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7: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效能的时间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时间管理是指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大多数事业成功者首先是时间管理的成功者。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在学校里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以时间为单位,确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奋斗目标,按时间管理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能够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确立目标、分配时间、权衡轻重、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自觉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企业时间管理的特性分析
企业时间管理是指企业以清晰而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对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在每个时间段内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然后聚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目标。企业时间管理的有效与无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理念是国内外企业家们对企业运行成败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企业的时间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性:
1.时间管理的计划性。企业时间管理具有规划体系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企业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检查和总结,区分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任务的程度和业绩,为企业领导层确定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优劣提供了考核依据。企业通过奖惩的手段强化了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形成了企业内不同层次员工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每位员工必须按照不同级层的计划要求,自我设定目标,自我时间管理,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得劳动成果。
2.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管理体系是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制度,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能严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其职能、任务和权限,并有一个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企业对时间管理必须体现出管理体系运行的高效与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满足企业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要求。即,全体员工通过熟练地掌握劳动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实现劳动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3.时间管理的科学性。企业时间管理应该采取合理分配时间的科学方法。一是时间系统分配法,从人员岗位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运行时间、工艺方法的控制时间等要素出发,从大到小、逐层深入,寻找和确定合理的时间,降低时间成本。二是事件优先排序法,区分重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突出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三是研究员工生理和心理在工作中的变化规律,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实现在工作岗位上的“零适应期”。然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新生对大学以主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适应,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可支配课余时间较多,不会合理地计划和管理时间,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40%,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60%。大二时,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而部分学生都将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70%。大三时,学生心理相对成熟,开始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这时他们面对学习、考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显得时间不够用而分身无术,非学习时间约占去所有时间的80%。
2.时间安排不均衡。部分学生学期初期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期末考试前学习时间逐渐增多,甚至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显然学生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权衡轻重缓急。
3.职业规划不明确。有的学生急功近利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考证或参加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
由于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珍惜和管理好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掌握大学生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当临近毕业时,面对招聘单位却因为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而不易就业,既使侥幸就业也很难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员工的约束,而被解聘。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若掌握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地支配课外时间,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尽可能多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管理应符合企业时间管理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1.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主动设计人生规划,积极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并将规划分解到每个学年。先以自己的专业、志向、兴趣作为人生规划的方向和动力,再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明确定位职业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分解到每个学年。再在本学年的学习目标里找出一个核心目标,依照目标排列重要程度,设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目标制定要量化,要有挑战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时间分配要合理,长短结合,由远到近,要有完成目标的时限。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4-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短缺和浪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高能耗费用能单位,进行节能管理工作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始弘扬创新精神,坚定节能减排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节能工作,不少高校已经引进先进的智能水电检测技术和优秀的技能管理理念来进行本校的节能管理工作[1],并且通过一定的数据显示,高校的技能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节能设备落后等。