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科技成果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1 08:33: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科技成果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科技成果管理

篇1

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研究所等,其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我国的高等院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却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并不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好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高校教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因此,很必要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进行研究[1][2][3]。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都存在着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知识管理是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流动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4],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对策:

一、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流动的认识

高校科技成果不是静止不动的科研报告、论文、样品和样机,而是动态的知识,这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就转变成在既定制度、合理利益分配下,加速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转化过程中知识流动的运行规律进行管理,在管理理念上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转变,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耦合。

首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国家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在宏观层面逐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管理的耦合。从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打破部门界限,积极的推进科技成果、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知识管理,并且积极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形成的知识以产业化的形式向全社会扩散。其次,在中观层次上,省市一级的科技成果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本地区高校重点科技成果的知识管理,鼓励高校培养一批既懂科技成果管理又懂知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本地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指导。最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政府、所在行业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知识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综合运用知识识别、知识学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效益。

二、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

1.构建有利于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组织文化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协调教职工的工作关系等方面。

高校的领导者必须明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一般的生产组织不同,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中,领导者不能仅仅把教职工视作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应该将其视为最宝贵的财富,要重视对人才实施知识管理。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将制度建设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教职工认同的组织文化是加快组织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教职工都认同创新文化,就会增加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反过来,教职工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行为也会促进组织创新文化的建设。领导者要密切关注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善于发现教职工的文化创造和创新,让教职工将教职工把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统一起来,将创新文化建设看成是自身修养的提高。以为教职工服务为中心,让教职工感觉到随着创新文化建设的进行,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同事越来越友善;工作也不再是一种负担,还能不断找到创新的新思路。组织文化建设和教职工共享与创新行为的互动会有效促进高校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文化建设[5]。

2.重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知识学习是指科技成果受让方获取那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但是本身又不掌握的知识的过程,知识学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

(1) 鼓励教职工不断的学习和自我超越: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是辩证统一的,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就根植于个别教职工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之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想不断的保持整个创新团队的活力,必须鼓励教职工不断的自我超越和学习。

(2) 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良好的心智模式可以促进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之则会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行为起阻碍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教职工建立宽容、开放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必须在充分分析和汇总各种情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战略目标,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制定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将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特长的人才凝聚在一起,为了达成共同愿景而不懈努力。

(4)鼓励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种学习形式。不仅要在形式上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团队学习,更要将其落到实处,切实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保障团队学习的实施。此外应对团队学习进行规划,使每个人明确个人学习在整个团队中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学习能力来促进团队学习。

(5)建立系统思考方式: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陷入对局部的个别问题的探索,忽略了科技成果在整体上的经济可行性和功能可行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尤为不利。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必须学会系统的思考方式,明白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将科技成果成功推向市场。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一般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很大不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由于工作的创新性及结果的不可预见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方式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

(1) 现金激励: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与共享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也是最容易采用的一种激励手段。当前在很多高校中,现金激励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以及其他奖励。本文认为要适当的采用现金激励,在使用现金激励时,坚持现金激励的采用不以降低教职工的基本收入为代价,在保证教职工基本收入的基础上,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重点激励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并且创新成果突出的教职工和团队。

(2) 产权、股权、期权激励: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中除了传统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股权、期权等全方位的激励机制,为不同偏好,不同贡献的教职工提供不同的激励。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知识创新人员,可以拿出一部分股权奖励给他们,使骨干知识创新人员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那些成功实现重大突破性知识创新的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股份期权的奖励,即在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后,这些教职工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股份或直接得到股份奖励。这种奖励既可以促使这些教职工积极将自己的知识创新实现在产品上,同时可以激励更多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到知识创新中去。

(3)精神激励: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当一个人的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时,所激发出来的工作热忱是任何物质奖励所无法达到的。让那些拥有强烈事业心的教职工来承担更多责任,他们会以自己的事业心为驱动力来圆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以得到事业心的最大实现。

三、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和吸附能力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高校科技成果。高校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及科研的特点,有时科研成果难免会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不太切合企业实际情况,或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要,这时就要求企业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把企业的现实情况跟高校提供的科技成果进行结合,对其进行二次改造,以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在生产领域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产品。

高校科技成果只有物化为产业技术装备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整合与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手段来实施。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有关该项科技成果的知识积累。只有那些能够在产业技术装备中不断引进最新科技成果的企业,才能更好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因此,必须提高产业技术装备及其管理水平,以破除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的工艺、技术装备知识的约束。

四、统筹规划各转化组织,构建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不断的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网络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可以显著的增强体系对知识资源的控制力。可以从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的角度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网络化组织。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战略联盟是对知识创新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者(包括科技成果研发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以及中介组织等)之间建立良好的知识信息联系。此外战略联盟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防止科技成果转化参与者之间知识流动的中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识别与深度开发知识学习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知识循环。虚拟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网络结构,具有动态,协作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既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内的知识整合,还可以明显的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

战略联盟和虚拟组织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网络化方面各有优点。战略联盟的优点在于它的制度安排,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虚拟组织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可以将那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所必需控制成本又太高的知识,以虚拟组织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使用权。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因时制宜的选用适当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网络化。

五、加强中介服务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5.1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建设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技术咨询服务可以大幅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但是科技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严格技术咨询机构资格审查制度,将提供技术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的机构分开,提高我国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性。此外还需加强技术咨询机构的人才建设,提高咨询机构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高校是国有单位,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得有些人的智慧不能有效的发挥。政府应该鼓励高校依靠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单独成立或相互联合建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机构。

