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7 09:02: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篇1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逐步完善,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以它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交互等特点,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信息传媒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因此,教师应从多媒体技术的环境出发去设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他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 以语文教材为依据,依靠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语文教材涉及人文、地理、民情风俗、科技、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文本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富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把现代多媒体技术环境下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如笔者在教学小语十一册第六单元安排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时,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诵读,感悟课本中的诗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搜集、背诵诗歌。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小组研究一位诗人的作品、特点(如李白、杜甫),有的小组研究一个时期的特点(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学生兴趣盎然,到图书室、网上搜集资料,有了不少的收获:他们分别制作了手工、电脑小报,还创作了不少不同情趣的儿童诗。有了网络教室,笔者将学生的小报、儿童诗制成课件,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得到了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在网络教室里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的作品,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喜的是,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制作小报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课本外的诗歌,了解了更多的诗人,提高了创作诗歌的兴趣和能力;在交流展示中,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使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再次提升。

二 依托多媒体技术,感受生活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国内外重要事件,民风民情,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教语文,应该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近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每年结合上级要求,本校均要举办一次“艺术节”活动,来展示学生的艺术能力、调查报告、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借助这个平台,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希望大家解决的问题,关注一些最近感到奇怪的自然现象等。指导学生分组,选题材,确定专题,明确活动项目,规划活动方案,填写“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计划表。接着,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考察、调查、体验等方式开展活动,在网络环境中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形成成果。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近年来,凭着这个平台,笔者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十余次,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二十余次,学生的小论文、小制作、科幻画多次在校、县获奖。网络为学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共享资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网络中收集信息,并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进行筛选、分析和加工,丰富了学习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制作成PPT文件,易于展示,也可以用word文档进行综合和说明,还可以在不同格式的信息间建立链接,整合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就必然增加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促进了互动,加强了合作,达到了资源、过程和成果的共享。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便捷和共享功能还可以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呈现方式是文字,如作文、日记、报告等。我们经常将学生的活动成果有选择地在学校网站上。作品被的同学感到骄傲自豪,看见别人的作品在学校网站上的同学心生羡慕,在以后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就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2

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宗旨便是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便可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或者日常交际的时候,更好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增强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以此来适应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已然不再局限于使学生们掌握简单基本的词汇与语法,它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培养创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了。本文便就经典文学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有效的参考建议。[1]

一、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特点阐述

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除汉语以外最为普及的一种国际化语言。英语运用其简单明快的发音、较为容易的语法规则成为了众多发达国家的“第二语言”。现今,英语已经成为国内每所学校的基础必修科目,并且教学持续的时间非常长,这种现状足以证明了我国人民对于英语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明确充分的认识。[2]

在传统英语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的基本教学模式便是由一本英语教材贯穿课堂,所有内容都由教师如同机械一般地传授给学生们。这种“灌输教学法”使得学生们只会应试教育,离开试卷,走出考场,根本不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来。长此以往,这种英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理逐渐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性,甚至英语教师自身也会渐渐丧失教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衔接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单单存在着相对客观的教学关系,还存在着与其相辅相成的感情关系。学生们也拥有个人的不同的见解与思维,所以非常需要一些能够发表个人言论的自由场合。如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其最终结果势必不如人意。英语教学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应对考试,而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以真正成为国际上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

二、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阐述

经典文学作为文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自身具有着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与时代性。文学大都善用社会生活背景来展示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事物与人物都来源于作者本身对于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思考。经典文学的传承不应该独属于某一个时代,它应该是贯穿于所有时代之中的。故此,经典文学又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性质。它既是作者思想的一种文字表述,又是作者在思索与冥想的记录过程。鉴于经典文学本身具有着权威性与典范性的特点,所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词汇使用必然具有着极高的精准程度。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考究,字字推敲,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的积累与沉淀。故此,在英语教学当中适当导入经典文学阅读作品,是一种非常值得应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引入经典文学阅读作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经典文学阅读作品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日后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利用具备权威性、时代性、原创性、超时空性以及典范性等诸多特点的经典文学作为英语学生们的阅读材料,能够有效达到促进学生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到英语词汇,并且能够更为流畅的使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自身具备着非常精确的文学记录因素,而且经典文学当中其词汇的准确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学生们既可以接触到更多专业性质的词汇,并且还拥有承上启下的文化背景。如此一来,词汇教学便不会如同阅读普通的阅读材料一般突兀了。随着学生们对于词汇的重复性记忆与词汇量的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过程开始成为一种享受。文学乃是语言的艺术,又可以称之为艺术的语言,所以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熏陶和培养。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必须要加以传承,其自身的时代性与文化特征,都会对日后所产生的文化作品带来非常深厚的影响,而且这种灵魂精髓会随之一直延续下去。这种经典文学的阅读过程,便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验过程。所以,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乃是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发展途径。[5]

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文学阅读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可是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依靠学生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经典文学阅读进行合理的导入,并且创新出一种教学模式,是非常具有现代化优势的。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有助于提供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海.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J].前沿,2012(05).

