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4 08:37: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164-0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创新资源与信息,促进高校发展

院校建设需企业科技资源的支持,立足于现有优势科技资源,探索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结合,以联通产业研发、融通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突破口,以贯通中介服务、互通资源共享为保障,营造研发有力、转化顺畅、交易活跃、服务高效的大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努力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技文献、共享仪器、专利成果、技术需求、投融资信息、科技中介机构、政策法规等创新资源数据库,并与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我市企业搭建科技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面向企业和院校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高校人才资源等各类信息。

2 打造专家和经纪人队伍,加强院校科技人才培养,充实科技人才库

经高校特训或外聘的形式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形成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谈判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分析检测服务、法律/财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服务、自动化及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专家团队。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一批技术经纪人,请外面专家来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提升高校学生的业务水平,挑选技术服务骨干送出去培养。

3 发展新型教育体系,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探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运、联合互助”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在区域内与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协会、重点企业、各类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站,由基层服务站的专业人员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家、设备、文献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支撑,开展技术咨询、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投融资咨询、平台资源利用培训、技术成果推介交流等服务。

3.1 校企特色服务模式

3.1.1 “培训+收集+走访”模式

站点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站点在高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服务。通过此种模式的建立站点逐步完善了企业技术信息需求库的建立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1.2 “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

站点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扩大服务范围,更全面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逐步建立了“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先后与金融机构、财务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财税、科技咨询、企业内训、融资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3.1.3 “传帮带+保姆”服务模式

针对我地区中小企业对科技政策及科技项目等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站点逐步建立“传帮带”服务模式,即站点负责传达各级科技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分析信息,凝练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带动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各类形式的服务模式综合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企业的“贴心保姆”。

3.1.4 “桥梁+纽带”服务模式

通过站点将企业向外进行推介,同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向企业介绍,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2 通过不同平台开展服务,共促校企合作

3.2.1 网上服务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网上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创新资源数据库,上连国家及安徽省各类数据库资源,下接六安市各类特色创新服务平台及基层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的资源共享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科技文献及共享仪器资源等各类信息。为校企提供创新要素供给、为研发载体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服务。

3.2.2 网下服务

通过建立基层创新服务站整合各种创新服务资源,发展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建设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协同合作,为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所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专家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及高效人才队伍,提升站点自身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4 企业发展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是强化学生挖掘创新信息的能力。通过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创新销售策略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高校才人必须有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的决定。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服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走访企业,到第一线挖掘技术需求,开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调研、技术需求鉴别、技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等工作,并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并请专家为企业会诊,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

三是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院校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各种高校人才创新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参与举办各类技术交易对接会,成果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促进高企之间信息和成果的交流;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真正为企业搭建科技路路畅通平台和高校才人输出。

5 校企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

5.1 围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利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各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集成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伙伴寻找、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及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2 人才需了解在企业要求依靠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服务

高校培训中要强调企业发展重点,行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行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主要方式。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设置行业技术中心定位:通过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使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枢纽。

5.3 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服务,使高校输出人才对企业有新的认识

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深化认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大载体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强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展开。高校人才要大胆提出疑问,协助企业发展并加强自身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鼓励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的多种有效模式。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才人培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需高校学生的不断探讨而升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要强化训练。

篇2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2]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经过30多年建设,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入选云南省“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17年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目标是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很多院校开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东华大学黄利利等[3]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长春工业大学于超等[4]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提出围绕“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山东理工大学姜桂洪等[5]通过分析卓越计划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结合计算机专业近年来的卓越计划试点教学实践,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淮阴工学院赵建洋等[6]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对计算机卓越人才需求,探索并实践了拓展内涵融合创业的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山东理工大学赵光远等[7]对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个性化培养机制等进行全面探索与实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净等[8]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载体,构建计算机卓越人才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西安邮电大学王春梅等[9]通过优化整合理论知识和课程,利用企业项目研发与管理经验等优势,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重庆理工大学刘小洋等[10]通过重构教学体系、构建STE协同创新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个性化定制培养等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但是,这些研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改革还不够系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本文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性化、行业化、标准化、创新化人才为目标,通过引入课程群分类培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校内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为手段,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1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具有3大特点:①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②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③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对照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①没有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繁多,毕业学生知识杂而不专,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培养的学生缺乏擅长的专业方向;②没有紧密结合企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需要的知识日新月异,而高校所开课程较为陈旧,毕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要求;③没有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培养中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毕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欠缺;④没有更好地实施创新性培养。传统教学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听中学”现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极不利于创新性培养。采取以下思路对卓越人才培养进行改革:①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行业认可人才;③开展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工作,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完善学生的标准化培养;④通过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朝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实践为主的“做中学”转变,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1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化分类培养

