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景观设计基本要求

景观设计基本要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4 08:37: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景观设计基本要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景观设计基本要求

篇1

0.引言

近些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线、乔塔、桥亭、桥栏、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生态、美学等方面的设计。但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与我国正大力推进的城市化建设还有很多不想适应的地方。城市桥梁建设是种大型工程,建设完成后不能进行轻易的变更,若不在建设时全局考虑景观方面的设计,一旦完工后将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城市的形象。桥梁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会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围的整体感观,让人有中美的感受。因此,我们要逐渐重视城市桥梁在景观方面的设计。

1.城市桥梁景观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修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城市桥梁因其巨大的跨度、尺度,以及强烈的形体表现力,对城市景观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今,城市桥梁经常会当做一个城市文化聚焦或者城市形象的代表,我国不少城市就是因为其城市桥梁景观建设而为人们所知。城市桥梁往往会因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介入而令其具有文化景观的内涵。这些充分说明了城市桥梁景观不仅具有地标作用,而且还能增添令人回味的景观内涵。

2.城市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城市桥梁景观以其功用与技术并重,这种特点即为城市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在满足其桥梁本身应符合的功能、经济、技术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方面的调整。桥梁的美学调整包括对桥梁结构的比例调整,梁体表面的涂装,桥梁饰面及桥面的处理,从而尽可能的使桥梁选线与桥梁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但当功能和技术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景观价值更加重要时,可以稍后再考虑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桥梁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

3.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3.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城市桥梁的结构设计中,结构方案是重中之重。若结构方案存在不足,那么即使结构计算再如何的精确都不能对其进行改善。但是,经过全局考虑的相对较好的结构方案反而能够改善结构计算中存在的缺陷。

3.2功能决定结构

城市桥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跨越功能,这就要求城市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以及相应的支承桥跨结构的支承结构。城市桥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能够承受其上的车辆荷载、行人荷载等,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出现大的形变,从而保证通行安全。

3.3城市桥梁不能成为绝对的美学景观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其首先必须满足的是其通行功能,并要考虑技术与经济因素,这是城市桥梁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城市桥梁建设不能为了满足景观方面的设计而忽略了这些基本要求。

3.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想协调

城市桥梁进行景观方面的设计就是为了让桥梁融入周围的环境中,使桥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考虑,从实际出发,根据周边具体环境选定合适的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轮廓空间,尽最大可能避免桥梁建设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

3.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通行功能是城市桥梁的主要功能,鉴赏只是其次。桥梁的附属结构主要是为了为桥梁的通行能力以及景观价值锦上添花。比如桥梁上的栏杆是为了保证通行安全,而安全是一切美感的前提。在满足桥梁施工规范中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桥梁景观设计比如柔和的颜色或者优美的线性结构都会让人赏心悦目。

4.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桥梁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桥梁学、美学、建筑学等各个方面。

4.1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步骤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为桥梁进行选址。桥梁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周围的景观环境,多套方案进行对比,择优选址。

对桥梁的景观定位。我们要对桥梁的区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

景观的空间布局。城市桥梁景观的空间布局要根据景观定位来进行规划。

配套建筑的规划以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

桥梁景观规划是为了能够对景观进行统一的布局,从而能够更清楚地反映桥梁的特性。但桥梁的景观规划要与桥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只有通过的相关部门的审核后方能进行景观深化设计。

4.2城市桥梁设计的设计理念

城市桥梁设计的设计理念与城乡公路或者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理念有所不同。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设计师应从桥位勘测阶段便开始工作,将艺术审美与经济、技术、功能等结合起来,并考虑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与平衡。桥梁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桥梁的基本功能以及各种形态美学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新景观问题,时刻跟随时代步伐。桥梁的结构技术以及美学理论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新的桥梁景观设计理念也不断产生。设计师要保持创新,根据城市特色,不断探索新的桥型,使之能够与城市完美相融。当然,在进行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时,要对当地的原有地形地貌进行保护,不能为了桥梁景观设计而毁坏当地原有环境。城市桥梁为了在保证经济的条件下能够同时保证桥型的美观,经常会对桥梁的外型进行简单的包装。比如增加一些非受力构件,对桥梁结构进行简单的美学修饰等,这些都可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感。

5.城市桥梁景观设计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将桥梁建筑的成功归功于桥梁结构工程师,而忽略了桥梁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的作用。

认为桥梁景观设计工作就是在桥梁完工后对桥梁进行简单的修饰而已。

对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缺乏系统的研究,简单的借鉴前人之作而很少进行自主创新。

城市桥梁夜景照明仅仅是为了保证交通的顺利通行,而未考虑建筑艺术方面的因素。

关于资金方面的安排,更多的是投入到交通上,而很少考虑景观设计方面的安排。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面的水平,应充分重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从而完善相关的设计规范。

6.结语

城市桥梁建设在满足通行功能,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景观设计方面的重视。桥梁建造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追求也越发的苛刻,因此,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也应该不断创新,实现创造性设计,从而给后世留下传世的城市桥梁精品。

【参考文献】

[1]穆祥纯.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004.

[2]姜群.关于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探讨[J].中国水运,2012,12(8).

