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5 08:44: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单位财务状况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单位财务状况分析

篇1

1.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受董事会的委托经营企业。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其受托责任,通过有效地运用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贷款资金,获得最高限度的经济利益,即提高企业资本报酬率、资本盈利率和资本周转率。因经营者须依契约返还债权人的本金并支付利息;经营者须保全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并支付股东所期待的股利分配额;经营者须根据职工的工作情况支付其劳动报酬,所以经营者须通过企业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把握企业的经营时机,作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经营决策。

2.投资者。已经在企业投入资本的股东或准备向此企业投入资本的潜在股东,关心的是不损失其投资本金并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投资者们为了选择较好的投资对象,了解哪些股份有利,哪些股份不利,何时从不利的股份退出转入有利的投资,使自己的投资总是处于有利的状况之中,就需要细心地分析各企业的财务信息。

作为投资者这一分析主体来说,其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率。除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投资者之外,一般投资者很少直接进行投资分析。然而,有许多经济杂志、电视财经专题和证券报刊等,将代替一般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并提供给各投资者所需要的有关分析资料。

3.债权人。对企业作长期或短期资金融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判定贷款企业返还本金和利息能力的大小,须对其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金融机构是为了获得一定收益而放款的。如果金融机构误定了贷款对象,将会遭受不能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损失。因此,债权人为了选定合适的贷款对象,确定恰当的贷款数额,对其贷款对象的财务状况进行周密、细致地分析是极为有用的。

除以上三大财务分析主体以外,还有财政、税务、审计、供应商等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或个人也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主体。

企业经营者作为财务分析的主体所作的财务分析是由负有企业经营责任的人来分析的,至于其他财务分析主体均是由与企业经营无直接关系的人来分析的。因此,前者被称之为企业内部财务分析,后者被称之为企业外部财务分析。经营者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分析,获取分析资料虽无困难,但是,企业外部人员(其他财务分析主体)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难以获得足够、准确、有用的资料。其他财务分析主体通过上市公司在报纸和杂志上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而获得其分析资料。不过,此种资料与企业经营者所能获得的资料相比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许多还未上市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他财务分析主体更难获得满意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分析的目标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指财务分析者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想要达到的、或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境地。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是多元的变数群,这就决定了财务分析的目标也是一个多元的变数群。这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等级和不同阶段的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贯穿这一网络体系的两个方面是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是指在财务分析目标不同层次、不同系列和不同等级的网络体系中所存在并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财务分析行为的航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目标均是要了解企业过去一段时期的经营绩效,如企业的净利多少,投资报酬率高低,销货量大小,现金及营运资金流量的流动速度快慢。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各分析主体可以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并与同行业相互比较,以评核该企业的经营得失及潜在能力。

(2)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标同样要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现在所拥有的资产价值是多大,各项资产的投资比例是否合理,对外债务是否过多,可使用的现金数额、存货数额以及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各财务分析主体通过企业财务分析,可展示企业目前财务状况的真象,以评价企业财务现状,并估计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量。

(3)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财务分析主体需要拟定数项可供选择的未来发展方案,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形,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作出最佳抉择。方案一经选定,将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对财务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财务分析主体通过对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科学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2.财务分析的具体目标。财务分析的具体目标是在总体目标的制约下,体现不同财务分析主体的特定目标。具体目标具有直接性和特殊性。

(1)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财务分析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在经营中往往由于资金没有适度的调配,生产组织控制不佳,销售过程工作失误等许多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而使企业经营发生不良后果。因此,经营管理者务必要迅速获得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应付瞬息万变的不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是经营管理者得到此项财务信息的有效途径。

为了增强财务分析信息的有用性,经营者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财务分析。经营者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及时地提供财务分析信息,以便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引起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财务分析的目标是:①通过财务分析,将错综复杂的会计数字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财务信息,以增强财务会计资料对经营者的有用性;②通过财务分析,使经营者扼要地观察企业目标完成得如何,企业目前财务状况怎样,并进一步了解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完成得好与坏以及财务状况优劣的具体原因,以便经营者采取措施,改进工作;③通过财务分析,为经营者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而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企业投资者的财务分析目标。企业投资者,即企业普通股东是企业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普通股东对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债权人和其他财务分析主体。股东的利益一般与企业的股利分配率大小和股票市价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影响这二者的因素又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获利能力的强弱,财务状况的优劣以及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等。因此,股东的财务分析目标是:①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报酬率,股利分配率;②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分配政策;③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结构、资产结构和财务规划,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便作出新的投资决策,即是否保持现有投资,是否转移现有投资,是否追加新的投资等。投资者分析企业财务时,一般不进行查找原因的分析,而特别注重现在的经营成果,股利分配政策,未来的发展前景。

(3)债权人的财务分析目标。 债权人按照信用授予的期间可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即债权人已因契约的签定而具有固定的性质。

如果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则债权人的权益必然固定不变,得到保证;如果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则债权人的权益必将处于危险之中。因此,信用授予者在决定是否对某一企业贷款时,必然事前审慎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

对于短期债权人,财务分析的目标在于了解借款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短期偿债能力,及存货周转情况等,以便决定是否收回贷款或停止贷款。短期债权人关心企业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超过企业的经营效益(盈利能力)。

篇2

关键词:成本性态 杜邦分析法 改进

杜邦分析法主要是利用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等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过去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利用过去的财务资料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与企业过去或者与同行业的财务指标相对比,杜邦分析法可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但是杜邦分析法并不能解决如何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所以,杜邦分析法只能用于对企业的事后分析,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能运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内部信息进行事前预测。

成本性态分类方式下的企业成本

按照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对企业成本进行分类,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成本的形成,从而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

