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技术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技术创新与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技术创新与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 TU674.3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2-046-02

1 前言

我国有大小疏浚企业近百家,各种疏浚船舶上千艘,年疏浚能力约5.3亿立方米,疏浚力量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疏浚能力。但是,由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疏浚业技术相对落后,效率较低,核心技术仍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疏浚企业存在着吃设备、拼设备、设备老化和成本计算不合理现象。近来疏浚工程不断发生变化,规模扩大,致使疏浚设备也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疏浚机具需求。因此,我国要从疏浚大国迈向强国,必须走技术创新的自主发展之路。

2 耙吸挖泥船的设计

近年来,国外疏浚公司技术进步相当迅速,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包括环保疏浚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最典型的是比利时DI公司自行开发的Dracula系统,其高压冲水水压高达600bar, 可用来辅助耙吸船耙头开挖坚硬的黏土,取代链斗挖泥船和绞吸挖泥船施工。对于疏浚业来说,吹填造陆是其中一个主要业务领域。在世界许多地方,工业园区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例如机场、集装箱码头或工业厂房、住宅区等。新加坡吹填工程和阿联酋迪拜棕榈岛Ⅰ、Ⅱ期大型吹填工程就是一些大规模吹填造地的例子。工程必须开挖和运送千百万方砂来填筑吹填区和连接岛屿;现有航道必须浚深以通航更大型船舶;环保、地理和政治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挖泥船运距加长和必须在更深水域施工等。这些限制条件都要求有更大舱容和更高效率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来施工,尤其是当航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舱容耙吸船比小舱容耙吸船的采砂成本更低。1992年以前,耙吸船的最大舱容都不超过10000m3,其后,舱容则不断增加。

3 开沟和开挖深坑开沟是海床管线铺设的预备工作

视土质情况而定,开沟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项就是采用疏浚方法。

在完成开沟和铺管工作后,有时还需要覆盖,以保护管线。覆盖施工方法很多,例如抛石法、自然海流法和通过耙吸船吸管回埋法。借助吸管将沙从泥舱泵送到沟槽进行回埋作业。

现在,许多大型耙吸船都拥有深水开沟或为保护海上油气开采设备的进行所谓的大深坑开挖功能。

“Vasco da Gama”号安装了挖深达160m的深水开挖设备。为达到160m挖深并保证足够的泥泵吸入压力以维持泥泵正常功能,该船的1400mm直径吸管上安装了功率高达6500kW的高效潜水泵。

4 有限元法

在挖泥船设计过程中,有限元法(FE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计算方法的专业应用可获得强固的船体结构,同时重量却相对较轻,使船船获得更多的装载量。

由于在外海环境下疏浚施工以及连续不断的装舱卸舱过程,耙吸挖泥船的船体要在强侵蚀环境下经受各种周期性荷载。耙吸船的设计特点包括较小的舱容/船长比,这意味着荷载主要集中在船中部,导致较大的船体大梁弯矩和高剪切强度。

此外,由于采用大功率挖掘设备以及带舱底泥门的泥舱结构布置,不可避免地要求船体采用大量不连续性设计。

为优化船体的应力重量比以及最大化船体细部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寿命,采用了有限元计算方法。

大型绞吸挖泥船在开敞水域施工时要承受因波浪和开挖岩石时船体振动而产生的大幅波动的荷载。

船舶与海床之间以及桥梁耳轴与定位桩台车之间的船体形成(挠性)连接的位置上发生裂纹的概率相对较高。

应用有限元计算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应力集中出现并提高疲劳寿命。有限元计算法进一步应用于优化绞刀桥梁与定位桩的强度和硬度。为了避免因振动产生的共振或过度变形,目前IHC公司正在建立一个绞刀桥梁与船体的有限元模型以判断这种振动特性。

5 高航行效率船舶的航行阻力取决于船体周围的水流和航行过程中船舶所产生的波浪

通过适当的船体设计,可以大大地减少航行阻力并提高船舶的总能量效益。船头设计尤为重要,许多大型船舶在船体水浅处安装了所谓的球鼻(即人工鼻),球鼻改变了船体四周的水流状态,结果减少了波浪造成的航行阻力,因为船舶产生的波浪主要由船头形状决定。精心设计的球鼻船头产生的波浪远小于传统船头的波浪。

根据利用CFD计算法获得的船体设汁经验,IHC公司设计出一款形状特别的船尾。船尾设计获得一个进入推进器的理想水流通道,可以减少推进器振动并获得更高的效率。

6 流体动力计算(CFD)

CFD方法可计算出这些船体设计变化的结果。如上所述,船头对航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同样,船体与推进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通过CFD方法计算。

船体产生的涡流对航行效率有一定影响,并可能产生振动。CFD方法可为优化船舶设计提供数据,并最终获得最佳的水流进入推进器。

对于挖泥船,风、波浪和潮流作用方面的数据对于预测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船舶操纵性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CFD计算方法获得的某些系数可以预测操纵性能。