5.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现代社会中,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就是目前理想的知识传播工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是一个为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方、科技成果受让方以及参与者提供信息的服务平台。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门类繁多,从基础性研究到应用性研究,信息量大,同时还要兼顾技术秘密,这就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中要注重知识的识别和知识源的搜索,从而提高知识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

六、结论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商品化产业化)都存在着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有助于更有效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流动的认识;增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消化和吸附能力;统筹规划和构建网络化组织;以及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俞芬飞. 发展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管理研究, 2007(12):143-145

[2]周玉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高教,2007(2):137-138

篇2

(1)以科研项目来源为依据的分类管理体系导致管理关系多头,存在管理盲区。

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分类,主管部门将科技成果视为一般性国有资产,相关工作应归属于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但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科研经费来源和项目分类体系来设置相应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而是将其纳入科研管理的大范畴,附属于科研院或科技处,具体的工作则交由技术转移中心或应用技术研究院之类的机构。由于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关系是并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竖向垂直为主,缺少横向的协调和合作,从而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管理多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存在机构设置重叠和管理盲区,整体工作效率偏低。

(2)对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属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淡薄,造成科技成果的低效利用或流失。

由于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属性认识模糊,相应的资产及产权的概念也属于混沌不明的状态,高校的科技成果从创造、认知和保护的体制尚需完善。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核心是要将科技成果资源化、商品化,在资源的产权不清、属性不明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隐患:转化工作没有法律保障,科技成果面临着被侵权、占用、流失的风险;缺乏系统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使得科技成果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优质的科技成果往往被低估价值;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策略而不能很好地在后续的开发实现研发成本的增值,科技成果收益低或无收益甚至亏损;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多、方式多样,在老师与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各地研究院承担的与政府、企业之间等的合作中,科研人员或技术持有者自办科技企业,利用国家或政府扶持政策取得科技成果等等都会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由于过程中信息的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交易合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科技成果的资产属性及价值得不到明确,从而造成资产的大量流失。

(3)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平衡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关系,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性不高。

由于科研项目投资的多元化等因素,关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始终未形成统一意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参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关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过长;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未能体现,各参与者享有的权、利不统一;学校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相对有限;学校科研人员、教师的绩效激励机制主要以科研提成为主与成果转化的关联性不大;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享有的收益比例偏低,且无统一规定、操作性不强、执行难;成果转化的主体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也给隐形转化提供了空间。

(4)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

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性等特点,把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变为有竞争的商品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从创新研究到产业化需要完整的资金链,科技成果的熟化、中试、孵化以及商业的策划也都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科技成果还具有时效性,资金介入不及时,也会影响转化实现。从资产和资本的融合角度,按照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办法和规律有效的利用金融手段,激活资源价值,将资金与技术成果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1985年我国出台第一个风险投资国家政策,到1991年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始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后,相关制度滞后,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科技金融融合度远远不够,手段相对简单。

2基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的解决路径

2.1明确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性质,依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科技成果多表现为无形资产,一些科技成果虽然也有实物形态但实物价值与其作为科技成果的价值没有关联,因此必须树立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转化过程即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过程的概念。广泛宣传,改变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轻视无形资产管理现象,强化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的概念,纳入国有资产清查和财务账目。

2.2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全过程地统筹考虑,将科技成果的评价、申请、保护等贯穿于授权许可、作价入股、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的转化过程中。建立专门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交易、孵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避免目前管理机构设置的叠加和盲区现象。

2.3减政放权,提高效率,确定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利益和地位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科技成果,应进一步赋予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经营权,允许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合理处置科技成果权益。简化申报、审批流程,提高转化效率。应给予发明主体人更大的收益权,激励对科技成果创造做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深度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2.4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价值实现不确定性、高收益性、时效性等,其保值、增值的形式表现为产权保护、持续研发、产业化等等,因此不能照搬照套有形资产管理办法。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工作流程,制定产权确权、价值评估、作价入股、企业创办等系列制度、建立独立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工作人员聘用、激励、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促使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

2.5推行资产标准化管理,建立科技成果优质资产筛选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科技成果的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就是一种优质资产。通过专业的、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优质资产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升值。从科研立项开始,将先进性、成熟度、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等纳入资产管理标准体系,以高收益、产业化可行性等指标作为优质资产的最终评定目标。对于科技成果则从市场需求出发、技术成熟度、产业可行性等方面制定标准进行筛选,建立优质资产资源库,引导资金投入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对于成熟度不高、市场需求不旺盛、产业前景不明但有较大发展空间或潜在贡献的成果以及阶段性成果,通过储备进行保护,进一步的包装和熟化等。

2.6树立资产经营管理的观念,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是资产的使用、处置过程,要以资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按照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激发资产原值采取商业手段取得收益的最大化,而在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科技成果要有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需要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

(1)高校很多科技成果因为缺少资金无法转化,成了闲置资产,围绕科研成果的转化链完善资金链。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利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理调配,盘活这些长期闲置的无形资产,发挥其最大效益。

(2)通过设立技术期权或股权,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篇3

作者简介:杨红玲(1979-),女,湖北随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广东 广州 5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课题“职业化视角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三维体系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JG201241)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01-02

