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7 09:0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监管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180-01

毫无疑问,如今的网络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足不出户我们可以在网上买东西、开网店卖东西;可以在网上花5元钱看大片;可以在网上寻医问药;可以在网上查资料、下资源,同样也可以在网上聊天、听歌、订餐等等,网络的出现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但每个事物的出现都是辩证的,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负面的影响,甚至是困扰。当年CIH病毒出现时的让许多人猝不及防,它的突然出现让许多人的硬盘崩溃,甚至破坏了主板的BIOS,让人们的经济蒙受损失。06年出现的熊猫烧香病毒让我们许多人记忆犹新,它的变种病毒让我们硬盘中的许多重要数据丢失。如今网络流行的木马病毒让许多在网上购物的人不经意间财产被盗,事后却又无法追究,许多人只能自认倒霉。甚至连玩一些热门网游的级高玩家也是战战兢兢,因为网络上肆虐的盗号木马让玩家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号和积攒出来的虚拟币可能一夜被盗,让他们的辛苦付之东流。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但网络的安全问题在校园中也是存在的,这些发生在各地的网络安全事件在校园网中也是时常上演着,给校园网安全带来一系列的隐患。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校园网的状况,我们在9月7号到9月12号期间对校园网的部分男生寝室进行了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同学们向我们反映了很多校园内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有的同学经常打开电脑后发现自己的MAC地址被人仿冒,从而导致自己无法正常上网。(2)有的同学反映说自己在玩网游时电脑突然蓝屏,重启电脑重新登录后突然掉线,再次登陆时发现密码错误,无法正常登陆了。(3)有的同学反映有的寝室时的同学没交网费也能上网,说他们寝室时可能有“高手”可以绕过上网认证,从而上网。(5)有同学反映说有同学经常侵入校园网挂木马,或侵入高校职能部门的网站改成绩删数据等等。从以上各位同学反映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不仅有来自校园外的网络攻击,也有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是发生在自己校园网的内部。

针对来自校园网外部的攻击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制止,如我们可以在防火墙上专门开辟出一块DMZ区域来放置服务器,这种区域即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攻击,又不与自己内部的安全策略相冲突,可谓一举两得;对于病毒的检测我们可以专门购买一个IDS病毒检测系统,通过定期升级病毒库可以将来自于外网的病毒检测出来,保障网络的安全;此外在防火墙和路由器上做好相应的安全策略,将一些已经存在的病毒过滤掉,如我们可以在路由器连外网的接口上应用如下的ACL访问控制列表

YCXY(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acl_100

YCXY (config-ext-nacl)#deny tcp any any eq 135

YCXY (config-ext-nacl)#deny tcp any any eq 4444

YCXY (config-ext-nacl)#deny tcp any any eq 5800

YCXY (config-ext-nacl)#deny tcp any any eq 139

YCXY (config-ext-nacl)#deny tcp any any eq 28876

YCXY (config-ext-nacl)#deny udp any any eq 69

YCXY (config-ext-nacl)#deny udp any any eq 1434

YCXY (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

YCXY (config-ext-nacl)#exit

YCXY (config)#int f 0/1 (连外网的接口)

YCXY (config-if)#ip access-group acl_100 in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软硬件防护手段,相信可以防范大部分来自校园网外部的攻击行为,将校园网外部的攻击行为减至最低。

针对来自于校园网内的攻击行为,首先要做的是将内网划分出多个虚拟局域网,将每个寝室做为一个单独的虚拟局域网接入网络,从而将寝室和寝室之间的广播用虚拟局域网隔开,不仅隔离了广播提高了网络的效率还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减少了ARP攻击,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出现MAC地址被人仿冒导致无法上网的情况。校园网的各个重要服务器不要放到那里就没人管理了,要派专人定期维护,经常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能够给予纠正。对于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黑客技术攻击校园网站改分数,挂木马,删数据的行为要予以严查,出台制度,通过技术和举报两种手段一旦发现即给予相关处分,从而在制度层面震摄学生,使得想非法攻击学校网站的学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不是合法的网站不要随意打开,对电脑进行定期的体检杀毒,进行网络安全科普讲座等等,从而达到加强校园网安全的目的。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在技术、制度、宣传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将校园网络安全变得更加安全,让校园的网络阵地和大学校园一样成为一块净土。

参考文献

[1]赵君梅.校园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9.

[2]李磊.重庆市科技学院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8.

