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园区网络建设

园区网络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5 08:44: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园区网络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园区网络建设

篇1

0.引言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程序的本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求解问题的能力。学习编译原理需要的背景知识很多,可以说这门课是对学生前阶段计算机知识的一次大检阅。无论从课程的理论性还是实践性来看,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这样一门难度极高的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经常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并给予解答。

那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琢磨教材,思考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他们课后的学习进行引导。事实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后者相对于前者更显重要。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社区和社交平台的使用在学生中非常普遍。如果为学生在课后提供一个学习材料和信息非常丰富的网络社区,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积极讨论,能有益于解决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笔者与同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对此做了一些总结。

1.“项目开发式”授课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无论采用“龙书”“虎书”“鲸书”“陈火旺”版,或是其他版本的教材,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主干基本是相同的,比如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的产生、属性文法与语法制导翻译、运行时存储空间的组织和管理、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编译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战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仅仅是把所有的主干内容在课堂上讲完,通常来说效果不会太好。学习编译原理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练了很长时间的基本功,如果到了这门课程我们还是强调基本功练习,就失去了这门综合课程的意义。根据课后调查,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编译原理的知识除了做高级语言到低级语言的翻译器以外还能干什么。由于今后从事与编译器相关工作的人数毕竟不会很多,很多学生因此认为本课程没什么大不了。如果让学生能够在本门课中得到专业能力的综合提高,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1.1“软件工程”框架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强调对编译原理和技术的宏观把握以及触类旁通的综合运用,教学中突出主要框架,避免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一些细节的算法和过程上。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可以按照软件工程中的步骤对各个部分逐步求精,让Top Down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具体说来,可以按照软件工程里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几个主要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

(1)需求分析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将要处理的任务,然后对任务进行详讲,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2)任务的设计阶段: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有明确的把握,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任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每个小组具体的任务并挑选出专人负责,小组工作将严格按照设计的任务和进度来进行。学生对给定的任务需要详细分析出具体知识点,对于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材预习一课堂听讲一课后讨论等方式掌握,最终带着任务在工程中加以应用。

(3)编程实现阶段:这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在任务实施之前,教师要对每组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计划中的错误或漏洞,尽可能避免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学中,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该如何做,而是通过适当地引导和指点,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则需要在全班统一指导和讲解,从而确保任务的正常进行。

(4)任务评价阶段:学习过程是以任务为核心的,当所布置的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学会如何及时评价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自评、、组内互评以及教师的综合点评可以有机结合。通过评价训练,可以更深层次地加深对知识的把握。

1.2引用多领域实例

编译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编译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编译系统的结构及编译程序各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理想的结果是学生既能掌握编译理论和编译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具有设计、分析、实现和维护编译程序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编译原理理论知识包括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理论等抽象内容及大量的算法,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深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编程水平更显重要。

教学中我们发现,仅仅将书上的实例讲给学生听,学生并不好掌握,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问题的就更少了。如果在讲完理论之后适当引进一些实例,例如:将状态转换图在硬件设计中的应用——设计状态机模型介绍给学生,并给出相关学习资料和网站介绍,如此下来,通过对状态转换图的实例运用,使得原来非常抽象的正则表达式概念学起来就具体多了。另外,由于Windows的普及以及微软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人们使用电脑非常方便了,但也使很多人误认为学计算机就是学Windows;甚至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都被局限在了Windows平台,一些教师也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在其他的操作系统。坦白地说,Windows平台虽然方便好用,但同时也阻止了初学者进一步接触操作系统的内核,所以教学中不妨结合操作系统的内容,引进Linux的概念。学生在接触了Linux操作系统之后,会发现Linux上的很多操作或表述都要用到正则表达式等相关知识。总之,学习编译原理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其本身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知道应用前景。

2.编译原理网络社区的建设

上面说的道理可能很多同行都已经想到了,如何做到呢?尤其是教百人以上的合班课,建立专门的网络社区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实时跟进是个很好的选择。此外,教学中我们还会收到这样的反馈:很多学生听老师讲课似乎很明白,但自己转述起来就很难。诚然,在学生的理解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讨论是一个帮助达到透彻理解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在课堂上甚至在课后教师也难以找出适合而充足的时间来组织这样的讨论。网络社区可以有效地克服地域和时间上的困难,让大家方便地交流意见和看法,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导。

2.1分专题组成“聊天室”

不同的学生感觉到的学习困难不一样。教师可以按不同的专题设立讨论社区,同时附上相关的课外材料、实验计划和步骤,以及供参考的实验例程源代码。好学的学生一般希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留言进行评议,进行肯定和纠错,使他们在激励中主动去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针对典型问题,教师可以挑选出众的学生到课堂上作简单的讲解,让他们自己制作PPT,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阐述问题的方式和语言虽然没有教师那么精炼准确,但往往能让他们的同龄人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明白网络社区是和课堂紧密相连的,是课堂的延续。网络社区的积极活动很容易被量化,成为重要考评成分。

2.2课前问题的提出和课后讨论

这里分为课前和课后两方面: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编译原理课程很多内容乍一看会让人一头雾水,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效果要比教师直接灌输好得多,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2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58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93- 02

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检索区,有些高校还称为电子阅览室。是一个无纸化的情报信息的服务部门,它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服务于读者,并且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高校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资源检索区具有较高的读者利用率。随着读者年龄的不断变化,年轻读者对网络资源检索区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些需求不仅体现在对网络环境的要求,还体现在对阅览环境的要求。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当代大学生读者的网络资源检索区,已经成为许多高校馆重视的问题,本文就网络资源检索区的环境及布置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看法及构想。

1 传统电子阅览室的弊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管理人员对图书馆合理利用空间的要求,传统的电子阅览室建设已经不被读者认可。传统电子阅览室一般采用类似于网吧的建设方案,只对每台用户机是否连入互联网进行管理,并没有把数字资源作为宣传的主要目的,所以读者不知道数字资源都有些什么,在多数读者心中电子阅览室更像是一个图书馆开的大网吧。这样的建设方法不仅局限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认知,而且更使得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变为空谈。电子阅览室布局不合理也是限制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另一个瓶颈。读者们更需要隐秘的私人空间和可交流的讨论空间,以及随手可得的纸质资源。这些弊端阻碍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发展,只有改变建设理念和建设思想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服务。

2 建设适应当代读者需要的网络资源检索区

2.1 改变服务理念

作为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的最前端窗口,网络资源检索区要改变只满足读者上网要求的思想,不仅要为读者提供检索阅读功能还要提供优越的阅读环境。对电子资源的宣传不应该是等待读者使用,而应该向读者主动宣传。宣传上不仅依靠图书馆网站,还要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送一些数字资源,使读者更加及时地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动态,使读者从服务中区别网吧和文献检索区的差别。在建设布局上要规避最大限度地摆放机器的思想,不要认为机器越多提供的服务就越好。宽松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使读者阅读心情愉快,还可以集中读者阅读的注意力。

2.2 采用先进的机房管理软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房管理软件也大大提高了服务功能的研发与设计。在选择管理软件时,可以选择服务功能较为强大的管理软件。这些软件不仅可以计费和管理机器,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即时消息,并且可以与读者互动。当读者进入系统后,通过身份和所在单位信息,判断读者所学方向,对读者进行相关数字资源的推送。这些管理软件有较好的兼容性,不仅能同图书馆管集系统连接,而且还可和学校局域网连接。读者通过管理软件可以轻松地掌握学校的新闻动态和通知公告,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所学专业的相关论坛及学术报告研讨会,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读者。

