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建设的途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1 08:55: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建设的途径

篇1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振兴之本

(一)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培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培育企业精神,就是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全体职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以及自觉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第二,导向作用。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第四,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塑造形象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风尚,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不仅注重职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职工伦理道德的培养,用良好的企业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风尚,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建设会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对外讲求信誉、塑造良好的形象,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力量;对内尊重员工,形成凝聚人心的共同愿景、价值取向和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落后的企业文化不顾社会效益甚至以牺牲社会效益和员工利益为代价,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对外是破坏市场经济的毒素,对内最终会使企业走向衰败。因此,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长寿,长寿的企业也必定有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会使企业提高信誉,扩大知名度,占领市场

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时期,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企业信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显示了其重要价值,成为企业社会形象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企业信誉的提高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知名度的增强,重要的因素在于企业产品质量做保证,文明服务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实现目标。

企业信誉的提高,就会赢得名气,博得社会公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对企业占领市场,增加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

(五)企业文化建设,可以用良好的道德去影响社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使在私有制社会里,企业的存在也要以社会对它的需要为前提。因而,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都突出对顾客、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内容,将企业的服务观念灌输到每个职工心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主动精神。这种教育的结果,使企业对社会做贡献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和途径

企业文化如同社会文化一样,不易形成,而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绝非朝夕之功。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靠自觉的策划和培育的。而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两句口号可以代替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巨的培育工程,需要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诊断

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通过问卷、访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把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员工队伍的基本情况;通过对企业领导讲话、文件、报刊、规章制度、标准、措施及口号的整理、归纳,摸清现行管理思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要注意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企业选择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其企业文化要突显自己的特点;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要使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融、互补。企业成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与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要让影响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好的成员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带动一大批员工,从而促进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第二要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二)规划

根据诊断结果、企业愿景、内外部环境进行整体设计,使四个层面的企业文化得到统一与整合。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设计出企业的共同愿景;依据企业的属性、行业特点、企业历史特点和队伍状况,选择适当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发动群众广泛讨论,提出具有本企业特点、并为大多数员工认同、能够发挥引导、鼓舞和激励作用的企业精神;通过广泛征集和精心设计,创作司旗、司徽等,搞好形象策划。

(三)导入推广

将设计策划的文化要素逐一植入组织之中,让员工欣然接受。一是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各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并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取得他们信任,从而通过感情上的默契准确掌控周围世界,并使下属成员真正做到“士为知己者用”。二是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把一切能够增强内聚力、优化企业环境的活动纳入文化仪式的范畴,统筹开展活动。三是搞好员工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四是宣传和传播企业文化。通过媒体广告、公司网站、公司样册、来宾接待、公益赞助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公司客户群展示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信誉和影响力。

篇2

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兴旺发达和未来发展。如新西兰学者费希尔所言:“如果意识不到阅读的必要性,就会忽视阅读的各种优势,从而最终丧失在人类种族中的地位。”[1]关于阅读的意义,先贤学者已有很多阐述。关于阅读社会或全民阅读,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作过论述和呼吁,而且也已成为全国上下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阅读是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活动。阅读文化建设就是使社会阅读向健康和繁荣发展的努力。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建设一个合法的、热爱书籍的和具有浓郁的阅读文化气氛的社会,这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从而走向繁荣与富强。因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社会活动,所以一个社会的阅读文化建设也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系统工程。这里笔者就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宗旨作如下强调和归纳。

一、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

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阅读文化的建设对于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个中国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而这两方面的提高,必须要经过读书。就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早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现在已认识到了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且也认识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它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在于它哺育和输出的文化,因为这才是她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而整个社会文化的提升,只有通过阅读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这条道路,非此,都是空话。

(二)阅读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而阅读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文化的最主要的途径;第二、民族的复兴就是要增强民族凝聚力,而只有通过全民阅读我们共同的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典籍,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阅读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社会的进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而能推动这些因素进步的只有人们的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进步。社会的和谐主要表现在社会平等。一个社会的边缘人群,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认识自己的地位、经验和弱点,才能直面自己的过去和今天,造就自己的未来。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分享人类的文化遗产,缩小差异性,增强认同感。而这些都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阅读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来源是创新。而创新是一个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创新的源泉不是数理化和技术的进步,而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而一个社会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非经过读书不可。

