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2: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政工程工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我国的市政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市政工程绝大部分是在城市施工,露天作业且交叉施工,环境对其的影响大,在市政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内容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其中,影响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因素有许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更好的整合人力、物力、生产要素等资源,运用比较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技术,我们需要对安全管理的不足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正常运行。
一、市政工程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所涉及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涵盖面非常广,在施工之前和施工,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比较多。而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为技术保障。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指在施工之前,对管理任务、环境、管理方案和技术保障方案等,以及过去的一些安全事故和教训,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方式和状态等,开展系统的排查与整理,从而建立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技术保障的安全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减少安全事故和隐患造成的损失,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羌胡对员工施工规范的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为外来务工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与教育。由于这两类人员,安全操作技能低,可通过培训与管理,提高其安全技能,增加防范的有效性,通过安全规范教育,提升其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对于那些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予以限期整改,责令其不得从事施工活动,撤销资质证书。同时,如在限定时间内,仍旧不符合规范,则可撤销其施工资质证书。但是如果符合规范,则按照规定,予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为各级政府,企业为安全施工责任主体。在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必须遵守和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即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思想意识上时刻保持清醒,同时使安全生产具有制度保障,比如技术支撑、执法检查等。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与施工人员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同时也事关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市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依据,然而就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各项市政工程所实施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别,从而致使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实际情况无法完全匹配,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此外,尽管相关部门根据工程实际环境制定了与其匹配的安全责任制,但是由于施工负责人文明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得不到其大力支持,制度仍然无法落实。
(二)施工材料选用不当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获取更多利益,从而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选用,而是选用相对廉价且安全质量无保障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断裂"塌陷等,这会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受到威胁。部分企业对这些廉价且质量较差甚至不合格的危险源的重视程度不足,未采用有效措施管理。一些施工单位甚至为寻求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直接在施工中采用劣质的建筑材料。
(三)安全管理监督难
市政工程一般是在露天情况下进行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客观因素很多,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条件因素也不少,实际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很难达到工程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其次,人员安全监督意识薄弱。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监督意识,在施工企业中极为常见。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眼前的经济效益,往往没有做好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三、市政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施工法规的内部宣传与教育,使得全员明确自己在安全施工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除了施工安全及相关法律教育以外,还应注重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这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市政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应聘请专家亲临现场,指导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监管工作,协助施工人员掌握防范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与要点。另外,在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各种,对于特殊种类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机械操作人员、焊接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在施工中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在复杂多样的施工环境中,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否则极有可能因一时麻痹大意,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
针对国内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必须逐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而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流程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且到保障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目标。同时,在市政工程前期,施工单位必须构建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与事故预防措施,并且协助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与审核,从而实现现场施工的动态安全管理。
(三)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切实落实
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问题,虽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要想将制度切实落实也并非是不可能的。首先,施工部门要结合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的所处环境,在原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制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其符合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其次,要尽可能将制度中的内容和操作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人员的身上,对操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并利用科学技术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和动态分析,及时将数据反馈给安全施工管理人员,以此来给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对制度进行完善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只有先把思想与安全的关系处理好,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思想是人的灵魂。人们做任何事,也都不能离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安全生产总的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也就是让我们在思想上一定不要轻视安全生产,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或意外事件扼杀在摇篮中,来最大限度地使广大群众的生命及其财产损失降低。 要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知识与水平,就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安全工作意识从思想源头上得到提高。安全教育必须首先要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加强保护人、关心人的责任感;其次员工必须对施工方法及工艺熟悉,施工作业危险区域与其安全防护的注意事项和基本知识;再次就是针对工种的特点,增强安全操作管理,包括某些特殊作业安全防护在内的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
结束语
总之,施工单位应当重视市政工程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同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市政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进而保证市政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1.1 市政工程较为复杂。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热力、电力、通信、燃气等,整体来说工程较为庞大和复杂,投入资金较多,涉及部门较多,利益相关人较多,管理上较为困难。
1.2 市政工程质量要求高。市政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的就是是政府的项目,直接关系着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具有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管理要求更为严格。
1.3 工期较短。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会对百姓的日常造成干扰,容易对城市的生活造成影响,并且对拆迁和政治因素都有影响,施工周期不能太长,所以工期较紧,对于质量的要求更难控制,管理上更为复杂和紧张。
1.4 项目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自己的特点,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例如外界社会关系,项目内部部门关系,材料价格,政府监管机构、天气气候因素等,这些因素影响较大,对于项目的建设有所影响,具有不确定因素。
1.5 地下管线复杂 。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道路工程中的热力、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的问题要相当注重,一旦产生问题可能会造成大型事故,影响社会发展,造成经济损失,从而增加了额外的成本,造成施工的延误和成本增加。
1.6 施工环境要求较严格。市政工程往往处在人群密集的地区,对于百姓的生活和出行有所影响,这就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文明施工要求较高,工地场地的整洁扬尘污水都需要更高的要求,夜间不能施工,避免影响日常生活,这就对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
1.7 交通控制较难。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与其他类型的施工不同的就是施工不能做到全封闭的效果,只能分阶段进行施工,避免对市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对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 市政工程处于转型时期。市政工程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来说市政工程的施工任务主要还是由项目劳务队和机械设备组织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队伍流动性较大,项目花费人力物力较大,对于工程队的管理较为困难,项目管理水平较低,整体来说市政工程仍处在粗放型管理方式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施工环境。
2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对策