[2]刘芳.英美文学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3(04).

篇3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篇4

一、再说“何谓经典”

众所周知,在英语文学中,classic(经典)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原意为“头等的”、“极好的”、“上乘的”,是古罗马税务官用来区别税收等级的一个术语。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奥・格列乌斯曾借用这个词去区分作家的等级,后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较多地采用它来说明作家,并引申为“出色的”、“标准的”等含义。再后来人们才把它与“古代”联系起来,出现了“经典的古代”(classical antiquity)的说法,于是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 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主义”,强调的正是以古希腊罗马作品文学为文学的典范和标准;因而classic在中文里也可译为“经典”或“古典”。

Classic一词作为与Romantic(浪漫)相对的一个文学术语,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这个时候的classic则被当做古典的含义。正如艾略特所说的:“从经典、浪漫相争的角度来看,把一件艺术品称作经典的,要么是最高的褒扬,要么是最大的贬损。”显然,在这里,经典与古典被混为一谈了。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说,藕断丝连,难以分离,但其在不同的时期,意义是不同的,是不能完全等同的。艾略特认为,古典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的范围则要大得多;这一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呢?哪些作家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家呢?经典文学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艾略特给出的经典的标准是:“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语言的成熟以及共同文体的完善”,并对这一标准作了详尽的解释。在艾略特的观点中,经典文学往往既属于一个民族,又超越一个民族;既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往往跨越历史的长河,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当然,这一标准并不绝对,比如,在他看来,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作家,虽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上面所说的四个“成熟”的标准,但相比于维吉尔、但丁,其经典色彩似乎就不显得那样突出了,因为后者带有更强的欧洲色彩,而莎士比亚身上的英格兰特色更明显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略特推崇经典的意义,但他还是相信,经典并不是评价一个作家或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更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些不具备经典标准的作家,在很多时候并不失其伟大:一些经典色彩并不特别突出的作家,也同样并不会因此而失色。比如,莎士比亚并不经典的文学创作,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并不逊色于更为经典的维吉尔和但丁等人。作为英美文学批评的大家,艾略特关于经典的这一标准,虽然个人及主观的色彩浓厚了一些,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并把它当成评判经典的标准。

对于经典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我国学术界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曼君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产生与延传》一文中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还处在模糊的状态,难以给予准确的界定和概说,因为“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既是永恒和绝对的,又是暂时和相对的;既是自足和本体的,又是开放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他本人则倾向于认为经典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在笔者看来,正是经典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矛盾性,使得我们试图对经典进行准确定位的所有努力都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经典的确立,与其说是作家作品本身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本身经典或符合了经典的“标准”,而是阐释者赋予了它们经典的价值和地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阐释者本身应该具有解释并确立经典的话语权。在这里,阐释者就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者了,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接受理论已经赋予了普通读者与批评家和专业研究者几乎相同的地位,似乎也让普通读者拥有了阅读并阐释文学的所有权利。在经典文学的解释上,几乎所有的普通读者都不过是旁观者或门外汉,都被排除在经典文学的确立者之外,这是毋庸回避的事实。那么,文学经典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呢?一部文学作品何以被确认为经典呢?佛克马和蚁布恩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对经典的确立过程进行了研究,值得我们参考。他们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首先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没有话语权力或话语威信,就无以确立文学经典。这种权力首先来源于政治权力,经典“背后无疑隐蔽着不同时期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的审美霸权。典律(即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一次的变更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本的变更息息相关……从整体上来说,典律的形成和维护都反映了强势集团的利益”。当然,除了政治权力,文化的传统及历史的背景也同样会影响经典的确立过程。这意味着,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能否进入经典的行列,完全来自于同代特别是后代人对它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的,也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经典的确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文学话语权斗争并妥协的结果。“经典”有一定的标准,即使这个标准并不绝对;经典文学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表征,那就是“权威性”、“典范性”及“永恒性”。我们在经典文学上几乎可 以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经典文学主要指那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能用完美的形式,表达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思想情感的典范作品!而经典作家,则是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他们以其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而个性化的表达,以其在心智与灵魂上拥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成为文学史上永远的高峰。

