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篇1

经济转型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重 要增量部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又为民办高等教育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 2010 年底,我国高等教 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26.5%。民办高校 676 所(含独立学 院 323 所),已经占普通高校数的 28.69%;在校生 476.68 万人,占整个全国的普通高校在校生的 21.35%,其中本科在校生 280.99 万人,专科在校生 195.70 万人;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 训学生 20.61 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836 所,各类注册学生 92.18 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实施标志着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新的经济转型时期,认真研究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探讨其发展战略的特征,对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 需求驱动型

当前, 我国的民办学校既有传统学校制度的 弊端又兼具现代学校制度的雏形。说民办学校保 留了传统学校制度的某些弊端, 是因为民办学校 毕竟是从旧的教育制度的土壤里脱胎而来的, 无 法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校一贯采用 的控制性的管理模式和学校一直因循的具有保守 性和封闭性的传统学校制度; 说民办学校具有现 代学校制度的雏形, 是因为相比公办学校而言, 在 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民办学校在自、内部管理体制、管办分离等方面正在显示其独 特的优势。民办学校有比公办学校更大的五种权 利。一是教师聘用权。民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 在劳动法的框架下与教师签订合同, 学校对教 师的管理实质已从过去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转向 了契约管理, 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依据 契约形 成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二是内部收入分配 权。民办学校在教师薪酬分配机制上探索出薪酬 分配与个人绩效和学校效益挂钩的富有弹性和激 励性的分配制度, 做到了突出岗位、淡化身份、以 岗定薪、优质优酬, 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教材选择权。民办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 自, 在开发富于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精选 国内外优秀教材方面更能放开手脚。四是招生自 。民办学校享有自主宣传、自主招生的权利, 政府一般对学校招生范围、招生对象和招生标准 不作行政干预。五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民办学 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府的直接控制, 成为自 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 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开拓 市场, 自主协调和改善外部环境, 通过自主经费运 作和资产管理,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为教育对象提 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而赢得发展机遇。

《民 办教育促进法》 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 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服务"。我们应当借助国外有 益的经验,积极培育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中介组 织,制定适合民办高等学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质 量标准,引导民办高校合理定位和健康发展。就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而言, 现代学校 制度是各类学校发展的愿景, 而民办教育具有率 先突破的条件, 促进民办学校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和选择型教育的呼唤, 也是民办学校摆脱困境, 走向又一轮辉煌的关键。在某 种意义上说, 民办学校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将为公办学校从传统学校制度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 构建"专业-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组织。从协同创新机制来 看,它要求协同创新主体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在 文化上深度融合,在资源上打造"专业-产业链" 共同体,在技术上创建"专业-产业链"创新联 盟,形成创新过程与创新行为协同。

2.1 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打造特色专业链地方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其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强势产 业链的发展方向进行设置。特色专业链的构建应 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以某个产业链的人才需要 为切入点,构建与该产业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 业链。这种特色专业链的打造,需要构建教师人 才链,突破学校、行业企业等组织边界,充分发 挥行业企业专家优势,建立专家资料库,促使高 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交流融合;构建面向产业 链发展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资源共享,优化 配置教学资源,以特色专业链的发展反哺于特色 产业链的发展,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 化课程体系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化课程 体系,是"专业-产业链"这一组织制度在人才 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所谓项目化课 程体系,是指根据目标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及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提取涵盖本专业能力 培养的项目群,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科学 方法的一种课程体系。

2.3 以"专业-产业链"为载体,建立产 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专业-产业链"实质上是通过高职院校专 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院校专 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互动,使其产生"链"效应并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的组织载体。 首先,"专业 -产业链"要植根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其次,"专业-产业链"要立足 于服务,以所培养的学生能顺利就业为衡量标 准 ,建 立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的常态化机制。再次, "专业-产业链"要整合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 优势产业,促进的产业链与人才培养的互动。 因此,"专业-产业链"是建立 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有效组织载体。

3 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策略

3.1 广泛调研,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市场需求

学科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本着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工对专门人才的 需求来开设。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每年组织专门人员 ( 或 专家) 进行学科专业建设调研工作。

3.2 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调整现有专业, 发展新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民办高校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本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 长远目标,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依据规划,根据学校 和市场需求情况,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巩固发展已建成的 优势专业,设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重点打造特色专 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适应国家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民办高校专业。

许多民办高校在建校时设置了一些市场需求量大、适 用范围广的专业。这些专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各方面都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实力,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对于这些专业,学校应予以重点扶持和建设,使其成为支 撑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骨干专业;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 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最具特 色的专业。它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体现。这种专 业具有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的特点。在学 科专业建设中,对于其中条件好、实力强、市场前景看好 的优势专业,民办高校应整合校内学校的学科资源,选择 一、两个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集中 全校、全院的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建设,尽力打造出在全 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最受好评、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品牌 专业,由此再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在增加和设置新专业时,民办高校应具有预见性和前 瞻性。可以适当增设目前一些市场需求短缺的热门专业,在对区域经济产业调整和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上, 充分论证,设置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早知早觉, 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拓展新专业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发展 赢得新的机遇。

3.3 引进学科带头人,培育教学名师,打造稳定的教学团队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和专业是否有特色,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的学术团队建设。民办高 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薄弱,特别缺乏有名望、有影 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形势下,民办高 校应抓住机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数额,突破 以往的进人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打破常规, 拓宽教师的来源,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急需人才、紧缺 人才,建立合理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3.4 注重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根本不 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民办高校为教学型大学,主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民办 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应在应用型层面上下工夫。民办高校 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中间小,两头大" 的特点,中坚力 量比较薄弱。 民办高校应以社 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根据当地的需求开展科 研工作,鼓励教师多开展其熟悉的民办教育研究等,与公 办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 作 。

3.5 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校外 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开展实践教学 创造有利条件,民办高校应着力加大资金投入,在校内建 立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门类齐全、工位充足的实习实训 场所; 对外和有关公司、企业集团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友 好协作的关系,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的实践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 技能培养,学校还应重视"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创 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同企业、公司等大力合作,积极创设 条件和机会培养技术精良的实践教学队伍,为全面推进专 业技能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4 处理好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4.1 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落实教师的各项基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机制 是保证民办高校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 前提。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高校教师 认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凡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 教师, 无论在公办高校还是在民办高校, 都应依法享 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尤其是在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 福利保险等方面制定同等待遇, 若民办高校确有困难 的,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予补贴并协助解决。