根据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特殊的施工特点分析,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要提高警惕,避免造成事故,基本原则就是实行“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也就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注重开工验评转变为专项治理与过程监控,由告知式转变为随机抽查的原则方针。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市政工程的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如何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条例进行施工,各个场地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详细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对于安全生产的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效地纳入相应的监管体系,从而完善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内容。
2.2 设备设施管理方面。市政工程的设备实施涉及较多,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首先是要保证安全的意识,另外资金的投入十分重要,保证安全就需要足够的资金保证施工人员的正规防护措施,对于一些配备品需要进行科学正规的检测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于一些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设备,要坚决抵制使用,更要做到相关设备的及时更新,保证施工安全。其次就是要保证施工设备定期的完成检测工作,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加以保养,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3 重视人员管理。现场质量管理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人员的管理,首先管理领导者一定要确定科学的目标和方向,创造和谐安全的企业环境,各级人员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效益和安全。对于人员的管理,尤其是专业的施工人员的管理,有必要加强对它们的培训管理,尤其是专业的建筑技术,更是要给予相应的重视。对于培训和考核这两项工作,都要给予相应的重视,但是对于安全知识和施工法律方面的培训在我国现阶段还是比较缺乏的。应该通过专业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工程培训中来,保证各个部门和岗位都能够各司其职,保证持证上岗。
2.4 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由于市政工程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日常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需要把抽查和通病监管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问题的发现和整改的监督结合起来。针对接受整改的工程,应该加强其相应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管整体过程能够处于监管部门的视线之中。同时,还要加强对市政建设行业的行业自律整改活动的支持,进一步保证检查工作能够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从而使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能够形成并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
2.5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应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为责任第一人,项目负责人、安全员为安全管理直接人。安全管理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内的每个成员职责权限应明确,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对结构复杂、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应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区别不同的安全隐患类型,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价。对检查出的隐患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纠正违章指挥和作业行为。跟踪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保存验证记录。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市政工程的内容也随之完善,但是在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改进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应该重点关注相关的理论建设,从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和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所立新.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1995-1996.
市政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社会安定。施工质量低劣,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1 PDCA管理循环的基本内容
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活动的全部过程,也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它是反复按照PDCA的管理循环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运转的。这里P表示计划(Plan),D表示实施(Do),C表示检查(Chock),A表示处理(Action)。PDCA循环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质量保证体系活动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1.1 计划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即P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这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首先,要分析企业范围的质量通病。也就是工程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次是针对工程中的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项目。要依据大量数据和情报资料,让数据说话,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反应问题。第二步是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就要有召开有关人员和有关问题的分析会议,绘制因果分析图。第三步是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图表;二是由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人讨论确定,或者用投票的方式确定主要因素。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改善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措施执行计划,并预计效果。
1.2 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贯彻执行。这是管理循环的第五步,即执行措施和计划。首先要做好计划措施的交底和落实、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和物资落实。有关人员还要经过训练、实习、考核,达到要求后再执行。要依靠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质量计划的完成。
1.3 检查阶段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那些做对了,哪些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这是管理循环的第六步,即检查效果、发现问题。
1.4 处理阶段
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这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这阶段分为两步,也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七、八步。第七步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经过第六步检查后。明确有效果的措施,通过制订相应的工作文件、工艺规程、作业标准,以及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好的经验,巩固成绩,防止问题再发生。第八步是把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通过检查,找出效果还不明显,或效果还不符合要求的那些措施作为遗留问题,转入至下一管理循环,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2 PDCA循环的方法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2.1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编制(P阶段)
2.1.1 收集资料,制定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是编制质量计划的前提。首先,施工过程的最终目标流向的是外部的用户,因而搜集项目外部环境的资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由于实现质量管理目标需要项目内部不同环节的成员利用一定的资源去完成,因此也必需收集反映外部有关资源供应情况的资料,为质量目标制定提供依据。
2.1.2 质量管理目标分解
质量管理目标分解是将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分部分项,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分目标。通过分解,确定了项目的各个分部在施工阶段的具体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分解的结果是形成项目的目标体系,包括目标的时问结构和空间结构。目标体系描述了项目中较高层次的目标(总体目标与长期目标)与较低层次目标(环节、个人目标与各阶段目标)相互间的指导(如总体目标对长期目标、阶段目标)与保证(阶段目标对长期目标)关系。
2.1.3 质量管理目标体系分析
质量管理目标体系分析是研究较低层次的目标对较高层次目标的保证能否落实。即:分析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具体目标能否实现,从而能否保证长期目标的达成:项目的各个分部的具体目标能否实现,从而能否保证整体目标的达成。如果较低层次的某个具体质量目标不能实现,则应考虑能否采取有关补救措施,否则就应调整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决策的重新修订。
2.2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D阶段)
市政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质量控制。
2.2.1 路基、沟槽回填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2.2.2 路面混凝土
路面混凝土出现开裂、起砂、蜂窝麻面等。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2)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3)模板面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4)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5)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问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6)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暴晒,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2.2.3 管道施工
管道通常会出现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等原因。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2)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3)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4)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5)砌筑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
2.2.4 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
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坐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梯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2.2.5 盲道口道板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安装不牢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2.3 市政工程项目检验(C阶段)
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最终是以工程的质量好坏来衡量的,而这种衡量是以质量检验的结果为依据的。充分发挥质量检验的保障、预防与报告的职能。提高质检水平,充实质检力量。目前不少项目部质量检验工作基础十分薄弱,不能起到保证职能的作用,更不适应全过程质量受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检测机构很不健全,检验手段比较落后,标准化工作不完善,检测力量相当薄弱,质量否决权并未落实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会影响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到工程的安全。
2.4 总结调整(A阶段)
通过项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活动,将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及有效的管理措施,经过总结,编写成工法,形成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文件得以推广应用。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方面,需要再次进行PDCA循环,不断的研究改进措施,直至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3 结语
市政基础设施是提升城市品位,健全城市运行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保证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优质的市政设施对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运用PDCA法来加强市政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孙志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2):58~60.