2.1.1课程群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的知识体系庞大,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①不同的就业单位和研究生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精通的知识不一样;②直接就业的学生需要偏应用性课程,考研学生需要偏理论性课程。基于以上两点,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制定基于课程群分类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05为指导[11]。在特色课程群设置上,贯彻以科研促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的思想,以学科特色优势研究中的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和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3个学科方向,打造对应的3个课程群。笔者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方面已具有一定实力,具有特色教学与科研队伍。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群[12]。围绕课程群开展以下工作:(1)课程内容调整。结合科研和工程教育认证,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位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2)3组课程系列灵活交互强化,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该培养方案设置既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又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一技之长,并设立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个性化分类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1.2课程群个性化分类培养成效

经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改革,取得以下成效:(1)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近3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后5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调查,满意率达到85%以上。(2)报考研究生考研成功率超过70%,且研究生就读学校档次明显提升,90%以上升学学生进入“985”高校就读。

2.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由于“双师型”师资短缺,大多数高校工科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专业积极和著名IT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获得企业师资认证,积极把校外企业师资引入,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使之更好地符合企业要求。

2.2.1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先后获准开展多项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和谷歌精品课项目,与华为、Google、Microsoft、Cisco、中兴、达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良好合作,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专业的协同育人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2.2加入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为获得企业进一步支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申请获批成为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员;依托该联盟,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有关企业可参与本专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拓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

2.2.3培养企业认证师资

近年来,本专业有5名教师获得华为认证师资证书;3名教师获得GoogleAndroid认证师资质证书。这些通过认证的教师开设了华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Google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6门。2019年2月底,华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路由交换等认证课程已经在本专业开设。经过一周的持续学习,95%以上的学生通过了华为相关课程认证。另外,本专业聘请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中心的企业兼职教师近20名,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践、企业前沿技术介绍等讲座40余次,并邀请校外企业师资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引入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2.3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

2.3.1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

中国计算机学会是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计算机行业学会,其主办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是一种权威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13]。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要求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编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能够检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如果通过该认证,表明该学生达到了本专业培养的标准,有能力成为行业认可的工程师。云南大学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在云南大学设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考点。经过多次认证考试,认证平均分不断提高,反映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3.2把CSP认证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已经把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综合实践模块中,增加了“程序设计能力测试”课程。该课程2学分,为实训必修课程,要求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或者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任意一个级别的考试才能取得该学分。通过该举措,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水准的编程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工作,达到合格工程师标准。

2.3.3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成效

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后取得成效如下:(1)激发了学生编程兴趣,各种程序设计竞赛取得较好成绩。认证实施后,本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期末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程序设计竞赛的热情高涨,先后获得各类程序设计竞赛省部级以上奖50余项。(2)促进学生就业。根据学生报名时提交的专业实习和工作意愿,60余名认证高分学生已经收到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国内著名IT企业的实习邀请,其中20余名学生已经到这些公司参加实习。通过实习双方相互了解,满意后可与这些著名IT企业签约。

2.4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听中学”现状[14]。在卓越人才培养背景下,工程教学模式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做中学”。这就需要学生到企业、行业等部门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

2.4.1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

学校与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了7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本专业建设了大规模云桌面实验室、创新基地、云计算实训实验室,并采购200余万元的戴尔网络存储、服务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图形工作站、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极大改进了学生的实验条件。

2.4.2建立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成效

篇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power talent,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and course syste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nterprise,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five stages” was presented,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built.

【Key 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城网、农网智能化改造升级陆续开展。电力及其相关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传动与节能以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人员需求日趋旺盛。

吉首大学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为当地培养电气方面人才责无旁贷。我院充分结合我校实际及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构划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之路;对服务于武陵山片区经济建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结合电力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行业的动态发展,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院的专业基础、实际情况,以及新形势、新技术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相互衔接,推进“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以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为目标,构建“五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立足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面向城乡电网改造升级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培养适应武陵山片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电气工程人才。结合电力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实现校企共建

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战略实施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教育强省发展战略方针。大力推动电气专业建设与电力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构建“校企一体,教培共融”的办学模式。利用多种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共建研究所、实验室、实践基地;从专业建设规划、实践教学、人员培训、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基地共建共享、师资队伍互通互利,教学培训相融相促。培育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

1.2 利用校企共建资源,实现校企共育

紧跟新型工业化和电力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战略需要,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形成以武陵山片区区域电力技术类和能源动力类两大专业群为主的专业发展格局。企业专家人员、技术人员融入师资队伍,参与专业建设、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实习及毕业设计;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将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1.3 实习“四化五阶段”的全过程培养模式(图1)

通过调研了解武陵山片区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广泛听取各兄弟院校及专家的的意见及建议,构建了“四化五阶段”的全过程培养模式。“五阶段”培养模式结构框架如图一所示。在“五阶段”培养模式过程中同时实现“四化”,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专业知识与实践项目层次化、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综合化、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实战化。

①武陵山片区人才需求刻析;

②课程体系优化,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互动;

③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项目层次化;主要面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训练”三个阶段的教学全过程,课程应由验证性加深过渡到综合性,再由综合性发展到创造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遵循循序渐进;

