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03: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经济的核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37-04
1、概念的基本分析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990年,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与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麦哈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概括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它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核心竞争力不但是企业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要素:
1.2.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获得的基础,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定者、执行者、创新者和评估者。如何留住人,发挥人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和把人力资源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
1.2.2 核心技术
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条件,核心技术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及不同形式的知识,核心技术重复使用会使价值连续增长,具有报酬递增特征。
1.2.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会越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1.2.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员工自觉的协调配合,减少内部冲突及管理费用。
1.2.5 管理体系
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企业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实施各项管理的职能。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系统的优势,产生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方法,从而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
1.2.6 营销系统
营销系统包括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企业通过营销技术将高效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而营销网络是企业推销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的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1.3 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2、网络经济给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带来的机遇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网络经济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信息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网络经济具有和传统的经济形态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交易媒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适应网络环境,一种以信息资源、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合作规模效益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其具体表现在:
(1)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企业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就需要建立规模经济。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沟通需求信息,共同采购,从而实现低价格带来的成本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则只需要增加少许成本就能增加新客户。
(2)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合作经营内的企业可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各地区,各种产品的供求信息与市场价格,从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供应商和销售对象。信息技术减少了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从而缩减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费用。另外,良好的沟通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减少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成本。数字化产品可以不依赖物质载体就能够完成交易,减少了交易双方的时间和费用。因特网和其他信息工具的标准化也有助于减少商家的转移成本,使其能在较低成本上增加选择,提高效率。
2.2 网络经济下可以实现按需定制、差异化生产
由于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与发展,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统一标准和规格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向按需定制的、小规模的、柔性化的生产模式转换。网络经济环境为建立这种差异化的生产模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网络经济可以使企业根据需要转换经营模式,能够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建立起基于网络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制定具体的差异化策略。
2.3 网络经济为企业战略联盟拓展了企业合作范围
网络经济时代,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迅速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企业之间或企业的单元组织之间通过互联网而形成的临时性、松散性,为分享共同成本而形成的网络化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不同的企业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或资源作为联盟企业内部进行贸易的合作资本,与其他企业交换本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资源,实现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另外,通过建立或加盟虚拟企业,企业可以寻找合适的资源、技术或产品销售;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达到降低技术研发风险,新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目的。由于参加战略联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联盟内各企业的竞争力。
2.4 网络经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并减少了管理层次,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
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使信息顺畅、及时,使各方信息向决策中心的反馈更加迅速,从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使组织能更好的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5 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实现优化配置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电子商务,它将成为一种经济主导模式而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持续地、更快地获取知识,并努力实现组织中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立竞争优势。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传播信息的速度、传递的信息流量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电子商务借助它实现了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外部信息的收集,使得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结构,并不断地将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使组织具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企业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促使企业间的技术、设备等要素合理运作,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2.6 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延伸
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延展性,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总是在不断地寻找一个新的供其延伸的核心业务。网络经济作为一种直接经济模式,使中间商的业务受到极大的冲击。电子商务使得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企业甚至可以在零库存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商贸业务,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企业可以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建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网络经济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3.1 制定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源整合机制是核心竞争力赖以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时,一是要着眼于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在考察企业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有效资源,通过内部挖掘和外部获得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二是在继承和发挥现有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核心技术、组织管理和市场竞争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三是要适应国内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四是要把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挖掘网络资源下的企业资源优势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企业网站,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了解企业及产品的窗口。互联网可以加强企业内部各组织、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馈的速率。在营销运作的虚拟网络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同时,建立全面涉及企业内部生产、销售、供应、经营以及管理等几个主要环节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企业网站的交流可以帮助企业以最快、最详尽的方式获得市场的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确定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并制定合适的价格与分销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的产品信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传递给市场用户。
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且要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全新竞争战略。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3.3 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技术联盟
网络经济的出现,企业规模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以其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不可能长期保持某种产品的技术优势,也不可能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技术。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也不断地扩大,一旦竞争失败,投入巨额建立的专用性资产及在技术开发中积累的资料都将作废,这种巨大的损失往往也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承受的。而建立技术联盟可以分担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标准,促进技术的兼容性,避免单个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和盲目性。通过建立技术联盟,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不断使各自技术的独立价值尽可能提高,而且使共同网络外部价值最大化,以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
3.4 构建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
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管理正发生深刻的变革。一些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创新应朝着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人本管理、绿色管理、组织结构柔性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一体化的特征,要求企业组织成为一个集规模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一体的有机系统,使得应用网络技术的企业对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改进和强化,各种先进、规范的管理软件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应用。企业之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合作,使得企业组织的各个环节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分摊管理成本。同时,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层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打破了传统企业对管理幅度的限制,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5 利用网络优势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中小企业有效地实现与顾客之间的直接沟通,从而使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重视和最佳满足。企业将不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和服务,开展定制营销以满足不同需求。企业通常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与顾客进行讨论,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出符合顾客个性特点的产品,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网络环境的差异化生产模式。
在网络平台上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在服务客户、满足其需求的同时,传播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增强顾客对品牌的认识,保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创建品牌,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使企业真正具有优势竞争力。只有在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反应迅速的企业才能得到最好的需求,企业的价值和利润也相应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3.6 加强对企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型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及其组织方式。作为创新型的科技人员,不仅要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而且要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念、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制度、追求新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更要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网络经济的强烈冲击下,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来避免市场的淘汰。这就需要企业把人力资本的重心倾斜到科技创新,给科技和管理人员更多的自由,在工作方式、作息制度、经费开支等方面采取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管理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科研成果与物质奖励相脱节的体制,对在市场开拓、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给予重奖,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建立一种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新机制。要把科技人员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分配,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资本,从而使他们的贡献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另外,企业要尽快完善机构设置,加快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便具备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使员工在企业制度的规范下能够具有安全感;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适当拉开薪酬差距,运用灵活的工资形式,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3.7 借助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变化如此迅速,企业必须以全新的学习来全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集散机制,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分析,重视市场信息反馈,根据用户的意见改进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技术创新的核心所在就是要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和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同时要设计出一套合理、明确和及时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创新的行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依托机制,凭借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成果,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4、结论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支撑,以技术、管理、资本、企业文化等为手段,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运用,形成一种互动的自我强化动力发展系统,使企业不断突破成长上限,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汉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李新家,网络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何有缘,穆维松,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36.
