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3: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的基础和原理
铁路工程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主要为了迎合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提高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在研究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之前,又必要了解动态管理的基础条件,以及管理的原理。具体内容如下:
1.1动态管理的基础
铁路工程以指导价格为基础,实施定额计价的方式,这种计价方式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基础,也是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据。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在工程在施工期间,在采用动态管理模式之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但该工程在施工期间,检验出原本使用的钢筋质量与工程标准不吻合,要求物资部门在退货处理后,重新采购价格较高的钢筋,但由于原先的采购计划是既定的,静态的成本管理模式,基本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在材料采购内容出现变化后,成本变化幅度几乎超出了材料采购成本管理计划的范围,后来通过一系列调整工作,以动态管理的方法,扭转了钢筋采购时成本失控的局面。从案例可以看出,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必须以指导价格为基础,在拟定成本控制计划滞后,将各种同类项进行合并,并充分考虑实施阶段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可适应铁路工程实施阶段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2动态管理的原理
铁路工程受到政策变化、人工费用涨跌、材料费用涨跌等因素的影响,其施工内外部环境具有动态性特征,要求加强成本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换句话说,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管理,需要兼顾内外部环境的相应变化,并以此作为调整管理活动依据,加强计划投入资金的预算和已投入资金的管理,按部就班得实现目标的管理。期间如果发现项目的工程成本发生变化,需要寻求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并借助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运作模型,综合性分析工程单方成本、工程量、影响变化幅度等因素,确定最需要控制的因素内容,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的方法
在了解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基础和原理的基础上,参照施工预算计划、工程承包合同价等,全方位预测外部环境和分析内部数据,保证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下:
2.1组织措施
以某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为例,该工程在施工之前,编制好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和工程流程图,然后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正常的情况下,再落实项目组织机构,以达到优化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组织设计内容的目标,譬如遵循本工程总投资原则和施工投资控制原则,分析不同分包方案对投资的影响,然后逐步落实施工的条件,这样就能形成施工规划和顺利实施计划。如果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未能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就不能全面分辨出工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工程实施阶段各种资源也势必不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和周密安排。反之,该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措施,就能够奏效解决以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安排问题,这也是成本动态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2.2经济措施
在工程量审核支付证书签发时,需要站在整个铁路工程施工全局的角度,分析总体投资项目的分解是否合理得当和资金使用计划是否有保障。某铁路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资金使用计划不周,计划投入的材料总额偏低于实际费用发生额,使得投入到工程的材料量不足,与工程进度控制计划产生矛盾。由此可见,包括“工程变更必要性”、“工程费用是否超标”等问题的解决,必须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才可以找出成本管理的偏差和预测未完成工程量,以及发现潜藏的成本增加问题,最后以预防性的管理措施,掌握工程成本管理的主动权。笔者认为,首先需要采用市场竞标综合单价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在确定和分解控制目标之后,结合工程材料、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的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各个时期的市场价格状态,采用调整价差的方法,提高成本管理计划的弹性水平。案例铁路工程采用调整价差的方法,按照额定材料用量补差钢材、木材、水泥和相关特殊材料等,定出材料范围、信息价格,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以上铁路工程成本动态管理经济措施,是当前诸多铁路工程施工期间常用的成本动态管理方法,值得在施工实践中进一步拓展。
2.3技术措施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必然耗费一定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因为每项新技术的使用,目的是提高工程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系数水平,而期间需要投入一定量的人力资源、采购与新技术相匹配的材料,以及增设某些有利于新技术正常应用的设备等等,但如果能够保证所应用新技术产生预期效果,自然可以创造更好的工程效益,适时即便再高的成本费用,也在该工程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一方面根据施工方案分析技术经济,在明晰质量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等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施工的资源配置、施工方法等技术流程,进而组织专题审查技术流程的投资方案,为推广技术提出投资额最少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人力资源安排办法等。另一方面与设计人员深入研讨技术领域中的成本费用节约方法,譬如某铁路施工企业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出非生产性的永久设施和临建设施,以及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将设计变更的总金额,控制于执行概算的基本预备费用之内,实现了资金结构的优化和财务费用的降低,使得该工程的投资费用大幅度下降。
