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实验室设计趋势

实验室设计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实验室设计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实验室设计趋势

篇1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

地点(城市,地区,国家) 广东省东莞市

设计时间 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

项目规模 130000(地上10000,地下30000)

甲方 金地集团

项目类型 社区商业

主要产品 商铺、住宅

商业建筑概述:

商业地产开发在中国大陆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由于商业项目的复杂性,其开发和设计规律仍然不能和住宅产品一样高度成熟和标准化,但开发商和设计公司都在不断向国外经验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实践研究,到今天已经拥有相当大规模的有个性特色的商业项目,个人根据商业地产设计多年经验,把这些商业项目总结归纳成六大类型。

一、商业邻里(NEIGHBERHOOD)

以社区生活需求为设计、开发、招商、运营目标,趋势是 Community 社区化。社区将成为地产开发的精髓,“最后一公里”的概念是电商时代消费主义最后的阵地。她带来生活所需的所有营养、便利、健康甚至知识,她承载着邻里社群归属的客户体验。家庭回归家园,见证个人与社区的共同成长。

二、生活中心(LIFESTYLE CENTER)

尺度风貌适宜的休闲商业街区,回归城市生活,趋势是 City life 城市生活化。在未来,人们只会停留在家、办公室和聚会场所周围。我们要创造更适合年轻人和家庭聚会的场所,从大食代到卡拉OK,从乐高天地到宠物乐园,生活永不落幕。

三、城市商业街(PETIT BAZAAR)

结合气候特征和消费习惯,重组室内外空间,趋势是 Outdoor空间户外化。以城市街道为原型的小型商业综合体,以主题业态为特色,追求适宜停留、休憩且兼具商务与家庭混合的商业属性,打造充满阳光、混合新鲜空气和食物香味、私语和吆喝共存的城市生活空间。

四、办公商业(OFFICE GARDEN)

商业空间和办公展览等功能结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和可售地产产品,趋势是 Business商务复合化。办公室不再是城市中心单调的玻璃盒子,新的产业要求远离高密度的闹市,我们的目标是规划花园式办公商业社区,设计更高效、更环保、更富创新的办公空间,并将商业服务带到工作场所的周边。工作永无止境,生活无处不在

五、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

大体量商业要拥有更多的体验性复合性空间,创造真正的城市客厅,趋势是 Experience 体验。在大型购物中心的趋势下,顾客要做的不再是持续投入体力的逛街,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身心体验。我们追求戏剧化的空间效果,同时使其有富于变化的可能,让人们拥有了解个性、时尚、不同个体的机会。

六、城市综合体(P+R MIXED USE)

真正的城市综合体,针对城市郊区生活工作的一体化解决之道,趋势是 Hybrid混合。多种公共交通设施联系的商业办公混合建筑群的出现,使大型城市的人们在方便往来工作场所和家的同时,亦可享受完善的商业服务,满足高节奏休憩交往需求。

以上六个类型是商业建筑的六个发展方向,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互有交集。和“办公商业”、“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的特殊性相比,“商业邻里”、“生活中心”、“城市商业街”所代表的社区商业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大量住宅开发而产生的最普遍的商业形式,社区商业依托于较大规模的住宅社区,辐射周围3-5公里半径范围,根据规模、业态、形态等需求的不同,定位成上述三者之一,或同时具备三者的特征。东莞虎门时代广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社区商业的案例,功能上实际是“商业邻里”,业态上做成“生活中心”可以提升能级扩大影响,形式上又是“城市商业街”有利于流线组织和销售。

项目概况介绍: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地带,东临省道,西临连升北路,南临规划路,交通条件良好,总用地面积44000,容积率2.18,分南北两个地块,分别设置一个小高层住宅区和一个商业街区,商业定位为社区型商业街区,打造成为金地虎门时代广场。

布局模式分析:

原规划住宅区用地较大,商业用地较小,商业层数较高,不利于使用和运营销售,而且形态过于狭长,难以形成聚合空间,经过几次方案尝试均不理想。于是我们建议把北地块的住宅集中布置,形成两栋高层塔楼,把北地块商业用地扩大,平均层数降低到2.5层,同时可以拥有较大广场集聚人气。

功能布局细分:

南北两地块商业流线连续,结合用地形状形成多样的商业空间和多种商业产品。

1.沿街商业:南北区沿街设置带露台的商业体量,包含零售和餐饮业态。

2.住宅底商:南北区住宅底部设置零售和餐饮,与沿街商业之间形成商业内街空间。

3.独栋商业:北区中心设置下沉广场,广场中设置地下超市和两栋独栋建筑,作为高端餐饮和会所。

4.样板段商业:沿街商业的一部分作为启动区。

5.北区住宅:布局紧凑,为小户型产品。

6.南区住宅:环境优美,为大户型产品。

规划设计要点:

1.多入口:狭长的商业街需要多个入口,根据商业价值分成几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尺度和形式,主入口需要特殊的形象标志。

2.多广场:入口与商业内街的交叉点需要设置广场,入口等级越高,广场的等级越高,这些广场是商业人流视线的聚焦点,具有最高的商业价值,需要关注从周围看广场以及从广场看周围的形态意象。

3.多连廊:在南方地区,二层连廊尽量连续,动线尽量单一,减少一拖二商铺,增加单层商铺,降低单铺总价,提升商铺单价,增加商业总货值。

4.多平台:二三层通常为餐饮业态,需要较多外摆空间,平台面积既不铺张也不局促,提供充足的宜人的室外餐饮休闲空间。

5.流畅便捷的动线:将入口、内街、连廊整体考虑,利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疏散楼梯等手段,形成连续的立体的交通系统,商业动线是商业设计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一环。

6.合理的空间尺度: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都要遵循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常用尺寸,比如单个店铺进深12-15m,面宽4m,内街宽度14m、层高4.5-5.6m等。

7.商业兴奋点:主入口和主广场等节点部位,需要设置标志物吸引人流,同时具有一定实用功能。北地块北入口广场设置集中绿化景观和LED巨屏,南北地块之间入口广场和北地块下沉广场设置伞状构筑物(时空之花),南区南入口设置门型构筑物和LED屏幕(时空之门)。

8.启动区设计:和住宅项目一样,大型社区商业项目通常也要考虑先期启动区域,我们把住宅和商业启动区结合,把南北区之间的沿街商业切出一部分,形成独栋商业样板区。

立面设计策略:

建筑立面采用现代风格,材料丰富,营造热闹的商业氛围,不同商业产品采用不同立面手法和材料,既统一又各具特色。

1.沿街商业:形成大气简洁的城市形象,强调流畅的水平线条,用浅灰色铝板覆盖层间高度。三层采用印花玻璃做成金色的盒子,提升沿街商业形象。

2.住宅底商:形成连续有韵律的界面,引导人流进入街区,采用折叠形态的玻璃幕墙。

3.独栋商业:形成地域文化形象,做成传统岭南民居风格的商业建筑,采用青砖、灰色涂料、仿木铝型材等材料。

4.样板段商业:需要快速建造和形成鲜明形象,采用三角面玻璃幕墙。

5.北区住宅:形成现代风格公建化立面,与商业统一,采用暖色质感涂料和局部玻璃幕墙。

6.南区住宅:形成高端居住社区氛围,采用成熟的新古典风格。

7.标志物:形成街区的亮点和特色,采用钢结构和膜结构。

商业理念分析:

社区商业,在商业概念里是指零售商店和相关休闲设施的综合体,通常由专业商业管理集团开发经营,业态复合度较高,商品结合的宽度较宽。社区商业不同于传统购物中心所提倡的一站式购物,它体现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模式,更致力于满足高消费、高品位消费者的诉求。与Mall和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社区商业不是简单地将多种业态堆集在一个大的封闭空间中,而是将景观、业态、建筑、功能等各种因素科学地结合在更开放的空间内,更加注重环境和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以及客户的体验。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作为一个典型的社区商业模式案例,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几点:

一、多样化的商业空间

“我会选择一个空间丰富而不是形式多样的建筑。空间一旦形成之后,我也许会努力地创造形式,但我永远不会因为形式而牺牲空间品质。”――文彦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规划设计中强调打造多样化的可供驻留的商业空间。在精心打造沿街商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形成内聚的特色商业空间,下沉广场的居中布置,对整个项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广场四周设计了多条动线,使得广场周边的商铺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商家可以在广场内举办活动,既保证了足够的城市开敞空间比例,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宜人空间,使得这个广场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商业活力区域。同时,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多入口,多平台,多连廊的设计手法,以点及线及面,结合丰富的建筑立面设计,结合节点部位标志物的度身打造,结合空间尺度的推敲,营造出多样化的商业空间,更好的契合了社区商业的各种业态和使用功能。

设计过程中对商业动线以及视觉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西侧沿街商业结合基地现有的棕榈树大街和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形成了连续的景观引导界面。南北两个商业地块之间,设置了主入口广场与北地块的下沉广场相串联,形成了双广场的格局。广场内打造标志性节点,构建视觉焦点并吸引人流,与此同时,在项目的北、南、东入口处设置了尺度适合的入口广场,形成人气场。高层住宅底部的商业部分,采用了连续的玻璃折面设计,强化了连续界面的心理引导。

二、生活时尚功能汇集

社区商业模式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购物、社会交往以及文化行为等各种功能的汇集,从而将其打造成为最时尚、最具人气的生活橱窗。对于城市生活而言,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本单元,是体验城市生活的舞台。

本案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零售、餐饮、娱乐、高端餐饮和高端会所等各种生活时尚功能的引入,通过明快的流线组织,合理便捷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可以快速自然地将客户拉动到中心的各个层面和各种业态之中,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体验,营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魅力场所”。入口广场及下沉广场内打造的节点构筑物“时空之花”,时尚而又富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结合其独特的抽象花朵造型,加以绚烂的夜景灯光设计,如梦如幻。“时空之花”不仅仅是整个商业生活中心视觉焦点,同时结合了电梯作为竖向交通的载体,内部还可以设置时尚饰品、数码电玩、奶茶等小型铺位,从而赋予其丰富的时尚功能。

三、地域文化的植入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在北区商业的中心区域,下沉广场的一角设置了两栋岭南风情的独栋商业,这两栋“老房子”的设计,我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设计时从功能出发,在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及建筑符号等几个方面对岭南建筑文化进了深刻的诠释,打造出来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而又富有时代感的风情建筑,目标是“让经典脱胎,重生于当代”。与此同时,我们还对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以及消费习惯等加以研究,再利用各种建筑语言将其传承在项目设计中,令这个社区商业更加富有灵性。

四、低技平台材料的运用

隈研吾在设计北京三里屯VILLAGE南区时,注意到三里屯的旧建筑使用的都是比较廉价的塑料和板材,并产生了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念头,隈研吾把这个极富挑战的想法付诸了实际,用自然材料,如木头、石头和竹子作为主要的建材,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效果。东莞虎门时代广场设计中采纳了这种理念,大量运用印花玻璃和当地特有的低技平台材料,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商业可识别性。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社区商业旨在打造多样化的商业空间,使各品牌因为建筑空间的独特姿态而被赋予别样的、特殊的魅力,建筑空间也因这些品牌的加入而丰满自己的个性。这是一个小型城市,并非仅仅是一个MALL,这里不单是购物空间,也有餐饮、艺术文化,让人们即使不买任何东西,也有兴趣来逛一逛,坐一坐,体验由建筑空间带来的轻松和慰藉。

篇2

结论:故事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维方法,提供设计的新思维,以新的角度来解决设计问题,挖掘和延伸产品的内在意义,创造出更宜人的产品,营造充满故事的美好生活。

关键词:

设计趋势 设计思维 故事 故事化设计 产品内在意义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创新时代,设计以其独有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满大街的创意海报,琳琅满目被设计过的商品随处可见。从起初设计作为促售的一种手段到设计驱动式创新,设计的地位也从物理逻辑逐渐向行为逻辑发生演变。众所周知,设计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说它是继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之后又一个经济制高点――体验经济,有人说这是个物质日益丰富的后工业时代,人们从追求“形式追随功能”到“形式追随表达”的产品,最后到“形式追随故事”的产品。设计总是一步步地向“人”靠近,甚至还要超越并引导人。设计的理念随着时展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交互设计”、“体验设计”、“情感化设计”、“本土化设计”、“大众设计”……这些新的理念一窝蜂的充斥着设计的各个角落,好比交互设计也不再是产品的制胜法宝,设计不能仅仅被局限在交互或是体验设计中,设计需要寻找全新的思路。每当设计的概念进一步向前推进以适应变化莫测的社会,我们便需要回到设计的本源,去找寻设计的内在意义。回归本源,设计总是在做一件事――为人讲故事。如果说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那么设计就是完成一个好故事的创作过程。我将它理解为:故事化设计思维。

1.有关“故事”

故事之于我们是亲切而自然。我们从小在故事中长大,故事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听着别人的故事,也继续着我们自己的故事。故事可以是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一段过程,一份体验;一种思想,一股精神,一次记录,一份传承;一种沟通,一份表达,一种情景,一些信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感悟与想象……故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故事中成长,也将故事演绎成我们的日常生活。纵观人类本身亦是故事的承载体,聚集着以往的经验及阅历,也浓缩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人们天生就是故事的听众,故事便成了一种简单分享信息的方法。

人们习惯了通过故事的形式自然的表达自我、与人沟通交流。故事的构成要点:视角、情景、角色、形象化、语言。这些简单的元素加在一起所带给人的精神价值与情感体验是无价的。这就是故事的魅力!这就好比在设计要素中也常关乎多维度体验设计、系统环境关系设计、以人为中心设计以及设计的表达技法与设计思想等。元素总是简单的,但是如何去运用元素来传达思想则更多依赖于个人的文化修养。设计的灵感源于生活,生活阅历加上创新,便会产生故事。作为一个故事讲述人,把一幅画面、一个愿景,一种方法或是一个创新的世界,通过故事的方式传递给人,以给听众带来启发与共鸣。好的设计就犹如好的故事。

2.故事与设计的内在联系

有人曾说,设计本身是一门语言,起初我们在努力的学习如何去做设计,而当设计已被普遍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怎么来掌握设计,去描绘一幅拥有故事感的画面,就像学习一门语言。目前,已经有人提出设计师要懂得讲故事,也有人意识到故事之于设计的重要性,但却没有进一步讨论与研究“故事”与“设计”的内在联系。当将故事与设计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构成要素与创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与设计的内在联系源自两者都有生活作为基础,都在做一件与人有关的事情,都在以艺术化的方式表达与揭示生活,都在赋予事物更多的灵魂与意义……