摘要:文章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和内涵进行了定义论述.提出了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原则、方法与程序。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技术方案分类和内容 一般来说。施工技术方案可大致分为3类。 1.1施工组织设计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编制安排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活动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它的主要作用是依据合同对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与程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使工程施工在最佳状态下有秩序的进行,获取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选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计划;选定有效的施工劳动组织方式,包括现场的组织机构;选定经济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工具;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方案;核定人力、施工机具、材料的需用量和确定供应计划;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核定生产、辅助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等;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应包括该项目要实行的各项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调度协调等,最好还附上这些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表格。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保证整个建设项目按合同规定工期交付生产使用;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按照生产装置的投产次序,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与施工空间,采用平行流水、合理交叉作业,合理地安排施工次序,以争取时间;注意施工季节的变化,安排好冬、雨季施工项目与措施;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施工。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济的成熟施工经验,选定施工技术方案;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节约用地;方便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1.2单项施工技术方案 (1)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计划,要先后编制各个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技术组织措施;还包括有各个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计划、工艺、平面布置及人力、机具、物资动员等。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充分体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技术方案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综合效益。 (2)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期、质量的要求。施工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有利可图相结合;按照生产装置投用次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对象的质量要求,尽早培训专业技术力量;施工机具的选用要符合经济先进的原则;物资储备供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作业,减少现场作业时间;确保安全施工,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采用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施工法和组织均衡施工作业;考虑现场气象条件,安排好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增加施工作业时间;按照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特定技术要求,制订相应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1.3施工技术管理程序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程序主要包括:总图管理程序,图样、资料及标准化管理程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和审批程序、开工程序、图样会审程序、中间交接程序、竣工验收程序等。这些程序也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制订,并作为施工技术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2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可见,施工技术方案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不仅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项目施工提出科学的规划和预见,而且直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对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上必定是先进的和可行的,在组织管理上必定是严格的和科学的,由此决定的施工水平一定是高的,质量、速度和成本的综合效益也是好的,施工技术方案是项目施工中能否取得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之一。
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 3.1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 基本建设是国家扩大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在控制基本建设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施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时间大约占项目建设周期的50%,,在质量和成本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施工对搞好基本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发、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施工靠拍脑袋、凭经验的旧作法,建立起科学的数理优化系统,要使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施工部门成为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必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同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的开发培养。反过来,人员素质的改善和技术管理人才的涌现也会大大加速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由此形成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其结果必将提高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施工企业本身提高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原则 优化原则应是: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特别是深化改革的方针和要求,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施工验收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国情、现场具体条件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装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使整个施工实现最高的综合效益。 3.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程序和方法 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优化更加科学化。一般的程序和方法简述如下: (1)了解和研究优化对象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例,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建设项目的内容和施工合同,了解现场各种条件,查阅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还要了解项目的工期,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等。从施工承包单位说,还必须了解总承包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管理能力和水平,能提供的机具和其他条件,对施工承包单位采取的承包方式及管理方式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基础条件,必须深入准确细致调查、研究,如果发生差错,将直接影响优化质量。 (2)如果优化对象与过去承建的项目相同(或相类似),查阅和研究历史资料就格外重要。要注意,查阅研究的资料应是实际发生的原始记录,而不是计划性的资料;特别要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鉴定和判断。 3.4制定总体方案 在了解和研究了两类资料之后,做出完成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并且这种总体方案最好制定两个以上。 3.5总体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与类似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比较,然后对新制订的两个以上的总体方案进行比较。比较时尽量采用数理方法,至少要用分项打分综合评分法。分析比较后做出结果报告,提交技术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3.6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督促,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并将原始记录作为实施过程中分析研究问题的依据,还要供今后参阅。例如,现场组对1台50003氨罐,要详细记录下各项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诸如执行过程中对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改,总体方案使用时间,耗用各类工种工时,各类机具台班,采用的临时措施和临时设施,消耗的施工材料及成本决算等。 3.7完工总结报告 完工之后应有一个完工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总工期实际进度表、总人力消耗、机具台班、物资消耗、材料采购,当地资源使用情况、采用的新技术、质量评定、安全事故总结、临时设施情况、工程决算报告等。这类完工总结报告是—个施工企业的基础工作,施工一开始就要抓这项工作,做出真实准确记录。长期的资料积累和数据分析将会大大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力度推进了利国利民的市政工程施工。市政工程代表着市政府的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所以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耗资巨大、工序复杂、劳民伤财。因此,在大力建造市政工程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到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就目前来说,备受瞩目的市政工程是由施工项目企业来承担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政府直接指派。施工企业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赢得巨额利润,但是就如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难题尚待解决。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讨论。