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下社会经济的热点,也确实不可忽略网络经济给我国消费所带来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使得消费者通过网络环境可以更加真实的表达自身的需求,获得了规模空前的商品选择余地,消费需求也因此变得丰富和多样。而企业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不断深化对目标市场需求的理解,将需求转化为自身的销售成绩,在市场中彰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环境,企业需要不断深化对整合营销的理解和应用,维系自身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一、整合营销的概述
整合营销,顾名思义便是通过对各类营销模式的理念与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在根据具体市场环境来进行系统性的动态调整,使得供求双方在价值上达成共识的一种新式营销方法。而整合的意义也不仅仅局限于营销这一个板块,其要求企业的各个部分积极发挥联动作用,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形成系统性的营销模式,各项工作都服务于营销策略,同时营销策略又反作用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整合营销的理论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末,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教授唐・舒尔茨(Don Schultz)所总结和提出的一项基本理论。在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市场的相应,确立“资源配置模式被设计并用以实现战略目标”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迅速实现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有效的契合消费者导向理念,是符合目我国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模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1.“4C”模式成功取代“4P”模式
“4P”理论的主要侧重点在于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但是该理论的思考并不完善,缺乏了对于消费者现实需求的分析,导致两者(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之间失衡。尤其是在当下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都在随着网络的高速更新和迅猛传播而发展。事实上,“4P”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在企业市场管理上就已经出现了战略性不足和系统管理不足的问题。因此,这也给“4C”的营销理念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因为“4C”营销理念有效的构成了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利润之间的有效沟通、连接。“4C”模式将消费需求作为了出发点,并通过具体的措施将企业利润实现作为运营的落脚点,以此来实现了企业和顾客的双赢。事实上,是通过“消费者需求”的限制条件来对“4P模式”进行优化,帮助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有效的树立了企业亲民形象,使得今后的客源更加的稳定,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降低。
2.“4R”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实践
“4R”营销理论事实上是对“4C”营销模式的一种改进,其不仅要求企业和消费者保持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还要求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维系顾客对自身品牌的“忠诚度”。因为这样一来,该品牌的消费者流失程度就会得到较大的限制。因为无论是当下的消费者市场,还是未来的消费者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变得相当激烈。消费者在面对广泛的商品源渠道时,会根据市场和自身的需求来选择,一旦品牌自身出现策略上的失误,就会导致市场份额的缩水。因此,消费者“忠诚度”也成为了企业保持自身运营最为理想的基础。
其次,该营销理论要求企业对市场形成相当快的反应速度。因为网络经济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依靠,使得自身的发展和革新也具备了信息技术高速和高效的特点,消费者市场的发展也变得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及时了解和分析客户的根本需求,并且能够及时而准确进行调整,设计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最后,企业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即回报社会。事实上,市场发展和变动如此迅速的今天,企业更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来拉近与客户的关系。虽然大多数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企业收益的实现途径,但是在营销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将社会效益作为收益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回报社会、回报顾客的思想和行动,提升企业的公信度和社会责任心。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我国通过对全球化贸易风向的把握,依靠传统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社会经济上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现如今,全球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就必须逐渐转向新三驾马车(新型投资、新型消费和“一带一路”)。具体到企业来看,就需要对抓住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投资和消费模式转变,运用全新的整合营销理念作为指导,发展新时期的整合营销模式,促进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为今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酒景丽.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J].管理工程师,2011,05:26-2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Internet最初只有数千个站点与之相连接,然而其巨大的潜能却让人不能忽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它以指数化的增长趋势向世人展现出它所能带来无法估计的影响与变化,美国政府预见并率先将网络用于商业目的,这也使得全球性贸易出现并发展。
网络经济由此产生,它便是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信息进行汇总和传递,形成信息流,代替了资本原本在经济中起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加速。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了衡量新世纪国与国之间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战略点。自然,我国的网络业也在不断发展着,中国是最大的信息网络市场,在上网用户和上网计算机总数上占有优势,发展的过程却存在问题和困难,但是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经济技术的创新研究
(一)网络经济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可谓日新月异,网络技术中最能反映这一点的莫过于“光纤定律”,比如计算机中的芯片每九个月其功能就较为之前强大了不止一倍,如此迅猛的更新速度之下,它的出售价格却成负增长趋势不断下降,这就给网络经济技术创新套上了严苛的时间限制,一旦有所落后,所面临的不是利润的折损,而是直接扼杀了其继续发展的生存空间,而技术创新面临的不止这么一个难题,另一难题则是它创新方向的多样性。创新多样性的可选择途径,使网络经济成为高风险高收入的盈利场,与时俱进又先于时代一步的人往往能够获取到较大的甚至是高额垄断的利润。
(二)网络经济技术创新引发的现象研究
如同核导弹爆炸所引发的一系列深远影响,比如长时间的核辐射对于居民和当地生物的影响一样,在技术创新中,一次基础性的改革创新如同投入小河的巨石总能引发出众多有关应用性的相关创新,连锁反映往往带来的是较为丰厚的利润,前者比后者难度大,但是所带来的利润相比较与后者却也是相当可观的。
(三)网络经济技术引发的经济效应研究
网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带动的产业即前期生产和网络经济获取高额利润即后期消费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而这也造成了它高风险与高收入并存的局面。网络经济在前期发展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数目巨大,例如设备的购买和研发费用以及后期的宣传费用都是所必须的,而时间上苛刻的限制造成它的高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当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后,它的消费群体规模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因此高利润的局面也是不可改变的。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将技术创新市场如同放在了放大镜下一样,高风险和高利润总是相伴而行。
