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3: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效课堂的建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Efficient Class
ZHANG Zhonghu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 In our schoo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has always highly valued. In high school,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language courses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Chinese,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so as to learn later in life as well as other courses, study, work ready.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effect, has become the practice of many tea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hot topic.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 with its own practice, summed up the points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anguage classroom practi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efficient clas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1.1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语文学科是以源远流长的汉语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具有完备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样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小学、初中、高中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训练目标,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并不是从小学习语文到高中就不用学了。相对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汉语知识来说,我们每一个人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大海一滴,因此,在高中乃至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语文知识。通过建构高效语文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1.2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根据我国新一轮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或者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者受制于应考升学的压力,普遍存在着重视读写、弱视听说的现象。建构高效语文课堂,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在课堂上更多地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扩大阅读量,进行写作练笔,以及探究研讨等,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是占用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在高中阶段也是如此。课堂教学占用了高中语文老师很多的时间,再加上作文作业的批改,辅导等工作,使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后天的教学研究,仅仅依靠粗浅的教学经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能得到保证。建构高效语文课堂可以极大节省老师的时间,使语文老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进行教学研究,完成自身的专业发展。
2 几点可行的做法
2.1 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氛围
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师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老师可以更加投入地引导教学,掌控学习过程,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老师形成有效的互动,顺畅地进行交流,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快速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透彻掌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经历,以及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思想上的火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文中所描述的事件不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很多学生无法感同身受,没有学习的兴趣,但是文中有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学生们也大部分都知道,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点切入教学,从让学生发表对于这句话的看法来谈起,导入(下转第115页)(上接第94页)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纷纷发言,互相补充,深入思考,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对文章谈出自己的意见,本课教学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2.2 借助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提问是老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巩固等都非常方便。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也经常使用课堂提问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启发思考,点燃智慧的火花。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老师需要精心准备,从问题的设计,到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方式,都要提前考虑到位,从而达到借助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巩固学习效果,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学孙犁的《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内容简单易懂,所以采取了自学为主的方式,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问题。结果有学生问“那些妇女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我先表扬这个同学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但并不是直接回答,借着他的问题,我问“同学们先不要管她们的名字叫什么,想一下这些人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答案“她们都成了抗日队伍中的一员”。学生在思考答题的过程里,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2.3 利用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是每一位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借助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像多媒体、互联网这些技术,不仅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新颖活泼,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考虑到这篇经典散文的意境美,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的感受,借用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感受散文之美,领悟作者心境,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采用合理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个目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沉淀。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广泛阅读,在日积月累中才能实现。作为老师则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鉴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思考判断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启发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形成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坚定的意志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老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需要广大老师积极实践创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让高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志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二、“361”高效课堂模式的定位
1.从教学时间上定位“361”
课堂45分钟按3∶6∶1比例划分,文科教师讲解、引导和点拨提升的时间为30%,约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占到60%,约25分钟,剩余10%用于检测反馈,约5分钟;理科教师讲解、引导和点拨提升的时间为60%,约2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占到30%,约15分钟,剩余10%用于检测反馈,约5分钟。
2.从教学内容上定位“361”
教学内容的设计30%知识不用讲,学生自学就能学会,60%是通过合作探究才能学会,10%是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及反复训练才能理解掌握。
3.从教学主体上定位“361”
即按30%优秀生、60%中等生、10%后进生的比例,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文理协调、男女搭配”的原则成立学习小组。每组6人左右,并选择一至两名学习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4.从教学目标达成上定位“361”
