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下水污染防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提供的资料中,根据763眼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类评价。Ⅰ~Ⅱ类水质监测井占总数的11.8%,Ⅲ类水质监测井占26.2%,Ⅳ~Ⅴ类水质监测井占62.0%。权威公报表明,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山东潍坊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至1000多米下的水层,污染了地下水。一时间,“地下排污”就成了众矢之的。有关部门对全国11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数据显示,大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遭受轻度污染,地下水基本清洁的城市只有3%。
一、地下排污的危害
一是地下水遭到污染后治理困难。地下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一旦遭受污染,后果极其可怕。常规污染如BOD、氮、磷容易处理,成本也不高。那些难以降解的剧毒致癌物质如PCB、多环芳烃及无法降解的砷和汞等,处理成本高、运输风险大,本应作为剧毒危险物品运送到专门填埋场处理,却被企业悍然排入地下。这就是我国9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和湖北地下水砷污染的主因之一。
二是我国目前地下水污染范围非常广,从沿海到边疆,几乎无一幸免。这就势必造成治理难度大。遗憾的是,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地下排污似乎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只是让更多民众生活于危险之中,而且还引发了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2012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
三是全国地下水污染势头仍在扩大。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出由点到面迅速扩大、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推进、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局部向全国扩散的趋势。污染物由无机向有机发展,甚至出现无机物有机物并驾齐驱的势头。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地下水污染面积迅速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增加。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表示:“最近才听说许多地方用工业废水灌溉水稻,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种蔬菜,他们自己不吃这些大米和蔬菜,‘丰收’后全部卖到城里赚钱。污染企业污染了农民的土地,农民在污染土地上种庄稼害城里人,我们已经成了一个相互毒害对方的社会。”
二、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对策
2011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以环发〔2011〕128号印发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二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三是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治理地下水污染要加大法律法规建设力度。时至今日我们国家尚未制定并颁布控制深井灌注的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虽然涉及深井灌注行为,但没有具体、有针对性的规定,更没有处罚措施。现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针对大气、地表和地下水水体、浅层土壤这三种介质,由于深井灌注是利用第四类环境介质处置污染物,需要对这种新型的处置方式制定新的质量标准。目前,对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也没有纳入环境保护部的管理职能。因此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加大立法力度,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地下水资源。
其次,要提高保护地下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平均为8218 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呈迅速增长态势,全国655 个城市中,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全国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再次,要合理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解决的地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对恶意污染地下水行为的整治力度,制定中长期治理地下水污染规划,要狠抓地下水污染治理,切实做好关系到子孙后代健康的地下水资源问题。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地下水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长时间难以逆转。
中国目前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地表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特别是在中国城镇地区情况更为严重。现在存在这样的态势――当地经济越发达污染越严重。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这些地方的城市工业发达、人口密度大,地区污染尤为凸显;在南方太湖流域、巢湖、滇池,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在关注GDP增长的时候,实际上在付出非常昂贵的环境成本。”
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失去了地下水也就意味着生存受到威胁。
地下水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用城市污水灌溉等,都让土壤受到污染,形成最大的面状污染源,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会直接渗透到地下水源。相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质量要优良,这也是很多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但一些地带的隔水层很薄,甚至开了天窗,使已受污染的浅层水进入到深层水。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但处理能力不足,甚至市政管网渗漏,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所以,城市也是污染的源头之一。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从国外经验来看。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比如美国,1972年通过的《洁净水法》、1987年的《水质量法》、1991年的《国家监测系统》等等。除了法律,美国在一些具体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方面也规定得非常具体。以水井为例,美国要求水井必须离开化粪池系统、动物饲养场和地下储物罐等污染源若干英尺,水井的拥有者必须在井口周围保持一个50英尺的清洁区,让所有有害物质远离水井等等。
然而,治理地下水污染,并非易事。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一旦污染物进入合水层,治理难度极大。除了资金成本,还有一个时间成本。地下水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内,缺氧、温度低、无光照、流动缓慢、水交替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污染物、水和介质问的相互作用过程很复杂,恢复周期长。因此,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在“防”。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侧重点在“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处理。
加强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定和建设工作,尽快开展多尺度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区划工作,确定地下水污染重点治理区、重点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并定期严格地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执法检查督察。
严格控制污染地下水的城镇和工业污染严格防止污废水管网渗漏,控制城镇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对于已污染地下水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部防渗、渗滤液引流、地下水修复等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环境监管,对于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对由于农业面源导致地下水“三氮”超标的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地下水污染较重的平原区,大力推广科学施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 筛选典型地下水饮用水源区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场地,积极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防止污染物通过废弃井进入地下水。
1 引言
地下水是存储在地质形成的饱和带里的粘土、沙土、砂砾和岩石空隙、裂隙中的水。储存地下水的空间称为地下水含水层或是地下水水库。地下水通过降水、湖泊、河流等水源补给而与大气陆地水循环相连。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参与水文循环,进而使其成为可再生资源。
人类的干扰因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会对地下水系统造成影响,所以对地下水污染敏感程度的量化,是目前有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地下水污染敏感性是指污染物对最上含水层影响的倾向性和可能性。