二、我国网络经济技术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用户的规模巨大
网络经济存在的载体必然是上网计算机,消费群体则是上网用户,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和上网计算机和上网用户的数量息息相关。而在我国,上网用户以宽带用户居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宽带用户已达到3.64.亿之多,到2010年7月15日更是达到了4.2亿之多。如此庞大的用户规模,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网络经济在网络中已初具规模
我国的网络经济在一些行业中已经有了可喜的成绩。如在电信业中已颇具规模并被世界公认的品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等。而国内的各大知名门户网站也在2003年后相继告别了负盈利时代,近几年全面盈利,商业价值节节攀升。而在与之相关联的产业,比如IT服务业、软件、网络金融与投资、电子媒体等行业也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
(三)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的不断加大引来的风险
由于网络经济的市场中商品的投入都是在前期的巨大固定资产投入,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具有非常巨大的风险的,在投入之后提高生产的方式少之又少,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不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效应,巨大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导致生产缩减,但是对于新进用户来说经济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样就不断加大了网络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同时也加大了其风险程度。
三、网络经济技术的创新拓展性选择研究
(一)企业对于网络经济技术的创新依据选择研究
在网络经济主导经济全球化大的背景下,企业也应当积极调整企业的内部机制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产品消费等各个方面配合网络经济的发展,改变自身传统工业观念,将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到现行企业模式中来,从最根本上提高自身实力,增强企业在此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家对于网络经济技术的创新依据选择研究
在网络经济高风险和高利润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利用网络经济规律的同时,加强其对于传统工业的影响,将网络经济发展的难题着重研究个个击破,积极研发与创新,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与时俱进,增强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我国现在对于网络经济技术的发展研究还处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经济的实际规律来加强目前的网络经济技术发展创新程度,推动网络经济的拓展性开发,让我国的网络经济实际效益不断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网络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网络经济的实际效益,改变目前的网络经济现状,增强国内的网络经济综合水平。希望广大学者可以不断挖掘不断探索,让网络经济技术有更完善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瑶.网络经济的经济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5).
[2]刘丽.基于集聚经济的网络产业经济的动态竞争分析研究[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01).
一、网络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罗马俱乐部在着名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要推进一种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性(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创新信息的能力。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1)预期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善于有选择地学习,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2)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生活,有责任感,善于协作。预期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体现了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即是自主探索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的结合。
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创新性学习有5个中介要素,它们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1)语言。这一中介要素历来受到重视。网络环境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2)工具。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长,基于网络环境的工具具有其它一切传统学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3)价值。价值是最重要的学习要素,是创新性学习的动力。重视这一因素,旨在使学生学会主动选择,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4)人际关系。维持性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垂直的、教师权威型的、不平等关系,成为学习的障碍。在网络作为工具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又是提供者和分享者。
(5)形象。形象引发直觉、联想和综合概括才能,在创新性学习中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网络的多媒化、形象化特征,是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难以企及的。
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建构中也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在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
我们将创新性学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践了两种创新性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 自主探索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过程:(1)情境创设。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2)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3)查询信息。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4)探索思维。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或然与必然等规律、关系。(5)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图式”)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特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可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例:网络—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我们在联入Internet的Intranet环境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其中,初二地理“森林资源”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上课前教师运用学校自主开发研制、已通过专家组鉴定验收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 初中地理电子教材” ,经过重组制成MCAI软件,教师从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内容,分三个专题放在网上,并制作添加了一些网页。
过程A:视频动画演示黄河泛流与断流现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森林破坏后,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结果?
