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效课堂数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应有“足够”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一、将学生预习与授课教案相结合
本学期在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布置成课前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去预习并提醒学生要复习哪些相关的知识,同时会将有难度的问题分布简化了布置下去,同时在设计新课教案的时候就和课前预习相结合.比如在讲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就是如此布置的:1.复习圆的两要素.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画法、性质.3.如何确定给定圆的圆心.4.过一点、两点、三点分别可以画几个圆?圆心都在哪?5.作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为O,则OA=OB=OC吗?于是本节课在新授的时候,进行得相当流畅,学生掌握得很好,而且课堂的容量比以前多了很多.我尝到了这种方式的“甜头”.
二、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地.
教学语言:教师上课语调应抑扬顿挫,犹如一曲动听的旋律,数学教师也应具备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直线就像黑板的边缘,向两边无限地延伸,穿过教室,越过高山,突破大气层,直冲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如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栏为平行四边形、车轮是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等等.
现在,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然而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有重知识轻能力、缺乏方法指导、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培养等问题。从而使整个数学教学缺乏整体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这一教育命题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时间,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一种教育理念。[1]教育理念涉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步骤的安排、教育评价的侧重点等一系列教育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高效数学课堂。
1.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既是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不但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方法。
2.教师要增强效益观念,力争使学生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能为追求表面热烈的教学气氛,而忽视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教学效益。教师的整个教学行为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展开,否则即使是再精彩的表演也算不上是高效的教学。
3.数学的高效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学能力,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展开合作、讨论、交流,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创新火花。
二、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1.合理设计每一节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预演,同时备课过程也是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梳理、提炼和总结。在备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具有调节、激励作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割裂开来。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提供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也各不相同。[2]新课程理念指出,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的一个蓝本,一个教学依据,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做出适度的调整、补充。同时教师要透过教材文本所提供的范例做深入挖掘。最后,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在选用教学方时要灵活多样地进行教学方法组合,从多角度透视教材内容。
2.精心组织每一节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体要求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就可以积极地进行交流学习。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多,比如,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谈话导入、复习导入,等等。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学科,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探索习惯与课堂效益密切相关。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展开思想交锋,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合理评价别人的观点。
(3)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多渠道获取数学知识提供支持。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过程中所能利用到的一切人力、物力、环境的总和,具体包括老师、同学、家长等人力资源;教材、教具、辅导读物、网络等物力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资源。
(4)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有效的教学反馈要达到三点要求。第一,要及时。这里面包括收集信息的及时和利用信息的及时。老师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并做出合理判断;第二,要精确。信息需要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的,既要知道学生对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更要知道为什么没有掌握;第三,要全面。要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如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考试考查等。
3.用心反思每一节课。教学永远都是一份有缺憾的艺术。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完成授课之后,对这一节课的经验和不足的思考。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对教学逐步完善的过程。数学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时我们要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实现了预定目标。其次要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反思时要看教师的教法是否与这节课的课型相匹配;能否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看学生的学法是否高效实用,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最后要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的发言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教师只有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够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更加高效、实用。
总之,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立足实践,不断创新,把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到备课、上课和反思的各个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路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提升学生对数学认识和思维水平的内在需求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国家大学的基本常识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美国大学的基本常识课是微积分,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与中国建交谈判取得成功就得益于微积分的数学思想。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4.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为让学生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权利在某个题上出错,自己在课堂上能做到自查他查及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也发现了别人的不足,也可以让习题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且留下很深的影响,有错当时改当时判比老师收上来判了再发下去效果要好的多,更让学生体验了一种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督促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种高效的体现吗?
