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8:4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价值观调研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对象选取819名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兼顾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等自然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35人,女生484人;文史类313人,理工类475人,其他31人;农村511人,城市190人,其他118人;一年级220人,二年级255人,三年级225人,四年级119人。
1.2材料采用根据牛春娟编制的西南民族教育价值观问卷修订而成的自编大学生教育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共20个项目,包括教育效用、家庭荣誉、个人发展和文化传承4个维度,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A-完全不同意(记1分);B-不大同意(记2分);C-难以确定(记3分);D-比较同意(记4分);E-完全同意(记5分)。其中第3、5、7、12、14题题意为否定,其计分方式相反,10和20与11和17题为2对测谎题,4个维度及总问卷均分≥3分表示大学生对教育价值观持正向认识。该问卷效度系数在0.70-0.90之间,表明其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1.3程序采取团体测验的方式将900份问卷统一发给学生,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答题,完成时间大约15分钟。回收863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有明显反应倾向的问卷,再根据测谎题去掉废卷(2对测谎题全答错则认为其问卷作废),剩余819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测验结果分别以性别、专业、城乡、年级为自变量,以4个维度及总问卷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整体状况以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作为指标来考察其教育价值观状况。从问卷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教育价值观得分依次为:教育效用>文化传承>个人发展>家庭荣誉。
2.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以男、女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作为指标来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从表2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教育效用上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说明女生在教育效用上明显高于男生,其他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3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以文科生、理科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作为指标来考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从表3可以看出,文科生、理科生在家庭荣誉和总问卷上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说明文科生的教育价值观总体高于理科生,且在家庭荣誉和总问卷上明显高于理科生。
2.4城乡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比较以城市和农村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城乡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在教育效用上的得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说明农村学生在教育效用上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其他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5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以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作为指标来考察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见表5和表6。从表5可以看出,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除个人发展外都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各年级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需要进行LSD检验,见表6。由表6可以发现:①在教育效用上,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二和大三学生无统计学显著性,大二和大三学生都明显高于大四学生;②在家庭荣誉上,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学生、而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明显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三学生明显低于大四学生;③在个人发展上,四个年级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无统计学显著性;④在文化传承上,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明显低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明显高于大四学生;⑤在总问卷上,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明显低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明显高于大四学生。结合表5和表6可以看出,大一和大三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的得分总体上明显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
3讨论
3.1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总体特征此次测查发现,大学生在教育价值观问卷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大学生对教育价值观还是有一定的正向认识。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教育价值观得分依次为:教育效用>文化传承>个人发展>家庭荣誉,其中教育效用的均数最高,而家庭荣誉的均数水平要明显低于其他几个维度的均数水平。这与牛春娟等的研究相一致,表明大学生对教育的认知是正确的,认为接受教育是重要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相对而言,大学生认为高等教育给家庭带来荣誉这种无形的精神满足上更看重教育能为自己的生活、前途带来更实际、更具体的改变,他们求知、求学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3.2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女生在教育效用上明显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比男生对读书、接受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学历的提高,对待接受教育给她们的生活、观念带来的转变,再加上和自己同龄但是没有接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相比,自己的工作、生活存在质的差异,更加肯定了读书有用的认知。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与本研究相似的结论。王萍等在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实证研究中得出性别在知识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对个体自我发展的价值。
3.3大学生教育价值观的专业差异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兴趣的不同,文科生、理科生在教育价值观上有一定差别,这次调查表明文科生的教育价值观总体高于理科生,因为文科生历来重视对社会背景知识的把握,注重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学科知识的影响;相对来说,理科生的研究领域则要狭窄和微观一些。因此,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加关注教育价值。
1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三因素模型
其中属于发展因素的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大”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中华英才网总裁、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张建国表示,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在初次就业时期,未来发展、物质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支配着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对于促成大学生与企业匹配的机构,需要从多层面解释和把握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
2大学生就业预期偏高
体现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调查反应出,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偏高。大学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硕士、MBA和博士则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档位,同时,愿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数为1800元。而对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去年12月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数据,专科毕业生起薪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显然,大学生薪酬愿景仍实际情况存在相当的差距。
这种情况也印证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史密斯.霍尔伯特(SmithHerbert论断: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资质高于平均水平,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指出。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预期水平的偏高。张建国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对自身收入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
张建国还认为,另一方面。大学生每年接受大学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学费、食宿费用等)约10000元,四年就达40000元。这样,大学生只有寻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以保持净预期收益不变。因此,大学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两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实际的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压力问题。如求职竞争激烈、家庭需要、爱情与好工作难以兼顾等,张建国认为,这些问题通过训练或者咨询是难以解决的但针对另一类由主观原因引起的压力,如自我认识不清、缺乏求职技巧和经验、认为自己专业不对口不利于就业等,张建国则表示,这些问题能够通过专业的训练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缓解。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12-02
价值观是人类认识形式中,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认知的另一种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它是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会自觉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才会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大学时代是个体自我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期,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我价值目标的设定及努力方向关系着能否成才。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形式,其中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山东省某高校400名在校学生,调查对象中以共青团员为主,部分为学生党员,其中男生236人,女生164人,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正式调查问卷一共发放400份,剔出填写未完成、漏答关键问题、出现错误信息等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立、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择业方向与理想等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青年学生明确树立目标的重要性,但对未来道路并不明晰