篇2

公路工程建设不能忽视道路景观的设计,施工建路是为了交通更加顺畅,然而驾驶员或乘客在道路上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行驶过程中,自然景观也会对道路交通起作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同时,要注重道路的建设应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不但能使视觉舒适还应使人心情顺畅,道路景观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了使道路满通功能、建设问题、养护问题以及经济问题,还需考虑道路应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以较高的质量,提升其美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并且还能给驾驶员、乘客以及沿线居民一种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以及行车中的安全感,而且要考虑动物、植物保护及生态平衡,使道路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如川藏公路从建设上更注重这一点。

进行道路景观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情趣,还需要透彻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景观造型等有关知识。道路景观共分为外部景观和内部景观两部分,其中内部景观是指行驶在道路上的驾驶员看到的景观,以及在服务区域、停车场所等看到的景观,即动景观。动景观主要注重运动状态下的道路本身及周围环境协调的程度和线形对视觉的诱导作用,并且线形设计是内部主观设计的主体,直接影响道路景观设计的成败,如果设计不好,行驶在道路上的驾驶员会出现视觉疲劳等。道路沿线的绿化、标志标线、边坡的处理以及沿线景点的造型设计、道路的色彩等对道路的景观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外部景观是指沿线的居民及其他道路上看到的道路景观,即所说的静止景观,强调道路的整体印象,静止景观与动景观要协调一致、融为一体,成为美化的环境,有利于道路行驶,为了使行驶安全舒适,还设有景点景观以及沿途不断变换的变迁景观。

道路景观的设计应与自然景观和公路工程结构做到最大程度的协调,应从行驶者的意识出发,有利于视觉、心理的适应,从而使道路安全具有功能、美观和经济的一致性。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涉及颇多,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设计:

(1)道路景观的设计;应根据工程沿线及环境的特征,将道路分为若干个景观设计路段,在景观设计路段中再选择有标志性和特色的景物,作为设计景点。这样以特点结构出发分段进行设计,达到静动合一的境界更容易和精密,分段设计也能顾点成面,使道路和景观协调一致,相辅相成。

(2)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充分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既注重保护环境,又重视道路景观的合理设置,把周围的花、草、树、木等移植到绿化带上,并且进行艺术的加工修剪,充分利用和保护了资源。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合理的人工构造以及创造绿化来改善和补偿道路沿线的景观,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人文特色进行精工细琢,形成不同地段的特色景观,即避免了行驶者的视觉疲劳,又给人以安全、舒畅的心情,由此达到了公路的静动合一,经济与美观融为一体。

(4)合理设置路线;根据人的视觉、心理、状态来进行道路景观的合理布局,精心推敲每一路段,做到百密无一疏,合理布局,使路线的平、纵、横面有效组合,使线形流畅,视野开阔,并与自然地形相适应、相统一,避免盲目大副度、大范围的切割自然地形。

(5)使道路的景观设计适应驾驶人员和旅行者视觉和心理等身体机能反应,利用各种道路设施结合人工构造物,以及绿化带、景观布局等诱导驾驶者的视线,预先警誓告知前方各种路况的变化,以使驾驶员适时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6)道路景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道路平面造型;道路平面要与环境相协调,避开自然保护区和名圣古迹等,道路的立面造型要符合要求,坡度和山谷以及垭口上的景观设计应需精密测量,调查分析讨论,然后综合考虑,道路横断面的造型更应该与地形地貌相协调,重点是路基、边坡更需分别测量,合理设计,不但要保护珍贵的地植物,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费用,对景观造型和经济都能恰到好处。

(7)景观造型中的交叉口造型更是重中之重,合理设计好交叉口造型,不但能节约用地,还有利于提高交叉口的识别能力,各种形状的交叉口都有其特定的景观要求,进行景观设计的前提是不允许影响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不能影响交通安全,并且根据交通习惯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使驾驶员既能安全行驶,又能时刻注意调节车速。

(8)结构物及附属物的景观造型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有关工程技术上的要求和特点,也要兼顾经济问题,并且要仔细考虑其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景观造型的设计要与环境融为一体,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使驾驶员感到舒适、畅快。

篇3

1课程基本信息

单周6学时,双周4学时,16周,总计80学时,5学分。本课程主要以实际景观设计的各类别项目为导向,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培训和引导,强调各种软件绘图的动手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

2课改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问题——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疏忽专业的创新应用。(2)课程内容问题——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未与目前最新实际项目接轨。(3)课程教法问题——师徒制虽提出由来已久,但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执行力度不够。课程效果问题——学生技能掌握不牢,知识也不够全面,甚至对自身专业岗位的参与度不高。

3课程改革思路

该课程对接的职业任务可以描述为“组织景观项目的设计工作,控制工期和景观实施效果”,需要在就业能力上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施工、管理等多重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研究时,将熟悉设计成果的制作流程,并能利用做作业提交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作业进度,对后续实施效果做简单的预估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将知识目标定位具备支撑园林设计岗位执行任务的技能与知识广度,了解当前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在素质培养上注重时间管理意识,善于支配利用好既定计划,并按步实施,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沟通协调。因此,整体上是“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为改革导向。本课程以园林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本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具体安排如下:模块一园林要素及设计(10学时)、模块二园林规划布局分析(以东湖三角池公园为例)(10学时)、模块三别墅庭院园林规划设计实践(16学时)、模块四校园小游园景观设计(以校图书馆前中心绿地为例)(38学时)。

4全课实施过程——项目情境设计

本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园林景观设计师,本学期具体学习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如下。任务一:小组完成一份公园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①工作描述:对海口新建成的东湖三角池公园进行考察学习,分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素与空间布局特点,选取一处景观节点绘制分析图、总平面图、景观细部做法、手绘效果图等,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并完成5min~10min的调研成果汇报。②基本要求:有认真进行调研并做记录,描述条理清晰,辅助配图表现精炼。任务二:小组完成别墅庭院设计方案。①工作描述: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别墅庭院的设计,查找案例资料,收集各式庭院设计风格的设计元素,完成草图方案的手绘,并上机用CAD描图,Photoshop渲出总平面。①基本要求:设计方案应满足地块功能要求,考虑问题较全面。任务三:小组完成校园景观改造某个节点的创意方案。①工作描述:调研分析以人工湖为核心的校园绿地的景观现状,手绘表达出地块形状,四周道路的走向、宽度、路名,相邻地块的建筑性质,地块内的园路走向、园林建筑及设施的布局、现状的植被群落等。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地块内的一处场地做景观改造,列出改造的缘由及思路,绘出节点方案,写出设计说明。②基本要求:现状调研系列分析图及改造后的意向图及设计说明表达清晰。

