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7 09:02: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

篇1

安全可靠性是煤矿工程中最为人注意的问题,这一问题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对工程试验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编制应急预案是当前煤矿工程中一个较好的研究方向。下面就以新疆涝坝湾煤矿副平硐工程为例对工程试验中的风险评估以及应急方案展开分析

1 工程试验中的风险评估

1.1 机械拼装、调试工作的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在接卸拼装过程中,由于接卸本身的设计缺陷或者工作人员的失误会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的风险,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1)设备拼装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感;(2)设备在进场前保证质量完好、无缺陷、能够正常运转,运输中注意设备的保护,防止磕碰。

1.2 龙门吊的安装、调试工作的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龙门吊在安装过程中轨道铺设未达标、位置不准确;在龙门吊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专业、指挥不恰当等都是风险因子,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1)设备拼装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感。(2)设备在进场前保证质量完好、无缺陷、能够正常运转,运输中注意设备的保护,防止磕碰。(3)在设备安装、调试时全过程监控,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1.3 复合式硬岩掘进机始发、掘进以及出洞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复合式硬岩掘进机作为一种大型的施工机械,在其始发、掘进以及出洞的过程中会拥有很多风险因子,比如洞口密封失效、基座安装不合适、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都是风险因子,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1)洞门密封圈安装要准确,在盾构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盾构刀盘的周边刀割伤橡胶密封圈;密封圈可涂牛油增加性;洞门的扇形钢板要及时调整,改善密封圈的受力状况;(2)对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以满足出洞时盾构穿越加固土体所产生的推力要求;(3)详细了解地质状况,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2 工程试验中的应急预案

2.1 应急处理流程

工程试验中的应急预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 应急方法和措施

2.2.1 掘进机机前方塌方应急处理措施

发生塌方,保护好现场。对塌方区域人员进行疏散,并派纠察进行维持,就发生塌方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如在开仓时发生塌方现象,人员立即从土仓里撤出,关仓并恢复推进。掘进机机必须连续推进,以短时间内通过塌方区域,在掘进机机尾部通过塌方区时必须超量注浆,以补充塌方造成的土体空隙。严格控制掘进机姿态,选择正确合适的推进参数。

2.2.2 工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首先抢救伤员及国家财产,保护现场;采取措施制止事故扩大和蔓延。(2)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必须建立和健全紧急救援职责;根据事故紧急救援领导职责及职责分解,本工程救援措施第一责任人为项目生产副经理;其他管理人员为救援队伍必须配合人员。(3)被抢救人员以就近医院救治为原则,同时可根据受伤部位送专科及特色医院,本施工项目应由的工伤事故急救特色医院清单,以备急用。食物中毒视情况立即报告卫生部门;火灾立即报告消防部门;水灾立即通知水利专管部门。(4)根据灾情制定现场紧急措施,立即在现场布置警戒线,并维护现场秩序,组织做好人员疏散工作。(5)查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6)根据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2.3 消防应急处理措施

(1)施工现场及井下必须配备应急灯,专人负责保管,检修保持良好状态。(2)一旦发生火警由当班施工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积极扑救,及时向领导汇报和向119报警。(3)在分工各就各位的基础上,对易燃部位加强控制,防止蔓延。

2.2.4 防汛防雪应急处理措施

工程在汛情期间,必须加强重点部位巡视检查,确保重点部位及其周边地区的排水畅通。一旦工地或周围发生积水情况,在半个小时内(最迟不得超过1个小时)防汛防雪值班人员必须赶到现场进行排水抢险。在对重点部位重点监控的同时,也要对其它一般部位进行强化管理,首先确保每个施工点要有专人负责防汛、防台工作,并确保防汛防台设备完好,同时要求每一个施工点建立巡视制度,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马上向项目部及项经部防汛防台领导小组汇报,并立即制定对策后付诸实施。

综上所述,在工程试验中开展风险评估,编制应急预案的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的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篇2

1网络安全风险概述

1.1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最大的特点便是自身的灵活性高、便利性强,其能够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输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安全和有线网络安全。从无线网络安全方面来看,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使用者进行网络通话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能否保证使用者的通话不被窃听以及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无线网络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之中有着相当严重的局限性,其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直接关乎着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想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单纯的定量分析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本文更推荐将层次分析法和逼近思想法进行双重结合,进一步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分析到每一个定量和变量,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无线网络的安全风险值。而对于有线网络,影响其安全风险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可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1.2网络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便是安全。在网络漏洞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对网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漏洞安全排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借助这些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安全目标最终汇集成为一个总的目标方案,而采取这种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分层形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评估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每个环节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从而保证网络的合理安全运行。