当个体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期待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学习、准备和起步阶段,更应该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在被调查者中,74%的大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94%的大学生基本清楚自己的兴趣志向所在,79%的大学生对现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是这些规划似乎都还是一些想法,真正付诸行动的较少。以就业为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68%的大学生对前景感到迷茫。我们针对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情况的评价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见表1。
(二)明确实现自我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个体自身条件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要素,个体的自身条件总会和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某一个机体的价值目标,对不同个体实现目标的恰当性和难易度不同。因此,应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人生价值目标。青年时期是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往往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做自身条件的认知,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贬低自己,从而给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一些障碍。所以,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前提。
调查结果显示,就确定自我价值的方式,有6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从自身特点和能力出发。在被问及“确定自我价值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36%的大学生认为自身不明是阻碍确定自我价值的最大障碍。显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确从自身出发去确立自我价值,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三)自我价值实现标准偏颇,未能很好地坚持发展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
调查显示,26%的大学生认为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权力地位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赞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完成既定目标、实现自我突破是判断自我价值实现标准的重要尺度”观点的比例分别占21%和28%,仅有13%的大学生把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
任何个体的人生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其价值只有在社会当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体的自我价值。大学生应坚持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在实现自我完善的同时,贡献社会,回报祖国,服务人民,在实现自我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四)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失衡
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实现了自我价值,而能力小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小,就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考察个体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就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就“什么样的人对社会贡献最大”这一观点的调查中(见图1),45%的大学生表示对社会贡献最大是科学巨人,有20%的大学生认为默默无闻的社会小人物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这表明大学生对于“贡献”一词的理解不够透彻,对自我人生价值评价的尺度有所失衡。
(五)在择业方面,价值定位有失偏颇
1.社会价值观念较为淡薄。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择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人们在择业时首先要明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淡化,会导致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方向,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一些大学生过于重视经济利益、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而轻视职业。
在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因素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工作环境、家庭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30.7%、22%、20.7%,55%的大学生认为择业过程中个人家庭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大学生赞同“为国家作贡献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这些信息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择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未能很好地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2.功利主义倾向较为突出。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择业理想趋向务实化,在职业选择上过分倾向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未来工作地区的调查上,58%的大学生选择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4%的大学生选择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仅有28%的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去中西部、贫困地区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收入因素在大学生总体职业理想中占绝对优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首位。
3.奉献意识淡化。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表现在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取向上是不完善的,它缺乏一个整体的自我意识。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与个性的张扬和个人的发展。现在的毕业生择业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元化的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前卫,个人意识、经济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奉献意识淡化,注重实际,讲求效益。
在未来工作领域的选择上,43%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商界,12%的大学生希望进入政界,希望进入学术界、教育界、体育界的大学生比例分别占到13%、8%、2%。当被问及努力奋斗的动机时,34%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寻求理想的职位和社会地位,34%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回报家庭和社会,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努力奋斗是为了给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由此可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追求物质待遇,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从事研究、从事教育的人较少。
三、大学生自我价值追求的引导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理解自我价值实现
社会价值观念淡化、功利意识加强、奉献意识淡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素质不过硬,不能很好地体会自我价值实现条件的表现。对此,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让大学生明确人生价值标准,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矫正,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祖国,并且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地体现。
(二)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高个人素质
鼓励大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善于创造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引导大学生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实践,正确认识国情,提高思想觉悟,提升个人素养,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完善个性品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不断升华。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是大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生长基地,校园文化肩负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应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个具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和崇尚理想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追求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开辟信息渠道,明确价值定位
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有可能对身居校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制定未来的理想规划造成一些障碍。对此,应为大学生积极开辟信息渠道,加大就业形势分析,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使其能够因势而立,清楚自己的价值追求,确定自我价值定位,更好地将自我价值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以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昆雄.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刁鲲.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D].重庆: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贾虹(1967- ),女,江苏无锡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孙若颖(1985-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师资处,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苏州21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求职行为及其指导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2011/03/092)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01-02
