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8:37: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统计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没有准确的统计,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数据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以此为依据的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且还直接威胁着统计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因素分析
(一)原始资料统计是前提。高质量的原始统计资料,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加工整理,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如果把原始统计资料比喻成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那么加工整理就是生产产品的过程。如果生产配方不合理,生产工艺不科学,生产操作不规范,生产过程不稳定,那么再好的原材料也生产不出高质量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统计数据的加工整理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更进一步地说,在很多情况下,科学的加工整理还能弥补原始统计资料质量不高的某些缺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因材加工。由此可见,统计部门在化大力气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的同时,也要大抓统计资料的加工整理,尤其是在统计资料的分组分类、汇总计算方法、指标及指标体系设计等方面要加强研究。
(二)统计数据的搜集质量(即原始统计资料的质量),是决定整体数据质量的最关键部分,是基础。因此,很多人在谈到统计数据质量时,就马上想到统计调查的原始数据的质量。事实上,我国目前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很大原因也正在于难以取得高质量的原始统计资料,尤其是在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很显然,若原始统计资料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就谈不上生产出高质量的、满足需求的统计数据。
(二)统计数据决策是关键。统计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供使用,这就离不开决策分析。就统计数据的使用去向来看大致有二个方面一是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有关管理决策部门。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由统计部门定期以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供,除了一些重要的描述性指标数据外,还有相应的分析数据(结论)和预测数据(判断)。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形成,丝毫不能马虎。二是公共大众。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由统计部门定期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专业期刊、年鉴等形式提供,以各种描述性指标数据为主,附带一些分析数据。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对投资、消费环境和形势的判断,影响面非常广泛。这也是决定统计数据公众形象的主要方面。三是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由统计部门按照使用者的要求有偿提供,可以是描述性指标数据,也可以是分析性数据。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的结论。由此可见,分析数据的质量对使用者来说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四)统计数据分析是结果。统计数据的开发研究是对数据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的必然要求。如何对统计数据进行开发研究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历史统计数据的纵向开发研究,系统观察和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或规律,建立科学的序时统计模拟系统,定期得出模拟分析数据,得出分析结论,提出相直的对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国民经济宏观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景气指数的定期等。二是对一定时期的统计数据的横向开发研究,全面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程度(差异程度)或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差异程度),并通过科学的综合方法来确定综合排序或寻找相互间的差距,分析原因,提m建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经济发展的区域比较、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有时还常把纵向开发与横向开发相结合,以期得出更全面、客观的研究结论。很显然,没有开发研究,就谈不上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但有了开发研究,就必须强调其数据质量,使开发研究的结论性的数据科学、客观、可靠。否则,只能会扭曲现象的本来面目,给决策带来危害。
二、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新时期和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数据的源头,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体现在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等方面。如何保证我们的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要从统计产品生产的源头,从被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的全过程,从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口径,包括范围、取得渠道,指标的来龙去脉,数据的采集操作制度化,以及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制度。原始记录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必须做细、做准,不得有半点的虚假,这也是从源头上杜绝了虚假数据的产生,保证在对原始信息的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是思路。“为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所在,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是统计系统具有龙头性质的工作。为了发挥统计数据的最大效用,我们必须运用所掌握的业务理论知识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提高统计分析水平,提高文字写作能力,为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创新服务形式。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为各级党委政府、为部门、为社会提供统计服务,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二是要针对性地开展统计调研活动。针对百姓关心的、政府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要尽可能深入实际,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全面、真实、具体地了解和反映情况,改变关起门来就数据论数据的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措施,提高统计分析的水平。
(二)依法统计,是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重要手段。对源头数据的质量控制,重要的手段是依法统计。严格执行《统计法》,维护统计的严肃性,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数据体现在统计信息上,统计信息是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状况,领导者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把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料整理好,开发好,管理好,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利的帮助,而失真的统计信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依法统计,坚决打击在统计数据上的弄虚作假,完善统计执法监督机制。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也是我们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坚持依法统计,发现虚报、瞒报、漏报,任意篡改统计数据的严肃查处,既维护了《统计法》的权威性,又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依法统计,是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内涵发展;职业指导;服务质量创新
一、内涵发展视野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发展职业教育已纳入为“十一五”规划中,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投入100亿来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此可见,内涵发展已成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划的根本和主旋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遵循“十二五”规划,深化内涵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部分,它肩负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担,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帮助劳动者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就业指导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
职业指导在高职院校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掌握搜集和管理就业信息的方法,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可以帮助高校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服务质量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指导老师服务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活动中,职业指导老师只是学生就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当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职业指导老师人数不够,大都忙于行政性事务的处理,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而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等的沟通上,而真正与学生接触、直接服务于学生需求的机会则较少。不能密切联系学生,为学生提供其真正所需的服务。