篇3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暴雨等。每年平均发生有感地震约1300次。从1994年到1998年,全世界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454 次,其中日本95 次, 占20.9 %;从1980年到1999年,全世界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19亿美元,其中日本116亿美元,占14.1%,与其只占全世界0.125%的国土面积相比,日本无疑称得上是“多灾多难”的国家。因此,防灾减灾对于日本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防灾减灾重任日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落实,国家经济和政策扶持;社会防灾抗灾硬件设施的全面建设;以及全社会防灾减灾理论的建立与知识的普及。其中,“社会防灾抗灾硬件设施建设”和“全社会防灾减灾理论建立与知识的普及”这两大层面的具体实施都无不与设计息息相关。日本防灾研究会(add)更是将设计师作为提升防灾减灾成效的重要实施者与研究成果转化者,为设计师赋予了“使防灾减灾信息、设备及产品更能够广泛推广、更易于利用、更具有实用价值”的三项使命。旨在通过防灾研究与防灾设计协力为国民营造更加安心、安全的生存环境。

通过对历史上地震的震中震后救助救护情况总结,日本防灾研究者将地震相关的设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八项:1)避难,灾民于公园、学校等避难场所避难时二次伤害的避免。2)救援、救护,紧急救援阶段的救助及紧急医治诉求。3)御寒,严寒时节震后的御寒。4)防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崩塌产生大量粉尘的防御措施。5)饮食,灾后2日内饮食的确保方案。6)照明,电路破坏情况下的照明保障。7)通信,灾后灾情、人员安全等信息的与接收手段。8)卫生,震后水道破坏,水质污染的情况下的生理卫生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日本防灾设计师提出了“地震应急包”(非常持出袋)这一解决方案。地震应急包是一种经过特殊耐热耐火加工的含铝便携袋,包内装载10种以上的防灾减灾必须品,分别解决了避难、救援、御寒、防尘、饮食、照明、通信、卫生等诉求。其中较为典型的设计满足诉求的产品有高频哨、手动发电便携灯、应急保温毯、防灾兜帽、饮用水长期保存罐、阿尔法米饭及一次性简易马桶。

高频哨,一种经过特殊设计能够稳定的发出3000赫兹频率声音的哨子,轻巧便携。它发出的这种在嘈杂环境中最易于人耳辨识的频率,大大提升了灾民在在震中震后获取救援的可能性。手动发电的照明灯,使用寿命长、能耗小的LED(发光二极管)灯泡,环保节能。设计手动摇杆发电装置,手摇一分钟(约120次)的充电量,可提供照明约30分钟。另外搭载收音机、警铃及临时充电功能,满足灾后各类通信需求。每手摇120次的供电时间分别为:收音机60分钟、报警5分钟、通话3分钟。太空保温应急毯,通过镀气加工技术制作而成,并采用高科技镀膜技术镀银铝膜以及金色反光膜,具有防潮、防风、保温、抗拉和抗撕性。长2.0米,宽1.3米,可供一个成年男人包裹身体,重量却仅有55克。防灾兜帽,经过特殊耐热耐火加工的含铝防灾兜帽,用来保护头部不受掉落物或玻璃碎片等的伤害。一般来讲为日本小学为每个学生的防灾基本配备。饮用水长期保存罐,罐壁内侧贴有光半导体无纺布,利用光催化的杀菌作用,可以将自来水保存3年。这种存水罐需被放置在光亮的地方,以利用光的作用来杀菌。一般为20升装。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通过了《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日本家庭都应常备“地震应急包”,置于家中的玄关等易于逃难时拿取的场所。然而,近年来根据防灾研究者的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地震应急包及其中的救援物资具有日常使用率低下的客观事实,在日本家庭的普及率并未达到预期标准。而当灾难来临时又有大多数人是不在家中的,并不能获得预先储备的应急包中的资源以获得自救。

针对这一严峻现实,日本防灾设计者为防灾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防灾日常化”。他们提出防灾用品不应该是特殊性的、储存性的而应该是便携的与日常化的,与平时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日常的各个时间、场景中去。2000年以来这种引用了通用设计思路的防灾设计方向在日本发展开来,并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始于2007年的日本防灾设计大赛(防グッズデザインコンペ),是这一设计理念的良好推动者,他要求设计师为防灾产品赋予“可以同你一起行走的特性”以实现在灾害来时,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获取救助的可能性,这些参赛作品看似简单,却无不体现了日本防灾设计的细致与精妙,更是我们了解防灾先进国防灾设计发展趋势的窗口。

篇4

中图分类号:T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62-01

0、 引言

社区经济建设是我国完善社会管理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经济建设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建设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管理尚未到位,完善社区功能的任务十分繁重等问题,推进社区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和健全机制。

1、 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的类型

从社区经济的发展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救经济和非自救经济两类,其中自救经济指的是社区内的人员通过社区经济实现二次工作,比如在小区内开办一些小型的加工厂,出售工艺品、针织品等,这种类型的经济主要面向那些下岗后不能够通过正常机会获得工作的人群,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帮助这些人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减轻社会压力。而后者面向对象更加广泛,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社区经济实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

从社区经济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公益型经济和非公益型经济。前者更重视公益事业,通过在社区内提供各种帮助比如设立养老基金、孤儿院等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此种经济形势对于经济效益不是特别在乎,只要能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即可。而非公益经济则是以改善个人生活为目的,没有明确的公益需求,面向的对象也更加广泛。

从社区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产型和服务型两种。目前社区经济主要是服务类型的,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与居民生活较为密切的餐饮、服装、中介、物业等服务,也有一些更高级的精神层面的服务,这些经济活动方式都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来看,属于第二产业的社区经济相对较少,主要由于社区规模的限制难以给第二产业提供场地和人员,而且社区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第二产业无法在此生根发芽。

2、社区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建设存在诸多不足,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硬件设施不足,服务功能滞后;协调指导不够,政策法规缺位;管理体系不顺,保障措施乏力。

(一)硬件设施不足,服务功能滞后

硬件设施滞后和服务功能欠缺是当前市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无论是新社区还是震后建成的老社区,公共设施和服务功能都较匮乏。特别是企业建管的社区,公共设施多数破败老化,这种状况在古冶区更为突出;其他类型社区公共设施也严重不足,在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形势下,涉老服务功能尤显缺位。

(二)协调指导不够,政策法规缺位

党政部门偏重于检查评比,缺乏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责任,居民反映强烈的许多问题未能及时处理。我市虽也确定民政局为社区工作牵头部门,然而其职能最终落在“基层政权处”,该处兼管社区工作的仅一人,各县区更是有牌子无机构,导致工作权威缺失,甚至在新社区的规划和验收中对公益用房是否达标都没有话语权。

(三)管理体系不顺,保障措施乏力

我市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非常普遍,党政部门把居委会当成一级行政组织,工作重心下移就是“某某工作进社区”,责任和任务推给居委会却无相应的经费保障。的市场化物业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新社区基本上都是开发商所属机构的“前期物业管理”,这种状况必然潜存隐患。同时,困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现有办公和党建经费甚至没有达到河北省规定的最低标准;新建社区逐年增多而财政划拨的经费却没有增加,上级机关布置“进社区”任务越来越多却无相应的经费支持。

3、加强社区经济建设的建议

推进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和健全机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

将社区管理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向抓经济项目那样落实这一重大民生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深入抓实。建立社区管理工作综合协调组织,建立常设性的社区工作议事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应把完善政策法规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点,着力改变社区管理评价标准政出多门的现状,以居民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制定科学系统的社区管理评价指标和专业化评价机制,把加强社区建设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并纳入政绩考核。

