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3: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秋节课堂活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绝大部分幼儿对于祖国节日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吃好吃的了,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课,通过本科使孩子们了解中国的节日传统和风俗,激发他们的国家自豪感。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关于我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知识,了解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的由来及风俗。
2、通过系列游戏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节日气氛。
3、引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的由来及风俗。
难点:引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电脑、录音机、录音带、粽子、月饼、饺子、汤圆、厨师帽、围裙、面、馅、粽叶、糯米、枣、盘子、各种节日装饰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语引入:这几天,小朋友和家人交流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你们知道我国有哪四个重大传统节日吗?你喜欢过节吗?过节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那好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乘时光列车,进入时光隧道,到这些节日去看一看。
2、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风俗
导语:看时光指针指向了五月初五,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端午节?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1)幼儿说说端午节的由来、风俗。
(2)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网站,看一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教师小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节日,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赛龙舟、戴荷包、挂葫芦、采艾蒿、扎五索、吃粽子、吃鸡蛋。
2、了解中秋节的由来、风俗。
(1)听音乐继续出发,到下一个节日看一看,时光指针指向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2)谁能说说中秋节的来历?风俗?
(3)进入时光网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风俗。
3、了解春节的由来、风俗。
(1)听音乐到下一个节日看一看,时光指针指向正月初一,师简介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一个节日。
(2)幼儿说说春节的来历?风俗?启发幼儿回想有哪些活动。
(3)进入时光网站,师讲解春节的来历、风俗。
4、了解元宵节的由来、风俗。
(1)听音乐继续出发,到最后一个传统节日看一看,时光指向正月十五?这是什么节日?
(2)幼儿说说元宵节的由来、风俗。
(3)师小结
5、认识并品尝传统节日食品
请来四大名厨载歌载舞送来美食,用表演唱的形式介绍美食。再分发给幼儿品尝。
6、幼儿动手制做传统食品
四个老师扮演四大名厨,指导幼儿动手制作。
7、游戏:爱心传递
传节日礼品,教育幼儿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关爱他人,思想教育: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团结奋进。
舞蹈:娃娃过节
语感是“语言的感觉”的简称,它使人们对语言的 ,直接感觉,即对语言直觉地领悟和敏锐的感受。语感是人们在对语言规律熟练掌握和运用中而自然产生的一种感觉和敏感性。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在感知语言的一瞬间,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就立即表现出的对语言的正确,敏锐的感受力与领悟力。
英语教学应该首先关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尽量使学生多听英语,多阅读英语。为此,我们进行了初中英语语感教学的尝试,在教学当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一、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
l、备课精心、充分
课上需要的书面材料、图片、卡片、幻灯片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口语练习当中可能遇到的词汇、句型也要充分准备。尽量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丰富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的状态。同时还可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
2、创造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英语学科的特殊吸引力。要增强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如一些简单问题的快速抢答,学生可以按座位分成几个小组,由每组的第一个同学提出问题,第二个同学作答,然后第二个同学提问,第三个同学作答。依此类推,哪―个小组先问答完毕即为优胜组。对优胜组的学生以及在竞赛中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逐步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课堂教学多样化,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的目的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我国教师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英语口语课应上成表演课、聊天课、辩论课、采访课等。在这些非正式的氛围中,学生练习口语才没有压力,学生参与口语活动才有积极性。如Mid-Autumn Day在这一单元中,我并没有让学生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去学。在第一节课上,经过了每人的Free Talk以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个汉语拼音zhongqiujie留下悬念。然后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们开始观察这个拼音,有的在想如何拼读,有的已念出怪腔怪调的中秋节。在笑声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中秋节。这时学生已是兴趣高昂,再趁热打铁告诉学生.“We can call it Mid.AutumnDay。同时板书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题。要求学生用英语谈论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学生的谈论并不困难。紧接着再问学生:中秋节到了,能否邀请我去你家做三块月饼,分别拿在手中并告诉学生:This moon-cake is very nice: This one is nicer. This one is the nicest.引出比较和最高级。这一节课,学生的热情很高,谈论积极踊跃,话题几乎覆盖了后几课所有的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一课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重视其他形式的辅助教学
l、游戏
游戏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语言认识了世界。精心设计的游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完身体部位的几个单词以后,让学生做“Touch”游戏。一个学生问,一个学生做动作。几轮游戏下来,学生几乎毫不费力就记下了这几个单词。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语序有些是不一样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句子,可以经常让学生做一些连词组句比赛。如制作一些单词卡片,发给每一组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片,迅速地站好组成一句话,并把卡片上的单词以及整个句子读出来。也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给对方出题,最后决出优胜小组给与奖励。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兴趣,教师还要善于用激励机制,对在练习中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与表扬与鼓励。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在口语训练当中,不要轻易打断,否则可能会影响学小的积极性,自尊心。可以记下来,课后予以纠正。
2、英语歌曲
唱英语歌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易于产生愉快心理,记忆效果也好。每堂课前的英语歌曲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也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现在我们实行“每周一歌”制度。即每周一首新歌。曲目由学生自定,歌词由学生自己整理,不认识的单词由学生自己去查找。因为学生喜欢唱,所以做的兴趣就浓,记忆也就更深刻。而这同时,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教《我和同学交朋友》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共栽一棵朋友树”,要求学生把自己和好朋友的名字写在朋友树上,由于儿童刚入学不久,拼音尚未学完,不能拼写,汉字也不会写,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不如把结识新同学和共栽朋友树这两个环节合并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找朋友》的乐曲中主动下座位结识同学,在相互认识的基础上并请好朋友互相帮忙把他的姓名写在自己的书上,这样的设计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儿童在相互签名中接近了距离,同时也在体验着朋友之间就应互相帮助的道理。