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也会造成影响。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域浅层地下水周边的环境被污染,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抵御的能力并及时改善地下水质量。
2 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严重形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水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地下水环境越来越呈现恶化的状况。在干旱尤为严重的北方地区,地下水量衰竭,由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都使得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此外有地下水过度采取浪费,不洁地表水的污染,种种原因已经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地下水敏感性的定义
浅层地下水是潜藏于地下第一层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地下水是我国百分七十人口常用水的主要优质水源,土壤的吸附和过滤使得地下水水质较好,细菌少。此外地下水还具有广泛分布、开采较为便利等优点。
地下水系统由于其本身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人类干扰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不同区段地下水敏感度的区分是环境保护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污染敏感性是地下水系统的本质特征,而大多数学者认为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可本定义作污染物经由水层上部某位置的介入,而渗透到地下水系统。污染物的天然衰减决定了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土壤中物理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能够导致污染物本身性质的改变,这样便减轻了地下水污染的程度。
地质、水文地质、污染物的排放条件以及污染物的化学物理性质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地下水的敏感性。污染物由地表渗透地下水系统整个过程非常的缓慢,而一经污染,水质的恢复会极其困难。地下水水质状况被予以高度重视,而水污染敏感性的研究也被关注起来。
4 地下水敏感性研究
污染敏感性评价体系有经验技术以及模型模拟。国外的评价敏感性方法体系有水文地质背景值法、系统参数法和相关分析以及数值模型法三种。从敏感性的对象来划分,污染敏感性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含水层内在的污染敏感性评价,而因此简称为内在污染敏感性评价。
4.1 指标叠加法
指标叠加法主要有GOD法、DRASTIC法。GOD法是一个评价过程简单的经验体系,评价结果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G是指地下水的状况为,O是上覆岩层特性,D是地下水埋深。GOD指数则是指三位评分值的乘积。而在非承压含水层情况下,才会考虑覆岩层指数评分。系统参数法中的DRASTIC模型考虑的参数是: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的净补给、含水层中的岩性、土壤类型、地形和包气带的影响和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此模型较多用。DRASTIC提供了两组权重系列,用于一般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评价,以及用于强烈的农业活动区,也称为DRASTIC指数,专门用于特定污染物敏感性的评价。DRASTIC指数越大,地下水敏感性越高。据最后得到的指数大小,将污染敏感性分为四等级:低敏感性、中等敏感性、高敏感性以及极度敏感性。此指数法是目前国际上用于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指标体系。
4.2 模拟模型法
人们随着对野外检测手段、实验研究方法和地下水运移理论的逐渐研究认知,控制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的环境化学过程也越来越精确。用于预测污染物运移的各种模型如:简而化之的屏蔽模型和以过程作为向导的复杂模型。屏蔽模型广泛应用于空间不同尺度和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其中包括:衰减影子模型AF、迁移能力指数模型LPI和分类指数模型RI。
衰减因子模型是为了根据农药对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进行分类,此方法主要考虑农药的关键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土壤性质对农药污染的影响。
对某区域进行污染敏感性分区可采用迁移能力指数模型,它是通过简化溶质在均质各向性孔隙介质中的对流迁移弥散反应一维方程得到的。采用分类指标模型审定和注册一些化合物,在佛罗里达州地下水中已经检测到,该模型是在简化佛罗里达农业与消费者服务有关农药审定和注册程序中而研制的。
5 研究技术平台
显然,在我国地下水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毒化合物、农药、硝酸盐的使用使得我国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威胁。我国已明确强调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要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水利生态的提出,是对研究水资源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导,地下水污染问题是其内容之一,我国刚起步的关于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研究的专题试图探索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与制图的有效方法。
关于当前国际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分析,前者属于当前国际地质领域较为尖端的课题,在当前国内水污染的防控与治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适应性进行探究的重要条件。关于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和制图领域的研究,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
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编制出版第一幅法国地下水敏感性图,共编制出版了76幅适用于不同途径的各种比例尺寸。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其实现了对空间数据和信息的输入、存储、管理、检索处理以及分析等功能。国外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到了GIS技术和地下水运移模型的结合,依此来评价地下水的敏感性。在属性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基础上,GIS技术能够管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资料,以评价因子的不同相互区分,得到二维图形的区域性敏感性评价分析图。在此领域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具有综合分析和进行空间建木能力的GIS技术已经日渐趋于成熟,能刻随时地修改和更新数据库,使评价过程变得极为简单和容易。运用DRATMIC和GIS模型软件对具体区域进行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而且敏感性指标并不能够反应该区域地下水是否已经被污染,因为量化数值有相对意义,但是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在建设管理和规划布局中对某些区段作充分的考虑,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文.浅层地下水敏感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不同的污染成分其危害性质是不一样的。例如重金属铅、镉、铜,它会影响人的中枢系统;而有机物污染比如化学制剂、石油中的挥发物质,常引起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引起婴儿的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不过,丁爱中也表示,地下水污染是否致病,跟污染物的具体含量、饮用时间都有关系,不能笼统地说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就一定致病。
“从病理学上来说,浓度大,会引发急性中毒,但长时间低含量的饮用也有危害,也许一两年看不出来,但十多年就不一定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马春萍表示,要从整体上告诉公众,地下水污染对健康有什么危害,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说某个局部地区,比如南方的某个农药厂,它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后有什么危害。但直接通过一个点延伸到一个面,这样是不科学的。”
“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农药化工场地就存在‘五毒’——四价镉、汞、砷、氢化物、挥发酚,这些物质有什么危害是确定的。”马春萍表示,范围过大不好一概而论。
环保组织自然求知社的发起人冯永锋长期关注水污染,在他看来中国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非常少。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因为这种调查费时费力,大部分研究机构都不愿开展,除非是国家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季教授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为例,分析了这一调查的难度:“这种水对人体的危害,要选个附近地区做对照,要查阅医院里所有数据,作十年二十年的对比,还得两个地方的人习惯基本一致,但医疗系统只管医院,而环保系统只管环保,做这种样本对比太难了,所以这种工作一般很少人做,国家也做得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表示,致癌一定要有致癌的污染物,比如化学工业、石油炼化,这类有机污染物确实会致癌,但一提到地下水污染就说致癌,这缺乏科学依据。
“在发达国家,什么物质溶解到水中会有致癌作用,都是有清单的。我们一般喝的地下水,总体来说都是安全的,不必盲目担忧。”宋国君说。
而在现实中,虽然媒体报道过不少所谓的“癌症村”,但从流行病学上得到确证的并不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林景星研究员指出,2001年,媒体报道在陕西华县发现了一个“癌症村”,后来他去这个村子进行了为期3年的调查,最后发现是由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富集到食物中,再转到人身上。“虽然当地土壤被污染了,但是由于土壤层很厚,这种污染不会渗到地下水中去。”
