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3: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产业发展机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俨然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与更新的科学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活动如何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来重新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完善传媒经济运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项有力措施。第一,要求我们要对市场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就必须对市场有一个科学、精确的定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时展所离不开,可以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应,先进的文化可以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且落后与当时的生产力,势必会影响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生产你的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现代化水平
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媒领域的垄断问题,所以,要想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放宽市场准入,来提高业内的竞争机制,增加业内的竞争主体,推动业内企业的技术、业务水平升级,实现业内行业的重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我国的传媒行业。第二,提高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融入到世界团体中去,所以,传媒经济的发展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传媒资本,借鉴国外传媒经济运营成功经验,来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第三,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是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传媒业中的盈利行业和公益性行业科学的划分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对不同运营模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社会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传媒产业发展要有效结合高新技术,加强与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科学、有序的市场。第五,要求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即传媒经营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产业经营范围,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发行等纳入经营范围,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演艺大省,湖南的演艺市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力量强大。近年来,湖南省以“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为代表的“文化湘军”异军突起,享誉全国。张家界的旅游演艺产业,以《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为代表的山水实景演出,使湖南的演艺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长沙经常德、张家界到凤凰的文娱演艺走廊已逐渐形成。湖南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好效益地发展演艺文化产业。因此,湖南演艺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应该顺应时展需求、加快演艺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推进演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进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湖南演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包括文艺院团,以及不同级别与形式的演艺团体。长期以来,这些文艺团体都是事业编制,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并没有打破传统体制格局,去面向市场、与市场接轨。因此,湖南的这些文艺团体在近年的经济收益上,还存在很大缺口。体制的障碍、机制的僵化,必然会导致文艺团体发展的速度而停滞不前。这些困境的出现,是文艺团体适时进行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首先,创新体制、与市场接轨,文艺团体的存在价值与社会定位与市场环境的需求与认可密不可分。开发市场、占领市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主体定位,进行文艺团体的积极转型,是我省的演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其次,解放思想、合理安排人员流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刺激与调动内部人员勇闯市场的决心和斗志,让内部人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
二、服务群众,为群众带来健康、新式的“文艺大餐”
目前,许多文艺团体之所以走入困境、陷入僵局,是因为与市场脱节、与群众需求脱节严重。可以说,“墨守成规”的生存方式不利于文艺团体的长久、持续发展。离开市场、离开群众的需求,终归会被市场淘汰、被社会淘汰,导致萎缩甚至消亡。比如,湖南湘剧剧团、地方花鼓剧团这些戏剧团体单位,在市场的洪流中,目前大部分经营状态不甚理想。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种如何才能生存与延续、发展下去?只有从市场中获取生存的理念,关注群众的审美需求,对传统剧目进行改良,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挑战。另外,市歌舞剧团、省歌舞剧团等演出团体,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为湖南听众带来了许多的精神“大餐”和音乐“盛宴”。如今,这些单位在继续推广高雅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道路上,遇到一些阻碍和挫折,上座率往往不高。那么,对于古典音乐这个普通消费者在精神感受和思想接收上相对陌生和“艰涩”的表演方式,我们怎样传承其思想精髓,让音乐的灵魂真正深入人心?我想,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倾听民众的心声,知道和了解民众的真实所需,对古典作品的表现方式从民众相对熟知的角度入手,以更接地气、由浅入深的方式让民众接受古典音乐、了解古典音乐、喜欢古典音乐,才能真正走出古典音乐的困境,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关注作品革新,保护优秀人才
首先,作品是表演艺术的灵魂。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流芳百世、长演不衰。只有不断推出、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获得市场的认可与观众的喜爱,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即不应该是“曲意奉承”、粗制滥造、没有任何艺术品格与艺术修养的所谓市场“产品”,也不应该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所谓“高雅”艺术。好的艺术作品应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精华提炼与浓缩。因此,好的作品在价值取向上,应该是把审美功能与现实功能相结合,用专业、精良的艺术品质,以锐利、准确、创新的社会洞察力,能够反映民众心声、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其次,人才的保护与培养非常重要。一个完善的演出团体,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才队伍,包括演出人才、销售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等等。其中,演出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核心力量。目前,演出人才的流失与匮乏是两大问题。问题的产生,由多种原因造成。比如,对传统表演技艺的陌生与排斥,不愿意传承、学习;还有经济效益的不理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让一些传统的演艺人员纷纷转行,投向其他行业等。面对这些问题,保护好现有人才尤为重要。就保护机制而言,从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到演艺团体内部的协调与合理安排,在保障演出人才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以相配套的措施和方案吸引和调动演出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也非常重要。人才的延续与发展,培养工作不可或缺。因此,通过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演艺单位可以与相关的学校联手,进行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工作。
四、建立保障机制,做好服务工作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道路上,给予政策扶持和大力保障。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出发,国有演艺单位在进行改制后,依然受到相关财政的支持与配套政策的扶持。但是,其投入的方式应该发生改变,由之前的单一“养人”改变为“为人办事”。具体而言,即让演艺团体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主体。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政策、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把握方向,为演出团队创造好的条件,营造好的环境。这种宏观操控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激活产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建立,能够更好地服务市场的需求,进入正常的运作轨道。同时,作为各项职能部门,自上而下地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演艺文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结合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渗透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各个环节。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彼此借势、共享市场,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据调查数据显示,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的旅游接待人次达280万次,品湖湘文化、听乡村音乐,是旅客游玩张家界美景的之外的重要活动。另外,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怀旧、励志的综合文艺节目;以南岳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搭建节会、庙会和具有宗教色彩的参与性文艺节目;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湘文化旅游,组织以宣扬湖湘文化思想与精神为主题的文化节目等,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业的内涵,而且能够促成一大批文化旅游的精品项目的开发,让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因此,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市场的选择,更为演艺文化产业的拓展增添了活力。
六、提高科技手段,服务大众文化
科技的支撑与投入,必将促进演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为例,该节目通过先进、创新的科技运用手段,在电视制作的流程上为观众带来更加丰满、立体、震撼的视听效果和感官享受。不仅如此,节目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借用“P-O-E整合营销模式”,通过Paidmedia、Earnedmedia和Ownedmedia三个层面的联动,进一步激发了网友的参与互动热情,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从节目的制作效果与观众的反应来看,无疑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在演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与增强,是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国际化的不可或缺因素。那么,我省的演艺文化产业在科技的运用,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先进、高端的科技模式运用,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在科学的创新手段和核心技术层面,走在国际的前列。这些高端科学技术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标本,也是推动我省演艺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第二,培养、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以湖南卫视为例,作为一个省级卫视单位,十几年来湖南卫视能够成为全国同行的翘楚,领先同行,重要的一点在于,湖南卫视有一批堪称精英的科技人才队伍,他们为节目的创意、节目的制作、节目的经营等环节的打造,成为湖南卫视节目水准精良的有力保障。因此,作为其他演艺文化单位和行业,我们怎样以此为鉴,让其立于不败之地,科技人才的投入非常重要。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改革,让我们的演艺文化产业出现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连佳,郑良.文化产品输出模式的创新探索[J].求索,2013(7).