2.3 对网络资源检索区的个性化设计

2.3.1 改变空间布局

随着读者对阅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规划更加合理的电子资源阅读空间已是势在必行。空间布局不仅要更加个性化而且要更加贴近读者,为读者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本文提供一种方法:按使用功能划分区域。本方法是按照读者阅读及使用习惯进行规划和布局。为满足读者隐秘阅读需求时,可以将较为封闭的单独微机座椅摆放在一起,使读者阅读时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增加阅读安全感。满足多读者探讨或者合作完成任务时,可以选择环绕或者是波浪式成排的微机桌椅摆放在一个区域,使读者更易于沟通和交流。区域之间要有较为明显的阻隔装饰,如绿色景观或者是半高玻璃隔断等等。

2.3.2 规划阅读空间颜色

有研究表明环境色彩是影响读者阅读心情的客观因素之一。色彩比较鲜艳的明度较高的颜色具有明,灰暗混浊的色彩具有忧郁感。选择适当的颜色装饰,可以使读者身心得到放松减缓读者阅读的疲劳感,色彩组合的对比强弱程度也影响读者的情绪及心理。在电子资源阅读区也可以按照功能区域划分选择不同的颜色,如比较安静的私人阅读半封闭空间,可以选择颜色比较明快的淡蓝或者是淡绿,使读者情绪保持清爽。在多人区及讨论区选择较为沉稳的色调,让读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减少兴奋度,更加适合讨论气氛的营造。

2.3.3 布置合理的绿色植物

利用绿色植物布置公共空间是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电子资源检索区作为微机较多的公共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比较大,所以在选择绿色植物时,应选择具有较高抗辐射性能的植物,如吊兰、仙人球、芦荟、绿萝、虎皮兰等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供观赏,比较高科目的植物还可以对区域划分起到阻隔作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3.4 服务相关设施的摆放

篇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校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校园网的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节约教学资源,促进创新性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存在多个校区的院校,通过校园网连接和管理多个校区,可以使不同学校之间能更快地融合,在管理和教学中,校园网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然而,不同校区存在不同的网络基础,如何在此基础上根据优化原理提出多校区校园网络建设优化策略,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设计,优化网络性能,是多校区校园网的建设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一、多校区校园网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学校作为一个非盈利性单位,基础建设资金有限,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它于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个年轻的学校,其各项建设都在进行中,在校园网建设的投资就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就米下锅”,从而导致校园网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设备性能达不到实际网络运行要求而需要更新设备,造成重复投资。

2.网络管理问题

校园网络需要管理复杂的内容,不仅包括网络设备、网络线路、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网络硬件、网络软件,还包括教学资源、行政管理等。目前,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管理模式还采用人工手动模式,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络资源,如此繁杂的网络管理内容,使用人工手动模式会导致信息资源、网络链路利用率低,甚至会出现当一条链路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要实现多校区的联网,实现网络对于校园管理和教学科研的支持,多校区大学校园网络的建设就应该不仅在速度、容量上完全满足长时间、多人数上网的需求,使长距离的主分校区实现一致的网络体验;还要实现教育教学自由的集中存储和共享,并完成校园异地FTP下载、VOD点播。

3.网络安全问题

校园网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使老师和学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不安全因素,如病毒肆虐、黑客攻击等,这些不安全因素会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有些软件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经常死机数据丢失或损坏,更有甚者会导致网络和服务器瘫痪;校园网络还面对形形、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如果没有进行过滤、识别,就会造成大量非法内容或邮件出入,占用大量网络资源,导致网络速度缓慢、网络交通堵塞,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

许多师生对于网络安全问题认识不足,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由于其便捷性而广泛运用,在网络上随意浏览、下载,这些行为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轻则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下降,重则导致网络瘫痪,甚至造成重要资料丢失、泄露等。

4.网络速度慢

多校区院校师生众多,在网络使用的高峰时期网络将承受上千人同时在线的压力,对网络速度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时,使用网络时间比较集中,一旦用起来速度比较缓慢,就会使人产生烦躁的心理。

5.网络管理制度

多校区网络建设环境复杂,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标准,易造成管理混乱。网络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如果不够完善,就会造成学校师生上网身份无法唯一识别,这样就不能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师生的非法访问行为,缺乏有效的上网监控和日志。

二、优化网络的建议

1.优化网络设计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综合布线的设计对整个网络速度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总体规划和网络设计,不仅追求网络速度与硬件性能,而且应该能够满足网络升级和扩展的未来要求。根据网络设计的可运行性、灵活性、易管理性、可扩展性等基本原则对校园网进行设计,同时在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初期,最好考虑由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组建和管理的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选择和设备选型问题。

在网络设备的选取中,最好选取知名厂商的网络设备,这样在产品性能、质量、售后方面会有更好的保障。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向Internet服务提供商购买更多的带宽线路,或者提供高一级的高速交换机,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瓶颈问题,但关键是要有效利用现有的带宽。

2.优化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员需要经常监听网络数据包,了解网络中所传输的内容。能及时处理网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并限制学院员工和学生使用在线视频点播系统或数据传输软件,如P2P、迅雷、电驴等需要消耗大量带宽资源的软件的使用,以免影响网络传输速度。对于由使用该类软件形成的网络瓶颈,可以利用路由器过滤相应的传输请求,以达到限制该类软件使用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带宽资源。当然,网络数据传输软件,尽管传统的P2P软件没有占用带宽,但多个局域网的计算机和数据传输时,很少或没有受带宽的影响。在校园网中大量用户集中在节假日和休息的时间,特别放学后这个时刻上网,因此用户可以避开高峰时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购买更多的带宽,或提供更高的网速,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然而,关键是要利用现有的带宽。例如,视频点播,如基于IPTV软件的思科交换技术的使用,可以解决视频网络内部的问题,效果很多。

专业网络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避免出现由于自身的知识或技能不足而导致网络故障不能及时发现、排除。

3.提高安全防范

在多校区网络建设中,各网络设备的物理安全是首要的安全问题,由于多校区环境下,网络设备使用不统一,在建立全院的网络安全体系时,要避免考虑到失窃、水灾、火灾、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一些突发事故,导致网络设备损坏或丢失而致使网络无法运行。

外部网络对于内部的DOS攻击和端口扫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安装一个软件防火墙或购买一个硬件防火墙,就可以解决许多网络安全问题。有三个选项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安全:一种是使用新一代的局域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认证方面优于802.1X,具备对用户和设备基于应用策略的访问控制能力,选用这种方式组网,网络便直接获得了这种能力。如不考虑升级交换机,则考虑具备认证用户和设备能力的安全应用程序,且能够自动设定角色并通过分区和申请提供基于应用策略的访问控制。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入侵检测防范系统实时地对整个网络进行监测,对异常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识别攻击类型,并向网络管理人员报警。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授权的用户活动。

4.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多校区校园网建成之后,需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制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密码管理及应急措施等相关制度,配备专业知识扎实的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与维护。同时还需要在学校中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使全院师生对网络的使用、网络安全有清楚的认识,从而避免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网络问题。

