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风险评估与管理

风险评估与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评估与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风险评估与管理

篇1

为及时识别、监控公司保密潜在风险及其发生概率,确定公司保密风险承受能力及限度,认定该等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根据《上海市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保密风险评估工作细则》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职责分工

1、公司保密风险评估与管理主管部门为风险管理部。

2、各部门、各经营单元协助风险管理部实施本管理办法。

3、公司各涉密经营单元是保密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本经营单元和公司内纵向归口管理事项的保密风险管理工作。

4、公司保密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是保密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接受保密管理办公室的监督(以下简称保密办),负责指导和检查保密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

5、公司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保密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作为保密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监督保密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负责组织建立完善保密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三、工作内容及流程。

1、领导小组授权风险管理部组织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保密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成员由保密办、风险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应组织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做分析和研究,查找出在保密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对制度和流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2、工作小组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保密风险评估,使用“上海市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风险评估及自查自评系统”开展保密风险评估工作,按照业务流程对保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评估的范围包括项目、人员、资产、场所等主要管理活动在保密方面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

3、工作小组至少每年对《保密管理风险点识别及防控措施》评估一次,从人员风险、涉密载体风险、涉密计算机、涉密场所、投标、项目实施等,对每个风险点进行低、中、高等级识别,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工作小组在评估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保密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后,应向领导小组报告评估情况。向相关涉密经营单元和人员通报评估情况,监督防控措施的落实。

5、工作小组不定期组织开展评估业务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掌握保密风险形式、评估方法、评估工具、防控措施等知识。保密风险管理纳入保密教育培训,以增强涉密人员防控保密风险的意识。

6、《公司保密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公司保密管理风险点识别及防控措施》由风险管理部保存,作为年度审查申请的附件材料报市国家保密局资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四、奖惩机制

将评估工作履职情况纳入部门和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由领导小组对工作小组成员的保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由工作小组负责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保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发现并上报重大保密风险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瞒报或未发现明显保密风险而导致发生泄密事件及严重违规行为的部门、人员给予重罚。

篇2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88-02

Research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Tools

WANG Fu-hua,YAO Jie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35,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 and introduced how to choose and design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Finally,it offers some idea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ssessment practice.

Key words: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tools; classification; choice; design

目前,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个极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细致的工作,大量的支持性的专业知识的支撑,项目管理也比较复杂,因此如果要更好的完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就必须有一套非常实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一套使用的风险评估管理工具将极大地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正确性。

1 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分类

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是根据系统关键信息资产、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所利用的脆弱点来确定所面临的威胁、对风险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估算出信息系统的风险情况,且在风险评估的同时根据面临的风险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法。

1.1 基于国家、政府颁布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或指南

目前世界上存在多种不同的风险分析指南和方法,不同的风险分析方法其侧重点和关注点各不相同。如: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的FIPS 65;

DOJ(Department of Justice)的SRAG;

GAO(Government Accounting Office)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指南。

1.2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主要通过建立专家系统和外部知识库,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组织内部信息安全的状态。对重要资产的威胁和脆弱点进行评估,产生专家推荐的安全控制措施。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通常可以自动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提供风险指数,同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COBRA(Consultative Objective and Bi-functional Risk Analysis)是一个著名的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它是一个问卷调查式的风险分析工具,由三个部分组成:调查问卷生成、风险测量和结果分析生成。

基于专家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除COBRA之外,比较知名的还有@RISK、BDSS(The Bayesia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等工具。

1.3 基于定性或定量算法的风险分析工具

风险分析作为重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是信息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算法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很久以前就被提出并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算法已经成为正式的信息安全标准的一部分。早期的风险评估算法大部分仅仅作定性的分析,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产生的后果只能按照高、中、低来区分,这种定性的方式无法准确地估算出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损失量。随着人们对信息安全风险了解的不断深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数据,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用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反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定量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包括美国联邦标准FIPS31和FIPS191,提供定量风险分析技术的手册包括GAO和新版的NISTRMG。

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目前还没有完全定量的风险评估工具,现有的风险评估工具要么在定性方面有所侧重,要么在定量方面有所侧重。如CONTROL-IT、Definitive Scenario、JANBER都是定性的风险评估工具,而@RISK、Risk-CALC、CORA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估工具。

2 常见的风险评估管理工具比较

CRAMM:CRAMM是1985年由英国CCTA开发的风险评估系统。CRAMM包括全面的风险评估工具,并且完全遵循BS7799规范,包括依靠资产的建模、商业影响评估、识别和评估威胁和弱点、评估风险等级、识别需求和基于风险评估调整控制等。CRAMM评估风险依靠资产价值、威胁和脆弱点,这些参数值是通过CRAMM评估者与资产所有者、系统使用者、技术支持人员和安全部门人员一起的交互活动得到,最后给出一套解决方案。

COBRA:COBRA是1991年由C&A System Security公司推出另外一个风险评估工具,用来进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风险分析服务,并且兼容许多风险评估方法学(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它可以看做一个基于专家系统和扩展知识库的问卷系统,对所有的威胁和脆弱点评估其相对重要性,并且给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此外,它还对每个风险类别提供风险分析报告和风险值。

@RISK是美国Palisade公司的一款软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是构架在微软Excel之上的一套风险分析工具。在@RISK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风险分析工具,包括可以自行修订的统计分配模型、蒙特卡罗检测、敏感性分析、环境分析、极限值测试等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RISK建立的流程包括:

1) 在Excel上建立需要分析的问题模型;

2) 确定需要输入模型的不确定值;

3) 通过模拟程序,对可能的参数范围进行分析,以@RISK内置的概率分布函数表示,然后确定模型的输出结果;

4) 产生需要的资料图表进行分析。

表1是对一些主要风险评估工具的比较。

表1

3 选择风险评估工具的原则

1) 根据实际环境和企业的需求选择

2) 风险评估工具应当能够精确地映射网络、应用以及进行攻击测试

怎样了解一个工具的实际功效?最有效的办法是搜索Web,查看媒体的评论,要求厂商提供其他客户的使用情况说明。正式购买之前最好测试一下工具的性能。大多数厂商都提供限制了功能的试用版本,通常是限制IP地址的范围。

3) 不仅要注意风险评估工具为目标平台提供的攻击脚本数量,而且要留意它们的更新速度。

纯粹的数量有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有些厂商可能把许多相关的漏洞看成一个,有的厂商则把它们算作多个漏洞。一些较为优秀的风险评估工具,如CVE,把每一种测试都链接到了一个标准的漏洞案例ID。留意风险评估工具的更新频率,看看它是自动更新还是需要手工执行更新,还有,新的安全威胁发现之后它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推出相应的更新?