本课我试着把结识新同学和共栽朋友树整合起来,既突破了学生不会写好朋友姓名的难关,又让儿童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彼此间沟通,课堂氛围很是活跃,学生们都在争先恐后地主动结识着朋友,极其认真地为朋友签名,连我也融到了这个活动中,本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根据需要,是完全可以打破教学环节的顺序,合理地进行调节和整合的,这一启示将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增加内容 ,拓展延伸
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进行换位思考 ,去揣摩他们的心理从而正确引导。 一年级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他们大多认为哪位教师批评我,那么这位教师就不好,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我爱教师》一课时,我增加了一版块“老师的批评也是爱”我特意创设了一位学生犯错误教师批评他的情景 ,并反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说老师好,可现在我这样的严历,你们还认为我好吗?”,那位受批评的孩子坚定的说:“我还觉得你好,因为你说我是为我好。”那位孩子仿佛成人话的话语一直在我耳畔回荡。
我觉得本课最让我满意的就是“老师的批评也是爱”这一环节的设计,它让儿童对师爱的内涵有了更宽泛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我想,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努力的从儿童生活中挖掘各种资源,只有源于他们实际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其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感悟。
我把教材作为一种范例,在教学中努力的超越教材,丰富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尤其是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如:在讲《中秋节》一课时,我安排了一节“中秋节真快乐”活动课,在活动中,有的同学回味着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明月的其乐融融的情节,有的同学背起了《中秋节》的儿歌,有的同学讲起了中秋节的传说,有的同学唱起了《爷爷教我打月饼》的歌曲,师生都沉浸在中秋节的快乐中……
3.亲身体验,及时反思
《我爱五星红旗》一课,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我是中国人,中国首都“等概念较为抽象,为了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也曾努力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源,如让学生从地图中观察中国的位置,从硬币上观察国徽的样子,通过《国旗,国旗真美丽》的儿歌帮助学生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但我感觉这些资源还远远不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还应根据每节课的不同要求,注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才能教活英语,使学生爱上英语。
一、评价标准个性化,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课堂评价的标准上,强化“自我参照”,就是以学生个体原有水平为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这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地去评价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只停留在单词和单句。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缺乏方法,只得去死记硬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英语科组开展《唱歌诵诗,提高小学生英语四会能力》的课题,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在活动中,学生自己评选出了英语小组长,全班分四大组,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命名,根据小组表现进行“盖章”式评价奖励。“盖章”奖励标准:课前准备充分;听课时注意力集中,给这类同学盖“Very good”。如果这个学生是个调皮大王,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就盖“Wonderful”以鼓励。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盖“Good”(1分)或“Very good”(2分)小印章;能够同他人合作或帮助后进学生的盖“Wonderful”(3分)的印章。乐于尝试表演,大胆编故事的学生可以w“Wonderful”等。这么一来,学生劲头十足。每节课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大批进步生。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人为本”理念引领下,对学生的评价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活动。在表演Conversation部分对话或自编对话时,我常常会走到学生中间,跟他们一起观看、倾听,然后引导学生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先肯定每个学生的长处,再提一些建议。在一系列互评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和倾听的好习惯,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
教师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评价学生联系生活、关
注社会的情感态度。除了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外,教师可适度评价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三、分享成功的喜悦,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呢?称赞能给学生带来短时间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分享却能把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续到四十分钟以外,甚至更牢固、更持久。分享会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众人认可的境地,成功感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这样,学生内心因成功感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才会持久,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才会因此而增强。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不只是考试,还应关注学生的听力能力、口语能力以及用英语开展文娱活动和进行表演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小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等丰富多样和综合的语言技能活动。
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例如:
1.开展“每日一句英语”,英语教师根据所教年级水平,每天向学生教授一句英语。
2.教师除了用chant连单词句型外,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把要教授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套用当中,让学生容易随口唱出。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如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可以先让学生查询有关中秋节来历的资料,也可以谈谈西方国家的节日,让学生上网查阅节日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4.建立英语校园文化,举办英语活动周
我校虽校舍面积小,空间少,但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大型英语周。通过英语周中的唱歌诵诗、歌词改编比赛、课文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四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还与美国TPR学校结成友好活动联盟,让学生与外国人沟通,参加除学校以外的活动,做到真正讲英语、用英语。
在评价中,尽量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用激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之火。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优化评价内容和方法,有效进行课堂评价,促进师生共同
发展。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课标》)指导性地阐述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原则和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明确了学习目标语言与目标文化的关系。《课标》强调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应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能运用其语言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笔者认为,引人任务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可尝试的教学途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笔者回顾和归纳了近两年来国内英语教学期刊上刊登的有关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溯源、认识、课堂运用及误区的文章,重新认识和理解任务型教学方法,提出在中学英语节庆文化教学中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拓展中学生的中外文化认知,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思想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成果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在外语研究者和应用语言学家探索二语习得的不懈努力之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来的。但它在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教育中就开始应用了(龚亚夫、罗少茜,2003),并非一些教师所认为的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一些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基本上是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产物(张伊娜,2006 )。然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指出任务型语言教学起源于多种学习的理论,如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并阐明了其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理论而不是语言理论。基于任务型教学不同的理念、认识、教学目的和对象,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其课堂应用褒贬不一,甚至提出质疑。