淮河流域的众多“癌症村”曾一度被中外媒体关注,而这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流行病学上得到确证的案例。2005年,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历时5年,对淮河流域及沿线居民的肿瘤发生与当地污染的相关性进行了调研。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表示,最近马上要“淮河流域污染和肿瘤”相关结果,这一调查证明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至90年代污染严重地区,确实是从癌症低发区变成了高发区,证实了癌症高发当污染有关。
不过,杨功焕也表示,诱发肿瘤的原因非常复杂,而淮河地区的污染也非常复杂,要具体定位到哪种物质导致什么肿瘤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环保部的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污染的基本指标,但那是一个综合指标,只能确定那个地区存在严重的污染,这种污染确实增加了风险,但不能把哪种污物物质与肿瘤直接对应起来。”杨功焕说。
在华北平原,40年前深水机井还是个稀奇东西,一些人称其为“洋井”。但短短40年后,200万口机井遍布整个华北的田间地头。有资料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量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经在华北形成。
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2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方5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超标。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不用任何处理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Ⅰ~Ⅲ类水)只占24.24%,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Ⅳ类水)也只占25.05%。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多地发生因饮用地下被污染的井水而罹患怪病的情况,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夹河滩村近2500人中毒,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陆续得了一种“怪病”。这种病,表现为浑身起小红疙瘩,奇痒无比,用药后逐渐消失但很快复发,反反复复无法根除。
“三氮”污染 日趋严重
中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病种多。地方病与环境地质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病绝大多是喝了有问题饮用水特别是地下水而导致的。数据显示,我国118个大中城市近年来的地下水监测统计结果指出,较重污染的城市占64%,轻污染的城市占33%。在区域上,我国地下水“三氮”(是指化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中的氮)污染突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淮河以北10多个省份约有3 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海河流域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量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 62%;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城市的水源地也面临污染威胁。令人遗憾的是,因水致病的地区民众明知道水有问题,但没有办法,总不能渴死吧。真应了那句成语叫:“饮鸩止渴”。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些牧民,被顽固的大骨节病困扰着,长年忍受着病痛折磨。在当地,很多还是一家人全都罹患大骨节病,并因病致贫,不幸陷入贫病交加的深渊。大骨节病是一种典型的地方病,一般认为是与饮用水中富含较多腐蚀酸有关。
前车之鉴 触目惊心
当然,因地下水污染酿成严重后果的不只是我们,在孟加拉国,目前有近6 600万人的饮用水受砷污染,超过孟加拉国总人口的40%。
1998年,政府对距离首都达卡东南17千米索纳港乡的25 048口水井进行了水质检测,发现62%的井水受到砷污染。索纳港乡井水的平均砷含量超过每升2毫克,是孟加拉国制定的每升0.05毫克标准的40倍,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升0.01毫克标准的200倍。
据估计,在孟加拉国南部地区,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个因为砷中毒引起的癌症死亡,如膀胱、肺以及其他内部器官的癌症。孟加拉超过1/5的死亡与砷中毒有关。其影响远远超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
据该国环保官员介绍说,为了使居民远离肮脏、疾病丛生的地表水,使用洁净的地下水,孟加拉国政府在国际援助机构的帮助下,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打了数百万口深层管井,成功降低了孟加拉国人民患水生疾病的死亡人数。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使用这些深层管井的居民,开始出现砷中毒症状。后经相关专家调查发现,孟加拉国土壤深层水源的砷含量过高。
防治结合 重在行动
城市急剧扩张是我们地下水污染加剧的首要原因,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57.4%,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排污河渠入渗等方式污染地下水。2007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无害化处理率为62%,在运行的935座垃圾填埋场中,超过1/3没有防渗措施,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甚至威胁到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的安全。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低,2008年我国大约2亿多吨的工业固体废物未能及时综合利用或处置。铬渣和锰渣堆放场渗漏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的勘探、开采、生产等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显著影响。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8倍;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水平的3倍。大量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入渗、土壤渗透等方式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三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有机污染。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延时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般不会造成突发性环境事件,但一旦造成恶果,其影响基本不可逆。而且非突发性的事件很难受到曝光和重视,所以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事例很少受到报道,而且由于地下水污染物的渗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普通民众没有能力独立验证地下水污染与其遭受到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关联性。因治理投入巨大,且与政绩、GDP等毫无关联,所以,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难题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
这一消息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一片斥责。此后,环保部、山东省环保厅和潍坊市县两级环保部门也分别派人进行“暗访”和现场检查。
截至2月20日,已证实存在部分当地企业乱排污水和污染环境,但网络所传的企业通过高压水井向地下排污的情况,尚未发现。而有专业人士指出,高压水井所需成本非常之高,对于污染企业来说,以此方式偷排污染物的可能性不大。
这是近年来地下水污染第一次招致广泛热议。由此,各种问题也牵引而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如何?地下排污何以猖獗?监管何在?在美国常用的深井灌注技术适用于中国吗?
地下水与地方病
2月24日,邓飞等民间人士发起的地下水污染研讨会召开,内蒙古、河北等地的代表也应邀出席。
发言的河北代表家住唐山市丰润区,该地区的钢渣处理业已兴盛了十多年。据该代表介绍,钢渣中含有不少铁粉和钢粒,但回收过程十分耗水,每处理1吨钢渣需水6―10吨。唐山一带地表水资源普遍紧缺,地下水因此被广泛利用,而钢渣加工产生的废水则“排到坑里,渗至地下”。
“2009年,我儿子钓了鱼放在打上来的水里养,没半天,鱼就死了;狗跳进去洗了个澡,三天后全身长满白色的东西。”该代表说。
事实上,早在2009年,邓飞曾探访距离北京不足50公里的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白血病及其他癌症曾在该地泛滥,而罪魁祸首是井里受污的毒水:送检水样总砷超标2.95倍,总锰超标3.8倍。
类似事件不只属于夏垫镇。2月中旬,深井排污的传闻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一夜间,邓飞收到众多回应,大多述说自己家乡的地下水已经或正在遭受污染。
国土资源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主要城市及城镇周边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指标,检出率较高,表明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超标率较低。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铅、砷检出率达到45.7%、39.1%。
2月24日,在地下水污染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指出,地下水的污染源包括三类:工农业地下排污、地表水渗漏以及两颗毒瘤――垃圾填埋场与石油加油站。
不久前,赵章元曾到河北省卢龙县考察,当地的经济发展致使河流严重污染,“大老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而这些污染物“势必下渗,污染地下水”。
“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不难理解,现在的垃圾普遍混合填埋,什么成分都有,它们会不断向下释放污染物。而加油站的风险在于地下储油罐。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储油罐锈蚀造成加油站漏油是彼时地下污染的最大源头。现在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赵章元说。
