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23:41: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银行业市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06年12月11日对于中国银行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我国银行业将结束加入WTO后承诺的五年过渡期,开始与外资银行进行面对面地竞争。根据此前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给予外资法人银行全面的国民待遇,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迈出了坚实而重大的一步,商业银行的竞争也将从国内层面提升到国际层面。从此,温情的或残酷的故事势必陆续上演,市场生态将重建,中国银行业市场由谁来主宰,若干时间后或能见分晓。不论市场的竞争鹿死谁手,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福利增加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总体来说是稳步向前、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且遵循了有限谨慎的操作理念。实际上,外资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国内了。当时,深圳市在内地引进了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外资银行在国内有了很快和很好的发展。
回顾中国银行业开放的路径,在区域选择上,最先只是开放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仅在经济特区开设机构,接着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最后是开放中国的内地城市,呈现出阶梯式的发展。中国银监会的公开资料显示,在外资银行的客户对象范围上,一开始只是批准其经营经济特区内外国人的外汇业务,接着允许其经营中国企业、中国居民个人的外汇业务,进而允许其经营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居民的人民币业务,然后是开放中国企业的人民币业务,最后放开外资银行经营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
在不断放松管制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的服务对象和从业地域在不断扩大,外资银行从业机构数量、业务品种、业务规模不断发展。截至2006年9月,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有14家,7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42家代表处,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规模达到1052亿美元,占到整个银行业资产总额的2%左右,外资银行能提供的业务品种已经有100多个。
伴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和中国银监会对条例实施细则的正式施行,中国已经在法理和具体操作层面全面履行了入世时对银行业开放的承诺,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从业将不再受地域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国内银行市场全面开放时代到来,势必将重构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生态。
为什么开放?
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事实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也将日趋活跃,与此相关的国际支付清算结算业务,以及企业的国际融资需求增加等,要求一国银行业在市场结构上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FDI数量持续不断地增加,客观上要求为中国境内的外国投资企业提供服务的外资银行存在。事实上,尽管在加入WTO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从时间、地域、客户对象、业务种类、许可条件、总资产、营运资本、注册资本以及从事本币业务资格等多方面对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的份额进行调控,但在中国借助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放开对外资银行展业的限制是早晚的事。
开放国内银行市场的另一重要考虑变量是,开放本身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和外部力量对中国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中国的诸多银行原本成长于特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某种程度上是带有强烈本土色彩的特殊国有企业。中国的银行系统曾存在大量问题,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有着几十年上百年经营历史的现代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在产权制度、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文化的培育等方面差距不小,且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盈利能力低、收入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不强、经营中受到政府干预等问题仍困扰商业银行,传统体制下的政府主导使银行跟踪捕捉市场的能力十分低下。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外部动力推动,而WTO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2002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创新进入攻坚阶段,从入世至今的短短5年间,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运营能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借助现代产权制度的力量建立和完善了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实现了境内或境外上市;在银行的内部管理上,各家银行普遍以矩阵式、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取代了以往的垂直型、直线式管理方式,大力引进“流程银行”的概念取代传统的“部门银行”,并通过事业部、风险业务集中管理等模式大大提高了内控水平;陆续推出一大批创新型的业务和产品,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准得以改善。同时,我国银行业的资本规模、资产质量和资本实力不断提高,平均不良贷款率从5年前的25.4%降到了目前的约7.8%,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的水平――许多迹象表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演变。
5年的改革发展使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大幅提升,中资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外资银行进行全面竞争的实力。或许对中国踌躇满志的银行家而言,“狼”是来了,但“狼”不过如此,也许“狼”还会变成“羊”。换个思路看,虽然有WTO的承诺约束,但全面开放银行市场可以营造更加良好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银行业全面进行战略转型和业务重构,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目前看来,这个目的似乎已经初步达到。
法人导向与审慎监管
此次《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亮点是对外资银行实行法人导向与国民待遇原则。鼓励外国银行将其在中国内地的分支机构转制为在当地注册的法人银行,允许其不受限制地全面经营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而外国银行在国内的分行则只能吸纳每笔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居民定期存款业务。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主要考虑至少有二:首先,转制后更有利于监管部门开展对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更充分和有效的监管。按照国际监管分工惯例,外国银行在本国以外的注册法人银行主要由当地的监管当局监管,而对于母行在海外的分行来说,其监管责任一般由海外母行的监管当局执行。其次,进行审慎监管,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由于信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引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经营风险的银行进行到位的监管和约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监管部门的天然职责。外国银行的分行作为其海外母行的组成部分,一旦母行发生流动性风险或支付危机,风险会随时传播到这些分行,将使外国银行分行所在国家的存款人无法得到优先清偿保障,带来损失。
法人导向本身是一种审慎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监管程序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各国监管者有权制定和利用审慎性法规的要求来控制风险,所以凡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而采取的监管措施都符合审慎性的定义并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公认。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银行在任何地区、任何业务领域的风险都可能传递到分行,分行所在国监管当局难以对其实施风险隔离。而对于当地注册的法人银行则不同,监管当局可以进行风险隔离,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外资法人银行参加当地的存款保险,一旦发生支付危机,所在国监管当局就可以利用存款保险机制来补偿存款人的利益。
