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7 09:02: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篇1

物理教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开始大量的接触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概念对于初学的学生们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与接受,因此探索正确的“物理概念”教学思路变得很重要。

一、概念的引入

初中物理教学中产生了大量的物理概念,对于这些抽象的名词,初次接触想要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对于学生们不免还存在难度,初中物理概念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定性的反应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者性质的概念,如:重心、电磁波、简谐震动等。第二类在能够定性的反应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的基础上,还能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物理特征和性质进行定量反应,比如:力、加速度、功率等。概念引入的方式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其的难易程度。

1.让引入的概念和生活联系

物理并不是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很多物理概念、物理现象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能够将物理概念的引入和生活很好的衔接,这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讲解“浮力”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象木块漂浮在水面的情形,然后尝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木块能够浮在水面而没有沉下去呢,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及原理呢,然后引入教学主题“浮力”,这不仅让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深化旧概念引入新的概念

物理概念中,很多新概念的引入与讲解是和旧概念有紧密联系的,通过深化旧概念往往能很好的引入新概念,让学生对于新概念有很好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加速度”时,学生已经对于速度有过了解与认识,因此在讲解时,可以尝试启发学生思考:汽车行驶在路上,当遇到红灯时需要刹车,车的速度会逐渐减慢直至停止,这个过程其中蕴含怎样的原理呢,对于这样的过程可以怎样定性的描述呢。学生由于对于速度的概念已经有基本的掌握,因此基于速度的理论知识对于加速度展开思考,往往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这个新的概念。

3.概念可以由演示实验引入

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伴随很多的演示实验,而观看演示实验通常是很受学生们喜爱的,不仅具有趣味性,同时实验表达一个过程往往是非常生动直观的,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相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来体会某个概念的意义,这种方式往往效果都非常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概念的形成

1.透过现象阐述本质

生活中有很多被学生们熟知的日常现象,如果能够将现象进行有效提炼与深化,然后引入到某个特定的物理概念上,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大脑中对于某个概念的形成。对于这一类概念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们对于生活现象有仔细的观察,并且要能透过表象思考其内在成因及原理,教师在这个过程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同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与发现,这样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刻,形成也会更牢固。

2.运用类比与对比形成概念

初中物理中的很多概念是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的,学生无法再从生活中找到落脚点,理解起来不免会存在较大障碍。针对这一类概念,不妨采用类比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找到生活中学生们了解与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往往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概念的形成也更深刻。

除了类比的方法,有些概念也适合用对比的形式讲解,例如“蒸发”和“沸腾”就是一对很好的例子,这两种现象可以产生强烈对比,讲解中如果两个概念来一同对比分析,对于概念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3.等效法帮助概念的形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概念都是独立的,然而经常会有某两个概念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出某种共同性质,并且在解决某个物理过程中,两个概念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结果,对于这种现象针对这样的两个概念可以采取等效法来加深学生们的认识。

三、对概念的定义

通过概念的有效引入后,学生们头脑中基本有了概念的形成,紧接着就需要教师对于概念做有效定义。教材中对于有些概念的定义已经有了精辟的阐明,对于这样的情况只需要让学生们好好理解与记住就行,然而还是有一部分概念表述起来较为抽象与晦涩,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难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于概念有进一步的阐明,尽量做到概念的表达简单、直接,语言清晰、明了。

对于概念的表达同样需要注意一些要点:第一、概念不能循环定义,不能用概念阐述概念,这样并没有起到表达概念的效果,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第二、定义要能很好的表述概念本身及其外延部分,这就要求对于概念的表达不仅要准确,同时要完善;第三、使用的语言要清晰明了,并且要十分准确,概念中通常不会包含比喻或过多修辞,也不是对于事物的判断,是对于事物的有效说明。

有了概念的定义后,教学中还需要对概念有进一步深化与巩固,这通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图像来帮助深化概念,同时自己要多思考,真正把概念弄懂弄通。此外,平时的作业练习及老师的课堂讲解也是很好的帮助巩固与深化概念的过程。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能够让其被学生理解与接受,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概念的引入要能贴近学生生活,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易于理解,对于概念的定义也应当清晰明了,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概念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戴静岩.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的逻辑学问题及教法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