[3]徐奇.校园网的信息安全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篇2

采用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经常使用的熵值法,分析我国主要P2P公司的经营情况,对P2P行业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研究得出P2P借贷平台监管的重要性主要有:一是减少系统倒闭的可能性;二是减少负外部性的规模和对社会稳定的冲击程度;三是若平台遭遇危机,需政府干预或救助;四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P2P借贷平台;系统重要性;熵值法

随着全球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Club在纽交所的上市,P2P业务获得了爆炸式的瞩目发展,正如博迪等人谈到“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方式更重要”。①随着个人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个人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正规性与合法性得到逐步稳固,P2P网络借贷模式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平台中介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满足了我国建立多层次融资的需要,实现了广大投资人的资金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P2P网络借贷给传统金融系统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为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监管当局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而应借鉴成熟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方法,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系统重要性进行识别,确定哪些方面是P2P平台需要重点监管的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多层次的监管并加以规范。同时,P2P平台的行业排名也能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涉及到借款人分析、借贷成功概率、信息保护、信用风险与贷款利率等问题。而国内学者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除了平台模式的运营分析以外,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和监管体系这两个方面。在P2P借贷平台的监管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的P2P借贷行业监管存在巨大改进空间。缪斌以镇江市为例,在分析镇江市三家P2P借贷平台情况基础上,研究P2P借贷平台监管的法律依据。针对P2P借贷平台潜在的风险,从国家立法、监管职能部门、信用评价、内控建设、行业组织、外部经营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②宋鹏程、吴志国等人则认为现有文献对P2P借贷行业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类似风险存在一定的误判,其中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把正常的信用风险和各种欺诈行为导致的违约区别对待。有些文献还夸大了某些风险的危害程度,这表明了对于风险识别及管理的研究仍未形成规范理解。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中提到P2P网贷业务涉及的是金融信贷,应从注册资金、股东身份、从业人员资质、信息系统安全级别等多个方面加以约束。它虽不同于银行,但树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可以帮助P2P网贷企业抵御未来的金融冲击。例如英国对P2P的监管也有资本金的限制。①笔者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P2P行业中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的关系,提出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加强自律、设立入行门槛、建立严苛的处罚机制等手段来规范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并提到我国P2P监管已经确定归口于银监会,但是具体监管内容还未出台。②以上文献从政策角度支持了本文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识别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在P2P借贷平台的行业评价体系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对P2P借贷行业的评级系统及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罗扬建立了基本风险管理体系和特定风险管理体系,把两种风险的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监管体系、服务体系到P2P平台的定性监管模式。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借鉴国外金融机构评价体系,提出了一套P2P网贷评级体系指标设计与评分规则,按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④该评价体系的优点是指标详细、分析全面,并得出了较为科学的评级结果。但是也存在两点问题:其一是因为统计数据需求较大,部分数据由被评级单位上报提供,可能存在故意夸大或缩小数据、核心数据不愿提供或由于数据难看而有所保留的情况,导致平台数据质量不能保证;其二是体系设计过于主观,未能对指标设定的出处作足够说明,且子指标含义或有交叉。总体来讲,当前P2P网络借贷行业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较少,并存在一些问题,如指标设定偏向于主观化,依据不足;排名结果过于笼统,没有考虑到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等。系统重要性衡量了一个机构对于整个系统的负的外部性,即风险的溢出效应。目前的系统重要性研究多集中于银行,研究银行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其原因,是因为银行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较多的是采用模型法进行度量分析,少数学者采用指标法进行研究。如曹静按照我国银行业年报的财务科目,给出了具体的指标,并采用主观的平均赋权法和客观赋权的熵值法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对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排名。⑤

少数学者将该研究扩展到其他金融机构,卢华立提到证券业应充分发挥其区别于银行、保险公司的功能优势,大力发展证券业系统重要性机构,这对于分散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⑥我国P2P行业目前尚处于无序发展初期,其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暂时还未显现。但随着行业的发展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增加,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会逐渐增强。宋鹏程、邹震田提到拥有金融机构的大股东背景和扶持,能提高平台的公信力,还能通过渠道和信用评估优势迅速做大规模。合作模式包括:自行开展P2P借贷业务、单独投资现有的P2P借贷平台、联合其他机构共同投资现有的P2P借贷平台等。⑦综上所述,本文仅研究P2P借贷平台对于整个P2P借贷行业的系统重要性。

二、系统重要性及指标的设定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等机构的定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于自身规模、复杂性、系统性关联等原因,一旦无序倒闭将会对更大范围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运行造成显著破坏的金融机构。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首次提出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根据G20的要求,金融稳定委员会协同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评估方法和监管措施作出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首要问题就是评估和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目前,监管当局以及学术界已经提出了各种评估方法,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会对监管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评估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都会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本文借鉴了巴塞尔委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识别的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到以下两点。一是巴塞尔委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识别的指标体系被普遍接受,比较成熟和权威,作为指标设定的基础来源依据比较充分,且较为全面;二是目前我国P2P监管已经确定归于银监会,P2P借贷平台作为金融体系的中介角色,其行为监管可类比参考较为成熟的银行体系。由于本文要识别的是P2P平台的系统重要性,评估系统重要性的标准主要是其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一是规模大小即特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总量,二是相关性即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联程度,三是可替代性即该金融机构关门后,其他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提供相同或者相似的服务。下面主要分析选择这三种标准的原因及选出在P2P平台中与这三个标准相对应的指标。如表1所示。

