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4: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历史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研究态度。”教师让学生提出多种问题解释,然后让他们自己在实践探索中去对假设进行肯定或排除,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再是消极的掌握,带着问题探索,在探索中掌握。
一、问题的切入
1.课堂问题设计怎样才合理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不能没有互动,教师只是对教材做详细解释,学生只是专注地听,看似井然有序的课堂,其实对学生是没有多大帮助的,他们只是一味地听教师的标准答案,然后机械地做笔记、抄答案,在此过程中,他们只充当了知识的受体,却没有发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有互动,但是,互动太多,也会影响课堂质量,有的老师喜欢一问一答的形式,整个课堂可能都是以问答为主,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有两点:(1)影响课堂的进度,该传授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传授,而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问题上;(2)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惧怕感。
2.深挖教材,使问题更具探索性
教师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都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问什么样的问题,问几个问题,教师在课前都是应该经过周密筹备的,历史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有:引用材料发问。这是我们高中历史课堂上还有试卷上最常见的发问方式,引用史实材料进行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打开思维,而且也能增加他们对历史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1.带着问题学习
学无止境,只要愿意去思考探索,总会有新的收获,在高中时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好课本知识,但是学好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吗?不行。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教师总是在寻求各种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牢牢记住不忘的方法,为什么说“记住不忘”?经历过高中生涯的人都知道,学生的学业繁重,特别是文科生,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他们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背书上面,但是,这样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样死记硬背得来的都只是暂时性的,原因何在?那就是他们对所背内容的理解不够。怎样增强对知识的理解?那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懵懂的地方不要跳过,而是要对着自己发问,再去寻找答案,问题解决了,对学生的记忆也是长久性的。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设计同样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自己给自己制造关卡、难题,并且自己去解决,这不仅是简单的善于提问的习惯的养成,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起着很大作用。在高中,学生看似都在刻苦学习,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并不是在自我约束中学习,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甚至中国式教育的压迫下学习,如果他们在高中时期仅仅是机械地学习,那么,有朝一日,这批学生跨入大学门槛后再没有人来监督他们学习的情况下,他们呈现给世人的又是另一副模样。
三、探索中前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新课改的大旗下,“问题设计”的脚步并没有停滞,怎样使问题设计变得更加有效有力,专家学者们都还在进一步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收集材料,创造直观、形象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以发展学生的潜力,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进行教情调查
问题教学法不是预设整个历史课堂,而是通过问题预设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历史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习得知识、提高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态中生成历史教学课堂。那么,教师要使预设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起到有效引导,就应先让这些问题激发起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愿望,在学习愿望的驱使下,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有高效的历史课堂。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时我们发现,虽然阶段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但学段之间知识上却互有渗透。本单元中“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这一课与初中历史课程所讲的秦朝的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等知识就互有渗透,了解了这一教情,结合教材这一特点,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哪些人物的主张和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而不要再问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什么是分封制、郡县制之类,这些在某些学段已经学过,如果再拿来提问,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厌烦,因而挫伤他们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
(二)进行学情调查
通过初中阶段对历史的学习,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引领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历史学科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学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有层次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跳一跳”就能解决该层次的问题。在进行问题预设时要考虑到每一层次的问题都要能够引起相关层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时,有一目是讲“法令出一”的,对于其中秦朝的皇帝制,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该节重点应该设计一些促使他们对这一制度加深理解的问题,像“请结合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有关皇帝制度的内容讲一讲皇帝制度的特征”,这样的问题就很容易形成探究的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二、问题投放,精选教学展开时机
(一)优化问题展示方式
无论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还是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引出问题,都是问题教学法中将设计好的问题抛向课堂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是传统课堂经典的提问方式,由于高一学生受历史知识少、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的限制,他们有时无法对教师预设的问题展开自主?W习与探究。那么,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呢?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广大教师应该努力学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运用该手段服务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与学。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有关的专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我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由于学生们对希腊的自然环境了解非常少,因此不知道从何说起,这说明我这样展示问题不太合适,给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增加了难度,使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希腊的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与本主题相关的影视资料。多媒体电教设备走进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学生能更轻松地锁定相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为解决问题找到切入点。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教师将学生从历史课堂“喂养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积极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这种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梯度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活化”单调枯燥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导向标,从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课程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课时紧张、知识点繁杂、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多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课堂形式。由于教师在课堂对知识点的讲解、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种以画重点、押考题的“授之以鱼”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沉闷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很多历史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理念比较落后,极易单纯的将历史看成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历史在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仅仅为了“授课”而“授课”的历史课堂,不仅无法深层次挖掘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容易使得历史课堂陷入应试考试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灵魂的铸造师。