过程B:演示电子教材软件,进行任务驱动,提出学习要求。过程C: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过程D:学生讨论、交流。限定时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电子教材”MCAI,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过程E: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A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一、 互动协作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含义 : 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二)实例:网络学习,制作网站。
(二)稀缺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1种物品只有同时具备了价值以及使用价值,人们才会去出产它、使用它[二]。而在人类社会的出产领域,任何1种物品的出产进程都应以该物品的稀缺性为条件,也就是说要全面体现物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使之能够反应出物品自身对于人们需要的知足程度。对于信息资源来讲,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稀缺性方面,只有这样,信息的价值才能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知足人们的需要。即使在现今的信息时期,信息资源的范围极其巨大,然而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够成为资源,只有那些稀缺性的资源才能为现代的出产糊口提供匡助以及支持。
(三)体验性。信息拥有消费性,信息资源也就拥有了体验的属性。因而,从消费的角度讲,信息资源可以在对于其进行体验的进程中,发生“公共产品特性”。在这两个特性的作用下,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会延续增长,这也是为何信息资源不仅患上到利用、其价值不断上升的缘由。实际上,对于信息资源的体验性消费,指的是消费者对于面对于信息产品时,需要对于该资源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而只有顾客消费了信息产品,才能对于其进行评价。如斯1来,信息资源的体验性也就表现出来了。
二网络经济视阈下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效力晋升途径
二.一借助市场手腕配置信息资源
在网络经济视阈下,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调理作用毕竟是10分有限的,需要借助市场手腕对于该资源进行全面的配置。比如通过税收以及补贴,使信息的出产者以及经营者能够在相干流动中发生的正外部性,用以填补出产者的收益损失,或者者借助信贷等措施,使信息出产企业能够实现吞并或者者联合,在范围经济的推进下,晋升信息的配置效力。
二.二借助法律手腕配置信息资源
因为信息资源拥有特殊属性,因而,为了实现网络经济视阈下的配置与效力的晋升,需要借助法律手腕完成:(一)通过完美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维护法律,扩展知识产权维护法律的维护规模至信息资源领域,通过明确信息产品的产权,使信息产品所有人的权好处在可以节制的规模以内,并以此保证各方利益,并使信息产品市场内的交易能够有效运行;(二)通过政策上的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信息资源领域,特别是拥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信息产品以及网络经营环节,这样能够通过外来资本的冲击,使这1领域更为竞争性,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以及更广阔的规模内知足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三)制订、施行与网络经济与信息市场相干的反垄断法律以及法规,按照网络经济下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征,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美,特别要对于信息产业中存在的垄断行动加以束缚,最大限度的保障、增进信息市场的公祥和公正,使竞争更为有序[三]。二.三借助行政手腕配置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拥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而,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同时做出行政努力,促使信息资源完成优化配置:(一)通过国家层面的信息产业计划的制订,对于信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晋升政府对于信息的维护以及鼓励效果,使社会对于信息的诉求患上到全面的知足;(二)在信息市场树立准入轨制,通过对于从事信息经营的主体的资历审查,规范该领域的经营秩序,同时,经由严格的资质审查,也可以避免不具备规定资质能力的企业或者者社会组织进入到这1市场,以此保证该领域的健康发展;(三)通过行政手腕,管制信息的内容与情势,对于有害、有碍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要制止其在该领域内传布与流通,特别要对于那些背法流动与交易行动进行严厉的打击,全面解除信息产品的负的外部性,构建优良的网络经济秩序。
三网络经济视阈下信息资源的整合途径
三.一纠正信息资源管理的过错偏向,完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49-01
引言
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了会计赖以存在的环境,由此也动摇了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首当其冲的是影响了原有会计基本前提、会计目标等有关会计理论的内涵及外延,也对以之为基础的会计实践提出挑战。其中,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在于迫切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标决定会计的流程和方法,通过会计流程和方法来实现。因此,要实现会计目标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就必须设计出相适应的会计业务流程。
1 网络环境带来的教育思想的变革
长期以来,会计教育存在着“唯师是从”的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师们偏重会计理论研究,忽视了会计教育理论研究。规范性的教育阻碍了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新的信息化工具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呆板、枯燥乏味。因此,会计教师必须尽快从“专业型”角色,转变为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学研究型”教师。网络环境下未来会计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的辅导者、领航者。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向教师提问,提倡富有理性和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为此,教师除了需要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现代教育技术。
2 信息网络环境下会计的特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会计的电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传统会计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会计信息的实时化和集成化
传统会计主要是事后的静态核算,会计信息滞后。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交易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直接下载到会计应用程序中,使得从原始单据到生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瞬间就可以完成,所需的会计信息随时都可以获得,会计信息的搜集、输入、处理和提供实现了实时化。同时,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将变成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信息高度集成,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集成提供了可能。企业通过网络化的集成管理,可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2.2 会计理论、方法和信息的多元化
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多样,会计理论、内容、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会计假设得到扩展,多主体、多币种、不等距会计期间成为可能和必要,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并存。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能够多种方法并用,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网络技术提供了多元化会计信息的功能,使多元化会计信息真正成为现实。
2.3 会计核算的简捷化和动态化
在网络环境下,从会计凭证信息到生成财务报告都由具有强大计算功能的计算机来完成,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削减了手工方式下会计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使核算过程简捷化。计算机还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复杂的核算工作,把人从繁杂的手工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企业的许多业务可以通过网上交易来实现,出现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随着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结算渠道更为畅通,异地汇划资金实现了逐笔实时处理,资金全额清算。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使会计核算从静态变为动态的实时核算。
3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方法探究
3.1 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终生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学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这种过程可以是某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同一课题的学生在网上成果后,教师再组织他们进行讨论。
