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型农村建设

新型农村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1 08:56: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型农村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型农村建设

篇1

农村税费改革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转换工作方式,树立无私奉献的思想,做“服务型”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1、要兴建公共事业,当好倡导者。要加强对年久失修,功能衰退,损毁严重的水库、塘堰、泵站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等村容村貌建设,改善乡村环境;加强有线电视、电话通讯等公共信息设施建设,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学校、医疗建设,改善人文环境。

2、要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当好宣传员。不少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比如,促农增收、退耕还林、计划生育等方面有哪些政策性补助和奖励,大多不甚了解。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不漏传、不漏户,真正把政策交给农民,使其了解政策和从中得到实惠。

3、要及时信息,当好信息员。要以营销、种养大户、乡土人才为农业信息重点用户,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信息。要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重视信息的分析预测、开发工作,精心筛选各种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要根据季节性,及时提供针对性、时效性强、农民急需了解的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和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各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常年向农民农业市场动态、农产品供求等信息。

4、要提供技能帮助,当好技术员。农村基层干部要帮助农民发展优质、高效产业,面对面了解农民需要哪些实用技术,多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作技术指导,排忧解难,为他们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消除他们的顾虑。

二、提升科技能力,做“技能型”农村基层干部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出现了旧产品、旧技术不适用,新产品、新技术不会用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如果不能掌握行业管理和生产技能,服务群众就成了空话,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技能帮助,只有掌握好各种技能,做“师傅型”的干部,才会受群众欢迎。

1、要加强学习,提升科技理论水平。要多看有关农业方面的科技书籍、报纸,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了解市场信息。加强对种养技术、加工技术、营销知识及其他实用技术的学习,提高生产、加工、包装、推销产品的技能。上级部门要积极组织好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系统的掌握农村科技知识。

2、要学以致用,提升科技运用水平。农业科技知识的提升,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到实处,用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农村基层干部要率先把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切实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掌握,使其能更好的指导群众。

3、要广泛宣传,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要有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人民之所急,乐人民之所乐,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技能用到“刀刃”上。要用示范引导、重点服务,以一带十的方法,扩散、辐射服务范围,提升技能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对今后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

三、提升创新能力,做“发展型”农村基层干部

发展是硬道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应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出现这问题、那问题,经济欠发达是根本问题。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要增强发展意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在抓经济上,具有自满、自卑、自大思想,把标准定位在看摊守业上,稍有点成绩,则沾沾自喜,以功臣自居,向上级要待遇,对群众摆架子,缺乏发展意识、干大事的雄心壮志。这些消极、片面的思想,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与群众的愿望极不适应。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树立“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放大胆子,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发展了,干部才会有说服力,农村工作才能走出困境。

2、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要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3、要立足优势促发展。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挖掘潜力,选准发展方向,找准突破口,闯出强村富民,发展村级经济的特色路子。要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使一产变为二产、二产带三产,多业并举,多轮驱动,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资。

四、提升带头能力,做“示范型”农村基层干部

做好示范引导,这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最有效方式,是帮助引导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

篇2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认知情况和了解途径

河北省是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较早的省份,新农合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村民(有些在外打工的农民除外),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识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看病就医有了基本的保障,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许多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内容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报销程序也认识不清,对起付线、报销封顶线、各级医院报销比例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规定,仅有17.5%的参合人员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定点医院转诊、报销等程序更是不了解,直接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

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了解,多来自于电视广播等媒体,占到被调查人群的57.7%,由村干部上门宣传的占到24.8%,其中年轻人多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而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多是通过传统渠道比如村干部上门宣传来了解新农合。

(二)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情况与欠缺方面

被调查人群中,97.6%的农民表示愿意明年继续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这项制度好,感受到了切实的利益。河北省实施新农合这几年来,报销比例和范围逐年调整,报销的药物目录已全部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报销程序也在逐步完善中,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有的时候报销程序仍显繁琐。首先是农民对于报销程序的不了解,不清楚报销范围,更不清楚应该需要哪些凭证才能报销,其次是定点医院与上一级医院之间的手续转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次就是报销程序的经办人员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公共服务方面有所欠缺。

二、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评价和建议

(一)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评价

被调查人群中,关于新农合的总体评价,有58.4%的人认为非常满意,18.2%的人表示不是很清楚,另外有20%以上的人表示不是很满意。从回收问卷中的其它问题来看,农民对新农合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认为转诊的手续和制度比较繁琐,合作医疗并不能完全解除看大病的后顾之忧,定点医院的医疗和服务水平令人不满意等方面,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主要是在定点医院看病。但定点医院药价高、服务差的情况很普遍,使农民满意度很低。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参合农民反映定点医院医药价格偏高。与非定点医院相比,定点医院在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就医便利性方面,并未得到参合农民的全面肯定。