尽管目前中国并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但外国银行分行转制为法人银行以后,中国监管部门仍然可以通过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集中度、大额资金流动性等的监测等对其进行更加有效及时的监管,最大程度保护国内存款人尤其是小额公众存款人的利益。
这种做法并不是中国所特有。从国际范围看,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外国银行分行从事本国公民本币业务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新西兰等都有类似的审慎性监管制度安排,这也符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允许成员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保证金融体系完整、稳定而采取审慎性措施的规定。据银监会透露,为配合转制的开展,监管部门除了专为转制银行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降低其转制成本外,还采取了包括给予转制银行在满足一些监管指标方面给过渡期、实行和中资银行同样的资本金标准等一些激励措施。
国民待遇中的“走出去”
此次《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全面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也将取消其他非审慎性限制,真正给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提及国民待遇,这不仅要求在业务范围、准入标准和监管标准上对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要一视同仁,也包括在其他方面如利率、税收实行统一标准,以提供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不过,国民待遇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遵循的普适性原则,本身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在外资银行“引进来”的同时,中资银行也理应“走出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享受国民待遇优惠光芒的照耀。
金融服务于贸易,银行的国际化和全球布局必须紧跟着潜在利润空间和现有的经营基础走,跟着所服务的企业和客户走。这就是许多国际性银行主张的“银行跟着客户走”,即“客户的经营活动走到哪里,银行服务就扩展到那里”。应该说,银行原本是本地化的,其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业务的国际化所产生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并不快,而且“走出去”有一个过程,这或许是多数银行没有积极“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对于那些已经提前“走出去”在国外安营扎寨的国内银行而言,其将面对所在国监管当局的诸多约束和自身如何发展的困扰。在监管层面,这或许需要国内银行监管部门更多地与外国监管机构协调和磋商,更多地介绍和宣传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向对方表明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而争取更多支持。在银行自身发展层面,要重新整合现有海外分支机构和业务,确立新的发展框架,以产品导向为出发点,开发那些既具有国际金融市场效应又符合自己经营运作特点的金融产品、运作机制、风险防范技术和金融交易方式,将跨国银行惯用的产品导向和地区导向有机结合起来。这应该是当前海外中资银行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另外,中资银行还要积极研究和投身国际金融市场,消除与外资银行之间风险管理、成本控制、贷款定价、产品开发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差距亦是中资银行未来应当做的文章。当然,加强中国经济对其他经济体的渗透力应是长期的和最主要的发展战略。
《条例》后的市场生态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银监会的操作细则公布后短时间即得到了许多外资银行的积极回应,中国银监会目前已经批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九家外资银行将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的申请。截至2006年9月末,这九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量占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总数的34%,总资产占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的55%,盈利占外资银行在华盈利的58%。
综观国内外银行业市场营销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强化市场营销这一理念.通过我国商业银行的流程构造与市场营销的战略制定来实现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的飞跃。
一银行流程再造是我国银行业推进营销发展的基本策略
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振兴银行.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在严峻的挑战下.一种银行管理的新模式——银行流程再造应运而生。银行流程再造强调对银行传统的工作结构和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组,把市场营销部门推到最前台.充分建立”客户中心型”的流程组织。银行流程再造产生的结果是客户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进.激发了银行的营销文化的重构.管理层与客户也变得更加接近。
业务流程是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每一个企业都是通过业务流程来运作.银行也不例外。银行经营的货币、信用具有同质性.银行与银行的差别实际源于各自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由此成为建立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
1.依据客户的价值定价
传统上.由于金融管制和特许经营.银行多采用关系定价.即把一揽子服务打包定价.对许多服务项目给予价格优惠.甚至免费.以此来吸引客户与其保持业务关系.消费其他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交叉补贴。在这金融竞争不激烈.消费者选择余地不大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金融自由化使银行的客户面临着极大的选择余地.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分离消费——向每一家金融机构购买其最廉价.最优质的服务,这使关系定价失去了意义。面对竞争,银行又转向了竞争定价.即随市场定价。但竞争定价并不能真实反映自己向客户创造的价值与自己的成本.这往往使银行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却失去了利润。银行流程再造是主张银行要根据对客户的价值定价.从而改变过去在定价中所处的被动地位.增加银行在定价中的主动权。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银行借此可以提高客户对银行产品及服务的满足程度.银行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定更高的价格.并尽可能减少免费服务。再造之后的银行应该有多种定价方式.更多地根据客户的价值定价。
2.银行业务外包
银行业务外包是要商业银行有效运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将一般性的业务交给外部服务公司去做。通常,保存下来的业务最能体现银行的竞争优势.具有高附加值而外包则往往是具有低附加值的后勤、人事以及不再体现领先优势的一些信息技术和标准化的业务处理。银行的核心能力主要是银行的融资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以及独树一帜的服务手段等等。
3.整合业务流程
首先.银行应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讲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j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讲.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其次.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式加以灵活调整.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减少活动的传递与重复.提高流程的效率。
4业务流程的多样化
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应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以及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流程版本。以标准化的流程来应付多样化的消费.往往无法满足客户在质量和时间方面的要求,银行流程再造强调银行在业务处理上应具有灵活性。例如在贷款申请的受理上可设计出低、中、高三种风险类别的流程小组。经过初步的信用审核后对低风险客户可交由低风险流程小组以更为简化、迅速的办法加以处理;对于中风险客户则按例行的标准化等程序处理;对于高风险客户则须由高风险流程小组来加以分析和研究。
二、银行营销策略的制定
