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5 08:4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在线医疗市场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

篇1

当前国内医疗及互联网领域专家对远程医疗的关注点包括:医生私人提供远程问诊的合法性,从事远程医疗的运营平台如何管理个人的健康信息数据,如何建立统一的远程信息系统的标准协议等等,几乎都有所涉及,而这一切起源于“2014年远程医疗元年”的时间线亮相。

匆匆而过的远程医疗“元年”

在描述“远程医疗”的时候,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已经包括了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等范畴,这一概念在医疗业内也是非常认可的。

2014年当之无愧是“中国远程医疗元年”。1月,瑞士知名远程心脏监控服务提供商lifewatch宣布与中国电信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将开卖lifewatch生产的全球首款医疗诊断手机,3月,华为在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向运营商客户展示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表达了其致力于解决百姓看病难、看名医更难问题的决心。可以说,远程医疗的巨大潜力,已搅动了通信行业、医疗行业整合的市场。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而在大中城市中又有8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各大知名医院。”对此,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建议,加速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惠民工程,让优质医疗资源能惠及更多地区的患者。

一些传统医院中的远程医疗科室在过去填补了空缺,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真正在中国走出了医院内的空间。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通过7―8年的发展,和国家卫计委合作在安徽、重庆、山西等5个省市建设示范试点,与当地基层医疗机构达成远程医疗合作。

但是这样的合作模式仍需要时间来推动,“目前从投入及发展趋势上来看,传统的诊疗方式仍占90%以上,在服务方面远程医疗可能稍微多一些优势,但是也只能占到当前诊疗服务的10%左右”。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王磊介绍,目前有数字统计,约有85%的医疗投资被用来投入到大型诊疗设备的更新中,医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来发展远程医疗。

2014年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加快了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速度。百度的咕咚手环是一款基于百度云开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主打“运动状态提醒”、“睡眠监测”、 “智能无声唤醒”等功能。瞄准可穿戴设备的还有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据国内研究机构艾瑞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穿戴设备将央速增至7350万台,市场规模达169.4亿元

同样在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几起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融资事件也都发生在移动医疗领域。春雨医生、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专注移动医疗市场的网站通过引进传统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并通过和线下就诊合作打造了互联网医疗的产业模式。这种崭新的诊疗模式因为服务可靠、价格便宜在网络上吸引了数百万的拥趸,成为中国医疗行业新的生力军。

远程医疗是把双刃剑

远程医疗的优势很多,简单来说它不但能产生经济效益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性,还能给保险公司和远程医疗提供商带来收益,同时能提高医生们工作效率,减少病人上门求医次数及成本。

国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远程医疗能将医生会诊次数减少93%,这样就能为消费者每次会诊节省103美元,紧急救助会诊节省1067美元。根据研究报告50%的医生可以提供远程服务,70%的病人电子病历也可以通过远程获取。在不断腾飞的远程医疗中.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病人。随着技术的发展,病人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在推广远程医疗方面也不遗余力,从政府、市场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拉动。今年1月19日由总I里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对于中国远程医疗市场的诱人前景,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表示会抓住机遇,推动远程医疗逐渐在全国普及 但实际上在医疗界人士看来,国内远程医疗发展并不如外界认为的那么乐观。目前国内医疗机构改革尚未完成、医疗设备技术标准不统一及传统的就医习惯等因素,导致了远程医疗在发展之初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对于安全性的问题,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全科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杰对记者表示,院院之间的诊疗一般是采用VPN专网通道,两边各自对接自己的数据源,所以安全性问题不大。远程医疗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指的是院外服务,患者端数据通过传感设备采集上来,服务端连接外部的广域网,这就存在一部分安全问题。此外,大范围的远程医疗包括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患者的一些信息是可以被平台运营商获得的,平台运营商本身的安全问题会变得更敏感,未来国家要在法律层面上对远程服务做一些准入和认证限制。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也列出了一些重点,比如远程医疗中涉及到的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会诊信息、影像数据等,其安全性都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没有统一的规范 “只有当每个医院对标准的对外接口达成共识的时候.远程医疗产业才能踏上一个更高台阶,目前一些医院也苦干没有标准的接口来上传数据而束手无策。”郑杰表示,真正做到标准统一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如何解决安全隐患?

随着在线诊疗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可观的收入。据专家反映目前患者和一些医护人员对互联网医疗好评如潮;它不仅提高了诊断的方便性,也减少了大医院的压力但是也有一部分网络用户对于那些由医生私自提供的远程服务安全性及后续的保障仍有些担心。针对此2014年国家卫计委曾经专门出台了一项通知,禁止医生私自提供远程服务,违者将会面临吊销医师执照的惩罚。

篇2

交通不畅致动力煤调价放缓焦煤市场延续稳定

陕西、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区1月4日普降大雪,导致部分高速公路暂时封闭通行。中国证券网记者从中宇资讯获悉,当日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报盘稳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煤企多在等待道路通畅后再作进一步的价格调整计划,后期调整预计仍将以上调为主,幅度多在10-20元/吨。目前煤企整体开工正常,除部分矿井暂时停产1-2天外,对市场供应的影响面有限。需求方面,去年1-11月份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且在居民用电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社会用电量还有继续上行空间,对动力煤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力度。今年1月上旬动力煤行情仍是以小幅上探为主。

龙虎榜追踪机构抢筹这6股

1月4日龙虎榜中机构席位资金净卖出1.01亿元,其中,净买入的个股6只;净卖出的个股5只。净买入较多个股分别是中海油服、道氏技术、杭氧股份等,净买入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20.42%、11.05%、8.78%。此外,机构净卖出居前个股分别为泰禾集团、万年青、红旗连锁等,净卖出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20.06%、3.64%、1.20%。

营业部最青睐个股曝光3股净买入超5000万

1月4日龙虎榜中营业部资金净买入1.69亿元,其中,净买入的个股20只,净卖出的个股15只。净买入较多个股分别是杰瑞股份、美芝股份、泰禾集团等,净买入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20.36%、10.14%、4.54%。此外,营业部净卖出居前个股分别为华统股份、深南电路、道氏技术等,净卖出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29.47%、3.62%、10.70%。

·增持减持·

通策医疗:部分高管及员工拟增持3000万元-8000万元股票

安德利:实控人已累计增持1.23%股份

通达动力:控股股东天津鑫达增持至30% 拟继续增持2%股份

联创光电:实控人增持122万股 直接持股比例升至5.06%

金洲管道:大股东累计增持1%公司股份

中威电子:实控人累计增持1.626%公司股份 增持计划完成

美年健康: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过去一年累计增持1.3643%股份

振华股份:原高管拟继续减持不超138万股

沪深两市停复牌一览   

深市停牌:步森股份(002569)、恒逸石化(000703)、三垒股份(002621)