(二)对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建议

在实际参合模式方面,60.3%的人更偏好“保大病”,并希望能够定期安排体检,从经济学角度讲,定期体检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和运行的。

在资金管理方面,70%以上的人并不清楚资金的运作情况,许多农民认为资金管理应该交由政府管理运作而非委托基金公司或其他私人机构。

三、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

重点是具体政策的深化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如利用宣传月、咨询电话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必须注意的是,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宣传,尤其是要注意对报销程序、比例、惠及面、入、出、转院办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的宣传解释。可将相关政策、程序以“明白纸”的方式发放到农户家中。

(二)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配套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合理调整农村定点医院布局,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监管,调节医患关系,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对医院的信任度。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要求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用药目录,做到用药合理、经济,履行用药告知义务,以使群众对医疗状况知情。

篇3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居民需求;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要我国要走城镇化发展之路,河南省立足省域实际,正逐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本文针对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对我省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的深入研究。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涵义与特征研究

1.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平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农村社区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建设。

2.农村社区的特点

(1)聚集性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必须定位在自然村或以中心村带动周边小村的村落社区,这是由农村村落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2)多功能性多功能性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自治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将城市的主要功能很好的引入到社区内,从而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提高了村民的经济发展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村民自治能力。

二、襄城县范湖乡镇区新农村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范湖乡基本信息

范湖乡位于襄城县东20公里处,全乡有33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总人口7.5万人,耕地8.5万亩,区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是襄城县第一大乡。该乡交通便利,公路总里程居全县第一。

(二)范湖乡房地产市场发展简况

1.范湖乡经济发展状况

范湖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收入以种地和外地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地处典型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在1亩2分左右。在当地做生意的商人也比较有实力,早期有很多外地人来租房经商,现在本地人很多,他们通过长期的经商积累了一些财富,买到了自己的商铺。因此范湖乡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住房市场需求情况

目前集镇上商铺比较稀缺,租金价格近几年持续上涨,往往是有价无铺,群众对商铺的需求量较高,前几年本镇公开出售的门面房多是照顾本镇居民优先,外来商户基本买不到。目前很多农村已不准在建房屋,要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而农村结婚成家这类人群对房屋的需求量很迫切。

3.供需结构

经调查,作为商铺门面,2间的需求占绝大多数(大型超市或服装卖场要求更大)。大部分商铺进深在10—15m之间。经调查,进深在10-15米,单间开间在4-5米的商铺拥有者对空间满意较高。对于层高要求,一层3.5-4.5米左右的2层房屋比较适合。

(三)社会各阶层居住现状分析

1.社会阶层划分

(1)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本地各工厂老板和政府部门人员

(2)个体工商户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外地务工人员、在镇上做小生意的经商者

(3)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为当地以种植农作物和土特产为生的农民和部分没有工作的老人和妇女

2.各阶层居住现状

第一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较高,这些人有的在县市买房,也有在镇上自建的,以套房、商铺带院住房为主,房屋建筑面积很大,更重视生活品味和休闲。

第二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在15—20万之间,这部分人大部分自己建房或在镇里买商铺,房子多是商住两用型,既能居住又便于做生意。

第三阶层:居住的房子价位较低,质量较差,面积较小。他们主要满足居住的需要,而且主要在农村。

(四)项目SWOT分析

S(优势):(1)新农村建设项目,政府扶持; (2)三面临路,交通便利;

(3)专业规划、布局,配套设施齐全,社区环境干净卫生。

W(劣势):(1)项目偏离镇区中心区,需要一定的时间积聚商业氛围和人气;

(2)农民比较保守,需要时间来适应楼房。

O(机会):率先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抢占市场先机,为未来赢得主动。

T (威胁):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农村情况的复杂性,都使项目的运作充满了变数和威胁。

(五)目标客户群分析

主要目标客户有:

(1)镇上做生意的商人和未来计划来镇上经商的人。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积聚到镇区周边,这个消费需求很大,因此商人们对宽敞舒适的楼房有需求。

(2)在镇政府、医院、学校和金融机构(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工作的收入较高人群。他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向往。

这两类客户经济实力都比较强,而且有强烈的改善居住的需求。第一类客户对商住两用房屋比较渴望,现有商铺分散、落后的特点并不能使他们满意,居住质量一般;第二类人群则希望居住带院子、生活设施齐全、并能够享受城市一样的舒适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在镇上投资商铺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

(六)项目总体市场定位

小区整体规划,房屋整体建设,具备较为齐全的配套设施,宜商宜住。

(七)项目产品定位

主推2间面积房子,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可推出少量三间或一间面积的房屋,开间在6米左右,进深12米左右.