1.3风险评估指标

在本论文的分析过程之中,主要对风险评估划分了三个系统化的指标,即网络层指标体系、网络传输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体系之中,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指标要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达到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学术期刊和论文上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网络动态风险的特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在确定风险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1网络风险分析

作为网络安全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风险分析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成败。对于网络风险进行分析,不单单要涉及指标性因素,还有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考虑在内,全面的彻底的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手,最大程度的保证将内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网络资产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并借此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2.2风险评估

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之中,可以说整个活动的核心便是风险评估了。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及并发性相对其他风险较高,这便进一步的体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运用逼近思想法进行全面的验证,从而不断的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将工作思想放开,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风险评估工作。

2.3安全风险决策与监测

在进行安全风险决策的过程之中,对信息安全依法进行管理和监测是保证网络风险安全的前提。安全决策主要是根据系统实时所面对的具体状况所进行的风险方案决策,其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安全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从而最终保证风险评估得以平稳进行。而对于安全监测,网络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安全检测的运行。网络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在系统更新换代中,倘若由于一些新的风险要素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评估出现问题,那么之前的风险分析和决策对于后面的管理便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网络监测所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实时判断网络安全是否产生突发状况,倘若产生了突发状况,相关决策部门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策略调整。因此,网络监测在整个工作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性质决定了风险评估的难度。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有层次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决策和安全检测的完整运行,与此同时,要保证所有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对付,最终确保整个网络安全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李志伟.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篇3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Entropy Weight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Luo Dongmei

(GuiZhou University,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Photoelectric and Application,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Entropy for the current 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limitations and the complex linkages between risk factors,we present an improved entropy an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Risk assessment;Improved entropy;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Z-scres standardization

风险评估技术作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技术近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由于评估中受评估者的主观影响和评估标准的不完善等使得风险评估结果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研究者都在努力地探索一种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方法。文献[1]中的熵权值没有根据风险因素在评估中所起作用的特性而不同量化处理,使熵权值出现一些偏差;文献[2]则是改进的熵权法在输电设备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的风险要素权值计算法,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分析信息系统中风险评估对象的复杂关联性,进而获得更为客观、有效的评估结果。

一、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基础

(一)改进的熵权

熵(Entrony)[3]的概念起源于热力学,是对系统状态无序程度的度量;后来被引用于信息论中,用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但信息系统是一种有序程度的度量;因此二者绝对值相等,符号却相反。在多个目标决策评价中可量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信息,从而计算基于熵的评价因子的相对权值。设系统评估体系有m个评估对象,n项评估指标,以此构造原始评估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就越小。若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的评定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信息熵为:

,其中p(xi)为指标xi在评估中的概率。在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负值不能直接参与计算,极值应做相应变换,本文采用Z-scores标准化变换: ,其中 为第j项指标的均值,即: ; r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即: 。一般xij的范围为[-1,1],为消除负值,可将坐标向右平移,即 ,再进行评价。以此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估矩阵,记为: 。

(二)结合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由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4]。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前面1.1节的方法可由原始评估矩阵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价矩阵。此处记为: 。(i)求各因素指标的比重 ;(ii)求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iii)计算j项的差异系数gj, ,当gj越大时,指标越重要;(iv)计算各项熵权wj, ,其中wj满足 , 。

(2)灰色关联分析:(i)根据评估矩阵各风险要素的特性对其进行极大值或极小值无量纲化处理,即从评估矩阵中选取最优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再分别对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ii)求绝对差Aij,Aij=pij-pijmax颍并求其最大值 和最小值 ,进而求每一序列的最大绝对误差 和最小绝对误差 ;(iii)求关联系数, ,其中 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比较合适;(iv)求加熵权关联度, ;根据关联度进行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与样本越接近,表明对系统贡献越大,反之越小。

二、实例分析

现以某网站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进行分析。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协议《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5]和系统的特点建立风险评估矩阵,如下表1所示:

Step 1:根据前面1.2节的1)和1.1节的方法可写出标准化后的风险评估矩阵B,如下所示:

再由后面的几个步骤最终可计算出风险要素的熵权集为:

wj=(0.0805,0.0497,0.0819,0.0687,0.1063,0.1831,0.0271,0.1267,0.2760)

