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4 08:37: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史学和文学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篇1

2发挥提问的教学效果,开拓思维

提问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求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思考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一切因素和联系性条件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加强自身对学生的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对老师或自己的提问,学生对老师提问可以锻炼学生勇于向权威请教和探讨知识的勇气,进而使自身的知识修养和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学生向自己提问可以触动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在自己寻求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的技巧、方法和自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明确《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化学的应用。老师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化学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你觉得如何学好化学和看待化学。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回答的热情,结合自身生活而进行思考和回答。学生的回答也会是不同的,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使学生敢想、敢干,通过不同类型答案的相互交织和影响,学生们的思维范畴得到迅速拓展,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篇2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许多学科和教师选择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其生命力在于“合作目标”,合作学习就是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学生对“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却知之甚少。

所谓“合作”,这里是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合作情感,不断推动学生的合作行为,逐步使学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而在小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具体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程度,将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中指定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带领者来共同学习,使学生在小组中能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从而使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得到了加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共同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准确把握合作的规则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我总是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规则。

1构建合作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在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这样构建小组既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还能使后进生得到帮助。

2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

讨论前,小组成员先要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由小组长主持,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1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遇到有争议的学习内容或教学的难点时,可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成正反两方的辩论赛,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知音组”,学生就会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中,学生之间既会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会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会紧张而又其乐融融。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的争辩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争辩质量的高低则取决于学生合作效率的高低。具有相同和相近观点的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活所有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小学生难以形成合作学习意识,且缺乏人际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将合作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养成合作习惯的同时,还培养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

(1)让学生乐于陈述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合作学习所必备的条件。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否则,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

(2)只是让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每个成员在与他人交谈时,要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当然听也不能敷衍,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意会。每个成员还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

4选择时机,有效讨论

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应建立在文本亟需探究之处,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而开展。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精选合作的时机,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是生成的,学生以自己的心灵解读文本、体验生活,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可能会出现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问题。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有可能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此刻正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5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1)强调小组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教师应经常教给、训练学生和提醒学生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要训练和教给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如何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缺点,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2)教给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诊断、归纳、演绎等方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6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在小组合作结束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交流不够充分,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要求和希望;对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四、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合作、积极参与。

篇3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篇4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学生思维、实践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中,较为先进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所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新课标教程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方式得到了教师的重点关注。语文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是最初源于美国相关教育机构目前已经普及到世界各国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指学生通过不同责任分工完成互共同学习与进步,具备系统性结构,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主动学习等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自身阅读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增强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能力等。

(一)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锻炼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学生在互相协作中提升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脱离传统的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与总结的方式,锻炼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从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二)形成竞争意识、互助精神。竞争意识属于潜藏类特质,大部分学生平常不会显示出来,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互相交流与表现,会激发其潜藏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的萌发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良好推动力;另外在合作中,对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也是一种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在与同伴的共同努力中得到进步与收获。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与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有以下几点:

(一)分组的合理性。合作学习的分组可以在小组、同桌等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和谐的互助交流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脱离原有的依附教师讲课形式,锻炼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阅读学习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的差异,若将能力较弱的学生全部分到一组,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或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全部分到一组,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因此,要确保分组的合理性,保证组内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学生的平均分布。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让组内学生自主讨论小英雄雨来的心理想法与行动等,并引导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爱国意识。

篇5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老师的正确教育,家长的积极引导,都会让孩子从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和作风,并且这种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会成为他一生都将习惯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特点和手段。素质教育模式是一种重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反对“填鸭式”的被动教育方法。在这种教改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经常会发生变化。那么教师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和作用,才能收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呢?在近几年的小学教改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不能把教学的目标只放在应试方面,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数学习惯和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习惯

明确了数学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那么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媒介,这个媒介通畅,信息传输就顺利;反之,信息传输就会受阻。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全面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能。正确引发小学生数学思考,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对数学问题往往会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有时对问题就是不沾边,但对任何数学问题又总有一种好奇,教师就应当积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因素,活跃的思维方式,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因此,针对问题需要再次思考,设计有效的思维题型并加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有的放矢的思维模式,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学生数学思考的模型,无疑会形成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

解答的步骤是学生对题目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判断学生解题好坏的依据。解答过程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都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致解题两种良好习惯。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关系着解题质量的高低。通过审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线索及突破口。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题,找出题干中的已知项,然后明确未知项,最终确定如何通过已知项求得未知项。要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如果审题时没有把题意弄明白,就很难把题目做出来;如果题意理解失误,曲解了题意,那么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如果要求不明确,解答时就会出现答题不完整等丢三落四的现象。在培养解题习惯的时候,教师应把指导学生如何解题以及解题的方法步骤作为平时训练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以上的审题,当学生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在理清思路后,还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解题的步骤,形成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然后按这个轮廓开始写解题步骤。写每一步时都要想想这一步骤有没有必要,要保证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让人一眼就可看清每一步所表达的内容。要养成使用草稿本的习惯。打草稿,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篇6