孰不知,学生既是教育的主观承受者,又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问题、探索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由“让我学”积极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实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为了保持课程进度的统一性、一致性,通常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授课速度,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生一味的为了追赶教师讲课“步伐”而疲于誊写课堂笔记、死记硬背疑难点。这种层次不明、梯度不分的历史课堂,极易使得高中历史课堂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境界。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选取难度适中、层次鲜明、实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全面性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谆谆善诱、步步深入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爱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映像、网络、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课堂的历史感、凝重感和现场感。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在配以声情并茂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深层次理解知识点。这种表现新颖、层次鲜明、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针对性强、代表性高、梯度性明显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真实实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历史课堂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知识背记、知识疑难点归纳、基础知识练习等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允许其跳过基础题目,而让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选题目性质的进行拔高题训练、知识体系构建、简单课件制作等活动。这种层次分明的历史课堂,不仅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加强师生间交流、生生间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结束语
科学、合理、规范的历史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因此,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层次鲜明、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人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
[2]郭争杰.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6(08).
(一)课堂提问没有方向性,浅显琐碎的问题过多。
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提问时只要求学生简单地以“对”与“错”作回答,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虽然具有一定的提问量,但没有实质性的思考,导致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准备不充分,随意性较大。
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关注学情,在课堂上随意设问,想起什么问什么。结果使所提问题要么过浅,要么过深,要么不着边际,可有可无。
(三)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多数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搭花架子”,提问时,生怕时间不够,只留几秒钟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未想好答案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更具有效性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凝聚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加强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反馈,或鼓励,或引导,充分培养学生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启发学生有目的性地思考。教师一般在新课导入、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导入提问,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主题学习提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课堂小结提问,达到画龙点睛、检查反馈、升华知识的目的。
4.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巧妙地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识记、认知、理解和知识迁移等能力,从而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应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
1.联系实际。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针对“”分子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以旧促新。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问题时间。
1.过度应用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教师本末倒置,没有认清重点,没有正确认识史料运用的作用,过于注重史料的运用,甚至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没有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过多占用教学时间,最终影响了教学效率,无法完成实际教学目标。
2.史料运用不充分
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讲解与灌输,而忽视了史料的作用,没有根据教材内容对史料进行选择,适当地运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教材的不足,致使学生历史知识面过窄,学习热情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准确把握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
1.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已经设置了丰富的史料内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史料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此进行开发利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提供的史料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史料为参考,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讲授“”时,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1937年7月7日的相关史料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同时为学习的过程、结果、影响等重要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史料合理设置历史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独立解决历史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对已有史料进行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史料内容,合理设置有深度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课程时,首先,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方面的具体资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合理设置问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具体标志性实践?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对世界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史料,独立思考,给出自己的想法与答案,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还能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高中历史的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多数以高考为风向标,针对高考历史知识考点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解答方法的训练,而且实行反复的强化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好奇心比较强,同时比较喜欢探索,面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一种探索的欲望。问题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钻研的动力。“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首先会引起学生的个体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钻研。因此,通过提出一个个历史问题,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参考资料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的方式,将总结的知识中最精华的要点传达给学生,使之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加强知识的记忆,掌握解题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任何思考的空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想问题的方法都存在差异,学生的个人知识储备和灵感来源也不同,这种方式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实施的要点
1.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很多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往往感觉一切都懂,但是遇到教师提问时却回答不上来,这说明阅读方法不正确。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从基础中发现问题。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在基础阅读中带着问题去阅读,遇到不解之处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第二,精读教材,从目录和引言中发现问题。目录能够使学生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从而从横向和纵向上比较、发现问题;第三,深读教材,从隐性知识中发现问题。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注释中都隐藏着许多知识,必须认真阅读才能总结出来。