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研究史。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于海波、张大均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较全面和操作性强的职业价值观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范畴。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自身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对他们今后选择何种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依据职业价值观问卷,选取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测量,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以期能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做出良好的职业决策,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从江苏地区相关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抽取一部分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实际回收428份,回收率为95.1%,筛除无效被试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18份,有效率为97.7%。其中,男生346人,女生72人;独生子女222人,非独生子女196人;文科184人,理科234人。
2.研究工具。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吴铁雄等1994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全量表共有 49 个题目,7个分量表各有7个题目,采用六点计分,请受试者依据自己对各题的主观感受分别就“非常重要”“相当重要”“一般重要”“有些重要”“稍微重要”“不重要”等6个选项中,择其一作为答案。量表旨在协助受试者了解自己在“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两个领域,以及在“自我成长取向”“自我实现取向”“尊严取向”“社会互动取向”“组织安全与经济取向与经济取向”“安定与免于焦虑取向”及“休闲健康与交通取向”等7个工作价值观。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分半信度为0.92,表明数据稳定可信。
3.研究程序。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主试是接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教师,试卷统一发放,在有效时间内做答,当场回收。使用统计软件SPSS18.0完成数据录入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工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各分量表及总分上均处在较高的水平,对7个职业价值观的分量表得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社会互动、组织安全与经济取向、自我成长、尊严取向、休闲健康与交通取向、自我实现、安定与免于焦虑取向。(见表1)
问卷调查
研究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势的变化,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作者通过对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o3和o4级的540个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揭示了环境的变化及职业兴趣类型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职业兴趣类型的人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异同。
一、前言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也可称之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对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作用。
职业价值观在大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认知过程中起了过滤器的作用,它使个体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这种选择性和指向性体现在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认知与对不同职业种类的筛选活动中。它既是判断职业的性质、确定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态度及行为方向的“定向器”,又是抉择职业行为方式并进行制动的“调节器”。而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知识经验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正是职业价值观的存在,使人们只选择那些看起来对自己有价值的职业信,息 o
本调查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情况;二是正确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
二、方法
(一)研究工具
采用沈登学、孔勤编著的“职业价值观量表(wvl>”的60个项目来进行价值尺度重视度的测试。
(二)被试
抽取我院03级和04级s类科系共s4o名大学生作为被试,男291名,女249名。
(三)步骤与程序
1.让被试对职业价值观的每个条目,在其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按s等级记分。采用每个条目从极重要到极不重要的分数依次为s,4,3,2,1分记分,根据不同价值尺度的得分高低来判断被试者是否重视该价值尺度,以考察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
2.要求被试对各职业价值观条目在其择业上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比较巧种职业价值尺度在职业价值观项目重要性排序上的差异。
三、结论
(一)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
根据被试人对60个条目的不同评价,按5种为一类分为巧种价值尺度,分别为:智力激发、利他主义、经济报酬、变动性、独立性、声誉、美感、同事关系、安全性、生活方式、监督关系、工作环境、成就感、管理水平、创造性。
通过表i、表2中数据的分析,第一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院2003级和2004级的同学在价值观的看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表现在03级的更看重同事关系和成就感,占被测人数的85%以上,而04级的则比较看重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和成就感,占被测总人数的80%以上。这种现象表明,现在的高职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以后工作中同事是否容易相处,自己在工作中是否能取得成就,很看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与以往我们认为会把经济报酬放在第~位有差异,这也说明随着就业形势的改变,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在随着变化,这是好的。第二,我们还可以看出,03级和04级的同学都不太重视安全性,而对于安全性的忽视恰恰说明他们对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种类的日益增多所面临的危险性和职业保障还不够重视。而作为高职大学生来说以后的工作更多的会在生产第一线,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是否可以长期的进行下去,试想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生命还能谈其它的吗?可见,我们以后在职业选择的教育时,一定要把这一职业价值观作重点介绍,逐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第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对工作中的变动性不太重视,大多数的人都得的是10 - 14分,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年轻人的职业价值观还是比较传统的,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跳槽,还是希望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毕竟频繁跳槽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选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第四,生活方式这一价值观也是现代大学生们普遍看重的,这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们更多地在工作的同时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不同的变化,而不是只工作不注意生活的工作狂,那样的人生依然没有意义。毕竟有好的生活方式会给工作带来好的效率。
(二)对职业价值观项目重要性的排序结果
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目都被分成”极重要、重要、不能确定、不重要、极不重要”五个等级。每个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项目之重要性的。排序结果示于表30
从表中可以看到,全体被试者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都有4个项目不仅内容一致,而且重要性的排序也完全一致。由此可知,高职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择业标准是:工作中能结交很多朋友,能有许多亲密的同事,并且交往良好,和同事在一起感到心情愉快,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在生活方式上更加追求个性化,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舒适,很看重自己的工作是否被他人重视和尊重。在这4项中,除生活方式体现个人因素外,其余3项均为自我“发展”因素。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数据中看到,男生和女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有明显的不同,即03级的男生和女生都比较看中同事关系和成就感,04级的男生和女生就比较注重生活方式、同事关系、成就感,而对经济报酬却看得不是那样重,究其原因,应该是高职学生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在职业中的位置,而对生活方式就更加重视了,也越来越会生活了。
四、对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就业市场上,高职生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同台竞争,面临着学历上的明显劣势。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扬长避短,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应该注意什么呢?
笔者觉得对专业的学习还是主要放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上面,最好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因为高职学生大多数都会在工厂或是生产一线工作,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就会被人看不起。
因此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教育高职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
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但现在不少毕业生,包括高职毕业生,常常抱怨一线的技术工作辛苦、工作环境差,总想坐办公室当白领,看不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空间。这就需要大学生下决心转变观念,立志献身于每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全民保险、集体危险、个体冒险”的传统职业价值观必须转变,那种认为只有到了国有单位才算真正找到了工作的想法已陈旧过时。应当树立起“哪里有用武之地,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择业观念。
(二)教育高职大学生坚持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在当前的形势下,有些学生会认为只要自己能找到工作就不管其它的,但是学校要教育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其核心就是要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并不抹杀个人的价值,它恰恰是个人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保证。
(三)教育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理想、
首先必须弄清楚生产和技术型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哪些标准?用人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其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思路不应放在大企业上,因为最需要人的是中、小企业。它用人不需高学历,喜欢踏实肯干之人,因此要教育高职学生正确地树立职业价值观,即选择自己能发挥用武之地的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一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职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择业观上,也表现在人们在具体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上,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对自身价值的定位,不仅影响其进行职业选择和实现就业,而且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发现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现状,更好地预测未来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选择取向,便于科学地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选择取向进行预测和管理。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作者参考大量文献,综合凌文辁和俞宗火的研究,筛选出23条职业价值观条目作为职校生择业的评判标准,并编制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共抽取常州市4所高职院校454名高职生和4所中职学校608名中职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31名,女生631名,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每个条目在其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按5等级记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23条价值观项目评价结果对职业价值观进行分类,以考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组成因素,同时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对各职业价值观项目在其择业上的重要性。