(五)阅读文化建设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很多致命的缺陷和问题。如、环境污染、道德滑坡、心态浮躁、诚信危机、急功近利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读书。综上所述,我们引用费希尔所言:“唯有那些鼓励并支持合法‘阅读文化’的社会,才能够走向繁荣昌盛。”[2]

二、阅读文化建设的宗旨

阅读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一个多数人爱读书、有书读、能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重要内容的社会,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和开发阅读文化价值

即通过倡导阅读、促进阅读,使人们认识和分享阅读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在精神和思想上获得快乐、平等和自由。

(二)保障和维护公民的阅读权利

阅读权就是一个人的生存权。阅读权利的平等是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标志,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通过倡导和促进人人阅读,也就在保障和张扬每个人的阅读权利。

(三)倡导阅读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多读书、读好书是阅读文化建设的宗旨,而好书主要就是指经典。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淘洗而留下来的有价值和有思想意义的作品。其特点,一是微言大义,思想深刻;二是关注现实,批判社会。所以阅读经典能有助于我们观照自我,认识社会;能给人以真正的精神营养和智慧。而民族经典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所以阅读民族经典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四)促进人人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人人读书,把读书作为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人类最为理想的社会,也是阅读社会建设的目标。而阅读文化建设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五)重构阅读信仰,建设书香社会阅读信仰是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而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重量和前途所在。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是重视教育,但不重视读书。重视读书,但不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但不重视行为。重视行为,但不重视后果。整个社会看似在文化建设,实则在远离文化。究其根源,还在于不重视读书,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建立起对读书的信仰和敬重。

三、阅读文化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阅读文化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而且从整个中国的阅读史看,我们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阅读文化传统,但社会阅读的基础始终薄弱,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又经历了许多不该有的倒退和曲折。所以,对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文化来说,我们既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也没有在后天给予呵护培养。而积重难返的思维行为习惯的改变,则既需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也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一点一滴做起。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社会和现实,在当前和今后,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或做出努力:

(一)国家的政策和法令是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家的政策和法令包括阅读促进法、图书馆法、儿童阅读法等等。因为只有法令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公民阅读权。

(二)把阅读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把文化发展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是阅读。如果没有读书,何谈什么文化。不要动不动就搞一些文化建设工程,而要把人力财力投入到实实在在的阅读促进行动上来。

(三)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保障全民阅读的重要条件放眼全世界,凡是国民阅读率高、社会文明、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都无一不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如以色列,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而我国的现实是,平均每46万人才有一所图书馆,人均藏书0.27册。绝大多数国民没有进过图书馆,有无数的少年儿童无书读。

(四)阅读习惯从儿童抓起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减少沉重的学业,家庭要鼓励孩子课外阅读,社会要为孩子的阅读创造条件。

(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媒介素质教育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各种媒介,包括电视、电影、网络、书籍、报刊的特点、功能和制作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关上电视,远离网络。

(六)重视偏远和农村地区的阅读文化建设我国人口总数的70%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民的阅读问题就代表着中国的阅读水平。提高农民的阅读率也是在提高整个中国的阅读文化水平。

(七)出版部门要配合阅读文化建设多出书,出好书出版社不但要出有益于精神道德滋养和科学文化进步的好书,还要让人们买得起书。当然,这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协作和努力。总之,阅读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需要全国上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共同努力与参与的工作,又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参与,社会各界协同抓起的系统工程。

篇3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我们既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廉政建设的一个单项工作,也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子课题。

1 廉政文化的内涵

1.1 廉政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廉政文化是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信仰支撑、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借助于文化这个载体、将廉政以温馨和谐,符合人民群众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的形式、传输给老百姓,并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影响人们,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并以此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指导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2 廉政文化具有道德属性 廉政文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许多都是道德范畴。从道德层面上讲,它是人们对廉政的认知、廉政的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等,强调的个人道德观念及做人的最基本的尊严和良知。倡导廉政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使人遵守廉政规律、道理、价值判断,让人们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对全社会而言,使全社会公民树立用先进的道德理念,使人们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形成腐败可耻的道德评价氛围,这将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1.3 廉政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廉政文化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又是人民的大众文化。要想发展廉政文化,首先人民群众要对廉政文化的有所期盼和敬仰;人民群众对于廉政文化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是廉政文化不断繁荣的基石。