高校校园网络的优化与提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牵涉整个校园网的综合布线、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设备的选型与配置、网络维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重点对影响校园网络速度的几个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因此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50-02

1、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加上成人教育、在职教育、网络教育等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高校呈现了跨地区的多校区数字化管理模式,体现着学校核心工作的教学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校各方人员在获取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的手段和方式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亦发生重大的改变,而能支撑这种改变的技术核心是高效、安全的云存储网络。此外,为了适应高校多校区办公的工作模式,需要教学管理信息存储网络能够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来实现多校区之间的协同工作。

如何合理而有效的建设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使高校校园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网络存储技术来保证数字化校园海量信息的存储安全,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是跨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本论文基于作者长期从事学校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教学工作的实际经验,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需求入手,分析研究了跨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云存储网络系统的建设方案以及核心技术,设计了适用可行的结构框架和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测试意见和升级拓展思路,可供高校数字化校园动态管理进行参考和推广。

2、建设方案及核心技术

数字化校园建设跨校区云存储网络设计与实现与数据备份和容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存储网络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加入备份与容灾后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模式,避免重新开发时资金的重复投入。

目前高校跨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存储网络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大幅度的增加存储空间以满足各种数字资源的存放问题,而且这些服务每年对容量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如果要在校内架设镜像站必然对数字化校园存储网络的容量提出很高要求。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的前几次设备的资金投入往往比较充分,但却无法应对今后的增长需求,况且数字资源本身也有其自身特点,一味的追求用高速和高稳定性的FC磁盘无疑也会造成浪费。设计一种能适合今后发展需要的廉价的云存储网络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存储网络建设的基础。

目前国外大型企业、公司、学校等对存储网络有着很高的要求,存储技术和实施方案已经从直接存储模式(DAS)和网络存储模式(NAS)向存储区域网络(SAN)发展,从设备的层面来说,FC-SAN的优点毋容置疑,但相对于一般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设备来说,光纤的造价往往过于昂贵,通常只能在建站初期实现第一步的资金投入,后期维护和升级往往比较困难,无法将FC-SAN的优势继续发挥出来。此外,不同SAN厂商的产品在管理方面的兼容性也不尽如人意,为今后的扩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在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数字存储与存储容量、造价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方案着重从IP-SAN的理论层面纳入进行论证,利用已经成熟的TCP/IP和iSCSI协议构建兼容性强而造价相对低廉的IP-SAN云存储网络,并通过建立IP-SAN+NAS的混合模式将原有早期设备合理的融入到新的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存储网络中。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系统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是多设备、多应用、多服务协同工作的集合体,它的实现要以WEB2.0技术、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CDN内容分发、P2P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存储网络化管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为前提。

架构跨校区数字化校园云存储网络,主要采用SAS技术及RAID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下,通过SATA硬盘组建RAID 6磁盘阵列,建立基于iSCSI协议的跨校区IP-SAN网络,利用IP-SAN存储网络技术实现跨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建设。

本方案较好的解决了高校跨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存储设备在容量、安全性、扩充性、成本和今后的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着力解决校园存储系统的选项工作,用于提高用户的访问性能和服务种类,并能满足数字化校园管理不断增长的电子数据信息量的要求。

3、框架设计与实现

要满足多校区、廉价和云存储三个方面的要求,并能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服务,可以选择IP-SAN结构的存储网络,整个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整个网络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代表主校区和两个分校区。每个校区的内部结构类似,以主校区为例,又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为IP-SAN区域,以SAS技术构建的存储阵列通过存两台内置双四核处理器和iSCSI HBA适配卡的储服务器构建成廉价的海量存储设备,存储服务器之间实现热备份功能,运用iSCSI协议双端口接入两台千兆的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与服务器/主机群的连接,两台以太网交换机彼此进行冗余配置,服务器/主机通过双网卡与双千兆交换机连接。

第二部分为局域网,服务器与工作机、检索机通过千兆交换机实现连接,再通过路由器接入校园网,提供不同的数据库服务,这部分的网络结构与原来各个校区的网络结构一致,不同的只是交换机和路由器已经能够提供千兆的连接带宽。

在两个分校区与主校区之间,IP-SAN的交换机使用路由器通过租用的100Mbps电信Internet通道直接进行连接,由于主校区和分校区都在一个城市内,通过Internet连接时经过电信内部路由器跳接的次数并不高,虽然不能保证实时传输的性能,但连接带宽往往较高,而且费用较低。各校区之间也可以通过光纤专线实现连接,但考虑到专线费用昂贵而且带宽较低低,两端还要使用转换器/路由器将TCP/IP协议再次封装为专线的E1或E2协议后实现连接(即使使用FC-SAN,FC交换机也需要转换器将FC协议转换为V35串口或TCP/IP协议后才能再次封装为E1或E2协议而无法直接转换或两端直接连接,所以FC-SAN跨校区的带宽也不高,造价则因为需要多个转换器而更昂贵),并不适合数字校园存储的造价方面的要求。分校区按相同的方式构建IP-SAN存储网络,其目的主要用于容灾和数据异地备份,此外还负责对视频数据进行智能缓冲,在播放软件的支持下对分校区重复点播的视频进行缓存,减少对校区之间带宽的占用。此外,分校区也设立了服务器用于实现容灾功能,在主校区出现故障后利用备份数据和服务器将云管理系统切换到当地的服务器继续进行。

进行数据备份时,采用从主校区存储设备直接镜像到两个分校区的存储阵列的方法。

这个基于IP-SAN的云存储网络构建好以后,每个校区都有各自的分云数据中心,校区内部服务可以形成云内互联,而校区与校区之间形成云间互联,又与每个服务终端形成云-端互联,这样就形成了“资源虚拟化、管控自动化、IT能力服务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校园跨校区管理私有云应用平台,这个平台有全局的智能联动管理“CLOUD OS”,对所有校区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IT基础资源池进行全局的调度和资源编排与交付,此外,还根据各校区用户、业务系统的不同互访需求,实现网络层的资源隔离和安全访问控制。

4、测试优化与升级拓展

这套存储系统建立后,在正式投入前还需要进行检测,从局部的阵列性能优化测试到全局的虚拟用户网络负载测试对整个存储网络进行深入的了解,找到系统潜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和优化。

测试平台作为一个单位分别放置在主校区和两个分校区,分校的存储网络通过路由器与主校区IP-SAN中的千兆交换机实现连接,应用服务器分别找到各个校区的存储服务器分配的iSCSI存储阵列。通过测试进行相应的软硬件选项与配型,最终完成整个云存储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资源优化。一般情况下,数据中心的各种系统(包括软硬件和基础设施)是一大笔资源投入,在建成后一般经历3-5年硬件系统就即将面临逐步老化与更换,而软件技术则不断面临升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增加的业务需求也对资源扩展产生考验。而此IP-SAN云存储网络系统在传统架构基础上纳入了云计算模式,将不断产生的业务需求作为服务构架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租用第三方云设施的方式,剥离了云存储系统中与数字化校园管理核心业务无关的因素(如IT基础设施),如需自己重新建设,可按需获得。

在此云存储网络系统建设中,网络是最底层的管道,因此采用“网络先行”的思路建设,在进行网络构架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实现了网络层的云就绪,以承载未来云计算IT平台的动态需求和最终成本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东华.构建网络存储方案.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4月:1008一8008.