“深井排污”则属于工农业地下排污,“千米以上的深井成本很高。一般来说,企业不会这么做,而只会凿一定深度,再用压力泵灌注污水。为了防止环保部门罚款,井口往往十分隐蔽,外人很难发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李文奇告诉时代周报。
其实,在潍坊市下辖的寿光羊口、侯镇及台头工业园内,狗皮膏药大小的打井广告随处可见,而名义上是开凿用水井。
林宏光的五金铺开在寿光市郊,常有打井队光顾,“那些企业会傻到喝、用地下水?凿井无非是为了抽空含水层后灌注污水。”
据透露,企业凿开的污水井一般在百米以内,以五六十米居多,每日可灌注污水20-30吨;而更深的排污井可以达到600―700米,注水规模上百万吨,但造价是前者的十多倍。
事实上,潍坊市的污水处理费近年来不断上调,目前已达到1.9元/立方米,与之相比,造价仅120元―150元/米(水泥管)的排污井“性价比很高”。不过,另一本“环保账”却怵目惊心。
“如果潍坊的企业向下排污,即便是灌注到千米以下,也一定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且,地下水虽然上下两层交换缓慢,但存在同层流动。故而,污染会以井口为起点发生扩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说。
64%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
一直以来,地下水宛如巨大的天然水库,由于水量稳定,水质良好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我国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8218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8.9%。
而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7月公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则指出,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在中国,地下水是维系生活和生命的水源。
但是,情况很不乐观,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200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展了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过去5年,共采集水样7541组,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的全部平原及河南、山东黄河以北的平原地区。
“我们发现,I类、II类、III类水确实很少,尤其是I类水,基本看不到。换言之,大多数地下水未经处理都不能饮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告诉时代周报。
根据1993年的地下水评价标准,III类水以人类健康基准值为依据,I、II类的水质更佳,适用于各种用途,而IV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活饮用水,V类则不宜饮用。
目前,上述调查的结果已通过专家评审。其中指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较差,采集的样本中,I类―III类水的占比仅为22.2%,IV类和V类的比例达到21.25%和56.55%。深层地下水的质量略好,三项数值分别为26.45%、23.13%和50.42%。
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姜文来对时代周报披露:2011年,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对辖区内的857眼监测井进行过评价――水质为I类、II类的监测井占比2%,而IV类、V类的监测井多达76.8%。
九个省市中,水质最好的当属海南省,以II类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为III类;黑龙江及江苏则以IV类水占比最高,而吉林、辽宁、广东、宁夏四省区普遍只达到V类的水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第一肯定是污染,受污的地下水不能饮用;第二,原生因素。比如,在地质的作用下,某些地区地下水中氟、砷、碘等元素的含量较高,天然如此。这种状况无法治理,但水源经过专门处理后仍可饮用。”前述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说。
上述调查指出,在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集水样的55.87%。
“地下水污染是不争的事实。但必须要注意,在均匀提取(每平方公里提取3-4组水样)的水样中,44.13%受到污染,不能由此得出华北平原44.13%的地下水受污的结论。后一个比例数值目前不得而知。”中国科学院一位要求匿名的地质专家告诉时代周报。
而对于44.13%的污染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在调查时发现,可分为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两类。前者以重金属污染最为棘手,譬如,砷、镉等元素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不过,它们很难移动,影响范围较小;而后者又有两种,一种类型的污染物密度较大,沉于水中,而另一种,其不仅对人体有害,还浮在水面,随地下径流运动,“非常可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一位专家介绍,持续监测2年~7年的118个城市中,64%的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33%的城市为轻度污染。正常的城市不超过3%。该专家警告:“地表的环境污染将加剧地下水的污染,这些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监管空白
尽管地下水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在以前就已成为中国的重大问题,但近年来人为污染却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至今,政府尚未对全国范围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过详细的普查,污染情况究竟如何也无确切的说法。
此外,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无论是污染源,还是污染程度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换句话说,如果一家企业向地下偷排,如果不走漏风声,环保监测部门很难知晓。
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部署,环保等部门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全盘的调查会逐步推进,首先,进行几个片区地下水情况的摸底工作,紧接着,开展重点区域、主要城市的监测、调研,再下一步,对污染较重的场地着重从人体健康面临的风险、下游扩散情况及是否应当治理等方面实施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费宇红说。
据时代周报了解,2005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完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及华北平原四大片区,总共44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水质及污染情况的调查。第二类摸底由于投入大,参与的城市数量较少;而第三类评估则更少。
“比起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的难度更大,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更高。比如,某些地区的深层地下水,我们甚至连包含几个含水层也不是很清楚。”马军告诉时代周报。2006年,马军组织编写中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公开31个省份水质、污染排放及污染源等方面的信息。
“地下水调查虽有空白,但目前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对不少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水源地实际上有着详细的监测数据,而这些信息始终没有对公众公开。”马军说。
就在本月的24日,环保部曾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律师董正伟之前提交的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等信息的申请要求。
相关专家告诉时代周报,到2020年前,环保部门才能基本拿出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估、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估、风险评估和修复防控方案评估等关键性文件。
未来投入200亿治污
当深井排污的传闻像一根导火索,引爆公众对于地下污染的无限担忧时,深井灌注技术也被公众广泛质疑。
据了解,美国是最早利用深井进行废液灌注的国家。上世纪30年代起,美国的石油公司开始利用深井灌注技术处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的废液,全美约89%难以处理的危险工业废液均通过深井灌注方式来进行处置。
但在李文奇看来,这种技术的真实案例非常少见。在中国,已被曝光的仅有一例――山东东营口的杜邦项目。早在10年之前,杜邦公司就有意在渤海湾设立一家钛白粉工厂,将一项关键技术带到中国,即把有毒的三氯化铁等废液灌注至地下深井。虽然杜邦认为,深井灌注非常安全,可以“一万年不污染三公里以外的地下水”,但这项技术仍然引发了业界的意见分裂及较大的舆论抵制。
据时代周报了解,深井灌注对地质条件有着苛刻的要求,比如,必须有容纳废液的岩层,深井必须位于淡水含水层之下,而且其间有隔水层等。欧洲和日本至今没有使用该技术就是因为不具备合适的地质结构。
至于向深井灌注污水的做法,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多位地质专家都认为,我国不宜推广。
“第一,深井灌注在我国还是一页空白,没有技术标准,无法监督;第二,我国的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补充论证;第三,深井灌注可能蕴藏着无法预估的风险,而且一旦发生,难以补救;第四,缺乏该技术与污水处理厂技术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无法判断哪种方法更经济;第五,污水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而污水的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姜文来说。
而李文奇认为,以现在人们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尚不能把地下水的分布描述得特别清楚。如果盲目地把污水灌注到某个地层,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尤其当发生地震或是地壳变迁时,隔水层一旦受到影响,不同水层串通,后果就非常严重。而且,绝大多数污水目前都可以在地表处理,为何要在地底下装一颗定时炸弹呢?”