1.4 廉政文化具有社会实践性 廉政文化是要有合理的廉政制度作保障,并以合理的廉政理论作为指引,其核心是先进的廉政思想,载体是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廉政文化建设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网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要有充分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来讲,廉政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1.5 廉政文化表现形式多样 传统的、现代的文化表现形式的特点是无限性,而且在社会不断繁荣,科技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其内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文化的所有表现形式都适用于廉政文化。

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目前要发展的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的产物。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用先进文化有效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为广大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营造氛围,为反腐败斗争创造环境。

2.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 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里还存在着很多的腐败现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我们只有充分有效的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廉政建设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导向作用,才能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2.3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廉政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使更多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彻底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树立浓厚的反腐倡廉意识,鼓励全体社会成员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塑造崇高道德,培育民主、科学、廉洁的公民文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即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政治保障。廉政文化建设如此重要,作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如何推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3.1 加强领导、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只有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为廉政文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二是在工作中注重组织领导,注重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廉洁自律、查办案件、效能监察等工作中,增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

篇4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即企业文化,劳伦斯.米勒曾说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有效的经营机制,还要依靠一种精神理念去统一人们的思想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支配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对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感知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挖掘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有一种说法叫做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有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企业进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一个企业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其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多少,还要以企业文化作为衡量标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将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价值取向,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为产品的竞争,决定一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竞争优势的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能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能潜移默化的引导企业员工建立起同企业相似的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把员工的价值取向提取出来融汇贯穿成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引导职工尽其所能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其次,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向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企业集体智慧的表现,是企业各个员工智慧的结晶,反过来,企业文化又能带动员工使自己的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靠近,受到企业文化的熏染,从而使企业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意识。

二、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利用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现实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目标来建设文化模式。不同的企业适合不同的企业模式,因此文化模式一是要适合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及自身的内外部客观条件来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有可能形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企业要采取辩证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发扬和继承本企业的优良传统,挖掘出优秀的企业文化。

2.着重发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企业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其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领导也是企业价值观的缔造者、企业观念转变的带头者和文化创新的推动者,应为领导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与评价可以影响他的行为和企业也发展理念,所以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又决定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面临的形势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变幻莫测的,因此企业文化要跟着去适应和调整,这种“适应和调整”就是要自上而下的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努力实现文化的变更与创新。既然是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企业文化的取舍当然也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力量,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不会偏离企业发展的轨道而越走越远。

3.以人为本,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威廉·詹姆士教授发现了一个员工仅仅需要发挥20%~30%的能力就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而不被解雇,但如果受到有效的激励,其工作能力就能发挥出80%~90%的水平。因此企业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要以人为本的采取有效的办法在精神上或物质上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重视员工的个人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要不断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培养员工强烈的企业归属感,这样既能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一种全体员工与企业利益共同发展的管理理念。成功的企业还必须是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地进行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来凝聚企业员工的智慧,实现组织奋斗目标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林海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党政干部学刊,2012,08

篇5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诚信功能,对企业发展、造福员工、造福社会有重大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企业声誉靠文化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对推进企业持续发展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正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越来越被更多的企业所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北地区的古城西安,一个民的企业在改革开放阳光的沐浴下,研制出“黄河彩电”名牌产品,它以设计美观、技术先进,面目清新的良好性能获得了“质量免检”的招牌,引领着时代潮流,很快腾飞出三秦大地,红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然而骄傲自满的黄河人,在金字招牌光环的照耀下,产品质量未进行持续的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未得到持续的发展,依然如故,终于因市场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被无情的抛弃而倒闭。黄河彩电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黄河彩电人缺乏持续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发生了错位,放弃了应负的社会责任,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而同样是电子产业企业的海尔公司却另是一番景象。海尔模式有很多。其“提出理念――推出典型案例――形成制度”的三部曲经营模式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秘诀就是“靠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成的管理体系。至今我们还记得海尔公司发生的砸冰箱事件。那是1985年,海尔从北京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仓库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做出了有悖于常理的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就不是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正因为这样,才使海尔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中国水电十五局也是靠企业文化破浪前行。他自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中迈上了三个台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走向市场、自收自支,开始企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制成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整体上划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实现了由地方水利企业向中央电力企业的跨越。从经营方面来讲,自1981年走出国门以来,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先后在毛里求斯、几内亚、马里和中国澳门等9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6个劳务项目和40多个工程项目。这些今非昔比,质的飞跃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