5实施过程与评价

(1)基础理论梳理——以具体项目为导向,将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通俗易懂、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两周课时。(2)具体任务解读——将设计任务书分解成若干具体信息,例如总体指标以及风格要求、成果要求等。并选取自己做过的项目来做案例分析讲解。(3)实践模拟绘图——设计步骤讲解、角色模拟、传统设计表现与现主流绘图软件的结合。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激发他们的创作。(4)阶段性汇报——将整个作业完成的阶段设置若干个时间节点,并设定每个阶段的考核重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每个节点汇报小组进度与成果。

篇4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树种、树形、质地、线条等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这就需要充分挖掘不同树种之间的类似特征和同义性,即达到活泼生动的效果,又能达到有机的和谐和统一。若变化差异性过于凸显,整体即表现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丧失了内在的美感。过于纷杂的线条搭配还能使人心烦意乱,不知所以,然而过于平铺直叙,没有任何变化特征,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因此,进行园林生态化设计时应讲究,在统一中求变化。

1.2遵循均衡的原则

将各种质地、体量不同的树种和植物依据均衡的方式进行配植,整体景观就会展现稳定、养眼的氛围特质。一些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色彩浓重、枝繁叶茂的植物品种,会给人厚重、压抑的感觉;反之,一些体量轻巧、数量稀少、质地细柔、色彩浅淡、枝叶疏朗的植物品种,则给人轻盈、浮躁的感觉。因此,应依据自然环境基础和周围环境特色,达到规则式和自然式的合理均衡配值,通常规则式均衡普遍用于规则化建筑,像威严的皇家园林或庄严的陵园中;自然式均衡则用于风景区、植物园、花园、公园等凸显自然化的环境中。

1.3遵循景观性原则

应最大限度展现植物配植的艺术美感,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因此,在对不同植物和树种进行配植时,必须熟知不同植物树种的造景特质和观赏性能,并从整体上对植物群落的植物配植合理掌控,依据艺术美感和群落的观赏价值进行合理配植,同时应科学预测所营造植物群落的季节特色和动态变化特征,最大程度上提高其整体景观美感和观赏价值。

1.4遵循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在整体生态系统中体现在时间、空间中的综合功能和实际作用,展现了不同植物物种之间、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时,应依据不同物种自身的生态位特征,促成植物种类的合理配植,构建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物种稳定的植物群落,利于物种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具有观赏性的优美景观。根据生态化景观的地域特点和人们的需求,分别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例如,在污染严重的厂区内应配植抗性强、吸收性强的植物树种;在诊所、医院内应配植具有吸尘和杀菌功能的植物种类;城市绿化应配植成活率高、耐修剪、吸烟尘、枝叶茂盛的树种等等。

1.5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

经济条件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同样面积的绿地园林,同一个规划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规格的树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将产生不同的投资结算结果。园林设计者应确保在限定的投资条件下,发挥其设计才能,以最小化的费用开支构造出最理想的作品。事实上,解决经济问题的关键就是依据园林自然环境特征合理确定必要的投资,采取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在最小化投资的基础上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适用性主要指园林景观的综合功能所服务于的对象群体,而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园林设计者应从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出发,构建出景色优美、功能健全、舒适健康的园林空间,满足游客游览、休憩、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不同需求的功能分区,应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例如儿童活动区,应切实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考虑到交通便捷,靠近主要出入口,建筑造型设计新颖,色彩鲜艳,构建一种生机勃勃、欢快愉悦的景观氛围。

2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对策

2.1促进景观视觉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有机结合

经过多年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证明,当园林景观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时,并不能产生预期的生态效益。例如,要想构建一片灿烂的秋天景观,一般设计者会采用枫树群落来展现秋天的灼灼迷人,然而从生态学角度上分析,单一化物种的生态价值远远比不上多样树种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态价值。还有一些景观设计特意去改变自然规律,将弯曲的河流改为笔直的状态,并将河岸利用混凝土硬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笔者认为生态化设计应以自然规律为根据,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景观设计的均衡合理。例如,依据自然规律模拟自然风景,将自然情境融入到城市景观中;研究不同植物树种的生物特征构建迷人健康的园林景观;探索自然规律构建水利景观以节约投资,仿生设计也能在节约投资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2.2应以地域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为依据

园林景观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必须以当地地质和气候条件为依据。气候条件对于地域的生物条件、水文条件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园林景观风格的设计和气候特征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过程中应掌握当地气象的综合要素,科学进行合理化分析和设计。比如,设计师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日照变化规律和气温变化特点对不同植物树种进行均衡的搭配种植,使树种群落在夏季的节气季候时段能够遮阳,在冬季的气候中则不影响其采光效果;也可根据降雨气候、温度和湿度的气候变化合理选择花期不同的植物树种进行配植,使景观展现其季相变化,产生最佳的观赏价值。此外,进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和地貌等要素,每个城市都具有固定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特有的植物树种生态体系,并具有特色化的历史文化气息。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时,应尽量不破坏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并利用区域内具备的自然条件和建筑设施构造一个新感觉的园林景观,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古迹,又满足了人们审美、娱乐、活动的基本需求。对于原有地形、植被和水系等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情是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2.3确保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进行生物学和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指生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一般来讲,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方面的基本内容。遗传多样性主要指不同生物物种自身具备的遗传基因和遗传信息,既包括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同一种群内产生的基因差异,多种生物起源和复杂的自然环境是形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物种多样性主要指不同种来的生物物种和类型,突显生物物种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物种发生逐步演化的时间、空间界定和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是生物进化论发展最重要的产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不同物种的种族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系统的总称,物种则被指定为开发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基础。