篇3

[中图分类号] F12 [文献标识码] B

一、绪论

近几年来IT行业发展迅速,人们日益体会到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方便和益处,随着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推广和使用,IT行业逐渐地发展成熟,IT技术逐渐地渗透到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各个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各个行业的App也随之应运而生,医疗App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今医疗App的大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在国外医疗健康类的App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据皮尤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调查显示部分智能手机用户都安装了一款有关健康类的App应用,并且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将医疗健康类的App纳入了管制范围,而对于国内刚兴起的医疗健康类App的管制,中国政府有望跟进[1]。

国内医疗Ap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好的App应用软件如丁香园、快速问医生、好大夫在线等,这些较为知名的健康类App凭借着对国内市场的准确定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同的健康类App主要的运营方向也不尽相同,市场上的医疗健康类App提供的功能以医疗查询、疾病查询、就医信息、症状自查居多,这些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以及自身的保健。但随着App的广泛使用,医疗健康类App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本文正是对此类App如何去更好的应用以及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对医疗健康类APP应用的研究和分析让更多人了解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医疗APP市场分析人员提供可靠的分析方向,进而满足医疗卫生中多元化的需求。

二、医疗健康类App在国内出现的问题

1.医疗App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2]

虽然现在患者能够通过移动App接受一些治疗方案,但是这些治疗方案是否真的能使患者康复,这还是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各种健康咨询与简单问诊类的App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通过网络的回复、图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一方面从手机输入症状,患者所描述的信息可能并不完整而且他们所描述的信息有可能并不准确。另一方面通过手机问诊时医患之间并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而这两方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医疗APP的审核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

2.医疗App行业应用发展环境并不规范

目前国内医疗App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将医疗健康类的App纳入国家的监管范围,并且国内的医疗行业并没有完全的开放,大多数的医院并不愿意共享患者和医生的私人信息,以致各地的App厂商与卫生机构的合作仅仅局限于地方区域。

3.医疗健康类App应用具有局限性

目前手机App应用功能普遍都有“手机问诊”类功能,通过手机问诊但能否做到确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手机用户的所描述的一些症状可能只是“标准化”的症状,而在医学上一些细微的差异都可能是不同症状引起的[3]。除此之外医疗健康类App使用的对象范围具有局限性。目前医疗健康类的App使用人群一般为青年人,老年人使用甚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患病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使用“手机问诊”功能造成误诊的几率远大于青年人,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使用在中国起步较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太熟悉。

4.医疗App应用中的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无法保证

医疗健康类的App并没有纳入政府的监管,当使用医疗健康类App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损害时并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有效的维权。对于医疗健康研究模糊的领域,一些健康类的App谎称一些食物或保健品能够预防某些疾病,更有甚的是现在医疗App很多疑难解答来自于一些普通网站的搜索,其解答的内容良莠不齐,可信度很低。

三、App应用分析

1.医疗健康类App并不能替代常规的就诊

医疗App中的就诊咨询服务只能帮助患者了解大概的病情,对于疾病的确诊与治疗还需要去医院就医,因为对于现今App的功能还无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测验,只能通过患者的描述提供诊疗方案,但患者的描述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急诊病患者更要慎重的使用App中的“手机问诊”服务。

2.移动数据库的建立可使App更加“智能化”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医疗App误诊的事件,使医疗健康类App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促使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描述不清,患者的病症是由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引起的,但从App本身来说,它对患者的“诊治”太过“标准化”,对于一些个体化的差异的诊治不够“智能”。而如何才能使App的诊治更加“智能”呢?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移动病情数据库,通过以往手机App用户的问诊,积累一些常见疾病的数据资料,当再次有这样的患者询问时便可以从以往积累的“经验”中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3.医生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更好的促进App的发展[4]

如今App的市场鱼龙混杂,支撑App的医生团队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建立一个医生信用评价体系才能使医疗App体制更加的完善,就像“淘宝”中买家买到商品后对卖家商品的评价一样,通过“好评”建立卖家的信用级数,通过这样的体系从而使医疗健康类App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首先,医疗APP终究是为人们的医疗健康服务的工具,它终究不能代替医院医疗中的全部工作,只有协调好医务人员、患者、移动健康类APP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医疗健康类APP在医疗中的作用。其次,技术的发展始终要以人为本,而脱离人们的需求去谈技术的开发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现实的。医疗健康类APP也是如此,它的开发离不开人们的需求,人们的需求是开发的原因和动力。医疗App使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我们通过医疗健康类App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未来的App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医生信用体系使患者使用移动App终端便可得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服务,并且未来的App趋向于“智能化”它不仅可以作为医生传输信息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检索移动数据库进行“智能”的分析与判断,给患者一个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五大趋势预测[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12):49-51

篇4

随着各类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利用,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13亿人口的医疗市场需求,中国的数字化医疗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我们预计,到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按照应用数字化医疗的支出计算)将达到近7000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约2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有极大提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医疗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行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其中包括对患者的诊疗和管理方式、医生的工作方式和医院的运营模式、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供应和使用方式,以及保险机构的产品结构和服务方式等。

对于价值链各环节的利益相关方而言,他们所面对的变化和机遇也有所不同。

一些机构和企业将有机会通过实现现有流程的“数字化”来提升效率。而另一些将更多地面临出局的风险。但对于其他一些机构和企业而言,技术进步将有助于他们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医疗业务。

探索新业务模式

然而,不论属于哪一类,所有涉足医疗行业的机构和企业都必须开拓新思路,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新近涉足医疗行业的数字化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医院、医生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从而利用其移动支付、社交媒体以及搜索引擎等工具在电商和服务模式方面获得先发制人的优势。

・制药企业和医疗科技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提高销售和营销工作的效率,提供疾病管理解决方案,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来支持产品组合决策以及提升研发效率。企业还需要与电商企业开展合作,以满足消费者对上网购买医疗相关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消费者主要在网上购买非处方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以及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而未来,消费者还有望在网上购买处方药。

・医药分销商和零售商必须快速采取行动,以避免作为中间商被电商所取代。此类企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打造自身的电商能力,要么与新兴的电商企业携手合作。

・保险机构将有机会开发包括数字化服务在内的新业务,比如远程医疗咨询等等,从而在短时间内吸引新客户。此类企业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来降低成本,并在长时期内改善患者预后。

面对中国医疗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上述四大类企业都有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大趋势推动数字化医疗改革

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业已起步,目前共有三大趋势推动着中国数字化医疗改革的大潮。趋势之一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比如移动设备、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等等。

举例来说,2014年中国有近四成人口拥有智能手机,他们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平均达到3个小时。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再辅之以无处不在的高速互联网连接以及大数据资源,企业将有能力为中国庞大的人口提供从远程患者监测到智能手机购药等各类数字化解决方案。