在当前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更重要,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上要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一是会议推广途径。

会议的过程是工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团体学习的过程,它传播着企业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更传播着对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判断,随着这种活动的反复开展,企业的文化理念也就逐步渗入了企业人的血液。

二是日常管理推广途径。

日常管理推广途径是解决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问题,我们日常所说的企业文化建设“三分定位、七分宣贯”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三分定位”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与败,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与存。“七分宣贯”,说明了宣贯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文化一旦定位,就要坚持宣传贯彻,否则再好的企业文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济于事。

三是教育培训推广途径。

教育培训推广是一种组织传播、一种人际传播。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质量及培训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四是活动推广途径。

活动推广途径就是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举办的文化活动,把企业文化传播和渗透到意识层面进而转化为行为层面,最终实现企业文化自觉。我们通常举办和开展的“安全文化培训”、“技术比武”、“演讲比赛”、“岗位练兵”、“文艺晚会”等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活动。

五是领导班子建设途径。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还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开展创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班子活动,使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清廉务实的优良作风取信于职工,成为践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核心。

参考文献:

篇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体现。它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协调内部关系,经由企业经营者长期提倡、员工认同,在经营与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等传统和习俗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四个层面,分别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最内核部分,是一个企业最基本价值理念和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群体性观念体系。制度文化是外显性的文化,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和践行,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以物质为载体的外部表现形式。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足,概念不清。对企业文化缺乏系统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文化建设理念,缺乏系统的企业文化规划。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处于停滞阶段,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上升到文化管理。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有的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文化建设的,严重曲解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缺乏内涵,流于形式。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等各个方面,有的企业则把企业文化仅仅局限于喊口号、穿制服、打标语等表现形式,忽视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宣贯和执行,忽视了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忽视了员工对文化理念的思想认同和行为执行。盲目效仿,毫无特色。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业绩,就跟着效仿。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文化理念体系;有的企业纯粹为完成文化建设任务,效仿同行或其他企业,匆匆“拼凑”文化体系,不考虑是否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缺乏企业自身特色。一劳永逸,创新不足。有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了,却依然沿用原来的文化,没能及时创新,把企业文化当成一旦形成就永久不变的信条,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动态评价和持续创新的意识。有的企业则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订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在僵化继承中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动力。言行不一、文化空转。有些企业确实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然而,企业的管理思想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却是另外一套,与企业文化理念完全不对接。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不认同、不执行,使得企业文化停留在纸面上,出现文化“空转”现象。这样的“空转”文化,已经失去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225-01

目前严峻的卫生防病形势给疾控机构带来了蓬勃发展的良机,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疾控机构已初步完成内部组织构建和资源重组,并经历了防治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考验,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疾控机构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提高疾控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疾控机构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重点问题。

1 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精神文化是疾控机构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务,其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努力的方向与行动的标杆。提炼一个适合疾控机构专业特点、服务特点、发展特点、职工特点的精神文化,既要结合卫生系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规范的总要求,又要结合疾控机构的实际情况,比如:疾控机构传统服务文化的继承、政府对疾控机构的职能要求、事业发展对疾控机构的技术要求、社会群众对疾控机构的服务需求等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孕育发现、提炼加工、回归认同、完善创新和不断调整,提炼出一系列高度反映疾控预防为主特点、服务特点、发展特点、人员特点的精神文化,如疾控机构文化标语、发展规划、服务规范、宣传歌曲等,籍此来引领疾控机构的良性发展。只有有了明确的精神文化,疾控人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 以目标绩效为主线

目标和绩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目标是方向,绩效是落实。规范有效的文化建设强调系统化作业,首先需要基于对过去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结合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展望,科学决策,确立适合疾控机构发展的年度计划和目标等。计划成文后,应进一步通过科学管理途径,强化计划的落实,采取层层责任制的方式,促使总体目标在各个科室、岗位分步得到落实。只有加强对目标、计划等完成情况的考核,让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得到单位内部全体人员的认同,文化建设才能持续进行下去。