4.2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平台和动力

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在操作 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执行。首先, 要科学合理设立聘任 岗位。岗位的设定决不能随心所欲, 要遵循人力资源 运作的基本规律, 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的需 要, 设置相应的岗位。其次, 通过 /校内职称聘任 制 ,建立鼓励拔尖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民办高 校应实施职称评聘分离的措施, 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 平。即: 由人事部门制定校聘职称任职条件, 教师可 根据自身情况申报校聘职称, 可提高教师的工作热 情, 改变论资排辈的消极做法; 结合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对教师职称进行校内 自主聘任, 将使授课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师 不再受到评审职称的束缚; 利用有限期的晋升制度提 高教师素质, 加强稳定性。再次, 提高聘任教师的工 资待遇水平。最后, 签订合法聘任合同, 且双方必须 严格遵守和落实, 这些聘任措施均有利于调动教师的 工作积极性, 可有效降低教师流失率。

4.3 合理分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和 科研任务, 降低其劳动强度

对于专职教师给予合理的基本工作量和科研任 务, 尽量不要求或硬性分配给专职教师一些与教学无 关的行政性事务。一般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任 务很重, 而在此之外还附加其它任务的话, 势必对其 增加较大工作压力, 这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 量, 教师压力过大可能就会作出离开的选择。适度减 少教学和科研任务, 降低劳动强度, 可保持教师队伍 的稳定。

4.4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4.4.1 "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 职 业 性 、应 用 性 ,是 通 过 长 期 培 训 、实 践 而 获 得 能 力 的过程,这就要求要对在职教师提供充分的继续教 育。虽然一些学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但整 体规划不够,实践性不强; 一些教师课业负担过重, 下企业实践机会少; 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主动 锻炼意识不强。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 校"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还有不完善的地 方,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4.4.2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高

绩效评价是衡量岗位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 准,能够借此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而目前高职教 育在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衡量评价上存在一 定的缺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评价指标单一化,没 有考虑到"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专任教 师与兼职教师等分属类别不同,其评价的指标也应 有所差别,但现有评价指标实行一刀切,对不同类别 教师的考核体系大体相同,有失公平公正。另外,在 一些学校,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并未与教师职称 评审条件相挂钩,没有教师晋升相关专业技术职务 应具备双师素质条件的规定,缺乏激励机制与措施。

5 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

5.1 及时归因, 正确引导

目前, 我国高校普遍只注重单纯的专业教学, 而忽视对学生厌学心理及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和正确 引导。 针对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特征, 及时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 把握其对学习 认知的偏差情况, 并给予帮助和解决, 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 努 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第二,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 动机水平。应着重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 帮助学生对人生、社会问题作正确分析和判 断, 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2 增强自我效能感,牢固树立成才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完成所有领域任务自信程 度的总体评价, 它对一个人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努力程度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与其经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观察别人所得的替代经验、个人对可能行为后果的想象、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 规劝、个人的生理状态、情绪等有直接的关系。 具体措施如: ( 1) 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学校应建 立合理的竞争机制, 对成功的学生应给予奖励, 而失败的应给予引导, 使他们从竞争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 经验,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一方面,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 通过产、学、研 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为何去学, 如何去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还 应突出新时代的特点,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5.3 优化知识构成,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不断优化知识构成, 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 而如何创新教学手 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 因此,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是: ( 1) 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在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的同时,增设一些新兴课程,改进传统课程,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地 设计现代化教学程序,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突出专业知识 教学的主导地位,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去, 一方面从中了解科研前沿动态, 了解科研的全过 程, 另一方面,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实践, 逐步掌握科研知识和技能。

6 结论

综上所述,从长远的发展考虑,民办教育在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竞争核心力的专业建设、改善师资流失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学生厌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制定民办高校发展 战略更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既脚踏实地,又高瞻 远瞩,使其具有全局性、层次性、长远性 、客 观 性 、时 代 性、竞争性等方面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云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9( 5 ): 148- 150.

[2] 赵福芹.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分析 [J]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 : 58- 60 .

[3] [日 ]马越彻. 亚洲高等教育的扩大与私立高校 [J] . 高益民, 译. 比较教育研究, 1995 ( 5) : 17 - 22.

[4] 潘懋元, 姚加惠. 潘懋元展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前景[EB /OL]. ( 2007 - 01 - 08 ) . [2009 - 12 - 11 ] .

[5] 潘喜润. 竞争优势的形成: 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 9) : 64- 67.

篇2

1 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1.1 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2009年,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此相适应,苏州也出台了“6+4”的产业振兴计划,即调整振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最新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该规划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国家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该区域要实现整体产业升级。与此相适应,苏州市发文提出了《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1.2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资源的结构化建设更加重要 要实现上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人才资源的构成结构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在《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除了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了相关政策,还特别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3 苏州市2011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 表象上看,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但用人企业又说招不到人。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前三季度的用人状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需求方面: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占据需求比重首位,所以在技术等级人才需求比重中,技能技师的需求比重也是最大的;②其次是服务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需求的比重次之。

但从供给层面看,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①苏州市中职和技校的全部在校生总共114968人,按三年制算,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40000人;②外来求职者“无技能”人员占较大部分,不能满足市场的结构需求。

上述的市场实际需要到现实的人才供给缺口说明,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保障足够的人才资源,实现按需供给,还任重道远。

2 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

2.1 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尽如人意 ①从企业用人的薪酬设计角度看,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较低,由此,已经毕业的职业技术求职者多数青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尽量选择读本科教育,以免今后找工作时的尴尬。②由上面的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上无论从人们的心态到社会舆论普遍对技术工人能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度较低,对技术工人群体尊重不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既使是技术工人,他们也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③再加上现在的经济转型期,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一些不劳而获和违规违法的范例使人们看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有价值”,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也使得技术工人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2.2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 ①从苏州市2010年的中职、技校的招生专业上看,基本涵盖了苏州市“6+4”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业,但其中的装备制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石化及精加工和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②已有专业普遍存在实训基地较少或没有、规模较小,实践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2.3 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博弈中,最终选择了短期利益 ①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规则不健全也不完善,客观上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企业追求“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成本高于追求“不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故企业选择“法不责众”的“灰色操作”,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灰色操作”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损失的是长久的竞争力。②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影响着企业的目标,而中国市场上缺乏真正的“企业家才能”要素,多数出资人即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在现今的市场大潮中,追求长期目标的动力不足。由此,主观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也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利益。③上述的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企业在用工时不是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长久发展为目标,而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在用工时能用低等级工,决不用高等级。不得不用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时,也不重视对这些技术工人的经济利益的保障。

