亿元,占桂林全市生产总值的17%。经过多年的发展,桂林形成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市内各级别宾馆林立,餐饮自成特色,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旅行社众多。桂林雄厚的旅游产业基础为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具有资源配置主动权的龙头企业。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尚未有效掌握自由配置的主动权。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仍然较大。
2.产业业态和产业发展方式比较落后。桂林市的多数旅游网站依附于传统旅行社,业务发展受落后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严重制约,自主性不强。它们仍保持着小作坊式的传统发展模式,策划能力较弱,营销方式单一,缺乏资本运作。在全球软件公司转型云计算服务的情况下,桂林旅游软件公司仍抱守传统许可模式。
3.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桂林生活网等本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运用还是零星的、初步的,尚不能有效支撑产业的发展。桂林亟需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机遇
1.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对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我国旅游业正处于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在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改进游客体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促进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不断变革,给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群体;新的旅游方式和服务方式将会更快地得到普及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旅游信息化将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带动产业发展。
3.信息技术持续蓬勃发展,给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新条件。三网融合、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兴起。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条件。
4.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桂林市先后获得相关国家相关部委批复,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改革试点,使桂林市处于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战略机遇期。
(四)竞争分析
1.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是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然而桂林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突出体现在宽带、无线网络和商业配套等三个方面。
宽带。宽带是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特别是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对宽带的要求非常之高。然而,桂林市的宽带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长远发展。
无限网络。移动互联网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无限网络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桂林的WIFI覆盖率还较低,手机上网价格偏高,信号不强,无限网络有待进一步优化。
商业配套。桂林市缺乏高档商务区,现有产业园、专业楼宇的办公环境及周围的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部分企业税负较重,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桂林市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税收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不够明显。与外地相比,桂林市的部分行业税负过重。以网络游戏软件为例,我国多数地区是按增值电信业征税,税率为3%;而桂林是按娱乐业征税,税率高达10%。在与外地企业的竞争中,桂林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税负压力。
3.人才流失问题和供需结构矛盾比较突出。桂林高等教育发达,每年培养数万计人才,但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而对外地的优秀人才,桂林市缺乏有吸引力的引进政策。这造成了桂林市中低端人才相对过剩、高端人才比较缺乏的结构性问题。
广西桂林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目前桂林旅游信息化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和旅游软件服务业等。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企业必须不断深化发展企业改革,建立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决策体制,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创新,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加快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新的增长点,着力于旅游计划网站等新模式发展。在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方面,以广西省桂林市瓦窑根雕奇石市场为产业基础,打造新的旅游体验项目,搭建旅游工艺品电子商务平台。在旅游软件服务业方面,各类软件企业要面向旅游领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如酒店软件、旅行社软件、景区软件和网络娱乐软件。积极发展云计算业务。
(二)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建立多层次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发挥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建立企业实现培训机制,建设实践训练基地。健全医疗、科研、住房、户籍、职称、奖励等人才政策,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创业与创新支持体系、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三)加快新兴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专业互联网公司,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鼓励智能手机、二维码、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应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推出相关产品服务,进行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快推进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项目的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拓展新业务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创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积极推动高校院所与旅游信息化服务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转变融资机制,积极采用上市、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参股等形式,大力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利用外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加快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专业投资评估系统,形成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3] 董维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 董海.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于辉,陈飞平.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汽车制造企业入场物流模式的选择[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7):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