2.4合同措施
合同是整个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也是成本动态管理重要前提,为保证合同条款有利于工程成本的动态控制,一方面需要明晰成本谈判、合同条款修订、合同索赔问题处理等问题,分析施工合同与其他合同之间的关系与影响,站在整体工程管理的角度,分析合同成本管理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尤其随着铁路工程投资涉及面的拓展,影响成本动态管理的因素越来越多,只有在系统性和全面系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之后,才能够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并逐步实现工程成本动态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严格恪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检查每一项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如果有悖于法律规范性要求,则应尽量在出现成本问题之前,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重新调整成本管理方法,确保工程投资效益与铁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同步提高。除此之外,工程施工期间还要求加强合同的管理,由专人定时检查每项条款的落实程度,一旦发现某些条款不利于工程成本的动态管理,则要提出及时作出调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主要为了迎合实施阶段成本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提高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藉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了解铁路工程实施阶段成本动态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参照施工预算计划、工程承包合同价等,全方位预测外部环境和分析内部数据,保证在成本管理方面,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铁路工程实施阶段动态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但由于不同铁路工程成本管理条件和要求的差异性,以上的方法还需要结合相应的铁路工程实际施工案例,予以因地制宜地灵活借鉴。
0.引言
油田的动态开发分析是油藏开发中的关键步骤,是利用油藏工程方法来研究油藏的动态变化规律,立足于油田的动态生产数据,分析各项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油田的动态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油田的动态分析涉及资料广泛,查找对比数据复杂,需要直观的分析研究工具。文献[1]提出了基于Basic语言的地质计算及绘图系统;文献[2]提出了GIS技术应在油藏的生产管理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文献[3]提出了基于Delphi组件的动态分析图件绘制系统。这些算法理论复杂,运算量大,功能不够全面。
针对上述情况,对油藏动态分析所需的图表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了以油藏地质图件为基础的“油藏开发动态分析平面图形系统”。本系统基于GIS组件编程技术,结合Surfer绘图软件,实现快速、精确的油田动态分析图形绘制功能。
1.开发动态分析平面图形系统建模
编写的“油藏开发动态分析平面图形系统”通过软件测试,在多个油田数据测试运行效果理想,通过GIS组件编程技术,实现了图层式油藏现状图分析,将油藏地质与油藏开发动态有机结合,实现了在考虑了断层、尖灭等各种复杂条件影响下,油藏动态等值图的绘制方法。
图1 平面图形系统流程图
开发动态分析平面图形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已经制作好的电子格式的油藏小层平面图,结合生产数据库进行油藏的动态分析。同时提供图形元素识别、图形编辑、各种指标的柱状图、饼状图、等值图等动态图形生成功能。平面动态分析图形系统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2.图形导入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平面图形系统”需要已有开发地质图件作为工作底图,它们常以DXF、BMP形式保存。图形接口的功能就是把上述两种格式转化为软件所需的SHP文件,从而能被GIS组件MO识别。输入文件默认包含油井、水井、断层、尖灭线、油水分界、超覆线、井号、等值线、等值线标注等信息。SHP文件是按上述信息分图层存储的数字文件。读入DXF文件时按上述图层读取,没有的图层记为空,默认内容外的图层记为等值线,读入后再正确分层。BMP文件图形坐标需要转换为大地坐标,矢量化后正确分层。输入文件编辑符合要求后转存为相应的SHP文件。
图元编辑可以完成对底图的修正功能。由于图形数据都是按图层存储的,选择图层后该图层的所有图形被激活,用鼠标选取点、线或者节点,进行添加、删除或移动的操作。
输入的底图中没有正确分层的线默认保存在等值线的图层中,特征元素提取功能可以从等值线中识别出断层、歼灭线、油水分界线等。基本思想是选中一段等值线后,通过选择特征元素类型,把该段等值线图元写入选择类型的图层文件中,同时从原有的图层文件中删除该线图元。
4.动态分析
4.1 专题图
专题图有助于了解油藏内各井的基本情况,进行指标对比;有助于查找各阶段产量发生较大波动的井,进行原因分析。利用井点的数据绘制油层生产动态现状图,生产指标可以是产油量、产液量、含水率、动液面等动态指标,也可以是井点的孔渗饱参数、油层厚度、套管尺寸等静态指标油井参数,图形类型包括柱状图、综合柱状图、扇形图等。 专题图的绘图算法流程和基本思想如图2所示:
图2 专题图绘制模块流程
4.2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是地质研究工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示方法,它通过处理一些离散的点来生成连续平滑的地质结构图,通过它来表示储层构造形态、物性参数分布等。
利用Surfer8.0 地质绘图软件自带的插值功能,一个完整的绘图步骤主要包括:①准备绘图数据*.dat:格式为第1列、第2列为x轴和y轴坐标,第3列为插值项,把文件存为*.dat,如gdr.dat; ②把.dat文件转换成.grd文件:Surfer软件提供了12种不同的网格化方法,如距离倒数加权法、最小曲率法、三角网线性插值法、Kriging法、多元回归法等,在网格化过程中会自动插值,生成所需的gdr.grd文件;③白化gdr.grd文件:找到边界文件*.bln调入地图文件后,白化边界部分,在白化区域不需绘制等值线,最终生成out.grd文件;④用生成out.grd画等值线图;⑤把边界*.bln文件加在等值线图上。
5.应用实例
图3 油井月油月水柱状图
6.结论
新疆排2砂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中部中石化西缘区块内,含油面积15.4km2,中部发育一条北西向落差10m左右正断层,设计油井32口,水井12口。利用新疆排2砂体的地质图和数据库数据,绘制完成的柱状图如图3所示,图4是经填充处理的等值线图。
本软件系统研制成功以后:
(1)该系统将大大提高油藏开发动态分析的工作效率,减轻油藏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使油藏分析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问和精力用于成果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极大地缩短了油藏开发研究工作的周期。
(2)提高开发动态研究的精度和水平。计算机的应用避免了手工工作造成的人为误差,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3)实现基础资料、图件、项目及研究成果的一体化计算机管理,不仅提高了资料的可继承性和重复利用,沟通了油藏地质和油藏开发的联系。
图4 经填充处理的油井月产油等值线图
参考文献:
[1] 丛景华.微机工程地质计算及绘图软件系统,油气田地面工程,1990(6).