二、经典作家与心灵智慧

作为经典作品的创造者,经典作家虽然也被纳入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范畴,但常常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所谓重读经典,往往被简单化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重读。相比对经典文本,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们也许会简单地认为,作家的全部价值都附着或体现在他留下的全部作品上;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是对作家的解读。这样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中国人谓知人论世,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一个作家的研究和了解,有的时候比对一部作品的阐释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作品是固定的,特别是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些已经成为过去,曾经历史与岁月的涤荡,进入了文学最高殿堂的东西。它的全部内容己然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等待后世读者的不断阅读、接受及不断阐释而已。它是明确的,也是透明的。而作家则不一样,他们即使已经成为故人,生命永逝,但他的性格、生平及经历,却常常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引发人们的猜想、思考和向往。他们不是死去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永恒的丰碑。特别是经典作家,其厚重丰富的人生阅历、博大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矛盾的精神历程以及独特不二的性格气质,可能远比他们的作品本身更值得我们思考与追寻。

在《哲人歌德》一文中,艾略特延续了他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并进一步地解释了他对经典作家的理解。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对经典作家研究和思考的参考和启示。作家所以经典,总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了某些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地方性、民族性与欧洲性总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正如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样。按照这样的标准,艾略特特别推崇三个作家: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三个共同点:丰富、宏博、统一”。从作家生平和经历的角度看,三个作家中,也许只有歌德因离我们较近的缘故,他的生平经历才可能被我们所熟知。所以,在文章中,艾略特对歌德的解释,更多的是从生其平的角度而不是从作品的角度进行的;这样的角度也许正是我们在研究经典文学时所忽略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纪曾受到广泛质疑,但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个经典作家的研究,这样的方法至少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隔离,走上前去,用心聆听作家心灵的声音。而这一点,在艾略特对歌德的评价中已经可见端倪。

一个经典作家最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什么?哪些要素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独特价值?虽然每个人的结论不一,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心灵和智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首先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显然,在研究经典作家时,其心灵与智慧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艾略特在评价歌德之所以成为高于同时代作家的经典作家时,用了一个词:智慧。而在解释它的意义时,艾略特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用比较含混和模糊的语言称:“没有任何一个词比这个词更难界定、更难理解。要理解智慧,本人就必须是一个哲人”。显然,在他看来,歌德作为一个哲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诗人和作家的价值。对于我们,这样的说法是新鲜而独特的。艾略特特别谈到了歌德与时代的背离与不和,这也颇有启发意义。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作为时代精神表达和象征的作家,他与时代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他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一个真正的哲人,他固然有属于时代的一面,但必然有超越时代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往往是他远离时代、自觉孤独的原因。比如歌德,在那个德国民族性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弥漫于整个德国的时候,他对古典主义的坚守就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正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特立独行的价值。

每个经典作家身上,总有一些超越了其作品而让我们回味无穷的精神要素,构成了他们作为经典或伟大作家的真正价值。如果说在歌德身上是其深刻隽永的“哲人”气质的话,在别的作家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拜伦与雪莱,用剑与琴的声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的诗人的真正魅力。在世人和一些平庸的诗人们看来,他们不过是一些“恶魔”一样的诗人;但正是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反抗,特立独行的猖狂行为,完美地集诗人与战士于一身,赋予了他们自身许多远过于作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当时所引发的影响,也许同样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围,而取得了更为广泛的思想交流和激情涌动,至今余音未灭。经典重读,更为重要的是对经典作家的重读!而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就是要追寻他们生命的足迹,最大程度地接近他们的心灵与智慧,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全球化时代的经典文学

近200年前,当歌德向我们预言“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就要到来”时,近代工业的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大交流,很快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文学的时代。马克思在论及世界文学出现的必然性时,曾提供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显然,世界文学的出现,顺应了人们对文学普通性和共通性的需求,适应了经济与文化同一性的潮流。而经典文学也因其对人性普遍性、永恒性的表达而成为了世界文学时代的一个表征。也只是在世界文学的时代,人们对经典文学的意识和渴望才前所未有地强烈;经典文学只有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才更加彰显出它特有的价值。所以,人们把世界文学与经典文学联系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进入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时代的特征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那种认为文化的大交流必须导向世界文学的观念也似乎受到了新的怀疑和挑战。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面前,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同一,比我们曾经想象过的情形要严重得多,也可怕得多。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某些民族和地方的个性尚能得到尊重,尚有一席之地的话,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这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价值体系正在分崩离析和逐渐瓦解。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新的时代称作“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物质取代了精神,文化取代了文学,经济成为时代前进的杠杆和表征。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文化的商品化等,也不过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些必然现象而已。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在这样一个文学尚且成为稀有物的时代里,还有经典文学的存在意义吗?经典文学如果尚在,它又会向我们呈现 出怎样的特征呢?