二、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自我诊断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海因茨?韦里克(Weihrich)教授在《SWOT矩阵》(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一书中提出的。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即通过分析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判断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最终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其中的S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0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
1.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因素。(1)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千米,南离深圳90千米,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珠三角经济走廊的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2)历史文化优势。东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是对、中国近代第一禁的爱国主义文化的传承,是对和鸦片海战体现出的东莞人、中国人英勇抗夷精神的传承,是对抗日红色文化的弘扬光大,是对岭南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产业集群优势。快速增长的经济不但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带来东莞的产业集群的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完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莞市已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4)敢为人先的制度创新优势。制度作为城市最具核心的软实力之一在东莞有着较强优势。东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很多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如创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建成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地方桥梁等。
2.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劣势因素。(1)社会管理水平不够高,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东莞作为一个拥有1 000多万外来人口的地级市,社会管理问题比其他城市有着更沉重的压力,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等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水平。(2)人才短缺导致城市转型的困难。东莞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较高,但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东莞文化还留存着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特点,小富即安,创业文化没有形成主流,对人才的重视不够。(3)文化产业层次偏低,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性不足。东莞在既无资金,也无资源的情况下,靠承接深港经济圈中“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完成初期积累,但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4)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不足。东莞市科技基础薄弱,许多文化产品由于加工手段和制作水平不高,依靠传统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引领作用有限,致使文化产品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偏低。
3.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强省,以及东莞市委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高东莞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由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东莞产业结构的改善。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关联带动性强的突出特点。目前,东莞市正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期。(3)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东莞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粤晖园、可园、却金碑亭、迎恩门、等。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将有力地拉动东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4.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1)区域竞争激烈。东莞距离珠三角地区名城如广州、深圳和香港都较近,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达,传媒也很发达。然而,东莞这座经济实力强大的极具竞争力的城市,传媒的综合实力还不强。(2)融资渠道不畅。东莞市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投入的比重相差较大,但许多行业政府投入仍占相当比重,某些行业甚至全部依赖财政拨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3)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欠佳。近年来,相比工业和城市建设工作,文化产业在决策层中研究的较少,更没有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东莞市财政虽然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但是资金量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归纳以上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尽管面临着挑战,但是更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尽管自身存在着不足,但是优势是主要的。在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不足,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东莞市的文化产业必将实现一个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确定科学的发展理念,更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给予大力扶持。
三、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有关竞争战略理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SWOT矩阵分析,从而提出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开展文化产业的普查,摸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编制《东莞文化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制定《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及时研究和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政府文化企业创新的服务、支持和引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工艺美术品、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努力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构建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根据东莞经济发展和人员结构特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扩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3.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立足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繁荣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巩固现有优势行业,有效提升传统行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活力彰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巩固优势文化产业,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东莞市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数字传输等高创意附加值、高知识附加值、高技术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4.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确定和扶持一批重大新兴业态文化产业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注重培育科技、文化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形成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落实《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产业实体进驻创意产业园区,发挥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对推进东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转贴于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全世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是,金融危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转“危”为“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
一般而言,越是经济萧条年代,公众越有闲暇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经济之危反倒成了文化之机。有声电影、无线电广播、彩色动画片、摄影技术、动漫产品等传播手段都是在经济危机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手机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等低价位、新科技的传播方式必将受到市场追捧,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传播手段与培育新型业态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刺激了人们需要感受温暖美好的愿望,文化消费也就成了人们的需求热点。******总理在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既可以拓展消费领域,也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0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人均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文化需求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不断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对应的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的比例应占到20%以上,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以上,而目前文化消费支出不足8000亿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文化消费的空间非常大。因此,完全可以把提升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生产应对危机的实用性文化产品,积极提供帮助人们精神减压的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金融危机催动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世纪40、50年代计算机、合成材料等新技术的兴起,使得美国在战后迅速走向了经济繁荣;最近一次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也有力地帮助美国从1987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着名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伴随了克林顿时期持续8年的经济增长,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科技创新已成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利器,国际社会在这方面都已经有着惊人的共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演讲时曾表示,美国有走出金融危机的信心,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仍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发明创新。中国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以我国的网络游戏出版产业为例,在新闻出版总署为增强我国网络游戏的自主研发能力而实施的“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的推动下,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研发公司已达131家,从事研发的专业人员达24768人,比2007年增长了17.8%;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总数超过286款,比2007年增长了14.4%,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研发公司,如完美时空、考试吧、金山、网龙等在2008年均推出了至少一款以上的网络游戏作品。2008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实际销售收入达110.1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了60%,占中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总收入的59.9%,原创网络游戏已经连续四年牢固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排名前十位的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中,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占据了6席,实现了市场价值和用户人数的双突破。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契合文化生产与消费领域对科技的旺盛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速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就可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和引领我国文化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转贴于
(三)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凸显文化产业优势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以创新为核心和本质的文化产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同时,因其自身对物质和能源的低消耗被视为是最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200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李长春同志也撰文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我国的经济,但也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机会,在此过程中那些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将被淘汰或被迫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向低能耗、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变,文化产业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金融危机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绵长发散的产业链亦能反向刺激低迷态势,带动经济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就业。这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的压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金融危机下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新变化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正在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国外文化企业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步伐明显放慢,竞争态势暂时趋缓,国际文化产业的经营发展出现阶段性疲软,为我国文化产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有利条件。文化“走出去”,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版权“走出去”、成品“走出去”和实体“走出去”。其中版权输出简便,但相对被动;成品输出见效较快,但受到语种局限;而在海外创办实体,实施本土化战略,则既能贴近国际社会的实际和受众,又能为我所用,能有效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目前,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文