关键词: 现代机床;力学;机床结构;动态分析;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
Key words: modern machine tools;mechanics;the structure of the machine tool;dynamic analysis;dynamic model;analysis an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034-02
1 概述
机械结构的结合面动力学参数对建立正确的动力学模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机床结构动、静态特应该具有越来越高的动、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机床行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机械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以有限元分析为核心,动态结构优化为基础,通过结构的优化,不仅使零部件的静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还使结构的抗振特性得到提高,节省材料,获得最佳的结构尺寸。机床床身是机床的重要基础件,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及精度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对机床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强度和动应力分析方法涉及相对很少,主要原因是由于车床结构相对复杂和现场结构耐久性试验费用昂贵。而如果仅通过施加常幅设计载荷谱将静强度分析结果直接应用在车床结构的疲劳强度评估,虽然方法简单,但会产生严重问题,因为实际服役的机床车体结构承受的主要是随机的动载荷。基于相关领域结构疲劳研究成果,吸取文献中最新算法,提出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车床结构的疲劳寿命仿真,并对其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美国Michigan大学的TJiang和M.Chiredastcc,在应用有限元法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又提出一种数学模型来模拟机床结构的联接形式,建立整机的模型并对机床结合面的联接件(如焊点、螺栓等)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拓扑优化设计。
2 力学在车床应用的主要研究工作
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机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上。利用ANSYS计算车床结构的应力计算(包括模态分析,子结构分析等);结合材料S-N曲线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机床结构多体动力学分析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如何利用轨道空间谱转化为时域的轨道激励,使得功率谱转换产生的轨道激励时域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幅值特征不丢失。参照James Andrew地形PSD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谱时频转换的简单方法,即通过构建轨道谱的时频转换算法,解决了常规方法转换过程谱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为机床动力学准确仿真提供重要支持。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机床系统动力学仿真,可以更加深入研究机床车体结构抗疲劳特性,进而了解车体结构动态特性和结构疲劳普遍影响规律。
还有就是,元结构变量化动态分析,元结构是把机械结构大件就其组成的形体进行分解,最终可分解得一些拓扑结构变化不大、相对独立的基本单元结构,可称为元结构。其结构单元特性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特性的优劣。
床身包含内部纵横筋板结构和导轨等主要元素。按照元结构的概念和划分原则,先将内部独立的元结构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床身元结构。
现以床身的开口窗口、地脚螺栓、筋板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这些元结构与固有频率的关系。
a型:将床身前面的小窗口封上;b型:将床身前面的大窗口的高度由原来的0.31m改为0.22m;c型:在b型的基础上,将床身底部内侧4个地脚螺栓连接板的厚度由原来的0.02m变为0.03m;d型:在b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地脚螺栓;e型:在d型的基础上,将床身右侧的方孔改为圆孔;f型:在e型的基础上,在床身前面小窗口下增加两个宽度和厚度均为0.03m高度为0.15m的长方体筋板,在床身后面内侧小窗口对面也增加一个此类型的长方体筋板。
3 机床结构有限元动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软件分析
运用结构动态设计原理和有限元法的变量化分析技术,提出一种机床床身结构的动态设计方法和流程。一般先提取床身的典型元结构对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床身结构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元结构优化结果为依据,提出该床身结构若干改进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有限元方法是结构分析中的一种数值法,它已成为分析连续体的强有力的工具。有限元方法在数学上是指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数值方法,在力学上则是指求解连续介质力学的一种离散方法。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精确度取决于计算模型中所选用单元的质量、求解控制方程的精确度、以及离散化的方式。而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准确度则依赖于计算模型的物理特性(包括加载方式、边界条件等)逼近真实结构物理特性的程度。因此,建立正确合理的计算模型是求解任何工程问题是所必须解决好的首要任务。
ANSYS的原代码超过100000行,它不仅能够进行静态或动态的有限元分析,还能进行热传导、流体流动和电磁学方面的有限元分析。ANSYS中提供的各种单元形式可以用以应付各领域的分析,而在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中,三维实体单元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单元:8点节六面体单元(SOLID45)(图1),20节点六面体单元(SOLID95)(图2)及10节点四面体单元(SOLID92)(图3)。软件分析步骤如图4。
4 变量化动态分析过程
变量化分析是在参数化、变量化造型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面向设计的快速重分析方法。在设计早期进行设计验证和预测产品性能,可减少产品开发过程的反复。对床身变量化优化,首先要对床身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选取适当的结构单元类型,再建立有限元变量化模型。变量化动态设计的一般过程[4]如图5所示。
5 结束语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振动理论和结构动力学理论、动态试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使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定量研究阶段,为机床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测试手段,系统地建立了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理论,达到了一定的实用程度,并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贤响,卢波,翁泽宇,梅金虎,朱甫宏.基于相关分析的平面磨床动力学建模方法[J].轻工机械,2012(05).
