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肉牛养殖主要是以散养为主
我国肉牛养殖起步较晚,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还不健全。肉牛集中养殖的模式还没有普及,仍然以散养为主,而且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肉牛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能及时吸收外界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仍然是将肉牛放养,特别是小牛犊的培养阶段,经常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还会因为管理不当导致牛犊患病死亡。因为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肉牛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
1.2饲料质量较差,营养成分不够完善
很多肉牛养殖户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他们在选择饲料时更多倾向于小厂家生产的质量、市场销售价格较低的饲料。这些饲料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营养搭配不合理会抑制肉牛的生长,降低肉牛产品生产品质,使肉牛合理化的增肥,肉质的鲜美程度不能达到市场需求。
2肉牛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2.1牛犊饲养管理
刚刚诞生的小牛犊因为身体免疫力较低,机体内部抗体较少,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可能导致牛犊死亡。母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饲养人员应让牛犊及时的吸收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加牛犊机体抵抗力。小牛犊诞生后饲养人员需要对其脐带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其放置于经过消毒处理的干燥区域,并且做好该区域的保温工作,然后在应用母牛的初乳喂养小牛犊。此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是,小牛犊诞生到初乳摄入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h。牛犊诞生4个月以后,母乳的营养不能满足牛犊生长的需求,这时饲养人员需要进行断奶处理,断奶前要应用营养均衡的饲料辅助喂养,代替一定的母乳摄入量。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不能良好的调控自身体温,饲养人员需要对牛舍进行恒温设定,牛舍的温度不能低于5℃。小牛犊生长2周之后饲养人员需要在其角基处进行凡士林的涂抹,然后在应用一些磨砂类的物质对该部位进行摩擦,其目的就是促进牛犊角基的脱落。
2.2肉牛品种的选择
去年,临武县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稳定生猪、临武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以调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的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科技示范户组成、示范基地类型等要素为抓手,加大对肉牛养殖的扶持力度。全县遴选的150户科技示范户中有100户是牛羊养殖户,占总示范户的66%;21项主推技术中有13项涉及肉牛养殖,范围涵盖优质牧草种植、秸秆氨化、肉牛育肥、冻精冷配等方面;精选37名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指导员队伍,对接肉牛养殖,深入乡村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引领,临武肉牛养殖驶入发展快车道。一是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使全县人工授精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现在的83%,出生犊牛平均体重由原来的40斤增加到现在的80斤。目前,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良种肉牛的养殖量占全县肉牛养殖量的95%以上。去年全县引进良种母牛1600多头、优质肉牛5000多头。二是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标准化牛舍建设技术,加快淘汰简易牛棚。2014年以后新建规模牛场,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本达到省级以上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全县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到 83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有16个。
借力资源优势撬动民间力量
临武地处南岭北麓,气候温暖湿润,可利用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养殖。同时,临武紧邻珠三角和长株潭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曾经的矿业大县,民间资本雄厚,也让临武养牛业发展有了坚实的资本市场。
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临武在良种引进、企业引入、技术推广等方面收获颇丰,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全县的良种化、规模化水平。全县肉牛规模养殖户由2013年10余户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户,其中年存栏50头以上有80多户,年出栏200头的有38户。2015年引进的众兴生态畜牧有限公司,把母牛繁殖、品种改良基地从江西省井冈山搬迁到临武县万水乡,辐射带动楚江、麦市等乡镇的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指导周边养殖户进行肉牛品改,被评为临武县养殖业科技示范场。另外,去年引进的正腾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划打造一个总部在临武,基地在湘南,市场在全国,集肉牛养殖、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企业。目前,全县已发展肉牛养殖合作社3个,流转山地5300多亩,种植优质牧草820多亩。全县投入肉牛产业的资金已达8亿元,有投资意向的资金近20多亿元。
创新管理培训拓宽脱贫路子
全县严格肉牛产业发展管理,建立了养殖业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和养殖技术推广专家组,加强项目领导和技术核心指导,形成了农牧局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示范场(户)网络管理格局。同时,严格考核,从养殖场(户)指导、学习积分、信息报道多方面对技术指导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另外,推行分类管理。针对畜禽品种、养殖水平不同,由技术指导员结合实际,突出养殖场所差异化管理。在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时要求有记录、有相片、有资料,做到“雁过留声”,有据可查,使指导员挑起“担子”,做好“责任田”,确保项目工作落到实处。
去年,全县对150余户肉牛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现场指导,推广养殖新技术23项,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帮助培训人员1800余人,协助购置实用技术书刊500本,器材6万元。
中图分类号: S8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1127001
近年来,吉林省基础母牛和肉牛存栏数量逐年下降,牛肉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肉牛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效率不高、饲养成本上升,牛肉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肉牛养殖业如何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肉牛养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吉林省肉牛养殖现状
1.1 肉牛养殖规模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肉牛主产区,肉牛饲养总量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肉牛存栏量达到肉牛存栏量达到371.2万头,2013年末存栏量为408.6万头,比上年度减少了37.4万头,约占上年比例的9.15%。2013年末,出栏肉牛297万头,牛肉产量45万t,年出栏50头及以上的规模场(户)达到13883个。
1.2 养殖成本与效益
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土地、人工、运输等费用的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肉牛养殖成本正逐渐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我国面临着基础母牛不足、养殖成本高和国外进口牛肉的压力,牛肉价格将进一步微涨,整个肉牛产业微利或亏本运行的现象将长期存在。2014年以来,育肥牛的价格在29元/kg和22元/kg之间波动,架子牛价格由32元/kg下降到26元/kg,能繁母牛价格由40元/kg下降到30元/kg,养殖收益降低。目前,每头育肥牛和基础母牛的平均养殖效益分别为 2300元和3350元[1]。
1.3 养殖模式