前已有言,世界文学虽然强调和看重人类文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并不排斥和拒绝各民族和地方文学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甚至可以说,正是某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要素,推动了各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在《致陈烟桥》一文中,鲁迅曾这样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广为流传。这实际上就强调了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在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和对话中,文学的民族性所具有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只有民族性才是经典文学的最基本特性。经典文学固然首先是经典的民族文学,但是,“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作为能被其他民族广泛接受的带民族性的经典文学,其世界性的特征同样存在,不容忽视。

我们很难设想,一部只表现民族特性的作品,能获得世界性的认同和共鸣。在人类文学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样是反映人类生活的普遍性思想和情感的作品,或者同样是体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作品,为什么有的备受推崇,有的频遭冷遇?同样是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为什么有的可以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而有的却只能徘徊在民族和地方文学的边缘?在其中,显然有世界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世界文学时代,经典文学总是能兼备人类的普遍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两者不可或缺。对于经典文学而言,其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所存在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足以引发我们永久的深思。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莎士比亚。本・琼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而这似乎也在向我们昭示文学经典中“普遍性”和“世界性”的重要性。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英语文学的范畴,跨越了历史和时代的界线,成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的读者,从莎士比亚作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中,获得了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打动世界读者之心的,似乎更多的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和体验,是那些能让读者普遍感同身受的境遇和环境。

但谁又能否认,莎士比亚不正是由于属于英格兰,不是因为表现了最浓郁的英国历史和文化而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深厚的民族色彩不也是他成为经典作家的重要因素?布鲁姆用“影响的焦虑”去形容经典作品对读者的强烈震撼,他认为,在莎士比亚面前,“这些人(读者)所遇到的是莎氏最独特的力量中不可超越的障碍:不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是在观念上和意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人类经典文学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些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交织的东西。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中,民族性和地方性则受到了未曾有过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所有曾经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都在渐渐消失。与世界文学时代相比,全球化时代则更多地体现出了世界性取代民族性而不是两者共存的特点,地方和民族的差异性渐渐无足轻重,人类的共通性正在成为主流。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学时代与全球化时代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在一个世界文学时代曾经被普遍认可的经典文学,今天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如果有,这样的经典文学,其价值和评判标准还一如从前吗?

篇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点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说两句日常用语,然后在大学英语等级测试中拿个合格的分数了,它必须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听、说、读、写、译及扩展性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农林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同样遵从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结合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特点,经典文学阅读的导入能够更大程度地增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一、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要求有一座桥梁能够促进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人们进行交流。起着沟通作用的语言自然就充当了这座交流的桥梁。英语因其简单的发音、相对容易的语法规则以及以母语为英语的英、美等国家发达的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自然也就成为了达成这个任务的主力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国内每个高校的必修科目,而且教学持续时间较长,基本贯穿了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始终,这足以证明国人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延续了以应试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似乎就单纯地成为了四、六级考试的备考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一本教材贯穿始终,词汇、课文、习题的循环加上教师一个人的全程讲解,这些只会带领学生走向题海战术的深渊——学生只懂得机械地记忆单词和句子,尽力地按照生硬的语法答对每个题目。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教师本身也会逐渐失去教学的兴趣。在高校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师生之间不仅存在客观的工作关系,而且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情感关系。[5](p107)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有了自己的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需要有更多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和互动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和老师都失去了热情,那么,最终的结果势必不如人意。语言的学习原本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达到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周围的目的。然而,传统的生硬的语言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挫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虽然就现在的农林院校学生生源构成而言,城市学生生源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步扩大,甚至有一些学校还大有城市学生人数超过农村学生人数的趋势,但是,相对其它院校而言,农林院校的农村学生比例还是要大得多。农村在经济、讯息等方面落后于城市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农村学生的资讯途径和信息量相对城市学生少。但是,开放的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在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在非本国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言环境的营造需要靠学习者有限的生活环境的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的信息源,不管是网络信息、音像资料的流通还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其涉及领域和扩展空间都要大很多,这样的环境自然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有了前期的堆积,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些差距体现出来的结果的迥异程度也是很明显的——农村生源地的学生更具备吃苦精神而长于笔头功夫,城市生源地的学生更擅长于语言的应用,听说能力更强。于是,在目前还以农村生源地学生为主体的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还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更能契合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笔头功夫强于其它应用能力的特点。但是,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凭多高的分数,语言学习者如果不具备对所学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学效果都不尽人意。