Nunan (1999)认为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世界的任务,即目标型任务,这种任务是学生离开学校最终要做的事情,也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另一种是教育型任务,指的是课堂内的活动,如:听录音并复述、小组讨论问题。这类任务可以使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设计这类任务的依据来自教育学与心理语言学。Nunan(1999)实际上强调语言使用中任务的交际性。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上以课文为中心、练习以语法规则为核心、教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学法上基于行为主义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僵化模式可以归纳为:输人一重复一强化记忆一形成长效记忆和习惯,注重所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和用法,却忽视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这种现象也使得一些学者对注重语言运用和交际的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提出批评和质疑。张伊娜(2006)认为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表达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有悖于语言使用和学习的规律,不可能促进外语学习”。在目前高考的反拨效应主导下,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特定英语教学的现实和无奈。张伊娜(2006)提出,“学习者和与之交往的对象大致都在同一水平上,如何能达到通过意义协商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人,调整、修正他们的输出?”这些教师仍然只是从英语熟练水平上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这些因素在英语教学水平较差的地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具有一定的依据,但笔者持不同的观点。
Nunan (1999)曾批评说,“即使能阐述语法规则的学习者也还是在语言使用中违背这些规则”。而龚亚夫和罗少茜(2003 )则进一步指出,“事实上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语法知识的记忆并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同样,Richards和Rodgers (1986)认为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使用是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途径。学习一门外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有效的交际,而语言使用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教材的编者分类设计和编排各类活动,使学习内容、方法和学习者三维互动来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多元智慧素质。
显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它引导学生在多重层面上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提出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大量增加语言输人与输出的量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使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
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正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所忽视的若干层面,这些层面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和合作,寓语言实践和能力拓展于自我学习、体验之中以及以共同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多维过程中。任务型英语教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因而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倡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网络学习等来认识问题和建构知识,深化学习内容。它注重每个学习者与学习元素的多层互动和交融建构,而非着眼于立竿见影。
从语言学习规律来说,学生本身才是学习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个人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推动整个小组活动的动力。Littlewood ( 2002 )将课堂上获得交际能力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非交流的学习、交流前的语言练习、交流型语言练习、有组织的交流和真实交际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将其有的放矢地灵活运用。
三、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学习
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学习目标语文化和本国文化以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问题。对文化的认知反过来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此很有必要提及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李光耀曾指出“了解了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负载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转引自宋学侠,2002 )。怎样帮助学习者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呢?遗憾的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语法知识和词句用法层面上,仅对具体影响语义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作出解释,却未能真正引导学生综合掌握语言运用和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节庆文化教学融入英语课程是英语教师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多数仅局限于介绍节庆的基本概念,如:节日的起源及庆祝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第二册第三单元,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版)高中英语教材New Intermediate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册第六单元以及第二册第五单元中,都不同程度提及美国三大节日之一的感恩节,但编者并未对这个美国节庆文化内容展开进行介绍,并使之系统化地成为综合学习过程的延伸。事实上,我们初、高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感恩节。如果教师有目的地策划,在内容和方法上多层面地引导,将感恩节的文化元素与任务型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如:感恩节大餐起源于英国清教徒抵达北美后一年秋收的庆祝活动,与中华民族秋收举办丰年祭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基于上述理念,笔者借用任务型英语教学原则,针对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设计和呈现下面教学活动,为高中生搭建一座英语文化知识的桥梁。教学活动延伸至对中美节日文化的了解和对比。活动设计寓英语学习于培养学生多元智慧和基本能力目标之中,正如王学华(2007 )指出的那样,“通过目标特定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学习任务感受英语文化,寓英语学习于体验、发现和参与的过程中”。同样,教师也借用相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与步骤
Task 1讲解课文:以课文中感恩节的内容为基础,依照who/where/what/when/why ( how)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感恩节的由来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准备课文内容中重要事件的英文句子随意张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依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以确定学生对整篇文章是否完全了解。教师教会学生有关感恩节的歌曲,并请学生表述对歌曲内容的感想。
Task 2探索与思考:关于感恩节的更多背景知识并未在课文中出现,教师提出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阅读参考书寻找答案,在下一节课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620年英格兰和荷兰的清教徒们背井离乡移民北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迁移去北美?