高效课堂更重要的是“实”,高效课堂上教师不多讲了,但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才能学会,这是关键。这节课我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这节课的,达到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我精心准备了例题,例如:在讲内角与外角关系在例题中的应用时,我先给学生的是两个基本图形,然后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并且立杆见影。当然在这个环节的后面,为了让后面掉队的同学赶紧跟上小组学习就成了关键,以此发挥“团队学习,差异互补”的效能。先由会的学生检查不会的学生的漏洞而再做讲解,再由不会的说,最后由会的同学自己出题检查漏洞是否还存在,让“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达到效率最大。这样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老师真的做了二个引导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
高效课堂要“活”,要“活”到“无法无天”。我在这里所说的“活”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全面的活起来,首先从行为举止——言谈——思维都能活起来。所以我主张从行为上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例如托着腮帮子,挠着脑袋顶,可以自言自语,让学生想说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说出来,让那些灵光一显的东西能呈现在整个班级同学的眼前。让学生需要交流的时候能无所顾及的发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然,更深层次的应该体现在老师对问题设计上和对每一个问题的提问艺术上。还是对我所说的上面哪个问题的剖析,观察下列图形:
观看了刘德武、蔡宏圣、张齐华、徐长青、华应龙等11位名师的课堂展示,并听了他们的报告。深深打动我的是:他们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毕生的追求,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知识的源头一步步探寻数学之美――王昌胜;教师要做一个敏感的人――张齐华;刘德武老师已年近花甲,可没有止住思考和前进的脚步;华应龙老师名气这么大,还那么谦逊,在与同行互动时,仔细聆听来自不同的声音,没有辩驳,只有思考……正是他们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才铸就了一代大师、名师,他们的教学功底是几经历练和捶打才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使我不由得记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情智的课堂
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学生被动、厌学,很多教师束手无策,怨天尤人。可今天在这里展示的是情智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富有生机和生命力的课堂。
注重一个“情”字。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情趣的培养,在这10节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点拨、启发、引导、调控、驾驭、评价,放得开、收得回,轻松、娴熟、游刃有余,师生交融,情感共鸣,情趣盎然,迭起,诠释了“现代与经典”这一研讨主题。罗鸣亮老师利用自制的装有三角形的信封,让学生猜想是哪种三角形,使教学推向;王昌胜老师引领学生自己制作量角器,使学生在激情洋溢中投入研究;徐长青老师在教学中采用魔术、表演、模拟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课尽情亦浓,孩子们依依不舍,有期待,有邀请,还想留住老师们继续为他们上课。
注重一个“智”字。用智慧启迪智慧。郑毓信教授讲:基础知识学习求联,基本技能学习求变,实践能力学习求用。徐长青老师真正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退,进,进,进,找规律”;华应龙老师《指尖上的数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知道规律是有一定范围的,不是任何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教学目的不是找出规律,而是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通过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体验规律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有规律。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相得益彰,一节课好似一个感人的故事,耐人寻味。
三、魅力的课堂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老师带来的《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的报告,虽然是一个理论型的专家进行报告,但是一些生动的例子如数家珍,让整个会场不会因为一些理论、专业术语的阐述而沉闷。郑教授以课改十年的总结与反思为背景,聚焦教学观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窍门。”数学教师要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功,是什么(这个问题他给出了答案是举例、提问和优化)。数学老师的基本定位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创造独立的特色。课堂教学不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更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不随流,不崇信,找学生最优学习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返璞归真,回归生态;教学课堂教学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应追求务实高效。郑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例证敲醒了老师们现有的教育观念,以反思的视角看待当今的课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从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和比较三方面教授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多留一点时间给他们思考,多让他们说一会儿,慢慢地,说的完整点、再完整点、更完整点,这就是我今后要践行的!
动力是探索生发的先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那么动力之源是什么?自然是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宽松和谐、平等民主、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探索的前提。传统的课堂授课制,很多的教师严格限制学生的发言,往往以“一言堂”的形式要求学生只需聆听。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并把自己作为一名探索的参与者,这样学生才能视自己为学习的主人,生发探索的热情。
比如,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时,教师先让学生看一幅联欢会的彩灯图案,数一数各种颜色灯泡的数量,然后走到学生小组中去,和学生一同探索需要买多少个不同颜色的灯泡。学生看到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探索中,在向师性的作用下主动探索的意愿迅速增强。
激发学生好奇,让学生想探索
好奇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此让学生想探索。具体说,可以通过转变教材的表达形式,让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童话的色彩;可以通过营造趣味的环境,让每名学生迅速入境,引发大胆想象积极探索;可以通过微小的物质刺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索。
比如,在讲授“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面积最大”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并没有用传统的让学生去计算比较的方法。而是先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见过长方形或正方形截面的竹子或树干。”学生纷纷摇头,顺水推舟,“那么为什么枝干一定要长成圆形呢?”学生仍然在思考中,生活化的问题激起了他们的好奇。于是,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根长125.6米长的绳子,如何圈出面积最大的图形。”此时出示这道题目,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更加强烈,水到渠成。
搭建研究平台,让学生可探索
“智慧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探索。”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名言无疑在于告诉教师教学必须要多提供一些时间,多创设一些机会,多搭建一些平台,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空来进行探索。《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于数学学科而言,每一个平台都是借助于数学知识点而发生的。由此,教师要充分研究教学的内容,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使新知识的讲授成为新探索的契机。