所幸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继续通过考试测定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入高分段口语测试,各种针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演讲比赛的蓬勃兴起等等,都证明了大家对英语学习不仅提出了读和写的要求,更期待英语学习者能兼备听、说和译的素质,进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对于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综合性语言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很明确。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其农林的发展肯定要和世界接轨,而农林院校的学生会成为这个发展中的生力军,自然也必须是能够驾驭作为交流桥梁的语言的人才。如何结合农林院校特点,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经典文学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意义

文学是对于人类历史和人物言论的记录,是对本体精神的追索和显影,是人类意义存在的幻想性实现。[6]p156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作家对于生活的思索,它向读者展示着一定时期的意识和思想形态。正如德国优秀的剧作家莱辛所说:“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管他选择哪种形式,只要不单单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机智、学识而写作,他总是着眼于他的时代,着眼于他国家的最光辉、最优秀的人,并且着力描写为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感动的事物。”[3]p275

文学是内视艺术,是对人类心灵及其生命存在的直观,是所有艺术中人借以认识并确立自己的最好方式。文学阅读能为人们了解过去提供途径,也能为人们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经典文学的阅读更是具备了这样的功能。所谓经典文学,按照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所说就是“指全社会,尤其是学术界公认的,经久不衰、流传于世的不朽作品”。[2]145经典文学是文学中的上乘之作,它兼具所有文学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独立的特性。

首先,作为文学的一个部分,经典文学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文学善于利用社会生活来展示广阔的文化背景,其人物、事件都来自于作者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观察和思考。然而,正如中国古语所云,“文章千古事,寂寞身后名”,作为经典而传承的文学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应该属于所有的时代,因此,经典文学又被赋予了时空的超越性。

其次,既然被称为作家的作品,文学肯定反应的是作家个人独特的思想,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思维,文学具备其独特的原创性,经典文学更是如此。在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布鲁姆《西方正典》一书中,他说道:“经典的陌生性并不依赖大胆创新带来的冲击而存在,但是,任何一部要与传统做必胜的竞赛并加入经典的作品首先应该具有原创魅力”。[7]p620再次,作为从普遍的文学中凸显出来的经典文学必然有其独树一帜的典范性,这体现在经典文学内涵的丰富性上,经典文学必须涉及一些典型性的有重大意义的思想和观念,才能丰富和有益于人类的生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和传承。典范性是经典文学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的基本条件。那么,要具备典范性,经典文学就必须是获得学术界和大众的共识,从而成为文化传统中无比牢固的部分,成为衡量其它文本的尺度和榜样,这也就意味着经典文学必须具有权威性。

究其根源,文学是作者的一种文字记录,经典文学创作的过程更是作者深刻思索的过程。鉴于其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其词汇的使用必然具备很高的准确度,经典文学是词汇使用的典范代表。文学能提供一个记忆历史的平台,但是,要成为经典文学,它还必须能够被传承,文学穿越时空的特性只能在经典文学的传承中才能得以体现,而这个承担经典文学的传承的载体就是读者。文学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经过了作者筛选的词汇的再思考的过程。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许多,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读者的不断重读是经典形成的一个要素,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来自集体阅读经验的积淀和累加。

三、在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作为教学的基础,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增强势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好经典文学所具备的原创性、时代性、超时空性以及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经典文学作为阅读材料,能达到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首先,经典文学阅读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词汇,了解其地道的应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1] p258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具备对其独特文化的最精确的记录的因素,经典文学中词汇选择的准确性不容置疑的。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词汇,而且都有上下文的背景。这样,词汇教学就不会像阅读一般的阅读材料时那么突兀了。有了上下基础,学生对词汇的搭配、和词汇相关的各种修辞手法、词汇的语法功能等就能做到更透彻的了解。同时,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众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重复出现的词汇的可能性增大,加上所阅读文本上下文的提示,对于词汇的学习就具备了重复性,那么对词汇的记忆必然有一个加强的过程。而且,单纯的词汇记忆的枯燥性也随着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各种手法的应用而消失了,词汇的记忆过程成为了一种享受。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文学的美丽通过语言表达,而语言又被文学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无限的表现力。经典文学是经过了大众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精髓,它们虽然高于生活却更是源自生活的,正如贺拉斯在《诗艺》中借鉴亚里斯多德的见解时所说:“艺术可是虚构,但是虚构要合理。虚构的目的在于引人喜欢,因此必须切近真实”。[3]p67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和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8]p111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读到的是字里行间透露的文化信息。文学所覆盖的学识的广度是其它任何艺术都不能取代的。作为经典文学,要得以传承,必须具备典型性特征,而且必然对后来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基本的文化精髓会一直存在下去。那么,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就是文化精神的体会过程。理解人物思维和文化信息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能直接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同时,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文化差异,对于语言的实际应用来说非常有利——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然就能将最合适的语言应用在最合适的场合。