2.4 宏观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 ①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师资职称比例等待遇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待遇相对偏弱,因此,高职院校升格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诉求与冲动难以扼制。②在苏州现在的经济结果中,制造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面对不太蓬勃的市场现状,税收和企业员工的社保成本,确实是企业的实际困难之一,在无法违法——不能少纳税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降低社保成本或低工资招收“无技能”工人,这也造成了技能技工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不匹配。

3 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前提 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必要的保障。根据前面所呈现的数据,苏州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政府的层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①首先,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了促进用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建议政府建立“联席制”协调机制。各关联行政部门、用人企业和职业学校定时互通信息,以利产、学结合。③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要进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在以财政投资的学校为主的前提下,可试行企业投资办学、社会投资办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等。这样,既弥补了政府资金的不足,也扩大了办学规模。④政府可推动行业协会对各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资质管理,然后,对所有岗位实行 “资质证书”上岗管理。对使用有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⑤对企业的社保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⑥对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职称要求和分配、薪酬管理、师资建设和引进,给予与高等教育同等条件或优惠条件。

3.2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基础 ①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的重新整合,整合方向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振兴计划”为导向。②借苏州市《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对“实训基地”的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使在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是教授者、指导者和学习者,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3.3 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软环境保障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程度会否有所提高?人们是否会选择职业教育?关键是制度设计前提和经济利益保障。有了合理的鼓励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保障,客观上,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受尊重程度会有所提高。

而扭转人们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偏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曾几何时,“国际倒爷”还是一个贬义词,而现今的“对外贸易公司”却成为GDP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政府、政府主导下的宣传媒介应是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的主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2011(07).

[2]朱尧兴.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2(03).

篇3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42-0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对商丘而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4个难题,就要在以下5个方面下工夫。

一、提高全民认识,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从成绩中看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树立信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从商丘来讲,能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原崛起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即是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清醒头脑。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被忽视的恰恰是认识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认识问题,多一些理性思考,保证有相当的时间坚持多学习一些知识、多研究一些问题、多思考一些工作,不断提高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增强信心。信心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群众可以多看成绩、多看好的一面,领导干部则要更多地看到问题、看到不足,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既要从各种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势头中增强信心,更要从看到困难、不足、问题、差距中寻找信心,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改进不足、缩小差距中坚定信心。

二、坚持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把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核心是解决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没有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发展问题。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河南的基本省情出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出发,从河南省现在实际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发展条件出发,从我们直接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把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

三、重在持续,坚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积累的好经验,针对商丘市实际、未来形势,以思路的持续确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

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这就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性摆在了突出位置。做到重在持续,一方面,要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好成效,持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好经验、好举措,持续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打基础、增效益、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以及在调控发展、抬高门槛、淘汰落后、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惠农助农、转变职能等方面的好做法;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按照中央部署结合商丘实际有序、持续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始终持续加快转变的力度和韧劲,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另外,要坚持持续思路。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思路不持续会使基层无所适从,难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以思路的持续确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

四、突出创新,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解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根本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途径是创新

一要靠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进。李长春同志在河南省工作期间曾经讲过,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用好这个“总开关”才能全盘皆活、全盘皆通。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口号上,而是要融入到所有的发展实践、工作实践、领导实践中。现在大家都在讲解放思想,但一遇到具体问题思想就不一定解放了。比如,有的一讲转变就不讲发展,一讲发展就不讲转变,把转变与发展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又如,有的在领导实践中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至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则考虑较少。再如,有的不能全面准确理解行政区和经济区的概念,往往行政区划意识浓厚而区域经济意识淡薄。对离省会比较远的市县来说,从行政区的角度来看可能比较偏远,但从经济区的角度来看就成了区域经济开放和发展的前锋、前沿,是我省与沿海地带衔接、对中西部辐射引领的重要地区。还如,我们在加强管理上花了很多精力,但不善于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河南的发展就会更好。解放思想是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往往是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来了,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二要靠体制机制创新。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句话分量很重,我们要更多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寻找对策,努力构建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三要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要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把科技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确定我省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规划,研究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不要一讲新兴产业就否定传统产业。比如,电脑生产企业不见得都是高科技,服装生产企业也不见得科技水平都低。当前,服装的面料、鞋底的材料、生产服装的装备都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一些电脑生产企业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只是零部件的组装,实际上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既要强调发展新兴产业,也要强调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要提升我省的重化工产业。我省一些能源原材料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比如,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出来后,运到省外进行深加工,工序越多,利润越丰厚。同时,要处理好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对国家来讲,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应摆到非常突出的位置;对地方来讲,都靠原始创新不现实,要更加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善于借梯登高、借鸡下蛋、借脑生财。比如,华兰生物公司,有些技术是自己研发的,有些技术是和别人合作研发的甚至是向研发机构购买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四要靠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五、有效运作,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效益、效率、效果、效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省级以下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中央的决策得到落实、见到实效。所谓运作,就是具体的科学谋划、具体的科学操作。对于省市县来说,不是说的问题,而是做的问题,运作的意识要增强,把做更加凸显出来,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立足于学。把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学习中央的精神,学习各方面知识,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立足于实。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要立足于做。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做,做好做到位。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这项工作很重要,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持续、最需要韧劲的。“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要立足于效。要强化效益、效率、效果、效能的概念,在效上见转,在效上见调,在效上见快,在效上见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学、做、实、效,持之以恒,开拓进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商丘市早日实现“三大跨越”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0 引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于2012年在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名而成。2008年12月教育部批准长沙理工大学增设“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长沙理工大学也因此成为继华北电力大学之后,第二批开设该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2009年开始招收“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2013年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本科生。目前,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正处在创立摸索向定位发展转变阶段。2016年我国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中国高校改革实质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与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 “能源革命”给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推动能源四大革命,并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这些发展部署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必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等新能源领域创新列入重点任务,开展大型风光热互补电站示范,掌握高参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开展大型高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研发 100米级及以上风电叶片,实现 200~300 米高空风力发电推广应用;研究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高温储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容量储热(冷)技术,积极探索研究高储能密度低保温成本储能技术、新概念储能技术以及全新混合储能技术。新能源产业技术的创新离开专业技术研发人才,给新能源专业人才带来就业的利好,同时,对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能源四大革命新形势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办学模式也需适应新情况,进行教学“革命”。