趋势之二是中国政府不懈致力于解决医疗体系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以及满足那些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在这些方面,数字化医疗可助一臂之力。例如,远程医疗咨询和网上预约挂号有助于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使用、而基层小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在中国,许多患者仍会为续方等基础需求涌向大医院)。此外,从长远来看,帮助医患之间持续开展有效沟通的创新解决方案也将极大地提升患者服务和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趋势之三是监管环境日趋利好。2012年中国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投资6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电子病历(EMR)和改进医院信息系统。

此后,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数字化医疗的发展。举例来说,中国政府降低了电商相关业务的门槛,让网上药店的登记注册变得更容易。预计到2016年,部分处方药也有望实现网上销售。此外,政府已允许部分省份的医疗机构进行远程诊疗和处方开药的试点工作。

在上述三大趋势的推动下,数字化医疗蓬勃发展。不论是在医疗服务领域还是在电商领域,各类新兴业务模式层出不穷。

新入数字化企业成为生力军

新近涉足医疗行业的数字化企业(包括知名大企业和新创企业)是推动业务模式创新的生力军,他们在医疗市场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塑造数字化医疗市场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百度为例。作为一家搜索引擎企业,百度积极利用其核心业务为消费者提供医疗健康资讯,并为消费者提供网上预约挂号和远程医疗咨询等服务接入。此外,百度还通过Dulife品牌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百度通过与北京市政府开展合作,利用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跟踪并分析北京市民的健康信息,旨在为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阿里巴巴集团将网上药店纳入其电商平台。同时,该集团正在开发和优化一款应用软件,帮助患者使用支付宝在线上按处方购药。此外,该集团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平台,以帮助医疗机构的医生在该平台上进行远程诊疗。阿里巴巴还在加速推进阿里“未来医院”计划,旨在帮助医院实现患者服务流程的数字化发展。

作为一家大型社交媒体公司,腾讯也在不断拓宽其社交和支付平台微信的业务覆盖面,将版图延伸到医疗领域。腾讯于2014年推出了“智慧医疗”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在网上和手机上的医疗服务流程,包括预约挂号和付费等服务。此外,腾讯还积极投资相关企业(比如中国最大的面向医疗专业人士的在线网络“丁香园”),在价值链各环节为患者和医生打造全方位的服务。

与此同时,春雨和杏仁医生等拥有风投背景的新兴企业也在开发诸如远程医患沟通等新的服务产品。

随着新进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投资额的不断加大,数字化医疗的发展势头已不容小觑。我们预计,中国的数字化医疗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7000亿元人民币(按照应用数字化医疗的支出计算)。其中,数字化医疗服务所占份额最大,达到约6000亿元人民币,而电商将达到约1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将原本用于线下服务的支出转移至数字化渠道。但市场的增长同样也归功于全新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

这一增长将涵盖众多数字化医疗服务领域,其中在市场规模方面绝对增幅最大的是疾病管理和医患沟通服务,这两个板块将初具规模。

数字化颠覆力量将影响价值链各环节

当然,阻碍数字化医疗在中国发展的因素也不在少数。

首先,远程诊疗、网上处方药销售以及患者报销在监管政策方面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上述服务的推广速度。

此外,不同医院所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差异颇大,这将为医院数据库的全面联网带来极大挑战。而且中国目前在大规模医疗数据管理方面总体而言还缺乏足够经验,因此会不可避免地走一些弯路,需要经历一个快速提升的学习过程。

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但中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并将带来立竿见影的巨大变化。除了数字化工具能够帮助提升效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还能极大地提升实际医疗效果的透明度。而这样的透明度将为中国未来发展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国民健康水平。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疗过程中涉及的各相关方,整个医疗生态系统都将受到极大冲击。

借助新的数字化工具,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改善生活方式,并对慢性病进行更好的管理。医院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医疗设施的使用率,

缩短候诊时间,并减轻门诊的拥挤程度。

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推广,不同的医疗机构可以实时共享患者病历,从而有效提升诊疗效率。医生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专业资讯、培训资源及专家意见,同时还能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等服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数字化医疗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也同样需要调整适应。例如,新进入的数字化企业不仅有机会推动现有医疗流程(包括挂号预约、按处方购药等)的全线数字化,还有机会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打造各类全新业务。制药企业和医疗科技企业将有机会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提高多项领域的效率和有效性包括销售和营销,以及产品组合策略。

而医药分销商和零售商若不能及时利用更具成本效益且更加便利的电商渠道,就极有可能面临作为中间商出局的风险。保险机构的机会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现有业务,以及开创有价值的新服务。

价值链各环节企业都需制订新战略

价值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充分把握这一变革带来的机遇,并积极直面随之而来的挑战。

所有相关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未来市场定位,制订全面的数字化战略,积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把握先发优势,迅速开展创新试点。同时对于医疗行业的新进入者或是尚未进入这一领域的非医疗相关企业而言,数字化医疗的出现也为他们开辟了丰富的发展机遇。

仍有很多企业密切关注但尚未进入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其中不乏有投资机构、新创企业以及核心业务非医疗相关的企业。现在进入是否已经太迟?答案当然是不。考虑到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的潜在规模巨大以及市场才刚刚起步,尚未进入这一领域的众多企业依然能够从中挖掘巨大的机会。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企业可以与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商合作打造独树一帜的社区数字化医疗服务。针对此类服务需求较大的老年人群体,这类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他尚待开发的机会还包括:制药企业与医疗科技企业、医院和保险机构联合起来,专门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成立“卓越中心”。例如,可以建立一些针对癌症患者的设施,他们在接受前沿疗法的同时可以住在这里,并享有数字化医疗服务。另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某些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还会发现其他一些机会,比如肺癌和胃肠道癌这两种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比其他很多国家都要高。这些分析对于正在寻找研发目标的制药企业而言极具价值。

对于希望准确把握机会的企业,可以将目光投向在数字化医疗领域走得更远的其他市场,借鉴它们的创新和方向。例如,美国在数字化医疗领域的投资远远超过中国。研究美国等市场的数字化医疗创新实践,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识别那些具有不错前景、可能适合中国市场的做法。这些洞察有望帮助后来者迈入发展快车道。

新进入的数字化企业

对于大型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机会在于提供涵盖整个医疗价值链的高价值服务。为了充分把握这一机遇,此类企业需要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比如帮助患者寻找好医生、预约挂号到远程病患管理等。

这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吸引和创建庞大用户基础并最大限度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最佳方式。打造此类解决方案的关键步骤在于要确保能够获取稀缺资源,比如与医院和医生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此类企业还需要设计有效的业务模式,以攫取目前由业内传统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或是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数字化医疗机遇主要集中于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是提升销售与营销效率。