Task 3延伸教材:教师利用PPT幻灯片逐一呈现所有问题,请多位学生回答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扩大他们参与分享不同见解的机会。教师利用PPT幻灯片将感恩节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及其涵意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Crossword Puzzle来联想扩充词汇。
Task 4课外任务:感恩节是美国三大重要节日之一,但对中国学生而言,感恩节距离我们的生活时空遥远。本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设计以下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进而具备策划与组织能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任务:介绍清教徒在大西洋航行中遇到哪些困难(海上恶劣的天气、人群中的疾病、食品困难和未来目的地的不确定性)。
以下活动都可以包括在“Task 4课外任务”之中,供教师参考。
Task 4—1寻根之旅:通过感恩节的节庆教学活动,学生已经知道首批到达美国的清教徒来自英国的Plymouth,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清教徒移民北美大陆和相继而来的移民潮对北美大陆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Task4一2梦想满行囊:学生已经了解清教徒当年搭乘五月花号帆船前往他们的梦想之地。这是一艘装满他们的梦想之船。引导学生做小组活动:
·想象在航程中清教徒们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描述清教徒们历经艰险登陆北美大陆时的兴奋心情。
·描述清教徒们看到的北美大陆的风景、天气、动物和植物等。
Task 4一3中西文化喜相逢:通过Brainstorming,让学生思考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认知中感恩节的精神内涵什么?在中国文化中哪些节日可以与感恩节的精神相契合。可以参考The West Meets the East补充阅读材料等其他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问答练习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其他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比较节日和庆祝活动中蕴涵的文化特点。
Task 4—4感恩岁月:感恩节是一个表达感谢与传达祝福的节日,让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下感恩话语,并鼓励学生寄出感恩卡片,把爱传递出去。
Task4一5扮演角色:设计多个帮助他人的情境,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一段对话,并在课堂上表演。
应该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过程具有三维一体的特点,笔者寄希望于教师与学生、学习任务与内容及所学语言的形式结构形成立体交汇点,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智能、能力和促进学生整体人格发展的目标。教师或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全部和部分地使用“三维任务型教学互动板块评估表”,例如:教师或学生可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各纵向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同类型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表1记录自我评价与多元智能横向部分在教学活动刚结束时对自己表现的反思和评估,从而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多元智能,成为更有意识的学习者。
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除了评价学生每一个教学步骤的表现以外,学生自我评价也要列成清单表,让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表现,教师以此作为参考,提升教学效果。
2.知识拓展:学生对于感恩节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教育:由于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实施,学生由认识自己、关怀自己进而升华到认识别人、关怀别人。
4.技能训练:活动内容包含听、说、读、写,学生经过不同活动的经历和感受,这四项技能皆有所提高。
5.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培养了勇于接受挑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自信心。教学活动的设计因具备多元性,所以也激发了学生多元智慧的发展。下表展示了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在以感恩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所提升的“多元智能”。
五、结语
寓文化于任务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新尝试,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课外延伸,也可考虑作为学校文化节的表演内容,使之成为诱发学生思考、引导体验、扩大参与机会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途径。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学习任务要精心设计,做到内容和步骤有的放矢;2)适当参考和引人教学资源;3)教师应清楚本学期哪些单元中有可挖掘的文化素材;4)教师应了解任务教学费时费力,要注意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新课程;艺术;教师;情态;语态;形态
艺术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型课程,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告诉孩子,艺术并不神秘,并不遥远。怎样唤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法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艺术课一阶段的教学、探索,我把它总结为“三态”。
1 情 态
长期以来,老师们在韩愈老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下,每个老师都模式化为一个“领导者”了。身为“领导者”,自然就想着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听自己的,自己必须强于学生,这样才“师道尊严”。本来该属于孩子的金色童年失去了灿烂的光辉,本来该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容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沉重,本来孩子灵动的双眼化作了呆滞的一潭死水。 新艺术课程的诞生使原本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的活泼而又丰富,既有感性认识,理性反思, 又具心灵感悟,让学生在掌握学科能力和品位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对艺术的感悟,而不是单纯的唱歌、画画、跳舞、表演,让学生在艺术的感召下迁移学科能力。所以,我们不应再把自己局限在三尺讲台,而应饱含情感,充满激情,与学生一起投入艺术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怎样才能为学生开设令人陶醉的艺术乐园?我在《中秋节》这一课上,尽情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意义。我首先深情地演唱了一段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同学们已被深深地打动,轻声跟随着节奏唱了起来。当谈到中秋的情感与色彩时,他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认为“中秋节”有甜蜜,有伤感,所以色彩应该很丰富。A组学生认为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应用粉红色,桃红色,表示甜蜜,幸福。B组学生认为中秋佳节,是丰收的节日,应用黄橙色。