三、研究结果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4个因素构成。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4个因素,分别是保健因素、声望地位、职业人际和自我实现。
保健因素包括6个项目。职业院校学生依次看重的是:工作舒适,工作环境好,收入丰厚,工作相对稳定,能为家人作贡献,有便捷的生活设施。
声望地位包括5个项目。职业院校学生依次看重的是: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工作能使自己能够成名,自己的工作是令人羡慕的,自己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士,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职业人际包括4个项目。职业院校学生依次看重的是:领导公正,上级有亲和力,工作中人际氛围简单融洽,有归宿感能成为组织的一份子。
自我实现包括8个项目。职业院校学生依次看重的是:工作能够挑战自己的智力、性格和能力,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有机会自我训练和成长,能提供培训深造,工作中能够不断有所进步,工作能使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工作能使自己有发展前途(见表1)。
在这4个因素方面,职业院校学生看重的因素依次为:保健因素、声望地位、职业人际、自我实现。表2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最看重的前5个项目分别是: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工作能使自己成名,工作舒适,工作能够挑战自己的智力、性格和能力,领导公正。
在23个项目中,职业院校学生相对最不看重的前5个项目分别是: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工作能使自己有发展前途,有便捷的生活设施,能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士,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二)不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性比较
对不同学校、性别和专业的职校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3数据表明不同背景变量的被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中职学校学生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在这4个因素方面,中职学校学生看重的因素依次为:职业人际、保健因素、自我实现、声望地位;高职院校学生看重的因素依次为职业人际、自我实现、保健、声望地位。中职学校学生相对高职生更看重保健因素,而高职院校学生更看重自我实现因素,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且二者在职业人际和保健两大因素方面看重的程度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男生和女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差异
女生最为看重的项目依次为:领导公正、工作中的进步、工作的人际氛围、工作对家庭的贡献、工作的稳定性;男生最为看重的项目依次为:工作对家庭的贡献、领导公正、工作的人际氛围、工作的前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这两个因素方面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职业的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而相对忽视职业人际和自我实现;男生相比而言更重视职业人际和自我实现。
3.文科和理工科职校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差异。理工科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得分均低于文科学生,尤其在自我实现和声望地位这两个因素方面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极显著。
4.不同年级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通过对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对职业的期望值最低,二年级最高,尤其在保健因素方面与其他两个年级之间的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极其显著,而一、二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见表4)
四、讨论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因素
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与个体特定时刻的需要是存在一定相关的,人们的行为就是出于满足个体需要的动机,职业价值观实际上是反映个体的择业动机,归根到底,择业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个体有5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4种构成因素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5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对应,职业人际因素与归属和爱的需要相对应,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的需要相对应,自我实现因素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对应。因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能反映中高职校生对各种人生需要的重视程度。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职业是其安生立命之本,尤其是职业提供的诸如工作环境、收入、工作的稳定性等都涉及到了个体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因此职校生把这一因素放到首位,而且这一结果与与凌文辁和俞宗火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就被试样本总体而言,在职业价值观重要性排序的最重要的是“职业人际”,这与俞宗火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得出的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是不同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相对而言职校生处于劣势,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不仅考虑工作的保健因素,更重视工作是否能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一致的。在本研究中,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提供的职业人际,既看重“工作中人际氛围简单融洽”,又看淡“领导有亲和力”,说明职业院校学生非常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追求独立自主,减少对家庭的心理依赖,建立自己的交往圈,所以表现出求朋觅友的强烈倾向。而在职业价值观重要性排序中排最后的是“声望地位”因素,说明职业院校学生特别看淡声望地位因素,重实际而不务虚名,表明了他们在择业时更务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看重的5个项目的内容的选取和排序上,男生和女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生最看重的是为家庭做贡献,而女生最看重的是人际关系方面。这与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分工不同,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男生更看重工作能否为家庭做贡献。以往研究也表明女性在工作中更注重人际取向,而男性注重的是工作取向。
(三)不同专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A survey on sex valu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I Hanbing, WANG Hui
Baotou Medical College, Inner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mongolia 014010, China
【Abstract】Sex valu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valu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the rapid growing information era with all sorts of sex conception entering into the society, it becomes even necessary to have sex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de a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sex value and proposed some viewpoints concerning sex value instruc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x value; Survey
引言
性是人的一个基本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性,人既是性的产物,也是性的实践者。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它既要受到人类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的支配,又要受到人类文化和道德发展的制约。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发育的青春后期和性心理发展的恋爱期,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都趋于成熟,对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今互联网及各种媒体高度发达,各种性观念充斥社会,特别是西方性自由、性放纵思想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性价值观。潘绥铭认为性价值观是指人对自身和他人的性活动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性活动包括,也包括非直接肉体接触,但仍以获得或性感受为目标的行为。性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与进步。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性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为如何采取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性价值观提供了依据。
1 研究方法
笔者对包头市三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了一次有关大学生性价值观的现状社会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
1.1 样本抽取本调查从2010年3月开始,2010年5月完成,采取调查问卷形式,随机选取包头市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500名,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大二、大三为主,男女生比例为1:1。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有效回收率96.4%。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涉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概况、大学生对学生发生的看法、大学生关于性与婚姻的关系等问题。
2 当代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
本研究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作如下概括。
2.1 大学生对性基本知识了解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23.77%的学生经常有性冲动,有49.06%的学生偶尔有性冲动,有10.75%的学生没有性冲动,有16.42%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性冲动。当有性冲动时,有37.88%的学生采取转移注意力,有12.69%采取压抑,有34.81%的学生采取性,有7.88%的学生选择发生,有6.73%的学生选择其它。