篇2

1.概念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

物理概念是对某一类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认识,生动形象的表面现象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但掩藏在其下的本质属性,却很难让人发现,只有通过对表面现象的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层层剖析,才能去伪存真,掌握真正的内涵。

2.学前概念的负迁移

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抽象而获得的,因此,大多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学前概念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同化,造成新旧概念的模糊认识。例如,对于光和光线,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诸如“这里光线太暗”之类的说法,显然是用光线代替了光,在理解“光线是表示光束及其方向的直线”时产生迷惑,片面认为光线就是光。

3.概念形式相似或意义相近

物理概念中,有相当多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形式上相似,更多的是意义上的相近,对这些相似概念区分不清,就会造成理解的混乱。例如温度、热量、内能,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电功与电热,液体压强,汽化与升华,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等等。

二、消除易混概念的策略

准确把握、正确认识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概念进行比较,从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本质属性(区别和联系)、概念的具体运用、概念的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准确无误地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上比较

物理学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特征,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涉及到建立概念的目的、有关的典型物理事物或物理现象、思维过程等。这些方面的区分度一般较大,容易起到鉴别概念的作用。例如:压力和重力。压力的形成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性质属于弹性力;重力是地表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性质属于引力。从压力和重力的产生过程看,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2.在区别和联系上比较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突出比较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例如,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学生极易混淆二者的概念。我就引导学生在力的本质属性上进行比较:压力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性质属于弹性力;重力是地表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性质属于引力。它们二者的联系是――在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如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此时也仅仅是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但在许多情况下,压力并不是由于重力引起的,如用手握住物体时,手对物体的压力;用力往墙壁上按图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二者概念区别与联系的理解,我还设置了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通过做题,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收到了明显效果。

3.在运用中比较

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运用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可让学生获得较为具体形象的感触,能从内心深处对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更深刻。例如:热量和温度这两个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温度是热量的强度,热量和温度成比例,热传递中是温度被转移等等。为了使学生们不再混淆这两个概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个概念放到特定的场所和情境中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讨论,看到底是运用热量恰当还是温度恰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并说出各自运用该概念的理由。通过对概念具体运用的讨论,揭示了概念的实质,摆明了两者的区别,使自己不正确的概念认识得到改正。

篇3

事实说明,很多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不能按照教师设想的那样顺利地发展,常常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物理概念时遇到了困难,这是由于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数量多,而且涵盖面广,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认知性的物理概念分成三个水平:(一)了解,是对概念的初步认识,只要求说出概念的要点、大意,在有关的问题中能识别它们;(二)认识,是对概念的进一步认识,除了包含了解的要求外,强调应知道概念的确切含义,要会用它来分析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三)理解,除了包含认识的要求外,主要是运用知识的要求更高一些。因此,要想更好地做好物理概念的教学,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谈谈对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重视物理概念的引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物理概念的教学能否成功,引入是关键环节之一。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若教师能下点工夫,做点功课,用新颖的方式引入物理概念,吸引学生的兴趣,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1.精心设计生动的演示实验,刺激学生感官神经

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从生动入手。生动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多费点精力是值得的。例如上《静电现象》这一课,讲到摩擦起电的概念时,我用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放在一个同学头上吸引该同学的头发,同学们很快被吸引住了,发出“咦……”“啊……”的声音,当我看到同学们瞪大的眼睛、张大的嘴巴时,我就知道我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2.精心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引导初建物理概念

新课改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我让一位同学用两只手压住同座位同学的一只手,被压住的同学用力抽手,两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手之间产生的力,从而引入“摩擦力”。学生活动除了动手操作实验外,也可以用问题讨论的形式,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

3.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从生活走进物理

对于初中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引入“惯性”概念时,让学生观察刹车、加速、转弯时乘客的表现,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引入惯性,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引入物理概念