“绩效管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类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主流方向。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顺利地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接轨。而传统的“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按照学科体系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不注重具体操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脱离社会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是以典型的日常绩效管理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创设逼真的工作模拟情景,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真正做到“学习即工作”的统一。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确定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其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严格按照该培养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应该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的相关标准。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与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佛山东芝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大量宝贵建议和意见,提出了“动手、动脑、动口”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从事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绩效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一些基本原理。同时遵循“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实践操作”的原则,要求学生掌握绩效管理制度方案设计、绩效沟通面谈技巧、绩效考核方案及表格设计等,加强学生职能训练,增加实践实习实训课时数量,从而分析提炼出“绩效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绩效工作的流程将工作过程分解为具体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最后确定教学内容。根据PDCA原则,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绩效计划绩效考评绩效反馈绩效改进,将工作过程再分解为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主要是绩效计划、考核流程、考核指标的设计和考核评估与反馈、绩效系统的检查与改进等,如表2所示。

三、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程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任务,而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高职“绩效管理”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灵活多样地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教学情境。如果教学目标是发现绩效系统问题并提出绩效改进对策,可创设某应用软件公司绩效改革方案失败原因探析的教学情境等。应该注意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具体工作过程,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教师设置了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提出了明确的可操作过程或步骤要求,并且要求学生有可见的工作成果。教学情境任务要求不应该太难,否则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基于行动导向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高职“绩效管理”课程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让学生“动”起来。其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首先,“绩效管理”课程中很多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绩效计划和绩效改进中就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大胆去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其次,“绩效管理”中有很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使其真正学会如何操作绩效管理的一些工具。比如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标杆管理、关键绩效指标设计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结合企业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案。最后,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具体掌握绩效管理的技能和技巧。比如绩效沟通这一章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绩效沟通角色表演。此外,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研讨式学习小组。绩效管理的考评数据处理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操作学习,收集考评数据记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保存等。

五、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不同于以往传统知识的死记硬背,其考核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课程考核方面,既有理论知识的测评,又有实践操作的考核。理论知识的考核要结合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实践操作考核可结合任务评价、过程考核、作业评判等多种形式评价方式,同时也要加入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如上课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分析讨论等。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考核,也注重了学习过程的考核,全方位多层次地客观评价了学生学习情况。

六、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改革,其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绩效管理”课程改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了绩效管理工作一般流程,并具备了在实践中开展日常绩效管理工作的能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加强,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密切结合实践,“动脑、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郝德芳,李宝生.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董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

篇4

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这些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但他们却一定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但如今许多高职院校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沿用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不相同,如果按照传统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会计”,能阅读会计信息。而不是“做会计”,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将来在各单位的会计岗位工作中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树立学生一种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算、分析、决算及监控等,并立足于通过“懂会计”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的教学目的。因此,对于一些具体的会计核算部分,可以适当降低难度,重点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学习和使用。财务报表分析与应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非会计专业学生今后接触的会计工作更多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应用与分析。将财务报表列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重点,应是较为合适的。

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改变,在设计、组织课程内容时,构建“以特定情境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汇总—核实—生成—阅读分析流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以完成该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焦点,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内容结构,突出对学生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调节教学方法和手段

1.引入案例教学法。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的教学重点不在于会计核算,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生成和使用,这就需要用到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图表、声音、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账表以及实物等《基础会计》课程中所需讲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3.加强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会计理论。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安排一定课时的模拟练习,以便在学习凭证、账簿、报表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在实践教学中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模拟,加深学生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方法、规则的记忆,培养学生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执行能力,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丰富教学考核方式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应努力做到使学生在考核中能尽量发挥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可采取闭卷方式,对分析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开卷方式。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变“死学”为“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的学习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发展,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答案,评分时呈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五、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师除了具备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深入会计实务工作中,通过访问工程师、挂职锻炼等方式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前往大中型企业或会计事务所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进积累素材。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

篇5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在《运输管理》课程改革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运输企业真实业务项目为依据,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并按照运输企业工作的基本流程开展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 :工作过程;教学设计;运输管理;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7-02

1 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对职业技能和其它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进行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形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1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设计

根据我系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面向的职业领域是物流运输服务领域,职业岗位是运输企业或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业务主管(或运输专员)及基础管理人员。

1.2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和训练素材的设计

课程按生产过程序化训练项目,单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发。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如课程中的“各种业务流程的设计”、“签订运输合同(协议)”、“制定货运事故处理流程”、“制定运输成本控制策略”、“车辆行车路线和出车时间表方案”、“运输调运路线方案”、“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2.1教学内容组织

为了实现上述职业能力目标,课程内容顺序按工作过程序化。能力模块及对应学习内容、学时情况如表1所示:

2.2教学项目(工作任务)设计

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如图1所示:

3 教学模式设计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之间的桥梁就是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 [3]。如每一次的教学都精心地设计以下内容:(1)本次课的能力目标:针对一次课,突出能力培养;(2)完成本次课程的训练任务(企业现场学习、小组自己总结业务流程、实训室分小组模拟演练、分组陈述、讨论、测评等);(3)教学活动流程:边做边学,先做后学的方式;(4)归纳总结有关的知识: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同时对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的引入也进行精心的设计。

4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

本课程每个学生要进行下面的测评过程。

这种评定学生成绩方法,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望。

5 结语

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此次有关运输管理课程项目化整体课程改革设计,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教师缺少项目教学经验,设计的训练项目及训练素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文静.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篇6