7 泥泵

IHC公司开发出高效泥泵,在同等安装功率情况下可获得比普通标准泥泵更高的产量。为确保泥泵性能和预测耐磨性,在IHC公司的研究部门(荷兰MTl)进行了由CFD分析方法辅助进行的实验室研究。荷兰MTI有一套可测试泥泵的环路,环路管直径为300mm,可提供可靠的实型泵试验结果。

为了提高产量,现代耙吸挖泥船都装有射流泵,其一般有3项主要功能:①使底土流体化并减少耙头所需切削力。②使泥舱疏浚土在卸舱期间流体化,以缩短卸舱时间。③卸舱后清洗泥舱。

为了防止射流水中有时夹带过多沙粒造成高磨损率,多功能、小型高效泥泵越来越多被用作射流泵。

为了优化疏浚效率,疏浚过程中的泵速必须根据真空度、泥浆流速和泥浆浓度等疏浚参数进行优化凋整。

IHC公司开发的Variblock齿轮箱是一种可连续变速传动齿轮箱,它可在恒定输入功率和速度情况下以最小的功率损失提供输出速度的变化,可实现各种输出速度,例如,在输出速度15%增减幅度内,齿轮箱总效率达94%。Variblock齿轮箱可避除非自航吸扬挖泥船(例如绞吸挖泥船)在不同管线长度情况下对叶轮直径的调整。其投资额远低于一个泥泵电动装置,而且所有液压配件在全球可即时供应。

8 耙头耙吸挖泥船的耙头对挖泥船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其设计、质量和多用途性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挖泥产量主要由耙头宽度、开挖厚度和航速决定,而其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所需拖曳力等。耙头设计通常会详细考虑疏浚过程的所有其它主要因素。

多年来已经开发出多种类型的耙头。最初,耙头完全根据冲刷原理设计:即在耙头活动挡板与底床之间产生水流。例如,IHC公司的Dutch(荷兰)型耙头,水流主要从挡板后面进入耙头,而Califoenia(加利福尼亚)型耙头的水流则主要从挡板两侧进入。

耙头借助底床上的水流在底床与耙头之间产生的压差,将底土疏松并挖起。最新式的现代耙头则在整个耙头宽度的固定部件装有射流装置,在活动挡板上装有切割刀片或切削齿,借助上述两者的共同作用,可降低耙头所需的压差,同时产量却可大大提高。通过调节挡板后侧的进水瓣,可供给足够的额外用水。

在某些情况下,泥浆浓度和射流水量很高,只需较少的额外供水量。有时,挡板通过液压缸保持在与耙头固定部件与耙头固定部件一定的相对位置,使之能够抵消因切削刀造成的上冲运动,这可采用一个预调切削力完成。

在切削十分细密的砂层时,即使采用传统的射流水,刀齿的贯入度还是不足够的,结果导致产量低。为此,最近IHC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模型试验,在喷嘴相对于切削刀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测试。尽管目前试验还没有全部完成,但初步结果似乎不错,一个额外的优点就是进一步降低了所需切削力,因此也降低了拖曳力。

耙吸挖泥船尺寸的不断增加也可以从耙头的发展看出。最早的第一代耙头只能与直径300mm的吸管相匹配,而最新发展显示,耙头相配套的吸管直径已达到1400mm。

9 装舱过程耙吸挖泥船的效率效益可通过改进泥舱的沉淀过程来改善

在开挖细砂时,耙吸船的装舱时间与泥砂沉淀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高效的沉淀过程可缩短装舱时间,从而缩短疏浚周期,结果是提高了施工效益。此外,也许更重要的是泥舱中含砂量增加。考虑到当前所需的投资,更高效率的施工可相当大地提高船舶的收益率。

IHC公司为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国际疏浚公司(DI)合作开始一项广泛的研究计划。为了获取更多经验并能够对实型设备的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MTI研究院在“Antigoon”号耙吸船上安装了一套大型试验装置。

泥砂的沉淀过程不仅取决于泥舱的设计,还与泥舱的进入水流有关。除了泥舱设计外,泥沙的沉淀也是取决于泥舱进入水流的因素之一,例如,选择合适的进入水流流速分布可大大的改善泥沙沉淀过程。这些使用大型试验装置的试验的观测和评估结果使我们在总体上和特定情形下的泥沙沉淀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利用根据获得的认识进行的改动将有助于开发出新的设计工具及改进泥舱设计,以提高泥舱沉淀效率,从而提高耙吸船的实际产量。

篇2

关于创新的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内生技术论”;另一条是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决定论”。很显然,这两种理论分别侧重与自己所支持的那一方面。新增长理论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却忽视了制度创新因素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则完全颠倒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次关系,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总的来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制度创新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制度创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雄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密不可分,创新实现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从以下事例种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产业革命中,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使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增长,远远超过此前自有人类以来的经济增长总量。目前,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特征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50%以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应该在各个领域里,重视技术创新。