概念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不能忽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用一段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静态的概念动态化,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如在引入“速度”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一只大公鸡和一只蜗牛同时从起点出发,慢慢地大公鸡会走到蜗牛的前面,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将要学习的概念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概念的巧妙引入,一方面能引起听课学生的注意,明确概念学习的目的,概念用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种多样,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引入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1.应用各种物理研究方法,帮助形成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中涉及许多研究方法,诸如“类比法”、“对比法”等都对物理概念的教学有一定的作用。如在定义“速度”、“功率”、“密度”等概念时,思路是完全相同的,即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对这些概念,教师通过类比,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

2.重视学生对概念的错误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甚至还存在某些错误的认识,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对学生出现错误应高度重视,切不可视而不见或一带而过。例如,当像如图那样截去一半后,长方体密度将如何变化?或许有学生回答质量减少一半后密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了。针对这种错误认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截去一半后,长方体质量m如何变化?体积V如何变化?那根据公式ρ=m/V可知,密度ρ如何变化?最后再加以强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虽然可以由质量和体积进行计算得到,但与质量和体积均无关系。通过错误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丰富学生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不断释误,理解和反复认知的过程中,将会促进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长久记忆。

3.注重物理知识前后迁移,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很多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能够理解到位,却从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从而收到一石数鸟之效。

三、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

篇4

一、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发源地,我们在和学生探究物理概念时,选择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情境,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到物理亲切,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价值,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生成要去搞清楚概念,并应用概念解释问题的内在学习驱动力.

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引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举出人提水桶、书本压桌面、挖土机推土、手推车等等多个常见的实例,如此一来学生的概念学习有了经验基础,不再是强塞硬灌,兴趣度也就自然提升,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帮助学生养成注意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的实用性、价值性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又一诱因.例如,我们联系到生活中的电现象,“触电保护”、“节电”等等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电路》中相关概念的兴趣,有助于电流、电阻、电压、电功率、电功、焦耳热等物理量的学习,并理清其间的关系,最后再引导学生解释家庭电路中熔丝的作用,实现学以致用.

二、指导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获知能力

中考最后以笔试的形式出现,学生的阅读获知能力也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精致化阅读,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读教材,获得自己对概念最直接、初始化的认识,并提出疑问,不仅仅强化了物理概念间的正确联结,而且让课堂听讲有了重点.

从当前初中物理用的苏教版教材来看,教材的编排形式新颖,内容生动,与生活的贴合度很高,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内容的设置层层深入,与初中学生的学龄特点及认知心理相吻合.只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物理信息,能切实提升学生处理信息、应用物理思维思考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能够推广到学生对课外知识内容的阅读.

三、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在“做”中体验获知过程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离不开“实验”这一重要的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实验呢?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和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获知.例如,《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最为重要的概念,如何得到规律呢?本节课不仅仅在于欧姆定律本身,重点在于活动过程,如何进行实验探究呢?

基于学生的这一设计,笔者追问,利用这个电路图进行实验探究,要记录些什么数据,要进行几步操作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第一次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发现用图1所示的电路,只能测一组数据,而且要事先知道电阻R的阻值,如何解决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同学说换电池的节数,有同学提出可以换电阻.基于学生的思考笔者首先肯定学生的思考,接着提出,实验总是在拆卸和连接,操作比较麻烦,有没有办法不需要重新拆、连电路呢?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滑动变阻器”这一元器件的使用.重新设计出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在教学实践中,图1到图2的转变凝聚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这个过程的体验是灌输所无法实现的,而且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进一步提升了,接下来的实验探究更认真、细致.