四层商住用房,一二层商业,三四层居住,小区内布局一层联体车库,供商户储备物资。

(八)项目客户定位

本地经商客户,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工作人员

随着襄阳县几个乡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铺开,本项目也要迅速规划设计开发,抢占范湖乡新农村建设的先机;要通过规模化开发,尽量降低成本,使农民能消费得起,只有开源节流才能使项目尽快消化,尽快回收成本;要通过一定的广告宣传引导农民们看到项目的好处,看到生活在新型社区的方便舒适。

三、结论

通过对襄城县范湖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其项目是有着商业开发前景的,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房地产开发商现在介入将来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商还肩负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广大的开发商要本着为老百姓盖房子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社区居民观念陈旧,学习动机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各类教育水平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继续学习困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性,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据了解,部分农民认为学习知识、接受培训是年轻人的事情,离开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户个体经营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目光短浅。传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狭小的乡村范围之内,乡村既是他们的生产场所,又是一种社会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主要限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他们闭塞于农村一隅,较少与外界联系。这使一部分农民的眼光变得狭窄,往往只考虑家庭、亲属之间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特征,比较安于现状,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如果不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此举就很难推广下去。再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农民长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农业生产、建筑、清洁工、服装加工等,多是动作技能型劳动,对知识的需要少之又少。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些人认为学习技术、知识既费时又花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学成而停滞不前。有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者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号召,意识到了革新社区居民观念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教育或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学习无用”的观念。

2.社区转移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技能水平较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整体综合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生产经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不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依然维持以往的知识、技能水平,将难以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产业需求,这必将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岗,陷入失业困境。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生活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农业转移劳动力只有逐步提升就业技能才能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安居乐业。目前,他们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适应新型城镇或者新型社区中新产业的职业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择业范围狭窄,就业层次不高,只能选择简单的体力劳动。“要真正完成农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蜕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所有背负沉重的乡村文明的新市民,经历一个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实现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关键在于再教育,特别是能够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的再教育。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的部署,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东村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该规划并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但是,我们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系统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受传统离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响,社区生活方式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差。据实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将农业用具、秸秆、生活器械、拆迁杂物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社区总体美观。部分社区居民用燃烧秸秆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区内烧水、取暖或做饭,产生的浓烟导致社区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有些社区的绿化带被改为种植蔬菜、粮食。社区内即使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部分居民依然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风吹垃圾满天飞,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回收。其次,农村新型社区楼房建设速度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如部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不足,燃气覆盖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居民即使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但也因为社区配套设施不全,降低了他们对优质社区生活要求。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要社区建设的主力———社区居民的努力。客观地讲,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观念还有待革新,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社区环境尚有待改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难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改变角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发展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

1.更新居民思想观念,构建学习型社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人们内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指导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没有思想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变革,思想变革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思想观念的革新是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居民摒弃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区的聚合性优势,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将社区课堂扩展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大众传媒,对新型社区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响,宣传知识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继续学习氛围。此外,为了激发农业转移劳动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区教育要坚决摒弃传统社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居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民众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生产实践的强大的指导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了学习的动机,构建学习化社区就有了可靠的根基。叶忠海对学习化社区作了明确表述: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基于此表述,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区全体成员特别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成人群体能够渴望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能够真正做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

2.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升就业技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传统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第二、三产业进驻农村地区,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种服务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对人力资源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业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的体力劳动,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脱离农业生产后,如果不进行就业培训将很难适应新型社区生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因此,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顺应形势,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①政府出资支持并主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据有关学者调查,有54.2%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作用,有84%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很需要或者比较需要接受培训,但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状况本就较差的他们而言,培训费用却成为其参加培训的一大障碍。国家用于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资引进新型社区教育培训设备,吸引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教师,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确保新型社区教育开展就业培训的质量。同时,政府或者社区委员会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依据当地产业实际,统一部署社区培训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行分类培训,公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②农村新型社区学校与村镇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大量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消息闭塞,缺乏就业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再就业十分盲目;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工人紧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乡镇用工企业将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技术要求等反馈给新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培训。社区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熟练技工亲临现场教学。