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国家和民族和摇篮。因此,创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是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的教育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理念。因此教师只有在课程改革中,根据新的理念,转变角色,才能使师生角色因时、因地、因教育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游

众所周知,在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严重,认为教师的话对学生来说就应该是“圣旨”,学生对教师应该惟命是从,不能有任何不同的想法。这严重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现在倡导教师由“人类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职责就是向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服务,使学生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从这一层面说,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导游。

以往单调、固定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代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课堂上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指导、点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在说中体验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生读懂“负荆请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场面:“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会对廉颇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在场的将士,会怎么说?”“赵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奖赏他们?”学生在形象的说中既内化、丰富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真正体验了学语文的快乐。

(二)在写中体验

教学《燕子专列》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中贝蒂爱护小燕子之情,在指导学生想象小贝蒂寻找燕子的情景基础上,设计让学生在“写”中体验:中体验:“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崖缝中,寻找冻僵的燕子,在与阅读紧密的写的实践中,不断充实着学生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进了阅读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和升华。

(三)在探究中体验

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富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具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如,暑假到了,布置一项有关“研究乡土文化”的暑假作业,收集家乡民间故事,编介绍家乡小报,为家乡特色小吃设计几句精彩的广告语,写一封信向亲朋好友推荐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实践作业需要学生自主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去探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紧扣主线主动、积极、创造性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积累,独立表达等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二、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让位于互教互学。课堂上的主角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析知识的教师,不再将处于学习中心地位的学生排除在学科在学科之处,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第一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互动中,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是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例如在一次题为“感受父母的爱”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从刚刚学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爱。但前几个学生讲述的完全是从“慈爱”这个角度而言的感受,看来。学生还没有真正领悟爱的真谛。正在我想办法引导时,一名“淘气鬼”站起来,向我“挑战”了:“老师,你也讲讲你的故事。”我眼前一亮,稍思片刻后,就讲了起来:“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只有严厉,对于我的错误从不放过,有时甚至打我,我就认为他不疼我。后来我改变了看法。那年我生了一场并不太严重的病,经过治疗,一个星期后就痊愈了。这段时间父亲一直陪着我、照顾我,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妈妈私底下跟我说:“你爸爸看你生病急的都吃不进饭,一直守着你,你还说他不疼你吗……”说着,眼泪情不自禁地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淌,再看看那些小家伙,个个都那么专注,就连那个“淘气包”煞有其事地趴在桌子上,像是我的叙述勾起了他的某些回忆。在我发言后,学生们踊跃发言,看着他们不同之前的凝重表情,听着他们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欣慰极了。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益友

篇7

1.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通过情感和激励的方式来影响教和学的积极性。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或崇拜任课教师,然后才喜欢这门课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师生关系融洽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教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若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积极性。

2.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学信息传输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成正比,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信息传播畅通,信息反馈也及时真实。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将必然会制约信息的传输,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压抑甚至充满对立情绪的。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就会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会有更多的愉悦感,进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健康气氛。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就容易紧张、死板,学生会感觉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甚至敌视。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

二、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由只相信自己教会学生,转变为相信学生能在自己指导下会学;由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把学生当做探求知识的主人;由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

其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教师有责任管理和考核学生,学生也有权批评教师,提出反问、质疑。在教学中,只有运用启发式,使学生对问题敢想、敢讲、敢于发挥、敢于创造,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再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情”,通过“情”的感化,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的感情联系。教师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绪。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应以“冷处理”的方式对待。此外,教师亲切和蔼的神态,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等,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减少信息流通方面的障碍。

同时教师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学生。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 在和谐的环境中如何搞好语文教学

1. 和谐的学习方式――合作共享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和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2. 和谐的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语文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逐步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和解。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篇8

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一步。写,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单元写作训练,就是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吸取单元课文写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练习。进行完前四步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有关文体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自然是水到渠成。高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单元后都安排有与单元知识和课文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学生练习,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

1.阅读方面: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思考找出问题答案,此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点拨?把学生引入新知识,新领域,使学生在开辟新境界中遨游、探索,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发智能,提高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本单元或本篇所要传授的知识,做好启发,当好参谋,巧妙指挥,有意设疑,精心设计思维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读全文,可以读段落,也可以读其中的一些语句;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了解了我的教学方式,其学习方式也形成了,如学习宋词后,学生自觉地完成了“走进宋词”的个性化阅读写作内容,写出了具有一定鉴赏水平的文章,从而达到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平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语文活动中,我也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写作。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应符合学生的个性、思想,可就诗人的一句诗、一首诗来探讨,也可以将诗人的作品综合起来探究,但是绝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感悟。