4) 报告数量的多少,内容翔实程度,是否允许导出报表

只能内部使用的扫描结果报表也许能够满足最初的需要,但如果经常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最好能够将生成的报表导出到外部数据库,以便执行对比和分析。

5) 是否支持不同级别的入侵测试以避免系统挂起

所有风险评估工具都有这样的警告:入侵测试过程可能产生DoS攻击,或者导致被测试的系统挂起。通常,在高访问量期间对担负关键任务的系统不应该运行风险评估工具,风险评估工具本身可能带来问题,引起服务中断或系统被锁死。大多数高质量的风险评估工具允许执行侵害程度较小的入侵测试,避免造成系统运行中断。

6) 是否需要在线服务?

有些风险评估工具以在线服务的形式提供。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不占用硬件资源,可以从任何地方运行和获取报表,自动执行更新,一般而言总拥有成本也较低。缺点是服务的运行速度一般较慢,不象客户端产品那样容易定制。最后还有一点是,如果采用在线服务,则扫描出来的网络漏洞清单还将落入第三方的手中。

4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设计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具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参考模型可能存在的变化,或者计算方法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具适应性的问题,还应该具有项目管理功能,统计分析,报表,辅助评估专家系统,查询,资产管理,更应该加入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块,如果能提供与其他资产管理软件的接口就更好了。

为了适应评估工作模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的架构应该选择B/S结构,评估小组和评估人是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维护和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中应该包含威胁参考库、脆弱性参考库、资产分类库、可能性定义库,后果定义库、控制措施库等评估辅助专家系统库。这些库都可以自己定义,便于使用。评估小组可以在评估的各个时期都能够得到帮助。

资产管理模块应该包含资产的各种基本信息,包括位置、责任人、所属系统以及各种相关信息。根据不同资产的分类,相关信息也不同,这些相关信息都是有助于系统安全的相关信息。如资产的生命周期、系统补丁信息等。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需要实际使用的检验,将在不断满足客户的需要的同时逐渐发展、成熟。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相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将极大地推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友初.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探讨与实践[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4):367-369.

[2] 杜辉,刘霞,汪厚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厂,2006,26(4):65-69.

[3] 张建军,孟亚平.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赵战生,谢宗晓.信息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8.

[5] 冯登国,张阳,张玉清.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J].北京:通信学报,2004,25(7):10-18.

篇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45-02

一、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

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方法是指采取何种方式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从逻辑上来说,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前后先继的,先进行识别然后进行评价与估计。但从企业管理工作的宏观角度来说,合同风险评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笔者认为,企业合同风险的评估是一项基于经验的科学,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对企业合同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识别与评价合同风险。在掌握合同流程的基础上设计调查表,先选取少量调研对象发放调查表,听取调查表试填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和完善风险调查表。调查表经过几轮的试填一反馈一修改后,形成正式的合同风险调查表。按照上述方法将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大致可以估算出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系数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此次合同风险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说,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管理实践色彩的创造性工作。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按照上述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我们可以首先设计出石油企业风险评估调查表的内容。调查表的内容设计是否科学以及是否符合现实需求是调查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对于合同风险进行评估的调查应该是基于对企业现有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以及同行业企业合同风险的显露点来进行设计。

参照中石油公司合同风险评估调查表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笔者对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表设计了内容。并依据合同管理风险与合同法律风险将上述调查表进行了分别设计。设计了两大类7小类29个具体的指标。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上述29个具体指标设计成了调查问卷,对大港油田及其所属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笔者将对下述两大类7个小类29个具体指标进行介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1.合同外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合同外部风险要索主要指的是从宏观上来说影响合同运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合同外部运行的主要指标体系有:(1)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合同管理人员是企业当中专门从事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是否具有合同管理人员以及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与风险评估水平。因此影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水平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因素,即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应该设计为合同风险评估的首要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以具体设置如下几个分项指标:公司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法律工作水平、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相关部门对法律工作的支持程度、法律人员配备的充足性、法律队伍的稳定性六个子项。除了上述平面设计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上述人员的数量以及稳定性与有效性等。(2)合同管理制度指标体系。良好的制度是预防危机与管理危机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笔者认为,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合同运行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围绕该部分应该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该项可以包含:制度健全程度、制度明确程度、制度动态调整性、制度和谐性四项内容。制度健全程度考察制度的全面性;制度明确程度考察制度的明晰性;制度动态调整性着重考察随时间发展,制度能否及时调整,以减少制度对实践的不适应情况;制度和谐性重在考察有无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情形。(3)合同管理流程指标体系。管理是一种流程控制,合同管理的流程控制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石油企业合同应该按照《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规定》等行业性操作过程进行操作,从合同签约依据维护,到理顺管理流程,最后到合同验收环节。都要傲到合规性操作。笔者认为该部门可以具体设计业务流程规范性、业务流程效率性、业务流程可操作性、业务流程有效性四个子项共同构成合同管理流程风险。业务流程规范性以考察各予公司所制订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和管理要求为主;业务流程效率性考察合同管理业务流程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可操作性主要考察所制订的业务流程是否符合管理实践,有无不合理之处;业务流程的有效性着重考虑流程操作的效果,业务流程能否有效地防范预计到的合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4)合同管理系统指标体系。随着《中国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系统用户能够全面掌握合同签订的流程,及时跟踪合同的审批情况,缩短了合同的签订周期。同时使合同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加强了合同签订、履行、验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便了合同的日常管理,基础资料的检索、合同运行状态的跟踪,明确各类合同的流程。在选择了合同类别后,合同将在系统中自动匹配相应的类别和审批流程,使合同审批更加方便,推进了合同管理的进步,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对于中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应该单独设计指标体系进行调查,具体可以分为信息及时性、可靠性、有用性和网络安全性四项。