④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培养,实现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综合化;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以3~4学生为单位设计一个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⑤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跟踪,实现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实战化;毕业设计应紧密联系科研或者实习中的生产实际,实习理论与科研、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2 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电机、通信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推广,控制与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院在控制和信息类专业发展已趋成熟,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弱电方面已经有许多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为开展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根据我院的专业基础、实际情况以及新形势、新技术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相互衔接,创建“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强”主要是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有关强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弱”主要是针对控制和通信专业中有关弱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强弱结合”主要强调了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即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设备与系统相结合。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复合型科技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成“基本技能、初步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框图如图2所示。

①基本技能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基础实验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②初步设计能力层:具备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气控制与PLC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课程设计能力;

③综合应用能力层:能熟练掌握与电气专业密切相关的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两方面弱电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④工程实践能力层:主要在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沦为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等工程实践方面进行培训;

⑤创新能力培养层:培养较强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制作能力,主要进行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训练。

4 结束语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围绕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服务于武陵山片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城网与农网智能化改造升级以及相关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传动与节能以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五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谭博学,张存山,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38-39.

[2]张永炬,杨善晓,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C]//第四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7:178-180.

篇4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纷纷涌入,不仅加大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而且提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典型表现就是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高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其内容包括各种教育资源,如观念、课程、人员、技术、信息等的跨国界流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理解国际事务、能有效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具有各种技能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国际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会计专业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势头,旨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会计人。只有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才可以培养出与国际紧密联系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本文在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校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支持下,展开了关于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与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国际化合作办学视为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国际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1.1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以WTO的教育服务贸易为背景,把跨国高等教育作为商业存在形式加以论述,如"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The Implications of GATs"(Jane Knight,2002),"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A European perspective"(Spreek vcersie,2002)等;另一方面,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建立国际学历、学位证书互认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如"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Sergio Machado dos Santos,2000),"Quality Assurance Implica-tions of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Robin Middle hurst,2001)等。

简而言之,国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为宏观性研究,主题涉及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背景、意义、概念界定、类型及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主题逐步呈现专题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证书认证等课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大部分研究者从输出跨国高等教育较成功的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输入国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

1.2 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是知识面过窄,学科结构单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日益明显。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广博的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通过拓宽专业面、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有所转变,但这些改革措施尚远未到位,学生在学习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在所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上,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从学校实践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各高院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教学和研究等整体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而会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缩影和表现。通过国际化办学体制,采用ACCA考证和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学习到先进的办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受教育对外开放和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推动,国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开始流行。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急需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经济、跨文化、跨学科的涉外型、复合型的会计国际化人才。

总之,国内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显得比较宽泛,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跨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其盈利性特点、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内总体情况的分类、归纳等研究尚需进行开创性研究。

2 高校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会计是一种商业标准化语言。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不是传统的只懂会计理论或只懂会计技术的人才,而是具有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不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的人才。相关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国际化手段,提高会计人才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1 会计学科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会计教育观念国际化,即从全球视角出发来认识会计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是在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国际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二是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

2.2 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有必要探讨会计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强化会计学科的国际化背景,确立会计学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课程国际化,不仅要开设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容的扩大化表现为会计高等教育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课程国际化是实现整个会计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会计学科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会计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2.3 会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针对会计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专门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中补充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三是选用国际上的先进教材。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有以下方式:①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②并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题;③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④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⑥建立校际联系,把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2.4 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开设国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培训班,例如开展ACCA、CGA、CFA等职业认证培训,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会计职业的国际化背景,鼓励并培训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到国外获取一定的学分或者参加境外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互理解。建议中外国际化合作办学,强强联合,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交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5 学生交流的国际化。现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要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生活,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高等学校学生的跨国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大规模的学生留学国外,不仅有助于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有利于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推进国际化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会计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篇5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面临的具体冲突。在当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中往往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动手能力,大部分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属于学术性、学科性的人才大量存在,这种情况导致计算机人才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缺乏实战经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缺少;并没有形成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的认识。而当前的信息化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挑战,职业化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练就更强的动手能力。企业在具体的招聘启事中,也提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的要求,但是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缺乏动手能力,虽然具备很好的专业基础,但是在日常问题解决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形成原因。1.高校的专业定位缺少社会分析,专业基础很强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应用实践能力,导致理论和知识丰富,却不能解决实际的计算机问题,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缺陷,培养模式单一;2.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成不变,导致计算机专业课程远远落后于时代,计算机课程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更高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难题;3.很多计算机人才并没有经过具体的实践,仅仅具备一些理论知识,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往往都是学科性的内容,缺少实用性,不能够跟企业全面的、系统的应用联系在一起;4.高校师资缺失。高校教师中大部分都是理论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教师缺少实践,也就让学生学习不到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广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分析中,能够看到当前计算机人才的能力的缺失表现在如下的方面;在应用工具上并不成熟,谈不上经验;没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取向偏颇,将职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缺乏必备的外语知识;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并没有良好的归结分析能力;在工作中承受压力的能力缺失。所以,在当前的计算机科学与人才培养中,应该积极分析人才需求的规格,制定培养标准,基于长远的社会发展进行纵向分析,从计算机专业入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切合时展。在计算机社会需求差异大、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的时代,应该积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的需求为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人才培养。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升级的过程中,计算机科学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技术人员应该成为社会培养的主要目标,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人才,积极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说,计算机人才培养应该跟社会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市场导向为培养目的,积极促进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做好时代形式的分析。