3.听说方面: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把文字作品恰当地转化成有声语言,能准确地传达出原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助于理解读物内容。课上,教师用标准而又优美的普通话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听,同学用优美的语言回答问题要听;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声音要听……总之,听一切有用的东西,使耳朵成为一个过滤器,美好的东西留下,用心去记,用心去思考。此外,充分运用现代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散文、唐诗宋词欣赏等, 让学生轮流能用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所看和听到的地方、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通过看、说、想,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丰富知识,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和应用语文的兴趣。

篇9

预习教师将要讲授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习惯。因为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习更积极主动,保证学习的高效率。因为预习是课堂的前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既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又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应该练习熟读课文,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应该让学生对于预习文章进行熟读练习,保证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所掌握。同时,预习时应该把每个自然段详细标注一下,对文章的整体分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大大减少课堂标段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是预习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学生应该把生字标注出来,并且预习生字。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消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教参的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参考书是一个小老师,是学习的一把拐杖。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习惯,使其能够从参考书中获取更多信息。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选择教参书,因为当前市面上有许多教参书,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把关,帮助学生选择与教材紧密相连,对学生有更大帮助的参考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教参书的方法,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参书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预习时应该在自学和记住参考书的基础上展开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但是在课上教师讲课和练习习题的时候学生尽量不要使用参考书,避免分散学习精力。在养成了良好的使用教参的习惯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丰富,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语文学习的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生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留心观察中找到语文学习的素材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从形状、声音和味道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到的事物,例如观察杏之后,比较与桃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实践的习惯

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既需要学生动脑,又需要学生动手。只有多听、多读和多写,进行相关练习,才能够使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养成实践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相关的动手实践,例如,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锻炼写作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小说,把自己的世界写成小说,不求水平多高,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练习实践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只有经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够真正提高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找寻一些课外的素材让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找寻快乐。经过长时间积累,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就会更丰富,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六、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1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它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它不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的方式。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它的学习内容是灵活的,即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自由选择学习课题。它的学习方法也是灵活的,即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去观察,去调查,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机会,引领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活动的各个过程,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挖掘资源,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是综合性学习的良好开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活动内容哪里来?学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向全体学生提出的,而不是指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尤其是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该考虑在适当时机给予他们恰当的学习任务。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该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而不是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敏感之处。这就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面对这些,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师应该有善待之心和体察入微的细心,关爱、保护这些在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许因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力求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四、要关注活动的评价方式

构建一种好的评价机制,是综合性学习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有如下说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二、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单纯追求智育目标,而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不仅着眼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方面的语文本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又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强调过程和体验,强调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都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突出了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成果的呈现,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篇1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弊端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教学往往形成了这么一个过程:写―交―批―退。这样即使写得再多,也很难有所长进。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做文章。对作文的批改,要从教师批改逐步过渡到指导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动脑筋的是教师,学生没有经过一番遣词造句的思索,收获往往不大。而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部分,只会写不会改,最多说作文才学会了一半,既会写又会改,作文的本领才全面。

一、教给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修改的能力,需要掌握修改的方法,还要经过反复练习。

1.从作家的初稿中学习修改

鲁迅在谈写作时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应该这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他主张把一些作品的初稿印出来,使人们把它同修改后的定稿对照起来读,从中明白“应该怎样写”,因为有比较才能鉴别。这就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还应该告诉学生不应该怎样写。我们可以搜集一些作品的初稿,指导学生把初稿和定稿对照起来学习,体会作者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这样改。这是学习修改的重要途径。

2.教师给学生做好修改作文的示范

教师的批改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批改常常事倍功半,这是因为教师辛辛苦苦改了,学生并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所以教师的批改起不到示范的作用。如果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得很精当,又能引导学生钻研教师的修改,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3.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只能给些指导和引导,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互改前,教师要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提出修改的主要任务。然后把学生按作文的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为一组,要求每个人都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对有争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点拨解决,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立意到分段,从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与同学一起讨论,充分发表见解,然后取长补短,发现问题,进行修改。这种方法可集思广益,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一性质及学生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确实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为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步,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一般不做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

第二步,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再进行面评面改。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学生,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写作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学生,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一步。

第三步,在面批面改之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的“删、补、调、换”修改。

第四步,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鼓励他们再做适当的修改。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养成习惯。”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作文修改教学。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的同时,更要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只要教师在“导”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导善引,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