Step 2:根据1.2节2)的(i)分析对原始风险评估矩阵做极大值或极小值无量纲化处理,变为:

Step 3:由1.2节2)的公式(ii)和公式(iii)计算关联系数矩阵R为:

Step 4:计算风险评估矩阵加改进熵权的灰关联度,由(2)的(iv)公式可得:

,由结果可知风险评估体系中数据的关联度最大,所有的评估对象优劣排序为:数据>管理>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物理环境>主机系统。说明该网站系统的数据所面临的风险最大,急需提出相应的方案解决,比如更改登录设置或口令加强等方法有效改善数据的安全状况。

三、结束语

改进的熵权法用Z-scores标准化对数据初始化处理,客观的减小了评估数据的偏差,并结合到灰色关联分析法中,该方法简单有效,能比较准确的评估复杂信息系统的风险;但由于本文所选取的评估对象范围比较大,因此最后的结果不能很明确的知道风险具体是什么,有待于建立更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霞,蔡佳妮,江建慧.熵权和三角模糊数相结合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6:263-267

[2]董军,马博.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输电项目外部环境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2:152-154,162

[3]谷震离.基于改进熵值法的MCAI软件评价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7:134-136

篇4

承压类特种设备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危害性的大型承压设备,如危害较大的大型锅炉和众多的压力容器以及重大的压力管道等设施和设备。现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应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和各项建设都比较发达的大型城市中分布更加的广泛。在2011年的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的相关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承压类锅炉的用量已经达到62.03万台,相关的压力容器也达到了251.54万台,在夜里容器之中不包括压力气瓶,而压力气瓶的用量也达到13563.64万只。同样的大型的压力管道的建设里程也达到83.68万千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所以在事故安全的保障上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突出重视。同时数据还显示,这些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频率在使用环节达到79.62%;在装载环节为6.64%;安装环节为6.16%;改造环节为7.11%;检验环节为0.47%。所以需要运用风险分级评价方法,来抑制事故的发生[1]。

1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发展趋势

1.1 石油化工的承压装置的发展趋势

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对石油化工的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使我国的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向更加规模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大型的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虽然资产已经上万亿元,并且在各个区域也形成了石油化工产业区域竞争的形式,但是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石油化工需求,弥补我国加入世贸后的国际竞争压力就必须将石油化工的生产向更加规模化的方向经营,所以在石油化工中主要应用的承压类特种设备也相应的面临这停产改革的趋势。所以促使着承压类特种装置向更加规模化和高参数以及长周期的方向发展。如乙烯单套装置,从最初的只能生产几万吨,到现在的生产量能达到近百万吨。

1.2 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发展趋势

锅炉是我国电站中重要的装置之一,建国之初我国的电站锅炉建设主要依赖别国的技术,如前苏联、波兰等。那是温度只为450℃,后来有了自主研发能力后达到540℃。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站以煤燃料的发电方式成为了我国发电厂的主要动力来源,所以电力锅炉逐渐向超临界的清洁煤技术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正在积极的发展循环式流化床锅炉的发电技术。将推动我国电力锅炉向更加现代化发展。而工业化锅炉在我国制造业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锅炉将向更加大型化和高效率化以及低排放量的方向发展。

1.3 城市加压管道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中,城市各项加压管道相继的建设起来,主要有城市的燃气系统是城市中加压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加气站建设、调压装置、输配管网等。先进城市燃气系统正在向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发展,所以对清洁能源的应用将更加普遍。

2 承压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现实风险分级评价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事故风险分级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事故发生的时间、位置和类型等具有不同性,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运用这种评价的方法是承压类特种设备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典型事故类型中分为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现实风险中包括固有风险的因素和现实风险的因素,是反映的事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动态的风险类型。所以我们主要探讨事故的现实风险类型。

2.1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事故的分级模型

探究承压类特种事故的分级评价方法,需要根据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事故的3E理论,包括技术、教育和管理,以及保证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系统4M,包括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因素、风险管理,从而确定承压类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事故分级模型。这种模型的方式主要是从事故的风险角度考虑,考虑设备在使用中的动态状况和现实风险发生的相对频率。运用风险矩阵的模型以及风险的数学函数来确定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事故分级模型。具体的模型构成和类型如图1 所示。