即30%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能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和迁移;60%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学习内容,能自主完成作业,对知识进行归纳;10%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需要教师或学生点拨。就目标而言,30%的“基础达标”为100%,60%的“能力提升”为90%,10%的“拓展延伸”为80%。
三、“361”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坚持三大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由学生亲历、规律由学生发现、结论由学生说出,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合作、探究。
2.先学后教原则:学生预习在先、思维在先、表达展示在先,以学定教。
3.分层教学原则:结合学情,学生分层;整合教材,目标分层;作业设置,训练分层。
(二)立足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把学生推到前台,自己退到后台,让学生自己跑。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自主、合作的课堂,让学生的主动发展成为现实,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
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堂”,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三)实施六个环节
1.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前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预置问题进行自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查资料、操作等方式自学感悟。教师要考虑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自学,充分考虑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明确 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
2.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组内交流学习情况,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关注后进生,共同讨论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随后,进行小组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的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补充、质疑。
3.精讲点拨
各小组展示、补充、质疑后,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进行精讲点拨。教师在讲授中要做到:一要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原则,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自学就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弄懂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二是点评。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并适时点拨和评价。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
4.变式演练
教师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变式构造,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认识。教师可以把一些“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进一步内化知识、延伸知识点。
5.检测反馈
通过练习、总结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这一个环节注意事项:(1)检测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不能盲目照搬。(2)检测题要分层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3)检测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两人或同组完成,组内进行互阅。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点拨纠正。
6.总结预置
学生总结,反刍消化,清理过关;教师总结本节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即每节课实现从预习的完成到预习的布置的一个学科知识教学环节的循环。
(四)实现一个目标
甘: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备考要重在语文内质,回归教材。语文内质,就是语文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凭借,强调语文内质,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实施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必须把握住两点: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体地说,也就是“抓纲务本”,注重“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学科的“双基”教学要重在训练学生读、写以及分析文章的能力与技巧,这是其工具性的体现。“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只有能力提高,才能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人文性。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都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考查,而关注社会生活也是试题人文性的体现。我仔细地分析了近期武汉和黄冈等地的高三调研试卷,像武汉市的四月份调考试题,字音字形都出自于语文课本和读本,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和春晚魔术等内容被选入试题。这表明,语文学科的高考走向趋于关注社会生活,更加注重人文性。“得基础者得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做对基本题,拿足基本分”也是最基本的应试有效策略。所以,我认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大纲为纲要,注重双基教学,关注社会生活。
陈:看来,实施这种课堂有效教学,还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请问甘校长,你们是通过什么举措来保障有效教学呢?
甘:主要是落实集体备课和追求课堂效益。作为高考年龄还不满十岁的新学校,我们非常注重博采众长、集中民智。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大力倡导相互交流、研讨教学的工作氛围。我们的集体备课以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密切协作为前提,以集中大家的思想和智慧形成集体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目的。集体备课是技能优化最重要的载体,所以我非常注重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其次,我们着力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我们推崇三年备考,从高一到高三,我们都要求各个备课组重点抓高考研究,抓高效课堂,抓训练高质。特别是高三,我们专门召开教学工作会,指导各备课组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方向,特别是研究学科典型题型和学科思想,确保二轮复习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训练的高质。
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作为语文学科而言,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永远飘逸着文学的灵气,勃发着生命的激情与诗意。我不是因为是教语文的,我就这么说(笑)。我只是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通过我们诗一样的语言,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文质兼美的课本,引导学生敏锐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应首推语文课堂。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做了诸多努力,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编印了有效教学校本培训资料,并对课堂类型进行细分和展示。主要举措有坚持推门听课,打造合格课堂;开展告知听课,培养示范课堂;抓校本教研,打造个性课堂;抓工作状态,打造激情课堂;抓评价导向,打造高效课堂等。新授课注重同课异构,“先学后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评讲课有的放矢,“先改后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过,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常态课,而不是几节公开课,因为只有将每位教师的常态课质量提高上去了,我们的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的教学也就回归了真正本原意义上的教学,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陈:甘校长,那您能不能具体地跟我们谈谈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到底具备几个要素呢?
甘:具体地讲,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是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能够通过字里行间所呈现的情感或哲理使人们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并走进人们的心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穿越时空,交汇历史与现实,使学生透过文字感受文学的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广泛涉猎。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个缓慢的过程,非一夕之功,重在平时积累。二是教学定位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讲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完成从“讲师型”到“导师型”的角色转换,重在思路引导和点拨;要从“单兵作战”转到“抱团闯天下”的轨道上来,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集体备课”,这里就不多说了。教师具备了角色意识,并博采众长,那么不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面对各种学情,他都能左右逢源,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中,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并激发求知的愿望。三是教学机制的落实。任何高效都是建立在落实的基础上。语文学科点多面广,知识容量大,我们要求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及时批改”以及“定时辅导、及时辅导、个别辅导”,也就是用“三批三辅”来落实任务,确保高效。
陈:你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在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呢?