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市场营销学理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该课程的设置合理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成果。为此,针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课程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我国工程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有失科学。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过于追求多而细,以确保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工商管理课程也是如此。但事实上,这种设置方法有失科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过细、过窄的专业课,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很不利。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很多高校当前已经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但仍然没有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的思维受限,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改革动力不足,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三是,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针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掌握借助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学方法落后、单一。在教学硬件实施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却未得到及时更新。“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仍是主要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一。即使在新教学理念与要求被提出之后,部分教师开始将多媒体授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试图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未得到有效改善,导致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成为一种摆设,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缺乏发挥自主思维能力的时间与空间,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与工商管理课程最初设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四)忽视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21世纪的大学生,相比于与传统大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学习精神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此外,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于学习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学习特征:其一,自主性。现代大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体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不再满足于被动学习这种状态,开始追求学习主动权;其二,目的性。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满足时展的要求,不得不努力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以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三,实践性。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充分发挥知识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并且借助各项实践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其四,创造性。当代大学生试图通过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促进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但从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目前的设置状况来看,并没有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充分考虑在内,导致学生的现实需求,在课程学习过程,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形成了阻碍。为此,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革新工商管理课程。

二、工商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因而,高校工程管理课程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模拟实验教学法、技能训练法等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情景模拟这种教学方式,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而针对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或者,在讨论某个案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品表演这种有趣的方法,剖析与展示相关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案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

(二)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案例分析等新型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革新工商管理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围绕鲜活、贴近实际的管理案例展开讨论;其次,要树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与学习能力。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缺陷,促使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进行引导。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多心理特征,例如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目的性以及功利性等等。其中,既包括积极方面的思想,又包括消极方面的思想。为此,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作为高校工商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参加一些课外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在参与知识竞赛活动过程,灵活运用已有的理论。而在借助案例、体验式等教学法进行授课时,教师则需要与学生之间维持和谐的关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指点他们纠正错误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观点。在具体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全面把握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其次,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活跃、互动的课堂,秉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高效学习,促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面前,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工商行政管理人才,高校应该着手改革工商管理课程,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课程不断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篇7

[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实证研究;企业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6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运用Excel软件技术提升大学生管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编号:SD2013JGXM-79)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7)2号)文件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通过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各种措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合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以及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任务和趋势。

201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 《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 (教改[2013]1号)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教学方法所形成的教学范式会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程序及其基本结构,不仅反映了教学活动参与者对待“教”与“学”的态度,而且直接决定了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进而极大地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学改革需要教学方法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层面的操作与检验。

一般所谓的传统教学法,即目前教学实践中普遍运用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在较短时间面向大量学生呈现较多的信息,但也具有明显的缺陷,即师生之间缺乏对等的沟通,不仅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较为被动,不利于其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构建,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对这种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也日趋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就包括对项目教学法的引进、研究和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当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靠的是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传输。因此,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了三个方面的改变: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将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强调学生作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一角色和作用,而相应地,教师的工作则转变为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提供者。在具体实施方面,项目教学法以学科教学内容中若干独立的教学项目为载体,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在具体的项目任务当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制定计划、自主学习,直接参与、实施和评价项目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并提高其团队协作、技能操作、获取资源等各方面的能力。

自19世纪上半叶起,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应用与研究。近几十年来,又成为国外教育改革的关注点,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课题和实践也迅速增长。其中,在文献方面,以具体教学设计的应用型研究居多,且主要涉及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方面,不仅有关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较少,而且缺乏教学效果的实证性研究。有研究曾纵向比较了学生对教学改革前的传统教学法满意度与改革后的项目教学法满意度,但缺乏对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同时性横向比较。

本研究同时将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别应用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两个班级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用实证量化的方法比较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过程

1.被试。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加10级两个班级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班级和对照组班级,其中实验组班级共50人,采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班级共51人,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

研究确保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此次教学前的相关水平及条件基本相当,并由同一位教师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两个班级使用相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

2.课程设计。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概论、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现代企业物流等11个部分。在课时安排方面,课程概论的教学活动共计4个课时,其他部分均为6个课时。

传统教学法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的教学形式,部分章节内容辅以问题讨论。

项目教学法在设计上主要采取教师设计项目任务并提炼、讲解重难点,学生分解并完成任务、学习重难点的形式进行教与学。课程各章的基本教学项目设计见表1。

3.问卷设计。在教学效果方面,本研究运用了两类指标,即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度。

其中,用《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对课程满意度进行测量,整体满意度以“1-10”的10点法进行评价.10为极佳,1为极差,此外,讲师、内容、教学等三个部分分别由7个、5个和7个项目组成,均以“1-5”的5点法进行打分,5为非常好,1为非常不好。量表采取匿名方式填写。其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943。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其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百分制)作为指标。考试试卷由教师自主编制,包括三类题型,即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分值分别为20、如、40,其中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相关理论或知识点的掌握,案例分析题考察学生利用概念、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统计方法。运用PASW Statistics 18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种教学方法下的课程满意度及知识掌握度进行比较研究。

三、结果

描述统计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班级,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为7.66,其中,对讲师的满意度为3.75,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为3.96,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为4.15。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学生的课程整体满意度为4.98,其中,讲师满意度、内容满意度和教学满意度分别为2.80、3.17和2.64。具体数据见表2。

实验组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78.75.而对照组班级的平均分为70.10。在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三个部分当中,实验组的平均分分别为12.00、36.27、30.47,对照组的平均分分别为12.20、33.38、24.52,具体数据见表3。

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进一步的推断统计,结果表明,接受项目教学法的实验组班级,课程整体满意度(M=7.66.SD=0,75)显著高于接收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班级(M=4.98,SD=O.79),t(99)=17.56,p<0.05。其中,实验组班级在讲师满意度(M=3.75,SD=0.34)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M=2.80,SD=0.25),t(99) =15.91,p<0.05;在内容满意度(M=3.96,SD=O.27)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M=3.17,SD=0.31),t(99)=13.58,p<0.05;在教学满意度(M=4.15,SD=0.32)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M=2.64,SD=O.35),t(99)=22.79,p<0.05。以上差异均到达了显著性程度。