比如,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三道除法计算的探索题。三道题三个目的,“8.8÷4”目的指向于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14÷6”目的指向于如果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还要在余数的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5.2÷8”目的指向于理解,商小于1时的计算方法。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对比性探索,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些规律。实践证明,相信学生,多给学生探索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提升能力。
变换组织形式,让学生易探索
由于现阶段教学更多的还是大班制的学习模式,学习探索的过程往往很难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教师要转变探索就是学生单干的思想,尝试开展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的探索形式。而且,在学生开展各种形式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指点外,还需要对组织活动的开展进行一些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使探索更加的有效。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别采取了三种探索的方法:一是让同桌的学生进行探索,找出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掌握“转化”方法;二是学生个体进行探索,用剪、拼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总结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通过平移,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三是小组讨论探索,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为长方形?转化为面积有什么变化?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间有什么联系等。三种探索一个结果,就是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06-02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的设计还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有的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设计出来的练习往往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有的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课的导入和新授上,对于课堂练习通常用现成的习题应付了事,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只是流于形式的。所以出现了盲目多练,过分注重书面练习而忽视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社会实践等很少,甚至是没有,还有就是练习题目的设计“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优化课堂练习,是促使学生学习高效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优化课堂练习呢?下面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练习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有的放矢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学导入5分钟左右,新授教学20分钟左右,再加上教学评价和课末总结5分钟左右,真正用到课堂练习上的时间不过10分钟左右,短短的10来分钟的时间不可能把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都一一练到,所以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将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当然教师在备课时还要预见教学内容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前设计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
如我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记住8的乘法口诀,设计了以下练习:
1、儿歌游戏(数螃蟹):
小朋友,快快来,数数螃蟹几条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只螃蟹8条腿;
两只螃蟹几条腿,两只螃蟹16条腿;:
三只螃蟹几条腿,三只螃蟹24条腿
…… ……
2、对口令。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一人说口诀的后半句,这个对口令练习既可以同桌对,也可以师生对。
3、看数说算式。如:教师说48,学生说6×8=48、8×6=48。
4、利用教具“转盘表”看数说口诀写算式。
我相信这些练习的设计会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本节知识,记住“8的口诀”。
二、课堂练习要灵活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要因内容而异,因学生年龄而异。与学生的年龄、生活相贴近的练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效果。
如在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练习: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特别出色,老师要奖励给大家一个故事,在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你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帮忙3次,故事才能讲完整,你可要注意听呦!
1、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再过3个星期,就是白雪公主的生日了,七个小矮人想给她准备生日礼物,可他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天,你能帮帮他们吗?
2、他们想送一个漂亮的大花篮给白雪公主,每个小矮人要准备5支鲜花,你知道这个漂亮的花篮一共有多少朵鲜花?
3、白雪公主也早有准备,想送给七个小矮人每人2块蛋糕,白雪公主一共要准备多少块蛋糕?
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蕴含着用7的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一时间课堂上小手如林。
三、课堂练习要贴近学生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练习设计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有用,自然学习的兴趣倍增。比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内容时,设计了如下练习:
你知道鞋子的码数是怎么来的吗?它和你的脚长有什么关系?
然后出示公式:鞋子的码数=脚长的厘米数×2-10。
根据你的脚长,你能算出你的鞋子是多少码的吗?
学生马上一个个忙碌起来。
很显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更为学生所喜爱。
四、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
开放题的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这样设计练习:
老师任意报出三个数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最有价值。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练习,可谓一举数得。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练习:在表格中填上合适的度数。
∠1 ∠2 ∠3
直角三角形 30°
锐角三角形 30°
钝角三角形 30°
在学生感到答案有很多组时,我提问:填写时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种一题多解式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五、课堂练习要有一定的梯度,富有挑战性
在设计课堂练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要由浅至深、由单一到综合进行分层设计,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能力决定的,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让学生选作:
1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熊猫馆长20米,宽12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围墙长多少米?