(一)按照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能否影响固定成本的大小进行分类

按照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能否影响固定成本的大小,可以把固定成本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大小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这部分成本的变动对企业长期目标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负担能力,考虑是否继续维持或调整这部分成本。要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必须在保持其预算功能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其绝对支出数额。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大小与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无关。约束性固定成本在短时期内不能改变。在不改变企业经营方向的前提下,通常不宜采取降低成本总额的措施来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而应通过提高产品产量,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变动成本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单位酌量性变动成本的高低受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影响。可以通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强化预算控制等措施降低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主要受技术因素影响,这类变动成本的实质是利用生产能力所必然要发生的成本。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改造工艺技术条件、采用新设备等技术革新手段降低这类成本。

成本性态在杜邦分析法中的应用

为更好地利用管理会计中的内部会计资料,更好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把成本性态的相关概念引入杜邦分析法。通过采用杜邦分析法找出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并且使杜邦分析法具有事前预测和成本控制的功效。具体改进方法是将股东权益报酬率分解为如下形式:

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所得税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预计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安全边际率反映企业的销售情况,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销售量越多,企业的销售业务就越安全;边际贡献率反映销售单位商品给企业带来的贡献率,这个贡献率的大小取决于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差额越大,产品的创利能力就越强。这样,要想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企业应结合成本性态,针对不同性态的成本采取不同的降低方法,从而提高单位边际贡献,降低保本销售量。因此,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还为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指明了方向。

篇3

杜邦分析法主要是利用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等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过去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利用过去的财务资料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与企业过去或者与同行业的财务指标相对比,杜邦分析法可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但是杜邦分析法并不能解决如何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问题。所以,杜邦分析法只能用于对企业的事后分析,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能运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内部信息进行事前预测。

二、成本性态分类方式下的企业成本

按照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按照成本性态对企业成本进行分类,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成本的形成,从而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

按照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能否影响固定成本的大小,可以把固定成本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大小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如广告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等。这部分成本的变动对企业长期目标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负担能力,考虑是否继续维持或调整这部分成本。要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必须在保持其预算功能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尽可能减少其绝对支出数额。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大小与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为无关,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不动产税、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这类成本是形成和维持企业基本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在短时期内不能改变。在不改变企业经营方向的前提下,通常不宜采取降低成本总额的措施来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而应通过提高产品产量,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根据变动成本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变动成本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单位酌量性变动成本的高低受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影响,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的销售佣金和技术转让费、采用计件工资制度时的单位计件工资等。可以通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强化预算控制等措施要降低酌量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主要受技术因素影响,这类变动成本的实质是利用生产能力所必然要发生的成本。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改造工艺技术条件、采用新设备等技术革新手段降低这类成本。

三、成本性态在杜邦分析法中的应用

为更好地利用管理会计中的内部会计资料,更好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把成本性态的相关概念引入杜邦分析法。通过采用杜邦分析法找出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并且使杜邦分析法具有事前预测和成本控制的功效。具体改进方法是将股东权益报酬率分解为如下形式:

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

所得税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

=(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预计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篇4

对企业财务状况指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沃尔分析法和杜邦分析法,沃尔分析法的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比较完整地应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信用水平的高低。虽然现代社会与沃尔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沃尔分析法作为一种基本的财务指标评判方法,它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在目前仍有借鉴作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沃尔分析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为此,本文就沃尔分析法在我国企业财务综合评判中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做些初步探讨与交流。

一、沃尔玛分析法简介

沃氏分析法主要是将若干财务指标通过线性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分值来评判企业的信用水平,它在企业财务指标综合评判中的基本程序如下:

1.选择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比率指标;

2.确认这些评判指标的权数比重;

3.确定这些评判指标的标准值(该标准值年可以是企业的预算标准值或者行业的平均值等);

4.计算这些指标的实际值;

5.求出评判指标实际值和标准值的相对比率;

6.求出评判指标的综合分数(一般百分制表示)。

由此可见,利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步骤: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即上述程序1到程序3和公司财务状况实际评分即上述程序4到程序6。

二、沃尔玛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与修正

从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综合评判的情况看,沃尔玛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过程中,沃尔分析法在理论上的一个明显不足就在于无法证明每个指标所占的权数的合理性,因此有关指标的权数确定只有结合具体企业的情况以及该行业长期实践进行不断的修正,才能设置出较为合理的权数比重。在本文所举的范例中,有关权数的确定是以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制定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参考,即企业的四大类财务指标:财务效益类指标、资产营运类指标、偿债能力类指标、发展能力类指标的权数比例大致是4∶2∶2∶2;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咨询评判机构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企业财务评判的主要内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大致可以按照5∶3∶2来分配比重(详见《财务分析学》荆新、刘兴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下面的财务指标权数表是笔者根据沃尔分析法的原则要求,结合某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仅供参考。

其次,还表现在沃尔分析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实际评分时也遇到技术上的不合理,即个别指标的严重异常会对总体财务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因此,在这里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沃尔分析法进行改进,即对每个指标评分规定上限值和下限值,上限值定为正常评分值的1.5倍,下限值定为正常评分的0.5倍,而且给分不采取“乘”的关系,而采用“加”、“减”的关系处理。一般而言,如果下属单位正好完成预算指标,那么其理论得分为100分,超额完成预算,其理论得分在100~150之间,如果未能完成预算,则理论得分一般在50~100之间。但是如果象利润这样重大的指标是出现亏损,则该企业的实际得分很可能低于理论最低得分下限50分,在0~50分之间。

有了上述的规定程序和修正后,在第一步骤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已完成比率指标选择和指标权数界定两项工作,下面就是该如何确定各个评判指标的标准值。财务指标的标准值确认有一个原则,即各标准值是该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理想的指标数值。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经营管理需要、所属行业特点来确定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用上一年度指标、行业平均指标、预算考核指标等作为财务指标的标准值。下面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进行沃尔分析法的第二步骤工作,即完成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评分:

(一)各指标标准分单位比率的计算

1.如上表所示本文净资产收益率的权重为30(即占综合评分的30%);

2.假设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为8%;

3.假设该企业最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7%(即最高比率为17%);

4.则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上限得分为45分(即权重30分*上限倍数1.5);

5.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下限得分15分(即权重30分*下限倍数0.5);

6.则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分单;位比率=(所属单位某指标最高值-该指标标准值/(该指标理论上限得分-该指标权重)=(17%-8%)/(45-30)=0.6%。

依次类推,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各个财务指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

(二)各指标实际得分的计算

这里仍然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例说明如何计算各个财务指标的的实际得分:

1.从企业有关财务报表获知该企业当期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为5%;

2.假设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为8%;

3.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为-3%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5%-8%=-3%;

4.已知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为0.6%;

5.计算出净资产收益率的调整分=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3%/06.%=-5;

6.已知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权数为30;

7.根据有关公式,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实际评判得分=净资产收益率的权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调整分=30+(-5)=25。

这里需要对于7步骤所提到的公式进行说明,根据每个具体指标的属性的不同,实际评判得分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上表中对财务指标属性的界定主要是为了计算指标分值而设定的,如果该指标值的高低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成正比关系,则该指标属性为正;如果该指标值的高低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成反比关系,则该指标属性为负。当然有的财务指标正负的判断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比如资产负债率指标,该指标是体现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指标,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企业的偿债负担和经营风险大,但是过低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企业的融资能力、举债经营能力低下。因此,不同的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灵活取舍,决定该指标的正负属性!如果某一公司财务报表显示资产负债率过高,则该公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是就要把资产负债率指标属性设为负。

确定了相关指标属性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下面的计算公式来算出各个指标的实际评判分:

指标属性为正时,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标准评分值+调整分;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为该指标的最高评判分。

指标属性为负时,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标准评分值-调整分;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为该指标的最高评判分。

企业出现亏损,及利润小于零时,以利润作为分子的指标的评判分均为零,不再有下限的限制。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最后,通过对各个评判指标的实际评分进行汇总可以清晰知道百分制表示的企业整体财务总体状况的好坏。

三、结语

应说通过将修正后的沃尔分析法应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判是可行的,它摆脱了利用单一指标评判企业财务状况的片面性,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尤其适用于不同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增加评判的合理性、客观性,降低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和决策成本。当然,应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判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住沃尔分析法的基本原则,灵活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沃尔分析法,为决策管理服务。

篇5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2 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2.1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2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3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3 财务分析的目的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客观的,但是,不同的人员所关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是全面的;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密切相关,他们更关心企业的资本盈利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景和投资风险;企业的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他们一般侧重于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出于以下目的。

3.1 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

3.2 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素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3.3 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它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争取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不能仅看其获取利润的绝对数,还应分析其相对指标,这些东西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来实现。

4 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会计所提供的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财务指标,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包括日常核算资料和财务报告,但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日常核算资料只作为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资料。财务报告是企业向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于本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重要经济事项的书面文件。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在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为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他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些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的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常用的三张基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

4.2 利润表

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编制而成的。通过利润表可以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利润增减变化得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者等各方面提供财务信息。

4.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位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一张重要会计报表。拓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河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5 财务分析的种类

5.1 按照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

5.1.1 内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财务状况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要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也要利用管理会计和其他方面所提供的经济资料,是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效率,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5.1.2 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的财务分析。因各自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范围也不同,它可以是对企业某一方面进行局部财务分析,也可以是对整个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例如,债权人常常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这样就需要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而要与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人,则要对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5.2 按财务分析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5.2.1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以资产负债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状况、负债水平、偿还债务能力、企业经营的风险等财务状况。

5.2.2 利润表分析是以利润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在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时,必须从利润表中获取财务资料,而且即使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应结合利润表。一般而言,获利能力强,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强。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中心逐渐由资产负债表转向利润表。

5.2.3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以现金流量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中介,也是这两张报表的补充。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多少现金流出,都流向何处。通过这种分析了解到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可以有效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5.3 按财务分析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5.3.1 比率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三大类,及构成比率是反映经济指标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效率比率是反映某项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相关比率是反映经济活动中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项目比值的财务比率。

5.3.2 比较分析法是将统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或不同企业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存在的差异的分析方法。其分为纵向比较分析法和横向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来确定数额与幅度,确定其存在的差异与程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及企业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5.4 按照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等。

6 财务分析的程序

6.1 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搜集有关的经济资料

财务分析的范围取决于财务分析的目的,它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债权人可能只关心企业偿债能力,这样他就不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则需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范围决定了所要搜集的经济资料的数量,范围小,所需资料也少,全面的财务分析,则需要搜集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资料。

6.2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作出评价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不同,所选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全面的分析方法,则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进行对比,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比较分析企业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6.3 进行因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提出相应的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7 通过财务分析确定企业的财务战略

7.1 初创期财务战略

7.1.1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测定集团发展速度:合理利用内部财产利用,考虑外部市场的可用资源,适度利用负债经营和财务杠杆,为客户创造价值。

7.1.2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主动谋取市场机会,规划投资项目。

7.1.3 通过财务分析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

7.1.4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采用各种灵活方式扩大集团规模:如开展全方位的兼并、收购活动,壮大集团实力,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进行战略联盟等。

7.2 发展期财务战略

发展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步入发展期的企业集团应采用稳固发展型的财务战略。快速发展的企业集团面对巨大的现金需要;技术开发和巨额的资本投入形成大量的固定资产,并计提大量的折旧;投资欲望高涨可能会导致盲目性增加,会使得财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

7.3 成熟期财务战略

7.3.1 成熟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成熟期的标志是集团的市场份额较大且地位相对稳固。

