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01: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发展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 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 农业发展趋势
3.1 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 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 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虽已经基本建成,但普遍存在设施已陈旧、卫生差、维修难、更新慢的问题。大部分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没有很好使用,无形中成了为一些政府部门增加政绩的工具,根本未起到大力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比如,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种类少,多是市民自愿捐助的旧书,村民真正感兴趣的书寥寥无几;文化站的电脑不能进行定期维护,功能落后,村文化活动室的房屋也多有待维修。并且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少,十个文化站只有一个专职人员,最多的也只有三个,且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偏大;农村文化站馆“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文化工作人员不善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缺少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各乡镇之间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不均衡
河北省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较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齐全,如定州市拨专款为新农村书屋购置了书架、桌椅、电视机等设备,配置了种植养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农村适用型书籍15万多册及科技光盘,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有部分偏远落后乡镇仅配备了图书和桌椅,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此外,河北省农村有线电视实际使用用户只占到了70%,仍有30%的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而使用简易天线或卫星电视接收锅,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乡镇。
(三)资金投入不足
从全部投入资金来看,2008年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出用于文化建设的仅占总金额的9.6%。税费改革后,文化事业费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而且主要投入县(市、区)级以上的文化事业,用于农村的比例相当低。这就导致农村文化阵地丧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实行“一事一议”的制度,以1∶1的比例,即村民自筹款和财政补贴各占一半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对于省级工业区所在地的乡镇,则完全靠村民委员会自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小;对于无建设资金的贫困村,河北省政府采取统一安排,实行了国企资金扶持及政府摊派的政策,但设施建设情况至今仍不乐观。
(四)农民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意识差
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对较低,经济条件比较差,并且习惯了旧有的生活方式,即便基层政府修建了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活动,农民主动参与的意识仍然较差。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63.43元,人均消费支出10318.32元,文化服务消费1001.0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9.7%;河北农民人均纯收入5957.9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4.92元,文化消费支出200.25元,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02%[1](P94)。可见,城乡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观念差异很大的。同时,由于农村文化消费的增长比例与收入增长水平不一致且相差甚远,文化消费支出在农村居民全部消费开支中排在最末。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路径
(一)制定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应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把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到日程上来。文化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积极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村民心声,并根据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文化人士的意见,优先建设及完善与农民切身利益关系最紧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完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抓紧进行农村电影放映设备建设,确保有线电视实际使用用户100%,进而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
(二)注重文化服务设施的维护与更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后,要注重维护与更新,如房屋的安全与环境的整洁,电脑硬件的维护、软件的更新,书目种类的更新,亦须配备一定专业管理人员。政府应通过高薪激励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热衷于农村文化事业的专业文化、艺术人才;也可以通过举办宣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活动,招募文化志愿者充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切实做好设施维护与更新工作,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兴趣,大力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51007
1 我国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1.1 从时间维度看,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呈加快趋势
根据统计发现,我国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农村耕地流转和集中流转的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4%~40%,其流转的规模相比2003年翻了几番,流转的速度不断加快,区域内的土地流转始终保持递增的状态。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在今后还将会继续呈加快的趋势。
1.2 从空间维度看,土地流转规模区域间差异减小
通过调查,在2010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比重主要集中在上海54.5%,江苏22.3%、重庆18.5%等几个重要的省市中,然而,云南、宁夏等土地流转的比重从2008年的5%以下上升到13%。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社会经济条件较为发达、交通运输条件越好的地区,其土地流转的速度越快,流转规模越大。因此,随着我国东、西、中经济条件差异逐渐缩小,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区域差异也将会逐渐缩小。
1.3 区域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呈现多样化特征
1.3.1 农村土地流转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
农村土地流转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大户经营流转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流转土地;农业生产领头企业经营流转土地;一些其它的经济发展主体经营流转土地。由于我国工商企业逐渐参与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逐渐想成了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市场主体共同角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投资效益。