“从技术角度,深井灌注、深井排污都值得研究,我们应当探讨。但我的疑虑是,在中国,连地表水排放的管理都非常混乱,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管理地下排污,是否有能力避免深井灌注成为新的污染源头?”马军说。
有环保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如果制造某种产品会产生这样高污染、难处理的废物,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把废物埋到地下,而是怎样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放弃这种制造活动。”
污染容易,而地下水治理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资料显示,江河水体一旦受污,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由于地下水深埋地下,治理难度更大,“它不像地表水,可以截住上游,治理下游。你把一部分受污的地下水抽上来,补给又来了,这要怎么办?”姜文来说。
中图分类号:TU9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5203
1 引言
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专门针对水环境治理而提出的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1]。为改善清镇市水环境质量,贯彻落实国务院总体要求,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研究意义重大。在此科学、全面地分析区域水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2 清镇市水h境质量现状
清镇市红枫湖水质较好,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污染较为严重,水质现状为劣Ⅴ类[2]。清镇市近年工业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占比逐渐增加,工业需水量的占比由29%增加到 71%,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占比也由3%增加到7%,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农业需水量和生活需水量的占比逐渐减小,农业需水量的占比由48%降低到13%,生活需水量的占比由20%降低到9%[3]。
3 清镇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市域范围内包含红枫湖和百花湖部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十分敏感
目前红枫湖水源地及其支流水质较好,可以达到相应功能类别要求。但由于红枫湖几条主要入湖支流均处于安顺市平坝区境内,随着贵安新区和平坝区的快速发展,上游地区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红枫湖水源地及其支流面临的环境风险也越来越大。百花湖水源地水质也较好,可以达到相应功能类别要求;但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污染较为严重,水质现状为劣Ⅴ类,主要受沿线生活污水影响所致。
3.2 城区污水无合适的排放去向,城市排水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清镇市在建的清镇职教城,到2020 年,清镇职教城内入驻职业院校将不少于25 所,在校生规模达20万人以上,配套人口达20万人以上。由于清镇职教城位于百花湖准保护区,污水自然排向进百花湖,目前清镇职教城的生活污水是通过提升泵站排入朱家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东门桥河、朱家河目前已无容量容纳生活污水的排放,但随着职教城入驻人口的增加,加之朱家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限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百花湖水质。
3.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
清镇朱家河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去向是饮用水源支流,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仍执行一级B 标,对饮用水源的污染风险较大。从保护饮用水源的角度出发,应尽快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此外,清镇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职教城等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也较为滞后,饮用水源地及其支流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也不完善。
3.4 对地表河流和饮用水源地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现场调查发现,暗流河、麦包河、栗木河、东门河等都存在大量的生活垃圾,给水环境支流带来污染风险。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没有有力的处理措施,随处乱扔,一些村落虽然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清运,造成垃圾成堆。
3.5 水源地环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
红枫湖流域地跨贵阳市、安顺市两个行政区,新建立的贵安新区又包含了上述两地部分区域,红枫湖三大支流(羊昌河、后六河、麻线河)部分流域已划入贵安新区直管区并已移交贵安新区管委会管理。除此之外,红枫湖沿岸90%以上陆域面积也已纳入贵安新区规划区。从长远看,从对饮用水源实施统一、长效保护和管理的角度看,贵州省在谋求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急需建立统一的红枫湖流域管理模式。
3.6 备用水源地建设进展滞后
清镇市虽然《清镇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预案中备用水源地输水方式为利用消防车、洒水车、水罐车等集中分片送水,但与备用水源地匹配的管道和管网等工程建设较为滞后,急需完善备用水源地相应的配套工程,早日建成与清镇市中心城区和各乡镇集中饮用水需求量相匹配的备用水源地。
3.7 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清
清镇市还未设置地下水常规监测断面,对整体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底数不清。此外,结合清镇市水文地质图和现场调查发现,站街工业园区是地下水富集区,工业园的发展必然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 清镇市水环境保护和质量改善措施
4.1 确保饮用水安全
4.1.1 完善饮用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源地安全
完成清镇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2017 年底对供水规模在1000 人以上的农村人饮工程划定水源保护区。2017年底完成对清镇市备用水源地划定水源保护区。2020年底前完成清镇市建制乡镇水源地和清镇市备用水源地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2022 年底前完成清镇市供水规模在1000 人以上的农村人饮工程的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
4.1.2 控制严治
严控饮用水源地入库支流污染物排放,加强饮用水源地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采取源头控制和截流工程严格控制农业和生活面源的氮磷排放对水源地的影响。对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支流河道采取生态护岸、绿化坡岸,河流与村寨间建设生态缓冲带,支流入湖、河口附近建设湿地带。在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要坚决予以搬迁和拆除,在限养区内的原有规模化养殖场要采取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粪便污水达标排放,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肥有机生产等成熟技术。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控2015~2017 年完成百花湖东门桥河流域村寨污水收集处理、生态治理工程建设;2018~2020 年完成红枫湖、百花湖(东门桥河外)流域村寨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018 年完成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居民搬迁工作;2020 年前完成红枫湖支流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建设。
4.1.3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
加强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工程的建设和保护,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构建30~100 m宽植被缓冲带,二级保护区内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规划2015~2020 年饮用水源保护区流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达60%,减少水土流失对水源地造成的影响。
4.1.4 生态农业推广
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水源地流域范围内划定化肥、农药限量使用区。到2020 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比例达到100%。
4.1.5 加强饮用水源地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及供水企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机制。根据水源地水质要求,对保护区上游提出保护区边界来水的水质要求,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协调、督促上游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保证控制断面的水质达标,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建立饮用水源地跨流域协调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周边城市沟通协调。
4.2 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4.2.1 加强和完善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加大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地表水水质全面改善,确保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在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基础上,通过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尤其是总氮、总磷的处理效率。实施红枫湖环湖截污沟工程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雨污分流的比例,减缓城市径流等污染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并逐步实现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引入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完善已建工业园区污水配套收集管网建设,提高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效率。加快推进清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到2025 年,清镇市工业园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雨污分流系统、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
4.2.2 加大城市中水回用系统建设
在建设和完善污水管网与收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周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散处理回用。采用人工湿地、净化塘、膜处理等工艺对其尾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相应水质标准要求,回用于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或环境用水,优先满足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需求。遵守《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规定》中相关要求,新建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宾馆、写字楼、办公楼、学校等场所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鼓励、支持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对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实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统改造。分时段、分步骤推广中水回用,通过近期职教城入住学校中水回用系统工程、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和其他中水回用工程等,远期朱家河污水处理厂提标回用工程。实现到2020年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30%,到2025 年实现中水回用率40%以上。
4.2.3 加大乡(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清洁能源设施的建设与推广,推动流域范围内生态示范村推广建设工作。在地表水水质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超标区域(东门桥河),建设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至2020 年,完善清镇市各乡镇集镇范围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作,确保地表水一级红线区域以及地表水水质超标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流域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达60%以上,显著减少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实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厩“一池三改”等工作。做好村寨规划和建设,优化村寨布点,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强农村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4.2.4 控制农业面源
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对于10°~25°坡度的耕地进行等高耕作。全面实施坡耕地水肥流失控制工程建设,有效收集农田径流,控制农田水土和水肥流失。在流域内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推广使用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有机肥、农家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现状,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兽药、农药新品种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因农田径流和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工程,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3 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
4.3.1 加强地下水富集区污水处理及防渗设施建设
针对地下水富集区所在位置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农业区优先完善污水灌区的控制灌溉定额和区域渗透系数调节措施;工业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在运行中和新建建设项目时要结合项目各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的布局,根据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N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和产品的泄露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量和排放量,提出高要求地面防渗方案,给出具体的防渗材料及防渗标准要求,建立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
4.3.2 加强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
清镇市岩溶发育强烈,水文控制单元划分及产汇流条件复杂,建议摸清地表水系与地下暗河系统的相互转化关系,将具有明显水量转化关系的“明流”“暗河”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设置监测断面和监测点、划分水源保护区,实施地表-地下水统一管理。
4.3.3 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基于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两个特点,需构建一个“防-治-保”相结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合理设置各项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摸清家底,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工作。工作内容应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典型污染源调查(工矿企业、油库及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矿山渣场、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场、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对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需要找出原因,控制污染源,并开展污染治理工程。以污染源为核心,对源进行监督,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地下水,污水排放企业排污口不能设在地下暗河、落水洞、漏斗等与地下水连通的地方。
5 结语
研究中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区域水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对策建议。清镇市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强组织保障,争创多部门协调治水的良好局面,保障清镇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R].北京:中国国务院,2015.