3.2 基于资源库的教学
这里的资源库是指根据我国各高等院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备课、制作教案、制作演示文稿、进行演示实验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网上练习、网上提问、模拟实验、拓展读等。
3.3 学生专题学习网站
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即由学生学习小组自行开发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网站。推动学生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旨在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与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4 跨专业教学
跨专业教学是指跨越专业界限进行会计教学的一种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跨专业会计教学是指任课教师在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适度地参与到与会计相关联的其他专业中去。跨专业教学是整合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网络环境使跨专业教学来得更加方便和易行。
结束语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型教育环境推动着教育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论,会计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新型教育环境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环境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21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和英语应试能力的提高,但对培养学生实际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出现了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英语现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师通过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生动的英语动画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视频、英语电视节目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向学生传递生动多样的教学信息,学生也可以随时和教师互动,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网络互动模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新课程。
二、整合信息技术,创新英语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英语,爱学英语,从而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在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使课堂教学情景交融,张弛有度,锻炼学生脑、眼、口、手等多感官协调能力,更加准确地感知所学英语知识,参与情境对话,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比如,小学一年级在学习问候语时,可以创设一个小学生上学途中的情境,通过动画演示,动画中的小朋友在途中碰到同学、教师、邻居阿姨打招呼问好。小学生先看几遍,教师指导学生仔细听动画中的人物对话,然后由学生分别扮演动画中的人物进行英语口语模拟对话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扩充英语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英语口语对话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要进行语感训练必须要有很大的英语输入,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英语资源,进行视听或材料阅读。利用优质学习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悟能力。使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进行英语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读写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更多地接触英语过程中,使学生的深层思维更加活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提供了全方位的互动平台,有利于教师任务型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完成真实性任务的同时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体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教师进行组织引导,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进行图片、视频、文字等展示,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小学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打破传统的纯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习,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增进友谊。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性进行课堂教学,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超前的学习观念引入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学生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总之,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符合当前时展的需要。它突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改变了哑巴英语的现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活泼、先进的学习环境,全面提高了学生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和个性的塑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所以,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成为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向。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完美地融合到初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为例,结合网络化教学理论和传统课堂教学体验,就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以其资源极其丰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吸引力。借助信息网络,可以跨越时空,使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抽象的事物、不熟知的现象等生动地、具体地、直观地再现出来,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水平的不足,又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多向的、有差异的、立体的新气象。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环境,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使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认知方式大大改善。
利用信息网络,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开展教学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多媒体网络具有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动画以及视频图像等进行实时处理,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创作电子作品,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根据演示文稿与学生网站提供的信息,同学们创作公益广告、宣传画、倡议书等;每篇作品也均制成简单的小报在网上“发表”。这些电子作品的制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天地,又有力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和再现,还达到了“学会学习”地目的。
三、运用网络媒体,改善师生交流渠道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统一,其中“交流”便是最好的途径。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它任何教学媒体的最显着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的巨大作用。
利用网络教室局域网的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互相调用来达到师生、生生互相交流的目的。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调用伙伴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接着,教师指名学生独立表述评改意见,同时进行又一次转播。网络的即时交流优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网络平台实施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2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1]。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仅在互联网上由第三方网络商城提供交易、支付平台以及纠纷裁决的销售实体产品的小微企业,规模10人以下,年营业额100万以下,行业平均毛利润率30%左右。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化的主体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在传统的市场环境中屡屡陷入经营困境,存活率很低。本文认为小微企业应该扬长避短,借助网络商城交易平台,运用价值链解析企业核心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实施虚拟化经营,依托核心能力实现价值链互补,在市场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才能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