C组学生认为“中秋”也是常娥与后弈分离的日子,充满了无耐、幽怨、哀愁,所以,用深深浅浅的蓝与紫来表达也不为过……小小的课堂,就象一个演讲台,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在讨论中感觉到中秋节是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除了用色彩表达外,诗歌则不失为一种美好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师生共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时,我身边的一位学生不经意中拉住了我的手,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的我仿佛沉浸在与亲人团聚地幸福之中,眼前的孩子是多么真诚、可爱、亲切,我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热情……我们在亲密的合作中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可见,教师的情绪相当重要。当教学活动需要温暖、柔和、优美的情绪时,教师应先用自身的平和、深情、充满爱意地“发出信号”去感染学生,当学生的情绪高涨,到了将无法自持时,那么,教师必须“冷静”。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一起产生和谐“共鸣”时,学生才会被你的“情”所打动。教师的情态随时都处在被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当你微笑,点头,轻拍学生的背或握拳以示鼓励,赞赏或又扬眉,摇头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更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欣赏的热情,让他们想说,敢说,畅所欲言,尽情领略艺术的魅力。
2 语 态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课堂教学中,精练的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言中让学生感受激情,在表演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声音把学生带入艺术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比如,在《走进大师》这一课中,为了介绍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在背景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的伴奏声中,我满腔悲愤地朗诵着诗人涅克拉索的诗句:“到伏尔加河边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这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婉转悲切的语调立刻把学生们带入了那遥远的19世纪沙皇统治之下的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一群衣衫褴褛,蓬头诟面的纤夫们,顶着烈日迈着沉重的脚步,擦着地皮艰难地行进着。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他们心潮澎湃,怒目圆睁……我注意到他们的小手都拽地紧紧地,满腔悲愤,他们为纤夫们的命运表示不公,他们对沙皇的统治表示痛恨!当《伏尔加船夫曲》再次响起 ,“哎嗨哟,嗬……”沉重的歌声中同学们模仿着纤夫的形象拿起了身边的绳索,勒在肩背上,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歌声忧郁、深沉、浑厚、有力!画面赤黄的色调弥漫着一种焦躁,凄凉而悲壮!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纤夫的生活是多么苦难,他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踏平这世界的不平之路!这种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给学生创造了鲜活地生命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这就是精练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许多学生缺乏信心羞于表现时,教师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更尤为重要。在《健与美的丰采》一课中,我曾设计了形体创作这一环节。“同学们,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伟大的,我们班的同学都比较有个性,有才能,下面就是你们展现自我的时候,让我们共同领略你的丰采。”话音未落,同学们早已摆出各种各样的健美姿态……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语言又能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广大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成为美的创造者。
3 形 态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最终目的。马克思主张培养“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全面发展的人。现在,艺术教育的综合化为人才培养,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椅摆放,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友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在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讲究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这种“合作学习”在现在的艺术教学中为天性好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机会,虽然偶尔会让课堂纪律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但只要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体验感受艺术的目的,教师以一种亲切、自然的教态,多一个鼓励性的微笑,多一次肯定的颔首,多一个表扬的动作,课堂上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显示自我的才能与个性。期末时,陈开灵同学说:“没想到艺术老师是那么亲切,自然,上课时如沐浴在和暖的春风中……”。同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欣赏与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组织学习活动时,要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例:在介绍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这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完整地欣赏影片《城市之光》,并设疑卓别林的形象?卓别林的表演风格等?要求课后学生们分组搜集有关卓别林的资料以备下节课的抢答活动。在第二节课中,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抢答异常激烈。题目的设置由简至繁,由浅入深,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题的机会并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在最后评选“模仿秀”时(模仿卓的形象或哑剧片段),他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一展自己的模仿才能,每一个“模仿者”都迎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通过欣赏、搜集资料、理解、阐述、表演等这一学习过程了解到卓别林机智、幽默、具有讽刺意味的表演风格并体会出他善良、真诚、坚强、对艺术充满了热情,执着!现在,每次轮到上艺术课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赶往教室,因为又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畅游艺术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创作的作品是相同的,没有一个同学的感受是一样的,学生正是用自己喜欢的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有一次我在批阅小组作业时竟然发现在落款处出现了文案、策划、设计思想等专业词汇。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方式、灵活多变的教法、亲切自然的教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相互间的合作团结精神,还可以调动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的探索兴趣。
参考文献:
在他们的讨论,让我发现了一个意外:有些孩子在跟同桌说着悄悄话:“这些内容我们不是学过了吗?以前X老师都教过的,为什么现在还学呢?”