吉林省拥有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和西部草场,作为玉米生产第1大省,2014年玉米产量2733.5万t,这些自然条件为吉林省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也形成了不同的饲养模式。东部山区饲草多用于肉牛养殖户在冬季进行舍饲,其他季节放牧;中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已全年舍饲为主;西部地区草甸资源丰富,采取白天放牧和晚上补饲的方式相结合。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肉牛养殖逐渐由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化的肉牛养殖企业,养殖小区达到230余个,规模化养殖户达到33000余个[2]。
1.4 品种资源丰富
吉林省养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现有主要肉牛品种7个,包括延边黄牛、中国草原红牛、中国西门塔尔、延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安格斯,其中,草原红牛、延边牛和延黄牛是自有的肉牛品种,形成了“东黄、西红、中改良”的肉牛产业格局。自20世纪末,吉林省引进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为新的肉牛品种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杀青弑母严重,犊牛资源短缺
能繁母牛是肉牛养殖产业的基础,充足的能繁母牛可提供大量可供育肥的犊牛,近年来,能繁肉牛养殖成本不断攀升,养殖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大量肉牛养殖户淘汰母牛,杀青弑母现象严重[3],而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导致犊牛短缺,各地纷纷展开了犊牛争夺,加剧了“北牛南养”现象的发生,而吉林省作为肉牛主产区,活牛外流严重损害了吉林省肉牛养殖户的利益,杀青弑母、活牛外流最终将导致养殖总量下降,部分地区或企业面临着无牛可养、无牛可宰的现象。
2.2 肉牛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肉牛养殖中普遍存在着养殖技术落后、养殖环境恶劣等问题,虽然规模化养殖已到达了较高的比例,但是农户散养等小规模养殖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养殖户的养殖方法落后、管理粗放,先进的养殖技术无法普及,在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管理等方面比较落后,而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 秸秆资源使用率低
吉林省年秸秆产出量就约4000万t,可收集资源量约3600万t以上,其中玉米秸秆占84%。秸秆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牛对纤维饲料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能力,秸秆是肉牛养殖中廉价优质的粗饲料资源,但吉林省肉牛养殖中秸秆的利用率较低,青贮和黄贮饲料使用量不高,秸秆饲料化比例不足30%[4]。
2.4 养殖户观念落后陈旧,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肉牛养殖业在2000年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饲养管理技术、肉牛品种还是养殖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养殖户原有的观念和饲养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肉牛养殖的需求,如部分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不注重日粮营养成分的均衡调制,只饲喂单一的饲料,不使用精料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导致肉牛饲养周期长、生产性能低下等。
2.5 发展资金不足,肉牛养殖风险高
牛本身具有较大的价值,一头能繁母牛的单价在35元/kg左右,架子牛的价约为35元/kg;饲养周期长,有些肉牛的育肥时间需达到2a以上,饲养周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养殖投入较高;肉牛养殖受疫病、自然环境灾害以及物理伤害等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养殖风险,牛又是价值较高的动物,一旦发病或死亡将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肉牛养殖对发展资金的要求较高。
3 促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肉牛养殖的扶持政策,但是扶持的力度和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大对能繁母牛的补贴。在扶持政策的实施中需加大宣传力度,将补贴的具体操作方法向广大养殖户进行详细讲解,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养殖户,并接受社会监督。
在肉牛养殖方面,提供优惠的税收、土地和金融政策,实现养殖规模的扩大,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3.2 扩大能繁母牛养殖规模
肉牛养殖者应加大对能繁母牛技术与资金投入,加强母牛养殖设施建设,科学使用先进的繁育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提高产犊牛效率。鼓励建立专门化的母牛养殖场或合作社,通过订单式生产提高能繁母牛养殖效益,提高养殖能繁母牛的积极性。
3.3 加强肉牛养殖技术推广
全面推广母牛繁殖技术、犊牛犊牛饲养管理、肉牛分段式育肥技术和疫病防治等先进饲养管理技术。
3.4 促进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秸秆收割机器,降低秸秆的收割运输成本;需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技术,积极推广青黄贮技术、微贮技术和饲料膨化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比例。
3.5 推广肉牛保险
肉牛保险是养殖户降低养殖风险的有效保障。肉牛养殖易受疾病、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原因的影响而导致死亡,由于肉牛本身价值较大、投入高,肉牛死亡将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养殖户为肉牛投保,当饲养的肉牛发生意外死亡后,保险公司将给予企业或养殖户赔偿,降低了养殖户养殖风险以及企业经营风险。各地政府和保险金融机构需扩大对肉牛保险的宣传力度,促进肉牛保险也的快速发展。
3.6 建立肉牛养殖利益联结机制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龙头企业+养殖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养殖户”等方式,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产业链基础,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并由此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参考文献
[1] 冯凯, 滕佳敏, 文美英.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 肉类工业, 2015 (2): 47-48.
[2] 付殿国, 吴健, 张嘉保 等. 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吉林畜牧兽医, 2013, 34(04): 9-11.
2发展目标:从发展基础母牛着手。培育养殖能繁母牛专业大户和肉牛养殖大户,引导、鼓励农户养母牛、繁小牛、出栏商品牛。力争用2-3年的时间,全市培育发展2-3个年供良种母牛500头、出栏商品牛1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建成20个肉牛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培育200户养牛大户(户均出栏百头以上)带动2000个肉牛养殖户(户均出栏5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1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牛5万头。5年内,实现目标任务翻一番。
二、发展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
1项目扶持。对达标的肉牛养殖公司、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
2信贷扶持。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货款。市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扶持对象:养殖能繁良种母牛5头且饲养1年以上的专业户;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养殖大户;入住养牛小区的养殖户;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扶持措施:对良种母牛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种牛繁育场,按每头种牛贷款3000元,市财政贴息300元;对肉牛养殖大户和入住小区的养牛户,按每头肉牛贷款500元,市财政贴息50元。
3财政扶持。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发展肉牛产业。市财政按每头良种母牛奖励300元;对存栏商品肉牛50头且饲养4个月以上的专业户,市财政按每头肉牛奖励50元;对达标的肉牛小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对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的肉牛品改站,市政府奖励3万元;对肉牛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前10名每户奖励1万元。