2.合同内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1)合同缔结指标体系。合同缔结指标体系是指在合同内部运行过程中,合同缔结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因素而形成的调查指标体系。缔结合同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设置合同相对人风险(合同相对人在资信、资质、履约能力方面存在瑕疵)、书面合同风险、合同审查风险、人风险(合同签定人是无权人)等。目前,石油企业的大型合同都需要按照招投标的法律程序完成合同的邀约与承诺过程,因此合同缔结的指标体系可以依据招投标过程中具有风险的环节来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如下子项目:招投标合法性风险、招投标规范性风险、招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投标人)、投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标人)、评标专家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投标活动的一方当事人)。评标专家风险主要是指招投标管理机构对评标专家选择不规范以及评标专家职业道德是否很好执行存在风险。(2)合同文本指标体系。标准合同对于防止合同文本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水平。中石油花费巨资开发并在其系统内推广标准合同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效率、改善合同管理质量,所以将其单独考察。标准文本风险重点考虑了标准文本的覆盖率、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合同的适用性三个方面。标准文本的覆盖率能够反映是否覆盖了合同业务的全部领域、标准文本的质量高低能够反映合同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文本的适用范围能够表明是否明确,标准合同的适用性能够反映标准合同在实践中的使用程度。(3)合

同履行指标体系。合同履行指标体系是将依据法律经验的判断及行业经验的判断,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设计而成的风险调查指标。笔者认为,合同履行环节的风险点主要有合同履行风险(交易双方或者合同相对人未按照约定方式履行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行使或者不当行使了相关的抗辩权利)、合同变更的风险(未按照国家合同法律或者合同的约定而变更了合同标的,使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发生了变动)、合同解除风险(未按照国家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正确行使合同解除权等)、违约责任风险(合同当事人出现了违约事由,而没有按照法律或者合同约定追求其违约责任)。

三、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路径

上文中笔者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进行了个案推演。结合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与路径,我们可以总结出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风险控制应纳入危机管理体系。合同风险不是石油企业的偶发事件与突发事件,而应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管理。合同是企业微观运行的法律表征,合同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的风险,因此合同风险的控制应该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石油企业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制度体系。

篇4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2014年3月在义乌西站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了解到《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一图四表”法实施意见》上铁建发【2012】434号文,从中学习到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此有了些自我见解。

一、铁路建设工程风险形成

工程建设风险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风险出现后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事件的发生是由一系列风险因素引起的,它是风险可能产生的潜在征兆。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建设风险的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系列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共同作用下对工程造成损失的过程,该过程凸显了风险形成的机理,同时也展现了风险的构成。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导致风险事故发生、风险损失形成的直接或者间接原因,它是推动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损失程度增大的罪魁祸首。风险因素的形式上多种多种的,在建设工程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形的风险因素,另一种是无形的风险因素。有形的风险因素是指直接与建设工程相关,不以人为因素而变更的因素,比如,工程质量缺陷,工程环境恶劣等。而无形的风险因素多体现为人为因素,如人为欺诈或对建设工程抱有侥幸心理等。

(二)风险事件

风险事故是指直接或间接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风险事件是损失的承载体,也就是说损失必须要风险事件发生后才能得以出现,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然事件,是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事故,例如,线路工程中所需材料不合格,螺旋道钉锚固架不达标、未按照配合比进行熬制锚固浆以及违章施工和大型机械及其他物体侵入线路的事件。

(三)损失

铁路建设工程上的损失是指由风险事件发生后导致的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工期延误等,这种损失通常不在风险管理着预期范围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损失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即与建设工程风险直接挂钩的损失,可理解为实质性损失;间接损失则是指为弥补风险直接损失所需承担的额外费用等损失。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系统、全面地识别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并加以适当归类的过程,是项目管理者动态监控、识别风险来源,确定风险触发条件并初步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质量以及最终结果。同时,风险识别还为评估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风险评估打下基础。通过风险识别将某些可能对项目造成危害的因素标记出来,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方案,而不是盲目的制定补救措施。

(一)风险识别的流程

图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流程

(二)风险识别的方法

总体来说,风险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基于证据的方法、系统性的团队方法、归纳推理技术等。下面介绍几种在工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

(1)检查表法

检查表法是比较简单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因此它也是风险管理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使用此方法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指标体系,确定风险责任人,在对具体工点的风险进行分析时可直接对照该体系进行识别,并落实到人。。

检查表法操作简单,即是说非专家人士可以使用。同时,编制精良的检查表将各种专业知识纳入到了便于使用的系统中,有助于确保常见问题不会遗忘。

(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团队智慧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常是采用开会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邀请一些行业专家对所涉及问题畅所欲言,收集并整理这些专家的意见以得到合理的决策标准或处理方法,比如参照公司分发的问题库等进行排查。

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头脑风暴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激发想象,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更容易实现创新;

②多人参与,通过全面的沟通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③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3)分析分解法

分析分解法是将复杂事物按一定规则简化的过程,通常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展现。当复杂事物的各个要素并未清晰的呈现时,可采用此方法,以达到事物易于分析,便于实行的目的。

铁路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在风险识别时通常采用分析分解法将工程项目进行结构性划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风险识别的结果更加完整准确。

三、风险估计的内容

在识别了工程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之后,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风险量大小进行估计,以便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并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风险估计需要同时确定项目风险概率和损失量,并以此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评估风险量的大小,即项目风险的等级。

(一)风险概率

风险概率是指风险事件现实发生的可能性。通常采取等级赋值的方法,将定性的概率描述与量化的概率相联系,建立起五级制的等级划分。这种方法即方便决策者理解,又能提高评估的准确性。风险概率五个等级的具体表示如下。

①“很不可能”:该风险事件可被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0。

②“不可能”:该风险事件有可能发生。

③“偶然”:该风险事件偶尔会发生。

④“可能”:该风险事件有规律地发生。

⑤“很可能”:该风险事件频繁地发生。

(二)风险损失

风险损失是指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对项目目标实现造成的影响,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过程中或运营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失误、操作对象的缺陷以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造成工程发生灾害后所需弥补费用的总和。