2.4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树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研究发现,植物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中,会引起周围其他植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能改变其生存环境和周围环境,尤其是很多有毒的植物树种产生一定的有毒物质,严重影响了其它植物的生长。例如,榆树如果和栎树配植在一起,榆树便成背向方式生长;桉树和刺槐这些树种能产生一定量的挥发性物质,严重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使其生存环境成为裸地等。研究还发现,一些植物树种能分泌一种有益物质,能促进周围植物健康快速的生长。例如,刺槐根部渗出液能促进杨树快速生长;核桃和山楂能互相促进生长;油松和板栗也相互促进生长等。因此,必须熟悉掌握生物学理论知识,设计者在设计时能有效避免各种不同植物混交造成的损失,并能利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合理的配植,以有效地营造出最佳的景观效果。

2.5凸显地域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

不同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长久形成的地域特色风情和文化特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往往无法被大众所认同,而融入地方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和文化特点的景观设计不仅节约了投资费用,且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例如,苏州园林在设计和改造中,按照历史记载和风俗特点,并充分挖掘了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点,恢复和构建了一批园林景观,因此普遍得到高度地评价和欢迎。然而仍有一些园林景观设计,忽视文化特征和地方特点,盲目效仿和,这样不仅抑制了地方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根本不能满足现代人追求园林景观差异性的基本要求。因此,进行园林设计时,尽量避免一味追求视觉效果而盲目引入奇异植物和西方文化。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形式在短期内能满足受众的新奇感,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势必会由于违背于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心理而被排斥。

2.6实现社会化和生态化的和谐统一

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是现代化景观设计推崇的三个目标。园林景观作为一个综合统一体,应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化原则,而且必须满足社会化和艺术化得功能,其中任何一方面都必须得到切实展现,即构建有健全的使用功能、高效的生态效益以及较大经济效益的园林生态化景观。尤其要强调人性化的融入,人作为城市行为活动主体,城市景观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建设的,趋于理性化的社会逐渐将人的需求和健康作为关注重点,园林景观设计应适合大众的需求,并不断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景观设计和人的需求达到有机结合是园林造景设计的最高境界,因此,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所构建的环境氛围必须充满人情化气息,达到人景有效融合的最佳情境。

篇5

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1现状分析

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是影响其最终效果和美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①没有认识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清楚设计和构建城市园林景观的目的,所以,也就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相应的设计目标,进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的价值。这是当前很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意图,必然会影响其设计的可行性。②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不够。城市园林景观承担着改善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任务,因此,必须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当前,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明显的“重外观、轻生态”的问题。很多设计人员认为,只要把园林设计好看即可,只要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美观性的要求就达到了设计目的。其实,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设计不仅会影响城市园林的景观应用价值,还会缩短园林景观的使用寿命。③不重视地域文化同样也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果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融入地域文化,就会影响城市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降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

2设计重点

2.1注重整体的协调性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将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让它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中。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具体来说,要想完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必须做到以下3点:①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足够了解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②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之前,应该调查周围群众对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和期许,给予设计人员一些参考意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设计的协调性;③在具体工作中,要合理把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表现手法,用最准确的表现手法设计城市园林景观。

2.2注重自然规律

为了更好地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效果,应高度关注自然发展规律。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地利用自然规律,就能够较好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发展和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对自然规律的重视度来说,主要是要考虑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价值的实现。只有其生态价值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的要求。

2.3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持续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各种可再生资源,当前可供选择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并在相关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和极高的价值,值得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推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从设计环节入手,采用各种有助于展现园林景观价值的方式,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宁维晶.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北京农业,2015(03):30.

[2]赵兴明.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06):163-164.

篇6

关键词: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问题;对策研究

1 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存在的问题

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景观规划设计缺乏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体现,绿化设计、水景设计及硬质景观设计也缺乏一定的整体性、生态性和人文性。

(一)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系

目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舒适的生活。但目前,很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停留在基本层面,没有把“人”的主体需求放在景观规划的首位,整体的景观设计缺少对于“人”的考虑。比如说,部分小区的景观设计可谓环境怡人、自然优美,但景观整体却缺乏融入性和适应性,景观基本成为可远观却不可近玩的装饰;有些小区内植物的规划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过近,造成底层居民采光和通风方面的困扰,同时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外,也不乏一些居住区因缺少对居住者需求的考虑,没有提供专门供老人和儿童活动的空间。可以说,目前景观设计严重缺乏对居住者需求的整体考虑,忽略了人对于居住环境在实用性方面的要求。从长久性的角度上来看,这种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法从心理上赢得居住者的认可。

(二)绿化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从目前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现状来看,绿化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具体来看,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绿化设计在营造景观的时候,选用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忽略不同区域其后及文化的差异,缺少一定的乡土感;绿化设计片面强调四季性的绿色,这造成景观规划植物季相景观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同时,住宅区绿化设计过度强调平面感缺少对立体感的呈现,整个居住区内生态化设计相对不足;另外,在尚未未形成绿化保护意识的基础上,部分居住区中存在退绿还耕的问题,整体的景观规划因此受到破坏;最后,基于居住区内绿化面积的相对较大,绿化工作往往在保证工作量的条件下往往忽略了对绿化质量的考虑,没有依照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景观的搭配,这增加了养护的成本,也同时会形成绿化不足的问题。可以说,这些绿化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三)水景设计流于形式

结合多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情况来看,区域内水景的设计基本流于形式,缺少对居住区所属区域的水平和其后特点的考虑,在忽略亲水设计的条件下,职能采用饮用水进行水景的规划,而在缺少对雨水及其他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居住区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突出,再加上缺少必要的自净功能,所以居住区内水景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硬质景观设计不尽合理

所谓硬质景观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居住区内除了道路以爱,没有其他的硬质景观,缺少必要的户外交流场所和户外活动的设施,这不利于居住区内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无法使居民形成归属感;另外,部分开发商为制造销售的亮点,会将居住区内原本应当封闭的场所设计成为广场式的场所,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设计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丞待改善。