银行市场营销计划是组织、指导、监督银行开展营销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是银行战略的最终体现。市场营销计划明确了计划期内的经营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预先测算成本和费用开支;规定了计划期内的具体经营策略可以使各级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责任和工作方法使整个工作有条不紊有助于协调和沟通银行内部各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由于市场营销计划预测未来市场环境要素的各种变化事先为银行提出应变对策能有效防止环境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编制市场营销计划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现状
包括对市场形势、产品形势、竞争形势、渠道形势、宏观环境,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市场形势主要分析以往数年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看法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资料。顾客的行为分析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有文化、社会阶层影响、相关群体、家庭等;内部因素涉及到顾客思维过程即一方面是心理影响心理影响因素由动机、感觉、态度和信念组成另一方面是每一个顾客的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所处的生命周期、年龄、职业状况、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个性等。产品形势分析以往数年内各主要产品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价格和净利润;竞争形势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规模、目标、市场占有率、营销策略等;渠道形势主要分析各主要渠道的销售量、变化等情况宏观环境主要分析对产品今后的销售会产生影响的人El、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趋势。
2.确定目标
营销计划中需要确定的目标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市场目标.即营销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是银行选定的并参与经营以达到经营目标的特定市场。它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各细分市场的容量、产品特征开发潜力.结合银行技术特点及经济实力确定的经营目标对象。通过细分市场.银行会发现不同的客户群有不同的金融需求.会发现市场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这种”未满足的需求就是市场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市场机会都能被利用.只有与银行经营目标、资源条件相一致.并且比竞争者有更大优势的市场机会才能被利用。第二类是销售目标.包括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第三类是财务收益主要是投资收益。
3.制定策略
明确了营销目标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确立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及营销组合:
(1)产品策略:对银行来说,其产品策略更多的应关注新产品的开发。金融新产品是指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与现有金融产品相比有显著差异的产品.新产品并不一定是新发明的产品而是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创新、变革或变异。
(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指对开发的金融产品确定一个有竞争性的价格。价格策略是银行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因素之一,是营销组合中惟一代表收益的因素它决定了银行盈利率的高低。银行业的价格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和手续费三类。
(3)分销策略是指开发的金融产品通过什么
样的渠道向客户推销。分销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同时又是被经常忽视的营销领域。银行业的分销渠道是指任何能够提高银行服务的可用性和便利性,从而增加客户使用率或从使用中增力1银行收入的手段。银行分销渠道主要有:分支机构、银行卡、店内分行、电脑服务、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在多种分销渠道中,分支机构是最重要的分销渠道。选择分支机构地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长期的大笔财务开支。
建分行的申请,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台湾银行业的八年“登陆”梦想,在ECFA正式生效的第五天得以成真。
这是台湾金融业的转折之年。
自从《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之后,台湾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高调抢进大陆市场,积极寻求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参股大陆银行。
“台资银行早期将目标客户定位在大陆台商,但是争夺大陆本地客户资源,分享大陆完整金融市场才是它们的长远目标。”厦门大学台研院经济所副所长唐永红说,“争取全面办理‘油水最为丰厚的’人民币业务才是它们梦寐以求的。”
争先抢进
6月29日ECFA签订之后,无论是公立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开始积极寻求与大陆银行进行合作,或者筹划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
除了此次被批准设立分行的4家台资银行之外,台企银、玉山银等公司的高层也在8月前后分别与大陆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洽谈合作事宜,兆丰金控将在大陆设立据点提上日程。目前,兆丰国际商银在台湾以外设立了31个据点,为海外台商提供金融服务,但在台商最多的大陆,却没有一个据点。
中信金控高层曾对外表示,预期10年后,来自大陆的收入将超越岛内。据悉,为布局大陆,台湾各大金融机构累计储备至少1500亿元新台币。
“岛内银行业市场小、竞争过于激烈、资产回报率非常低,早就期望进入大陆这个赚钱的市场。”唐永红表示。
以资产规模计,台湾是亚洲第四大银行业市场,但岛内银行众多、市场高度分散、过度的竞争导致信贷品质恶化、过度信贷消费等情况。2002年岛内银行业发生企金呆账风暴,2005、2006年又发生信用卡卡债风暴、现金卡风暴,台湾金融业经营环境渐趋恶化。2007年亚洲前300家银行里只有19家银行亏损,其中就有10家是台湾银行。
由于岛内的质疑,以及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缺失的制约,台湾银行业者眼看着大陆市场的大好机会和台商客户逐渐流失,却只能坐困愁城。
据悉,目前岛内银行存款29万亿元新台币,而贷款却只有18万亿元新台币,资金相对过剩,银行获利能力普遍较低。 唐永红说:“对于台湾银行业来说,大陆市场是最容易开拓,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
“偷渡的金融家”们
其实,在大陆早已经有台资银行“潜伏”并经营多年。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已在大陆经营长达13年的上海华一银行便是其中一家。即便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上的华一银行第2家分行――天津分行,也已经运营了一年半,并且在去年开业后的第三个月实现单月赢利。
华一银行天津分行行长黄永财告诉记者,天津分行是华一银行华北区总部所在地,未来华一银行在天津将有3家同城支行,目前正在为筹备滨海支行而忙碌。
这家生在大陆,长在大陆的台资银行,赶上了两岸金融合作的黄金时期。台湾金融业市场的多家分析机构,已将其股票溢价确定为不低于3倍。
包括华一银行在内,在大陆已投入实际运营的台资银行,其设立方式如今看来显得有些特别,不仅都属于间接登陆,而且方式也有不同。
1995年成立的宁波协和银行,以及1997年成立的上海华一银行,它们的设立完全没有台湾岛内银行业者参与,只是为了解决台商融资困境,由具有产业背景的台资企业牵头成立。这是台资银行第一种间接登陆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
无论是宁波协和银行的控股股东台湾太平协和集团,还是上海华一银行的控股股东台湾宝成国际集团,其实都没有银行经营背景。前者以经营石化业著称,后者则是全球制鞋业代工霸主。
当时处于台商投资大陆的一波阶段,在大陆的台商很快就开始抱怨融资难,大陆主管部门决定允许台资企业在大陆成立银行。
太平协和集团的汪世忠,宝成国际集团的蔡其瑞,他们在两岸人脉深厚,抢得先机,蔡其瑞的华一银行在第一年就实现赢利。等到其他台商想效仿之时,这道门被关闭了。这两家台资银行的设立也一直被当做“特批”。直到现在,人们还戏称上海华一银行和宁波协和银行为“偷渡的金融家”。
另外一种间接登陆模式,则是本世纪初才出现的,台湾本土金融资本绕道香港间接参股大陆银行。此模式受惠的台资金融机构有身在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台湾富邦金控两家。
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控股香港上海商业银行间接持有上海银行的股份,的“上海银行”随后在多个业务领域低调地展开合作。
2008年,富邦金控通过香港富邦银行(前身为香港港基国际银行)间接持有厦门商业银行(2009年11月底更名为厦门银行)19.99%的股份。
后ECFA时代多直接登陆
虽然设立分支机构不如收购或者参股大陆银行来得快,但是随着两岸相继签署MOU、ECFA,台资银行业者对于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戴自家帽子”做生意的意愿较先前变得强烈。
2010年6月29日,两岸正式签署ECFA。在ECFA的关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里将银行业列入,大陆对台湾银行业给出的6项具体优惠措施也都属于“超WTO待遇”,某些方面甚至优于香港的CEPA待遇。
比如,ECFA服务贸易早收清单里给予台湾银行业“申请在大陆中西部、东北部开设绿色通道”的承诺,可使它们在这些区域能够快速设立分行并开展业务。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磊表示,由于台资银行规模小,台资金融机构对于其他外资银行来说并没有优势,大陆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相对台资银行业者较高,因此需要一些市场准入的优惠待遇。