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所以,农村新型社区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训性质上,非学历就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非学历的就业定向培训直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够短期收效。而学历教育则为长远的就业做准备,学历越高,择业范围就越广,就业层次越高。例如,江苏省在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开始,江苏率先提出并建立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并于当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户口自学考试毕业生可“农转非”政策。全省1283个乡镇建立了自学考试服务站,部分地区还在村组和企业设置了自学考试联络点,确定了联络员。据2005年有关数据显示,江苏县和县以下地区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了全年自考毕业总人数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受益面。直至现在江苏省农民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劳动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而言,应以扫盲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一对一培训的方式;对于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群体而言,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体视听法、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方式。对于返乡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提高办学层次,应该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以自学为主的网络培训的方式。

3.开展社区环保教育,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社区环境问题。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发展以社区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联合国环境卫生与发展大会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1997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汉堡成人学习宣言》中也提到“环保教育应当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认识生态问题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问题与当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人环保教育在促进社区和决策者在保护环境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行动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篇6

盛宴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

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简单翻版。“要认真研究社区和行政村的区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变城市的区别。”在“盛宴”启动之初,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即如此强调。

那么,何谓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河南要提出试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外地借鉴?

“战略基点”

“造区”盛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底,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

在是次会议上,河南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

在接下来的全国“两会”期间,卢展工更是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到与相同的高度,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第”,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迅速推开。

那么,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

其意义首先在于,它是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中原经济建设五大战略定位和核心任务。对河南而言,这进一步明晰了其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明确了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

但河南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人多地少。人多地少是制约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0.6%,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加速城镇化必须实现模式创新,跳出“赶人上楼、逼人进城”的怪圈。

就此,河南决定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即“两不三新”。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是“两不三新”的核心。

不过,与以往城镇化不同,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重要层级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并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探索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卢展工就此称,中央早就提出要城乡统筹发展,但怎么统筹一直难以破题,河南的领先之处就在于找到了切入点,“三化”协调核心是破解不牺牲农业的难题,切入点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把农村发展联系进来,以农村新型社区作为着力点。

不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于河南更直接的意义还在于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拉动农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超过3层的社区住宅节约用地率为48%,6层以上的节地率可达到70%。这对缓解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

“乡村社区”

“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硬化、人畜分离、商住分设、饮水卫生、服务配套、街容整洁.......”这是今年年初,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草稿)》中对未来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也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河南一个创新。那么,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建成什么样?

“新型农村社区不是新农村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卢展工直言。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地建新村,新型城镇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城市,而是一系列理念的变化、思路的调整、观念的转变。”

在河南官方,更明确的概念是,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显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也即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或由一个行政村改建而形成的乡村社区。如果非要找一个典型,那么,5月挂牌的河南“西辛庄市”是绝好的样本。

“俺村里有好学校,有好医院,有水有电有暖气,有宽的马路,好的绿化,俺有就业的地方,有宾馆,有超市,有休闲跳舞的地方,这不就是城市生活?”西辛庄支书李连成对于西辛庄的目标的就是“城市有啥俺有啥”。这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朴实的构想。

不过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个个不同”。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河南以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更多地和小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选择适合各自的建设发展模式。

滑县锦和新城是其中的典范,也是河南目前规模最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共规划整合33个村,可节约土地约7000亩。如今,锦和新城一期投资12亿元整合18个村,已有2940户入住新居。

“创新规划、‘三区’联动,是锦和新城成功的前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明华说。锦和新城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整合村庄、整合土地”,建设“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1.7万亩土地流转,用以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支持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马明华解释说。

钱从哪里来?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到“十二五”末,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要达到48%,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要转化为城镇人口。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钱从哪里来?

今年6月,河南省社科联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各地的调研报告中都提到了专项资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例如,郑州市市级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沁阳市市财政也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专项资金之外,沁阳市还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20多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而成立投融资平台也是河南各地解决钱从哪儿来的办法之一。以沁阳市为例,其组建瑞源公司、丰庆村镇地产等投融资平台,对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投资,成为撬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点。其瑞源公司承担了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投资7.4亿元,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整合周边11个村庄,可吸纳11342人入住,可节约土地3305.4亩。

同时,河南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例如,新乡先后出台8个方面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

不过,河南省各级社科联在报告中仍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单一,仍以政策性投入为主,投融资平台建设不足。

此外,河南新型农村建设还面临着规划建设新民居,土地需求量大,但每年下达市县的增减挂钩指标较少,不能满足用地需要;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外出打工等问题。