篇5

在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如果我们物理老师追问自己一下: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每个物理教师都能迅速地回答出来的,更别谈在新的课程标准视角下对其进行理解了。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我们知道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及物理现象与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既是物理知识框架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一般认为物理概念作为物理知识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关于这一点笔者的理解是,物理概念作为对客观世界物理属性的一种反映,本质上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术语来阐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比如说“力”的概念,在学生熟悉力这个概念之前,他们对力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在了解了概念之后,就统一地认为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了,也就是说用“力”一个字就可以代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意思了。那么,在后续的规律学习中,力就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不再需要解释。比如说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当我们说“当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学生看到“外力”想到的就是力,而不需要再想到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等情形。因此,一言以蔽之,概念就是对物理事物属性建立一个基本的、直觉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方面。在学生最初接触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会习得与物理相关的好多内容。比如说学生会知道物理概念是如何构建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相似定义规律的概念而言更是如此,如比值法定义的概念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等;再如一些非物理知识概念,如单位换算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技能性概念,如果不掌握其实质,那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都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的训练,如果掌握了单位换算的实质,意识到不同单位的换算,往往就是某个物理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前面加上不同的修饰字,那有了前面一两个单位换算,别的新单位的换算就有了一个基础了。

所以说,概念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是基础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物理教学中必须以此为基础,扎实抓好。

2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物理概念教学“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学生最终是不是记住了概念的定义,而在于学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概念,能不能将概念生活化、逻辑化、知识化,也就是说能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物理概念来解释一些事情,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将概念纳入到更为广泛的物理知识当中去。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准,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在笔者看来,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是值得考虑的:

一是要注意将物理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相联系。初中物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原有数学基础关系较近。例如在初二阶段的物理中,声音传播完全与数学图像的建构能力相一致,而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公式等均与数学关系密切,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成为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近。力、运动、声、光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运用,而实像、虚像等概念在生活中也有原型,比如照镜子时的自己就是像,只是学生不知道叫像而已。因此,只要将学生原有的前概念转变为物理概念,那物理概念的教学就算圆满了。

二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一个概念怎样形成,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的建构过程。我们为什么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理解概念呢?是因为这个过程缺少自主建构,只是机械记忆,因此对于学生当时理解概念极具负面影响。但有意思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段时间后学生能够对原来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所掌握的概念也能理解,其实这正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自我构建的结果,但对于复杂的概念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还是需要在新知学习时,就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构建,也就是说自主构建概念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是要注意概念教学的要求把握。习惯于应试的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定义一字不拉地记下来,这其实是不太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概念教学规律的。前面已经说过,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概念形成一种直觉,谈到某个概念时就能产生一种较好的直觉。显然,这种直觉不是靠记忆来完成的,而是靠理解来完成的。因此概念教学要求的把握标准,就在于判断学生能不能在新的情境中立即了解概念的含义。如“人们常常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中,我们要的不是能够说出比热的定义,而是要求能够在此问题情境中反映出比热的概念。

篇6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的反映。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类物理现象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中获得感知、形成初步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等思维活动,把一些物理现象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部分,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其地位举足轻重。

二、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后,老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如在讲授比热容概念的形成时,学生从演示实验中已经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要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否相同?再进一步提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热是否相同?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反映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用语言和数学公式来反映这个概念。

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的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教师启发和引导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跳跃太快,学生会想不到;原地反复绕圈,学生又会感到烦琐,教师切不可急躁地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其次,要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物理意义,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自己用数学公式来表不同物理概念,让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概念进行全面的理解。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1、巧妙地引出新概念

教学中尽量从已学过的概念出发,自然地把新概念引申出来,使学生意识到建立新概念的必妥性,以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讲解“速度”概念,我先从机械运动开始。学生已认识到了汽车行驶,飞机飞行,乌龟爬行等都是机械运动。首先列一举这些机械运动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异同,发现新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考。当他们意识到三者运。动快慢不同这一点时,就感觉到有引出一个新概念来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这样由已知概念出发,引出新的概念,既能对已学概念进行复习巩固,又能使学生明确引出新概念的必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抽象的概念采取形象教学,化难为易

①用直观形象的实验进行启发

譬如在进行磁场教学时,开始就拿出二个纸包,一包裹的磁铁,另一包裹的是一木块,学生不知奥妙,指出这两个纸包的周围似乎没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然后请一位学生将小磁针分先后轻轻地放在这两纸包附近(位置任意),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当学生发现一个纸包旁边的小磁针会转动,而另一个小磁针不动,使它们产生悬念,相信了看起来一无区别的两个空间,确实有所不同。