听着孩子们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起点。
在品德这样一门颇被“冷落”“遗忘”的课程面前,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呢?正如崔峦老师说的:“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为了避免低级的重复教学或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必须“以学定教”,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是根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于是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同主题的“螺旋上升”内容及目标进行了梳理:
一、纵观教材,整体把握“螺旋上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其中,“螺旋上升”指的是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主题思想是不断发展深入的。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循环出现,但又各有侧重,逐步提高。
二、揣摩教材,深刻体会“螺旋上升”
1、同一主题,不同梯度
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学习,教师能最直接地了解各年段在相同教学主题的内容呈现上的区别。相同主题“家乡的风景与特产”在不同年级不是一个话题的简单重复,而是逐渐深化的过程。二年级是在搜集资料中在活动展示中了解家乡的风景、美食、特产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三年级要知道了解家乡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以及特产的目的就是对家乡的热爱,在此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不同的表述正是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在逐步提高、生活经验在逐渐积累。这样一分析,我们才能把握相同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并以体现学生不同需求、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
2、同一单元,课课关联
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每个单元有单元主题,这些单元主题一般都囊括了单元里每篇课文的主要方向,其内涵往往是它所涉及的全部教学内容的精髓,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当教师在备课时首先需要立足单元,了解本课内容所处的位置、瞻前顾后,关注目标的前后衔接性。如六上的“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单元由《民风民俗大观园》、《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三篇课文组成。第一课侧重于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第二课侧重于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第三课侧重于要辨证地正确看待民风、民俗现象。三篇课文的安排顺序从知识能力的学习到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连贯、递进的,层次分明,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学习,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单元目标。
三、细读文本,准确定位目标
细读文本是揣摩了整册以及单元的目标之后,“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考虑到本节课中处于螺旋上升的哪一个位置,这样才便于制定出准确的课时目标。
1、解读关键文字,把握课时重点。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会出现关键词,是每课教材的“题眼”,它们比较概括地表明了各课的教学重点,在同一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就引向不同的方向,课堂也不可能出现简单重复的现象了。例如由“节日”引出的话题,
如果我们能牢牢抓住课文中所提供的关键词,教学着力点就不会偏差太大,使教学定位更加准确。
2、挖掘图后深意义,丰富课时广度。《品德与社会》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课本漂亮,图片生动,文字内容却较少,似乎很“浅”,其实背后蕴涵着深意。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慢慢融入到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这样才能丰富教学目标的广度、深挖教学目标的深度。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上课的时候,如果我们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学生这一节课就比较活跃,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如果我们板着脸走进教室,学生们这一节课会比较沉默,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一个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师生平等观,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带着我们的热情去上课,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取信于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热切的希望,而勇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增强生活性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恰当运用各模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努力将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尽管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展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活化书本上的知识。
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这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是最紧密的,这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联系生活(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比如第一框的内容是商品、货币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可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水平仍是低层次的,所以教师不妨从他们身边的学习用品、毛衣、饭卡等常见事物入手,通过对比如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和商场买的毛衣有何特点来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逐步引导他们架设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的桥梁,解决他们的认识困惑。
如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设置几个情境问题:①这课教学一般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前后,我们就利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历,总结每年中秋节前、后时期月饼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②夏天西瓜比较多,可是西瓜刚上市时价格会比较高,大量上市后价格就会降低一些。③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钱高。通过这些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为此需要我们教师对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也有比较多的观察和思考,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热点,小到学生每天生活的校园、教室、身边小事、流行歌曲、动画动漫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品,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整理、运用,都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3增强体验性
体验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再造和再创活动,进而产生理性的发展和意义的一种学习方法。这里的体验我们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课堂情境的体验。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乐于思。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结合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体会和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教学内容,达到寓知识于情景,借情景感悟知识的效果。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理论性较强,学生虽有听说但缺乏实际经验,怎样才能让学生带着兴致去接触这些理论,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通俗的接受它们?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点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小张投资记》,使学生在故事情境及问题的引导下想要并急于学习相关的知识,在本课的内容结束后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套最合适的理财方案。当然我们还可以选择很多的图片、故事、诗文、社会热点问题等来丰富我们的课堂资源,营造快乐趣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课外实践的体验。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收集相关主题的资料、或指导学生设置相应的调查问卷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堂中给予学生时间及相关器材如投影仪支持等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成果和收获,这个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的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锻炼才能。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近几年计算机的普及率大大提升,但是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里还是没有计算机。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
针对这种现状,怎样才能上好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呢?