三、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措施
1搞好技术服务。1加快品种改良。要指导各乡镇或专业大村建立肉牛品种改良站(点)大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以民营化为主要形式,乡镇(场)建设标准化肉牛品改站和养殖基地,年在全市普及。2加强技术培训。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肉牛安全生产等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农户肉牛养殖水平。3加大指导示范。分区域建立养牛示范户,技术骨干对养牛小区或示范户实行包联,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以点带面,拉动肉牛产业发展。
2鼓励种草养牛。积极鼓励养牛户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各地要根据各自肉牛养殖规模,及早动手,科学规划,保证肉牛饲草需求。
3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食品公司。组建肉牛屠宰、分割、熟食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建厂提供便利条件。对养殖户的扶持、奖励兑现与公司收购挂钩,公司应按市场价收购。
4发展经济合作组织。要把民间协会建设作为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向农户提供市场、技术等系列化服务,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经济合作组织健全合作章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5严格考核结账。市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性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深入小区、深入大户。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层层研究制定肉牛产业发展的考核结账办法,并严格考核结账。
县无公害肉牛产业化项目
二、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是一个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农业县份,农牧资源十分丰富。年全县肉牛饲养量35万头,肉牛业产值12.94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0.84%,畜牧业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这一产业中还面临着品种退化,养殖粗放,缺乏深加工拉动,效益不高,产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等问题,尤其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急需我县的肉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移。因此,以品种改良和无公害养殖为主要突破口,辅之以深加工,实施无公害肉牛产业化项目,其目的就是通过该项目推动我县肉牛业向产业化发展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全县更多的农户通过肉牛养殖增收,意义十分重大。
三、项目产业基础
肉牛
(一)基本情况
肉牛1、肉牛养殖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化程度较高
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现在,宾县已成为省肉牛养殖第一大县,全国重要的商品肉牛生产基地。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年被评为全国秸杆养牛十佳县,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科教兴牧先进县。年全县肉牛饲养量35万头,其中90%以上为改良牛,肉牛质量全省最好,改良面全省最高。
存栏26.2万头,年出拦10万头。全县17个乡镇乡乡都有肉牛养殖,其中有5个肉牛集中规模养殖乡镇,肉牛育肥小区43处。年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户3300户,年出拦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350户,年出拦百头以上的养殖户240户,年出拦500以上的养殖户4户。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肉牛养殖已成为我县肉牛养殖业的主导趋势。
2、肉牛养殖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大、位置重要
年,宾县农业总产值36.36亿元,畜牧业产值21.27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8.5%,肉牛业产值12.9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5.6%,占畜牧业产值的60.84%。也就是说,宾县的畜牧业已占农业的半壁江山。而肉牛业又占到整个畜牧业的一半以上。
3、肉牛生产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的肉牛养殖业从繁育改良到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乃至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服务网络。全县建立了114个肉牛繁育站,80%以上的村都有肉牛繁育点。17个乡镇每个乡都设立一个畜牧综合服务中心,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此外,全县还建立14处牲畜交易市场,年全县外销肉牛7万多头,宾县已成为哈东地区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
4、政府对发展肉牛业重视程度高、服务力度大
按照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辅换位”的战略要求,我县确定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这一农业发展思路。为此,一是成立了肉牛生产领导小组,由一名县领导具体负责抓全县的肉牛生产,并成立了由农委、畜牧、科技等部门领导组成的肉牛生产办公室,具体抓有关工作的协调落实。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业发展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在乡镇统一规划的畜牧小区内,养殖户入区养殖政府免费提供畜舍用地;允许肉牛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田内建设非永久性畜舍从事肉牛养殖;对肉牛养殖户给予荒山、草原、机动地优先承包权;对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政府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贷款扶持等。此外,县里还下气积极推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哈尔滨鼎丰集团投资8000多万元在宾西经济开发区建立肉牛深加工企业,引进哈尔滨北晨国际贸易公司投资1.3亿元建立血清蛋白生产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建立将对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强力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肉牛繁育方面:一是二十多年来由于一直用夏洛来种公牛级进杂交,种公牛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亲代对后代贡献率低,杂交优势不能有效发挥,以致出现越改越小,生产速度相对缓慢,效益下降。二是受市场效益的影响出现了追求身高体重,生产快,忽视肉的品质、屠宰率、净肉率等性能的现象,牛肉的品质下降等问题。三是近年来由于配种技术员迅速增加,培训工作跟不上,配种技术员只管配种,更深一点的知识如根据杂交双方亲合力不一选择不同杂交组合等技能不掌握,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更加加快级进杂交退化的程度。四是母牛繁殖率低,仅为60—70%,除饲养管理因素外,配种技术员的技术水平和不按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牛饲养管理方面:一是我县肉牛多数是从役用黄牛转化而来的,因此,存在着商品率低,产肉率低的问题;二是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管理水平低。我县肉牛生产主要是分散式的家庭经营专业户经营生产,不利于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三是科学饲养水平低。多数农户还处于“有啥喂啥”原始落后的饲养方式,造成日增重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低。
此外,由于前些年宾县在肉牛业缺少加工企业的龙头拉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主要内容、目标、进度及方式
(一)项目实施内容
1、推广应用杂交改良技术。开展三品种轮回、终端杂交,确立最佳杂交组合,建立肉牛繁育生产科技示范区,根据我县肉牛生产现有的基础和国内外市场肉牛生产发展方向,从以下几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最佳的组合。
①利木赞夏杂母牛②西门塔尔夏杂母牛③利木赞西杂母牛④西门塔尔利杂母牛,西夏黄F1与夏洛来级进杂交二代对比
2、加强繁育站点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员的培训。结合乡村繁育站点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站点标准化标准,增加、更新必备设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坚决取缔不达标站点及技术员,做到宁缺勿滥,加强培训工作,使技术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以保护肉牛生产,提高繁育率,进一步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