在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度方面,实验组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M=78.75,SD=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班级学生(M=70.10,SD=9.52),t(99)二4.84,p<0.05。其中,实验组学生的选择题成绩(M=12.00,SD=2.50)与对照组学生的选择题成绩(M=12.20.SD =2.78)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99) =-0,38,p>0.05。在简答题方面,实验组的成绩(M=36.27,SD=4.16)高于对照组(M=33.38,SD=6.08),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t (99) =2.79,p>0.05。仅在案例分析题方面,实验组的成绩(M=30,47,SD=5,52)显著高于对照组(M=24.52,SD=6,81),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99)n4,83,p<0.05。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课程满意度及课程知识掌握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1.与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课程满意度(M=4.98,SD=0.79)相比,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满意度(M=7.66,SD二0.75)更高,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其中,在讲师、内容、教学等三个方面,实验组班级的满意度分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整体满意程度要高于传统教学法;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当中,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这可能是由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而且,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中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更为认可,对教学方式本身也更为满意。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技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主要形式。目前,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果转化率较低,可供转化的成果较少,成果转化机制不太健全等。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过程中,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必须立足于产学研合作,从转化机制的源头、过程、利益分配、服务体系等各个层面入手,提高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在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本文遵循“现状—问题及成因—对策”的基本思路,在考察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我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不足,分析障碍,给出相应的对策。

1 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模式比较、转化的政策、机制、理念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种研究主要是政府对高校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资助方式,此类研究可以提高政府的资助效率;第二种研究是针对成果提供方和有成果需求的企业双方面的利益,制定合适的政策法规,建立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促使双方合作,以此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然而,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有的是只有针对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而没有针对地方层面特点的研究,有的则是只有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相关因素问题的系统研究,而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机制。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推广模式的现状是大多数研究只是进行理论上的定性探讨,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目前,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地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良性转化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措施。当前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渠道较为简单等问题,极不利于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导致吉林省地方高校在科研工作的许多方面做得不够科学合理,比如科研导向、科研观念、科技评价、科研激励机制及科研推广平台等方面。

2 吉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存在的问题成因

2.1 吉林省的科技投入不够

和沿海城市及京津沪等发达城市比较,吉林省无论是在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支出、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等方面的产出、还是在专利鉴定成果数、科技专著、科技成果奖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

2.2 吉林省地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

现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 主要集中在:条块分割的高校管理模式不利于交叉综合研究,限制了科技资源整合;高校科技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上下传递;现有的高校科技评价、激励和竞争机制不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现有科研管理体制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到一起,大量的科技成果不符合市场需要;科研价值观不科学;当前高校人才评价缺少推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高校的科技人员不够协调,习惯“单兵作战”;利益分配机制没有建立,阻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2.3 高等学校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等学校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高校自办产业模式、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增长模式三种。这三种模式的缺点在于:(1)各高等学校普遍缺乏能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外部资源的整合,更缺乏能够实现科研成果、劳动、资本、组织、市场需求、制度环境各种要素相互综合配套的管理。(2)政府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府应对高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分担转化风险,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协调市场中的各种影响因素。(3)吉林省绝大多数高校还缺乏一种能分散和转移科技转化风险的机制,因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应有效回避而不应单纯由高校来买单,因为这将极大制约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3 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推广模式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地位,将其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自身研究特色相结合,明确定位;将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完善科研评价机制。(2)培养优秀的科技队伍。科技队伍是科技创新的长远保证,高校里往往集中了某一领域的精英,利用这些精英打造优势的科研团队进行研发,推动吉林省科研水平的提升。(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合作联盟。继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社会企业和风险基金加强与吉林省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跟踪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做到技术更新理论、产品研制在高校,具体实验、生产在企业,风险均摊、收益分成的合作之路。(4)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因为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大部分项目的科研水平与东部地区、国际有一定的差距,加大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必将提升吉林省的整体科研水平,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总之,对吉林省地方高校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的研究应“立足于市场”,“为企业而研发”。高等学校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既着眼于市场需要,又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科研成果的成熟度既要高又切合实际,成果转化也就容易实现。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ZC12089)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康敏,李斌.我国高校科技产业成果转化模式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2] 蒋文.高校科研管理视角下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篇9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而如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大批科技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入市场,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基本要素、转化环节和宏观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1.1高校科技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技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观念更新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人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技人员看来,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

1.2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缺乏科技、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由于缺乏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技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

1.3高校科技成果先天不足

高校科技成果的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科技课题自身存在缺陷。如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项目为主,主要侧重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的论证。横向课题虽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最具市场应用前景,但结果应用面过窄,针对性太强。除委托单位使用外,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自选课题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因缺乏资金,亦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另一方面是高校科技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会实用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1.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他们是完成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还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经营机构缺乏、缺乏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贸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的缺乏,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也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1.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失衡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成功转化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56%。靠国家财政拨款的26%,而风险投资仅占23%。由于科技投入尤其是成果转化资金短缺,大多数高校均没有能力组织中间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性与可行性,导致科技成果大多以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状态面市。

1.6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推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很不理想:一是对风险认识存在偏差,二是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具有时滞性。一旦当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时,将堵塞其成果转化的直接通道,导致高校将科技成果进行存档、封存。

1.7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技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技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技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科技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

2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内部环境的对策

高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生产地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合作者,承担着科学发现、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任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高校是源头,科技成果的开发,要从源头把关。当前要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创新高校办学理念