[2]林许岸.网络数据安全策略的研究与实施.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第14期.

篇5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109-02

1 建设目标

新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必须基于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满足下一代网络发展要求,具有迅速升级为宽带综合信息网(HFC网)的能力和技术基础,实现数字电视、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广播电视业务及综合信息、数据等IP业务承载平台功能,能够满足多功能业务开展需要,完全承载未来多种新型增值业务。

2 设计思想

1)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建设一个性能优异的、能够迅速升级承载多种业务的综合信息基础网络;

2)网络结构、传输技术、设备器材优选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成果;

3)建设一个性能优异的双向HFC网。

3 设计原则

3.1 标准性原则

遵循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基于本方案开发出来的技术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兼容性。

3.2 开放性原则

避免使用私有标准或协议,确保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互通,支持并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

3.3 经济性原则

应该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有线电视电缆网络资产的前提条件下有充分的技术实现可行性。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既有投资、发挥存量资产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双向宽带接入网络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4 可扩展性原则

宽带接入的用户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的、渐进的。需求设计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可扩展性,能够符合主流技术发展的趋势,保证能够基于本方案的技术和系统可以随着业务需求扩展和技术进步进行平滑升级。

4 系统模式

1)基本传输功能

整个系统从传输功能上分为A、B两个平台,A平台传输广播电视节目,B平台传输交互式数据业务。首期工程进行A平台的建设,为下一步交互式数据业务的建设打好基础。

2)网络建设模式

(1)根据固原市城区总体规划建设,在新区中心地带建立分前端,新老前端采用自愈环形光缆传输结构,保证信号畅通和传输质量;

(2)以新区分前端传输机房为中心,干线传输采用光缆传输方式,用户分配系统采用同轴电缆分配方式。

3)要求系统要有较好的技术指标,较高的图象质量等级,系统带宽定格为1 000MHz,首期工程开通110MHz~550MHz数字电视信号频段,下行传输109套数字电视节目,其余频段预留为其它数据业务频段。

5 系统基本技术方案

1)系统带宽:整个系统采用1 000MHz带宽,频率范围为0MHz~1 000MHz;

2)频带划分: 111MHz~550MHz为下行数字电视频段;其余频段为数据业务、增值业务频段;

3)前端系统采用1 000MHz邻频传输技术、增补频道技术;

4)干线部分

(1)干线传输采用全星形结构,以分前端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在小区中心地域建立光交接箱,每个光交接箱敷设6芯光缆,1芯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下行传输数字电视节目,1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传输数据业务,上行波长:1 310nm,下行波长:1 490nm;

(2)每个光交接箱接入8个光节点,光交接箱到每个光节点敷设4芯光缆,每个光节点不超过120户。

5)用户分配系统

(1)分配系统采用三级星形结构,光节点直接到户;

(2)信号接人点尽可能设在用户居住区中间位置,到各单元采用星形分配方式,从单元信号接入点到各用户采用集中分配方式。

6 网络结构

在总前端,数字电视广播平台、高清广播平台、互动电视平台(包括高标清时移、点播)、互动增值业务平台(游戏、电视支付、电子商务等广电新业态)、互联网接入平台等各种业务平成接入、集成、播出、分发。在总前端和分前端之间,构建IP城域骨干数据传输交换平台,完成总前端到分前端间各业务及通信的分发、接入、汇聚、交换、传输。

有线电视信号(包括数字电视、高清广播、VOD over CABLE(IPQAM)模式的下行点播信号)在分前端通过光发射机输出有线电视光信号,通过星型无源光分配网络接入小区光分路器,再经无源光分配后通过光缆延伸至光节点,光接收机输出有线电视射频电信号;互联网等数据信号以及VODover IP(IPTV)模式的点播信号通过IP城域网至分前端,在分前端接入EPON头端OLT设备,通过预留至光节点的光纤或通过波分复用技术与有线电视共用一根光纤至光节点处,连接EPON终端ONU设备。EOC 局端设备上联快速以太网口与ONU连接,射频接口与光接收机输出的有线电视射频电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混合,通过同轴电缆网接入用户家中。

7 系统技术指标分配

根据国标GY5063-199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之规定,系统指标规定值C/N、C/CTB、C/CSO分别为43dB、54dB、54dB,系统设计值分别为44dB、55dB、55dB。具有一级光链路的系统指标分配按前端、光干线及分配系统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8 工程实施步骤

第一期工程:以HFC网络为主导,建立分前端,完成光缆干线的敷设,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8月底完成。光缆干线改造步骤如下:

1)路由勘察、方案制定、投资预算,预计2011年6月底以前完成;

2)设备器材考察、选型、采购,预计2011年7月20日以前完成;

3)制定施工规范,建立分前端,光缆敷设工程展开,安装并开通;

4)工程验收。根据国标规定,对系统指标进行测试验算,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行业规定。

第二期工程:用户分配系统的建设。光节点以下分配系统全部定位为全星型电缆分配网络,光节点直接带用户。

第三期工程:增加节目容量,系统升级,逐步向宽带综合信息网过度,建立健全HFC系统,开展数字电视新业务、互动点播和其它增值业务,实现回传功能,初具HFC网功能。

篇6

一、新课改的发展呼唤资源建设的变革

(一)课程资源的广义观

新课程强调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在课改实验区,广大教师最迫切的呼声也是课程资源的短缺。对比传统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狭义课程资源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中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明显是界定于广义的课程资源观,即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环境以及教师、家长、学生和学科研究专家等而形成大课程资源观,强调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力量,学习者则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因此应摆脱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点,形成广义的课程资源观。[2]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

作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教育资源的理念也随着新课改下课程资源观的广义定位需要而有所发展。通常提到的网络教育资源多指狭义的概念,即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然而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环境,不少学者认为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应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个重要的组成因素,[3][4]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则是由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教育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过程中各种人员的集合,如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应用者,其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科专家)、学生、社会人士(家长、学科爱好者、社区会员等)。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特别是互联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教育环境资源是提供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所需的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工具及应用平台。如面向资源管理者的资源管理系统,面向教学者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面向学习者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等,这些无不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这三者当中,教育人力资源是实践的主要施行者和开发应用的主体,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建设的主要目标,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内容,是资源开发建设的主要对象,教育环境资源则体现为软硬件相结合,作为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保障条件和实践基础。这三个要素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过程,通过环境资源的构建和网络空间的资源共享,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资源应用中实现学习者所获取的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最终达到人员素质的提升。因此,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地区教育信息化,区域性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由这三个要素交互不足或某一因素的作用考虑欠缺所造成,例如资源应用效果低下可能涉及人力资源的观念问题,也可能是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问题或者欠缺资源应用支持环境等问题所造成的,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课程改革强调从广义角度即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相结合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开发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内生性价值的体现。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面向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也应扩展到充分考虑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者相结合的广义概念。从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组成来说,与课程资源的组成内容相对应的是,教育信息资源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教育环境资源属于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而教育人力资源则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之间的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关系