(一)规模大小规模是其系统重要性的重要特征。一家P2P信贷平台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它遭受风险冲击对金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一旦它出现危机甚至破产,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恐慌及损失,也会影响公众对P2P信贷行业的信心。本文选择反映各P2P信贷平台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指标来表示,反映P2P信贷平台财务状况为平台注册的资金,反映P2P信贷平台经营状况为P2P信贷平台的总成交量。

(二)相关性我们知道风险是具有传染性的,一家P2P信贷平台发生风险时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或与之有业务合作的其他P2P信贷平台出现危机。它与社会的关联性越强,出现危机时带来的影响就越大。特别说明,对于不同平台间的关联性,多数学者认为会产生风险。宋鹏程等人却认为“不同平台间的套利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却被有些文献当作行业风险来看待”。①根据风险溢出会产生负外部性的原则,笔者认为不同平台间的关联性确会放大风险,考虑到P2P信贷平台资金关联行为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小,对系统重要性的影响小,同时数据难以获取,笔者在此不做深入讨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P2P信贷平台与借款人之间的关联性,选取“投资人数”指标反映。

(三)可替代性P2P信贷平台是否可替代性是指当单个P2P信贷平台所提供的业务占市场比重的大小及P2P信贷平台体系中可以提供类似业务的P2P信贷平台的多少,当其陷入危机状态时,对系统的影响也越大,即产品特性越强,越具有不可替代性,越具有系统重要性。本文选择P2P信贷平台“累计待还金额”来表示。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获取本文所选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网贷之家”数据库,所选择的平台也是我国目前较为主流的P2P借贷平台。其分别为:红岭创投、温州贷、陆金所、盛融在线、鑫合汇、合拍在线、微贷网、爱投资、人人贷。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为了更客观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确定权重。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也就是说,熵可以用来度量不确定性。信息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值也就越小;反之,信息越少,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就越大。熵值法是根据评价指标中包含信息量的多少来确定权重的,利用决策矩阵所给的信息来计算权重,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影响,能够反映评价指标间的比较关系,所以相对其他权值确定方法更为客观。

(三)实证结论从表3可以看出,各大类的指标的权重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其中,规模性指标比重最大,不可替代性次之。人们通常认为“规模大小决定系统重要性”的想法,在这里得到一定的验证。同时,各P2P平台的注册资金权重较大,占到近20%。因为注册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的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关联类指标的权重较小,为8.9%。分析其原因:一是目前P2P行业处于无序生长期,因此投资人选择平台的行为较为分散,单个P2P平台对于投资人的风险溢出较小;二是本文指标未能考虑到P2P平台间的相互关联交易行为,因而导致关联性指标比值较小。不可替代性指标中,平均利率指标占比较小,表明人们通常认为的“利率越高,越有可能产生风险”的想法并不一定成立。复杂性指标的权重大小虽然低于规模指标和不可替代性指标,但其比值仍超过平均数,在系统重要性P2P网贷平台识别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篇3

一、充分认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方便、价廉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二、明确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主要目标

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要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行政监管为主体、以社会监督为补充、以技术监督为支撑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逐步建立“主体”清晰、渠道规范、保证质量、满足要求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到2010年,全县农村药品“两网”的村级覆盖率达10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含个体诊所)的“规范药房”覆盖率分别为90%和100%。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督网络

(一)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完善农村药品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区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定期巡检;健全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管信息通报制度、稽查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对农村药品实行全方位动态监管;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督,提高监督抽验的针对性、准确率和覆盖面;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在乡镇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中,选配适应工作要求的专职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履行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工作职责,有关部门相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选配协管员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县人事局共同完成。乡镇提供1—2间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在每个行政村确立1—2名有一定文化水平、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的人员担任农村食品药品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

(三)提升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定期对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协管员和信息员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落实考核和奖惩措施,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例会制度、监督报告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等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

四、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一)推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鼓励有一定经营规模、质量保证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诚信度高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直配和异地设置配送中心等方式,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零售药店等农村涉药单位集中配送药品。

(二)促进城乡药品连锁经营。大力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鼓励直营连锁或加盟连锁网络建设,促进药品零售连锁向农村延伸,支持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依托商务部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部门“新网工程”中的商业网点向农村推进,方便农民群众购药。