很多制药企业已经推出了相关试点。传统销售模式侧重于与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在采用数字化技术之后,企业能够突破传统做法的限制,以更低的成本在同一时间与更多的医生互动交流,从而大大提升了销售与营销效率。

第二是电商领域。

近年来,非处方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以及家用医疗器械网上销售的势头十分迅猛。而随着未来政策放开,将允许消费者在网上凭处方购药。

制药企业需要顺应这一趋势,这意味着制药企业需积极与医药电商企业结成合作关系,无论是新进入的数字化企业,还是部分已建立电商能力的传统分销商和零售商。网上药店是一种成本较低的销售渠道,不仅能够缩短制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因剔除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而促使制药企业的利润率提升。制药企业需要慧眼识珠,识别那些能够成功的电商平台并与其结成合作伙伴。而在确定合作对象时,自身产品组合的特征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三是蓬勃发展的患者管理服务。制药企业可以与提供移动诊断、医患沟通与长期疾病管理的企业合作开发全新的服务。这些服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例如通过这些服务使得更多的患者遵循其处方药给药方案。

第四是以大数据为立足点,不断挖掘新的洞察。尽管这一机会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但意义非常重大。例如,患者治疗及效果的相关数据有助于确定该处方药的价值。在制订定价、产品组合优化如收购和剥离等方面的决策时,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此外,大数据还是提升研发生产效率的有力工具。例如,通过分析疗效数据,就可能发现某种化合物的新用途,或者帮助识别对于某种疗法最有可能产生反应的部分患者。

上述四个方面同样也适用于医疗科技企业。更进一步的是,医疗科技企业可以采用新的方式,为使用其设备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超声设备的内嵌软件可以在机器的使用和检测结果的解读方面提供更详细的指引。

分销商和零售商。上述数字化机会领域为制药企业和医疗科技企业带来重大利好,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处境却有些不妙,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医疗(尤其是电商)很有可能抢占其现有的市场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医疗领域的变化趋势为零售商和分销商带来了一些机会。例如,随着越来越多的处方配药转向零售药房,而非医院药房(后者是目前的常规做法),分销商和零售商将需要开展新的相关业务模式,从中分得一杯羹。但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被电商竞争对手取代的巨大风险。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分销商和零售商需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他们必须无缝整合其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业务,以积极提升客户体验,其针对的客户包括患者以及部分中小型零售药房。

考虑到上述要求,要想制订正确的战略,很大程度上要从分销商或零售商的起步条件出发。大型的全国性企业能够利用遍布全国的网络和物流设施来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同时,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与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商达成合作,从而确保能够获取需要配药的患者。而区域性分销商和实力较强的零售商则需要借助合并、收购或合作的方式,扩大业务覆盖面。否则,他们不仅将面临线上客流量低迷的风险,而且可能还会面临与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相比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风险。

最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建立电商平台的小型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专注于某些专业细分领域如特药,要么黯然退出市场或被并购。

能够实现电商转型的分销商和零售商还会迎来新的业务机会。比如,他们可以根据疾病治疗数据,向制药企业提供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此类服务有助于其维持整体利润,并巩固市场竞争地位。

一些领先的分销商和零售商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上海医药集团作为一家领先的制药分销与零售企业,率先涉足电商领域,近期正在与京东合作建设大健康云商平台,致力于透过该平台向消费者和其他零售药店销售药品。

上海医药集团立足于与医院之间的长期合作优势,以确保其电商业务能够获取相当规模的患者处方流量。而与互联网巨头京东的合作,能够带来巨大的在线客流量,并实现直接为患者送药上门。京东具备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与上海医药集团分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形成了有益互补。

上海医药集团还在研究如何利用其平台产生的海量相关信息,为制药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洞察的服务。

对于保险企业,数字化医疗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即有望从医疗费用的承担者一跃为医疗福利的高效管理者。保险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在线诊疗服务,这有助于短期内扩大客户群。

长期来看,保险机构能够对治疗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识别针对某些病症最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从而为其客户(尤其是大型企业雇主)制订极具吸引力的患者管理计划。

总结:数字化医疗时代制胜之道

中国医疗市场的未来发展轨道已经显而易见。数字化医疗正在迅速升温,因此价值链各环节的企业亟须实现业务转型。了解自身会受到哪些影响以及制订有针对性的战略对这些企业今后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某些企业而言,顺应数字化医疗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现有流程要实现数字化,以提升效率。

以制药企业和医疗科技企业为例,由于他们要将数字化工具用于营销与销售以及产品组合优化等领域,因此数字化转型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的重头戏。

篇5

该文主要致力于解决通话中的语音识别技术,长期可推广至QQ语音聊天等即时聊天软件中,相较于目前大多数语音识别软件需要手动打开更为主动,让用户感觉不到软件的存在,将该技术深度整合到系统或QQ服务中在通话结束后针对通话中涉及的电话号码、地点、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信息的推送,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对听力有障碍的人士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语音识别基本原理

语音识别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模式识别系统,包括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参考模式库等三个基本单元,未知语音经过话筒变换成电信号后加在识别系统的输入端,首先经过预处理,再根据人的语音特点建立语音模型,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并抽取所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语音识别所需的模板,然后根据此模板的定义,通过查表就可以给出计算机的识别结果。 [1]

二、通话中语音识别技术

2.1技术原理:

1、基本架构:Smartalk通话系统基于“云之讯”开放平台提供的语音视频通话服务和“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提供的语音识别服务,并加以对手机GPS位置、通讯录、社交软件信息的分析,在“云”的辅助下对之进行处理和交换。Smartalk架构分为4个部分:客户端、语音视频服务、语音识别服务、云数据处理分析。利用“云之讯”开放平台提供的语音视频通话服务和“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提供的语音识别服务可将用户在通话中涉及的地点、人名、电话号码等关键词提取出来并加以分析对行程和下一步操作提供帮助。

2、基本平台:本系统基于APIcloud开发,兼容云端和第三方SDK,可跨平台(Android、IOS、Windows等)使用,采用标准的c++语言实现。

2.2功能实现:

1、基于“云之讯”开放平台的通话系统:云之讯融合通讯开放平台为企业及个人开发者提供各种通讯服务,包括在线语音服务、短信服务、视频服务、会议服务等,开发者通过嵌入云通讯API在应用中轻松实现各种通讯功能。

2、基于“科大讯飞”开放平台的语音识别系统:。讯飞开放平台使用户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使用任何设备方便的介入讯飞开放平台提供的“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服务。目前开放平台向开发者提供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唤醒、语义理解、移动应用分析等多项服务。