二、制度创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制度上做出相应的变革,制度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表现在现行制度与技术创新是否相容。当一项制度适应技术创新要求时,必然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人们对制度创新的研究有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方面讨论;另一种方式是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讨论。宏观层面包括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产权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科研体制改革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微观层面涉及企业内部如何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对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的变革。当前我国制度改革还存在着不适应技术创新的方面,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才能更快地促进技术创新。

三、从创新体系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

如果将创新看作一个系统,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惟有整合在一起,才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技术创新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积极能动性,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冲破旧制度的束缚,导致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宽松的创新条件。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此起彼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创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导致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水平不断上升。

如果说“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则需要知识、技术的增长”,可以说制度确立了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上限,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技术创新总有受阻的时候,此时制度创新又成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瓶颈”,制度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前提。当一种制度处于比较发达和完善的状态时,技术创新占主流,对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此时制度创新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当完善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制度变迁显得相当重要,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

四、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指导我们创新实践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什么是“解放”生产力而不是“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区别于技术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而言的。当企业制度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时,企业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羁绊,不解除这种束缚,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制度变革是解放生产力。这种“解放”就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激励的机制,当企业制度严重束缚企业技术创新时,企业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此时,制度创新成为创新体系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正是当前我们为什么迫切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浪潮兴起,技术创新异常活跃,旧的传统的企业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企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不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纸上谈兵”。如何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企业改革的关键,也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1)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与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失时机地加速发展有市场需求和前景的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实现政企分开是企业制度创新的保证,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主要在以下方面起作用:第一,界定和保持产权;第二,培育市场;第三,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第四,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五,构建宏观间接调控系统。

篇3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3-0102-04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及其本质

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4)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给的定义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S.myers&D.G.Marquis(1 969)在其《成功的工业创新》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搜集的3008篇相关论文中,对于技术创新约有四分之三接近如下表述:当一个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应用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如下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涵义:(1)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2)活动必须实现最后成功。综上所述,将技术发明所阐明的技术新思想转变成可以投入市场的产品和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功能、结构、市场三方面的分析,将技术原理上的可行性转变成产品和工艺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的可行性,完成这个过程就是技术创新。

席酉民(2001)认为,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扩散(市场认可),这样一系列活动,其本质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吴敬琏(2009)提出,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徐睁、权衡(2006)认为,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经济转型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的转变。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支柱产业的转换,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济转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转型包括社会经济综合转型,集中表现为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狭义的经济转型仅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以狭义的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

技术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基础条件和源泉,也是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催生经济转型的路径主要有: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要素投入并使要素得到优化组合;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新流程、新工艺;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及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经济转型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一方面,经济转型使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总之,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二、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小企业转型的内涵是指围绕增强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企业从主要依靠粗放经营、数量扩张向主要依靠集约经营、结构优化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等实物型资本投入向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等知识型要素支撑转变;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与市场的内源发展向更加注重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外向拓展转变;从主要依靠船小好调头的灵活经营机制驱动向更加注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转变;从单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向更加兼顾社会整体效益转变。

(一)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来自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有4225.42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8%以上,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可以说,民营经济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生力军和扩大社会就业、繁荣城乡市场的主体力量。然而,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其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讲,是传统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多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了企业市场空间的拓展。但这条路已越走越窄,唯有创新发展,中小企业方能开辟新的发展大地。

其次,来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粗放型发展模式一方面成就了民营经济30多年的辉煌,另一方面也使得自身走入了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局。尤其是那种不计成本、不计资源环境代价、因而追求经济总量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一些地方的经济资源趋于枯竭,环境资源趋于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相当尖锐。随着劳动力成本与其它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上升,特别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低成本发展优势正在快速消散,以廉价劳动力与资源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考验。即使是一些属于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范畴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承担的也只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同样相当严峻。30多年来,中小企业逐步形成的一大批以物质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企业,正在面临全球能源价格上升、矿产资源短缺的严重冲击。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唯有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里解放出来,通过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才能最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中小企业转型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如果说中小企业在短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还能凭借粗放型增长打一个发展的时间差,那么今天绝不允许再走这样一条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首先就是为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最后,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成长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的实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快速成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资金规模看,2005年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总额为5809.5亿元,户均注册资金2.36万元.到了2010年9月达1.27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3.09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18.61%和58.05%。私营企业2005年底注册资金总计为6.13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142.6万元,到2010年9月,注册资金达17.73万亿元,户均达21654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89.09%和51.85%。民营经济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而且在向大型化、高级化发展。“十一五”期间,私营经济中迅速成长出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已有足够的实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竞争,获得政策扶持较少,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条件下,他们有可能,也有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三、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大规模的、长期性的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潮流中,中国的中小企业应积极主动地顺应调整、变革的大趋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加快战略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创新决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它将引领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从低成本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的产业转变。毋庸置疑,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使之成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要围绕既定核心业务、核心技术进行创新的发展,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日益成熟和转化,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价值创造转变,由低端产业领域向高端产业领域迈进,由传统的科技创新向高端的科技创新升级,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走内生发展之路