理念更新和观念转变是新时期高校科研创新的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应从“学术-技术-生产力”的办学目标着手,充分认识落实成功创业。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才是科学知识的最终价值表现。科学研究不仅要注重创新。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市场需求及社会需求,以便于社会受益、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提高。

2.2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机构

高校要创新科研管理,需要建立职权相对统一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学化的科研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责分开,理顺体制、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实现适当的分权与相对的集中管理。高校可以在“宏观引导、中间放开、微观管活”的方针下,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由不同级别领导的管理体制,各级的科研管理权力明确。责任清晰。可以尝试性地成立科研中心,这样一个扁平的科研管理机构。实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还可以建立大学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来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3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和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想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果,就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广纳天下英才。一要打破僵化的用人机制。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固定、流动相补充的开放的人才体系;二要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建立灵活的科研人员管理机制;三要打破单一的成果评定与奖励办法,建立多样化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全面发展;四要强化激励与保障机制,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激励与保障机制的强化,把保障机制放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

2.4加强跨院系跨学科的集成科研

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往往产生在学科交叉点上,同时学科的交叉又促进新兴学科的产生,正是这样的过程推动科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所以,应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结合各个高校学科特色和科研领域优势。组建一批校内、校外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实体。瞄准下一代的核心技术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若干团队进行集成研究。在瞄准国家目标组织大科学研究的同时。必须支持和鼓励一些教师开展“兴趣驱动”的自由式探索研究。

2.5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

篇10

高等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①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战略目标,②确立了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的重要地位。统计显示,“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左右,承担国家‘863’项目1/3以上,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占1/3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70%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约63%建在大学”。显然,高校在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处于辐射源的核心地位。

然而,我国高校每年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尚不足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丰富的高校科研产出与低效的产业转化能力之间的鲜明对比折射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一系列阻碍性因素,有关制度不尽完善也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一些弊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高校科技成果得以有效转化的基础性保障。唯有重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性框架,方能保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畅通,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要素与现实困境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1.价值功能的多重性

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社会职能,还是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研究知识的重要阵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新兴的产业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科研活动的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革新的生产过程反过来又可以改造专业课程或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创新,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因此,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兼具教育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功能,承担着多元化的社会角色。

2.管理界面的多层次

高校教学、科研、技术转移分属不同的运行体制,人员结构和外部关系的多层次自然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界面的复杂性。一方面,科学研究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的项目性质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宜以单一的评价机制等同视之,需要根据项目开发的进展以及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予以适时的调整;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前期开发阶段需以事业管理模式审核、协调、引导,后期转化阶段则应以企业管理方式调研、推广及服务。此外,科研项目参与主体的多层面亦决定了人事管理的复杂性,包括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以及研究生等,各个主体参与研究及转化的程度亦不相同。

3.成果形式的多元性

表现在不同的科研性质和科研项目科技开发的成果形式亦不相同,有些可能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物化为商品,有些则需要在企业等生产平台上进行再试验、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有些则以论著等精神产品形式形成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评价亦呈多元化,高校目前多以或著作出版情况为主要衡量标准,而企业则需要以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后的收益率作为评价标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不同的主体因需求目标的差异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亦不尽相同。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要素

1.科技成果转让和受让方

高等学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转让方和供给方,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集中地,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力的基础和源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受让方和需求方是企业,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实施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实现地。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向,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能力直接决定高校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速度和规模,因此,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大学技术转移平台是保证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基础和必要。[1]

2.技术转移中介方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包括中介机构、高校科技处、技术转移机构、政府参与到科技成果服务与转化过程的相关机构等,这些中介方是连接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纽带和媒介,以其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相关的法律、政策、物资、人力等支持,为高校和企业双方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并协调双方关系,一方面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产生、转移提供前期调研、产权归属、合同审查及收益分配等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交易、传递和扩展。

3.政府宏观调控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计划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参与主体进行宏观调控与导向引导,如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支持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大学科技园等,通过人才激励机制为高校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待遇、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等等。政府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和制度保障措施,为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运行奠定基础。[2]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见下表),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科技著作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并占全国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著作总量的绝对比例,高校成为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例如,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总数的70%,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达到54.5%。

但是高校快速增长的知识产权数量未能有效推动其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仍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其突出问题体现为: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高校发表理论研究成果的庞大数量来看,专利输出比例所占甚少,且高达20%的比例集中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另据清华、复旦等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虽有6000~8000项科技成果产生,然而能够签约转化的尚不及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30.5%,且只有10%的研究成果能够取得经济效益。[3]

二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由于高校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研究取得进展时急于或交流学术成就,导致技术内容公开,使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而失去获得法律保护的可能性;[4]同时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失,如对调离、退休等科研人员没有进行知识产权方面审查或签订有关协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了解到大量的技术秘密,离校后科技成果亦随之外流等。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有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涉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成主要有几部分内容: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中与科技成果转化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内容,如《民法通则》、《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二是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规性文件或部门规范性文件,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等;三是地方与科技成果转化或者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政策与法规,如《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意见》等;四是各个高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浙江大学知识产权基金管理办法》、《华侨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

总体而言,中央与地方各层级的制度规范对高校科技成果转让过程进行了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及时调整了在高校科学技术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权、著作权等问题,部分高校在政策范畴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通过不同位阶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文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已具雏形。[5]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于概括的制度供给无法满足现实多步骤、多层面运行中最基本的秩序需求,③保障作用甚微。

(二)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尚不健全

尚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现实适用中会引发产权纠纷、转让收益、分配机制等一系列法律风险,进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运行不畅,难以发挥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效应以及应有的辐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的范围有限。目前只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一部专门性法规,而其他的法律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对外贸易法》等都仅是涉及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一个方面,难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现行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的功能弱化。其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基本法律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缺失,缺乏《科技成果定价法》等专项立法,缺乏《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等技术市场管理的法规;其二,虽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科技成果权属的法律依据,但缺乏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相关规定,致使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6]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