[2]清镇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清镇市水质监测报告[R].贵阳:清镇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5.
中图分类号: F407.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石油化工土建结构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方案不仅可以反映出方案设计者的技术水平,更是对其眼光长远度的具体映射,比如土木建筑结构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规范立项、编制过程中,通过对石化工程特点的分析、易渗漏部位的现场调查和渗漏原因分析及对各种防渗方案的计算、分析和对比,逐步确定了石化工程防渗设计的原则和地面、地下管道、污水池、污水检查井和阀门井等的防渗设计方案。
一、石化工程的特点
对污水池来说,池中常年存有不小于2m的污水,大于危险废物填埋场中渗滤液的积存高度。通过以上对比可发现,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方面,石化工程的一些部位(如污水池)比危险废物填埋场大,而一些部位(如地面)又比危险废物填埋场小,因此,不同部位应采取不同的防渗方案;危险废物填埋场中渗滤液常年积存于防渗层上,而石化工程只有在发生事故或有跑冒滴漏时,才会有污染物积存到地面上,且事故发生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物积存于地面上的时间很短;危险废物填埋场是永久性的,而石化工程中的设备、管道、污水池等是有设计使用年限的,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需更换或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二、进行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防渗原则
(一)、构造要求和计算取值的细节运用
1、与02规范相比,如今使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更加重视,鉴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我们可以得出规范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上面又有多增加。举例说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计算由原来的受力钢筋外缘改为构造钢筋外缘。基础范围内混凝土保护层因为容易与水或腐蚀性物质进行接触,厚度增加得更多,但实际情况中腐蚀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除了施工精度外,在于设计人员忽略了新规范中的数据变化,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过关造成的,因此,必须提高设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做到设计过程严格遵照新规范实行。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原则
保护环境以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是石油化工新建项目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地下水污染防控设计是依据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对地下水在防渗工程、监测方案、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污染防控,完成地下水污染预防的防渗设计及施工,以满足环保“三同时”的要求,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针对新建石油化工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要按照“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防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全程控制。
采取主动防渗设计,新建石油化工装置对于生产工艺的选择、设备、管道设计等方面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工艺路线的选择上应选用国内外先进的环保生产工艺技术,减少污染源的生产:在管道及设备的设计中,通过对管道及设备的连接方式、密封方式、材质比选,提高管道压力等级和腐蚀裕度,加强对管道、设备防腐处理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泄、渗、漏,以降低产生污染的风险。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帽、滴、漏,以将污染物泄露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在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被“早发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露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三、地面防渗方案
根据对石化工程的特点、易渗漏部位和原因的分析,最终确定石油化工防渗工程设计的原则为“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即在防渗层的设计使用年限内,污染物不能透过防渗层渗透到地下水中,这个标准虽然比较高,但可根据达西定律进行量化计算,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石化工程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地面防渗方案的选择会对防渗工程的费用产生较大影响。
(一)、黏土防渗层的要求
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厚度不小于1.5m,顶面宜设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石层,目的为防止黏土防渗层失去水分导致干缩裂纹,影响防渗效果,同时可起到污染物导流和收集作用。黏土防渗层要求较高,主要因为黏土防渗层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按长期考虑的,如与防渗主体使用年限相同,达到使用年限更换防渗层时就需全厂大开挖,换填新防渗层,难度大、费用高。
(二)、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层
防渗层做法为:100mm混凝土加300mm砂石垫层加针刺覆膜法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只有在水饱和状态、一定压力下才能起到防渗作用,因此其上需设一定厚度的砂石层和混凝土层,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于降雨不足以使钠基膨润土防水毯保持饱和状态,且石化工程泄露的介质又不能使干燥的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水化,防渗层就起不到防渗作用,因此,在气候干燥的地区不得采用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层。
(三)、地面防渗层选择
根据以上对不同地面防渗层的分析和计算,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层可把地面、防渗层合二为一,既可满足防渗设计原则的要求,又可防止场地土污染,同时又便于维护和检查,且抗渗混凝土的防渗费用较低,因此,一般情况下地面防渗应优先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层。
(四)、抗渗混凝土防渗层
1、抗渗混凝土的相对渗透系数
抗渗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用抗渗等级和相对渗透系数来评价,试验方法分别采用逐级加压法和渗水高度法,抗渗等级和相对渗透系数间可以换算,换算结果见表1。
表1抗渗混凝土的相对渗透系数
2、抗渗混凝土防渗层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抗渗等级不低于P6,厚度不小于100mm,基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防渗材料可采用抗渗素混凝土、抗渗纤维(钢纤维或合成纤维)混凝土或抗渗钢筋混凝土。
防渗层厚度的确定
根据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混凝土渗透试验中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出的污染物在防渗层中的渗透深度和穿透防渗层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m
为渗透深度或防渗层厚度,cm;T为渗透时间或穿透防渗层所需时间,s;H为防渗层上污染物积存高度,cm;Kr为相对渗透系数,cm/s;α为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取0.03。
(五)、裂缝控制和缝的密封
裂缝、缩缝、胀缝、衔接缝是混凝土地面的易渗漏部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裂缝,做好缩缝、胀缝和衔接缝的密封。
为有效地控制裂缝,需按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缩缝、胀缝,并加强施工养护。当场地可能存在后期沉降时,应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抗裂密实剂等抗裂措施,提高混凝土防渗层的抗裂能力。缩缝、胀缝、衔接缝的密封措施为:嵌缝密封料加背衬材料,因道路用硅酮密封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黏结性、耐油性和施工性,且具有低模量、高位移能力,已广泛应用于道路和机场,故建议嵌缝密封料采用道路用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宽深比宜为2∶1,因此时密封胶综合性能最佳,密封胶深度宜为6~15mm,为避免密封胶表面产生磨损,密封胶表面应低于地面2~3mm。
设置背衬材料是为了便于密封胶的修整,有效控制打胶深度,并避免三边黏结造成胶体受力不均而破坏,背衬材料应采用防黏结、闭口式、不吸水、可压缩的材料,尺寸应不小于缝宽的1.25倍。
结束语