化元素产品的兴趣正在日益浓厚,这就为我国的文化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多种形式在境外直接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使自己的文化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出台政策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文化传媒企业,尽快构建起系统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我国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就会乘风破浪,直驶蓝海。
二、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着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解决体制问题。一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积极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宏观调控。要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要对少数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它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企业,赋予它们在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中流砥柱的责任。同时,根据文化产业可经营范围,研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的文化项目和鼓励其投身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提供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最终形成以公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国有文化企业为导向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并存的文化企业多元发展格局。
(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F2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09
收稿日期:2015-09-10
一、传统产业转移理论逻辑下的产业园区发展“困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通过产业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做法。各地依托本土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园区、示范区、试验区、集聚区、工业园、产业新城等多种形式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以集聚创新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业态为手段推动园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然而,随着产业园区大量“繁殖”,园区的发展和建设也暴露出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的诸多问题。
(一)梯度转移理论下的资源配置非效率
按照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梯度的关键是创新,区域创新活动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梯度地区(发达地区)通过技术创新向低梯度地区扩散而求得自身发展,产业处于衰退阶段的低梯度地区(欠发达地区)则通过引进技术、产业而寻求追赶机会或反梯度推移求得壮大。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传统制造产业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或落后地区。遵循这一逻辑,先发地区淘汰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转移就成为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这必然会导致后发地区产业所在地的资源过早和过度被耗散,造成当地资源使用中的极大浪费和要素投入的不经济。特别在当今资源配置全球化趋势下,以往单纯依靠要素禀赋(如各种资源的丰富程度)来定位自身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发展方式,已经时过境迁,以“人口红利”实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较低“成本优势”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1],试图以成本洼地和优惠政策作为梯度承接的条件,在经济开放式背景下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一方面成本洼地和优惠政策会沦为政策寻租和投机行为滋生的“温床”,导致产业园区生态建设中的“蝗虫效应”; 另一方面跨梯度转移在经济开放背景下可能加速缩短产业园区寿命造成“空心”现象,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此外,从技术角度来看,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技术差”将长期存在[2]。尽管产业转移有助于落后地区劳动就业和实现一定的现实经济利益,但是,它无法提供推动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动力和后劲,不利于自身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很可能导致落后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层级“锁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层级的矮化和固化。
(二)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传统与现代的社会割裂
按照比较优势分工理论,地方产业园区建设往往都是以“处于优势的发达地区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 处于劣势的后发地区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工。人们习惯于从机器大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视角来解析土地、设备、人力等资源。例如,通过圈定政策实施优惠的土地政策,规模化建设工业厂房设施以及储备低廉的人力资源,再通过国家产业园区优惠政策,吸引当地园区的招商引资,这成为欠发达地区园区建设的主导逻辑。按照这一逻辑,产业分工的结果往往是在园区内发展高端、新型和高附加值产业,而在园区外部周边只能发展低端、低附加值和代工产业。产业园区的外来产业往往被视为“现代与先进”的象征,而园区所在地产业则被看成“传统与落后”的代表。传统产业往往具有文化底蕴厚、产业规模大等优势,若能获得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推动,仍然可以激发其潜力,延伸和丰富其产业链,从而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仅仅表明了区域分工的可能性,是一种静态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忽视了在动态发展中“先进”与“落后”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低估了二者“转换”甚至“倒置”的可能性,同时也抹杀了园区所在地传统产业中的创新潜质和文化认同功能,导致外来现代产业与所在地传统产业的冲突与对立。这种园区内外有别的经济对立必然会迁移到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中,造成园区内外空间、文化和精神上的割据,园区特色和文脉不断被消逝和瓦解,变成以“现代”企业和“专业”人员为主体的产业“孤岛”,“空巢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已有研究表明,融合包容性的社会网络可以减少复杂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有利于提升经济和贸易绩效[3]。园区集群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集聚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产业园区的“蜂巢效应”。荆州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园区,其主要定位目标就是通过产业、文化、城区和生态等功能的融合发展的方式,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功能示范区,从而避免基于规模不经济的产业集聚,以及以消耗资源、能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但在这种传统落后和现代先进的对立、割裂难以消除的条件下,园区的集聚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和释放。
鉴于以上原因,学术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一是根据经济呈现出的“服务化”特征,主张将生产功能与服务功能融合发展的思路,强调以“生产业发展”为核心来优化园区服务,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和共生发展;二是从文化引导城市再生的效果或从文化创意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功用等方面,提出走文化产业聚集区或创意集群的发展路径;三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将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构建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走产业园区建设与周边城区融合发展的道路[4]。
本文认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应立足现代化、城市化背景,园区建设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的问题,而是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统筹协调,以文化创新、产业融合保持文化与经济的平衡才是当今社会现代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和主导逻辑,认知和建设产业园区不仅要从社会、经济维度出发,更要从文化价值维度思考。为此,本文以文化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价值为出发点,以湖北荆州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例,试图阐明区域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内在演化逻辑,并探索出其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智力投资的占有和配置,是一种以知识信息为资源要素而进行开发生产的经济形态。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开发新的生产要素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与日俱增,知识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阶段。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正确把握产业园区建设的内涵,揭示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和有效途径,是实现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文化创新能有效促进产业园区内部结构合理化
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视角,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不仅能催生新型产业园区业态,而且能加速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产业园区内部合理化。产业园区的新型产业(如创意设计产业)从质态上来说是直接体现创新型经济特质的产业门类,创新型经济是知识经济中对知识、技术、文化集成度最高的产业形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区价值链升级和经济发展创新都有积极的贡献,是产业园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文化创新型产业与技术创新产业之间容易形成共生成长机理,在园区的业态发展层面形成融合生长、集群扩展的新态势。尤其是在当前数字信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创新、创意通过与科技、服务业的融合与渗透,使文化的创造性在园区内被激活,催生了众多的新的概念、平台、商业模式,使得产业园区业态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此外,在现代服务业平台体系下,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园区生产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引导园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园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独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文化创意、技术革新、个、业态模式等多方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竞争。文化创新型产业不仅包含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供应链活动环节,还包含文化、信息、审美、体验等精神文化领域的要素,它主要通过“纵向联动、横向渗透”不断打破行业界限,构造“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增值”的产业链条,依托价值扩散的关联效应实现跨界融合重组,从而推动以“农业工业化、工业服务化、服务创意化”为目标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5]。
(二)文化创新有助于改变传统增值模式
基于价值增值视角,文化创新有助于改变产业园区内传统的产品、服务价值增值模式,实现以消费升级引导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园区需求结构。产品价值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它经历了由单一的经济价值到综合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形态。现代产品的价值不仅具有材料价值、技术价值、使用价值,而且包括情境体验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大量消费品的质量、价格、技术和功能同质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重点从“物有所值”到“价廉物美”,从“超值服务”到“个性体验”,逐步上升到追求体验经济的新阶段[6]。 文化创新对园区内的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文化创新型业态是一种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模式。这种以消费者价值认同和需求差异为出发点进行多样化产品生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市场需求结构,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二是这种创新性产品的消费方式与以往传统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区别,其对满足发展性、享受性需求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满足最基本生存性的消费需求,它不仅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高园区内生产制造环节的产品附加值和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最终实现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园区升级;三是在文化创新型业态的示范效应的引领下,园区内传统产业也将受到创新效果的内在驱动更加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势必加大对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品牌培育等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投入,进而提升园区内产业附加值。
(三)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园区内外融合和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园区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化创造了用于满足人类文化生活需求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平衡利益分配、调节社会生态和促进文化心理融合的特性。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滞后,这些地方推进园区发展更为迫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也更容易急功近利忽视文化功能建设,如在园区建设中热衷于资源盲目开发和圈地造城,忽视当地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入园标准过低,盲目引进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产业;在城区建设中过度依赖传统工业化推进园区建设等。其直接后果将导致园区“千区一面”、缺乏特色和“孤岛”效应。从最终的社会效果来看,这种重“器”轻“文”做法的最终将导致现代园区与周边城区在空间、文化和精神上的割据,酿成了一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与此同时,文化创新的价值日益凸显,其在推动园区、社区文化融合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等各层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能够营造学习型成长发展的理想环境,创造更为广泛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有利于扩大信息、知识共享的载体与范围,易于形成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园区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园区的包容性与亲和力。它对于提高城区居民在文化消费和体验中的文明素养、满足精神心理需求、改善与优化生存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弥合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二元分裂所带来的精神家园失落感和心理伤痕、增加生活幸福感、形成新的价值依归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园区的人文素养、文明水准将随着文化及产业的创新发展而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及集聚各类高级生产要素的能力也由此得以持续增强,详情见图1。图1产业园区文化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三、荆州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布局及制约