2.2 大学生恋爱及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32.35%的学生曾经谈过恋爱,有44.12%的学生正在谈恋爱,有5.88%有过单相思,17.65%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恋爱。
有23.76%的学生与异性的关系是一般朋友,22.77%的学生与异性有过约会,24.75%的学生与异性有过接吻的行为,8.91%的学生与异性有的行为,9.90%的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有9.90%的学生与异性同居。
2.3 大学生对学生的看法
关于性观念问题,有16.35%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传统,35.58%的学生认为自己较传统,31.73%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中间状态,15.38%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开放,0.96%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开放。关于婚前的“童贞”问题,有33.33%的学生认为对女性很重要,对男性无所谓,0.98%的学生认为对男性很重要,对女性无所谓,51.96%的学生认为对男女都很重要,13.73%的学生认为对男女都无所谓。关于爱情与性的关系问题,有4.95%的学生认为有爱而无性,65.35%的学生认为先有爱后有性,27.72%的学生认为爱和性可同时产生,1.98%的学生认为先有性才会有爱,没有学生认为最好有性而无爱。关于与发生性关系的异性结婚的可能性是多少的问题,有11.11%认为没有,26.26%的学生认为是40%,24.25%的学生认为是60%,24.24%的学生认为是80%,14.14%的学生认为是100%。关于与异性发生的最大障碍问题,有21.85%的学生选择怕被同学知道,23.84%的学生选择怕被家长知道,12.58%的学生选择怕被老师知道,25.17%的学生选择缺少金钱,16.56%的学生选择有罪恶感。关于是否会影响到学习的问题,有26.73%的学生认为会,有50.50%的学生认为不会,22.77%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关于是否会影响到以后的婚姻生活的问题,有29.70%的学生认为会,37.62%的学生认为不会,32.67%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关于如何评价有过的同学的问题,有3.96%的学生表示支持,6.88%的学生表示鄙视,38.12%的学生表示理解宽容,51.0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3 结论与思考
3.1 多元性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及其引发的矛盾心理
从宋代开始中国人性观念变得越来越否定、压抑。中国人在性问题上,历来是暖昧的,是谈性色变的,所以,性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一直处于含糊、不明朗、彼此心照不宣的状态。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当代大学生接触多元文化信息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高,这一方面,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对他们传统价值观包括性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使当代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东方否定、压抑性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西方近代性解放思潮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是中西文化相互冲击、相互碰撞的产物和必然结果。选择“性解放”还是“性保守”,或是折中,当代大学生必须面临选择。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性价值观处于矛盾之中。例如:11.1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可能与发生性关系的异性结婚,只有14.14%的学生认为自己会100%与发生性关系的异性结婚,而且38.12%的学生表示对有过的学生表示理解宽容,51.0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性“解放”的渴望与肯定;另一方面,16.56%的学生表示与异性发生性关系最大的障碍是罪恶感,23.84%的学生认为与异性发生性关系最大障碍是家长,51.96%的学生认为婚前“童贞”对男女都很重要,这些又体现了传统性观念对于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影响。
3.2 客观、理智的认识和评价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渴望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性的满足,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的不应该遭受过多的指责和批评;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完成学业,没有经济基础,思想观念还处在不稳定期,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的应该更加的慎重,因此,大学生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大学生的呢?笔者认为:
首先,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表示理解与宽容。毕竟,性是人的一个基本需要,人类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性,人类的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性。性的满足作为评价人是否幸福的指标,是任何成年人都有权利获得和享受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对人性的关爱角度予以理解和宽容。
其次,在我们为大学生的表示理解和宽容的同时,也要让大学生明确理解不等于支持。一方面,我们要为已经有过的学生解除心结,消除他们的罪恶感,因为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有23.84%的学生认为与异性发生关系的障碍是怕被父母知道,有12.58%的学生怕被老师知道,有16.56%的学生有罪恶感。因此,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够安全的渡过后的心理障碍期,使其以后的学习、生活不受影响,我们必须理解和宽容这些学生。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的使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的不良后果,例如,会分散学习精力,意外怀孕对女生身心带来的巨大伤害等等,使他们更加理智的对待问题,尽量减少大学生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3.3 对大学生性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由于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对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性价值观教育应该采取更多的引导手段。采取家庭配合、学校主导、社会影响的方式。
首先,性生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性生理知识教育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解剖学知识、卫生常识、、遗精、月经紊乱、避孕等问题;男女性别的心理差异和男女性社会角色的特征;障碍的表现、医治与预防的知识以及遗传与优生问题等等。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性知识,既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异性的神秘感与好奇心,有效地消除由性生理的变化而带来的紧张与不安情绪,为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又可以减少大学生由于性知识缺乏而造成的身体伤害。
其次,性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也可以看的教育。要让大学生理解性不仅是为了生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情感的需要,是爱的表达方式之一。性与爱是不能分割的,不能为了释放自己的性冲动而去伤害其他人。有性无爱是错误的观念,同时有爱无性也是不正确的,在调查中发现有4.95%的学生认为应该有爱而无性。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性,正确对待,正确对待性与爱的关系。
一个人的价值观指导着他的行为,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的才可能更加健康。国外的性教育也表明了,仅仅教授学生性知识,并不能达到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注重价值观的教育,这才是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明.性教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
2 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3 郑连斌,等.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4):36-41.
地方景观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之所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本课题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与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相呼应,以各地兴起的文化规划和建设的为契机,以地方景观文化为研究方向,这符合时代的需求。同时,这对探讨当地文化景观对人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价值,重新思索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将以此为基点,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化,了解人文景观文化的内涵及其教育作用,重视景观文化的文化传承、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重视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着眼点,同时也为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及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展开,对汉中两汉两汉三国景观文化景点里的400名游客实行抽样调查。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的是一份科学的关于“景观文化对环境育人价值”的调查问卷,该问卷设计了两部分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成长环境(城市或农村)、文化程度。第二部分的为问卷正文内容,题目有:①调查人们对两汉三国景观文化的认识的题目有:你最关心本地区的什么;您认为景观属于文化的范畴吗;您对本地两汉三国景观文化的了解程度为多少;您及您的家人或朋友是否经常来游玩这些景观吗。②检测人们对汉中两汉三国文化的功能的认识的题目有:您认为景观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作用吗;您认为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有多大。③检测人们对景观文化的育人价值的题目有:您认为两汉三国景观文化有育人作用吗;您认为当地的景观文化对您有哪些影响。④检测对汉中两汉三国景观文化保护的题目有: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过程景观文化有必要保护和发展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吗;政府对文化文化景观的保护程度有多大。
3.施测:采用匿名式展开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于2012年8月21日完成,数据统计于2012年9月中旬完成。
二、汉中景观文化育人价值发挥的现状
(一)汉中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区提供了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这里雨量丰沛,气候湿润,形成与关中、陕北完全不同的气候气象及资源环境。它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江滋养的丰饶盆地,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汉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还孕育出了独特的山水风光,以国家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朱自然保护区等驰名中外。南湖、南沙河、紫柏山、天台山等七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有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和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处国家森林公园,尤其是以盛产“秦岭四宝”的佛坪、长青二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范围内更是独一无二。实为“中华聚宝盆”。
除此之外,汉中与两汉三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刘邦凭借汉中休养生息,自此发迹,一统江山,成就汉室。两汉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曾上演一幕幕辉煌的史诗。身处汉中景观文化中,一边欣赏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品尝着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厚重文化,怡然自得。