②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启发

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触类旁通”启发学生理解。譬如组织光的反射定律教学时,学生对定律存在的因果逻辑关系不甚理解,往往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在教学中可做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有父子二人长得很相象,有人说父亲很像他的儿子。学生自告奋勇地纠正说:应该是儿子很像他的父亲。于是就因势利导地指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也是先有了入射光线,后才有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是随入射光线改变而改变的,通过这样比喻启发,学生对反射定律理解更透彻了。

3、捕捉错误,强化概念的认识

在概念教学中,学生的某些错误认识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及时加以捕捉,对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往往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如在力和运动关系一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物理在匀速行驶的水平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向右做匀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很多学生会回答为重力、支持力、传送带对物体向右的摩擦力,其中多出了一个摩擦力。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理解不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如果物体果真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那么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还受一个向左的力,与向右的摩擦力平衡,这个力会从何而来呢?结论是找不到,因此传送带对物体也就不存在摩擦力。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力和运动关系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结语

概念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个深化的问题,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可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概念不可能一次性掌握,有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体的问题中去,使学生在运用概念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7

1.实验法

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典型实验来展示相关物理现象,通过生动的实验情境引入与之有关的概念,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这些实验最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或者已经熟知的现象,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先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简练生动的语言将其概括为概念,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2.类比法

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如讲解电流的概念时,可以采取比喻的方法,将电流比作水流,将电子比喻为水珠,这样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电流的形成,进而引入电流的概念,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3.提问和总结

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提问达到由点带面的效果,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如讲解分子运动理论的过程中先提问学生香气袭人这一成语的意思,分析该成语所表述的物理现象,最后通过总结,让学生对分子的运动的不间断性、杂乱无章性等特点有形象的理解,加深记忆效果.

二、思维加工

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通过对书本中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将抽象的感性材料概括为事物的本质属性,最终形成物理概念.当然,要注意的是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区分概念间的差异性及联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如通过启发学生联想质量和体积之比为密度,是一个恒定的量,而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电阻,也是一个恒定的量,可以通过掌握密度的概念而联想电阻的概念,然后学会R=U/I的表达式.

三、实践应用

学习物理概念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学生学习后需要及时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才能够深化和巩固学习效果.如老师讲解力臂的概念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对力臂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讲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不能死板,因为许多物理知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如讲解水的汽化过程时,通过展现水烧开的过程让学生对水的形态变化有所了解.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水壶中冒气泡的现象,并未全面理解汽化这一概念.需要老师引导、提示,学生有目的的观看水烧开的全部过程,同时也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实验,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冒气泡,加热过程中起泡多少以及汽化的具体变化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需要老师出奇招.例如,讲解压强时不能死板的使用物理实验进行引导和验证,可以通过引入胸口碎大石的故事,指导学生思考压上大石头后为什么气功大师并未受伤,这就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老师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引导学生发问,进一步让学生加深了解.因此,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不断体会感官直接获得的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篇8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和概括,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对此,物理概念教学仍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1 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 物理概念教学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所需揭示的内容。物理学科也不例外,而要揭示物理对象的存在、运动、相互作用,就必须先建立物理概念,以概念为思维的细胞、为认识的基本形式,进一步形成物理学的体系与结构。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1.2 物理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物理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概念建立以后,要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要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在概念的建立与应用过程中,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直接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概念还要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表达,反映出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习这些概念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物理的过程要发展能力,而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掌握方法,所以学习概念过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的一项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策略

2.1 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它是概念质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它是概念量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有哪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2 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

2.3 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没有深入的层次性。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还要发现各特征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例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2.4 物理概念的巩固。概念和规律呈现以后,就必须及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根据每个概念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应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篇9