二、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然而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中重点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却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应用效率低下、资源陈旧、应用面不广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欠缺站在人文主义高度上的建设理念,使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系统总体的合理规划,因而没有准确定位和把握应用者适应时展的需求。那么如何把握应用者的实际需求呢?这反映在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特征即资源的教育价值上面。笔者认为,从课程改革的观点来说,资源的教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有效地促进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并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选择和挖掘适合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实践和创新,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并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新理念──“人文发展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脱离为建资源而做资源的狭隘建设观,从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出发,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与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三者交互结合的“人文发展观”。此“人文发展观”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基于广义网络教育资源观的包含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环境。资源建设的过程是知识价值在主体间的传递与转化过程,是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该过程兼顾面向人力资源开发(个体知识价值的传递与转化、区域人文关怀与资源共享文化的创设)、信息资源建设(优质信息资源的良性互动)及环境资源支持(技术开发与应用环境支持)这三个崭新的教育资源建设内涵,在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围绕学习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建设三者交互所形成的广义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来开发新课程资源,期待学习者在资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具备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努力为社会培育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通过构建这样一个有机的区域生态整体来促进资源的循环流通,体现知识价值的螺旋上升,在信息资源的实践应用中凸显学习者的发展潜能,同时学习者通过与这三者之间的交互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与发展价值观,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创造出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符合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者与三要素之间的交互过程如图2所示。(1)学习者与人力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体现为学习群体的人文关怀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的创设,资源型学习中的师生交互等;(2)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学习者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实践,如研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等;(3)学习者与环境资源的交互方式体现为学习者开展资源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及技术支持(如规范化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资源库产品间的互操作、多样化的学习工具等)。

图2 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

教育资源实践的“人文发展观”

(二)“人文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建设新模式──“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一般分为“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维度,它们通常是由不同的参与者从事实践,并随建设规模的大小和应用程度的深浅组合成不同的建设阶段,诸如大规模的资源整合阶段(资源开发、资源整理)、个别化资源的优化重组阶段(资源整理、资源共享)、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创新阶段(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等。而就建设应用过程来说,“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的线性组合过程是较为全面的资源建设流程,它代表了人们从事资源实践的完整周期,我们将在此完整建设流程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1.“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内容

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知识管理及动机理论,我们提出资源建设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资源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源建设流程是资源在不同知识主体间传递和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该流程就学习者认知发展而言是由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过程共同线性组合而成,这些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

(2)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为学习者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阶段,五个维度的循环发展正好反映了学习者内在知识价值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从而体现其能够在资源实践过程中得到认知发展。

(3) 学习者具体参与到资源建设流程的全部五个组合过程,体现其为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主体和资源型学习过程的主人,而教师是资源实践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情感因素的正向激励者。

(4) 在资源实践的每一个维度,都要通过广义网络教育资源三要素合理的相互作用,即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实践这三者相结合,为学习者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具体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新课程改革强调资源型的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广泛开展为本模式中资源更新过程的知识创新和资源的滚动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6)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动机影响是推动学习者持续参与资源实践各个组合过程,实现动态循环的主要动力,而学习者自身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掘,创造比自身原有资源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是资源更新过程中实现资源滚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转贴于 2.“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及其本质

表1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分析该模式中学习者信息资源实践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

表1中所述的知识转化过程,表面上是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学习主体间的流转(即形成了资源流),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质上是依附于不同主体的知识价值的传递转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流” (Knowledge Flow)。 “所谓流是一个形象的动态概念,指一个实体或抽象事物的不停顿的运动状态。”[5]在“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参与了动态流程的各个阶段,这种动态过程是由具有知识价值的资源在经历了不同主体的知识外化、中介、共享、内化、创新等多种处理过程后最终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知识,从而形成了“知识流”。

表1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的知识发展过程

资源建设流程

知识管理内涵

学习者的实践角色

信息资源实践

资源开发

知识外化

建设者

学习者个人资源建设(个人知识积累、个人学科专题网站建设等)

个人内在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并进行结构化的信息管理

资源整理

知识中介

管理者

资源按标准优化改造、审核入库、管理等过程

对外在显性化的信息按资源标准审核和重组并进行属性编码入库的过程

资源共享

知识共享

交流者

资源、浏览、推荐、评价、社区交流的过程

对结构化的显性知识资源进行、浏览、评价及知识导航的过程

资源应用

知识内化

应用者

资源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合作学习)

显性知识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最终形成内在隐性知识的过程

资源更新

知识创新

创新者

(学习者)

对原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挖掘、优化改造或资源创新的实践,实现资源的深层应用和知识创新

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发现知识的内在价值);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知识流”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作为知识主体的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知识主体在实践不同维度的动机因素起到促使知识传递和转化乃至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学习者在参与前述不同维度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时,若其应用模式不同,则其参与实践的动机因素也有所不同。例如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整合资源的方式,则对于参与资源整合的单位和个人来说,其动机因素也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一种是内在的认知内驱力的作用,即实践主体希望在参与过程中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自我,这种因素占大多数,另一种是外在附属内驱力的作用,作为服从上级部门安排的被动的任务式整合,这些内外的动机因素往往会联合发挥作用。其实无论何种动机因素,我们在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设计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对学习者的相互支持作用时,应主要考虑有利于正面激励并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动机作用,以求最大限度地鼓励更多的学习者自发地参与到资源实践过程中来,从而让学习者自身建设实践转化为其自觉的行动,使知识资源的应用者、实践者自觉成为资源建设的开发者,在实践中产生资源、创造资源,让“知识流”形成持续不断的循环,最终实现了本模式的目标和本质──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般的网络教育资源实践,通常此“知识流”是单向线性的,即一般到知识共享阶段或知识应用阶段就结束了,无法实现资源的创新发展。而本模式的突破之处在于实现资源建设流程的发展循环(即“知识流”循环),其中资源更新(即知识创新过程)是实现整个“知识流”循环的关键,也是促进资源增长的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基于资源应用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已成为可能,即面向师生的基于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资源型学习模式的广泛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究并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将产生大量如主题知识、课程整合资源、学生电子作品集等知识创新型的学习资源,为资源的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本模式中各个实践过程所形成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共享文化氛围的形成、人文关怀下虚拟时空里学习者地位的提升、资源应用和开发工具的易用性、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发展的需要及知识创新的激励与评奖机制等都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资源更新阶段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挥、激发优化改造和创新资源的主观欲望,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创新的实践,最终实现资源的增量滚动发展。与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相比较,本模式更能体现对新课改的有力支持。(如表2)

表2 两种不同的资源建设模式比较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

狭义观(即只重视教育信息资源)

广义观(重视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

资源建设观

为资源而建设的简单信息资源观

人文发展观(学习者认知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相结合)

资源建设主体

教师

学习者(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科资源网站会员等)

资源型环境

工具型环境(重视技术支持,忽视人员交互)

学习型环境(重视资源的应用实践和学习过程的交互作用)

资源内容

内容教材化(以教为主)

内容多样化(学教并重)

续表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资源流

信息流

知识流

资源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显性知识管理)

隐性/显性知识管理并重

资源实践

重开发轻应用

实践的“五个维度”共同发展

资源应用目的

辅助教师教学

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

资源的传播方式

单向展示

多向交流

资源型的教学结构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资源服务

单一服务(信息检索、获取等)

多种服务综合(资源共享、资源应用、知识创新等)