就此,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业处处长吕五权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当注意四个问题:一要控制社区数量,扩大人口规模。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与社区人口规模成正比。二要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利,提高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加快农民腾退土地,关键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将通过复垦增加的建设用地大部分“漂移”到中心城市或县城,利用级差地租原理,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并将这部分收益全部补偿给农民。三要合理规划二三产业,坚决避免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再发生。四是创造条件,逐步过渡。新型社区是农村还是城镇?还要继续观察,分类指导。部分社区基础好,发展态势好,将来有望成为小城镇。也不排除个别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多方面原因,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还是农村,规模大一点的农村而已。

链接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市场运作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模式二】政府主导型

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企业参与型

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众品公司部分用于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剩余土地用于众品公司扩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能够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模式四】政策引导型

对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深石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的村庄,要重点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实施整体搬迁,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

篇7

据农业部“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十一五”期间,将开展有组织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0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青年农民培训500万人,培养新型农民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50万人,中专后继续教育10万人,合作高等教育40万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同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真正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上述情况表明,目前,国家对新农村的人才建设比较重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十分的明确,同时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是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即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才建设形势严峻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人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必将得到加快推进。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总体需求来看,目前的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要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庞大的人才需求,单靠一个部门的推动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任务的。其次,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导致了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城市聚集,真正到农村创业的人才很少,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三,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广西人事厅的《2007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广西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口最大。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形势严峻,加快新农村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三、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七种新型人才

广西是沿边、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有特点,人才需求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地南宁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确立,奠定了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商贸、商业、文化等方面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今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农业技术交流、农村人才培训交流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这也为广西新农村人才建设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与广西农村现状,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新型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农业科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广西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2.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据广西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呈现五个“不适应”,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五个不适应”是: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报告特别提到,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16.7万个,其中农户714.7万个,农业企业2.0万个;在其中2175.4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占了98.5%。由于如此众多的生产单位的经营行为都是由个体意志支配,使得步调难以协同,农业结构难以合理,要么生产多了,要么生产少了。此外,由如此多无序生产者的农民个体为市场提供几乎相同的各种大宗农副产品,必然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广西必须下大力气培训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农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的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带动力不强,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性人才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4.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的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5.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实现生产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大批在农村扎根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通过一大批人的创业,不断在广大农村建立更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实体的幅射带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比如,某毕业生被推荐到正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不久,他就当上了技术部副经理。后来她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回到老家綦江县东溪镇尚书村创业。把在学校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乡村,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说明,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广西要实现新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新型人才。

篇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只有把大多数的农民培养成为思想新、懂技术的新农民,把一批新农民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各领域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绘就。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才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人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必将得到加快推进。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总体需求来看,目前的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要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庞大的人才需求,单靠一个部门的推动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任务的。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导致了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城市聚集,真正到农村创业的人才很少,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三方面,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广西人事厅的《2007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广西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口最大。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形势严峻,加快新农村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二、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的七种新型人才

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广西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二是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据广西区党委政研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呈现五个“不适应”,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五个不适应”是: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报告特别提到,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16.7万个,其中农户714.7万个,农业企业2.0万个;在其中2175.4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占了98.5%。由于如此众多的生产单位的经营行为都是由个体意志支配,使得步调难以协同,农业结构难以合理,要么生产多了,要么生产少了。此外,由如此多无序生产者的农民个体为市场提供几乎相同的各种大宗农副产品,必然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广西必须下大力气培训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现状,农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的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带动力不强,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四是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的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城镇郊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上,很少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视角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市民化的意义。因此,了解和考察这一新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关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身份转化的重要作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何以成为农民转身的优选路径

所谓农民转身,就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一是要实现职业转移,只有实现了职业转化,才能改变其身份。二是要实现地域迁移,集中居住,且必须得到农民的心理认可。三是要实现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因为只有实现了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转换,但其前提是职业的转移。四是农民转身的路径要与国情相适应。

对于农民市民化转身,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坚持的是“城市化转移”之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也使我国农民转身面临着严重问题:一是出现“半城市化”、“边缘化”问题;二是出现了城市人满为患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土地闲置等严重社会问题。尽管我国农民城市化转移面临许多问题,但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让亿万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城市,实现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其具有先天的亲和性和后天的发展优势,有望成为居村农民市民化的优选路径。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房价及生活成本在农民的期望值内。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事实上就是农民城市住房难以解决的问题。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但目前农民却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高昂的房价冷却了农民的“进城热情”。在公共设施建设不可能惠及农村每一个村庄的现实状况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较现实的做法,通过打造与市民生活等值的居住环境,能“低成本”地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二,定居新型农村社区由于离家近便,既可兼得工农、城乡两利,利于农村的繁荣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便于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加强对子女的托管和对父母的照顾,符合农民的情感诉求,有利于克服“城市病”和农村社会问题。