目前湖南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老师所具备的素质仍尚有欠缺。高职院校中的职业指导老师兼职者较多,而专职人员却相对较少。兼职的职业指导老师基本上则是由学校辅导员、教学负责人以及行政人员等组成。由于这些职业指导老师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日常的课程教学、行政事务等工作方面,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专门深入研究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拓展自身的职业指导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无暇积极主动去接触学生,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职业指导缺乏服务理念
职业指导当做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工具,以提供就业信息代替职业信息的供给,以提高学生求职应聘技巧和短期求职能力代替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就业本身其实只是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职业指导倾向于关注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服务,而就业指导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毕业时一次性的就业服务,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理应以学生为屮心,不能按传统的“产-供-销”着重于生产标准化合格产品的指导思路,不重视学生、市场的真实需求,不能提供让学生满意,进而让社会、市场满意的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服务。
(三)职业指导服务内容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受重视,只有就业形势严峻的高职院校才会引起高职院校的相对重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的认识还比较狭隘,仅仅将职业指导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出路的一种重要手段。部分高职院校将职业指导完全等同于毕业生就业过程指导,认为职业指导只是简单为学生传递就业信息,传授学生简历制作、面试等求职技巧,为学生提供求职过程的咨询服务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没有认识到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的重大作用,看不到职业指导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广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功能。
(四)职业指导服务反馈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在反馈信息方面所做的工作非常有限。主要是在学生毕业之后,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情况的反馈表,以及学生在人才市场所受欢迎的程度等有限的倍息来分析职业指导服务的成效。忽视了在职业指导服务过程中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学生对职业指导服务效果的反馈更具有说服力。而高职院校没有定期收集学生对职业指导服务的反馈意见。缺乏对职业指导服务效果的详细的反馈信息资源,学校便无法有针对性的完善职业指导工作,高职院校中的职业指导服务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服务质量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职业指导老师的服务意识及理念
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学校应该加强对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选送一些教职工去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组织的系统培训和资格鉴定,逐渐构建起一支同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和职业指导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讲堂、论坛、沙龙等形式,定期聘请社会上知名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入校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充实职业指导的内容;或是通过拓展培
训途径,如定期派职业指导老师参加一些区域性的相关的研讨活动等,来拓展其专业视域,提升职业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
(二)以人为本,树立“学生满意”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不能只注重整体就业率的提升,对学生个性化的就业服务的探索与关注的力度不够。职业指导应针对学生需求的差异性、层次性和个体性,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专业化的服务。职业指导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个人能力情况、社交情况和个性情况,帮助学生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也可以与专业相结合,提升职业指导的专业性。还可以搭建便捷的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的平台信息,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及时的就业信息,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的职业需求。
(三)完善职业指导的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实际工作中,职业指导服务内容空洞,仅停留在就业理念技巧、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相关行业、企业就业信息的提供,测评及结果分析,一对一职业咨询等方面。要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服务质量,高职院校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的服务内容。切实重视职业测评与个性化的职业咨询与指导,并将其作为职业指导服务重要内容。也可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指导工作。如开展讲座、与职业指导老师面对面的交流、直接与企业员工代表或以前毕业校友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也可以建立交流群,学生可以通过交流群在网上进行交流等活动来了解行业、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职业指导信息。
(四)完善职业指导的反馈机制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对职业指导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来评判学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通过职业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增强学校的职业指导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在完善职业指导服务质量创新改进时要注意应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结合PDCA循环,把服务质量的改进作为一个过程进行管理,对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的各种问题限期制定纠正措施,避免相同问题的重复发生,不断改善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瑞.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考试周刊,2013(34)
[2]张筠.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
[3]袁玉娟.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职教育服务质量现状调查[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
[4]吴帆,张文彬.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3)
[5]刘胜.学生评价高职院校教育服务质量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三所高职院校满意度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2011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立足环保节能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的研究,批准号:2013BZZ173成果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7年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正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建设“两型社会”出发,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湖南汽车产业的重心。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焦点和战略制高点。
1 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置与“两型社会”发展间存在的问题
随着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导致了高职教育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反映相对滞后。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方面暴露出如下问题,(1)培养的部分人才滞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2)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转型脱节。(4)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要求不适应。(5)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调整优化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紧密对接"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不断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逐渐凸显,各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稀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得不到重视。因此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及路径,对推动湖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设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湖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的缺失问题,,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产业于2012年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也是湖南地区第一家开始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建设该专业力求最大程度的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2.1 争取政府支持,优化办学环境