1.3.2 土地流转的组织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在今后的土地流转中,组织主体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民自发组织,目前,大部分土地流转主要依靠农民自发组织的形式进行,其主要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由农户直接与承包人进行协商。这种模式具有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在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甚至有些土地流转过程中还是无偿的;政府组织[2]。政府组织就是各个基层政府在取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农民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这样有利于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纠纷问题。
2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2.1 构建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为了避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垄断,以及官商资本排挤农民的现象,便需要对土地流转的主体身份、土地流转过程中进入方式和进入土地流转空间做出明确的界定。同时,为了确保的粮食安全,政府还应该对基本农用田保护区的农民实行财政补贴,以此调动农民参与农田保护的积极性。通过构建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能够较好的解决农民参与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建立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农民低收入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享受现代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促进农民经济增收,从而最终加快的城市化建设。
2.2 创建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为了推动土地流转更好的开展,便需要建立良好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管理机构,完善乡镇、村两级和土地、农业等各个部门的行政服务体系,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相关事务,尤其是应该做好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同签订、流转主体变更等各项登记工作,认真监督和管理好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以此规范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规范性,有效避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服务体系,能够在推动土地正常流转的同时,切实解决好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2.3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土地流转由自发行为朝着自觉主动的行为转变。坚持在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农业发展领域中,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实现土地能够在最高层面发展中的配置效率。同时,还应该充分调动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到农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或者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的第二、三产业,为推动农业发展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论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耕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土地向多样化及特色化的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是土地流转的主要趋势。其中土地流转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经营土地的重要表现,对优化的产业结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大力提高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概率。
参考文献
近年来,沧州市紧密结合农村能源建设实际,不断加大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以户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户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1.沧州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
2003年以来,沧州市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为原则,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十年来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初见规模。
沧州地区处于华北平原,而且为环渤海城市之一,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平均日照1800-2400h,各县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近两年沧县养鸡产业在政府主导下已形成产销一体模式,盐山等地的养猪产业也已初具规模。综合各发面条件及沼气发展因素考虑,我市适宜发展沼气农户约30余万户。自2003年户用沼气建设以来,沧州市农村沼气建设投资上亿元,全市已有11万户农民用上沼气池,沼气池普及率近20%;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0余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8处、秸秆联户沼气工程3处,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市沼气已由农户小沼气池向大型沼气工程方向发展。
2.沧州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推广力度较小,发展速度较缓
近年来,我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采取了相关措施,而且已初见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市位处华北地区,沼气建设起步晚,推广程度偏小,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数量相对于适宜发展农村用户来说还不足两成,另外,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我国沼气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共3641个,工作人员12247人,技术推广事业单位有8957个,从业人员26404人,2004年共培训农民850055人次。而反观我市在沼气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建设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服务体系,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
2.2大部分农户对沼气认识不足
我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等,盐山、孟村、献县等地已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状况稍好一些的农户已经用上了液化气、电磁炉等炊具,无心了解沼气的优越性,对沼气相关知识缺乏,单从个体出发认为沼气脏,管理麻烦,不了解沼气的真正战略性作用。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面对一次性投入5000多元建设户用沼气池,尽管国家对每口沼气池补助1500元,其余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农户对沼气知识缺乏,认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部分农户还是放弃了沼气池建设。还有部分农户总想依赖国家免费投资建造,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
2.3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后期养护服务薄弱
我市沼气相关技术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后期养护服务薄弱是制约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较快的省市一般都有科研所、高校等相关单位进行沼气的科研工作,如湖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沼气质检西北分中心等,他们对当地农村户用沼气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我市目前从事沼气方面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单位少,沼气从业人员缺乏。农户对沼气知识很难掌握,造成日常管理不到位,维护困难。这些问题使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寿命缩短,沼气池产气量降低,影响了农村户用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制约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3.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印刷宣传册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宣传沼气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促进作用,宣传沼气新工艺、新技术及相关技能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