2 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的优化与完善

要解决以上分析中提及的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则是以人为本。所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做好各要素的协调与规划,充分考虑居住者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整体需求,以便于做好各种细节的处理;同时,完成景观施工之后,设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以期通过各种取长补短的改造设计出更符合居住者需求的景观环境。

(二)提升绿化设计的整体性

在绿化设计上,应保留标志性植物,尽量避开大树。将乡土植物作为主体,积极引入各种与本地气候相适宜的植物,提升绿化物种的多样性;针对居住区中存在的退绿还耕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居住者的绿化意识,其次则可选用将农作物用于居住区绿化的方式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另外,政府部门应适当参与到居住区开发、物业合作以及各种养护工作当中,以便于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效力提升景观规划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水平。

(三)合理规划对水景的设计

调查显示,背山面水可以说是适宜我国军民居住的一种理想型模式,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水景的设计,遵循我国南北方在气候和水文方面的差异进行水景设计。举例来看,对于缺水的城市,水景设计不能过大;北方城市可以考虑冬天的时候将水池用作滑梯。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绿地的功能,将雨水等水资源转换成为生态化且可持续的水景空间,以便于提升景观与人的有效交流。

(四)加强硬质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进行硬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需充分顾居住者的基本需求,以实用性为本。具体来看,应采用无障碍的设计方式,使不同年龄层的居住者都可以在居住区内找到适宜自己活动的场所,以便于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必须对景观的安全性加以考虑,如进行防滑设计、盲道等,通过设计上的科学性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休闲娱乐的居住环境。

3 结论

整体来看,我国居住区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起步相对较晚,专业人才也较为匮乏,尤其是对于城郊农村居住区,因偏离城市,所以各方对于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重视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满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人类居住景观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城郊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人与土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的环保、舒适的居住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淑杰.爱美之心“居”皆有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原则[J].价值工程,2011,(13)

篇7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knowledge, real estate landscape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indispensable.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attributes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scheme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属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具有美学、文学与建筑学等相关知识的人对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有意识改造的策划过程。具体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采用园林艺术对地形种植植物进行特定改造,并营造建筑物等的途径与方法。园林景观的生态属性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分析,通过在景观的创意、内涵、视觉方面形成独特的展现形式与特点,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要有对自然要素的概括,又要突出人工化的要素,只有园林系统可以实现。园林景观在维护城市整体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活家园,借助大自然的优势来实现自我控制与调节。近年来,园林景观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园林的生态属性,展现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立体园林群落。

2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注意动静的统一,这种处理主要表现在水景上,一般水景是作为第四代建筑基本设计理念,已经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认可,并深受居民的喜爱,因此,在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水景的设计,强调水质与水形,保证居住区内水流的畅通,也就是所谓的活水。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水景的过程中,对水的补充、循环、排泄与净化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水景的生态属性最好以涌泉或者瀑布作为动力,创造水位的高差感,让水体呈现自然的循环流动,产生涓流或者跌水等动态的水景效果,也可以增加水体与沙石的接触,以提高水的含氧量。另外,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也可以布置不同的植物和构筑物,比如,莲花、芦苇、石头、长廊、小亭子、花草树木等,以多种形式来点缀水体,加大景观的层次性与深度,凸显出水的灵性与建筑物的韵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感属性。

3地产园林项目设计方案的问题

3.1审视园林景观方案是否具有良好的整体布局

园林景观设计单位提交景观概念性方案或深化方案后,房地产公司有关技术部门应组织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评审。①最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园林景观方案的整体布局,注意其功能分区是否明确合理,项目布局规划是否满足市场定位和业主需。②考虑小区整体地形地貌,包括建筑物的造型及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③消防路线是否满足消防验收要求,景观路线是否分级处理、合理布局,并满足居民使用要求。软景植物和硬景比例是否符合景观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景点分布是否有主次之分,还是平铺直叙毫无重点。

另外,景观均好性也是地产景观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布局原则,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会导致部分楼宇的朝向、方位和环境相对较差,如果不能在布局上做到均好性,就不利于整体布局的安排。

3.2设计是否满足经济性原则

房地产景观建设的投入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未来业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提升楼盘的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对于是开发商的房地产公司而言,更是注重景观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因此,经济性原则是成为衡量园林景观方案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控制“过度”设计的重要手段。

3.2.1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设计师应该充分挖掘该地区的优秀材料,最大限度地将本土化的材料应用于景观项目之中。本土材料既能降低成本,又尽量避免使用“泊来品”带来的“水土不服”同时,利用本土材料既能体现当地地域特色和地区风格,又是挖掘当地材料的一项举措。

3.2.2适度地使用“昂贵”材料。当然,这里说“经济性原则”指导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并非一味地限制、甚至拒绝高档材料的使用。在那些高消费类别性质的项目及普通项目中的某些重要部位,适当地使用甚至是大量地使用高级材料亦是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应把握整体的设计原则,恰当地使用特定的材料,运用如局部的搭配等手法,真正做到对材料使用的合理性把握。

3.2.3对天然石材和木材控制使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是现今广泛使用的景观建筑材料。而恰恰因为“天然”,所以此类材料多为绿色环保之无污染材料,但是我们切不可忽视这样一个原则,即天然材料的资源,如石矿、森林等,由于其形成周期极长,需要的条件亦非常特殊,故而此类资源对人类说来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宝贵的自然资源的使用,应采取控制使用的原则,极其小心地限制使用。另外,天然石材和木材的价格也相对比较昂贵,大量使用无疑增加景观建造的成本,同时也会降低楼盘产品的性价比。而使用一些替代材料也能达到同样的功能和视觉效果。譬如,用塑木替代天然防腐木,既节约维护成本,又符合生态规律。