获得了优惠待遇的台湾银行业者转而更积极地着手直接进入大陆金融市场,大陆银行的参股价格由此被炒高。据了解,现在台湾银行业参股大陆银行的价格溢价2倍是起步价,3倍是行情价,甚至有的要到5倍,此一行情超出台资银行业者的预期。
商机开拓的意义远大于促进改革
大陆金融市场究竟有多大?这些台资银行进来之后,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目前只有一些业内人士或者机构给予一些侧面、间接的分析。
美林银行曾评估认为,由于大陆台商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以1/3企业有融资需求,仅潜在融资市场的规模就高达7.5万亿元新台币,超过台湾本地市场6万亿元新台币规模。
再加上,大陆市场潜力巨大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货币结算等业务收益。这是一张诱人的金融大饼。只要吃到这张金融大饼的一小口,台湾金融业的获利也将明显改善。此外,大陆银行业存贷利差大约是台湾银行业的3倍,大陆银行获利也就相对台湾岛内更为容易。
这些台资银行究竟能为解决台商融资难问题提供多大的帮助呢?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表示:“台资银行进来之后在业务、资信掌控等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目前进来的台资银行规模都不算大,对台商融资的帮助可能有限。”
黄永财则表示:“台资银行虽然规模比不上大陆银行,但在服务上至少超过大陆银行业10年,大陆的企业或个人金融需求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众多二线、三线城市仍然存在非常多的市场空间,这值得台资银行认真开发。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的适用性上。Stigler(1964)认为在市场集中度高的领域大银行更容易达成合谋,通过市场垄断势力获取利润,他认为是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Short(1979)选取加拿大、日本等国60家银行的数据,进行SCP分析得出利润和产业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而Smirlock(1985)在研究美国2700家银行的基础上,得出银行业获利与市场份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集中度呈负相关,否认了市场势力假说。Evanoff、Fortier(1988)等学者研究美国银行业市场时,得出市场份额对活力能力呈正相关,支持了市场势力假说。
Berger和Harman(1989)认为在市场势力假说中应该用价格而不是利润来作为被解释变量更合理,因为集中度高的市场中价格也高。Berger和Harman(1993)发现,虽然高市场集中度导致了低存款利率,但是市场集中度与银行获利能力没有正相关关系。Jackson(1992)将样本银行分为3个子集,研究发现在集中度最低的子样本中价格与市场集中度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他认为结果支持了效率结构假说。同年Mullineaux、Thernton(1992)利用18个欧洲国家银行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与获利能力正相关。Molyneux和Teppet(1993)对欧洲5国的研究和Williamsetal(1994)对西班牙1986至1988年的数据研究也都支持市场势力假说。Goldberg和Rai(1996)、Molyneux(1997)、Neven(1999)通过SCP分析框架也验证了市场势力假说的正确性。
虽然有更多的学者和数据支持市场势力假说,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银行规制的放松等,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市场势力并不一定能够索取更低的存款利率,因此市场力量假说很可能不再成立。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学者(Hanman 1997,Radecki 1998)指出市场集中度与存款利率间的负相关关系已经消失了。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关系的研究多采用SCP分析框架,最早运用SCP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是于良春、鞠源(1999),他们通过SCP框架研究得出我国银行业的高垄断市场结构导致的低效率的结论;林毅夫(2001)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非对称性角度研究发现: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大银行,而导致中小型银行发展明显不足。
赵旭、蒋振声等(2001)以利润率代表银行绩效研究15家大型商业银行1994―1998年数据运用DEA分析发现:银行绩效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银行的效率;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同年秦宛顺和欧阳俊(2001)研究16家银行1997―1999年数据,以利润率代表银行绩效以资产份额代表市场结构也得出相似结论。刘铮(2007)也通过实证分析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发现:市场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否定了市场力量假说。宋玮、李植、王冬丽(2009)对我国商业银行2004―2007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与整体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张芳(2011)选取了14家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数据研究结果也同样否定了市场力量假说。
陈敬学(2004)采用DE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均不适用,影响银行业绩效的是“银行内效应”。贺春临(2004)以利润率代表绩效以HHI指数和市场份额表示市场结构用DEA分析法研究了国内14家商业银行发现:我国银行业高市场集中度与低市场绩效并存,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的银行业都不适用。齐树天(2008)基于SCP框架采用SFA分析法对16家银行1994―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份制银行在绩效上要高于国有大型银行,也同时拒绝了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
2、理论综述。目前理论界对于市场约束效应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银行风险的变化是否能够引起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利益相关者通过自身力量直接影响银行投融资决策,又被称为直接市场约束。另一方面是看银行从事风险业务使自身风险变大时,投资者会对银行的初级或者是次级债券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从而影响银行债券价格,进而影响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又被称为间接市场约束。其中的直接市场约束的研究又分为两个方向:
(1)基于资金价格的分析,研究高风险的银行是否支付了较高的利息成本。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Keeley(1990)的实证分析发现,市值的资本资产比率较高的银行支付的CDs利率较低,银行资本资产比率每增加1%,CDs利率降低14%。Martinez Peria和Schmukler(2001)运用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危机前后的历史数据考察了银行风险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三个国家均发现,具有较高资本资产比率和现金资产比率的银行对存款支付了较低的利率,具有较高不良贷款比率的银行支付了较高的利率。Denurgüc?Kunt和Huizinga(1999,2004)从高风险的银行是否支付了更高的利率和高风险的银行是否吸收了较少的存款量方面对几十个国家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情况作了分析,发现银行实际利率与银行风险的滞后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基于资金可获得性的分析,研究高风险的银行是否吸收了更少的存款。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Kane(1986)的研究表明,当美国俄亥俄州存款保险基金出现危机时,存款人仅从受其保险的俄亥俄州金融机构提取存款。Gorton和Pennacchi(1990)研究了纽约银行在上世纪20到30年代对银行存款的约束为什么会通过存款数量调整来实现。Calomiris和Wilson(1998)提供了更为确实的证据:存款者通过银行风险来识别银行。Park(1995)以及Park和Peristiani(1998)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风险较高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存款增长缓慢,并且存款的增长与储贷协会的违约概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Martinez Peria和Schmukler(1998)对危机前后的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进行检验后发现,各国银行存款与用会计指标测算的滞后风险变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Demirgüc?Kunt和Huizinga(1999,2004)从高风险的银行是否吸收了较少的存款量方面对几十个国家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情况作了分析,对这些国家银行的风险变量与存款增长之间的关系却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国内研究集中在市场约束的理论部分。张强、佘桂荣(2006)从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的直接约束与间接约束两方面对市场约束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综述。实证方面张正平、何广文(2006)采用了14家银行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从高风险银行是否自负了更高的利息成本方面研究,发现银行的实际利率对银行风险变量的变化没有做出预期反应,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非常微弱,且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承受的市场约束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二、实证研究