一、价值链理论简述
价值链模型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模型把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从供应一直到最终的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其特点是可以具体追溯价值的增值过程,一般包括内部供应、生产、外部发运、销售、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计划、研究开发、采购等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其特点是很难直接对各个活动进行效益的评价。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对于不同行业、规模、性质的企业,价值链中每个活动实际创造价值的大小都是有区别的,每个活动创造的价值减去其产生的成本就是企业获取的利润[2]。企业需要对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应该进行流程重造或进行精简,以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二、基于网络商城经营的特点
1.会员等级制
为了保证诚信交易,网络购物平台对消费者有较为严格的审核制度。成为会员需要进行基本的身份证查验与存档。会员等级是基于成交金额累计而得,辅以买卖双方互评进行统计,如针对买家有好评率、差评率等,针对卖家有服务、发货及时、质量等几项评分。会员等级制减少了买卖双方交易中的资质识别成本,同时增加了买卖双方的退出成本,也无形中为卖家提高了进入门槛。其中,发货时间尤其重要,为杜绝“空手道”公司的泛滥,如未能按约定时间发货(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货单号为准,发货单号可在网上实时查询托运路径与时间),买家可以无条件申诉并退款,同时给予卖家差评和极低的综合评分,较低的商誉意味着关门歇业。
2.搜索比价
比价搜索引擎可以理解为搜索引擎的一种细分,即在网上购物领域的专业搜索引擎。购物搜索引擎是从比较购物网站发展起来的,比较购物最初的设想,是为消费者提供从多种在线零售网站中进行商品价格、网站信誉、购物方便性等方面的比较资料,随着比较购物网站的发展,其作用不仅表现在为在线消费者提供方便,也为在线销售上推广产品提供了机会。并且出于网上购物的需要,从比较购物网站获得的搜索结果比通用搜索引擎获得的信息更加集中,信息也更全面。商品能否被搜索到取决于商品标题和价格设置这两个最关键的因素。卖家商品标题与买家输入的商品标题关键字相匹配才能被搜索到,而且买家习惯于设定价格范围,并且按照价格升序进行商品排列。即使买家通过设定其他字段,如卖家所属地、是否包邮等进一步缩小搜索结果,最后的搜索结果页仍会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通常网络买家的习惯是只看前三页。由此可见,卖家面临比价搜索这项销售业务流程环节的残酷竞争。
3.交易资金第三方托管
网络购物是无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而且无法让顾客在付款前接触到商品实物,顾客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过往买家评价等静态信息进行初步选购,然后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卖家销售员进一步咨询并决定是否下单。整个交易过程双方都是不见面的。为减少交易风险,出现了交易资金第三方托管公司,其作用是为网络交易的双方乃至线下交易者提供“代收代付的中介服务”和“第三方担保”。 基本模式是买家在网上把钱付给第三方资金托管公司,托管公司收到货款之后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之后再通知托管公司,托管公司这时才把交易资金转到卖家的账户上。交易到此结束。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如果出现欺诈行为,托管公司将进行赔付。一般交易默认在十天结束,购买者可以在十天内进行产品试用,如有货未收到或质量等问题可以申请退货或换货,交易资金经协商可以持续延期托管。
4.交易纠纷由资金托管公司和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公司共同解决
在交易过程中如有货不对版、严重质量问题、涉嫌欺诈等行为,买方可以申请由资金托管公司解决。售前的咨询交流文字、产品描述与图片均可作为证据。纠纷解决期间,交易资金将被冻结。交易结束后,如有质量问题可先与卖家协商,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由网络交易平台公司出面交涉。如确系卖家过失,根据过失轻重程度,卖家将会受到产品搜索屏蔽、暂停营业、罚没保证金、交易账户内资金冻结,直至强制销户的惩罚。因为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等的,买家相对卖家是弱势方,所以网络交易平台对卖家的约束会非常多且异常严格。从长远看,这实际上是个多赢的策略。买家、卖家、交易平台、交易资金托管公司都能在明确、严格的规则制度下健康发展。有效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
三、基于网络商城经营的小微企业价值链活动分析
(一)价值链基础性活动分析
1.供应与生产
网购主要依赖搜索引擎。当搜索某项商品时,默认按照短期内交易数量降序排列。意味着,旺销商品不仅会被买家搜索到,同业竞争对手也能迅速获悉旺销商品各方面的信息。竞争优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消蚀殆尽,甚至被反超。单一化、大批量生产有巨大的滞销风险。
自办工厂对于基于网络销售平台的小微企业来说是毫无竞争力的,只能依托区位经济优势采取虚拟化生产的贴牌生产方式才能增强企业自身基础性的生产活动价值。同时,协助上游产成品供应商优化供应链,发展有较大上升潜力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上级供应商,共同结成长期战略联盟。最终要作为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通过实时与节点企业逐级共享销售、库存、产品结构清单信息,使生产活动价值最大化。
2. 销售与售后
由于网络商城对卖家的严格监督,以及不同于传统销售的钱货两清,卖家的销售过程从被搜索到、售前、成交、发运交付、用户体验期、付款、售后是不可割裂管理的系统化整体。产品能否被搜素到取决于美工部门、虚拟生产部以及市场部。美工负责产品拍照、修图美化、产品描述、产品上线及网页维护。市场部负责产品价格定价、促销及品牌推广与维护。售前与售后是销售部的职责范围,发运交付属于配货包装部门,任何一个业务环节的过失均会导致交易失败。传统的职能划分管理方式显然不适合网络平台销售。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通过流程重组与有竞争力的奖励分配制度相结合,促使各部门职责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基于销售业务流程,重组为拉动式的项目团队管理方式。以销前环节为中心,拉动虚拟生产、美工部、市场部、配货包装、售后各业务环节。按每单销售额作为团队的提成奖励,售前占较大提成比例,因为提成是销售员的主要收入来源,剩余奖励比例由各个业务环节负责人均分。这种项目团队因职责相互渗透,利益相互关联,通过长期磨合最终能形成以市场变化为导向的自发学习,自发修复并成长的自适应型团队。
3.外部发运
虽然只能选择第三方物流进行外包服务,但责任并不能完全外包,仍然属于完整销售流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发货总量越大,越有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讨价还价的资本。可以与之结成长期战略合作同盟,降低发运单价。再通过对第三方投递员的绩效考核,利用发运节约余额资金实施季度或年度奖金奖励。实际上没有增加总成本,又达到了有效管理第三方投递员的作用。但前提是能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关系,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发货量增加,其实质还是依赖于企业核心能力才能最终提高销量,销量等于发货量。
(二)价值链支持性活动
1.采购
生产销售的企业其采购活动主要是对生产原材料的采购。采购活动的服务质量首先取决于生产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与提前期,其次是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依赖于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供应商管理则依赖于供应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各节点上的畅通传递与执行,实际上是供应链管理。
2.人力资源
薪酬福利制度要服务于自适应团队建设,招聘计划要根据销售预测制定临时兼职雇员的招聘渠道开发与管理方案,还要依据团队建设需求做好常规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3.财务
在商品发出后,在不存在退换货的情况下,需要3-15天才能收回货款。依赖品牌效应与销量保证,延长应付款账期,缩短应收款账期,保持畅通的融资渠道。资金周转与现金流量预算是关注重点。
四、结论
基于网络商城经营的小微企业通过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自适应型团队管理与公司品牌文化作为企业核心能力,才能有效打通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实现虚拟化经营,与节点企业有效形成价值链互补,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共同生存并发展壮大。
(一)新兴文化产业走在时代前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变革的火车头。进入21世纪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数字化、全息化、交互性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并呈现出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深刻的趋势。
1.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时代潮流,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以动画、漫画、游戏、网络传媒最为突出。2001年动画、游戏、漫画的市场规模达到3674亿美元,超出电影、音乐、广播电视的2794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一季度,我国网民已达3.16亿,中国境内网站数287、8万个,2008年手机上网网民数达1.176亿人,增长133%,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增长54.5%。 随着3G的推出,通过网络下载音乐、电影、上网看电视明显增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有84.1%的人认为网络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2.现代科技手段将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