首先,教师的态度。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其次,教师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喜欢了这门课,才能学好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几年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方法如下:
1.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乐于去学习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2.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3.小组合作学习
我校近几年正在试行小组合作学习,我在信息技术课上也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互帮互助,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我经常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4.联系实际,贴近现实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联系实际,会活学活用。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Word2003教学时,正值中秋节前夕,我就让学生们利用Word2003所学的知识制作中秋节卡片,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同学或老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Word2003的有关知识,还教会了学生使用电子邮箱的方法。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
因为信息技术课不同于普通课堂,农村中学生可能在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纠缠于打游戏、聊QQ等娱乐活动,而对教师讲的知识感到缺乏兴趣,这可能会是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期伊始就建立好严格的规章制度,杜绝学生“上信息课就是玩”的想法。
总之,教师在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积极创设条件,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要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样,农村的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项目学习的理念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一个任务,促进学生在完成作品和执行任务的学习中进行质询和求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有一个特定的项目选题,学生围绕该选题展开实践探究,在活动中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技能。②项目选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思想。③强调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不断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④活动过程中强调协作,成员之间是一种密切合作的关系。⑤强调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后产生一系列或一个作品,这是基于项目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的最大区别。
为了贯彻项目学习的理念,笔者对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初二上册的第一个微项目“用文字和图片说话”,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课题: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用模板美化主题,修改版式适应需要,设计模板,突出学生个性。这部分内容是快速规划并设计整个PPT必须具备的技能,在整个章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后续微项目学习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PPT的制作并不陌生,他们有使用2003版PPT的经验,对图文的插入和修饰也比较熟悉,但对模板的应用和版式的恰当使用并不熟悉,特别是利用母版突出个性,从宏观角度去规划整个PPT的系统性思维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
3.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恰当的模板快速形成PPT整体框架。
(2)了解图片、文字的呈现方式,能够通过修改版式适应PPT主题内容的需要。
(3)能够通过修改母版使PPT更具个性。
4.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项目规划阶段:教师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在教师端进行屏幕广播,讲解项目说明、任务、要求、评价方式等。
(2)项目实施阶段:开放网络,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3)项目展示阶段:教师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在学生端进行屏幕广播,展示学生微项目成果及学习过程中应用各项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4)项目评价阶段:教师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屏幕广播学生端,学生进行演讲,教师评价PPT辅导演讲的作用。
5.教学流程
(1)微项目规划。
①导入研究微项目。
教师演讲示范“何为幸福”PPT。
师:从刚才演讲的PPT可以看出,PPT起到辅导演讲的作用,PPT中的图片和文字好像会说话一样,让听众理解演讲者的意图。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这学期的第一个微项目“用文字和图片说话”。
②微项目的任务说明。
教师快速完成可以演讲的PPT,并用PPT进行演讲。
③微项目的技术说明。
教师预设如下问题:
a.如何才能快速完成PPT呢?(利用模板。模板就是已做好的PPT样式,模板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重复使用)
b.怎样获取模板?(教师推荐的、网上下载的、Office自带的内部模板)
c.制作PPT时为什么要修改版式?(版式就是图文的呈现方式,如标题版式、内容与标题版式、空白版等)
d.通过修改母版可以实现什么?Logo(母版是PPT模板的内部设计,如果修改了某个版式的幻灯片母版,则此类版式的所有幻灯片都具有了母版的格式,修改母版能使PPT具有个性,如加上小组Logo等)
(2)微项目实施。
①教师组织学生针对项目进行探究。
②教师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③教师针对某些技术和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师:现有的模板是否一成不变?怎样调整文本与图片的位置和大小?如何加入自己小组的Logo?
④突破难点――母版。当所有小组的作品基本完成,学生只差最后插入Logo。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现场情况,由学生讲解或由教师点拨母版的应用,并转播学生端插入Logo的操作。
(3)微项目展示。
现场生成,根据学生展示的PPT作品,提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教师预设如下问题:
①你们组是如何套用模板的?