1、模型设定。我们采用固定影响可变截距模型来分析。估计方程:GROWi,t=α1βRISKi,t-1+γMACROt=εi,t,其中εi,t~N(0,δ2,方程中个变量的含义为:GROWi,t代表银行i在时期t的存款增长率。RISKi,t-1代表银行i在t时期银行风险滞后一阶变量。MACROt代表宏观经济控制变量。
由于我们是看存款对银行风险变化的反应,所以我们取银行存款增长率(GROW)作为因变量,反映银行风险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反映银行风险的指标我们综合以上文献,取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管理质量。同时我们加入一个表示宏观经济变量表示系统风险,考虑到公众获取银行信息的滞后性,我们对所有银行风险变量去滞后一阶。从一般意义上讲,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率越大,代表银行风险越小,从而可以以更高的速度来吸收存款,所以我们期望对这四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管理质量指标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非利息费用越高,可以理解为提供的服务质量越高,从而可以计较低利率吸收存款,但同时,非利息费用越高,又代表银行效率较低,从而风险较大,限制了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产质量值越小,代表银行风险越小,存款增长速度越快,其回归系数应为负。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银行风险越低,从而可以以低利率吸收较多存款,我们期望回归结果为正,宏观经济变量用存款实际利率表示,回归结果应为正。
我们取的样本为12家银行2000-2005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金融年鉴》,样本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数据在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但从整体上来看,本文使用的数据仍然具有相当的可信性。
2、结果分析。我们用Eviews5.0对样本银行作固定影响可变截距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
在设定(1)中,我们用全部银行样本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指标在比较显著置信水平下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表明较高的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会带来较高的存款增长率。而且这个结果的拟合性,F统计量及多重共线性也很显著,显示这个结果的可信度较高。而对管理质量、盈利性以及宏观变量利率指标则不能得出明显的结果。
在设定(2)(3)中,我们分别对四家国有银行和剩余的银行样本进行回归,以便比较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存款增长是否受同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果国有银行的统计指标对存款增长率的影响不明显,而非国有银行的统计指标对存款增长又明显的影响。那我们至少可以确定,市场约束对非国有银行的效应是明显的,而对国有银行的效应则是非明显的。对国有银行市场约束效应的非明显性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国家对所有国有银行提供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而(2)(3)的回归结果恰恰印证了我们的猜想。在设定(2)中,我们对所有国有银行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指标对存款增长率都不能获得显著的印证,只有流动性指标在可以勉强说对存款增长率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而对其余的四个指标,都不能得到明显的显著性,资本充足率指标甚至得到了与预期相反的负值,但非常不显著。
国务院日前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取得明显进展,并基本建立存款保险制。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期末金融总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增长动力趋缓,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长,预计利润同比增速下降至17%-20%的温和增长区间。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商业银行将面临息差逐步收窄、存款增长乏力、贷款审慎投放、资产质量压力和中间业务发展受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盈利增速将进一步显著减缓。
尤其是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大门开启,使得中国银行业转变盈利模式、业务结构的动力真真切切地来临。
利润增速放慢,业务开始分化
从刚结束的“中季报”可见,银行业超高利润时代正渐行渐远。
今年16家上市银行18.2%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34.27%)下降了16个百分点。对此,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这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这个正常现象背后是中国银行业在发生模式上的转变。
从数据可见,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8.8%和23%,随着二季度一系列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上半年利润增幅回落,同事各项业务的发展状况也出现了分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存款业务压力持续加大。受到我国经济稳步下行、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年末冲减存款扩大基数和一般存款分流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上半年存款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其中1?5月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927亿元,仅靠6月份2.68万亿元的爆发性增长才实现同比略有多增的目标。
贷款增长前低后高。上半年贷款增长一改往年首月投放较多的情况,前两个月贷款发放同比大幅减少近2000亿元,3月份起才快速回升,至6月末同比增长6833亿元。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也和年初存款回落后中小银行存贷比受压而减少投放有关。
同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受到存款增长缓慢和贷存比指标的制约,商业银行常规的资产规模扩张方式受限,为保持业务增长和流动性指标稳定,各行均加大了同业业务发展的力度,同业资产规模的增速普遍高于总资产的增速。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的占比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18.09%和21.36%的历史最高水平。
手续费收入增速大幅放缓。随着贷款需求的下降以及有关部门对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以融资顾问为主的收费收入增长受到较大的遏制。一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7%,与2011年39%的增速相比出现了大幅回落,是近五年来增长水平最低的季度。
净息差环比小幅回落,同比略有扩大。一季度起,商业银行净息差再次出现了季度环比回落的情况,其中上市银行净息差较2011年四季度下降7个基点,净息差水平持续回落的趋势基本确立。
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长。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继续回落,但不良贷款余额则延续了2011年四季度小幅增长的态势。一季度,除大型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略降外,其他类型银行不良余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103亿元?4382亿元。
不同类型机构间发展仍不均衡。虽然受到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资产规模依然实现了20%以上的超行业平均增速。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增速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市场占比由年初的47%下滑至5月末的45.6%。
转型面临挑战
如同中国经济处于痛苦转型期一样,中国的商业银行现在也正在艰难的转型路上。
尤其显著的是,利率市场化对现有商业银行严重依赖于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金价格管理能力等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根据银监会近日的数据,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26.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总负债118.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分别是五年前的2.61倍和2.59倍。