(1)成本管理成为成熟期财务管理的核心。

(2)成熟期的企业集团现金流入增长快速

(3)财务风险抗御能力雄厚,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负债融资,以便实现充分利用负债杠杆作用节税与提高股权资本报酬率的双重目的;

7.3.2 成熟期财务战略取向:激进型筹资战略;一元“核心编造”下的多样性投资战略;高比率、现金性股利政策

7.3.3 成熟期财务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成本控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规范制度,控制风险。

7.4 调整期财务战略

调整期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一是对现有产品,其经营风险并不大,已有利润及贡献能力并未失去;二是对将要进入的新领域,则可能存在极大的经验风险,具有初创期不可比拟的财务优势与管理优势。

调整期的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和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

总之只有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1)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等。

(2)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3)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通过对运营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净利率等。

篇6

Shallowly discusses enterprise finance condition synthesis appraisal method

Hou Tiefeng(Daqing broadcast television university 163,311)

[Abstract] carries on the appraisal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e condition synthesis appraisal method, proposes the design enterprise finance condition synthesis appraisal principle, the design enterprise finance condition synthesis appraisal method

[key word]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ynthesis appraisalfinancial norm

一、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一般认为, 企业财务状况评价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当时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评价。资本市场形成后, 财务状况评价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的盈利评价。公司组织发展起来以后, 财务状况评价由外部评价扩大到内部评价, 为经营者改善内部管理服务。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层能了解大量详尽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资料,且内部管理重点在于考核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而能大概描述企业运营的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管理效用不大。企业外部利益团体主要依赖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来获取相关信息,但企业财务报告内容过于庞杂,不能提供企业财务的总体状况的信息,且企业财务报告可能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这就需要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作为一个能剔除虚假财务信息的综合的反映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分析工具为其服务。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主要还是用于债权人评价债务人的信用情况,投资人评价被投资企业的盈余能力、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是企业外部利益团体用来评价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因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是企业外部人使用,所以要求内容以可核查的会计数据为主,以保障其真实客观,文字表述因其难以核查弹性太大不宜成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只能起补充辅助的作用。

目前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经营业评价综合指数法、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1)复合财务系数法、雷达图法、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2)这些方法大体上可分成三类。

(一)、杜邦财务分析方法将盈利能力状况、财务状况、营运状况的比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能有效揭示盈利能力状况、财务状况、营运状况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有效揭示了权益增值是由企业销售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资本结构决定的。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仅仅分解了企业的获利能力的形成原因,无法全面的反映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它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较大的缺陷,无法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雷达图法包含四类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资产营运效率指标、偿债能力比率、利润分配比率。该方法的计算方法实质上与沃尔评分法、经营业绩评价综合指数法、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复合财务系数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只是选取的具体指标有所不同,且采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现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比较形象。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主要用于国有企业效绩评价,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于1999年制定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并于2002年对细则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企业绩效操作细则(修订)》,这几个文件对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进行了详细说明。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主要考察了四方面内容,即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同时它还对八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与前两类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全面更科学它涵盖了企业经营的主要方面,在对国企财务状况评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沃尔评分法、经营业评价综合指数法、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法、复合财务系数法、这四种方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相同,本质上都是由实际值除以标准值乘权重,或用实际指标值减标准指标值的差额调整标准得分。他们所采用的具体财务指标有所不同,基本上可看成是一类方法。这类方法计算简单应用广泛,但总的来说设计得不够科学,不够精确,在理论上存在一些缺陷。

(三)、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只是罗列了一些财务指标,并未将这些指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增加了很多带有主观色彩的定性分析内容,它并不是以企业财务数据为主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财务管理范畴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笔者认为过多的把非财务指标融入到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体体系中来是错误的,依据簿记系统而来的定量财务数据指标都要进行分析、调整、剔除不实的部分才能用来进行财务综合分析,更何况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伸缩性太大,太容易被扭曲,尤其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很难用它来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它不适宜被当作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主要手段。如果非要用非财务指标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它也只能少量使用,起辅助补充的作用。综上所述,只有第二类方法适宜用来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第二类方法存在一些缺陷

(一)、在计算指标时没有剔除因盈余管理所导致的财务失真因素。如综合评价方法所采用的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都使用净利润,而净利润是很容易纵的,企业会因种种原因进行盈余管理,而企业净利润金额可通过许多方法进行调整,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采用净利润指标,要剔除虚假利润工作量太大,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简便的方法得到对企业财务状况大体准确客观的评价,如剔除虚假利润工作量太大,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就失去地它存在的意义。

(二)、有些企业存在一些账面价值虚高的资产,或存在一些虽有账面价值但无实际经济价值的资产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在分析时没有剔除,这可能会高估收益低估风险。

(三)、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只考虑财务风险没有考虑经营风险,没有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状况和企业所在行业中的地位,没有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而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有重要影响,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估产生不利影响。

(四)、财务比率综合评比法只考虑了当年的静态财务状况,而没有考虑企业动态的发展趋势,在进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时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所的结论是不客观的。

三、指标设计的原则

为使指标设计更加合理,设计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一些原则:1、应能避免重复计算问题。如指标体系包括权益收益指标,可不必计算资产周转率指标,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权益收益指标中已包含周转率指标,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如包括权益收益指标可不含资产周转指标。收益指标与资产周转指标相关程度很高,一般来说,收益指标高资产周转率高,反之亦然。2在评价收益能力时应采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代替利润率指标,尽管现金流量指标也可通过关联方交易来伪造,但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要剔除大额的异常的与现金流量有关的关联方交易,一般可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影响利润指标的因素太多,利润指标极易纵,用利润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涉及盈余管理的因素很难被剔除极易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3、应采用反映企业连续几年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盈余管理的影响。根据Healy模型:NDAa=∑TAt/T,∑TAt=∑(NDAa+DAt)=∑NDAa+∑DAt=T×NDAa。NDPa=TAa-NDAa,DAa为a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T为年的总体应计利润TAt为t年的总体应计利润,a为事件期年份估计期各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代数和接近0,几期获利能力指标的平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3)4、应考虑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企业的发展趋势。5、在计算中应能剔除不良资产、没有实际经济价值的资产或实际价值很小的资产,以避免高估收益低估风险。6、应考虑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成本,要以尽可能简便的方法得出对相关利益团体有用的信息。