[2]王军,马培花,高永江.基于ANSYS的X2120落地式镗铣床谐响应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11).
电路动态分析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电路知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欧姆定律综合应用能力的基本形式,是学习电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更好地分析有关电路,下面谈点自己的体会。
1.1 “分-总-分”法
第1个“分”是指发生变化的部分(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总”是指总电阻、干路电流或路端电压;第2个“分”是指需要解决的支路部分。用这种方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为了简化分析,不妨以变大为例):R分变大, R总变大、I干变小和U变大(I=E/(R↗+r)、U↗=E-Ir)。支路部分,一般需要用到I干=I支1+I支2 、U串=U1+U2 、I=U/R等公式。
下面结合例题谈谈“分-总-分”法的应用。
【例题1】图1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A2、A3和电压表V的读数将如何变化?
分析:滑片P向右移动时R2变大(分)R总变大,I干即A2读数I2变小(I=E/R总↗),U即电压表V读数变大(U↗=E-Ir)(总),I1即电流表A1读数变大(I1↗=U↗/R1),I3即A3读数变小(I2=I1↗+I3)。
这种方法是解决电路动态分析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解题越往支路深入,分析越复杂。下面谈谈“等效电源法”。
1.2 “等效电源法”
“等效电源法”就是将变化的电阻作为外电阻,其余部分看成电源(即等效电源)。
还是以上例为例,先作出图2的等效图如图3所示。
分析:滑片P向右移动时R2变大,R总变大,I干即A3读数变小(I=E/R总↗),U即电压表V读数变大(U↗=E-Ir)。A1、A2读数分析方法同上。
不难看出,利用“等效电源法”可以很容易的解决支路问题,“分-总-分”法则很容易解决干路问题,两个方法一结合,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解决难度大为降低。
2 电路故障分析
电路故障分析是综合考查学生电路知识的另一种题型,也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很好形式。电路故障常见的情况是断路和短路,分析和识别电路故障时,一定要根据电路中的异常现象,如灯的亮与不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异常等。检验的方法通常是电压表法。
电压表法就是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分析电路故障,因为常见的电路故障是短路和断路,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往往表现为0和电动势E,下面以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为例,介绍一下电压表法。
若Uab=0,则ab间(含电源的这部分电路)断路,或者ab外(不含电源的这部分电路)短路;若Uab=E(电源断路电压等于电动势),则ab间通路,且ab外断路。
【例题2】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 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的电压分别是Uab=6 V,Uad=0 V,Ucd=6 V,由此可判定( )。
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
B.L1的灯丝烧断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82-02
一、注采井组动态分析内容
在低渗复杂断块油气田中,注采井组往往是以注水井为中心,在最大限度地排除掉已知小断层的干扰后,与周围油井所构成的油田为最基本的开发单元。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在注水井与其周围油井组成的井组范围内,找出注水井合理的分层配水强度,使水线最大限度地均匀向油井推进,以使油层得到持续的压力补充,达到井组高产和稳产的目的。同时,也可通过井组的动态分析,发现和验证未知的小断层的存在,以便发现隐藏在这些断层附近的剩余油富集区,最大限度地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是:(1)分析井组的注采反应,了解注采平衡情况,搞清分层油水分布状况,掌握注入水在油层中驱油效果。(2)分析井组内各油层的动用状况,各油层存在的生产潜力。(3)发现未知小断层的存在,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效果。(4)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开发阶段的要求,提出井组内各井、各油层的调整、挖潜措施。
二、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方法
(一)准备资料
注采井组动态分析中,需要准备的资料、图表主要有:(1)井组静态参数表,包括油水井各开采层的分层数据(射孔层段、射孔时间、有效厚度、空隙度、渗透率等)。(2)井组动态数据表,包括油水井的开采层位、水淹情况、含水率、动液面、注水量、产油量等。(3)准备注采井组的构造井位图、油层连通图、主要油砂体平面图、井组开采曲线等。(4)动态监测资料,包括历年的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资料及静压资料等。
(二)基本动态分析步骤
1.基本情况。进行注采井组分析前,首先要掌握该井组的基本情况。其中主要有:注采井组在区块所处的位置和所属的开发单位;注采井组的井网、井距;油井的生产层位和主力产油层;注水井的注水层段和主力吸水层;油水井各小层连通情况;注采井组目前的生产状况等。
2.指标对比。注采井组分析中,对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动液面等指标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能出现以下五种情况:(1)各项开发指标平稳运行。(2)含水率与日产液量同步上升或同步下降,日产油量变化不大。(3)含水率稳定,日产液量上升或下降,引起日产油量的上升或下降。(4)日产液量稳定,含水率上升或下降,引起日产油量的上升或下降。(5)含水率上升,日产液量下降,使日产油量大幅度下降。
3.阶段划分。指标对比后,为了使分析的原因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有时还要把整个分析过程再细分为几个阶段,一般可依据以下情况划分阶段:(1)根据日产油量的变化划分为:产量上升阶段,产量稳定阶段,产量下降阶段。(2)根据含水率的变化划分为:含水下降阶段,含水平稳阶段,含水上升阶段。(3)根据注水井采取的措施前后划分,如分为调配前阶段,调配后阶段;调驱前阶段,调驱后阶段,换封前阶段,换封后阶段等。(4)根据油井采取的措施划分阶段,如划分为油井调参前阶段,调参后阶段;提液前阶段,提液后阶段;堵水前阶段,堵水后阶段等。