(一)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和产业布局
继国家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湖南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2011年12月20日,湖北荆州地区获批成为中部第3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荆州示范区是湖北省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示范区的建设是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壮腰工程”,有利于推动荆州等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同时也是中部地区园区建设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提供“样板”和示范区。
按照“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指导理念,湖北提出了“一主四区”的产业布局,即以荆州市为核心的主体区,天门、仙桃、荆门、潜江为辐射区,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复合运输通道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带。其中,荆州市中心城区是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聚集区(一核),石首、松滋、公安、洪湖、府场、监利、江陵则形成七个区别定位的集中示范区(七区),即“一核七区”产业布局。根据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的范围为东到南北渠,西至引江济汉渠,北到海子湖风景区,南至长江,面积达480平方公里。按照中心极化的战略,将以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市经济开发区、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培育中心城区职能,引导产业与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从示范区总体布局来看,园区建设规划充分考虑了本土的资源要素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如土地开发潜力大、综合交通条件好、水利支撑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工业环境承载容量大等),在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态势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及工作重点,体现了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特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荆州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诉求。
(二)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远景目标和制约因素分析
荆州地区虽然经过实施“工业兴市”和“壮腰工程”等战略已经实现了较大发展。示范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2014年,荆州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快于全省。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连续2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7]。
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随着荆州示范区建设的展开,一些关系到示范区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定价权的产品很少,园区绝大多数产业处在过度竞争的行业,且市场占有份额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重“园”轻“区”现象较为明显,过于强化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而忽略了园区内部与外部的文化融合与互动,造成了园区“孤岛效应”和“文化割裂”;三是“域聚链散”缺乏有效的产业协作配套,造成园区同质化、“空壳化”,园区的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四是园区低端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附加值低,致使园区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农业发展产业化、专业化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有效分工与合作,导致园区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五是往往急于求成,企业入园层次较低。盲目引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而忽视了转移企业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园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8]。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示范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使示范区实现“三区一极”的发展目标面临着严峻考验。
荆州示范区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四化”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推动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发展的“新增长极”。根据这一目标,在未来的发展规划期内,荆州示范区产业将面临着从低端加工制造向新型工业化阶段升级转型的任务。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该区域经过近十年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条件,具有相对的成本洼地优势和广阔市场空间,已经具备了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型产业和附加值高的生产业的条件。但是,目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推行的“GDP至上”、“园区万能”的指导观念和重“壳”轻“核”等急于求成的作法,容易导致空间壁垒,形成独自为营的发展态势。由于园区内产业种类繁多,产业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
此外, 在短期行为的驱动下,通过降低园区准入条件来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虽然能够顺利实现园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但由于园区低端产业比重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有效分工与合作,即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也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综上,示范区建设在获得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能否找准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效能地承接产业转移,如何培育附加值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特别是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社区的跨界合作形成“产、城、文”融合发展的局面,就成为破解示范区发展“困局”的关键。
四、以文化创新推动荆州示范区建设的“构想”
文化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正在世界范围兴起,它通过文化、创意、技术和经济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创造和运用智力资本的能力,正在迅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文化是最难仿造和替代的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基于文化的优势才是可持续增长和最根本的竞争优势。荆州示范区要突破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注重优惠政策向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转变,注重从园区功能组合向文化创新、延续城市文脉和保持区域特色转变。
(一)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
荆州通过示范区的“三区一极”的发展定位,已经使得产业园区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俨然成为带动湖北乃长江中游的产业新城区。城市的核心具有六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的结合,即文脉功能和历史价值、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精神功能和艺术价值、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使用功能与物质价值,以及经济功能和再生价值。因此,荆州示范区建设应该以文化、产业、城区和生态融合发展为指导,推动产业园区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实现“产城文”融合发展的局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树立融合包容发展的理念,打造示范区文化品牌价值体系。荆州示范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一直以来都享誉湖北,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集聚带,这种荆州文化的“双元性”具有很强包容性特征。示范区的建设一方面要承载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本土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包容吸纳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只有将荆州本土文化中的优良基因融入园区建设,在吸纳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本土传统文化,才是示范区建设发展取之不竭的活力之源。因此,示范区规划建设要从文化定位、文化识别、景观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各层面来构筑示范区的文化品牌形象体系,形成一个开放、有序、高效、协同的园区文化生态系统。
其次,要树立文化服务创新引领的理念,构建现代生产性文化服务体系。目前,示范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比重过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突出的创意性、广泛的产业融合性和关联性等特征,增加文化服务定在园区产业中的比重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生产性效率。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产生新创意、新产品,与其他服务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新业态、新型产业组织体系和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向传统加工制造业供应链各环节的渗透融合,诞生了以“轻型生产”、“弹性生产”为特征的新兴业态;另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以“中间服务”的形态来满足生产性需求,在实现自身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渗入一定的“文化”或“创意”要素,从而增加了供应链各生产环节投入的附加价值,延长了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价值链。
第三,要树立文化资源整合的理念,构建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体系。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中,出于政绩考虑往往偏重经济对地方财税的贡献,而对产业开发的整体性、当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等长远价值考虑较少,导致资源浪费和产业发展后继乏力。示范区建设的本质上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区结构的合理化变迁。对文化价值内涵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和扩大溢出效益,可以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联动发展。为此,示范区建设要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重点,以有形产品为基础,以附加产品为支撑,包括土地、产业、基础设施与环境、人文精神等多种要素。在整合园区现有文化资源和创新的基础上,要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融合性和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新型产业,实现文化创新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要依托示范区内现有成长性好的现代加工制造产业、科技创新型产业,大力支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研发设计产业基地,重点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如IT、金融、影视制片等)入驻园区,形成全区良好的创造和创意氛围。
(二)由“生产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型
在现代化生产加快过程中,生产速度与数量的加剧同资源供给与环境承载逐渐呈现出对立与矛盾。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下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更多的污染物排放。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制约逐渐增大,国际社会和国内对产品环境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本身的日趋严重也使得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可归属于产品隐形生产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园区产业的长远发展。而文化因素的注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之一,文化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园区发展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从文化角度促进园区产业转型,既可以提升产品内涵与附加值,又可以兼顾环境问题。文化的注入,使得对产品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局限于其数量和显性成本,而更多地在于其附加值和内涵的比拼,因此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会减少。所以,在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园区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业经济内部,还应该从文化、知识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把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使文化经济成为助推新型工业化的新动力;将文化因素注入到传统工业中,用文化含量代替生产数量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企业生产效益。
(三)由“制造园区”向“创造园区”转型
园区建设在强调文化创新的融合作用以及文化服务产业、服务社区的理念(即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园区制造业本身的创新作用,即由“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转型。目前,加工制造业仍然是示范区的主体产业,园区大多数企业在生产、加工、组装、包装和营销等环节大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仅在技术上植入文化创新元素的广度不够,在融合的深度上也缺乏创造力。随着外部资源、环境压力和业内创新竞争的不断加剧,园区正面临着从“制造园区”向“创造园区”转型的迫切需要。
一般而论,发达地区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向外转移,而把处于研发期、成长期的产业留在本地,产业转移将对承接地(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落后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着眼于引进处于研发期、成长期的产业。一方面要加大文化创新与传统应用技术的嫁接融合改善优化传统要素投入结构,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知识创新要素投入强度,形成以文化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知识、创意、人才等软实力的贡献以取代土地、劳动、金融等硬资本的制约,优化区域要素结构。总之,为了避免总跟在发达地区的后面,落后地区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化。为此,荆州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承异( 创造产品差异化,获得市场生存可能) ――承益( 通过产品创造市场效益获得盈利) ――承艺( 融合新技术创造新技艺或者创造新模式) ――承义( 创造新知识、新价值) ”四个层级的产业及文化创新发展路径 ,实现从“低价值”、“园区制造”到“高价值”、“园区创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齐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4(1):399-411.