五、加强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组织领导

篇4

结合近年来对高危行业隐患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加强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办工作。自治区开办了平安检查系统,将企业纳入网络化管理,对企业利用机关网络平台进行平安生产管理.实现了4级网上办公,为企业和执法人员提供自动化办公、法律、法规、规范规程、业务技术和信息等服务,还专门设置了举报投诉栏目。

企业和各级监管机构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现场存在平安隐患进行有效的监控,从目前该网运行情况来看。全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网络化监管。

一、网络创立的重要意义

1网络化平安管理

平安生产形势基本稳定,近几年。但重特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平安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平安监管的手段单一,不适应我区高危企业多数散落在遥远山区的特点,势必难保较好的现有平安形势。

实现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信息化,为了改变我区对重点高危行业的监管采用的都是惯例的手段这一现状。能够及时掌握重点行业平安隐患治理情况和盟市、旗县区监管情况,做到各级监管者和企业都心中有数,更有效的监督、指导重点高危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自治区高危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这是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份政府规范性文件,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平安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体现,组织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治大隐患、防大事故”重要举措,去年抓平安隐患排查工作的深入和继续。

结合自治区近年来对高危行业隐患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筹集经费42万元,创立了平安隐患网络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目前已进入正常运行,自治区安监局根据《自治区高危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要求。与此同时,全区发生各类事故13209起,死亡2074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5.92%死亡人数下降11.59%数据上看安全网络的建设收到一定的效果。

2平安检查系统的使用

传真、邮寄等激进隐患上报的形式上,平安检查系统创建运行以后。又增加了网上录报。网上录报不仅是增加了一种上报形式,四级平台的建立减少了工作量,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次检查面不得低于20%并将检查情况录入信息网;对所监管企业检查查出的平安生产隐患,自治区安监局要求:各盟市每季度负责对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每季度对企业进行一次检查。经过详细核实后,要及时录入信息网;及时督办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和所监管企业的重大隐患;每半年对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抽查其所监管企业。

查出的一般隐患应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各旗县区每月组织一次对所监管企业重大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工作的现场核查;对所监管企业每月组织一次平安生产隐患检查。重大隐患应责令企业制定治理方案并监督其实施,并将检查情况录入信息网;检查企业查出的平安生产隐患,经过详细核实后,要及时录入信息网;及时督办企业上报和本级检查出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将检查情况录入信息网;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演讲制度,各企业主管平安生产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经常性的隐患排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平安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等相关人员参与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及隐患整改情况必需向所在地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演讲,重大险情随时演讲;企业各岗位、班组、工段、车间、厂矿、公司都要设立隐患登记台帐。企业应定时将各部位隐患台帐分类统计,经主要负责人核查无误后,录入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组织排除,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必要时应停产、停业整改;企业负责人负责督办一般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平安网络化管理工作成果

以贯彻落实《自治区高危行业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为重点,全区安监部门和重点高危企业紧紧围绕实现平安发展、科学发展目标。强化网络建设责任制,加大对网络系统的投入,注重对网络管理员的培训,利用网络开展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受到国务院安委会平安生产综合督查组的好评。

区安监局将企业纳入网络化管理,企业利用机关网络平台进行平安生产管理,这在全国还是首家,可以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为把网络系统建成操作既方便又实用,又符合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的要求,采取了发动群众边试用边征求意见的方法,不时完善和改进网络系统。

自治区安监局首先为实现对重点高危企业的平安生产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进行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网站试运行前全区12个盟市安监局,101个旗县区安监局,9个开发区,1297个重点高危企业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区分了任务,形成了四级网络系统管理体系,为网络系统建设和网上办公打下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证基础。

月日开始试运行,初计划要在月底完成基础数据库建设。而绝大多数高危企业都落户在遥远山区,将遍布全区的1297个企业基本数据采集完并录入数据库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自治区局精心组织,局和区局密切配合,企业积极参与,有关人员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基础数据库建设,特别是和市安监局在工作量大,困难多的情况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自治区安监局采取了网上培训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培训,为使注册到平安生产网络系统的企业、机构、执法人员会使用网络系统。局单位采取办班的方式进行了培训。目前全区12个盟市局管理员、89个旗县区管理员、60%企业管理员都能熟练应用网络系统,和对本级用户的维护管理。

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信息系统注册机构134个、执法人员1515人,截至月。发文件322份,并将全区1127家重点高危企业纳入网络化管理。

网站已登记隐患5713个(一般隐患5645个,去年月日至月日。重大隐患56个,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12个)期中,403个、1935个、788个、37个。经企业整改,88.86%一般隐患、80.88%重大隐患、75.00%列入治理的重大隐患验收销案。四级平台的建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企业和执法人员的好评。