3、推广肉牛无公害生产技术
以《哈尔滨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肉牛》OB2301为依据,开展无公害肉牛生,重点要抓好肉牛的饲养管理。
①推广“三定、四勤、四要管理方法”
三三定:定时、定量、定位;
三四勤:勤添、勤拌、勤刷试、勤检查;
三四要:要短栓系、要搓舌、要慢饮。
②育肥牛选择,要选择18——24月龄改良牛,体重350公斤以上,育肥80——90天出栏,体重达450公斤以上。
③合理搭配饲养,加快育肥速度,饲养不允许使用激素,抗生素、化学防腐剂,并按标准配制肉牛饲料配方。
④饲料。饲养肉牛的精粗饲料必须由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饲料厂供应。饲料种植基地应符合GB3095、GB3838、GB5618、NV/T391标准。
(二)项目达到的目标及进度
通过实施该产业化项目,要达到以下目标:
1、每年冻配4万头,其中三元轮回和终端杂交每年2.5万头经上,年、年两个实施年度生产三元杂交肉牛5.5万头,以后每年以30%的增速生产三元杂交牛。
2、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对现有114处繁育站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培训,对考核合格约占总数60——70%人员进行巩固提高培训,对考核不合格约占技术员总数30——40%人员进行普及提高培训,培训后考试不合格,第一年留岗,第二年不合格淘汰取消从业资格。
3、年生产无公害肉牛2.5万头,年生产无公害肉牛3万头,项目实施年度生产无公害肉牛5.5万头.以后每年以0.5——1万头的增速,到“十一五”末年无公害肉牛生产能力要达到5万头以上。
黄
(三)项目实施的方式
本项目由县政府组织实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县科技开发中心和县畜牧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实施。
在肉牛繁育上:以胜利镇、糖坊镇为重点,全县普遍开展三元轮回杂交和终端杂交,以确保每年生产2.5万头三元轮回杂交和终端杂交肉牛项目任务目标的完成。
在无公害肉牛生产的实施上:建立糖坊镇和永和乡两个无公害肉牛生产核心示范乡,并在全县建立7个无公害肉牛生产科技示范区,选择条件较好的肉牛科技示范户50户,以此带动整个无公害肉牛产业化项目的完成。
此外,以哈尔滨北晨国际贸易公司和哈尔滨鼎丰集团为龙头,进行优质肉牛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化。
五、项目投入与效益分析
我国的肉牛养殖业随着供求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的规范化肉牛养殖行业起步较晚,许多地区仍然采用陈旧的养殖方式,而随着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大,这些养殖方式出现了一些弊端,例如产量小、牛肉质量差等情况。因此如何规范肉牛养殖技术,提高牛肉的产量以及质量已经成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重要问题。
1我国肉牛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肉牛养殖主要以散养为主
由于我国的规范化肉牛养殖技术仍然不够成熟,肉牛集中养殖模式未能得到肉牛养殖业的普遍使用,我国的肉牛养殖主要还是以散养方式为主。并且肉牛散养户一般经济实力比较有限,没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仅仅是将肉牛进行放养,特别是在犊牛的饲养上缺乏经验,很容易造成犊牛死亡,同时散养的肉牛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很容易出现患病现象。
1.2饲料质量不合格、营养成分不完善
肉牛散养户的经济实力有限,在购买饲料上一般会选取生产厂家规模小并且价格较为低廉的饲料。这种饲料质量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必须营养元素不达标的情况,很容易导致肉牛摄入营养成分不完善,出现一些相应的营养物质缺乏症。不能使肉牛合理的增肥,也会导致肉质不够鲜美。
2肉牛规范化养殖技术分析
2.1犊牛饲养管理
刚出生的犊牛免疫能力底下,体内没有抗体,而母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和一些免疫球蛋白,能够及时给犊牛提供抗体,同时含有大量优质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能够及时对犊牛进行科学的营养成分供给。因此在犊牛出生后,首先要对其进行脐带消毒,再将其放置在清洁干燥并且温度适宜的饲养区,进行母乳喂养,要注意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从出生后算起不得超过1h。在出生4个月后,母乳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就不再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了,此时就要进行断奶,还要注意在断奶前就要适当的对犊牛进行人工饲料的辅助喂养。其次出生犊牛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的体温调控,因此必须确保犊牛牛舍的温度恒定,不能低于5℃。最后还要注意犊牛期要进行犄角的去除,一般在犊牛出生2周后进行,方式是通过在角基处涂抹凡士林,然后用一些磨砂类物质例如棒状苛性钠进行摩擦,达到角基脱落的目的。
2.2肉牛品种选择
要想提高肉牛的培养质量,肉牛的品种选择十分重要。首先,要根据牛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选择,例如杂交牛体重比较容易增长,可以产出大量牛肉,而纯种牛的肉质鲜美,可以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牛肉。其次在牛龄的选择上,初生牛犊虽然肉质鲜嫩,但抵抗能力较差,牛龄较长的,其肉质口感差,因此要选择一周岁以上但是不超过2周岁的牛最为合适。最后,因为牛的体型不同能够影响到最终培育出的肉质,因此要通过牛的体型不同进行选育,例如膘瘦体重大的牛很容易增长体重,而膘肥体重小的牛肉质质量比较高。
2.3肉牛草料管理
饲草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肉牛的健康,因此饲草饲料的采购、存放、质量检查以及营养配比等过程都十分重要。
(1)饲草饲料的采购
首先应当进行饲料的价格查询并且列出规范的饲草购买计划。其次,对购买饲草以及饲料厂家的选择,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小生产作坊,而应当选择能够提供完整的饲草原料清单以及规范的质量检查报告的厂家。如果厂家没有相应的质量检查报告,必须对饲草进行随机抽样并且送往饲料质检中心进行检验,不能购买添加剂超出规范的饲草。最后,购进饲草的数量必须按照储备计划,购进数量合理的粗、精饲料,并且储备足够的青稞、干草以及秸秆,避免出现饲料浪费的情况。
(2)饲草饲料保管
饲草饲料如果保存方式不当很容易出现发霉腐坏的现象,因此饲草和饲料应当分类放置。首先饲草的放置应当扎捆堆垛,在每垛饲草中间都必须留出一定空隙,达到防腐的目的。饲料主要采取室内存放,对于一些容易发霉变质的饲料要进行低温存放,并且合理控制每次购进的饲料数量。除此之外,在饲草放置地还要做好防火措施。
(3)提供良好的牛舍环境
要想培育该质量的肉牛,还要做好牛舍的管理工作。每天都要进行牛舍的消毒,降低肉牛感染病菌的风险。除此之外要根据季节和温度对牛舍进行合理的管理,例如在低温季节要对牛舍进行控温,保证肉牛的正常体重增长;而在夏季要做好肉牛的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鲜的饲料,同时每天进行牛舍的消毒通风工作。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粪便等,保证牛舍的清洁干燥。
综上所述,肉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陈旧的养殖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要想更好的适应牛肉供求市场,在培育高质量的肉牛的同时提高牛肉产量,就必须采取规范科学的肉牛养殖技术。
作者:赵有 单位:黑龙江省拜泉县爱农乡畜牧兽医综合站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10-01
牛属于食草动物,牛肉的特点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且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越来越受到欢迎,使得肉牛养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这对肉牛的养殖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然而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业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牛舍的建设不合理
农村肉牛养殖一般是小规模的养殖,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将家中的旧房改造成为牛舍,改造而成的牛舍中牛床往往会凹凸不平,牛舍矮小、空气污浊,不能保证牛舍日常的通风换气,同时也不利于牛舍夏季的降温,而冬春季又过于寒冷潮湿,甚至有的牛舍难挡风雨,光照条件也得不到满足。肉牛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会严重的影响到肉牛的健康,影响肉牛的增重。为了改善肉牛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对牛舍进行改进,肉牛养殖户要确保牛舍冬暧夏凉,并且要保证牛舍的通风和光线充足。
二、肉牛的肉质不佳
农村养殖户一般是到农村市场挑选本地的水牛或者黄牛作为种牛来自繁饲养,其后代大多数用来出售。而黄牛的体型一般较小,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出栏时间相对比较长。水牛的体型相对黄牛比较大,但水牛的屠宰率比较低,饲养的周期更长,产肉量也比较低,肉质相对较差。肉牛与黄牛或水牛配种进行繁殖,往往会造成后代的品种不良,导致肉牛的增重慢、肉质差、不易消化,从而导致肉牛的销售价格受到影响。