3.2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整合畜产,规模化、科学化管理,并结合农村改厕、改厨,同步规划,从而彻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亦使沼气建设向工业化迈进,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到沼气除硫等净化措施,实现沼气与天然气混合使用,以更好地治理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
3.3加强服务管理,搞好后期养护服务
为满足户用沼气的长久运行,需扩大村级以上服务网点的建设,完善后期养护服务体系,并加大在沼气相关技术方面的技能培训工作,增加沼气相关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分散管理、入户指导,确保后期农户沼气池的养护服务,增加农户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产气量。依托各服务网点定期向已建沼气池用户传授沼气日常管理与安全常识等技能,满足沼气用户的技能需求。
开发农村户用沼气是一项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技术,户用沼气工程也被各级政府列为民生工程,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一定会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办好。只要能找准制约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主要瓶颈,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和推广必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毁林建厂,毁耕建路,这使得农村土地进一步缩减。过去由于政府管理力度的有限性,使得农民建房没有合理规划,低层建筑错落无秩序,整体无规则,大量占用土地。然而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如何提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状况和基础设施也严重落后于现实要求,在这一社会状态下,土地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一、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单一
地方政府无法短时间内筹集资金进行农民保障性的房屋建设和补贴发放,这样就会使得整体程序推行缓慢或停滞。政府不会把全部农村同时改造.而是先从易改造的地方开始试点,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步推进。
(二)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整治成本
随着整治过程的推进,据调查发现很多房屋建筑为近两年新建的房屋,房子结构良好,装修完善,盲目的拆除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且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政府同时应考虑到对这些房子进行保留,如果没有科学的控制必须造成大量房屋的闲置,造成资产的沉淀。
(三)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
在进行土地整治时,要注意保护环境。我国环保科技实力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的话,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必须紧抓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
(四)规划与设计不合理
有些农村整治后出现不合理规划现象,如农民住房距离庄稼地远了、农机没院子放、粮食没地方存;零散的家禽、牲畜养殖也出现困难,这样就不方便农民耕种和生产,这样的规划就没有达到农民的要求,使农民缺少归属感,应根据国内的国情进行整治后的土地规划。
二、农村土地整治措施
(一)转变思想
优化土地集约管理根据国家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首先我们要积极响应,转变传统的住房观念,拆除不合理住宅,统一建筑。提高农村居民建筑的容积率,农村土地整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对于建住宅建在交通发达、环境好的居民坚决不当钉子户。其次杜绝政府规划的四周新,中间破的现象,严谨杜绝土地浪费现象。
(二)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筹措还是以国家为主、以政府有限的土地整治资金来解决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不能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应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进单位和个人资金,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和利用外资,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吸引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入,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土地整治市场,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治多元融资渠道。
(三)提高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只看重把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投入产出过程中的管理,看重作为一项财产的产权管理,看重作为一种资产的经济权益的管理,而轻视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性。要把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到像保护耕地、重视土地资产价值的高度来认识。
(四)平衡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都是我国土地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很难实现平衡发展。前几年四川某县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大量的占用耕地,导致当地老百姓无耕地可种,后来为了弥补失误,该县又进行垦荒,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耕地与生态的平衡,结果正好相反,仓促的垦荒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另外,一些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为取得占地指标,希望通过滩涂造田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但是滩涂造田不仅仅效益极低,而且还直接导致大量土地的撂荒,反而更加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正确的处理耕地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是我国土地管理改革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三、加强土地整治,循环经济发展
(一)需保护好农民的耕地和粮食安全,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农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注意减少土地整治带来的环境污染。
(三)经济来源需多样化,在土地整治时,我们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选择第三方监理人员全程监督,确保投标公开化、透明化。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好计量工作,做好项目科学性研究,使得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土地所有权调整,根据《土地管理法》在相邻单位之间有飞地、插花地,或权属界线不规则时,为方便当地群众生活、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减少灌溉用水和农机通行引发的纠纷,应进行土地所有权调整。
(五)在土地整理后进行土地规划需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循环经济模式的绿色工业园区,对地区进行经济带动。这种绿色工业园区,能合理的利用企业生产后的副产品,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
(六)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形态。但是这种经济形势,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不断的引进和开放新的生产方式,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作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