1施工项目成本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其中包含有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和各种管理费用,甚至还会涉及到特殊费用等。施工企业主要是逐个对单个工程进行核算,其总和就是整体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
1.1物质费用
物质费用主要是由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各种设施设备配件的费用等构成。其中影响材料费用的因素在于材料的价格和使用数量,材料价格因素还包含着原材料的购买价格和运输价格;还有机械费用主要是由台班单价和台班数量决定,这一费用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固定成本。
1.2人工费用
在工程施工中,从建筑设计到工程施工,再到工程竣工后的建筑维护,都离不开人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人工费用也就是给施工建筑工人的支付的工资、奖金及福利津贴等。这些人工费用会在与工人签订的合同中标明显示。
1.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在施工工程中任何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费用,比如政府公关费、存储材料的仓库管理费、工程设施设备的管理费用和招投标资费用等。
1.4特殊费用
就一般而言,工程预算中会留有一部分费用用来支付特殊费用;例如土地购买、土地拆迁引起的额外费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的其他损失费用等等。
2施工项目成本的划分
在企业进入工程项目施工时,项目成本主要可划分为直接工程费用和间接工程费用这两部分。直接工程费用是在企业施工建设中直接产生的产品费用,主要是由原材料和现场施工的费用组成;而间接工程费用就是指在施工时产生的其他费用,具体表现在财务费用、各种管理费用及客户服务费用这几个方面。
3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今天,经济市场的调控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各个施工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素质,发展企业的核心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拥有调控全局的能力。其中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加强控制管理工程施工的项目成本。
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会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方面主要是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投入额和各个指标的达标率。工程项目包括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四要素,这四要素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彼此制约。
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在现代“狼多肉少”的大竞争环境下,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可以实现施工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建筑市场中的社会效益。
加强成本控制还可以发展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引进招标制度后,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也得到开放,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扩大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4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方法
4.1加强管理意识
在面对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时,施工企业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还面临着空前的业内压力,所以施工企业就要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意识,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这不仅仅是施工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原则,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监督这三个方面的严格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步着手:
加强企业施工中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也就是依照产品设计―物资采购―安全生产的各个分环节进行项目成本管理,达到环环相扣、环环清算的目的。
加强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企业施工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起控制管理成本的观念意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确保控制成本这一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从而加强施工个人的成本控制意识和管理实践。
加强成本控制的责任分配。也就是落实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施工责任分配到工作人员个人,把控制成本与员工审核相结合,达到项目责任和施工个人一一对应、一一落实的目的。
4.2完善施工方案
在企业单位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项目施工中的整体建设指导书,所以完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的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根据施工企业单位所签订的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规模、地质环境等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施工时间、地理条件和费用预算等;要认真择取施工中的设施设备配件,确保达到施工需要的规范标准;还要合理安排项目施工环节,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最后依照实际情况来适当安排施工流水工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控制管理。
4.3加大监督力度
要在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大成本控制的监督力度,遵循动态成本控制考核的原则。通过现场调研核算,施工考核人员可以做出施工预算;依照这一数据,企业可以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完成目标额审核及费用支出考核。这样企业可以根据施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少投入多产出的最终目的,还能缩短施工周期,用以减少项目成本。监督小组还要切实掌握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完善,依据相关成本控制问题召开会议,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4.4改进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施工企业的建造技术也日益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化。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大产业投入,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制,全面掌握工程实施信息,减少投入成本,做到对施工进度、工程材料、工程人员和建筑质量的合理控制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的改进。
5结语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改进项目成本的管理办法,就能够确保施工企业单位的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保证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我们通过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成本的改进方法策略,从而使施工项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不但要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而且要调动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规范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明艳.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对策初探.《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6期
关键词:
工学结合;课程设计;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2501
1 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及意义
《办公室工作实务》是秘书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也是全国秘书资格考试和秘书人员等级考试的必考重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该课程在本校开设于2006年,于2009年建设为校级精品课,至2008年起与实训基地湖北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海昊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研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及具体教学方法方面有一定积累和突破。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研究使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同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2 本课程开发的设计思路