2 供o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大学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主要为社会培养和提供专业人才。但从高等教育“供给侧”现状来看,人才供给结构并不令人满意。高校专业同质化非常严重,部分专业市场需求趋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作为供给侧的高校却无法供给。高等教育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看高校自身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刚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科研体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和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而已,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能源内部产业的结构调整,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及配套储能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新能源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或行业的需求增强人才有效供给、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对高校新能源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如何精准定位,培养什么类型人才、如何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因此作为新能源人才供给方,高校新能源专业面临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和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的挑战,相应的教师队伍及研究方向也需根据人才需求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 “双一流”建设战略对新能源专业建设提出新目标

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学科是众多高校发展的重点。学科的发展以专业为基础,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建设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学科建设微观实施。因此,“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具体专业的建设。之前,国家评价专业建设水平以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方式评价,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下,新能源专业建设应以建设“一流专业”为新的目标。

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新能源专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新专业,教育部2010年设置的专业;新技术,新能源专业涉及技术领域多数属于新技术;新教师,专业教师以年轻博士为主;新行业,新能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缺乏专业历史沉淀、缺乏系统性专业资源、缺乏传统的社会影响力。专业建设存在以下不足:(1)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模糊;(2)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不能相互支撑。(3)缺乏合理的实践和实训体系。

这些不足将影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与建设,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面临同样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建设一流专业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5 我校新能源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专业定位:(1)分析能源革命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新特征;(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能源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定位的影响;(3)我校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相关学科实力调查分析;(4)结合我校办学特色、能源类专业办学优势,研究我校新能源专业开设太阳能方向的优势和特点。

建议二,“一流专业”建设:(1)师资专业方向缺口分析与一流师资打造;(2)科研学术成果反哺新能源专业教学的途径分析;(3)专业实验设备增设与专业实验开设研究;(4)基于“一流专业”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管理体系研究。

建议三,教学课程体系:(1)高质量新能源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研究;(2)一流新能源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3)一流新能源专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4)一流新能源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系统的研究。

建议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1)新能源专业实验课程的更新;(2)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调整;(3)仿真、认识、生产、毕业等实习基地的建设;(4)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项目申报及建设。

6 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借助能源革命有利时机,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确定适应新能源产业新特征、切实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定位,探索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可行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思考.长沙理工大学报,2016-04-18.

[2] 田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高校力量.湖南日报,2016-03-13.

篇5

    二、内容:总结近年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分析十三五期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的需求,理清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提出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措施建议。

     三、重点协商部门单位:市金融办、银监局、人行、保险协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及部分市政协委员

四、活动安排:

(一)重点协商部门单位职责分工

市政协经济委、市金融办:负责整个调研的牵头组织,制定调研计划,起草调研提纲,协调调研工作及报告的起草、汇总。市人行:结合落实国家货币政策,根据东营实际,就银行机构创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政策措施;提供各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市银监局:就各金融机构针对转型升级的机构设置,产品及服务创新情况及从银监角度鼓励银行机构支持转型升级提出措施建议。市保险业协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做法以及今后支持转型升级的措施打算。市发改委:根据十三五规划,研究实体经济中重点领域、行业、项目、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支持,提出思路和建议。市经信委:提出工业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哪些金融支持及措施建议及指导工业发展的正面、负面清单。市科技局:科技金融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今后对策措施。就金融怎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出建议。市商务局: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金融服务和环境。市财政局:提出发挥好财政资源和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的措施建议。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理清思路,全力配合开展协商调研。

请各单位将各自调研情况形成材料于4月11日前报市政协经济委秘书科。

(二)工作计划

协商调研活动分四个阶段:

筹备阶段(3月底前),在政协七届22次常委会前,成立调研组,制定调研活动方案,形成初步思路,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协商调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修改完成向政协常委会汇报稿。

调研阶段(4-5月),根据常委会协商议政提出的意见深入基层、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到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报告初稿。

1、实地调研、多方协商。调研组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赴有关县区、金融部门、企业等实地调研协商。由金融办会同人行、银监、发改、经信、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确定并联系安排到县区及重点企业的调研。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2、汇总梳理,形成初稿。全面分析、梳理调研情况,起草报告初稿,提交集体讨论。梳理需要赴外地做重点调研的问题,确定调研路线,提前做好函联。

篇6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新一届中央政府采取了不刺激的政策,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留下很大的空间。未来3~5年,按照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主线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把握改革开放的主动权。

经济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例如:以投资消费失衡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内生增长动力远未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加大,环境危机因素增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产能过剩呈现全面性、长期性的突出特点。不仅传统的钢铁等产业,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经济转型到了向消费主导转变的关节点。如果说前一阶段投资拉动增长还有战略回旋余地的话,那么在欧美等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呈现中长期趋势、国内产能过剩的今天,回旋余地已大大缩小。在这种形势下,继续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仅会导致投资边际效益下降,还会加大产能过剩的危机。出路在于:增强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释放服务业需求的巨大潜力;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与改革。

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刺激拉动增长难以为继。过去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在经济起飞的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天已经弊多利少、难以为继。例如以追求GDP增长为首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途径,成为投资消费失衡的体制性根源以及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的重要因素。

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本轮经济下行不简单是周期性的,而是因政府主导、政府替代市场所造成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就是要改变政府人为扭曲市场,从而扭曲投资消费关系的局面;就是要以消费市场引导有效投资,加快投资转型,实现消费、投资关系的动态平衡;就是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扩大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以消费升级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目的。

向市场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未来5~8年仍是我国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最大的机遇在于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正在形成;最大的潜力在于人口城镇化还有倍增的空间。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释放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关键在于以市场化改革为最大红利,形成以拉动消费支撑7%~8%中速增长的新格局。以向市场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为重点推进市场化改革,成为把握机遇、释放潜力、创造改革红利的关键。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放开服务业领域行政管制为重点,释放服务业需求潜力。