资源建设流程

单向线性过程

“五维发展循环”过程

3.实践案例

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同样面对与课改教材相应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是随着课程资源观广义定位的发展,原有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新课改下基于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协作学习等)的变革,又能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资源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参与到资源收集、整理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二次或多次开发。综合以上情况,我们采用广义课程资源观指导下网络教育资源的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同步配套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以学习者(即资源应用者)为中心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开展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践,通过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成功地将资源建设过程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应用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有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成功地支持区域性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该模式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信息资源实践前面已详述,下面主要就佛山地区级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设计谈一下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1)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

佛山市在资源型环境设计上主要针对课程改革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特点而设计,采用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资源管理与教学应用”的一体化方案,通过学科群资源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将课程改革实验中学习者的学习实践与资源建设和应用结合起来,使其知识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相联系,最终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前端学科网站会员的发展、交互式模块的设计及多种激励机制能促进网上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动态网站的生成和维护,“站点化”和“页面化”管理则凸显管理的个性化,有效吸引学习者(应用者)主动参与资源管理;通过与资源库的实时交互,实行分布式资源建设,集中式资源管理的开发模式;互动式信息和交流、有效资源导航和评价可促进资源广泛共享;模板化在线教学设计、网页课件生成器等支持基于资源的电子备课等教学应用;高效的资源搜索模块、自反馈式交互试题、动态文稿演示等支持基于资源的学习等。以上设计方式无不应用知识管理理论,通过“知识流”在学科网站会员间的有效循环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从而实现资源的增量发展,并且在课改实验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产生适合新课程所需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知识管理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环境设计

(2)实践成效。从2002年到2004年,佛山地区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专题网站展评”活动中“面向新课改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站”整体项目以其完整性、规模化、丰富性两次荣获最高奖“全国优秀特色教育网站”奖,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中央电教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学科群资源网站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科会员达十八万人,运行三年以来超过六百万的点击量,本地经过质量优化的总容量超过600GB的海量学科资源库。现已完成“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项目科技成果荣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育科研吴汉良二等奖,并入选国家科技部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据2002—2004年的统计,佛山市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考察团近200个,其信息化应用成果与实践探索经验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相应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要作出多方面的调整、如上述技术支持的资源型环境的调整、信息资源内容的及时更新、人力资源开发构成的变化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能在系统方法上为面向新课改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已在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观点的应用,新课改课程资源观的发展变化只需要对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做相应调整并应用到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即可,因此有利于推动新课改下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

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6-0014-03

Establish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mote intensive care network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ZHU Guanghua1, CHEN Jing2, ZHANG Jianying1, JI Jingwei1, JIN Yan2, REN Chuancheng2, HU Xiaoying1(1.Jiangch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China; 2.Shanghai 5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mote intensive care network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Methods: Taking the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hospitalized the Jiangch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from June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as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after the remote intensive care network as a research group. The mortality, the number of transferred to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deaths accounted for 20.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referral number accounted for 33.3%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intensive care was (5.48±1.69) day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deaths accounted for 9.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referral number accounted for 19.6%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intensive care was (4.95±1.48) days in the research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platform before the opening, the numbers of death and the referral were decreased; the average time of ICU patients was shortened after the ope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twork,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elemedicine; intensive care; remote monitoring; remote consultation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救治危重病患的临床科室,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具有生命危险或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提供及时、系统的医学监护和诊疗技术[1]。ICU对危重病患的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监护,并给予积极的干预,为患者提供规范系统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现代ICU设施需配置专业人员,且费用昂贵、技术专一[2]。尽管其在危重症监护、救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对于许多慢性重症患者和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的观察和处理仍然难以顾及,这类患者长期占用床位,极大的浪费了医疗资源,同时又使那些需要进行临时监护的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

专业化的ICU建设需要很高的投入和维持,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ICU人才和病源,即便有也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建立远程ICU可以使这一临床难题得以解决[3]。远程ICU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实现了对患者的实时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监测结果的远距离传输及网络会诊[4]。远程监护系统可使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与综合医院一样的服务,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保健水平[5]。

曹茂诚等[6]的研究发现,建设以ICU为核心的家庭与院前急救、社区急救、院内急诊四位一体的可视化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信息网络平台,可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综合医院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医疗,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7]。本研究旨在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远程重症监护网络建立前后慢性病患者死亡率、转院率及住院时间长短的情况,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重症监护网络建立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重症监护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远程监护网络系统安装后的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患者为研究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死亡例数、转院至第五人民医院的患者病例数及在重症监护室的平均住院时间。

1.2 建立远程重症监护网络系统

远程重症监护网络系统包括监护中心、远程监护终端设备和通讯网络、多媒体技术。监o中心建立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远程监护启动后可实时收到监护患者的生命监护仪、电子病历、检验、放射及超声等信息;远程监护终端设备安装在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病房床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电子病历资料、临床检验及放射、超声等影像资料;通讯网络、多媒体技术包括电信10 M光缆宽带。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遵循国际先进的、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的医疗信息共享技术、多媒体标准和存储标准,通过用户名、密码安全认证的VPN协议相连。

1.3 监护网络人员组成

监护中心的医疗团队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各科主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组成;远程重症监护终端则由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完成会诊网络终端平台的操作;硬件技术维护和网络调度中心人员负责网络技术支持维护、网络会诊请求应答和专业人员调配。

1.4 监护网络运行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24 h常规监护,当患者需要远程会诊咨询时,社区医生向监护中心发出申请,同时上传患者的监护信息及影像资料至中央服务器。监护中心收到会诊请求,即刻安排值班医生进行会诊。会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目前症状、体征和实时生命体征监护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完善疾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同时,监护中心可联系医生库内的各科医生实现多科联合会诊。会诊后,对重症患者继续进行远程联合监护,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监护信息和影像会持续在会诊中心屏幕上显示,由会诊中心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和指导。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对照组共有93例重症监护慢性病患者住院,平均年龄(65.99±11.13)岁;其中男性患者53例,占57.0%,女性患者40例,占43.0%;心血管系统的病例数最多,为39例,占41.9%,其次是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分别占25.8%和17.2%,胃肠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较少,分别占9.7%和5.4%。

研究组共有112例重症监护慢性病患者住院,平均年龄(67.54±11.27)岁;其中男性患者67例,占59.8%,女性患者45例,占40.2%;心血管系统病例数最多,为41例,占36.7%,其次是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分别占25.9%和17.6%,胃肠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较少,分别占9.8%和8.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死亡、转院人数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有19例患者死亡,占20.4%,有31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占33.3%,患者重症监护平均时间为(5.48±1.69)d;研究组有11例患者死亡,占9.8%,有22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占19.6%,患者重症监护的平均时间为(4.95±1.48)d。

远程监护平台网络开通后,死亡人数及转院人数均有所下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远程重症监护网络的建立显著改善了重症监护患者的死亡率、转院率,缩短了其重症监护时间。远程监护平台能够提供非常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为远程监护与会诊双方提供快捷清晰的音像平_,使会诊中心的专家能够全面连续的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和病情变化,基本上可以实现除体格检查外的所有需要掌握的医疗信息,并且能够在会诊后对患者持续进行密切监护,进一步提高了对患者病情变化的掌握度,从而能够准确、全面的指导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时而准确的治疗一方面能够降低患者由于医治不当造成的死亡率与转院率,另一方面能够缩短重症监护的时间,节省医疗资源。