以天荡山古战场为例。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每天都会有大批的人们到天荡山上休闲放松。经调查显示有超过5成的人很了解附近的两汉三国景观文化,而有近8成的附近居民会经常光顾天荡山。通过我们当时的笔录发现,他们喜欢到天荡山游玩是因为山上空气清新,环境安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繁华,而且这里适合人们爬山锻炼身体。山清水秀、景色瑰丽,登高临远,这里确实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类似于天荡山这种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自然风光景观文化在汉中随处可见,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水利风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陕西南线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这些自然风光景观文化独特秀丽,质朴,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汉中两汉三国景观文化的历史教育意义
汉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刘邦曾以汉中为基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完成统一大业,兴建了汉王朝。韩信被拜将于汉江之滨;张良功成名退于紫柏山。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诸葛亮屯兵汉中,六出祁山,成败皆在汉中,死后归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张骞的故里和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葬地均在这里。汉中境内有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张骞的墓地、蔡伦的墓地,还有“天下第一武侯祠”的武侯祠,以及褒斜古栈道和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汉魏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等众多的历史人文遗址。中国历史一路走来,在汉中留下了不少遗迹。两汉三国历史中所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以及当代旅游发展中所创立的景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汉中类似这样的景点有很多,我们又以汉中勉县的两汉三国景观文化为例,如表一勉县景观文化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景观背后悠远的历史渊源,当我们站在这些景观的旁边时,我们会穿越到一个时代,经历历史的洗礼,感受古人睿智的光辉。
(三)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境,汉水不仅浇灌出了汉中秀丽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汉中古老的文明,例如栈道文化:汉中栈道自古就是连接秦蜀、沟通陇鄂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始于春秋,兴盛于汉唐的秦巴栈道,更是我国古人翻越秦巴山脉、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汉中境内的七条栈道:褒斜道、金牛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米仓道和荔枝道,绵延千里通川达关,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世之无双,令人叫绝。每条栈道都曾演绎过或轰轰烈烈的历史话剧,或缠绵悱恻的爱情佳话,或文人墨客的感慨抱负等。其中广为人知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都发生于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中又受到了秦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合文化,这在人们的生活习俗、民居宅地、饮食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汉中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汉中的文化,让她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熏陶了一批批游客,壮大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汉中两汉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区不仅提供了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历史教育场所以及制造了一个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这都是其发挥着强大的育人价值功能。但是根据我们我的调研发现,有超过9成的人们认为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重大作用,并且认为有必要保护和发展两汉三国景观文化,但是当今其育人价值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原因主要有这些方面: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当地人们不引起足够重视;交通不够便利等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调研组经过反复研究,并综合接受访问的群众的意见,提出我们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汉中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充分发挥出其育人价值的作用贡献一点力量。
三、建议
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两汉三国景观文化的保护力度,重在宣传两汉三国景观文化的丰富内涵,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献给游客,提高传统历史文化景观的质量。汉中两汉三国的景观文化不纯粹是自然风光,而是在每一个自然景观的背后都蕴藏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政府在打造两汉三国景观文化形象的时候应该进行深挖掘,广发现,例如开发一些民俗艺术节、收集历史文化故事、编著更为详细的地方志等等,让其充分体现出历史教育价值。
2.旅游景点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侧重宣传。正如上文所述,两汉三国景观文化蕴藏着浓郁的人文文化如栈道文化、古战场文化、历史人物的传统民族精神和智慧等,这些文化赋予了景观文化更深层次的意义。旅游景点管理部门应该着重揭开这些景点背后神秘文化的面纱,而不是做些表面的、庸俗旅游的噱头的工作。
3.当地的学校应该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学习先贤们遗留下的优秀的文化,学生要了解历史,注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景观文化的育人价值中的人指的群众,但更倾向于青少年。我国的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一代,如果不学习我们先贤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那又如何能够承载历史的使命,更谈不上宣传中国的文化了。所以当地学校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自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景观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真正让景观文化发挥育人作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47-03
我国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功能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各教育层次中,本科教育一直占据着优势。那么,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何呢?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又如何呢?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市教委直属管辖的地方性“211”高校,担负着服务北京,辐射全国的人才培养重任。无论从招生规模上还是从办学定位上看,该校本科教育状况及其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特别是经管类本科在校生规模占全校本科生的较大比例(2011~2013年平均占比大约为18%)。因此,本文拟以北京工业大学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为例,对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系统调研和实证研究。
一、反映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特征
为了全面而深入了解和把握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状况,我们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以取得第一手资料。那么,反映教育质量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这是本项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宏观的人才培养的阶段来看,主要包括培养过程质量与培养结果质量两个主要方面。
(一)培养过程质量
粗略地讲,可以从核心课程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育管理育人环境、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评价这四个主要方面来衡量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状况。一是核心课程教育教学。毫无疑问,学生在学期间接受的教育离不开课程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专业课和核心课,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质量考察方面。二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我们认为,学生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或者通过完备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应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来体现。三是教育管理育人环境。除课业学习外,学校和学院的组织管理育人工作也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培养环节,其中包括校园环境、后勤服务保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生社团组织、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等多个方面。四是在校生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任何教育教学的评价都不能脱离接受教育的学生主体对教育质量的总体评价,而且他们对母校提出的宝贵建议一定是中肯、有价值的,也是我们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
(二)培养结果质量
因为培养结果质量更多的是在工作实践之后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对本科毕业生的调研更能客观而真实地体现出教育和培养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培养结果质量状况而言,可从已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优势、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运用、毕业生评价等方面来考察。一是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用诸多指标来衡量和反映。粗略地说,包括就业优势、就业特色、非失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而且上述每一个方面又可以细化为具体的多个指标。因此,在调查问卷中应尽可能涉及上述诸多方面。二是工作能力。毕业生就业后的综合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质量水平,特别是工作岗位所需的核心技术能力更多的是依靠学校教育来掌握和提高的。对此,也可以通过毕业生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单位,或者说是否曾经有过更换工作单位(包括自动离职、解聘、跳槽等形式表现)的经历来体现。三是核心知识运用。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应用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恰当和有效地运用所学,或者说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吻合程度如何,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对口程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校培养质量与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四是毕业生评价和建议。对于高教质量的综合评价虽然可以有多个评价主体,其中包括学校自身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但是必须有就业后的毕业生这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通过有偿付费方式接受教育服务的群体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其中,否则,其余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将有可能欠缺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的编制原则