(七)提倡以乡村地理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象、生产生活形式、乡风民俗等为载体,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组合旅游产品,吸引城市居民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未来发展趋势
(一)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进程
我国对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有效的通过土地资源的利用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经济条件的不同,所以制定出整治方案也不同。同时提高各地文化素质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整治,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合理提高基础农村设施,建立长期有效的适应当地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保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新农村土地整治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土地整治成功案例中借鉴经验,对于绿化带中乱扔垃圾,填埋绿化带等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工业用地要合理规划,建在离村庄较远,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污染的企业要严厉整治,要严格控制工业土地占有量。
五、结束语: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而缓解土地资源相对于人们用地需求短缺的难题,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达到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目的。我们要不断的吸收先进的科学理论,借鉴土地整治成功项目经验,更新模式,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一、关于集市的概述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集市有不同的描述和定义,但是大体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有的学者认为:集市指的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大多位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的中心村镇、寺庙胜地和城镇边缘地区,是一种周期性的市场。
二、关于农村集市的起源
以前的学者主要研究了集市产生的原因、整理了我国农村集市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及结果。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集市起源作了研究,如许檀在《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一文中对农村集市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作了研究探讨,指出,我国农村集市起源很早,至少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它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清时代。胡新德也在其《集市贸易琐谈》中进一步指出,有规模组织的集市大概在殷、商时期出现。而张婧在《支撑与收容―北方农村集市个案研究》中指出,集市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些研究,使我们对集市出现的必然性和集市的起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农村集市的特点
关于农村集市的特点,樊卫宾、黄伯寅在《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997年第2期第17卷)一文中指出,农村集市具有四个特征即:周期性、传统性、自发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而钟兴永也在《建国后湖南集市Q易的曲折发展》一文中对农村集市的特点做了描述,即农村集市的定期性、在城乡之间以路或街为集而形成的网络性、集市的交易双方基本上都是农民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农民之间的交易直接性、农村集市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农民自产自销体现了集市交易的自由性。
四、农村集市的功能
农村集市承载着多种功能,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市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对于集市的作用,学界达成了共识,即“交易作用、交流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消费作用、娱情作用,带动作用等”。比如樊卫宾等认为农村集市的功能大体上有六个方面:集市具有服务农民生活的功能;具有扩大商品流通的功能;增加财政收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钟兴永在《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一书中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集市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便利群众生活”。另外,公风华、王顺冬在《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讨―以豫南蒙阴为例》一文中,运用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方法,对集市的文化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集市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由此可见,农村集市承担着各个方面的功能,这些研究认为集市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起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村居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商品交易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型超市、购物广场等新的商品交易形式快速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农村集市的部分功能。并且,随着政府“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道路状况得到了很大的修整和改善,交通十分便利,促使了部分农村居民去镇上、县城进行交易和消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取代了该地区集市的部分功能。所以,从集市的功能方面对集市衰落的原因进行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关于农村集市的发展趋势
关于集市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市的数量将越来越多,集市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功能也会随之增加,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如:龚关在《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华北集市的发展表现为农村集市数量的大幅度增长,集市层级的结构也更加分明,集市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会逐步加快,与城市的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它的功能会被其他的商品交易形式所取代。
近期学者们关于农村集市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农村集市衰落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明清时期集市的研究,对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研究。但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关于二十一世纪农村集市发展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对近期农村集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农村集市的功能和地位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婧.支撑与收容―北方农村集市个案研究[D].河北:河北理工大学.
[2]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
[3]胡新德.集市贸易琐谈[J].经贸导刊.1997(3).
[5]樊卫宾,黄伯寅.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1997,17(2).
[6]钟兴永.建国后湖南集市贸易的曲折发展[J].娄底师专学报,1998(1).
[7]黄东风.近十年来乡村集市研究述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3,34(2).