远程医学涉及医学的多个领域,包括诊断、治疗、监护、手术、护理、健康教育、医学信息、图像存档传输、医学培训、病例研讨、学术交流、家庭医疗保健等方面[8]。远程医学使医学资源得到共享,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路途奔波,同时还可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远程医疗使患者的就诊不拘束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并方便快捷地获得综合性医院医疗资源的支持,极大的提高了区域医疗整体水平,同时可加强医疗服务体系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医学专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缓解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和分布不均,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构建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6,9-10]。

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远程监护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远程监护技术的监护对象可以从患者到健康人群[11],监护参数可以从生理参数到日常生活状态[12],应用领域可以从急诊救护、极限状态下的人体生理状态研究到面向千家万户的家庭健康保健。对于缺乏专业化ICU建设的二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许多慢性重症患者和潜在高危风险的患者的观察和处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远程医疗起步比较晚,且远程重症监护信息网络平台是跨区域的医疗行为,真正推行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缺乏系统的管理规范,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远程医疗标准化的问题,投资回报的问题,患者病情及隐私的保护等。因此,远程医疗真正的普及应用还需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保险机构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统一标准,明确医疗责任,提高远程医疗的投资回报[13]。

参考文献

[1] Salins N, Deodhar J, Muckaden MA. Intensive Care Unit death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family satisfac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 care[J]. Indian J Crit Care Med, 2016, 20(2): 97-103.

[2] Kaczmarek MC, Ware RS, McEniery JA, et al. Epidemiology of pertussis-related 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dmissions in Australia, 1997-2013: an observational study[J]. BMJ Open, 2016, 6(4): e010386.

[3] Reynolds HN, Rogove H, Bander J, et al. A working lexicon for the tele-intensive care unit: we need to define teleintensive care unit to grow and understand it[J]. Telemed J E Health, 2011, 17(10): 773-783.

[4] Peters SG, Farmer JC. Con: Is the tele-intensive care unit ready for prime time?[J]. Crit Care Med, 2004, 32(1): 288-290.

[5] Khunlertkit A, Carayon P. Contributions of tele-intensive care unit (Tele-ICU) technology to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fety[J]. J Crit Care, 2013, 28(3): 315.e1-12.

[6] 曹茂诚, 张文武, 田方, 等. 四位一体的可视化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信息网络平台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6, 37(8): 52-55.

[7] 陈玉娟, 廖生武. 综合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对促进社区医疗服务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医院, 2015, 15(1): 7-8, 12.

[8] Chaves JN, Libardi AL, Agostinho-Pesse RS, et al. Telehealth: assessment of websites on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Portuguese Language[J]. Codas, 2015, 27(6): 526-533.

[9] 马骏, 廖生武, 李林, 等. 综合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对促进社区医疗服务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10): 12-14.

[10] 李霞, 吴艳艳, 唐源. 远程医疗服务对促进新型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的意义[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7(2): 22-23.

篇8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尚无法治愈,易并发多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WHO资料表明,1998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35亿,预计到2025年将猛增至3亿。我国的数据同样惊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9.7%,目前已达9420万例。为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进行,有必要探索新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糖尿病中心从2009年开始进行糖尿病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并应用于临床,现将糖尿病管理模式及其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糖尿病管理模式

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型糖尿病管理团队――团队由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朝阳区第二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等共同组成。协和医院专家为技术指导并解决疑难和复杂糖尿病问题;朝阳区第二医院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方案的具体设计、方案实施、定期评估和对社区医生的过程督导;社区医生负责方案在社区的落实;护士和防保人员负责健康教育等工作;有计划的对团队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项目研讨会。初诊患者由医师接诊,明确诊断后,进行专科体检、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复诊患者由专科护士接诊,进行体检后将体检和化验结果登记至慢病管理手册后转诊至专科医师就诊,诊疗结束后,将患者所有诊疗信息,包括体检、化验、用药情况输入电脑。

建立信息化糖尿病管理网络平台――通过软件技术专家与医疗专家合作共同开发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社区的患者疾病档案,医院的患者诊疗病历,糖尿病管理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在社区,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可输入患者健康档案,除有输入患者临床资料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定期评估,并为医疗人员提供数据检索与统计。另外,还有提醒功能,可以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监督,提醒医师与患者取得联系。

建立电子信息化的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流程――依据《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适合区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流程和管理流程,施行2~4周一次的按月随访计划,监测血糖,每年定期进行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并确定社区、医院双方的职责,确定双向转诊流程规范,达到社区-医院一体化治疗和管理。社区血糖控制反复不达标的患者转诊至朝阳区二院,填写慢病管理手册,进行体检、化验,给予诊断、治疗方案,将患者所有诊疗信息输入电脑,病情平稳后回社区诊治;如在二院无法使患者血糖达标,可转至协和医院专家就诊,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然后返回二院作进一步跟踪观察。

建设初发糖尿病患者全方位体验教育流程――拟从体验教育准备、实施及效果追踪三方面建立体验教育流程。由糖尿病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营养医师组成糖尿病教育小组,为患者进行每月一期的系列讲座。对糖尿病患者、家属采取分期参加糖尿病学习班,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使用、低血糖防治及自我监护等。培训过程中同时进行多点血糖监测,最后进行教育考核;通过建立追踪档案实施体验教育效果追踪。

结 果

和谐医患关系:在干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可减少在教育过程中的医患冲突。建立糖尿病管理数据库,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式管理,建立了医患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长期合作的治疗、教育模式,通过这种长期、连续、呈现为合作互动的教育过程,使医患关系融洽。

患者病情得到更好控制:通过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情况,血糖高的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对将到随访日期的患者有提醒功能,如未及时就诊可电话提醒复诊;对坚持定期随访的患者,可半年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总结目前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给予患者及时鼓励,并提出下一步需要努力方向;对没有坚持随访的患者,电话了解失访原因,告知患者病情定期监测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继续坚持随访。

在糖尿病的控制方面,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及相对固定的患者群,可以使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这种模式吸引了其他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前来学习,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专科医护人员,也响应国家关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倡导。

讨 论

与一般管理相比,强化管理更有力于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和慢性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从而使与糖尿病相关的致残、致死率及医疗花费明显下降。然而,在美国,接受理想的病情管理和监测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我科从2009年开始对就诊糖尿病患者施行电子化管理,建立由专科医师、护士、营养师共同参与的集教育、诊疗、随访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及实行标准化诊疗、随访方式。

篇9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050-01

1 引言

随着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执行科学的用水计划显得尤为重要。灌区量水是农业节水灌溉中的一项核心技术,通过BP神经网络对渠道水位流量关系建立对应模型,设计基于GPRS的遥测终端对现场采集的水位流量数据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登陆管理系统并访问数据。

2 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结构由感知单元组成的输入层、计算节点组成的隐含层和计算节点组成的输出层三部分组成。各层信号逐层其前向传递,每个神经元只能够对下一层神经元产生影响,其软测量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硬件设计

遥测终端(RTU)是集数据采集处理,数据存储及无线传输于一体的现场终端设备,选择SIMCOM提供的SIM800C系列模块。其模块的主要功能具有GSM基带、GSM视频、天线接口及其他接口,其模块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为了实现对灌区现场数据的远程采集,达到对灌区远程无线监控的目的,就需要实现远程测控系统与现场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两者之间数据的传输,数据的传输选用无线传输方式,GPRS的通信原理如图3所示。