三、网络管理的缺乏之处

四级网络平台已建立起。企业和各级监管机构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现场存在平安隐患进行有效的监控,全区安监机构和重点高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网络化管理和监管,但在实施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去年前11个月非煤矿山重点企业上报隐患10398项、危险化学品上报隐患4262项、烟花爆竹上报隐患744项,据不完全统计。而网上录报分别只有1175条、1547条、565条,煤矿上报8000多条隐患、网上录报的1847条,企业不及时如实填报隐患,造成非网上报的隐患和网上录入的隐患数相差甚大,使网络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没有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和下发的网络建设的通知,个别部门和企业领导不重视隐患排查信息网建设工作。一部分是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先进性和重要性,没有将其当作是今后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认识到抓网络建设是抓平安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不落实,不督促操作员和执法人员及时在网上录报隐患、当月的自查和检查情况;三是没有按要求配备专用电脑和操作人员;四是领导不带头学习电脑知识和使用网络系统。

有些是临时指定兼此项工作,个别单位没有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系统工作。呈现了忙时无人做此项工作的现象,人员的不固定和兼项工作过多,使操作员不能专心信息网络工作,不同水平影响了隐患录报工作。

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由平安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等相关人员参与的隐患排查,企业和安监机构自查、检查制度落实不够好。依照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并将自查情况录入到网络系统上。而我大部分企业和旗县区安监局没有依照规定办。

平安监管专业技术力量单薄,目前各级安监执法人员缺乏。对所辖区域企业监管存在盲点。从网上统计数据和隐患整改治理情况看,局部安监执法人员对隐患信息网还不会使用,对企业上报的隐患审核和督办存在滞后现象,有的企业上报重大隐患一周多时间,却无人去审核去督办。

篇5

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经营成本低。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却目前花费在分支机构网点及营销员上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介等方面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费。通过降低保险总成本从而降低保险费率,更好地吸引客户。

2.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网络就如同一位保险专家,不仅随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大大克服了传统营销方式的缺陷。客户有什么要求和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借助互联网,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顾客可以随意访问多家保险公司的系统,比较其产品的价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险种。联机通讯固有的互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保险双方的沟通。

3.有利于促进保险宣传和市场调研的电子化,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在网络环境下,保险人可以用公告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全球电子广告,向顾客发送有关保险动态、防灾防损咨询等信息,既能扩大保险宣传,又能提高服务水平,还能克服传统营销中借助报纸、印刷宣传小册子所固有的信息量小或成本高、时效差的不足。

4.节省营销时间,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销售。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几乎无需其他环节就可以立即进网,供顾客选择。由于网络的存在,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话,可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保险产品的情况。而且保险网络营销还具有24小时随时调用的优势,减少了市场壁垒,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二、保险网络营销的可行性

1.网络环境初步具备。从INTERNET在国内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已建成四大互联网络,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网(CSTNET)、中国全国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这些网络均面向公众提供INTERNET商业服务。随着我国加大信息产业投入政策的逐渐落实,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将是惊人的。

2.有广阔而优良的潜在市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达62万户,1998年为210万户,1999年底为400万户,估计到2000年底可能达到600-900万户。数量众多且每年成倍数增长的互联网访问者是保险网络营销的潜在目标市场。这一目标市场的特点是:首先,上网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0%,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他们对在互联网上所提供的保险商品及公司信息理解相对容易。其次,上网用户这一群体平均收入较高,为他们购买保险商品提供了经济基础。据调查,个人上网用户平均月收入1000一2000元者占32.4%;2000—5000元者占14.4%。再次,从这一群体年龄结构来看,21—35岁之间的青年人占79.2%左右。他们的观念新,乐意选择优秀的保险产品。

3.我国保险界已认识到网络对保险营销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1997年11月,中国保险信息网面向公众开通运行,这是我国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办的第一个保险行业的专业网,也是继英国出现“直播”保险公司、法国A&A.AON等发起组织全球保险网等一系列现象出现后,我国保险业在网络化方向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我国开办保险网络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办保险网络营销对保险业的影响

保险网络营销将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给我国保险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1.对保险中介人的影响。保险网络营销方式的出现,会减少市场上对传统保险人和经纪人的中介需求。然而,由于受现有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程度的约束,短期内保险中介人的地位不会受到冲击。这就要求保险中介人早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理念。

2.对保险公司的影响。自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公司发展业务的一般思路是以扩大机构的设置来增大市场占有率。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工具应用于保险业,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在网上作核保、核赔和远程保险服务,这无疑对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利用网络进行保险营销还存在一个网络安全的问题。网络安全包括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保密技术,而安全保密技术又包括网络静态节点的安全和信息流的安全。网络静态节点的安全防护主要通过“防火墙”来解决,信息流的安全则是通过对信息网的加密来解决。