一是加大政府放权力度。建议人大或者国务院尽快建立行政审批法律审查机制和量化管理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改革的透明度。

二是全面削减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审批事项,尤其是大幅度减少服务业的投资审批。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减少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微观经济活动的许可,尽可能将审批权下放给省市两级政府。

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为重点,深化价格改革。着眼于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价格激励机制,建议:1~2年内,推进成品油、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水电气梯级价格制度;加快资源税改革。2~3年内,建立完善的碳源碳汇监测与调控机制,逐步扩大碳交易范围,适时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体制;全面开展排污权交易。

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为重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领域市场化在带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作用。

一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金融资源。建议1~2年内,在稳定存款利率的同时尽快放开贷款利率下限;2~3年,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为重点,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二是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议1~2年内,重点改革外汇市场交易机制,减少行政干预;2~3年内进一步放宽汇率浮动空间,将汇率弹性提高1~2倍,引导市场形成人民币汇率双向预期和双向波动;未来5年,基本取消结售汇及其他外汇管制措施。

三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拓展人民币使用的地域范围;推进在岸市场开放与离岸市场培育,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以放开市场、引入竞争为重点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实现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拓展民间资本投资空间。建议2~3年内,对铁路、电力、电信、石油、民航、邮政等行业,将自然垄断和竞争环节切实分开。竞争性的对民间资本全面放开;自然垄断的吸纳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对城市公用事业,尽快健全特许经营制度,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议开征垄断利润调节税。

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需要适应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客观趋势,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推进投资转型。

一是明确国有资本提高普遍福利的目标。建议1~2年内,出台新的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优化方案,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重点配置到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医疗以及基本住房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建议3年内划拨20%~30%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到社保体系。

二是对短期内难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逐步提高收租分红比例。减少并逐步取消特殊优惠和特殊保护,建立常态化的国有企业收租分红机制,确保“十二五”末期不低于30%。

加快农地物权化制度创新,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农地物权化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释放人口城镇化发展潜力的根本举措。

一是尽快完成土地确权,保障农民土地用益物权主体地位。建议2~3年内,基本完成全国范围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尽快叫停一些地方“土地换社保”等不合理做法;尽快修改《物权法》,将农村土地使用权明确列为可抵押的财产权。

二是落实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建议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

三是建立城乡统一、同权同价的土地市场。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尽快形成农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入股的制度安排;完善征地补偿的法律规定,对失地农民实行公平补偿;严格限定公益性征地范围,主要通过盐碱地、荒地等改造而非占用耕地获得增量建设用地。

以服务业开放带动新的全面开放。如果说过去30多年对外开放的重点是制造业的话,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是服务业。

一是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服务业全面开放。在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快递等行业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取消经营范围限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扩大开放试点的同时,调整服务业用地政策,创新服务业政策体系。

二是加快实施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多哈回合受阻、发达国家急于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建议2~3年内,争取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是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全面合作。以金砖国家为重点,拓展与新兴经济体在双边贸易、能源、清洁能源经济、IT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充分利用新兴经济体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重构,在世界经济再平衡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增长方式

所谓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就是指以经济总量为导向、以加大投资和上重化工业项目为重点、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和干部考核为约束激励机制、以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间竞争为突出特点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大都与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直接相关联。新阶段理顺政府市场关系,关键是尽快在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上形成共识。

不能把竞争性的地方政府当成市场经济的主体,更不能把竞争性地方政府看成“中国模式”。竞争性地方政府增长模式是我国处于生存型阶段,私人产品严重短缺、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主体尚未形成的特定背景下形成的。这种增长模式在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竞争主体的背景下,竞争性地方政府增长模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以土地财政、地方举债为重要特征,逐步积累了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和经济运行风险,难以为继;以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增长为重要特征,在资源环境成为硬约束的条件下难以为继;以投资主导为重要特征,在外部市场萎缩、国内生产过剩加大的背景下难以为继;以国民收入向政府集中为重要特征,在收入分配差距严重、社会矛盾凸显的特定阶段难以为继。

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随着内外发展环境和约束条件的变化,竞争性地方政府赖以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新阶段,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没变,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内涵变了。改革开放之初,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是解决温饱,面临的挑战是私人产品短缺;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保障,较好的生活环境、公共安全等,面临的突出挑战是公共产品短缺。在这个背景下,有三点判断很重要:第一,竞争性地方政府不能继续扮演经济主体的角色。否则,将对中长期发展积累更大的矛盾和问题。第二,地方政府不能继续充当投资主体。如果继续充当投资主体,继续扭曲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第三,竞争性地方政府难以适应发展转型的新挑战,不仅不能固化为中国模式,而且还成为转型与改革的对象。

从总体上看,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中仍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会使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矛盾和危机因素积累下来,给中长期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并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突出矛盾。改变政府取代市场,防止短期问题长期化,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首当其冲是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

把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作为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政府向市场放权,更需要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第一,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行政体制改革才有可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有所作为;第二,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牵动影响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的全局,并将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性问题;第三,改变竞争性地方政府的增长模式涉及中央地方关系及其相关的财政税收体制、激励机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篇7

大庆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制约了大庆市的发展。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实现大庆市的经济转型。本文通过对大庆市经济转型存在问题的研究给予相关的财税政策建议。希望通过经济转型与财税政策的相辅相成能够使大庆市进一步发展。

一、大庆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石油资源枯竭

石油是我国重要能源之一。虽然近些年国家强调进口资源,但是为了保证国家原油的供应及其产业运转,必须进行大量的开采,这无疑会加速石油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的衰退。由于石油资源储采比例严重失衡,大庆油田开始对原油产量进行战略性下调。“十二五”期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将继续以每年200 万吨左右的速度调减,相应地使大庆的 GDP 每年递减 35 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大庆市对新能源的开发缺乏财税方面的支持,从而抑制了大庆经济的较快增长。

(二)产业结构单一

以石油、石化相关产业为重点的第二产业是大庆市产业结构中的主导。2011年大庆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0.3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2.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7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7.4亿元。 第一、第三产业还比较弱小,拉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有限。面对产业结构单一这一问题政府缺少财政支持发展新行产业。因此产业结构单一成为了大庆市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三)资源采掘型企业发展困难