4 服务器上位机设计

监测中心的软件是将各个监测点的数据信号进行收集、汇总以及分析,提供一个给用户解决方案的平台,监测中心应具备管理功能、查询功能、通信功能、分析功能和存储功能。上位机的界面层通过浏览器来实心,其具有实时显示、数据查询、图形报表等功能。

5 结语

本文研究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灌区量水远程监控系统负荷灌区信息话建设的需求,实现了对灌区量水的远程监控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篇10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各地方城市正努力打造一个个中、小型园区,用于集中发展经济产业,而发展信息化是实现一个园区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组建一个高稳定性、强壮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提供多业务、多协议、多服务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实现工业生产、科研、行政管理和内外通信等目标的计算机园区网络基础应用;继而紧随信息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扩充建设拟定远程网络应用、信息资源库、园区内 IP 电话系统、视频点播、多媒体服务、数字化办公及园区“一卡通”应用系统等。

一、系统需求分析

1. 配置简单方便:为了保证客户端使用的便利性,将采用便于管理和配置的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系统。

2. 设备支持广泛:选择能够适应更多设备的操作系统。

3.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网络建设时,要求网络设备必须要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防止网络系统的瘫痪,并且在网络系统的规划中要求能够提供网络设备的冗余和备份功能。

4. 可管理性:系统需要具备较多的管理工具,以便于网络管理员对整个网络进行监管。

5. 更低的成本:网络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经济成本,必须具备实用性和经济性。去选择高性价比的设备。

6. 扩展性:一个易于扩展的网络系统才能适应当今的发展。所有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主流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以保障该系统可以在未来几年内适应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便于促进网络的扩展和企业的结构的变化。

7. 安全性:网络安全是网络使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正常使用

二、网络解决方案设计

1. 接入层认证设计:接入层认证设计使用 802.1X 的安全认证访问技术。

2. 接入层的安全特性设计:在公共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必须要有防火墙 ( 软件的或者硬件的 ),以确保园区网络的安全性。

3. 接入层管理成熟度设计:接入层的交换机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以面对恶劣的环,但对设备的功能要求不能过高,稳定运行是其主要的性能指标。

1. 汇聚层业务支持能力设计:交换设备支持二层、三层、四层协议,支持单播路由协议,如 RIPv2、OSPFv2、BGP4 等。

2. 汇聚层可靠性设计:选择 3 层设备,可大大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路由压力,有效平衡路由流量。

3. 汇聚层扩展性设计:汇聚层应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并且功能和性能不能太低。

1. 核心层性能设计:核心层的网络交换机一定要功能性强,本设计从接入层到汇聚层到核心层,依次采用智能二层交换机、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以及万兆骨干智能路由交换机。整网具备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性价比,完全提供高效的网络性能,保证未来 3 - 5 年仍然不落后,保证运营网络即使大数据流量情况下的畅通无阻。

2. 核心层扩展性设计:禁止采用任何降低核心层交换机的处理能力,或者增加分组交换延迟时间的方法,应避免增加核心层路由器配置的复杂性。对网络中每个目的地具备充分的可达性以及足够的路由信息来进行交换。发往网络中任何设备的数据包,核心层的路由器不应使用默认路径来到达内部的目的地;聚合路径可用于减少核心层路由表大小。

3. 核心层可靠性设计:核心层设备必须使用双机冗余热备份,也可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从接入层到汇聚层再到核心层均采用双千兆设计属性,更是在增加网络带宽的情况下,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

4.IP 地址规划与 VLAN 划分:在网络的建设中,IP 规划及VLAN 的划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划分可使网络更加高效可靠地运行。本文使用 C 类 IPV4 网络地址对园区进行地址划分,确保其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 网络的主要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病毒以及木马进行破坏;不法分子利用恶意软件以及外网的非法入侵;私密文件或邮件被非法窃取、访问以及操作;关键部门访问非法网站和敏感信息泄露;备份数据和存储媒体的丢失,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自网络中不明黑客攻击;

2. 实现网络的安全对策:

(1) 利用特定的系统安全软件以保护用户以及记录关键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来非法用户对网络的入侵,也能实时对客户端用户使用情况加以掌控,更能让管理员利用网络的改造针对性的服务器、客户端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因此需要建设良好的环境来保障园区物理设备的安全、安装防病毒服务器、加强企业对网络资源的管理。

(2) 防火墙部署设计:由于园区网与电信网络是直接光纤接入,经由防火墙分为 DMZ 区域和普通区域。防火墙上做 NAT 转换,分别给客户机端的地址段。分为防火墙接客户区和 DMZ 内主要有各类的服务器,内网主要由 3 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下面有两台

2.层交换机做接入。

(3) 用户身份识别:对用户访问的内容进行控制以及快速的去定位到入侵者或者用户,提供园区网追踪网络攻击者。

(4) 广播攻击和病毒抑制:广播攻击的抑制是由 ET 系统和交换机联动实现的。

本文对园区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基本完善,特别是在对高速骨干网络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还特别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做了详细的防范设置。只是网络发展较为迅速,难免会出现个别应用系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需要逐步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桂英.校园网建设刍议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4):44-45.

[2]冯蕾蕾.广播发射台公共无线局域网建设 [J].有线电视技术 ,2013,20(11):92-95.

篇11

引领园区网大变革

园区网是最基础的网络形态之一,如大学校园网、企业内部网等。经过多年发展,园区网的规模与业务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移动终端、物联网等新的接入方式,对园区网络也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人适应网”的园区网应用方式,面对当前人员变化频繁、应用大量增加、移动接入复杂等情况,网络僵化、位置绑定、运维复杂等短板显现无疑。

对此,华三通信国内市场部副总裁毕首文指出,从传统的人驱动网络,转变为应用驱动网络,最终实现智能驱动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轨迹。作为大互联Connect+落地的关键,新华三在新网络基础上,推出了应用驱动网络基础架构,来满足业务新常态带来的新需求,应用驱动园区网(ADCampus)解决方案就是其中针对园区网场景的具体实现。

相对于传统构建模式,新华三应用驱动园区(ADCampus)解决方案有着十分显著的变化。ADCampus解决方案创新地引入了VXLAN+SDN的技术,通过构建基于VXLAN的新一代柔性园区基础网络,配合软件定义的相关理念,颠覆传统园区网“人适应网”的现状,实现整个园区网范围内“网随人动”。

打造网络创新“驱动器”

在具体实现上,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由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设备组成,外部搭配园区网驱动器(Campus Director)。在具备统一配置文件、无差别网络接入、安全资源集中部署、基于应用网络切片等特性的柔性网络基础上,园区网驱动器将网络自动化上线、接入管理、用户组/策略管理、业务配置管理、网络运维等功能集成在一起,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提供给管理员,并支撑上层多种业务应用系统。

对于用户来说,应用驱动园区网解决方案可以让管理员告别复杂的代码工作,所有操作都通过园区网驱动器后台转化为网络设备的具体命令下发给设备执行,大大降低了园区网运维难度。

更重要的是,企业在不需要做任何网络配置调整、增加运维复杂度的基础上,让用户和终端可以在整个企业园区的任意角落移动,保持用户和终端始终处于既定的隔离网络、延续既定的网络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园区运维的复杂度,满足移动化和物联网浪潮下对于园区网络新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