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不断扩容,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创造了众多就业、创业机会,为农民就地实现职业转移创造了前提。

第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甚至更多,即使届时城市化率达到60~70%,中国仍然有大约4.5亿~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走传统的“城市化转移”之路是不可能的。

第五,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命题,自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

第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准确。将它定位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值”服务的理念,能够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经提出,便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率,“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农村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也是当前中部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重点推介的模式。”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转身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脱胎于传统村落,但与其有重大区别,它的建设宗旨在于对接城市社区,消解城乡差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同等值发展,因此,在促使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的身份转变。“我是谁”是个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定位的问题。农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乡土气息浓厚。而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在高层楼房或独栋别墅里,走的是林阴大道,且家庭支出构成也像城里人那样,要交纳电费、水费、物业费等,新型农村社区里的居民的突出特点是正在“去农民式生活”。③

首先,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职业身份有望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多元转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土地,为了生计,他们多从事建筑、制造、加工、服务、修理等非农工作或成为农业工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生活的散漫性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其次,制度设计使社区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就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末端节点”,并打破城乡户籍藩篱,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突出了城乡一体的制度诉求。尽管打破制度藩篱的顶层设计很难一朝一夕完成,但毕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农民已经获得许多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

最后,新的管理理念促使居民市民人格的形成。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而言,社区管理在继承了传统村庄管理经验的同时,当然又被注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理念、新标准”,高标准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再造了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等,促使社区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民向市民转型,因为他们对物业管理、社区自治、公民权利、社会保障等城市话语已耳熟能详,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他们中相当数量的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仍缺乏城市人的精神气质,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观念与社会心理等正在发生变化。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空间转换。新型农村社区既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更是农民转身的重要阵地。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尽管没有彻底离土离乡,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能“低成本”地实现更多农村人口转身,因此,它比农民工和城郊农民的市民化更有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建设目的上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终秉持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旨在通过政府投资,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来实现城乡等值发展,以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转化,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以往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适应社区生活,喜欢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逐步转变居村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习惯、文化认同,使其拥有“城市性”,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从空间形态上看,新型农村社区拥有全新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既与城市社区不同,与传统村庄社区也不可同日而语。确切地说,它具有城市特质―高楼大厦、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共设施。

从公共服务设施等器物上看,就建设规模和社区公共设施的种类和质量而言,新型农村社区都不是以往村庄社区的翻版,也不是旧村庄社区的再造,社区规模多则上万居民,少则数千居民,社区硬件内容更多体现了城市社区的品质,绿化、照明、道路、交通、供水、取暖、文体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和城市社区一样,医疗、购物、教育、治安、快递等一应俱全,其中一些与城市社区区别不大,社区居民已经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各项公共服务,获得全新的生活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聚居模式,集中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以往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人口、家族结构异质化,从而导致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换。

首先,促使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住社区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而随意的相互串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断裂,以往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被解构,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相互认识的可能性,从紧密向松散转变,从熟悉向陌生转变,社会关系功能结构趋于开放、松散、陌生。同时,社区居民也因工作差异而缺乏共处的时间和空间,由以往面对面的直接的熟人交往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多元沟通为主,交往频率变低,社区除了居住功能外,其他功能都在弱化。

其次,促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村落社区,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入住社区以后多数人职业发生变化,家庭收入靠的是工资,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最后,促使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居新型农村社区以后,在新的生活环境之中,人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体发型、穿着打扮、说话做事方式,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传统村庄社区人们生活方式的痕迹日趋式微,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正在对接之中。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助推农民转身的措施

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村农民市民化转身构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空间。但村庄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不管是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都会对现今的社会关系产生约束”。④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转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外在拉力,为农民转身提业支撑。所谓拉力就是为新型农村社区存在和发展提业支撑,因为产业是社区农民新生活可持续的物质保障,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新型农村社区是‘壳’,产业发展是‘核’。”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城市一般都是产业富聚的地区,拉力有余,容量有限。而新型农村社区则相反。因为农村地区一般信息闭塞,缺乏交通和区位优势,投融资比较困难,导致落户于新型农村社区的企业少之又少,这在客观上制约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活力。但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地方政府要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资源集聚、人口集聚,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立足于环保低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外引内联,千方百计为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业支撑。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地方实际,面向市场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向城镇群众需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民有业可就,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建设目标。