中国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设备靠拆旧,技术靠退休,产品靠模仿”,即使到今天也大多尚未形成独立研发能力,以致只能压价销售、恶性竞争,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当前,要强化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培育,特别是鼓励培育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同时,把握国际技术转移的机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有效地从外部获取先进技术,这是企业克服成长过程中“技术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这里既包括企业有步骤地引进成熟技术或标准技术,也包括通过与外商签订‘技术协议形成国际技术战略联盟模式,还包括通过跨国购并将国外研发机构内部化等途径实现。

(二)技术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篇4

近几年,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发展逐渐被提上工作日程,我国对林业发展给予了越来越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强调了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探索了林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加快林业技术创新,推动现代林业稳健发展。

一、我国林业发展概述

现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在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在开展实际工作中,将自然因素影响林业发展作为主要因素,忽略了其他的更多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没有充分把握林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开展林业经营管理中意识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没有积极顺应时展形势采取对林业技术的创新和资源的开发。这也是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林业发展滞后性的根本原因,对我国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负面作用。在开展林业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其根本的科学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较多地依赖于国家科学院和相关的高等院校,忽略了林业发展个体与市场的充分融合,形成了脱离市场经济的“孤独化”发展局面。在林业发展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上存在弊端,致使资金的投入极其不稳定,限制了林业的发展,不利于林业创造更高的效益。虽然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关键的地位,但是林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在林业发展中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林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经验模式以及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弊端,没有树立开展创新工作的意识,其林业发展也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林业技术创新在林业中的作用概述

林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时代对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更是对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目的。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结构仍旧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过多地依赖自然环境因素,不重视科学发展规律的发展现状十分普遍。在林业建设中缺乏专业性的创新人才,在大部分地区林业发展技术缺乏先进性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制约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创新前进,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林业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现代林业的产业结构的创新,林业技术上的创新,不仅是对林业种植品质水平的上升,也培育更多的抵抗病虫害的林业品种,助推林业生产的效益提高。除了对林业结构上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林业的技术人员结构也有至关重要的优化作用,林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对技术人员的经验管理,规模化的林业为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和难度。但是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林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对林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措施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

1.转变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转变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在管理工作环节中应改变以自然因素作为主要因素,应当依据林业发展的科学规律作为基础,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林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型。最大程度地与市场经济结合,改变脱离市场发展的格局。以社会、市场为主要发展参考的依据,深入分析市场发展形势,强化对现代林业的管理力度,从而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2.完善现代林业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林业管理体系需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拓展资金渠道,改善林业产业发展中资金匮乏的问题。相关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将国家的扶助资金充分与林业部门的资金整合。林业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的市场需求问题。

3.加大专业性林业人才队伍培养

其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在于缺乏林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没有扎实的林业专业人才储备。在对现代林业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中,人才作为主体起着关键的作用。利用一切渠道或者平台邀请林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授课,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或者资料查阅平台,方便技术人员随时对林业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研发热情。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的创新对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大力配合,林业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尽快实现林业的绿色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积极创新改革,推动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洪刚 单位:安图县白河林业局美人松宾馆

参考文献:

[1]罗嗣件,王雅玲,刘志毅.浅析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J].民营科技,2011,(10):121.

[2]陈明绪.浅谈现代林业发展及林业技术创新[J].大科技,2014,(25).

篇5

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林业技术的创新在现代林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保证林业持续发展,提高林业效益。因此,林业部门都在关注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林业部门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需要通过林业技术的创新来提高竞争力。要处理好传统管理模式造成的技术弊端,深入分析林业技术和现代林业的发展。

1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现状

1.1缺乏先进的理念

我国的林业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市场化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逐渐地提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林业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林业发展落后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在观念上有很大的差距。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缺乏现代化的观念所以没有什么创新意识。由于传统的林业模式的影响,很多的林业工作者对于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还没有什么意识。在林业管理中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从生产到销售都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对林业的发展没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因此,林业的发展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降低了林业发展的效率。

1.2技术创新缺乏资金

长期以来我国的东部地区创新水平比较高,但是东部地区林业不发达,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林业比较发达但是经济较落后,由于林业的发展资金都是政府划拨,没有民间的资本,所以技术创新缺乏资金的支持。由于人才的培养基础工程和生产设备都比较落后,造成了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滞后。由于缺乏资金,新型树种的研发只能停止,由于没有产品更新,所以产品跟不上市场的要求,进而在竞争中失去了有力的位置。由于缺乏资金,所以林业公司也没有了发展的信心。