本文通过探讨高校水电的节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探讨如何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最终实现降低办学成本,节约办学开支,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1 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虽然响应节能减排的理念在开展节能管理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节能意识落后。良好的技能意识是高校开展节能管理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高校作为具有一定规模,且高能耗的社会组织单位,广大师生是否具有深度的意识及能力是对于其开展节能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当下不少高校对于师生使用水电免费的,以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形成良好的节能意识,对水电的肆意浪费在校园中来屡见不鲜;其次是节能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由于高校的定位是进行学生教育,于是大多数的资金投入都运用到教学领域,对于技能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节能意识,没有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比如在宿舍楼设立独立的能耗计量设备[2];最后是高校的能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各部门之间缺乏一定的配合,从而导致节能工作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大多是临时的、低学历人群,他们没有一定的节能管理工作经验,也没有全面的技能管理意识,从而导致高校节能管理工作欠缺一定的节能监察、监管,致使节能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
2 高校节能工作的具体实践
高校节能工作主要从电力节能和水量节能两个方面进行开展,除了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节能意识,还需要全体师生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进行节能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技能管理工作,实现高校技能的目的。
2.1 电力节能
对于电力节能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列的节能管理条例,安装先进的电力监测系统监管师生进行电力节能行动。比如对于学校浴室的管理洗澡池可以采用电辅助加热系统,通过对热水的蓄水保温和用电低谷时期的电力加热,充分保证学生洗澡方便的同时,又能够避开用电高峰,节约电能;对于学生宿舍和教师的用电,引进电力等监测系统,随时监测每个公寓的用电量,超出免费用电量的电量额度需要学生自己购买,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对于教学楼的用电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白天教学楼内不需要用到的电灯可以自动关闭,到晚上7点自动打开,防止学生白天随便拨动电灯开关,造成电量的浪费;教师宿舍的楼道里要安装小瓦数的声控灯泡,保证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通道照明,节约电能消耗[3]。
另外,对于学校路灯的设计要采用45瓦数的高校节能灯,深夜后只留下主要区域的照明设备;路灯可以采用智能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路灯外部光线的强弱来控制路灯的开关,从而避免电力浪费的现象发生。对于学生公寓可以安装太阳能的集中供热系统,既节约了电费,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2 水量节能
对于水量的节能,高校可以从学生日常洗漱和热水的供应方面进行加强管理。比如在学校公寓内的楼层里安装有全自动的洗衣机,避免学生洗衣服无节制的水资源浪费,当然洗衣机可以进行象征性的收费;在学生公寓的洗漱间要张贴节水的宣传海报,激发学生的节水意识,管理人员要充分保证洗漱间水龙头无人时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坏掉的水龙头要及时进行修理,减少水资源的无端浪费。关于热水供应,可以通过安置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烧水,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热水的开放,学生可以使用保暖热备进行储存,这样既保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节约电能,改变以前的煤炭烧水的现状,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作为高校的节能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管理,杜绝浪费水资源,对于那些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公寓或者楼层要进行工作检讨,必要时可以做出补偿收费的管理,强制师生进行节水行动;对于消防或者绿化用水,可以通过与学校周边的河道或者人工湖的灌溉水洗;通过雨水、地表水来进行学校消防或者绿化,通过滴灌、消防管网浇灌的方法进行用水,从而节约用水,减少水费投入[4]。与此同时,高校要引进先进的水电监测技术,通过预付费管理模式,监督学生自觉进行节水节电。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能耗监控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对学校的水电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清晰掌握校内水电能耗运行数据,并根据不同的权限对使用相关单位进行查询,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3 高校节能工作的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高校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节能意识不高、资金投入过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状,在未来,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对症下药,通过开展校园节能文化节,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的方式,全面推进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杜绝资源浪费。
3.1 推进校园节能文化建设
要想顺利推进高校节能工作,首先必须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节能意识,这就需要高校有意识地开展校园节能文化节,通过利用世界水日、环境日、全国节水宣传周等时间,向学生宣传节能的重要性,学校的后勤部门要在食堂、卫生间、教室楼道的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识。在学校的空调旁边、开关旁要张贴节约用电的说明,潜移默化中培养师生的节能意识。同时还可以成立节能的志愿组织,通过对学校不同教学区的电力使用、水龙头开关、空调使用等状况进行巡查和记录,然后进行通报,从而监督和纠正学生不良的用水用电习惯。对于那些节能行为较好的区域可以进行表彰,树立节能榜样。
高校节能文化节的建设要长期推广,形成一定的传统和规模,在每一届的学生中都要传承,充分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件的良好发展,只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才能正确开展每一项的技能管理工作。并且培养好学生的节能意识,学生走出校园后还能够继续保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一种良好铺垫。
3.2 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制度
健全的技能管理制度是高校节能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良好保证,充分利用校园的节能监管平台,督促全校师生进行节能工作,用数据和规章制度来武装高校的节能管理工作。首先需要高校根据学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制度,让高校的节能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要加强本校节能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处罚或者奖励,督促节能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最后,要全面提高高校节能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只是聘请一些低学历临时性的工作人员,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且需要有一定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理论知识储备,所以高校要全面提升学校节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培训和人员激励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创新,重视节能管理工作[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大高校要充分重视节能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引起先进的节能技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好高校的节能工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张彩峰.高校节能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展望[J].高校后勤研究,2015(01):97-99.