其中,包括华夏银行在内的12家股份制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增速明显,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逐年提升,2007年6月末股份行总资产、总负债全行业占比为13.2%和13.4%,截至2012年7月末,这两个比重增至17.1%和17.2%。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
2004年至今,利率市场化两次启动的间隔期恰恰也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黄金期。不过,目前我国银行仍以存贷款息差收入为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得益于利差收入及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水平持续高企。
数据显示,2011年大多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比在80%以上,其中,华夏、浦发和浙商银行的利息收入占到其营业收入的90%左右,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可见,银行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的时代将成为历史,银行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靠过高地消耗资本、信贷增长来维持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银行业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间接融资在我国的金融结构中占据长期的主导地位,而银行业作为中介一直发挥着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是实现中国制造的源泉,是盘活实体经济的血液,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
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商业银行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最后商业银行是运用特殊的经营手段—信用来筹集分配资金的,并且它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
以上是对银行业的简单介绍,下面笔者将对市场经济的经络——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相互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以及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1.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某一种产业市场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买方集中和卖方集中。一般情况下,所谓的集中是指后者,因为研究中买方相对分散,且有关买方的资料难以统计和测量。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规模垄断。
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指商业银行中N家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对银行业来讲是指某些银行营业指标占所有银行营业指标的比率,直观反映该银行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了七成以上,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之和仅有二成多,可见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仍处在寡头垄断市场,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很高,竞争程度没有达到完全市场化。虽然这种寡头垄断格局不是源于市场的自发竞争而形成的,而是国家行政干预的结果,但是通过研究数据可知,这些年来中国银行业通过不断的调整改革,国有大型商行市场占有程度逐渐下降,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大小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2.产品差异化分析
产品差异,又称产品差别或产品分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形成产品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的物理特性。如款式、质量、包装、性能、效果等差异;二是买方的主观印象。如各企业通过商标、厂牌给买方营造的主观感受;三是销售地区和销售服务的区别;四是广告。
银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提供的产品是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各类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所以银行的产品差异并不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外观上,而在于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上。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存贷利差是其较为单一的收入来源,所以收入过多的依赖贷款等资产的收益,而国家对利率较严格的管制导致价格差异小,创新产品少。虽然各个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别,比如银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信誉问题,银行原有客户的主观偏好,营业网点的分布密度与分布范围等。不过银行的主要作用-信用中介及资金融通并没有改变,所以总体的来说,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是较小的。
3.市场进出障碍分析
进入障碍又称进入壁垒或门槛,它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相比所拥有的优势。由于市场容量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新厂商一旦进入,就会与该产业内的原有厂商展开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所以,进入障碍是影响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强。
进入障碍主要有经济性和政策。我国银行业的进入障碍首先是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对银行业一直实施严格的政府管制,对现有银行以及新进入银行在市场参与、参与程度、地域范围等方面都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网点遍及全国各地,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客户信息,具有排他性。新进入的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这些都构成了我国银行业新进入者的经济性进入障碍。另外,我国对银行业的退出管制也很严格,因为银行业的破产与其他工业性厂商不同,银行的破产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会用行政手段极力避免其破产。
总之,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高集中度,低差别化,高进退障碍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特点。这种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如: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动力;金融风险加大;盈利空间逐渐收窄;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等。
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商业银行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和继续探索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和稳健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中国银行业自身的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金融格局的重整,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仍然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经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显现出复杂性、突发性、扩散性和快速传播性等新特征。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银行面临的竞争格局、空间范围和竞争对手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金融监管方面,主要国家都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并致力于推动全球层面的监管改革,商业银行必须面对更加严格的宏观和微观监管要求。这些都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银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已经到来,需刻不容缓的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以改变目前金融资源被银行这一单一形式的间接金融平台所垄断的低效率格局。放松管制、完善制度和重视人才“改革红利”,创新产品与技术,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引入公平竞争和进入退出的有效机制,只有这样才会让人才、资金、客户等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从而打破今天由银行业一家垄断中国大部分宝贵资源的低效率状态和实体经济“钱荒”与虚拟经济“钱多”的并存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武成果.我国银行业SCP范式分析与改革建议[J].科技创业周刊,2006(6).