1.3创新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比较落后,林业发展的水平较低,缺乏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缺少掌握现代技术的人才,所以林业技术创新水平仍较低,对于一些新品种都依靠进口市场,自己没有研发能力,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撑,即使引进了外国的品种,由于不会培育也不能发挥良种的优势,因此取得的经济效益不高。

1.4科技成果转化低

由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水平比较低因此没有什么科研转化成果,在西方发达国家林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高,我国的林业科研转化率跟人家有一半的差距,农业的转化率也很低,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人才,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技术成果转化率很低。

2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

在品种方面可以体现林业的产业结构,一个品种经过多年的种植以后会出现退化的现象,抗病能力和生存力都要下降,因此要培养新的品种来提高树木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林业生产还在种植一些传统的树种,因此科技成果在这些树种上也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所以,我国目前亟需引进优良品种,由于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必须依靠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作为支撑,所以,为了培育新品种,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2.2摆脱林业产业发展的限制

目前我国的林业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我国的林业生产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因此不能精确地控制林业经营中的各项指标,因此林业生产效率落后。其次科技落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林业生产,由于林业科技水平较低因此对于林业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比较落后,幼苗成活率也受到影响。通过创新林业技术可以改变林业的管理方式,对林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于苗圃的水分、营养和日照进行精准地测量和调整,根据林木的成长进行科学地养护,开展有针对性地林木管理,通过高新技术控制林木的病虫害,增加幼苗的成活率,促进林业的发展。

2.3林业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林业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系统不会被破坏,所以发展林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现在新开发的林业创新技术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林业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带来清新和谐的自然环境。

2.4引领林业市场走向

要开发有竞争力的林木产品,必须有优质的树种,要开发有经济效益的新品种,由于大量的优质林木投入到了市场,就可以带动木材加工和家具行业的发展,由于建立了有序的林木种植开发的健康的产业链,因此带动了林业行业的发展。

3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业技术创新

3.1转变林业经营理念

生态林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一套完整的林业技术创新系统,为了促进系统的改善,必须对系统的主体也就是具体的工作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林业的研究和技术人员要改变传统观念,要有建设生态林业的新观念。科研技术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换,要确保科研成果可以得到高效的转换,提高生态结构的研究,做好环境保护。

3.2加大资金丰富资本结构

为了技术开发和创新,必须有资金支持,由于目前我国的林业创新缺乏资金,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的资金来源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依靠融资、贷款,只有林业还在沿用着依靠政府拨款的老旧的资金理念。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为了林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加强民间资本的引流工作,要通过各种合作分红形式来筹集资金,进行林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在市场原则下要开展风险基金、银行贷款等来自民间的资金的招商引资活动,国家对于林业产业要进行政策上的支持,要对林业的科技创新给予一定的扶持,对于科技产品要减免税收来鼓励林业部门发展科技创新活动。

3.3加强人才培养

为了林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依靠高科技的人才,因为没有高科技的开发人才就没有林业系统的技术创新。因此,林业部门必须加强系统中的人才的培养工作,要不断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立业人才,必须加大林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的培养打造更多的林业专业的技术人才。

3.4调整创新体系

篇6

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

a工业锅炉企业创新的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新就是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技术创新并不是只要申请几个专利就可以,而是一个从新产品的产生、新工艺的设想以及市场应用等过程,它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设想、研发、生产以及应用等,实质上是一种集技术和经济为一体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两个环节,所以说,技术创新既不是单独的技术行为,也不是单独的经济行为,它是经济和技术结合体[1]。

技术的创新主要来自于知识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对工程存在问题的探索等。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创造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的积累和创造,主要是经过企业内部的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学生等来完成,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吸收,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实现企业创新。对于工业锅炉企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让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杂志、报纸以及媒体等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经验,确定发展的方向,注重知识的积累;第二,对具有自我激励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积极为其创造利于发挥的环境,通过奖励制度或者是晋升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第三,利用各种途径对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的训练,培养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b工业锅炉企业创新的途径

对于工业锅炉企业的创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工业锅炉企业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跟上本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市场的信息向相关的领导提出创新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完整的创新规划;第二,利用合作的形式和一些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等进行有效的联合,建设长期并且稳定的科研中心以及研发场地,通过合作来提高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第三,积极与创新委托合作,引进外部人才资源以及先进的平台资源,根据工业锅炉企业的需求,依靠外部的力量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创造,从而满足企业的需求。