图1 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定性的分级模型

2.2 典型事故现实风险分级评价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以定的风险定性的分级模型来来计算现实风险中的风险指数,运用风险指数的分级评价方法,是承压类特种设备的风险分级评价方法的主要依据,具体的风险综合指数如下所示:

在此公式中,R主要是指现实风险中的指数,其它的依次为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评价指标的得分,n则为评价指标的数量。我们可以根据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数来对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事故现实风险进行分级评价,从而有效的对设备在运行中发生事故进行风险的分级管理和控制。从指数函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当R的值非常大时,则说明所评价的承压类特种设备在测评的时间内相对发生的风险频率较大,同样的当R值出于小值时,就说明该设备在评定的时间内所发生的风险频率较小,从而有效的测定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典型事故风险发生的时间和环境和类型。通过分级评价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检测的数据来划分风险的等级并相应的提出风险的控制策略,具体的如图2所示[2]。

图2 风险等级的划分及控制策略

2.3 特种设备的事故现实风险分级评价以锅炉为例

承压类特种设备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锅炉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以锅炉为例,来具体的运用分级评价的方法:(1)首先要确定锅炉风险的评价指标,具体的根据锅炉的额定功率,以及相关的能源种类,考虑人员管理方面以及司炉人员的持证时间等因素对锅炉风险发生的影响来确定锅炉的风险评价指标。(2)根据锅炉的风险可能性影响因素矩阵模型,包括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使用运行因素和后果影响因素等的矩阵模型来确定锅炉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3)以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分级风险定性模型为基础来确定锅炉的风险分级模型,然后通过该模型可以准确的收集锅炉风险指标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的确定锅炉的风险值,从而在风险存在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3]。

3 结语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应用将向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有效的保证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同时还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所以就必须对会发生大型事故和危害的特种设备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从而找出风险的存在类型,对事故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新杰,罗云,何毅 等.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风险分级方法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52-55,59.

篇5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29-02

安全防范系统,即为了有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通过人力、技术以及实体防范措施等相结合,分析探测、延迟、反应功能要素,同时每一个要素密切结合、彼此依存,具有防范作用的一个系统,其属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机内容,其核心是技术防范,在各种安全事件以及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以及应对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因现阶段我国安防系统风险与防护效能评估一味的关注经验与管理等方面,只是出于初级的定性时期,还没有形成合理定量评估的技术与理论,无法为构建系统全面的综合防控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所以,探讨构建系统防护效能和风险客观评价体系,客观、科学的度量安全防范系统的防护效能与风险,已经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的一个战略问题。鉴于这个原因,笔者细致深入的探讨了我国安全防范系统相关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安全防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提供借鉴。

1 国内安全防范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

现阶段,在我国安全防范体系的研究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停留在定型阶段。近年来,包括中国安防协会等诸多安全相关组织机构以及信息技术院所在内的单位,探讨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有关问题,同时有了很大的进展。

2003年,“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建成,属于国家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下设单位,这个单位主要是负责研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测试评估、以及全球先进安保系统等方面,及时把握该领域的全球最新动向,属于国家信息安全专控队伍的其中一员,该单位主动配合上级主管单位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同时还专门评估一些重要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并对其进行等级测试等业务,目前,该单位已经完成的重要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数目超过100个。

陈志华教授(2006)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其在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管理科学的视角入手做出的定性评估。这个方法在确定评估指标于获取指标值等方面依旧具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性。

魏莲芳(2007)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其风险评估过程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其主要是把评估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将其划分成以下七个流程,也就是确定评估对象和预期目标、概述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初级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对系统打分、评估结果等。在研究过程中,以某系统为案例进行探讨,为我们阐明了评估过程。

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安防应急信息技术”的博士学科点于2008年获得批准,同时其自2003年开始就已经在该方面建立起本校的学科特色。利用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现阶段已经在安防应急风险与效能评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以往的安防工程相关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把监控和应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构建起一个大安防系统架构。另一方面,其还承担研制国家与行业标准工作,以标准化引领产业技术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利用研发引导性产品,主持重大项目,推动整个领域不断发展。

孙亚华(2009)等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形态学分析的手段进行建模,构建起核电站入侵路径风险分析模型,同时设计出风险分析评估安全防范系统路径型模型软件。在研究中还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定量法探讨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探测、延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路径型及时探测分析方法能够非常便捷的发现核电站安防系统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还能够获得系统费-效比偏大的优化策略,能够科学合理的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吴穹和闫黎黎(2010)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探讨了安全防范