(二)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在市场的分析中,高校应该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将当前的计算机课程做好科学的调整,比如注重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嵌入式技术等;要以学校培养的方向设置课程内容,将选修课和公共课分开,比如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划分形式,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有精确的课程设计,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从而铸造更合理的学校课程。

(三)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在实际的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决定了当前人才培养的方向,学校应该走出去,积极跟社会接轨,与企业开展深入工作,甚至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企业实际的项目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校企合作应该在学生走进企业中实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并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过程,这样以后学生就能够在学校中了解以后从事的工作,学习也更具目标性,学校应该不断强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及时更新学生的计算机观念,契合时代的发展,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见真章。学生在学校的项目实践中,能够完成从开发、设计和测试的全过程,在系统的锻炼中,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积极的鼓励企业的教师到高校任教,这样就能够拟补高校实践不足的现状,要积极鼓励高校的教师走出去,为社会上的企业做科研,并积极的将学生带出校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争取带动院校综合课程的建设。为了让计算机人才能够适应当下的社会,就要让学生在校园中形成实践能力。高校应该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在市场导向的驱动中,实现跟社会的接轨,创新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课程理论,并积极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社会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针对市场展开深入分析,并积极调整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符合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奚春雁,陈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J]. 计算机教育. 2010(05).

[2] 康世瑜.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探索[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3).

篇6

高校办学犹如企业生产产品,要培养出社会需求型的学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必须重新审视产品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而其中教学环节是高校办学流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整个供应链中的重中之重。教学环节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而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犹如工厂设计生产线,为保证最后输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事先必须周密设计工序的总量、类别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同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目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会计教育目标的动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之基

(一)教育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先决作用

每个高校在办学之前,应首先明确该校的使命(Mission),以进一步制定本校的战略目标,确定本校学生的目标市场①。只有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决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设置、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素质,从而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此外,通过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调整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再进一步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贴切社会需求的学生,从而推动本校的品牌建设,最终构成一个良性循环。高校制定课程体系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因此,要优化我国经管类院校的课程体系,首先要重新审视本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明晰?是否贴切社会环境?是否科学合理?只有在确保目标正确的前提下,才可以制定、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也才能确保本校输出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从而推动本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环境变迁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

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财务信息是会计的一大目标。随着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的变迁,会计的内涵与职能将发生相应的变革。在当前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格局下,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经营方向多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企业经济活动范围已由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这些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迫切需求大批国际化会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WTO及其他有关国际惯例,更要精通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既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风险熟练处理各种会计业务,还能为企业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的动态调整

会计教育目标直接决定着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面对会计环境变迁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定位注重人才教育的专门化,设置过多的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侧重于传统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无法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适应企业对其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应以时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具备外语沟通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有独特创新能力和未来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会计人才。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特质

(一)恪守诚信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近年来,接二连三的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职业陷入了全球信任危机,如何重建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应注重诚信品质的构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恪守诚信精神。

(二)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惯例

作为一名国际化的会计人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要了解国际商法、经济与政治、文化等特点,尤其是要熟知国际交往过程所遵循的国际惯例,精通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②,对外提供国际通用的财务报告,以利于企业的全球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

(三)具备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上市,会计人员必须能用外语(以英语为主)编制财务报告,以供国际投资者作为决策依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外语阅读与应用能力,掌握用英文表示的基本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精通国际会计准则。此外,随着我国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将是其战略发展方向,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也势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用外语进行口头沟通的能力。

(四)能快速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许多会计的传统职能可由计算机取代,而会计人员将从事更多的“非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如只接受有限、狭窄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则无法在快速发展的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会计人员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的核心知识外,还必须熟知经济管理类的一般通识,更重要的是,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摄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五)过硬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综合能力