3、语音识别与云端大数据结合分析:。利用基于“云之讯”通话系统和“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系统实现了实时的语音识别,加以云端大数据的结合,和实时的分析用户当前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的跟用户产生交流反馈,并根据用户长期的使用时间分析智能提前推送相关信息。

2.3未来展望: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并随着通信传输速度的逐渐提高,可在实时的条件下分析与推送更多丰富的内容,加以与即时聊天软件的结合,将该技术深度整合到系统或QQ服务中在通话结束后针对通话中涉及的电话号码、地点、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信息的推送,并对听力有障碍的人士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

三、语音识别技术应用

3.1 语音指令控制在汽车上的应用:

语音控制人员只需要用嘴说出命令控制字,就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在汽车上,可用于汽车导航、控制车载设备。如车灯、音响、天窗、座椅、雨刮器等。

3.2语音识别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医疗语音识别技术,已有厂商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语音识别系统,可直接内嵌到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让医生通过语音输入病人信息,填写医疗记录,下达医嘱信息。

四、相关市场调研

1、国内外市场分析:2015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61.2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34.2%。其中,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40.3亿元,较2014年增长增长41.0%,远高于全球语音产业增长速度预计到2016年,中国语音产业规模预计达到59亿元。[2]

2、相关应用发展: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的MindMeld。在通话中,如果参与者点击应用的一个按钮,那么MindMeld将利用Nuance的语音识别技术,分析此前15至30秒对话。随后,MindMeld将确定对话中的关键词,以及其他多个信息来源,查找具有相关性的信息,并在屏幕上向用户提供图片和链接地址。[3]

参 考 文 献

篇6

未来谁能够分享医疗美容产业的蛋糕?

“颜值经济”热浪来袭

“今年发了奖金,我要去做个杨幂的鼻子。”

“天哪,很贵吧,我想做一个Angelababy的双眼皮。”

以上对话是不是有点耳熟?这可不是台湾偶像剧,而是一次一线城市年轻白领的日常对话。

不知什么时候,微整形成了爱颜值人士奖励自己的方式之一。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整形人数已超过1000万。有专家表示,就人均水平而言,与韩国、美国或巴西相比,中国具备至少10倍的增长潜力。

不得不说,医美行业的崛起是时展的必然。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精神及外在面貌,而大众对于整形的态度也逐渐宽容起来,从最初的藏着掖着,变成了大方承认并相互交流。随着医疗手段的逐步成熟,做一个微整形,对于很多年轻姑娘来说,就如同买一个包一样,不再需要反复纠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医疗美容行业报告显示,医美是继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其潜力巨大,热浪来袭。

传统医美营销痛点多

然而,相应市场却未能跟上需求的快速发展。资料显示,目前从事整形手术的2万多名医生中,只有1万左右有完全合格的从业资质。新闻上时不时报道出的各类医美事故,曝光的各种无证经营、监管疏漏,成为我国医美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再回到市场。据悉,截至2015年,按照当年收入统计,尚无占有市场份额5%以上的单一医美集团,而全国共有超过24000家医疗美容机构及诊所,其中80%为民营。由于民营资本进入医美领域的注册门槛不高,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机构充斥着整个行业。

另外,2006年8月国家颁布了“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等五类商品不得在电视购物节目上播放”的法规条令后,整形机构的营销手段大都是靠线下广告、百度推广等。合理的营销费用应控制在营收的20%左右,但医美行业的营销费用一度占到50%。从丽都整形美容医院的年报就可窥见一斑,其2013年、2014年、2015年1-5月的毛利率分别为61.22%、63.59%、63.87%;但2013年、2014年的利润率分别只有4.47%和9.02%。每年的营销费用高达6000万~7000万元,其中近半数都花在了百度推广上。

这些都导致了医美行业获客成本高、获客难度大。因为此类营销并没有解决消费者的疑虑:“这家机构到底安不安全?去过的人感觉如何?价格这么高是不是被宰了?”

于是,不少熟悉互联网的创业者看到了机会――利用互联网平台解决市场痛点、消除消费者疑虑。从2013年起,各种医美O2O平台陆续上线。

医美O2O应势而生

相比美甲、美容业的各种大战,医美O2O平台低调无比,但这并不妨碍其快速增长。

2013年,新氧上线,成为第一个医美领域的电商平台。上线后,新氧平台交易量发展很快。第一个月才200多个订单,2015年年末订单量就已比年初增长了10倍,单月订单量超过6万。

与新氧同期上线的还有更美。据悉,目前更美平台上已经汇集了10000名医美专业人士,超过6000家医美机构,1500万名用户,用户覆盖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

应势而生的还有悦美、美黛拉、美丽神器等30多家平台。

与这些平台相伴而生的还有投资界对其第一时间的关注。新氧在其上线后的第五个月即获得来自经纬中国的A轮数百万美元投资,2014年12月完成来自挚信资本和经纬中国的B轮2000万美元融资;更美在上线之时就获得来自经纬中国的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2014年3月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美丽神器也于2014年7月完成阿里巴巴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今年3月,医美O2O公司更是频繁宣布获得融资。3月13日,新氧正式宣布完成由优壹品、腾讯双百计划投资的C轮融资,并称估值对标春雨医生;3月21日,美黛拉对外宣布,已于2015年10月完成1200万美元B轮融资;4月21日,悦美CEO向小琴对外公布,悦美网于2015年12月完成1.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这一方面表明资本市场对医美行业的看好,另一方面也预示医美行业将有一波大动作。

模式能否盈利?

目前,上线的医美O2O平台基本上都以“社区+问答+电商”模式为主,在消费者和医院之间构建一个类似于闺蜜交流整形心得的平台,晒出自己的整形成果,同时平台上吸纳一些整形医师,讲解相关的知识,引导用户购买整形产品,通过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来促成医美产品的在线交易。但在具体运作方式中,这些平台又有所差别。

如新氧、更美以及真优美、美黛拉等打造的是平台,一端连接医美机构,一端连接用户。消费者进入新氧、更美客户端,可以看到网友日记分享、咨询医师和医院以及在线上实现项目预订,然后线下医院认证,完成支付环节。而美黛拉、真优美则无支付环节,真优美可以实现免费预订。他们的收入构成主要还是“广告+平台交易服务费”。

新氧社区比较活跃,根据新氧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新氧已经积累了60万篇用户日记、1000万私信咨询量、5000家整形医院和万名整形医生资料。

对于更美来说,定位更像是大众点评。其联合创始人王思Z曾表示,“更美建立一个全面的真实的数据库,帮助用户做好的消费决策。而医师也可以通过更美平台建立个人品牌,获得客流。”