(二)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队伍结构

应把解决老社区公益设施欠缺问题列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事项,多方筹集资金,纳入重点预算,尽快让生活在老旧社区的市民感受到生活服务环境的明显改善。在事关民生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应舍得购买服务,督导县区尽快落实相关政策,使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得到改善,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在提高待遇稳定队伍的基础上,应出台凝聚人才的具体政策,设置社区工作队伍的门槛,完善“社会工作师”、劳动保障协理员专业培训及评聘规则,引导优秀人才进入社区,最大程度地优化社区工作队伍。

(三)理顺管理关系,确保良性运行

理顺党政部门与社区的关系,制定社区事务准入目录及约束制度,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移给社区,委托社区协办的事项,必须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条件,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理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机构的关系,物业管理机构要吸收居委会代表参与,出台规章约束物业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并引导居民依法自治,推动物业管理向民主选聘的目标迈进。理顺政府部门与开发商及其物业管理机构的关系,制定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机构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建立住建局、属地政府、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健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手段并用的制约机制,比如向古冶区那样将违规者列入“黑名单”。

(四)科学规划设计,严格建设标准

总体按照“管理便捷顺畅、服务有效覆盖”的要求,统筹考虑社区规模和布局,依形势发展和市民需求制定目标,按规划目标推进社区功能的完善,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经常性课题深入研究,为加强社区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不断提升参与社区管理、建设的能力和自觉性。严把新建社区的规划审批和验收关口,市政府应明确要求:把公益用房、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文化场所等内容作为规划审批的前提条件。

4、结语

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经济形势出现,社区经济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积极发展社区经济有助于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提高社区福利待遇,帮助社区中的一些困难居民减轻负担,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我国社区经济起步较晚,相比于发达国家对社区经济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理解不够深入,社区经济也未收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向着复杂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社区经济会展现自身的价值,也会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连克.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类型、特征及发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29-32.

[2] 陈宪.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0,07:17-23.

作者简介

篇5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接触到各个行业领域,比如:美食、建筑、美术等等,其中均蕴含着一定的设计性与设计价值。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促使艺术设计领域的风格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文化价值、风俗习性均属于关键的影响因素,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承担自身的使命,为推动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此,深入探究基于高中生视角下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传统和创新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于当前这个时代来说,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艺术设计领域而言,我认为是同样适用的。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很多流传悠久的艺术作品和工艺,是非常值得传承的。所以,我认为,关于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会逐渐实现传统和创新的彼此融合。对于艺术设计工作者而言,不但应该做到一定的创新突破,同时也需要借鉴很多传统的工艺及艺术作品,从中汲取艺术精华,感受艺术的魅力与价值,进而将很多民族性的内涵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作品当中,依靠此种艺术设计理念,会让所设计的艺术作品保持一定的新颖性,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1]实际上,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很多教师始终致力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而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不断引入全新的设计思想理念,让相关设计人员的作品中既包含了一定的创新性,而且也显示出相应的民族特征。从大众的角度来说,此类艺术设计作品使得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必然会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存在着极强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来自外国的相关艺术作品和文化,不可以完全拒绝,但是也不能全盘接受,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防止由于过于盲目的态度,错过对优质文化的吸收,而选择性借鉴,能够使得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获得拓展,真正发挥出传统和创新彼此融合的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根本的艺术设计原则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陌生,这种理念早已经被运用到各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当中。比如: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并需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是适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可谓其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2]从艺术设计作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实用的价值,还是相应的审美价值,均要求经过长久的传承和延续而得以体现,此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在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当中,要求严格遵守相应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通过以具有内涵和灵魂的艺术作品,引起更多人广泛的关注,形成一种吸引力。实际上,我认为艺术设计作品的诞生旨在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有效美化,凸显出作品的内涵价值。所以,对于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会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赋予艺术设计作品多样化的内涵,使这种艺术精髓得以有效的传承,真正凸显出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获得更多人的喜爱。

三、科技和艺术互相融合的发展前景

篇6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049-03

1 概述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面对这一形势,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要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落实“老有所为”理念,应该让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

不同于以往主要运用于企业或品牌产品的经营概念中的接触点概念,此处用接触点概念来探索以老有所为为基础的新的适老服务形式。接触点概念并不是特指“接触”,而是广义上人与整个服务系统的互动。接触点是互动的每一个点,可能是内部与外部的,或可视的或不可视的。接触点在服务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服务流程中各部分的重要节点。从接触点入手对“老有所为”进行设计,无疑是对城市社区适老服务新的探究形式。

2 社区“老有所为”设计机会缺口分析

2.1 社区老年人生活情况分析

UCD (user-centered design)是建构关于生产适合用户需求的,并能对用户有效的和可用的产品系统。运用UCD的思维方式对老年人用户进行研究,以城市社区老年人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展开调研。期间,将会运用群体文化学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用来观察记录,并分析社会状况。从而寻找设计接触点,再由接触点来找到设计的缺口和机会。

笔者选取了城市社区50位健康老人为调研对象,3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55-64岁有21位,65-69岁17位,70岁以上12位;41位表示身体健康良好,9位患有常见疾病身体欠佳;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有14位,中学程度有23位,小学毕业的有8位,其他5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调查走访这50户社区老人家,得到一定的数据和资料,选择性的列出了5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况、职业、每天的日常生活情况等内容(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社区老人大部分的生活范围较窄,一般都是在社区范围内活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生活圈子大,生活内容相对丰富;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生活圈子比较窄,大部分局限在自己的家和社区中,最多也就是在社区周围活动。因此,对于社区老年人来说,社区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场所,也是接触点的主要发现场所,因此社区开展一些针对于他们的服务十分必要。

2.2 探寻“老有所为”接触点和设计机会

对前期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采用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建立老年人用户使用产品的生活场景,由对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建立,分析了老年人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通过对老年人的生活特点进行归类和划分,分析出了几个主要的接触点,如图1所示。以老年人为圆心,以社区生活为圆周,得到了社会和社区,社区人和社会人士几个主要的接触点。社会人士和社区人又分别分为上班族、儿童、孕妇和其他老年人。对这5个接触点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设计突破口。见表2,列举出了10个老有所为社区服务的设计机会。

2.3 筛选“老有所为”接触点的设计机会

上述得到的一些社区服务设计机会,需要进一步对其从开发的时间和财力、开发的可能性、潜在的需求规模、潜在的创造力和团队成员的潜在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笔者通过构建机会权衡矩阵(见表3),分别由研究小组成员4人进行打分,每一列代表一个接触点设计机会,每一行代表相应的各个接触点设计机会的不同准则。每个机会的衡量准则分为由1(低)到3(高)不同的级别,每个准则的重要度也分为1(低)到3(高)不同的层次。得到的相应的机会值分别与准则的重要度相乘,然后将得到的每个机会的总值进行比较,得分较高的3-4个机会将成为筛选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机会。据此,最终得到了4个最优的设计机会,分别是机会1、机会3、机会4和机会6,以下将由此展开深入分析,对“老有所为”适老服务模式进行多元化探究。

3 “老有所为、老有所慰”的接触点服务模式设计

在老有所为的服务模式设计中,用户体验将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策略开始聚向用户体验,而不再局限于硬件和实体。而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不单单只局限于硬件和实体的展示,而是对整个服务流程的设计与阐述。硬件和实体只是整个服务流程的一部分,或一个具体的接触点。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设计流程,更能凸显接触点的潜在价值。