统的性能与管理工作者方面存在的相关风险,通过研究构建起一个基于“空间风险和时间风险”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他们根据权重,利用层次模糊评价法对其中涉及到的各个指标参数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其安全级别。

通过广泛搜索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现阶段,我国在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大体上通过管理科学的模拟仿真试验与许多评估法,对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并未构建起一套系统全面的效能评估体系,此外,还无法客观、合理的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这一个系统的风险与效能。

2 安全防范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面临的问题

篇6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篇7

一、引言

信息安全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概念,信息安全是一个多层面的多因素的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在HTP模型中,信息安全建设是从体系建设过程、运行及改进过程、风险评估过程再到体系建设过程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安全,信息安全的技术是不断的前进的。所以面向企业网络的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需要在不断考察企业自身发展环境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系统的风险评估,不断改进的过程。整个安全体系统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因此,引入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方法相当重要,它为企业网络的自身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是企业网络安全体系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应按照信息系统业务运行流程进行资产识别,明确要保护的资产、资产的位置,并根据估价原则评价资产的重要性。在对资产进行估价时,不仅要考虑资产的市场价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资产对于信息系统业务的重要性,即根据资产损失所引发的潜在的影响来决定。为确保资产估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信息系统应按照建立一个统一的价值尺度,以明确如何对资产进行赋值。还要注意特定信息资产的价值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其次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安全专家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的方法包括调查研究、会议座谈、理论分析、进行模拟渗透式攻击等方法,可运用的分析技术包括贝叶斯信任网络法、事件树分析法、软件故障树分析法、危害性与可操作性分析法、Petri网法、寄生电路分析法以及系统影响和危险度分析法。

再次对已采取的安全控制进行确认。

最后,建立风险测量方法及风险等级评价原则,确定风险的大小与等级。按照风险评估的深度,风险评估方法可分为:①基本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全部采用统一、简单的方法进行评估分析并确定一个安全标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规模小、构成简单、信息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的组织;②详细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信息系统中所有的部分都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③联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先鉴定出一个信息系统中高风险、关键、敏感部分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然后对其他的部分采取基本的评估分析。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定性评估时并不使用具体的数据表示绝对数值,而是用语言描述表示相对程度。由此得出的评估结果只是风险的相对等级,并不代表风险的绝对大小。

定量风险分析方法要求特别关注资产的价值损失和威胁的量化数据。对于具体环境的某一个安全风险时间发生的概率是安全威胁发生概率与系统脆弱点被利用概率的函数,根据联合概率分布计算公式可得出安全事件L发生概率为PL=TL×VL。其中TL是未考虑资产脆弱点因素的威胁发生的发生概率,VL是资产的脆弱点被威胁利用的概率。

目前风险评估工具存在以下几类:①扫描工具:包括主机扫描、网络扫描、数据库扫描,用于分析系统的常见漏洞;②人侵监测系统(IDS):用于收集与统计威胁数据;③渗透性测试工具:黑客工具,用于人工渗透,评估系统的深层次漏洞;④主机安全性审计工具:用于分析主机系统配置的安全性;⑤安全管理评价系统:用于安全访谈,评价安全管理措施;⑥风险综合分析系统:在基础数据基础上,定量、综合分析系统的风险,并且提供分类统计、查询、TOPN查询以及报表输出功能;⑦评估支撑环境工具:评估指标库、知识库、漏洞库、算法库、模型库。

三、面向运行的风险评估

由于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建设程序和规范,因此在国内很少有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建设,而且很多情况下选择将网络一次性安装完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觉得可以考虑采用面向运行的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已经建成的、正在运行的网络进行风险评估,查找问题,然后针对风险点,逐步加以建设完善。在此基础上,可对网络再进行一次风险评估。检查信息系统安全绩效,并为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做好准备。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网络可以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核心网络、服务器组、广域网、互联网、拨号用户等。