②对原模板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修改?
③每张幻灯片都采取了什么版式?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版式?
④你们组的Logo是如何插入到幻灯片中的?
⑤你们认为母版与模板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4)微项目评价。
①组织小组演讲。
②组织学生对演讲时PPT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
师:PPT中的文字是否运用恰当?用的图片是否合适?演讲内容与PPT内容是否同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必须具备深度挖掘教材的能力
教师在讲课之前,如果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就会出现在课堂上抓不住重难点的问题。从教材编排上看,这节课就是制作PPT并演讲,表面上看知识点和技术点是文字和图片的插入,但学生制作好PPT并完成演讲,并不代表项目成功。这节课的关键内容是怎样“快速”形成PPT,也就是模板的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模板的作用以及修改模板的方法,教师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渗透母版的应用技术。笔者在第一次讲这节课时没有挖掘出教材的深意,让学生完成PPT后进行演讲,评价的过程也没有涉及模板的应用和修改等问题,教材的应用也不理想,实质上就是脱离了教材,上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因此,在利用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材时,教师必须深度挖掘教材,要对“项目指导”中的每一个专题进行分析,研究该专题设计的用意是什么,想要让学生探究什么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技术探索”部分中的“技术实验”,教师更要认真探究,仔细研读,因为这部分内容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当教师深度研读教材并提炼出教学的重难点之后,课堂才有方向,教学目标才更明确,在项目指导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灵活应对学生的现场生成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布置任务,促进学生在完成作品和执行任务的学习中进行质询和求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再是以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为主,而是以学生的现场生成为主,每一个班、每一节课的现场生成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在课堂实施时,学生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有可能很多问题并不是教师在这节课中所要解决的。这时,教师就要在把握重难点的同时,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引导,把他们引回到这节课的知识点上来。例如,笔者在上课时,学生做PPT演讲时想要尽善尽美,但是一节课时间有限。此时,笔者会在参与小组活动中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学生在模板的应用与修改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偏离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同时,在学生演讲时,教师要起到顺承的作用。每一个小组的选题都是不一样的,怎样把不同的选题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是课堂中要随机应变处理的问题。例如,笔者在讲述上述课例时,五个小组的演讲选题分别是“人生感悟”“带着心灵去旅行”“幸福像花儿一样”“美食人生”“中国节之中秋节”。首先,上台展示的小组是“幸福像花儿一样”,当演讲者讲完最后一句话“没有不会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时,笔者接着这句话说“心态的修炼使幸福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感悟啊!下面就请下一组展示他们的‘人生感悟’”。然后,当这个小组演讲完后,笔者又利用他们演讲中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再引出“让我们带着心灵去旅行”的演讲,由于大家去各地旅行,就会有各地不同的特色美食,然后,笔者引出“美食人生”的演讲,最后,以回到家引出“中国节之中秋节”。教师这样的顺承应变就会使一节课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在课堂中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有的教师技术能力比较强,有的教师课堂环节设计得比较好,有的教师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无论是哪种风格和特点,教师都要记住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如果你不擅长表达,那么就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吧;如果你不擅长应变,那么就在课前把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设好;如果你擅长技能,那么就在技术点拨时大显身手;如果你擅长应变,就让学生看到你的机智。永远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留给学生去应对,你会发现,其实学生会做得比你好。例如,教师在点评学生作品时,当你词穷无从谈起时,要把这个机会让给学生,他们中不乏演说家。当被技术点难住时,教师不妨放下身段,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他们中也不乏解决问题的高手。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例如:《孔子的诚信观》、《一碗清汤荞麦面》、《好雪片片》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天堂与地狱比邻》、《信客》、《把信送给加西亚》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职业的本质内涵,懂得爱岗敬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我有一个梦想》、《士兵突击》可以引导学生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生活品位。《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洛阳诗韵》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等。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领略作品的情感和美,教会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有品味,有内涵的人。通过潜移默化的熏染与陶冶,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
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选择性大
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就在下午第三节课推行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语文学科也为此开设了“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外影视欣赏”等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需要,从各个角度挖掘教学内容:如通过文学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通过富有时代性的选文,可以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各种文体的写作,可以提高学生职业所需的写作能力;通过讨论、交谈、演讲等专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品格素养的提升。
在中秋节前夕,笔者让学生开展“中秋月”专题学习,按照“月的诗句”、“月的歌曲”、“月的舞蹈”、“月的科普”四个专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专题PPT的制作。并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包括资料的查询、图片的筛选、PPT制作、上台展示讲解、小组拉票等。这样的语文课堂,一者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二者,培养了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展示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三、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学生为本,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