3.1 社区“拼桌行动”服务设计

现今社会,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一个人的饭不好做,也不值得做,这就造成了一些独居老年人平时吃饭凑合的现象,不利于身体健康和营养的摄入,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饮食。由此,凸显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的接触点,最终设计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拼桌行动”就是由社区提供场地,参加这一“行动”的老年人每人在自家做一道菜,聚在一起就能够凑成很丰盛的一桌菜,图2是“拼桌行动”的整个服务流程图。流程图运用研究和设计有效交互的系统化方法-PNC方法来表达和创建,这里,图中的服务提供商是指服务提供者,包括社区和老年人;顾客是指服务的接受者,即社区老年人;独立交互是指社区老年人独自执行的部分,即在自家做一道菜;直接交互指的是老年人之间见面共餐的交互过程;图中的交互则是除非直接交互外,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交互的部分,这里是指涉及与线上信息进行交互的步骤,例如在线或电话预定的部分。

在此服务系统中,社区为老人们提供线上服务系统(含网络与终端设备)。参加拼桌的老人可以在线上自己今天要做的菜肴,自己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浏览别人的信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选择自己今天将要拼桌的对象,双方在线上确定好拼桌时间。等快要到约定好的时间,各自拿着自己做好的一道菜去社区提供的拼桌地点一起共进午餐;吃完饭之后再各自拿着自己的餐具回家。整个线上服务系统也由社区提供,老年人可先在线上自愿组合,预选自己想要拼桌的对象及要品尝的菜肴。在拼桌现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拼桌对象或变更拼桌对象。

在这个服务系统中还会给拼桌的老年人一些时髦的头衔,头衔取决于老年人拼桌的次数。拼桌的次说越多说明那位老年人的人气越高,手艺越好。例如头衔分别可以是美食达人、金厨达人、御厨达人等等。头衔在增加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为选择拼桌对象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参考。每个月评选出来一个最佳拼桌对象,得到此头衔的老年人社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等等。

“拼桌行动”在解决了老年人日常饮食问题的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降低了他们的孤独感。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情感。

3.2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设计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儿童之间接触点的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家庭,双方都要上班,小孩子的照料存在问题。由于居住空间小,没有力怯把孩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接来照顾小孩,也没有条件聘请住家保姆照料,父母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一些早教机构。但是,一些早教机构可能并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安全问题、教育问题都让父母对一些早教机构产生不信任感。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照看。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的建立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社区负责统计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并把他们的信息到社区提供的社区线上服务平台上。需要照看孩子这项服务的父母可以在线上选定自己心仪的照顾对象,并且在线上或线下联系对方,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相互约定好照看周期与时间段。在约定好的时间点,孩子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同社区的老年人家里,由老年人来照顾孩子。当家长下班后,再把孩子从老年人家中接走。照看孩子的劳务费可以定期通过线上支付给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并可以对其服务进行评价。与“拼桌行动”类似,系统也可以评选出育婴达人,并开展育婴经验交流。图3描述了“以老育小”服务系统流程。

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和我国香港,社区均设有由社会工作者担纲的儿童照顾和活动中心。在当下中国,则迫切需要相关的服务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以社区为平台,在解决年轻父母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健康“空巢老人”的孤单感,身边有孩子陪伴,也会多一些快乐,同时满足了“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两方面的需求。

3.3 社区“帮饭”服务设计

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反映了现在年轻一代真实的生活。在很多大城市中,外来上班的人数占城市中上班族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外来人员平时很少自己做饭,更难吃到可口的家常菜。一是没有时间去外面吃,二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三是外面的饭菜再怎么好吃,都没有在家里的那种温馨感。另―方面,有一些“空巢老人”平时孩子都不在家,吃饭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孤单,空有一手好厨艺无处施展。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寻找设计机会,最终设计出的社区“帮饭”服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图4,社区收集一些可以提供这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例如擅长的厨艺、菜肴、风味、价格等信息到服务系统线上平台,并附上图片。需要此项服务的年轻人事先通过线上与提供服务的老年人联系,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约定好“帮饭”时间。年轻人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到老年人家中就餐。社区为“帮饭”服务系统提供支付终端,年轻人用“帮饭”系统中专门支付卡支付相应的费用,老年人有专门的刷卡机。

社区“帮饭”服务系统的建立,在“老有所为”的同时也方便了年轻人,既解决了年轻人的饮食问题,也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4 社区“宠物托管”服务设计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宠物,有的还不只一只。但当主人出远门的时候,对这些宠物的照看就成为了问题。―般人都是选择寄放在朋友家,来回接送很是麻烦。一些人选择寄养在宠物店,很难保证宠物能得到好的照顾。一些人干脆选择把宠物直接锁在家中,―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了。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发现了老年人和社区家养宠物之间的设计机会。图5所示流程图提供一种社区“照看宠物”服务的思路。社区把能够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到社区服务系统上,有宠物的主人需要这一服务时就可在线上查找到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双方在社区提供的线上服务系统中达成共识之后,再约定好需要老年人照看的数目、时间段和一些具体的问题。根据自己的要求,双方找得到可以合作的对象。所需要交付的费用也由双方去谈,宠物主人提前线上支付费用。在约定好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的宠物送到老年人的家中。服务完成之后,再把自己的宠物接走。

篇7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就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和有效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验,钻研问题,开阔视野,而趣味物理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一、设计趣味物理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学生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简单便利的趣味性物理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理新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部分趣味实验引入情境。

1.手帕不湿

一次,我在上新课之前,准备了一盆水,一个杯子和一块干手帕。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请你们仔细观察。”于是,我模仿电视上的魔术师,给学生出示了杯子和手帕,并让同学摸一下,确认手帕是干的,杯子也是正常的。接下来,我把手帕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杯子口向下放入水中,水平按住杯子转了几圈。把杯子拿出来,手帕取出,让学生摸,手帕还是干的。这就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为什么手帕还是干的?于是因势利导,引出了“大气压强”,这节课学生学得很有兴致!

2.布条为什么烧不着

我在课前准备一块沾湿水的棉布条,在中间部分滴上一些酒精。上课时,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酒精灯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让学生仔细观察此现象:“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这些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物理的

殿堂。

二、设计趣味物理课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一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观察实验的历史,是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历史。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课外小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过目不忘。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1.管口喷水

给烧杯中装水,直立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先问学生:用吹风机给玻璃管上方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有种种猜测。提醒学生仔细看,开始吹气,结果有大量水雾从管中喷出,学生非常惊奇。因此,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听课,自然收效显著。

2.筷子提米

老师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广口瓶放在实验台上,并拿出一根筷子,问:“我用一支筷子能把米瓶提起来吗?”如果有同学说能,就追问,“我怎么样才能办到呢?”让学生来做。如果大家都说不能,我就自己操作,将筷子插在米瓶里,慢慢提起。然后带着问题:“为什么一根筷子能提起来一瓶米?”引入新课,使得学生能亲身体验实验,学习兴趣高昂,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

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三、设计趣味性物理实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在复习巩固知识时,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一般不能保持得很久,普遍学生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从而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思想涣散,作业草草了事,抄袭作业大有人在。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做个实验的效果往往比考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例如,在学习下述物理知识后再做相应的实验:

1.纸条未点燃

在学完热传递时,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紧缠绕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目瞪口呆。再告诉学生,一些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学生对热传递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2.隔物灭火

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后面0.2 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烛焰被吹灭了。如果要你通过一只大漏斗吹气,却不能把蜡烛吹灭。

学生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后,很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因此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先要求学生自己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物理现象,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进行总结。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物理知识而且将知识加以延伸。

四、设计趣味小制作,增长学习兴趣

篇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超过1000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呈现百家争鸣局面。其学科特点决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些高校把创建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也挖掘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知名度,可谓一举多得。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设置、课堂教学与改革、教学基地、教材与教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关学者从“校园旅游”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开发校园旅游以服务于(旅游)产业发展、学校建设、社会影响,校园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在校生的教育功能。本文以校园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结合为出发点,探讨建设校园景区校内实训基地的可行性,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二、“校园景区”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校园景区”内涵

“校园景区”是指在学校的校园建设中融入“旅游”的元素,最终把学校建设成为“景区式校园”,校园与景区高度融合,校园即景区;把校园按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最终形成“景区式校园”。校园是“体”、景区是“用”,核心功能和价值是“教书育人”,附加功能和价值是“观光旅游”,两种功能的实现方式虽有差别,但均有“育人”的功能。

(二)“校园景区”表现形式

现实中“校园景区”通常是以“校园旅游、修学旅游、高校旅游”的形式出现。高校旅游是指以高等院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它是城市旅游、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府牛津、剑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等早已是旅游热点区,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校园文化及校园建筑等吸引游客驻足留恋,从而使高校校园成为其所在城市旅游发展中重要且不必不可少的吸引物。在我国,高校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可研教育中心、精神文化的象征,与旅游一直未发生明确的联系。但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及家长对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视,高校,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美丽校园和重大影响里的著名院校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面海临山的厦门大学、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岭南名校中山大学等。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和高校“营销”方式,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使高校旅游成为现今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项目。

三、“番职院”校园景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传承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代世界旅游业大发展以来,不单是国内外历史悠久的学府,一些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一般高校也都成为旅游者青睐的旅游吸引物,以高校及其校园文化为依托的研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

(一)必要性

从国家政策来看,《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游,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十二五”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从学校教育来看,校园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是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校园本身就是特殊的旅游环境,“校园景区”应该成为番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首选实践教学。因为它把培养人才的校园的各类景观、校园文化、校园设施、校园活动等资源,按照旅游活动的方式进行加工、设计,形成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同时也是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独特的、活生生的教材。

从发展趋势来看,现实中一些非名校,包括学校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厚,但校园环境优美,设施独特的民办高校,都在积极挖掘校园资源以服务于相关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跻身于国家A级景区行列,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如表1。

由表可知:从九大高校获批的时间上来看,一年比一年申报的数量多,即从侧面反映各高校申报校园景区的意识在增强。故番职院申报校园景区在时间具有紧迫性,时不待我;从景区型高校的分布看,历史悠久、个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居多,纯粹旅游类高校“得旅游之近水楼台”发展的更快。

(二)可行性

从番职院校园文化来看,番职院的文化资源是校园旅游景区形成的灵魂。番职院的校训文化、办学特色文化、实践教学文化、教师教学文化、学生社团生活文化、国家示范院校品牌文化、华侨助学文化等;教学、科研与行业社会服务物化成果丰富,未来应加强校园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形成一系列校园旅游文化产品,依托此开发研学旅游、修学旅游。

从番职院生态资源来看,番职院坐拥滴水岩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青山湖各湖泊各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隐藏在森林中的校园”。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科普价值与美学价值,开发潜力大;可开发生态科普、户外运动、避暑度假、户外拓展训练、定向越野等,将其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内容和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校园景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一)建设思路

1、资源整合,项目教学

整合番职院校园旅游资源、教学资源及实训基地等资源,旅游项目策划教学化。校园景区旅游项目的策划要围绕教育教学这一核心,项目策划既要有娱乐性也要有教育性。

2、校景合一,统筹兼顾

在“校园景区”总体思路指导下,协调校园与旅游景区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教学与旅游双重功能。统筹兼顾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校园旅游景区的协调发展。

3、氛围生态,项目景观

鉴于番职院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花园式教学单位,项目策划过程中要强调旅游氛围生态化,项目设计、旅游设施建设景观化。

4、深化合作,有助教学

项目策划要有助于加强番职院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教学工作,同时更好的展示校企合作的教学成果,形成良好的循环。

(二)建设内容

1、规划设计要先行

结合番职院学校具体情况,按照景区的标准(4A)规划校园,设计“校园景区”总体建设方案、”校景“标识和导示系统及其工艺材料与制作。

2、项目策划是载体

重要校园设施、景观的建设、装饰和展示,包括校门、图书馆、实验室、教学大楼等。“校园景区”景观绿化、道路、小品建筑等的设计、安装、装修装饰等工程。旅游标识和导示系统工程建设包括大型户外立牌、户外导引牌、路牌、指示灯箱、LED、校园整体导示牌等导示系统的空间布局、各导示项目、设施设备设计、材质选择、制作工艺的详细说明,以上各项设施设备的制作和安装。

3、实践教学是目的

创建校园景区实践教学基地是番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此举措不仅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很好的挖掘了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提升番职院的校园形象和知名度。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实践教学,让教学活动在真实景区中开展,提高学生动手、适应市场的能力。

“校园景区”策划的旅游项目是为专业教学而服务的,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专业课程的设计。

充分利用“校园景区”的条件,将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置于“校园景区”的环境空间中。以整个校园景区为载体,开展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策划与规划、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观设计、旅游文化学、导游业务、酒店前厅实习、酒店会议接待、酒店餐饮接待、酒店客房预订等课程的认知、理解、应用的教学。开展校园导游讲解、景点介绍、路线设计等实践课;可以开展校园(室外)现场观察、观摩、设计等。

以校园旅行社、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合作培训中心、青年旅馆、颂雅园、学校饭堂等为依托,开展旅行社管理、酒店经营管理、前厅和客房管理、导游业务、导游概论、餐饮管理等课程的认知、理解、应用的教学。

以“校园景区”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专业或行业实习对象,对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线路、旅游服务、旅游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认知和实习。做到足不出户(校)就能全面接触、了解、研究旅游专业或旅游行业,认知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线路、旅游消费行为,提前接触、了解旅游行业。

4、运营模式是管理

由学校自行承担或者寻找具有4A级景区经营管理经验的品牌企业,合作开展“校景”的经营管理。校园景区内各功能分区主题概念不同,运营项目不同,采取不同的开放模式,具体经营运作内容和方式包括:

以番职院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学校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专门的“校景旅游发展部”,专事校园景区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训)、旅游观光(青少年修学旅游、市民观光旅游等)、文化交流(各项重大的校内外教育教学及文化交流活动)。以整个“校景”为旅游景区,根据条件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力量组建校园旅行社(模拟或实体);以国际合作培训中心为载体,承担住宿、餐饮的旅游功能。

设立“番职院校景合一旅游发展基金”,多方筹集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校园景区的旅游发展,专款专用。

校园景区采取开放式运营模式,游客可自由进入游览;但校园景区内教学区域、实训基地等部分旅游项目采取“定期开放、预约游览”的方式,部分场馆设施免费开放,部门实行收费;体验旅游项目、酒店住宿设施、餐饮等运营收费。