[2] 秦剑.高校节能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7):233-23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5-02
培养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没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学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在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学生到教师,没有医院和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这部分教师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之前已经具有较强的医院和企业工作能力,但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后,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很少再从事以前的临床工作和企业技术操作工作。较少接触医学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他们原有的一些医学实践知识逐步老化,已不能适应新的医院和企业岗位要求,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下降。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我们看到,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普遍较差,亟待提高。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采用多种途径引进人才
从高校引进的硕士生、博士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尤为缺乏,必须通过到医院和企业实践培训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因而适合作为学校的科研人才储备,以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需要一些已经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多途径引进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引进医院和企业中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来校任教,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医学动态信息,掌握医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这些知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的。他们缺乏的是作为教师的教学技巧,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般较强,将他们引进学校后,通过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使其同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实践教学技能,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从医院和企业不断的引进人才,还可以避免实践知识的落后,使学校的教学跟得上科技的发展步伐。从医院和企业引进的专家教授还可以对其他实践能力较差的教师进行技能的培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医院坐诊与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多数医学高等职业学校都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附属医院,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聘请医院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与教师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全面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医院和企业进行业务实践,直接接触工作实际,边实践,边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信息,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各行各业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方面的锻炼,才能确保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仅能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保证教师顺利的到各个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为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实现双赢,使企业更愿意接纳教师进行实践。
(三)加强附属医院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
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学校投资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专业教师授课时间和实习锻炼时间发生冲突,尤其在专业教师缺乏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教师如果授课,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实习,更别说挂职锻炼;教师如果到企业去学习,专业课的授课任务又没有保障。建立校内实训室是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厂或模拟实训室,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教师可以到实习厂或实训室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训室的实习,教师的实践能力将会不断提高。由于校内实训室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机动灵活,解决了校外实践时间紧的难题。同时模拟实训室也有自身的优点,可以把实际工作的各环节精炼到一起,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也是校外实习基地所不能做到的,校外实习不可能在短期内把各个工作环节都系统的学习到,受时间限制较大。对于校内实训室投资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在实训室中所学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还可以利用实训设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最大程度的发挥实训室的作用,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四)聘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兼职教师
国外的许多职业学校都聘请了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为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兼职教师比例较小,并且多数是其他职业学校该专业的教师来承担相应的课程,不过是职业学校之间的一个交流,而真正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对于兼职教师的问题,多数职业学校认识不够,不愿意聘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原因在于兼职教师的授课费用高于校内教师,并且管理困难。其实兼职教师的聘用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校内教师实践时间难以保证的难题,又解决了建立校内实训室大量经费投入的困难,同时最重要的是这些兼职教师会带来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践,紧跟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而聘用兼职教师的综合效益较高,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的重要途径。对于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学校可进行一定的培训,尽可能的使兼职教师固定化,以确保教学质量,并利于教学管理。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学校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参加实践应和授课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应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审的条件之一,这样才能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
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专业更好的发展,使高等职业学校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涂珍梅.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2\]肇立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8,(5).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突出档案管理社会化职能的意义:
1、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目前高校都逐步强化了职业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增进高校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则需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类型,且受到不同体制环境的影响,使得校企合作更多体现在形式建构领域,而在深度互动和互利双赢上却做得不够。为此,通过挖掘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来助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便能在双赢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如,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阵的发展态势,而未能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为此,通过利用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专家档案资源,便能在智力和人力支持下帮助地方产业经济走上一条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
3、培养共生环境生态
尽管高校在隶属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类别,但其在具体的区域内办学,必然会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拓展高校办学空间的潜在要求下,高校管理层也需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接触。可见,培养环境共生的生态,对于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高校通过突出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便能为实现环境共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分析
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助推社会主体的发展
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其根本仍在于转换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并在高校管理层的牵头下积极建立与社会各类主体的联系。本文以科研档案管理为视角,那么社会主体也主要指向了企业。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将高校科研档案资源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践相结合,则能为企业带来知识红利。但这里也需要明确,即高校档案管理若要切实助力社会主体的发展,其本身也需要进行信息重构。
2、实现社会化办学目标
贯穿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是,突出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将实现双赢的目标。那么双赢在高校这一侧便体现在,促进高校借助社会办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归因于:首先,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助力社会主体发展,进而社会主体将愿意与高校建立在教学上的深度合作;其次,高校通过与社会主体间建立起基于?n案信息交互的人员往来,便能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再次,通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深度互动,来倒逼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整合。