[2]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6-178.
[3]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62-66.
[4]胡洪斌.区域产业园区化发展的预见与构想:以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216-226.
[5]钟晟,徐刚,邹鑫.文化创新促进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209-210.
[6]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6-35.
[7]黄巍薇,刘娟.2015荆州工业如何发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与剖析[EB/OL].(2015-1-28)[2015-03-28].http:///action-viewnews-itemid-193023.
[8]李佐军.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
Logic and Strategy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through Cultural Innovation:
Example of the Sample Region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in Jingzhou of Hubei Province
CHANG Jing, XU He-xian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57-04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7月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建议》(简称《实施建议》),对广东省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了广东省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建设,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的决心与信心,标志着广东省文化发展迈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以《实施建议》为指导,结合全球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认真探讨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在新的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的历史使命,以期为广东省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的诞生是社会文化经济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概况
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以高科技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内涵,集研发、制造、交易、运营为一体的产业,是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物,形成以产品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动漫内容创作、人才培养、会展、终端场所经营、产品销售与经营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产业链,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消费群体,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1.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人们的消费方式将由物质消费向文化消费过渡,社会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娱乐型转变。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目前,美国人们已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有2/3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这表明发达国家进入了休闲娱乐时代,花钱买快乐、买体验,从而获得精神上满足和抚慰,成为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据普来斯特豪斯预计,到2011年,仅主题公园的消费每年将稳定增长5%,产值将达到286亿美元;在未来5年中,亚太地区游艺业市场将以5.5%的增长速度递增,将为全球游乐市场带来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 000美元,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明显提高。从2006年开始,国家文化部正逐步调整电子游戏游艺业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开放电子游戏游艺文化市场,批准了上海、成都、中山、珠海等内地多个城市为加强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城市,2009年,第一批发放牌照10 000张。如果我国继续开放更多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城市,游戏游艺软硬件产品的需求将持续递增,其市场容量将越来越大。按照普来斯特豪斯的调查,大多亚洲地区的增长主要动力来源于中国游乐休闲业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11年将会一直持续增长8%以上。
作为独具文化娱乐和精神体验功能的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动漫产业的下游产业链环节,迪斯尼产业模式就是其代表。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由生产型主导社会向消费型主导社会过渡,动漫产业逐渐成为继通信、IT产业之后的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2005年全球产值超过5 000亿美元,已成为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国的第一大产业或支柱产业。从2004年开始,我国积极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先后批复了多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援引相关协会的评估,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市场的年需求规模至少为600亿元,2009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动漫游戏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增长。
2.产业不断延伸
在媒体革命与市场的作用下,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正日益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成为科技创新与休闲娱乐的结合体,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把文化内容与文化符号渗透入电子游戏游艺产品,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大众获得心理释放、娱乐愉悦和身心体验的独特资源,使其焕发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文化化;另一方面,运用增强现实等高科技手段,丰富人们的娱乐形式,提高文化创意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工业化方式把文化创意进行大量复制,生产传播,实现文化产业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垄断着世界电影与游乐市场的美国,把电子游戏游艺产业作为国内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日本,以及世界网络游戏产业最发达国家之一的韩国,就始终将文化创意作为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巧妙地将高科技与文化创意相互融合,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令消费者应接不暇。
根据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的“微笑曲线”,科研、娱乐场所经营环节的附加值最高,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为了突破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偏重于设备制造和小型娱乐场所经营的低层次产业形态,提高产业附加值,国内业界正在学习美国、日本、韩国的先进行业经营理念,延伸产业价值链,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向产业链上游、下游伸延,积极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迈进,从设备生产迈向市场终端经营,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营或合作经营方式开设主题乐园,通过主题乐园带动房地产、娱乐、餐饮、商业等关联行业发展,有效地延展品牌价值,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对提升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影响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以高科技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内涵,集研发制造、交易、运营、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求我们的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多姿多彩,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与审美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们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其文化消费的目的与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独具文化娱乐和精神体验功能的电子游戏游艺,成为被追捧的文化消费方式。从迪士尼中我们不难看出,游戏娱乐是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动漫文化为内涵,以人为本,根据心理释放原理与审美取向,创造出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娱乐方式,建立规模宏大的游乐园,营造迪士尼文化家园,逐步完成从娱乐到文化渗透的全过程。
2.“阳光、时尚”的游艺游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修养
“文化竞争力,本质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素质”。一直以来,电子游戏机被社会称为“电子海洛因”,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的“脏、乱、杂”已在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社会舆论对电子游戏行业存在较大的偏见。随着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子游戏游艺市场的管理行之有效,人们逐渐改变了这种偏见,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阳光、时尚”的娱乐已成为主流,甚至成为教育的有益手段,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亲子等电子游戏游艺产品层出不穷。我国文化部于2006年毅然推出在上海、成都、中山、珠海等四个加强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管理的试点城市,电子游戏游艺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从源头抓起,加强电子游戏游艺内容的审核,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建立有效规范的经营秩序,营造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修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市场环境。
3.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软实力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层面的认同,而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因此,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动漫产业的下游环节,在美国,以迪士尼为代表,以电影―发行―游乐园为动漫产业链基本主线,以游乐为核心,拉动了出版、旅游、演出、文具、服装、玩具等产业的大发展,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长,加工层次深的完善的动漫产业链,成为美国文化产业中最为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各相关部委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动漫产业热潮空前高涨,但由于动漫产业链的脱节,时至今日,中国动漫仍然在低水平、浅产业化阶段徘徊。以杭州为例,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动画公司是从20世纪80年后期的动画加工企业发展而来的,其余大部分动画公司是在国家近几年大力扶植下发展起来的。缺创意、缺资金、缺运营”已成为动画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大难题,特别是如何综合运营解决动画产业链缺失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游艺游戏产业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培养出中山金马、中山世宇、中山金龙、深圳华强、广州华立等知名游戏游艺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完善的生产供应链,实现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较大规模的研发、制造、交易、游乐场经营、游乐园经营的发展模式,初步显现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潜在动力。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提高国际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力和竞争力,增强国际文化话语权。我们知道,进行文化交流,一要吸纳的兼容外来文化,二是向外辐射民族文化,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平衡”。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沉淀,应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竞争力。目前,我们不仅面临严重的“文化逆差”问题,还面临严重的“文化安全”问题,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也只有走出去,在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中,保持民族性,增强话语权。要走出去,就要深刻地认识国际文化市场的变化,要有相适应的内容题材与载体。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电影为载体,向全球实行文化输出,至80年代,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的普及,日本开始以动漫为内容形式,以电视为载体,实现文化输出。在国际社会向发展型、享受型、娱乐型转变的今天,作为独具文化娱乐和精神体验功能的电子游戏游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它将成为我国的文化出口的新途径。