(3)工期延误。工期延误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引起的工程建设时间的延长,反映在各阶段工作的延误或总体进度的延误上。工期延误的潜在损失起初被认为某一特别的工序延误引起的,而没有考虑这个工序是否在关键线路上,到后来才只在关键线路上来考虑工期的延误。

从以上三种损失的分类可以看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性质,如经济损失用货币来衡量,而进度的拖延则属于时间范畴。但是,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三种损失在本质上可以归纳为经济损失和责任。

四、风险处理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后,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应对风险,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损失程度。风险处理就是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为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常用的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减轻、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自留。

(一)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应提出不同的风险处理措施予以达到风险减轻的目的。对于可预测的风险,风险管理之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以实现风险的完全控制,例如随着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施工工期逐渐清晰,工期延误风险变得可预测,如出现此类风险,即可通过压缩关键路线时间,以达到减少工期的目的。对于不可预测的风险,则必须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以降低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止风险的出现。根据预防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风险预防手段。

(1)有形的风险预防手段,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例如抗滑桩、挡护墙等)将可能造成的人、财、物损失同风险因素隔离,增加的防护还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2)无形的风险预防手段,最主要的形式为教育形式。通过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包括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有关人员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减少因人工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借助合同等手段,在风险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第三方的策略。

风险转移的策略主要包括:分包、保险和担保三种。

分包:承包人将其所承包的一部分向其他专业施工公司分包,专业分包公司对于特定施工工艺的熟悉,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当风险事件发生后,项目各方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实现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目的。担保:可以实现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银行金融机构为项目风险负间接责任的一种承诺。

(四)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在风险发生概率较大、风险损失较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对风险加以改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项目目标的方式避让风险的措施。例如,在铁路建设工程可研阶段,即可通过选线来规避上述类别风险。

(五)风险自留

项目管理者主动将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接受下来,即为风险自留,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种。在风险计划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已经估计到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作出了相应的准备,当风险事件发生后,立刻执行应急计划,即为主动接受。被动接受,是指风险事件损失后果不严重,对整体工程影响不大,项目管理者提前准备一笔费用,以防此类风险的发生,如预算应急费、涨价费等。

结语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更应加强风险管理理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要把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以促进工程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许多银行由于流动性危机倒闭,让人们见识到了流动性风险的危害之大。鉴于此,近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指引文件。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于去年提出了我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

一、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取得资金的成本以及取得资金的时间。

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市场、操作、声誉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就会以流动性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进而引发商业银行的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商业银行所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存款人对同行业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担忧,进而发生连锁效应引发国家范围内的行业系统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希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贷款和投资中,并倾向于期限长、收益大的资产;另一方面,负债经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又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应对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以避免发生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因此选择恰当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有助于把握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指标法

流动性指标法是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确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并进行估值,然后确定合理的比率或指标并用于评估和监控。以下介绍指标法中常用的指标和比率。

(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财务分析中分析流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目前我国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25%。

(2)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反应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中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该比率越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越稳健。核心负债依存度是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根据银监会在有关文件中的解释,核心负债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负债,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较小;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应该低于

(3)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核心指标之一,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的比例。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应低于10%。

(4)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率是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是一种传统的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该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银监会对这一指标的监管要求为不得超过75%。

(5)流动性覆盖率(LCR)。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新的流动洼风险监管指标,且将最f邸艮设置为100%。

LCI=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这一指标的计算指定30天为期限,而引入这一监管比率的目的在于强化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够将变现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个合理的水平。

(6)净稳资金比率(NSFK)。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引入的又―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最底限也为100%。

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这一比率的计算以一年为期限。引入这一比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业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根据银行在一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

除以上介绍的比率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比率,如超额备付金率、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易变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及大额负债依赖度等。

使用流动性指标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实用,可以直观地理解当前和历史的流动性状况。其缺点在于属于静态分析,无法描述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特质及获取流动性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必须综合多种比率、指标以及相关的内外因素,才可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和变化趋势作出评估和判断。

2、现金流分析

通过商业银行对短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商业银行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一般表现为流动性剩余或赤字。当流动性出现“剩余”时,商业银行必须考虑这种流动性剩余头寸的机会成本;若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赤字”,则必须考虑这种赤字可能自身运营带来的风险。根据历史数据研究,当剩余资金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个预警。

实践证明,为了合理地预计流动性需求,可以将流动性“剩余”或“赤字”与融资需求在不同时段进行比较,其目的是预测新贷款净增加值、存款净流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然后将上述流量预测值加总,再与期初余额相加,获得未来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

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日渐复杂,现金流量的可能性和准确性随之降低。在实际操作中,现金流分析法和缺口分析法通常―起使用、互为补充。

3、其他评估方法

除采用上述的流动性比率法和现金流分析法以外,商业银行还广泛利用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来深入分析和评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1)缺口分析法。该法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是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好的方法。缺口分析法是针对特定时段,计算到期资产和到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判断商业银行特定时间内流动性是否充足。

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均额和核心存款平均额之间的差异构

成了所谓的融资缺口,如果缺口为正,商业银行必须动用现金和流动性资产,或者介入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为了实现赢利目的,商业银行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常为负数,但商业银行必须确保此项差额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有足够能力在需要时迅速补充资金。

积极的流动性缺口分析的期限很短,通常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活跃在同业拆借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资的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期限;而活跃在长期资本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期限。

(2)久期分析。由于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造成流动性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久期分析经常被用来分析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用DA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DL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v^表示总资产的初始值,vL表示总负债的初始值,R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久期缺口可以用来衡量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其流动性的作用效果:

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一(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反之则相反。

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

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越大,对其流动性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同时采用多种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来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过程见图1。

1、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属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就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此在银行确定资产负债额度、结构和期限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与缓释。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分散性原则和审慎性原则,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应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对资产负债业务流动性的影响,从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开始密切关注不同风险间的转化和传递。

(1)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的是资产的流动性,具体包括变现需要的时间以及变现的成本。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对资产变现能力进行评估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深度、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对资产交易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要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在于资产本身的性质,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和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充足。

(2)负债的稳定性。商业银行应关注负债的稳定性,即融资来源的稳定性。提高负债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提高核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提高流动性来源的稳定性,并减少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债务依赖;商业银行应通过优质服务建立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并持续关注大额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状况。