三、本文设计的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如下:

一、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1、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2、三年平均净资产增值率。

二、评价风险的指标:1、评价财务风险的指标:(1)流动比率(扣除积压存货和不良应收账款),(2)资产负债率(扣除无实际价值或实际价值很少的资产),2、评价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

三、评价成长能力指标:1、近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2、近三年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收益率增长率。

四、调整项目: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四类指标按5:2:2:1来安排权重,具体计算方法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即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规定上限和下限,以减少个别指标异常造成不合理的影响,给分时不采用“乘”的关系,而采用“加”或“减”的关系来处理。(4)采用BCG矩阵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明星企业得分为20,现金牛企业得分为15,问号企业得分为5,瘦狗企业得分为0,行业一般企业得分为10,在具体评价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时应参照上述标准得出相应数值。

本文设计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是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规定上限下限,给分时采用加减的方式来处理。(5)本文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作为逆指标处理,认为指标值越低越好。当然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不是越低越好,所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张先治、陈友邦编著的《财务分析》认为它们既不是纯正指标也不是纯逆指标,这类指标的计算公式是:单项指标=标准值-实际值与标准值差额的绝对值/标准值

这种计算方法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本文设计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以“收益越高越好,风险越低越高”作为基本假设,所以作为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是逆指标。另外保持一定的负债率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这一利益已在收益指标上体现,而由此带来的风险应得到另外确认。一般意义上讲,在财务上一般认为风险是不利的。所以本文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看作是逆指标。

标准比率根据各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确定,最高比率按标准比率的两倍计算,最低比率按行业标准比率的1/2计算。

四、下表给出具体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先冶,陈友邦.《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李心和,赵华《会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李吉栋 《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M]经济管理出版社

篇7

医院财务分析是从医院财务数据出发,结合医院工作指标,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对医院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它是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对医院评估经营管理的效果和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一、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作用

医院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估一定时期内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结经营管理的效果、提出加强经营管理的政策措施。

定期开展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核算质量;有利于财务预算、财务计划的制定、贯彻、执行;有利于促进医院经营管理。

二、医院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

1、医院财务分析的种类

医院财务分析按时间可分为定期财务分析和不定期财务分析;按编写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财务分析、专题财务分析和简要财务分析。

2、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如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分析;与同类医院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等。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确定对影响指标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如当期业务支出中的增减量主要由哪些项目组成。

(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采用定基或环比的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分析,以揭示指标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趋势分析法图表举例:2006年1月―2008年6月业务收入月波动图,见图1。

三、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通过一定时期预算完成率与预算时间进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有利于督促预算的贯彻、执行;发现实际经营成果中变动较大的原因和下期预算的制定。

2、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应关注资产的结构、负债的水平、资产负债各个项目的变动等;经营成果分析主要关注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收入支出增减变动的主要因素、支出的结构、支出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基金分析主要关注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

3、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分析与医院经营活动相关的指标来分析、评估一定时期医院经营活动的效果。如每诊疗人次、每出院人次、每床日收费水平的结构及增减变化情况、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的变动情况、药品比例等。

4、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如传统财务分析所关注的人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存货周转率(天数)、药品周转率(天数)等。

四、医院财务分析应关注的主要事项

1、财务分析的适应性

(1)对象的适应性。财务分析是供管理者、决策者阅读的,财务分析的使用效果除了与使用者的专业背景有关外,也与撰写者选择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有关。医疗机构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除了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外,主要的报告对象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在目前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主要以医学背景的人员组成的情况下,合理、适当的选择财务分析的切入点、财务分析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效果。适当回避诸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专业指标将是财务分析报告更有成效的现实选择。

(2)管理的适应性。财务数据是与医院的经营活动紧密相连的,财务数据的形成是由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引起的,同时财务分析也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因此多从引发财务数据的原因即经营活动本身去分析引发经营活动的结果财务数据,则财务分析更有说服力,财务分析的结果和财务分析的建议将更有针对性。财务分析应尽量避免单纯的就数据论数据、就财务论财务、为分析而分析的分析方法。

(3)行业的适应性。医疗行业的财务分析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财务分析中的一个子范畴,从理论上讲,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均适用于医疗行业的财务分析。但医疗卫生行业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公共福利部门,因此在体现绩效分析的指标上,更多的以每诊疗人次费用、每出院人次费用、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等指标予以体现。

(4)体制的适应性。从体制上来讲,国内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从财政管理体制来讲,所有的医疗服务收入均属于财政收入的一部分,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收支平衡的管理目标决定了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将是医疗机构财务分析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一种介于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之间的一种体制,因此在关注经营性指标的同时应关注非经营性的分析。

2、财务分析的可比性、一致性

(1)财务分析的量化评估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但仅就单个指标当期的静态数据看,许多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本期人员费用支出1亿元、本期人员费用占业务支出的比例35%等。这些指标必须进行横向比较(与同行业同规模)和纵向比较(与本单位的历史数据)才能反映本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横向比较的可比性和纵向比较的一致性要求是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基本前提。

(2)相对于公众公司定期审计的信息披露的要求、生产型企业产品定价的要求及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科目设计的粗放性,医疗卫生行业在核算质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在费用的归集和某些科目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因此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选择分析指标在核算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在费用的归集上是否具有可比性。