2.1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定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岗位能力
本课程是本专业与实训基地――湖北光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海昊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办公室事务操作技能及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以文秘岗位核心能力――事务处理能力为主线构建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紧密围绕移文秘岗位能力需求,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层次递进的特点。每个模块的具体课程内容设置安排均对应专业核心能力的获得,课程内容均围绕文秘岗位能力所需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进行重组和整合。
2.2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设计“课证融通"课程内容
“课证融通”的本质是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涉及的证书主要有办公自动化高级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中级以上)、剑桥秘书证等,其中,核心证书为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内容的确定根据《秘书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秘书类工作的实践,立足秘书人员日常事务处理能力的获得与训练。在内容选择上,包括秘书类日常工作:办公室环境管理、日常事务处理(印信、邮件收发、值班工作、办公用品管理)、时间管理、接待工作四大类,同时增加了企业工作中开展较多的商务活动筹备事务,以及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信息处理工作内容。在课程内容涵盖面上进行了适当拓宽和延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办公环境的维护和美化、能够熟练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境的需要制定完备的工作方案,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予以顺利实施,能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作出恰当合理的接待安排,能够精心策划相关商务活动方案并予以实施,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不同信息资料并予以整合。
2.3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构建校内校外两级实训实践体系
在实训实践环节,本课程在校内配备有办公电脑实训室、秘书礼仪形体训练室、相关学校处室办公室等实训场所,院系办公室配备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室常用的办公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办公室实务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实操训练。校外实训主要通过四个实训基地完成,它们分别为:湖北光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武汉思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昊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互信互通有限公司。主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同时协助本课程开展相关专题调研。
3 “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注重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选
择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实
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讲授中,结合职业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情境模拟式”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分角色完成指定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事务的相关技巧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结合理论指导完成实际工作场景设计题。同时,通过角色扮演也锻炼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对秘书职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职业岗位产生认同化。因此,本课程设计的“工作情境――学生演示――知识点讲解――综合实训――教学反馈”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模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分组综合实训过程中表现尤其积极踊跃,通过小组团结协作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之余,我们还将教学场所转移到课堂之外,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锻炼学生的事务处理能力,如在办公环境布置和美化实训中,一方面通过课堂讲解,展示实际图片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办公环境布置的基本技能,另外一方面,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办公环境考察小组,完成相关任务,在对相关办公室的考察过程中,既能看到其优点和不足,同时还能通过实际动手布置帮助教师们整理和美化办公室。
在组织学生省博之行的活动中,通过布置“出行方案拟写”的任务让学生懂得收集信息和资料以及事前充分筹备的重要性,在带领学生办理相关审批流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印信的实际用途和作用,以及在活动筹备的过程中与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沟通协调的重要性。
这些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尤其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结合,都使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之余,能够感受到职业的魅力,体会到工作过程中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并重的重要性,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0 引言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而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风险管理一般按照风险分析、预警、应对等过程进行,其中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过程,是风险管理中难点和重点。本文结合具体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案例简单介绍在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方法。
1 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判断、系统归类,科学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例如,某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宽改造长度为1995.74m,规划红线宽度为70m,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设计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条,分四段设置,共计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条,设计管长1838m;新建电缆沟两条,沿道路两侧人行道下分别为1624m钢筋混凝土防水地沟和1386m砖砌体防水地沟(1.2×1.5m)。
某施工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该工程进行调研后,分析该工程风险因素并进行识别,建立工程风险表。
2 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评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风险(R)不仅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P的函数,而且是风险事件所产生影响程度C的函数,可用函数表示为R=f(p,c)。
根据前例风险分析,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2.1 评估并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Pf
该工程分析因素集为X,对应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风险编号,给出工程风险指标因素权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 0.15 0.15 0.2 0.15 0.05 0.05 0.05 0.15}。
根据风险影响高低确定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并赋值为μ={0.1,0.3,0.5,0.7,0.9}。
该企业组织专家及管理、技术人员共7人对该工程风险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R
则B=R·μT={0.5 0.5 0.5857 0.5571 0.3857 0.2714 0.1857 0.3286 0.6143}。
则U= W·B=0.4886
即风险发生概率(测评总分)Pf为0.4886。
2.2 计算事件发生影响程度大小Cf 对风险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从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四个方面着手,均用金额损失进行度量。则损失因素集 S={进度 质量 成本 安全}={S1 S2 S3 S4}
本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为6944.60万元,其中包括利润及管理费156.08万元。由于报价中已考虑材料市场风险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况下,按156.08万元为最大风险损失值。则风险损失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对应损失金额(单位:万元)近似确定为{≤15,16~45,46~75,76~110,≥140},并给出工程风险损失因素权重集W={0.25 0.35 0.20 0.20}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并将各项估计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风险损失值进行归一后,得到评估矩阵B.