甘:这涉及到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问题。首先是不可或缺的“集体反思”。我们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重在集体反思。集体反思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如果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课后的“集体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我们的集体反思不拘泥于单一的集体活动时间。比如二轮备考的语文专题复习,课前讨论,互相问问教学进度,下节课准备讲什么,一节课能处理哪些内容,有些问题该怎样处理,这样在讨论中完成了对专题讲解的删减、补充和调整;课后讨论各自上的课,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们掌握起来有没有难度,可能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批改作业时讨论,单元测试时讨论,从而确定今后如何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与此同时一个个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我觉得这种自发式讨论比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校本培训主要是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内功,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目前语文学科有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黄冈市优秀教师2人,黄冈市学科带头人1人。而我们的校本培训就是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像学科骨干示范课、年轻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竞赛课、新来教师过关课等等,还有教学研究月活动,就是为校本培训创设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今年我们带高三的语文老师,3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就有4人,他们的教学效果都很好,这些老教师功不可没啊。
一、依托云平台空间,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
高效课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唯有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才能围绕教材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形形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抓手,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够节节攀升,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够逐步发展。在以往,教学参考书就是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焦点所在。正因为如此,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视野就会相对比较窄,教师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挖掘的深度也就不够。而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依托教育云平台中的各种空间,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育云平台中搜集与研读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从这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可以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还可以对教材教学内容有一种不同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见,依托教育云平台的各种空间,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视野更为广阔,教师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挖掘得也就更为深入细致。
二、借助云平台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情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简言之,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人数较多中学英语课堂怎样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呢?
一、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早就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给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课堂模式的设置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班级中各个小组为主要阵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二、高效课堂教师要备课充分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教师在每次备课设计导学案前,都要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整理清楚了,才可以开始备课。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学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任务。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把我们教师以往习惯性设置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学案,要求学生预习,自己查阅、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批阅学生的学案,再把学生学习过程没有解决的问题设置成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预设。预设中要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瓶颈问题设立知识切入点掌握好切入的角度和方法,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给予点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求更深入的知识。发现并找到“一点就透”的关键点,这样才能给学生自己探求新知的机会,并体验个中趣味
三、充分使用小组教学
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那么,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合作,合理分工。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小组长应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协调、激发、合作、监控、反馈”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两者应有密切联系。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更新、提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应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个体得到修正,获得新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小组建设真正激发了学生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热情,实现了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抓住了小组建设,也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核心,从而促成由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转变。在学生以小组为主要阵地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激励,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总之,中学的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想要使之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领会高效课堂的精神,而不要流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建立适合于中学英语学习的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作为在一线教书的教师,总感觉时间紧任务重,总想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务实高效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我认为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课前准备充分,潜心研读文本。
课前需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多。首先是掌握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储备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充分地预习,最后是教师潜心研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有时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并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正确解读文本然后超越文本,只有这样钻研教材,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要“钻进去”,走入文本,又要“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也往往不知不觉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仿佛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精心设计,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叶澜教授曾经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和活力,只要教师的生命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才有真正的生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美感、充满智慧。向学生提出挑战性、激励性、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这便是学习型的新课堂,这便是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大胆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三、灵活运用方法,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因此,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探索、发现、实践、体验,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学生才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反思,改进提升教学水平。