2、现金流量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是识别、计量和监测流动性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商业银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有助于发现融资缺口和防止过度依赖短期流动性供给。

现金流量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现金流的预测。现金流的预测主要分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目的在于评估商业银行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短期现金流的预测主要服务于头寸管理,针对1-7天内发生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预测比较有经验,因而预测比较准确。由于现代商业银行交易的产品日渐复杂,预测长期现金流则较为困难,与此对应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应于现金流预测中的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现金流期限错配分析可以针对短期,也可以开展中期乃至长期的期限错配分析,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定现金流期限错配限额应以其融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最好的做法是保证每一期限内的现金流错配净额低于对应期限内的现金流限额,现金流限额的计算步骤可参考图2。

商业银行在设定现金流限额时应尽量保守,并通过返回检验确定该限额的有效性,同时对所有超限额情况作书面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还需要调整现金流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银监会在这方面的监管要求为“现金流限额测算期至少为一个月,鼓励商业银行按更长时间段进行测算。”

3、压力测试及情景分析

由于现金流预测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其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商业银行抵御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是多久,与此相应的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最短生存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考虑到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还需要深入分析假设情景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及其反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设计压力情景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还要结合本身业务特点、复杂程度,使假设条件涵盖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声誉等多个风险类别的市场波动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反映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高度相关性。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包括核心资本金和附属资本金的比例,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计划。

4、应急计划

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吸纳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流动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同时,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方法主要包括资产变现和负债融资。资产变现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变现,其中要加强备付金的管理。负债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向央行借款、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发行金融机构债券。

商业银行在制定应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等因素,涵盖银行流动性发生临时性危机、长期性危机和压力的情景,并预设触发条件和实施程序。

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篇6

基层的职业卫生监督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且执法人员少,如何在卫生监督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笔者曾在基层试验,运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类量化管理,将危害最严重至无危害的企业依顺序划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D类为无危害的企业,对A类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这样可以提高监督执法的效率,让执法的成本与效果比达到最佳。

1.依据与原则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申报和现场监督检查情况、分类及分级管理的原则,把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对象进行量化评定,建立评定标准,实现职业卫生监督由定性监管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动态管理转变,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为职业卫生进行分类细化监督提供了依据。

2.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的模式

参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制定职业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和分类监督管理频率表,按评分表对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逐条对照进行评分,对各项得分进行累加计算。所得分值作为评定被监督单位职业卫生状况的最终依据。分类管理是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行划分为不同类别。量化评分采用百分制,有六大项内容,共16个评分要素。下面对这六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2.1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最主要参数,分值60分。

因为职业危害因素是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的最主要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不同,导致职业病的发生的概率与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故应对危害因素进行划分,分为危害严重类与危害一般类。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以下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一)《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二)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三)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对存在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将列为危害严重的企业,除此以外,则划为危害一般的企业。

在此量化项目中,危害严重的企业得分为10分;危害一般企业得60分;无危害企业直接100分(满分),不再参与本表的评分,直接划至无危害企业。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为扣分项目。

主要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发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综合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因为车间岗位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可能会导致劳动者患上某种职业病,故该项目为倒扣分项目。超标一倍以内为扣10分,超标一倍以上为扣20分,超标两倍以上为扣30分,依次类推,直至扣完全量化表内所有分数为止,但原则上不可出现负分。

2.3无需量化直接划分至A类的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因素:本年度内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本年度内曾被行政处罚的情况。

因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直接会体现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有劳动者被确诊为职业病,表明该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且浓度或强度足够大,而且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存在漏洞,职业场所的防护设施未设置或无效,劳动者个人并未配备防护用品。故应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业病报告卡为准,直接将曾发生职业病的企业直接划为A类企业,以加强对该类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职业病的再次发生。

企业曾经因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被处以卫生行政处罚,这反映了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的管理现状,表明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差,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日后需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故可以直接划为A类。

2.4是否有对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否经过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审核或验收。查看企业能否出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评价报告书,并且是否持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审核或验收文书,分值为10分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分值为20分

是否按照国家标准设置防护设施(占10分)和给劳动者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品(占10分)。

2.6职业卫生管理情况(10分),共分为六个评分要素:

(1)是否安排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3分)

(2)是否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3分)

(3)是否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1分)。

(4)是否在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分)。

(5)是否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分)。

(6)是否有合同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1分)。

3.综合计分,进行量化分级及分类监督管理

对各项目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总分数。原则是不能出现负分数,扣分项目扣完总分即止。

篇7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近几年,由于地下工程的迅猛发展,工程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使得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隧道工程规模大、投资高、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1],下穿段受地质、设计和近接建构筑物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其安全风险更高。风险管理在隧道工程中已有一定的经验,如范益群[2]在对国内外重大隧道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底公路隧道的风险管理模式,邓丽娜[3]针对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的特殊点,讨论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在隧道工程风险评估项目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基于AHP[4],结合尖坡村隧道工程,针对下穿段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期为实现安全、质量、环境、工期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1 工程概况

尖坡村隧道位于贵阳市郊,交通网发达,近接左侧贵遵高速公路与环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DI2K3+130~+310段下穿环城高速公路,埋深24~27m,DI2K3+550~+565段下穿210国道,埋深20m,DI2K3+760~+930段下穿贵遵高速公路及立交桥匝道,埋深26~41m。

隧址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红黏土,坡残积()松软土、红黏土;下伏地层有三叠系中统贵阳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并有断层影响破碎带(),地下水较发育。隧道进口纵坡平缓,出口纵坡较陡峻;地面海拔高程1285~1350m,高差30~70m,进口里程DI2K2+498,出口里程DI2K4+973,全长2475m,最大埋深约80m,最小埋深18m,为浅埋双线隧道。

2 下穿段安全风险评估

2.1 建立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组织熟悉尖坡村隧洞工程情况的参建各方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集思广益,建立了用于浅埋暗挖双线隧道下穿段安全风险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风险评估层次结构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总权重