3.3设计是否真正贯彻所提出的理念

设计概念的炒作,近几年已成为许多设计单位及设计师惯用的技俩, 把所谓的概念作为纯粹的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概念本身与设计的实际内涵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设计和概念脱节是时有发生的事。因此,技术部门在进行方案评审时要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

3.3.1植物配置方向。在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概念是设计师常常提的一个概念,即所谓的生态设计。植物配置设计应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特性,秉承生态优先的原则,避免按“如画”原则配置的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按“如画” 配置的植物群落,因为符合大众对自然的印象,所以被认为是生态的。然而,这种看起来很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生态。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演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定的地区都有自己特定自然植物群落。以美学原则为主导来选择植物、来判断哪些植物应该在一起,往往容易违背自然和生态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有些植物会慢慢衰落,或者需要大量的养护成本来维护这种效果。生态主义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和概念上应该是人为过程与自然过程相协调,起到对环境的生态保护作用。

3.3.2硬质景观方面。硬质景观一般是指园林建筑和小品等景观要素。园林建筑与小品应该是观赏与适用相结合,然而,很多设计师只注重形式上的美观。很多小品应该强调美观与功能相结合,这样才能构筑具有人性化的居住景观环境。很多设计师为追求大气、好看、气派( 如大广场、大人工湖等),只注重表面形式的美观而忽视景观小品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地产景观”是为小区居民服务的,不能只图一时的好看、气派而忽略用户的真正需要。忽略人性化的景观不能长久,且消费者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更多的是强调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景观。这需要设计师对市场不同人群的需要有充分的了解。星河湾没有大广场、大湖泊,虽然水景很多,但采用的是点式水景设计,分布均匀且结合各种使用功能一起设计,投入不多,但处处是景,美观且实用,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地产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市景观不同,它更多的是服务于小区人群,如果景观功能只是停留在观赏层面是不够的,还应该满足人群对景观空间的参与要求,即景观与人的互动。还有一种现象是景观建筑和小品过分承担文化宣传的历史责任,背离其作为一种功能性空间营造手段的基本属性。特别是小区雕塑和景墙(如浮雕景墙),这种情况也需要避免。因为地产景观环境的服务对象是该小区居民,更多的是要满足其使用要求和舒适性。

4施工图的审查

园林景观设计单位提交施工图后,房产公司技术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施工图会审首先从成本角度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合理。笔者曾经审查很多施工图,发现很多设计单位对施工图设计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譬如,将一般的小区人行路的路面的基层做成300厚C30标号的混凝土,这是施工图方面典型的过度设计,造成很不必要的浪费。园林景观中存在大量管线各类管线,比如,给水、消防、排污、雨水、暖气、天然气、强电、弱电等管线。审查这类问题时,主要看各种管线交叉部位是否能布置合理,各种管线是否发生冲突。设计管线找坡、建筑找坡与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管线施工完成后,对周边相应的功能区间的合理使用是否有影响、各类管线的管径都超大使用等。

5结语

景观设计需要与地产楼盘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基本风格,以及企业文化进行配合使用。景观设计的宗旨与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促进生态平衡。因此,在地产园林景观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的居住空间,更好的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篇8

城市桥梁设计要重视其景观设计。桥梁的美是环境美的一部分,良好的桥梁景观设计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型、桥塔、桥亭、桥栏、桥灯、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量与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学、历史文化、环保、功能、技术、经济的统一。

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在城市整体色彩中的感觉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桥梁设计的基本准则

(1)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在结构设计中,无论多么完美的结构计算都无法弥补经结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方案中的不足,相反,良好的结构方案却能够部分弥补结构计算中的不足。由此可见结构构思的重要性。

(2)功能决定结构。

桥梁的跨越功能是桥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桥梁的跨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有桥跨结构,而为了支承桥跨结构,必须有支承结构。桥梁要使其上的车辆或行人等安全、舒适地通过,桥梁须能承受车辆、行人等荷载,且不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使用。

(3)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

桥梁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与优化设计。

(4)从大处着眼,使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入自然,既显示桥梁本身的美而又不独善其身。要想获得好的作品,就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灵活、准确地运用造型法则,精心构思桥梁造型、合理安排桥梁的轮廓空间组合,既要简单又要明确。

(5)于细微处入手,注意其附属结构与桥梁的协调统一。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通行,其次是供作鉴赏。桥梁附属结构则为桥梁主体的通行能力与景观价值增光添彩、锦上添花。如栏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安全,这是美感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在满足安全、经济耐久、施工方便、工序简单、便于更换的前提下,其靓丽的颜色和优美的线性无疑会让人眼前一亮。

3、桥梁景观设计内容

(1)景观本体的形式美。

这是历来就受各方面关注的领域,如桥梁、引道的水平及竖向线形的美学设计;桥型的美学比选;各种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相关的桥塔或桥头堡或桥亭或收费站的建筑设计等。

(2)桥梁及引道的景观设计。

这是随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新出现的内容,如桥梁及引道的软、硬质景观设计;桥梁整体色彩设计;桥梁选址与环境景观尺度的和谐与调整;护坡工程的美学与环保;桥梁建设与水体环境景观的复原;桥梁夜景观设计等。

(3)观景系统。

该系统又可分成观桥系统与桥面观景系统,其内容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或有取舍。如观桥系统的布点及视线分析;人桥亲和的观赏处及流线设计;桥面观景的流线及视线分析等。

4、桥梁景观设计方法步骤

首先便是桥梁景观的规划,其次才是景观的深化设计。桥梁景观规划应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桥址设想;对桥梁区位进行分析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并根据景观定位进行景观空间布局;此外还有配套建筑的规划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等。桥梁景观规划目的是对景观有统一部署,以更好地反映桥梁的特性。桥梁景观规划应与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待可研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后再作景观深化设计。