旅游属于知识性的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高校承办旅游项目,具有专业知识的优势。番职院旅游专业拥有大量毕业生与在校生,学以致用,为发展校园旅游提供了专业的人才。

面向不同的游客群体,开发系列化、专门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如本校非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休闲旅游、所在区域中小学生的修学旅游、本市市民的观光休闲旅游、国内兄弟院校(教育教学)考察观摩旅游、其他群体的文化体验旅游等。面向不同需求,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外,组织开展系列化的校园文体活动,设计成为事件旅游产品体系。

五、小结

篇9

一、童趣化设计背景分析

1)童趣化设计的的论述。我们每个人心理都住着一个小小的自己,长大的自己希望我们还可以回到小时候,因为小时候的世界是充满欢乐的,没有任何烦恼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我们和人交流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这种冷漠和孤独让我们特别怀念童年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所以我想用童趣化设计来表达我对小时候温馨生活的向往。“童趣”有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正的想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爱。把童趣化设计运用到室内设计中,设计很多关于童年印象的主题,不仅可以在这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还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很多的温暖。

2)童趣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体验。现在的童趣化设计不仅仅包括儿童,更希望在室内设计中你所一眼到的天真、质朴和纯洁的感受传递给大家。随着家居风格越来越多元化,夸张的线条、可爱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的童趣化家居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欣赏。它可以借用巧妙的心意和创意,大多数成年人在面对生活种种压力时可以借助这样一个空间可以感受到天真烂漫的情怀,逃离世俗的烦恼,让每一个人在这种空间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童年的那种天真、幼稚、善良。童趣化设计就是把成人对于童年的感受、心态、思想价值观等这些抽象的感受,通过室内空间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材质的使用和灯光效果,形成具有趣味性的,能够调动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的空间环境。从而让人在这个室内环境中感受到亲切、温暖、幽默、风趣,并能够满足人们对童真生活的向往。如果失去童真的心态,在大人的世界里感受不到爱和温暖,那么人生的乐趣已经丧失一般了,这也就是我以童趣化为主题设计室内空间的目的。

二、在室内设计中童趣化氛围的营造

1)具有趣味的空间造型。室内设计空间造型主要是通过童趣图案的应用,可以通过具象的东西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面貌进行夸大、缩小、简化、提炼等抽离出来,可以成为室内设计的灵光。还可以用活泼的几何纹样,比如波浪的造型、格纹等跳跃性的图案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充满朝气;花朵、圆圈、菱形的形状也充满了童趣,也可以使室内空间充满欢乐、温馨;还有一种表现手法是直接具有趣味性的图案直接画到墙上去,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这种装饰图案有可能是最简单的但具有装饰行的抽象主义化身,大片的色彩,可以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和装饰性.

2)活泼可爱的色彩搭配。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带给室内空间不同的感官感受。童趣化空间大概用活泼可爱的色彩,多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浪漫。但色彩不能够太单一,可以冷暖色调搭配使用,也可以在某一基调的色彩上,点缀颜色丰富、大胆一点。通过寻找最能够代表童趣的活泼可爱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舒服的色彩应用在室内设计空间中,对童趣的感受会更加向往。

3)柔美温馨的家具、软装饰。家具和软装饰是作为营造空间氛围最好的工具,为了迎合童趣化的室内空间设计,在造型、色彩和图案上都应该与室内设计相呼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童趣化家具和软装饰。家具的造型和色彩应该提取童年小时候给你印象深刻的玩具或者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能唤起人们童年的乐趣。家具的选用可以是卡通人物或者布偶造型作为家具的造型,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室内空间不同的品味。

三、童趣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趣味体验

1)强化室内设计中的童趣主题体验。成为童趣化室内空间环境的特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就可以的,它要能够由一般的概念上升到主题性的概念,它可以是具有创意的,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出现的,从而混合成的主题概念。无论以那种形式存在,只要能让你的设计有感染力,增加使用者的乐趣,让人难以忘怀。它们或许以某种空间形式的创意,或许是活泼独特的色彩魅力。也许是家具造型具有个性,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童趣化设计的主题体验,在具体的空间环境中需要从明确的主题。我们创建具体的主题,营造室内空间良好的秩序,构建有亲和力的空间,更好的表达主题,能够让进入童趣化空间的人们带来乐趣,有深刻的印象,任何事物都是有了主题才有了灵魂变得独特而有方向。

2)强调体验过程的连贯性。童趣化室内空间体验的连贯性,就是将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穿成一条主线,让我们可以体验不同时期的感受,有一个整体的统一,在体验过程中是享受的、快乐的,赋予的室内设计是有感染力的,这种连贯性让我们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也应该有一个连贯性,成为一种习惯。

四、结语

本文对童趣化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现状中,童趣化设计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成年人渴望童年时的那份纯真和温馨。从造型、色彩、家具配饰等展开了室内空间情感化的设计,分析了童趣化设计的未来的发展前景。童趣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真正在心灵在关爱我们周围的人。

参考文献

[1]陈易,.营造新、奇、趣的室内空间[M].上海建设科技,2001

[2]孙艳,乔峰.室内空间中的色彩设计[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8(01)

[3]刘敏.住宅室内家具空间配置流程[M]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

篇10

Abstract: China's Building Decoration market bo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ecoration enterprises,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encouraging results, but the advanced design and deco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abroad there is still a gap, so the new era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rendsthe stud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specific analysis of building design and decor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of art and beauty of form and combine the arts, only on the design and decor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not integrity and talk about the one-sidedness of the forms of art. To promote the carrying out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reasonabl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shape of perfec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rends; internal structure; exterior styling

中图分类号: T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的势头非常迅速,装饰市场的兴旺对建筑装饰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纯粹的模仿到自我创作,从自发无序的设计到逐次规范化的运作。建筑设计已经迈进了这一创始阶段,是一个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虽然我国与国外先进的装饰设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有设计方法、设计观念及其具体的技术材料方面的差距,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一定会迎头赶上。

由于设计者的观念、信息、手法滞后,对现代建筑装饰的专业特征理解不深,同时由于设计时限于局促,或设计正常运作必要的成本、劳务费用过低;业主不恰当的过多干预,使设计者无所适从等。目前建筑装饰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1)装饰设计对对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理解有偏差,片面地追求豪华、高档、不分装饰空间的主次,大量采用高贵装饰材料,使建筑装饰缺乏内涵。(2)装饰设计对设计任务的总体立意、构思缺乏认识,对装饰应有的特色及其个性较少考虑,缺失装饰设计中最为珍贵的创新。(3)一些装饰设计存在严重定位偏差,在装饰造型风格、烘托氛围上与所设计的建筑空间使用功能性质、类型存在偏差。如把银行营业大堂的装饰按照宾馆门厅的装饰手法,会议室的装饰类同与餐厅的功能偏差,不考虑时空因素,建筑整体风格造型及其所装饰室内空间所处环境状况的时空定位偏差,以及偏离经济投资,用材质设施档次的装饰标准定位偏差。

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三个方向,具体如下:

一是业主、设计者及其装饰经营者对建筑装饰的整体认识更趋“理性化”,由于人们的装饰消费更趋成熟,以平衡的心态把满足室内的物质使用和精神功能的要求,是室内设计的重要任务,对功能在建筑装饰中的重要意义,具有深层的理解及其认识;对建筑装饰设计理性化的认识,包括对现代装饰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认识,如对所装饰工程的构造体系、结构,对室内的光、声、热等物理环境,水、电、风等设施要求的考虑及其配置,还包括对具有信息传递、监控保安、自动控制等职能设施和布局、材质选用、施工工艺等-系列及其现在装饰相关的技术设施要求,现代装饰并不是装饰加设施,而是装饰与技术设施的充分协调及其融合。