1.企业网络分析

企业园区网络主要包括核心网络、分布层网络、接人层网络、服务器网络等几个部分。各个部分都可能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安全威胁。(1)核心网络,核心网络主要实现核心交换功能,主要的威胁为分组窃听。(2)分布层网络,分布层网络为接入设备提供路由、服务质量和访问控制等分布层服务,完成核心网络与接入网络的信息交互,它是针对内部发起攻击的第一道防御。在这个网络中可能存在未授权访问、IP电子欺骗、分组窃听等威胁。(3)接人层网络,接入层网络是为企业内部网络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设备是网络中最大规模的元素,因此该部分网络可能存在大量的来自内部网络用户的安全威胁。如外来笔记本等不安全机器可接入内部网,对内部网的安全造成威胁,可能造成内部数据的泄露,网络受到恶意攻击;企业内部网上使用的电脑擅自拨号上互联网,造成一机多网,可能感染病毒,受到互联网上用户的攻击;内部网客户端的安全补丁和杀毒软件病毒库没有及时更新,无法有效地防范病毒,因此有病毒泛滥的风险等。(4)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网络因为向最终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存储大量的企业内部数据,通常会成为内部攻击的主要目标,因此未授权访问、应用层攻击、IP电子欺骗、分组窃听、信任关系利用、端口重定向等威胁时刻存在。

2.确定已经采取的安全控制手段

对于企业园区网应当采取的安全控制手段,在这里我们不做详细讲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网络安全管理的设计方案,结合上面确定的风险点,进行检查,确定在这些风险点上已经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切实有效。比如:(1)防火墙设置是否安全;(2)防火墙是否使用NAT地址转换;(3)是否安装入侵监测系统;(4)是否使用电子邮件内容过滤;(5)是否使用RFC2827和1918过滤;(6)拨号用户是否签订安全协议;(7)拨号用户是否进行强身份认证;(8)是否对用户线路采用拨号回送程序和控制措施;(9)是否对拨号上网用户流经关键接口的网络数据包进行监视记录。当然这只是需要确认内容的一小部分。在确认过程中需要做到的是耐心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我们应当与各个部门负责人和系统管理员协同工作,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效。

3.确定风险的等级

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扫描工具,对内部网络进行扫描,以便建立风险等级评价原则,确定风险的大小与等级。根据扫描结果,我们可以结合已经收集到的大量网络信息,进行认真比较和评估。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

篇8

引言:危险化学品由于自身的特征,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有着巨大的风险及隐患,一旦发生泄漏后,不单单对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人身安全也有着巨大的危害。这就要求我国要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生产中作出一定的风险评估,这不单单对企业生产更加安全有着主要的引导作用,这也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以更快发展。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分析

危险化学品行业是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其危险性的主要来源是由物品原料、生产工艺及方式所导致的。

(一)物品原料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往往会存在具有易燃及易爆的特征,例如石油、汽油、H2、CO、CH4等。甚至在物品原料中都含有毒,甚至是剧毒,例如CO、Cl2、H2S、COCl2等。甚至有些原料还有一定的腐蚀性,例如HCl、H2SO4等。

(二)生产工艺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非常复杂的生产工艺,并且生产条件也极为严苛,这使得在工艺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或深度制冷等等多种形式。

(三)生产方式

(1)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有着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例如在进行石油炼制及相关产业生产所选择的生产方式是大型的、连续并且自动化的;在进行化工染料及农药的生产方式是间歇的,但产量较少、品种较多;在进行钻井及采油工作时,由于是要进行野外操作,这使得气候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核心及主要内容就是,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一定的危险辨识、危险系数的评估及采取怎样控制。依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理论,可以将员工在生产中受到伤害的风险可以通过企业所处于的特性、企业所选用的危险设备、及其企业所在的危险的环境来将其反应,风险模型如图1所示。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综合风险的评估分级模型

我国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其完成标准预期及测试方法,都是依照系统性和科学性相融合发展的原则,将企业综合风险一般分有固有风险及动态风险(如图2所示),固有风险主要是指企业中最为基础的风险,一般是由于危险化学品殊含量所导致的;动态风险,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和效益水平的一种反应,这就使得由于标准的不同,企业类型的不同,导致评估动态风险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图2企业综合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将危险化学品中的物理量、环境及安全措施作为固有风险,然后将评估的因素将其风险按照由低到高的进行有序排列;另外,将基础管理及现场管理作为动态风险,然后将评估的因素依照好坏进行有序排列;使其得到一个评估矩阵,依照这个矩阵,可以将企业进行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

三、评估分级标准的选取的分析

在进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分级标准的选取时,要遵循以下四种准则:

(一)科学性准则

要清楚的意识到,所选择的标准要能够正确的反应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面貌及内容,并且评估标准的有一定的层次感,既有表现出大体的标准,也要有细微的标准。