3.对保险监管部门的影响。我国保险监管历时不长,其监管手段如立法监管、技术上通过稽核举报、财务监管等方式基本上是以传统保险营销为目标,在保险市场上网络营销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原有监管手段的有效性面临挑战,为了适应保险业的发展,维护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保险监管部门要及时推出适应未来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和手段。

(二)面对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69-02

一、网络金融的概念

网络金融是将网络技术融合到金融业务中而形成的新型金融形式。狭义上讲,是指以网络为媒介,通过金融机构的用户终端办理业务的运行模式。广义上讲,还包括其他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市场和外部环境等。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分析

1.法律风险。中国目前只有《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银行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等几部零星法规,缺乏对网络金融系统、详尽的司法界定和行为约束。

2.技术风险。网络金融的运行存在技术风险隐患,如系统硬件和软件运行故障、访问量超载导致的服务器崩溃、遭受黑客的网络攻击、感染计算机病毒等。

3.操作风险。网络金融一大亮点是客户可以自助办理业务,但客户缺乏金融业务的专业知识,对网路操作系统也不熟悉,很可能在自己办理业务过程中出现手误等操作风险。

4.运营风险。(1)金融犯罪的新工具。由于网络金融客户只需通过具有联网功能的终端就可以办理业务,这使不法分子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隐匿自己的身份,实施金融犯罪。(2)风险扩散的助推器。网络金融通过互联网使各个行业部门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将各类风险汇聚到一起。一旦某个领域发生危机,风险很快传导并数倍放大。

5.跨境风险。网络金融加快了金融企业的全球化战略进程。但不同国家地区的金融制度、金融运作方式各不同,难免会和与当地金融系统产生矛盾摩擦。

6.竞争风险。(1)外部竞争风险。中国网络金融服务质量较差且主要模仿发达国家,没有核心技术专利。一旦该市场对外开放,国外同行会以优质服务抢走客源,并利用专利特权打压国内企业。(2)内部竞争风险。国内企业为抢占用户资源,建立起专属独立的服务系统,使客户无法进行联网操作和清算。他们还怠于新产品开发,而大打价格战、捆绑销售战,引发恶性竞争。

三、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1.风险监管立法空白。中国目前尚未出台关于网络金融风险安全及监管的正式法律条文。这使德监管部门在具体风险监管工作中无法可依。

2.风险监管意识薄弱。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风险的认识理念迟滞落后,仍然停留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层面上。对于新兴的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和防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

3.风险监管权责模糊。网络金融监管涉及网络技术和传统金融业务两个方面。这就使风险监管的权责模糊不清,一遇到风险监管难题,各部门就会互相推诿,不利于风险的及时化解。

4.风险监管技术落后。中国网络金融在监管硬件和软件的研发上滞后,尚未取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受到发达国家的掣制,丧失了监管的独立性,进而威胁国家金融安全。

5.企业风险内控缺失。中国网络金融企业缺乏内部监控机制,认为风险监控只是监管部门的事,把责任和包袱抛给了国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6.风险监管人才匮乏。网络金融同时存在金融业务风险和网络技术风险,要求监管人员是精通金融知识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复合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目前中国该领域的人才数量匮乏。

四、加强风险监管的措施

1.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关于网络金融风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络金融监管部门在对风险实施监管工作时有法可依,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2.强化风险监管意识。金融监管部门要做到与时俱进,在监管理念上打破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识局限,充分意识到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和监管工作的长远性和艰巨性。

3.明确风险监管权责。对原监管部门进行改组,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并对其监管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各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协作。

4.加快监管技术研发。应加快网络金融监管技术的研发速度,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应用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网络金融监管硬件设施的普及完善和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5.建立企业风险内控。网路金融服务商应该自觉建立起企业完备的内部风险监控,定期对企业的业务和运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上报监管部门,尽可能将风险范围控制到最小。

6.重视监管人才培养。应加大网络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力度。兴办培养金融监管人才的学校,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网络金融监管等相关专业,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提升网络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7.开展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国际间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监管技术和经验,完善风险监管的网络体系,防范和化解跨境风险,同时也可以维护网络金融服务海外客户的合法权益。

五、风险监管模式设计

(一)监管主体

网络金融风险监管模式的构建需要以下六类主体的参与:本国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网络金融企业、网络技术监管部门、国外政府及监管当局。

(二)运行方式

1.本国政府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司法空白,使监管工作有法可据。(2)科学规划监管模式构建,协调各监管主体的工作,维护模式正常运行。(3)加大监管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为日后监管模式的运行储备专业人才。