二、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山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现状
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游乐设备设施制造业已逐渐成熟,制造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各类游乐园(场)的需求。中山市现有游乐设备制造厂有30多家,每年为国内国际游乐园(场)提供约3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游乐设备,成为我国游乐园(场)提供游戏游艺设备的主力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游艺设备出现在国内游乐园(场),中山市的金马、金龙、世宇企业,都是国内业界的龙头企业。
1.发展稳定快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山市的电子游戏游艺产业虽然几经起伏,但总体趋势是持续向上、健康发展的。2008年建立国家游戏游艺机生产基地,当年12月,金龙(国际)正式成立,打造亚洲最大的电子游戏游艺产品交易平台,2009年建立国家级电子游戏游艺教育基地,同年,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会落户中山市。目前,中山市已形成的60多家游戏游艺企业的产业集群模式,年产量从2004年的8 700台(套)发展到2008年的25 300台(套),增加了1.9倍,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山市游戏游艺年销售总值达20亿元。 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了多家年产超亿元的企业,中山金马、中山世宇、中山金龙及中山智乐,已成为我国游戏游艺生产知名企业。
2.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初步形成“产、学、研”发展模式
近几年,随着游戏游艺产业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逐年加大,主要集中在有限元分析、动态仿真、游戏引擎、人机交互、目标跟踪等领域的研究。2007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与中山市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联合建立游艺游戏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游戏与动漫原创;2008年,中山市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成立了金马高科技游艺设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光、声、电、影视一化现代游戏游艺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已成功开发出多款新型游戏游艺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年,中山世宇宙成立中山市游戏及其开发运行设备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心已动漫创作、游戏引擎开发、光机电一体、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为研究重点,目前,有技术开发人员200多人,掌握了3D游戏、动感游戏平台研发与游戏设备检测控制等多项关键性技术。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山市电子游戏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革命时期。
3.游乐设施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质量管理逐步规范
随着国家对游乐设施的制造许可、设计审查、检验试验、使用维护保养等环节的监管措施的不断规范,企业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中山市游乐设施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逐步提高。特别是国家把游乐设施列入特种设备范畴进行管理以来,企业对质量方面的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4.实施全球战略,外源经济特色明显
首先,中山市各电子游戏游艺企业积极参加国际行业会展,凡是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性行业会展,都积极参加。为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会展,2009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山市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会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次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如世宇公司与世界行业巨头日本sega、namco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或销售合作,在加拿大、香港建立了游戏游艺开发中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金马公司与包括美国、日本、比利时的国际著名游艺机公司建了合作关系,智乐公司早在2002年已与韩国企业合作,制成有卡通动画的摇摆机。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使产品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大量销往包括美、英、日、意、澳等发达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当部分企业的出口比例达到30%以上,一些企业甚至达到80%以上。
5.逐步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主题乐园经营一条龙的文化发展模式
相当部分企业已经从单一的生产转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游乐场、主题乐园经营一条龙,并且逐步从品牌建立向品牌经营、品牌输出发展,显示出可喜的发展趋势。如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2005年自主投资、设计、建造了国内首家真正具有儿童文化主题的广州市儿童公园项目,取得了轰动效应;2009年建造中山长江水上乐园。公司还先后完成了太原迎泽公园儿童游乐园、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主题游乐园、顺德嘉信史努比乐园等一批现代主题文化公园的策划设计和设备供应。世宇实业公司自营或合作兴办的世宇乐园,已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等沿海发达城市以及国外的加拿大多伦多等地开设了30多家分店。中山振辉在本土拥有13家游乐场,并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发展100家。
(二)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目标
结合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定位,提出产业总体目标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由“中山制造”向“中山创造”转变为核心,以开发新型产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以安全、节能、健康、美观、高质量、高档次、多功能为发展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整合行业优势资源,促进动漫电子游戏游艺产业链的形成,创造一批全国名牌产品和品牌经营模式,培育、扶持、发展优势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国家级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基地与教育基地,打造国际性电子游戏游艺产业会展品牌,大力提高中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使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成为中山市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
三、扶持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的意见与意义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7月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建议》,对广东省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了广东省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广东省文化建设的七大重点工程,标志着广东省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程。
电子游戏游艺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并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游乐场、游乐园连锁经营的产业模式,是广东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广东省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突起的一支生力军。积极推进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广东省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有利于建立有效规范的经营秩序,营造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素质修养,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市场环境;有利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新时期的民族文化优秀品牌,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让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文化话语权,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中山市的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关怀和领导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未能符合广东省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有待改善,复合型高级人才匮缺,高端技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深层次的产业模式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广东省各级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加快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的步伐,为广东省乃至我国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目标定位
第一,瞄准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前沿科技与发展导向。了解美国、日本、北京、上海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技术战略和最新发展趋势,了解他们的重点技术是什么,在这些重点技术方面,我们国家、我们省发展的现状如何,有哪些企业和公司在做,瞄准目标,查找差距,提高科技能力。在文化产业发展导向上,涉及到文化产业是通过技术的创新来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利用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推出新的文化业态等问题,我国基本都是科技导向,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日韩等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则是内容导向,根据文化产业内容的发展需求去引导科技创新。我省应瞄准文化产业技术前沿,抢占文化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打破文化与科技之间的传统部门界限,将文化产业部门的科技需要纳入科技发展整体规划中,同时重视文化内容的挖掘、开发与展现,重视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创意,因为没有科技,很难形成高端文化业态,而没有文化,再高超的科技产品也只是空有一副躯壳而已。第二,提高文化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目前,国内外成功的文化企业均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其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增强竞争力、开拓新领域,如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自主研发拍摄系统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原创动漫实现了动画无纸化、规模化生产,《熊出没》进入国际市场。相比较之下,河北省成立了文化产业园、动漫基地等,在文化与科技结合方面,主要是科技化的文化产品,也就是多以利用科技、文化网站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建设与传播,如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进行河北文化的宣传;而文化产品的科技化程度,即通过提高文化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来提高其质量与占有市场,这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第三,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
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方向体现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上,它主要特指的是通过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模式,其好处是数字内容可以对传统文化产业链进行延伸,比如现在从图书到电视剧、电影、动画、游戏,它都可以实现延伸,也就是说所有传统产业都可以加上数字化的色彩,而且一旦实现数字化,会大大加速品牌的形成并扩大知名度,曾经利用3D技术改编的经典电影一度占据票房冠军宝座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而某些游戏品牌的成功又提醒我们注意另一种产业链延伸模式,这些游戏不仅适应科技发展成为热销的手机游戏,也是全球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一般有庞大的产业链,包括玩偶、服饰、书籍、饮食、主题乐园等。而河北省的文化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文化产业虽已发展但速度和质量都亟待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面临挑战;河北文化产业的衍生品,单就动漫产业来说,远未跟上动漫业的高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三、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
1.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双重化”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内容产业、传媒与平台产业、延伸产品和一般文化制造业产业三部分。其中,内容产业主要体现了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是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如日韩等国就非常重视文化内容与地位,以内容为导向,根据内容的发展需要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传媒和平台产业则获利较多,而且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需要注重转型与创新,所以目前我省文化产业中的科技运用主要集中在平台建设上,但是随着平台产业的技术支撑不断进步和发展,势必会出现文化内容上的弱化现象,因此不能因为平台发展而忽略内容产业的发展要求。为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和世界发展趋势,应探讨“双重化”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内容和平台的统一,即内容和平台并重或同步发展的模式。