5、桥梁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

(1)桥梁景观设计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么一种传统认识,即桥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另一种桥梁景观设计的误区便是"伪桥型"现象。有些部门盲目追求"时代风尚",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拱,使桥梁外观感觉与桥梁实际结构完全不符。这种情况若出现在建成后的桥梁景观更新中情有可愿,然而有些桥梁设计者为迎合社会风尚,使"伪桥型"变成一种设计。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2)由于我国桥梁设计以功用为主导的传统,专业设计部门中建筑师拥有量的不足,建筑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3)设计思路狭窄,模仿较多,自主创新设计意识较弱。有时设计周期过短,为了赶时间,就要生搬硬套,很少进行创新和论证。

结束语:

以往的桥梁设计侧重于结构、经济与交通功能方面的优化分析,而现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桥梁的环境景观提高到一新的认识高度,如桥两侧的引道及桥头绿地的景观生态、桥梁工程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工程对水体生态的保护等。在设计中,我们应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应以环境美、景观协调、速度快、质量好,来创建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发展越来越重要。自从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理念成功运用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而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出现的生态学理念, 也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思维和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景观园林的传统和单一形象。使园林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并以“设计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把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与土地、各种生物、自然气候、生态系统等生态学和空间等要素完美的结合起来,并能达到良好的美学设计效果。使园林景观生态要素和功能结构表现出来。

1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意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理论原则相结合起来,规划设计出人与自然生态合一的最佳景观园林作品。而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更多的考虑对生态发展、能源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过程,追求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生态学理念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如把各类生态学,包括动植物生态学、水文地理生态学、自然环境生态学、城市与农村田园式生态学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园林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对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生态设计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研究

2.1生态设计研究的基本要求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体现出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维护,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内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园林区的最佳方位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在开发建设前期努力保护原场地的植树与独特景色,建筑形式与环境自然景观相协调,特别是尺度、色彩、形式等,尽量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且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艺术、科学和社会等三方面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应充分考虑景观园林空间上要与自然的各物种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如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气候方面都有不同变化,合理运用和进行科学的搭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种群稳定的生态式景观园林。因此,把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要求的重要部分,必须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才能保证良好的设计效果。

2.2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都必须以尊重自然和建立生态平衡的原则,如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反应在原有建筑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人文自然地理风情及江河湖泊水系的协调,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根据自然生物的区域性;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并以”以人为本”为宗旨的设计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自身功能、充分调动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充分挖掘自然的潜力,并且根据环境的条件来改变设计方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且良性循环发展的自然生态景观园林,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并合理布局、科学生态设计。使景观园林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2.3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及应用发展

2.3.1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要把重点主要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生态本身上面,而是应该把设计思想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他寻求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地利用当地自然本身提供的条件潜力来设计。体现出具有自然生态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景观设计理念,如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传统的一些文化特点。

2.3.2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因地制宜运用当地生长本土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尊重自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在生态景观园林设计时,必须重视对植物的设计和布局,并且,还要保证景观内所有植物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设计师可以凭借植物的生态原理和相生相克的特点,设计景观内的植物群落,保证景观和植物群落能够协调统一,实现植物群落的稳定和有序生长,发挥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效益。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如是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学上的真正生态。所以,景观设计师要理解生态的概念,了解生态理论与景观园林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如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在原有基址上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

2.3.3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且人类的影响和活动始终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使得人的活动空间、时间、物质和精神需求等,都在不同的角度方面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在对城市风景园林区进行土地整体规划、设计布局时,应该首先想到要保护规划区内的原生态湿地或林地、历史文化或名人遗迹等。同时,以生态学的理念和因地制宜方式对土地资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调整,使之符合规划设计出新型土地模式和生态类型体系。也可主张运用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强调植物群落功能和景观的统一性,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多样性。如在园林风景区的种植规划设计为古建园林景观区、生态保护林景观区、山体彩化色叶林景观区等。彰显出各风景园林区的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逐步开发出具有旅游价值的与众不同的风景园林区。

3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理念意识增强和对大自然环境生活的向往,大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处发展,是人类追求美好的生存环境,更是二十一世纪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所以现代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必将得到高度重视。因园林景观设计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具体途径和手段,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师要以生态学的设计思想为主导,把生态学设计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并掌握了解生态设计理论的基本要求、生态设计理论、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基本要素。设计出更美的生态式的风景园林蓝图。

参考文献:

[1] 杨一宁.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2]陈六汀,梁梅.风景园林艺术设计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篇10

在1998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地将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26%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环境面貌。同时,该通知还对园林城市提出了新的标准:即在城市中,人均绿地面积必须超过8m2且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5%以上[1]。因此,如何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达到生态和谐,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基于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该项工程中的指导方向。

1.1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原则

气候差异是导致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地域的生物种类、水文分布,还直接影响地域的地形地貌,且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人文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这些因素对特定地域的园林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条件因素,制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尊重地域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保持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原始面貌,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这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2人文关怀与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在设计中,始终要体现园林社会化和人性化的基本要求,满足人们的交流活动、休息娱乐的生活需求。任何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其最终落脚点。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设计时遵循特定地域的人类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规律,充分考虑场地特色和日常需求,将有益于人类生活舒适健康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标准,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回归需求。打造一个环境舒适,亲切自然的园林景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满足自然生态的心理需求。

1.3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良好素材

地域特色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者的良好素材和灵感来源,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必然会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一项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对该地域的建材植物、建筑文化进行充分利用,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在园林中的上百种植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培植的乡土植物,不能算作是新颖奇特。但事实证明,尊重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不仅可以适当减少经济支出,还更容易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园林景观植物引发的生态效应

园林景观中植物群落的设置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外界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会通过植物群落表现出来。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2]。可以运用植物对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的不同反应,来了解空气和土地的污染程度。例如:不同植物对于二氧化硫、氟污染和粉尘等都有不同的监测和净化效果。另外,研究植物根部所富集的重金属元素,可以得知土地污染状况。特别是在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植物,监测污染和净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2原有建设场地生态植被的保留