2.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必须建立在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有时候学生对教师比较敬畏,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亲密的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同时,教师提问题的方式和表达观点的方式可以民主一些。
三、结语
总之,“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师生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勉强牵引,要激励而不是压制,要启发而不是代替。”从先贤的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提问,尤其是恰当的、有效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
一
有效性提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效性提问作用不可小觑。但许多教师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时只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
(一)课堂提问没有方向性,浅显琐碎的问题过多。
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提问时只要求学生简单地以“对”与“错”作回答,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虽然具有一定的提问量,但没有实质性的思考,导致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准备不充分,随意性较大。
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关注学情,在课堂上随意设问,想起什么问什么。结果使所提问题要么过浅,要么过深,要么不着边际,可有可无。
(三)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多数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搭花架子”,提问时,生怕时间不够,只留几秒钟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未想好答案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枯燥,无法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答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判断“对”或“错”的层面上,并未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向、指点迷津的作用,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理不睬,未作评价就让学生坐下。
二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更具有效性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凝聚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加强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反馈,或鼓励,或引导,充分培养学生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启发学生有目的性地思考。教师一般在新课导入、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导入提问,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主题学习提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课堂小结提问,达到画龙点睛、检查反馈、升华知识的目的。
4.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巧妙地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识记、认知、理解和知识迁移等能力,从而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应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
1.联系实际。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针对“”分子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以旧促新。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问题时间。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应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应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利于以后的学习。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提问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有效性的问题,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作好课前预习
这是高中历史课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准备。了解教材内容是学生完成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处理把握教材,最后完成对教材内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中发现可探究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准备。
二、创设问题情景
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学生进行研究、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历史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学习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成就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核心通过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第三,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设计的问题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
三、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归宿
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问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也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四、问题式教学要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之于鱼的转变
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拥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通过讨论、交流、反思、理解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历史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一个历史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历史经验是如何被汲取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形式,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实施“问题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观。
五、问题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当给学生活动的时间,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对此,老师担心每节课都有很多的知识点,没有讲到或没有详细讲,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个观念必须改变,“满堂灌”式的教学,让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才是教学的失败。
(二)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我在讲授《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工业革命有何积极影响?(2)有何消极影响?(3)对我们有何影响?得到什么启示?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答案也更丰富多彩,最终学生思维也会更灵活。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88-02
高初中的历史学习,对于高一新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做好其衔接,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一、首先做好学生的衔接问题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中暴露的问题很多,多源于思想上的懈怠和学习方法的滞后。
(一)思想松懈
学生中考完毕整个身心松弛下来,经历漫长的假期后步入高中,很难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加之历史本身是一门时空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从内心深处并不重视。当前高一不分文理科,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和升学压力下非常自然地将语、数、外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主课。而理科高校和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以及就业问题上的优势导致重理轻文观念日重。物理、化学便也成为嫡系学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地位颇为尴尬。在此氛围中学生予以历史学科的重视便颇为有限。
(二)学习方法滞后
初中学生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不太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历史问题。初中历史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时空跨度大,课时紧,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善于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很多新升上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那套历史学习的老方法,甚至考试前还要求历史老师划出考试范围,好临时突击背诵应付考试。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衔接好高中的历史学习。