2.重视文化产业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现今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大多秉承一致的观点,即提出并非只有推向市场的文化活动才属于文化产业,强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我国2012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对此也有明确界定,既与国际一致,也符合我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文化资源不胜枚举的河北来说,还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处于可听不可看的状态,开发与保护等各环节还十分薄弱;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大量的优秀文化资源或者处于原始的待开发状态,或者目前已经开发的也多是初步的、浅层次的,难以形成文化产业规模,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河北省来说,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的文化活动、文化资源,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运作和经营性、开发性整合,更要重视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但是再利用不当可能会有损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应抓住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的机遇,实现文化遗产从文化文本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实现优秀文化的信息化展示与保护,发挥科技对自然、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99-05
“招商引资难”是困扰各地政府和开发区发展经济的首要问题之一。可以将“产业链招商”理解为一种在整合当地产业资源的招商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但从国内资料文献的查找回溯中发现尚未对“产业链招商”这一模式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和理论高度的全面把握;在实务界乱打“产业链招商”牌子,恶性争夺招商资源现象屡见不鲜。探究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的概念及三者关系,既是对产业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对实务界也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基本框架及产业集群文化
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过他们关注的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而对于“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型组织模式,成为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组织形式。关于产业链的概念,在国内有多种解释版本:李仕明对产业链的定义是企业经营要有好的“上家”和“下家”,即上游――中游――下游;杜公仆认为产业链是构成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郑学益的理解是产业链就是以优势企业和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并以之形成这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等等。关于产业链内部结构及框架也有诸多说法。其中为大家所熟知并基本认同主要有两类:
一类观点认为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理解产业链的结构框架。从微观层面看,产业链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即“增值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向内流通(库存、经营等),向外流通(加工、销售等),服务(安装、修理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每项活动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中观层面则是企业之间要素的供应链,即从最初供应商到生产过程中的购买商再到消费者各环节。宏观层面是产业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联结构框架。
另一类观点认为应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的依赖强度把产业链分为四种结构:资源导向型,即供应商把资源供给龙头生产商,龙头生产商对该资源依赖程度高,供应商占控制地位;产品导向型,与资源导向型恰恰相反,龙头生产商占主导地位;需求导向型,供应商和龙头生产商相互高度依赖并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产业链中断后对准的损失较小则该企业占控制地位;市场导向型,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二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任何一方的退出都不会影响另一方利益。
上述两类代表性观点的理解各有侧重。前一种观点从产品链和价值链两种角度透视产业链。从产品链角度看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可以理清产品链上的各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从价值链角度则为研究产业链提供了足够的想象和可供发挥的空间。而后一种观点则是从寻找产业链核心企业,即从“链核”开始着手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依赖关系,探讨如何依托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带动和繁荣产业链并形成域的整体竞争优势。综合以上两种结构框架对产业链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对产业链概念的理解: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或优势产品)为“链核”,在同一产业内能创造连续追加价值的一系列上下游紧密关联体的逻辑关系(相互依存关系)和时空布局。
产业集群文化则是指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外部文化现象的集合。产业集群文化包括产业集群内部文化和产业集群外部文化。产业集群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参与产业集群的上游、下游和中介平台都会伴随产生各自的文化,总体形成“产业集群内部文化”;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所需要的是自身不断地通过适应甚至是对环境的一定改造。这种在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自适应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称为“产业集群外部文化”。
(二)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中的应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重要技术指标。“产业链招商”是近些年很多地方宣讲得多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招商模式。从产业链招商的本质来说,实际上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和领域,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促成大量上下游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并在内部形成强劲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招商促进系统方法。
产业链招商的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三个角度来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外部规模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条件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价格优势;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建立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并进一步稳定了上下游客户关系;从技术经济来看,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传播,实现创新等。
就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而言,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地方政府运用产业链理论在对当地产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基础上,明确招商引资产业方向和招引企业的类别;对被招引企业来讲,可以厘清自身对于产业链的作用及地位,充分横向延伸和纵向拉伸链条价值,以获得自己更大的增值成长空间,做到有规划和有取舍的发展;招商中介机构在原有的链条基础上,发现新的价值链信息和新的产品链信息,运用专业资源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无缝补足则是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重要路径。
二、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产业集群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业性基础设施供应商等。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
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的企
业。还有,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研究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商协会等。这说明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和机构的聚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仅在单链式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相互合作,而且不同单链的企业也存在跨链的竞争和协调。产业集群内主体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集聚,而是以产业链关系为基本纽带的。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关系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就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产业链和集群本身都是向网格化方向发展的,这已经成为了基本形态。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有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两种。正式的网络关系表现为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合同形成的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设计、技术开发等价值活动中选择性地与产业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较长期的稳定关系。非正式的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经理、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彼此信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关系。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产业集群却“合而不同”,产业链关注各链环的上下游关系和横向价值延伸,这种关联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产业集群关注的是企业分布的空间位置和聚集程度,是组建和延伸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二者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
(三)产业链向产业集群的演化
学者马元柱认为产业集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规模,二是产业链,三是空间集聚。其界定明确指出了集群的优势特征――即不是企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而是基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产业集群不等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状态,只是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产业链。当然,产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结合当地创新机制、辅助产业、文化因素等,共同形成根植性的网络系统。
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和结果上的分类可以概括为:1.中间产品和配套生产少(短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纺织、制鞋、玩具等产业群。其形成机理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工社会化。2.中间产品和配套产品多(长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电脑、汽车等。这类产品生产需要繁杂的工序和众多的配套环节,即便是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需要大量的外包或外购。3.长产业链和短产业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通过有序的链整合(被动或主动)形成了产业集群。
三、产业链招商与经济增长机理
产业链招商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就其机理的研究而言,可以从外部规模经济成长空间、社会多层次结构积累、价值链增值及成本节约和创新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规模经济获得巨大的成长空间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提到外部经济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利益。他的外部经济包括了小企业群落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即我们现在所描绘和构建的产业集群概念体系。马歇尔较早注意到了企业和以企业为基础的关联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成长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产生了经济的溢出效应。应该说因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让“外部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是产业链招商推动经济成长的基本价值判断。