将经典文学阅读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通过学生对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通过学生词汇、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写和译的能力。词汇量的增大、词汇的应用准确度的提高,背景知识的增强,必然带来听、说的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都会受益于经典文学阅读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经典文学的阅读涵盖面广、阅读量大,通过经典文学阅读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教师和学生并不愿意在此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接受大幅度削减教师口授的时间而引入似乎不直接跟课文产生联系的经典文学的阅读。这时,就需要引入创新型的教学思维了——放弃传统的只有老师讲授、处处迷信课本的教学模式,走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给予学生更多支配课堂的自由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专家申纪云先生在《创造性教学》一书中认为,创新型教师具有创造性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善于从客观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出发,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致力于培养创造型学生和卓有成效的教师。这体现了创新型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让文学的学习不再成为专业学生的专利。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创造型学生的目标,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显得更好。

就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体现出上述优势,它本身的特点还带来了另一个其它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农林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具备吃苦精神,更适合进行阅读。早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落后的信息条件之间的差距,需要他们勤奋的学习来弥补。他们更愿意静下心做阅读而缺少听说环境。那么,发挥农林院校学生的优势,让他们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正确引导其利用好阅读资料,营造有利于其应用所学知识的环境,一定能更好地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

结语

经典文学的阅读具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得到综合性提高的潜力,但是,这个过程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才能体现。在现代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具备其特有的优势。利用好农林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优势,结合经典文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将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引入到对其的教学过程中,相信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突破单纯的语言记忆的局限,达到能对其进行实际交流和应用的目的,发挥出其带来的语言综合素质提高的潜力。

参考文献:

[1].Lewis M.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e Lxical Approach[A].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55-263

[2].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篇7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善于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气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识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就是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大概3000多个生字。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能够让学生对生字更好地掌握。如,在进行《登鹳雀楼》《古朗月行》《敕勒歌》《望庐山瀑布》《梅花》《夜雪》《咏柳》《小池》等古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每天安排10分钟的诵读时间,通过集体朗诵的方式进行经典的诵读,久而久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将生字完全地掌握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经典诵读的比赛,让学生选择课本上或者课外的经典名作,进行诵读比赛,并且在比赛之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组织比赛的优势在于,能够引起学生高度的重视,学生势必会在课下进行充足的准备,反复地对要参赛的作品进行诵读,而在诵读的过程中,对自己不认识的生字会通过问家长或者教师的方式解决,有利于学生对于生字、生词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因此,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可以成为终身的记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进行《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经典寓言故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开展诵读活动,先让学生照着课本朗读,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背诵,会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积极地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

操,端正学生的品行。教师可以找一些课内或者课外的有关于品行道德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诵读,对学生能够起着非常大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找一些像《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适合小学生的蒙学经典,让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懂得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古诗文的阅读方面,可以通过诵读,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歌中的诗情画意。如,诗歌《江畔独步寻花》《夏日绝句》《望洞庭》《》等都是非常美的经典诗歌,诗歌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自然美景,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诗歌进行诵读,能够进一步陶冶自身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诗文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感受到诗歌阅读的美好。通过经典诵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人文气质得到不断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通过进行经典诵读,能够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学生平时诵读的一些诗词,可以恰当地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如,作文主要在谈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运用到作文中;再如,作文主要在谈读书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运用到作文中。因此,学生通过广泛的经典阅读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进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促进识字教学、作文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学修养,端正学生的品行等,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好经典诵读这一教学新途径,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

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2011(01).

[2]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3]徐林祥,许艳.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的背景、价值与问题域[J].语文建设,2011(09).

篇8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缺失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媒体的新艺术,导致许多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戏剧受到冷遇。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关于戏剧部分包括元杂剧、南戏、明清杂剧与传奇往往介绍得简而又简,而且将其类等于小说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特点、艺术成就即可,忽略了结合戏剧本身的特点通过经典阅读讨论获得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完全不读作品

由于课时紧,教师课堂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戏剧的介绍总是非常简略。除了元杂剧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清传奇《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是重点讲授的,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徐渭的《四声猿》等是稍作简介,其余的元代南北方戏剧圈作家作品、明代宫廷作家作品、清代花部雅部等作品顶多在课件中列一张表,只要求学生知道剧作家姓名、主人公名字、故事大概内容,除非学生非常感兴趣或是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才会阅读作品全本。