3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

建设疾控文化,形成文化对机构发展的良好渗透,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机构竞争优势,必须着眼于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建设原则,重视领导者素质的提升,重视职工基本素养的提高,重视高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机构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队伍建设是本源。所以疾控机构尤其要重视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推行持续有效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各类人才打造提升的空间与平台,促使他们积极向着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的方面发展,继而在机构内部营造“重业务、肯钻研”的良好风气。

4 以信息建设为载体

宣传推介工作既是疾控机构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又是疾病预防工作必要的务民渠道,文化建设要在这一方面重点做文章。实行信息化办公,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网站建设,可以及时向社会传递疾控的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做好品牌技术、品牌岗位、品牌服务等的推介宣传工作,可以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只有畅通各路信息渠道,才能使社会大众熟知疾控的统一标识,并认同机构标识所体现出来的技术高超、质量可信、服务优良的精神,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归属感和特殊情况下的需求感,机构内部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籍以大大激发。

5 以质量安全为保障

安全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生命线,疾控机构一定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以质量为本,以群众为先,积极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疾病预防的安全意识,首先,体现为事前的预见性,要加强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监测,提供各类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职业中毒、公共卫生状况等的预警、预测、预报,及时报道处置进程,赋予群众以生命安全感。其次,在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中,疾控机构要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好防控与指导,让群众早离危险。为此,疾控机构平时除了加强技能训练外,也要通过文化建设加强服务质量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深化责任意识。

6 以诚信服务为根本

评价一个单位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以诚信为本。疾控机构的服务宗旨应该是“一切以患者和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中心”。疾控机构要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必须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同,这种认同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只有诚信服务,才得产生互信,服务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配合,形成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服务过程的良性循环发展。因此,机构文化建设中应把诚信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总之,疾控机构文化建设作为单位建设与发展的一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着机构的生存形象、技术质量水准和事业发展的归宿。为不断适应并适度超前地为社会群体和个体提供有效服务,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必须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紧随变化多端的疾病预防问题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疾控机构改革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建设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指南,指导企业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当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企业文化要保持与时代同步,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用最新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南,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旗手,其综合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企业家才会自觉地以身作则,才会真正信任、尊重员工,而不是凌驾于员工之上,把员工看成自己挣钱的工具;企业员工也才会敬重和支持企业家,心甘情愿地接受企业家的领导,并且自觉以企业家为榜样,齐心协力共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21世纪是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生命和源泉,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只有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进取的企业,企业文化才会繁荣发展,企业才会蒸蒸日上。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企业应当顺应潮流,加快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塑造企业价值观,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评价事物与行为的共同标准,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理念统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每个职工的价值观以后,就会融汇成企业精神,外化为企业道德,这里积蓄着取之不尽的原动力,释放着不尽的创造力。这时企业不仅作为经济实体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且也作为精神文化群体对社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

五、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

建设企收文化是一种软性管理制度,是一种隐形的深层次管理制度,有着自己的特殊结构和运行规律。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特殊结构和运行规律,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同时通过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制度,将企业文化的管理以文字的形式约定下来,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培育营企业创新文化,创造企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变主题就是创新。创新是所有企业保持竟争能力的不竭动力,是铸造企业核心竟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力变,企业竟争日趋激烈,“创新则兴,不创新亡”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共同格守的准则,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创新求变,将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塑造自己的创新文化。

篇9

Abstract: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must have a clear aim, powerful measures,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coordinate propulsion, formed deep cultural inside information, the promotion enterprise's cohesive force and charisma, fast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become stronger and larger spirit wealth great pow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coal enterpris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solve the deep problems.