从以上两个方面所做的职能分析中可以看出,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理解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而且,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职能,构成了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实践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以科研档案管理为例,实践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
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其本质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所周知,高校科研档案内容主要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已申报的专利,以及课题结题等信息为主。这些信息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且所基于的问题导向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直接与企业的需求结构相对接。因此,高校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团队,应与企业接触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然后再针对专业教师的科研档案信息进行资源重构。
2、具体掌握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短板
在与企业进行接触时,还需要掌握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或者组织架构调整的长期愿景和近期所遇困境。只有在问题导向下来进行档案信息资源重构,才能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供给侧优势。为此,这里就需要夯实企业一线调研的绩效。所以建议,高校应组建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分别设置在高校专业所在院系和企业方。通过这种长效机制做保障,不仅能优化科研档案供给质量,还能引导教师建立符合实践需要的研究方向。
3、高校多部门协同对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在对高校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发挥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优势。在组织建设上,需要将专业所在院系、科研处、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部门纳入其中,在职能定位上则需要重点发挥院系、科研处的职能。图书馆依托自身的电子档案信息采集能力,可以为科研档案电子资源重构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之后所开展的档案信息线上交互活动,也需要借助图书馆的信息平台来实现。学报编辑部借助自身的职能优势,可以为具体的科研信息提供文献梳理工作。
4、开展线上信息交互线下人员往来活动
为了实现档案社会化管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这里还需要开展线上信息交互和线下人员往来的活动。不难知晓,在本文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在实现其它类别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应深刻理解档案信息背后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且正是依靠了这种主体作用才真正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双赢目标。
(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对教学有利,对人才培养有利。但是,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企业挂职、下厂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技能,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为此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减少课时量,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予交通和伙食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在职称评定时对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三)加大岗前的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又过于注重学历学位的提升,中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外出进修读研读博,学历学位一旦提升,即名利双收,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既辛苦收效又慢,往往被忽视了,其结果是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对教师的培训进行改革。改进培训形式、凋整充实培训内容,在岗前要增加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和工程背景的认知实践,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胜任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趋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必然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选择人才将不仅仅是凭一纸文凭,而要看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也就是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以笔者所在院校的高职钢结构工程专业为例,从此专业的课程实训环节为切入点,论述如何在校内教育阶段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
由于我校钢结构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其它建筑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形成了现如今先单项实训,然后综合实训,再顶岗实习的方式。在方案设置时按照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在每学期讲授完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在学期期末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单项实训。基础知识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好基础知识,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改变原有沉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增加一些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内容。比如:在第一学期我们上完建筑制图与识图这样的基础课程后,在期末安排识图实训;在第二学期上完建筑构造后,期末安排相应的建筑构造实训。这些单项实训能够很好的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基础掌握的扎实。[2]
二、当学生在第二年(即第三、四学期),第三学期上完钢结构识图和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后,期末安排相应的钢结构单层厂房的模型制作,第四学期上完钢构详图设计课程后,我们要求学生做相应的钢结构的详图设计,并要能熟练运用CAD制图。由于前期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基础的单项实训,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期在做综合实训时,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就较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一味的理论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在现实中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顶岗实习的设置。我系各专业采用的是”2+1”的模式,即学生在校内进行两年的理论学习,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企业,以实习生的名义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好的结合。前面的实训环节是学生在校内完成的,后面一年的企业锻炼是在企业老师的知道下进行的。有一定实习经验的学生在择业时占有很好的优势,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一些高校已经初显成效,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极为有利的。
在校的学习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对增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改革以及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技能竞赛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技能掌握慢的学生则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通过竞赛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在考试内容上的选择,理论课程强调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为主,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考核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操作或理论+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重点放在技能的考核上。在成绩的构成比例上,要加大平时成绩和平时的考核力度,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功夫在平时,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学习和训练;在成绩评价标准取向上,要推进社会化考核,加大用人单位在学生成绩和能力评价中的权重。
总之,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加强,完善符合学院自身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就能更好的达到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鲁武霞(1976-),女,江苏射阳人,硕士,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马建富(1962-),男,江苏溧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常州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K2011204),主持人:鲁武霞;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产业转型升级中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编号:CDGZ20100038),主持人:鲁武霞。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26-04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须靠人才和技术作支撑,作为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无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要求,今后1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通过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升,办学体制机制有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快速实现内涵式发展,其关键就在于着力提升四个核心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和院校管理能力。