三、饲料营养不全面
天然牧草的数量不足,对于放牧的肉牛来说,不能很好的满足肉牛的需求,从而会使肉牛的增重变得缓慢。虽然农村也有种植牧草来喂牛,但是牧草的种类过于单一,牧草的产量虽然高,但不能提供肉牛足够的营养,尤其是缺乏蛋白质,这会严重影响到肉牛的增重速度。而到了冬季,如果没有贮存足够的优质牧草,而是以农作物的秸杆来喂肉牛,严重的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求。同时,农村肉牛养殖户由于资金的紧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运用不当,认为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会影响肉牛的品质,很少用营养达配全面的高蛋白精料来喂养肉牛,从而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导致牛肉品质下降。
四、繁殖技术落后
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基本上没有学习过肉牛的繁殖技术,对公母肉牛往往采取的是混群放养的政策,使肉牛自由进行。没有人工管理的,往往会造成肉牛过早进行,也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从而导致肉牛的后代早产、体重不足、体制较弱、生长缓慢、增加出栏时间等问题。而推广肉牛的人工受精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克服本交造成的配种困难的问题,但人工受精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养殖人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较好的掌握并应用该技术。
五、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
当前农村小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往往不注意肉牛的卫生防疫工作。当肉牛患病时,会不断的用药把肉牛的病治好,但一般养殖户的消毒防疫意识很低,舍不得花少量的钱去做好肉牛的消毒防疫工作。由于在牛舍内没有专门的消毒池,牛舍也不定期消毒处理,也没有及时对肉牛注射防疫针,肉牛一旦患病,特别是患上传染病时,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村肉牛养殖户应该注意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尤其是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更要注意消毒措施,同时也要增加牛舍消毒的次数。养殖户需要树立消毒防疫的意识,根据本地区肉牛疫病的发生情况,给肉牛注射相应的疫苗,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安全卫生,保证牛舍的干净。
六、销售渠道不畅通
农村的肉牛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的活牛交易市场,肉牛的交易一般是牛贩子在村里收购肉牛。农村的肉牛养殖一般采用零散的小规模养殖经营,这种性质就使得农村肉牛养殖呈现分散饲养的状况,且饲养量相对比较少且不集中,品种低劣,不能很好的吸引有竞争力的外来购牛户。即使有购牛户来购买肉牛,而肉牛养殖户本身缺乏市场价格判断,这就会使养殖户受到经济损失,从而挫伤农民养殖肉牛的积极性。如果肉牛没有及时的销售出去,养殖户只能继续饲养肉牛,而对于饲养时间过长的肉牛来说,其肉质就会下降,无形中增加饲养成本;即使最终销售出去,也会影响肉牛的销售价格。因此,当前农村肉牛养殖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对养殖户有很大的影响。
七、结语
本文主要对当前环境下农村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牛舍的建设不合理、肉牛的肉质不佳、饲料营养不全面、繁殖技术落后、不注意肉牛的防疫工作、销售渠道不畅通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不易于农村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而在提出改善农村肉牛养殖问题的对策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推行科学的养殖模式,使农村肉牛养殖产生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使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陶佑强. 我国南方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川畜牧兽医:牧业论坛.2007(05):22-23.
[2]汤绍贤,邱务喜. 松阳县肉牛养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07):473.
二、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xx是一个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农业县份,农牧资源十分丰富。20*年全县肉牛饲养量35万头,肉牛业产值12.94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0.84%,畜牧业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这一产业中还面临着品种退化,养殖粗放,缺乏深加工拉动,效益不高,产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等问题,尤其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急需我县的肉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移。因此,以品种改良和无公害养殖为主要突破口,辅之以深加工,实施无公害肉牛产业化项目,其目的就是通过该项目推动我县肉牛业向产业化发展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全县更多的农户通过肉牛养殖增收致富,意义十分重大。
三、项目产业基础
肉牛(一)基本情况
肉牛1、肉牛养殖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化程度较高
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现在,宾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肉牛养殖第一大县,全国重要的商品肉牛生产基地。199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1996年被评为全国秸杆养牛十佳县,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科教兴牧先进县。20*年全县肉牛饲养量35万头,其中90%以上为改良牛,肉牛质量全省最好,改良面全省最高。
存栏26.2万头,年出拦10万头。全县17个乡镇乡乡都有肉牛养殖,其中有5个肉牛集中规模养殖乡镇,肉牛育肥小区43处。年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户3300户,年出拦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350户,年出拦百头以上的养殖户240户,年出拦500以上的养殖户4户。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肉牛养殖已成为我县肉牛养殖业的主导趋势。
2、肉牛养殖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大、位置重要
20*年,宾县农业总产值36.36亿元,畜牧业产值21.27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8.5%,肉牛业产值12.9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5.6%,占畜牧业产值的60.84%。也就是说,宾县的畜牧业已占农业的半壁江山。而肉牛业又占到整个畜牧业的一半以上。
3、肉牛生产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的肉牛养殖业从繁育改良到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乃至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服务网络。全县建立了114个肉牛繁育站,80%以上的村都有肉牛繁育点。17个乡镇每个乡都设立一个畜牧综合服务中心,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此外,全县还建立14处牲畜交易市场,20*年全县外销肉牛7万多头,宾县已成为哈东地区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
4、政府对发展肉牛业重视程度高、服务力度大