4.原因分析。分析引起井组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找出注采井组的主要变化井,即找出引起井组产量发生较大波动的典型井。典型井的各项生产指标变化也是有差异的,虽然一般是多种影响因素同时存在,但往往是以一种或两种因素为主。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影响典型井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在注水井上找原因。分析注水井注水是否正常,各层段是否能够完成配注,是否超注等。油井的产能变化总是与注水井的变化相联系的。注水井的注水量变化,一方面可能使注入水对不同井点的推速度不均衡,造成平面矛盾;另一方面也往往由于同一口水井不同层段的物性差异而引起各层段注水量的不合理,从而造成层间矛盾。(2)在油井自身和相邻油井找原因。油井生产情况发生变化后,首先,要先从油井自身上找原因,看泵况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套压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其次,还应在相邻油井上找原因。因为相邻的油井如果井距较近,又是同一油层生产,很易造成井间干扰。如某油井放大压差生产,会使相邻油井地层压力下降,造成产量下降。某油井改层生产,又会使油层平面上注采失调,使相邻的其他井含水率上升。(3)在构造上找原因。复杂断块油气田小断层密布,不可能完全通过钻新井全部发现和确认,但他们的存在对注采井组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比如井间存在开放型断层可能会使油井暴性水淹;井间存在闭合型的断层又会造成目的层长时间不见效;断层甚至会引起水量再分配,打乱开发层系等。(4)在油层物性上找原因。沉积环境引起的平面上的物性差异有时也会影响注采井组的产能变化。如沿河道流向的方向上可能会容易见效,且见效后产量上升幅度大,水淹快,逆河道流向的方向上可能会很难见效,见效后产量上升幅度小,见效周期长等。
(三)注采井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1.注采井组存在的问题。(1)平面矛盾突出,注采井网不完善,小断层干扰,井间干扰,油井存在着单向受效,水井存在着单向推进等问题。(2)层间矛盾突出,注水井各层段配注不合理,使潜力层吸水能力过低,作用得不到发挥;高含水层水淹严重,对中低渗透层生产构成严重干扰等。(3)注采比过低,地层能量不足,地层压力下降,影响油井的产量稳定。(4)工作制度不合理,如地下能量充足的油井,生产压差过小,影响潜力的发挥;地下亏空较大的油井,液面下降,满足不了抽油泵生产的需要。(5)油井的地面管理问题如泵况、控套情况等。
2.调整措施。找出井组地下动态存在的问题后,要对油水井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油井保持高产稳产。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电视、广播、报纸,特别是网络的普及,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各种思想产生激烈碰撞。加之企业内部体制的改革,职工的理想、情趣、行为、信仰等也相继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可能在面临新问题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从职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全面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并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找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对症下药的有效办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存中取得成效并富有生命力。
一、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的必要性
当前员工思想动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才能针对性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
(1)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员工的利益为根本,通过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认真了解和分析员工的所思、所想、所求,这对及时和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现典型、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调动积极因素,特别是防范各类问题发生,保持职工思想稳定、队伍稳定和企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是共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企业的内在需要。心理契约是个人有所奉献与组织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组织能清楚了解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努力满足之;每一位员工只有为组织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愿望,员工与组织之间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3)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是提高管理者队伍素质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管理者的真正作用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员工满意促进公司发展。可以说,做好思想工作是管理者的基本功,是管理者分内的事,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十分重要。
二、当前企业基层员工队伍思想主要特点分析
根据公司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和走访等形式,对职工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等思想动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近几年员工队伍中的主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公司认同感增强了。广大员工队伍的思想主流较好,总体上比较稳定,绝大多数思想健康,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勇于奉献,工作积极性比较高;对公司改革发展以来取得的成果总体满意,拥护公司出台的各项政策,大多数员工以公司发展为自豪。
(2)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员工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许多员工都能认识到改革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但也有部分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反映生产任务越来越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身心处于疲惫状态,精神压力得不到缓释。
(3)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住房条件等的逐年改善,职工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心与企业拴得更紧,员工将企业前途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关心企业发展,积极为企业建设发展献计献策,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生产工作中,主人翁责任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提高和增强。
(4)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例如,在择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同时,部分职工反映个别领导对职工关心不够,分配任务、压担子多,教方法、教思路少;批评、指责多,互相理解、支持少;抓工作、促进度多,彼此交流、沟通少。
三、进一步坚持好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的措施