1.高校科技成果产权权属不清晰

大量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形式上归国家所有,事实上却归单位所有,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的状况普遍存在。如有些科研项目庞大,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人数众多,致使研究周期偏长,科研资金来源复杂,主管机构交叉重叠,形成了复杂的产权关系,最终在形成科技成果时产权界定模糊。再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归属问题上,职务与非职务权属界定问题尤为突出。现行法律缺乏具体细则,且法律条款仍存在难以量化、模棱两可的因素,导致实际操作中发明人与单位对于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本职与兼职发明的成果归属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2.知识产权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重学术价值轻技术价值以及重论文成果轻技术转化的问题,且将其与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衡量体系,[7]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在动力,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核心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造成知识产权大量流失。

3.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渠道不畅,如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博览会或科技对接会等与企业洽谈合作,而科技成果展览会的针对性较强,适用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高校科技成果大多成熟性不足,需要以企业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导致实质性合作项目甚少,实际转化成功率不高。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较为落后,缺少专业的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管理的事业化色彩较重,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技术转移合同不规范、知识产权条款规定不明确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高校教师私自签约,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和技术秘密出现纠纷甚至被对方侵占。

4.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估价是一项集合技术价值、合作机制、学校信誉等多方面因素的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估依据,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和科研人员的经济利益,甚至出现经济纠纷。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市场评估体系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过分强调前期论证而忽视成果转化等问题突出,加之高校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管理队伍,在实践中,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或者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或者直接套用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往往与实际价值相差甚大,直接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制度之重构

(一) 健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等多主体多层面的复杂工程,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既包括国家层面制定高位阶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亦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自行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既包括引导规范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宏观性、纲领性法律文件,也包括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类型、主体、权属、利益分配等实施细则。

应当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核心,包含科技成果登记、鉴定、推广、管理等在内的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8]例如《科技投入法》、《成果推广法》等,明确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属性、管理制度、转化方式等,改变高校陈旧的、事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观念,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责关系,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同时,修订并完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该规定于1999年出台,需要根据近年颁布的《科技进步法》(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著作权法》(2010年)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并结合近年来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进行修订完善。在此基础上,制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细则》,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主体、权属、转让及利益分配机制均做出专门规定,使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规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1.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高校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人负责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专利的申请与维护、技术合同的管理等要合理确定高校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保证落实到人。如明确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对于外部资助的智力研究成果归属问题应着重审查;对于某些科研项目如需离校教师或学生参与,要提前与之签订一揽子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或权利纠纷影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转移应用。同时,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科技产权管理人才,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兼具科技、法律、金融等知识的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可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建立专门的资质准入制度和执业标准,实现该行业人才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或成立知识产权研究基地,为高校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2.建立合理高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其一,改革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依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不同性质分别制定评估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科学设计权重指标,促使科研人员在第一时间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其二,高校实行有效的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6、27条规定适当提高奖酬所占比例,并在高校内部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规定;在多个创造者之间还应当坚持公平的原则,以贡献业绩决定收益比例,以防止出现“马太效应”。其三,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出资设立各类基金,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项目给予政策优惠;高校还应当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设置一部分基金专门奖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并在工作业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合理的政策倾斜。

3.整合科技成果转移相关部门的力量

改变现行高校内知识产权管理事业化的倾向,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管理机构,负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运营工作;并可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专项基金或给予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更好地实现科技产权的经济效用。同时,可仿照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有益实践,④将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形成申报、评估、确权和许可的整套技术转移体系,将核心知识产权交由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集中经营管理;以地区或高校联盟建立统一的校企对接平台,建立高校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技术人才数据库,建立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和企业需求平台,注重社会或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4.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合理地确定技术成果的价格,推动当事人协议的顺利履行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如可借鉴国外以投入、产出指标为主的技术转移价值测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技术效用评价体系,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知识产权的组成要素进行规范性描述;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产出效果及其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动态评价和分析;三是以投入-活动-产出作为主线设计统计指标体系。[9]另一方面,要加快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人才,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管理办法,保证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公平、公正与客观、中立。

5.拓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

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0年底至今先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研究、政策论证、调查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企业与产业联盟合作以及其他战略实施工作的前沿性研究等,这一基地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急需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的建设,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力量的协作支持与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基地能够顺利地调配资源,为基地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配合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实证研究,加强高端知识产权研究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投产。

五、结语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个社会政策的工具,其功能导向即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的正义秩序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效益目标。[10]高校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核心基础,其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促进和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目前国家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最经济、持久、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当前,也只有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贯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始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性、持续性、稳定性的法律保障,才能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规范、有序、高效转化的良性循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生性增长和内涵式发展。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而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此可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篇1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技成果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在我国,科技成果的主要输出来源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其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资源密集地,每年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做出数目可观的科研成果,但是若要使其切实推动社会发展则需要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要素,发挥经济效益。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实现其社会贡献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加快转化速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其产生应有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对高校、企业、国家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具有深远意义。然而,能够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非常多,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障程度,相关政策的引导方向,进口影响等。本文选取了与高校、企业、政府、科技中介等四个主体相关的、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直接或重要影响的因素,研究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机理。

二、不同要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机理

1.高校自身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供应方,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决定性影响。高校自身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又可分为两个个方面,即科研人员的素质和高校的科技管理。