大庆市资源采掘型企业运行体质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油井生产成本上升,勘探难度加大,资源的接替紧张,设备较为老化,尤其是勘探工作萎缩,潜伏着资源产量下滑的危险。目前资源采掘型企业在组织体制上、经营机制上均没有做到转型,因此资源采掘型企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尚缺乏动力和实力。

(四)失业人口增多

大庆市部分油井资源已经枯竭,老油井离退休人员多,再加上大量的下岗职工的存在, 同时油井的开发占用了很多耕地,由于土地的缺乏不少农民到城里打工,不仅加剧了大庆市经济改革及发展的难度,而且还严重影响全市的社会稳定。尽管大庆市采取一些措施,但由于社会保险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财政政策支持,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大庆市经济转型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一)投入大量资金,解决石油资源枯竭问题

大庆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其发展靠丰富的资源。但如今面临着资源衰竭的问题,因此政府要给予大量的资金政策支持开发新能源。大庆市的发展战略中还要重视科技力量,政府要利用资金帮助其引进先进技术, 由粗放型冶炼向集约型冶炼转变。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技术也至关重要。

(二)运用财政支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大庆市财政部门给予专项的资金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允许资源开采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企业转产基金,坚持专款专用,政府监督使用。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建设具有大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财政在税收方面的支持引外来资金,在大庆市设立转产开发区,重点支持非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优先审批项目规划和用地计划,给予相应的土地优惠政策。

(三)利用财税扶持,帮助资源开采企业发展

1、调整资源税税额标准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主要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在保护资源和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切实加快资源税费改革有利于大庆市经济转型的快速进行。建议将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解决资源税与应税资源价格脱节的问题。给予石油回采率和采油率达到一定标准的石油开采企业一定资源税税收减免的政策。

2、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

大庆市应降低所得税税率允许资源开采企业实行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允许回采率高的资源开采企业减计产品收入。提高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以缩小不同性质企业间的差距,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为形成高效率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对企业重组后分离出的施工作业、技术服务和运输服务等企业停征营业税.以促进企业改制,减轻企业税负。

3、进行增值税转型

在大庆进行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税制转型后,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项目中所含的税金。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可将购买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从其增值税销项税金中扣除。因此,这一转型可以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

(四)采取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工程

完善社会保障工程,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养老保险要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据实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由财政部门以转移支付形式拨付。对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人员,享受三年的优惠政策。对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予以一次性就业补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范围,降低企业的参保门槛。

参考文献:

[1]张冬冬.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2008(5)

篇8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5-02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兴起一批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中后期不断发展成熟,随着资源数量锐减,资源型产业边际成本递增,到20世纪末,一些地区资源型产业开始衰退,由此学者们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08年和2009年,国务院两批公布的国家资源枯竭型地区的数量多达44个。在越来越多资源型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学者们对资源型产业的转型问题展开广泛研究,内容涉及产业转型的概念、路径、模式、政策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很多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进入转型期,转型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就产业转型评价这一议题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涌现出许多。

一、20世纪90年代末,资源型产业转型引发关注

20世纪中期依附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发展到20世纪末时,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甚至出现停滞和衰退迹象,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引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综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实际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产业转型。

安祥生和张复明(1999)结合山西省经济转型的实例,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刘家顺(1992)指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变化是反映工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汪克夷(1999)等学者对煤炭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进行详述,还将系统论引入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研究;聂孟军(1991)认为资源型产业发展进入稳定期后,就应确定好替代产业,以为之后产业更替、顺利转型早做准备,还阐述了选择替代产业的考虑因素;刘戒骄(1992)也对选择替代产业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替代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努力逐步形成“产业经济圈”{1}的长期过程,对产业转型路径的初步探讨。

这一时期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研究是源于对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都是结合具体现状的、描述性的、综合的分析,还未将资源型产业转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和细化地分析研究,单独针对转型评价的研究尚未出现。

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型评价的研究大量出现

进入到21世纪,关于转型的分析研究大量出现。从研究角度上包括对转型概念的研究,转型路径的研究,转型模式的选择,转型政策的研究,转型评价的研究等。其中,对于转型评价的研究按层次划分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

吴冠岑等学者(2007)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方面出发,设计了评价体系,以及计算转型的水平、可持续性、协调性、趋势性四个方面的具体方法,构建了定量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框架;余建辉等学者(2011)则以“十一五”时期为期间采集数据,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车晓翠和张平宇(2011)同样以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处理大庆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数据,依据计算结果评价转型绩效并提出政策建议;张永凯(2005)在实证分析的模型中引入熵值法计算权重。

于光(2007)在研究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方法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将其于层次分析法比较,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对徐州经济转型评析。他还提出经济评价体系创新的建议。关红叶(2009)针对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阐述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模型以东营市为例评价分析;万会(2006)以终极目标理论{2}为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综合SWOT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金字塔目标体系”;祁泉淞和李江风(2011)列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时评价投资环境的因子,并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朱洪瑞等学者(2008)在研究产业转型的时点选择时,提出产业转型度{3}这一指数。他们认为产业的发展和转换过程是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耦合过程,因而测算产业转型度的指标体系也从这四方面选择,涵盖33项具体指标。根据指数值,从0到1按照平均分布地将产业转型度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弱和弱五个层次。通过测算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度指数值,即可判断出该地区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产业变动的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刘寅彪和张宝(2011)从经济、产业结构和矿业三个方面考虑设计指标体系,计算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能力,定量评价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能力;徐君(2011)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特点,设计资源型产业转型的三个层次七个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进步、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社会效益。这一指标体系既可以用来评价产业转型,也可以作为选择替代产业的评测标准。张团结等学者(2008)认为产业转型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并优化产业结构。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越紧密,产生的成本效益度越高,越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带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使该地区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更新。基于这一机理,提出产业契合度{4}这一指标并建立模型计算产业契合度,定量计算替代或接续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区域之间的契合度大小,以判断转型对资源型产业地区产生的影响,进而评价转型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于喜展和隋映辉(2009)着眼于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互为促进关系,应用DEA方法构建评价系统创新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的模型。输入的系统创新要素包括制度、政策、管理、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创新,输出包括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只有在同时满足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时,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就需要对两个系统中的相关要素进行调整。