另外,新氧与更美都是通过售卖返现来刺激用户分享经验,以每篇补贴300元以上的重奖来刺激发帖。

而较晚上线的美黛拉则另辟蹊径,一口气独家签下300多位网红达人,依靠她们的带动,来拉动社区活跃度――这种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红利的运营方式据称十分有效,美黛拉5月份宣布其社区发帖量已跃居第一。

悦美网则拥有自己的咨询师团队,类似于中介。消费者如果想和医院建立联系需要留下个人信息,由悦美推荐医院机构。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以上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连接型平台企业模式更轻,缩短产业链,为产业实现了增值。但如何保障网友日记分享的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是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悦美网的中介模式可以赚取佣金,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现金流,却违背了互联网“去中介化”的理念,而且由于离医美机构更近,很难保持第三方独立性。

线下诊所开辟新途径

对于大多数医美O2O平台来说,当线上的平台交易逐渐成熟的时候,公司的收入来源也就基本固定,开辟新的盈利途径自然成为这些公司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因而与国内较早进行线下诊所布局的春雨医生等平台一样,医美O2O玩家也纷纷进军线下,希望通过布局线下诊所来获得自身的主要盈利。

例如,新氧在拿到C轮融资后,迅速开始了线下云诊所的布局,通过帮医生解决牌照、场地、流量、管理等问题,让医生专注于治疗,打造医生个人品牌,以此来寻找新的赢利点。在此之前,新氧更加注重微整形业务,但是线上的微整形盈利并不可观。

另外,已经获得药品与器械交易物流牌照的更美也有类似的做法。更美与独立医生、诊所签约,提供场所、设备,然后导入客户到自营诊所。据悉,目前已在全国签了7家诊所、50位医生,三方按比例分成。

刚刚宣布B轮融资的悦美与新氧、更美的想法似乎不谋而合。据悦美CEO向小琴介绍,悦美的第一家自建线下医疗门诊部以及微整中心已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线下中心具备医疗执业资质,医生主要来自于三甲医院。当然,这也是B轮融资的主要用途。

据悦美的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悦美已经收录整形机构4900个,约占全国正规整形机构的40%;已认证合作的整形医生2300多名,约占全国正规医生资源的23%。

向小琴表示,在2015年下半年,悦美在尝试建设医生品牌时,从社区中选择了70多位口碑医生,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服务,帮助医生塑造个人品牌。

以上不难看出,医美O2O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的做法相差无几,医疗美容领域未来的线下争夺将会十分激烈。

具体哪种模式会走到最后,业内人士均表示都还在探索中,很难判断。未来1-2年行业仍将处于市场培育期。“对于医美O2O来说,好的商业模式要符合三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提高行业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一位清科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做到这三点的公司往往能吸引最多的资源。

篇7

作为开展全国连锁消费优惠业务的中介公司,原来的新疆利百得公司的客户群局限在中高层客户,服务范围也仅仅限于住宿打折,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其本身有扩展业务范围的需求,中国银行的品牌优势、市场地位、客户群队伍对利百得公司有着巨大吸引力。同样,中行新疆分行面对同业激烈竞争也迫切需要完善银行卡功能,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银行长城电子借记卡与与利百得公司全国连锁服务网络的结合,就诞生出了兼容银行卡金融结算、支付理财同时又兼容消费优惠、全国连锁服务的“长城利百得联名电子借记卡。 二、 市场分析 确定目标客户群

原先的利百得公司提供的服务定位较高,市场面较狭窄,而我们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工薪一族在衣食住行方面,既希望得到优惠服务,又不愿意过多的麻烦别人,即使是一定的付费服务,大家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我们身边的家政服务、搬迁服务等等,这就启发我们应该扩充我们的优惠打折范围,我们将原先的仅仅局限于住宿打折的利百得服务网络,扩展到了餐饮、娱乐、购物、家政、装修、租赁医疗等共计二十二项的综合服务,联名卡的价格也定位在98元的低价位,将客户群定位成普通的工薪一族,具体的客户群构成如下:

1、公司职员、白领一族、在写字楼工作,经常外出购物、消费的工薪族;

2、经常出差、负责接待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厂长、经理,领导干部,国家公务人员私营业主、个体工商业者等;

3、从年龄层来看,集中在25-45岁的上班族,有一定消费能力,尤其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持卡一族更是我们的发展对象; 三、 市场营销障碍分析及对策

作为优惠卡的发行,利百得公司并不是第一家,先前曾经有一种与之相类似的“环球优惠卡”,曾经火过一把,但最终由于服务品种单一,定位较高等原因草草收场,一般老百姓对于中介公司推出的服务总有戒备心理,害怕上当受骗,为此,我们对外将优惠卡以多功能、多服务的中国银行长城电子借记卡的形象推出,更为主要的是以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平实形象示人:

1、 优惠卡的标准名称是:长城利百得联名电子借记卡

2、 利百得公司对外宣传的标准名称是:长城利百得会员全国连锁服务网络中心

3、 宣传标准用语:

1) 金融支付结算与消费优惠打折的最佳结合——欢迎申请“长城利百得联名卡”

2) 一卡通行、方便、实惠、显尊贵!

4、 选择在中银大厦召开了“长城利百得联名卡新闻会” 四、宣传策略

1、 2001年四月末,在中银大厦召开了新闻会,邀请了社会知名人士及各新闻媒体(电视台、电台、报纸、)对联名电子借记卡的推出进行舆论炒作;

2、 通过我行长城信用卡邮寄对帐单业务每月夹寄“长城——利百得”联名卡的宣传单。

3、 在当地主要报纸刊登中国银行与利百得商务旅游服务网络有限公司(后简称利百得公司)联合发行“长城——利百得”联名卡的广告,而后连载有关联名卡的使用功能、使用范围、使用示例等内容的宣传资料。

4、 在新疆本地电台新闻、综艺波段连播广告。

5、 联合新疆经济电视台《经视新闻》在互联网上推出了“维护我们的事业”消费追踪投诉活动。 五、市场推广

1、 在中行所有营业网点发售长城利百得联名卡,发卡网点每发售一张卡,由利百得公司给予费20元。

2、 公布二十四小时服务热线电话为客户提供购卡、用卡的全程服务,持卡族可以随时咨询、了解联名卡的使用疑难并提供上门送卡服务,口号是“一个电话,我们送卡到您家”。

3、 在节假日同一些较知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做联名电子借记卡的宣传及促销活动、并拟与合作发行专项购物优惠卡。

4、 在本市的一些较知名的酒店、餐厅、快餐企业做现场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在门头悬挂布标,在客房以及总台摆放宣传手册,导购小姐的现场宣传,让客人付款结帐亲身体会打折的实惠。