一、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应尊重初中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很多物理教师都很重视物理概念的分析讲解,而忽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这无疑是不尊重学生认识特点的。做好物理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必要的感性认识,如在认识力的概念时,就要在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吸等作用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才能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概念。另外,在进行有些概念的教学时,还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必要的科学方法,如在分析上抛物体达到最高点时的运动状态时,很多学生认为此时的物体是相对地面静止的,理由是此刻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相对静止就是速度为零的思维惯性所导致的,其实,这时只要引导学生从物体受力是否为平衡力的角度分析,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二、应注意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有层次性的

根据认识论的理论我们知道:万物之理是多层次的,人们认识真理应是螺旋型提高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这一点,对某些物理概念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它,明确每一步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总的学习目标。如对力的认识,就要分几个层次去逐步认识它,第一步,对力的初步概念的认识,即认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第二步,对力的三要素和力作用效果的认识,即认识到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和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且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均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对不同性质的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弹力等)按力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划分,如重力、摩擦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推力、拉力等等;第三步,从力和运动的关系上进一步对力加以认识,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认识平衡力的概念。第四步,从功、能角度去认识力,即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后,可产生累积效应,对物体做功,进一步引起能量的变化。最后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全面认识力这概念。

三、应注意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包括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这是一个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原动力,二是科学的想象力,这思维的翅膀,三是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这是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

首先,在物理概念教学时要让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在物理概念教学时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一是以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二是通过物理实验创设学习情境,三是利用物理经验事实创设学习情境,四是由复习旧知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创设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篇10

一、概念混淆的原因

1.概念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物理概念是对某一类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本质属性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之后,生动的表面现象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例如,热传递现象中究竟传递的是温度还是热量?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给学生留下的表面认识是: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另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最后达到温度相同,表面上看是物体间发生了温度传递。要认识现象的本质,需要经过充分的分析、理解才能认识到,这种强烈的表面印象抑制了学生对热传递本质属性的认识。

2.学前概念的负迁移。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抽象而获得的,因此,大多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学前概念妨碍了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同化,造成新旧概念的模糊认识。例如,对于光和光线,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诸如“这里光线太暗”之类的说法,显然是用光线代替了光,在理解“光线是表示光束及其方向的直线”时产生迷惑,片面认为光线就是光。

3.概念形式相似或意义相近。物理概念中,有相当多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在形式上相似,更多的是意义上相近,对这些相似概念区分不清,就会造成理解的混乱。

4.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一些概念尽管物理含义不同,但在同一类问题或现象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由于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就会混淆不清。

二、消除易混概念的策略

正确认识、区别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概念进行比较,从概念的物理意义、概念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概念的数学表达式等几个方面加以对比,从而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教师,进行易混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充分认识客观因素,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的方法和习惯。

1.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物理学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特征,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涉及到建立概念的目的、有关的典型物理事物或物理现象、思维过程等。这些方面的区分度一般较大,容易起到鉴别概念的作用。例如:压力和重力。压力的形成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性质属于弹性力;重力是地表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性质属于引力。在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如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此时也仅仅是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但在许多情况下,压力并不是由于重力引起的,如用手握住物体时,手对物体的压力;用力往墙壁上按图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等。从压力和重力的产生过程看,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2.概念内涵的比较。物理概念内涵的比较是易混概念之间最实质、最重要的比较。一般说来,易混概念往往描述的是同一类物理事物或物理过程的不同属性。因此,区分这样的易混概念,要特别指明它们分别描述了同一对象的哪些不同属性,明确理解它们不同的物理内涵。

篇11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前概念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甚至学生在学习了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潜意识里对学习造成干扰。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前概念,以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教学为例,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概念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大脑中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升高越多”这一认知上。课堂上设计实验,可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定性分析上升为定量理解,继而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形成“比热容”这一概念打好基础。

2. 顺应学生思维,把握概念形成的关键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顺应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设计、探究实验等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加工,在新概念的“生长点”上进一步抽象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已让学生明确了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升高的温度间的定量关系,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从而构建出以上的概念框架,继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吸收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比热容。

由此可见,概念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层层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思维加工和思维训练,从而生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3. 深化问题讨论,巩固概念形成的效果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课堂上围绕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在学生形成概念后,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