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还未完成主导产业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的更迭,因此可以说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其核心仍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方向是否正确,模式选择是否合适,时机把握是否合理等都涉及对产业转型的评价。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是现实的需要。

值得肯定的是,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构建了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并将模型应用于实例定量分析。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发展,首先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涉及尚无统一的标准,指标选取不足,会影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指标选取过多,又会使分析过于复杂进而影响分析结构的准确性;指标选取不恰当,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其次是评价方法的选择仍是借鉴统计学的方法,有无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分析的方法仍有待探索。再次,目前的研究仍是基于资源型产业这一大的范畴,资源型产业包含多种产业。结合具体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特点,应用更贴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评价与分析其转型效果,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注释:

{1}产业经济圈: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一面三层”。基础面,由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组成。三层即由目前的主导产业组成的核心层;由围绕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上、下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组成,核心层辐射的产物中间层;以及与核心层关联性较弱,与中间层有一定关联性的层。

{2}终极目标理论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经济问题是明智地利用最终手段为终极目的服务。这个序列的顶端是终极目的,底部是终极手段,终极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低熵物质转变为高熵物质的过程。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度(RZI),是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程度,是用来衡量产业发展状况,判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的指数。

{4}产业契合度定义为替代产业消耗资源型产业地区的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并由此关联产生的成本效益度。

参考文献:

1.刘家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目标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研究[J].1992(6):64-68

2.汪克夷,刘荣,初庆春,白晶.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3-17

3.聂孟军.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的选择.决策探索[J],1991(2):39-40

4.刘戒骄.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替代产业的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1992(1):5-8

5.安祥生,张复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9):10-13

6.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8-31

7.车晓翠,张平宇.基于AHP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的测度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22-624,627

8.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18-36

9.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11-2

10.祁泉淞,李江风.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1(2):1-3

11.关红叶.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9:26-43

12.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91-94

13.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98-102

14.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1(5):36-37

15.张团结,王志宏,从少.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2):1-3

16.刘寅彪,张宝.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矿业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1(4):88-92

篇9

 

一、F县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F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山区,农田面积广阔,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经济薄弱,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支柱产业为农业,工业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因为农业长期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较小且比重低,工业发展缓慢;与全市平均水平和其它县差距较大,投资力度不足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市第八,实现8.51亿元,同比增长19.3%;财政收入增幅全市第十,但该县在全市的经济增长竞争中处于弱势水平。

 

(二)产业结构现状

 

F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山区小县,主要有以“马铃薯”为主的农业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煤焦产业等。该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连续三年平均在27.5%左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平均为17.58%;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平均为54.9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三年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虽都有小幅度提升,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虽然,第三产业的比重比较高,可是,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并不大,该县的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是比较靠后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快。产业济结构中存在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针对当地资源和环境对其经济结构作调整。

 

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支柱产业薄弱

 

F县经济总量偏低,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较低阶段。如上面表2-3所示,该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连续三年平均在27.5%左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平均为17.58%;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平均为54.9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三年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虽都有小幅度提升,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虽然,第三产业的比重比较高,可是,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并不大,该县经济发展还是不快。由于该县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此外,该县支柱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弱;支柱产业的市场影响力也不足,同时缺乏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因此,该县要加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就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加强支柱产业的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业投入力度不强

 

F县有5个镇、2个乡,扶贫开发重点县, 辖 169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 1434.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27 万亩,林地 102 万亩,非农业人口只有2.3万,仅占全县总人口的25.6%。F县城镇化水平为31.25%。尽管它高于平均水平,但他远低于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47%)。该县有城镇人口30648,有总人口82750,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31.25%。这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也制约了该县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进程。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

 

F县的科技水平较低,科技人才匮乏。目前,该县大部分企业是依托当地农牧资源而兴建的本土企业,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能力低下、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少,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大部分企业尚未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之路。自主创新能力弱严重影响着该县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三、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建议

 

加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是F县破解经济缓慢发展的难题、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对于加快该县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 加快支柱产业结构层次,加强支柱产业发展

 

一是改善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该县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推进以马铃薯为主的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具有F特色的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以“马铃薯”为主F县的农副业;二是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提高服务业的整体产业化水平。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该县要加大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一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加快产业升级;二是要完善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城镇功能的新农村。同时,该县要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表现在要发展以“马铃薯”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化各种农副产品的品牌经营,创新经营方式,走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三)增度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78-03

对于农业区经济而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是其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有助于顺利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1]。除了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外,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又是关联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对于河南省宁陵县而言,虽然其是典型的中原内陆地区,但同时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文化旅游业成为宁陵县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本次调研以宁陵县文化产业为例,目的是探讨传统农业地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作用。

一、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转型,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推进的经济转型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即市场化;(2)发展阶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即现代化;(3)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型,即国际化[2]。具体表现为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导要素的农业经济向以机械力和地矿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再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要素的知识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要素的文创经济转型升级[3]。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中原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封闭农业区,具有浓厚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痕迹,所以,对其而言工业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4]。同时鉴于“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更大的外在压力,文化产业也将承担更重要的产业角色,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和领域。

二、研究方法

以宁陵县作为案例地,以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宁陵县地处黄河下游豫东平原,总面积7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结合经济转型趋势,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方法为统计调查研究,具体资料搜集方法为文献调查法、问卷法和访问法。

访谈法采用无结构化的方式对县志办主任和葛天文化协会会员进行深入交流,访谈结果以SWOT分析法说明,分析现阶段宁陵县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及提出对策。

问卷调查用于当地居民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为根据SWOT分析提出建议的补充对策来源。选择县城天天鲜超市门口和石桥乡后周楼村两地作为调查地点,问卷现场发放,居民做完立刻收回。根据该县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两地分别发放15份和85份,共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宁陵文化产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1)历史文化厚重,葛天文化特色突出。自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建县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葛天氏之乐”中华乐舞文化的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封地;曹操在己吾起兵拉开三国序幕。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宁陵享有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宁陵县积极发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了葛天公园,葛天剧院,葛天艺术节等一系列以葛天文化为底蕴的工程和项目。(2)生态环境优越。宁陵县自古经济建设以传统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8万公顷。其中以白蜡杆和酥梨最为驰名。白蜡条作为制作少林棍、岳家枪的原材料,拥有大片生产基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酥梨之乡”,被誉为“花海果洋、天然氧吧”。宁陵县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以梨文化为主题,连续举办多届梨花节、梨果节,打造成了“万顷生态梨园旅游”文化品牌。今年梨花会上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旅游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达18.61亿元,“十二五”规划期间,预计年递增4亿元[5]。(3)交通便利。宁陵县是商丘市辖行政区,地处黄淮平原,境内交通便利。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325省道、327省道横纵交织,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干线公路为骨架内畅外联的交通公路网络。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方便游客往返。尤其每至清明时节梨花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每天的观花人数多至数万人。