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对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构成冲击是毫无疑问的,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行业仍将继续保持活力。一方面,传统文化行业必须充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升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必须与现代科技结合才能走出困境。
(二)、新兴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文化内容与知识产权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给创意产业下的定义就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巧和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交易,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功效的产业。
1.文化内容是否新颖决定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
没有内容,新兴文化产业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如同一台无效运转的机器。“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内容为王”。
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络游戏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能够不断提供原创性产品。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如美国在线、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维亚康姆等,大举收购各类内容资源,试图以网站、掌上电脑、有线电视、报纸等各种方式,对这些内容资源进行组合,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内容集成供应商”。
2.文化创意将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
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无论是动漫网游产业还是网络传媒产业,还要依靠“创意”、“创造力”,没有创意,动漫、网络游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创意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创造,它可是独立性的,也可是附着性的,体现为附着在产品中所形成的特制。
迪斯尼集团以“小老鼠和鸭子”为创意,成功出品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后,又将这些形象做成玩具、服装、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迪斯尼许可产品一年在全球零售1120亿美元,其中290亿来自于娱乐人物形象。
霍金斯在《创意经济》说:“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全球化的今天的来临,文化创意不再是单纯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它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使文化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在从新创意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表现形态。
二、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一)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优势
1.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元素方面有一定优势。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享誉世界的科技工艺,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这些都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北京奥运会采用的祥云火炬,就是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元素的成功典范。其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祥云高贵典雅,内涵厚重,有着鲜明的华夏文明特征。
2.各级政府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09年7月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快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上海,2005年11月,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和上海市统计局共同了全国最早的上海创意产业重点指南,到2006年12月,由市政府授牌创意产业聚集区达到了75家,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21万平方米,增加值达到了289亿元。
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的政策给予新兴文化产业强有力的支持,为其发展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3、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以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亮点。
北京2006年确定了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798艺术区、中关村软件园等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6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5.9%,占GDP比重10.3%;从业人员达89.5万人,同比增长6.6%。
《2008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实际销售达183.8亿元,同比增长76.6%,远远超过传统娱乐内容产业。
除产业本身发展迅速外,我国还有潜在的市场和消费人群。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宽带网民数达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还有3亿多未成年人,巨大的人口优势和潜在需求力说明我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不足
1.历史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我们虽然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资源利用率和成功率低,资源屡屡被外国利用。以三国历史为例,除了传统的影视、出版业利用,我们忽视了其在电子游戏方面的利用,日本的光荣公司成功利用三国历史,开发出了数十款三国系列作品,光荣公司2008年财政决算显示,2008年4月至12月的总销售额为201亿8100万日元,与去年同期比较起来上涨了1亿6300万日元,成为了历年最高的记录,其“三国”系列功不可没。
2.内容死板,形式僵化,不符合当代消费者心理
以动漫为例,三辰集团的动画剧集《蓝猫》,有五个系列,近千集,周边产品的开发也很到位,但是画面粗糙,内容死板,把科学知识强行塞入其中,影响了观赏性和趣味性。上海意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乐趣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52集动画片《游击神兵》,人物动作僵硬,情节幼稚,经不起推敲。而且片面丑化敌人,把残酷的战争儿戏化。当代消费者对动漫的需求是情节感人、画面精致、动作流畅,国产动漫远远达不到标准。
3.产业集群化水平低
2008年出版的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创意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国际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200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9%。从数字上看,中国已列入新兴文化产业大国行列,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例如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如某些企业的规模还不到四十人,尚属作坊式的企业生产形态,缺乏创造力,研发能力弱,多为代工、,从而导致综合经济效益的低下。
没有产业链意识、产业经营意识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做出一个产品,忽略了周边衍生品的开发生产,产生不了足够的社会效益。
新兴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各地纷纷加大投资、建设,一拥而上,带来的问题是整体建设不到位,过于分散,多而不精。
4.市场环境问题突出,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
文化产业的创意不是实际物体,获取轻松,保护难度很大。目前我国对版权力度保护不够,导致出版、软件、动漫等方面盗版的猖獗。由于盗版影响,新兴文化产业成本回收率小,收益获取困难。
2008年IDC(国际数据公司)为商业软件联盟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盗版软件达到了90%,盗版率上涨92%。网络游戏产品深受其害,“私服”“外挂”的横行,造成游戏规则不平衡,导致玩家流失,使运营商受到损失。
5.从业人数众多,顶尖人才稀少
优秀的创意,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及网络传媒产业的根本,优秀的创意来自于优秀的人才。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产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硬件是次要条件。反观日本动漫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很多,如宫崎峻、押井守、大友克洋,其作品具有世界级艺术水准。中国动漫虽然从业人员达二十余万,但在国际动漫界却没有知名的中国画家,也决定了中国没有优秀的动漫作品。
三、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一)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政策依据,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2009年7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其中就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方面对动漫企业及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做出了一系列优惠规定。《通知》的出台为广大动漫从业者带来了希望,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政府大力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宣言。