工业锅炉技术的发展

a层燃链条锅炉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企业主要采用的锅炉技术是层燃链条锅炉技术,它的热效率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煤炭没有经过洗选和分级、锅炉燃烧的设备质量比较低以及锅炉燃烧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等。为了能够增强层燃链条锅炉技术的热效率,工业锅炉企业对其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应用了层然链条炉排锅炉技术,这种技术在燃料方面优化了煤炭燃料,在设备方面对炉排片、配风结构以及燃烧技术等进行了创新,优化了流动结构、换热原件以及清灰技术等,对于污染物方面,创新了污染物预防以及治理的技术,将流动烟尘的预防和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2]。

b工业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燃烧率比较稿、污染低,因此被称为清洁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的热容量比较大,能够使床内的物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床内的强烈结合,延长了燃料停留的时间,从而使物料实现了循环燃烧,提高了锅炉燃烧的效率[3]。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劣质的燃料的存在,也能将其充分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它的温度可能会达到1000度,可以在其中加入脱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比如,石灰石等。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来说,它在燃烧时采用的燃烧方式是低温、分段送风、分级燃烧的形式,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对于工业锅炉企业来说,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能够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从层燃链条锅炉技术、工业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等入手,分析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促进锅炉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

[1]翟建楠,崔昶.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探讨[J].硅谷,2014,23:229+239.

篇7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其创新战略,如美国《创新战略》、欧洲《欧洲2020战略》、日本《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2025年构想》等,以期提升其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创新驱动战略先行省份的江苏,一直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把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十二五”核心战略,推动了全省创新发展水平。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788亿元,占全省GDP的255%;R&D人员71.14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5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0%。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江苏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仍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足、创新仍然是发展“软肋”的状况;另一方面存在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分布南北不均衡、产业链前端的新产品少、产业集聚度弱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就需要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刘峰(2010)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规模以及竞争力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较低[1];于晓曦、孙英隽(2011)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和成长,改变各支柱产业的地位,从而引发主导产业的更替,产生新的增长极[2];蔡乌赶(2012)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发展的协同度及螺旋演化关系,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3];李东华(2012)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又使得技术不断进行跨领域、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与革新[4];吕月英、邸泽(2013)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关键推动力,其水平表现能够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状况与竞争实力[5];曾繁华、王飞(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6];王宏起、李力、王珊珊(2014)根据设计与技术双重驱动的创新模式要求,提出了新兴产业创新链重构的定位与策略[7]。王斌义(2010)基于改进的AU模型,从物联网产业演变的全过程考察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8];王欢(2012)选择日本、欧盟以及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情作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分析其产业发展规律后,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9];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2013)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构建了两者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技术创新与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10];李煜华、王月明、胡瑶瑛(2015)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11];胡永平(2015)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及其交互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12]。上述研究对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新颖性。

2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归类为区域资本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和区域金融与环境三大部分。

2.1区域资本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区域资本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和技术引进费用等。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全社会R&D投入强度大多在3%左右,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2013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已分别达到3.47%、4.15%、2.73%、2.85%。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仅能优化投资结构,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效地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的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程度,也体现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动程度;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发明专利。2013年美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高达3.8%,而江苏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1%。技术引进费用体现了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虽然技术引进费用越高,对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生产有利,但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将不断降低。

2.2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人员总量、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区域R&D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总量不仅是区域和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影响区域和企业科技质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R&D人员总量是区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体现了R&D人员科研活跃度,其值越大越能体现R&D人员技术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越高,其值越高不仅促使发明专利数越多,而且增加企业新产品的数量。区域发明专利数的规模,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创新驱动发展起“龙头”作用;企业新产品的数量体现了企业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区域金融与环境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撑与环境。区域金融与环境包括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减免税政策等。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为创新活动提供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和投融资等服务,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深远影响。技术交易市场额的规模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途径宽窄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服务体系对创新的支撑能力。科技减免税是我国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越高,所获得的科技减免税越多。综上所述,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机理见图1。

3江苏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为了进一步验证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及图1所示的模型合理性,我们依据《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科技发展公报》等收集了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见表1)。

3.2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根据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基于图1所示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江苏技术引进费用占R&D经费比重指标变量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用程度不大,这一状况反映出企业新产品多为国内R&D人员研发,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其次,江苏R&D人员人均全时当量、科技减免税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之间呈正相关,但与其他指标之间负相关,反映出R&D人员活跃度不够高,科技减免税政策作用有限。

4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

矩阵的建立依据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有向连接图和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的步骤,对上述可达性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后,形成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发现,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分别为区域R&D人员数、区域全社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企业R&D经费,因此,要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从上述关键因素入手。

5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5.1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角度,要进一步研究江苏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互补性,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产业,促使江苏区域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各产业创新链的不断完善;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江苏人才发展环境,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建立与产业相关的人才跟踪与评价体系,为后续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指导,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作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全省人才引智平台和人才库,统一协调全省人才跟踪、资金配套、绩效评价等工作;再者,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深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并开展科研成果引进、筛选、评价、孵化、落地等服务,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产业链、协同链和价值链,提升江苏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此外,要进一步调研和分析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与产值的比例关系及发展态势,制定江苏产业链完善和创新要素布局匹配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