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一)牢牢抓住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国家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就必须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着力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能力等终极性问题,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胜任一个岗位的同时,还要适应职业群集岗位,具备较强的转岗能力,真正成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技能高超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定位,针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既要牢固树立就业导向、面向社会需求的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又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广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是若干要素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间协调作用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包括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条件[1]。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是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2],并使这些要素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生存方式,在其办学模式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环节,以及教师、实验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学生实习培训等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经验表明,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区域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掌握劳动力市场和相关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动态,重新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坚持就业创业并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必须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和独特的以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基本建设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教学基本建设主要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品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首先,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紧跟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对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并积极开发新专业和特色专业。其次,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结合、相互对应。第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以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坚持职业性、生产性建设原则,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第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转向就业导向模式[3],而就业导向模式强调教师的动手实践技能,强调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即教师应同时具备教育者和工程师的素养与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产学研能力和企业实践经历等。
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以专业为抓手,坚持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最终体现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上,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逻辑基础。高职院校必须适时顺应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明确学校的社会角色定位,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到位的社会服务,去赢得社会的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区域内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适应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生产保持一致性是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三层含义[4]:一是高职教育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三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找准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位,尤其要通过专业建设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要依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设置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5],不仅要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布局,并以此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总之,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向社会和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技术和文化资源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中心,以及区域社会发展的文化中心。
(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宽社会服务领域
职业教育要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育人质量上与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新型农民和新市民的要求相适应,更好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高职院校要在服务中得到发展,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不断延展和增强服务功能,必须围绕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途径。首先,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优质人才支撑。只有培养的人爱岗敬业、应用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才能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才能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才能声誉良好,生源充足,才能提升社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努力为国家分忧并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拓宽道路。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不同年龄群体开放办学,积极主动地挖掘市场潜在的教育生源,将高职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三是面向社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形式多样的模块化培训项目,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职业培训,既承担起企业职工的培训与教育进修任务,又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师资,拓展职后教育市场,主动服务社会。
(三)对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社会服务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地方政府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需要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6]。从高职院校发展来看,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生存方式更是生存之道。近几年的示范性院校建设经验表明,校企合作应掌握三个关键[7]:一是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只有为企业服务好了,才可能得到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二是校企合作的组织建构。校、院、系等各个层面要与企业建立组织与制度联系,并在学校层面构成一个整体,使校企合作平台有组织上与制度上的保障;三是双方合作的系统运作程序与操作规范。高职院校必须从以上三个关键入手坚持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各种技术服务。具体地讲,就是在人才服务上要突出“适应性”,必须根据社会职业群的发展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适应性人才。在社会服务中要增强“互动性”,要主动与地方经济、科技进行有效的对接,与企业开展技术应用和技能提升的横向科研,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服务方式上要突出“多样性”,拓展并形成“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社会服务格局。
(四)促进就业,积极关注民生发展和公民幸福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职业教育正是解决民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由此,高职院校必须将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真正做到按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按就业岗位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改革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同时,每年数十万的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都必须掌握职业技能,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高职院校必须站在促进就业、关注民生发展的社会高度,为社会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要,满足社会公民职业能力提升的终身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需要。
三、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运作能力
(一)主动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