[9]钟兴永.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
[10]公风华,王顺冬.现阶段农村集市的文化功能探讨―以豫南蒙阴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
一、当今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留守儿童的犯罪人员特征
从违法犯罪的留守儿童自身条件可看出,当今留守儿童犯罪人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
1.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比较特殊的家庭之中。对这些性格敏感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需要更多于常人的关心。但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者是离异所造成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更甚者父母双方都已死亡等现实导致的经济状况不乐观,使他们往往比其他同龄人要多承担一部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家庭责任的重担。为了寻求温暖,他们往往会通过对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感情。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他们容易被不良分子所利用,从而发生犯罪行为。
2.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由于家庭和自身的特殊原因,他们较早的辍学,因此并不能进行良好的教育,也不能形成一个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虽不能否认有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仍然进行犯罪的现象,但根据调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犯罪率低于未受过系统教育的人的犯罪率。辍学的留守儿童流入社会后又没有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只能从事一些预期奢望的高水平生活不配套的较低层次职业。若是控制力又比较差,他们就会通过一些不法的手段去获取利益,最终导致犯罪的产生。
3.现如今较多留守儿童还是农村户籍。在我国即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封建社会刚刚结束一百年,“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依旧根深蒂固。女孩子除了不被重视、不能学习之外,他们一般还都过早承担家庭责任。当这些留守儿童走入大城市打工时,很容易就贪图灯红酒绿的生活,向往“鲤鱼于跳龙门”成为“城里人”。更有甚者由于贪图享乐,直接用犯罪的手法来谋取利益。
(二)留守儿童犯罪人的个性特征
不同于一般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犯罪人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早期的变态心理”。
1.虚荣心和嫉妒心。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往往不能被严格管教,甚至相反被过分溺爱。由于受到了不良三观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过于贪图享受,但相反其家庭条件并不能全部满足其所欲。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虚荣、嫉妒心就会作祟,因而为了得到这些物欲而不择手段。
2.烈的好奇心。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些留守儿童特别是女性,因为没有被及时引导,再加上外界物品的毒害或者是不良男性朋友的引导,她们对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可能会过早的品尝的滋味,一旦失去了,就可能会自暴自弃,陷入犯罪泥潭。
3.巨大的报复心。留守儿童犯罪人会因他们之前受到了伤害从而产生“打击报复他人”的心理。留守儿童犯罪人会在一定时间内突然的爆发其在日积月累的、虐待下,产生的不良情绪。此时他甚至可能会更加变本加厉的伤害他人,报复社会。而这时,他也从被害人转变为施暴者。
除了以上几个较为突出的几种个性特征之外,有些留守儿童犯罪人还有暴躁、易怒、自私自利、等较为极端的性格。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在该类留守儿童群体中更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留守儿童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留守儿童犯罪人所加害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与其同龄的其他留守儿童。由于其自身弱势,他极少有可能去欺负比他强势的人。因而,留守儿童犯罪多是以强凌弱或者是以仗势欺人的方式采取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的目的。
2.性犯罪是留守儿童犯罪最基本的类型。古希腊神话中就曾讲到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变成的,由此可见男性在女性心目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但是留守儿童如果过早的经历,就会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不加保护,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去换取某种利益。
二、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犯罪数量增加,且年龄趋于低龄化
自有犯罪现象以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一向都是非常低的。现如今,留守儿童犯罪虽然说与其他未成年人犯罪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的比率,但是近些年来数量却持续上升,而且其犯罪的年龄也越来越低。大量的案件表现出来:留守儿童首次触犯法律的平均年龄从的16至17岁逐渐的提前到13至14岁,甚至于一些留守儿童在8至9岁也存在有不良的犯罪行为。
(二)独生子女犯罪所占比重上升
由于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如今留守儿童犯罪人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也开始逐渐增大。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后代,其更是受到整个家庭的过度溺爱。但是留守儿童的性格也会因此而变得叛逆、自私自利等等,性格开始极端就更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苏]巴格丹诺娃.犯罪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J].冯麟译.国外法学,1981,(05).
[2]常大地,程芳微.论青少年女性犯罪的思想改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3]林少菊.浅析女性犯罪人由被害到犯罪的“恶逆变”[J].公安大学学报,2002,(01).