按照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辅换位”的战略要求,我县确定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这一农业发展思路。为此,一是成立了肉牛生产领导小组,由一名县领导具体负责抓全县的肉牛生产,并成立了由农委、畜牧、科技等部门领导组成的肉牛生产办公室,具体抓有关工作的协调落实。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业发展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在乡镇统一规划的畜牧小区内,养殖户入区养殖政府免费提供畜舍用地;允许肉牛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田内建设非永久性畜舍从事肉牛养殖;对肉牛养殖户给予荒山、草原、机动地优先承包权;对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政府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贷款扶持等。此外,县里还下气积极推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哈尔滨鼎丰集团投资8000多万元在宾西经济开发区建立肉牛深加工企业,引进哈尔滨北晨国际贸易公司投资1.3亿元建立血清蛋白生产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建立将对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强力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肉牛繁育方面:一是二十多年来由于一直用夏洛来种公牛级进杂交,种公牛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亲代对后代贡献率低,杂交优势不能有效发挥,以致出现越改越小,生产速度相对缓慢,效益下降。二是受市场效益的影响出现了追求身高体重,生产快,忽视肉的品质、屠宰率、净肉率等性能的现象,牛肉的品质下降等问题。三是近年来由于配种技术员迅速增加,培训工作跟不上,配种技术员只管配种,更深一点的知识如根据杂交双方亲合力不一选择不同杂交组合等技能不掌握,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更加加快级进杂交退化的程度。四是母牛繁殖率低,仅为60—70%,除饲养管理因素外,配种技术员的技术水平和不按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牛饲养管理方面:一是我县肉牛多数是从役用黄牛转化而来的,因此,存在着商品率低,产肉率低的问题;二是饲养管理粗放,集约化管理水平低。我县肉牛生产主要是分散式的家庭经营专业户经营生产,不利于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三是科学饲养水平低。多数农户还处于“有啥喂啥”原始落后的饲养方式,造成日增重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低。
此外,由于前些年宾县在肉牛业缺少加工企业的龙头拉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主要内容、目标、进度及方式
(一)项目实施内容
1、推广应用杂交改良技术。开展三品种轮回、终端杂交,确立最佳杂交组合,建立肉牛繁育生产科技示范区,根据我县肉牛生产现有的基础和国内外市场肉牛生产发展方向,从以下几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最佳的组合。
①利木赞×夏杂母牛②西门塔尔×夏杂母牛③利木赞×西杂母牛④西门塔尔×利杂母牛
西×夏黄F1与夏洛来级进杂交二代对比
2、加强繁育站点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员的培训。结合乡村繁育站点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站点标准化标准,增加、更新必备设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坚决取缔不达标站点及技术员,做到宁缺勿滥,加强培训工作,使技术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有进一步提高,以保护肉牛生产,提高繁育率,进一步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
3、推广肉牛无公害生产技术
以《哈尔滨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肉牛》OB2301为依据,开展无公害肉牛生,重点要抓好肉牛的饲养管理。
①推广“三定、四勤、四要管理方法”
三三定:定时、定量、定位;
三四勤:勤添、勤拌、勤刷试、勤检查;
三四要:要短栓系、要搓舌、要慢饮。
②育肥牛选择,要选择18——24月龄改良牛,体重350公斤以上,育肥80——90天出栏,体重达450公斤以上。
③合理搭配饲养,加快育肥速度,饲养不允许使用激素,抗生素、化学防腐剂,并按标准配制肉牛饲料配方。
④饲料。饲养肉牛的精粗饲料必须由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饲料厂供应。饲料种植基地应符合GB3095、GB3838、GB5618、NV/T391标准。
(二)项目达到的目标及进度
通过实施该产业化项目,要达到以下目标:
1、每年冻配4万头,其中三元轮回和终端杂交每年2.5万头经上,20*年、20*年两个实施年度生产三元杂交肉牛5.5万头,以后每年以30%的增速生产三元杂交牛。
2、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对现有114处繁育站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培训,对考核合格约占总数60——70%人员进行巩固提高培训,对考核不合格约占技术员总数30——40%人员进行普及提高培训,培训后考试不合格,第一年留岗,第二年不合格淘汰取消从业资格。
3、20*年生产无公害肉牛2.5万头,20*年生产无公害肉牛3万头,项目实施年度生产无公害肉牛5.5万头.以后每年以0.5——1万头的增速,到“十一五”末年无公害肉牛生产能力要达到5万头以上。
黄(三)项目实施的方式
本项目由县政府组织实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县科技开发中心和县畜牧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实施。
在肉牛繁育上:以胜利镇、糖坊镇为重点,全县普遍开展三元轮回杂交和终端杂交,以确保每年生产2.5万头三元轮回杂交和终端杂交肉牛项目任务目标的完成。
在无公害肉牛生产的实施上:建立糖坊镇和永和乡两个无公害肉牛生产核心示范乡,并在全县建立7个无公害肉牛生产科技示范区,选择条件较好的肉牛科技示范户50户,以此带动整个无公害肉牛产业化项目的完成。
此外,以哈尔滨北晨国际贸易公司和哈尔滨鼎丰集团为龙头,进行优质肉牛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化。
说话的人叫刘秋红,今年50岁,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人,天津市宏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位在肉牛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女性,多年的历练让她在举手投足间有着男人般的干练。据她的外甥大伟介绍,刘秋红每天都很忙,甚至过年都是在公司和员工一起过,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好肉牛出自好管理
宏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坐落在天津市武清区,占地面积260亩。公司地处滨海腹地,京津之间,距天津市区45公里,北京市区75公里,京津城际铁路(武清地区)15公里,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现有牛舍9栋,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年出栏肉牛6000多头,销售额高达8000万元,是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2006年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刘秋红把一个小公司培养壮大成为了市龙头企业,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但她在这个行当越做越大,凭借的是一种永不改变的信念――“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牛肉”。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公司成为了商务部指定的全国出牛到香港的12家企业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具备活牛出口资质的企业。
“牛肉出在牛身上,好的管理饲养方式自然会让牛肉的肉质更加鲜美,我们做农业的,本来就是要为消费者把好第一道关,如果为了多赚点钱从中投机倒把,短时间看可能是获利了,但最终受害者还是自己,做农业一定要有良心。”刘秋红对记者说。
据了解,公司基地主要分为四个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养殖区、粪污处理区。生活管理区位于场区西侧,主要包括办公室、餐厅、宿舍、财务室、培训室等建筑设施;辅助生产区位于场区中部主要包括库房、草库、青贮窖等建筑设施。养殖区是场区的主体,布置于场区的东侧、南侧,包括牛舍、兽医室、饲料加工车间等建筑设施;在管理生活区进入生产区的入口处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更衣室。辅助生产区(青贮窖、干草棚以及TMR生产加工)充分利用了养殖场的自然地理条件,位于场区的西北;粪污处理区主要包括固液分离池、固体粪肥发酵堆放棚、沼气发电设施设备。合理的规划布局带来的是公司管理的规范化与肉牛饲养环境的标准化。
肉牛养殖,最关键的还是饲养技术,宏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是如何成为天津市唯一一家具备活牛出口资质的企业的?记者从刘秋红那里得到了答案。
“我们主要在饮水与饲料上下了功夫。在水质上,我们在农业部的帮助下,从台湾引进了一套水处理设备,经过珠海厂家组装后在公司正式使用,该设备主要作用是把水质经过净化、磁化、微化、矿化四次过滤后由大分子水变成小分子水,这种水咱们人都可以饮用,牛喝了对身体好;在饲料上,公司以前喂的全部都是生饲料,现在我们采用的都是通过生物技术处理过后的预混料,保证肉牛饮食上的健康。水质和饲料上的改变,让肉质从色泽到口感上均属上乘。”刘秋红说:“国家动检局委托天津动检局每个月都来进行检查,对70多项指标进行检测,看肉质里有没有含有瘦肉精、沙丁胺醇等物质,每次都是全部通过。”刘秋红对自己公司养殖的肉牛很有信心。
确实像刘秋红所说,肉牛在饮用了处理过的水和吃过配备的饲料后,牛舍内不会有非常刺鼻的粪便味,也不会看到乱嗡嗡的苍蝇飞来飞去,相比于其他牛舍,这里简直是牛的“天堂”。
从2009年开始,公司为适应现代化养殖需要,对原有牛舍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按照国家进出口检疫局的相关要求,公司先后完成了饲养区和隔离区的标准化改造。