P

险 A1

地质

(0.297) B1节理裂隙情况(0.160) 0.045

B2地下水情况(0.278) 0.082

B3岩层走向与倾角(0.163) 0.139

B4岩性情况 (0.540) 0.028

A2

设计

(0.163) B5常规设计可靠性(0.258) 0.042

B6下穿段控制方案(0.637) 0.104

B7技术交底情况(0.105) 0.017

A3

近接

(0.540) B8道路荷载情况(0.238) 0.129

B9控制措施合理性(0.625) 0.337

B10近接距离(0.136) 0.074

2.2 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专家组对层次结构模型各因素的两两比较,按照1~9标度法打分,构建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出矩阵的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即可得到各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以第二层施工因素及以下各子因素为例,其判断矩阵为:

同理,可得到其他判断矩阵、和P。

2.3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本文在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及便捷性的基础上,利用方根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矩阵的计算为例:

(1)每行因素方根均值:

,,。

(2)归一化:

,,。

计算可知、、相对权重系数特征向量,同理可得、、,最终计算结果见表1。

2.4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主要是为了对计算矩阵及其结果进行相容性和误差分析,应首先计算其一致性比率,计算式如下:

(1)

其中,,为最大特征根,为矩阵的第i个分量,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2)。

表2 平均一致性指标

矩阵阶数 1 2 3 4 5 6

R.I. 0 0 0.58 0.90 1.12 1.24

一致性指标C.R.应小于0.10,否则说明建立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大的逻辑矛盾。经检验,本工程中的、、和均满足一致性要求。

3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采取了以下施工控制措施:

(1)进出口台阶式洞门均采用控制爆破,严格控制爆破振速,其永久边仰坡防护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

(2)全隧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隧道拱墙衬砌应一次灌筑,带仰拱衬砌应先施工仰拱。为保证下穿段安全,施工下穿公路及天桥段落时应采取控爆施工,严格控制爆破规模。要求按桥台(桩)表面质点爆破振速不大于2.5cm/s,公路路面允许爆破振速不大于10cm/s选择控爆实施方案。

(3)下穿环城高速公路段采用I16型钢钢架及42小导管加强支护,钢架每处采用3根42锁脚锚管,台阶法开挖且地表布设监控量测网监测。

(4)下穿210国道段采用I16型钢钢架及42小导管加强支护,钢架每处锁脚锚杆采用3根42锚管,系统锚杆调整为3.5m长。台阶法结合临时仰拱开挖,地表加强变形沉降监测。

(5)下穿贵遵高速公路段加强支护方式同上,下穿匝道处在加强支护的同时,还应将开挖上半断面用8cm厚喷砼封闭,并用22超前砂浆锚杆临时支护,锚杆间距1.5m长5m,梅花型布置,纵向间距3m。加强地面及匝道变形沉降监测。

(6)下穿段施工前应于地表埋设监测点,测点沿公路平行布置,均匀分布于隧道中线两侧,两测点间纵向间距5~10m,施工期间对监测点进行监测,若发现路面出现较大变形,立即加强支护,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以便处理。

4 结语

尖坡村隧道地质环境复杂,下穿段安全风险尤为突出,其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较多,风险较高。本文针对尖坡村隧道下穿段,基于AHP、专家调查等方法,识别出影响隧道安全的一系列风险因素,建立了适用于浅埋暗挖双线隧道下穿段安全风险评估的层次结构,对其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实现安全、质量、环境、工期等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钱七虎,戎晓力. 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4(4)

范益群,曾明,曹文宏等. 水底公路隧道的风险管理[C]. 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 2005(08)

邓丽娜. 层次分析法在隧道工程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四川建筑. 2005(01)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04-03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人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妊娠期孕产妇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孕产妇的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素以及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医学营养管理,使之达到最佳营养状态,改善围产期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个体孕妇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医学营养管理,达到了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篇9

近年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迅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以中医未病学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出自助式健康管理新思路。自助式即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设计构建针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计算机网络支持系统(以下简称慢病自助系统),为个人提供自助式慢性病风险监测、评估、干预、跟踪等服务。

1技术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1.1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指对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健康管理信息化对医疗行业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如吴海云等人开展的“基于网络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及可行性初步研究”表明经互联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行性。设计健康管理网络自助系统可为控制慢性病风险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2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Health Records,HR)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等健康组织机构认为构建由个人管理的个人健康档案(Personal Health Records,PHR)是最有必要的。PHR包括疾病史等基本信息,体重血压等居家检测信息,以及情绪压力等心理状况,吸烟饮酒等生活状况。这些数据可通过自备仪器(如血压仪)和自身健康状况在家中自行获得。这为慢性病管理的自助式理念奠定了基础。

1.3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指根据收集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状况用各种评估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分析。国内外已有诸多评估模型研究成果,既包括冠心病等特定疾病风险评估,也涵盖36 项健康调查表(SF-36)等健康功能评价。这些评估模型根据生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等)、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睡眠等)、心理因素(如压力、紧张度等)等健康相关因素评价健康状况和患病风险。在慢病自助系统中实现各类评估模型,便于评估健康状况和发现潜在患病风险。

2慢病自助系统的原型设计

慢病自助系统体系结构,由数据层、基础层、业务层和服务层等构成。基于自主和主动管理理念,为健康、亚健康和慢病患者等目标人群提供慢病评估、预警、干预和跟踪等服务。

2.1数据层提供各类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支持。由健康风险因素集、风险评估模型集、个人健康档案库和健康保健知识库等组成。风险因素集囊括了一系列适合居家检测的生物医学指标、心理状况指标和社会生活指标。从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中抽取并分类重组而来。抽取原则是保留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记录的项目,去除反映卫生服务活动等无关项目。个人健康档案涵盖每个用户的日常健康状况、每次评估自测结果和患病情况。日常健康状况通过三元组描述,便于临床医生依据健康指标走势诊治。健康保健知识库相对独立,是服务层的数据来源。

2.2基础层提供日常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助式采集存储健康状况与危险因素的支持。

2.3业务层提供各健康阶段自我管理支持,包括健康状况评估、健康风险预警、慢病风险干预、健康状况跟踪等。健康人群通过健康风险评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评估提示纠正不健康行为,从而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健康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就医。慢病风险干预功能针对需要在服药、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开展长期干预治疗的慢病患者设计,包含4个步骤。(1)确定阶段目标,在系统中设定某疾病对应风险因素干预预期值;(2)制定行动计划,选择一套针对病情的综合干预方案,涵盖药物、膳食、运动、行为、心理等项目;(3)执行行动计划,系统每日提示任务清单,并以问答形式收集执行情况;(4)检验执行结果,统计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借助模型重新评估以检验阶段目标执行效果,比对状况改善程度,跟踪健康状况。