学院将积极争取湖南省政府及省教育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支持,通过政府部门的指导、沟通与协调,调动相关资源优势在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我们指导和政策倾斜,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应用性。同时积极争取对新专业加大财政投入,争取投入每年不少于100万元,重点用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流的新能源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政府协调沟通湖南省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培育良好的校企合作企业。
2.2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重点签约新能源生产、服务企业6—10个,采用理事会制度或董事会制度,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学校和企业高度融合,将企业岗位需求与岗位标准直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签订定单培养或定向培养协议书,争取每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服务型人才定单培养人数不少于50人。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场所。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
依托汽车学院成立新能源汽车教研室重点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内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器电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商务等专任教师队伍6—8人,。对于新引进的教师要着重体现“三看”原则,一看第一学历专业,二看是否有企业工作经历,三看是否具备“双师”教师资格。做到严格把关,宁缺勿滥,保证人才培养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有来自企业的高级技师,技术总监,有来自行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者,企业和行业知名专家。保证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核心课程总时数的50%。通过努力,力争三年内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新能源汽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4 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
加强校内实训中心产业化的步伐,做到生产和实践一体化,将企业的管理的经营理念引入学校,将生产的任务引入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前校后厂”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
2.5 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认真分析工作岗位和学习领域,以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作为情景载体,倡导多模式,多途径的课程达成模式的改革,打造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
积极推进和鼓励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如采用“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趋动法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等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法”、“实践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再现法”等等学习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将培养学生素质和高技能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的新模式,增加顶岗实习和灵活安排顶岗实习,不断改变实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假期增加到企业锻炼的时间和接触生产一线的机会,同时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增加实习的针对性,使教学真正体现“工学结合”。
2.6 瞄准就业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本着就业优先服务于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采用定单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模式,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争取每年定单培养的学生不少于50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学习期间,将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大力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思考和积极探索自主创业之路,学院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积极帮助和扶持,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内涵。
鉴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将迎来大的发展,一批新兴的服务企业会不断涌现,我们将在保证重点,服务核心的前提下,积极为人才需求企业实行定向培养的方式,供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拓宽就业渠道,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服务,确保学生专业对口就来率在98%以上。
2.7 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系
学院将在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上大胆创新和突破,与企业共同建立董事会,成立校企合作的理事会,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工程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校中企”、“企中校”。将与企业深度合作当作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同时也应该使企业感受到,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院的努力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发展的现实,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保证人才培养有强大的市场和生命力。学院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教师走进企业,也鼓励更多的企业走进学校。充实产学研合作教学内容,提升实训教学的档次,改进教学手段,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质量。做好以下几个对接:
1)制度对接 企业先于高职院校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检验,优秀企业制度的规范性、有效性、优越性已经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认同。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必然要进行教学、行政事务管理,也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性,较普通高校更接近市场、更接近企业。因此,我院积极引入企业制度与自身的制度加以揉合和改造,创新制度管理理念,创造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制度体系。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和岗位对接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课程,是学校具体实施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通过课程这个教育主要载体和途径来实现与企业对接。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目前看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深入企业,了解一线企业对课程的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专业设置。
3)校企人员互动对接 教师入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定期深入企业第一线,将下企业锻炼与老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绩效挂钩。选派专业带头人到相关企业进行较长时间顶岗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应用状况,了解企业人才标准,感受企业文化,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学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理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结语
湖南“两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为汽车行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较快增长态势,高职教育将进入发展模式转变、质量提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新阶段。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兴起,不仅有利于解决新能源领域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薪酬低的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以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和提高质量为主题,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体制制度为动力,强化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高职教育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国海,王涓.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的机制与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7.