勿庸置疑,虽然有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办学单位的支持,但总体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还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教学资源匮乏或资源配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发展离不开外部支持,在争取资金投入和发展政策上,需要教育、科技、产业管理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需要企业的大力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合作支持、学校自主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以竞争和获取各种社会资源为命脉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政府对学校经费资助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政府拨款方式从直接拨款为主转变为以竞争拨款为主(如招生数和争取项目的层次数量),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同行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当前高职院校尤其需要处理好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通过全方位有效的资源开发、投入、整合与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获取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外部资源;同时主动探索和实践“合作发展,多方共赢”资源获取机制,以服务换资源,实现资源开发和品牌运作。
(二)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办学经费、教学设备等有形资源和学校历史文化、师资水平、科研能力、社会声誉等无形资源。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办学成本,壮大办学实力,所以必须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规划的资源配置体系,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和水平。首先,在资源配置中进行战略选择,要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和关键性的发展领域,形成学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和关键发展能力。其次,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组合,使内部资源更加充分合理地运用于人才培养活动中,从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切实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第三,要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点专业和重点环节建设。如结合自身资源与专业的优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寻找最佳结合点来培育骨干专业、品牌专业和专业群,以增强学校的硬实力。要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改革项目、双师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来,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中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以实训基地为标志的资源共享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基地建设水平也是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需要及学校专业发展方向,通过校企合作途径,积极运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树立与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实现设备共享,与企业实现基地共建。其次,发挥地域优势与不同院校共建实训平台。比如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校际间没有围墙,在基础设施、图文信息、师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充分实现内外开放、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集约高效,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其中政府投资1亿元,五所院校投入1.5亿元,共建公共实训平台(现代工业中心),每年接受实训学生5万多人次。第三,要强化成本效益管理。通过实行产学研训一体化,降低实训基地设备成本和损耗风险,实现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引进企业生产设备、生产线和中端产品,实行学校场地与企业设备互相利用,同时开展生产性实习和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职工和社会开展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等社会化服务。
四、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管理能力
(一)拥有极具领导力的院校长
国家示范性院校入选条件第一项就是“领导能力领先”,它要求高职院校不仅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更要有一个能干的院校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因为校长对院校的发展方向确定、文化选择及组织整合等起着决定性作用。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践表明,卓越的院校长造就卓越的高职院校,一个极具领导力的院校长和领导班子所共同呈现的院校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新的社会变革和新的学校发展目标要求,院校长必须既能不断应对重大的战略性变革和学校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又能承担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更要担负起破解资源整合难题、规范教学管理、统筹科学发展的重任。在领导师生实施战略规划和实现内涵发展的跨越中,院校长既要强调自己在呈现学校发展愿景,提倡价值观,激发成员动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又要理解变革并在变革中重构学校的一切,使之朝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向前进。而这一切都要求院校长具有特别的教育智慧、教育视野和领导力,能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并带动师生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用创新行为去实践。
(二)拥有院校发展战略规划与可行性方案
首先,高职院校要有战略思考和系统规划,并围绕着“为什么办高职教育?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如何办好高职院校?”等一系列重大办学问题,正确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定位和总体办学目标。其次,院校发展的战略远景是制定学校总体目标和寻求发展方向的谋划和方略,是学校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总体发展框架。高职院校要以此为根本,系统地制定出具体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案,方案要体现出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按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院校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同时,在设计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时,必须重视落实好近期或阶段性发展目标与任务,要在确保近期目标实现的同时有利于长远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背景相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应该体现国家、地方、区域的发展要求,应寻找适应自身实际的切入点,走特色发展道路。要把学校的特色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上,与当地行业、产业紧密联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产业变化调整的良性互动,切实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
(三)拥有灵活的管理系统和完备的管理制度
管理就是采取最佳方式对各种要素实行科学组合,以达到最佳效能实现预定目标的社会活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变化所带来的讲求效率的市场环境,动态的追求质量与效益,使高职院校也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其组织形式、领导体制、教育教学方式、资源利用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内涵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高职院校管理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要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管理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办学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决定行政效率,只有通过逐步完备的运行制度才能给改革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制度的理想效果在于既能围绕统一目标运行,又能推动各组织及成员积极实现目标,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能达到解决问题与激励引导的双重效应。因此,要在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探索不同行业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7]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2][3]马树超,郭扬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2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对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进行许多探索,成果纷呈,但也有不少“为合作而合作”的“造假”现象发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探索,努力提高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教学有效方式之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倡导下,各地都开展了动手操作学习。有效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能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践操作能力,须从培养三方面的习惯入手。
一 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实践操作。很多数学知识都能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二 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相结合的习惯
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主要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运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动手操作来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先将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倒三次刚好可以将圆柱倒满。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
式,学生可以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样教师再组织学生归纳总结,使动手操作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 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