2.4服务层提供健康教育促进支持。涵盖2类知识。保健知识涉及常见慢病预防、营养、运动、护理等诸多方面;就诊知识则涵盖知名医院知名专科的专家信息,包括简介、门诊时间和预约方式等。

3结论

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自助式健康管理计算机支持系统中,提供了自我健康风险评估和自助式健康管理支持服务。当然,原型系统有待改进完善。(1)集成常见家用健康仪器,实现数据自动采集;(2)改善人机接口,简化老年用户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兆苏.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3, 24(3): 236-239

[2]刘忠仁. 近十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概况[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12, 3(6): 52-59

[3]陈君石, 黄建始. 健康管理师[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12

[4]吴海云, 何耀, 潘平, 乐国强. 基于网络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及可行性初步研究.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l2, 2(6): 333-337

[5]卫生部. 卫生部印发健康档案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的通知[OL]. 省略/gzdt/2009-05 /19/content_1319085.htm, 2009-5-19

/2009-11-12

篇10

二、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评价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竞争外部环境激烈程度值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现状和发展概率,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同时涉及到企业发展各个环境和步骤,两者之间产生更为紧密协同发展的关系。可见,只有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机制,评价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指标值,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风险判断,并及时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预防和控制。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标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将会直接通过企业的财务变量进行体现,即财务风险必然引起财务指标上异动,如企业资产负责率可以表示为企业的融资风险。通过文献查询分析,现将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为传统和新增两项。

1.模型构建

模糊分层方法是将复杂化多指标问题转化为单一化问题,以多专家打分为权重标准,完成复杂问题的分层逐步分解,最后加权计算出各个指标对于某一事件影响状况。模糊分层法判断的相关步骤如下,一是依据所要评价的问题,构建出统一化独立分层体系结构模型;二是选择行业内多名专家,进行指标评价打分,建立模糊判定模型;三是计算出局部分层模糊权重向量矩阵,循环该方法,从底层指标逐层分解向上结算,计算出综合性权重向量矩阵;四是通过标准化处理公司所包括的财务指标值,乘以模糊分层的权重指标值,即可获得对应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值。

2.财务风险评价计算

本文以C 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模糊分层方法财务风险评价性研究。C 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募集方式建立交通运输设备公司,控股股东为某汽车企业,占总股本的65%,公司现有上海、湖北和广东三个研发基础,45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通过该公司公布的相关财务数据,获取表1 中各项指标的实际值。本文对于C 公司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共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法层。目标层即主要目标是通过下两次数值计算出公司财务风险程度;准则层即对上市公司进行的传统和新增指标两项;方法层即是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具体指标值。一是选用群组决策,进行上述财务公司指标的权重性和各层的权重值评价,即对指标变量和层次进行比例化处理,获得相应的、各层模糊判断矩阵,并按照模型构建步骤进行权重值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二是依据C 公司所公布的表1 中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算法如公式(1)所示,将实际值转换为的范围值50~100;三是计算出C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指标值,计算结果数值为2011 年64.40、2012 年63.89、2013年65.79。通过百分比值划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防范。YJ=50+ XJ-XminXmax-Xmin 50 (1)

3.财务风险评价分析

由上市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模糊分层权重指标计算可知,股权结构、盈利能力及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权重值较大,C 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股权结构得分较低,说明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分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高管持股比例较低,得分的缓慢增长也说明股权结构变化幅度较慢和成果不明显。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可知,2011年,公司盈利规模性收入较高,但接下来两年出现明显下滑拐点趋势直接表明公司的业务增长和盈利实力不足,需要获得公司组织管理者高度重视,并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综上所示,通过构建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获取企业内部结构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依据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研究,可知财务各项因素指标对于财务风险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同时财务风险发生存在于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是上市公司内部优化财务管理的长期坚持的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建设。

1.科学合理构建股权框架

篇11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计划设立一室五部和七个经营实体,具体组织结构如图 5-1 所示:

2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员工编制情况

 为了进一步做好 XY 大学餐饮工作,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在人员的安排上计划进行如下设计:共安排员工 294 人,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为 24 名,合同制工作人员12 名,招聘的临时务工人员 258 名,占总人数的 88%。另外,在 24名在编人员中,他们的平均年龄基本上在 49岁左右,占总人数的 8.2%,由于他们的心态稳重,所以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相关人员构成情况如下图 5-2 所示。

3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岗位组成情况

 XY 大学餐饮公司将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主要的组成结构是由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组成。同时工人也分为一线工人和二线工人。在管理事物上,一线工人主要是直接面向学生服务的,既有粗加工人员、食堂服务人员、主食加工人员以及热菜加工组长和收营员等,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销售过程中的餐饮服务,并对食堂的卫生进行清理。一线管理岗位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对食堂的运行情况作一个全面的监督管理,不仅要处理好食堂的一些平常事物,同时也要对食堂的安全负责。而对于二线工人来说,他们基本上不与工人接触,主要是为一线工人服务的,如现有的财务出纳、办公文秘、采购员、库管员以及洗衣工等。二线的管理人员属于公司的主要管理层次,并计划配备多种岗位,如中级岗位中的部长、副部长以及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各部门之间的日常事物,而高级岗位中的党委书记一起主任则主要是管理全公司和所辖的部门工作。在 XY 大学餐饮企业中,每一个人都将有他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且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很好的完成每一项任务。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计划安排一线工人 245名,一线管理人员 6 名,二线工人 31 名,二线管理人员高级管理岗 5 人,二线管理人员中级管理岗 7 人,具体人员岗位组成如图 5-3。

4  各部门人员分布情况

XY 大学餐饮实业有限公司的部门组成我们在上面已经进行了介绍,食堂作为公司营业的核心部门,员工人数计划定为 251 人,占企业总人数的 85%,它们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 5-4 所示。

 