(二)只读宾白,不读曲辞

对于重点讲授的作品,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剧作原著,课堂上分析作品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特点的时候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例证,实现师生交流的效果。但由于戏曲的曲辞多用典雅或质朴的文言,这些对现在的学生来说都不易理解,参考注释则很麻烦,甚至仍一知半解,他们只选宾白跳着看,大致了解故事情节而已。但人物丰富复杂细腻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在剧作中都通过曲辞进行抒发,剧作的辞采及精湛的语言韵律和运用技巧也都通过曲辞进行表现。因此,只读宾白不读曲辞无法全面认识戏剧文学的伟大成就。

(三)流于文本表层,缺乏整体文化的感知

对作品的大致浏览,只是了解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稍进一步能理解戏剧中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但缺乏对戏剧整体文化的感知。戏剧的主要特征包括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阅读和讨论经典戏剧作品对培育学生高雅的艺术审美趣味,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的实施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如果要充分利用戏剧文学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的理解,以丰富的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应该重视经典戏剧作品的阅读讨论,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注释,通读作品,完全理解文本内容

经典阅读讨论的首要任务是通读作品。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剧本,年代越前,语言越是艰深,学生应该选择有注释的版本进行阅读,包括宾白和曲辞。理解和积累不同戏剧剧本中涉及的不同朝代的语汇、典故、民俗、时令、物品工艺等知识,能更全面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戏剧冲突的缘由,进而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戏剧演出,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

在准确而全面阅读剧作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秀的戏剧演出作品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元杂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越剧《西厢记》的表演视频,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选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赖简》一出,让学生在越剧柔婉回旋的声腔中体会王西厢“花娇月媚”的语言特色,形象地观看到崔莺莺的“假意儿”、张生的“志诚种”、红娘的“机智”的形象特点。在讲授明代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时,介绍学生观看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的视频很有裨益。青春版《牡丹亭》思想主旨鲜明、叙事主线清晰集中,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在明代心学左派思潮影响下的情理之争的思想价值;伴着昆曲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行腔,能让学生充分欣赏作品中的曲辞,尤其《惊梦》一出中【绕池游】【皂罗袍】等的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舞台上音乐直接诉诸听觉的呈现,使戏曲语言所传达的诗意更加真切直观。以戏剧文学名著为底本的戏剧表演,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国学精华,通过现场或视频观看演出能够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加强艺术的形象感受,对接受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完成对作品整体文化内涵的认知

学生对经典原著文本进行认真阅读以及观看戏剧演出后有了身临其境般直观感受之后,对作品整体文化的认知还应以重点内容的话题讨论来进一步深化。教师可以围绕作品思想主旨、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特点、发展影响等方面设置典型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回到经典原著认真梳爬剔抉、前后观照、突出重点地理解作品,通过讨论辨析找到问题的合理答案,完成对作品正确而全面的掌握。

三、戏剧经典阅读讨论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已经认识到课程教学存在不足的现实面前,经过思考和探讨,也能大致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实施方法,但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得看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才能达成所愿。

(一)课程总课时少,需合理规划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课时安排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学年,总共204/272课时,但从先秦到清代,文学史的内容那么庞博,在教学中这些课时仍然显得紧;而在历代作品中,戏剧相对于诗词文而言毕竟没有那么重要,但在元明清文学部分,因戏剧已达成熟繁荣阶段,成为该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或重要文学现象,则应适当增加课时,并通过经典阅读和讨论重点掌握。

(二)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对戏剧经典阅读讨论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督促

篇9

一.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无论在何处,当代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在本文中指出消费社会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而是为了能够将社会变革时期出现某些新动向、新特征凸显出来而采用的权宜性的称呼。

其一:在不断扩张资本支配力的情况下,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特征:通过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不断将消费理念制造出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增加,能够极大的扩大社会的生产力,使得利润最大化。虽然现代社会的活力充足,但也让人们生活体验物质化形势加剧。

其二是商品的形象比实体更能获得商业价值。丹尼尔・贝尔说:“消费经济常常通过事物的表面才能够得以存在。”在商品营销中品牌与包装的重要性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三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接受如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对于精神性的因素往往会受到重视。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这些新动向和新特征,才能够将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走向摸清,这样才能将文学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考察出来。