0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要面向现代化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鼓励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1.1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理解模糊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方略和教学模式也相对陈旧,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课堂授课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教学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意识薄弱。在各校开展的教育技术培训中,很多人对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没兴趣,教师只知道要学习掌握某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懂得如何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1_2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高校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由于一些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整体能力有限,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时更多的是将传统教学作简单的数字化处理后,在网上展示教学内容,缺乏互动性和及时性,学生很难接受。尽管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受训者认识不足,培训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1.3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评价指标缺失在我们国内,从国家到地方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发展高校教师现代化、网络化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评价学生学习能力,构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其专业,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我国只有《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和《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规范》,对于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没有合理的标准设立,培训的组织者无章可循,使培训工作处于一种较为杂乱的状态,给培训与衡量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2绩效管理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1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容相近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和诊断,绩效改进四个阶段。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就要做到培训的计划、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价以及培训结果诊断。因此,从内容上看,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容上较为相近,绩效管理完全可以用于教师培训后管理。
2.2培训管理与绩效管理同样注重结果的运用绩效管理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对绩效考核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目前,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很多培训机构或教师所在学校并没有对培训后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后评价,也没有对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进行跟踪调查或给予指导,使得培训后教师的教学一切照旧。可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结果的运用与否及如何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师培训的效果。因此,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行绩效管理,可有效的避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流于形式。
3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3.1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绩效因素美国学者将影响绩效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的内部因素又分为知识、技能和内存能力、具体如下①知识和技能。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在短期的培训中通过集中学习一些关于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课程来实现的。②内存能力。可以是指个人具有的智力、体质、动机和期望等。现实中,参训教师认为外界因素(环境和组织)是其参加培训的动机。因此培训难以影响参训教师的动机和期望,相反参训教师的动机和期望会反过来影响培训的效果。③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参训教师所在组织的环境和资源,这些因素都受参训教师所在组织的影响和控制,培训显得力不从心。
[2]刘宝宏.大学本科理工科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 84-86
[3]晏素芹.“青年教师导师制”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
[DOI]10.13939/ki.zgsc.2015.20.147
1 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我国对于突发事件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3年“非典”突然爆发开始,理论界、学术界才开始将目光聚焦到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上。学术界普遍认为“广义的突发事件泛指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首次从法律角度对突发事件进行了界定,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指由于自然界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旱涝、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如暴力事件、意外人身伤害等。三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四是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如政治运动、战争、非法集会等。根据诱发突发事件的成因划分,突发事件还可以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突发事件,以及内部产生型和外部导入型突发事件。
根据上述理论,高校突发事件可以概括为由于自然的、人为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领域内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通常是以大学生为主导,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对学校工作及师生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2 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是突发性。即突然发生,通常没有征兆或没有预警。事件发生之后的发展过程、走向、规模、持续的时间及危害程度均不可预测、难以把握。
二是危害性。即造成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非正常运行,给学校整体事业和师生生活带来一定损失,造成一定范围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同时,危害容易扩展到社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很多突发事件通过网络被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进而扩大和加深事件的危害性。
三是敏感性。这是由高校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开放性的文化组织和高知识群体聚集的地方,是先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被无限放大,被普通大众质疑高校的先进性。同时,学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因此极易受到影响而令局面难以控制。
四是持久性。高校所处地理位置较为集中,导致在一个地方爆发的突发事件,会迅速波及周边高校乃至全国。而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普遍存在重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等问题,导致事件影响力不会因为事件的结束而在短时间内消失。
3 高校突发事件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目前高校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态度较为被动,甚至有些滞后,一些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的重大危害,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缺乏经验和能力,也没有借助和发挥校内外力量的配合。甚至有的高校仅认为突发事件只有在事发后才需要进行干预处理,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来进行。
3.2 高校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作出明确规定,多数高校也没有制定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导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度依据,因此不知从何处下手,事件处理时较为迷茫,导致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由于制度的欠缺,也导致很多高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指令而制定的,不能发挥真正作用。
3.3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高校内部各相关单位、教师、学生、家长,更包括了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社会相关单位、大众媒体等。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仅仅依靠保卫处、学生工作处等校内职能部门,没有构建学校突发事件应对领导小组,没有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学校与政府、媒体、家长、社会团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处理突发事件。
3.4 高校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心理预防和事后心理干预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普遍积极健康向上,但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很多是因心理因素引发的,不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使很多人质疑高校的职责所在。这其中虽有社会和个人因素,但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些高校甚至没有设立心理咨询相关机构,从事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士较少,水平和能力也有待提升。
4 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有效对策
4.1 提高重视程度,创新应急管理理念
高校要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突发事件是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多方面利益的大事,影响到社会稳定,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使命具有重大影响。在具体工作中,要创新管理理念,将突发事件管理作为一项常规化工作来抓,要把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师生主体地位,为教师潜心治学、学生安心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
4.2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应急管理的制度成果,推进校园安全立法进程,完善高校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恢复等环节,完善应急预防机制、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要突出制度的科学性、规划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3 发挥多方力量,构建高校突发事件联动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