[2] 郭伟.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高职教育[J]. 中国报业,2011.2.
[3] 马树超,范唯高.等职业教育十年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一、审计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纯的GDP的增长,而是依靠技术进步、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新工业化和绿色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完成新工业化和信息化而审计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一)政府审计
通过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是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和一份有分量的审计工作报告,不仅仅要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切实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和措施。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就加强财政管理提出了五条意见,每一条都是建立在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都是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的意见,是基于有些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的;“加强财政制度建设,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和预算公开质量”的意见,是基于预算编制不细化、执行中调整预算级次和项目用途以及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制度有待改进等问题提出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的意见,是基于一些地方民生资金计提不足、建立健全财政民生支出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等问题提出的;“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和变相减免财政性收入等政策,维护税法的统一公平”的意见,是基于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地方出台与国家政策相悖的优惠政策文件,将相关企业上缴的税收、土地出让收入等返还企业等问题提出的。在综合上述意见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合力”的意见。从而使整个审计工作报告的问题与建议有机统一、前后呼应、相互支撑,保障了审计监督作用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审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国民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政府部门由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转变为依托市场,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进行间接管理。企业直接面对变化无穷的市场,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可利用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以便进行宏观调控。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依靠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监管,促使注册会计师增强职业风险意识,讲求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
(三)内部审计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呈现出五大总体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由合规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转变;注重管理审计;审计工作方法标准化;审计职能组织集中化;通过内部审计机制培养企业经理。
内部审计重点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企业调查显示,近70%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重视管理审计,通过审查流程和分析系统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并确保对业务流程和结构的战略性塑造。仅有6%的企业还未开展管理审计的业务。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和合规性审计在大型企业内部审计职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管理审计的业务将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国有企业应参考国际经验,完成其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型。
二、审计有利于促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惊人,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着较高的效益。
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永恒的主体,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收支效益性的审计,主要是审查政府各部门使用各项财政性的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刀刃上;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优化、合理、科学;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是否科学;财政所投放的项目资金是否达到了投放的预期目标,特别是财政支农资金。政府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加大,资金总额每年不少于亿元,如何监督财政资金拨付的层层渠道和环节?如何监督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特别是资金的最终使用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农民是否从中真正受益,从而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这些都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层层把关,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拨付、分配和使用上存在的各项问题,当好经济卫士,促进资金使用的单位严格按国家政策法规办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为促进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50个县 2001至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发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很难形成合力,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不仅投入重复,使用分散,而且造成资金管理成本高。针对问题审计署建议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化管理。逐步实现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财政支农资金。对财政支农项目,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应相对集中管理,强化统筹协调,避免多头审批、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尽力归并支出事项和纳入一个部门管理,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审计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管理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党员发展;量化考核;现状;原因;不足;基本方案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教育强国梦”的神圣职责,一直以来,虽然高校教育工作面对着社会的疑问及质疑,但是以“积极培育,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高校,也始终重视和反思自身的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问题,与学生价值观息息相关,而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建立量化考核体制,无疑能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现状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在入党之前各方面都表现很积极,乐于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但是到了入党之后,他们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入党前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但是入党后很快出现了言行不一的局面,其言行与党员形象不相符合;
学习方面。出现类似迟到早退、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在入党前,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而入党后反而给其他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社会工作方面。入党前热衷于各项集体活动,入党后对集体工作一下子冷淡了不少,缺乏了动力和积极性。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不良现象的原因
综合上面的第一大点,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入党后出现了与党员身份不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入党动机不正。有的学生入党仅仅是为了今后就业的时候多一些优势,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入党了名声比较好听。
二是党建工作不到位。有部分学校对于党建工作不加以重视,在发展大学生党员问题上,仅仅追求数量以完成党建工作的指标和任务,没有严格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组织发展原则。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部分学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不到位。
三、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案——量化考核体系为基础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见,针对量化考核来说,我们平日关于德育考核都是比较抽象的,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凭借的主观臆断来进行定位的。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要想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有具体的量化考核的方法,这种量化考核方法对学生党员的德育考核形成一种具体的制度,一个合格的党员必须包括:良好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品质、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工作的能力等方面。以下,笔者结合党员发展的四个阶段,给出具体的可实施的量化考核办法。