(3)在可比性和一致性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切勿轻易下结论,以免误导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或影响财务分析报告的可信度。

3、财务分析的综合性

(1)单指标评估具有局限性。在开展财务分析过程中,能够通过多指标印证分析结论的应尽可能进行多指标分析,以尽可能避免单指标本身固有的局限造成分析结果的偏离。如本期药品收入比分析基期增长20%,不能仅就此认为药品增长过高,而应该结合当期工作量增长的情况、药品价格的变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又如分析期初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均为1亿元,不能就此判断本单位货币资金的状况没有变化,而应就货币资金期初和期末的来源(如是否是借贷形成的)、往来款项的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结合。在运用绝对指标或相对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中,应恰当运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在一个基数相对较大的评估项目,在运用相对指标如增减率的同时,运用绝对指标的分析可能对决策具有更大的参考作用;同样,在一个基数较小的项目,分析其增量的合理性比起几倍的增长率更为有效。

4、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性

(1)财务分析报告在兼顾全面的同时应突出重点,关注当期存在的或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医院的经济营运关联到医院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果在财务分析报告中面面俱到,每个方面均进行详尽的分析,容易造成财务分析报告的散乱。因此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中,应根据财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在兼顾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有所重点地将当期存在或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财务建议。

(2)财务分析报告应有大局观念、宏观意识。在对医疗机构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应抓住指标、数据的主要方面、主要因素。对一些幅度变动虽然较大、但基数较小的指标、数据的分析应采用谨慎性原则。

(3)要结合单位现状,避免不结合实际的财务分析、财务要求。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指标评估,应主要从单位的历史、经营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客观评估。在进行同行业横向分析、评估中可以找到与同业的差距,但不能因为存在与同业的差距就抹煞、淡化本单位在本期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取得或损失的结果。

5、财务分析中的客观性

(1)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开展财务分析的首要前提是客观、真实的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分析的结论客观、真实、全面的数据分析,财务分析切忌在掌握真实、全面、客观的数据之前的主观判断,更不可从主观判断出发去查找数据、组织数据,乃至加工数据。

(2)评估指标的客观性。财务指标的评估很少有客观性的公认的评估标准,财务分析的结论更应从历史性、发展性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得出财务分析的结论,对单个指标的绝对性评估应采取谨慎性原则。

6、财务分析的前瞻性

财务分析不仅应该从静态的角度分析评估单位在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应该通过对历史的、时点的回顾,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单位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结果进行预测、推断。前瞻性分析也是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对今后一定时期单位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美国联邦政府 财务报告 会计基础 净费用表

根据1994年的《美国政府管理改革法案》,美国财政部于1997财年开始编制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按联邦政府层次划分,可分为联邦部门与单位财务报告和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告,前者由联邦部门与单位负责编制,后者由财政部负责编制。合并财务报告的主体包括美国联邦政府行政、立法、司法及各联邦机构,以避免报告主体的不完整而造成信息缺失并进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年度是当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联邦部门与单位提交财务报告的时间不能超过财政年度结束后45天(11月15日)。正式提交的财务报告应包括审计报告,并于11月15日在政府部门与单位网站上向社会公布。

 

一、联邦政府财务报告主要构成

联邦政府财务报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编制的,包含六张财务报表,每张报表反映的内容不同,但在不同报表中的数据又是相互关联的。

(一)净费用表

净费用表包含的项目有:总费用是政府部门和其他会计主体的全部费用。赚取的收益是政府以一定价格向公众提供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交换性收益。精算损益指对联邦雇员和军人养老金、其他就业后福利和退休福利。净费用表的会计恒等式为:净费用=总费用-赚取的收益+精算损益。净费用表主要目的是告知美国公民联邦政府每财政年度提供福利和服务的成本。

 

(二)营运和净财务状况变动表

该表报告联邦政府的营运结果,包括特种基金运营的结果。报表列报了主要由政府凭国家主权权力取得的税收、关税、估定罚款收入、罚没收入等非交换性收益。政府总费用减去赚取的收入得到净费用,净费用减去税收和其他收入就得到政府运营净成本,还包括影响净财务状况的一些调整事项和未匹配交易项。

 

(三)营运净成本和综合预算赤字调节表

该报表用于调节营运和净财务状况变动表上的净财务状况数额和综合预算赤字的差异。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计量基础。营运收益以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营运成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调节表以营运净成本为起点,按照营运净成本和综合预算赤字各组成部分,逐项列报由于两者会计计量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

 

(四)综合预算和其他活动的现金余额变动表

该表实际上是通过调节一个财政年度内综合预算赤字与现金及其他货币资产的变动,解释预算赤字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融资的。预算赤字是一个特定财政年度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报表列示了预算中包含的非现金支出,和影响现金余额但不包括在预算支出中的项目以解释现金和其他货币资产变动的原因。

 

(五)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披露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财务状况(净资产或净负债)。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与政府受托资产的信息相结合,可以使公众更全面地理解政府的实际财务状况。特种基金的净财务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示。

 

(六)社会保险表

社会保险报表报告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的财务状况精算结果,包括分别由社会保障管理局,卫生部、铁路退休理事会和劳工部管理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铁路退休、黑肺保险等项目。精算结果是对社会保险项目中长期未来财务收支测算数据的现值。对社会保险的收支测算是在对未来经济增长、人口变化等数据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保险从2006财年开始纳入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虽然社会保险表含在合并财务报表体系内,但它不和其他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报表相关联。

 

二、与我国政府财务报表的比较

(一)财务报告内容比较

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分为本级财务报告和合并财务报告。被确认为联邦政府报告主体的每一个联邦政府机构、项目和预算账户都要编制本级财务报告。具体包括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预算报表、四张基本权益报表、项目业绩计量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等必要的补充信息。在本级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整个政府合并财务报告。