随着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的变更,会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的责任将更为重大,遇到的问题也趋于复杂。因此,国际化会计人才除了上述特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应用的今天,要在会计职业生涯中走向成功,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工、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应用信息与沟通协调的能力,并能为相关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指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要与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设置犹如工厂的生产线,为保证最后输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事先必须周密设计工序的总量、类别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同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实现会计高等教育目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首先应围绕培养目标分设几个阶段,设置分阶段的课程群,每一阶段都应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锻造哪方面的能力,当会计教育目标因时展而发生改变后,课程体系也必须随之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输送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指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加以动态调整。前文已述,当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调整后,为与培养目标一致,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可能包括整个教学结构的调整。然而,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每年进行修订,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专业的课程群也一成不变,若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内的分类方法发生变化,会计课程体系也应随之变革。此外,就一门课而言,尽管名称相同,但其内容应反映当时会计科学的最新成果,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加以更新,比如会计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必须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加以修订。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要科学、合理。为了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是宽口径、注重通识教育与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即一般教育课程、经管类学科教育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关键是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此外,课程的门数设计还要符合教学信息最优化原则,应根据规定的学习期限,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按照最优化要求安排课程内容,课程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指各门专业课程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层级性,根据课程的性质与难易程度确定各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要修读高年级的专业课,必须先达到该课程先修课的最低成绩。目前,财务会计系列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国际会计。这四门课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与连续性,学生要修读中级财务会计,应规定其先修课《基础会计》的最低成绩,不一定是通常的60分为合格,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性规定最低成绩,比如可要求为70分,学生只有达到最低成绩,才可以继续修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不是60分万岁。要改进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就必须要对现有科目进行重新评价,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目前的专业课程。

(五)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会计专业的每一门课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都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但还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针对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而言,学生最重要的是应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财务报表信息的应用,上课时可借助于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财务报告,让学生对财务报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可从开学初就要求学生跟踪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然后每学一章都会提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公司进行案例分析,到学期结束时交一个总报告,并占成绩的一定比例。

四、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着力点分析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构建――优化课程体系之本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原则,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调整之前,应首先分析一下课程体系的结构,即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比例是否构建合理。由于知识更新迅速、劳动市场对技能需求的迅速提高和技术过时的速度加快,与专门知识和技能相比,普通的、灵活性强的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学历、经历、不如学习力”,本科生在就业后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因此,大学内所教的很具体、很规则的内容往往会迅速贬值与过时,而若教会学生如何在新情况下迅速捕捉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能力,则高校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就真正具有竞争力,也才能被市场最终认可,从而才能真正树立该校的品牌。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可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获得所需技能的宽厚的基础。这一点从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可以得以反映。在2007年即将实施的课程改革计划下,哈佛大学将推出8门全新的课程,要求每一位入读的新生必须学习分析推理、道德推理、世界社会、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国等课程,协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加深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主修的学科上。

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高校为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素质教育,在教学结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教学基本结构分设公共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分别包括公共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分别包括公共教学模块、学科教学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或专业选修模块)。总体而言,这一教学结构设置比较科学,适应了总体的发展趋势,较好地解决了三大部分课程体系之间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的搭配问题,但还是应进一步探析教学层次之间的比例是否足够合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演进关系是否还有待改进,以及具体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确定方面是否有待完善等问题。

(二)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的确定――优化课程体系之核

在确定合理的教学结构之后,更关键的是要确定通识类、管理类以及专业类的核心课程,这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以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会计专业为例,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46学时)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历史、政治科学、社会科学、公共传播学、哲学、体育等;而管理类(3时)分为低层级课程(21学时)与高层级课程(18学时),其中低层级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入门》、《管理会计入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法》、《计量方法》,而高层级课程(18学时)包括《管理学》、《市场学》、《计算机信息系统》、《金融学》、管理学3353、管理学4335③;会计专业课程(33学时)包括《中级会计1》、《中级会计2》、《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系统》、《政府会计》、《审计》、《公司决策中的联邦所得税》以及限选的管理类选修课与高级管理类选修课。上述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财务会计入门》、《管理会计入门》是作为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而不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之中,对于管理学专业,管理学与管理3353也都是归类为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而不是作为专业类的核心课。可见,无论是管理专业还是会计专业,通识类与管理类的核心课是一致的,专业的区别仅在后面专业类的核心课中体现,而且会计专业类的核心课程还包括限选的管理类选修课、高级管理类选修课。

此外,该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我国大部分院校还存在区别的地方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四年级的选修课并不如我国大部分学校在专业类课程中选修,而是包括管理类中的一些高级选修课程,即每门课是按照其课程性质、课程的难易程度、应学完哪些先修课而定在哪个学期开设,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修。笔者认为,该大学课程体系设置比较符合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原则,值得我们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加以借鉴。

(三)课程群与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之实

当上述步骤完成后,优化课程体系的落实点就是对课程群与每一门课的课程建设问题,可以考虑把一些逻辑联系紧密的、直接逐层递进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并组成一个课程组加以建设,明确课程群内的每一门应负责的内容、应解决的问题,并把各门课之间的关系加以图示,实线箭头表示直接的递进关系,而虚线箭头表示间接的逻辑关系。比如ACCA的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财务报告》(F7),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描述了财务会计系列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F层次(Fundmental)代表的是基础课,而P层次(Professional)代表的是职业课。对于财务报告(F7)而言,其先修课是F3与F4,其中F3是直接基础课,F4是相关基础课,而F7又是P2的先修课,并且F7对于F8与P3而言都是相关基础课。只有明确界定每门课在一个课程群中所处的位置,才能较好地设计每门课的学习目标,学完该课后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而后才能决定哪些是该门课必须讲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可在后面直接相关的课程中强化的内容。除了清晰描述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图外,还应对每门课程进行编码,往往低编码的课是先修课,而高编码的课后修,从编码的设置中也可以看出课程之间的逻辑与连续性。