通过上面 XY 大学餐饮服务机构的预期情况来看,将来 XY 大学餐饮实业公司,共有合同工和临时工 270 名,占企业总人数的 91.8%,并且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员工上,主要是一些直接参与销售的人员。这部分工人既是企业的核心劳动力,同时也是学校饮食机构的重要质量保障。他们不仅负责食堂的日常生产,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生活的销售,更甚者还需要处理食堂的一些琐碎事情。这些工人对饮食中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他们不参与管理,工资待遇也不如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绩效预估与风险防范

1  绩效预估

(1)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能够适应学校日常需要

 因为虽然学校的餐饮是外包形式承包给企业管理,但实际上学校依然有一定的监管权力,同时在制定的相应制度前提下,学校又为其提供了比较优厚的条件和发展环境,所以,XY 餐饮公司必定也能够很好的配合学校完成相应的餐饮服务工作。通过实现 XY大学餐饮公司负责制度,不仅为学校简化了管理流程,同时还提高了餐饮服务的运营效率,从而保障学校的餐饮工作。

(2)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能够顺应市场需求

 一方面传统的学校饮食服务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广大师生的要求了,并且现在的学生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学习的餐饮能够有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对于餐饮公司来说,他们在管理上有着比学校更为专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并且还会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会及时了解工人们思想动态和需要,以至于劳动力比较稳定,工人们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再一方面餐饮公司的引入,他们会更加的注重饭菜的质量,因为一旦有一些小问题,不仅学校会找其麻烦,同时政府的相关部分也会对其进行处罚,这样就不能像单一的学校自办型企业那样出现问题,学校有时候还可以隐瞒,而社会企业型管理则没有办法逃避这些责任,所以,它的菜品质量和特色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作为一个企业机构,它的企业服务意识比单一的学校管理强很多,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上出现问题,XY 大学餐饮公司都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而不像单一的学校管理还要层层上报领导,从而大大提高了餐饮的运作效率。学校的餐饮工作一直是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不仅仅是因为要面临广大的师生,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整个过程的中的食品安全。近年来,不管是新闻的报道还是实际学校的情况,食品问题所爆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给高校餐饮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通过采取餐饮企业管理制度,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会有直接的负责人牵连,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必将是认认真真落实相关工作。很大的程度上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即使是有事故发生,企业性质的管理也能及时的进行紧急处理,从而避免事件的扩大,稳定的保证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2  风险防范

 在当今时代下,只要是牵涉到安全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对于高校餐饮则更是如此,因为高校餐饮不仅面临着巨大的人流量,同时还要应当饮食安全以及临时冲突等风险。因此对于高校的餐饮不管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都应当有一个防范风险的意识。

(1)降低安全风险

 影响饮食安全的因素实际上是来自多方面的,可能首先想到的会是原材料的安全问题,忽略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以及餐具污染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设备很可能会被蟑螂以及老鼠污染从而影响学生们的饮食安全。同时在餐厅的设施如餐椅、餐桌以及各种电器设备的损坏,都有可能会对就餐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不管是学校还是承包企业,一是都应当定期对餐桌、餐椅等用餐所涉及到的用具和电器进行检查和维修;二是对于厨房的用具也要及时的打扫和配置防蟑螂和苍蝇等的药品;三是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以增强餐饮工作着的整体安全意识。

(2)卫生风险的控制

 在安全风险中我们说到了厨房卫生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殊不知餐饮的卫生风险实际还体现在食品饮料、服务人员以及餐厅的整体环境上。如果餐厅的环境比较脏乱,而且墙面以及桌椅都比较杂乱的话或者操作间的各种用品乱摆放,不仅容易影响就餐者的心情,同时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因此要加强操作间、餐厅卫生以及加工间的卫生安全。一方面对于食品饮料中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某些采购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从而在采购的过程中购买一些劣质产品,而学校和企业又无法通过肉眼进行察觉,从而带来卫生隐患。近年来食品污染和质量不合格的所带来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所以在食品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购买程序,购买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对于加工用具以及餐具一定要进行消毒,很多学校实际上都是购买了用具消毒柜的,但是往往只是作为摆设,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服务人员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相对较低,对干净卫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在加工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不规范,同时也不具有健康证,所以对于这些过程都是应当进行强化管理的。

(3)解决冲突风险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在学生就餐的过程中极易因为一些小事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对于高校餐饮来说,就餐是一个大量集中、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插队、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方面,就餐者极易和工作人员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就餐的时候应当适当的安排一些工作人员进行站岗和文明劝导,以防止插队等现象引发的冲突风险。

(4)风险管理措施

① 完善食堂师生监管体系,加强师生对食堂的影响

做好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发挥师生积极参与监督的管理,认真接受师生的意见,加

强有效的改进措施。学校学生会等组织可以在食堂每层设立有监督台,就餐时间派专人值班,学生如果就餐中吃到毛发、金属等异物,可以与监督员共同请求食物退换。二是采取调查的方式。高校学生食堂服务的满意度,与学校采取的食堂管理模式和学生自身情况有较大关联,因此可以采取定期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师生中派发调查问卷,对食堂满意对进行调查,收集学生意见,对经营者实行强制改进措施,对学生意见较大的经营外包者进行大力处罚甚至取消承包权。

② 综合考察承包方信誉情况,建立可靠的外包经营制度

 高校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为目的,学校需要建立完善招标流程和严格的高校学生食堂外包制度,对学生食堂的发包要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对企业公司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以避免因“自己人”的腐败寻租而引进不法商家。通过层层筛选把那些信誉好、技术水平高、资质好、诚心诚意愿意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引进来。坚决抵制那些小规模、管理乱、偷工减料、信誉不好、唯利是图的公司。同时,学校应该引进多家企业进行良性竞争,通过菜品质量、口味、原材料、服务态度各方面来进行提高以吸引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饮食服务,并对其中经营好的公司进行宣传推广。

③ 加大食堂检查管理力度,对于安全问题加大处罚措施

学校对外包食堂的检查,主要应该以三个方面为主。

一是材料源头,学校的食品原料实行源头、定点、统一采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对所有食堂材料供应商都实行审查准入制度,对食品供应商的资质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对采购员实行素质绩效考察,防止采购员收回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