5、 用双休日在公园门口、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宣传促销活动,现场咨询。

6、 走访重点单位、重点商户,保持一对一的

市场营销宣传拓展方式。

7、 针对某些酒店、娱乐场实行的会员俱乐部制度,完善我们电子借记卡的某些功能,使优惠卡成为只能在其酒店独家消费的专用卡、会员卡

8、 在利百得《商务旅游网站》——HTTP://WWW。315—LBD。COM。CN开通网上在线预定酒店、购物、订餐、订票、订旅游线路、咨询及在线购卡等服务项目。

9、 不定期的在我们的住房按揭商住小区做宣传促销活动。

篇8

IT领域投资数量的下跌程度史无前例,2009年完成817笔投资,下跌16%。创造历史最低点,但略高于医疗健康领域701笔的投资数量。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来说,701笔投资较之于2008年的697笔略有增长。

软件行业历来是接收投资最多的行业,但如今与生物制药相比却略逊一筹。两者接收到的投资额分别为29.2亿美元和41.5亿美元。但是软件公司仍然获得了487笔投资,生物制药学仅获得302笔投资,从而拉大了每轮资本需求量的差别。

总体来说,2009年各公司完成了2489笔投资,投资总额214.1亿美元,比2008年的2817笔投资、310亿美元下降31%。这也是2003年以来年度投资总额的最低点,2003年的投资总额为201亿美元。

2009年的投资中间值为470万美元,为十年来的最低点,也就是说投资者正逐渐将资金投向更有资本效率的公司。2008年的中间值为600万美元。

这一趋势在2009年第四季度表现得尤为明显。风险投资公司在去年的最后3个月投入了62.8亿美元,比第三季度的53.7亿美元和年初的61亿美元略高。经济不景气和风险投资业的衰退都对投资产生了影响,投资者认为,按行业区别投资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投资公司去年在医疗健康公司的投入要高于技术公司。

随着大多数IT项目启动成本和运行成本的下降,科技领域的投资额也在下滑。业内投资者指出:通过开放源码软件、拍卖购买设备、精益管理,各家IT公司均已不同程度地控制了成本。许多项目在进行第一轮融资时就已经盈利,这和几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过去常常是客户带着方案和想法来找你。”Scale Venture Partners董事总经理Kate MitchelI说,“而现在的首席执行官们对如何提高资本效率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去年技术融资的中间值是500~-美元,低于2008年的700万美元和2007年的800万美元。当然,在技术行业的收益仍然较高。”

医疗投资者发现政府管理的标准在日益提高,医药及设备生产商现在不得不向政府机构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以证明他们的产品安全有效。2009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中间值为590万美元,大幅低于2008年的885万美元和2007年的10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一个横跨医疗健康和技术的行业:医疗软件和信息服务。经济刺激法规鼓励向医疗信息技术行业投资,受此带动,风险投资公司去年在这个行业投入了4.98亿美元,2008年的投资额为3.63亿美元。

随着经济回暖,在医疗健康和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也会升温,但是在短期内难以回到2007年投资额高达320亿美元的水平。

思科问鼎十年收购榜

思科系统公司成为过去十年间最大的初创公司收购者。根据近日Ventu reSource的一项报告显示,思科公司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收购了48家初创公司(本文特指那些获得过风险投资的公司)。IBM公司和微软公司分别以收购35家和30家初创公司,位居第二和第三。

在各个年度的排名中,思科公司共有三次名列第一。分别为2000年、2004年和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思科公司都只收购了两家风投支持的创业企业。但在2009年夏天收购了Starent Networks和Tandberg两家上市公司后,思科高管曾表示,公司将于2010年积极寻求并购。

具体到2009年,甲骨文公司以5宗收购案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完成4宗收购的EMC公司,位居第二。谷歌公司、lBM公司和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均完成3宗收购,并列第三位。在2009年的排行榜中,思科公司和其他16家公司均收购两家创业公司,位居第五。

201 O年有望收购较多初创公司的科技巨头包括思科、谷歌、微软和甲骨文,但苹果也有可能参与其中。近期该公司刚刚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以及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Lala。

2009年NEA表现亮眼

根据Ventu re Sou rce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NewEnterprise Associates(NEA)在2009年风险投资数量榜中位居榜首,共进行了59笔投资。这不足为奇,因为NEA是全美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并在去年秋季完成了总额高达24.8亿美元的募资工作。

实际上,能登上2009年最具活力投资机构榜的仍然是那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例如KPCB和德丰杰,它们都具有充足的实力来进行新投资和后续投资。这些公司的成立年限平均为24年,目前管理的基金额平均为7 95亿美元(这其中不包括英特尔集团旗下的英特尔投资公司,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一家非营利基金公司Ben FranklinTechnoIogyPartners)。

在这张名单中,有一家相对较新的公司――Fi rst RoundCapital颇为引人注目。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唯一一家在过去十年内成立的公司。其目前管理的1.25亿美元基金是在2006年募集的,资金量相比于榜上其他公司来说不足为道,其他公司最小的基金都在5亿美元以上。然而,FirstRound Capital却以41宗交易的业绩,在最具活力投资机构榜上排名第四。

另外,位于宾州的West Conshohocken公司也是榜单中比较活跃的投资公司之一。该公司大多进行的是跟投,将资金用于支持现有的投资组合公司,而不是进行新投资。NEA虽然投资数量最多,但只有27%是新投资(数据截止到2009年第三季度)。在投资新项目方面,Duff Acke rman&Goodrich的新投资为59%位列第一,First Round Capital为54%位列第二,Benchmark Capital以42%的新投资位列第三,Canaan公司以12%位列末位。

各家公司新项目的平均占比为41%,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下跌,这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各家投资公司均

倾向于支持现有的投资组合公司。据Ventu re Sou rce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的首次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55%。

First Round Capital异军突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其植根于天使投资。这家公司代表了一个规模较小却灵活应变的新兴投资者群体。该公司由天使投资者和企业家Josh Kopelman创立,在“越大越好”(bigger is better)的时代就已开始注重资本效率。该公司也与富有的个人投资者联合投资,一般的初始投资额为50万至60万美元。

榜单上很多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日显臃肿,如NEA和红杉资本等许多公司,在刚开始时都专注在早期投资,而随着发展也开始进行负担较重的成长期投资。对于First RoundCapital这类公司而言,未来也将面临着是走“壮大”的道路还是忠于自身使命的抉择。

在投资领域方面,First Round CapitaI在2009年进行了13笔商业和金融服务领域的投资,消费者服务领域进行了11笔投资。NEA和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完成了21笔投资,并列第一。KPCB和RockPort Capital Partners公司在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均完成了6笔投资,成为这一领域的投资大鳄。Versant VentureManagement公司以26笔投资引领医疗健康领域。