至于对每门课程的建设,除了继续推行目前的精品课、一类课建设之外,还要对每门课推行基础建设,主要应完善每门课的教学大纲制定工作,对每门课进行课程介绍,并在网上加以公布,供学生在选课时参考;规定各门课的先修课,要修读该门课必须具备哪些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即学习该门课的资格是什么;对于每一门课,还要明确本门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习该门课应具备的能力定位要进行详细的论证,是强调写、口头交流,还是分析、实务能力,都要一一明确,而后才能设计各章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④,从而才能缓解目前课程之间有些内容简单重复,而有些较难、学生又急需了解的内容却借口课时不够而不讲授的现状。总之,课程体系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优化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止的概念,需要我国高校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与修正。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立齐.从“死记”到探索的美国会计教育.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第1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篇7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题,教师要以课程体系为依据,不断地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开展多角度的全面教学。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改革的力度,进行实践创新活动。通过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形式,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

一、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我们在进行创新理念的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21世纪是知识更新换代和快速革新的一个时代,知识是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的,为了解决知识更新受限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合理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贯穿,在一个班级,在一个小组或者在一个宿舍要以研究问题为习惯,这是引发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途径以及进行灵感和智慧激发的重要渠道,是开展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兴趣,就可以加强他们进行学习的原动力,从内因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才会达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的学习境界,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求知的欲望不是很强,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学生内动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应用

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我们要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设置,不要把学生只是单一地局限在某一个限制因素当中,要开展多角度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体思想,用综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形式才能更加全面和透彻。

二、加大改革动力

教育改革是需要有内在动力对其进行推动的,这样才能把改革的重点和改革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论断。我们在进行教育体制革新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学校的推动力量

教育的改革是学校的重点,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明确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是推动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地方,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教学方式的革新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地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学校可以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进行教学,比如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大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活动中。

(二)教师的推动作用

教师其实一直以来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行者和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现在教学体制的更新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了,教师只是把教学活动进行一个合理推进,学生要成为教学的主要实行者,就要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更新、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答。学生只要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活动当中不再是听众而是一个参与者,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了。

我们可以开展小组谈论活动,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综合知识的合理应用,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把难点和重点解答清晰。教师尽量不要参杂个人意见,让学生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讨论和进独立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独立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而是他们进行主动的探求。

三、进行实践教育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实践的应用,尤其是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所以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革新,以往教师只是注重讲解知识,没有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一)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

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对工作环境进行实际的考察,因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实践领域的应用学习,让学生到工厂进行实际学习,或者找到相关的工人技师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实际案例的应用学习,学生有了实际应用的经验,就会对知识运用得更加灵活。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再结合书本进行学习就可以把问题进一步地深化理解,所以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我们在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时候,要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把知识进行合理地运用。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进行技能知识讲解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入实践的案例,把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建立课下实践小组学习,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可以找到一个实践课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开展学习。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学习主观能动性就会不断地加强。

(三)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校企合一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在学完知识后就进入企业工作,这样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拓展知识层次。校企合一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不但学会,还要灵活地应用,这是关键。我们一直以来就是学会了技能,没有过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不容易融入其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仅仅是书本上了解到的,没有进行实际的应用,就不能开展灵活的沟通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校企合一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尽早融入这项学习当中。实践其实也是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不要只是把学会知识当成我们进行实践教学的主体。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我们要有效地进行现代教育体系的革新。学会用新的理念引导学生对思维模式的更新,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学会用更要不断地进行实践的演练,并且把实践贯穿到我们的教学理念当中。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04

随着现代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各个行业对于高技能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当前电商行业领域内,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及方向。在这种大形势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培养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并且要积极通过有效措施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更好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1高技能人才内涵

“高技能人才”是近几年在教育行业新提出的一种概念,通常情况下而言,高技能人才要具备必要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将现代化操作技术及设备掌握,在实际生产及服务过程中能够将各种高难度动作完成,并且应当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其属于高级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是社会上各个领域内急需的人才。对于高技能人才而言,其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素质,即基A素质、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

首先,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相关基本素质。在当前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内,高技能人才往往都从事于一线工作,就素质方面要求而言,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其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其二,要求其具备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应保持良好态度,要能够积极认真工作;其三,需科学合理处理相关人际关系,维持人际关系良好。

其次,高技能人才需具备一定技能素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属于主要技术劳动者,因而必须要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这一点属于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体现,在具备这些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更好从事生产工作。另外,还应当具备相关辅助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及积累经验。