(二)系统性准则

在进行选取评估标准时,要确保选择到全面的及系统的,可以先从总体目标着手,然后将其要点进行一定的分解,使其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标准的体系,有效的防止过度着重一点,进而会将其他忽视的问题。

(三)合理性准则

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标准,首先要将影响巨大的因素选择出来,使得保障了选择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有较大的关联性。

(四)可行性准则

篇9

2信息系统管理中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估资产的威胁性和脆弱性,对已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信息资产是指对信息资源产生一定利用价值的总称,是信息安全评估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主要分为人员、数据、软件和硬件等资源,根据各种资源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进行等级划分,评估组织系统中资产的威胁性,包括直接威胁和间接威胁等,根本目的在于对安全风险需求的分析,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信息安全的威胁性因素。

2.2风险评估方法

信息系统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较多,本文主要从人工评估法和定性评估法两方面进行分析。人工评估法。又称为手工评估法,是指在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运用人工作业的形式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资产、投资成本的风险的安全需求、威胁性、脆弱性以及安全措施等,进行有效评估,根据其风险效益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决策。定性评估法。定性评估法是根据专业机构以及专家等对风险的判断分析,属于一种相对主观的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偏向于关注风险带来的损失,忽略了风险的发生频率。其他评估方法包括工具辅助评估和定量评估等方法。

2.3层次分析方法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安全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进而对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安全的风险作出评估,评价信息安全风险所涉及到的各个要素间的相对重要的权数,根据各个要素的排序,作出横向比较分析,为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对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中,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有效评估,进而增强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资产、威胁性、脆弱性以及安全措施的四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全风险进行合理性的分析评估,降低安全风险系数。

篇10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妊娠风险因素 健康教育

Pregnancy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Tilanqiao community from 2011 to 2013

Cao Kaiqun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Tilanqiao street of Shanghai City,200082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furtherly improve the perina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pregnancy and the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outcomes of pregnancy,w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pregnancy risk factors in 3 years.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hanghai City Maternal management norms" requirements,we analyzed the data of maternal who construct volume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and follow-up to the delivery by retrospective study.Results:In 3 years,the top three of pregnancy risk factors were BMI>24,the elderly,scar uterus,subsequently,the sequence had changed.Conclusion:We must strengthen perinatal health education an complete the high-risk pregnancy management,so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infant will be guaranteed.

Key words High risk pregnancy;Pregnancy risk factors;Health Education

上海市孕产妇管理规范将妊娠风险评估分类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及紫色。绿色属正常孕妇;黄色属一般监护疾病;橙色为高风险疾病,需重点监护;红色属高风险疾病,部分不宜继续妊娠的严重疾病;紫色属高风险的传染性疾病。除绿色外的孕妇均称为重点孕妇。现将2011-2013年妊娠风险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通过回顾研究2011-2013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并随访至分娩的孕产妇资料,分析早孕建卡、产院产检记录、分娩记录及产后访视记录,将孕早、中、晚期筛查出的妊娠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2011年建册1 211人,筛查高危妊娠421例,发生率34.76%。妊娠风险人次数506例,平均1.20人次。风险评估分类中无1例红色,橙色10例,紫色6例,其余均为黄色。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双胎早产低体重儿死亡1例。妊娠风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是BMI>24、高龄、瘢痕子宫,见表1。

2012年建册1 429人,筛查高危妊娠564例,发生率39.47%。妊娠风险人次数662例,平均1.17人次。风险评估分类中红色1例,橙色11例,紫色9例,其余均为黄色。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早产儿死亡1例。妊娠风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是BMI>24、高龄、瘢痕子宫,见表2。

2013年建册1 297人,高危妊娠545例,发生率42.02%。妊娠风险人次数715例,平均1.31人次。风险评估分类中红色1例,橙色7例,紫色4例,其余均为黄色。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早产儿死亡1例,足月死胎1例。妊娠风险因素排名前3位的是BMI>24、高龄、瘢痕子宫,见表3。

讨 论

近几年上海市妊娠风险因素规定有所变化:将流产≥2次更改为≥3次并归类为不良孕产史内;BMI

从表1、2、3中可以看出2011-2013年妊娠风险前3位都为BMI>24、高龄、瘢痕子宫。其后顺序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流产次数、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肝脏疾病、不孕史、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巨大儿等。妊娠风险因素以孕妇自身情况为主,合并症较少。分类中以黄色类别占绝大部分。上海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体重超标人群较多,这也是目前整个社会的问题。2013年筛查出的BMI>24及BMI