(1)科研人员素质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作为科技成果的直接生产者,能够直接决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科技成果就内容而言完全取决于科研人员素质。而科技成果在内容方面是否满足实用要求必然影响到后续转化过程的成功率。科研人员素质不足会导致科技成果出现诸多问题,如技术落后于市场现状、重复率高、细节模糊、商业价值低等,这样的科技成果是企业所不能接受的,这些缺点会成为成果转化过程的重重障碍,增加成果转化难度。当这些障碍不可消除或消除成本过高时科技成果将不能够成功转化。所以科研人员的素质反映在科技成果的质量上,从而直接影响科技成果是否满足转化条件。

科研人员的素质可以从科研能力和科研态度两个方面讨论,科研能力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品,例如专业知识、技术水品、实践经验等。科研态度则是考虑科研人员的主观意愿,例如科研积极性、责任心等。目前在我国,科研能力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一是在当今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如果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高,不勤于了解市场动向,及时更新旧的知识,汲取新的思想的话,做出的科研成果就会不适应市场要求,缺乏实用性和市场性;二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不能只会做研究,还应该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转化过程,才知道什么样的成果具有转化可行性,怎样使科技成果更贴合实际。在科研态度方面除了一部分直接与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以外,许多研究的初衷在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个人绩效或高校自身的科研水平排名等,因此也很容易忽视市场性和实用价值,闭门造车,做出许多重复的不能被应用的科技成果。

(2)高校科技管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影响方式一方面是通过高校与科技成果市场中的各方的关系。在科技成果的市场中,需求方是企业,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高校与企业形成合作双方、使信息流通顺畅,高校了解企业的切实需求,提供对口的科技成果为企业所用是最为直接的转换方式。另一方面高校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与激励体系也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因为高校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与激励对于科研人员的研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它能够引导激发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目前,高校对科技成果评价主要基于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与影响力、承接的项目数量与经费。而激励方式则是职称评定和颁发奖项津贴等。但是成果能否转化和应用合理评价与激励,这就引导多数科研人员只注重出科技成果而不考虑其应用性,在立项之前不经过必要的市场调研,盲目开发项目,使成果因没有应用价值而被搁置。

2.企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目前人们所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多是指把科技成果转化到有需求的企业里使其为企业带来收益。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条件引进科技成果。企业要引进新的科技成果,那么自身要有能力承担引进所必要的成本和风险,要具备有足够的财力、人力等一系列资源,能够展开各部门协调的多方面的工作来使新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由此可见,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直接决定科技成果能否进入企业。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有新技术的需求,但是受限于自身实力而不能真正执行。

对于那些有实力引进新成果的企业来说,是否引进新技术则取决于另一因素――企业的创新意识。许多的科技成果进入企业的过程都是伴随着高投入和风险,周期长,且收益很可能不会在当期实现,但是它却可以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而且企业引进一项科技成果前必然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后续流程,包括高校的科研实力、研究领域、研究进展等。所以企业只有具备长远目光,正确认识研发与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积极与高校沟通,主动寻求合作才可能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我国有一部分具备足够资金实力的在行业内占据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主要靠其垄断地位支撑业绩,所以缺乏寻求新技术的主动性。而对新技术有迫切需求的中小型企业更青睐投入小、马上可用、产出快的成果、甚至是盗版仿冒的技术,这些都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消极作用。

3.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管理作用的同时又为高校和科研机关提供经费支持,所以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都与政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在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通过保护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规范科技成果市场,从而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难免有漏洞,使科技成果被剽窃,涌现出盗版仿冒替代品,是科技成果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目前由于是以科研经费数额、发表的论文著作数量或获得奖项的科技成果数量等作为高校科研水平的衡量依据,而没有包含已转化的科技成果数量及转化后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等,致使高校重研究、轻应用,通过花费大量资源、申报项目,去换来更好的科研业绩,当然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也以此为衡量指标,从而对成果转化起到消极作用。

其次,资金投入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证和前提,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科研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个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的过程,从科技成果到应用成果,再到技术产品,最终成为商业产品的每个阶段中都离不开研发经费支持,如果资金短缺,高校将没有能力组织后续研发过程,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具体来说,目前在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的主力是政府拨款。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和分配结构在影响着我国科技成果转率。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会使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增加,这使高校注重于跟政府合作,迎合政府的需求。而政府会首先考虑对国家经济建设有明显推动作用的科研项目的市场化,很容易忽视中小型项目,从而制约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

4.中介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中介机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催化剂,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科技中介的作用不容小觑。一部分有价值的成果不能够转化为市场要素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渠道,高校不知道哪些成果对于哪些企业有价值,企业有需求但不知道谁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来衔接。科技中介通过工作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减少高校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畅通的合作渠道。科技中介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市场运作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高校科研,为高校筹措科研资金,通过影响资金投入来推动科技成果更快速低风险地转化为市场要素。

目前在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科技中介所发挥出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两点:①科技中介的专业水准不够,业务能力不足、服务项目少导致并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应有的作用,得不到高校与企业的信任与委托。②科技中介数量太少,规模小,市场运作能力低,缺少统一服务规范,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对科技中介的管理也不尽完善,使科技中介市场鱼龙混杂,对合作带来诸多不便。

三、结论

由以上可见,以上要素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若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就要从各种要素不同的影响机理出发,即科研人员注重实践水平和应用意识,高校改善对科技研究的管理方式与评价方法,企业提高创新意识主动寻求合作,政府优化投资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以求最小化各要素起到的负面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岳鹄,易露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与改革思路研究[J].当代经济,2010,(6).

[2] 刘冬梅,刘彦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