石油化工土建结构在设计方案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其自身安全性、耐久性等基本问题,特别需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其设计进行不断完善的实践中,设计者要通过不断的尝试,谨小慎微,使土建结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2封场覆盖中的防渗系统伴生放射性废渣填埋结束后,需对废渣库进行封场处置。封场覆盖层由下到上依次为防渗层、导排水层、生物阻挡层、植被层。其中防渗层和导排层主要是为防止雨水入渗库区而设置的。封场覆盖防渗结构见图2。1)防渗层。废渣库防渗层采用土工膜和压实黏土组成的复合防渗层。其中,土工膜采用一布一膜的形式,防渗膜采用1mm厚的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1×10-12cm/s;在防渗膜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0g/m2;压实黏土层厚度设计为300mm,渗透系数<1×10-7cm/s。2)导排水层。排水层采用200mm厚的粗砂层,渗透系数>1×10-2m/s。3)生物阻挡层。为防止动物打洞以及植物根系生长破坏防渗层,在导水层上方设置300mm厚的生物阻挡层,由碎石或卵石构成。4)植被层。植被层由植物覆盖支持土层和营养植被层构成,总厚度达400mm,其中营养植被层厚度不小于150mm,以达到阻止风与水的侵蚀、减少地表水渗透到废物层,保持废渣库顶部美观及持续生态系统的作用。5)土工网护坡。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多风,为防止覆盖土层受到侵蚀,植被层表面铺设土工网护坡。
2渗滤液收集、导排、检测系统
为了减少库区内雨水下渗对库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将填埋区内的渗滤液及时导出填埋场外,在填埋区的底部设置渗滤液导排、收集、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渗滤液导排层、导排盲沟、渗滤液提升井以及渗滤液检测层等。
2.1渗滤液来源与产生量渗滤液来源一般包括降水、地表径流水以及尾渣含水。该废渣库库区周边设置了地表截排水系统,因此无地表径流水;尾渣含水率在30%以下,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蒸发量较大,尾渣含水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因此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为自然降水。在废渣库填埋作业期间,顶部开放,自然降水会透过尾渣形成渗滤液。本工程参照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计算公式[1],同时考虑尾渣填埋的实际特点。式中:qV为渗滤液产生量,m3/d;I为多年平均降雨量,mm/d,该地区平均月最大降雨量为90.8mm,多年平均年最大日降雨量为60mm;C1为废渣库未填埋区浸出系数,取0.8;C2为填埋场已填埋区浸出系数,考虑尾渣较密实,填埋过程进行碾压,取0.3;A1为废渣库操作区面积,m2,按照库区面积的一般考虑,为11250m2;A2为废渣库封闭区面积,m2,按照库区面积的一般考虑,为11250m2。通过计算,该伴生放射性废渣库渗滤液最大月平均产生量为36.2m3/d,多年平均最大日产生量为742.5m3/d,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渗滤液潜水泵型号为40WQ15-30-2.2。
2.2渗滤液导排系统稀土废渣不同于生活垃圾,本身不产生渗滤液,库区底部渗滤液导排系统主要用于降雨情况下库坑内雨水的导排,导排系统铺设在库底水平防渗隔离层之上。在填埋区底部以2%的坡度自东北向西南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含2层),其中渗滤液集排水层材料选用当地粒径为30~60mm的碎石,渗滤液中的碳酸钙质量分数不大于10%,渗透系数>10-3m/s;在集排水层内布设主盲沟,由卵石铺设而成,在主盲沟内铺设300的HDPE穿孔管,渗滤液汇入主盲沟,经HDPE穿孔管进入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集排水层下为渗滤液检测层,由300mm厚的粗砂组成,沿集排水层主盲沟布设检测层主盲沟,内铺设200的HDPE穿孔管,渗滤液导排盲沟结构及尺寸见图3。
2.3渗滤液收集系统为了将库坑内的集水排出库区,减少填埋层内渗滤液的积聚,从而减少对防渗设施的水压,在渣库初期拦渣坝上游边坡内侧设置渗滤液提升井,提升井底部为钢筋混凝土底座,主体结构为HDPE管,井内放置潜水泵,集排水层穿孔管内的渗滤液经非穿孔的HDPE管汇入渗滤液提升井,由潜水泵提升到地面进行处理。
2.4渗滤液检测系统为了检测渗滤液是否透过主防渗膜下渗,在渗滤液集排水层下的主防渗膜下设置渗滤液检测层,同时在拦渣坝上游边坡内侧与渗滤液提升井并排布置渗滤液检测井,内设潜水泵,一旦第一层防渗系统失效,下渗的液体通过检测系统导排、收集,可以及时检测到泄漏现象。
3地表水截流系统
在伴生放射性废渣库周围设置截排水沟,截流坡面径流。根据GB50520—2009,截排洪沟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a。多年平均洪水洪峰流量可由下式[2]求得。式中:q′V为洪峰体积流量,m3/s;C为区域系数,取2.49;s为流域面积,取0.01km2;n为流域系数,取0.55。计算得q′V=0.1978m3/s。该废渣库坡面排水沟采用0.5m×0.6m(宽×深)的矩形排水沟。
4地下水监测系统
为及时追踪库区底部地下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在库区下游应设置地下水监测井。根据地下水流向,在库区外设置2处监测井,用于地下水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地下水位、Th天然、U天然、226Ra、总α、总β等。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3]:废物库周围地下水中各监测项目均在建库前本底范围之内,说明当地周围地下水未受到放射性污染。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地质带来的灾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不同的地质灾害中,有很多地质灾害都由水的原因而造成的。例如:在地下水与岩体之间产生了相互的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就会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如今我们对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灾害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对地下水分析的阶段,对地下水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处于很薄弱的环节中。
因此我们要在对环境地质勘察、监测的过程中,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是具有很重要的位置的,但也是人们很容易就忽视了的一点。地质灾害中有地下水的推动,会对地下岩土体产生影响,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安全隐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将环境地质勘察的可靠性提高,就需要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考虑的问题:①重点考虑地下水对于岩土体的作用和影响。②环境地质勘察中要切合实际的结合查明相关的水质文件。③不同的角度,按照地下水具有的作用和影响,都要重视地质的问题。
2 不同环境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
不同区域条件的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会有不同的内容,从传统的环境地质勘察来看,因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不够重视、评价不足,从而造成环境地质灾害,所以需要在以往的勘察工作中进行总结,提取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水文地质的科学评价,这样就能加强环境地质勘察的可靠性。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中不同区域的评价,可以从下面的几点来进行考虑:①对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的开发进行保护。在中国大约四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是干旱的,降水量不高,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就存在着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水资源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对水资源的减少做到预测,可以及时的提出对应的预控措施。②建设中因为水污染或者是开采过量而导致地面下沉的问题。人的生存是离不开水的,众所周知水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水资源一旦受到污染就无法再正常的使用,对于水污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工业中排出的废水、垃圾没有进行专门的处理,就会有一些有害元素渗出,就会慢慢地进入到地下水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吸入,渐渐地对人体的健康也造成伤害。地下水被过量的提取,造成地面下沉的问题是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应该先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水文地质进行专业的勘察。③过量抽取淡水资源的沿海城市,会有海水入侵的灾害发生,这也属于地质灾害。在沿海的地区,淡水和海水本来是呈一个平衡状态的,人们在过度的开采淡水的时候,造成了淡水的压力变小,破坏了平衡,海水就会入侵陆地,会给陆地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沿海地方进行水文地质勘查时,需要对地下水分布的情况了解,如果过度的开采淡水资源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对这种情况进行预测,控制海水入侵的程度。④矿区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矿资源的开采工作中会不断的受到地下水的沉降侵蚀,就会导致空隙直接传递累积,时间一长这些空隙就会发展在地表上面。因此在这种环境情况的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中,需要组织一支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长时间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将地下水侵蚀的变化规律进行熟知,更好的预测和控制这种变化。⑤大型项目建设中的地质问题。比如:城市进行改造,开发新兴建设。如果没有丰富地质环境资料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的连续是非常紧密的。例如:工程建设中的地基评价、工程建设时的降水量等,这些都需要专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从上面得知,不同的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不同的,但都会包括水位变化情况、水层的厚度、一些组合关系、水头等一些内容。在对环境地质勘察的工作中,要了解地下水对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对环境地质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必要时需要查询了解与水文地质相关的问题,根据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有不同的作用来对环境地质进行评价,并且出示相关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文件。