目前上海所有的产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开展孕妇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宣教,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后的孕妇保健知识明显提高[3]。家属是孕妇强有力的支持,他们的观念常常影响孕妇的决定。因此需动员每个孕妇及家属参与孕妇学校的学习,提高保健知识知晓率。根据上述结果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①加强孕前保健知识宣教。控制体重、适龄怀孕、正确的避孕方法、定期的体检等等。②孕期强调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③提高孕妇对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分娩的信心;产院多开展促进阴道分娩的各种方式,如无痛分娩、陪伴分娩等等,医生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④加强重点孕妇的管理,做到早筛查、早干预,定期随访,有针对性地指导。进一步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B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不但是适应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监管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突出,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我们共对湘中地区37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店业等7大行业,全部为民营企业。3家为3名以上不同家族股东合股经营,9家为2个不同家族股东合股经营,其余全部为同一家族成员持股或独资。除2家餐饮旅店业企业外,35家企业建立有的内部控制书面制度,其中29家企业聘请过外部专家进行过内部控制制度设计,9家企业长期接受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咨询,4家企业聘请了长期的法律顾问。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评估意识尚在萌芽

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或是一人决策领导型管理模式,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问题有较大忧虑,确无力构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在起步阶段的管理者甚至认为自己经营的就是一个小企业,人数较少,业务单一,企业主对于业内形势洞若观火,风险一目了然。更多初有规模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尽管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有一些粗略的认识,也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但缺乏系统化。

(二)参与评估主体相对单一

从37家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看,多数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主题是企业内部财务或审计人员,外部专家来企业调研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没有潜心研究企业的自身特点。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评估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很难有效的实施工作,保证内部控制风险发挥作用。

(三)评估前期信息基础欠缺

不少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内部管理尚待加强,对内部控制所需的基础数据统计不到位。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对于国家政策等外部风险因素信息较为重视,而对于组织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内部风险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方面存在短板。在3家股份制企业和6家有限责任公司中,大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小股东对于企业经营的状况了解甚少。

(四)评估指标体系尚待完善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因素中存在大量的往往无法量化或不便量化的定性指标,这就使风险因素得不到有效和确切的评估,进而影响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即使采用专家打分法来将无法量化的定性指标进行定量估计时,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导致专家对于大量的评价指标数量难以把握,评估结果有效性较差。而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定量衡量指标的选择方面,中小企业在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短期、显性财务指标考虑较多,对债务保障率、资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等长期、隐性发展指标等重要的财务指标考虑较少。这样,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的功能常打折扣。

三、构建和完善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议

(一)增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意识

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需要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这些环节中无论哪一个环节的实施,都需要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强烈的风险评估意识为指导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中小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要充分认识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企业发展的作用,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当成一项常新的工作来抓。要经常开展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的学习、教育、培训等,深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化为风险评估文化,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打下思想基础。

(二)丰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体对象类型

针对评估主体不全的现象,中小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时候,有必要丰富评估主体类型,加强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监督。一是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聘用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确保内部控制质量。二是要在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下加强自我评估。参与风险评估自我评估的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采用的办法可以是结构化的方式,其评估对象为业务过程和控制效果。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评估活动,有助于经常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聘请相关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评价,全面改进和优化,集思广益,促进自身评估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夯实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前期信息来源基础

一方面,要加强风险评估信息的共享。要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沟通机制,避免因信息不畅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重点领域以下领域的信息搜集的质量,保障风险信息的全面性。

1.财务风险方面。重点调查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2.市场风险方面。重点调查产品(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情况。

3.运营风险方面。重点掌握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

(四)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定性定量指标体系

一方面,对于定性的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专家团的组成人员需要涵盖企业内部一线管理人员,也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另一方面,对于定量指标的评估,在采用单变量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PH分析法和指标对比法进行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定量衡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定量衡量指标表

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变现的收入。此时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五)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分析过程管理

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全面认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通过进行SWOT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要提高对风险反映的灵敏度。如可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方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定量技术手段和会谈、工作组会议等定性评价技术对风险发生的条件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风险发生的条件,同时也能提高评估分析效率。在此过程中,要将企业自查与外部检查、事前与事后检查相结合。

湘中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企业内部风险评估,不仅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小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使各项制度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任齐伟.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系统构建问题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