 

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表及附表、会计报表说明书几项。预算会计信息是主要的政府财务信息,但不是全部。与美国联邦政府报告内容相比较,我国的预算会计报表不能完整、全面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情况,也不利于报告使用者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

 

(二)财务报告审计监督比较

美国联邦政府财务报告必须经过独立审计部门的审计批准方可正式递交国会和向公众披露。审计报告是政府财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独立审计人员对于政府受托责任履行及其依从预算情况进行客观评论与鉴证,一方面有利于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解析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督促政府官员尽职尽责、高效廉洁的开展工作。与之相比,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监督机制比较弱化。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也对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机关分别就其经费收支及财政收支情况及结果实施审计监督,也形成审计报告,但这些审计报告缺乏透明度,并且政府审计报告与政府财务报告往往是相分离的。

 

(三)财务报告目标比较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反映政府对社会公众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应当有利于使用者确定政府主体当期的运营结果;应能够帮助使用者评判政府主体提供服务的水准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与美国对比,我国预算会计信息应当适应国家宏观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行政和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结果的需要,有利于预算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仅是概括说明,而且报告集中于预算执行情况方面,不够全面。

(四)资产负债表比较

篇9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得信息者得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要求信息化程度透明、信息传递及时快捷、信息化内容全面完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白热化,不仅要求企业需要一个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披露财务信息,而且对个人财务信息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为加强个人财务信息披露,个人财务报告体系框架建立已经势在必行。当今,对个人财务报告体系研究仍是空白,本文针对个人财务报告的作用、主要形式以及主要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几个方面对个人财务报告体系框架构建予以研究。

一、个人财务报告概念、组成和作用

个人财务报告是反映个人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期间净财富变动情况的书面性文件。个人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变动表、净财富变动表和附注。个人财务报告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理财、个人收支(财务)计划、信用评定(贷款、购房、纳税、申办信用卡等)的重要前提;第二,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个人收入公开,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第三,还可以为独立第三方审计提供资料。

二、个人财务报告主要形式及编制说明

1.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构建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个人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书面性文件。其具体格式及编表说明如下:

表1个人财务报告

编报人: x年x月x日单位:元

编表说明:

(1)资产负债的计价:可按历史成本,也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用公允价值更为合理。

(2)报表中的项目可以根据个人财产状况特点增设相应的项目。

(3)具体项目说明:

①现金是指可随时动用的货币资金,长期存款列为投资;

②有价证券等投资应尽可能按性质区分开,不同项目用不同的计价方式;

③个人在将来享受的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如退休金、保险、投资利润等)可按现值,以“既得利益”列示;

④负债也需要按估计的公允价值计价;

⑤未实现资产增值的估计所得税(特殊项目)是指按“个人所得税”,个人的财产转让所得应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如个人所有财产按现行公允价出售,则应支付该税款;

⑥净财富是指个人的净权益,详见表2;

⑦该报表的各项的估价、填列等方法应保持各期一致,并且重要事项可以在注释中说明。

2.净财富变动表的构建

净财富变动表是反映个人某一期间的净财富变动情况的书面性文件。其具体格式及编表勾稽关系说明如下:

表2 净财富变动表

编报人:x年x月x日单位:元

此外,在构建两大主表同时,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报表附注。报表附注是对报表中列示的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的说明等,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个人的财务状况和净财富变动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便于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个人财务报告评价体系

个人财务报告体系框架构建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报告中相应的信息构建财务评价体系框架(如表3),更加准确、详尽的提供个人财务信息。

表3个人财务报告评价体系

四、研究结论

综合前文的分析,应构建个人财务报告反映个人财务状况和净财富变动情况,尽可能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全貌,为相关信息使用主体提供有用信息。本文首次提出个人财务报告评价体系,分别从个人财务效益、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潜在社会贡献能力六个维度进行构建,可以进一步将六个方面的指标用线形关系结合起来,运用沃尔比重分析法,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评定个人财务状况,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个人财务状况作出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填补了个人财务报告体系的空白,也将给政府政策制定的职能部门和信息使用者提供参考。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做好个人财务预警,对隐藏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评价分析系统。

篇10

长期以来,医院财务报告体系中资产负债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金流量情况和主要业务活动的收支情况未得到反映,严重影响了会计报表信息的质量,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医院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医院也不编制现金流量表,直到2011年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从2012年度起,在执行医院财务制度的所有医院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医院在某一会计年度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在当前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到与医院密切相关各个部门和单位,越来越注重医院的现金周转情况。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了解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正确分析医院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分析医院未来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现金流量表完善了医院会计信息,是对医院原有会计报表的有利补充

(一)现金流量表从内容上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总表提供信息的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推进医改三年重点任务目标的实现,国家和地方都将继续加大政策和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医院卫生财务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国家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012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增加了现金流量表,从编制原则上看,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从内容上划分为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每类活动又分为各个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医院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真实反映医院的偿债能力和运营状况。医院现金是否充足,是否能保证医院资金周转等信息,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提供信息的不足。

(二)现金流量表从实质上弥补了医院其他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不足

根据预算会计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可以推出:现金=负债+净资产—非现金资产,由此可见,负债、净资产的增加(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非现金资产的减少(增加),也成为现金的增加(减少)的因素,医院现金流量表中的内容是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医院运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直接法。从逻辑层面看,这一过程与借助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会计要素及其账户体系经过确认、计量、记录最后形成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总表是对等的,这样账簿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便于分析医院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可以得到充分的揭示,现金流量表从实质上弥补了其他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不足。