二是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理念,把装饰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将为合理安排人和人际的生活、生产活动为目的连系在一起,为了提高人们在室内居住、娱乐、工作、休闲等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不能忽视安全和健康,片面强调视觉要求的美观问题。既要从生理角度、使用角度考虑装饰设计,又要从行为学、环境心里学的角度,考虑人们的感情、心里、人与人交流与对话等许多与心理感情有关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定位等空间感受问题。

三是建筑装饰设计在具有时代精神和重视科技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根据所装饰的类型性格、功能性质及其所处环境,在采用具体的手法中,汲取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使装饰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文化内涵不局限于造型风格形式上的借鉴。

建筑装饰设计的“内”与“外”兼修

建筑装饰设计的方向,有的人提出从内到外,侧重平面及立面造型和外形;有的人提出从外到内,注重内部功能设计。这些观点扭曲了建筑装饰设计的真正价值,是对建筑装饰设计的整体性的否定。笔者认为,建筑装饰设计应该内外兼修,也就是说作为建筑装饰设计师,既要考虑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也要考虑外部造型的完美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2-02

一、城市家具概述

城市家具是指城市街头的各种地景设施,包括城市中的景观小品、公共场所的配套设施等,例如街上的公交候车亭、路名牌、路灯、电话亭、垃圾箱、雕塑物等就是一件件城市家具,它们不仅像居室中的家具一样实用,而且还能装饰城市环境、体现城市文化。城市家具是常用或常见的小尺度物质要素,它们形成街道和广场的环境特质,是城市环境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城市街道富有生气和活力的元素。

二、城市家具的功能和分类

对于城市布局中的城市家具而言,主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为人们提供识别、依靠、洁净等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具有点缀、烘托、活跃环境气氛的功能。设计合理、巧妙的城市家具,既能方便人们的使用,又能为城市营造一片休闲意境,让身处城市中的人们身心愉悦。

城市家具种类繁多,按其使用功能大体分类如下:

(一)交通功能性家具。这类家具主要是指城市街道中主要用于交通指示、组织的设施,包括路灯、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牌、路标、人行天桥、候车亭、自行车架、无障碍设施等。

(二)生活服务性家具。这类家具主要是指城市街道中为公众提供生活、娱乐等服务的设施,它们是城市环境舒适与否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坐凳、凉亭、亲水平台、柱廊构架、垃圾箱、邮筒、售报亭、饮水机、时钟、嬉水池、儿童游乐设施、锻炼器械、导游导购图、广告牌等。

(三)景观艺术性家具。这类家具主要是指那些为城市街道增添艺术气息,美化环境的设施,包括花坛、雕塑、喷泉、叠水瀑布、地面艺术铺装、装饰照明等。

三、我国城市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耐久度较低

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城市家具,因此,对其的耐久度有很高的要求,否则的话,其成本就很高,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例如杭州是一个对城市家具设计认识较早的城市,从2002年开始大量采用防腐木材用于西湖景区和主要道路的城市家具。然而多年之后杭州的果壳箱、树穴、亲水平台等木质城市家具很多都寿命已至。管理部门决定弃用这些难以伺候的木材,行道树下的破旧木地板,将全都换成鹅卵石,而不再使用风靡杭城的户外木地板。由此可见城市家具的户外使用特性对材料的耐久性有很高的要求,不是一般材料和普通的防腐处理可以胜任的。

(二)功能可识别性较低

城市家具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如果其作用不能够很好的识别,那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些城市家具功能性不突出的现象,例如街道边的公用电话亭因为正立面的大幅广告覆盖而使路人不能分辨其主要功能或者产生纯粹是广告牌的错觉,使周围急于使用的人们百寻不见。城市家具的可识别性是其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影响使用功能的重要方面。

(三)与环境协调性较低

城市家具与室外空间环境的关系,随人类生活和观念的变革而变得越来越密切。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是城市家具设计的基本要求。目前,在中国的城市景观环境中,户外家具和户外环境冲突的例子随处可见,主要是由于来自某一方面的个人意志或设计师过分强调自我,使城市家具同整体景观环境格格不入,无法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未能体现参与构成景观环境的作用,这样的设计作品只能游离于城市户外环境之外,也就失去了作为城市家具的意义。

(四)吸引力较低

良好的城市家具设计与布局还是使公共空间富有吸引力并以此产生愉快的公共活动的前提,也是触发人们积极使用的重要因素。相对于雷同或常见的造型,造型独特,在感官和精神上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家具设计更加能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带来愉悦的心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甚至是旅行中难忘的记忆。

四、城市家具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户外活动诸多功能上的要求,丰富城市的户外生活,突显城市人文特征,未来城市家具的设计将更加会体现人性化、整体性和生态化等等多方面的功能和要求。

(一)人性化趋势

城市家具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城市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因此人性化的设计趋势是合乎时展要求的理性观念,是产品设计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是城市户外环境的主体,环境设施都是为人服务的。城市家具的规划与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以人为基本出发点,研究人的需求,探索各种潜在的愿望,提出人在城市户外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通过户外家具本身,使人的各个器官能得到延伸而发挥作用,使人们活动起来更方便、更舒适,从而实现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人们整体的户外生活品质。此外,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的特殊要求,体现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人人都可以平等且无偿地享有在户外进行活动的权利,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

(二)整体性趋势

城市家具作为环境设施是实体要素构成空间,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装置与依附,它需要与空间环境互相延伸、穿插、交错、复合、变换。城市家具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经常可以形成一个视觉节点,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间界定、转换、点景,甚至成为城市地标的作用,所以应该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能够与其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未来的城市家具设计要能体现出整体性的要求。

(三)生态化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逐步重视,城市家具设计也体现出了生态化的趋势。生态化趋势主要是指在其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以及安全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应该考虑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加工制造技术,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优化产品使用寿命及产品的报废系统。

(四)体现文化性趋势

城市家具是依附着城市而存在的,因此要能够体现出所在城市的特点和文化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特色文化,是历史积淀和人们创造的结晶。任何城市家具形态都可以暗示使用功能并完全可以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载体。我们从旧的景观元素中可以得到巨大的满足感,找到随着时间流失在建成城市环境与景观之间形成的连续感。城市要有积淀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所发展。城市家具在城市景观环境中起到传承文化脉络和承载城市景观环境地域特征的作用,地域性的城市家具常见于具有历史性的景观中。城市家具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亦反映了市民对文化认知水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接纳新文化的能力。

(五)体现艺术性趋势

艺术是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城市产生的影响互动和心灵对话,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艺术拥有丰富的心理与情感体验功能,艺术具有独特的能量。现代城市随着人们交往的增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对城市家具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艺术逐渐的体现在城市家具等各个层面,使艺术信息渗透到各种空间环境设计中去,所有这些有效地增强了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认知感和依赖性。城市家具的种类和材料将不会再象从前那样单一和形式简单,注重了功能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对于设施的艺术性所创造的价值,人们已经认识到通过公共设施的艺术性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和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城市家具与城市之间通过艺术去沟通人类,建立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实现海德格尔所言的“诗意的栖居”。

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2400450584。

参考文献:

[1]鲍诗度,王淮梁,孙明华.城市家具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