2.网络金融企业要做好企业内部的风险监管工作。(1)制定企业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行为规范守则。(2)成立内部风险监管部门,全权负责企业的风险监管工作。(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3.行业自律组织要对所属行业的网络金融企业实施行业内的监管工作。(1)修订协会章程,加入网络金融监管部分,实现网络金融企业间互相监督。(2)利用现有组织框架,成立专门负责网络金融业务的行业监管部门。(3)开辟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受理其投诉和建议,维护用户合法经济权益。

篇7

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以下简称特药网络)经过在全国11个省(市)的试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为贯彻实施《品和管理条例》,提高对特殊药品监管的效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特药网络。

该项工作目标为:2007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对品和第一类制剂及小包装原料药的生产、进货、销售、库存数量及流向实时监控;逐步实现对品和第一类原料药、第二类等其他特殊药品的数量和流向实时监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定点生产企业应当自主采购所需监管码赋码等设备,于2007年10月底前完成生产线改造,自2007年11月1日起对所有生产出厂的品和第一类制剂及小包装原料药进行监管码赋码,并通过特药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报送。定点经营企业应当自主采购所需监管码采集设备(设备要求见附件1),于2007年9月底前完成监管码扫码和数据采集准备工作,自2007年10月1日起对所经营的品和第一类制剂及小包装原料药进行监管码扫码,并通过特药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报送;本省已建省级特药监控网络且按期与特药网络对接的除外。省级、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2007年10月1日起利用特药网络进行基础数据维护,并对药品数量和流向进行监控。已建立省级特药监控网络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配合,于2007年10月1日前完成与特药网络的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在省级特药监控网络与特药网络对接后,辖区内定点经营企业仍可按照原渠道报送相应数据。省级特药监控网络与特药网络逾期未能对接的,自2007年10月1日起相应定点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特药网络采集和报送数据。已参加特药网络试运行工作的定点生产企业、定点经营企业,应当继续利用特药网络及时、准确、持续地采集和报送数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相关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派员参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对特药网络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加强特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数据的互联互通;督促辖区内的定点生产企业、定点经营企业,按照规定时限完成监管码赋码、扫码工作,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报送数据。

篇8

二、明确药品“两网”建设目标

药品“两网”建设以促进我县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为目标,建立健全以行政监管为主体、社会监督为补充、技术监督为支撑的药品安全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主体清晰、渠道规范、保证质量、满足需求的药品供应网络。

(一)阶段性目标:对全县医疗机构“星级药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药房”建设、药品批发、零售企业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开展跟踪检查,进一步深化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切实发挥农村“两网”保障药品安全作用。

(二)中长期目标:2015年前,在全县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药品安全监督网络高效运行,药品供应网络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督网络

(一)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县政府对全县的药品安全监管负总责,将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各镇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加强统一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协调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提高应对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消除药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重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二)充分发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药品监管部门要完善药品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监督,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健全和完善基层药品监管信息报制、稽查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对药品推行数字化、全方位动态监管;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继续提高监督抽验的针对性和覆盖面;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加强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由镇政府在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中选配适合工作任务要求的人员担任专(兼)职药品安全协管员,履行药品监督协管工作职责;酌情在每个社区(行政村)确定1~2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的人员担任药品安全信息员,负责及时收集、报告基层药品质量安全信息。

(四)提升药品安全监督网络运行质量。定期对药品监管人员、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督网络的例会制度、监督报告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等规章制度,切实提高药品安全监督网络运行质量。

四、积极推进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一)积极稳妥地建立国家基本药物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根据国家、省和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对基本药物流配送、购销使用、定价报销和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基本药物集中公开招标采购,进一步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医药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二)健全完善适应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药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药品现代物流,促进城乡药品连锁经营,鼓励连锁网络建设,促进药品零售连锁向社区、农村延伸。进一步规范药品采供渠道,着力提高农村、城市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能力。

(三)深入实施药品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监管部门要配合做好药品经营行政许可,严格依法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要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加强对认证合格企业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药品经营企业质量授权人制度,强化对药品采购、储运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卫生行政、药品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储存环节的监管,促进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四)加强药品零售和临床用药药学服务。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帮助、指导药品零售企业深入开展药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正确、合理的用药咨询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药品使用管理机制,促使医疗机构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使用药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制度,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收集和报告工作。

五、切实加强对药品“两网”建设的组织领导

篇9

一、工作重点

为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在专项行动中应将以下侵害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作为整治重点:利用网络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商品,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以及质量不合格或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通过网络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信息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或虚假表示;利用欺骗性有奖销售、巨额有奖销售等方式进行网上产品促销,欺骗消费者;通过网络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信誉以及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利用网络进行传销、变相传销和非法直销;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需经许可方能从事经营的违法行为;其他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网络经营行为。