保留建设地原有的生态植被,这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忽视的问题,因为保留原始植被可以更好地观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一味大力人工开发建设,园林中就只会存在植物次生群落以及人工植被群落,缺少正确判断当地生态的重要标尺。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应适当地留下原有的植物群落。

2.3保持园林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动群落,并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其中既包含了植物、动物也包含了微生物种,在上文中提到的保留建设地的原始植被,它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生物多样性。因此,要实现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平衡,针阔混交林可以取代单一树种以及选择本土的优秀植物种群作为园林中的主要种群。此外,引进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新型植物品种,驯化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植物群落,来丰富园林中的生物品种。丰富的物种群落可以让园林生态圈更加牢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并且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可以营造良好的观赏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是指种类多样,而并非数量多。如果一味的叠加单一物种群落,这样的生态环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中,为在园林景观中突出生物新奇,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引发生物入侵的惨痛案

2.4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园林生物景观的生态美学完美的园林生物景观设计应该是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既要满足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又要考虑生物所展现的美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植物形态的调整和组合是最常见的例子,而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园林中水景中饲养的观赏鱼类。

3园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离不开一个可持续使用的水循环系统。特别是在生活住宅区,涉及到生活用水,因此对水环境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降水的合理使用是重点。同时,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率。

3.2园林建材资源的使用

园林中的景观建设材料主要包括铺装和建筑物,利用更加环保的建材可以降低景观建设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并尽可能使用本地建材减轻资源浪费,这也是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要求。

篇11

1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

1.1 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是较为系统的复合工程,主要涉及到桥梁结构力学、美学及建筑学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措施。美国桥梁景观学家将现代桥梁景观设计分解为桥梁造型设计、线型设计、色彩设计、服饰设计和平面布局设计以及肌理设计等几大部分。现代桥梁景观设计时在桥梁结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美化,是建筑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是现代桥梁结构美、形象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1.2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

我国早在50年代进行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时,就考虑过桥梁景观设计,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型、大桥两端观景台、桥塔等硬质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时至今日,武汉长江大桥依靠独具特色的景观和完美的桥姿成为武汉的独特景观,同时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标志。本世纪20年代,我国累计完成22.4万座公路桥梁的建设,众多桥梁为景观设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舞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进行桥梁设计时,由于主要侧重于使用功能的满足,导致桥梁设计时未将景观设计进行重点考虑。同时由于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最终设计效果不佳,以至于桥梁景观设计沦为简单的装饰点缀,无法发挥实际效果。

2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

2.1 桥梁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1)保证使用功能要求的原则。桥梁景观设计及景观工程建设不能对建筑功能造成影响,不得影响桥梁的交通功能或影响安全通行。

(2)质量安全第一原则。桥梁景观设计时已桥梁受力为主体的造型美学设计,不得已牺牲桥梁稳定性为前提,不得影响桥梁结构使用寿命。现代桥梁景观设计要服从于结构设计,同时要进行景观项目建设时,不得影响桥梁工程质量,不得危害桥梁安全。

(3)自然生态原则。桥梁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桥梁的形象美,要确保桥梁的结构形式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能对大地景观造成过多干预,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4)尊重民风名俗原则。桥梁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区文化特点,桥梁景观要和当地民风民俗保持一致。

2.2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的难点

现代桥梁不再是单纯满通功能,由于桥体本身巨大的跨度,形成强烈的形体表现力,已逐步对城市或大气景观产生影响。现代桥梁设计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功能要求,同时要兼顾形态美和环保性。现代桥梁景观设计需要工程技术和美学原理进行结合,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要对桥梁景观构成要素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城市文化的需要,桥梁景观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独特的地域性。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结构设计软件功能的完善,从而使得桥梁新结构或新材料的应用变成可能,促使不同的结构造型桥梁的产生,为现代桥梁景观设计增加了难度。

2.3 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策略

(1)现代桥梁复合景观的美学设计。由于桥梁不能脱离环境,其景观和大地景观和城市景观相伴生,属于复合景观的重要内容。悉尼歌剧院和悉尼大桥以及蔚蓝的大海形成复合景观,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建筑。复合景观的伴生效果是实现景观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

(2)桥梁夜景景观设计。通过桥梁本体的景观设计和复合景观设计,能够显著增强桥梁的美观度,通过桥梁夜景设计,更能突出桥梁的视觉效果。同桥梁交通照明不同,桥梁的灯光夜景是照明和桥梁艺术的结合,是桥梁景观多样化的基本要求。现代桥梁灯光夜景极大的拓展了桥梁的艺术景观表达形式,从而使桥梁能够全天候进行魅力的展示,使桥梁美观得到时间上的延伸。

2.4 从工程实例来看现代桥梁景观设计

某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结构桥梁,全长为1223米,其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布置彩色人行道地砖,桥梁设置十二生肖图案的钢防护栏。由于城市夜景需要,拟定对桥梁的底面、侧面及桥面进行景观设计。

(1)桥梁涂装设计。通过涂装,改变桥梁现有外部颜色,从而促使桥梁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提高桥梁景观的和谐性。将桥梁进行桥型立体大块面分割进行涂装,桥梁两侧块面要保持统一,都采用银灰色进行涂装,在桥梁桥墩两侧和梁腹底不进行涂装,以便形成深色的门洞效果,通过涂装增加的视觉冲击力,达到美化效果。涂装效果如图一所示。

(2)视觉效果的增加。在对桥梁外部颜色的改变基础上,通过颜色搭配,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提高桥梁美观度。针对涂装基础上,对桥墩和梁腹底进行深蓝色涂装,从而是桥梁在白天更具有立体感,通过夜晚灯光的配合,在桥底形成自然漫射的蓝色,从而使夜景照明的立体感增强,提高夜景照明效果。改进效果如图二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