加大社区公共投入,为农民转身提供等值的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华丽转身”能否顺利,取决于社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的高低。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水、电、路、汽硬件服务都与城市社区相同,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社区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相同,新型农村社区就会产生魅力和吸引力,农民就会主动实行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需要城乡等值化公共服务支撑,唯有城乡公共服务大体相当,农民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城乡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执政理念⑥,抓紧建立科学的财政保障机制,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坚实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有坚强的财政支持。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权责统一的考核和奖惩机制,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化,通过公共服务的发展让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逐步与市民并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农民转身提供管理保障。“就个人而言,只有改变了思想、感情、态度、行为模式的健全人格,才算是成功的适应。”⑦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融入高标准,关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着力营造社区群众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首先,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建立社区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变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角色意识、社会权利、行为习惯,培育居民的市民人格,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表达诉求和履行职责。其次,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建立广场文化、传统娱乐活动等,通过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把市民道德意识、文明规则、环保意识、法律制度等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引导农民树立市民生活理念,遵守市民生活准则,再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彰显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最后,加强社区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物业、保安、保洁、绿化、治安等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农民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失落感和不适感,提高市民化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发展难题,为农民转身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以“确权颁证”为核心,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促进农民转身。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核心利益,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农民市民化转身,就应该为农民承包的土地“确权颁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为使用权能转化为农民的资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解除农民进城流转的后顾之忧。二是放宽户籍迁徙限制,为农民进城提供必要条件,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异地安置制度,允许农民户籍跨区迁徙,保证农民自由选择农民和市民身份的权利。三是要借鉴城镇居民购房按揭制度,尽快制定出“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按揭购房抵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等,解决农民购房资金短缺的难题,支持农民抵押贷款购房,降低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门槛。四是建立保障兜底制度。重点改革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的保障力度,解决农民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

(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信阳市‘三化’协调科学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809)

【注释】

①余佶:《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②李华,付强:“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道路的新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③吴业苗:“农民转身:新型农村社区的适应处境与公共服务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④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页。

⑤任晓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18-02

前言

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吉林省通过抓好农村“三基”工程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力量,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吉林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有序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有效载体,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表达个人意愿和合理诉求,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自我服务功能,倡导社会互助,使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贫有所帮,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对于完善和深化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界定

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表现出传统社区的一般特征外,还会出现自己的新特征。如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农业生产的合作化、产业化,空间布局的集聚性,社会构成的异质性,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向利益归属性过渡等[2]。

二、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全省面积18.74平方公里,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拥有621个乡镇机构,9 321个行政村,399.08万个农户。截至2010年,吉林省农村人口达到1 349.16万人。

2008年3月,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至2008年,吉林省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建设风格的村镇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启动1 127个自然村社区建设,占全省行政村12%。各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年度责任考核体系。同时省民政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3]。

2009年起又逐步扩大规模,建立了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6个方面35类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修建乡村道路、铺装巷道9 321公里,解决自来水733各村,建设秸秆气化站25个,新建沼气池16 446个,新建和改造房屋3.4万户,新修围墙156万延长米,建排水沟234万延长米,建公厕1 523个,新建垃圾站、填埋点6 901个,卫生所387个,文化站和图书室93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 851套;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 969个,带动农户242万户。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 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 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

三、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难”字当头。目前部分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片面认识或误区。觉得刚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号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政策文件无所适从。同时错误地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头换面,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外在形式。由于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所以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硬件难达标;又缺乏人力,软件难到位。即使省级各种政策倾斜和扶植,也不能及时启动响应,错失许多推进良机[4]。

2.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脆弱。在水利建设方面,仍没有启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各村庄90%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绝大多数农田缺少配套灌溉工程。在农机方面,主要是总量不足,机具老化,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吉林省机械耕作作业水平为33%,机播水平为41.6%,机械收获仅为9.8%。在农业科技方面,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不快,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吉林省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仅占农业GDP比重的0.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难度依然巨大。“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共需资金7 000亿元,其中需要金融资金4 200亿元,去除财政支持,缺口仍需3 000亿元以上。农村金融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减少,大部分调往省外和优质龙头企业。二是农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如吉林农村信用社给有些地区农民的贷款年利率达到10%以上。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大制约。

4.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落后于城镇居民增长。2000年,吉林省农民收入降幅达到10.5%,直接原因是粮食减产、价格下跌,深层次原因是收入结构单一,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增收机制。而城镇居民收入却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倍,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达33倍。200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69:1。

四、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发展对策

为推动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此,必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首先,可以通过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出台相关政策,使群众认识到与切身利益相关;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再次,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组建物业委员会等形式尊重村民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强化农民的自觉参与。

建议二:因地制宜、梯次发展。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多层次的推进。同时,要坚持分期建设原则,不能搞“”。要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把传统农村改造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上要量力而行,遵循基础建设阶

建议三:整合资金,多方联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吉林省情况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靠政府一方投入难易保证资金充足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整合政府、企业、社区、农户多方联动的资金链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多方联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6]。

建议四:健全机制,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健全各类责任制,建立以农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在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同样也需要政府、社会、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共建,并不断摸索其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立群.当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7,(6).