(一)调查对象
考虑到培养和教育质量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感受及其评价来体现,于是我们最终确定了如下三类调查对象。第一类调查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四学生。他们已经学完了大学的主要课程,进入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在此时期,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或者体会到大学的教育带给他们的益处以及缺憾,对他们进行调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水平。第二类调查对象是已经本科毕业继续深造的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在本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他们正在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他们的感受和评价对于衡量教育质量高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三类调查对象是已经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他们经历了工作任务的洗礼和挑战,比较有体会和发言权去评价本科教育带给他们的益处和不足。而且与在校生不同的是,他们更能切实发现和领悟到大学教育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
(二)编制问卷的基本原则
在问卷编制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围绕调研目的,抓主要问题,重有用信息。这里是指在宏观上要尽可能全面覆盖反映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而对于每一个方面的微观问题要重点突出,防止信息重叠交叉,避免调查资料的浪费。二是问题设问力求规范统一、清晰明了,避免误解和偏倚。这是指具体问题的表述要注意其规范性,通篇要前后一致,提问方式尽量用陈述句,语义要准确清晰。这也是考察是否一份好问卷的标准之一。三是体现人文关怀,恰当控制作答工作量,确保资料真实可靠。这是指站在答题者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减轻其负担或节省时间,因此问卷的规模严格控制在两页的A4纸张内,这样将有利于答题者怀着轻松平和的心态作答,从而有助于获取更真实客观的统计数据资料。四是强调不同类型问卷的针对性,突出教育质量特征而设问。这里是指三类调查问卷既要有共性,即都应该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核心方面展开。同时它们之间在具体问题的设问时又要有所差异,充分考虑和体现出三类不同被调查者的学习工作状况和自身能力的区别。
三、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经管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本次调查问卷的量表设计分为如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打算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是量表的主体部分,涉及反映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个题目。有些问题备选项采用里科特5点式计分法,备选项目分为五个档,分别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分别计分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
由于时间和研究精力所限,本次调查只对前两类调查对象展开了实际调研,包括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生和本科硕士均在该校就读的硕士研究生,样本容量为80人,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该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
(一)关于毕业后的去向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占比为55%),其次有25%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仅有15%的人选择了考研。可见就业找工作仍然是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二)对本科期间主修课程的学习评价
为了考察在学期间的教育教学情况,问卷专门设计了关于主修课程学习的评价问题,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类似的考虑,硕士研究生对于他们在本科阶段的主修课程情况调查也一并归纳在表1中。
表1 大四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对本科主修课程学习的评价
单位: %
选项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课程设置 30 (33) 60 (27) 10 (20) 0 (13) 0(7)
教学内容 25 (20) 60 (35) 15 (40) 0 (5) 0(0)
教学方法 30 (5) 25 (43) 45 (52) 0 (0) 0(0)
教材质量 30 (8) 25 (55) 45 (30) 0 (7) 0(0)
教学效果 50 (10) 40 (50) 10 (30) 0(8) 0(2)
考试设置 20 (5) 35 (58) 45 (32) 0(5) 0(0)
师资力量 50 (8) 40 (58) 10 (27) 0(5) 0(2)
教学管理 30 (8) 45 (57) 25 (30) 0(5) 0(0)
注:括弧外的数字为大四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的百分比,括弧中的数字为对硕士研究生调查统计结果的百分比,下表同。
从表1可以发现两个调查群体的评价是有差异的,但是其共同点也较明显。但总括起来讲,占据半数以上学生选择了“很好”或“较好”,这说明本科阶段的课程教育教学还是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
(三)对本科阶段的能力培养评价
考虑到高等教育通过各类课程教学途径,最终还是归结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故问卷对此进行了设问,两类被调查群体的调查结果一并总结在表2中。
表2 大四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对本科阶段能力培养的评价
单位:元
选项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知识结构的完备性 20(20) 55(43) 25(20) 0(15) 0(2)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0(13) 45(47) 25(35) 0(5) 0(0)
创新意识和能力 20(10) 35(40) 45(43) 0(7) 0(0)
动手、实践能力 30(10) 45(28) 25(50) 0(10) 0(2)
人际交往能力 35(25) 40(48) 25(27) 0(0) 0(0)
组织管理能力 20(20) 35(45) 30(28) 15(7) 0(0)
环境应变能力 20(23) 55(52) 25(25) 0(0) 0(0)
心理调适能力 20(28) 55(50) 25(20) 0(2) 0(0)
从表2可见,两类群体中评价为前两项,即“很好”或“较好”的人数比例在大多数项目上也接近或超过50%,只有硕士研究生对于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较低,仅为38%,但是从整体的结果来看,评价还是基本满意的。
(四)关于最受益的专业课调查评价
从调查结果的直方图1可见,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大四本科生,给其留下最深刻印象和最有帮助的课程集中在以下几门: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统计学。选择这三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多,说明在本科阶段这三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比较重要的,学院应重点建设这三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操作类的课程如SPSS、SAS、多元统计分析、英语口语等课程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表明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切实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实际应用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图1 对硕士研究生今后学习生活最有帮助的专业课频数比较
(五)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状况评价
这部分结果主要来自硕士研究生的调查资料。从调查结果来看,45%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学院本科生教育课程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的衔接状况较好,37%的硕士研究生认为一般,13%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较差,只有5%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很好。总体上说明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本科与研究生的衔接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较好”或“一般”。
四、基本结论
从上述被调查者的整体评价结果来看,可概括出如下几点基本结论:
(一)主修课程的教育教学是较令人满意的
从硕士研究生对于本科期间的主修课程的评价中发现,经管类本科主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值得推广或者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主修课程的教材在选择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同时主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在硕士研究生或实习阶段运用到本科课程所学内容。而且考试设置也基本符合学生的预期考试模式。此外,本科主修课程的师资力量基本符合学生的师资等级需求以及课程拓展性的要求,主修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比较完善,得到学生普遍的认同。
(二)最受益的专业课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技能课
对于学生最受益的本科课程,不同的被调查者由于其目前所处学习阶段和感受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数硕士研究生认为有用、受益的课程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而大四本科生则选择为计量经济学、SPSS及其应用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显然,本科阶段开设的上述课程均属于需要实际动手操作,并需借助软件来完成计算分析和建模任务的课程,因此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也说明学生从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长技能,更深深地体会到这些课程的重大价值,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也为经管学院今后的本科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本科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的衔接状况处于中游偏上水平
由于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因此对于本硕均在同一学院连读的学生而言,这两个重要的教育阶段中的课程衔接问题和差异状况就显得异常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经管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衔接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较好”或者“一般”,这个结果不是很理想。说明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学生深造学习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改善,不仅仅体现在课程教学方面,还有师资力量和教材选择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波,甘国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2]贺璐.湖南省本科生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3]张伟华.大学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商场现代化,2010(4)