二、现金流量表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更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一)通过现金流量表提供医院的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为医院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客观地评价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在医疗改革的冲击下,医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医院要想站稳脚跟既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又要加强各项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更要及时收回应收医疗款、清理债务,以便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医院除了开展日常的医疗业务活动外,所从事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其他经营活动同样影响着医院的现金流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财务状况。例如医院进行对外投资,如果未能取得预期的现金回报,必定会对医院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现金流量情况都可以在现金流量表上得以体现,从而可以为医院管理者判断医院业务经营周转是否顺畅,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二)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

收入费用总表的结余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来的,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核算的结余与现金流量是不同步的。收入费用总表上有结余,库存现金余额很小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医院属于现金流量较大的事业单位,各个医院逐渐加大对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感到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编制的收入费用总表不能反映医院现金流量情况,存在很大的财务管理缺陷。医院又不能因此拒绝权责发生制而改为收付实现制,况且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收付实现制必然将会被权责发生制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开始执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在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的同时,编制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为医院财务报表体系提供了权宜之策。现金流量表按不同项目反映医院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及流量净额,更好地从现金流量的角度了解现金来龙去脉,收入费用总表上的结余变动情况,对医院经营业绩作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考核。

(三)现金流量表的运用有利于从现金管理方面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

现金流量表可以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零余额用款额度等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医院作为现金流量较大的单位,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有利于加强对收费人员的管理,加速资金回笼,加强资金收支的管理;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明确了解医院业务活动的各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情况,有利于加强库存物资、药品的管理;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财政、科教投入、支出情况,有利于加强财政、科教资金的管理,便于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掌握和监控医院财政资金使用及执行情况;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使医院的现金流量置于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有利于杜绝医院资金体外循环的弊端,保证资金流向的正确合理性,从现金管理方面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

三、现金流量表有利于了解医院的资金周转能力和偿债能力,规范投资风险,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

(一)现金流量表可以真实地反映医院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地判断

如果医院没有现金流,就缺乏了购买能力与支付能力,根本无法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作为一个分析工具,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医院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能力。医院的管理者由于管理的要求必须要对医院的现金流量信息有所了解,与医院有密切关系的部门如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税务部门等不仅要了解医院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结构情况与经营业绩的来源和构成,更需要了解医院的支付能力和偿还能力。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消除了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中所预计的获利能力和支付能力;同时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医院现金流入、流出的构成,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分析医院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既可以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又能为医院管理者对资金的需求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现金流量表既是对医院当前的财务状况的分析又是对医院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

医院的现金流量表中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结构合理,医院的财务状况就一定比较好。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就是在流动的现金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金流入、流出的构成及现金净增加额的形成,现金收入构成是反映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收入占全部现金收入的比重及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明确医院的现金收入的来源;现金支出构成是指医院的各项现金支出占医院当期全部现金支出的百分比,具体的反映现金的用途,让报表使用者能清楚地知道医院的钱用到哪里了,如何使用的等等;现金净增加额结构分析是指医院的各项业务,包括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科研教学活动,主要是反映医院现金净增加额是如何形成的。应用趋势分析法,通过计算趋势百分比,报表的使用者可以了解有关项目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变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了解医院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情况。

(三)现金流量表有利于规范医院的投资风险,为医院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医院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使医院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完整、全面。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医院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收入费用总表是反映医院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的报表,即结余的形成或亏损的发生情况,表明医院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医院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的报表,表明医院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看医院的盈利能力状况,以供投资决策之用;医院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规范投资风险,使医院盈利能力保持增长。三张报表结合使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使用,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让医院管理者从多个方面了解医院财务状况,为医院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决策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在分析医院的财务状况时,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不仅可以准确核算反映财务信息,而且提高了医院会计报表信息的质量。2012年所有执行《医院财务制度》的医疗机构都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规定也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的财务管理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使医院了解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及时发现医院在各种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医院当前或未来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结合医院目前经营业绩情况,科学评价医院未来的财务状况,满足政府及相关部门等各方面管理监督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2012]20号

篇11

因素分析法是在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在计算变化的各种因素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也被称为连环替代法。在一般情况下,首先定义一个可变因素,那么其他因素暂时不变的,逐个确定,然后根据构成索引依赖各种因素,以及更换各因素的影响的程度,每个测量每个因素的影响度。一般过程如下:

(1)根据各种因素,并寻求几个指标实际执行。

(2)各数据变化来计算执行数字指标的实际数量的影响。

(3)将变化上索引的实际数目的执行各因素的值想加,计算出的值是实际和计划之间的总差。

2.比较分析法

对比分析是通过两个或更多个相关的指标对比,计算分析,通过分析分析指标之间的差异以确定根本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将本期的实际数额与历史同期相比较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本期与过去时期发生增减变化的情况,并找出变化的原因,对发展趋势做出推断,从而找出改进工作的方向。

(2)本期实际执行与本期计划、预算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3)与同类单位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公司的重点是股票发行的定性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将专注于公司的股票发行量的分析。财务分析,就是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从为了改变人物目前的财务状况分析,来分析股票价格,公司的决策的影响,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规定,发行公司应报告并披露其财务报表。证券交易法:场外交易的股票或发行公司应在中间,并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证券部门提交的中期财务报表,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签证期末财务报告和宣传。对于投资者而言,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根据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到股票发行公司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财务状况;利润表上体现的内容则是股票发行公司在某一时段内的经营业绩。除此之外,公司通常还会做出利润分配表,来反映税后盈利的分配情况以及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原因。有的公司亦将利润分配表专项列出。

二、改进企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措施

1.改进财务分析技术以符合行业先进标准

财务分析是在会计基础上把数据通过技术分析转化为评价企业单位经营成果的具体信息,使用财务分析技术方法不同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最终评价。因此,财务分析中必须采用符合行业标准的技术分析方法,才能使所得到的信息更加真实准确,提高分析效果才更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