掌握员工思想规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同时还要讲究方法,善于抓落实,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软件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利润,因此逐渐出现了很多盗版软件,对软件开发企业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也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代码混淆技术是目前保护软件版权的重要技术,它能够混淆转换源程序,产生性能等价的混淆代码,使逆向工程的难度增加,对于软件盗版是一种很有效的打击手段。
一、基于JAVA语言混淆器的设计思路
1.1防御静态分析
1、设计混淆。设计混淆是在外形方面进行混淆,它作为第一道保护软件的措施,目前已经相对成熟。主要方式为改名和删除操作,以此来混淆转换代码。2、类结构混淆。类结构混淆要首先融合或分裂软件的类结构,然后隐藏具体的类型,使系统类图的结构得到破坏,进而对真正的设计目的进行隐藏,以完成相应的混淆转换。3、类内混淆。首先应当隐藏类内部的控制流跳转,通过类内部的方法进行融合,防止调用重构方法。然后进一步缩小粒度,考虑内部循环操作[1]。再加入不透明谓词在程序控制流当中。最后交换整个方法的控制流,使攻击者无法理解程序控制流的转换,从而达到保护软件安全的目的。4、数据混淆。在类内部方法间和方法内完成混淆转换控制流之后,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软件保护作用,但是一些重要数据仍然显示存在于程序之中。而软件盗版者恰恰极为重视这一方面,因此,还需要混淆转换数据,例如变量重组混淆、数组重构混淆等,将关键性数据进行隐藏。5、预防性混淆。预防性混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反编译算、反汇编等方法进行软件盗版,对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阻止,以达到对软件安全的保护。
1.2防御动态分析
防御动态主要是将一些动态运行过程中的标记性信息和程序中的调试信息进行删除,同时将反跟踪调试代码进行嵌入。不过,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防御动态分析技术还缺乏足够的成熟性。由于它主要是用来对相应程序的运行信息进行分析,而就目前的相关技术来说,要实现这一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防御动态分析技术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提高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软件保护效果[2]。
二、混淆转换系统的设计
1、预处理模块的设计。在混淆转换系统中,开始运行的是模块预处理模块,主要是预先分析源程序代码,在选择阶段提供相应的信息给混淆转换算法选择。程序代码分析技术是预处理模块的主要技术,通过预处理模块的数据流程分析、控制流程分析和其它基本分析,源程序会生成JAVA类关系树、数据流程图、程序符号表等程序信息,在以后的程序分析中,以这些信息作为主要信息。预处理模块中包含了数据流程、控制流程、基本程序等几种分析方法,每种分析方法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各种方法的合作,共同完成了预处理模块的设计[3]。
2、混淆算法池的设计。由于软件的种类很多,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混淆算法能够满足所有种类软件的安全要求。对此,应当将几种混淆算法进行组合,形成混淆算法池,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各类软件的安全进行保护。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就应当具有一个能够对大量的混淆算法进行管理和储存的模块存在于代码混淆转换系统当中。其中的基本操作对象就是各种混淆算法,混淆算法池的任务是对这些混淆算法进行运用、存储和管理。
3、混淆转换执行器的设计。在混淆算法的应用中,混淆转换执行器应当具有选择功能以及排序功能[4]。在混淆转换执行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混淆算法应用模块和混淆算法选择模块。将混淆算法池中选择的混淆算法和预处理模块分析处理后的程序信息输入到混淆转换执行器当中,混淆算法选择模块对最为合适的混淆算法进行选择和组合,实现程序的混淆转换。在每次执行完混淆算法之后,如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将会返回混淆算法应用模块当中,重新选择和组合混淆算法进行混淆转换,直到最后达到要求,才会输出混淆之后的程序信息。
结论:在当今社会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十分可观的利润,这就给盗版软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为此,应当加强对软件安全的保护,降低盗版软件带来的危害。基于JAVA语言的混淆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本文对其设计思想及设计模块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推动软件安全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宝国. 基于JAVA的代码混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1 基本概况
埕海油田利用海油陆采(人工井场+人工岛)方式,应用 “井口槽+模块化钻机”实施产能钻探,各开发单元均采用斜井、大位移井或水平井开发与生产;注采工艺复杂,油井基本采用电泵举升。
海上井井型结构复杂,压力资料录取受到了限制,这给油藏分析、优化合理工作制度、制定合理措施带来了很大难度。井下监测数据是埕海油田电泵井监测泵吸入口压力、温度、井底压力变化的主要手段。因此结合滩海地区井下监测系统应用较多的现状(48口井配有电泵伴侣),利用井下监测系统连续测压资料,跟踪分析地层能量的变化与供给状况,从而为完善注采井网,补充地层能量,稳定区块产量提供保障。
2 井下监测数据应用效果分析
2.1 井下监测数据为油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利用井下监测系统连续测压所得到的流压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庄海8Ng单元天然水驱,地层能量充足,压力保持稳定;
庄海4X1单元注采比较高,累积注采比1.14,流压相对平稳;
庄海8Es单元人工水驱,2012年通过注水治理,1-10月份流压降为0.59MPa,较上年有所减缓;
庄海8Nm单元,前期枯竭式开发,2011年投入注水开发,流压趋于稳定。
埕海一区平均地层压降2.18MPa,其中庄海8Ng单元地层能量充足,压降0.36MPa,庄海4X1单元注采比较高(1.14),压降1.1MPa;庄海8Es单元、庄海8Nm单元由于地层亏空,压降分别为4.43、2.83MPa,为措施制定及生产管理提供了依据。
从解释计算结果来看,埕海一区的渗透性普遍较高,属于中高渗油层,Es1s1储层物性好于Es1s3。
从压力监测资料看出,注水开发区块压力保持较稳定(张29×1南部),枯竭式开采区块压力下降较快(张29×1北部、张参1);张27×1单元由于前期亏空较大,压力下降较多,张海5单元由于开采时间较短压降较低,通过地层能量的分析,为下步的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从解释计算结果来看,埕海二区储层非均质强,边界情况复杂,单井产能差异大,又由于本地区地饱压差小,随地层压力下降出现多相流动,历史对比看出地层有效渗透率降低。
2.2 井下监测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压力资料波动较大,曲线不规范
由于生产时产量不稳定,导致部分井的压力资料波动都很大,压力导数分析曲线散乱,借此资料进行分析,获取的地层参数准确度降低。
2.2.2 部分井压力数据缺失
由于井场停电,仪器故障等原因,导致部分井电泵伴侣资料缺失。如:庄海8Es-H2井缺失了开井初期的200小时左右的压力数据。