为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延长产业链,也为了带动周边肉牛养殖户共同致富,公司实行“公司+农户”养殖饲养模式,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理念,通过与肉牛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公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给养殖户牛犊,养殖户把牛犊养殖到1000斤左右,公司再以高于市场均价每斤1元的价格回收。这样公司得到了更多的育肥牛资源,扩大了出栏量,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进而刺激了肉牛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与公司签订养殖购销合同的养殖户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武清区肉牛养殖户150余户。
好项目带动大发展
2014年,宏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获得了天津市畜禽精细养殖园区建设项目,这对公司发展起到了推动型性作用,随着项目的开展,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
刘秋红告诉记者,项目的实施从总体布局、竖向设计、空间组织、立面造型、园林绿化等方面,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化肉牛场风格和地方特色、自然和人工景观融为一体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肉牛养殖基地;通过充分发挥场址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特点,各功能合理分区,路网及建、构筑物布局灵活、紧凑、规整,节省用地,提高了场区土地的使用效益;场区内的建筑在满足养殖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肉牛环境条件更贴切地还牛于自然,使肉牛生活更加舒适、健康;在养殖上也严格按照肉牛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规划布局,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节约能源,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
通过项目的推动,公司在肉牛饲养技术工艺上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公司根据肉牛生理特点和相应的饲养模式,围绕一定的饲养决策目标,将多种营养调控技术加以系统集成,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整体优势,组织实施肉牛营养调控,以达到理想的营养状况和生产目标,满足不同牛群的需要。
一是采用集约化饲养模式。根据肉牛的营养生理特点,结合自身饲养条件和饲料资源,采用集约化饲养模式,严格实行分群、分阶段饲养方式饲喂。
二是充分利用当地饲草饲料资源,依据科学搭配的原则,设计肉牛的初始精饲料配方,混合精粗饲料配比,利用全混合日粮技术(TMR)初始饲喂。
三是设计总体饲养方案。使用人工瘤胃法筛选出与该混合粗料相匹配的精补料配方,对整个日粮的主要营养指标的平衡度进行检查和调整,形成总体方案。
四是在饲养实践中利用营养检测技术不断对养殖方案进行检验和完善,及时调整和优化日粮,满足肉牛营养需求。
五是实行TMR饲喂。任何饲养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肉牛在恰当的阶段能够采食适量的平衡营养物质来取得最高的产量、最佳的繁殖率和最大的利润。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是唯一对大小牛群均适用的饲养方式。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含量一致的全价日粮。
好产品才能做好营销
刘秋红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公司成为国内肉牛养殖业中的佼佼者,但现在,她又为公司壮大制定了下一步的目标。
“公司从创立到现在,一直在走肉牛出口路线,随着公司财力不断增长,今年我准备把企业增长点放在内销这一块,开拓牛肉加工环节,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宏元商标,在9月份就能够批下来,之后就开始在国内一线城市推广自己的品牌。”
为了让自己的品牌在初入市场后取得良好效益,刘秋红已经开始提前做准备了。
在经营管理上,他带领团队开展肉牛产品产销形势分析,依据市场评估信息调整生产规模,制定生产计划。组织订单生产,强化与市场对接,提高组织化生产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在生产管理上,按照分群饲养、分阶段管理技术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与屠宰企业建立沟通和信息传输管道,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严格畜禽养殖精细化管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做到依标生产,统一从正规渠道购置种苗、饲料及疫苗、兽药等生产资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50-02
由于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很多的养殖户扩大了对肉牛的养殖范围,但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肉牛在育肥时期的管理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对此进行了概括,以供同行参考。
1 育肥阶段前期的准备工作
1.1 称重
为了有利于对肉牛实现科学的管理,更为科学第做好分床及分群工作,在肉牛饲养后期,再转入育肥阶段前,要对其进行称重,结果记入档案,以此来提升管理的质量。
1.2 驱虫
驱虫是肉牛养殖中不可忽视的工作过程。因此,在进行驱虫前,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在药物选择上,应该针对寄生虫的种类进行选择。做到驱虫有针对性,以提升饲料的转化。
1.3 分群与分床
对肉牛进行合理的分群、分床,不仅便于日常管理,也便于饲养者提高劳动效率。对肉牛生长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分群、分床中,一定要根据牛的体重及身体情况进行细致划分。在分床时,要考虑到体重情况,依次进行排位。如果是圈养,则群中牛的数量应控制在10~15头之间,比较容易管理,减少了牛与牛之间打斗情况的发生。如果牛群过小,在喂养中难以形成抢食的局面,不利于生产力的提升。
2 育肥阶段肉牛的饲养技术
2.1 饲喂次数
在肉牛饲养中,为了提升喂养效果,一般每日早晚各饲喂1次。一是充分保证肉牛的休息时间,二是提升反刍的效果,提升肉牛胃肠的消化功能,减少了肉牛的运动量。
2.2 饲喂方式
一般以精、粗、青混合饲料为主,这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方式,非常有助于牛的消化。如果养殖场很大,采用这种喂养很困难,也可以采用分开喂养的办法。先喂粗饲料,再喂精饲料,减少剩余饲料量。在粗饲料喂养时,要尽可能进行湿拌、浸泡或者发酵、粉碎等加工,来提升牛的消化率,有关于饲养的细节,笔者列举如下:
(1)育肥过程中对饲料的要求。饲料以粗饲料为主,不低于50%,以提升牛的消化功能。
(2)投料。根据牛的体重及分床的顺序,进行饲料的添加。一般而言,体重大的肉牛,其采食量也很大。体重小的相对吃的也少。同时,要先喂粗饲料、最后喂水。
(3)若肉牛出现食欲减退的现象,可添加青绿饲料,以恢复其胃肠功能。也可以在其食物中添加消化剂,有助于对饲料的消化。也可以改变饲料的形态,或者对饲料进行蒸煮,以改变口感。
(5)保证牛充足的饮水。
(6)饲料要逐日增加,在增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一次性不可大量及过猛,容易引起肉牛的消化不良或者饲料的浪费。一般增食时间需要一周的过渡。
2.3 饲养方式
应采取拴系饲养方式,也可以与放牧相结合。栓系饲养是规模生产的主要方式,不仅便于管理,也使得生产速度快,且有很高的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
3 育肥阶段肉牛的管理技术
3.1 称重
肉牛体重的增加时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承称重的分群及分床过程中,非常重要。也可以对肉牛的育肥情况进行直观了解。在育肥阶段,最好是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称重,这样可以及时对生长速度慢的牛进行处理,以降低饲养成本,促进效益的提升。在称重时,最好选择在早晨空腹进行。
3.2 驱虫和消毒防疫
肉牛在进入育肥之前,需对其做一次全面的检查、驱虫及防疫注射。并且在育肥中期,也要做一次驱虫。如果遇到外购情况,外购牛需经过健康检查及过渡期后,才可以与牛舍中的牛一起饲养。对于牛场及牛舍,要定时进行消毒,每出栏一批,都要对其牛舍进行彻底打扫及消毒工作,同时,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3.3 做好牛的清洁卫生工作
每天都要对牛进行身体擦拭,既促进了牛的血液循环,也保证了卫生。对牛的粪便,要及时清理。保证牛场干净清洁的卫生环境,给牛营造一个宁静,清洁的生长空间。
3.4 限制运动
对肉牛进行育肥的目的,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努力增加牛的体重。因此,要尽可能减少牛的运动,降低消耗。采用的栓系饲养,就是减少牛运动的最好方式。3.5 适时出栏
1 前言
同志曾经说过:“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一个不完整的国民经济”,畜牧业是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而养牛业的发展就是拉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决定着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达成了共识,将肉牛产业作为优化畜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从而使养牛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景象,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农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 保和乡肉牛养殖的可行性