二、做好教材的衔接问题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衔接上过度脱节,导致学生感觉高中历史很难。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非初中所能比,且更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使得学生思维难以很快转变,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很难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这是多年以来一直存在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又突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编写体例的不一致。从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初中的历史教材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编年史形式出现,学生按照时间把握中外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线索明晰,容易理解和把握。而高中历史教材则打破时间体例编写,更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出现,用学习模块加学习专题的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而且根据教科书多样化的要求,历史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向一标多本过渡促进了教科书的多元化。由于各方面原因,初中简单的形象思维很难迅速过渡到高中抽象的形象思维。学生在初中学到的简单历史知识,不足以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去支撑高中那种具专业化倾向的历史知识学习,学生很难从相对简单的初中课程流畅地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生思维产生断层,这成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三、做好教师的衔接问题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学生习惯了教师不断的反复强调。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通常较多,而且高一每周仅有两课时,教学进度较快,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第一r间就吃透教材的内容。而教师顾及到进度也不会在课堂上多次的反复,导致部分同学对高一的历史消化不良,理解困难。同时加之个别教师在片面强调考试成绩,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缺乏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方能保证高中历史教学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培养其成为符合现代化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结合多年中学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做好学生思想的衔接
1. 思想上。学校应该和新生及其家长及时沟通,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初高中学习的差异,使学生能够适当地作一些历史学习的准备工作,不要将两个月暑假完全荒废掉。而新高一的历史老师在上第一堂历史课的时候,就应该向学生明确介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艰巨性,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要通过典型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从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认识到历史学习可以借助历史文化营养来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同时对于初高中教材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也要做出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在对高中历史有着清楚认识的状态下进入高一的历史学习。
2. 学习方法的衔接。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环境开放式,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才能迅速进入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加以指导,同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不时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上课专心听讲、作好笔记、及时复习和书写规范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分析、归纳、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摸索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做好高初中教材的衔接
高中教学内容虽然增多了,但诸多内容上还是和初中内容有承接性的。因此敷师应该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要认真研读初中教材和高中考试卷,加强与初中历史同行的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材的编排体例以及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同时通过科学设计学情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课下交流,摸清高一学生的历史素养的真实状况。在教学中相同知识点应注意复习,并指出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而高中新增的内容则应重点介绍和分析,并注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使学生在旧知识上可以温故而知新,在新知识上可以触类旁通加深理解。鉴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应该紧扣历史课程标准,注重教材知识结构的构建,使其尽快和高一新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做好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历史在中考中的分值偏少,实行开卷考试无论是学校、家L、学生本人对历史都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作为高一新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未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归纳问题更缺乏深度。故此,历史教师要适当放慢起始的教学进度,让高一新生有两三个星期的适应时间,再逐步加快教学的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尽快适应,不会影响到整个的历史教学进度。教师在课堂上要讲清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创设新问题和新情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来引导学生阅读和消化高中日益增多的历史教学内容,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使历史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莫过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让学生喜欢历史课,从中产生兴趣。具体可采取诸如以下几种方式:
1. 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
2. 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接受那些书本的知识,因而高一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
3.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时,当学生的不同观点得到教师赞许时,心理上就会出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因为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成就的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时,可借用的诗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构建知识网是一种常用的复习方法,通过知识网的构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建立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梳理课本知识和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历史专题复习中有纵向专题和横向专题。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指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发展演变的过程,横向发展指世界各地区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紧密,最终发展成为整体世界的这一历史客观过程。所以在专题复习时必须进行纵向专题和横向专题的交叉与渗透,亦即“纵中有横”或“横中有纵”,这样才能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这一专题就可采用纵横相联系的方法进行复习。这一专题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一下几个专题:(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5)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从横向上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专题,而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专题,都是将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历史阶段特征、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世界体系的形成、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作为其划分的参照和依据。
二、专题练习应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尽量避免呆板单一
在新课程理念下,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愈加注重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新的考查情境。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新材料供学生参阅,把握教材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点,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分析、评价等方面的探究,并适当进行延伸和拓展。笔者在教学之余,就收集了不少新材料,在课堂上或课后讲给学生,扩大视野。如:
(1)重庆发现我国最早古人类化石距今200万年;
(2)一个清乾隆珐琅彩瓷碗两千万元人民币起拍;
(3)中国就问题的严重声明;
(4)不丹告别百年君主制繁荣进步党赢得国民议会选举;
(5)美国国会为奴隶制正式道歉
……
通过引用新闻资料、课外材料,而让学生适应所营造的命题新情境,训练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三、注意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知识的渗透融合
新课程教材在三个必修模块共设立了24个专题,这些专题联通中外、贯穿古今。一般来说,每个专题都围绕主题展开,有的主题也是专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各个环节都要从专题和主题出发,有整体意识,点拨好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使之更符合学情,为我所用。如必修1中的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与必修2中的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1的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2的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讲课时可以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认识历史问题,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