Keywords: coal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way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全国煤炭企业的异军突起以及各煤企产能产量的大幅提升,煤炭市场这一曾被人们普遍视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如今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新形势下,探讨如何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助推企业发展,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其路径与对策的选择尤为重要。

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煤炭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情况的不断变化,员工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竞争。可以这样说,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有实力,最具有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家属统一思想,展示企业文明进步的成果。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而且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

二、建设煤炭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人才和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更能适应市场竞争。由于煤炭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较晚,没有真正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存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人才激励机制落后、市场府变能力差等问题,使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大打折扣。煤炭企业要稳步持续发展,必须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改进自我,打破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立有煤炭企业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企业文化的实质在于以人为本,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从过去只注重物转到重视人的基点上来,把尊重人、培育人、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部,它围绕着企业的经营战略,把职工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同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两个文明一起抓。

3、优秀的煤炭企业文化可以使煤炭企业组织成为具有凝聚力

的集团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和造就企业的集团精神和整体凝聚力,推动企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围绕煤炭企业的发展目标,凝聚成极大的集体合力,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最有成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能对员工的思想、性格、兴趣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把个人融合到集体中,减少内耗,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

4、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理论和经营理念的创

新和飞跃优秀的煤炭企业文化可以使煤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和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煤炭企业要始终遵循 “建设适合自己、有利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一原则,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宣传,都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平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依据本企业的特点,煤炭企业要注重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条件,同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投资,树立企业形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此外,还要坚持树立典型,不断扩大宣传效应,充分展示煤炭企业的良好形象;为职工购置了大量的健身用品,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让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向世人展示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形象。

2、以“与用户一起成长”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煤炭集团公司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全力打造出企业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

3、以素质管理为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集团公司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2)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集团公司要求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人才。企业要培养员工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3)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集团公司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4、提高企业知名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效益、职工队伍素质的综合体。也是企业形象所在。要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巨大的宣传、规范、管理作用、推动企业发展。

5、管理推进,精细运作

煤炭企业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工作标准化”等标准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是文化建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1)按照“实用、简化、创新、高效”原则,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注重与现行各项制度和现场管理衔接相融合。首先要以高标准、高起点,建立符合矿井实际的建塑规划。同时,以企业文化建塑和学习型企业建塑为重点,按照“理念渗透、行为养成、环境塑造、管理推进”四个方面的逻辑体系,确定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增强干部职工建塑特色企业文化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建塑氛围。形成全面实施全员分层次动态精细化考核制度,推行班前班后会礼仪、标准体系、走动式管理等各项制度机制。严格落实走动式管理,大力推行精心化考核,坚持各级领导干部按照标准化要求,不间断地巡回监督检查,深入一线,深入现场,达到管理无盲区、监督无死角、考核兑现无漏洞,促使全体员工真正做到上标准岗、干放心活,工作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由传统、经验式的粗放型向科学型、集约型、精细型、自觉型的重大转变。

(2)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也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灵魂。通过深入挖掘整合企业的文化底蕴,最终确立形成各种理念如:“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依法治企”的价值观,以及“人才立企,诚信固企,科学兴企、创新强企”的经营理念,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学习时间等教育阵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全员性互动式文体活动、竞赛考核,来弘扬企业精神和各项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教育渗透。在此基础上,全力打造企业文化长廊,建设好矿区文化,把矿区主要建筑物、会议室、学习室、井下主要工作场所、地面车间等地点,各种精神理念及企业徽志随处可见,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结束语

煤炭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经营业绩最佳,就必须不断建设和创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优秀食业文化,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其深入人心,成为企业与每个人息息相通的血脉。

参考文献

【1】段富运.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浅析【J】.山西焦煤技.2009.06.

篇10

一、建设班级文化的目标

按照教育方针和学校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班级,从而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建设班级文化的途径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在做人做事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

(1)班级规章制度。在班级组成初期,教师就应该参与制订班规,使班规的制订过程成为学生认识的提高过程和对班规的认同过程。班规的制订应该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先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拟出基本的规章制度,然后通过全班学生的认真讨论修改,并经过班会表决通过,公布执行。经过这样的程序制订出来的班规,能够代表学生的观点,反映学生的思想,对引导和协调学生的言行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其次,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体现全面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班规的制订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考虑为学生各方面的行为提供参照模式和评价标准,对学生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班规的表述应该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执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订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以及各种岗位的职责等,让学生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减少了学生行动的盲目性。再次,应该注意定期检查评比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定期的检查、评比、奖惩活动,促进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形成。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样的活动活跃班级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活动不仅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也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无形中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3)改变评价,弘扬个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抛弃用成绩来衡量一切的观点,对待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更应该用耐心和爱来引导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特色。

2.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人人参加,人人动手。在班规制订方面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班级的美化宣传上更要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班级板报、图书角等方面要做到“人人参加,人人动手”。

篇11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