(二)社会资本的多层次结构积累
产业链及集群内部企业长期持续的磨合与博弈(这一点尤其在同一链条上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主导地位的变化上表现突出),以及不同产品链基于价值链的增值所带来的依赖关系的纵深交叉与叠加,让整个集群共生体越来越稳定,产业链在获得空前发展潜力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乘数效应的积累。
(三)价值链增值带来的成本节约
通过产品链为基础,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广泛参与的价值链增值过程带来了相应成本的节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空间的距离接近,企业交易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企业之间所形成的长期互利共存关系,以及由当地政府或其他链条参与者(如银行、商协会等)牵头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降低了投机风险,并通过园区在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方面带来的便利,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四)持续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持续创新效应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首先,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因为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容易形成创新需求和技术挑战,为实现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需求;其次,不同专业技术领域和知识背景的专家参与或合作进行的项目创新易于交叉产生创新成果;最后,集群内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为合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措施保障。正是持续创新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四、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理论探索招商引资新路
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招商引资,必须掌握其核心实质和基本运动规律。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招商系统工程。可以从纵向、横向和综合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产业链向产业集群演化的招商引资
1 纵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化是以一条产业链上多个环节为基础实行的集群化战略。即以产业定位和产品链为基础,当某个环节的产业(或产品)出现竞争优势时,可能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下游互动影响,并逐步达到成长平衡。如定位国内某一家高新区其产业发展目标,先要选择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作为园区的核心环节(链核),然后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产业配套建设,重组相关资源,向前加强成果研发转化,向后促进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完善链条相关活动,并通过上游链核对下游链核的触动(当上游强势时),下游链核对上游链核的推动(当下游强势时)的关联环节的转包分包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达到纵向集群招商引资的目的。
2 横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是从产品链角度作发散理解的,横向集群则是从价值链角度出发,通过对链条上相关资源的价值整合,建立和提升产业链,使之向着集群产业效率发展。根据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引进准确配比的产品和企业为主,并给以良好的发展政策支持,促成专业化集聚。链条配比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实现互利互补,产生知识链溢出效应、追赶效应。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逐步形成链条上的企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3 综合集群化
产业链纵向集群和横向集群是两种基本状态,但二者不是相互孤立的,也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粘黏。综合集群化战略兼有纵向和横向的特点与优势,适合于成熟的较高阶段园区招商发展。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于走专业园区道路和综合园区道路的阶段范式选择在更多层面应运用的是综合集群化战略。(即从纵向的产品链条和横向的价值链条两个角度同时配比与取舍)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招商引资
产业链的空间分布具有“大区域离散小区域集
(一)档案文化产品的二重性
档案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档案文化产品和服务以 获得商业利润,在这一意义上它与其他产业没有区别。但是,档案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对消费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具体行为能起到指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与一般物质产品的法律措施不同,档案文化产品的法律措施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取向存在密切的联系。档案文化产品的二重性,对于档案文化产业的法律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关注甚至仅仅关注档案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将其作为宣传教育的工具,导致了法律措施上的偏向性,特别是禁止社会资本进入档案文化领域。
(二)档案文化产品的非标准化
档案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其产品的个性化与非同质性。物质产品无论其具有多大的创造性,最终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基本标准,以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功能,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因此具有可衡量性与可比性。但是,档案文化产品的首要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并无固定的格式,因此档案文化产品从其内容角度看并无统一的标准。即使人们能够总结出档案文化产品创作的基本规律,但从法律角度看并不存在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客观标准。档案文化产品的这一非标准化特性,决定了档案文化产业法律措施的特殊性。如何保证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法律界定的一个难题。
(三)档案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
在文化产业中,无论是电影、广播电视、报刊,还是图书、音像、娱乐、广告等主体产业,其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均普遍存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版权)问题。物质产品虽然也存在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等问题,但是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没有知识产权的物质产品仍然是大量存在的。但是,档案文化产品生产者如果不拥有著作权,则可能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因此,档案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法特别是著作权法存在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实施。
(四)档案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特殊性
作为一种产业,档案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具有共性,但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档案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又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与制约,需要国家实行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保障、扶持、推动其健康发展。此种特殊的产业政策要求从法律角度加以规定与落实,从而呈现出档案文化产业法律问题的特殊性。
二、法律视角下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对档案文化产业的调整作用
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主力军——档案文化企业的做大做强。在这一进程中,档案文化企业如何妥善处理各相关主体(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广大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等)的利益关系,如何建立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将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对此,我国《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各种行政法律法规均提供了基本的规则与制度。遵守和有效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将有效地保障档案文化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合法权益,从而使档案文化产业获得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依法规范档案文化产业领域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关系
1、“依法规范”的第一层含义
首先是指在法治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和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档案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主体——从政府到档案文化产业相关主体和广大消费者,均应自觉地树立起法治观念,将各种活动与社会关系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之中。在档案文化产业领域,依法规范的重点是政府管理部门。长期以来,政府管理部门习惯于以政策、行政的手段管理档案文化事业,忽视甚至漠视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在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均不同程度地缺乏依法规范的理念与实践。因此,为了推动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档案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档案文化产业立法中,应当彻底改变原有的立法思路,从政府管理本位转向文化产业主体本位,尊重和维护产业者合法权益,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2、“依法规范”的第二层含义
立法者应当顺应法治、人权的潮流,解除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与束缚,确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文化权利和投资自由。在我国加入WTO、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法治国家进程的背景下,尊重和保护广大社会公众的合法权利与正当诉求,解除文化产业领域的束缚与限制,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无论是文化部2003年制定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各个文化产业门类,要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还是国务院2005年制定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所指出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相关文化产业”,都是依法规范档案文化产业的第一步。
在达到“依法规范”的基础上,还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当然,此种规定既可以采取正面的方式即赋予非公有资本投资档案文化产业的权利,也可以采取反面的方式即明确非公有资本不得进入的档案文化产业项目。需要说明的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档案文化产业,只是确认了社会公众应有的投资自由与权利,属于一种“还权于民”的举措,但并不表示政府对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承担责任。
三、法律视角下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
当前我国的档案文化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亟须政府通过产业政策予以扶持和促进。在当今法治时代,产业政策必须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体现与落实。基于这个意义,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文化产业领域全面发展的角度,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产业政策法律化,促进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定,既可以全面整理我国现行文化产业领域的各种政策措施,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制度化,又可以统一制定适用于各种文化产业的优惠措施,避免各个领域的各自为政。制定统一的《文化产业促进法》,再辅之相应的法规、规章以细化各具体产业的特殊性,是推动档案文化产业政策法律化现实可行的途径。
(二)规范奖励制度
将档案文化领域行之有效的奖励予以规范化、制度化,以充分发挥政府奖励在促进档案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档案文化产业的产品多为精神产品,极具个性化与创造性,是高层次、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外化成果,并不存在一种客观、可衡量的质量标准,因此难以通过法律制裁的手段来保障和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更多的只能是通过正面的激励尤其是奖励制度加以实现。而且对于档案文化产品的创造者而言,政府与社会对其产品的认可与奖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肯定,是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层次,能够对创新与创造起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作用,因此奖励制度对于档案文化产业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奖励,还可以向全体消费者传递其产品质量的有效信息,尤其是运作规范化、评价权威性的奖励对于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推广与效益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