计算U= W·B=0.1946。即风险损失(测评总分)Cf为0.1946。
2.3 计算本项目风险度Rf 如果用Pf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计算:
Rf=Pf+Cf-Pf·Cf
其中Pf和Cf分别是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隶属度集的总综合隶属度。
本项目风险度Rf==0.59
3 结论
一般认为Rf大于0.7为高风险项目,小于0.3为低风险项目,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风险项目。因此,根据计算,本项目应为中等风险项目。
由于本工程存在场地狭窄、外部环境对施工干扰大、工程项目多、工期紧且跨冬雨季施工、施工人员多等不利因素,因此,将本项目评估为中等风险项目是合理的。企业应根据风险分析及评定结果,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相应风险管理计划,建立工程风险应对措施,适时动态地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掘路
首先根据过路管管径及埋深确定沟槽宽度,从而确定掘路宽度及恢复期限。然后据此到市政及交警部门办理占掘路手续,手续审批后进行半幅围挡封闭掘路施工。一般情况下,为保证道路恢复的完整性,在掘路范围外各50cm宽度的沥青路面需机切直边并剔除,重新铺设新沥青。
二、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先根据土质条件及管径确定放坡系数及沟槽底宽。一般城市主干道经过多年的密实均能达到四类土以上的强度,故沟槽放坡均可陡于1:0.33。沟槽底宽可根据管径大小向管外壁两侧各预留30—40cm的工作面。
2.沟槽开挖一般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挖出的土方随时装车外运,保证不落地。开槽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确保槽底土结构不被扰动,挖至槽底标高以上20—30厘米时停止作业,人工清理整平。若地基土壤受至扰动,深度在15厘米以内的采用原土回填夯实,超出15厘米的可夯填石灰土、大卵石、碎石或毛石并用小粒砾石填充空隙,表面找平。
三、管道安装
1.沟槽开挖以后,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进入管道基础及管道安装阶段。为缩短过路管施工工期,混凝土基础与管座均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先从一侧灌注混凝土,对侧的混凝土高过管底并与灌注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对于砂石基础则必须保证管道下部两侧腋角部分的砂石回填密实。
2.管道安装根据管径及现场情况采用人工或人机配合安装,对于大于Ф400管径的管道均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进行,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挖掘机吊装。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测,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先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有专人指挥,所有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听从指挥,并注意吊车起吊上方电线等高架物,确保施工安全,安管时通过设置的坡度板控制台高程及中心线,管子稳好后,应用木楔子从两边卡牢,防止管子滚动。在管道安装时,其管道的接口按设计要求进行密封。
四、检查井砌筑
检查井井盖位于车行道下,均采用重型球墨防盗井盖。检查井在管道就位后即可准备施工,所用砂浆、砖必须符合规定:砂浆使用中砂并过筛,砂子内含泥量不超过5%,砂浆用搅拌机拌合,抹面采用1:2水泥砂浆,已拌合好的砂浆要在初凝前用完,并按规定制作砂浆试块;砖在使用前应浇水,以保持充分湿润,不得有干心现象。砌筑前,与基层相接的砌筑面应先清扫,并用水冲刷干净,座浆后开始砌。施工时严格控制井径及墙身垂直度。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砂浆应满铺满挤,不得有竖向通缝,管道上方应发砖拱,检查井内面随砌随将挤出的砂浆刮平,检查井井壁要互相垂直,收口应圆顺,井踏步牢固位置准确,井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两遍,砌筑时用砂浆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之前不得踩踏。
砌筑完毕的检查井要及时抹面处理,并做好流水槽和工作台,要求井壁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保证灰浆饱满,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现象。井内流槽应平顺。
位于道路结构层范围内的井室部分不得使用砖砌,应采用现浇C25混凝土,施工时需控制好标高,将井盖直接座于混凝土之上,并预留沥青面层的厚度。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井室混凝土可与路面混凝土同标号、同时浇筑。
五、沟槽回填
1.当管道覆土小于70cm时,沟槽均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层。
2.当管道覆土大于70cm时,均采用提前拌合好的3-5%水泥稳定砂回填。回填时将槽内草袋等有机杂物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带水回填。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质、冻土以及砖石等杂物。
3.回填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每层虚铺厚度为20cm。当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台阶形。
(2)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3)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胸腔的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由管道两侧同时分步进行夯实,夯实时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4)管顶50cm以上部位采用轻型压路机和震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碾压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cm。
(5)对于压实度的要求: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控制在85±2%,其余部位需达到95%以上。
(6)检查井周围回填时,应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密实度达到95%以上。
六、路面恢复与养生
目前,我国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1 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1.1 过渡阶段的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过渡阶段的不均匀沉降是其中普遍存在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地基和台背材料。其中,对于地基来讲,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地基的特点,不仅含水量高,而且还有着较大的空隙,自然其抗强度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再加上道桥自身的重量,极易发生塌陷的现象。另外,在施工中,对于台背材料的选择,通常都会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可是这种材料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其空隙率大,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将其压实,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进而也会导致道桥工程发生沉降。
其次,软基处理设计。在进行软基设计时,由于施工技术的影响,对于软土地基的存在,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造成设计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进而也就达到道桥墩建设所要求的质量。
另外,施工作业。通常来讲,道桥工程由于其施工周期较长,一些单位一味地追求进度,在施工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合理的操作,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质量,进而为路基沉陷埋下了隐患。
为此,在施工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处理:
1.1.1 合理选择施工填料
在实施路桥的过渡路段时,要加强对材料的慎重选择。第一,要对各种土壤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验,全面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性能,结合实际需求和施工需要,进行材料选择。第二,要考虑材料特性可能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如孔隙较大的填料,其压实度较低,极易发生变形,因此,要结合实验的结果,尽量选择空隙率小、透水性好,而且压实度高的材料,全面考虑土壤的各项技术指标,如渗水性土、砂类等等,在工程投入使用后,路基路面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保证地基的沉稳不变形。
1.1.2 利用土工格栅,抑制其变形
在施工中,要通过土工格栅,使路基的荷载作用有效降低。因为,对于土工格栅来讲,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工程材料,具有较好的应力和应变分散作用。利用它不仅可以路基产生摩擦时,使台背的垂直应力能够减小,而且在强大的车辆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保持路段的稳定性,使得不至于变形,进而有效地降低沉降现象发生率。
1.1.3 科学设置合理的过渡段
在施工中,可通过缓和过渡段的设置,来提高路基的强度。从某种角度上讲,在路基与桥梁进行连接时,如论路基的抗压力多大,强度多高,一定会产生沉陷。但是,桥梁作为刚性结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发生形变的。因此,要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可以通过过渡段的设置,结合路段的不同强度,合理设计,使得相应部位的强度提高,进而有效地避免沉陷现象的发生。
1.1.4 合理选择和优化桥台结构