篇8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关于如何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已成为实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考察现代技术不断呈现的新特征,阐释了与外部组织的积极合作是企业不断培育、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1现代技术的新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的不断突显,企业中关于产品创新与制造的技术呈现多元化、系统复杂化以及多学科技术融合的新特征。

1.1 企业技术多元化

企业技术多元化是指现代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本身包含越来越广泛的技术内容和知识 [1]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技术多元化体现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在所有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渗透。例如,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成功率,当代飞机设计已全面实现了计算机模拟和虚拟化设计,信息技术已经在飞机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二,为配合上下游企业的开发新产品的技术需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自身技术的多样性。论文参考网。从汽车的生产模式来看,在组装的过程中,虽然整车公司不必自己生产所有的零部件,但是它必须拥有关于整个汽车的设计以及与各个部分相关的技术,从而对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例如,考虑到汽车动力的电脑控制技术,通用汽车公司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关于芯片和软件方面的技术知识,并且保持对这类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论文参考网。因此,在一个为最终产品生产服务的紧密项链的供应链系统中,每个环节为了满足上下游企业的要求,都必须在技术内容上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延展,进而导致企业个体的技术不断多样化。

1.2 企业技术系统复杂性

现代技术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不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可能提出不同的特殊要求。为了增加技术创新结果的适应性,企业技术系统必须与外部环境中的各类组织的要求相匹,导致企业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例如,一个企业所提供的新产品必须与客户已经存在的技术系统相匹配的方式来保证新产品功能的实现。事实上,我们上面所讨论的汽车供应链的情况,本身也说明了产业链上任何环节的企业内技术创新必须保证对外部上下游客户的适应性。

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交错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各个学科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和互补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又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导致了技术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加强。那么,由于知识间的互补性,企业往往希望将所有的技术囊括在企业内部,但是恰恰又由于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为获得和管理新技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也非常大。论文参考网。企业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跟自身产品和技术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知识,因此,通过与外部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关于新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2.技术合作——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新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技术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都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涉及的技术领域不断拓展,而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就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2.1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途径

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往往强调内部积累方式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选择。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长期技术实践中总结、累积的知识,因此它的培育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就不可能适应当前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需求多样化以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

而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寻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缺陷。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特性,在评判技术过程中的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本身不能以商品的形式按照典型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取 [2] 。

2.2技术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新思路

根据上文分析的传统模式的缺陷出发,我们认为技术合作方式将是一种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合理制度安排。与市场和企业内部化发展模式相比,技术合作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与企业内部积累方式相比,通过与外部组织开展技术合作,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外部多种能力,可以快速地对外部多样化市场需求做出反应;

第二,由于组织间的技术合作要求企业间相对多次长期的共事,因此限制了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通过双方相互观察学习使默会性知识、经验得以交流和传递,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长;

3.技术合作方式的选择

作为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化中间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制度安排,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因此如何选择合适合作模式对企业有效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保护企业都非常关键。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技术合作方式时应该从以及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技术合作目的。不同合作目的对技术合作各方的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而且对技术合作过程和结果的控制要求不同,因此在合作模式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假设技术合作目的是对各方现有技术的充分利用与开发。那么合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实现技术新功能和用途的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功能。因此,合资企业,以及其他着眼于终端产品合作开发的模式就比较适用。

第二,技术合作各方的规模、实力。技术合作中虽然各方都存在着对外部组织的依赖,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在规模和能力上的不同地位必然会对合作模式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在规模不对称的情况下,强势方往往不愿与弱方分享技术合作的收益。因此,要么会选择市场交易导向的合作方式,要么会选择仅仅在技术利用环节的合作,例如产品开发合作。这样的模式,显然大大限制了合作对方对技术创新成果分享的程度。

第三,技术合作各方所拥有的技术互补能力。在技术合作谈判过程中,除了在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上的优势,为实现技术尤其是新技术充分利用所需要的互补能力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合作各方在新技术充分利用的互补能力方面旗鼓相当,则倾向于选择合资企业等合作模式来分享利益,相互制约;而如果一方在技术充分利用方面例如关键的生产能力、销售网络占有特殊优势,则合作模式则会向产品开发合作模式转变。

4结束语

技术合作作为企业培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行为特征,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来充分利用技术合作及其产生的效益。然而,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技术能力外部获取与内部培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合作应该是企业技术能力内部培育发展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在我们关于技术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模式的讨论中以及表明,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是寻求公平合作的关键,因此,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仍然是关键。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积累与外部合作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企业尤为重要:如何既充分利用外部各种技术资源、不断汲取新技术,又持续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当前应对国内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并走出国门的关键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当今,我国正处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推进阶段,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我国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技术方面的障碍,这是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当今许多企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技术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经济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装备与工艺落后。技术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障碍,实施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1.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时中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