[2]孙立坚.市场活力的重建关键取决于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J].
[3]庞兰舰.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商业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产业经济学,201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
市场的竞争状态是由市场结构描述的,在分析时一般从进入(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份额这三个方面开始的。进入(退出)壁垒反映了银行业市场外部与内部的关系;而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则将相互竞争的公司在市场内规模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了,所以必须要从卖方以及买方这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分析。由于我国银行业当前处于卖方市场的时期,存在着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市场增量改革就成为了我国银行业进行改革的重点之一。
必须要以微观企业为基础进行银行业绩效的研究,以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作为银行业绩效的基础。行业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其经营目标必然是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绩效中一定将企业绩效的一般性包括在内。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莹莹期间内但各银行所实现的经营成果,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高复制经营的特点,所以其外部性很强,整个经济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风险的影响。所以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将风险因素考虑到,受到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的约束。综上所述,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必须要包括在商业银行绩效中。
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在中国许多学者近年来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的运用,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呈现在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中,这是由于高度垄断的市场机构存在于我国银行业中才造成的。通过比较市场集中度以及资产收益率等相关经济指标,可以看出用来对银行绩效进行支撑的国民经济总体效益低是导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低的资产收益率甚至亏损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家严格管制我国的银行业造成了不断恶化的银行经营环境,最终造成银行效益的不断下滑。通过对在2004-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其他的商业银行只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所以中国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对良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妨碍作用。
同时又有人表示过于分散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并不适合,必须要保持行业结构的相对集中,从而对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具有更好地促进作用。
实证分析银行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
企业行为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而经济效益又是由企业行为决定的。效率只有在竞争中才会产生,从而实现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市场效率可能会受到任何市场势力的影响而导致偏离。市场绩效的实质是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反映,这是以S-C-P分析范式为根据得到的结论。
在S-C-P分析范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利润的回报于集中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利润率的提高与市场竞争集中度互为因果。我国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并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是我国银行业体制的特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是在很弱的市场竞争体制下进行数量扩张的模式。所以在S-C-P分析范式中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并不存在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当中,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大造成的过高的管理成本,最终导致低下的银行整体运转效率。以上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在经济转轨中我国的银行业还要走比较长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市场集中度是存在正相关的,在银行业中,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正相关的理论未必适用。
银行业产业机构改革建议
运行效率问题的改革。运行效率的问题应该是银行业改革的重点,而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是其本质。在中国银行市场中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中银行业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过在现实的情况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以及资产收益率相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要低很多。导致这种效率底下的因素是比较多的,由于中央政府持有中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导致内在的权力制衡机制的缺失,所以股份制改造应该是以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方向。
放松金融进入的管制。必须要放松金融进入方面的管制,对民营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予鼓励,将将我国银行业开放的程度提高,从而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起到促进的作用。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朱宁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会对银行产生多个方面的风险。首先是金融创新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也使得银行推出了很多吸引投资者的理财产品,但随着整个全球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以及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和流动性的逐渐分解,一些理财产品已暴露出显性或是隐性的风险。在销售这些产品的同时,从银行内部,包括银行和客户的沟通,都映出新产品背后的风险。
“金融创新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2007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当时被认为可缓解或降低投资风险的一些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创新产品,最后却导致了整个全球金融危机。”
此外,朱宁认为资金成本的风险对小型银行尤其明显,因为小型银行分散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弱。小型银行在放贷业务方面将面临更有实力的竞争机构,融资成本较高且迫于更严酷的竞争时,放贷利率相对较低。“对于中小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资金管理成本非常重要,成为银行稳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商业银行对于管制性和流动性的匹配方面相对比较有经验,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动,尤其是在中长期的利率市场化,无论是存款或是贷款利率市场化,都会对其提出新的挑战。”朱宁表示,“更好地平衡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现金流的平稳,对于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提升能力都是一个挑战。”
倒逼商业银行创新
“短期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存款成本的缓和弹性是非常强的,而贷款方面的利率收益缓和弹性相对比较弱。对于银行而言,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资金成本不断上升或资金成本上升的速度高于放贷收益的上升速度。”朱宁表示,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可能对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无论从银行业股价表现,还是从整个银行业这两年的利率的走势,都可看出端倪。
从短期来看,上述利率改革措施总体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为轻微,因为即使在原有的下浮30%的贷款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也基本在10%以内,且下浮比例也仅为10%左右。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更多是中长期的,也更多是结构性的。在中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将这种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将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调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投向的限制以及存贷比等限制的改革结合起来。仅仅依靠取消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效果有限。