绿色建筑2015年猜想

绿色建筑在十年前还仅仅被认为是一个小市场,但根据风险投资公司Good Energies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15年,绿色建筑在整个非住宅楼中的比重将由现在的约15%上升至50%。随着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中都或多或少包括了绿色建筑的实践,许多开发商也开始认识到,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高。

Greg Kats是位于纽约的Good Energies公司的高级主管兼气候变化科主管,他认为一幢绿色建筑,未必一定要获得LEED认证,但必须要达到并坚持LEED标准。

2009年10月,McGraw-Hill Construction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未来五年绿色建筑在改装市场中的份额将增长到20%~30%,重大项目的市场机会将增长到101亿至151亿美元。目前,只有5%~9%的建筑物完成了改装,而重大项目(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的市场机会每年约为21亿至37亿美元。

Canaccord Adams公司的绿色建筑市场分析师Eric Glover也认为Good Energies公司的估计值很合理,“绿色改建市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领域。”Glover说,“如果绿色改建/翻新项目到2015年时能占到20%~25%的市场份额,那么届时新的绿色建筑能占到另外的20%~30%份额。我认为现在新建的非住宅绿色建筑约占10%~12%的市场份额。”

Kats同时表示,一座绿色建筑的成本回收期约为3~4年,而一旦超过20年,回收价值将是投资成本的4~6倍。

获得3.5亿美元

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公司Better Place近日宣布,为落实兴建电动汽车电池交换站网络的计划,公司已完成最新一笔3.5亿美元的融资。

Better Place公司目前已经筹集到约7.5亿美元,准备2011年底在丹麦和以色列全面投入商业运营。该公司称这笔投资为史上最大的清洁技术投资之一,投资金额是基于公司12 5亿美元的估值决定的。

Better Place公司由原SAP执行董事Shai Agassl领导,目前公司正在与雷诺汽车公司(Renault)合作生产第一辆使用可替代电池的汽车,而BetterPlace公司也计划将这种电池推向各个路边电池交换站。

Better Place公司表示,新一轮融资将有助于拓展公司在全球,特别是亚洲和欧洲的市场。该公司已年去12月开始在丹麦测试网络,并计划于今年4月在日本东京推出出租汽车充电站。公司在以色列和丹麦铺开启动网络后,将在北美和澳大利亚开始商业运营。

此轮投资由汇丰银行出资1.25亿美元领投,其他投资机构还包括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拉扎德资产管理公司等。融资完成后,汇丰银行将占有Better Place公司约10%的股份。

获得1700万美元

ReceivabIes Exchange公司是提供全球第一家应收账款实时交易的在线网站,公司最近宣布已经与贝恩资本达成了价值17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现有投资机构Redpolnl Ventu res和Prism Ventu reworks也参加了此轮融资。

篇9

引言: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可以用其弥补自身逻辑与推理上的缺陷,使得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日益壮大。人类可以与计算机分工合作,在各自擅长领域对任务分析处理,人类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计算机进行控制,让海量程序化、结构化或不断重复的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解决,同时计算机的技术正在以迅猛的发展脚步引领着时代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使计算机对复杂且非结构化的信息能够准确分析与处理,同时社会网络迫使人类对海量数据要加快分析与处理,为了使人和计算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与人机联手,完成复杂任务,是目前的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信息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分析能力与效率进行扩展与提高,具体应用是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扩大了审计经营作业范围,缩短审计时间,为审计工作提供高效的工作状态。其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分析过程实现可视化并且对分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搜索引擎在人立方关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还有百度指数平台可以通过关键词与搜索创建相应关系,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决策活动予以支持,并实现真正的商务智能。同时,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预测未来,对未来进行模拟,例如谷歌公司通过分析网民的搜索信息预测了具有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流感趋势[1]。

二、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研究现状

在技术上,计算机的发展为其辅助信息提供了支持,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对决策分析系统,并建立了结构框架,之后又相继研究了计算机协同分析工作建立了协同竞争分析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之后再分析领域加入了软件化,之后人们又开发了本体架构,使其对非结构化内容向资源描述转换,这些研究为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提供了关键内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和工具对各个领域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对商务系统融入竞争情报是对计算机辅助的研究,在医药中,对复杂药物进行计算,提升了药物开发的工作效率,对于专利信息的分析,计算机辅助可以挖掘出有效情报通过关联规则,对于药物发现、专利分析、商务智能领域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提供了分析工具,使人类得出分析成果。在大数据时代中,人类十分重视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但是对于其专门的架构体系还需规划与搭建,更好的引导技术的发展。

三、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框架

计算机在分析数据时要用到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对联机交易中的直接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叫做联机事务处理,并对数据分类汇总,形成指标仪表盘,建立决策,数据仓库主要是分析关联数据源,对数据源转换、汇聚、清洗和抽取,形成主题图形和报表,叫做联机分析处理。对主题分析结论,进行智能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将数据转为主题信息,对于仓库概念与数据挖掘技术及联机分析实现三大领域的跨越。

(一)联机在线分析

联机事务处理英文简称OLTP,它在1993年由E.F.Codd关系型数据库之父提出,可以满足快速响应复杂查询,数据界面直观,在后台有综合引擎,是关键技术对于决策系统,它是对验证性领略分析信息,有3种技术,分别为ROLAP技术、MOLAP技术和HOLAP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联机在线分析能够结合其他分析技术,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服务。

(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M),数据是被挖掘者,挖掘目的是将数据中的信息、模式、知识与规律进行提炼,挖掘定义很多,但是内涵相同,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与模式,来源于知识发现,从大量基础数据中总结并提炼知识精华,在人工智能、统计学、可视化技术、系统论、模式识别及数据库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对综合性要求较强的新兴学科[2]。

(三)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是种关系集合,分为个体网、整体网和部分网。社会网络拥有规范的方法对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进行分析,在分析社会与行为、经济与营销以及市场与通讯领域的数据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现目标数据的特征,分析数据角色与数据位置以及数据变量,对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四)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特征是高速性、多样性、规模性与价值性,分析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对于文本形态数据,如微博、网页、论坛等,机器要学习算法并训练数据,从数据中找出未知信息,如市场分析和字符识别等。

四、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主要挑战

首先是大量的数据为计算机辅助带来了挑战,尚未应用于海量数据分析,其次是关系数据中的数据多样性,对于灵活性相对缺乏,分析不确定数据时仍存在挑战。数据仓库存储时要按照主题进行,但是建立仓库是初步性的,对价值的探索是计算机辅助的另一个挑战。对于数据的处理速度要与分析同步,所以数据处理的加速是新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

在社会学方面可以深入研究社会网络、计算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另外技术方面对社交应用生产与娱乐要引入更多的信息,促进移动计算与信息分析、社会计算的融合。

结束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支持,信息分析与科技的融合为人类的世界开创了新纪元。

篇10

1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篇11

1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