根据《**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市编办于**年对市区**个事业单位实施了初始登记。**年,又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全市事业单位实施了全国统一的法人登记,经重新核准登记事业单位法人**个。截止目前,我市共有事业机构*个,其中获得法人资格的*个,还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个。在推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过程中,坚持依法实施登记,积极探索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查验协调机制。通过实施事业单位管理登记制度,政事分开初见成效,事业单位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市推进事业单位市场化、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非法人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存在,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一是阻碍了社会组织管理法制化程度的提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条例》的颁布实施,与国家对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相配套,共同组成我国对社会组织法制化管理的法规体系,使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二是制约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如何,不仅受制于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也受制于市场主体身份的明确。只有市场主体均以民事主体资格来循规蹈矩地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才能得到保证。三是迟滞了事业单位改革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因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某些方面不相适应,而需对其进行由外在管理体制到内部运行机制的全方位改革也是不可否认的。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四是降低了机构编制约束科学化程度的提高。《条例》规定:县以上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全省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均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内设或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机构编制部门的威信,制约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
2、登记的事业法人,对于登记管理显得很被动。尽管全市所有事业单位都参加了登记,但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制度的认识与接受仍显不足。事业单位甚至包括一部分举办单位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缺乏理解,潜意识中总感觉到登记不登记没什么两样,也不影响自己开展业务活动。一些举办单位缘于部门小集体利益,把所属事业单位视为自己人员的蓄水池及财力的支持库,不愿让其参加登记。或即使登记了也不按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有名无实。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的不断发展,推进和加快了事业单位自主发展的脚步,但由于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无法“长大”,其发展速度缓慢,运行不够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很难步入良性轨道,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独立走向市场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一直存在事业单位名存实亡或形同虚设的事业机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事业单位职能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职能逐渐弱化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但这些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机构和编制仍然没有变化。
2、事业单位政事不分。部分事业单位机构与主管部门内设科室重叠、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效率不高。人员混岗、财务不独立、政事不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叠现象。
3、事业单位政企不分。一些企业行政关系仍隶属于政府管理部门,既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不利于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4、管办不分。部分事业单位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还承担了事业职能,这种角色的混淆,容易弱化某方面的职能,有的单位重视执法监督职能,有的则主要开展事业职能,影响管理效能和执法公正。
5、事业单位规模小,职能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各事业单位其规模大小不一,承担职能单一,服务市场业务范围窄,规模小,实力弱,很难走出去参与外部市场竞争。这些事业单位很自然的容易过于依靠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形成规模,自主参与市场竞争,虽然登记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事业单位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独立与主管部门对外开展社会活动,但单位布局的不合理,从根本上导致其不能完全独立与行政主管部门。
四、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市直所属事业单位的现状和不足,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主要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市上下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认识。主要是在宣传意识、宣传内容及宣传方法上要有明显改进。在宣传意识上,应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宣传工作长时间的开展下去;在宣传内容上,要充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大背景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要求,在WTO新形势下,要实现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推进事业单位发展,赋予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使事业单位依法经营。在宣传方法上,首先要着力抓好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网络、文件资料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为登记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年以来,我区先后建设了*、文化住宅小区(组团)7个,开发建设了*商贸城、*街、*街、*街等商业街。据统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亿元,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累计完成旧城改造面积24万平方米,城区居住人口达5万多人。纵向比较,城市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区驻地城市面貌大大改观。横向比较,我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发展状况相比,仍处于“冷”的状态之中。尤其近三年来,我区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仅5万平方米,开发住宅400余套,净增城市居住人口1千人左右,阻缓了城市化步伐。但从我区的有利条件分析,台儿庄地处徐州、枣庄过渡地带,京杭运河穿城而过,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地绿、水清、气爽,城区面貌颇具江南水乡特色,是人们较为理想的城市居住选择地。城市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设了七纵七横道路框架,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配套完善,容纳城市人口的余地很大。所以,与全国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相比,我区房地产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二、制约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居高临下、房价快速上涨的形势下,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不温不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影响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问题是土地供应不畅,规划滞后,影响了房地产发展的规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地时间长、效率低。由于国家对耕地的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只能盘活存量土地,从城市存量土地中取得土地,按理政府应该高度垄断一级土地市场,随时为二级市场提供土地,但是我区土地储备中心没有资金储备净地,无法为开发商及时出让土地。如果现储备、现拆迁,时间周期长,外地开发商担心在土地拍卖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只好别寻它处投资。这样就形成一个怪圈,即没有净地外地有实力的开发商不来;而有实力的开发商不来,政府又不先行储备大宗土地。如此恶性循环,供地效率低下。二是供地零星,规划滞后。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以来,共拍卖土地23宗,面积98810平方米(148亩),平均每宗土地只有6.4亩。在供地时,只是将沿街、沿闹市效益好路边地块拍卖,没有将稍远的地块整体捆绑、统一规划后拍卖。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或者规划和供地不能有效结合,零星插建控制不严,供地零散,住宅区开发建设规模较小,建设不配套,不便于实施物业管理。三是开发力量弱,拆迁费用高。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只有四家,除区建设局下属的城建综合开发公司成立稍早外,其余3家都是2002年后成立的,且4家开发公司资质为允许开发房地产的最低级(四级),由于成立时间晚、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缺乏资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只能承揽一些零星插建工程,又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房地产市场监管不力,开发的商品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另外拆迁费用高也影响了我区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一般只愿购买净地,但是政府无资金先拆迁,而拆迁补偿标准呈每年递增之势,甚至土地出让金不低拆迁费用,增加了拆迁的难度。如阳场小区四期开发工程补偿费用需80万元,而土地出让金估计40多万元,政府要赔一半,对于我区吃饭财政来说,无力投入,拆迁难以进行,即使开发商愿出80万元购买土地,财政也没有收益。
三、发展我区房地产的建议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变市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从事二、三产业或为子女求学的农民要入城居住,城市居民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两方面的住房消费需求,将有力拉动我区房地产在较长时期出现快速增长。从调查情况看,房屋销售基本上不存在积压,人们购买力旺盛,房地产处于买方市场。我区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按每年增加城市居住人口1千人计算,大约要开发5万平方米的商品房。为使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一)超前规划,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购房预期。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继续搞好沿街商住楼开发的同时,应把规模小区开发摆上议事日程,选择较大的区域,确定其建设规模,争取每年开发一个小区,如金色花园小区、月河园小区等。对近期要开发的纳入建设规划,做出具体的进度安排。土地供应前,提前公布土地供应的计划,包括建设规模、供应量、区位、方式、用途等,对住宅小区提出套型面积、标准、开竣工时间、配套设施、容积率等控制性要求。新建小区要突出规模开发和精品原则,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套、高水平物业管理。加强宣传工作。对拟开发小区和建成的住宅利用效果图、举办房交会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提高人们购买预期和开发商的投资信心。要抓住当前全国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的时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融资,借助外力求发展,重点引进实力强、口碑好的开发企业来参与我区房地产开发。
(二)搞好土地储备,垄断一级市场,提高经营城市的实力。近几年,政府虽已拍卖土地成交价格2880万元,但土地出让金大部分返给了原划拨单位,因为没有自有资金,区土地储备中心无能力储备土地,制约了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此,土地储备中心要研究如何从银行取得贷款或动员开发商在自愿前提下先行垫资,使其具有储备土地的实力。国土部门对列入年度计划或近期要开发的建设用地,有计划地收回或收购,依法实施拆迁后的净地进入土地储备库,再招拍挂出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土地增值,增加政府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随时为开发商供地,改变土地储备库无地储备的尴尬局面,真正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高经营城市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