第一阶段:党校结业到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在党校结业到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这个阶段,是党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应该全面考察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群众基础。针对思想政治素养,学生通过党校的学习,党支部可以给出试卷,让学生进行解答,解答满90分以上才能算合格,否则就要“回炉”重新学习。在群众基础方面,党支部可以将学生的家庭背景、宿舍关系、同学关系做一个全方位的考察,比如家庭背景占30分、宿舍关系和同学关系各占35分,打分的评委可以有多个,每个评委打完分数,采用平均分的形式,要求满95分以上才能被吸入进入当积极分子的行列。在学习方面,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记录,以学分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累计加分,最终出来一个总评分,凡是达不到总评标准的学生,不能被吸入到积极分子的行列中来。
第二阶段: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
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阶段,作为成为正式党员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重点考察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参与集体活动是否积极,对待其他同学是否友好团结,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依旧实行积分制。党支部每月抽选部分同学参加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针对积极分子进行打分,座谈会同学结合党支部给出的表格,进行不记名的打分形式,满分为一百分,总分平均分超过90分才算合格,否则无法被吸引到预备党员的行列中来。
第三阶段: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
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阶段,这个阶段比较重要,而在这个阶段中,针对学生党员的考察也更为严格,要求也更高。要求支部书记给予总评,每个月每个学期每一学年都要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比如每个月的可以针对学生党员平日的社会活动、集体中的表现情况,达不到95分的对其进行个别指导;每个学期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一个总评,达不到班级中上等水平或者退步太明显的学生,对其进行个别指导;每一个学年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台一个综合指标考核细则,对学生党员进行适当奖励,如果达不到细则要求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考察期至少为一年,考察期内达不到考核办法的,无法升级为正式党员。
第四阶段:正式党员以后
学生党员正式成为党员之后,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取得真经”了呢?显然不是的,对于正式党员,党支部应定期组织座谈会,带领学生学习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文件,让正式党员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培养正式党员成为考核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带头人,并加入到考核的队伍中来。
总之,对学生党员发展进行量化考核,不仅有助于学生党员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激励与促进意义,不少学生在这样的量化考核中,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当然,在量化考核中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还待以后日渐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帅.以量化考评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素质——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为例[J].新西部(下旬刊).2013年10期
[2]姜涛.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1期
一直以来,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就是充满了知识和力量的地方,它能够将人类的文化遗产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水平,它是秉承服务第一的宗旨不断的发展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对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一个合理、科学和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对于图书馆更好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1、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
1.1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早期研究
图书馆早期的评价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图书馆的各种书籍的借阅量是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标准。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有关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书籍,这些书籍的作者将推崇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且将其很好的运用到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中,使得原先通过借阅量作为评价标准的不够科学化被另一种合理的标准所替代。
1.2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期
一些人因为营销学而受到启发,从而得出一些新的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所注意。在这一发展时期,美国的一些服务市场营销专家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全新的理念之下,最先提出SERVQUAL的评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他们将服务质量的好坏以用户在被服务过程中所的感受到和用户内心所期望的水平进行对比为评判基准,得到的差值可以判断出服务质量的好坏程度。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者将这一评价模式用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中。但是,随着人们的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现有的SERVQUAL模式并不是太成熟,它还需要大范围的测试,相关的指标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1.3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广泛应用期
随着研究学者对SERVQUAL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该种模式变得越来越W为成熟,此时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正处在广泛的应用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原有的 SERV QUAL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其能够被不同的图书馆采用,最终成为实用有效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4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转型期研究
随着时代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事物都在朝着新的方向迈进,并且被新兴起的事物所替代,图书馆亦是如此。现如今是呆子而信息化时代,数字图书馆正在兴起,它是明显不同于传统类型的图书馆的,它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和方便性。因此,在对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上,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服务评价模式是不太可行的,因为它在评价数字资源时毫无疑问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适用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应该进行一定的修正,从而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因为数字图书馆是新的事物,所以对其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因而要更加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造出全面完善的评价模式,争取早日度过转型期。
2、各个时期评价模式的对比研究
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而言,每一种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都有着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在不同的特定时期出现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自然是不同的。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是将重心放在了图书馆的投入资源的研究上,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能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行较为客观的一个评价。但是却没能够和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图书馆和借阅者之间缺乏了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忽视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感受。结果就是不能够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提供有效判断服务质量的依据,再者,在早期的研究阶段,在评价模式上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缺乏实践,而且呈现的是一种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却没能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体系。
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期,新出现的SERVQUAL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工具,它明显比之前的一些模式更为成熟和完善。主要体现在它不仅仅可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获得用户的评价,还能够了解用户原先对服务质量水平的期望到底是怎样的,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者朝着更好的方向改进。然而,该模式最初并不是应用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中的,所以还是存在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并不能最为全面的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完全反映出。