最后,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一定能力素质。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其属于个人素质及知识的一种外在体现,通过不同能力也能够体现出个人所具备的相关素质及知识,同时个人能力也是各种工作能够得以完成的基础。对于高技能人才而言,其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在具备这两个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保更好执行相关工作,为工作更好开展提供良好保证。[1]

2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21培养高技能专业跨境电商人才

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在实际教育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对高技能专业人才加强重视,积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专业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从事相关电商行业工作。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对高技能专业跨境电商人才所需专业知识及能力加强认识及了解,并且应当以这些专业知识培养作为目的,从而使学生专业技术及专业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22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于当前社会上的电商行业而言,其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一个行业领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及内容,包括管理学知识、物流知识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而对跨境电商而言,其还涉及商务英语知识及外贸知识。所以,在当前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必要方面就是应当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及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除在电商运行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培养之外,应当在管理知识、物流知识及商务英语与外贸英语等知识及技能方面作为入手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提高各方面技术及能力掌握,最终可使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得以实现,最终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

23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内对创新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对于电商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就当前电商行业发展而言,其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电商行业仍不是十分规范,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传统理念及商业模式也会影响电商行业发展,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内,因而积极实现行业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需要,也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所以,在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真正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其能够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求,必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重视,使学生能够形成创新意识,并且要通过各种方式及相关途径培养其创新能力及水平,能够具有一定创造力,从而保证其今后在电商行业领域内积极拓展,从而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更好人才支持。[2][3]

3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

在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较好实现课程体系构建。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对于人才实际需求及要求充分了解,在此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在实际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理论课程比例与实践课程比例应当合理设计,使理论课程内容及实践课程内容能够实现有效结合,最终使学生理论能力及实践能力均能够得以提升,促进其更好发展。

32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法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关键内容,对于人才培养效果及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院校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可选择探究式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得以提升,使其技能水平得以提高,最终保证其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

33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不但能够为电商行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并且对于学校教育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使学校及企业之间实现双赢。在实际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与社会上的电商企业加强沟通交流,使学生更好进行开展校内实习,同时学校也可安排学生到电商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使其能够尽早了解今后实际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自身提升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也能够获得一定经验,对学生自身及企业发展均十分有利。[3][4]

4结论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商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因而对于电商行业内高技能人才也就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清楚认识当前形势,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重视,积极选择科学合理培养模式对跨境电商高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应当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便为更好进行人才培养奠定理想的基础,促进高职院校及电商行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新形势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篇9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化工安全形势严峻,频繁出现职业危害与危险事故,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化工行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人才十分重要。相关教育人员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产、教、研结合,还要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1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之前,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化工安全专业的核心,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化工安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还需要结合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虑。所以,在培养化工安全工程人才的时候,需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指导,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成理论知识、专业素质的统一发展,熟练的掌握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技术等技能,在使用与生产危化品的时候,能够做好风险源的提前辨识工作,以此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控力度,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化工安全工程人才还需要掌握安全事故的正确救援方式,并且从事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相关的设计,还要具备评价、培训、管理、监察等技能,逐渐成为社会所需的开发型人才。

2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1分析预测市场需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首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化工制图作业,并且了解电工电子的专业知识,在进入到企业工作之前,能够对生产设备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工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化工工程的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化学工程操作、安全管理、检修的能力,对化工工程进行防腐处理。其次,在化学反应中,会有一些反应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开展的,需要对高危设备进行管控,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好危险品的存储工作与运输工作,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性。再次,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对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职业化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在发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救援,逐步完善科学化的培养体系。在传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为学习者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建立学习平台与实践平台的方式,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人才的教授仅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建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对化工安全工程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大一、大二阶段,教育人员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试验能力,并且以化工安全知识作为基础,在大三阶段进一步学习安全学科知识,并细化化工专业安全工程知识,对管理方式与安全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化工企业中进行实习,以此避免出现学习没有实质性同步的问题。

2.2梳理化工专业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在化工安全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化工专业知识结构的梳理工作十分重要。教育人员要立足于化工安全方面的需求,明确安全工程体系,并且建立统一的结构模式。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培养专业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主要体现在职业、学科与学生中,都会直接的影响专业课程的建设。就大多数大学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化工专业的知识结构就是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教育部门会对基础课与公共课提出明确的设定要求,而对于化工安全专业来说,专业基础课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对化工安全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不断扩大知识面,能够对社会就业方向进行选择。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化工安全人才,就需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建立复合型、应用性的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其安全工程管理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精通技术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创新化工工程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开展化工安全工程的专业知识教育,都需要在工科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并且将科技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发现各种知识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并且将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合,方便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进行课程的合理分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并且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进行划分,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联系机会。例如,在化工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上,教育人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实习,地点就可以选择最近的化工工程。此外,还可以将学校作为实践的起点,开设化工实验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科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保证不会脱离基础的教学理念。