在当前的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环保非政府组织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这一组织是与政府组织相对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环境加以进一步的保护,并且是非营利性的,构成组织的成员大多都是志愿者,他们从事各行各业,但是都有一颗保护环境的决心,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简称是ENGO,自从建立以来,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成立以后,缓解了政府组织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工作中的负担,同时进一步发扬扩大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对于我国的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1 水环境保护的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水环境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状,首先是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国曾经在2013年对地下水污染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排查,结果显示在很多企业中,地下水污染的情况都十分严重,这一现象不容乐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漠视,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所以造成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加剧。除了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以外,地表水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地表水的污染情况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有些地区的程度较轻,有些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当严重。除此之外,关于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是相当不足的,这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之中,还包括个人以及政府官员,尤其是相关部门的官员,他们没有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治污的处理,人们也没有采取合理的手段对这一情况加以制止,所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水环境的保护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可知,要想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不应该完全将责任归结到政府、企业或者是个人身上,这就需要第三方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积极的发挥应有的力量。
2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模式
2.1 总体作用与作用模式
在前期阶段的水环境保护中,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起到的是预防性的作用,也就是要加强在不同主体面前的教育,让人们产生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要性的认知,这样就能有效的预防对水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或者是降低这方面的不良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能积极的为政府主导的措施起到监督性的作用,防止政府失灵的现象发生,让水环境保护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中期的发展阶段,环保非政府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治理,也就是在出现水环境问题以后,该组织起到帮助解决问题的作用。在发生问题以后,积极的与公民一起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并且与政府的其他部门合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是在后期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对后续的工作进行监督,预防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综上所述,在总体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环保非政府组织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工作任务也是不相同的。
2.2 不同阶段的ENGO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模式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保非政府组织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以初建阶段为例,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起到的是参与作用。我国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才建立起这样的组织的,政府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并且在民政部门进行注册,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积极的为水环境的保护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并且帮助政府将相应的政策具体落实在工作中,推动相关政策的快速落实,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ENGO难以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在发展阶段的作用是多元化的。自1994年我国第一个自下而上的环保非政府组织成立以来,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也在不断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作用的模式逐渐多元化。根据水环境保护参与主体在水环境保护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将其发挥作用的模式分为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ENGO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和ENGO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而根据各个主体之间的横向关系,可以将其发挥作用的模式分为协商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
根据各个参与主体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从纵向的角度看,ENGO的作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初建阶段就已存在。其主要的参与决策作用仍然存在。但是在现阶段政府主导下的ENGO的作用起到的作用不断扩大。我国第一个环保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分会水环境协会在水污染防控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其召开的年会上,各位专家积极讨论,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水污染治理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对于我国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发展阶段,ENGO参与下的政府主导模式中ENGO的作用在不断发挥。但是,其主要的作用还只是局限于参与决策,提出建议等方面,相对于纷繁复杂的治理过程,其发挥的作用还是微不足道的。
二是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是指在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公民与ENGO共同进行水环境的保护,而在这个过程中,ENGO起着主导作用。在这种治理模式中,参与的ENGO往往是草根组织,这种组织与公民的距离比较近,更加贴近实际,更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有利于与公民之间形成互动,积极解决水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其起到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宣传教育作用,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宣传水环境保护的思想,更易于公民的接受;第二,水环境治理的作用。第三,监督治理的作用。因此,在以ENGO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EGNO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较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但是相较于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在执行某些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缺少“合法性”而受到障碍。
Y束语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发挥作用的模式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该积极发挥ENGO的独立作用与合法性,并积极发挥有公众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ENGO的独立性,尽量改善我国ENGO的挂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