此次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审慎态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影响更为广泛,同时还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制度等的配套,目前这些制度还有待完善和推出。即便如此,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是有推进空间,例如大幅减少央行直接确定的存款利率种类、放开大额存单利率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2011年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划定范围、提供激励、加强自律的思路下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一。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现实选择,有利于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放松利率管制是金融自由化的实质,使利率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变化、能够起到配置资源作用、能够刺激储蓄、为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增加资金收益率的可预测性,最终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利于降低一次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金融体系安全平稳。
一、我国金融自由化现状
合理的金融自由化路径应该是: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我国现处在从金融约束向金融自由化过度的阶段。我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是适度和循序渐进的,较好的保护了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安全平稳。我国实行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利于金融体系安全平稳,具体表现在:
(一)适度金融约束可以规避一次性放开利率管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能使利率失去作为资源配置的价格信号作用。银行的贷款回报,并不是贷款利率的单调递增函数,这是因为,逆向选择是指那些积极的以较高利率从银行争取贷款的借款者可能是风险最高的,那些不愿意以较高的利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潜在借款人可能是风险最低的,银行未必能从较高的贷款利率获得较高的收益。而道德风险是指如果借款者可以随时改变资金投向,当借款利率上升时,他们极有可能将资金投向那些高风险、高预期回报的项目中去。因此,银行最大的预期回报是基于某个临界利率水平,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下,若银行根据借款人对利率的出价配置信贷资本,可能是非常危险的。通过适度控制利率等措施,借款者破产和违约的概率下降,银行体系更加安全。我国贷款利率逐步放开管制,亦是部分基于此考虑。从结果来看,有管制的放开贷款利率并未显著冲击我国银行资产质量,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逐年下降,信用成本向低位企稳,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事件鲜有出现。
(二)适度金融约束还可以避免银行经营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大幅冲击
适度金融约束还可以避免银行经营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大幅冲击,有助于银行提升盈利水平,进而扩大营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集中社会资源。近年来我国约束存款利率上限,推高银行业净息差,促使银行盈利逐年上行,为银行扩张客户规模、增加业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便利和保证。因此,金融约束通过降低贷款利率降低成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约束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实现“租金效应”,扩大社会可贷资金量。
二、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机遇
首先,渐进式、市场化的改革使利率成为最主要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利率管制是国际上对金融领域进行管制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各主要发达国家几乎都存在利率管制措施,如美国制定了Q条例,日本制定了对银行存贷款、储蓄存款和政府债券的利率。各国放松利率管制的目的是使利率真正成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金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同时也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其次,利率市场化推动了银行的产品创新,增强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当利率竞争基本趋于稳定以后,非价格竞争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优质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了议价的空间,他们往往会要求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资产收益下降,从而减少了银行的利差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依靠非利差收入的增长来弥补利差收入的下降,以维持利润的增长。要获取非利差收入的增长,就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然后,利率市场化可以使银行的经营行为透明化。从各国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与个人、企业之间的交易透明度大大提高,银行吸收存款能给出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和综合实力;市场化的利率也使得贷款的价格公开化,贷款租金由以前的企业和银行个别集团占有变为集体性占有,有利于银企提高交易的效率。
最后,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据IMF和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的统计表明,16个实施了利率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有14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上升,下降的只有2个国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因为能增加储蓄,从而可投资数量增加,更主要的在于改进了投资质量。
(二)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使银行产生危机的概率增大。直观显示,实际利率的变化与银行危机的发生是高度相关的,美国、日本、阿根廷、智利和泰国,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这表明,在利率受管制的时代,银行自身的经营过于依赖利率管制红利,部分银行由于转变滞后导致破产倒闭,甚至引起全行业的危机。
其次,利率市场化会缩小银行的利差收入,使银行经营出现困难。利率市场化后,各国商业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纷纷向客户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同时会给予这些客户较高的存款利率,以稳定存款。因此,在商业银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会趋于下降,而存款利率则会上升,这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窄,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
然后,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危及银行的资产质量。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会引起信贷规模的膨胀,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为了吸收存款,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的融资成本不断提高,为了获利,银行只能采取冒险的贷款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贷膨胀。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上升会引致“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利率提高既会引致高风险的借款人,又会激化银行的冒险行为。为了追求高利润和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需要,银行会把资金发放到房地产和证券业等高风险行业,从而形成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银行的不良资产必然大幅提高,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最后,利率市场化导致市场资金的“非中介化”,危及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资金供应者为了逐利的目的,会频繁地在银行机构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不断调拨,导致了资金“非中介化”的出现,这样对于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因为银行要防备存款的随时变动而需要增加存款准备金;同时由于存款的不稳定,对于全社会的支付清算体系也会构成威胁。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展望
我国国内的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以及贴现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定价,外币利率的市场化基本到位,只剩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方面存在管制。而在贷款利率方面,面对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方面,银行在贷款利率上有一定的定价能力。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在上浮,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或扩大下浮比例目前来看意义不大。因此,未来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将以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在此期间,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具有上升趋势,影响储蓄向消费转化,增加投资效率,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构成影响,驱动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完善基准利率形成,增加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是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展望,对于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设计,应该给予大额、长期存款更大的浮动范围,而对于活期存款可相对谨慎。当然,鉴于银行业竞争市场及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通过价格和准入政策,监管层可以继续使用适度的利差管理手段进行调节,从而给予金融机构调整其运行效率的时机。
参考文献:
[1]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创新.2010;2
[2]张蓓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