1.1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主体不明确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企业并不是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不是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在我国由于技术创新方面的利益分配不明确,使一些企业存在这样的想法:技术创新形成的效益与资产都属于国家,而企业则承担风险与债务,企业的经营班子要承担责任,因此对技术创新没有积极性。

第二,企业没有成为风险主体,这就使得企业缺乏足够压力,只有将技术创新与“风险”挂钩,才会迫使企业兢兢业业进行技术创新;反之,没有人对企业的呆坏帐、亏损技术、创新投资效果等负责,搞好技术创新工作就无从谈起。

1.2科技人员少,创新人才不足

当今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研究的人才支持不足,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明显偏低等现象非常明显。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科技人尤其是一些实践能力很强的技术骨干,由原先的科技岗位转向管理岗位,或者跳槽到其它收入更高的行业。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失,不只是技术上的流失,而且还会导致原企业的市场份额流失,对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而且这些技术人才的离开,会对其它科技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1.3缺乏创新活力,目标定位不科学

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不是废弃物资源化与减少排放,而是末端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这就导致企业只“利他”而不“利己”,虽然投资大,但始终经济效益差。另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目的在生态附加值与环境效益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同利益主体追求的效益是不一样的,而许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并不科学,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与生产效益,二者的利益冲突、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定位不科学造成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时缺乏足够的活力。

1.4财政投入少、融资困难,创新资金缺乏足够的投入

清洁生产、资源投入、废弃物与污染物的资源化都需要新技术作为支撑,而对新技术创新的投资数额一般都比较大,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往往超过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

首先,企业缺少足够的资本市场支持。国家在引导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上一直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更难获得金融上的支持;国家对企业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缺少足够的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与起步期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循环经济的创业板没有建立,没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其次,财政科技投入相对不足。近些年来,虽然伴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仍然无法满足科技发展方面的需要[1]。投入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重偏低。

2.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

2.1加强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快政策出台

首先,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建设,建立经济管理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相联合的工作机制,统一协调计划、科技、经济、税收、财政、海关、金融等有关工作,监督与指导企业对国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方针与措施的贯彻落实。其次,制定各项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制定,国家综合经济部门要鼓励企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国债等形式引导企业投资,促进循环型生产环节在多个行业中形成。最后,制定一系列绿色采购政策,政府对那些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有优先购买权,借此影响企业生产方向与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2.2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大力打造知名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而且,企业扩大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形成自身的专有技术与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注重产学研有机结合。技术创新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明显不够的,要注重同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充分发挥出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的视野开阔、科研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2.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障

以我国的国情为依据,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针对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节水节能等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建筑废物、电子产品、农业废物、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规章与法规。加快建立企业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规定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回收与使用单位和消费者等对废物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2]。

2.4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共性方面的研发,加大其资金投入力度;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做好资金工作[3],一方面加强企业自身现有融资功能,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运用与优化,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效用。

2.5营造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建设,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与长远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一方面吸纳与培养出一批领军型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保证科技人才发展渠道畅通,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还要建立起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岗位绩效为基础,将科技人才的专有技术、技术专利与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并依据其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效益对薪酬水平进行合理鉴定,突出对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3.总结

发展循环经济急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而技术创新则是走出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低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正如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总理的讲话,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快速转变,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保护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地、全面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知识社会;现代经济;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全球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究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富民强国之路,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因而要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篇11

现在的“三农”发展趋势很明显了,早在2006年笔者就提出土地流转集中到大户的说法,目前在江苏连云港等地已经有人实施4000~5000亩的土地承包。这些土地种植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我们农资营销模式的转变,如何引导大户用药?我们可以把这作为与经销商交流的话题。笔者以为今后经销商的发展趋势是:(1)专职农资公司建立物流集散地;(2)转变为专业植保技术大型对农服务公司;(3)以上二者相结合,不会再单独存在那么多数量的批发商与零售商。

二、营销模式创新性指导,让经销商高看你一眼

目前大多数经销商的企业资源、产品资源都很泛滥,有的经销商年销售额才几百万,却销售着多个厂家的诸多产品。经销商拥有的厂家资源和产品资源太泛滥,造成每样产品都要销售点。结果可想而知,每样都卖导致不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对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推广销售,所以造成产品销售量逐年下降。因此,给经销商制订销售计划,笔者曾向一位经销商提出“锁定厂家、精简产品、控制费用、提升激励”的十六字方针,让该经销商耳目一新。前段时间听一位经销商介绍,他原先做200多家企业的产品,今年计划缩减到60个厂家,把各个厂家的拳头产品作为他的主推产品;把原先2000多产品精简到800个左右;对原先销售费用、招待费用进行严格控制;把各个送货司机与送货业务员按产品利润情况给予不同的提成,鼓励推广新产品。当然,业务员可以结合自己公司的情况、产品资源投放情况、销售情况等与客户进行交流,提升经销商产品销售的信心。

三、制定产品销售计划跟进表,为经销商进货做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