2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熊猫馆宽是12米,宽比长短8米,最少要围多少米的围墙?
3动物园要建一个熊猫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熊猫馆长20米,长是宽的2倍,最少要围多少米的围墙?如果每隔2米栽一根石柱,至少需要多少根石柱?
1.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在阅读中探究。如在教学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针对课本第23页的“读一读”,我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与自主思考,针对要回答的问题,先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和优化,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让学生板演自己的思维结果,其他同学书面板演,此时,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加以辅导,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作好讲解矫正,再让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在备课时准备的习题。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使他们能在阅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数学语言、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更能使他们的数学表达科学有序。
2.让学生操作,在操作中探究。如在教学九年纪(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放手让学生组内合作:画出不同表达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根据所画图象观察图象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再根据图象特点获得二次函数的性质。总结图象特点从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在对称轴两侧的升降情况来阐述;函数性质从在对称轴两侧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最大或者最小值来理解。老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对学习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关注进程,了解各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点拨矫正。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和函数性质得到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还获得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培养了探究能力。
二、提倡学生讨论互助,生教生重塑数学课堂。
要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我主要采用了两种形式:课堂中不时插入或者整堂课直接由学生主讲。单独问题的解决采用第一种形式: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其他学生感受、品评其思维过程,尔后我再总结其优缺点,分析其得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使讲课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吸取经验教训,学习品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m2+8m-4,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讲解:看能否用提取公因式法,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先看能否用公式法,再看能否用十字相乘法,最后考虑能否用求根公式法分解。通过适当的点拨、总结、反思,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产生巧思妙解。
对某些操作性强的知识点的新授课用第二种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整堂课由学生主讲。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为学生补充了“球的认识”一节课,推选了一个学生来教学。他利用我提供的教学资料,自己精心准备,在我校七年级一班和二班进行教学,给旁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学生通过自己钻研教材、教学资料,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通过教学过程,同时加深了对教师的理解,增加了与同学的交流,培养了自信心,锻炼了能力。
三、重视数学反思小结,得以升华提升。
课堂小结是在数学课堂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数学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实用的课堂小结,既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又可以拓展思维,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在教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进行小结: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该注意什么?
2.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求解吗?请举例说明。
3.小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4x2+2x+3=0时发现b2-4ac
这样的小结,除去回顾和总结公式法解的知识点外,还引导学生探究具体方程中b2-4ac值的大小与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的关系,从而为下一节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b2-4ac值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欲望。
首先,以生活情境为基础.教师将生活中的平常事物提取到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加工创造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其次,构建活泼的生活情境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
最后,要创设形式多样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整合,并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生活素材在数学课堂都得到了大量的运用.教师必须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有趣的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教学没有既定的方法,要想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就必须认真对待每节课,对每个教学环境都要仔细地反思,全面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等方面,并进行总结,寻找其中的规律,在反思中构建高效课堂,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与读写”及“想想做做”时,教师需要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小数的学习和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问题中认识和应用小数知识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当前数学教师的共同追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这需要数学教师努力采取措施来解决,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实现高效。怎样做才能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呢?这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把握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准确掌握课堂导入艺术,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妙笔生花,设疑激趣――悬疑导入法。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设置悬念,在什么地方设置悬念,设置什么样的悬念。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追踪,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及源泉,教师设置悬念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合理、精当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去探究知识,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
2.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扩展。例如,在教学“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提出已学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积极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整体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这样既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整合,又构建了高效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科知识中,有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对课本上的公理、定理、公式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概念和方法上,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2.灵活变题,变迁情境。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变迁,引导学生随着由浅到深问题的解决,渐渐适应较为复杂的问题,逐步养成用数学思想看待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变能力。
情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设立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有吸引力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保持充足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正好符合数学教学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组合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讲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多媒体可以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观察各种情况时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课堂教学中原本枯燥的知识说教更生动化,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愉悦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实际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艳玲.浅议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的活动,是一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明显地较高质量与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实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不但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新理念的课改教材注意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在内容的呈现上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探究性,讲究启发性,便于学生由感知到理性上的自学。为了反映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要切实改进教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多思、多动手解决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建模,用数学的思维观念认识周围世界的各类现象。有人形象地比喻:“过去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现在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而高效课堂则是学生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但这种先学后导的新理念是最困惑老师和学生的问题。
2.营造良好氛围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3.优化课堂结构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