[中图分类号] F0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89-03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社会生活进步的根本动因。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投入比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除农民的思想观念因素外,政府重视、文化市场供销是否对路是主要原因,对此,应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消费场所,丰富其资源,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一、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
2005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 481.64元①,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居第10位;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 165.72元,在全国居19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食品、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和服务、交通及通讯消费支出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但位次有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城镇居民,城乡文化消费差距也很明显,但其文化消费支出绝对值和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这表明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文化消费。此外,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相比其他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农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二、农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增长缓慢的原因
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仅教育支出高,其他方面较低并表现为多元盲目性,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不协调,原因在于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市场定位不准,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和政策指导。
1. 文化气息相对较弱,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不花钱享受文化生活的习惯意识还很浓,这就给启动文化消费带来了阻力。河北省农村居民将较多的消费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交通通讯消费随农民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增多而增长,说明河北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比较重视眼前挣钱、享受,而轻视文化消费这种发展型消费,导致文化消费增长缓慢。
2.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河北的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够高。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尽管文化含量十分丰富,却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绝大多数乡镇虽然设有文化站,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下放,文化机构精简,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设施陈旧简陋,项目单调,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3. 文化市场尚不够完善。由于河北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冲动不足,文化队伍尚待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市场未能正常发育成熟,发展缓慢,未形成规模。
4. 农村文化市场结构失衡,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消费市场间存在需求大而有效供应不足的矛盾。大多数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服务是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生产的,适合广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经营项目相对较少,缺乏适合其需要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在农村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不高,而一些粗劣的、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泛滥于农村文化市场,不利于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农村文化市场缺乏管理,中高档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流通渠道不够通畅。文化市场法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导致非法及假冒伪劣文化产品、粗俗的娱乐活动和非法经营活动乘虚而入,反文化现象较突出。
三、农村文化消费发展趋势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教育支出大幅度下降,从而将导致文化消费支出额和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的大幅度下降。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居民闲暇活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村落,而是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同时其消费习俗和消费观念也将受到城市文化的不断冲击、渗透、辐射而改变,其文化生活、民主政治生活的要求必然随之提升和增强,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空间巨大。随着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文化消费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得到缓解,文化消费市场看好。随着全国性文化消费品市场供求结构的调整,省内文化消费者经济特征将趋明显。假冒伪劣现象将不断减少,高质低价和优质服务将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焦点。城乡间的文化消费差距将继续拉大,将逐渐加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文化消费市场的竞争。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各类展览继续受欢迎,文化娱乐、网吧、音像制品批发等文化消费市场的农村份额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培训教育、数字娱乐消费将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
四、建议
1. 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因此,应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各种媒体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认知的途径,电视、电台、报刊等应该成为文化消费的倡导者、文化消费品的广告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心,应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本土特有的文化精神,倡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观。还可通过评选先进文化乡镇、先进文化家庭,举行经常性的文化知识、项目竞赛等活动,提高农民文化消费的自觉性和消费水平,使文化消费成为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应以满足农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指导思想,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组合文化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要素环节上形成对文化需求有效供应力和吸纳力的支柱型企业,建立区域文化产业链,培育具备河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河北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燕赵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于一体,文化资源丰富,在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指导下,将这些文化精华有机整合,以培育特色文化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一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扬长避短,创造特色文化项目和产品;二可以通过培育特色文化乡、文化村,以吸引省外、国外的游客前来消费,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既为艺术发展提供宽松活跃的环境,也为农村居民享受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文化艺术提供资源与途径。同时,还应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税收、资金审贷、项目审批方面适当倾斜等。有重点地扶持、发展新兴的和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积极培育和开发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资源,提高其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鼓励规模化经营,改革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方式,实行政企、政事分开,依法规范管理;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
3. 制定并实施优惠政策,促使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进入农村文化市场。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文化消费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对农村在经济文化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如对面向农村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生产项目和服务,应从经费划拨、税收上给予优惠,使其消费价格能被农民接受;划拨专项资金鼓励文化单位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端正创作态度,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作思想健康、艺术精湛、形式活泼、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进入并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同时,应鼓励各级文化部门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常下乡,将其由农村居民节日的“文化大餐”变为随时可以消费的“家常便饭”。