2.3合理调配化工安全专业教学模式,进入社会岗位实习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核能及其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安全问题已倍受人们关注,也成为制约我国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上世纪末,我国已制订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保证我国核能及其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核反应堆工程等核类专业技术人才,也急切需要培养保证核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国家开始执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在核领域关键的安全与质量岗位配备规定数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为了培养我国核行业特别是核电事业急需的核安全专业人才,2010年3月南华大学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2011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特色建设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在 “十二五”期间南华大学启动了国内唯一的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全面探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以保证我国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成长中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其建设尚无现成的参照模式,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拟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以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适应新时期核电大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1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根据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我国核电大发展对核安全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华大学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的优势,在核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两个人才培养方向——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点是均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既掌握扎实的数理与人文知识,又掌握较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核与辐射防护的专业知识,不同点是核电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核电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铀矿冶安全方向的学生还需要掌握矿冶安全领域工作的基本工程技能。两个方向均是培养具有核安全领域安全工程设计、科研、评价、监督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南华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及核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密切合作,探索卓越核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确定与标准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2)围绕“核安全工程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核安全案例分析、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核安全专业实务四大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建立适应核行业认可实用的课程体系;(3)强化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校标准、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同中核二七二铀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和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4个产学研基地联合制订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2 核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

目前,在国内只有南华大学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因此,在国内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建设模式,必须结合南华大学在核类学科专业建设上的资源,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调研等活动,科学制定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自核安全工程专业自2010年7月12日获得教育部批准后,南华大学成立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调研活动,调研了一批核类企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三门核电站、中核福清核电站、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202厂)、中核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中核272厂);通过发信函的方式向12家核企业人力资源部征求核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修改意见,有6家企业作了信函回复(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公司和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利用南华大学为中核集团开办第二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的机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分企业类别(研究院所、核燃料加工企业、铀矿冶企业、核电企业、核废物处理企业等)同中核集团第二期工程硕士班学员开展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座谈会;同时,核安全工程系集中组织了4次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拟订了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体现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而且体现核工业系统相关环节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与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方向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三大知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是参考按教育部工程专业课程要求进行设置的,分方向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各培养方向专业课的前提。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大课程模块分别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重在体现核行业对核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了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设计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新增了项目设计,使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其中企业培养阶段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项目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达40周。

(2)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及创新能力拓展模(下转第212页)(上接第130页)块,如人文素质选修课、学术讲座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等,通过这些模块选修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

(3)按照“三层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基本技能层通过课程实验、CAD绘图等上机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层通过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各类科研项目、企业内的项目设计等方式,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创新实践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在“十二五”的建设期内,南华大学将全面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将紧密结合国家核电大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管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205);2011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92);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2010ZZ016、2009ZZ050、2009ZZ051)

参考文献

[1] 戴广龙,张国枢,刘泽功,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0-85.

[2] 曲方,袁昌明,郑颖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9):41-43.

[3]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4] 方廷勇,曹爱虎,李云依托建筑行业特色,优化安全学科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70-76.

[5]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增) :42-44.

篇11

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

1.全面调研专业人才需求,三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通过“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分析”“会计就业岗位群及岗位群技能与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多层次分析,结合学校自身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终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社会和会计行业所需要的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初级技能型人才。

2.了解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定位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专业岗位群定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通过对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分析的调研,我们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分析,中职会计毕业生更适合从事中型企业基础型会计岗位,更适合从事小型企业辅助型会计岗位。根据岗位群技能分析,中职会计毕业生更容易胜任出纳类、统计类岗位,其次为核算、税务类岗位。

3.分析岗位职业工作过程,梳理岗位工作任务,转化学习任务

针对已定位的岗位群,结合本地区行业、企业情况,将岗位定位为主办会计助理、成本会计助理、往来会计、出纳员、税务会计助理、统计员、核算员、财务文员、收银员等十三个岗位。结合企业财务岗位分析调研,将以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并转化学习任务。

4.构建“集群性、技能化、渐进式”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所以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这三种素质的培养为标准,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理念。

要使培养的专业人才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三种素质,必须有一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支撑。基本素质方面,应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等课程作为支撑;在专业素质方面,应有会计基础知识与核算技能、统计实务、会计岗位核算技能、成本核算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EXCEL在会计与统计中的应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纳税实务等课程作为支撑,同时为了体现专业技能化培养,需要增加相应的实习实训、顶岗轮岗实习等环节。综合素质方面,通过第二课堂开设课程统一实现。

5.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根据中职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贴行业需求,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为了探索具有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调研,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按照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要求,提出“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联动即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考核。双向融合是专业和职业相互融合,岗位要求和教学要求相互融合,表现为教学过程?c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相互融合。三个合一是学生与财务人员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财务室合一。

三、改革成效

毕业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岗位能力满意度颇高。许多企业在实习生完成顶岗实习后就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一大批毕业生目前成了企业一线的骨干,用人单位对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评价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