随着图书馆的学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不断探究,才有了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实现,在评价模式被广泛的应用的时期,那些具备了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模式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每种评价模式还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之处,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缺陷,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将评价模式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在转型期间,在评价模式上侧重于数字资源的研究方面,这是为了在数字时代能够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该阶段的研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援,希望可以早日实现主体的多元化。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这种变化趋势是随着时代的信息化的发展而必然会发生的,但是也正是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处在刚开始的阶段,所以其服务质量体系存在局限性和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完善服务质量体系方面,要以客户为核心,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力争将服务水平提升上去。
3、研究展望
根据各种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经验,要想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对其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所制定的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应该以能够反映图书馆的全貌为主要依据。还应该将评价模式不断的应用和实践,然后进行总结和改善,从而使其朝着合理和标准化方面发展。
图书馆的质量评价评价模式不能够只应用在少数的图书馆,这样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判断出该种模式的整体效果是怎样的。应该通过各个图书馆之间的相互比较找出彼此存在的差距,继而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通过对雨花台区相关科技园区、街道及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我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提出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调研时间
2019年5月28日(周二)下午2:30
三、调研地点
区委党校五楼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
1、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谷战略发展局、软件谷科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雨花、赛虹桥、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
2、相关科技型企业代表:请区发改局、谷科技人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分别邀请1-2家企业代表;
3、区委党校相关人员。
五、调研议程
1、请相关企业代表结合调研提纲发言;
2、请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谷战略发展局、软件谷科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雨花、赛虹桥、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结合调研提纲发言;
3、区委党校领导发言。
区委党校
2019年5月28日
“双创背景下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调研座谈会调研提纲
(仅供参考)
(一)当前国内及南京市部分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1、兄弟城市(县区)科技园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软件谷、高新区及相关街道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做法。(请提供相关发图表和数据)
3、您认为营造双创氛围为对促进我区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二)我区各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您认为我区各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困难或制约瓶颈?(用数据和事例说明)
5、您认为存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目标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6、您认为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目标和任务,分别是什么?(请重点说明)
7、您认为政府、企业在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请分别说明)
(四)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在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功能,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统一起来,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有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方向。
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内因是其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在参与生产分工中,作用得到合理配置,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各要素中最先进,最充沛和最灵活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因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的质量本身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一方面,劳动环境、劳动报酬和各项劳动者权益要得到保障,劳动者居住、就医、求学和其它生活环境要不断得以改善,这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业难仍然是总量过大的矛盾,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困难人员、退休军人是这个总量的中弱势,但群体庞大,是我国就业压力的重点所在。要解决这个难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从内因上解决就业观念问题,提高就业素质问题更不可忽视。招工难问题则凸显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代产业发展中许多岗位没人干的表象下,是大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缺乏,最后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并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总量性的矛盾。面对劳动力市场两难命题,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作为?高质量就业目标如何在各类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接轨并体现出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思考与对策
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实际,以及区域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情况,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职业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从单纯的立德树人宏观层面,细化并落实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高质量就业上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着宏观特征。十报告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任务揽括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人的成长规律看,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每个学生接受更高一层教育阶段时,都应有一个细化并可落地的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之后,如何将教育功能一头联结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联结素质提高民生改善,是各类专业院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只能在服务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科技和技能人才支撑,才能为就业提供空间,消除总量压力。研究和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发展状况,与各类专业中最先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这些企业得到实训提高,才能迈开高质量就业的大步。不仅如此,追求高质量就业目标,还要在扎实开展技能实践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体系,探索教育与社会、专业与行业、教室与职场的无缝接轨机制,保证职业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在最先进的现代产业中锻炼提高,并最终服务于最优质的企业,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启动和深化一项改革,即一体化教学改革。理实分离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教育不了解职场,不了解学生;生产不了解教育者在教什么,课程体系是什么。因此,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成为就业难的主体。随后中国教育也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要求,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但是在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清晰的培养模式情况下,理实一体化仍然是概念化的口号,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提高难以落地。在当前,以面向生产、面向职场,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展,把人的职业化作为目标的理念指导下,启动和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迫切。教育要走向职场,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规律;课改要深入职场,研究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组成和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课堂要衔接职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主持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领路人。