“教”的反思是指导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每学期开学后,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且要细化到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进行详细认真的质量分析,寻找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进度,改进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每学期结束,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形成书面材料,更要整理自己的反思内容,努力提高教研水平。不断地反思才会使教与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
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务实高效必定会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二、 教学内容简要――精选“核心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减法思维”,学会放弃。放弃有时是一种智慧,深入研读教材、教学内容,精选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核心知识”,紧密围绕“听、说、读、写”,用教材教,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唱好三步曲”:一是“减”: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二是“联”:根据 “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
三、 教学环节简化――设计“核心问题”
要做到教学环节简化,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集中时间,围绕重点,收放自如,提高效率。核心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文本表达方式,寻求两者的融合与平衡。《爱如茉莉》一课的核心问题“文中哪些细节写出真爱像茉莉?”解决了文章写了什么――父母之间的真爱,也讨论了文章是怎么写真爱的――通过细节,借助茉莉,表达真爱。核心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课后习题,“语文课教什么”相当程度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如《大江保卫战》一课的课后练习第4题:说说第2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道练习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课文的深度阅读,蕴含着核心教学价值,即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活动场面介绍具体。
四、 教学手段简便――突出“多读多写”
1. 多读。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心灵净化、习性养成过程。读既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手段。作为能力,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个性化”;作为手段,要求做到把死的文本读活,把繁的文本读简。
2. 多写。要多练习写作。可以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写,领悟文本表达方式;在想象中写,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在升华时写,激发学生情感;在感悟后写,深化对文本思想的理解。
五、 教学语言简洁――重在“唤醒、熏陶”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当学生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当学生思维不清、认识肤浅时,教师要“开导”;当学生思路卡壳时,教师要“辅导”。鲜活的评价语言还要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唤醒学生。
教学板书的语言,应是经过精心提炼的,符号与图像也应是精当节省的,既是概括精练的,又是准确适当的,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出最本质的联系据以设计板书,追求以少胜多、简处求丰。
六、 教学模式简约――建构“三步六环”
“三步”即预习、研习 、练习。“六环”即预(复)习反馈――自主探究――精讲点拨――练习检测――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预习: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进行自学实践的初级阶段。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挑战,激活思维,延伸阅读,感悟生活,亲近文本。我们的课堂只有坚持“预习”先行,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研习: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学习,在小组研讨中学习,在师生对话中学习。这一步骤中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掌握方法,既要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能力,也要锻炼学生表达探讨能力,既要会听,也要会讲,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发展。
练习:有效练习成就高效课堂。课堂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堂上的练习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预(复)习反馈――第一课时重在预习反馈,第二、三课时重在复习反馈。预(复)习检查反馈时间不少于5分钟。
自主探究――提出要求,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探究。
精讲巧拨――教师的讲解、点拨、引领要适时、适度、适当,突出重点难点。
练习检测――紧贴目标,精选习题,切实落实“双基”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英语老师,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建构初中英语的高效课堂呢?
一、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1、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又叫展示性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即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打造“低耗高效”课堂教学,减负增质,减量增效,尽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
2、高效课堂的本质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鉴于此,我的理解是:
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即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二、建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以严肃和端庄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为的是更好地控制课堂。一些教师希望学生对自己敬畏有加,这样才不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可是很多时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充满善意的小动作往往要比大嗓门的训斥更有效。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种潜力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现,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双方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愉悦并产生成就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2、研究学生,优化教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易于接受。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听力部分,采用激励机制。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将班级分组,以组为单位,对每个小组建立听力档案,组长记录学生的听力水平及所取得的进步,每个月公布一次,以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口语方面,每次挑选两到三个小组代表发言,使学生养成小组代表发言台前、台后掌声鼓励的习惯。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
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定,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原则,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实施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最终目的,也是我们现代教育的趋向。那么,如何建构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呢?
一、什么样的课堂为高效课堂?