二、工作时间安排

(一)部署调查阶段(9月1日—9月15日)。各所按照本通知要求并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统一部署专项行动,各责任区要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对辖区内网络市场主体网上经营行为和本地商务平网站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详细掌握违法情况。

(二)查处整治阶段(9月16日—10月15日)。各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查处整治。在查处整治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注重标本兼治。

(三)督查总结阶段(10月16日—10月31日)。各所在查处整治阶段结束后,根据专项整治计划内容,做好录入工作,总结经验,及时宣传典型案例。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是工商部门创新职能、拓展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特殊时期特殊作为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充分认识本次“护网行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综合整治,攻大戒小。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要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到服务与监管并举,要将专项行动与网络市场主体建档、网上营业执照标识和日常网络巡查等网络基础性监管工作结合起来,与助动市场主体上网用网、规范提升商务平网站等服务网络经济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各地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攻大奸、戒小过”,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轻微的网络违法行为可实行行政告诫,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网络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有效整顿和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

篇10

二、全力构建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药品供应网络

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包括药品批发、配送,农村药店和连锁企业的设置,乙类非处方药销售网店的设置,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为统一采购药品等多项内容。要从确保农村市场药品质量,方便农村用药单位采购药品,方便群众购药的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农村药品代购工作。要在推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的基础上,规范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为统一采购药品行为。实行药品代购的乡镇卫生院必须设有符合药品贮存条件和代购规模的药品仓库,必须具备相应的药学专业人员,订立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和委托代购协议,保证代购药品的质量,药品代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被委托以外的其他单位销售药品。药品代购要做到台帐齐全,药品具有可追踪性。

(二)鼓励设立乡村药店。乡村零售药店的设置,依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购药的原则,准入标准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低限掌握。要支持药品连锁经营企业向农村地区延伸,将零售连锁门店办到农村去,对药品实行统一配送,统一质量管理,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的基础上,允许行政村连锁门店的面积适当降低。

(三)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药品配送中心。要探索和支持符合条件的药品企业设置药品配送中心,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为农村基层配送药品,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让利于民。配送中心要依法经营,遵循市场规律,做到及时快捷,服务周到,价格优惠,渠道规范。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管三级信息网络

农村药品市场面广量大,涉药单位分散,仅靠药监局的执法力量难以保证监管到位。要将专业执法和群众性参与药品监督结合起来,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路子,通过聘请药品监管信息员,形成由市有关部门人员,乡镇卫生助理、医院药房负责人、药械生产经营企业骨干和村卫生医药骨干为主体组成的农村药监网络。

篇11

(一)领导到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强推进全国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的通知》(文市函〔〕186号)和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云文市〔〕16号)要求,按照全国和全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的部署,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市场科科长张志春同志以及四县文化局局长为成员的怒江州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场科,安排专人负责具体事务,认真布置、统一安排,启动了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并加强了对全州安装监管平台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

(二)组织动员到位。为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确保按期完成全州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安装工作,实现网络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网络文化,我们认真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和安排,于年6月19日正式启动了全州的监管平台安装工作,并在州府六库举办了为期1天的全州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和网吧经营业主动员会议,参加人员共80多人。会议由局长同志主持,省厅市场处副处长康介勇同志到会指导并在会上就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的安装问题进行了动员,康副处长从3个方面阐明了网络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与净化文化市场、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监管平台安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副局长同志在会上认真传达了省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就监管平台的安装工作作了具体要求和安排,也对筹备成立网吧行业协会、推进绿色网吧试点工作作了动员和要求。最后,局长同志作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要求:安装网络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是今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各县文化局要抓紧抓好,切实按省厅的期限完成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也希望全体网吧经营业主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创造一个健康、规范、文明、有序的网络文化市场,共同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会后,各县文化稽查人员到实地参观学监管平台安装情况。通过会议,广大网吧业主对监管平台的安装给予了充分理解,确保了我州监控平台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技术培训到位。我局积极派人参加省厅组织的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安装使用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为我州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工作开展到位。在工作中我们精心组织了4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分头开展工作,保证了工作进度。经过全州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努力和网吧经营业主的积极配合,全州网吧管理系统的安装工作于年8月30日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其中:贡山县网吧5户、124个终端;福贡县8户、275个终端;泸水县27户、1581个终端;兰坪县29户、2156个终端),安装率达98%,初步建立起了省、州、县三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网吧监管平台,建成了5个网吧监管中心,监管面为全州69家网吧,4163台网吧计算机终端。通过监控平台,现在可以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全州范围内每一家网吧的任意一台计算机终端的运行情况,实现了市场一线稽查与计算机远程监控的互动,形成了全省上下联网运行,实现了对网吧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有效管理,明显提高文化市场的管理效能,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推动网络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打造绿色网络服务场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