目前,国家人社部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中选择了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北京和广州的部分院校已取得成功经验。杭州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域,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应加快一体化课改这一职教理念的宣传落实,加强试点院校改革的规划,从专业研究团队、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校企双制的互动机制以及一体化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加快步伐。唯有如此,推动高质量就业才能保持底气,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三)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体系要全面纳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框架进行,学校必须主动衔接,并要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服务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就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从就业竞争的总体格局看,全世界80%的劳动者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我国劳动年龄段从业人数也大多集聚在民企制造业、各种生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从业人数只占劳动力总量的少数。因此,职业和技工院校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质量目标,在创业驱动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处在创业起点上,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有创业立身的发展理念。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职场之前,对他们实施好创业教育十分重要。要开展市场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市场规律和本质;要开展法律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和本质;要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模式;要开展产业和服务标准教育,使学生了解顾客如何成为上帝。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荐和分析创业项目,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办报告会和成长历程教育,汇集和宣讲区域内创业促进政策等等,也应成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员越多,高质量就业目标才有新的内涵;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才有活力。
(四)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深化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落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只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但是与职业能力建设各项政策相关互进;没有政策引领,或者政策落实不平衡,势必阻碍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四个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下功夫:一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尽管目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等3000多人,却严重偏少,落到地方的评选更少。要让职工愿学崇学职业技能,还必须在养老金待遇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倾斜上加大力度,在建立行业技能工资指导线上有创新办法,在鼓励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把技能人才指标列入刚性项目上有进一步突破,在劳动监察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好培训费上下功夫。二是职工终身教育促进体系。企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课题,职工的观念、技术和技能必须跟上升级的节奏,就业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要通过技能准入制度,国有企业技能骨干的调训制度,企业升级考核中列入职工学分制度,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研修计划等办法,创新职工终生学习制度体系。在当前要切实提高就业者岗前培训、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的质量,要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利用院校资源,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公平促进体系。技工院校不能享受教育部门的文凭由来已久,这种门户之见在当代中国存在实为奇观;大学生实训、就业和创业政策出自人社部门,但技工院校却享受不到,也是以文凭作为群体界定产生的。此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天地之别的招生政策等很不公平,急待协调解决。四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人社部1000多个工种标准在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性、主体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反映出工种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几千个工种标准相比缺口较大;一些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被市场认可,而行业资格证书却是管用的;此外,职业技能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的转化全面脱节。管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量不够加强,理念不够大胆,这种“资质碎片化”格局将越来越突出。下一步,应在坚持市场主导前提下,做好兼容并蓄、吸收应用工作,让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行业认可与国家认可协调起来,国内认可与国际接轨协调起来。
三、 结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使职业和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基本素质的砥柱,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和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基础工作,使技工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抓质量”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专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具体举措
(一)严守底线,认真落实“六个严格”
规范的办学行为是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和底线,省厅“减负”文件明确提出了“六个严格”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各校要制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细则,确保课程开设、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相关指标要求的落实执行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点是将无效的在校时间、无效的机械作业、无效的补课辅导、无效的课堂讲授等减下来。
(二)强化管理,切实健全“五项制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活动安排公示、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学生健康通报、家校合作联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实现。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必须将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上报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并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及教职工任课任职表等)在学校宣传窗或网站予以公示。每学期举行一次由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会议,并建立备查记录。每学年向社区、家长通报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着力推进家长会、家长学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教育开放等活动,分批分层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与家长就“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区教育局每学年与各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校长与教师签署“减负”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
(三)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四大行动”
在建立“轻负担高质量”省级联系区、市级联系街道(学校)、区级联系校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学常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特色学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1.实施教学常规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优化质量测评等为基本内容,突出有效课堂和高效作业两大重点环节,探索开展作业效能研究,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分层、走班制等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校长、教师、研训员三支队伍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校长学科教学的领导力、教师学科教学的执行力、研训员学科教学的指导力,督促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学校关注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现状。