目前,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桥台结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因此,在施工时,要选择最有利于缓解沉陷的桥台结构,使其不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既保证了大型机械的碾压,也保证施工所要求的压实度,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1.2 路基面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防水的重要性。正如我们所知,施工中防水技术对市政道桥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密切关系着工程使用的寿命。如果在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不到位,水就会极易渗入到混凝土结构中,造成钢筋的腐蚀,从而对道桥结构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混凝土胀裂对路桥结构的影响和破坏,使得道桥工程寿命延长,就必须要加强和完善路基面的防水技术。
其次,防水技术。第一,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路桥路基后,都会进行相应的打毛处理,通过路基面粗糙度的增加,使路基面和防水层的粘度增强,同时,在施工中,还要结合路基面的复合防水材料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加强对防水层的保护,进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第二,加强对裂纹的处理。在道桥工程中,存在着许多细微裂纹,而这些裂纹往往隐藏在浮浆中,这就是工程中施工中所指的细节缺陷。对于这些细微的裂缝,可以通过打毛的方法进行处理,将暴露出来,然后,再利用防水层的封堵功效和渗透作用,达到防水效果。第三,合理处理路基面浮浆。在道桥竣工后,通常会发现一些油浪、拥包、网纹以及车辙等,这些会严重影响防水层与路基面的粘结强度,因此,要先用铣刨机进行处理,将这些浮浆彻底清除干净,从而来提高道桥路基面的强度,起到良好的防止渗水功效。
2 加强市政道桥工程质量的控制
2.1 健全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质量责任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应酬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针对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以主设计要求,规范施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施工单位有足够的资格进行施工。
2.2 规范监理制度
首先,建立独立化的监理机构,实现其在人事上和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在工作中,要能够相互协作、相互统一以及相互制约,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强化监理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另外,要保证监理的公平、公正、合理,完善相关的监理机制,推动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次,要提高监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要改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强对监理队伍的整顿清理,严格审查监理机构以及监理人员的资质,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2.3 提高工程人员素质,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流程
工程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工作中一丝不苟。在施工管理中,要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采用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3 总结:
道桥施工技术对道桥工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筑工作者必须要充分掌握道桥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合理施工,规范施工程序和工艺,有效地控制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做好技术分析,保障道桥施工质量, 为我国市政道桥工程事业做出贡献。
1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常见问题
市政给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其安全与高效,必须处理好市政给水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综观目前的设计、施工前期准备、施工选材、施工过程等各环节多少存在一些问题:设计人员没有完全掌握现场的土质、所有管线等情况,从而导致工程设计有缺欠;施工人员阅图不细,没有领会设计意图,或没有及时发现图纸问题,造成施工阶段过多返工;施工方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挤压人、机、料的投入,没有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再有就是人的责任心的问题,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施工管理责任意识稍有淡薄,导致质量和安全问题的产生。诸如此类的施工问题的产生,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方法
市政给水工程要做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各项指标,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2.1.1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城市远期发展,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将管道设计在慢车道或人行道可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安全系数。应考虑适当多预留一些接水口,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供水主管道不宜开口过多,可考虑结合地下旁通式消防预留接口。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深入现场掌握地形地貌和土质等资料,并以此确定应用何种材质的管材。因地制宜地设计相宜的管道方位和材料,是提高给水管道施工安全和高效的重要方法。
2.1.2 认真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规模、工期和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而编写。具体地就是依据工程本身的特点,将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时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科学地进行时间组织、空间组织和资源组织,是工程施工质量好、进度快、成本低的重要手段。
2.1.3 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工前仔细阅图、熟图,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提出施工合理化建议。对图纸漏、错、缺等问题尽早发现,以便在施工交底时解决,避免施工返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只有熟悉图纸并掌握了管线的长度、走向、管材直径以及与施工区域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应对一切突发事件。
2.1.4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做到每个节点、每个工艺都落实到人。如遇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设计方和施工方确定无误后,方可施工。
2.2 安全、高效的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必须遵循的方法
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组织管理措施,才能做到安全与高效地完成工程。
2.2.1 进场管材的质量检验及堆放 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必须按规范、图纸要求对进场管材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审核出厂合格证,出厂报告,不合格一律不使用。如果管材的质量不达标,会影响管道寿命,容易产生漏水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要求施工所用管材都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管材应立即停止使用。
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二次搬运距离,凡进场材料、设备要按要求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
2.2.2 测量放线 管槽挖掘前,应采用全程测量标高及放线定位的方法,必要时可开挖探槽,提前预知所遇难题,并在图上和管线边参照物上定好标记、准确定位,以此提高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特别在旧道路扩建改造中,有多种管线同时施工,在测量的时候出现差错,会导致管道位置产生偏移,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不得擅自变更管道走向。遇到其它管线须避让时,应出具设计变更。
2.2.3 沟槽开挖与回填 开挖沟槽前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情况。结合工程特点,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管道施工坐标与高程。先放线、后挖沟。工程沟槽开挖可采用人工或人机结合开挖。如人机结合开挖,当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15cm时,待到下管之前一律采用人工清沟及开挖管头工作坑,以避免管身悬空,防止超深开挖再回填,造成返工及管道基础差的现象发生。如遇弱地基,应加挖深0.5m以上1:1级配砂石25cm一层分层夯实回填到设计标高,沟槽要修整平直。