更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新兴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激活文化产业生产的创新能力。积极发挥我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建全我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将非常有利于形成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而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企业,更应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生机,努力开拓市场,为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依据。
(二)、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发展“产业链经营”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有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全力支持,无论是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还是旅游、网络、体育、会展服务等行业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支持。可见,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的产业链经营方式,将有助于新兴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例:形成“动漫创作――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应用在玩具、食品、文具、服装等多领域的产业链模式。
“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很见成效。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在全球已拥有超过4000家品牌授权企业,产品从最普通的圆珠笔到价格2万美元的手表等。据统计,电影《变形金刚2》在中国的总票房达到5亿元,其中衍生品销售就占到1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应将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考虑,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链经营方式,从而构建网络传媒平台,达到文化创意先行,动漫产品衍生。三者合一,互为所用,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三)、新兴文化产业的精品生产
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精品生产是新兴文化产业的灵魂和支柱。任何一种文化精品的产生都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一次更有效的尝试,它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的一次再提升、再创造。国产动漫精品必须是符合广大观众健康、向上的欣赏口味的,是传递民族文化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四)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
自2006年以来,石家庄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石家庄国际动漫节”,这显然为我省的动漫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势头,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新兴文化产业的基础保障。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创新管理模式。即对以往的环境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将被动变为主动,引时利导。2.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市民了解、理解、支持、参与新兴文化产业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3.加强队伍建设。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在石家庄第四届国际动漫博览会上就形成了普通市民参与的热潮,这使得普通市民对新兴文化产业达到了认识、理解、鉴赏的新水平。
(五)、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众多机遇
(一)促进新型城乡地域组织形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种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当今IT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这些高科技产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设置在环境优美以及基础设施优良的乡村、农村区域,并将其建设成城乡融合的纽带,从而实现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良好势头。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着该工业园的结构布局发展,从而不断取代传统散乱分布的工业布局。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园区的出现,将能够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而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各类园区布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满足当今信息化产业时代的基本要求要求,并借鉴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最终实现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促使城乡空间作用的集聚与扩散力不断加强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不能笼统地通过扩散或集聚来阐述城乡之间发展的相互作用,而是应该要逐步地发展并使城乡之间的扩散与集聚作用力形成互动局面。同时,得益于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城乡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快捷、方便,从而不断地加速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并加强了城乡间人们的联系与沟通,进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步伐。
(三)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在当前三网融合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城乡之间的日常交流不断深入与并且越来越普遍,从而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商品和就业等信息,人们的生活目的与对城市的了解更加明确,当然,居民的幸感也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类市场信息的获得较为方便、快捷,从而为如商品信息、就业信息以及供销信息等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提供先决条件,进而更能促进农产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从而促使原先在城市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也陆陆续续地向农村地区的企业进军,不断加快城市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开始向农村的渗透速度。
二、三网融合下城乡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高科技手段,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陷,并注意相关问题,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向前。
(一)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保当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地加强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而为我国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传统的城乡信息资源相互以及市场经济相互独立的僵局。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经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很不均衡,并且城乡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促进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等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从而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在我国大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决不允许将环境视而不见,务必将环境的保护作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步伐,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中肯定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站,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管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破坏环境举动进行实时监控与纠正,确保区域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构和谐社会、加速城市和乡村现代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于弊,切实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季福岳,白音仓,麻术红. “三网融合”与广电网发展的思考[J]. 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