二.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学教育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尚书・尧典》中记载到:“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这里的“乐”指的是诗、歌、舞的统称,在古代的“乐教”中已经将文学教育包含在内。不管在何处,现代社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学教育。独立的文学教育就是专业化的文学教育,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使得不断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就是现代专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各种社会型人才,特别是专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现代专业教育通常是指文学教育、科学原理教育和技术教育。为了能够将社会所需的文学教师、文员等培养出来,一般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学教育定位成文学知识教育,写作能力教育和文学阅读能力则可以定位为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学原理。在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并不是代表当代文学教育的全部,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核心课程语文主要由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组成,现代文学教育往往会被视为读写能力教育、文学知识教育、思想规训等。

然而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其对人文教育已经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趋向于书本理论知识。从五四文化的变迁到当今时代文化的变革,文学危机一直都不曾断层过。所以,文学教育是应对文学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经典文本研读

文学教育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文学史知识教学等内容,其中经典文本的研读最为重要。一方面,研读经典文本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项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能够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来对写作方法教学的不足与空泛的阅读方法进行弥补,对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使得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当对研读经典文本进行深入时,受教育者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经典文本中的人文境界,感受经典文本的审美感染力,使得文学教育能够将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落实。对于文学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文学史功进行训练。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能够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文学史知识概论,这会使得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知道相关的文学史知识,但不能够深入的了解文学本身,甚至不能够辨别出作品的优劣程度。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对文学史知识概论进行学习,而是能够进行研究性的阅读。这样才能让学者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四.结语

文学经典危机对整体的文学教育影响深远,为了能够让文学经典危机得到全面的应对,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种文学特色,不断改善整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者都能享受到合适的文学教育,在好学力行中不断臻于至善。

参考文献

篇10

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传统文化,但伴随着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一些外来文化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在高考中,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高考的总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文成绩的影响。2018年我国将全面进行高考改革,改革后不仅是语文科目的分值有所提升,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和写作题型上都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掌握情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得中华传统经典在高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高考改革要及时适应,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高中语文日常教学当中,使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有效的与新高考进行衔接。

一、新高考对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的考察方式

近年来,对于高中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都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得以体现。在篇幅和题型的选择上,越来越朝着《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发展。在试卷当中,中华传统经典阅读题型题目设计非常新颖,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短小灵活,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都进行了充分的考察。而这些考察方式,第一,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第二,多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考察。举例来说,福建省2007年至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均节选自《孟子》和《论语》两部文学经典,选择的材料多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第三,重视高中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这样的题目设置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得以体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有着相应的要求。

二、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学工作开展要根据教材来进行,教材中的语文和文学知识都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帮助,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归纳、总结科学的学习和阅读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对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的兴趣进行激发,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对传统经典的接受程度,帮助学生筛选经典篇目并进行推荐,不可以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带领学生在晨读过程当中朗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经典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好习惯。

(二)打好文言知识基础

在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是文言文。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在对文言文作品阅读时,有着较多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中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过程当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语文成绩中的五分之一都是文言文知识的考查,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效果对于高考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对高中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有着一定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将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并鼓励学生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在提高语文课程成绩的同时,高效率的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

(三)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传统文化自身具有较为浓厚的特点。从古至今,语文都是人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对于人们文化程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语文素质得以直接体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华传统文学经典的内在较为晦涩深奥,给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气息带到高中语文课堂之上,使得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建设文化课堂。举例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将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与新高考进行衔接,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中语文经典阅读试题的挑战。但是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限制学生仅仅阅读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还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去进行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经典作品阅读。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可以获得全面的提升。从发展的目光来看,鼓励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冯帆.阅读文学经典,把握高考先机――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高考的积极作用[J].中华少年,2016,(10):13-14.

[2]李月宁.经典润泽人生,素养构建和谐[J].中学教学参考,2011,(08):22-23.

[3]王文莉.高考改革背景下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之我见[J].智富时代,2015,(05):08-09.

篇11

国学在我们许多人眼中并不是完全的丢弃了,现在在我们身边的学校里,多会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这些内容来自国学,来自三字经,来自弟子规,来自千字文。所以我们想想,连小学生多可以熟练背诵的国学内容,为什么哪些总是说要赶上时流,赶上时代的哪些大人不会呢,为什么不再赶上时代的同时,低头品味一下哪些悠久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不仅仅是国学,中国的精髓都应该理解。

国学,可以这样来分析:“国”代表某个国家,学则代表某国的学识,某国历史的文学。中国的文学主要以儒家哲学为顶柱,国学里的内容是圣人的智慧,心灵的故乡,读、品、学、通国学胜过多万卷书。

我这个人也不是特别了解国学,但是我略知一二。我个人觉得国学值得去学,国学值得去读,但不是只有国学,只要是中国历史的文学、数学、科学,都可以称之为国学。我上面也分析了国学的含义,只要是“国学”,都应该去了解,去体会。但是国学的主体依然是我们现在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