高效必须实效,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教师既能教得轻松、又能教得成绩高。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它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标志:
1、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学得投入、主动、自主。听课者能看到学生“进课堂以前和走出课堂的时候发生了变化”。
2、 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这堂课下来,不只是对少数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提高,而是在整个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获,全班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3、学生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这堂课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真诚的、实在的,使学生或受激励、或受启迪,或受教益、或引起反思的。
4、课堂是“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是融洽的、有效的。这种合作既指以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也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不仅作聆听者,还要做参与者和解惑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
二、建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则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初中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3、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厚重。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4、注重小组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2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学方式是有效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农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已经被历史淘汰的教育模式,如果一成不变,故步自封,最终会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这同时并不应该否认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上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而不去引导他们自己组织问题的答案、自己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松懈状态,大脑不活跃,思维迟钝,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难度大,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沉默寡言,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教”与“学”的严重失调,这种课堂学习常态对学生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2.忽视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为了提高学习的进度,不注重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致使语文不好的学生感觉语文越来越难,从而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可以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3.教学方式落后,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改革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语文教学方式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停留在“一个讲台,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意义
顾明远先生这样说:“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对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寓教于乐,促进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可否认,学生是需要教师指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按部就班地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点,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指导,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交流、知识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鼓励同学之间进行积极地交流,因为同龄人之间的讲解可能更接近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全班的整体语文水平。例如,对一个问题教师先不要给出答案,先让小组间进行讨论,听听每个人不同的意见,最后再定出一个最终答案。
2.注重学生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解释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但是现在有学者将这句话解释为:学习并且时常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也很快乐吗?无疑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们展示。
3.多媒体技术运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对重难点的突出略显不足,运用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课件设计色彩丰富,将重难点问题用鲜明的色彩或者是其他突出的格式标记出来,同时还可以插入动画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的地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有时候甚至更具有系统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效果,不能完全抛弃。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只有促进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奥妙之处。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阅读材料不丰富的情况下,身边的所有事物便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每天都以新奇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就会发现身边的美好,大自然、人类社会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学生认真去阅读。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牙牙学语到进入课堂接受系统的教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生活中人们的谈话、行为动作几乎都包含着语文知识,学生要善于把握这些契合点,例如遇到不会的生字及时查字典,在生活中多阅读书籍报刊等。
“模块”,是指完成特定功能的单元、部件或者子程序,这本是一个信息科学的概念,引用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的理念应该厘定如下:
1.整体教学观的树立。一个“模块”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一个个具体的点:整体预习、初读课、精读课、拓展提升总结课……整体设计中的每一个点都应该表现出系统张力。统筹安排后的整体设计既承前也启后,与系统中其他点的组合发挥出超越自身强大的整体力量。如六下第七单元有《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课文,可以组成“师恩难忘”教学“模块”,从人物形象着手,在“模块”阅读中丰富教师这一形象,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比较,进而在内涵层面得到巩固和提高。
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立足于单元整体,将视线向两头延伸,以“模块”教学的理念审视教材,就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它们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教学点在整合中找到位置。这一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虽然所写人物涉及古今中外,但他们之间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认识“教师的形象”。这样,线索清了,方向感有了,教学因为“模块”的整体推进简洁高效;因为注重课文的内在关联而重点突出。课文对于学生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整体地驶入了学生精神世界,充实着学生的精神生活。
2.从课内到课外。“模块”教学充分挖掘文本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模块”的建构,冲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以课外阅读教材为桥梁,使之与课文教学有机整合,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逐步形成优势互补。
二、“模块”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理论支撑,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1.预习课。依据单元自学提纲,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主要为:认读生字、通过查字典理解字义;熟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尝试概括课文大意,列出文章提纲;完成提纲要求的字、词、句、篇基本训练;以及相关的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感受文中的重点段落。
2.反馈课。一般以一课时为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小组学习报告单”。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反馈,教师检查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感知水平、朗读能力及资料整理等情况,并让各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研究的重点,展开下一步的教学。
3.研读课。这是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但是由于文本间的差异,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横向”与“纵向”的实施策略。所谓“横向”是针对存在明显主题的“模块”来谈的,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切入文本展开教学,可以打通教材的界限,组成新的文本展开教学,达到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纵向”则是针对单篇课文间无明显共同主题或主题存在差异的“模块”来实施的,更多的是强调整体的思考与关照,具体课文教学时,仍以篇为单位承前继后展开教学。
4.拓展提升总结课。一般以一课时拓展与本“模块”相关而值得补充阅读的文本,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单元主题活动课。具体可作如下设计:其一,讨论本单元学习所得:①本单元学习得到的启示;②在以前所学课文里有没有其他教师形象;③课外阅读中你的收获;其二、设计手抄报,先在内容上筹划,可以从这样几块组织:刊首语、故事与启迪、尊师的名言警句、单元学习心语。再根据内容进行版面设计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