2.2.3 压力精度有待进一步落实
张海13-25L井,井下监测数据测取的压力值比电子压力计测取值高出0.78MPa(压力计测试数据按实测静压梯度折算到泵吸入口深度)。
3 井下监测数据异常情况的解决
(1)对于产量波动的影响,利用产量重整的方法,采用双对数分析和压力历史拟合相结合。
(2)对于数据缺失的井,结合地质构造,生产动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储层参数计算的径向流位置。
(3)利用数值试井技术进行解释分析,力求获取与实际相符的解释参数。
4 结论与认识
(1)通过井下监测数据,可以得到泵吸入口压力,温度,井底压力变化等参数,为油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反映出了生产井的工作状况。
(2)虽然目前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解释结论与压力计测试的资料对比存在一定误差,但通过对比,其基本处于估值范围之内。
(3)针对井下监测数据原始数据存在的问题,通过后期的资料处理,使得误差范围缩小到最低,从而为区块的总体认识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
对战略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尚不统一,然而都反映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即重视外部环境和市场、注重整体等。战略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即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战略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有以下一些特征:
《财务管理》教材中《财务分析》一章,集中阐述了有关企业财务分析的若干问题,现就如何讲解其重要意义、把握它在书中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内在逻辑、重点难点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供参考。
一、学好本章课程的重要意义
按照会计专业教学的总体要求,学好《财务管理》知识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对企业的经营、运营情况进行基本管理的财务技能。本章是在叙述了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和财务预算后的具体应用知识。是前几章节的总结与应用。
具体地说,本课讲企业财务分析,既是财务管理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也是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全面要求。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因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提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出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重要办法。二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投资者、债权人对有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其发展趋势,必须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利于选择最佳投资目标或制定最佳信用政策。三是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加强税收和利润的征收管理,还是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国家财税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都有必要进行财务分析,全面、深入的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
二、本课的基本思想
1、突出一个重点——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既学会为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分析。因为无论是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还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都是将有关财务分析指标孤立地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不是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也不能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而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归集汇总的结果,也是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结果的集中反映。
2、围绕两个基本——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得比较广泛,其中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应作重点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及盈利能力分析。
3、明确三点要求——做好财务分析应遵循的具体要求。一是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二是根据分析工作的目的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必须着重让学员明确:不同的工作目的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三是要从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中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要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比较分析,要在进行横向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分析,要在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的同时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三、本课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课分三节,第一节为概述,讲解财务分析的概念种类、原则目的、方法要求,是一个知识的铺垫。第二节主要对财务分析的内容进行论述,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操作讲解。第三节是讲如何运用各种分析结果对企业的全面经营进行,也是学习本章知识的根本目的。第二节内容是第一节知识的具体应用,第三节是前两节内容的总结性应用。全章为递进式知识结构。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1、财务分析的要求与方法的选择。由于财务分析对企业关联各方的决策影响重大,为了确保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客观公正、结果真实可靠,必须明确财务分析的各项要求。