水压试验合格后,应按要求及时分层回填管槽,每层回填的厚度:胸腔部不得超过15cm,管顶部不超过30cm。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实,夯填中不得掺有碎砖、瓦砾或大于10cm的土块,密实度要求达到规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近年来各地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设施建设逐年增加。市政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在城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市政建设程序复杂、配套项目繁多、工期紧任务重、市民对高质量的追求等因素,给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带来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如何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及时解决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是目前市政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不断的高速增长,其基建投资项目的逐渐增加,就会使得市政施工企业也会大量的发展起来。但因其对施工质量没有进行行之有效地控制,重大的工程质量事故更是经常性的发生,并且在其过程之中还会伴随着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这就给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以及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一面。工程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施扩大内需等等重大决策成败的重中之重。使得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其施工的过程之中,各个环节都会存在影响质量的因素,比如施工时施工设备的磨损、施工工艺的改变、材料的质量差异以及天气环境的变化等等,均会产生质量的变异,进而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因素,充分的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从而对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进而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的水平。
二、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单位的问题
由于工程监理不到位和监理制度的执行不严以及部分监理单位缺乏专业人才以及存在着资质的问题。在实际监理的过程之中,对于施工单位擅自的进行变更施工设计和偷工减料等行为,监理单位通常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理措施。
(二)、检测单位问题
个别的施工企业的试验室,本着科学、公正的原则,出具虚假的试验报告。
(三)、施工单位的问题
现今,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存在着薄弱的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的是内部的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来交管理费,这种类似与转包挂靠的行为严重的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而且还非常的容易导致质量的低劣;有的是以包代管,其质保的体系并不健全;有的没有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擅自变更其设计;有些施工单位并不具备一些相应的资质,只好就来靠施工。
(四)、建设单位方面问题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大多都是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部分单位因其自身的权力,没有完全的执行基本建设的程序以及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工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有的工程开工多日并没有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以及监理的合同。
(五)、设计问题
现在有些市政设计人员的实际科技发展水平与专业素质能力相比,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一部分的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比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严重缺乏应该有的经验以及知识,就会使得在施工单位在按图纸施工的时候,就会出现图纸自相矛盾的现象,各个专业图纸之间相互掐架,因此设备也就无法安装,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较为普遍。
(六)、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问题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办法,但是没有市政工程施工图来设计文件审查管理的办法,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会使的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难以进行。
三、质量控制措施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人为控制核心
搞好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就是做好质量的宣传工作。我们不仅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而且还不可以把质量控制看成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说,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逐次的来进行,就会使得通常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不断的会变得更加的浅显易懂,而且还非常的符合大众的口味。对于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这样就会经过多次的循环,质量意识才会更加的深人人心。质量控制按照其实施者的不同,包括承建商方面、业主方面以及政府方面等等。因此,要充分的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使其更加的具体化。
(二)、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就是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并消除其制约的因素,使得工序质量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来有效地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以及不稳定性的特点,不确定性指的是市政工程施工不会象其他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的事先确定出来;而不稳定性是由于人工操作所导致的。
(三)、工作质量的控制
在项目的质量控制之中,人、机、法、料以及环这五大要素,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就是岗位教育以及技术的交底,所以说,我们就要通过技术交底以及岗位的教育来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工作质量就是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受其人员素质的高低来决定的,因此就会对工作质量务必要进行一个严格的管理。人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通常不直接的用于工程实体,所以说就对工程质量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当然也不能忽视其直接的影响。在在工程方案确定的过程之中,优先选用可靠的、先进的、适用的、符合技术各项要求的设备,这在一定还程度上对于保障以及提高工程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带有计量的设备,务必要定期的来进行检查以及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来充分的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五)、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
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就是工程所用的原材物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包括了保障按量供应和使用、原材物料按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该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也就是材料供应人员的一个把关和技术质量检验人员的把关以及操作使用人员的把关;检验数量、检验品种,检验规格以及检验质量。
(六)、坚持实行质量预防和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要就是分析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相应的采取预防措施。层层的进行设防,进行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实行质量控制以及预防,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创优目标的实现。
原材料务必要保质保量并且准时的进入现场。坚决不允许以劣充好情况的发生,没有相应的实验结果以及合格证的材料禁止运到现场之中,从材料的根本之上来有效地保证市政工程创优。
在施工之前技术交底务必要明确、详尽,防止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规程以及施工工艺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除了技术交底要相当的精确以及详尽之外。其技术主管的负责人一定要亲临现场的指导施工,从技术上来充分的保障工程创优。
总之,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必须从市场制度、施工意识、现场施工以及监理监管等角度来出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提升自身安全质量意识,监理人员必须本着负责认真的态度,加强监管的执行力度,才能使得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