4.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大力遏制腐朽文化侵入。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制定专门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手段,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行为。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城乡配合消除文化领域的污染源;调动社会力量监督、打击消极腐朽、违法犯罪的消费行为,净化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同时,要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调控、管理农村文化市场,采取市场调节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法,引导健康文明、进步向上的文化产品和高品味、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进入农村文化市场,对假冒伪劣和非法文化产品,除实行法律和行政处罚外,要施以必要的经济制裁,使其在文化市场无立足之地。
5.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设施和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鉴于河北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消费人口巨大,一方面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和人员的投入,紧紧抓住乡镇文化站建设,以此带动村社文化建设,逐步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社有文化院,丰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场所与资源;当然,也可通过动员社会各界捐赠的方式解决部分资金和设备。另一方面要以长远、整体、创新的观念,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同时,在农村逐步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其在高效、快捷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成为展示全省各地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努力营造一个农村居民能够耳濡目染的文化气息浓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2桑畜结合生产模式符合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
一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确保了土地生产能力。二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提高了规模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经营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三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既讲生产效率,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掠夺式经营,推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问题与对策
3.1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紧缺
现农户养蚕养猪用房,都是利用原有的附属用房或宅基地以及生活用房,由于场地小,像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并且影响到农户的生活质量。因而,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有关政策,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大户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
3.2生产经营周转资金缺乏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对教育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弊端逐渐地显露出来———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教育的现状与国家的发展不相适应等等,随之而来的是对教育的尖锐批评和教育改革的呼声。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弊端非常明显,教学设施利用率不高,个别教师教学方法死板,落后,时时刻刻处于落后状态,教学理念不请,目标不明,对课本的编排思想不了解,内容不熟练,以至于在教学中没有目的和方向的教。这样的教育,谈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啊?如同航海家在茫茫海滩上航行,没有行标,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呀!
中国农村教育就是这种夜航教育,模式教育,机械化的教育。因此,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培育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理在2012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作了重要部署:(简称教育纲要)。教育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解决好培育怎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的问题,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文件精神,明确指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必须突出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于是,历史的使命在召唤着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法规政策,将新课标教学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市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转折,逐渐走向辉煌。为了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认清形势,努力研究和学习教育法规政策,教育事业,谈何没有发展呀!因此,为了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学校领导体制的转变,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保障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自于学校,特别是校领导的自身素养,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作为学校的领导,要有一套崭新的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在经费的管理,师资投入等方面,进行合理化,人性化的支配。所谓领导是学校的灵魂,是教育的主心骨,所以要学会管理,懂得管理,特别是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改变:(1)教育经费的管理,重视经费的投资必须优先安排教学设施的投入,保障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2)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特别在新课改条件下,重视教师教育理念,方法的更新,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学习型,反思型,探究型的促进者。(3)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当今社会有很多学生思想道德底下,学生素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培育,一所好的学校来自整个学校的整体风貌,特别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只要在此方面多下功夫,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学校的学习风气得到有力的保障,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
2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自于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则是艺术家,要想充当好艺术家的角色,就必须具备艺术家的素养。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对教师的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甚至已习惯了的工作方式都将要求改变,于是对教师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型的学习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波的发展。于是,必须要求教师要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提高自己,抢抓质量的进取精神。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三个统一,使他们有机结合。(1)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这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他们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诱导,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树立好的学习习惯。(2)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这是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新课改教学的目标,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和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学生潜能的开发,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3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与社会,学校,家庭紧密的联系,相互制约和牵制,使教育成果更加显著就
目前来说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变,家庭,社会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已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及社会对教育的所谓成绩认同评价等没有变,教师要进入“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的角色将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困惑。因此,就需要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转变思想,了解新课改学生发展的去向,及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使他们能接受当今教育改革的内容、理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