这是解决为什么对一个企业进行财务分析、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工作前提,因此,它也是本课首先要讲清的问题,使用课时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财务分析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牢记:进行财务分析的受益人是哪类群体,长期投资者最关心投资的收益,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投资者最关心股票、债券的变现能力,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短期营运能力;而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还款保障。从而在学习期间就树立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投资商、贷款银行、企业股东、股民所共同关注的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偿债能力分析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而企业的长期负债通常在企业债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企业的主要债务。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即付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负债率。在讲解中要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析作为重点。在讲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时一要教会学生计算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二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评价时防止片面强调偿债能力而忽视企业的整体效益。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主要用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去评价。要引导学生对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将目标标准、行业标准与历史标准相结合。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是在《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及分配的管理》两章节后的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5008
水稻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高产、抗病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吉林省水稻生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全省各地在种植适宜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前提下,采用不同栽培模式以实现水稻的增产增收。本试验是降低每亩用种量,对比采用水稻生产上常用的3种不同栽培密度,通过稀播稀插来实现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供试品种为吉林省中晚熟粳型水稻品种“通粳888”,供试土壤为白浆型水稻土。
1.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种不同插秧密度分别为:30cm×13.3cm(1棵/穴)、30cm×20cm(1棵/穴)和30cm×26.7cm(2棵/穴),每种密度3次重复,小区面积30.4m2。
播种前用比重为1.13盐水选出成熟饱满的种子,浸种消毒、催芽。4月13日进行旱育苗,按2000粒/m2(约50g/m2)播种。5月29日移栽到大田,按试验设计插秧;6月5日~7月20日进行田间调查;9月28日收获、取样测产,风干后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插秧密度株高增长动态分析
由图1可见,6月5日,插秧密度30cm×20cm株高最高,为30.4cm;6月30日,插秧密度30cm×20cm株高低于另外2种插秧密度;6月5日~30日期间,3种密度的株高增长量为34.4cm(30cm×13.3cm)>34.0cm (30cm×26.7cm)>29.7cm (30cm×20cm);7月20日,插秧密度30cm×13.3cm的株高达到89.2cm,分别高出30cm×20cm和30cm×27.6cm2种插秧密度4.4cm和2.4cm,株高增长量为60.3cm(30cm×13.3cm)>59.3cm(30cm×26.7cm)>54.4cm(30cm×20cm)由此可见,增加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有利于增加株高。
2.2 不同插秧密度茎数增长动态分析
由图2可见,插秧密度30cm×26.7cm(2棵/穴)的穴茎数和有效穗数均最高,但未达到插秧密度30cm×13.3cm处理的2倍。从茎数增长动态看,插秧密度30cm×13.3cm处理的最高分蘖期和有效分蘖期分别在7月5日和6月25日~6月30日,另外2种密度均在7月10日和6月30日~7月5日。从无效分蘖看,4.0(30cm×13.3)>3.5(30cm×26.7cm)>3.0(30cm×20cm)。插秧密度30cm×26.7cm 和30cm×20cm处理在6月25日以后,迅速进入分蘖高峰期。
2.3 不同插秧密度叶龄增长动态分析
由图3可见,7月20日,插秧密度30cm×20cm的叶龄最大,为15.4片,插秧密度30cm×13.3cm叶龄最小,为14.9片。6月25日之前,3种插秧密度叶龄增长幅度基本一致,但从6月25日开始,插秧密度30cm×20cm处理叶龄增长幅度最大,到7月20日叶龄增长了8.2片,分别比插秧密度30cm×26.7cm 和插秧密度30cm×13.3cm2种处理多0.1片叶和0.6片叶。
2.4 不同插秧密度产量性状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插秧密度30cm×13.3cm和30cm×26.7cm2种处理的株高最高,均超过120cm,但穗长均低于插秧密度30cm×20cm。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看,426.7(30cm×13.3cm)>404.4(30cm×20cm)>395.8(30cm×26.7cm)。穗实粒数最高的是插秧密度30cm×26.7cm处理,为124.1粒,分别高出插秧密度30cm×13.3cm和30cm×20cm2个处理4.0粒和8.5粒。插秧密度30cm×20cm处理的千粒重最高(25.9g);30cm×26.7cm(25.4g)次之,最低为30cm×13.3cm(23.8g)。插秧密度30cm×26.7cm处理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2400.0kg和10761.2kg,其次是插秧密度30cm×20cm和30cm×13.3cm,3种插秧密度的公顷产量均超过10200.0kg。
3 结论与讨论
3.1 插秧密度
30cm×13.3cm(1棵/穴)和30cm×26.7cm(2棵/穴)在单位面积上苗数一致,株高均超过120cm,说明增加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能增加株高,同时也会增加抗倒伏能力较差品种的倒伏风险。
3.2 通过对有效分蘖终止期和叶龄指数的分析
插秧密度30cm×13.3cm(1棵/穴)处理的营养生长期比另外2种密度的营养生长期缩短5d左右,有利于提前成熟;提高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会增加植株的无效分蘖。
3.3 通粳888在插秧密度30cm×26.7cm(2棵/穴)的情况下产量最高
在这种栽培条件下,每平方米的穗数虽然最少,与同等单位面积苗数的30cm×13.3cm(1棵/穴)相比少30.9穗/m2,但却保证了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了产量。
参考文献
[1]严光彬,李彦利,许哲鹤等.北方粳稻“三早”超稀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