在人口增长对耕地和粮食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养牛能将人畜等大量单胃动物不能直接食用的青粗饲料,换取成更多的优质蛋白,满足人类对健康、营养肉质的需求。同时,在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引领下,肉牛养殖既能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问题,优化生态环境,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1 区位优势
保和乡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省级贫困乡镇,位于个旧市西南部,红河北岸,距个旧市区32公里,东南部与卡房镇相连,西与元阳县隔河相望,北与贾沙乡、锡城镇相毗邻。保和乡最高海拔2389m,空气流通,远离工矿企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最低海拔170m,地形特殊,气温特异,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6℃,年降雨量800~1100mm,夏秋高山雨量偏多,冬春常干旱缺水,半山及红河沿岸一带雨量偏少,气候温和,符合肉牛养殖所需的自然环境要求,另外,保和乡无工矿企业,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使养殖的肉牛具有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产能力。耕地面积1243hm2,草地面积4533hm2,林地面积8554hm2(森林覆盖率53.4%),可进行放牧地带达400hm2。
2.2 全年饲草丰富
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转化率也居家畜之首,而保和乡是纯农业乡,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因其食草不与人类争粮,可充分利用稻草、麦秆等作为饲草供给。农作物秸秆,通过技术处理后养牛,其生物学功能转化为牛肉,成为能供人体直接消化的多种氨基酸,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另外,可利用冬闲田地种植皇竹草、象草、多花黑麦草等饲草,保证不同季节均有充足的饲料供给,满足了肉牛生长需要,缩短肉牛饲养周期,提高养牛经济效益。201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4501t,可为发展畜牧养殖业提供秸秆5402t,其资源优势比较突出。
2.3 农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
保和乡辖6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486人,其中农业人口10774人,全乡主要有彝族、傣族两个少数民族及部分汉族,众多的农业人员中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和积极上进的汉族,为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和乡的农户因传统种植业的需要,每家每户都有养牛的习惯,牛与其说是传统农业的必备工具,不如说已经成为普通农家的一份子,大多数农户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养牛、护牛的基本经验。在农村养牛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据了解,保和乡大部分农户在经济条件宽松的情况下,均愿意以养牛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2.4 市场前景乐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元消费结构正逐步形成,膳食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牛肉及其制品在肉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加大,需求量逐步增加,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kg以上,世界人均10kg,而我国却不足5kg,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kg,保和乡属红河州个旧市,与周边乡县接壤较多,临近东南亚,可见国内外市场前景均让人乐观。保和乡的本地带皮牛肉和自腌干巴,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已有稳定的市场,且产品供不应求。
3 采取的措施与管理办法
2013年,保和乡肉牛存栏7130头,出栏3242头,平均两人拥有一头肉牛。通过对畜牧业产值的调查,我乡畜牧业经济收入占农民经济收入的49.76%,将近占有农业收入的半壁江山,证明畜牧业有较大发展潜力。
3.1 大力发展合作社
从全乡“345”的发展思路出发,在4个一万的发展思路中,努力发展好一万头肉牛养殖,从扶持规模养殖户做起,在现有的6户肉牛规模养殖户中,组织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实施品种改良与育肥相结合,提高本地品种的个体质量,促进保和乡养牛业的发展,起到抓示范、带产业、促效益的发展效果,使山区肉牛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与外地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对接,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和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乡养牛发展的路子。
3.2 加大饲草种植力度
我乡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可根据不同区域和季节种植皇竹草、象草、多花黑麦草等,经过种植试验,其产量、营养价值和食口性都比较好。通过营养水平测定,多花黑麦草与本地天然牧草对比,在水源充足的冬闲田地种植,蛋白质可提高到154%,日增重提高7.4%,精饲料利用率提高7%,每1kg精饲料相当于9.5kg多花黑麦草。饲料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即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酸性,pH值提高0.3~0.4,又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冬花黑麦草平均收割1次每667产量达2.2t,24d收割1次,在整个冬春季可收割4~5次,产草10t。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形成“牛多―肥多―粮多―秸秆多―牛多”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减轻畜牧业依赖的负担。发展肉牛养殖,对保护土质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确保“米袋子”充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
发展肉牛养殖,离不开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在农闲期间加强肉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培训,提升肉牛养殖技术含量,减轻农户养殖风险。对于农户急需的实用养殖技术,畜牧科技人员就进行跟踪服务和培训,做到随叫随到,服务上门,具体的培训方法:在养牛示范村,集中组织培训,让农民真正了解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效果会更加突出。培训内容应突出点面结合的双重效应。寻求各种渠道增加科技培训经费。在疫病防治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做好疫病防治是肉牛饲养管理的前提条件。重点做好牛口蹄疫、气肿疽、出败等疾病的预防工作。平时要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全面保障肉牛养殖健康发展,在预防中要做到:第一确保人力和物力到位,第二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三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防疫目标。
3.4 加强对品种改良的宣传
养牛是一项周期长、效益高的产业,做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要熟悉业务、服务到位,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品种改良,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使老百姓认识到品种改良的优越性,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在肉牛养殖项目上,农户要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需要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期间,科技人员要发挥出专业的技术,必要时进行实地蹲点指导。建设标准化牛舍、氨化池、青贮地,配套优质牧草种植,正确引导农户科学饲养,加强防治措施,控制疫病发生,减少农民在饲养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养牛成本,增强农民科学饲养的信心与决心。
3.5 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在养牛发展中,健全机构,加强管理,成立种草养畜和养牛试验示范领导小组,由分管畜牧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兽医站领导任副组长,兽医人员兼成员并负责实施,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实行项目责任制,行政与技术双向承包,分管领导亲自抓,技术人员分类指导,在发展中要求做的村级统一、农户统一,建立必要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发展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拉用发展养牛资金。
3.6 考察与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