[2] 王杜春.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3] 李恩.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管理学刊,2011,(7).

篇11

一、村镇建设基本现状

(一)村庄建设基本情况。台儿庄区地处山东省最南部,下辖5镇1街,辖区内设有211个行政村(居)、336个自然村。全区土地总面积53179.12公顷 ,其中耕地 33013.08,城镇及工业用地1816.92公顷,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户均1.04亩。近几年,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村通油路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活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条件好的村庄甚至达到了户户通,其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缺失,村民建房散乱无序,随意性很大,占压耕地建房日趋严重,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地方建筑风貌和特色。三是“三大堆”现象十分突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四是厕所大部分是露天的,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禽舍的粪便、污水露天排放,晴天苍蝇满天飞,雨天臭气熏天,严重影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五是基础配套设施严重缺失,比如绿化、路灯、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二、村镇建设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工作措施

针对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2011年台儿庄区结合“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活动,重点对全区5个乡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工作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注重节能减排。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原则,对新建的5个农村新型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新建住房的选址、功能配套及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建筑模式为四层楼房前后带院,用于存放农耕机具等杂物。结合生态示范小区建设活动,推行“四节一环保”的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是生态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重点做好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小区道路两侧、文化健身广场作为绿化重点部位,见缝插绿、建造园林小品,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依托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结合全市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在小区内定点投放垃圾收集设施,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定时收集处理,有力促进了我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的建立。同时,按照“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根据居民需求,为5个新建社区同步配套建设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环保功能,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三是综合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留足(活动、发展)空间”的原则,对农具存放、家庭养殖、供水供电、道路亮化和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进行综合配套功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与集约服务的一体化。涧头集镇李楼、泥沟镇红东等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房、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的全覆盖,有力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对已入住社区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通过调查走访,大部分村民的意见是:一是房屋质量不好;二是楼间距太小;三是公共卫生清理效果不好;四是认为原村庄确实需要改造,但住楼房不习惯,向往二层独家独院的户型。

四、村镇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构想

通过对村庄和社区的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单纯的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脏、乱、差等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源解决问题,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兼并临近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进行合村并居,新建大型农村社区,提升村民居住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维护村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让他们满意。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首先听取村级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村民有效参与,做到整治前村民同意,整治中村民参与,整治后村民满意。各级各部门不能用命令代替民意,擅自上报试点村。项目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回迁安置方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履行公告、听证、论证、公示等程序。

(二)坚持因地制因,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 根据各村区位优势、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村民意愿等情况合理规划建筑模式,可以是多层楼房(原则上不超过4层),也可以是二层小楼,城乡结合部、镇驻地的村庄可以考虑多层,其他村庄应该以二层为主,也可以二层多层兼有,老年人住二层、年轻人住多层。我们以1000户的村庄为例,对规划建设二层独家独院户型的节地情况做了测算:目前全区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以上数据均不含运河街道办事处和各镇驻地村),户均占地为1.04亩。依据《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新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按户均人口3.5人计算,户均占地350平方米,约0.525亩,每户节约的土地为0.515亩,则该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可节约土地515亩。如按现行的每亩16万元的补偿标准,补助资金共计8240万元,户均补助6万元,节余资金2240万元加上整合其他部门的补助资金可用于新村路、水、电、绿化、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查,有80%多的村民同意在新村统一规划建设二层,然后将原有住宅无偿的交给村集体复垦;如果能再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将有90%的村民同意这种方式。

(三)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要借助外力驱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比如靠近镇驻地的村庄,村庄占地比较大,某大型工矿企业想落户或扩大企业规模苦于无地可用时,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实现。先建安置房,村民全部回迁后,在把旧村复垦,这样该企业可以使用原村占地面积减去安置区占地面积这个土地指标,用于厂房建设或扩大经营规模,复垦后的土地交给原村民耕种,这样既增加了耕种面积又解决了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四、有关建议

(一)合理确定安置区容积率和住宅高度。土地挂钩项目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要求:项目区内节地率原则上不超过50%,安置区容积率原则上不超过1.0。社区住宅原则上不高于4层,要突出农村特色,避免盲目建高楼。科学划定生活区、生产区和服务区等功能区,强化社区基础设施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