2.劣势(Weaknesses)分析。(1)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葛天遗址,万亩梨园等少量景点。目前只在商丘地区尚有知名度,文化旅游业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力较低。(2)高素质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宁陵县现有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多家技工培训机构,但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人力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规划能力不足,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建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市场机制。(3)产业结构化较弱。除了当前宁陵县大力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以外,在与其相关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关联文化产业发展较弱。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1)消费需求增加。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2)政策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宁陵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投资特别是文化产业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外部环境良好。近几年,按照全省对商丘“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商丘地区各县文化品牌建设如火如荼。民权“庄子故里”文化研究、永城汉文化研究、睢县“中原水城”文化研究、夏邑“孔子故里”文化研究、柘城朱襄文化研究,都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宁陵县以葛天文化研究为基础,易与相邻县域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商丘地区文化之乡的品牌。

4.威胁(Threats)分析。(1)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进一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税费,对宁陵今后文化的项目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宁陵县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发展的需要。(2)周边县域竞争激烈。正如上文所述,商丘各县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品牌,宁陵县作为起步较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地区,与相邻县域有着对生产要素的激烈竞争,面临资金分流的压力。(3)优化产业结构难度大。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小,项目少,产业配套协作和关联度低。(4)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区相比,当地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非常有限。根据调查宁陵县居民文化消费方式,除了上网外其他项目基本属于传统文化项目,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表1 宁陵县文化产业SWOT分析小结

当前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但从总体上看优势和机遇远大于挑战。自从2005年葛天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县政府大力投资文化旅游业,人均GDP从2004年的3 874元增长为2010年的11 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GDP年均增长15%,增幅高于全省各县平均水平,由此可看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宁陵县由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只要能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契机,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就一定能打响葛天文化品牌,变农业强县为文化大县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陵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从宁陵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当地民生综合来看,要加速文化旅游业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现状,其“文化立县、旅游活县”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快产业聚集、促进宣传推介、加快品牌创新三个环节上。

1.加强行政推动,加快产业聚集。根据居民问卷调查显示,有65%的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26%的人认为是发展生态旅游,仅有9%的人认为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由此可见,居民对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较大,农业区的经济转型势不可当。另外由于其中一个调查地点在农村,被调查者有很多是春节返乡的打工人员,考虑到其长期不在家乡的现状,因此9%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的调查结果仍有待考究。

对于这样一个民间现状,宁陵县政府今年颁布了《宁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积极落实,充分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另外积极制定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园区、葛天文化广场、葛天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参照优惠政策,吸引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专业化市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2.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推介。宁陵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围绕葛天文化打造相关的系列文化项目。于2005年成立了葛天文化研究会,但采访中得知,该协会仅由宁陵县文化界知名人士不足30人组成,从事着葛天氏及葛天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包括筹资修缮与维护葛天氏陵遗址墓冢、石器等。当地居民中基本了解葛天文化的人数仅为53%,非常了解的只有7%,只听说过不了解的为37%,甚至有11%表示没听说过葛天文化。足以证明葛天文化的发展研究只是县里少数知识分子参与,宣传力度不够。

宁陵县的文化产业现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子网站等载体,宣传推介宁陵文化旅游业。据问卷调查,有49%的人参加过相关文化活动,但参加者大多为单位组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县文化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应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积淀,促进宁陵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3.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宁陵品牌。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宁陵县文化产业链条首先要向第一产业延伸,包括农家乐、农副产品的销售,其次向第二产业延伸,结合宁陵县传统刘腾龙笔庄,开发一批具有宁陵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同时积极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延伸,吸引更大范围游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境界应是景区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6],因此,对宁陵而言,这就是要利用葛天文化和梨文化的旅游品牌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留住客源和财源,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特点,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点就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催生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升级。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不仅要带动一个产业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起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县域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宁陵县在具体实施宣传推广中,通过“八个一”加快文化资源品牌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建一批历史文化网、编一批历史文化丛书、摄制一批电视纪录片、公布一批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产品、培养一批本土的文化精英人才、规划一套翔实的旅游路线、制定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规划。

四、结语

传统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是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进而向“三二一”转变,即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河南省宁陵县仅是作为中原地区典型农业区的代表,从其例子可以看出,在现今文化大繁荣发展的条件下,具有文化积淀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加速其经济转型升级一条很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2).

[2] 洪银兴,郑江淮,孙宁华.经济转型和转型理论研究——洪银兴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4,(6).

[3] 左银宝.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篇11

引言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需求,保证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市建设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主要是指对城市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环境的调整等,采用新形式的产业结构替代传统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需要城市建设做依托,通过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态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环境,引导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城市内任何的施工建设都属于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重建、迁移及改造等,通过城市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保证经济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载体,保证良好的城市建设,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城市内交通阻塞、投资环境差、市场竞争能力低等,都影响了对外界资金及人才的吸引,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城市商业竞争能力,制约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为经济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前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吸引经济团体的投资欲望,促进城市内的产业及商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加强城市的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加强城市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对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内的经济基础设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不同经济转型时期对城市内的经济建设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经济转型初期,主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支撑、废物处理、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等,良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前提;第二通过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工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城市内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市民劳动素质,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还存在一些棚户区需要及社会,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管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率,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能增加对外界资金的吸引,增加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三、处理好城市内各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对城市及市场对城市资源额配置管理工作。资源型城市想完成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只有保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科学有效的促进城市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对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等不良现象,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里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为例,一方面在进行城市顶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所以在进行顶层设计是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不能垄断城市规划设计,要保证城市顶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避免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

四、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建设与经济转转型的关系,提出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工作的引导作用,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雨森,代大双.软硬环境子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