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启智,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办好一年一度“四节”,广泛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智慧、促养成、树理想,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做强我区特色教育和抓好“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有效载体;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尤其要加强校本综合实践教材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各校要根据《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本着“每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的理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传统积淀,挖掘各方资源,重点在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特色项目,按照“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成为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使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使特色项目的课程教材和特色刊物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显性标志,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特色项目中,潜能得到开发,并培育出教有特长、热心学校特色教育的教师群体,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区级层面要从学校办学思想、特色规划、过程实施、特色成效等方面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实行项目师资、项目经费、配套政策等“三跟进”支持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并采取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行动、特色学校建设推进行动、特色学校建设评估行动等多种方式,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行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偏重知识传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单一,分数成了评判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各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导向上引领“轻负担高质量”,积极为广大师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原。
(1)完善学业质量监控办法。积极推广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动态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初中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和小学毕业班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深化基于中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决破除将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推行文化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
(2)完善办学绩效考核办法。重新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办法》,破除不同起点、相同指标的同一性评价,实行区别对待、分层评估、鼓励进步的差异性动态评价;破除学业质量权重过大的评价,实行注重全面的整体性评价。各校要对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破除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实行以综合考量促提高的发展性评价;破除单一定量或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程性评价。
(3)加大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调整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的意见》;进一步改革重点中学保送生推荐办法,保送生实行等额推荐,坚决杜绝“两次中考”现象的发生;扩大高长生招生范围,增加招收比例等。
三、保障机制
(一)学习宣传机制
各校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省减负视频会议领导的讲话》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减负”文件和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三个文件为指南,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明确减负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减负提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充分营造“减负提质”的有利氛围;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墙报、橱窗、网站、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减负提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告知学生和家长,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提质”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认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健全联动机制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政工科主要负责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办学机构参与管理、教学等违规行为的监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交流、退出机制和骨干教师队伍选拔管理机制,为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提供师资保证;义务教育科要加强对课程开设和控制在校时间等工作的监管,建立“轻负担高质量”学校试点机制,切实推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科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社团建设、文体2+1等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监察室要加强“减负”投诉的查办与责任追究,确保“减负”措施落到实处;督导室主要负责对学校落实“减负”规定情况的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教辅资料使用和教学常规落实等情况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精心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试点,积极培育挖掘“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典型。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刚性规定和考核机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要对平衡学生课业负担负总责,分管校长要具体抓好“减负”工作的落实,把“轻负担高质量”的具体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和全体教师当中去,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责任奖惩机制
对贯彻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相关情况和成效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基础性指标和校长个人考核中,对“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各校执行“减负”规定的情况要同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教师落实“减负”工作要求的情况要同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凡违背“六个严格”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区教育局和各中心学校凡接到实名投诉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四)督查通报机制
切实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区教育局将根据省厅“减负”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全程监督。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对学校“减负”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活动,督导室不定期对学校课业负担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每学期形成全区减负专项报告并进行通报。学生科每年向社会通报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导室、义务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等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减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督查整改力度。区教育局设立减负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进一步加强自查整改,切实落实减负各项要求。
(五)示范引领机制
义务教育科、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全区“减负提质”工作的指导和推进,要大力总结在“落实六项严格、健全五项制度、推进四大行动”等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并在全区推广;各校要不断反思、改进和总结“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推出举措,提炼经验,并及时上报义务教育科。全区上下要一手“减负”,一手抓“提质”,确实做到“减负”与“提质”并举,努力形成我区“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模式。区教育局确定17所学校作为市、区级层面“轻负担高质量”重点联系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上述学校要根据“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寻求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着手开展实践,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有效途径。重点联系学校要结合本校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申报一项区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切实有效地研究。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对重点联系学校的“轻负担高质量”课题进行统一论证,并加强指导。区教育局将在重点联系校经验提炼的基础上,培育和推广“轻负担高质量”典型经验,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检查、评比等方式引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扎实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2月—3月)
制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各校做好实施准备。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1.开展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专题培训;
2.召开“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会;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